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根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 安全师考试 |

【www.guakaob.com--安全师考试】

七种常用中药的功效及服用禁忌
麻黄根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第一篇

七种常用中药的功效及服用禁忌 胖大海、枸杞子、金银花等都是人们熟识且常用的中药,由于这些中药药性较为平和,大多 数人都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去服用,其实这些常用中药也有一些服用禁忌,切不可随意服用,并要 掌握好安全用量。 胖大海— 胖大海——清肺利咽 胖大海味甘,性寒;有小毒。有清肺利咽、润肠通便之功效,适用于风热邪毒侵犯咽喉所致 的喑哑,其他原因引起的喑哑用胖大海无效,特别是老年人突然失音及脾虚者应该慎用。 【安全用量】代茶饮每次不得超过 3 粒,以防中毒。 决明子——降血压、降血脂、清肝明目 决明子 决明子味甘、苦,性微寒,具有降血压、降血脂、清肝明目等功效。但决明子可引起腹泻, 女性长期服用轻则引发月经不规律,重则可使子宫内膜不正常;有泄泻、低血压者及怀孕女性也 应慎用。另外,决明子是一种泻药,长期服用对身体不好,会损伤身体的正气。 【安全用量】每日用量为 10~15 克。 枸杞子——滋补肝肾,益精明目,抗衰老 枸杞子 枸杞子味甘,性平,功能为滋补肝肾,益精明目,抗衰老。外邪实热,脾虚有湿及泄泻者忌 服。枸杞子温热身体的效果相当强,患有高血压、性情太过急躁的 人或平时大量摄取肉类食物面 泛红光的人不宜服用。正在感冒发烧、身体有炎症、腹泻的人最好别吃。最适合吃枸杞的是体质 虚弱、抵抗力差的人。而且,一定要长期坚持,每天吃一点,才能见效。 【安全用量】每日用量为 5~15 克。 甘草——润肺祛痰止咳 甘草 甘草味甘,性平,有补益心脾、润肺祛痰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药之功效,但 长期服用能引起水肿和血压升高,还易引起低钾血症,导致心律失常、肌肉无力等。湿盛胀满者 不宜服用。 【安全用量】每日用量为 3~10 克。 人参——大补元气,提高免疫力 人参 人参大补元气、生津安神、补脾益肺,能兴奋神经系统,提高免疫力,抗衰老。身强体壮者 长期服用或过量服用人参易口干舌燥,甚至鼻孔出血。实证、热证而正气不虚者忌服。 有些人认为人参是一种补品,吃了对身体总有好处,这是错误的想法。无论是红参还是生晒 参,在服用过程中一定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过量服食。另 外,一定要注意季节变化。一 般来说,秋冬季节天气凉爽,进食比较好;而夏季天气炎热,则不宜食用。在服用人参后忌吃萝 卜、忌饮茶。人参忌与葡萄同食,葡萄中含有鞣酸,极易与人参中的蛋白质结合生成沉淀,影响 吸收而降低药效。 【安全用量】每日用量为 5~10 克。 菊花——平肝明目,解毒 菊花 菊花味辛、甘、苦,性微寒

,有疏风清热、平肝明目、解毒的作用。但阳虚体质者不适合服 用;气虚胃寒、食少泄泻者应慎服;阴阳两虚型、痰湿型、血淤型高 血压病患者也不宜服用菊花。 菊花的服用方法:以苏杭一带所长的大白菊或小白菊最佳,每次用 3 克左右泡茶饮用,每日 3 次。 【安全用量】每日用量为 6~10 克。 金银花——清热解毒 金银花 金银花味甘、性寒,既能清里热,又能散表热。因金银花药性偏寒,不适宜长期饮用,尤其 是脾胃虚寒、阴证疮疡或气虚体弱的人以及月经期女性不能服用。金银花的服用方法:一茶匙干 燥的金银花茶,用一杯滚烫开水冲泡,焖约 10 分钟后即可饮用,可酌加冰糖或蜂蜜。 【安全用量】每日用量为 9~30 克。 中药功效小结 一、解表药 1.兼利水消肿者:麻黄、香薷。 2.兼治咳喘者:麻黄、细辛、紫苏。 3.兼能行气者:紫苏。 4.兼能止呕者:生姜、紫苏。 5.兼能治疗痹证者: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羌活、白芷、细辛。 6.兼祛风止痉者:蝉蜕、防风。 7.兼通鼻窍止痛者:白芷、细辛。 8.兼利咽止痛者:薄荷、牛蒡子、蝉蜕。 9.兼透疹者:荆芥、薄荷、牛蒡子、蝉蜕、升麻、葛根。 10.兼明目者:菊花、桑叶。 11.兼疏肝解郁者:柴胡、薄荷。 12.兼升阳者:柴胡、升麻、葛根。 13.兼止血者:荆芥、桑叶。 二、清热药 1.清心火:竹叶、淡竹叶、栀子、黄连。 2.清肺热:石膏、知母、芦根、黄芩、穿心莲、地骨皮。 3.清胃火:石膏、黄连。 4.泻肝火:夏枯草、决明子、秦皮、龙胆草、野菊花。 5.泻肾火:知母、黄柏。 6.清肠胃湿热及血分热毒:黄芩、黄连、黄柏、秦皮、白头翁、马齿苋。 7.解毒消痈: 乳痈--蒲公英、漏芦; 疔毒--紫花地丁; 肺痈--鱼腥草、金荞麦; 肠痈--大血藤、败酱草。 三、泻下药 (1)兼活血的药物有:大黄 千金子 (2)兼消肿散结的有:芒硝 甘遂 大戟 商陆 (3)能通利二便的有:牵牛子 郁李仁 商陆 (4)兼清热泻火的有:大黄 芒硝 芦荟 四、祛风湿药 1.善治上肢痹痛的:羌活 桑枝 2.善治下肢痹痛的:独活 海桐皮 3.善治行痹的:威灵仙 4.善治痛痹的:川乌 独活 5.善治着痹的:独活 木瓜 6.有安胎作用的:紫苏 黄芩 桑寄生 7.兼活血作用的:雷公藤 穿山龙等 8.有良好止痛作用的:威灵仙 川乌 独活 9.有和胃化湿作用的:木瓜 蚕沙 10.兼通乳作用的:路路通 丝瓜络 11.风药中之润剂:秦艽 防风 12.兼利水作用的:防己 桑枝 五加皮 13.兼降血压的:豨莶草 臭梧桐 桑寄生 五、化湿药 1.兼有解表作用的:藿香、苍术。 2.兼有止呕作用的:藿香、砂仁、豆蔻。 3.消除胀满之要药:厚朴。 4.具有安胎

功效的药物:砂仁。 5.入汤剂需后下的药物:砂仁、豆蔻。 常配药物 1.健脾药――湿阻中焦,影响脾胃; 2.行气药――湿性粘滞,阻遏气机; 3.温里药――湿为阴邪,易伤阳气; 4.渗湿药――湿性下趋,邪有去路。 六、利水渗湿药 1. 既能利水又能健脾的药物有:茯苓、薏苡仁。 2. 有毒的利水渗湿药有:香加皮、泽漆、木通。 3. 善治石淋的药物有:滑石、海金沙、金钱草、蝼蛄。 4. 善治膏淋的药物:萆薢。 5. 既能治阳黄,又能治阴黄的药物有:玉米须、茵陈。 6. 须布包入煎的药物有:车前子、滑石、海金沙。 7. 孕妇忌用或慎用的药物有:木通、瞿麦、虎杖,冬葵子。 七、温里药 1.具回阳功效,用于亡阳证的:附子、干姜; 2.主入肾经,能补火助阳的:附子、肉桂; 3.主入脾胃经,能温中散寒的:干姜、吴茱萸、丁香、高良姜、花椒; 4.主入肝经,治疗寒凝肝脉的:吴茱萸、小茴香; 5.具有温肺化饮功效的:细辛、干姜; 6. 能驱蛔杀虫的:花椒; 7.具有引火归原作用的:肉桂、附子。 八、理气药 1.善行脾胃之气的药物有: 陈皮 枳实 木香 沉香; 2.善疏肝解郁的药物有:青皮 川楝 荔枝核 香附; 3.既能疏肝又能理脾的药物有:香附 佛手 香橼 玫瑰花; 4. “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 :香附; 5.治疗胸痹的要药是:薤白; 6. 善治寒疝疼痛的药物有:橘核 荔枝核 乌药; 九、消食药 1.善消油腻肉食积滞,行气止痛,活血祛瘀:山楂 2.善消面食积滞,健脾和胃:神曲 3.善消淀粉类食物,回乳消胀,疏肝解郁:麦芽 十、驱虫药 1.主驱蛔虫的药物有:使君子、苦楝皮 2.主驱绦虫的药物有:槟榔、南瓜子、鹤牙草、雷丸 3. 广谱驱虫药物有:贯众、槟榔 4.既能驱虫,又兼泻下的药物有:槟榔 十一、 十一、止血药 1.善治尿血、血淋的:小蓟 白茅根 蒲黄; 2.善治便血、崩漏的:地榆 槐花 炮姜 灶心土; 3.善治肺胃出血的:白及 紫珠 藕节; 4.善治外伤出血的:三七 白及 降香; 5.既能止血,又能安胎的:苎麻根 黄芩 艾叶 (阿胶) 。 十二、 十二、活血化瘀药 1. 既能活血,又能行气的:川芎,延胡索,郁金,姜黄,乳香,莪术,三棱; 2. 既能活血,又能消肿生肌的:乳香,没药; 3. 既能活血,又能利水消肿的:益母草,泽兰; 4. 既能活血,又能补血的:鸡血藤,当归; 5. 既能活血,又能下乳的: 穿山甲,王不留; 6. 既能活血,又能续筋接骨的:土鳖虫,自然铜,骨碎补; 7. 既能活血,又能止血的:五灵脂,刘寄奴,血竭,儿茶; 8. 既能活血,又能清热凉血的:郁金,丹参; 十三、 十三、化痰止咳平喘药 1.既化痰又能止痉的:天南星、白附子、天竺黄、竹沥. 2.既化痰又软坚散结的: 海藻、昆布、

海蛤壳、海浮石、黄药子. 3.既化痰又利咽的:桔梗、胖大海. 4.兼润肠通便的:瓜蒌、苦杏仁、紫苏子. 5.兼降逆止呕的:半夏、竹茹、旋覆花、枇杷叶. 止咳平喘的机理归纳 1.宣肺止咳平喘:桔梗、前胡、麻黄. 2.降肺止咳平喘:苏子、苦杏仁、旋覆花、白前、前胡. 3.润肺止咳平喘:百部、紫菀、款冬花、川贝母. 4.清肺止咳平喘:马兜铃、枇杷叶、黄芩. 5.泻肺止咳平喘:桑白皮、葶苈子. 6.化痰止咳平喘:苏子、紫菀. 7.敛肺止咳平喘:白果、五味子、乌梅、五倍子、罂粟壳、诃子. 8.补肺气止咳平喘:人参、党参、黄芪. 9.补肺益肾,纳气平喘:蛤蚧、冬虫夏草、核桃仁、补骨脂、紫河车. 十四、 十四、安神药 1.兼能解郁的药物:合欢皮 2.兼能化痰的药物:远志 3.兼能活血的药物:合欢皮、琥珀. 4.兼能敛汗的药物:酸枣仁 5.兼能利尿的药物:琥珀 6.兼能平肝的药物:龙骨、磁石 7.兼能润肠通便的药物:柏子仁 十五、 十五、平肝息风药 1.平肝兼能清肝明目的药物:石决明、珍珠母、刺蒺藜、羚羊角. 2.既能平肝又能息风的药物: 钩藤、天麻、羚羊角. 3.兼能凉血止血的药:代赭石. 4.兼能攻毒散结:全蝎、蜈蚣. 5.兼能通络的药物:天麻、地龙、全蝎、蜈蚣. 6.兼能软坚散结的药物:牡蛎、白僵蚕. 7.兼治头痛的药物:天麻、全蝎、蜈蚣. 十六、 十六、开窍药 1. 兼活血止痛的药物:麝香、苏合香. 2. 兼能化湿的药物:石菖蒲. 3. 兼能清热、解毒的药物:冰片. 4. 兼能催产的药物:麝香. 十七、 十七、补虚药 1.补气药 补气药 (1)补脾肺之气的:人参、西洋参、党参、黄芪、山药. (2)健脾燥湿或化湿的:白术、白扁豆. (3)补心气的:人参、西洋参、炙甘草. (4)补肾气的:人参、西洋参、山药. (5)补中缓急的:甘草、大枣、蜂蜜、饴糖. (6)兼能养阴或生津的:人参、西洋参、山药. 2.补阳药 补阳药 (1)兼祛风湿的: 巴戟天、淫羊藿、仙茅、胡芦巴. (2)兼强筋骨的:鹿茸、巴戟天、仙茅、杜仲、续断. (3)兼安胎的:杜仲、续断、菟丝子. (4)补益肺肾,纳气平喘的:补骨脂、蛤蚧、胡桃仁、冬虫夏草、紫河车. (5)阴阳并补的:菟丝子、沙苑子、紫河车. (6)兼养肝明目的:菟丝子、沙苑子. (7)兼益精血的:鹿茸、紫河车、蛤蚧、肉苁蓉、锁阳. (8)兼润肠通便的:肉苁蓉、锁阳、胡桃仁. (9)兼温脾止泻的:补骨脂、益智仁、菟丝子. 3.补血药 补血药 (1)兼补阴的:熟地、白芍、阿胶. (2)兼润肠通便的:当归、何首乌. (3)兼有活血作用的:当归(鸡血藤). (4)兼有调经作用的:当归、白芍. 4.补阴药 补阴药 (1)偏补心阴的:麦门冬、玉竹、百合、生地黄、阿胶. (2)偏养胃阴的:沙参、麦冬、天冬、石斛、玉竹. (3)偏补肺阴的:沙参、麦冬、百合、天冬、阿胶. (

4)偏补肝阴的:枸杞、白芍、山茱萸、制首乌、熟地黄. (5)偏补肾阴的:熟地黄、制首乌、天冬、龟甲、鳖甲. (6)偏补肺胃之阴的:沙参、麦冬、天冬、玉竹、百合等. (7)偏补肝肾之阴的:山茱萸、枸杞子、墨旱莲、女贞子、龟甲、鳖甲.、补虚药 十八、 十八、收涩药 1.收涩作用广泛的:五味子、乌梅、五倍子. 2.能敛汗,治疗自汗盗汗的:麻黄根、浮小麦. 3.涩肠止泻,治疗久泻久痢的:五味子、乌梅、罂粟壳、肉豆蔻、莲子、芡实. 4.补肾止遗,治疗遗精遗尿的:山茱萸、桑螵蛸、莲子、芡实、海螵蛸等. 5.功能补肾健脾的:莲子、芡实. 6.功能补肾养心的:莲子、五味子. 7.功能敛肺止咳的:五味子、乌梅、罂粟壳、白果. 8.功能收涩止痛的:罂粟壳、海螵蛸. 9.功能固崩止带的:山茱萸、桑螵蛸、海螵蛸、莲子、芡实等. 十九、 十九、涌吐药 二十、攻毒杀虫止痒药 1.只供外用,不可内服的:土荆皮. 2.兼祛痰、截疟的:雄黄. 3.兼补肾助阳的:硫黄、蛇床子. 4.兼能止泻的:白矾、大蒜. 5.主要用于疥癣、湿疹等皮肤病的:硫黄、土荆皮、白矾、蛇床子等; 6.主要用于痈疽疔疮等外科疾患的:雄黄、蜂房、蟾酥、木鳖子等. 二十一、 二十一、拔毒化腐止痒药 1.只供外用,不可内服的:升药、炉甘石. 2.兼祛痰平喘、截疟的: 砒石、铅丹. 3.主治痈疽疮疥等外科疾患的:升药、砒石、铅丹. 4.主要用于五官科的:炉甘石(眼科) 、硼砂.

中药分析以及药性 麻黄根
麻黄根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第二篇

名称:麻黄根

类别:收涩药【麻黄根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拼音:MA HUANG GEN【麻黄根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拉丁:Radix Ephedrae

别名:苦椿菜

药用部位:根及根茎

药材性状:本品呈圆柱形,略弯曲,长8~25cm,直径0.5~1.5cm。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有纵皱纹及根痕。外皮粗糙,易成片状剥落。根茎具节,节间长0.7~2cm,表面有横长突起的皮孔。体轻,质硬而,断面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或黄色,射线放射状,中心有髓。无臭,味微苦。

栽培要点:

产地:河北、山西、内蒙古

采收加工:秋末采挖。除去残茎、须根及泥沙,干燥。

地道沿革:

性味归经:平;甘;归肺经

功能主治:止汗。用于自汗,盗汗。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粉撒扑。 禁忌:有表邪者禁服。

药材功效口决
麻黄根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第三篇

1、辛温解表药

凡性味辛温,具有发散风寒的药物叫辛温解表药,又叫发散风寒药。主要用于风寒表征见恶寒、微汗、无汗、头痛、身痛、脉浮紧等症。

辛温解表桂麻黄,细辛羌芷苏荆防。

香薷蒿本生姜良,辛夷苍耳葱白尝。

2、辛凉解表药

性味多辛凉,具发散风热的功效,主用于治感冒风热或温病初起之卫分证。见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无汗或少汗、舌苔薄白欠润或薄黄、脉浮数。

辛凉解表有薄荷,蝉蜕牛蒡升柴葛。

桑叶菊花蔓荆入,浮萍豆豉仔细求。

3、清热泻火药

大多甘寒,其次苦寒,主归肺胃两经,部分归心肝经。有较强的清热实火作用,主用于温热病高热、烦躁、口渴之气分实热证及肺火、胃火、肝火、心火、肾火等肾脏火热证。

凡以清泄里热为主的药物,又叫清热药,大多为寒凉性。

清热泻火气分热,脏腑火热选用宜。

石膏知母芦根齐,栀子花分夏枯择。

4、清热燥湿药

性味多苦寒,寒能清热,苦能燥湿,可同时祛除热邪和湿邪。主用于湿热证,如大肠湿热所致的泄泻。痢疾、痔瘘。肝胆湿热所致的胁痛、黄疸、口苦;下焦湿热所致的带下黄稠等。

清热燥湿芩柏连,龙胆苦参记周全。

5、清热解毒药

适用于各种火热毒邪所致的病症,如瘟疫,咽喉肿痛,水火烫伤等。热毒在卫表配辛凉解表药;热毒在气分而火热炽盛者,配清热泻火药;热毒夹湿着配清热燥湿药;热毒在血分着配清热凉血药;若伴正气虚弱者,可配补虚药。

解毒银翘蒲公英,牛黄大青板蓝根。

红藤败酱与地丁,白头马齿苋鱼腥。

白花蛇草山豆根,射干马勃及穿心。

蚤休土苓与半枝,众多药物细选之。

6、清热凉血药

多为苦甘咸寒之品,转入血分,主归心、肝两经,具清解营分、血分热邪的功效。

清热凉血犀地丹,玄参赤芍紫草参。

8、攻下药

多苦寒沉降,主归大肠、胃经,既能攻下去积,又能降泻火热。主用于热结便秘,宿食积滞等里实证及里热炽盛,火热上炎所致的头痛、目赤肿痛、牙痛、喉肿痛、吐血等。

逐下药

多苦寒有毒,药力峻猛,能引起剧烈腹泻,有的还具有利尿作用。主用于胸水、腹水,水肿而正气未衰者。临床应用时,由于多有毒性,作用迅猛,故应注意药物的炮制、用量、用法及禁忌,以保证安全。

逐水甘遂与芫花,大戟巴豆牵牛夸。

7、清退虚热药

多为苦寒甘寒之品,主归肝肾经,具清退虚热的功效。主用于虚热病后期,邪热未尽,阴液大伤,出现低热不退,夜热早凉着;用治其他,因阴血不足所致的低热,骨蒸潮热,手足心热着。 清退虚热牡丹皮,青蒿银柴及白薇。

知母胡连与黄柏,秦芄鳖甲地骨皮。

9、温里药

凡祛除里寒,扶助阳气,治疗里寒证为主要功效的药物叫温里药,又叫祛寒药。多味辛、性热,主归脾、肾两经。具温里散寒,回阳救逆的功效。主用于外寒入中脏腑,损伤元气而产生的胃寒、肝寒、肺寒等脏寒证。

温里附子与干姜,肉桂吴萸小茴香。

胡椒丁香高良姜,菝葜澄茄与花椒。

10、芳香化湿药

凡气味芳香,具化湿运脾功效的药物叫芳香化湿药,又叫芳香醒脾药或化湿醒脾药。所谓化湿,是指药物能驱除脾胃湿浊(消化道多余的水分);所谓运脾,又叫醒脾或健脾,是指药物能帮助脾运化(消化吸收)的作用。多味辛、芳香而性温燥,主归脾胃经,具舒畅气机、宣化湿浊,促进脾胃运化的功能。

芳香化湿藿香佩,苍术厚朴砂仁记。

白叩草叩草果配,脾为湿困才对证。

11、利水渗湿药

凡以通利小便,排除水湿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利水渗湿药。由于服用后能增加尿量,小便通畅,所以又叫利尿药。多甘淡平,或兼苦味,或寒性。主归肾、膀胱、小肠经。主用于水湿停蓄体内所致的各类病症,如水肿、小便不利、泄泻、滞下、痰饮、湿疮等。

利水渗湿猪茯苓,泽泻苡仁车前仁。

木通滑石与瞿麦,萹蓄萆薢和石韦。

金钱茵陈与冬葵,地肤金沙赤豆明。

12、祛风湿药

凡能祛除肌肉、经络、筋骨间的风湿,以解除风寒湿痹,肢体关节疼痛,麻木不仁,筋脉拘急,屈伸不利关节肿大变形而经年不愈等症。

祛风湿药有独活,防己秦艽木瓜入。

灵仙寄生五加酌,豨莶(草)狗脊配海桐(皮)。

桑枝年健蛇类求,伸筋(草)络石(藤)海风留。【麻黄根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13、理气药

凡以疏通气机,消除气滞为主要功效的药物,叫理气药,又叫行气药。其中力量最强者叫破气药。多辛香苦温,主归脾、胃、肝、肺经。具有行气宽中、理气疏肝、行气宽胸、行气消胀、行气止痛、破气散结等功效。

行气木香青陈皮,枳实乌药与薤白。

沉香檀香荔枝核,香附佛手川楝明。

柿蒂刀豆降气逆,呃逆呕吐最适宜。

14、活血化瘀药

凡以通利血脉、促进血行、消散淤血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活血化瘀药,或活血祛淤药。其中作用强烈者,称为破血药、逐瘀药。多味辛,善走行,均具活血化瘀的作用。但据作用特点和主治不同,分为活血止痛、活血通经、活血消肿、破血消癥、治血痛痹等功效。

活血化瘀用丹参,川芎延胡与郁金。

益母泽兰五灵脂,三棱莪术牛膝根。

桃红乳没血藤增,甲珠地鳖苏木心。

王不留行降香心,水蛭虻虫然铜知。

15、止血药

凡以制止体内外出血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止血药。据促进血液凝固,制止出血的功能,主要用于身体各处各类出血。由于止血药的特点不同可分为凉血止血、收敛止血、化瘀止血、温经止血四大类。

止血茜草大小蓟,槐花茅根与地榆。

藕节仙鹤草白芨,血余蒲黄花蕊石。

灶心黄土与三七,艾叶棕榈细分明。

16、化痰止咳平喘药

凡能祛除排出痰涎的药物叫祛痰药,又叫化痰药;凡能减轻或制止咳嗽、气喘的药物叫止咳平喘药。

温化寒痰药

凡药性温燥,能祛除寒痰、湿痰的药物叫温化寒痰药。

温化寒痰白芥子,半夏南星白前使。

旋复花与白附子,寒痰湿痰细选比。

17、清化热痰药

凡药性寒凉或凉润,具清化热痰或润画燥痰功用的药物。

清化热痰有前胡,瓜蒌贝母礞海蛤。

桔梗大海与竹茹,海藻昆布及海浮。

18、止咳平喘药

凡能制止或缓解咳嗽、气喘的药叫止咳平喘药。主治咳嗽或喘息的病证。

止咳平喘用杏仁,紫菀冬花与葶苈。

百部苏子及桑皮,银杏杷叶马兜铃。

19、消食药

凡能消食导滞,增进食欲的药物叫消食药,又叫消导药。主归脾、胃经。用于饮食停滞不化引起的脘腹胀满,不思饮食,恶心呕吐,大便失常等症。

消食神曲与山楂,莱菔内金二芽加。

19、安神药

凡以安神定志、镇静安眠为其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安神药。主适用于阳气躁动而出现的心神不安、心悸怔仲、失眠多梦、烦躁易怒等。

由于药物属性不同,分为重镇安神药和养心安神药。前者多为质重的矿物或介类药,主用于心肝火旺,阳气躁动的心神不宁等之实证;后者多为植物种子类药,主用于心肝阴血不足所致的心神不安等虚证。

镇静安神枣柏仁,远志五味合欢皮。

磁石朱砂与琥珀,龙牡茯神夜交藤。

20、平肝熄风药

凡以平肝潜阳,息风止痉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平肝熄风药。

多为苦寒或咸寒,主归肝经,具有平肝潜阳和息风止痉的功效。分别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晕眩、头痛、和肝风内动之惊痫、痉挛抽搐等,

平肝熄风羚羊角,天麻钩藤及地龙。

石决草决珍珠母,全蝎蜈蚣赭石入。

【麻黄根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罗布麻叶牛黄雄,龙牡刺藜僵蚕服。

21、开窍药

凡以开窍醒神为主要功效的药物,叫开窍药。因大多气味芳香,又称芳香开窍药。多为气味芳香,走窜性强,能提高大脑的兴奋性,恢复意识,苏醒神态。

芳香开窍用麝香,冰片菖蒲苏合香。

22、补益药

凡以补益正气、消除虚弱症候的药物叫补益药,又叫补虚药。主治正气不足的虚证,或邪未尽正以虚,或正虚邪实等证。由于虚证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的不同,而药物功效有异,故补益药又分为:补气药、补血药、补阴药、补阳药四大类。

补气药

凡性味甘温或甘平,以清除或改善气虚证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补气药。

补气人参与黄芪,党参白术山药明。

大枣甘草与蜂蜜,扁豆太子参选择。

【麻黄根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23、补血药

凡能补充血液,改善或消除血虚证候的药物称补血药。

补血当归与白芍,熟地阿胶龙眼肉。

首乌桑葚细斟酌,加配补气力更雄。

24、补阴药

凡能改善或消除阴虚病症的药物叫补阴药。由于作用部位和作用强弱的不同,而有养阴、滋阴、益阴、育阴、生津的不同提法。

多干寒或干凉,具有滋阴养阴、生津润燥的作用,主用于阴虚伴随代偿性异化作用增强,神经兴奋性增高,大脑抑制过程减弱、程兴奋性亢进状态,出现消瘦、口燥咽干、颜面潮红、尿赤便干、脉细数等。

养阴沙参与石斛,玉竹二冬配百合。

龟板鳖甲黄精入,枸杞女贞早莲服。

25、补阳药

凡以温补肾阳为主要功效的药物叫补阳药,又叫助阳药,壮阳药。

补阳仙茅仙灵脾,鹿茸锁阳与巴戟。

苁蓉菟丝阳起石,杜仲续断加狗脊。

补骨脂与核桃仁,蛤蚧胎盘潼蒺藜。

冬虫夏草山茱萸,碎补益智供选择。

26、收涩药

凡以收敛固涩为主要功效的药物,叫收涩药,又叫固涩药。

该类药多酸涩,具敛汗、止泻、固精、缩尿、止血、止带、止咳等多方面的收敛固脱作用。主用治正气虚乏而致气、血、精、津液,有耗散滑脱的病症。

收敛固涩山茱萸,五味益智加乌梅。

麻黄根与浮小麦,茨实莲米椿根皮。

诃子肉蔻与复盆,金樱五倍及乌贼。

余粮石脂罂粟齐,桑螵蛸等供选择。

驱虫药

凡能祛除或杀灭肠道寄生虫的药物叫驱虫药。主用于治疗肠道寄生虫病。

其他类药

一、 外用药

主要具有解毒消肿、化腐排脓、生肌敛疮、杀虫止痒等功效。

二、 催吐药

又叫涌吐药,具有强烈的呕吐作用。

三、 截疟药

能制止疟疾发作为主的药物,多具清热解毒、抑制或杀灭疟原虫的功能。

四、 软坚散结药

能软化或消散坚硬肿块病症的药物。

五、 麻醉止痛药

能麻醉大脑中枢神经末梢、抑制延髓、脊髓兴奋作用而呈麻醉止痛作用。

龙骨的功效与作用
麻黄根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第四篇

龙骨的功效与作用:龙骨为古代哺乳动物如象类、犀牛类、三趾马等的骨胳的化石,龙骨别名陆虎遗生、那伽骨、生龙骨、煅龙骨、五花龙骨、青化龙骨、花龙骨、白龙骨,龙骨有镇惊安神、敛汗固精、止血涩肠、生肌敛疮的功效

龙骨的功效:
龙骨为古代哺乳动物如象类、犀牛类、三趾马等的骨胳的化石,龙骨别名陆虎遗生、那伽骨、生龙骨、煅龙骨、五花龙骨、青化龙骨、花龙骨、白龙骨,龙骨有镇惊安神、敛汗固精、止血涩肠、生肌敛疮的功效,有湿热、实邪者忌服龙骨。
药名:龙骨
别名:陆虎遗生、那伽骨、生龙骨、煅龙骨、五花龙骨、青化龙骨、花龙骨、白龙骨。
性味:甘涩;平;无毒。
归经:入心经、肝经、肾经、大肠经。龙骨的功效与作用
功效:镇惊安神,敛汗固精,止血涩肠,生肌敛疮。
主治:治惊痫癫狂,怔忡健忘,失眠多梦,自汗盗汗,遗精淋浊,吐衄便血,崩漏带下,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来源:龙骨为古代哺乳动物如象类、犀牛类、三趾马等的骨胳的化石。
龙骨与龙齿两者功能相似,但龙齿无收湿疮之能,偏重于收涩浮阳而重镇客观存在神;龙骨则偏于收涩固脱,特别是固涩下精气之功较好。
龙骨与牡蛎:两者功能相似,常相须为用。龙骨的功效与作用。龙骨入心以镇心安神见长,但不能软坚散结,其益阴作用也不及牡蛎,阴虚发热者少用,牡蛎咸以软坚散结见长,为治瘰疬痰核,胁下痞硬所常用。
龙骨安神潜阳宜生用,收敛固涩宜煅用。

龙骨的作用:
重镇安神镇惊安神,敛汗固精,止血涩肠,生肌敛疮,龙骨治惊痫癫狂,怔忡健忘,失眠多梦,自汗盗汗,遗精淋浊,吐衄便血,崩漏带下,泻痢脱肛,溃疡久不收口。
1、龙骨治大人、小儿一切癫狂,惊搐,风痫,神志不宁:龙骨一两(火煅,研极细末),犀角、丹砂、琥珀、天竺黄各五钱(俱研极细末),钩藤、怀生地、茯苓各一两五钱(俱微炒燥,为极细末),苏合香三钱,牛黄二钱(俱用酒溶化)。共十味,总和一处,用胆星八钱,研细末,竹沥一碗,打糊为丸,如梧子大。大人服十丸,小儿服二、三丸,俱用生姜汤调灌。(<方脉正宗>)
2、龙骨治汤火伤:龙骨、生石膏、大黄、儿茶各等分,共研极细末,冷茶水调稀糊状。敷患处,敷后用纱布盖好(面部可不盖),每隔一日换药一次。(<中医杂志>(4):212,1957)
3、龙骨治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皮)三两,甘草(炙)二两,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牡蛎(熬)五两,蜀漆(去腥)三两,龙骨四两。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减二升,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伤寒论>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
4、龙骨治淋巴结结核(适应于干酪化者,或结核破溃者):煅龙骨、煅石膏、滑石各等量。共研末。将已炼好的猪油溶化,投入药末,搅拌成糊状,贮存备用。先将病灶清除干净,再用上药膏制成的油纱布条填塞创面。每日换药一次。开始时脓汁增多,一般3-4天后创面干净。连续应用1-2周。(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5、龙骨治好忘:龙骨、虎骨、远志各等分。上三味,治下筛。食后服方寸匕,日二。(<千金方>)
6、龙骨治小儿脐疮久不差:龙骨煅。细研为末,敷之。(<圣惠方>)
7、龙骨治心虚盗汗:龙骨五钱(火煅),茯苓一两,人参六钱,莲肉三两(俱微炒),共研为末,麦门冬(去心)四两,酒煮,捣烂成膏为丸梧子大。每早晚各服三钱,白汤下。(<方脉正宗>)
8、龙骨治阴囊汗痒:龙骨、牡蛎粉扑之。(<医宗三法>)
9、龙骨治产后虚汗不止:龙骨一两,麻黄根一两。上件药,捣细罗为散。不计时候,以粥饮调下二钱。(<圣惠方>)
10、龙骨治两耳湿烂,久不收敛:龙骨、亦石脂(俱火煅)、海螵蛸(水煮过)各三钱。共研细末。先用绵纸条拭干脓水,后吹末药。(<本草汇言>)
11、龙骨治遗尿淋沥:白龙骨、桑螵蛸等分。为末。每盐汤服二钱。(<梅师集验方>)
12、龙骨治小儿因痢脱肛:白龙骨粉扑之。(姚和众)
13、龙骨治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芍药、生姜各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龙骨、牡蛎各三两。上七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金匮要略>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14、龙骨治久痢休息不止者:龙骨四两。打碎,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分五服,冷饮。仍以米饮和丸。每服十九(<肘后方>)
15、龙骨治失精,暂睡即泄:白龙骨四分,韭子五合。上件为散子。空心,酒调方寸匕服。(<梅师集验方>)
16、龙骨治泄泻不止:白龙骨、白石脂等分。为末,水丸梧子大。紫苏、木瓜汤下,量大人小儿用。(<全幼心鉴>)
17、龙骨治劳心梦泄:龙骨、远志等分。为末,炼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莲子汤下。(<活人心统>)
18、龙骨治金疮出血:龙骨一两(五色紧者),诃子一两,白石脂半两,苧麻叶半两(系五月采来阴干者)。上为细末。水调服之。(<普济方>神仙止血散)
19、龙骨治白浊:糯米饭(晒干)四两,赤石脂(炒令焦黄)、龙骨(煅,别研)、白茯苓(去皮)各二两。上为细末,醋煮面糊儿焙干。每服五十丸,空心盐汤送下,食前服。(<魏氏家藏方>龙骨丸)
20、龙骨治血崩不止:龙骨(煅)、当归、香附(炒)各一两,棕毛灰五钱。上为细末。每服四钱,空心,米饮调下。忌油腻、鸡、鱼、炙博物。(<景岳全书>龙骨散)
21、龙骨治妇人无故尿血:龙骨五两。治下筛。酒e方寸匕,空腹服,日三(<千金方>)
22、龙骨治鼻衄出血多,眩冒欲死:龙骨研细。吹入鼻耳中。凡衄者并吹。(<梅师集验方>)

龙骨用药禁忌:
有湿热、实邪者忌服龙骨。

【牡蛎】牡蛎的功效与作用
麻黄根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第五篇

[牡蛎]牡蛎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牡蛎为牡蛎科动物近江牡蛎、长牡蛎及大连湾牡蛎、密鳞牡蛎等的贝壳,牡蛎的功效与作用平肝潜阳、镇惊安神、软坚散结、收敛固涩,牡蛎多服久服,易引起便秘和消化不良,牡蛎恶麻黄

[牡蛎]牡蛎的功效与作用:
牡蛎为牡蛎科动物近江牡蛎、长牡蛎及大连湾牡蛎、密鳞牡蛎等的贝壳,牡蛎的功效与作用平肝潜阳、镇惊安神、软坚散结、收敛固涩,牡蛎多服久服,易引起便秘和消化不良,牡蛎恶麻黄、吴茱萸、辛夷。
性味:咸,微寒。
归经:归肝、胆、肾经。
功效:平肝息风药;养阴药。【牡蛎】牡蛎的功效与作用
煅牡蛎:收敛固涩除酸的作用强,治疗胃疼、胃酸等。
生牡蛎:上收下敛,治疗头晕、便稀。有收敛、镇静、解毒、镇痛的作用;牡蛎的酸性提取物在活体中对脊髓灰质炎病毒具有抑制作用,使感染的鼠死亡率降低。
炮制方法:
1、生牡蛎:洗净、晒干,碾碎用。
2、煅牡蛎:将洗净的牡蛎,置无烟炉火上煅至灰白色,
来源:牡蛎为牡蛎科动物近江牡蛎、长牡蛎及大连湾牡蛎、密鳞牡蛎等的贝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先煎;或入丸、散。【牡蛎】牡蛎的功效与作用。外用:适量,研末干撒或调敷。
用药禁忌:该品多服久服,易引起便秘和消化不良,易出血者禁服,多服久服会导致心脏失血,且较难止血,要用生三七才能止血,所以说此药药性强,一般最好不用。
1、牡蛎治眩晕:牡蛎六钱,龙骨六钱,菊花三钱,枸杞子四钱,何首乌四钱。水煎服。(<山东中草药手册>)
2、牡蛎治心脾气痛,有痰。用牡蛎煅成粉,酒送服二钱。
3、牡蛎治百合病,渴不瘥者:栝蒌根、牡蛎(熬),等分。为细末,饮服方寸匕,日三服。(<金匮要略>栝蒌牡蛎散)
4、牡蛎治金疮出血:牡蛎粉敷之。(<肘后方>)
5、牡蛎治一切渴:大牡蛎不计多少,黄泥裹煅通赤,放冷为末,用活鲫鱼煎汤调下一钱匕,小儿服半钱匕。(<经验方>)
6、牡蛎治大病瘥后,小劳便鼻衄:左牡蛎十分,石膏五分。捣末,酒服方寸匕,日三、四次。亦可蜜丸如梧子大服之。(<补缺肘后方>)
7、牡蛎治小便数多:牡蛎五两(烧灰),童便三升。煎至二升,分三服。(<乾坤生意>)
8、牡蛎治胃酸过多:牡蛎、海螵蛸各五钱,浙贝母四钱。共研细粉,每服三钱,每日三次。(<山东中草药手册>)
9、牡蛎治小便淋閟,服血药不效者:牡蛎、黄柏(炒),等分。为末,每服一钱,小茴香汤下取效。(傅滋<医学集成>)
10、牡蛎治一切瘰疬:
方一:牡蛎(煅)四两,玄参三两。捣罗为末,以面糊丸如桐子大,早晚食后、临卧各服三十丸,酒下。(<经验方>)
方二:牡蛎粉五钱,和鸡胆汁为膏贴之。(<脉因证治>)
11、牡蛎治崩中漏下赤白不止,气虚竭:牡蛎、鳖甲各三两。上二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千金方>)
12、牡蛎治温病下后,大便溏甚,周十二时三、四行,脉仍数者:生牡蛎二两。研细,水八杯,煎服三杯,分温三服。(<温病条辨>一甲煎)
13、牡蛎治诸虚不足及新病暴虚,津液不固,体常自汗,夜卧即甚,久而不止,羸瘠枯瘦,心忪惊惕,短气烦倦:麻黄根(洗)、黄芪、牡蛎(米泔浸,烧赤)各一两。共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小麦百余粒,同煎至八分,去滓热服,日二,不拘时候。(<局方>)
14、牡蛎治盗汗及阴汗:牡蛎研细粉,有汗处扑之。(<经验方>)
15、牡蛎治卧即盗汗,风虚头痛:牡蛎、白术、防风各三两。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二。(<千金方>牡蛎散)
牡蛎肉营养丰富,素有[海底牛奶"之美称。据分析,干牡蛎肉含蛋白质高达45%-57%、脂肪7%-11%、肝糖19%-38%。此外,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及牛磺酸和钙、磷、铁、锌等营养成分。钙含量接近牛奶的1倍,铁含量为牛奶的21倍,是健肤美容和防治疾病的珍贵食物。
中药牡蛎在汉方中使用牡蛎壳为药材,磨为粉末,称为[牡蛎"。牡蛎味咸、涩,性微寒;归肝、心、肾经;质重镇降,可散可收。具有平肝潜阳、镇静安神;软坚散结;收敛固涩等功效。主治眩晕耳鸣,手足振颤,心悸失眠,烦躁不安,惊痫癫狂,瘰疬瘿瘤,乳房结块,自汗盗汗,遗精尿频,崩漏带下,吞酸胃痛,湿疹疮疡。
用法上分为生牡蛎(壳)与熟牡蛎(壳)两种。收敛固涩,用熟牡蛎;其他则生用。 软坚散结多与玄参、贝母搭配,镇静安神多与龙骨搭配,如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熟牡蛎中之碳酸钙多转为氧化钙,亦可用作制酸剂。
用药区别:
牡蛎与石决明,二者均贝壳类,都有平肝潜阳的功能,对于阴虚阳亢所致头目眩晕等证,均可配伍应用。然而牡蛎益阴制阳之功效强,且有良好的软坚散结和收敛和固涩作用;石决明以益阴明目见长。
龙骨与牡蛎,二者功能相似,常用须为用,以治阳亢眩晕,惊悸狂躁,心烦不眠,以及各种虚弱滑脱症。但龙骨入心以镇心安神见长,不能软坚散结,其益阴作用也不及牡蛎,故阴虚发热者少用;牡蛎咸以软坚硬散结,为治瘰疬痰核、胁下痞硬所常用。
应用宜忌:
1、牡蛎多服久服,易引起便秘和消化不良。
2、牡蛎恶麻黄、吴茱萸、辛夷。

[牡蛎]牡蛎的食用方法:
牡蛎味咸、涩,性微寒;归肝、心、肾经;质重镇降,可散可收;牡蛎是唯一可以生食的贝类;牡蛎具有平肝潜阳,镇惊安神,软坚散结,收敛固涩的功效。牡蛎主治眩晕耳鸣,手足振颤,心悸失眠,烦躁不安,惊痫癫狂,瘰疬瘿瘤,乳房结块,自汗盗汗,遗精尿频,崩漏带下,吞酸胃痛,湿疹疮疡。
1、牡蛎治滑脱诸证:牡蛎煅后有与煅龙骨相似的收敛固涩作用,通过不同配伍可治疗自汗,盗汗,遗精,滑精,尿频,遗尿,崩漏,带下等滑脱之证。牡蛎用治自汗,盗汗,常与麻黄根、浮小麦等同用,如牡蛎散(<和剂局方>),牡蛎亦可用牡蛎粉扑撒汗处,有止汗作用;牡蛎治肾虚遗精,滑精,常与沙苑子、龙骨、芡实等配伍,如金锁固精丸(<医方集解>);牡蛎治尿频,遗尿可与桑螵蛸、金樱子、益智仁、龙骨等同用;牡蛎治疗崩漏,带下证,又常与海螵蛸、山茱萸、山药、龙骨等配伍。
2、牡蛎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牡蛎质重能镇,有安神之功效,牡蛎用治心神不安,惊悸怔忡,失眠多梦等症,常与龙骨相须为用,如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伤寒论>)。牡蛎亦可配伍朱砂、琥珀、酸枣仁等安神之品。
3、牡蛎治痰核,瘰疬,瘿瘤,症瘕积聚:牡蛎味咸,软坚散结。牡蛎用治痰火郁结之痰核,瘰疬,瘿瘤等,常与浙贝母、玄参等配伍,如消瘰丸(<医学心悟>);牡蛎用治气滞血瘀的症瘕积聚,常与鳖甲、丹参、莪术等同用。
4、牡蛎治肝阳上亢,头晕目眩:牡蛎咸寒质重,入肝经,有平肝潜阳,益阴之功。牡蛎用治水不涵木,阴虚阳亢,头目眩晕,烦躁不安,耳鸣者,常与龙骨、龟甲、白芍等同用,如镇肝息风汤(<医学衷中参西录>);牡蛎亦治热病日久,灼烁真阴,虚风内动,四肢抽搐之症,常与生地黄、龟甲、鳖甲等养阴、息风止痉药配伍,如大定风珠(<温病条辨>)。

牡蛎蒸米饭
功效:鲜香可口,营养丰富。牡蛎被称为[海的牛奶",100g的生牡蛎中含有成年人一天所需动物性蛋白质的1/2,并含有丰富的钙、铁、碘等无机物。
材料:酱油4大勺,辣椒面1小勺,切好的葱1大勺,蒜蓉1大勺,香油、芝麻、胡椒粉各少量。
做法:
1、牡蛎去壳,用盐水洗净并除去水份。
2、把饭蒸的不软不硬,并在焖的时候放牡蛎蒸熟。
3、把饭盛在碗里,加佐料拌着吃。把饭做得干一点,并在焖的时候,放牡蛎,熟后加佐料拌饭吃。

海带紫草牡蛎肉汤
功效:主要治疗淋巴癌热痰内蕴型阴虚证:恶性淋巴结肿瘤(网状细胞型肉瘤、淋巴母细胞型肉瘤、恶性淋巴瘤、何杰金氏病、淋巴结转移癌),伴潮热盗汗、形瘦乏力、纳少口干、尿黄便干,舌光红,脉细数。
材料:海带50g,紫草10g,牡蛎肉250g。
做法:将海带用水发胀、洗净切细丝,放水中煮至熟软后,再放入紫草牡蛎肉同煮,食盐、油适量调味即可食用。

洋葱牡蛎
材料:牡蛎300g,洋葱、香菜各少许、胡椒粉、绍酒、精盐各少许、淡炼乳、淀粉各一大匙,番茄酱三大匙,酱油一小匙,白糖半大匙,精盐少许。
做法:
1、将牡蛎充分洗净,沥干水分,加精盐与胡椒粉并充分搅拌。
2、撒上切丝的洋葱,淋入绍酒,罩上微波薄膜或加盖,高火约1。5分钟。
3、将调料放入深容器中,倒入加盖或罩上微波薄膜,高火2分钟。
4、取出容器,搅拌均匀后再高火1。5分钟,盛入盘后,再装饰香菜即可。

蒜辣牡蛎
材料:牡蛎300g,嫩豆腐一小块、豆、豆瓣酱各一大匙,色拉油三大匙,淀粉两小匙,芝麻油一小匙,蒜苗三根,红辣椒一只,精盐少许; (a)酱油两大匙,绍酒一中匙,味精少许,白糖一小匙。
做法:
1、牡蛎加入少许精盐,轻轻抓洗,并以清水漂净、沥干,加入淀粉拌匀。
2、将蒜苗切成1厘米圆段,放入盘内,加入色拉油,高火3分钟爆香,并将豆豉、豆瓣酱及调料(a)倒入拌匀。
3、豆腐切小丁,放入牡蛎中,淋上豆豉等调料,加入辣椒段,加盖中高火9分钟,淋上芝麻油即可。

皮蛋牡蛎粥
功效:滋阴、降火、美容。适用于操劳、熬夜过度之阴虚燥热、神疲、面色无华者。
材料:皮蛋2个,鲜牡蛎肉100g,粳米100g,葱花、油、鱼露适量。
做法:将皮蛋除泥料及外壳,每个切成12等份,牡蛎肉洗净。把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煮成稀粥,再加入皮蛋、牡蛎肉、葱花、鱼露、油适量调味,再煮沸片刻,即可食用,每天2料,连用5天。

牡蛎猪红汤
材料:鲜牡蛎、猪血、小白菜,豆芽,辣椒片,蒜蓉,葱花、高汤2-3饭碗,红大酱半大匙,辣豆辩酱半大匙,辣椒粉一茶匙,老抽半茶匙,生抽一茶匙,麻油一大匙,料酒一茶匙,香醋、太白粉。
做法:
1、鲜牡蛎加少许料酒、太白粉稍腌。
2、猪血切粗丁,烫飞水。
3、麻油烧热,放进辣椒片、蒜蓉、辣豆辩酱炒香。
4、注入高汤,放进猪血、小白菜、豆芽,红大酱、辣椒粉、老抽、生抽、料酒,烧开后煮7-8分钟。
5、加入牡蛎烫熟,滴进香醋即可。

牡蛎汤
材料:鱼牡蛎300g,豆腐1块,酸菜50g,姜4片,九层塔10g,盐、米酒各1小匙,胡椒粉1/4小匙。
做法:
1、牡蛎放入盐水中泡15分钟,捞出,冲净;酸菜洗净,姜去皮,均切丝;豆腐洗净,沥干,切小块;九层塔洗净,摘下叶片备用。
2、锅中倒入半锅水烧开,放入豆腐块和姜丝煮熟,加入牡蛎、酸菜煮熟,最后加调味料调匀,撒上九层塔叶即可。

牡蛎蘸辣椒酱
材料:牡蛎500g、水芹菜100g、萝卜100g、茼蒿100g、酱油20g、辣椒酱 5g、醋10g、白糖5g、葱10g、蒜5g。
做法:
1、把牡蛎放到笊篱上用热水烫一下,捞出来冷却。
2、把水芹菜和茼蒿切成5cm长的段条,把萝卜切成丝。
3、在酱油里放入醋、白糖、辣椒酱、葱、蒜做成糖醋酱。
4、在碟子里铺上萝卜菜放上牡蛎后,旁边放上水芹菜和茼蒿,然后跟糖醋辣椒酱一起端出。

韩国烤牡蛎
材料:牡蛎500g、芋头100g、豆腐100g、芝麻盐2g、酱油20g、香油10g、醋5g、葱20g、蒜10g、胡椒面0。5g、生姜10g
做法:
1、把牡蛎用滚烫的盐水烫,把芋头煮熟后去皮,大的切成一半。把豆腐煎一下,切均匀。
2、在酱油里放入葱、蒜、香油、生姜汁、胡椒面、芝麻盐,做成调料。
3、在签子上交错串上牡蛎、豆腐、芋头后,抹上调料汁在炭火上烤。
4、待熟了以后放到碟子上,跟糖醋酱一起端出。

紫薇花牡蛎火腿汤
材料:
紫薇花4朵,牡蛎净肉500g,火腿末5g,水发冬菇10g,玉兰片10g,胡椒粉、盐、料酒、酱油、味精、鸡汤、姜片各适量。
做法:
1、紫薇花去萼杂质,洗净,切成细丝,牡蛎肉拣洗干净,沥干水分,切碎。火腿肉、玉兰片、冬菇分别洗净,都切成片。将牡蛎、冬菇、玉兰片各用开水焯一下。
2、锅烧热放入鸡汤、料酒、酱油、姜片、盐、大火煮沸,下入火腿、冬菇;玉兰片、牡蛎烧沸,下入味精、紫薇花细丝,调好口味,撒点胡椒粉即成。作佐餐食用。
功效:滋阴养血止血,健脾开胃解毒。用于虚损、烦热、产后血崩、带下、疮毒、失眠、心悸、健忘等症。

丝瓜烩牡蛎
功效:此菜中的丝瓜味甘,性凉,有清热利肠、凉血解毒、活络通经等功效。牡蛎味甘、咸,性平,具有滋阴补血、镇静解毒的功效。可治心神不宁、烦燥不安、火眼等疾,是夏季防暑之理想佳肴。
材料:牡蛎200g、丝瓜300g、姜米、葱花、精盐、胡椒粉、湿淀粉、色拉油各适量。
做法:
1、牡蛎洗净后,用沸水烫一下即捞出;丝瓜刮掉粗皮洗净,切成滚刀片。
2、净锅上火,放色拉油烧热,投姜米和葱花爆香,放入丝瓜片略炒,即掺适量清水,下入牡蛎,烧沸后调入精盐、胡椒粉,最后用湿淀粉勾薄芡,起锅装盘即成。

葛根的作用与功效及禁忌的功效与作用
麻黄根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第六篇

葛根的作用与功效:葛根的葛根黄酮具有防癌抗癌和雌激素样作用,可促进女性丰胸、养颜,尤其对中年妇女和绝经期妇女养颜保健作用明显,葛根中的微量元素硒、锰、锗等的含量也相当可观。葛根具有发表解肌,透发麻疹,解

葛根的作用与功效
葛根黄酮具有防癌抗癌和雌激素样作用,可促进女性丰胸、养颜,尤其对中年妇女和绝经期妇女养颜保健作用明显,葛根中的微量元素硒、锰、锗等的含量也相当可观。葛根具有发表解肌,透发麻疹,解热生津,升阳止泻之功效。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强、口渴、麻疹不透,泄泻、高血压颈项强痛等症。葛根的作用与功效及禁忌的功效与作用。现代研究葛根含有20多种异黄酮成分、葛根甙类、三萜类、生物碱及其他活性成分,具有多种药理作用。葛根中的总酮能增加脑及冠状动脉的血流量。葛根对动物和人体的脑循环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1、葛根配伍天花粉:葛根生津止渴;天花粉可入肺胃清肺胃之燥热 又能养阴生津以止渴 为清热生津之良药.二者伍用 有清热生津止渴之效 用于治疗热病口渴及消渴等证。
2、葛根配伍柴胡、石膏:葛根与柴胡 均轻清升散而解表退热;石膏清解里热.三药伍用 有解肌清热之功效 用于治疗外感风寒、邪郁化热之发热重、恶寒轻、头痛鼻干之证.
3、葛根配伍黄连、黄芩:葛根解表清热 升脾胃之阳而生津、止泻;黄连、黄芩清热燥湿.三者配用 共奏清热解表、燥湿止泻之功效 用于治疗湿热泻痢.
4、葛根配伍人参、茯苓:葛根升脾胃清阳而止泻痢;人参大补元气;茯苓健脾渗湿.三药合用 有益气健脾止泻之功效 用于治疗脾虚泄泻.
5、葛根配伍麻黄、桂枝:葛根善于缓解项背肌肉痉挛 为表证兼项背强急之要药;麻黄、桂枝有发散风寒之功效.三者合用 共奏散寒解表、缓急止痛之功效 多用于治疗风寒表证而见恶寒无汗、项背强痛者。

葛根的功效与作用
1、经常吃野葛食品能姿容养颜。促进皮肤白皙、光润、细腻,使女性焕发青春光彩。葛根的作用与功效及禁忌的功效与作用。人们经常食用的大豆中含有微量的异黄酮,野葛食品对妇女产后带来的多种疾病有抑制功能。
2、野葛具有很好的丰胸功效,内含异黄酮相当可观(葛根异黄酮又叫植物雌激素),它不仅具有使乳腺丰满坚挺和乳房组织重构的作用,而且对子宫、卵巢和皮肤也有作用。野葛根中的异黄酮成分,不仅具有有效的抗乳腺癌作用,而且还有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功能。
3、常吃野葛食品能调理更年期综合症。 随着年龄增长,体内下丘脑--垂体 -- 性腺轴的平衡被打破,出现失眠、多梦、头晕、目眩、烦躁、不安、猜疑、忧郁等症状。这就是医学上说的[更年期综合症"。
4、经常食用野葛制品对更年期综合症有调理作用。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对钙的吸收减少,钙降低,骨骼脱钙,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症,经常食用野葛制品可预防骨质疏松。

葛根粉的作用与功效
1、葛根粉也称葛粉,分为葛根淀粉和葛根全粉。葛根内含12%的黄酮类化合物,如葛根素、大豆黄酮苷、花生素等营养成分,还有蛋白质、氨基酸、糖、和人体必需的铁、钙、铜、硒等矿物质,是老少皆宜的名贵滋补品,有[千年人参"之美誉。既有药用价值,又有营养保健之功效。
2、葛根粉主要有降脂、降压、降火、清热解毒、升阳解肌、解痉镇痛、透疹止泻、增加脑和冠状血糖、改善脑微循环等功效,是防治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心绞痛、糖尿病、脑血栓、肠胃病等多种疾病的药品的重要原料,同时对女性美容健身、丰胸等具有特殊功效。
3、<本草纲目>记载,葛粉具有清热降火、滋阴解毒、升阳生津、开胃进食之功效,对治疗和预防胸膈烦热、中风头痛、高血压、冠心病、降血脂、抗癌、消癌肿、减肥胖、抗衰老等均有特殊功效。同时,经现代科学检测,本品含人体必需的锌、铁、钙、维生素b1、b2等微量元素及多种氨基酸,是营养价值很高的天然食品。
葛根粉怎么吃
葛根粉的吃法:
野生葛根粉吃法:
葛粉香嫩滑爽,美味营养,男女老少皆宜,长期食用,无任何毒副作用,有益身体健康,被誉为[长寿粉"。每天食用1至3小包(25克/小包),早中晚均可。
食用说明: 热食、冷食、冲食、炒食。
冲调方法:取25克葛粉放入碗中,用等量的冷开水充分搅匀成桨,再用沸水200-250克冲熟即食,若须清热降火,冷开水冲服效果更佳。此外,还可冷食、热食、炒食。

葛粉冲泡流程
1、准备野生葛粉一包、凉水、碗、勺子; 
2、将野生葛粉倒于碗中;
3、先用少量凉水搅拌稀释,充分调匀至无阻力感(凉水不宜过多);
4、缓缓倒入95度以上的开水,边倒水边用勺子不停的搅拌;
5、搅匀后的葛粉成半透明胶状(若水温过低,将呈乳白色糊状,可倒入铁锅内或放置在微波炉中加热成透明糊状,即可使用);
6、可根据自己的口味调配需要的味道(如添加适量的白糖)。

凉拌葛粉
原料:葛粉25g,糖50g,花生仁、芝麻适量。
制法:
1、将葛粉25g用冷水调湿,冲入250g沸水搅匀。
2、拌入炒熟的花生仁、芝麻、糖,调匀即成。

葛根粉粥
1、将少量葛粉倒入碗中,再将冷开水倒入碗中搅拌后食用。
2、取葛根粉一至二勺放入碗中,兑同量冷水稀释,沸水冲搅成糊状食用。
3、煎成大饼,切片与猪肉同炒作菜,风味独特。

葛粉粥
材料:葛粉200g,米300g,皮蛋2-3个。
做法:
1、先将米洗净,煮粥,成粥状时加入葛粉用温火煮。
2、煮好后调匀,加入切碎的皮蛋调匀即成。
宜忌:适用于高血压、冠心病、老年性糖尿病、慢性脾虚泻泄、夏令口渴多饮等。脾胃虚寒者忌食。
来源:<太平圣惠方>
葛根汤
方名:葛根汤(发表之剂)
组成: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芍药二两(切)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煎服法:右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诸汤皆仿此。
主治:1。治太阳病,项背几几,无汗恶风。2、亦治太阳阳明合病下利。
方义:此以中风表实,故加二物于桂枝汤中。
变化方:
1、本方除麻黄,名桂枝加葛根汤,治前证汗出恶风者。
2、本方加黄芩,名葛根解肌汤,治发热恶寒,头痛项强,伤寒温病。
3、本方加半夏,名葛根加半夏汤,治太阳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
总结:发汗兼解肌
葛根素
葛根素是从豆科植物野葛根中提取的一种单一成份黄酮苷,具有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扩张冠状动脉和脑血管、降低心肌耗氧量等作用,其制剂葛根素注射剂临床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及视网膜血管病、眼底病及突发性耳聋等。随着葛根素在临床广泛使用,有关不良反应报告也日趋增多。监测发现,葛根素注射剂能够引起急性血管内溶血的发生,易发生药物蓄积,产生毒性,损害肝肾。葛根素注射剂引起溶血反应多为再次用药时发生,连续用药7天以上,尤其是既往用此药出现过皮疹等过敏现象者,再次用药往往在很短时间内甚至10分钟内即出现极其严重的不良反应。因此,使用葛根素注射剂时应详细询问患者用药史,对该药过敏的患者应避免再次使用。
葛根茶
泡葛根茶的时候第一浇最好用冷的纯净水泡三到五分钟(冷水为杯子的四分之一),再倒开水,之前的冷水不要倒掉以利于葛根王茶里的水溶性葛根素和葛根黄酮充分释放出来。
葛根茶具有改善脑部血液循环之效,对葛根茶具有清热、分解酒精、醒酒健胃、解
酒护肝等功效。对降低血脂、血压、血糖,辅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神经性头痛等有明显效果。酒前泡服可使酒量大增,酒后泡服可促使酒精快速分解和排泄。将其作常规饮料泡服,久服可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压,养肝护胃。因高血压引起的头痛、眩晕、耳鸣及腰酸腿痛等症状有较好的缓解功效。经常饮用葛根茶对治疗高血压具有明显的疗效,其制作方法为将葛根洗净切成薄片,每天30克,加水煮沸后当茶饮用。
葛根粉的副作用
想找到葛根粉的副作用还是比较困难,葛根粉是一款绿色健康的保健食品,葛根粉的副作用是没有的。葛根粉有丰胸的作用,葛根粉对女性有调节内分泌修护肌肤的效果,葛根内含12%的黄酮类化合物,如葛根素、大豆黄酮苷、花生素等营养成分,还有蛋白质、氨基酸、糖、和人体必需的铁、钙、铜、硒等矿物质,是老少皆宜的名贵滋补品。葛根粉能润畅通便、解除体毒,葛根粉能使胸部逐渐涨大,乳腺细胞被激活,乳房变得坚挺而丰满。(在弹性限度内最大程度的丰满、挺拔可促使乳房二次发育,但又不使身体肥胖)无反弹,小叶增生得到改善,全身肌肤变得细腻润泽、有弹性,痛经及月经不调得到改善。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anzhugongchengkaoshi/732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