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乡土田园的语段

| 公路造价师 |

【www.guakaob.com--公路造价师】

有关乡土田园的语段篇一
《语文园地六《走进田园_热爱乡村》》

有关乡土田园的语段篇二
《论王维田园诗的乡土想象》

第22卷第1期                安康学院学报                 Vol122№12010年2月               JournalofAnkangUniversity              Feb12010

论王维田园诗的乡土想象

张锦辉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62)

摘 要:王维的田园诗有不少描绘乡土的笔墨,建构了一个独特的乡土世界。为进一步理解王维一生的心态,感受田园诗独特的文学魅力,本文对其田园诗乡土想象的主要内容、成因、进行了探讨。总的来看,王维田园诗的乡土想象涉及乡土环境、,,内涵丰富,体现了王维诗歌宁静空明的文学风格。

关键词:王维;田园诗;乡土想象;乡土特质;207122 文献标识码:A :-(-0063-04①中图分类号:I

  ,,“乡土”。就辞典意义考察,“乡土”的义项有(故乡)”“地方”“本土”等数种;作为文学批评术语,“乡土”或“乡土文学”的指称则更为庞杂混乱。有鉴于此,我们所谓“乡土”,指的是中国古代在空间上与城市相对的农村、乡村或山野,那么“乡土想象”就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关于农村、乡村或山野的种种笔墨〔1〕,包括山水、田园、山林等描写。略加考察就可发现,中国文学对乡土的关注渊源颇远,上古神话就有“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的乡土环境描述;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有“率时农夫,播厥百谷”的盛大乡土劳作的场面;先秦诸子散文的代表《庄子》也有“至德之世(神农之世)”或“建德之国”的乡土生活图景的描绘。之后的汉赋、陶渊明、谢灵运等都有对乡土的描述。作为盛唐文学、山水田园诗的代表,王维的田园诗是否也关注乡土,其乡土想象的内容和特色何在,自然也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我们从王维的田园诗中发现其中有不少描绘乡土的笔墨,这就构成了王维田园诗别具一格的乡土世界,其乡土想象色彩鲜明,内涵丰富,体现了王维诗歌宁静空明的文学风格,本文试就此问题作些探讨。

地吃着草。在这样的乡土环境下,生活在其中的乡民虽时刻面临官家的压迫盘剥,但在精神上却是安逸的,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淳朴的,没有尔虞我诈的相互猜疑,有的是“晨鸡鸣邻里,群动从所务。农夫行晌田,

〔2〕

()的勤劳朴素的乡民;闺妇起缝素”《丁寓田家有赠》

)的有的是“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渭川田家》

淳朴民风。但更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则是乡民在这样安逸美好的乡土环境里劳作、生活所留下的一幅幅乡村生活场景图,既有“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新晴

)的盛世农村夏景农忙图,又有“野望》日隐桑柘外,

河明闾井间。牧童望村去,猎犬随人还”(《淇上即事田

)所勾勒的乡民日暮晚归图;既有“园》郧国稻苗秀,),“楚人菰米肥”(《送友人南归》汉女输橦布,巴人讼)的南国田间和乡村农忙图,芋田”(《送梓州李使君》

又有“野老才三户,边村少四邻。婆娑依里社,箫鼓赛田神。洒酒浇刍狗,焚香拜木人。女巫纷屡舞,罗袜自

)的边塞村庄社日欢庆图。总生尘”(《凉州郊外游望》

之,王维在其田园诗里以独特的手法为我们塑造了一个闲逸安静的乡土世界。

王维之所以能够在田园诗里为我们描绘一个如此安静闲适的乡土世界,其原因何在?综观王维一生,我们发现了其中缘由。

首先在于其自身的田园情结,即对乡村风景的喜爱、对民风民俗浓厚的兴趣、以及对农民衣食生计的关注。十九岁时,王维创作了模拟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桃源行》。虽创作主旨未超出陶潜《桃花源记》,但却表现出青年王维对田园的兴趣和热爱的价值取向,这种对田园喜爱的心理也就成为日后创作的内在动力。开元二十

通览王维全集,并无乡土一词,但描绘乡土环境、乡土景物的笔墨却不少见,其中首先映入人们眼帘的是他给我们所展示的对乡土环境的描写:坐落在乡间小村庄,一排排茅屋栉比鳞次,间或从篱笆墙里传来几声犬吠,村子旁边是平明如镜的水田,旁若无人的白鹭在其中嬉耍,远处是一望无垠的原野,山坡上的牛羊在安闲

①收稿日期:2009-11-14

作者简介:张锦辉(1984-),男,陕西西安人,研究方向:古代文学。

63

第22卷                  安康学院学报                  2010年五年秋天,王维在崔希逸幕下任节度使判官,写下了《凉州郊外游望》:

野老才三户,边村少四邻。婆娑依里社,箫鼓赛田神。洒酒浇刍狗,焚香拜木人。女巫纷屡舞,罗袜自生尘。

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人烟稀少的边塞农村在秋收后祭祀农神的活动场面,再现了一千多年前的农村人文景观,具有浓厚的民俗文化情调。边塞乡村浓厚的民俗文化使得王维对此倍感兴趣,在凉州他又写下了“健儿击鼓吹

),对军民共同祭羌笛,共赛城东越骑神”(《凉州赛神》

知南选后,就开始了半官半隐,至天宝十五年安史之乱陷长安前,王维在官场既说不上失意,也说不上有多大热情。正如李亮伟先生《王维的隐逸和山水田园创作》中所言的:“这种平和的心境,使他以温和的眼光去审视山水田园,这是他山水田园诗不显得寒寄枯索的一个重要原因,他的最有代表性的山水田园诗就产生在这个时

〔3〕

期。”同时家庭的不幸,也使得他寄托感情与山水田

园。王维三十岁左右丧妻,以后竟“三十年孤居一室”。政治上的受挫与家庭的不幸,使得他在一个相当长的时而山水田园的隐,,。

祀神袛的民俗表示了极大的文化兴趣。另外就是他对农民生计问题的关注,如《赠刘蓝田》:

篱中犬迎吠,出屋候柴扉。岁晏输井税,。

,刘蓝田深夜才回家。催税之急,缴税之苦尽在不言中。“讵肯”二句以反语道出乡民所面对的敢怒不敢言的被压迫境况。在《田家》中写道:“旧谷行将尽,良苗未可希。老年方爱粥,卒岁且无衣。”寥寥数语,就把农民青黄不接,衣食不保的苦状揭示出来,尽管是盛唐,是所谓的开元盛世,但从王维的笔下我们还是看到了饥寒交迫农民的悲惨生活。虽然诗中王维态度平和,表达含蓄,但是他的思想倾向却是明显的,即批评官府税重,同情农民的处境。

其次是政治原因和家庭的不幸。开元七年王维应京兆府试举解头,开元九年应进士试而一举登第,本是一个好的开端,可是没过多久,因伶人舞《黄狮子》而坐出官,做了一个小小的济州司仓参军,如此之大的悬殊,以致感觉自己前途渺茫,发出“纵有归来日,各愁年鬓

)的感慨。开元二十二年,张九龄为侵”(《被出济州》

,而且具有鲜明的个性,其基本特质是值得研究和重视的。

王维之前的田园诗,基本上都是以隐士的田园生活和官僚的别墅田园生活为主①,真正意义上的农业田园和农民生活不过是隐士和官僚田园生活的陪衬。而王维则打破了这一传统,他在自己的乡土想象中,创造了以农业和农民生活为主的田园,如《新晴野望》: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写出了雨后初晴,诗人纵目远眺所看到的乡村风光:农忙季节,农民们都倾家而出,在田野辛勤劳动。这其中没有隐逸的情怀,故这些诗也就可以称得上真正的田园诗。王维以其独特的乡土想象为我们创造了崭新的田园诗,为后世田园文学树立起新的典范。

艺术的生命是真实。王维的田园诗总是充满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如《丁寓田家有赠》:“晨鸡鸣邻里,群动从所务。农夫行饷田,闺妾起缝素”。晨鸡唤醒沉睡的村庄,大人小孩起床开始一天的紧张劳动,农夫下田,农妇织布完全是真正的农村生活。又如《偶然作六首》其二:

田舍有老翁,垂白衡门里。有时农事闲,斗酒呼邻里。喧聒茅檐下,或坐或复起。短褐不为薄,园葵固足美。动则长子孙,不曾向城市。……

农民的生活是忙碌的也是贫苦的,但在空闲的时候与邻居一起喝喝酒,聊聊天,放情乐一下,这不正是古

中书令,政治比较清明,王维献《上张令公》,以求援引,得擢右拾遗。又在《献始兴公》诗中表达了自己逢着“所不卖公器,动为苍生谋”这样的贤相而愿意弃隐出仕于帐下的愿望。可是好景不长,开元二十四年,张九龄罢相,李林甫上台,开明政治如昙花一现,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贬荆州长史,王维《寄荆州张丞相》诗云:

所思竟何在,怅望深荆门。举世无相识,终身思旧恩。方将与农圃,艺植老丘园。目尽南飞雁,何由寄一言。

所透露的是一种即将辞官隐居的消息。可是由于种种原因,他并没有真正脱离官场,甚至有所升迁,但在

①《王维研究》第二辑中指出,古代田园文学表现的基本内容可分为隐逸田园生活、官吏田园生活(又可称为别墅田园生活)、农

民田园生活,此处采用此说。

64

张锦辉:论王维田园诗的乡土想象

代农民甚至当下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吗?因而,真实性可谓王维乡土想象的本质特征。

众所周知,封建时代下的乡村到处弥漫着剥削、饥饿、劳苦和贫穷,这一切使田园生活原本的质朴美遭到破坏,但是王维在他田园诗的乡土想象中却试图尽力揭示和表现他们所蕴含的美,如《春园即事》:“开畦分白水,间柳发红桃。”本是乡间一组很平常的景物,可是在王维的笔下,却表现出人类改造自然的美,富有诗意。又如《赠刘蓝田》:

篱中犬迎吠,出屋候柴扉。岁晏输井税,山村人夜归。晚田始家食,余布成我衣。讵肯无公事,烦君问是非。

刘蓝田岁末到官府交租,深夜才回来,很晚才吃饭。,一种质朴的美,,主人的狗,。

不管是描摹乡土环境、乡土生活场景还是刻画活跃其中的各色乡民,王维田园诗的乡土想象是以其独特的特质为他同时代的其他文人甚至唐以后各个朝代的文人田园创作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形成了盛唐文学一道独特的田园风景。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夕阳照耀着黄昏的乡村,牛羊向村巷走来,年迈的老人拄着拐杖,在柴门外等候着归家的牧童。野外,野鸡叫着,麦苗一片翠绿,蚕眠之际桑叶变稀了。在回家的路上,田夫扛着锄头聊着天。在经过一天紧张的劳动之后,乡村那种轻松祥和的生活气氛无不给人以身心上的放松。活,,希。》:

,村边杏花白。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临觞忽不御,惆怅思远客。

春天,鸠鸟在屋上叫着,村边的杏花开了,一片雪白。有的农民用斧头在修理树枝;有的扛着锄头浇水;有的农民在翻看新的历书;去年来筑巢的燕子今年又来栖息。这就是王维在田园诗歌的乡土想象里为我们所塑造的乡村春天田园的场景,使人们从中可窥测到春天的乡村是多么美好,万象更新,一切都是那么美,一切又都充满着蓬勃的生机。这样的意境是独特的,典型的,但又是辛苦的,充满生活气息的。所以也就具有永久的艺术生命力。

王维的乡土想象体现在田园诗中表现为外表质朴,而实则不过。在题材上,它具有宁静、幽美的田园风光,朴实的农家生活洋溢着纯洁、淳厚之风。在塑造人物时,他力争使其处于动态之中,甚至景物,王维也给它以动的表现,如《淇上即事田园》:

屏居淇水上,东野旷无山。日隐桑柘外,河明闾井间。牧童望村去,猎犬随人还。静者亦何事?荆扉乘昼关。

牧童向村庄走去,猎犬跟着主人回家,这处在动态之中,而景物—太阳隐在桑柘外,河水在闾井间闪光,这也给人一种动态的感觉,凸现出的是一种自然状态之美。在语言上,他选取那些俊秀清新、明快圆润,适宜表现田园和田园生活的田家语,如《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以平常的语言传达出不平常的意境,一个“喧”字,写出洗衣姑娘归来经过竹林时的响声,既传神又很美,新颖别致。另外,写田园景物时注意色彩的对比与

在考察了王维田园诗乡土想象的主要内容、成因以及基本特质后,我们将进一步探究王维田园诗歌的乡土想象的审美意蕴,以便深入把握这一特殊对象。简言之,王维田园诗歌的乡土想象既保持其心静平衡的典型意象,同时也是他对人类本性,生存方式的深刻思考,并就此继承了源远流长的乡土精神文化传统。对同时代其他文人抑或唐以后的文人的乡土想象提供了有益经验,产生了巨大影响,追根溯源,其源头应该是王维田园诗歌所蕴含的难以穷尽的美学意蕴。

王维在自己的乡土想象中把田园恬淡的情致,纯朴的欢乐如实地展现出来,尤其以那些充满泥土气息的乡村生活为主,如《新晴野望》所勾勒出的盛世农村夏景农忙图;《丁寓田家有赠》以写实的手法再现乡民一天的真实生活状况;《春园即事》以富有诗意的手法,写出乡土景物的自然美,这些虽是很普通的意象,但是在王维的乡土想象中,他却把乡村劳动生活,乡村田园景物不露痕迹地表现出来,显得实质而美丽,最终使得这些平常的意象无不都带上了一种田园情趣美的色彩。

在王维所构造的乡土想象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幕幕生动的田园景象,这些景象既美好又真实,可以说诗人在其中注入了自己的感情,故而其所塑造的乡土想象有一种艺术境界美。如《渭川田家》:

65

第22卷                  安康学院学报                  2010年协调,使色彩尽量鲜明。如《田家》,诗人用青写苔,用白写板,用红写榴,用绿写草,这样使色彩丰富而鲜妍,从而增加普通田园景物的美感。又如《辋川别业》:“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中桃花红欲然。”原本自然的景物在诗人别具匠心的搭配下,更呈现出一种大自然的美。

综上所述,在逐步梳理王维田园诗歌的乡土想象的具体内容及审美意蕴后,我们发现乡土的确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它既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王维一生的心态,感受田园诗独特的文学魅力,而且也给我们

提供了一个全面理解王维的崭新视角。参考文献:

〔1〕简德彬1乡土何谓〔J〕1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06(6)1

〔2〕王维1王右丞集笺注〔M〕1赵殿成,笺注1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261

〔3〕李亮伟1王维的隐逸诗和山水田园创作〔M〕//中

国唐代文学学会王维研究会《王维研究》编委会1王维研究:第一辑1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21

TheNativeImaginationsintheIdyllicinangWπsZHANGJinhui

(CollegeofLiberalArts,ShaanxiNormal,)

Abstract:WangWeiπsidyllic,manydepiclocallocalworld1Inordertofurtherun2derstandthementalityofWei1lunrliterature1Thisarticleexaminedtheidyllicnativeimaginationmat,causes,basiccharacteristicsandaestheticimplication1Ingeneral,WangWeiπsretedtolocalenvironment,pictureofallaspectsoflocalpeople,vividcolors,richincontent,reflecthepeacefulconceptionofliterarystyleofWangWeiπspoetry1

Keywords:WangWei;idyllic;localimagination;localidentity;aestheticimplication

(上接第59页)正是采用了这种“2+2”的结构,形〔1〕谷士锴1“女式坤包”〔J〕1咬文嚼字,2003(10)1〔2〕罗竹凤1汉语大词典〔M〕1上海:汉语大词典出

版社,19881

〔3〕张卫东1现代汉语中羡余现象研究综述〔J〕1现代

语文:语言研究版,2008(3)1

〔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1现代汉语

词典〔M〕15版1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5〕沈家煊1不对称和标记论〔M〕1南昌:江西教育

出版社,19991

成语音上的节奏美。“女式坤包”一二两字为仄,三四两字为平,平仄的合理搭配使得这个短语具有抑扬顿挫的音乐美。可见,“女式坤包”比“坤包”更具有语言上的音乐美,更易被人们喜爱和使用。

并不是所有的羡余现象都是我们所要摈弃的,“羡余”也有它积极的一面。通过本文的分析论证,笔者认为“女式坤包”的说法是成立的。参考文献:

Discussionon“LadyπsKunbao”

FANXimei

(CollegeofArt,GuangxiNormalUniversity,Guilin541004,Guangxi,China)

Abstract:Inrecentyears,thephrase“LadyπsKunbao”hasbeenmoreandmorepopularusedamongpeople1Thispaperfocusesonthetwoprominentlanguagephenomenaofthisphrase:asymmetryandredundancyofmodifi2er1Throughintensivestudy,

theauthorregardsthattheargumentof“LadyπsKunbao”isestablished1Becausethe

consequentialweakeningofKunπsmeaningisapositiveredundancyphenomena1

Keywords:LadyπsKunbao;Kun;asymmetry;redundancy;weakeningofwordπsmeaning

66

有关乡土田园的语段篇三
《田园风景 乡土气息——读《迎面吹来乡野的风》》

有关乡土田园的语段篇四
《沈从文乡土小说田园风格的前创作原因试探》

第20卷第3期2007年5月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JOURNALOFNINGBOUNIVERSITY(LIBERALARTSEDITION)   Vol.20No.3

May. 2007

沈从文乡土小说“田园”风格的前创作原因试探

赵江滨

(宁波大学文学院,浙江)

摘要:两种艺术倾向,,。文章在概

,着重以沈从文早年生活和具体作品互训的方式,

关键词:乡土小说;田园风格;生命意识

中图分类号:I2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124(2007)03-0005-06

  20世纪20年代中后叶,沈从文和废名(冯文炳)的乡土题材小说出现后,中国新文学中的“乡土文学”才可说真正获得了田园风格的存在形态。此前的五四乡土文学因受启蒙主义文化思潮的影响而一直以批判现实主义的面貌昭示于世人,这在审美形态上就使在文学传统中大多以优美恬淡风光出现的乡土风貌笼罩了一层挥之不去的文化阴霾。而“田园乡土”的出现明显是对上述审美倾向的反拨。从文学史的角度来看,这两种形态的小说各有存在的合理性;但从审美的角度审视,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田园乡土”小说的出现无疑是对启蒙主义乡土小说社会功利性的超越。一般来说,文学作品中的田园风格标志着文学创作中浸灌于乡土题材的那种陶然而带有赞许、令人神往的艺术美化倾向。“田园”风格实际上是作家的审美理想对现实生活的校正和美化,是精神空间对物质现实的再造。就“田园”场景与现实生活场景的明显断裂性质而言,这类作品更具有审美风范。文学史跨时代地对这类作品给与永久的认同,应该说有其内在根据。

在沈从文、废名之前的五四“乡土文学”中,中国现代的乡土生活总是被置入阴暗、落后、愚昧、野蛮的文化背景中加以曝光和鞭挞,这种情形在鲁迅的《狂人日记》《故乡》《祝福》《风波》《阿Q正传》等辉煌杰作中开了先河。被启蒙主义文化眼光逼视的“老中国”的乡土弥漫着一切封建传统的愚陋和黑暗,某种意义上“乡土”在五四启蒙主义文学视野中往往成了绝望和反抗的文化符号。当然,客观上中国近现代的乡土社会也确实负载了深重的中国传统社会的负面和惰性成分。“听将令”的鲁迅在写下这些沉痛冷峻的文字时,无疑是把中国的乡土社会作为文化解剖和批判对象来看待的。鲁迅的自述就提供了文学在他的思想中应该具有的社会使命:

说到“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

要改良这人生。我深恶先前的称小说为“闲书”,而且将“为艺术的艺术”,看作不过是“消闲”的新式的别号。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1\]

在当时的中国历史情境中,鲁迅的“乡土文学”模式和社会文化思潮保持了内在的同一性,具有强大的社会文化示范意义,所以一经出现便成了“乡土文学”的被模仿对象。这在王鲁彦、许杰、蹇先艾、许钦文、彭家煌、台静农等继起者那里表现得非常明显,在他们的创作中,鲁迅的“

乡土模 收稿日期:2006-12-28

 作者简介:赵江滨(1962-),男,江苏淮安人,宁波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

6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7式”是一个摆脱不掉的阴影。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乡土”魅力首先与中国现实乡土的负面因素达成了一致,艺术的魅力竟然来自现实乡土的衰败景象和黯淡生活,而陶渊明的艺术世界只能成为人们精神凭吊中的想象奢侈物。如果我们用“恶化的乡土”来表征五四时期“乡土文学”特色的话,那么,这种特色显然来自社会的文化批判对文学的外在要求,它们与五四新文化运动保持着步调一致的社会文化的批判性质。

对“恶化乡土”的文学趋同,当然有其客观原因,但从美学的角度审视,构“恶化的乡土”却并非文学审美本性的全部要求。,恶化”的文化层面上,乡土题材的文学作品应该进入“美化,立在这种审美的基础之上,,我认为,沈从文、废名的“田园乡土”,的阶段,或可认为,。因为“田园”般的乡土意象只在幻想的、理想的,成为文学史上长久不衰的审美对象。

与“恶化的乡土”,“田园乡土”常常呈现的是“美化的乡土”。京派作家中的沈从文、废名都是“美化乡土”的高手,而京派作家的最基本、最核心的艺术倾向就是对“美”的推崇,正像京派理论家李长之所说的那样,“文学只应求永恒不变之美”,而不必“描写现实”。于是,与鲁迅的启蒙主义文学观明显有别,沈从文对小说创作的皈依有自己的见解,他期待于小说的是“美”对现实生活的超越:

曾经有人询问我,“你为什么要写作?”

我告他我这个乡下人的意见:“因为我活到这世界里有爱。美丽,清洁,智慧,以及对全人类幸福的幻影,皆永远觉得是一种德性,也因此永远使我对它崇拜和倾心。这点情绪同宗教情绪完全一样。这点情绪促我来写作,不断的写作,没有厌倦,只因为我将在各个作品各种形式里,表现我对于这个道德的努力。人事能够燃起我感情的太多了,我的写作就是颂扬一切与我同在的人类美丽与智慧。若每个作品还皆许可作者安置一点贪欲,我想到的是用我作品去拥抱世界,占有这一世纪所有青年的心。……生活或许使我平凡与沉落,我的感情还可以向高处

\[2\]跑去;生活或许使我孤单寂寞,我的作品将同许多人发生爱情同友谊。……”

尽管人们把沈从文和废名的乡土小说并置于“田园”的名目之下,但二者具有显然不同的文学视野,蕴含其中的情致也明显有异。沈从文在比较自己的小说与废名小说的区别时指出:两人虽“同样去努力为仿佛我们世界以外那一个被人疏忽遗忘的世界,加以详细的注解,使人有对于那另一世界憧憬以外的认识,冯文炳君只按照自己的行为做了一部分所欢喜的事”。而他自己“兴味与成就”则意在“使社会的每一面,每一棱”。并不无自负地认为:“表现出农村及其他去我们都市生活较远的人物姿态与语言,粗糙的灵魂,单纯的情欲,以及在一切由生产关系下形成的苦乐,(自己的小说)似较冯文炳君为宽而且优。”另外,正如废名受过良好的学院派的系统教育和训练那样,废名的田园乡土精致而优美,人物被修饰得单纯而雅驯,无论是《竹林的故事》《桃园》还是《桥》,废名小说中的“田园乡土”都散发着脉脉的悠闲恬淡气息。废名的小说虽有人事的淡淡哀愁飘拂其间,但世外桃源之意还是其突出的征候。废名的小说犹如镶嵌精巧的山水画卷,清秀蕴藉,不染城市纤尘。沈从文的“田园”乡土与废氏迥异其趣。人们可以自然地联想到,当废名恬然地坐在北京大学宽敞明亮的教室内聆听周作人操着浓重的绍兴腔,纡徐舒缓的讲课时,沈从文却摇晃着单薄瘦弱的身躯,在湘西旧军队的行列中行进着,漂泊跋涉在湘西的粗砺山水间,生命听任于盲目命运的播弄。他没有受过任何正规教育的熏陶,山野间的蛮风醇俗和自然山水是启迪他灵性的第一位老师,他的世界观、人生观很大程度上来自对自然山水、风土习俗的感悟。对应于这种心理和文化结构,沈从文的“田园”乡土———边远的湘西世界———便有了别样的风采:放达自然,剽悍蛮勇,纯朴善良。尤其是沈从文小说的这种风采中流动着一股放浪不羁的生命意识。因而,正是这种别样的

第3期    赵江滨:沈从文乡土小说“田园”

风格的前创作原因试探7生命意识成为沈从文小说“田园”风格超越于社会现实层面的决定性因素。

那么,沈从文独特的生命意识是如何在他的生命履历中萌芽生长的呢?

对沈从文生命意识的发微无疑应从这里开始———1922年8月的一天,由于一个偶然的机缘,僻处湘西的沈从文偶然从省城来的印刷工所携带的书刊杂志上受到新文化的启迪,终于厌倦了漫无目的的漂泊生涯,生命的何去何从问题让他一连沉思了四天。最终,20年的自然生命终于酿成了一个自觉意志:“,多见几个新鲜日头,多过几个新鲜的桥,,比较在这儿病死或无意识中为流弹打死,似乎应当有意思些。”“,把自己生命押上去,赌一注看看,糟一点?若好,一切有办法,,那我赢了;若不好,向一个陌生地方跑去,,那我输了。”

,便标志了沈从文的生命意识从昏沉沉的蒙昧状态中的觉醒。,沈从文当初为自己生命下赌注的做法是一次生命的自觉选择行为,是觉醒了的自我对生命活动的有意识塑造。这种决绝的选择,一方面希冀为自己的生命发展寻求新的契机———“我想我得进一个学校,去学些我不明白的问题,得向些新地方,去看些听些使我耳目一新的世界”。“我准备过北京读书,读书不成便做一个警察,做警察也不成,那就认了输”。另一方面也表明,沈从文在只身闯北京的活动中,尽管物质上的准备严重不足,但精神上的准备已经很充足了。他刚到北京时对一位亲戚的大段豪言即是证明,而他的亲戚对他的善意赞辞更有颇得他心之处:“你这个古怪乡下人,胆气正好!凭你这点胆气,就有资格来北京城住下,学习一切经验一切了。可是我得告你,既为信仰而来,千万不要把信仰失去!因为除了它,你什么也没有!”换句话说,沈从文从湘西山野来到北京之前已经自发地形成了他的不甚明晰但却颇为坚定的人生观,物质准备不足,可精神准备已经被生活铺垫得相当充分。他的生命从自然和世俗中正渐渐剥离,上升到高度自觉的状态。他此后的生命履历在很大程度上不过是对他的这种人生观的追溯和理性化梳理而已。

对沈从文来说,他的生命意识不是从教养和书本中产生的,主要是从残酷的生命抗争中被唤醒的,在生命的幻灭中被感悟的。同时,生命意识也在生命的放浪中得到相应的展示。文明和野蛮是一对不断受到争论的话题,文明的进步是有代价的,而且它的最大代价———在文学艺术中更是如此———是对“野蛮”的遏止;可是如果没有“野蛮”的话,生命机能的钝化、萎缩也将必然产生。现代艺术对生命力的张扬、对自然的向往情调,在某种程度上正是对文明统治下人的生命退化倾向的一种艺术忧虑和补偿。\[3\](131)

沈从文的湘西题材的小说绝大部分篇什都跃动着强烈的生命意识。在他的许多小说中,生命如随势运转的千里沅水,随波漂流,不事雕琢。在那里,水手和妓女的感情不是扭曲的,而是自然而

);为了对彼此的忠贞负责,宁愿以死战胜命运的播弄();实在,情深而不缠绵(《柏子》《月下小景》

)。热烈和自然是沈从文沐浴在明朗的阳光里,生命的野合是那样的自然和热烈(《雨后》《夫妇》

笔下的“乡下人”的特点,他们爱的热烈,活得洒脱,死的宁静,用沈从文自己的话说,他们活得“单纯”。从沈从文对这些“乡下人”生命展示方式的赞赏态度可以推断,“乡下人”的生命态度中寄予了他的生命理想。

考稽沈从文早岁的生命履历可以发现,他后来执著的生命意识大多是在丰富而杂沓的一系列“偶然”、“随便”的“残酷”生活中形成的。湘西特殊的地域文化习性是他认识人生的酵母,促成了他生命意识的觉醒。

早在沈从文记事的时候,他就在生死的极其自然的状况中领受了生命的滋味。六岁时,他和弟

8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7弟同时患了一场大病(出疹子),正当暑天,既不能卧又不能抱,家人便用竹箪将兄弟俩卷好,其状“如同春卷一样,竖立在屋中荫凉处。家中人当时业已为我们预备好了两具小小棺木搁在廊下”。生和死都为兄弟俩准备好了,是否挺得过来,全靠自己的生命力,丝毫没有哀痛怜悯。这种境况,在城市是难以见到的。沈从文在这样的氛围中成长,天性自然不愿受“文明”的约束,于是他“有了外面的自由,对于家中的爱护反觉处处受了牵制,因此家中人疏忽了我的生活时,反而似乎使我方便了好些。”进而,他到日光下去认识大千世界“微妙的光,希奇的色”,“,到各种野孩子堆里去玩,到水边去玩”。“我感情流动而不凝固,。我幼小时较美丽的生活,大部分都同水不能分离。,,学会思索,水对我

\[3\](11)有极大关系。”,顽野的脾性便在顽野的乡

风中形成了,湘西的“化外”。大抵上说,自然的山光水色给沈从文上了第一课,。

稍长,事———“自然”。辛亥年间湘西发生暴动,暴动失败以后殃及无数无辜百姓。开始的一个月间,每天都是大规模的屠杀,后来慑于乡愿,有限制地杀戮,但同样是草芥人命。最让人觉得生命的卑贱的一幕是,人犯的命运完全取决于荒唐的“掷筊”:“在神前掷竹筊,一仰一覆的顺筊,双仰的阳筊,开释;双覆的阴筊,杀头。生死取决于一掷,应死的向左走去,该活的自己向右走去”。这种残酷的生命游戏让人震撼,“看那些乡下人,如何闭了眼睛把手中一副竹筊用力抛去,有些人到已应当开释时还不敢睁开眼睛。又看着那些虽然死去还想念到家中小孩与小牛猪羊的,那份颓丧那份对神埋怨的神情,真使我永远忘不了。”“我刚好知道‘人生’时,我知道的原来就

\[3\](29)是这些事情”。人的生命的如此卑微和易折,在沈从文的心灵中烙下了难以磨灭的创痛,以致

大恸之后他对生命的殒落显得分外的平静。这种情形在他后来的小说创作中表现得也格外突出,一些与死有关的场面好像对他并不显得有什么意外。《夜》的结尾,在一般人看来很有点令人惊骇的地方:几个跋涉在荒山野地的士兵,疲惫无聊地投宿在一位老者的小屋中,说了许多打发时间的废话,最后才发现他们正与一个刚逝世的老妇人的尸体比邻。令人惊讶的是,老者的神情是那么澹然,丝毫没有大恸的表现;《黑夜》中,同样是在黑夜里,两个士兵在穿越敌方封锁线时,其中一人的死去也只是通过三五声空灵的枪声响过后的寂静来显示的,生命就象偶然划过天空的流星,转瞬即逝;《边城》中天保的死和《山道中》两个军人夭亡于路劫中,作者对此的情感反应也并不甚明显,或者可以说是无动于衷。真正让作者惊讶的往往是偶发性的事件对人的生命的决定性影响。因此,沈从文认为,偶然“比虹和星还无固定性,还无再现性。它过身,留下一点什么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的心上;它消失,当真就消失了。除了留在心上那个痕迹,说不定从此就永远消失了。这消失也

\[4\]不会使人悲观,为的是它曾经活在你心上过,并且到处是偶然”。

生命由一系列的偶然所组成,“偶然”的生命也终于将沈从文送入土著军队,开始了他漂泊不定的行伍生涯,也把一本更大的书翻开在他的眼前。生命新的开始在沈从文面前是情景交融的,这似乎更适合沈从文的思考方式:“那时阔阔的江面,已布满了薄雾,有野鹜鸂鶒之类在水面向对河飞去,天边剩余一抹深紫。见到这些新奇光景,小小心中升起一分无言的哀戚,自己便不自然的微

\[3\](56)笑着,揉着为长途折磨坏了的两只脚。我明白,生命开始进入一个崭新世界。”

行伍生涯遭逢的山水增进了沈从文与大自然的亲近,而他经历的一些带有残酷性质的“美丽”故事———尤其是湘西地域特有的民风,则让他更直接地感悟了生命的内涵。这些故事具有很大的民间传奇色彩,但充满了震撼人心的力量,在浓艳的情节中渗透着深层的生命内容,其中的一些素材后来被沈从文编织进了一些小说中,如《三个男子和一个女人》的本事便来自《清乡所见》的真实见闻:

有一个地方商会会长的幼女,姿色出众,常常引得男人们的眼光有些特别。但天不假寿,青年

第3期    赵江滨:沈从文乡土小说“田园”

风格的前创作原因试探9夭亡。这位地方美女葬后的当夜便被一个卖豆腐的男子从坟墓挖出来,“背到山峒中去睡了三天,方又送回坟墓去。到后来这事为人发觉时,这打豆腐的男子,便押解过我们衙门来,随即就地正法了。临刑稍前一时,他头脑还清清楚楚,毫不糊涂,也不嚷吃嚷喝,也不乱骂,只沉默地注意到自己一只受伤的脚踝。我问他,‘脚被谁打伤的?’他把头摇摇,仿佛记起一件极可笑的事情,微笑了一会,轻轻的说,‘那天落雨,我送她回去,我也差点儿滚到棺材里去了。’我又问他,‘为什么你做这件事?’他依然微笑,向我望了一眼,好像我是一个小孩子,,不理会我。但过一会,又自言自语的轻轻的说:‘美得很,美得很。:,你怕不怕?’他就说:‘这有什么可怕的。你怕死吗?’:‘癫狗日的,你不怕死吗?!,便不做声了。那微笑好像在说:‘不知道谁是癫子,。”

,让他更明白了人生。《一个山大王》记载的出身,让沈从文念念不忘,表现了和上一事件异曲同工的旨趣。“乡下人”气概,基本上形成于这一阶段的生活。沈从文浪迹湘西的履历让他“心上有了一个分量”,使他“活下来永远不能同城市中人爱憎感觉一致了”。他认为,“从那里以及其他一些地方,我看了些平常人不看过的蠢事,听了些平常人不听过的喊声,且嗅了些平常人不嗅过的气味,使我对于城市中人在狭窄庸懦的生活里产生的作人善恶观念,不能引起多少兴味,一到城市中来生活,弄得由于孤僻不象个正常‘人’的感情了。”在草莽生活中,沈从文所感受和培植起来的价值观念是偏离世俗教化的正统观念的,但仔细体会,这些化外之事却包含着极具亲和力的人性内涵———

在一个边远的小镇,有一位摇姿弄首的风骚女子,在常人眼中,显得既俗且媚,但作者却从中看出了意味———“这点富于人性的姿态,我当时就很能欣赏。注意到这些时,始终没有丑恶的感觉,只觉得这是‘人’的事情,我一生活下来,太熟悉这些‘人’的事情了。”

湘西的行伍生涯,其残酷处也养成了沈从文洒脱自适的生活态度。因为一切未来之事皆不可逆料,于是生命便成了一桩命定的自然之事,“应死的倒下,腐了烂了,让他完事。可以活的,就照

\[3\](106)分上派定的忧乐活下去。”

自在而忙乱的生活在沈从文头脑中堆积了太多的内容,这种思想的混沌的存在形态显然还有待理性之梳的清理。尽管成名以后的沈从文经常以“乡下人”的偏执挥舞非难“文化”的大旗,但沈从文的人生自觉却实在有赖于“文化”的启迪和引领———

在部队作文书时,沈从文有机会接触许多文化典籍,耳濡目染,逐渐受到“文化”的洗礼,于是他“对于这个民族在一段长长的年份中,用一片颜色、一把线、一块青铜或一堆泥土,以及一组文字,加上自己生命作成的种种艺术,皆的了一个初步普遍的认识。由于这点初步知识,使一个以鉴赏人类生活与自然现象为生的乡下人,进而对于人类智慧光辉的领会,发生了极宽泛而深切的兴

\[3\](122)味。”当然,文化对他产生最深刻影响的还是在湘西地方报馆的时候,他平生第一次阅读到了新文化书籍,把自己的生命放到一个新位置上的想法开始生成:“我明白人活到社会里,应当有许多事情可做,应当为现在的别人去设想,为未来的人类去设想,应当如何去思索生活,且应当如何

\[3\](129)去为大多数人牺牲,为自己一点点理想受苦,不能随随便便马虎过日子,不能委屈过日子。”

他意识到,生命的价值可以超越其渺小的自然状态而进入另一个层面。这个思想对于沈从文来说,无疑是一个质的跃进,生命的混沌状态从此豁然开朗,升华为一种新的境界:“多数人为生而生的,但少数人呢,却看得远一点,为民族为人类而生。这种少数人常常为一个民族的代表,生命放光,为

\[5\](100)的是他会凝聚精力使生命放光。”至此,跋涉漂泊于湘西山野间的“自然之子”终于以较为

定型的人生观念迈向了文化的坩埚———城市,去完成他的文化信念去了。

以上我们勾勒了沈从文前创作期的生命草图,它们大致演绎了沈从文思想发蒙和觉醒的过程。\[3\](68)

有关乡土田园的语段篇五
《语段修改专项训练》

语段修改专项训练

一、不论是清晨还是夜晚,在我家门口长长的一条胡同里走着的时候,总能听到一阵阵悦耳

的琴声。那乐曲,曲调柔和、悦耳,时而低沉,时而高亢,时而清脆,时而激昂„„一个个

音符似乎变成了轻纱般飘动的云朵,变成了艳丽夺目的彩带。突然,又似一股清泉从高耸的

山崖上落入水潭,那水花飞珠滚玉般的声音如同大珠小珠落玉盘那样好听。我走着,仿佛是

一只小小鸟随着音乐欢乐地歌唱。我几乎被这美妙的音乐声陶醉了。

从那时起,似乎被小提琴的那种魅力给迷倒了,吵着整天要去学,可妈妈是笑着说:“你还

小”!

二、①语文学习要注重实践活动的参与,主动接触并了解语文方面丰富的资源,把握各种语

文学习的实践。②对生活中有意义的留心和思考、有准备的交往或体验,都会成为可贵的学

习资源,正所谓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恭行。”生活中“输入”得多,考场上才

能“输出”的多。

三、红星农家水庄座落在某市花木之乡,距市区约15公里左右,东临西太湖,西近长荡湖,

沿江高速入口处近在咫尺,市区公交车站就在庄外。该园建设充分依据了原有地形地貌即四

面环水、岛屿遍布的特征,贴水而筑、临水而建的景观,多角度反映了乡土民族风貌,迎合

了现代人的乡村情结,又显现出比城市更具吸引力的新鲜事物和人文景观。

四、一天,上课铃响了,老师就要来上课了。可是,黑板还没有人擦。大家你看着我,我看

着你,谁也没有敢去。这时,一个同学在众目睽睽之下,铤而走险地上去很快将黑板擦干净

了。当时,没有一个同学不从心里不佩服这个同学有勇气,是他,为大家做了件好事。他的

勇气实在是难能可贵。我们学生,无论做什么事,都须要勇气的。我们人人都应该像那样擦

黑板的同学,从小事做起,培养自己的勇气。无论什么时候,都要牢记“一鼓作气,再而衰,

三而竭。”

五、大作家赵树理的儿子曾因经济困难去信向父亲要钱,赵树理的回信仅写一个“0”字,

与此同时,他却将自己的一大笔稿费捐给了一个剧团。做儿子的从这件事悟出了父亲的良苦

用心,终于靠自己渡过了难关。A从这件事,不仅引起了思考:究竟什么是无价的?我们这

些孩子究竟该从父母身上索取些什么?是万贯家财,还是自力更生精神?

B俗话说的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自力更生是生存的必要条件,C是在竞争中取

胜的根本保障。D从父母那儿索取钱物,到头来,既没有自力更生的本事,有没有养成吃苦

耐劳的习惯,哪怕得到的是万贯家财,也要用完的一天,那时又如何在社会上生存下去呢?

只要从父母身上继承了自力更生的精神,就能切实生活的本事。

(1)作文第一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用提供的修改符号在原文中修改。(1分)

(2)小华同学在作文评改课上针对该作文提出了三个问题及修改意见:①划线句A中的三

个问句之间的层次不够清晰,应该加以整合。②划线句B引用的谚语不能证明作文观点,

应该换掉。③划线句C可以改得更精炼些;划线句D语序有些混乱,应该调换。

请你根据小华的意见,任选两题,加以修改。(4分)

第( )个问题:

第( )个问题:

提示:(1)句①须添加一个词。(2)句②在标点和表达上有多处错误,请加以修改。

六、今年十四岁的凌云,人小志高,平时学习克苦,全面发展,各科成绩都超过90分以上 。

他不仅重视课内学习,还十分注重课外学习,并且注意培养自己在实践中运用书本知识的能

力。他认为,能在全市植物知识竞赛中获得一等奖,课内外学习相结合,是自己比赛成败的

关键。据他的班主任张老师介绍,凌云同学在比赛中表现出来的细致观察和准确判断,赢得

了各位评委赞尝。从凌云同学的身上,使我们懂得了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要求:①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加以修改。(2分)

②文中划横线句子都有毛病,请加以修改。(3分)

七、下面是某同学写的一个作文片断,仔细阅读后,根据文后要求加以修改。(4分)

①一场春雨过后,冬眠后的大地又重新充满了生机,山村的景色也更加迷人。②几十户人家

的楼房,依着山,旁着水,沿着柏油路整齐地排列着。③公路两旁是挺拔的白杨、苍翠的塔

柏。④小桥流水点缀着的垂柳,换上了新装,伴着春风,婆娑起舞。⑤楼房都掩映在翠绿树

丛中。⑥山上的桃树、梨树硕果累累;田野上,麦浪起伏,一片金黄。⑦看到这美景,游人

们流连忘返。

要求:(1)句②有一个错别字,找出来用换用号改正。

(2)句①有语病,须删去一个词。

(3)语段中有一个多余的句子,请删除。

(4)语段中句 描写不当,把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答案

1、修改参考:(1)“长长的一条”改为 “一条长长的”。 (2)“激昂”改为“雄浑”。(3)可在“云朵”前加“轻纱般飘动的”,使表达更生动。 (4)“涯”改为“崖”。(5)“那水花飞珠滚玉般的声音如同大珠小珠落玉盘那样好听”改为“那水花飞珠滚玉般的声音如同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声音那样好听”。(6)在“似乎”前加“我”。(7)删除“给”。(8)“吵着”和“整天”对调。(9)“你还小”!句中的“!”放在引号里面。(5分。改对一处得1分,若有其他改法,只要符合要求且正确合理亦可得分。)

2、(1)在“实践”后加上“机会”;(2)删去“生活”前的“对”;(3)把“或”改为“和”;

(4)把“恭”改为“躬”;(5)把“躬行”后的“。”调到引号外。(5分。改对一处得1分,若有其他改法,只要符合要求且正确合理亦可得分。)

3、①“座”改为“坐”;②删掉“约”或“左右”;③删掉“民族”;④“地貌”和“即”之间加上一个逗号;⑤“迎合”前加一个“既”;⑥“显现出”改为“具有”。(5分,改出一处得1分。其他符合要求的改法也可。

4、(1)删掉 “铤而走险地”;“无论什么时候,都要牢记‘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谁也没有敢”后补出“擦”(3)“众目睽睽”换成“在大家的注视”(4)“有勇气”后逗号改成句号;“为大家做了件好事”后“。”改成“,”。(5)“挺而走险”,改为“自告奋勇”“谁也没有敢去”改成“没有人去擦”(6)“那样”调到“擦黑板的同学“后(7)“没有一个同学不从心里不佩服这个同学有勇气”是病句要变成肯定句,或双否句。大家都从心里佩服这个同学有勇气。(8)“须”要勇气, “须”改成“需”。(5分,改出一处得1分。其他符合要求的改法也可。)

5、(1)“渡过”应改为“度过”;“不仅”应改为“不禁”(1分,改对两个给1分)(2)不设统一答案,只要改通顺即可每题2分,共4分。参考示例:①这件事也不禁引起了我的思考:我们究竟该从父母身上获取什么?钱财和自力更生的精神哪一样更可贵?(2分) ②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父母,不算是好汉。”(2分,只要所举名言警句能证明观点即可)。③句C可改为“是竞争的取胜法宝”;句D可改为:从父母那儿索取钱物,哪怕得到的是万贯家财,也要用完的一天,到头来,既没有自力更生的本事,有没有养成吃苦耐劳的习惯,那时又如何在社会上生存下去呢?

6、不设标准答案:参考:①“克”改为“刻”;“尝”改为“赏” (2分,每个错别字各1分) ②(1)各科成绩都超过90分(2)课内外学习相结合,是自己比赛成功的关键 (3)“从凌云同学的身上,我们懂得了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或“凌云同学使我们懂得了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每句1分,该对即可)

7、修改参考:(1)“旁”改成“傍”。 (2)删除“又”或“重新”。(3)删除第⑤句。

(4)⑥,山上的桃树、梨树繁花朵朵;田野上,麦浪起伏,一片碧绿。

有关乡土田园的语段篇六
《初三语文专题训练——山水田园诗》

初三语文专题训练——山水田园诗【10首】

(一)【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鉴赏题目】

1、学习诗歌应该从朗读入手,如果由你朗读颔联,你认为最应该重读的是哪一个词语,请说说你的理由。

2、诗歌表达了作者 思想感情?

(二)【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鉴赏题目】

1、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画面。

2、尾联表达了作者 思想感情?

(三)【如梦令】(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鉴赏题目】

1、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场景。

2、诗歌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情?

(四)【竹里馆】(王维·唐)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鉴赏题目】

1、请用生动的语言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对“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的理解。

2、诗歌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情?

(五)【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鉴赏题目】

1、学习诗歌应该从朗读入手,如果由你朗读颔联,你认为最应该重读的是哪一个词语,请说说你的理由。

2、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句的理解。

3、诗歌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情?

(六)【归园田居 (其三)】(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鉴赏题目】

1、品读全诗,展开联想和想像,描绘第三联所展现出的画面。

2、在这首诗中,诗人有怎样的“愿”?

(七)【饮酒(其五)】(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鉴赏题目】

1、学习诗歌应该从朗读入手,如果由你朗读画线句,你认为最应该重读的是哪· · ·

一个词语,请说说你的理由。

2、 展开联想和想像,描绘“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所展现出的画面。

3、在这首诗中,诗人有怎样的“真意”?

.

(八)【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鉴赏题目】

1、展开联想和想像,描绘一二两句所展现出的画面。

2、学习诗歌应该从朗读入手,如果由你朗读三四句,你认为最应该重读的是哪· · ·

一个词语,请说说你的理由。

3、 诗歌表达了作者

(九)【浣溪沙】(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鉴赏题目】

1、展开联想和想像,描绘上片所展现出的画面。

2、诗歌表达了作者 思想感情?

(十)【浣溪沙】(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鉴赏题目】

1、 展开联想和想像,描绘上片所展现出的画面。

2、赏析“试”字的表达效果。

参考分析

(一)【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思想感情】对钱塘湖春天美景的喜爱之情。

1.“争”、“啄”,“争”字运用拟人手法,在明媚的春光中,几只早莺争先恐后的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啄”写燕子忙碌而兴奋的情态。描绘出莺燕的动态,表现了春的活力与生机,表达作者对春的喜爱之情。

2.作者内心的喜悦和对春天(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过故人庄】(孟浩然)

【思想感情】热爱农村优美风光和生活,回归自然的情趣。

苍翠的树木在村边环绕,好似绿色的臂膀把村庄环抱相拥;青翠的远山在城外横斜,与村庄依依相伴。 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和回归自然的情怀。

【诗歌大意】经常记起在溪边的亭子游玩直到太阳落山的时候,喝得太醉不知道回来的路。玩得尽兴了,而且天已经黑了,只好往回划船,不小心闯入了荷花池深处。赶快划呀,赶快划呀。不小心,惊动了在这里栖息的水鸟。

【思想感情】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暮色已经四合,船却误入藕塘深处,怎么把船划出去,怎么把船划出去,高声呼喊中,把停栖在洲渚上的水鸟都吓飞了,洁白的鸥鹭扑棱棱飞向天空,与湖面碧绿的荷叶交相辉映。

反映了词人早年无忧无虑的生活,抒发了诗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感情。

【诗歌大意】我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因为那一轮皎洁的月亮还在时时照耀自己。

【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宁静淡泊的心情。

(五)【望岳】(杜甫)

【诗歌大意】五岳之首泰山的景象怎么样?在齐鲁大地上联绵不断看不尽它的青色。大自然把山岳的奇异景象全都赋予了泰山,它使山南山北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层层云升腾,跳荡心胸,飞鸟归山,映入眼帘。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那时眺望,四周重重山峦定会看起来显得渺小。

【思想感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的雄心与抱负。

1.“钟”“割”。一个“钟”字将大自然拟人化,赋予人的情感,大自然的情有独钟更能生动形象地突出泰山的神奇秀丽;“割”字是分割、判割的意思,用在这里,确是“奇险”,更能表现出泰山的高大巍峨。

2.将来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峰巅,站得高高,俯首一览,众山匍伏在山脚下是那么渺小。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气概和远大抱负。

3. 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的雄心与抱负。

(六)【归园田居 (其三)】(陶渊明)

【诗歌大意】南山坡下有我的豆地,杂草丛生,豆苗长得很稀。清晨我下地松土除草,星月下我扛着锄头回家歇息。草木覆盖了狭窄的归路,夜露打湿了我的粗布上衣。衣服湿了又有什么可惜,只求我那心愿至死不移。

【思想感情】作者对恬静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之情。

1.狭窄的田间小路边,草木丛生,皎洁的月光照在草叶的露水上,亮晶晶的,诗人走在小路上,衣服都被露水打湿了。

2.指诗人隐居躬耕,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心愿。

(七)【饮酒(其五)】(陶渊明)

【诗歌大意】把房屋建在人群聚集的地方,却没有世俗的喧嚣。你问我何能达到这样的境界?(那是因为

有关乡土田园的语段篇七
《婉转悠扬的田园牧歌_废名乡土小说探析》

2010年第3期(总69期)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LIAONINGTEACHERSCOLLEGE(SOCIALSCIENCESEDITION)

NO.32010

GeneralNo.69

婉转悠扬的田园牧歌

———废名乡土小说探析

陈晓超

(营口职业技术学院,辽宁营口115000)

要:

废名乡土小说清新淡雅,质朴敦厚,仿佛是一首婉转悠扬的田园牧歌,写出了宗法农村的萧条和农民的苦难。在传统田园风味;散文化与诗化;象征主义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898(2010)03—0017—02

局部借鉴现代表现手法,形成其在现代小说中的独特地位。意义的象征艺术手法基础上,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I206

、“五四”一时期的散文创作大家该算周作人了。他冲淡平和的美文深深地影响了几代中国作

家,俞平伯、朱自清等大散文家无一不受其影响。但这都是在散文小品领域内的继承,而在小说领域内继承这种美学风格的作家算废名为首创。废名极力描绘出乡村水榭田畴的自然美,那往往是一种远离尘嚣的纷乱的静美,一种笼罩在安谧气氛中农村的古朴美:小河、木桥、碧绿的菜畦、低矮的城垣、叫人无风自凉的菱荡。他的人物,就生息在这样的环境之中,一切都透出既清新又古老的气息,尤其因为这是古老中国的农村,由交通阻断和重重屏障造成的与外界的隔绝,近代历史所显露的特别迟缓的发展速度与生活节奏的确常常使人造成如入“桃花源”的印象。然而,更能显示这种田园风味的,还是演变于这自然环境中的人情世态以及风俗画的描绘。《柚子》就是以无限眷恋和凄楚的心情,回忆了往昔与表妹在农村一起度过的无忧无虑的生活:那每逢年底外祖为他们做的包饧糖,到山顶折来如火般鲜红的杜鹃花,在水边将碧绿的湖草用剪刀修成唱戏的胡子以及夏夜稻场上男女孩子所做的不同游戏……所有这一切画面,都是以安定、自足的农村生活作为底色。又如《浣衣母》中对李妈有意于再嫁之前,人们与她往来关系真诚的一面,李妈热情地帮助别人,她也得到人们尊重和友爱的回报。作品中既反映了宗法农村自然经济面貌,也在这种相互酬答中显露了劳动人民之间情谊的笃厚、淳朴。在其他篇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废名以欣赏的态度对美好的风俗人情、对劳动人民的心灵美进行开掘和描写。

收稿日期:2010-03-10

《竹林的故事》如中,三姑娘与寡母相依为命的那份

。《火神庙的和尚》挚爱中金兰和王四爹相濡以沫的那种友睦等等,这些都是构成废名小说中农村的“古风”的主要内容。“桃花源”毕竟是子虚乌有的境界,真正的“桃花源”在现实中何处去寻?“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由于在思想的启蒙遭到了挫败,使得一部分知识分子倍感悲观。在这种情况之下,一部分人用的乐观主义情绪来掩饰抵御这种内心的挫败感和悲剧带来的阴影;同时,也使一部分知识分子把书写和描绘遁世的理想主义作为一种情绪宣泄的方式和途径,以此排解和消除现实生活给他们带来的精神困扰。正因为这样,就使得诗情画意、返璞归真的美景中,不免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和忧伤。例如,在《竹林的故事》中,废名以清新淡雅、简约洗练的笔触为我们展示一幅优雅、纯美、古朴的竹林田园美景。人与自然消融在一起,犹如一支婉转动听的牧歌。但隐藏在鸟语花香、小桥流水这样的图景之后的,却是宗法农村的封建意识对这群朴实的人们的迫害和扼杀。在《浣衣母》中,作者用清新的笔调描绘出一幅宗法农村社会风俗画,然而当李妈容纳了一个中年汉子,一切的一切全都被,打乱了,甚至就在她的“黄金时代”表面的安闲也无法掩饰她内心的孤寂和寂寞。因此,良风美俗为传统的法则和伦理所遮蔽,古风可爱的地方也会有恐怖的吃人事实,从中流露出作者对于宗法农村封建礼教和思想的悲哀慨叹。同样,在《柚子》中也表面出的对旧的婚姻制度的愤懑情绪。由此可见,废

作者简介:陈晓超(1980-),女,辽宁营口人,营口职业技术学院,助教,主要从事汉语言文学研究。

·17·

名并不是要彻底消灭时代精神,沉潜到原始的“世外桃源”中去,虽表面上追求,可实质上逃脱不了时代思想的笼罩和左右。他笔下的农村生活并不一味飘逸、超然,也多多少少牵连出一些社会问题,涵括:“后来以‘废一定的现实内容。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名’出名的冯文炳,也是在《浅草》可略见一斑的作者,但并未显出他的特长来。在1925年出版的《竹林的故事》里,才见以冲淡为衣,而如作者所说,仍能从他们当中理出我的哀愁”。

二、废名乡土小说的创作开创中国现代“散文“诗化”化”和的先河。

,向的独特的魅力所在。比如《菱荡》小说没有完整

的故事情节,主人公陈聋子在小说中的出现仅有几个不连贯的镜头而已。作者让这些人物的镜头穿插于一幅幅陶家村的美景之中,小河流水,苍翠竹林,白璧红花,茂林修竹。人物和美景完全融合,相映成趣。小说的故事通过这古朴宁谧的景色,彰显韵味。《桥》,再如废名的长篇小说依然没有连贯完整的故事情节,作者仍然让故事穿插于景物描写中,这样不但没有使人物褪色,却恰恰让我们记住了小说中的

增添了小说表情达意的功能。人物,

废名后期创作上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其这种“散文化”和“诗化”的特征首先表现在处理人物时用“淡化”的手法上,废名往往采用大量的

景物描写,用景物的描写来诠释自己思想上的倾向和内心情感。在废名的笔下不是青山碧野、菱荡碧波,就是小桥流水、竹林垂柳。自然的景色是其小说中人物活动必不可少的环境和舞台,也构成了他小说的底色,自然中的美景和自然中的人构成了和谐统一的画卷,人与自然融和在一起,自然的环境也因此成了作者的工具,也使得一切景语皆情语。而人物的描写则变得淡化了。例如《竹林的故事》中,开篇作者就给我们展示了一幅竹林美景,寥寥数笔,便给读者展现了三姑娘一家恬然的乡村生活以及蕴含其中的对于人生形式的思考。又如《菱荡》中作者用错落有致的语言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具有原始风貌的自然风光的图画,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个空蒙的诗境,完成了“移情”的艺术效果。这种用风景描写来完成小说的构图,从而使得人物含与其中的写法在废名的乡土小说中表现得非常充分。再比如《桃园》、《桥》、《河上柳》等等。其次,废名乡土小说采用“淡化”情节的手法是其“散文化”和“诗化”的又一表现。与同时期的乡土小说相比,废名的小说显得那么与众不同。废名在创作小说的过程中,不注重情节的新颖有趣,曲折动人,引人入胜。换句话说,废名的小说不是以情节作为支撑,不是以情节来打动和吸引读者。在他的笔下,一篇小说的情节往往只是时间上存在连续性的童年回忆,记忆犹新的情感,或是一些记忆的片段。小说的情节几乎淡化,作者以其独特的审美倾向把它融入景物和风俗人情的描绘之中,融入恬静的乡村生活中,融入小说的意境之中,成为意境的组成部分,这正是废名小说与其他乡土小说以及传统小说的区别,也是废名发现生活、表现内心世界的独特的方式,是其感受大千世界的一种心灵化提升,也是其乡土小说带有“写意”倾

·18·

世界观上的消极成分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决定的。对现实不满而又看不到出路,日益趋向于消极避世,希望从佛学寻求解脱,使得作品中神秘主义倾向越来越重;另一方面他在艺术上也越来越多地接受西方

象征主义美学。“五四”新文化运动给中国文坛送来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废名的创作无疑受到了这种

影响。他的小说在传统现实主义框架下,融进了部分现代主义的方法技巧,虽然无夸张、变形等技法,

却充满着“写意”的韵味。正如沈从文的观点:废名的乡土小说是将现实与梦幻两种成分的相混合。废

名小说受了象征主义的影响,然而,这种象征主义的运用又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其他的作家大多是通过一个具体的事物来象征一种抽象的人生哲理或观念,以诠释对人生某种感悟,让抽象的观点变得具体而可感。而废名却是追求一种整体的意境,他将隐喻、象征等手段融入自己小说的情境之中,他的作品虽不能说是整体象征主义的小说,但具有整体象征

的意味。正如李健吾所说

:“他追求一超脱的意境,意境的本身,一种交织在文字上的思维者的美化的

境界。”废名的乡土小说中也时常采用通感这一表现的手法,如《桥》中程小林有这样的一句话:“……声音,到了想象,恐怕也成了颜色。这话很对,你看,我们做梦,梦里可见雨……”就是一个通感的范例。

参考文献

1〕金宏达.中国现代小说的光与色〔M〕.书目文献出版社,1996.5:137.

2〕王世勇.试论废名诗化小说的特质和先锋性〔J〕.肃高师学报,

2009(4).3〕刘良军.桥那边,诗意盎然———论废名小说〈桥〉的诗化意境

〔J〕.代企业文,2009.5(14).〔〔〔

有关乡土田园的语段篇八
《论王维田园诗的乡土想象》

2第01202拳2第占期年月Jouma赚l

of

A学n院kan学g报University

VoFelb‘勰1

.2010

论王维田园诗的乡土想象

张锦辉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62)

要:王维的田园诗有不少描绘乡土的笔墨,建构了一个独特的乡土世界。为进一步理解王维一生

的心态,感受田园诗独特的文学魅力,本文对其田园诗乡土想象的主要内容、成因、基本特质及审美意蕴进行了探讨。总的来看,王维田园诗的乡土想象涉及乡土环境、乡土人物等诸方面图景,色彩鲜明。内涵丰富,体现了王维诗歌宁静空明的文学风格。

关键词:王维;田园诗;乡土想象;乡土特质;审美意蕴

中图分类号:120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24X(2010)01—0063—04

乡土与中国文学的亲密关系是显而易见的,不过,“乡土”作为特定术语却需要界定。就辞典意义考察.“乡土”的义项有“家乡(故乡)”“地方”“本土”等数种;作为文学批评术语,“乡土”或“乡土文学”的指称则更为庞杂混乱。有鉴于此,我们所谓“乡土”,指的是中国古代在空间上与城市相对的农村、乡村或山野,那么“乡土想象”就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关于农村、乡村或山野的种种笔墨…,包括山水、田园、山林等描写。略加考察就可发现,中国文学对乡土的关注渊源颇远,上古神话就有“火燧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的乡土环境描述;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有“率时农夫,播厥百谷”的盛大乡土劳作的场面;先秦诸子散文的代表《庄子》也有“至德之世(神农之世)”或“建德之国”的乡土生活图景的描绘。之后的汉赋、陶渊明、谢灵运等都有对乡土的描述。作为盛唐文学、山水田园诗的代表,王维的田园诗是否也关注乡土,其乡土想象的内容和特色何在,自然也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我们从王维的田园诗中发现其中有不少描绘乡土的笔墨,这就构成了王维田园诗别具一格的乡土世界,其乡土想象色彩鲜明,内涵丰富,体现了王维诗歌宁静空明的文学风格,本文试就此问题作些探讨。

地吃着草。在这样的乡土环境下,生活在其中的乡民虽时刻面临官家的压迫盘剥,但在精神上却是安逸的,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淳朴的,没有尔虞我诈的相互猜疑,有的是“晨鸡鸣邻里,群动从所务。农夫行晌田,闺妇起缝素”呤1(《丁寓田家有赠》)的勤劳朴素的乡民;有的是“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渭川田家》)的淳朴民风。但更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则是乡民在这样安逸美好的乡土环境里劳作、生活所留下的一幅幅乡村生活场景图,既有“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新晴野望》)的盛世农村夏景农忙图,又有“日隐桑柘外,河明闻井间。牧童望村去,猎犬随人还”(《淇上即事母园》)所勾勒的乡民日暮晚归图;既有“郧国稻苗秀,楚人菰米肥”(《送友人南归》),“汉女输幢布,巴人讼芋田”(<送梓州李使君》)的南国田间和乡村农忙图,又有“野老才三户,边村少四邻。婆娑依里社,箫鼓赛田神。洒酒浇刍狗,焚香拜木人。女巫纷屡舞,罗袜自生尘”(《凉州郊外游望》)的边塞村庄社日欢庆图。总之,王维在其田园诗里以独特的手法为我们塑造了一个闲逸安静的乡土世界。

王维之所以能够在田园诗里为我们描绘一个如此安

静闲适的乡土世界,琪原因何在?综观王维一生,我们

发现了其中缘由。

首先在于其自身的田园情结,即对乡村风景的喜爱、对民风民俗浓厚的兴趣、以及对农民衣食生计的关注。十九岁时,王维创作了模拟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桃源行》。虽创作主旨未超出陶潜《桃花源记》,但却表现出青年王维对田园的兴趣和热爱的价值取向,这种对田园喜爱的心理也就成为日后创作的内在动力。开元二十

通览王维全集,并无乡土一词,但描绘乡土环境、乡土景物的笔墨却不少见,其中首先映人人们眼帘的是他给我们所展示的对乡土环境的描写:坐落在乡间小村庄,一排排茅屋栉比鳞次,问或从篱笆墙里传来几声犬吠,村子旁边是平明如镜的水田,旁若无人的白鹭在其中嬉耍,远处是一望无垠的原野,山坡上的牛羊在安闲

收稿日期:2009一ll—14

作者简介:张锦辉(1984一),男,陕西西安人.研究方向:古代文学。

63

第22卷

安康学院学报

2010焦

五年秋天,王维在崔希逸幕下任节度使判官,写下了《凉州郊外游望》:

野老才三户,边村少四邻。婆婆依里社,箫鼓赛田神。洒酒浇刍狗。焚香拜木人。女巫纷屡舞,罗袜自生尘。

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人烟稀少的边塞农村在秋收后祭祀农神的活动场面,再现了一千多年前的农村人文景观,具有浓厚的民俗文化情调。边塞乡村浓厚的民俗文化使得王维对此倍感兴趣,在凉州他又写下了“健儿击鼓吹羌笛,共赛城东越骑神”(《凉州赛神》),对军民共同祭祀神祗的民俗表示了极大的文化兴趣。另外就是他对农民生计问题的关注,如《赠刘蓝田》:

篱中犬迎吠。出屋候柴扉。岁晏输井税,山村人夜归。晚田始家食,余布成我衣。讵肯无公事,烦君问是非。

由于缴纳农业税,刘蓝田深夜才回家。催税之急,缴税之苦尽在不言中。“讵肯”二句以反语道出乡民所面对的敢怒不敢言的被压迫境况。在《田家》中写道:“旧谷行将尽,良苗未可希。老年方爱粥,卒岁且无衣。”寥寥数语,就把农民青黄不接,衣食不保的苦状揭示出来,尽管是盛唐,是所谓的开元盛世,但从王维的笔下我们还是看到了饥寒交迫农民的悲惨生活。虽然诗中王维态度平和,表达含蓄,但是他的思想倾向却是明显的,即批评官府税重,同情农民的处境。

其次是政治原因和家庭的不幸。开元七年王维应京兆府试举解头,开元九年应进士试而一举登第,本是一个好的开端,可是没过多久,因伶人舞《黄狮子》而坐出官,做了一个小小的济州司仓参军,如此之大的悬殊,以致感觉自己前途渺茫,发出“纵有归来日,各愁年鬓侵”(《被出济州》)的感慨。开元二十二年,张九龄为中书令,政治比较清明。王维献《上张令公》,以求援引,得擢右拾遗。又在《献始兴公》诗中表达了自己逢着“所不卖公器,动为苍生谋”这样的贤相而愿意弃隐出仕于帐下的愿望。可是好景不长,开元二十四年,张九龄罢相,李林甫上台。开明政治如昙花一现,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贬荆州长史,王维《寄荆州张丞相》诗云:

所思竞何在,怅望深荆门。举世无相识,终身思旧恩。方将与农圃。艺植老丘园。目尽南飞雁,何由寄一言。

所透露的是一种即将辞官隐居的消息。可是由于种种原因,他并没有真正脱离官场,甚至有所升迁,但在

知南选后,就开始了半官半隐,至天宝十五年安史之乱陷长安前,王维在官场既说不上失意,也说不上有多大热情。正如李亮伟先生《王维的隐逸和山水田园创作》中所言的:“这种平和的心境,使他以温和的眼光去审视山水田园,这是他山水田园诗不显得寒寄枯索的一个重要原因,他的最有代表性的山水田园诗就产生在这个时期。”【31同时家庭的不幸,也使得他寄托感情与山水田园。王维三十岁左右丧妻,以后竟“三十年孤居一室”。政治上的受挫与家庭的不幸,使得他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为这些伤心郁结寻找化解的良药,而山水田园的隐逸生活正符合了他此时的心理,所以田园诗也就成为他得以保持心理平衡,化解郁结,寄托情感首选的载体。

王维田园诗的乡土想象不仅丰富多样,而且具有鲜明的个性,其基本特质是值得研究和重视的。

王维之前的田园诗,基本上都是以隐士的田园生活和官僚的别墅田园生活为主①,真正意义上的农业田园和农民生活不过是隐士和官僚田园生活的陪衬。而王维则打破了这一传统,他在自己的乡土想象中,创造了以农业和农民生活为主的田园,如<新晴野望》: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写出了雨后初晴,诗人纵目远眺所看到的乡村风光:农忙季节,农民们都倾家而出,在田野辛勤劳动。这其中没有隐逸的情怀,故这些诗也就可以称得上真正的田园诗。王维以其独特的乡土想象为我们创造了崭新的田园诗,为后世田园文学树立起新的典范。

艺术的生命是真实。王维的田园诗总是充满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如《丁寓田家有赠》:“晨鸡鸣邻里,群动从所务。农夫行饷田,闺妾起缝素”。晨鸡唤醒沉睡的村庄,大人小孩起床开始一天的紧张劳动,农夫下田,农妇织布完全是真正的农村生活。又如《偶然作六首》其二:

田舍有老翁,垂白衡门里。有时农事闲,斗酒呼邻里。喧聒茅檐下,或坐或复起。短褐不为薄,园葵固足美。动则长子孙,不曾向城市。

农民的生活是忙碌的也是贫苦的,但在空闲的时候与邻居一起喝喝酒,聊聊天,放情乐一下,这不正是古

①<王维研究)第二辑巾指出,古代田园文学表现的基本内容可分为隐逸田园生活、官吏田园生活(又可称为别墅田园生活)、农

民I}l园生活,此处采用此说。64

张锦辉:论王维田园诗的乡土想象

代农民甚至当下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吗?因而,真实性可谓王维乡土想象的本质特征。

众所周知,封建时代下的乡村到处弥漫着剥削、饥饿、劳苦和贫穷,这一切使田园生活原本的质朴美遭到破坏,但是王维在他田园诗的乡土想象中却试图尽力揭示和表现他们所蕴含的美,如《春园即事》:“开畦分白水,间柳发红桃。”本是乡间一组很平常的景物,可是在王维的笔下,却表现出人类改造自然的美,富有诗意。又如<赠刘蓝田>:

篱中犬迎吠,出屋候柴扉。岁晏输井税,山村人夜归。晚田始家食。余布成我衣。讵肯无公事,烦君问是非。

刘蓝田岁末到官府交租,深夜才回来。劳作了一天,很晚才吃饭。用交税剩下的布匹做衣服,这一切展示了乡村生活的贫苦,但在王维的笔下,这种生活却洋溢着一种质朴的美,一种单纯的美,就是篱笆旁边迎着回家主人的狗,也给人以美感。

不管是描摹乡土环境、乡土生活场景还是刻画活跃其中的各色乡民,王维田园诗的乡土想象是以其独特的特质为他同时代的其他文人甚至唐以后各个朝代的文人田园创作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形成了盛唐文学一道独特的田园风景。

在考察了王维田园诗乡土想象的主要内容、成因以及基本特质后,我们将进一步探究王维田园诗歌的乡土想象的审美意蕴,以便深入把握这一特殊对象。简言之,王维田园诗歌的乡土想象既保持其心静平衡的典型意象,同时也是他对人类本性,生存方式的深刻思考,并就此继承了源远流长的乡土精神文化传统。对同时代其他文人抑或唐以后的文人的乡土想象提供了有益经验,产生了巨大影响,追根溯源,其源头应该是王维田园诗歌所蕴含的难以穷尽的美学意蕴。

王维在自己的乡土想象中把田园恬淡的情致,纯朴的欢乐如实地展现出来,尤其以那些充满泥土气息的乡村生活为主,如《新晴野望》所勾勒出的盛世农村夏景农忙图;《丁寓田家有赠》以写实的手法再现乡民一天的真实生活状况;《春园即事》以富有诗意的手法,写出乡土景物的自然美,这些虽是很普通的意象,但是在王维的乡土想象中,他却把乡村劳动生活,乡村田园景物不露痕迹地表现出来,显得实质而美丽,最终使得这些平常的意象无不都带上了一种田园情趣美的色彩。

在王维所构造的乡土想象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幕幕生动的田园景象,这些景象既美好又真实,可以说诗人在其中注入了自己的感情,故而其所塑造的乡土想象有一种艺术境界美。如《渭JJI田家》: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雏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夕阳照耀着黄昏的乡村,牛羊向村巷走来,年迈的老人拄着拐杖,在柴门外等候着归家的牧童。野外,野鸡叫着,麦苗一片翠绿,蚕眠之际桑叶变稀了。在回家的路上,田夫扛着锄头聊着天。在经过一天紧张的劳动之后,乡村那种轻松祥和的生活气氛无不给人以身心上的放松。所以诗人自己就强烈的向往这种轻松祥和的生活,以致禁不住就在诗的结尾处抒发自己向往田园,希望归隐田园的理想。又如<春日田园作):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临觞忽不御,惆怅思远客。

春天,鸠鸟在屋上叫着,村边的杏花开了。一片雪白。有的农民用斧头在修理树枝;有的扛着锄头浇水;有的农民在翻看新的历书;去年来筑巢的燕子今年又来栖息。这就是王维在田园诗歌的乡土想象里为我们所塑造的乡村春天田园的场景,使人们从中可窥测到春天的乡村是多么美好,万象更新,一切都是那么美,一切又都充满着蓬勃的生机。这样的意境是独特的,典型的,但又是辛苦的,充满生活气息的。所以也就具有永久的艺术生命力。

王维的乡土想象体现在田园诗中表现为外表质朴,而实则不过。在题材上,它具有宁静、幽美的田园风光,朴实的农家生活洋溢着纯洁、淳厚之风。在塑造人物时,他力争使其处于动态之中,甚至景物,王维也给它以动的表现,如《淇上即事田园》:

屏居淇水上,东野旷无山。日隐桑柘外,河明闾井间。牧童望村去,猎犬随人还。静者亦何事?荆扉乘昼关。

牧童向村庄走去,猎犬跟着主人回家,这处在动态之中,而景物一太阳隐在桑柘外,河水在闻井间闪光,这也给人一种动态的感觉,凸现出的是一种自然状态之美。在语言上,他选取那些俊秀清新、明快圆润,适宜表现田园和田园生活的田家语,如《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以平常的语言传达出不平常的意境,一个“喧”字,写出洗衣姑娘归来经过竹林时的响声,既传神又很美,新颖别致。另外,写田园景物时注意色彩的对比与

65

第22卷

安康学院学报

提供了一个全面理解王维的崭新视角。参考文献:

2010年

协调,使色彩尽量鲜明。如《田家》,诗人用青写苔,用白写板,用红写榴,用绿写草,这样使色彩丰富而鲜妍,从而增加普通田园景物的美感。又如《辋川别业》:“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中桃花红欲然。”原本自然的景物在诗人别具匠心的搭配下,更呈现出一种大自然的美。

综上所述,在逐步梳理王维田园诗歌的乡土想象的具体内容及审美意蕴后,我们发现乡土的确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它既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王维一生的心态,感受田园诗独特的文学魅力,而且也给我们

[1]简德彬.乡土何谓(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06(6).

(2]王维.王右丞集笺注(M].赵殿成,笺注.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26.

(3]李亮伟.王维的隐逸诗和山水田园创作(M]//中

国唐代文学学会王维研究会《王雏研究》编委会.王维研究:第一辑;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2.

TheNativeImagjinationsintheIdyllicin

ZHANG

WangWei’S

Poems

Jinhui

(CollegeofLiberalAm,Shaanxi

Abstract:WangWei'sidyllic。many

derstandthe

NormalUniversity,Xi'an710062,¥haanxi,China)

depictinglocalthings,toconstruct

uniquelocalworld.Inordertofurtherun-

mentalityofWangWeiFeeltheuniquechaiinofidyllicliterature.Thisarticleexaminedtheidyllicnativedetail,includingitsmaincontent,causes,basiccharacteristicsandaestheticimplication.Ingeneral,

imagin蚯on

in

WangWei'sidylliciIRaginationrelatedtolocalenvironment,pictureofallaspectsoflocalpeople,vividcolors,richincontent,reflectingthepeacefulconceptionofliterarystyleofWangWei'spoetry.

Key

words:WangWei;idyllic;localimagination;local

identity;aestheticimplication

毒柏e啤e噜e峰粤每¥军¥耳e噜:%e喀e喀芒噜芒峰e啤嘞s獭:%劫=%e噜鼍匆穹%s刁粤翠:%:%s翠嘞e峰。%:‰:%:%!哮劫粤希e噜匀¥寥喀物毫哮

(上接第59页)正是采用了这种。2+2”的结构,形成语音上的节奏美。“女式坤包”一二两字为仄,三四两字为平,平仄的合理搭配使得这个短语具有抑扬顿挫的音乐美。可见,“女式坤包”比“坤包”更具有语言上的音乐美,更易被人们喜爱和使用。

并不是所有的羡余现象都是我们所要摈弃的,“羡余”也有它积极的一面。通过本文的分析论证,笔者认为“女式坤包”的说法是成立的。参考文献:

[1]谷士锴.“女式坤包”[J).咬文嚼字,2003(10).[2]罗竹凤.汉语大词典[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

版社。1988.

(3]张卫东.现代汉语中羡余现象研究综述(J].现代

语文:语言研究版。2008(3).

(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

词典[M).5版.北京i商务印书馆,2005.[5]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M).南昌:江西教育

出版社.1999.

Discussionon“Lady’SKunbao”

FANXimd

(CollegeofArt,Guangxi

Abstract:Inrecentpaperfocuses

erI

Oil

NormalUniversity,Guilin541004,Guangxi,China)

years,thephrase“Lady'sKunbao”hasbeenmoreandmorepopularusedamongpeople.This

prominentlanguagephenomenaofthisphrase:asymmeu-yandredundancyofmodifi-

thetwo

Through

intensivestudy.theauthorregardsthattheargumentof“Lady'sKunbao”isestablished.BecausetheweakeningofKun'smeaningis

consequential

Key

words:埘sKunbao;Kun;asymmetry;redundancy;weakening

positive

redundancy

phenomena.

of

word’Smeaning

论王维田园诗的乡土想象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引用次数:

张锦辉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62安康学院学报

JOURNAL OF ANKANG UNIVERSITY2010,22(1)0次

参考文献(4条)

1.简德彬.乡土何谓[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2.王维.王右丞集笺注[M].赵殿成,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26.

3.李亮伟.王维的隐逸诗和山水田园创作[M]//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王维研究会《王雏研究》编委会.王维研究:第一辑,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2.

4.《王维研究》第二辑中指出,古代田园文学表现的基本内容可分为隐逸田园生活、官吏田园生活(又可称为别墅田园生活)、农民田园生活,此处采用此说.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 刘蔚 田园与山水合流——论王维、孟浩然田园诗的突破 -江苏社会科学2002(3)

王维和盂浩然的田园诗借鉴了谢灵运山水诗的艺术经验,对陶渊明开创的田园诗传统有所突破,具体表现为选景取材山水化、艺术旨趣以再现自然之美为主、文化精神也更多山水诗“清高玄远”的意味。王孟田园诗的突破与他们的隐居环境、审美意识和生活理想有必然的联系。

2.期刊论文 曾玉玲.Zeng Yuling 半生辗转归田园心静气闲乐山水--试比较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异同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20(4)

盛唐初期,南方(襄阳)山水诗人孟浩然和北方(辋川)山水诗人王维一起发扬了陶(潜)、谢(灵运)的隐逸风气,将山水文学的表现形式和体现归隐的田园诗结合起来,以山水的笔意刻画田园,以田园的情趣观照山水,运用质朴平淡的语言,创作了许多具有渊深朴茂风味的诗作,可同时蔚为一代文学的精华.

3.期刊论文 黎远方 论陶渊明、"王孟"、范成大田园诗的异同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8(4)

分析比较陶渊明、王维、孟浩然、范成大田园诗的异同.从生活经历、描写风景、表达愿望等方面议其同;从思想情操以及将其融进诗中的深浅和写风景的着眼点论其异.

4.期刊论文 穆贺 论王维山水田园诗意象与情趣的契合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4)

山水田园诗在盛唐时期得以充分展现,王维是这一时期的代表,本文主要阐述王维山水田日诗意象与情趣的契合.

5.学位论文 汪苹芳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王维田园诗汉译英对比研究 2008

在“源语中心论”和极端科学主义的影响下,“忠实”、“对等”成为译学研究中的金科玉律,长期占据着话语分析的中心位置。在传统的翻译中,没有考虑到读者的接受,也没有考虑到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依据读者的接受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以人的接受实践为依据的接受理论的诞生使人们找到了新的研究方法,是方法论上的重大变革。

本文将以接受理论中最富影响的接受美学为理论基础,借鉴其若干精义来进行翻译研究。姚斯和伊瑟尔所提出的“具体化”,“期待视野”,“美学距离”,“召唤结构”,“未定性”和“隐藏读者”的概念对翻译研究极具启示。

前人对于王维诗歌的翻译研究多集中在其意象上,本文将从姚斯和伊瑟尔的接受美学原则出发,以王维田园诗的中外译者的不同英译本为例,着重分析不同译者对原诗的不同接受程度在诗歌四个重要鉴赏维度的体现及采取的不同翻译策略,并探讨导致其差异的深层原因,以及如何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待这一问题。

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回顾了前人对翻译中译文接受的研究。作者从传统的翻译标准出发,指出了理想译文与翻译实践的矛盾,而传统的翻译理论不能够解释翻译实践的一些相关的复杂问题,这就需要拓展翻译研究的角度,而接受美学理论将翻译研究的视野从原作和原作者转向译者和读者,实现了译者身份从隐性到显性的转变。

第二章介绍了接受美学理论的主要思想,这一理论在中国翻译研究领域的运行轨迹及其对文学翻译研究的启示。接受美学理论重新定义读者的作用和地位,提出了未定性,具体化,期待视野,美学距离和隐藏的读者等一系列概念,把文本中心的模式转变为读者中心模式,对传统翻译观产生了极大冲击。 第三章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语料和研究方法。作者先简要介绍了王维的生平和诗歌创作风格,然后指出8首田园诗样本及其英译文的选取标准,最后指出通过定性和对比的方法来对语料做描述性研究。

第四章以接受美学原则为理论基础,从文学翻译的两个阶段,即理解和表达出发,具体分析了不同王维田园诗英译本中译者所体现的翻译策略和对译文读者接受的不同考虑。在本章中,作者首先从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出发,分别从语言学层面上的原文意义的不确定性,翻译美学层面上的译者审美层级性,以及由个人偏见和历史偏见导致的译者对原文的不同阐释这三个角度探讨了不同译者对原文的不同理解。其次,在意义的表达阶段,具有历史性的译者使自己的视域与源语文本的视域互相发生融合而形成新视域,并用浸润着目的语文化的目的语符号将新视域形成新文本的过程,其中作者主要探讨了译者对诗歌主题、内涵的不同解读和重构,特别是在文化意象上的不同处理方式。另外,译者的翻译风格也在译文的形成过程中得以彰显,作者从译者翻译王维田园诗的整体风格出发,从音美、形美、意美三个角度比较分析了译者的不同翻译风格。

第五章分别从语言学、文化和译者个人因素方面分析了导致上述差异的原因。汉语隐性语法和义合的语言表达方式使中国古诗模糊性强,为译者的不同解读提供充分空间。而文化之间的差异更是导致译者不同翻译方式的深层原因,作者借助认知语言学和互文性的相关理论对王维田园诗中文化意象的传译予以了阐释和说明,并指出在文化意象翻译中,难免会出现超额或欠额翻译的情况。最后,不同译者自身因素也是其主观能动性发挥的主因,译者对原文本的选择本身就是一个接受的过程,而不同翻译目的导致了不同的翻译策略及最终译文的形成。

第六章是本文的结论,并指出本研究的不足和对今后接受美学应用于文学翻译领域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6.期刊论文 赵雅娟.ZHAO Ya-juan 由"任真适性"到"身心相离"--从创作心态看陶渊明与王维田园诗之不同 -汕头

有关乡土田园的语段篇九
《乡土语言篇—台湾话之美》

有关乡土田园的语段篇十
《浅谈乡土田园景观在随岳高速公路上的借景应用_王寿治》

18道路交通

城市道桥与防洪2007年12月第12期

浅谈乡土田园景观在随岳高速公路上的借景应用

王寿治1,赫英武2,陈铭君2,郭增忠

(1.湖北随岳中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湖北天门431700;2.云南省公路工程监理咨询公司,云南昆明650000;

3.宜昌汇中环境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湖北宜昌443003)

要:高速公路的环境设计是高速公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高速公路设计时不仅要充分考虑平、纵、横断面的结

合,而且还要考虑高速公路如何与周围的乡土田园景观协调融合。该文通过对高速公路乡土田园景观的发掘,论述了高速公路景观设计中对乡土田园景观的借景应用方法,通过对公路景观设计原则的介绍,建议设计、施工人员用一种新的非自动态的景观。我的视角,精心设计,精心施工,使高速公路成为延续的、关键词:乡土田园景观;借景;景观设计原则中图分类号:U412.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7716(2007)12-0018-03

1乡土田园景观的发掘

随岳高速公路湖北省中段工程项目(简称随

然自乐的田园牧歌的生活情景。

1.3公路景观

路线部分路段与省道、县道平行和相交,从高速公路上俯视蜿蜒曲折的省道,道旁挺拔整齐的杨树、曲线流畅的公路、川流不息的车辆、公路两旁依山就势的梯田、色彩鲜明的经济林构成了一副副流动的画面。

岳中高速公路)北起于孝襄高速公路与随岳高速公路交叉的随州枢纽互通,南止于汉宜高速公路与随岳高速公路交叉的仙桃市珠玑枢纽互通,穿行于树木葱茏的大洪山地、绵延不绝的低山丘陵、风景秀丽的冲积平原;线形走势与山川、河流、大地的走势相吻合,贯穿物产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美丽富饶的江汉平原腹地。路线经过随州、京山、天门、仙桃四个县市,经过的大洪山区和江汉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油基地和我省经济高速增长区域,矿产资源储量大,是华夏始祖炎帝、烈山神农、茶圣陆羽、竟陵派文学的诞生地。该区域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古老的传说,风景秀丽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公路沿线比较有特色的乡土田园景观主要表现形式如下。

1.4平原景观

路线部分地段经过美丽富饶的江汉平原,一望无际的良田、星罗密布的水网、悠然放牧的孩童、展翅飞翔的鹤鸟时时映入眼帘;春日金黄的菜花、仲夏接天的荷叶、秋季低垂的谷穗、寒冬的玉树琼枝,形成一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完美组合。

水库景观1.5河流、

路线基本在汉江水系中延伸,在千湖万河中蜿蜒前行。莽原缠玉带,高峡出平湖;赏万顷碧波,享阵阵清风;忘情于湖光水色,醉心于远离尘嚣的清幽与静谧,宋河服务区就地利用流经的河流进行了景观再造。人文景观1.6历史、

路线经过随州、京山、天门、仙桃四个县市,连接国家级旅游景区大洪山风景区、是华夏始祖炎帝、烈山神农、茶圣陆羽、竟陵派文学的诞生地。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神农就诞生随州,在这里,他开创了中华民族的农耕文明;城西擂鼓墩出土的曾侯乙编钟震惊世界,被誉为世界音乐史上的奇迹。京山山青水秀,林木葱郁,石怪洞奇,人文景观众多,京山列入国家级大洪山自然风景保护区,将与我国三峡自然风景区旅游线和三国古迹旅游线连成一体,形成旅游走廊和旅游产业。天门是茶圣陆羽的故乡,也是我国有名的侨乡,其中石家河遗址是我国长江中游地区迄今发现分布面积最

1.1森林景观

该项目地处鄂中大洪山尾部,大洪山蜿蜒荆襄,气势磅礴,风光秀丽,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群峰鼎立,突兀耸峙,层峦叠翠,绵亘百里;绵延不绝的栗树、湿地松混交林,随处可见名贵的千年银杏,古木参天,奇花异草,百鸟欢歌。同时,山腰流飞瀑,山脚吐温泉,山水交融,湖光山色,相映成趣,令人心旷神怡。田园风光1.2低矮丘陵、

路线穿行在低矮丘陵和田园之间,丘陵与丘陵之间分布着层层梯田,位于山丘坡角的楼房、红砖青瓦房屋掩映在翠绿的松杉林中,构成一副副闲适的田园风光,映入人们视野的是一片和谐、悠

收稿日期:2007-09-27

作者简介:王寿治(1968-),男,湖北武汉人,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高速公路技术管理工作。

2007年12月第12期城市道桥与防洪

道路交通19

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代表了长江中游地区史前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平,在中华民族文明起源与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西墟古柏、东沼红莲、三趣波光、五峰山色、沧浪渔唱、丙穴钓鲰、柳口樵歌、荆楼玩月,沔阳八景之名,始见于明《嘉靖沔阳志》。历史上,这富有诗情画意的八景,吸引了无数游子来观光,牵动了无数文人墨客的遐想。

机的道路添上有机的自然色彩,是高速公路环境景观的主要因素。高速公路沿途乡土田园景观的发掘、借景设计,应本着“嘉则收之,劣则摒之”的索然乏味的实原则,尽量做到防止一些杂乱无章、象引到景中来。

3.1露与藏

高速公路的建设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对地形、地貌的破坏,尽量减少对森林植被的破坏,对破坏的区域,通过绿化恢复后要求尽量保存乡土田园宁静的特点。这种景观表现方式有两种倾向,一种是率直地、无保留地和盘托出,植物采用开放通透式配置,为行驶人员提供一个观赏山景和体味乡土田园风光的段落,使公路成为开放式观景长廊;另一种是取含蓄、隐晦的方法使其隐而不发,显而不露,景观的“藏”,就是遮挡,不外两种方法,一是正面的遮挡,将影响景观的因素进行屏蔽,另一是遮挡两翼或次要部分而显露其主要部分,对乡土田园景观进行取舍,如绿树掩映中的红砖灰瓦、古刹名寺,更能使观赏者有意犹未尽之感。

2乡土田园景观在公路景观中的借景应用

借景是园林设计中的重要手法。公路是一种

线形带状结构物,在进行景观设计时需要将线条美融入到周围的乡土田园景观之中,在这个大的表现面中突出一种流畅的美、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美。借景的目的是将公路沿线的乡土田园风光的外形、色彩等能增添高速公路艺术情趣、丰富画面构图的因素,引入到高速公路的景观空间中,使景色更具特色和变化。借景的内容有借形、借色等,其方法包括“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它对扩大空间,丰富景观效果,提高高速公路景观艺术质量的作用很大。路虽呈带形,得景则无拘于形。

3.2疏与密

,主要在《绘画六法》中有一条是“经营位置”是达到疏密有致。公路景观设计虽然不同于绘画,但在总体布局和位置选点上也毫无例外地遵循疏密有间的原则。“密不透风、疏可走马”,通过对乡土田园风光的分析取舍,在公路沿线采用其疏密的对比和变化可以形成某种韵律节奏感。在较宽的碟形边沟处借助乡土植物建造田园小品,通过疏与密的有机组合将高速公路景观悄无声息地融入周边乡村景观。

2.1接形组景

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由于速度快,司机的注视点远,视野狭小,对沿途景观的感知比较模糊,因此高速公路的沿途景观必须采用“大尺度”,把沿途的具有特色的乡土田园风光大画面,具有一定景观价值的远、近建筑物、建筑小品,以至山、石、花木、飞瀑等自然景物纳入高速公路的画面之中。绿化二标部分地段为产茶区,在边坡上则采用与茶树相似的小叶女贞球成行布置种植,与产茶区容为一体。

3.3虛与实

空灵,或所谓虛,也可以说就是空,或是清空、者说就是无;所謂实,就是实在、结实,或者说就是有。后者具象有形,容易被感知,前者则多少有些飘忽不定、空泛,不易为人们所感知。在高速公路中,虛与实的对立也表现在许多方面,例如路堑与路堤、桥梁与河流、高速公路本身营造的小环境与乡土田园风光的大环境等等。仔细推敲这种虚实的对比应用,进行绿化植物的配置,通过对绿化物种的外形、体量、色彩及季相变化的“实”的应用,使沿线的绿化景观完全与乡土田园风光的“虚”融为一体。

2.2接色组景

高速公路穿行在乡土田园之间,乡土种植的作物,花木等四季颜色各有不同,或灿烂、或简明,同时,除了对沿途的树木、作物的借色外,云霞、薄雾、炊烟等也应该有意识地融入到高速公路的景观中,把它组织到行车观赏的画面中来。

3乡土田园景观与公路景观的关系

随岳高速公路确立了“生态环保、安全舒适、

自然和谐、典型示范”的建设理念,在贯彻这个建设理念的时候,公路建设的生态环保必须与沿途的乡土田园景观自然和谐,从而达到展示荆楚大地文化特色、特现本省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风貌的生态长廊的目标。因此,乡土田园景观是给无

3.4引导与暗示

通过对高速公路线路的设计,借助于空间的组织与导向性可以起引导与暗示的作用。例如园林中的游廊,一种既窄且长的空间形式,通常具有极强的导向性,它总是向人们暗示,沿着它所延伸

20道路交通

城市道桥与防洪2007年12月第12期

的方向走下去,必定会有所发现,因而处于其中的人便不免怀有期待的情绪,巧妙地利用这种情绪,在高速公路的线路选择中,充分利用长的狭隘的路堑边坡、隧道等的引导与暗示作用,便可把人不知不觉地引导至某个确定的目标———景所在的地方;同时,通过对公路两侧乡土田园植物的配置研究,在公路沿线采用相关的植物品种,将观赏者的观赏视线从小的公路环境引导到大的乡土田园风光之中,从而淡化人为痕迹。

交通指示牌与蔚蓝色的天空、银灰色的隔离栏与绿色的植物、川流不息的车辆与乡土田园景观的两个空间互相的渗透,才能显现出空间的层次变化,而两个空间便有流动的感觉,使观赏者产生一种“人在画中游”的景观与人,物我一体的美感。

乡土田园景观是对乡土田园经验的一种历史传承。因而,乡土田园景观是审美的、是体验的、是科学的、是有含义的。以往高速公路设计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没有很好地考虑对沿线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纵、横断面相结合现今,高速公路在充分考虑平、

的同时,应充分考虑到与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相结合,将道路融合到周围的乡土田园环境中,充分利用树林、草地和起伏的地形等尽可能把公路建设(包括构造物)的视觉冲击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减降到最小,利用乡土田园景观资源为公路的使用者提供有兴趣的景观。不仅考虑到道路线形美观,还考虑到行路人的心理和视觉的感受,做到“显山露水”,使高速公路真正做到源于自然,融于自然,高于自然。

3.5起伏与渗透

起伏是借高低错乱的外轮廓线来表現,除了赖于高速公路的线性设计,沿线的山体、建筑物、林际线的起伏错落,形成了不同的观赏层次。因此,高速公路线路设计中应顺应低矮丘陵山脚的走向布置,使路线从乡土田园景观的真空地带穿过,从而十分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景观。

空间的渗透可借丰富的层次变化加强景观的深远感,而高度公路空间的渗透与层次变化,主要是通过对空间的分隔与联络关系处理所造成的。高速公路黑色的地面与黄色的交通引导线、红色

常州高架工程下部结构全面竣工

(通讯员方欣)经过上海城建第二市政公司建设者的拼搏努力,由其负责施工本刊讯

的常州高架工程2268根的钻孔灌注桩日前全部结束完成施工,标志着该工程下部结构已全面竣工。

由市政二公司负责施工的常州高架工程是今年常州市重点工程项目,也是由城建集团总承包的一项BT项目。该工程是常州市整个快速路系统的一部分,由长虹路、龙江路和城北干道三段组成,高架道路系统总长度为29.55km。

市政二公司负责施工的三工区全长6.66km。工程自2006年10月28日开工,预计于

2008年7月31日竣工通车。工程施工难度大,技术复杂,其高架下部结构采用φ800及

φ1200钻孔灌注桩,主线部分采用φ1200桩径,匝道部分采用φ800桩径。承台及桥台为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立柱为新颖的Y形墩柱,支座有板式及盆式两种形式。

高架上部结构主要采用箱梁形式,陆地上采用搭设支架现浇施工,跨越沪宁铁路段采用架桥机施工,跨越京杭运河(五星大桥)采用挂篮法施工;跨越新京杭运河(西林大桥)为斜拉桥形式,采用悬臂拼装法施工;龙江路-长虹路立交则采用长虹路地道下穿龙江路形式。

开工以来,项目部把管理工作特别是施工现场管理作为工程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抓实、抓好。质量方面,项目部推行了行之有效的质量检查,把好隐蔽工程自查工作,同时坚决履行分包队伍-项目部-监理验收制度,从多方面确保了工程质量。另外,项目部还注重在过程控制上下功夫,对现场出现的问题随时随地解决,在实际操作中十分注重技术交底,让施工人员了解技术规范。工程自开工以来,工区项目部在由常州高架指挥部组织的四面流动红旗季度考核中,先后两次获得质量优胜、两次综合评比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

Keywords:publictraffic,publictrafficcreation,publictraffictravel,publictrafficsharing,forecastOptimizationandSimulationofIntersectionVehicleLeadingSchemeforLargeAreaofEmergentEvacuationinCity!!!!!!!!!!!!!!!!!!!!!!!!!!!!!!!!WangChunsheng(11)

Abstract:Whenthepopulationassembledareaofacityishitbyalargecalamity,alargeareaofevacuationisthenecessaryprotectingmeans.Inthecourseofevacuation,themosttimeofconsump-tionisfromthestoppingdelayattheintersections.Theproperleadingattheintersectionscaneffec-tivelydecreasethedelayandshortentheevacuationtime.Thearticlesetsuptheoptimized0-1in-tegralplanningmodelthroughtheintersectionleadingschemeinthecourseofevacuation.Themodeltakestheminimumofgrossvehicledrivingcostastheobjectiveandavoidsthecrossimpactofve-hicleflow.Themodelisappliedintoasimpleroadnetworktoachieveseveralleadingschemesun-dertheconditionsofthedifferentevacuationdemandsbytheoptimizedsoftwareLindo,andevaluatestheleadingschemesthroughthesimulation.

Keywords:alargeareaofevacuation,intersectionleadingscheme,optimize,simulation

ApplicationofFoamAsphaltCold-regenerationTechniqueinRebuildingofOldRoad!!!!!!!!

!!!!!!!!!!!!!!!!!!!!YuanHongkai,ZhangChaoqing,ZhouXinrong(15)Abstract:Thearticlefocusprobingintotheproducedmechanismoffoamasphaltandthecharacter-isticoffoamasphaltmixture,analyzesthebearingcharacteristicofpavementstructurebyusingthefoamasphaltmixtureasthebase,andexplainstheapplicationoffoamasphaltcold-regenerationtechniqueinrebuildingofoldroadhastheveryimportantsignificancetooptimizethepavementstructurebearing,toreducethesensitivityofpavementstructureontheheavy-loadedtrafficandtolengthentheservicelifeofpavementstructureandabletobespreadandappliedintheoldroadrebuildingengineeringofChina.

Keywords:foamasphalt,cold-regeneration,pavementstructure

ElementaryDiscussiononApplicationofLocalRuralLandscapeonSuiyuezhongExpressway!!!!!

!!!!!!!!!!!!!!!WangShouzhi,HeYingwu,ChenMingjun,GuoZengzhong(18)Abstract:Theenvironmentaldesignofexpresswayisanimportantcomposedpartinthedesignex-pressway.Duringthedesignofexpressway,itisnotonlytofullyconsiderthecombinationofthehorizontal,longitudinalandcrosssections,butalsoconsidertheexpresswayhowtoharmonizeandsyncretizewiththesurroundinglocalrurallandscape.Throughexploringthelocalrurallandscapeofexpressway,thearticlediscussestheapplicationmethodofthelocalrurallandscapeinthedesignofexpresswaylandscape.Throughtheintroductionofthedesignprincipleofhighwaylandscapeforthelocalrurallandscape,thearticlesuggeststhatthedesignersandtheconstructionmembersuseanewunself-visualangletobemeticulousindesignandconstructiontomaketheexpresswaybecomethecontinuedanddynamiclandscape.

Keywords:localrurallandscape,borrowinglandscape,landscapedesignprinciple

ReasonAnalysisandPreventionofCommonCrackonUrbanConcreteRoad!!!!LinChangyong(21)

Abstract:Thearticleclassifiesandanalyzesthereasonscausingthecrackoftheconcretepavement,andputsforwardtherelativepreventivemeasuresandseveralcommontreatmentmethods.Keywords:urbanroad,cementconcretepavement,analysisofcrackreason,preventivemeasures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anzhugongchengkaoshi/169973.html

    上一篇:理想指明灯

    下一篇:蛋糕是什么意思?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