思乡思亲的诗句

| 公路造价师 |

【www.guakaob.com--公路造价师】

思乡思亲的诗句篇一
《我所喜欢的唐诗中的思乡思亲诗句》

我所喜欢的唐诗中的思乡思亲诗句

周利萍

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3、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5、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6、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7、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孟浩然《早春有怀》 8、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抱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9、若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柳宗元《山寄京华亲故》 10、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

11、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12、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李商隐《无题》 13、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14、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15、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16、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高适《除夜作》

17、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韦庄《章台夜思》

18、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灏《黄鹤楼》

19、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20、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王勃《山中》

21、为客正当无雁处,故园谁道有书来。-曹松《南海旅次》

22、蝴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崔涂《春夕旅怀》

23、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李频《渡汉江》

24、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李益《春夜闻笛》

25、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思乡思亲的诗句篇二
《思亲怀人诗歌》

“思乡怀亲”类诗歌

1、了解思乡怀亲类诗歌鉴赏中的思想情感。

羁旅愁思:孟浩然《宿建德江》

思念亲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征人思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闺中怀亲:王昌龄《闺怨》

2、分析人们思乡缘由。

战乱频仍; 山长水阔; 久戍边关; 宦游不归。

3、人们在诗中如何表达思乡之情?

触景伤情;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除夕;伤春悲秋;日暮思归

托物传情;月、雁、笛、柳

因梦寄情;1、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

2、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梦中作①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

【注】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

翻译】月光映照着千山,在这清凉的夜晚,一个人孤独地在月下吹笛;路上一片昏暗,千百种花儿散落满地,把人的视线都给弄迷糊了。沉迷在棋局,等下完棋子后,一点也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已经变了样;喝醉酒后,异乡作客的人思念起家园,心情更为惆怅无奈了。

【鉴赏】首句描写静夜,一轮明月把远近山头照得如同白昼,作者在夜凉如水、万簌俱寂中吹笛,周围显得格外恬静。次句却刻画的是另一种境界,此时的节令变成了百花争妍的春天。又是路暗,又是花繁,春夜的景色显得扑朔迷离,正合梦中作诗的情景。第三句借一个传说故事喻世事变迁。晋时王质入山采樵,见二童子对弈,就置斧旁观。童子给王质一个像枣核似的东西含在嘴里,就不觉得饥饿。等一盘棋结束,童子催归,王质一看,自己的斧柄也已经朽烂。既归,亲故都已去世,早已换了人间。这句反映作者超脱人世之想。末句写酒兴已阑,思家之念不禁油然而生。思想超脱,毕竟不能忘情于人世。

这首诗最大的妙处是没有把这种感慨直接说出。全诗从感念时艰出发,借景抒怀,运用典故,表达了作者忧世有心而救时无术;既慕隐居而又难能如愿的矛盾心情。诗的语言明丽新警。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翻译】在橘柚清香的高楼上设宴为朋友送别,送友人上船后江风引来江雨感到了夜凉。好像看到了友人远远的在潇湘的月照下难以成眠,愁绪里听到两岸猿

啼一声一声而感到夜长难眠。

【鉴赏】本诗作于王昌龄贬龙标尉时。送别魏二在一个清秋的日子(从“橘柚香”见出)。饯宴设在靠江的高楼上,空中飘散着橘柚的香气,环境幽雅,气氛温馨。这一切因为朋友即将分手而变得尤为美好。这里叙事写景已暗含依依惜别之情。送友人上船时,眼前秋风瑟瑟,次句字面上只说风雨入舟,却兼写出行人入舟;逼人的“凉”意,虽是身体的感觉,却也双关着心理的感受。“引”字与“入”字呼应,有不疾不徐,飒然而至之感,此句寓情于景,句法字法运用皆妙,耐人涵咏。诗人将眼前情景推开,以“忆”字起笔,运用侧显法,从对面生情,虚实结合,为行人虚构了一个境界:在不久的将来,朋友夜泊在潇湘之上,那时风散雨收,一轮孤月高照,环境如此凄清,行人恐难成眠吧。即使他暂时入梦,两岸猿啼也会一声一声闯入梦境,令他睡不安恬,因而在梦中也摆不脱愁绪。刻画出一个典型的旅夜孤寂的环境。月夜泊舟已是幻景,梦中听猿,更是幻中有幻。所以诗境颇具几分朦胧之美,有助于表现惆怅别情。

送人归京师① 陈与义②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注】①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②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

【翻译】门外子规鸟叫个不停,日落时分在山村中幽梦不断。即便故园没有战火,但国土沦丧,南北分裂,送友人归京时,触景生情,心中难免生出一段忧国之愁。

【鉴赏】作者先是描写了门外子规鸟叫个不停,让人真切的感受到诗人强烈的故乡之思,然后又通过日落时分山村中那幽梦不断的场景的描写,暗示诗人被深重的痛苦困扰。既然只是因为思念故土,而惆怅失意,当然要解除这一烦恼的最好方式是能回一次故乡。但摆在诗人面前的现实是:即便故园没有战火,但国土沦丧,南北分裂,已是亡国奴的诗人就是能回故乡也是颇为犯愁的事。送友归京,触景生情,心生忧国之愁。 这首诗当是陈与义于南宋建立之前的作品。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诗中有寄托、感慨、讽喻之意,有伤离感乱之情,同时对于现实表现了强烈的不满。

寄 远 杜 牧

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翻译】南陵的水面澄清,江水悠悠漫过,风吹得紧了,云变得轻了,秋天就要到了。正在客人内心孤寂回转的时候,那是谁家的女子在江边的楼上倚栏眺望呢?

【鉴赏】前两句分写舟行所见水容天色。“漫悠悠”,见水面的平缓、水流的悠长,也透露出江上的空寂。这景象既显出舟行者的心情比较平静,也暗透出他一丝羁旅的孤寂。过了一会,风变紧了,云彩因为风的吹送变得稀薄而轻盈,天空显得高远,空气中也散发着秋天的凉意。“欲变秋”的“欲”字,正表现出天气变化的动态。从景物描写可以感到,此刻旅人的心境也由原来的相对平静变得有些焦躁不宁,由原来的一丝淡淡的孤寂进而感到有些清冷了。这些描写,都为第三句的“客心孤迥”作了准备。

正当旅人触物兴感、心境孤迥的时候,忽见岸边的江楼上有红袖女子正在凭栏遥望。三、四两句所描绘的这幅图景,色彩鲜明,饶有画意,在客心孤迥之时,

意绪本来有些索寞无聊,流目江上,忽然望见这样一幅美丽的图景,精神为之一爽,羁旅的孤寂在一时间似乎冲淡了不少。这是从“正是”、“谁家”这样开合相应、摇曳生姿的语调中可以感觉出来的。但这幅图景中的凭楼而望的红袖女子,究竟是怀着闲适的心情览眺江上景色,还是象温庭筠词中所写的那位等待丈夫归来的女子那样,“梳洗罢,独倚望江楼”,在望穿秋水地历数江上归舟呢?这一点,江上舟行的旅人并不清楚,自然也无法向读者交待,只能浑涵地书其即目所见。但无论是闲眺还是望归,对旅人都会有所触动而引起各种不同的联想。

晚泊岳阳 欧阳修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

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翻译】日暮钟声从岳阳城里传来,“城里”应是灯火辉煌,美丽无比,而自己却漂泊城下,闲卧舟中。只见一轮皓月,悬于空江之上,可是江面云水茫茫,前路又在何方呢?夜深月亮洒下清辉,又传来舟子晚归时的歌声。这歌声引起多少思绪,其中感情体味不尽,只感觉轻舟短楫,疾去如飞。

【鉴赏】这是一首七言古诗,写于被贬夷陵途中,隐含诗人旅中思归的情思。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诗的开头融化张继和孟浩然这四个名句的意境。接下先写在空旷江面上,云水苍茫,连航道也分不清了。到了深夜,月辉千里,突然,水面上传来了一阵渔人的歌声,打鱼人唱着渔歌归家,可是诗人的家在何处呢?渔人的歌声划破月夜的宁静,也引起了诗人悠悠的思乡之情。

这首诗通过卧闻钟声、系舟树下、静赏江月、倾听歌声等举动,城里钟、水上歌等听觉感受,城下树、空江月、水上人、云水苍茫、轻舟飞逝等视觉形象,以景寓情来表现作者触景而生的思乡之情。句句写景,景景关情。

江 行 [宋]严羽

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

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

离家今几宿,厌听棹①歌声。

【注】 ①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翻译】 暮色苍茫,芦苇在风中飘荡,人在旅途,独自向四下眺望。 雪已残,雁飞尽, 新月初升,江潮暗涨。 水尽头是天,天尽头是水, 树梢摇摆在风中,小船飘转在江上。 离家时日已多,厌听船工歌唱, 那歌声打江上传来,怎不让人念起家乡!

【赏析】诗题为“江行”,突出了借“舟行所见”抒情达意的主旨。在暮色苍茫之时,诗人在舟中远眺,但见蒹葭苍苍,残雪犹存,鸿雁飞尽,新月初生,风吹树动等,为目之所见之景;“断雁”鸣叫、渔夫“棹歌”之声,为耳之所闻。这一系列意象,营造出了迷蒙凄迷的意境,有力地抒发旅途思乡之情。诗的最后两句,点明“离家”思乡之旨,借“厌听棹歌”这一反常心理,来突出羁旅之情,思乡之感,构思可谓新颖别致。

出 关① 徐 兰

凭山俯海古边州,旆②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 ①关:指居庸关。②旆(pi):旌旗。

【翻译】: 古老的边州城背山面海,旌旗在戍防城楼上随风翻卷。座骑后的土地正是桃花盛开的春天,座骑前的关外却依然飘飞着雪花、寒威肆虐,出关的将士又怎能不回头留恋呢。

【鉴赏】首句写静,次句写动,诗人凭山所见,边州古城威武雄壮,城头旌旗随风翻飞,点出居庸关的雄壮气势,写出了边关特有的景致,景物描写鲜明生动。后两句,则是写临出居庸关时的情况和心情,“马后桃花”,意谓关内正当春天,温暖美好;“马前雪”,是说关外犹是冬日,严寒可怖。将关内桃花烂漫与关外白雪茫茫两个场景聚集到“征马”这一关节点上,描写生动,对比鲜明。“桃花”与“雪”分别代指家乡的温馨与塞外的清冷生活。在诗中具有象征意义,士兵们在即将出关、远离故土时,又难免生出柔情,回头顾盼,蕴含了对家乡无尽的思念之情。

端 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 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翻译】爱妻从远方的来信很久都没有收到了,我得不到家人音讯,只有在睡梦里才能回到家乡以解乡愁。可是中宵醒后,恍然发觉离别已是悠悠数年,顾望四周,只有空荡荡的床榻和寂寥凄寒的秋夜相对,不由得心生凄凉。寂居异乡,平日少有人来往,阶前长满了青苔,那一片绿意和秋天的红叶在迷蒙雨色、朦胧夜月的笼罩下变得黯淡模糊,雨夜的凄寒、月色的冷清,又哪里比得上乡愁的磨人呢?

【鉴赏】这是作者滞留异乡、思念妻子之作。题目“端居”,即闲居之意。 诗人远别家乡和亲人,时间已经很久。妻子从远方的来信,是客居异乡寂寞生活的慰藉,但已很久没有见到它的踪影了。便自然而然地想从“归梦”中寻求慰藉。但“路迢归梦难成”。“远书归梦两悠悠”,正是诗人在盼远书而不至、觅归梦而不成的情况下,从心灵深处发出的一声长长的叹息。“悠悠”二字,既形象地显示出远书、归梦的杳邈难期,也传神地表现出希望皆落空时怅然若失的意态。 次句写中宵醒后寂寥凄寒的感受。萧瑟清寒的秋天,对于一个寂处异乡的客子来说,不仅仅是引动愁绪的一种触媒,而且是对心灵一种不堪忍受的重压。然而,诗人可以用来和它对“敌”的却“只有空床”而已。而“敌”则除了含有“对”的意思之外,还兼传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寥凄寒意境,而又不得不承受的那种难以言状的心灵深处的凄怆,。

三、四两句从室内的“空床”移向室外的“青苔”、“红树”。移情入景,寂居异乡,平日很少有人来往,阶前长满了青苔,更显出寓所的冷寂。青苔、红树,色调本来是比较明丽的,但由于是在夜间,在迷蒙雨色、朦胧夜月的笼罩下,色调便不免显得黯淡模糊。在满怀愁绪的诗人眼里,这“阶下青苔与红树”似乎也在默默相对中呈现出一种无言的愁绪和清冷寥落的意态。“雨中”与“月中”把眼前的实景和记忆中的景色交织在一起,无形中将时间的内涵扩展延伸了,暗示出像这样地中宵不寐,思念远人已非一夕。风雨之夕,月明之夜,胸怀愁绪而寥落之情难以排遣,不禁令人满腹怅然,亦生怜惜之心。

思乡思亲的诗句篇三
《思乡怀亲的古诗》

思乡怀亲的古诗

月夜忆舍弟

唐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送别

作者:【王维】 年代:【唐】 体裁:【五绝】 类别:【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天净沙·秋思 (其一)

[元]·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句意:枯藤老树昏鸦,

枯萎的藤蔓,垂老的古树,一只无精打采的乌鸦,扑打着翅膀,落在光秃秃的枝桠上。

(首句就给读者展示了一幅秋天毫无生气的萧索景象,恰与游子悲凉的心境相吻合。)

小桥流水人家,

纤巧的小桥,潺潺的流水,温暖的茅屋,安谧而温馨。 (第二句的画面转为明净。这样生意盎然、充满人间温情的家的景象,会激起游子怎样的情感呢?是向往吧,但向往过后更添悲凉——因为他只是过客,这一切不属于他。)

古道西风瘦马。

荒郊古道上,一匹瘦马载着游子,冒着凌冽的西风踟蹰而行。 (第三句这幅悲凉的画面,让读者可以想见马上的游子凄苦的神情。)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夕阳西下,何处是归宿?哪里是家乡?念及此,天涯漂泊的游子怎不愁肠寸断!

(第四句 收束中表现了游子思乡的悲凉情感。)

思乡思亲的诗句篇四
《思乡古诗》

思乡古诗: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3、秋思 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4、秋风引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5、长相思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6、春夜洛城闻笛 唐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

7、人日思归 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8、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9、泊船瓜州 王安石

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0、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夏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11、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2、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3、《远望》 唐元稹

满眼伤心冬景和,一山红树寺边多。 仲宣无限思乡泪,漳水东流碧玉波。

14、碛中作 岑参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15、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6、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17、除 夜 作 〔唐〕高 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18、归 家 〔唐〕杜 牧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19、乡 思 [宋]李 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20、京 师 得 家 书 〔明〕袁 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21、杂诗(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22、送别(隋朝民歌)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尺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23、26、有感一章(谭嗣同)

世间万物抵春愁,今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24、示儿(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5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思乡思亲的诗句篇五
《思乡诗句》

思乡诗句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采薇>>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唐.王维>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 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

悲莫悲兮生别离------战国.楚.屈原>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行行重行行>>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南唐.李煜>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

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唐.杜甫>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渭城曲>>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唐.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无题>>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宋.黄庭坚寄黄几复>> 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宋.苏轼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同上.

日暮乡关何处是――古诗中的乡愁

思乡,自古以来一直是诗歌表现的主题之一。尤其是在交通、通讯极不发达的古代,一旦离乡,前路漫漫,何日是归年;关山重重,乡书谁人传递?于是,远在他乡异地的诗人,常常不禁悲从中来,美丽而忧伤的诗句便汩汩而出,成为了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诗篇。

触景生情。诗人们魂牵梦萦的思乡之情,往往因遇到某种机缘而奔涌而出。逆旅夜雨、明月高悬、夕阳西下、塞外芦笛等等,都会牵

动诗人对故土的思念。诗人往往因之而挥洒自己的诗情。被称做中国第一思乡诗的《静夜思》便是如此: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触发诗人思乡之情的便是秋夜的明月。深秋之夜,一轮满月挂在天边,月光透过窗户,照在诗人的床前,那么皎洁,以至诗人疑是“地上霜”。一个“霜”字,不仅写出了月色之白,更给人以清冷孤寂之感。接着诗人不禁一“举”头、一“低”头,由“望”而“思”。细致的动作逼真地写出了诗人的心理活动。诗人仰望着玉盘的明洁,月桂的婆娑,思绪联翩:今夜的月儿多圆啊,可人呢?怎能团圆!于是诗人想起了故乡。想起了故乡的什么呢?诗人没有具体讲。还是让我们读者去想象吧。

再来看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这首诗中,也写了月色如霜,也渲染了冷清凄凉的氛围。这样的景色加上戍卒将士长年在边关要塞,更觉寂寞。在这样的氛围中,忽然不知从何处传来芦笛声,婉转悲切,如泣如诉。这袅袅之音,深深地触动了将士们的怀乡之情。“一夜”可见思绪持续时间之长;“尽望”点出感染范围之大。同样,李白也写过“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

故园情!”的诗句。都以芦笛声为诱因,表现深切的思乡之情。悲凉哀怨,感人至深。

遥思远忆。上一类的古诗往往是诗人因景物而引起思乡之情,而思乡的具体内容,诗人并没说明。还有一类诗则是通过思念故乡的具体情景来表现诗人的乡愁。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便插茱萸少一人。

佳节,本是家人亲友团聚的日子,但诗人却“独”在“异”乡,因而“倍思亲”。诗人思念什么呢?诗中构想了这样一幅情景:在这重阳佳节,家里的兄弟都登高去了。他们一个个唱着跳着,欢快热闹。可就在他们挨个插遍茱萸的时候,遗憾地发现还少了一个人。兄弟们也许一下子安静下来,手执多出的一棵茱萸念叨着远行的我呢。这里,由“遍插”到“少一人”自然引起了情思。诗人通过想象出来的情景,曲折地表现自己的乡愁,显得婉约动人。

无独有偶,白居易的《邯郸至除夜思家》也是如此: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远在异乡的诗人,在冬至的夜里,形影相吊。此时只有灯影相伴,寒气逼人,所以“抱膝”而坐。孤灯加上冷清,自然会想起家里的温暖,亲情的温馨。但诗人并没有写自己如何想家,而是猜想家人此时也会

坐到深夜,同样在想着自己。他们此时大概正在念叨着我在外地的生活怎样吧。其实诗人猜想家人想自己,正曲笔表现出自己对家人的深切思念。质朴而深情。

问讯梅菊。“美不美,家乡水;亲比亲,故乡人。”远在异地,当见到从故乡来的人时,那种激动欣喜之情可想而知了。见面时一下子涌上心头的一定有许多情况要打听:家人是否平安?故乡的父老乡亲生活怎样?等等。但有这样的一位诗人,他并不问这些,而只是问绮窗前的寒梅开了没有:

君从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时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王维《杂诗》

热爱家乡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表现在热爱家乡的山水、土地、风物、人情,以至一草一木上。你看,诗人问家乡寒梅时是那么仔细――“绮窗前”,那么关切――“著花未?”从中可见诗人对家乡时时怀念的赤子之心。梅花常是高尚圣洁的象征,诗中的寒梅显然是代表故乡的。故乡在诗人心目中是何等的美好啊!诗歌从小处着眼,表面看来,似一杯淡水。其实于平淡处,含有浓郁的诗情,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强烈眷恋。

我常想,王维写这首诗是不是受南朝陈文学家江总的启发呢?《长安九日》:

思乡思亲的诗句篇六
《思乡古诗》

思乡思亲的诗句篇七
《思乡怀亲诗11首》

思乡怀亲诗11首

1、《杂诗》 [唐]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qǐ)窗前,寒梅着花未?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月夜亿舍弟》[唐]杜甫 戍(shù)鼓断人行,边雁一秋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4、《天净沙·秋思》[元]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静夜思》[唐]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6、《游子吟》[唐] 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7、《逢入京使》[唐]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8、《望月怀远》 [唐]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9、《泊船瓜洲》[宋]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0、《秋 思》 [唐] 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1、《长相思》[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思乡怀亲诗11首

1、《杂诗》 [唐]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月夜亿舍弟》[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雁一秋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4、《天净沙·秋思》[元]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静夜思》[唐]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6、《游子吟》[唐] 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7、《逢入京使》[唐]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8、《望月怀远》 [唐]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9、《泊船瓜洲》[宋]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0、《秋 思》 [唐] 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1、《长相思》[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思乡思亲的诗句篇八
《思乡诗》

思乡思亲的诗句篇九
《思乡诗句整理》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两年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anzhugongchengkaoshi/164373.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