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白合花的诗句

| 公路造价师 |

【www.guakaob.com--公路造价师】

有关白合花的诗句篇一
《百合诗词》

百合诗词

百合

接叶有多种,开花无异色。

含露或低垂,从风时偃仰。

此首诗为后梁宣帝之第三子萧察描写百合花的作品,作者以清词丽句,素描淡抹,描摹了一帧诗意浓厚的百合图。全诗四句,首两句由叶至花,后两句由花到姿,描绘出百合花的叶子,花容清新、自然的感觉,具诱人之姿,如同在我们眼前展现百合花的真趣和神髓。

2、

大诗人陆游也利用窗前的土丘种上百合花。他也咏曰:“芳兰移取遍中林,余地何妨种玉簪,更乞两丛香百合,老翁七十尚童心”。

1洁白如玉笑相依

百年好合梦虽远

任凭人间雨凄凄

2百合花

清 严兆鹤

学染淡黄萱草色,几枝带露立风斜。

自怜入世多难合,未称庭前种此花。

回答者:jeqqy123 - 初入江湖 二级 4-1 11:30

3百合 李文

篱外娇颜三两枝

洁白如玉笑相依

百年好合梦虽远

任凭人间雨凄凄

回答者:匿名 4-2 12:34

百合花

清 严兆鹤

学染淡黄萱草色,几枝带露立风斜。

自怜入世多难合,未称庭前种此花。

4百合 文人李

篱外娇颜三两枝

洁白如玉笑相依

百年好合梦虽远

任凭人间雨凄凄

1、百合花-董嗣杲-全宋诗

有聚无分比蒜强,春苗数尺紫茎长。 青苍暗接多重叶,红白争开五月凉。 罔使蒸□□食气,只堪当肉润吟肠。 山古樱笋同时荐,不似花心瓣瓣香。

2、百合花-韩维-全宋诗

真葩固自异,美艳照华馆。 叶间鹅翅黄,蕊极银丝满。 并萼虽可佳,幽根独无伴。 才思羡游蜂,低飞时款款。

3、百合花-洪咨夔-全宋诗

日月飞双毂,如何驻黑头。 才看敷密友,又见拆强仇。 叶聚棱棱峭,花垂娜娜稠。 晚凉芬烈甚,欲睡更迟留。

4、百合-舒岳祥-全宋诗

收合千戏不上枝,绿茎丹萼称施为。 灯笼翠干从高揭,火繖流苏直下垂。 文豹翻身腾彩仗,赤龙雷爪摆朱旗。 莫疑衰老多夸语,渍蜜蒸根润上池。

5、龟堂杂兴-陆游-全宋诗

方石斛栽香百合,小盆山养水黄杨。 老翁不是童儿态,无奈庵中白日长!

有关白合花的诗句篇二
《百合花诗》

百合

萧察

接叶有多种,开花无异色。

含露或低垂,从风时偃仰。

种百合

陆游

窗前作小土山蓺兰及玉簪最后得香百合并种之 芳兰移取遍中林,余地何妨种玉簪, 更乞两丛香百合,老翁七十尚童心。

百合花

严兆鹤

学染淡黄萱草色,几枝带露立风斜。 自怜入世多难合,未称庭前种此花。

北窗偶题

陆游

尔丛香百合,一架粉长春。

堪笑龟堂老,欢然不记贫。

龟堂杂兴

陆游

方石斛栽香百合,小盆山养水黄杨。 老翁不是童儿态,无奈庵中白日长!

七夕诗

何逊

仙车驻七襄。

凤驾出天潢。

月映九微火。

风吹百合香。

来欢暂巧笑。

还泪已沾裳。

依稀如洛汭。

倐忽似高唐。

别离未得语。

河汉渐汤汤。

生查子

晁补之

永日向人妍,百合忘忧草。

午枕梦初回,远柳蝉声杳。

藓井出冰泉,洗瀹烦襟了。

却挂小帘钩,一缕炉烟袅。

百合花-董嗣杲-全宋诗

有聚无分比蒜强,春苗数尺紫茎长。 青苍暗接多重叶,红白争开五月凉。 罔使蒸□□食气,只堪当肉润吟肠。 山古樱笋同时荐,不似花心瓣瓣香。

百合花-韩维-全宋诗

真葩固自异,美艳照华馆。 叶间鹅翅黄,蕊极银丝满。 并萼虽可佳,幽根独无伴。 才思羡游蜂,低飞时款款。

百合花-洪咨夔-全宋诗

日月飞双毂,如何驻黑头。 才看敷密友,又见拆强仇。 叶聚棱棱峭,花垂娜娜稠。 晚凉芬烈甚,欲睡更迟留。

百合-舒岳祥-全宋诗

收合千戏不上枝,绿茎丹萼称施为。 灯笼翠干从高揭,火繖流苏直下垂。 文豹翻身腾彩仗,赤龙雷爪摆朱旗。 莫疑衰老多夸语,渍蜜蒸根润上池。

百合

苏东坡

堂前种山丹,错落马脑旁。 堂后种秋菊,碎金收辟寒。 草木如有情,慰此芳岁阑。 幽人正独乐,不知行路难。

有关白合花的诗句篇三
《宏大叙事下的抒情诗——从《百合花》看茹志鹃小说创作风格》

有关白合花的诗句篇四
《现代爱情原创诗歌——心中的百合花》

心中的百合花

销 愁

你是一朵初绽的百合 开在深山

却妆点了我的世界

你不与万花争宠 却独让我魂牵梦萦 你从不招枝显摆 却是如此脱俗出尘

静静地

你流淌着你的芳香 雅雅地

你舞动着洁白的裙裳

你是百合花仙吧?

文静而儒雅

端庄而贤淑

丽质而显美

空灵而圣洁的百合花魂 我愿化身诗人

把我对你满腔的爱恋 凝注笔端

为你写出世界上最美的诗集 我愿化身歌手

将我对你的真心

交付青春的歌喉

为你唱响宇宙间最动听的旋律

然而

我更希望化身百合 守在你的身旁

常伴你的左右

和你一起走在时间的轴上 共数着年轮的悲欢

百合啊百合

你能否给我你名字的美丽 让我与你百年好合!

有关白合花的诗句篇五
《山野中盛开的百合花——浅谈《诗经》中纯洁的爱情》

有关白合花的诗句篇六
《忧郁的诗魂--戴望舒诗歌的美学特征》

艺术上解释。如《雨巷》一样,它们亦是诗人一颗迷离茫然的心的外化,是那种无可名状、不可捉摸的忧

郁的表现形式。

与以上飘忽迷离的意境和意象相适应,戴望舒还在诗中为我们刻划了一种典型的“天的怀乡病”患

者的形象。例如在《天的怀乡病》中,他写道:“怀

乡病,哦,我啊,/我也许是这类人之一吧,/我呢,我渴望着回返,/到那个天,到那个如此青的天。”在《林下的小语》里:“你固执地这样说着吗?/你在戏谑吧!你去追平原的天风吧!/我呢,我是比天风更思痛苦。在他的爱情诗里,我们感受到的主要是一种忧郁的爱情体验。例如在《林下的小语》里,诗人一开头便写道:“走进幽暗的树林里/人们在心头感到寒冷。”这种爱情的环境描写就是很奇特的,它不是姹紫嫣红、燕语莺歌,它所暗示的就是一种忧郁的爱情。接下来的描写果然如此:“不要微笑,亲爱的:/啼泣一些是温柔的,/啼泣吧,亲爱的,啼泣在我的膝上,/在我的胸前,在我的颈边,/啼泣不是一个短暂的欢乐。”这的确是很难用常理来理解的,爱的甜蜜瞬间竟是忧郁情绪的大倾泻时刻。另外如在《山轻、更轻/是你永远追随不到的。”具有类似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的诗还有《游子谣》、《乐园鸟》、《寻梦者》、(俄的素描》、《单恋者》等。我们说诗人的忧郁无可名状、不可捉摸,是就现实环境的具体对象而言。实际上,从所有这些诗里,我们可以看出,他忧郁的是整个烦恼人生和现代的异己环境,他向往的是平静的自然和梦想的天国。正如他在《百合子》和《对于天

的怀乡病》里写的:

我们徒然有百尺的高楼和沉迷的香夜,但温煦的阳光和朴素的木屋总常在她

缅想中。

(《百合子》)

我呢,我渴望着回返

到那个天,到那个如此青的天,在那里我可以生活又死灭,

像在母亲的怀里,

一个孩子欢笑又哭泣。

(《对于天的怀乡病》)

正因为现代忧郁是无可名状不可捉摸的,它才是无处不在无可解脱的,其忧郁的普遍性正是和无可捉摸联系在一起的。对戴望舒诗作忧郁的普遍性,刘响在《略论戴望舒的诗创作》里写道:“戴望舒一生仅写了九十多首诗,其中十分之九是诉说自己的不幸与苦难的。即使去寻找理想的女性,去托身华美的梦幻,等待期望中的生活,……他也不曾和苦难作一次雄壮的告别。”①的确,在戴望舒的诗里,充满着孤独、梦游、沉想、回味、衰老、疾病、暮秋、阴雨、残叶等等忧郁阴冷的感情和意象。例如《雨巷》表现

的是忧郁迷蒙的寻求,《我的记忆》表现的沉闷悲哀

的怀想,《单恋者》单看题目,就知道表现的是孤独、畸零的情绪,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对戴望舒诗的忧

郁的这种普遍性,笔者在此不打算作全方位的细致的

归纳,只想就他的爱情体验、就他对理想的追求来看

其忧郁无所不在的性质。

戴望舒的诗,像现当代很多诗人一样,爱情诗

亦占有相当的比重。但正如上面刘响所言,“即使去

寻找理想的女性,……他也不曾和苦难作一次雄壮的告别。”迥异于传统的爱情诗,他极少写爱的甜蜜沉醉和爱的魂牵梦绕,也极少写到传统色彩的失恋的相

①刘

响:《略论戴望舒的诗歌创作》,载<文学评论丛刊》第21辑。

行》、《静夜》、《可知》、《百合子》、《八重子》等诗作里,诗人表现的也主要是一种浸着泪的忧郁的爱情体验。那么诗人忧郁的究竟是什么呢?其具体原因是很难追究的(当然有人在这方面曾做过很深入、具体的研究,例如他和施绛年的关系),但至少我们在诗中所获得的直接感受,诗人的忧郁却似乎是一种有关时间和生命的形而上的忧郁,有一些甚至带有本能的性质。例如他在《夜》中这样写道:“夜是清爽而温暖,/飘过的风带着青春和爱的香味:/我的头是靠着你裸着的膝上,/你想微笑,而我却想啜泣。”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只是被年海的波涛,/挟着飘去的可怜的沉舟,/不要再讲古旧的绮丽风光了,/纵然

你有柔情,我有眼泪。”又如他的《山行》:“见了你

朝霞的颜色,/便感到我落月的沉哀,/却似晓天的云片,/烦忧飘上我心来。”此外,他还在如《我的素描》、《过时》、《单恋者》等诗中表现了这种无来由的似乎本能的忧郁的爱。当然,笔者所谓的“本能性质”,并不是指其忧郁有其什么生理依据,甚至也不简单地认为是由他的个性所致。笔者毋宁把这看成是现代忧郁对人的一种无意识的影响:因为现代忧郁是这样深广,人的整个生命、生活、还有人的整个生活环境都沉入到一片忧郁的氛围之中,爱情自然也不能超脱其上。所以,我们在中西现代派诗人的诗中,极少看到那种传统色彩的轻快甜蜜的爱情诗,表现更多的是生命的短暂、爱的不可企及、永恒的无望以及其他莫名其妙的忧郁情绪;更多的是刺激的寻求、生物本能的发泄等内容。在戴望舒,或许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性格的影响,他较少地用那种发泄的方法、刺激的方法来释放他的忧郁,也较少地用抽象的哲理来阐释他的忧郁,但也许正因为此,他的忧郁就具有了更

加迷人更加内蕴的性质。

在戴望舒的爱情诗里,主要表现的不仅是他自己的忧郁的爱情体验,他所爱恋的女性形象,似乎也大都带着类似的忧郁色彩。例如《八重子》:“八重子是永远忧郁着的,/我怕她会郁瘦了她的青春。/是的,我为她的健康挂虑着,/尤其是为她的沉思的眸子。//发的香味是簪着辽远的恋情,/辽远到要使人流泪……”又如他的《百合子》:“百合子是怀乡病的可怜的患者,/因为她的家是在灿烂的樱花丛里的;/……她度着她寂寂的悠长的生涯,/她盈盈的

77

眼睛茫然地望着远处……”

与其忧郁的爱情体验和忧郁的女性形象相适应,

戴望舒在诗中为我们呈现了一种典型的意象和一种

“流行色”。这意象就是女性青色的柔发,这“流行色”就是青色。可以说,在诗人中,再没有谁比戴望

舒更钟爱女性的柔发了。他有一首诗叫《三顶礼》,最先受到他顶礼的就是恋人的柔发。诗中写道:“引起寂寂的旅愁的,/翻着软浪的暗暗的海,/我的恋人的发,受我怀念的顶礼。”类似的诗还有《十四

的苦闷尚能做一次虚幻的寻求,那么,从《我的记忆》开始,其苦闷就一步步沉向内心,变为更为深沉的独自咀嚼了。这就恰如鲁迅先生对自己的形容,是“抉心自食,欲知其味”。在《我的记忆》里,我们见不到诗人有力的抒情,听不到他挣扎的喊声,甚至感受不到他摆脱苦闷的愿望,我们从诗人娓娓回忆的一个个小物件上,分明感受到诗人在一点一点地咀嚼着他的苦闷,也分明地感受到,这一个个小物件在咀嚼着诗人的心。《独自的时候》也是一首潜沉感人的好诗。在诗里,诗人独自坐在沉闷“幽暗的房里”,没有动作,没有声音,只在“满积着梦的灰尘中抽烟”,但在诗人心里,却在“沉想着”,“像白云一样无定,像白云一样沉郁”的苦闷在他心头飘来飘去,某种苦恼焦灼像火一样烙着他的深心。这种独自咀嚼苦闷类型的诗,在《我的记忆》之后,成了戴望舒最具个人特色的作品,并由此带来了他艺术上的一系列

特点。

待、《路上的小语》、《夜》、《到我这里来》、《八重

子》等。诗人酷爱发的奥秘就在于,发的青色,发的

“翻着软浪的暗暗的海”与他忧郁的情调正相契合。与诗人对发的钟爱相适应,青色成了他诗中的“流行

色”。在他的诗里,天是青色的(“我呢,我渴望着回返,到那个天,到那个如此青的天。”《对于天的怀乡

病》)灵魂是青色的(“它诱着又带着我青色的灵魂”。《十四行》)、爱情是青色的(“不,它只有青色的橄榄的味”《路上的小语》)、恋人的心也是青色的、眼睛也是青色的(“她是羞涩的,有着桃色的脸,桃色的嘴唇,和一颗天青色的心。……你可以说她的眼睛是

变了颜色,天青的颜色。”《我的恋人》)、花也是青色

的(“一一给我吧,姑娘,那朵簪在发上的小小的青色的花。”《路上的小语》)除了这些虚实相生的青色的意象和比喻外,他的诗里还有海水开出的“青色的蔷薇”、他渴望回返的“如此青的天”,“青色的橄

榄”、“未熟的苹果”、“青色的珍珠”、“古井的暗水”

“海带”、“轻岚”等等,我们简直可以说,戴望舒的诗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青色意象系列。

除对爱情的忧郁体验与表现外,戴望舒诗作忧郁的普遍性的另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即使在他为摆脱烦恼人生而做的畅游虚幻之乡的梦中,他也没有哪怕

是暂时的安宁与极乐,更多的却是对“天”的怀疑与

戴望舒在《诗论零札》里说:“诗不能借重音乐,它应该去了音乐的成份。”又说:“韵和整齐的字句会妨碍诗情,或使诗成为畸形的。”①从《我的记忆》开始,他果然抛弃了曾获得如潮好评的《雨巷》式的优美的旋律,而代之以一种用现代人洗炼的口语所写的、具有一种如内心絮语般的语态、具内在节奏的诗。这种转换的奥秘就在于,用现代口语所写、如内心絮语般的诗,最能够传达他那种潜沉内聚的忧郁,最能表现他那种独自咀嚼苦闷的情感状态,它使诗情与诗的外在形式达成了一种最为弥合的状态,或者用戴望舒自己的话来说,他为自己“制了一双最合自己的脚的鞋子”②。例如下面的《单恋者》:

我觉得我是在单恋着,

但是我不知道是恋着谁:

是一个在迷茫的烟水中的国土吗,

困惑。如在《乐园鸟》中,他写道:—毽着,飞着,

春夏秋冬,/昼夜,没有休止,/华羽的乐园鸟,/这

是幸福的云游呢,/还是永恒的苦役?”这乐园鸟的形

象,实际上就是诗人自己的精神写照。在《白蝴蝶》

是一枝在静默中零落的花吗,是一位我记不起的陌路丽人吗?

我不知道。

中,这种满腹疑虑的向往也消失了,而代之以一个更

大的空虚:“给什么智慧给我,/小小的白蝴蝶,/翻开了空白之页,/合上了空白之页?/翻开的书页:/寂寞;/合上的书页:/寂寞。”在《寻梦者》、《灯》、

我知道的是我的胸膨胀着,

而我的心悸动着,像在初恋中。

在烦倦的时候,

《小曲》、《寂寞》等诗中,表现的都是这样的寂寞和

空虚。中国本来就缺少形而上的宗教背景,加之戴望

舒又是一个极其诚实认真的诗人,因此,本来供苦难的灵魂作一时之飞升与慰安的天国对他也就消失了,

剩下的就只是无处不在的忧郁。

我常是暗黑的街头的踯躅者,我走遍了嚣嚷的酒场。

我不想回去,好像在寻找什么。

飘来一丝媚眼或是塞满一耳腻语,那是常

有的事。

但是我会低声说:

“不是你!”然后又踉跄地走向他处。人们称我为“夜行人”.尽便吧,这在我是一样的:

真的,我是一个寂寞的夜行人,而且又是一个可怜的单恋者。

要寻绎出这类诗的艺术魅力,若从音韵节奏方面人手

正因为这种忧郁无可名状又无处不在,所以这种忧郁就无法排遣、无法消释。它像一片黄雾弥漫,又像一种黑色的液体浸入人的内心,其忧郁往往又具有极潜沉内聚的性质。如果说在《雨巷》里,戴望舒

①②戴望舒:《诗论零札》,《戴望舒诗集・附录》,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62页、第163页。

78

显然是南辕北辙;若从意象方面入手,也未必十分地切中肯綮。它的艺术魅力,首先就在于它的迷人的语态。这种如内心絮语般的语态,最好地传达了他独自咀嚼苦闷的情感状态,最好地传达了他内心世界低微孤独的沉吟和蠕动。笔者在此所要说明的是,戴望舒的此类诗,虽不如《雨巷》式的诗和其他音韵优美的诗那样适合朗诵,但它也决不是只能供眼睛欣赏的所

谓“案头诗”;相反,要把握它的艺术魅力,也十分

在1935年就专门写过一篇文章,把“用烟斗做题材”

算作戴望舒诗作的一大特点,并直截了当地送给戴望

舒一个“烟斗诗人”的外号。的确,“烟斗”或“抽

地依赖于我们以一种同样缓慢、低沉、絮语般的语态

来读。

在戴望舒的这类诗里,通常只描绘两种环境和两类自我形象。一是沉闷幽暗的环境和沉吟者的形

象,一是暗黑的街头或荒径废园的环境及踯躅者的形

象。例如在《我的记忆》、《独自的时候》、《秋》、《老

之将至》、《夜蛾》、《灯》等诗里,环境都是沉闷、灰

烟”在戴望舒的诗中出现得如此之多(远不止江离列举的六七处),以致于它们成了戴望舒苦闷的最有表现力,最明白无误的典型意象。这当然不是偶然的,因为沉潜于内心的苦闷咀嚼,正与“烟斗”和“抽烟”意象的意味契合一致。

忧郁是戴望舒诗作的诗魂,是带来他内容上和艺术上特色的最主要的因素。孙作云以陶渊明的“冲淡”比之戴望舒的忧郁(用语是“虚无与悲观”)在诗中的诗魂作用,应是慧眼之见。他认为,渊明托旨冲淡,其造语有极工者,乃大入思来,琢之使无痕迹耳。后人苦一切深沉,取其形似,谓之自然,谬以千

里。望舒的诗为什么能表现统一的情绪和色调,便是

暗、乏味的房间;而在《雨巷》、《单恋者》、《夜行者》、《流浪人的夜歌》、《凝泪出门》等诗里,环境则是暗黑的街头或荒径废园。这两类环境,恰与诗人沉思、独自徘徊、咀嚼内心苦闷的自我形象相契合。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这样的环境和情绪氛围里,“烟斗”和“抽烟”的意象得到了极高频率的使用。这个有趣的现象上世纪30年代就有人注意到。例如江离

能自大入思来!”。戴望舒发自深心的忧郁的确无痕迹地化人到了他的诗作之中,变成了他诗作的情调、韵味、色彩和意象。戴望舒在《诗论零札》里说:“诗本身就像是一个生物。”的确,戴望舒诗的整体,就是这样一个有机的忧郁的生物。

(责任编辑

薛富兴)

(上接第64页)

歌唱的时代,而晋宋以后,则进入了文人有意识创作的纪元。依徐渭,古之时有诗而无诗人,后世有诗人而无诗,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胡应麟本人对此似乎有明确认识。他说,二京无诗法,两汉无诗人。晋宋之交,古今诗道升降之大限乎!魏承汉后,虽浸尚华

靡,而淳朴余风,隐约尚在。及至晋代,变而徘偶愈

主义诗论的领袖李梦阳在《诗集自序》中引用王叔武“真诗乃在民间”一语加以称许,这决不是像有些论者所说的是他的“晚年悔悟”,而是其推尊汉代古诗的复古思想本身就包含了对民歌直抒胸臆、自然兴发

的创作程序的肯定。因为民歌“采摭闾阎”,多为

工,淳朴愈散,汉道尽矣。这一诗歌淳朴浑融的境界日渐丧失的诗史观,真令我们想到庄子对“古之人”

浑整、至一的境界日益分崩离析的历史哀叹!它简直

就是道家“朴散为器”的“历史哲学”观在诗学中的移植!其实,后世“有诗人而无诗”,只是一种极端的说法,其意旨在批判后世诗人追求辞采的雕琢、刻意为诗的作法,批判后世诗人因讲究诗法、句法而忽

略了诗歌真实境界的呈露。而这种真实世界的呈露,

“闾巷子女风谣之作”,其作者无闻无识,未受上层文明卒-I-@精细趣味的浸染,未有作诗的明确意识,有的只是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有的只是在人与对象的直接接触中的自然感兴。这是一种纯粹“当下”、绝对“不隔”的原初体验。尽管此时他们不知自己在作“诗”,没有意识到他们是“诗人”,但其对自然真实世界原始的、直接的感知方式,却使他们无住而非诗,这也是严羽所说的汉魏尚矣,不假悟矣的真意所在。

(责任编辑

薛富兴)

则在汉代及以前的民歌中很容易得到实现。明代复古

79

有关白合花的诗句篇七
《10 心田上的百合花开 教案2》

第10课《心田上的百合花开》

教学目标:

1、口读百合花的形象,感悟人生的意义,懂得信念对于人生的价值。

2、反复朗读课文,理解文章所蕴含的深意,感受作者情怀。

3、领悟文章运用拟人及层层衬托塑造百合形象的写作方法。

4、品味并积累作品中清新质朴、意味深长的语言。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所蕴含的深意,品味并积累作品中清新质朴、意味深长的语言。

教学难点:领悟文章运用拟人及层层衬托塑造百合形象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朗读、圈点、讨论、交流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学生说几句有关“花”的诗句。

2、 教师诵读诗:A、接叶有多重,花开无异色,含露或低垂,从风时偃柳。

B、百合长在幽谷间,雨露清风绿叶闲。万里长空云做伴,千年古月影结缘。

导:百合开在了幽谷间也开在了心田上。

二、 整体感知

大自然中的某些自然现象会不时地触动作家敏感的心灵。朗读课文,思考林清玄笔下的百合花有哪些动人之处,本文以“心田上的百合花开”为题有什么意义。

1、 学生朗读课文

2、 学生概述课文内容,说说在文中看到了一株什么样的百合花。

提示:运用句式:从 句中,我看到了一株 的百合花。(自信、顽强、执著、幸福、坚忍)

3、 说说文中百合花有哪些动人之处。

三、 赏析品味

1、 引导学生找出最欣赏的语句,有重点地读一读,并说说理由。

A、 边读边圈画自己欣赏的语句。

B、 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2、 小组交流,并解决问题。

A、 百合花的生长环境能说明什么问题?

B、 结尾说:“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这句话给了你什么启示?

四、 再读感悟

说一说:本文给你带来怎样的人生感悟。

五、 拓展思维

小组讨论交流,进一步理解课文的主题。

1、 百合开出了美丽的花朵,并且开遍了山谷,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孩童与情侣们在百合花前的表现?

2、 讨论衬托描写的作用。

六、 启迪感悟

1、 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文中的百合以开花证明自己的存在,你还了解哪些物或人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存在?我们该如何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价值呢?

七、 布置作业

模仿本文手法,把自己心中的百合花的故事写下来。

师结语:每人心中有一粒纯洁的百合花种,但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开出灿烂的花。心灵的土地是湿润、肥沃的,只要付出,就会绽开最美丽的花朵。

送生一句话:许多的努力不是一下子可以看到成果的,需要努力和坚忍,你终将品尝到成功的甜蜜。

有关白合花的诗句篇八
《赞美诗 谷中百合花歌》

有关白合花的诗句篇九
《心田上的百合花开导学案(定)》

八年级语文上册 《心田上的百合花开》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2、 读悟结合,感悟文章蕴含的哲理。

3、 品味语言,探究百合花的形象。

【学习重难点】

1、读悟结合,感悟文章蕴含的哲理。

2、 品味语言,探究百合花的形象。

【学习方法指导】:

⑪反复朗读、默读、跳读课文。在读中品、读中悟、读中感、读中生情。

品读方法:修辞+修辞作用+字面意思+概括感悟

⑫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使文章语言更生动形象。

描写方法: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 常用修辞:比喻、夸张、拟人、对偶、反复、回环、顶针

⑬对比手法更有表现力。

⑭托物言志,更能提高读者阅读兴趣。

【资料链接】

林清玄,台湾著名作家,台湾十大才子之一,三十岁以前就得遍台湾所有的文学奖,直到他不再参赛为止,作品有散文集《莲花开落》、《温一壶月光下酒》、《鸳鸯香炉》、《白少年》等。他的散文将东方散文的美学智慧融入宗教哲学情怀,借助禅宗的顿悟、空灵,阐述人生的价值,开掘生命的意义,最后使他的文章在华人圈里获得了“世纪来最清明的文章,人世间最美妙的声音”的美誉。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朗读课文(读三遍)扫清文字障碍(可查工具书)。

1.给下列生字注音。

诞( )生 鄙夷( ) 谨( )记 结籽( )

千里迢迢( ) 不屑( ) 长瘤( ) 偏僻( )

一模( )一样 花苞( )

2、释词

谨记: 千里迢迢:

你认为本课中较重点的生字词还有

把这些生字词写一遍

3、文学常识

《心田上的百合花》的作者是台湾著名作家( )。

三、整体感知

1、快速朗读课文,标记段落序号整体感知,圈画出文中你最喜欢的语句,写上标

注。然后概括本文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温馨提示:用一句话概括,通常要说清谁(或什么)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了什

么事情以及结果等。】

2. 自由朗读课文。

交流:你在文中看到一个什么样的百合?用一个词来概括,并说明“我”在_ __ 段或 句中看到了一个______ ____的百合花。

例如:我在第一段看到了一个执著的百合形象;

【提示:可在课文中划出相关语句,并在旁边写上标注。】

四、读一读。

人的一生中,挫折和失败是在所难免的。只要心中有了目标,并且矢志不移的朝着

目标奋进,相信成功总会青睐于你!

即使你摇不动树上的枝叶,你也不要沮丧,只要真诚拥抱,终会得到意外的风华;

即使你激不起的水中的涟漪,你也不要哭泣,只要勇敢的挥洒,终会擎起一簇洁白的浪花;即使通向成功的路上没有绿灯,你也不要失望,只要不停的努力,终会为你开启一扇成功的大门!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

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孟子

我们应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我们必须相信,我们的天赋是要用来做某种事情

信念!有信念的人经得起任何风暴! ----奥维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

遍了牺牲的血雨。

-----冰心

的。 ---- 居里夫人

八年级语文上册 《心田上的百合花开》导学案

第二课时

补充资料:

林清玄追求的做人最高境界: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挂碍。“大其愿,坚其志,细其心,柔其气”。

批注式阅读感悟法:

1、圈点重要词句,注明含义

2、画出优美、生动、细腻的描写性语句,注出自己联想到的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等精辟语言

3、批写自己对文句独特的感悟

4、标注自己有疑问的词句,批写自己的问题和思考

5、对文章在塑造人物形象独特构思的理解写批语

一、复习导入,感悟百合精神

你怎样理解百合的形象?

二:研读赏析,品味课文语言感悟百合精神

品味语言

自由勾画,评析喜欢的语句或段落,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赏析文章重点语句。文章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等,表现了所描写事物的什么特点或精神? 可仿照例句:

我喜欢 因为 。

„„

示例:“有了这个念头,百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立地挺着胸膛。这句话中 “努力地” “深深地” “直立地”“挺”等词语,写出了百合与自然环境顽强的抗争。

【技法指导】语言赏析题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 从词语入手,赏析某些表现力很强的动词、修饰限制性词语等。例如《安塞腰鼓》:“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 加点的修饰语形象地表现了生命的活跃和强盛。二、从修辞入手,赏析拟人、排比等。例如《春》:“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写出了雨的细密。三、从语言风格入手。如“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荷塘月色》中朱自清的语言特色是自然淡雅。语言风格还有清新,平淡,淡雅,华丽,明快,含蓄。蕴藉,委婉,含而不露等。

不少于少三句

本文作者林清玄本身就是具有百合花品质的人,他每天笔耕3000字以上,每年演讲200多场,他30岁以前已得遍了台湾所有的文学奖。请同学们欣赏一下他的另一篇文章——《梅香》,体会他清新质朴的文风。

《梅 香》

①一个有钱的富人,正在自家的花园里赏梅花。

②那是冬日寒冷的清晨,艳红的梅花正以最美丽的姿容吐露,富人颇为自己的花园里能开出这样美丽的梅花,而感到无比的快慰。

③突然,门外传来敲门的声音,富人去开了门,发现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在寒风里冻得直打抖,那乞丐已在这开满梅花的园外冻了一夜,他说:“先生,行行好,可不可以给我一点东西吃。”

④富人请乞丐在园门口稍稍等候,转身进入厨房,端来一碗热腾腾的饭菜,他布施给乞丐的时侯,乞丐忽然说:“先生,您家里的梅花,真是非常芳香呀!”说完了,转身走出去。

⑤富人呆立在那里,感到非常震惊,他震惊的是:穷人也会赏梅花吗?这是自己从来不知道的。另一个震惊的是,花园里种了几十年的梅花,为什么自己从来没有闻到过梅花的芳香呢?

⑥于是,他小心翼翼地,以一种庄严的心情,深怕惊动梅香似的悄悄走近梅花,他终于闻到了梅花那含蓄的、清澈的、澄明无比的芬芳,然后他濡湿的眼睛,流下了感动的泪水,为自己第一次闻到梅花的芳香。

⑦是的,乞丐也能赏梅花,乞丐也能闻到梅花的香气,有的乞丐甚至在极饥饿的情况下,还能闻到梅花清明的气息。

⑧可见得,好的物质条件不一定能使人成为有品位的人,而坏的物质条件也不会遮蔽人精神的清明,一个人没有钱是值得同情的,一个人一生都不知道梅花的香气一样值得悲悯。

⑨一个人的品质其实是与梅香相似,是无形的,是一种气息,我们如果光是欣赏花的外形,就很难知道梅花有极淡的清香;我们如果不能细心地体会,也难以品味到一个人隐在外表内部的人格香气。

⑩最可叹息的是,很少有人能回观自我,品赏自己心灵的梅香,大部分人空过了一生,也没有体会到隐藏在心灵内部极幽微,但极清澈的自性的芳香。

⑾能闻到梅香的乞丐也是富有的人。

⑿现在,让我们一起以一种庄严的心情,走到心灵的花园,放下—切的缠缚,狂心都歇,观闻从我们自性中流露的梅香吧! (选自《林清玄散文集》)

八年级语文上册 《心田上的百合花开》导学案

第三课时

一、积累有关“花”的诗句。

A、接叶有多重,花开无异色,含露或低垂,从风时偃柳。

B、百合长在幽谷间,雨露清风绿叶闲。万里长空云做伴,千年古月影结缘。 你还知道哪些?

二:小组合作探究

1. 这株开在山谷里的百合,流着极深沉的欢喜所结的泪滴的百合,正是凭借自信、执著、坚韧,成就了百合谷地的美丽和尊严,百合分明是开在山谷中的,作者为什么说是开在心田上的百合花呢?文章以“心田上的百合花开”为题,有什么含义?

2、“百合花一朵一朵地盛开着,花朵上每天都有晶莹的水珠,野草们以为那是昨夜的露水,只有百合自己知道,那是极深沉的欢喜所结的泪滴。”为什么只有百合花自己知道花朵上的水珠是“极深沉的欢喜所结的泪滴”?

三、感悟百合

伴随着百合花一路走来,我们了解了一株特殊的百合,它凭借着强大的精神力量和不懈努力,战胜了来自外界和自身的阻力,成功地开出了明艳的花,以灵性的白和秀挺的风姿向世人证明了它的存在。面对这样一株百合,思考它成功的过程,你得到了哪些

有关白合花的诗句篇十
《林清玄《心田上的百合花开》高考诗歌精读》

林清玄《心田上的百合花开》赏析

阅读天地

0515 2242

林清玄《心田上的百合花开》赏析

原文:

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山谷里,有一个高达数千尺的断崖。不知道什么时候,断崖边上长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

百合刚刚诞生的时候,长得和杂草一模一样。但是,它心里知道自己并不是一株野草。

它的内心深处,有一个内在的纯洁的念头:“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株野草。惟一能证明我是百合的办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有了这个念头,百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直地挺着胸膛。

终于,在一个春天的早晨,百合的顶部结出了第一个花苞。

百合的心里很高兴,附近的杂草却都不屑,它们在私底下嘲笑着百合:“这家伙明明是一株草,偏偏说自己是一株花,还真以为自己是一株花,我看他顶上结的不是花苞,而是头上长瘤了。”

公开的场合,它们讥笑百合:“你不要做梦了,即使你真的是会开花,在这荒郊野外,你的价值还不是跟我们一样?”

偶尔也有飞过的蜂蝶鸟雀,它们也会劝百合不用那么努力开花:“在这断

崖边上,纵然开出世界上最美的花,也不会有人来欣赏呀!

百合说:“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生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

在野草和蜂蝶的鄙夷下,野百合努力地释放着内心的能量。有一天,它终于开花了,它那灵性的洁白和秀挺的风姿,成为断崖上最美丽的颜色。 这时候,野草与蜂蝶,再也不敢嘲笑它了。

百合花一朵朵地盛开着,它花上每天都有晶莹的水珠,野草们以为那是昨夜的露水,只有百合自己知道,那是极深沉的欢喜所结的泪滴。

年年春天,野百合努力地开花、结籽。它的种子随着风,落在山谷、草原和悬崖边上,到处都开满洁白的野百合。

几十年后,远在千百里外的人,从城市、从乡村,千里迢迢赶来欣赏百合花。许多孩童跪下来,闻嗅百合花的芬芳;许多情侣互相拥抱,许下了“百年好合”的誓言;无数的人看到这从未有过的美,感动得落泪,触动内心那纯洁温柔的一角。

那里,被人们称为“百合谷地”。

不管别人怎么欣赏,满山的百合都谨记着第一株百合的教导:“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赏析:

一株小小的野百合,演绎出一段美丽而又令人感动的故事。这就是台湾作家林清玄的散文《心田上的百合花开》。一个小小的“心灵”,为了心中那个美好的愿望,竟是如此的执著和坚韧。它,的确不是一株野草。

偏僻遥远的山谷、高数千尺的断崖,预示了野百合追求美好愿望的道路必然艰难曲折。恶劣的生长环境,并没有消磨它作为花——一棵百合的天性,虽然它刚诞生时长得跟其他野草一模一样。但一个坚定的念头在它的心中悄悄萌生:我要开花,我要以花作证。为此,它“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直地挺着胸膛”——与自然环境顽强地抗争。

如果说与生长环境的抗争,只是野百合为实现美好心愿迈出的第一步的话,那么,野草的讥讽嘲笑、蜂蝶的鄙夷才是野百合面对的更严酷的考验。野百合是执著的,野百合更是智慧的。面对野草的嘲讽讥笑、蜂蝶的鄙夷劝导,野百合坚定的信念始终没有动摇:“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

不事张扬的野百合,用自己的行动默默抗争,独行其道,终成“正果”:“它终于开花了,它那灵性的洁白和秀挺的风姿,成为断崖上最美丽的颜色。”这花是信念的结晶,是心血的凝聚。野百合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正因为这美丽来之不易,所以当百合谷成为人们的“圣地”之时,每一朵野百合都能谨记第一朵百合的教导:“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文章通篇运用拟人的手法,通过层层衬托,塑造了一个充满灵性,大智大慧的野百合的形象。百合谷其实就是一个充满世事艰辛的大社会的缩影,野百合的遭遇何尝不具有人生奋斗的典型意义:一个人社会价值的实现,只有一种方式,那就是“以花来证明”。

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台湾文坛,林清玄这个土生土长的作家,以其乡土气息、传统情怀、民族意识以及他独树一帜的禅佛文化,成为台湾最为多产而且作品畅销的作家之一。林清玄多次提到影响他性格和写作风格的母亲。他说,小时候母亲曾告诫他,写东西要“有趣味的你要多写一点,与别人分享;辛酸的少写一点,留着自己晚上回房间里哭就行了。因为人生已经够艰辛了,人家来读你的文章,应该从你的作品里得到安慰,得到启发,得到提升”。而《心田上的百合花开》则巧妙地将趣味与辛酸结合起来,以趣味抒写辛酸,使人从中“得到安慰,得到启发,得到提升”。他认为人的富有即是人心灵中某些高贵物质的展现。野百合的形象,正是林清玄心中的“富人”的形象。林清玄就是企图用文学的语言,表达一些开启时空智慧的概念,表达一个人应该如何舍弃和实践,才能走上智慧的道路这一生活哲理。

在林清玄看来,人生的美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欲望、物质带来的美;第二个层次是文化、艺术、文明带来的美的满足。第三个层次是灵性、精神的美,这是最高境界的美。他信奉“尽心就是完美”,而野百合就是这样一个因“尽心”而近乎“完美”的形象,真正实现了“灵性、精神的美”。 《心田上的百合花开》所展现的正是林清玄追求的做人最高境界: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挂碍。“大其愿,坚其志,细其心,柔其气”的人生准则在野百合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anzhugongchengkaoshi/164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