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养殖技术及场地建造

| 建造师考试 |

【www.guakaob.com--建造师考试】

篇一 青蛙养殖技术及场地建造
陈彬养青蛙建青蛙养殖场年赚百万

陈彬正为青蛙投放饲料。

  □李磊 特约通讯员 曾佐然 文/图

  泸县玉蟾街道龙华村三组村民陈彬,将一只只绿色美味的人工养殖青蛙送到餐桌上,让人们一饱口福。

  他是怎么做到的呢?8月12日,笔者满怀好奇,驱车来到位于龙华村三组的泸县利园亿蛙水产养殖场,展开走访。

  耗时5年 攻克技术难题

  “呱、呱、呱……”在养殖场刚一下车,笔者就听到蛙声一片,放眼望去,面前的约一二十亩地,全被网罩隔成一个个小方块。走近一瞧,里面有不少青蛙。

  “养蛙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养殖初期我遇到了重重困难,曾经也想过放弃。”谈起青蛙养殖,今年44岁的养殖场负责人陈彬显得格外兴奋。他一边带笔者进场参观,一边谈起他的养蛙历程。2009年,陈彬发现人工养殖的青蛙已成为人们餐桌上稀缺的美食,便瞄准商机,从浙江引进蛙种,回乡发展青蛙养殖。

  “野生青蛙靠捕食移动昆虫而生存,不会吃静物,人工养殖青蛙喂养的是静止的饲料,难点在于对野生青蛙进行驯化和饲养技术上的改进。”陈彬说,为此,他花了五年时间潜心学习和研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后来,他终于攻克了技术难题,通过不断的人工驯化让种蛙学会了吃静食,种蛙也将这个功能传递给了后代。同时,由于青蛙的视力不是特别好,存在盲区,陈彬针对性地设计了弹性喂食台,只要青蛙跳上台,饲料就会弹起来成为运动食物,很容易就被青蛙发现、捕食。

  成效显现 每亩利润4—6万元

  攻克技术难题后,陈彬获得了林业部门颁发的特种养殖许可证,成立了泸县利园亿蛙水产养殖场。

  “青蛙饲养成本低,幼苗期喂牛奶,以后喂专业配方高蛋白饲料,每斤青蛙只需2斤饲料。加上人工工资和日常开支,每斤青蛙成本约在10—12元之间。而每斤青蛙的市场价在25—32元之间,亩利润在4—6万元。”陈彬算了一笔账。

  陈彬说,目前他养的青蛙供不应求,重庆、内江、泸州等地商家都会上门来订购,坐在家门口就能完成销售。经过几年的摸索,养蛙场已投入了资金100余万元,如今养殖面积已发展到20余亩,每亩产量约2500—3000斤,年产量可达5—6万斤,今年年产值可达180万元,纯利润将超过100万元。陈彬也被当地人戏称为“青蛙王子”。

  稻田养蛙 带动村民致富

  看到陈彬的青蛙养殖场生意红火,前来参观学习的村民络绎不绝。“我看了陈彬的青蛙养殖场,听了他的介绍,感觉这个项目很值得我们村发展。”玉蟾村村支书刘良俊说,玉蟾村已经决定带领村民和陈彬合作发展青蛙养殖项目。

  “农民的农田十分宝贵,叫他们放弃种稻谷,好多村民都不愿意,明年我计划在现有的基础上,带领乡亲们发展稻田绿色养蛙。”陈彬说,稻田绿色养蛙是在稻田里投放蛙苗,稻田不喷农药不施肥,青蛙采用自然养殖和人工喂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养殖,实现种田和养蛙两不误。“目前养殖场的种蛙繁殖量与日俱增,已能满足100多亩的养殖需求。”

  “接下来,我计划带动邻里乡亲共同养殖,一起增收致富。”陈彬说,他们计划由村民投入养殖资金和提供稻田,陈彬提供技术和蛙苗,并按市场价或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收购村民的青蛙,解决其销售后顾之忧。同时,陈彬高价收购村民蛙田里种出的稻谷,开发绿色新产品——蛙稻米,让双方收益实现最大化。

  特 别 提 醒

  陈彬特别提醒:人工养殖青蛙,需要具备引种证明、场地证明、资金证明,还需要配备与驯养繁殖野生动物相适应的技术保障、规范的饲料来源、相应的设备设施等。待通过林业部门的实地勘验,获得了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后,才能合法饲养。

  知识:新手该如何养好虎纹蛙

  1.办理合法的养殖手续
 
  市场上,土青蛙养殖比牛蛙售价高,养殖效益更为显着。但应该指出的是,青蛙属于省级保护动物,其运输、销售都有明确 的政策规定。养殖者在开展养殖的同时,要向相关的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办理《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依法养殖,合法经营。该证的核发单位是各省(直辖市)林业厅,由各县 (市)林业局负责申报。
 
  2.掌握养殖技术
 
  青蛙养殖技术目前还不是很成熟。青蛙养殖是一项技术含量 高,管理精细的工作,切不可有一点马虎。受青蛙养殖效益高的 诱惑,越来越多的新手进人到养蛙行列。从实践来看,种蛙的培 育跟不上、活饵的供应无法满足,平时疾病预防未按要求进行, 导致很多养殖户出现亏本。因此,掌握青蛙的生物学习性和H常 管理要求,是确保养殖成功的基础性工作。
 
  3.改善养殖场地设施
 
  青蛙对环境变化比较敏感,特别是变态期的青蛙。大量施用农药、化肥造成的农业水源污染,对青蛙养殖的危害很大,必须引起重视,所以在选择养蛙场地时,必须仔细考察周边环境,要选择独立的进排水设施,保证水源的安全。
 
  4.保证饵料充足
 
  目前,青蛙养殖大都以活饵为主。在养殖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活饵,很多养殖户因为无法保证充足的饵料而导致出现大量的僵苗,经济损失惨重。做好饵料培育,保证充足的饵料来源,是青蛙养殖成功的关键。在养蛙前就必须仔细盘算,不打无准备之仗。在无法保证大量的饵料情况下,要及时减少养殖密度。

篇二 青蛙养殖技术及场地建造
青蛙养殖技术工序(种蛙培育)

青蛙养殖技术工序(种蛙培育)

篇三 青蛙养殖技术及场地建造
青蛙养殖池的设计

青蛙养殖池的设计

青蛙养殖池的设计可以根据具体条件而定,常见的有两种类型:

1、稻田养蛙 稻田养蛙要求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保水能力强、肥力偏差的稻田。四周要设围墙,墙内壁抹光滑,防止青蛙逃逸。水深10-20厘米,稻田的进出水口设置闸网,

以拦阻蝌蚪外逸。在田中另设孵化池,池上设网,以防来自空中的敌害。

2、大型养殖场的设计 养殖池要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清洁、水温适宜、没有污染的地方修建。养殖池的围墙以网类、水泥板、塑胶板或砖砌均可。外围墙的基部埋入地下约15-20厘米,墙里面需再用尼龙网围一层,以防青蛙撞伤,同时对外来蛇、鼠也有防御作用。养殖声的上方应用网围起,以防鸟类的侵害。池底一般以泥土为宜,以利青蛙入土越冬。根据青蛙不同发育期的需要,在大养殖池里要建有产卵池、孵化池、蝌蚪池及成蛙池。

产卵池:有中央池和沟畦池两种。中央产卵池的墙壁以水泥板、网类或砖砌均可。高90厘米,设在大池在中央,面积按需要而定。陆地面积占三分之一,其上放掩蔽物,如木板或稻草,并种花草或设葡萄架,以遮荫。50平方米的产卵池可放种蛙35-40公斤。

沟畦池是以宽8.4米、长10米、高1.1米为一间接的产卵池。池里挖平行沟畦,相间120厘米,沟里放水,水深10-15厘米。畦上每隔30厘米放置一块掩蔽木板,木板高9厘米,长、宽各70厘米,板上覆盖稻草,使之阴暗凉爽。板缘下方的地面,挖一浅沟,使种蛙进入栖息。中央产卵池及沟畦产卵池均先铺下细目网,产卵后,将网连卵块一起提起,移

至孵化池孵化。

孵化池:为便于观察蝌蚪,用砖砌的水泥池最好,高40厘米、宽120厘米、长300厘米左右,并设注排水口,以便注排水,控制水温和水位。池上架设凉棚,以防午间阳光直接

曝晒。孵化池的水要清洁干净,进行消毒,以提高孵化率及减少病害。

蝌蚪池:可用砖砌或挖泥池。砖砌的蝌蚪池一般高60厘米,宽120厘米,长400厘米,水深20-25厘米即可。泥土地边用黑色塑料布铺上,以便清洗池底,并能吸收阳光增设水温,促进蝌蚪生长。蝌蚪池也可为长方形水泥地,其池壁抹水泥,池底留泥土,以4×6平方米为一单地,池壁有一定斜度,设排水孔,水深50厘米。内养水葫芦,外围竹箔防敌。蝌蚪将变态时,放入布代或集蛙盒,供变态的幼蛙荫凉掩蔽及栖息。捕捉时利用手网,慢慢地自水中向上连盒一起捞起。集蛙盒高5厘米,长、宽各20厘米,用两块薄木板,在它们四个

角间钉上支柱即可,其余四边均留空。

成蛙池:为便于大小分养、投饵和捕获,防止疾病传染及控制密度,成蛙池不宜太大。青蛙虽然喜栖于水旁,但并不常栖于水中,所以池里的水域不宜太多,应多留陆地以供栖息。池以长方形为好,池里设3-4条注排沟。例如以长16米、宽8米,高90厘米的场地。池内做成畦沟状,畦宽150厘米,沟宽70厘米,水深10-15厘米,靠墙两旁陆地,每隔10-20厘米,放置一个掩蔽用的木板或三夹板,其长、宽各1米左右。板下面垫高3.5厘米,以利青蛙栖息。放置木板的目的是创造一个蛙类的生态环境,并避免外界人畜骚扰,保持荫凉及防止风吹雨打。木板可以根据青蛙的成长调节高低。这样躲于板下的蛙只数目及大小相近似。便于控制投饵的位置和调节投饵量。场内的陆地要踏实,保持良好的注排功能。注排水孔要

加设纱网,以防适敌害侵入及青蛙逃出。

青蛙池的面积与放养的数量应根据各期全形大小和水源供应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每平方米蛙卵5000-7000粒,蝌蚪1000-2000只,幼蛙70-100(40天以内100只,40天以上

70只),成蛙,种蛙20-30只。

青蛙的饲养管理

1、蝌蚪的饲养管理 刚孵化出的小蝌蚪,喜欢群集在一起,并附着在卵膜上或水草上。这时水温应保持在23-25°C。5-7天内小蝌蚪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很弱,死亡率最高。水中缺氧、水质过肥、水温突然变化均可引起蝌蚪的大量死亡甚至全部死亡。如果这时将膜捞起,蝌蚪也容易死亡和发育不良,生长缓慢,体质弱等。最好是蝌蚪留在原孵化池加深水饲养7-10天后再转到蝌蚪池饲养,这样能提高成海率。转池时蝌蚪尚小,游泳能力差,须靠吸盘附着休息,池内要多放些树枝和水草等。蝌蚪生后肢以后,喜在水底的泥沙或草根树叶下栖息。风雨前夕的低压闷热天气,蝌蚪表现得十分不安宁,不停的上下垂直游动到水面换气或腹部朝上、口露出水面游动。在不流动的水中,因水中缺氧,蝌蚪食欲不振,不大游动,注意水质的变化,水温要保持在23-25°C。如果水不干净或酸碱度过大,蝌蚪就有死亡的危险。在观察中,如果发现全池的蝌蚪有三分之二均在水面上浮游不肯深入水底,而且精神不佳,游动无力,说明温度过高或是水中浮游生物太密而影响水质,水不干净,或是水中氧气不足等,应及时换新水,同时要及时清理残饵,以免发生死亡的危险。 蝌蚪的饲料要特别注意新,同时要根据蝌蚪的不同生长时期而供应,5天以后开始取食浮游藻类,可以供应些豆浆、少量蛋黄、水蚤、空心菜、木瓜、番茄及水中的浮游动物,每天两次,但蛋黄数量不宜太多,以免影响水质,也可以喂些厕所中的粪蛆或用沙头鱼繁殖的蛆。动物性与植物性饲料要互相增加,可以增加精料,用玉米和麦麸1:2煮成糊状加在植物性饲料中一起喂,每天3-4次。一个月以后,饲料可粗些,如西瓜皮、腐烂南瓜、番茄等饲料。此外,还应开始喂些混合饲料,采用的配方为:菜子饼(粉状)60%、米糠(或麦皮)30%、大豆粉5%、鱼粉5%,日投量为每百只50克。动物饲料以水蚤、红虫、田螺、死鱼烂肉等。动物饲料要切碎放在饲料台上,粉状饲料可直接撒拨。饲料台用木板做成,置水下10厘米深的地方。此外,还可以培养小球藻,施肥培肥,培育浮游生物自然喂养。小球藻的营养成分很高,含蛋白质约

【青蛙养殖技术及场地建造】

40-50%,相当于花生米的两部,鸡蛋的五倍。素有“水里猪肉”之称。其繁殖也很快,一昼夜能繁殖10-100倍,是饲养蝌蚪的理想饲料。 在18-28°C的条件下,饲料供给正常,青蛙孵化后20天后肢开始长出。约经50天又长出前肢,此时蝌蚪停止摄食,靠吸收尾巴供给养料,同时历尾和鳃的退化而开始将头伸出水面用肺呼吸。经10天左右,青蛙尾部吸收完毕,开始登陆生活。这时再回到水中不是潜游,而是在水面沲游。整个蝌蚪时期为60天。

2、幼蛙的饲养管理 刚上岸的幼蛙,由于生理和环境都发生变化,生命力很弱,适应环境能力差,如环境干燥,烈日曝晒,大雨拍打等都会使它死亡。要求水温在20-28°C为适,水质要清洁。池水要求5寸左右,池中留三分之一的陆地,供幼蛙栖息。有条件应建几个幼蛙池,蝌蚪一变成幼蛙即移往幼蛙池饲养。幼蛙性好动,而且有强吃弱的弊害,转池时必须按大、中、小三类分池放养,还要经常巡池,视其生长发育情况经常加以调整饲养。在同一池内,力求大小强弱一致。要注意调节密度,每平方米100只左右为宜。如果天气炎热,密度还应减少。如是静水要经常换水,流水饲养也要加速水流,以减少温度的升高和供应充足的氧气。尤其是要在池上搭凉棚,如种丝瓜、葡萄等,尽量减少烈火日曝晒。 幼蛙主要以洗虫为食,这是由于生理结构所决定的。它的头部有一双假眼,其结构较复杂,也较独特,主要靠眼后的一个视网膜来看东西,无论是白天或黑夜,只能看见它活动着的东西,静止的东西则看不见,故它只能捕食蛆、小鱼、红虫、小虾、蚯蚓等.其食量与温度有很大关系,气温在23℃左右时食量较多,温度过高或太低食量都有所减少,甚至有时全部停食。 在大量人工养蛙的情况下,仅依靠花卉招引昆虫是不能满足青蛙要求的,必须采用人工投喂。一般在幼蛙时期,就要进行训练,使之适应吃死饵的生活习惯,如死鱼碎肉、鸡鸭的五脏等。训练的方法有以下的几种: (l)活饵与死饵混合诱食:在饲料盘中放些碎肉死虫之类,再放数条活泥鳅,将饲料盘的一半放在水里,一半露出水面,由于泥鳅在饲料盘中活动,幼蛙看见盘里的饲料都是活动的,就拼命抢着吃。如果没有活泥鳅,可在饲料盘上装一桶水,桶底开一个小孔,使桶中的小一滴一滴地滴在饲料盘的水中,水一震动,盘中的死饵也跟着摇动,幼蛙以为是活饵就都围过来吃。时间一久、幼蛙吃死饵就成为习惯。 (2)用细铁丝姚着死了的虫体或揉成虫样的碎肉条或面团,挂在水中,幼蛙也会去捕食。 (3)直接喂给死饵。幼蛙开始第中个月喂活饵三分之二,死饵三分之一;一个半月时改为活死饵各一半;两个月时活饵三分之一,死饵三分之二;两个半月后可全部喂死饵。死饵须视青蛙体形的大小,一般要

切成块,大小以一口能吞下为原则,免得互相争夺而影响生长。

3、成蛙的饲养管理 成蛙的管理与幼蛙大体相同,只是其体形较大,放养的密度较小些,每平方米放成蛙40只左右为宜,成蛙饵料较为广泛,如蚯蚓、蛆、蜗牛、红虫、甚至死鸡、 死鸭及动物五脏等。青蛙食量很大,如果动物饵料不足,还可以暇些混合饲料。最好是在蛙池上安装黑光灯或者两盏100瓦电灯诱蛾喂蛙。青蛙一天可吃昆虫200—500只。青蛙的投料量可按季节而定。一般冬眠出蛰后,4月份开始吃食,但食量并不大,对食物的反应还迟钝,10天不投食还可以正常生活。5月下旬以后食量逐日增加,按蛙的体重的10%投食;7—8

月份食量最大,而且对食物的反应十分敏感,必须按体重30%投饵。如果饵料不足,青蛙

逐日消瘦,精神不振,两天不给食就有死亡的危险。5天不给食就会大量死亡。

青蛙人工养殖的繁殖管理技术

1、种蛙的选择 选择经过第二次产卵的种蛙受精率较高,第三、四年的雌蛙产卵数量虽然多,但受精率较差,第一年蛙产卵孵化率也较低,不适作种蛙。为了便于管理,最好在同一批种蛙中选择体形强大、发育正常、行动活跃者为种蛙。经过选择后的种蛙按1只雄蛙2-3只雌蛙的比例放入产卵池待产,一般20平方米的产卵池可放种蛙1400-2000只。产卵池中要放置水草或种水莲花,其数量约占水面的三分之一。池上须种丝瓜或葡萄之类搭架遮荫。池的周围尽量避免强烈的声音和其它噪音。若在稻田的中央建立产卵池,产卵池内设产卵筐,产卵筐上口直径30厘米,下口直径70厘米,高40厘米。每个产卵筐放20-30组的种蛙。经常观察,如发现有卵块就捞出放到孵化池里,然后放走已产卵的雌蛙,使雄蛙继续

抱对。【青蛙养殖技术及场地建造】

2、青蛙的交配交卵 青蛙每年3-7月份都产卵,北方产卵迟些,南方各省3月份就开始产卵,4月份是产卵盛期。但种蛙的抱对、交配、产卵的早晚与气温、饲养池的水温及水的深度有很大关系。当水温15°C以上时雌雄蛙开始拒对。18-28°C是最适的产卵温度。在产卵季节将到时雄蛙不断地鸣叫吸引着雌蛙。雄蛙一般提早一星期左右发情。雌蛙未发情时拒绝抱对,已发情则常徘徊于浅水中或岸上依恋在雄蛙的周围,肚皮比平时膨胀,性冲动,食量忽减。青蛙没有交尾器,不能进行体内受精,而是通过雄性拥抱着雌蛙完成受精过程的,雄蛙的第一指内侧有膨大的肉垫,称婚垫。婚垫上富有腺体和角质刺,其分泌物和角质刺将加固拥抱的作用。当雌蛙成熟发情时,雄蛙即跳上雌蛙背上,将前肢搂抱在雌蛙下面,用小腿挤压雌蛙腹部,同时摆动两后足,磨擦雌蛙的泄殖孔,雌蛙将卵排出体外,雄蛙即射精于卵上。产卵后,雄蛙自行离去。雌蛙处于半休克状态,1-2分钟后,才慢慢地离开,到阴凉的地方安卧休息。青蛙抱对产卵的时间一般1-2天,有时也长达3天。产卵一般在夜进行,

黎明前为最高峰,一只50克以上的雌蛙,每次产卵在一万粒左右。

青蛙产卵时要求安静的环境,轻微的振动可使产卵暂时停止,强烈的振动或长时间的干扰,会使它迁移产卵地点。产卵的进行取决于雄蛙的腿与足的活动,雄蛙腿足停止活动,雌蛙即停止产卵。如遇强烈的冷风侵袭,水温突然下降到15°C以下,产卵也就停止。此时可设法增温,使它正常产卵。在产卵期间,如果池内的雄蛙多于雌蛙,有同性相抱或两只雄蛙抱一只雌蛙的现象,第三者将一雄一雌同抱住,或反方向抱于雌蛙的胯部,使雌蛙不能正常

产卵甚至死亡。所以产卵池的种蛙必须按一雄二雌(或三雌)的比例放养。

3、人工催产技术 性成熟的种蛙并非每只都能产卵。如环境不适合,发育不良,体质较差,气候恶劣等影响其产卵。为了使青蛙产卵及孵化整齐一致,必须进行人工催产。通常

用脑下垂体注射法:将一只青蛙的头上顶壳打开,将大脑除去,在在脑之下有约半个粒粒大小的白色物体,即是脑下垂体。将脑下垂体放入沉淀管中,用玻棒加以研磨,加入生理盐水溶解后,用经过消毒的注射筒,给雌蛙进行腿部肌肉注射,注射两次即可使雌蛙产卵。

4、人工采卵及孵化 青蛙产下的卵又小又软,泥黄色、圆形,卵外有胶质膜保护,并互相吸附成片浮于水面,或附着在水草上。如果卵沉入池底,必须设法使之附在水草上。采卵时间在每天早上10点钟左右,捞卵网和盛卵网将蛙卵连同附着的水草捞起,放于桶中,再轻轻地放入孵化池内。放卵时要尽量保持原来的方向,即正面朝上,反面向池底。如果方向搞错,对孵化率有很大的影响。同一批卵要放在同一孵化池,这样孵出来的蝌蚪大小一致,方便管理。如果在一池中放不同期的卵块,孵出来的大小蝌蚪生长速度不一,弱小的就会逐渐衰弱而死亡。在孵化期,水温必须保持在20-25°C之间。在换水、换盘时,如水温突然升降5°C以上或水温低于4°C,高于28°C或强的惊动均可导致蛙死亡。因此,观察蛙卵孵化时动作要轻,不能随意搅动池水,以免蝌蚪幼体漂离卵膜,影响成活率。经过两天孵化,

蛙卵略能摇动,3-4天即成蝌蚪形态,5天左右孵化小蝌蚪。

虎纹蛙的食性和生长

一、生活习性

虎纹蛙常生活于海拔900米以下稻田、沟渠、池塘、水库、沼泽地等有水的地方,其栖息地随觅食、繁殖、越冬等不同生活时期而改变。繁殖季节主要在稻田等静水、浅水区活动。当年小蛙和上年孵出的个体小的幼蛙,大多生活于石块砌成的田梗、石缝等洞穴中,埂或由石块堆砌而成,或由泥土堆成,洞穴的深浅、大小不一。蛙藏匿于洞穴中,仅将头部伸出洞口,如有食物活动则迅速捕食之,若遇敌害则隐入洞中。在黄昏后的几个小时,虎纹蛙活动最为频繁,尤其是阵雨的傍晚,显得异常兴奋。

二、食性

虎纹蛙是肉食性的动物,在自然界中以捕食蝗虫、蝶蛾、蜻蜓、甲虫等昆虫为主。虎纹蛙蝌蚪则靠摄取土层和水里的原虫、藻类及有机碎屑等天然饵料为食。 一般蛙类只能看到运动的物体,故只能捕食活动的食物,这种捕食习性给蛙类的大规模人工养殖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虎纹蛙与一般蛙类不同,它不仅能捕食活动的食物,而且无需驯化便可直接发现和摄食静止的食物。将新鲜的或干的鱼肉片或小的死鱼投放于无水的饵料台上或水中,它都能取食。

对静止的食物有选择性,一般偏爱有泥腥味的食物,如鱼肉、螺肉、蚯蚓等,畜类的肉片也可被其食用,但吸引力远不及鱼肉片、蚯蚓等;纯植物性饲料,如大米、饼干之类则基本上不被取食,对以鱼粉为主的混合饲料尚可摄食。由此可以推知,虎纹蛙对静止食物的选择性不但凭借视觉,而且还凭借了嗅觉和味觉器官。

篇四 青蛙养殖技术及场地建造
青蛙养殖入门十大疑难解答

青蛙养殖入门十大疑难解答: 1、青蛙养殖难吗? 答:青蛙养殖处于初期阶段,技术不成熟,所以目前来说存在一定的难度! 2、青蛙养殖什么价格? 答:青蛙的价格分地区性,地区,市场,季节等因素的差异导致了各地价格上 的差异! 3、哪里有种蛙或者种苗买? 答:青蛙养殖处于初期阶段,没有完全巩固的技术,不像牛蛙之类的,有了多 年的养殖经验,所以说,青蛙养殖目前来说只是在拓展阶段,没有人能提供所 谓的种蛙种苗,就算有也只是炒种,勿信! 4、哪里有技术可以学? 答:诸如去哪购买种苗这类的问题,现在所谓的学习班也只是为了赚点学费, 赚点种蛙钱而已,他们的重心不是在研究青蛙养殖上,而是在研究如何能赚到 心态迷茫者的钱,青蛙养殖技术不是光靠那么几天就能学会的,而是在于自己 的亲力亲为! 5、青蛙养殖种蛙种苗怎么解决? 答:由于各地气温不同,青蛙出洞的时期也不同,大概是从三月份开始就有青 蛙出洞了,那个时候可以自行到野外收集种蛙或者青蛙卵,不需要购买所谓的 “种”! 6、青蛙养殖的重心是什么? 答: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有了充足的食物才是青蛙生长的前提,所以食物关是 最重要的,其次就是平时的病害防治,天敌预防,生长环境的卫生。 7、青蛙养殖繁殖、生长问题? 答;青蛙一般每次产卵在1000-2500粒左右,从卵到蝌蚪需要一个星期的孵化期 ,从蝌蚪到幼蛙需要2.5-3个月,从幼蛙到商品蛙需要4-5个月时间,时间的长 短取决于个人的养殖技术,养殖温度和投喂饲料的营养成分的高于低! 8、青蛙养殖场地建设 经总结分析,青蛙养殖池宜小不宜大,只有小了才方便管理,才能更容易的管 理青蛙生长或防病之类的问题,土池,水泥池均可!水陆比3:1,或者选择全水 面养殖,水深在5-30CM之间! 9、青蛙养殖的相关证件容易办吗? 答:需要办理驯养繁殖许可证,经营利用许可证,运输证,等。但是我们强调 ,青蛙养殖有难度,不要盲目投入资金,如果真心想养就必须经过试养的这个 阶段,目的就是让自己积累经验,体会青蛙养殖的过程,最后才考虑自己养或 者不养,由于是试养阶段,不出售倒卖,相关部门是不会管得很严格的,所以 不需要办理什么证件,就算你办理了证件,但是没有技术,证件也只是等于摆 设了,只要你掌握了技术,有了证据给相关部门展示,那政府是一定会支持这 个项目的,总得来说,青蛙养殖最重要的是技术,不是证件,有证件不代表就 有技术! 10、青蛙食物的选择? 答:现在养殖行业中动物饲料包括,

【青蛙养殖技术及场地建造】

蛆,蚯蚓,黄粉虫,大麦虫等,蛆是最适 合青蛙养殖的,分析得出,蚯蚓和黄粉虫的生长周期较长,2-3个月不等,所 以光从时间角度考虑就是不现实的,而且在蚯蚓养殖的场地,黄粉虫养殖的成 本上来分析也是不现实的,养殖行业,以节省成本为中心,所以说蛆是最适合 作为饲料而被进行养殖的。 如有不足希望大家补充! 备注:这些问题都是针对于初入青蛙养殖业的朋友,希望你们认清青蛙养殖行 业的艰难,青蛙养殖前景光明,但是需要你得专心投入,希望广大青蛙养殖爱 好者,找准自己的目标!

篇五 青蛙养殖技术及场地建造
青蛙养殖计划书

青蛙养殖计划

蛙的形态特征:

1、 黑斑蛙体分头、躯干和四肢三部分,成体无尾,体长约8厘米、头扁而宽,呈三

角形,眼圆而突出,两眼后方各有一明显的圆形鼓膜,鼻孔小,口宽阔,吻部尖,舌扁平分叉,并能翻出。皮肤较光滑,躯体短而阔,背部黄绿、深绿或灰棕色斑,腹部白色。前肢较粗短,有四趾,后肢肌肉发达,雄蛙口角两旁有一对外声囊,前肢第一指头内侧有婚姻瘤,生殖季节时更为明显。 2、 黑斑蛙与虎纹蛙的区别是虎纹蛙体型较大,体长10厘米以上,背部黄绿棕色斑纹,

后腿有横斑。金线蛙体长约5厘米,背部绿色或橄榄绿色,有两条棕黄色的背侧褶。大腿后面有一条黄色和一条明显白色纵纹。

蛙为两栖类动物,一般生活在水里和陆地上。青蛙栖息在池塘、水沟小河的岸边草丛及稻田中,捕食昆虫,主要是农业害虫,白天一般隐匿在草丛或水稻田中,晚上和清晨出来活动。蛙在气温下降到10摄氏度以下时钻入水边或泥土中进行冬眠,来年春季出来活动,4—7月份进行繁殖,雄蛙以鸣叫的方式来吸引雌蛙抱对产卵,蛙在水中受精,蛙的受精卵12天可孵出蝌蚪。蝌蚪生长到了一定程度开始变态。

一、 养殖青蛙之前的准备工作

1、 学习好技术

2、 基地建设

3、 饵料的培育(主要用蝇蛆和蚯蚓)

二、 野生青蛙养殖存在的问题

1、 技术问题 2、资金问题 3、养殖误区 4、饵料问题 5、政策问题

三、 野生青蛙生活习性及种类

生活习性——食性:以昆虫、飞虫为食。2、两栖类 3、群居性

蛙的种类——黑斑蛙(3—6月份繁殖)虎纹蛙

四、 青蛙的生理及生活特性

蛙属于水路两栖动物,一昆虫为食,主要生活在田野,水沟,池塘,河岸边的草

丛中,青蛙有雌雄之分,性成熟一般在三年以上,人工养殖两年即可达到性成熟,属卵生,产出后孵化出小蝌蚪,小蝌蚪生活在水里,通过一些时间和蝌蚪会变成幼蛙,成幼蛙后主要在陆地上生存。(蛙—产卵—孵化—蝌蚪—变态—幼蛙—着陆)

五、 场地建设

1、 场地要求——要求水源充足,环境安静,水质无污染,交通电力方面

2、 场地规划(附表1) 3、 各占比例

引种蛙100对计算

种蛙池面积20—30平方米 100对种蛙能卵10W粒

需要孵化池10—30平米左右 蝌蚪池200—300平米左右 驯化池20—30平米 幼蛙池50—100平米 成蛙池2—3亩【青蛙养殖技术及场地建造】

(附表1) 4、 蛙池的建设

a.种蛙池(虎纹蛙、黑斑蛙)

一般要求20—40平米为宜,池深度50CM以内,池四周用纱窗布围起来,防止青蛙外逃,水深保持10—20CM之间,可修水泥池,也可土池(但要求池底垫薄膜) 水太深,卵沉入水底,也不容易发现卵粒,无法捞卵作业。 注意:要求陆地面积小于水面,水中不放置水草 b.孵化池:

可以用备用蝌蚪池,塑料盆、缸代替,池子大小根据规模而定,水泥池一般在2—10平方米,土池10—20平方米,但个数要多,池深30—50CM,水深10—20CM做好进排水系统,室内外均可。 c.蝌蚪池的建造

池型规整,一般每池面积10—40平米,水深20—50CM左右,池中可种少量水草。采用级梯式或斜坡式,高低落差0.2-0.3m左右,这样,池子随着蝌蚪变态而逐渐降低水位,落出部分陆地供已变态的幼蛙栖息。

以上1、2两类池可以单独建造,精细管理。 d.幼蛙池和成蛙池

土池宽3米,长10~15米,高0.5~0.6米。每亩挖45㎡土池10个。

围网片:把1.2米宽的尼龙网埋设在水池内,紧靠围堰的池底,隔2~3米打一高0.9米的桩,并打于围网的内侧,网片下部埋入土中0.2米,上部钉在桩上成“┓”型,反边0.1米防逃。

进水管用50毫米的PUC管制成。管体挤穿网片,进入围网内,出水管用110毫米PUC管制成,埋于进水管对面的围堰中。

幼蛙池、成蛙池可以不专业建造,用稻田,小溪池塘等代替,注意:不管采用什么方式必须做好防逃。池四周用塑料薄膜,在用纱布围好四周,用薄膜的好处可以防止青蛙外逃时擦伤嘴巴,磨破皮后容易感染。 五、青蛙的识别

选种——要求:体表无伤,表皮丰满,活泼好动,雌性个体稍大,雄性弹跳力强。 雌雄的识别——从体型看、从抱对看、从气囊看、从婚姻瘤看。

六、 放种蛙

1、 种蛙的选择

选择健康的无病种蛙,要求雌蛙个体大于雄蛙,选择经过第2次产卵的种蛙受精率较高,第三、四年的雌蛙产卵数量虽然多,但受精率较差,第一年蛙产卵孵化率也较低,不适作种蛙。为了便于管理,最好在同一批种蛙中选择体形强大、发育正常、行动活跃者为种蛙。

2、 雌性青蛙的识别

a.体型:雌蛙比雄蛙大 b.抱对:上面是雄蛙,下面是雌蛙

c.气囊:雄蛙有,雌蛙没有 d.婚姻瘤:雄蛙有,雌蛙没有(婚姻瘤作用,刺激性高潮,防止雌蛙逃跑)

3、比例搭配——雄蛙与雌蛙比例是1:1或2:3 4、放种密度——一般每平米2—5对

七、繁殖

1、繁殖季节为3—6月份,4月是繁殖高峰期,因此在这之前把种蛙准备充足 2、繁殖温度一般是15—25摄氏度

3、繁殖数量一般一只可产1500粒卵左右 4、繁殖方式

雄蛙先找水源,找到水源后开始鸣叫,吸引雌蛙,看到雌蛙便跳上去,雄蛙抱着雌蛙,开始繁殖产卵,卵产出来后,半小时后才能取卵。 5、 繁殖技术:青蛙繁殖可分为自然产卵和人工催产

自然产卵是通过搭建保温棚保温和适时抽入井水升温的办法,4月中下旬青蛙就可达到性成熟,产卵比室外提早1个月,4月中下旬保温棚内水温稳定23摄氏度左右时,将成熟的雌雄青蛙按1:1的比例放入产卵池。放养密度0.5只/平方米。入池前用高锰酸钾对水泥池进行消毒,3天~5天后加入经60目筛网过滤的清水,水深0.2~0.25CM,池中放入10~16束用棕片或马尾松枝做的卵巢。下午放入成熟青蛙会自行抱对产卵受精,产卵产卵一般在午夜至凌晨这段时间,卵产仔卵巢上。次日上午将青蛙抓出,雌性分池放入青蛙池中进行产后培育。

人工催产繁殖是取成熟度好的青蛙,皮下注射催产激素,剂量为每200克雌蛙注射

35ug~45ug的LRH-A和400IU~450IU的HCG,雄蛙剂量减半。从尾杆骨一侧由后向前水平进针,进针1.5CM~2.0CM,退针时轻轻按在注射部位,以免药液外溢。注射完后按比例放入产卵池,一般10小时发情产卵,产卵后雌雄分池放入青蛙池中。

八:捞卵

青蛙产下的卵又小又软,泥黄色、圆形,卵外有胶质膜保护,并互相吸附成片浮于水面,或附着在水草上。如果卵沉入池底,必须设法使之附在水草上。每天早上10点左右巡池,发现受精卵时及时从种蛙池捞出,捞卵时应注意蛙卵的动物极朝上,植物极朝下。(受精卵上面黑色为动物极,白色为植物极)捞卵网和盛卵网将蛙卵连同附着的水草捞起,放于桶中,再轻轻地放入孵化池内。同一批卵要放在同一孵化池,这样孵出来的蝌蚪大小一致,方便管理。

九、蝌蚪的孵化

1、在孵化期,水温必须保持在20-25°C之间。在换水、换盘时,如水温突然升降5°C以上或水温低于4°C,高于28°C或强的惊动均可导致蛙死亡。因此,观察蛙卵孵化时动作要轻,不能随意搅动池水,以免蝌蚪幼体漂离卵膜,影响成活率。经过两天孵化,蛙卵略能摇动,3-4天即成蝌蚪形态,5天左右孵化小蝌。 2、卵的密度:

每平方3000—5000粒,密度越低孵化率越高,密度越高孵化率越低 3、 水质—勤换水,烂掉得卵会毒死其他的蝌蚪。 4、 注意卵团与卵团之间不要靠在一起。

十、蝌蚪放养前准备工作

1、清洗消毒:放养蝌蚪之前,先消毒蝌蚪池,新修德水泥池要用水清泡15天以上,消毒可用生石灰每立方米水50—100克。

2、池水陪肥:如果是采井水,蝌蚪池消毒处理好后,注意新水,可用人蓄清粪水泼洒,每600平方米水面用清粪水500公斤左右来培肥水质,也可以用青草、杂草和少量磷肥加尿素(每立方米水体用6克)培肥水质,要求池水呈青绿色,透明度30—50CM之间。 3、蝌蚪的饲料准备:蝌蚪期一般以植物饲料为主,动物饲料为辅。植物饲料要占70%,动物性饲料占30%即可。

十一、蝌蚪的饲料

蝌蚪的放养密度每亩小蝌蚪4W尾左右。蝌蚪放养密度为①刚孵化500—1000/每平米,半月后减为300—500/平方米,大蝌蚪100—300/平方米。②幼蛙:按每平方米100~150只培育,60~80只,1个月。③成蛙:饲养密度:一般每平方米可饲养40只成蛙,1个半月,体重达到100克。④商品蛙: 100克以上成蛙,饲养密度每平方米 30只,以后逐渐减少到每平方米10~15只。 1、饲料用量数据

幼蛙体重50克以下投饵量占体重的6~8%;体重50克以上的成蛙,投饵量应占体重的8~10%。

饵料主要有蚯蚓、蝇蛆、小鱼虾、 昆虫、蝎牛和泥鳅等;搭配蚕蛹干、动物内脏及配 合饲料等。 1、 饲喂:

a.5—50日龄蝌蚪喂养

人工投饵补饲 7日龄前喂煮熟捏碎的蛋黄和煮沸过的豆浆,7—50日龄用豆渣、麦麸、米糠、切碎的植物嫩叶、蚕蛹、蝇蛆、蚯蚓等人工饵料,同时投喂一些浮游动物、植物等。饲料也可以自行配制,配方为鱼粉60%、面粉30%、豆粕10%。日投食量为蝌蚪体重的5%—10%。50日龄以后以动物性饲料为主。

蝌蚪刚摄食时一般以微小的浮游生物为主要食物,也吃颗粒很小的蛋黄,所以刚孵出的小蝌蚪3—5天可以不喂食,5天后开始投食,第一次第一天按10W尾小蝌蚪用十个鸡蛋黄+1公斤豆子的浆+2两奶粉+1两葡萄糖全池泼洒投喂。当蝌蚪长到绿豆大小时改用猪血(动物血)加玉米糊喂养。 b.当蝌蚪长到豌豆大时改用饲料配方。

c.变态前期喂养当发现蝌蚪前肢伸出皮囊,尾部还没完全萎缩时,这段时间可以不投喂或少投食。

十二、蝌蚪的管理

【青蛙养殖技术及场地建造】

1、 水质管理:要求达到活、肥、嫩、爽。当发现池水中有气泡或水质有腐臭味时要【青蛙养殖技术及场地建造】

立即换新水,一般每3天换一次,天气干旱多日,连续高温时,每2天换一次水。 2、 水温管理

水温控制在28摄氏度以下,最好是25度以下,如果温度太高,要注意加水降温,加水注意控制好温差,温差不超高3摄氏度。 3、 溶氧

发现蝌蚪浮头,说明缺氧,缺氧的可能性:水质太差,水温太高,密度过大,有害气体过重。 4、 喂饲管理

做到定时、定点、定量、定质、定人原则喂养 5、 变态后期(幼蛙期)管理 a. 保持环境安静

b. 蛙卵孵化后2个月左右变成幼蛙。蝌蚪从出现前肢到完全变态的这段时期主要靠

吸收尾部供给,靠肺呼吸空气,并前变态后期蝌蚪需要登录呼吸,应在建蝌蚪池时要求坡度要大一些,若没有登录地面,应在水面上放一些木板、泡沫板、水草等漂浮物体。当有90%以上蝌蚪变成幼蛙时,即可移入幼蛙池饲养。 c. 变态完的蝌蚪应立即设置饲料台,开始投喂小蛆虫等活性饵料。 6.越冬管理

注意防寒、防结冰,适当加深池水深度

十三、幼蛙的培育

幼蛙池保持水深0.3~0.5M,水面设置3~5个饲料台和休息台。刚变态的幼蛙放养密度为200只/平方米~300只/平方米,50克以下的幼蛙放养密度为100~200只/平方米。同池幼蛙在饲养一段时间(20~30天)后应按幼蛙大小不同分级饲养,避免发生大蛙吃小蛙的情况。幼蛙培育以投喂全价颗粒饲料为主,各阶段投喂的颗粒饲料粒径与蛙的口径相适应。刚变态的喂2.0MM的幼蛙料,个体20~30克时投喂3.0MM的幼蛙料,个体30~50克的投喂3.5MM的小蛙聊。50克以下日投食为蛙总体重的5~6%左右,100克以上的投食为蛙总体重的8~10%.上下午各喂一次。饵料要求新鲜、干净和富有营养。要定期加换水,保持水质新鲜。 十四、成蛙的饲养

篇六 青蛙养殖技术及场地建造
青蛙养殖技术全套资料

青蛙养殖技术全套资料

一、生活与生殖习性

青蛙喜栖息在水稻田、溪边、池塘边,尤其沼泽水域浅水区,性喜温湿有遮阳的水草或水草丛生的环境生活,捉昆虫飞蛾能力特别强。青蛙属变温动物,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2℃~30℃,当温度低于12℃时就停食开始冬眠,春季温度上升至16℃结束冬眠。青蛙一般1龄可达到性成熟,产卵季节为5月~8月,产卵旺季为5月底~6月初,个体体重为150g~300g亲蛙怀卵量为0.2万粒~0.6万粒,分批产卵,一般年产卵3次。

二、人工育苗

1.亲蛙的培育与越冬将闲置的甲鱼温室水泥池改用为亲蛙培育越冬池、产卵池和蝌蚪培育池,温室面积为2133平方米。室内水泥池为平面布置,两边池,中间路,每个水泥池面积60平方米,深1.2m,池底光滑,向排水口有1%的坡降。亲蛙池应保持水位0.3m~0.5m,水面设置2~3个规格为0.3m×1.2m的木板或泡沫塑料板作为饲料台和休息台。池的1/4水面放养水葫芦。亲蛙放养密度2只/平方米,雌雄比例为1∶1。进入10月中旬,用无滴薄膜搭建简易"人"字型保温棚。进入11月,昼夜温差大,夜间需抽入地下井水,以提高亲种池内水温。遇到打霜下雪和阴雨天时,根据水温情况可多次抽入井水。通过保温和提高水温等措施来缩短亲蛙的冬眠期,延长生长发育期,促进性腺发育,以达到早繁的目地。在亲蛙培育、越冬期间,要加强投喂,投喂新鲜的切成小碎块的野杂鱼或去头的鲢鳙鱼,日投喂量为蛙体总重的5%~12%。水温低于20℃时,中午投喂1次。到了4月初,雄蛙开始呜叫,此时必须将雌雄分池饲养。6月中旬可拆除保温棚。

2.繁殖技术 成熟的雌蛙腹部膨大、柔软,富有弹性,口角处咽侧下无声囊,体型大;成熟的雄蛙咽喉部黑斑明显,口角处咽侧下有一对声囊,体型小,呜叫声高昂。青蛙繁殖可分为自然繁殖和人工催产繁殖两种。自然繁殖是通过搭建保温棚保温和适时抽入井水升温的办法,4月中下旬青蛙就可达到性成熟,产卵比窒外产卵提早1个月,4月中下旬保温棚内水温稳定23℃左右时可将成熟的雌雄青蛙按1∶1的比例放入产卵池中,放养密度为0.5只/平方米。亲蛙入池前,用高锰酸钾对水泥池进行消毒,3天~5天后加入经60目筛绢过滤的清水,水深0.2m~0.25m,池中放入10~16束用棕片或马尾松枝做的卵巢。下午放入成熟亲蛙,当晚便会自行抱对产卵受精,产卵一般在午夜至凌晨这段时间,卵产在卵巢上。次日上午将亲蛙抓出,雌雄分池放入亲蛙池中进行产后培育。人工催产繁殖是取成熟度好的亲蛙,皮下注射催产激素,剂量为每200g雌蛙注射 35ug~45ug的LRH-A和400IU~450IU的HCG,雄蛙剂量减半。从尾杆骨一侧由后向前水平进针,进针1.5cm~2.0cm,退针时轻轻按住注射部位,以免药液外溢。注射催产后,按雌雄1∶1比例放入产卵池中。一般10小时发情产卵,产卵后雌雄分池放入亲蛙池中。

三、成蛙的养殖

目前,成蛙养殖方式主要有池塘单养、稻田养殖和蛙鱼林生态养殖等。

1.池塘单养 池塘面积以300~500平方米为好,水泥池和土池均可,池深为

1.2m,并保持水位在0.3m~0.5m,池上方要覆盖遮阳网,覆盖面积为池塘总面

积的1/3,土池要设置1.2m高的防逃设施,水面上设置多个饲料台和休息台。幼蛙放养密度为50只/平方米~60只/平方米。饲料投喂全价配合颗粒饲料。幼蛙个体为50g~100g时饲料粒径为4.0mm,个体为100g以上时饲料粒径为5.0mm,日投喂2次,投喂量为蛙体总重的3%~5%。池塘养蛙密度大,排泄物多,要经常换水,及时清除死蛙、残饵。幼蛙饲养60天~75天,可干塘出售。一年可养殖二批虎纹蛙,第一批投苗时间为5月底或6月初,第二批投苗时间为8月上中旬。饲养二批,亩产蛙5t~8t,纯利1.5万元~2万元。

2.稻田养殖青蛙,青蛙能吃掉危害水稻的害虫,蛙粪肥田,可以不施农药化肥,减少环境污染,降低生产成本,生产的稻米、青蛙接近天然食品。稻田养殖虎纹蛙与单一种植水稻相比经济效益翻了5~8番。稻田养殖青蛙以单季稻田为主,单块面积不要超过1000平方米。稻田四周要设置防逃设施,沿田埂四周开控"口"或"田"字型蛙沟。水稻要选择种植耐肥、抗倒伏的优质品种。秧苗返青15天后,每亩放养15g左右的幼蛙0.3万尾~0.4万尾。投喂全价配合颗粒饲料,日常管理重点抓好防逃和防白鹭工作。

3.青蛙鱼林生态养殖 蛙鱼林生态养殖是在池塘单养青蛙的基础上沿塘埂内侧四周筑上宽、底宽、高各为0.4m、0.6m和0.6m的梯形小塘埂,植树季节在小塘埂上种植欧美扬等速生林,株距1m,每亩种植60株左右。小塘埂为青蛙的摄食和休息场所,青蛙不仅可以吃掉速生林掉下来危害树木的害虫,蛙粪还可肥树,鱼净化水质,树起到遮阳的作用。5年后速生林可成林,可伐混合木材20平方米左右,每亩增收产值0.6万元,年均亩增收0.12万元。

四、病害防治

青蛙的病害防治应以预防为主。养殖过程中,只要注意环境卫生,保证饲料新鲜、营养平衡,科学喂养,就可减少虎纹蛙病害的发生。虎纹蛙的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如下。

1.胃肠炎 此病在养蛙的各个阶段都容易发生,主要是高温天气水质污染或饲料变质引起。病蛙前期因肠道不适会烦躁不安,后期伸腿闭目,不动不食,反应迟钝,解剖可见肠道充血、发炎。防治办法是控制饲料投喂量,饲料30分钟内不能吃完,说明投喂量过多。及时换水,清除池底污物,用2.0g/立方米的漂白粉全池泼洒;每公斤饲料加入20g~30g酵母片,每天2次,连用3天。

2.白内障 初期有一层白膜附于眼球之上,随着病情加重完全覆盖整个眼球,最后导致失明,眼球突出。此病是由于天气突变、温差太大或水质变化过多引起。防治办法是用2g/立方米的漂白粉或50g/立方米的高锰酸钾全池泼洒,保持稳定的水温;在饲料中经常添加维生素E,提高蛙体生理功能和免疫力。

3.肝肿大 病蛙呈肥胖状,后肢粗大,手压有硬感,皮肤微红,解剖可则刊中大、腹水等。此病主要由营养不平衡引起。防治办法是定期进排水,保持水质清新,同时饲料中经常添加鱼肝油、维生素C,增强肝脏功能。

《经济蛙类高效益养殖新技术》全套技术函授 (包括教材3本+VCD光盘4盘+DVD光盘2盘),本教材着重给大家讲解土青蛙(虎纹蛙、黑斑蛙)、中国林蛙、石蛙、美国青蛙、牛蛙的养殖技术方法,这些方法也可以做为养殖其它蛙类的参考。

更多详情请登录阳智书城官网咨询在线客服138-1013-2573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anzhugongchengkaoshi/844168.html

    上一篇:沼气池建造

    下一篇:红头蜈蚣养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