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老师 诗歌

| 教师节 |

【www.guakaob.com--教师节】

你看,老师 诗歌篇一
《教师节幽默诗朗诵 是您,老师》

甲:齐步走!立定!向左转!(丁转错)我说***啊***,这都一年了你咋还左右不分呢?乙、丙:馒头分三份,二掰呗!丁:喃俩什么意思啊!(乙、丙、丁干架)甲:停!稍息!立正!喃三个知不知道今天什么日子?今天是第26个教师节!喃几个不知道有多少老师在天上看着我们吗?让大家见笑了啊,今天我们四个会给大家带来教师节的诗朗诵,看过的请接着看,没看过的请找多拉A梦,不想看的,窗在那边。总而言之,我们四个的任务就是乙:让大家笑丙:让大家smile丁:让你们笑掉牙天天去牙科买牙套甲:我们的主题是:啊乙:啊丙:啊丁:啊合:老师!甲:我还清楚的记得,刚来博伦的时候乙:由于不熟悉环境,在校园中迷了路丙:在我穷途末路的时候,是老师您找到了我,并亲切的跟我说:丁:你小子不上课跑这儿闲逛什么!甲:我还清楚的记得,第一次月考成绩公布乙:由于贪玩过度而名落孙山丙:在我萎靡不振的时候,是老师您找到我,亲切的对我说:甲:(思想者姿势)唉乙:(同上)唉丙:(同上)唉丁:你看你,这块应该错吗?这么简单的题都能做错,啊?甲乙丙:(同上)唉甲:老师,我深深地知道乙:您的脸色虽然像Fe一样丙:但您的心灵丁:绝对是纯24K的Au!甲:老师,我深深的知道乙:虽然您看上去像金刚石一样的坚强丙:但是为了我们的成长丁:您的心里也会有着HCl04一样的辛酸甲:啊老师,您不是红烛,而是像根号2一样,您把第一展现给我们,却把小数点后无穷的牢骚憋在心里乙:啊老师,您不是人梯,而是像白描的手法一样,您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让我们更好理解。丙:啊老师,您不是落叶,而是像现在完成时,您对我们的关爱将会一直持续到现在,直到永远丁:啊老师,您不是苍鹰……丙:嘛玩意?苍蝇?得得得,你可不惜说吧!甲:老师,当我们练习跳绳的时候,一把给我拽到楼下,默默地看着我练习的,就是您乙:老师,当我们练习跳远的时候,照着我屁股就是一脚的,是您丙:老师,当我们练习一千米的时候,把累倒在地的我们拖得满操场跑的,也是您丁:老师,当我们练习实心球的时候,给我们纠正动作差点把我们的胳膊甩出去的,还是您甲:我们在运动会上哭的时候,老师,您笑了乙:我们在艺术节上大显身手的时候,老师,您哭了丙:我们在期末考试中名列前茅的时候,老师,您笑哭了丁:我们在上课闹笑话的时候,老师,您哭笑不得了合:老师,只要我们在一起,就有数不尽的难忘的种种的苦辣酸

甜甲:老师,我们感谢您乙:老师,我们感激您丙:老师,我们爱慕您丁:老师,我们爱戴您甲:老师,我要为您献上一支歌。我的老父亲,我最疼爱的人乙:啊,这个人就是娘;啊这个人就是妈丙:十年之前,我不认识你,你不属于我,我们还是一样丁: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丁在前面摆pose,甲乙丙在后面摆250手势)甲:亲爱的同学们转眼之间,毕业只剩下两年。乙:当初稚嫩的笑脸,如今也刻满了沧桑。丙:有一句话,说出来,石破天惊;有一句话,若不说,悔憾终生。这句话便是:丁:哈(深呼吸)周末作业能少留点么?甲:老师,虽然我知道,再多次的开放也开不尽我们对您的感谢乙:老师,虽然我知道,再复杂的化学方程式也配不出我们对您的感恩丙:老师,虽然我知道,再优美的修辞也倒不出我们对您的爱慕丁:老师,虽然我知道,再高难的编程也编不出我们对您的爱戴合:可是,我们还是要说,老师,您辛苦了!谢谢您,老师!

你看,老师 诗歌篇二
《诗朗诵读你一辈子老师》

读你一辈子—教师

(引1)有人说儿童是一本书虽然要读懂这本书并非易事,但要成为一位出色的教师就必须去读它,并且打算读一辈子。有人说,儿童是花木,实际上,儿童比花木要复杂的多,你听!

每天清晨静静地走进校园,迎接我的不再是自己朗朗书声,而是孩子们如花的笑脸,如歌的话语,谁的辫子散了,谁的身体不舒服了,谁和小朋友闹意见了,都要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我也不再是明亮的教室里一名埋头苦读的学生,而是孩子们“威严”的老师和亲密的伙伴。看看这张脸、摸摸那个头,你的小脑瓜里想什么我都得知道.

时光如古木参天,摇曳着无数枚叶片。在一个个充满生长律动的活动上,你长大了,如春笋,在春雨的滋润下,穿破泥土,拔节而出。

看那一张张日历,在春夏秋冬中飘散。您是孩子,用童心哺育童心,您把天空这个书包轻轻打开,编织成一个个爱的童话;您是母亲,把矮下去的身子弯成一座小桥,让孩子们静静地栖落您的怀中。 多少个黎明,牵着朝霞做伴;多少个黄昏,踏着晚霞归还,你已安然入睡,我还伏案备课、改作,每个红钩、红叉,每一个字眼儿都用爱去磨它、浸它、润它

不知不觉已无法分辨,究竟迎来过多少日光月光。周末,我们会走进每个不同的家庭,踏遍心田的每一角,踩透心灵的每一处„„

(引2)老师的爱如涓涓细流,不分昼夜,不分四季,永远与姹紫嫣红的花朵为伴,每天紫色帷幕都这样静静地拉开,缓缓地拉上。您用整颗心去爱孩子,孩子们呢?你听!

他们会趴在我耳边,小手拉着我的大手亲昵地说:“老师,我告诉您一个小秘密„”;

他们会趁我不注意,悄悄地藏在我身后捂住我的眼睛说:“老师,您猜猜我是谁呀?”

当我在津津乐道地给他们讲故事时,她会递上一杯水说:“老师您辛苦了,请您喝水吧。”

走在静静的公园里,从花儿的细缝中飞来一句:“老师,我在这儿,老师去我家玩儿吧!”.

公路上,嘎然而止的汽车里传出急切的呼唤——“老师 老师”。 (注:其中学生的话让学生加上动作说,老师配合)

毕业典礼上响起那曲《老师,再见了》,我与孩子们的脸上都挂满了泪花。那一刻,我深切地感受一种当教师的幸福!这何尝又不是一种奖赏呢?

合:总有一天,我们也会两鬓班白、双眼迷糊,就让清辉不老的月亮刻下此时的誓言!

如果我的学生是蜜蜂(三人合),我甘当采蜜的花朵(另四人合); 如果我的学生是花朵呢(三人合)?我一定当好护花的绿叶(另四人合);

合:如果我的学生是幼苗,我一定当好称职的园丁!

不仅如此,我还要做一名最虔诚的观众,为孩子们精彩的演出(合)微笑,流泪,鼓掌,吹呼!

设计思路:老师平时零碎的工作——学生简单欣慰的回报——我们的誓言

出场顺序:以老教师胡老师引,其他按年龄段由小到大出场。

你看,老师 诗歌篇三
《诗歌朗诵老师你好2篇》

诗歌朗诵老师你好2篇

透着阳光

忽明忽暗

我总是认真的抬头

看到你的脸渲染着

让人醉心的微笑

老师你好

你的手柔软

是我喜欢的温度

你的眼睛发亮

是我执着的导航

老师你好

你的言语如歌

是我长大后还能哼在心里的曲 老师你好

让我轻轻亲吻你的皱纹

像在阳光下你轻轻亲吻我的睫毛 让我缓缓握住你的手

像在教室里你小心翼翼的

为我讲着课题

长大后

仍然开口的说

老师你好

你脸上渲染的微笑

仍然在阳光下

是首

不朽的歌

诗歌朗诵老师你好(2):

老师你好

你是一缕春风

轻轻拂过

沉睡的种子就破土而出

你是一盏马灯

高处自明

照亮一条通向真理的路

你是一句格言

轻启嘴唇

愚昧的心灵就如醍醐灌顶

你用之乎者也教出了鲁讯

你用123教出了陈景润

你是一块砖

把自己奉献出来的同时就产生了许多美玉 在这个商贾、明星云集的舞台上 你是一个台词不多的配角

却是唯一一双明亮的眼睛

你不是富有的

可没有人说你是一个穷人

你不是强大的

可是你能改变一个国家和民族

你不是伟大的

可是我依然举起右手

老师你好

你看,老师 诗歌篇四
《古诗》

1、《咏花》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能进入诗人描绘的春色盎然的意境。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这首诗。

3、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感受他愉悦的心情。 教学重点:进入诗歌所描绘的花开花落的春天生机盎然的意境,体会诗歌中蕴涵的诗人之情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指名背诵描写春天的诗。

2、介绍诗人:陈知玄(板书课题)

二、初读,指导读正确、有节奏感。

1、老师下面要来个四组读诗比赛,要求是:响亮、正确、有节奏。想获得为本组争光的机会吗?那就练习读几遍。

2、指名读,随机纠正字音、节奏。

3、齐读。

三、精读,入诗境,悟诗情。

1、诗我们已经读了好几遍了,同学们,诗人看到哪些景物?

2、这些景物中你最喜欢什么?能不能结合诗句,发挥想象,把仿佛在眼前的情景用老师这里的句式说一说,结合理解词语 啊,———(景物)真———啊,你看———————— 例:啊,花真多啊,你看,把小路都遮得严严实实的了。

啊,花真多啊,你看,把花枝都压弯了。

啊,花真美啊,你看,红的似火,白的如雪,黄的胜金„„ 啊,花真香啊,你看,把小蝴蝶小蜜蜂都引来了呢。 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语言真美,花多、花美引得蜂飞碟舞,说到现在的花,你们猜猜都可能有什么花呢?

3、放《春到江边》的音乐,用优美的语言把学生带入意境。 (好一派繁花似锦的美景啊,你们看,杏花开了,远远看去,就象天边粉红的彩霞;桃花呢,笑得小脸粉粉的;梨花挤满枝头,仿佛一夜间枝头坠落了满树的白雪,香气四溢,引来了蝴蝶在花丛翩翩起舞,黄莺飞落枝头,自由自在地唱起动听的歌。 美吧,这情景让蝴蝶醉了,黄莺醉了,我们也醉了。下面同学们用自己有感情的朗读、表情、动作让老师感受到你们的陶醉吧!

4、赛读。

四、深化,体会诗情。

1、读到这,老师心头不禁有个疑问:你们看,诗中写到花不仅多,而且美,这景色在春天随处可见,只要一出门就可以看到。

2、是不是该把诗题再读读,读出诗人心情的欢愉。

3、让我们用自己的诵读读出诗人对春天美景的喜爱吧。

五、作业:

读《送兄》

2、《送兄》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能进入诗人描绘的秋天景色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这首诗。

3、体会诗人与亲人依依惜别的心情,感受她的心情。 教学重点:进入诗歌所描绘的悲凉的送别的意境,体会诗歌中蕴涵的诗人之情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指名背诵描写秋天的诗。

2、介绍诗人:七岁女(板书课题)

二、初读,指导读正确、有节奏感。

1、老师下面要来个四组读诗比赛,要求是:响亮、正确、有节奏。想获得为本组争光的机会吗?那就练习读几遍。

2、指名读,随机纠正字音、节奏。

3、齐读。

三、精读,入诗境,悟诗情。

1、诗我们已经读了好几遍了,同学们,诗人看到哪些景物?

2、这些景物中你最喜欢什么?能不能结合诗句,发挥想象,把仿佛在眼前的情景用老师这里的句式说一说,结合理解词语 :

嗟 离亭

3、放《阳关三叠》的音乐,用优美的语言把学生带入意境。 下面同学们用自己有感情的朗读、表情、动作让老师感受到你们的陶醉吧!

4、赛读。

四、深化,体会诗情。

1、读到这,老师心头不禁有个疑问:你们看,诗中写到秋天的景色,特别是描写了大雁,诗人为什么重点描写了大雁?

2、是不是该把诗题再读读,读出诗人的心情。

3、让我们用自己的诵读读出诗人对亲人依依惜别的感情吧。

五、作业:

1、把诗歌改成小散文。

2、读《画》

3、《画》

教学目的

1、了解"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首诗是一幅山水画。激发学生热爱自然和喜爱朗读古诗的情感。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认字卡片,山水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指导整体观察图画

2、指导学生按从远到近的顺序,说说图画上画了什么?

二、学习课文

你看,老师 诗歌篇五
《毕业诗歌《感恩母校,感恩老师》》

毕业诗歌《感恩老师》

(领1)燕子展翅,雄鹰翱翔,那是鸟儿对蓝天的向往; (领2)小溪潺潺,波浪滚滚,那是河流对海洋的歌唱; (领1)稻谷飘香,硕果累累,那是大地对万物的畅想; (领2)春华秋实,桃李芬芳,那是老师对我们的希望!

(合)老师啊,老师

我们就要离开您!

收起往日的嬉戏,

带着深深的依恋,

我们静静地,

走过校园每一个角落

走过我们生活了六年的地方

(领1)你看,那阳光明媚的教室

多少次聆听我们,书声朗朗

(领2)你看,那沉默无语的黑板

多少次书写我们,知识秘方

(合)你看,那宽阔平坦的操场

多少次留下我们,笑声飘荡

(合)你看,那清脆悦耳的铃声

多少次提醒我们,珍惜时光

(领1)老师啊

当我们再一次走进您

多少岁月在我们心中流淌

(合) 忘不了,困惑时,老师们那一句句谆谆教诲

忘不了,摔倒时,同学们那一双双援助之手

忘不了,失败时,老师们那一个个鼓励目光

忘不了,成功时,同学们那一阵阵热烈鼓掌

(合) 老师啊,让我们怎样感谢您!

合唱:《老师》。。。。。。。。。。。。。

(领1)再见了,母校

是您给了我花样的年华

(领2)再见了,老师

是您给了我生命的滋养

(合) 再见了,老师

是您给了我慈爱与阳光

(合)谢谢您,母校

(合)谢谢您,老师

在这即将离别的时刻,让我们再次向您——

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敬礼!)

你看,老师 诗歌篇六
《老师,我想对你说诗朗诵》

音舞诗画

老师,我想对您说

A:小学生 B:一名教师(女) C:一位家长(男) D:退休教师

A:在第二十七个教师节之际,

亲爱的老师,我想对您说:

告诉您我多采多姿的生活。

因为您的谆谆教导,

感谢您的释疑解惑。

开学我就要升入初中了,

整整六个春秋寒暑,

是老师陪伴着我们,

让我过得朝气蓬勃。

B:同学们,我也想对你说:

看到你们茁壮成长,

老师心中有说不尽的快乐。

在这欢庆、神圣的时刻,

我们只能说:不负重托!

C:各位尊敬的老师,

各位可爱的同学,

我是往日的学生,

现在已作了家长,

今天是感慨良多。

在欢度教师节的喜庆中,

让咱们高高兴兴一起度过,

让我们辛勤的老师暂时放下疲惫轻松轻松。

D:大家还认得我吗?

我是学校一名退休教师,

经历过喜悦,遇到过坎坷,

在今天咱们教师自己的节日里,

让我激动地心情和大家一起诉说。

A:每年的金秋九月,

大家都在欢乐中度过。

C:九月是忙碌的季节,

九月是收获的季节,

九月又是回报的季节„

老师,我们敬爱的老师!

就成了这个季节的主题、主角。

B:有多少诗人,

在用激情为老师讴歌;

又有多少画家,

在为老师浓彩重抹;

还有多少歌手,

在为老师放声歌唱;

有多少挚情的学者,

在为教师这个职业评说。

D:同样是在九月,

有多少教师,

在教案上写下优美的诗歌;

在教室的黑板上,

把如画的前景描摹;

走上三尺讲台,

阐述着物理、地理、哲理;

用丁字尺、三角板,

在计算着前进中的收获。

群合:祝福您,老师!

ABCD:您们用爱,

染成了我们青春的色彩;

群合:祝福您,老师!

ABCD:您用信念,

铸成了我们不屈的性格。

A:加、减、乘、除,

算不尽您做出的奉献;

诗、词、歌、赋,

颂不完我们对您崇敬的心得。

C:您用心灵的清泉,

孕育了我们高尚的情操;

您用知识的甘露,

浇开了我们思想的花朵„

ABCD:我们再一次献上深深的祝福, 群合:祝福您:桃李天下!

群合:祝福您:幸福快乐!

C:捧起手中的成绩单,

是一份沉甸甸的收获。

名师工作室,打造名师、宣传名师, 打造区域教育制高点。

D:依托名校搭建平台

建立名师送课、支教“合作共同体”。 B:高招成绩稳中有升,本科上线337人,

上线数较去年提高2个百分点。

C:上街宜居职教城,

又为往日的铝城开了先河。

培名师、育名生、创名校,

是全区人民的嘱托。

B:从丹江南路方向刚刚传来,

郑州铁路技师学院奠基的锣鼓;

改扩建的一个个喜讯,

又把我们带进夏侯、安阳路小学

河南动漫、国防科技、信息学院„

已经是翘首以待。

B:上街未来的教育

在落实着“两加快一维护”战略。

C:创新、创效、惠民,办人民满意教育

中部崛起教育必然振兴。

看明天的上街新城,

必将是

群合:繁花似锦,

欣欣向荣,

无限风光!

你看,老师 诗歌篇七
《课件 诗歌》

你看,老师 诗歌篇八
《课外古诗鉴赏教师版》

课外诗词鉴赏集锦 (其它)

(唐)虞世南①

垂緌②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③秋风。

【注释】①虞世南:初唐重臣,诗人 、书法家。唐太宗曾多次称赞其人格。②緌(ruí):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③藉(jiè):凭借。

1.读这首咏物诗,你的眼前呈现出怎样一幅画面?请描绘出来。(2分)

2.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来刻画蝉,请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2分)

3. 谈谈“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所蕴涵的哲理。(2分)

参考答案:

1.一只蝉落在高拔疏朗的梧桐树上,垂下像帽带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不时自在地长鸣,声音悦耳动听,传出很远。(2分)

2.本诗通过刻画人格化的蝉,热情地赞美了那种高洁(高尚或洁身自好等)的人格。(2分)

3.一个品格高尚的人,不需要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扬。(2分)

赏析:

这首托物寓意的小诗,是唐人咏蝉诗中时代最早的一首,很为后世人称道。

首句“垂饮緌清露”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是运用比兴手法,暗示自己的显要身份和清廉的品质。蝉的头部有两根触须,形状似官员系在颈下的帽带;古人认为蝉栖身高树,只喝清洁的露水,因而用“饮清露”象征人的品格高洁。其实蝉是靠吸食植物的液汁生活的,哪里可能只喝露水? 次句“流响出疏桐”写蝉鸣声。为什么说连续不断的蝉鸣声是从枝叶稀疏的梧桐中传出来的呢?这是因为梧桐在古人的心目中是一种高贵而灵异的树,传说鸾凤一类的鸟非梧桐不栖,“王者任用贤良,则梧桐生于东厢”。诗人以蝉

自比,则其鸣声也就不同凡响。“桐”前着一“疏”,既让人感到“流响”的易于流传,又与末句“秋风”相应。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是从上面两句引发出来的议论。意思是“蝉儿栖身高处,声音自然会传得很远,这并不是借助秋风的飞传”。这一托物寓意的名句,既是写景,也是抒怀,是唐诗中最早咏蝉的,很为后世称道。虞世南原是陈隋旧臣,入唐后以文才和德行受到唐太宗的器重,他生性耿直孤傲,不合于世,显示出一种内向、孤僻、深沉的性格特征,虞世南借蝉咏怀,表明自己立身高洁,不需任何凭藉,自会扬名。情景交融,显得十分和谐自然。这两句用的是比喻,蝉声远传不是借藉于秋风的传送,这里所突出强调的是诗人的人格美,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表现了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

蜀道后期

张说①

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

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注]①张说,洛阳人,在校书郎任内曾两度出使到西蜀。

(1)第一句中的“争”字实在太妙了,它究竟妙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这两句它成功地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它又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争日月”,像同时间进行一场争夺战,写出了远赴他乡的游子那归家心情的迫切。

(2)拟人,作者本预期在秋天来临之前回到洛阳,可是却被秋风占了先手;含蓄地表示了自己不能及时回家的失望与烦恼。 (意对即可)

赏析:

《蜀道后期》是唐朝大臣张说的诗作。此诗前两句写作者力争按时回到洛阳,不料情况突变,秋前回洛阳的希望落空了,表现了心中的怅惘;后两句作者却绕开一笔,埋怨秋风无情,不等自己抢先到洛阳去了,抒写内心感触,点明题意。这样避开了率直无味的毛病,把本来无情的秋风人格化了,借抱怨秋风,抒发心中烦恼,含蓄委婉,耐人寻味。

从军行七首(其五)

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1)第一句写景对于诗歌所描写的战事起了什么作用?

(2)请设想“红旗半卷”是怎样的景象,作者捕捉这个景象入诗要表现什么?

(3)这首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之间是一个转折,分析前后内容的不同。

(4)这首诗在写法上很有特色,给读者很多联想和想象的空间,试说说从第二句和第四句的描写中,提供了让读者怎样的联想和想象的余地?

(5)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大漠风尘,红旗半卷,前两句描写了唐军乘夜色出征时迅猛、凌厉的声威。

B.前军夜战,生擒敌酋,后两句表现了唐军的勇猛善战。

C.诗中正面描写了后续部队,对战果辉煌的前锋部队只从侧面带出。

D.诗中的气氛渲染和侧面描写,给读者提供了广阔的联想和想象空间。

参考答案:

(1) ----第一句描写浩瀚的沙漠,呼啸的狂风,漫天的尘土,黯淡的阳光,衬托出战事的紧张艰苦。

(2) ----“红旗半卷”是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是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是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

(3)----前两句写援军疾出,暗示战况紧张。后两句写捷报骤传,充满振奋喜悦。

(4) ----从“红旗半卷出辕门”可以想象到唐军出征时迅猛声威和紧张气氛。从“已报生擒吐谷浑”可以想象到唐军在战场上勇猛善战的情景和捷报传来时的振奋喜悦情景。

(5)A不是夜晚,而是白天。错在对于“日色昏”的理解。“昏”指昏暗的大漠景色,并非指晚上。

赏析:

诗的一、二句“大漠风尘日色昏[2],红旗半卷出辕门”,采用倒装的句式,描绘了戍边部队奉命开拔及行军途中的情景。“大漠风尘日色昏”,由于我国西北部的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均呈自西向东或向东南走向,在河西走廊和青海东部形成一个大喇叭口,风力极大,狂风起时,飞沙走石。因此,“日色昏”接在“大漠风尘”后面,并不是指天色已晚,而是指风沙遮天蔽日。但这不光表现气候的暴烈,它作为一种背景出现,还自然对军事形势起着烘托、暗示的作用。在这种情势下,唐军不是辕门紧闭,被动防守,而是主动出征。为了减少风的强大阻力,加快行军速度,战士们半卷着红旗,向前挺进。这两句于“大漠风尘”之中,渲染红旗指引的一支劲旅,好像不是自然界在逞威,而是这支军队卷尘挟风,如一柄利剑,直指敌营。这就把读者的心弦扣得紧紧的,让人感到一场恶战已迫在眉睫。这支横行大漠的健儿,将要演出一种惊心动魄的场面。在这种悬想之下,再读后两句:“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这可以说是一落一起。读者的悬想是紧跟着刚才那支军队展开的,可是在沙场上大显身手的机会却并没有轮到他们。就在中途,捷报传来,前锋部队已在夜战中大获全胜,连敌酋

也被生擒。情节发展得既快又不免有点出人意料,但却完全合乎情理,因为前两句所写的那种大军出征时迅猛、凌厉的声势,已经充分暗示了唐军的士气和威力。这支强大剽悍的增援部队,既衬托出前锋的胜利并非偶然,又能见出唐军兵力绰绰有余,胜券在握。

从描写看,诗人所选取的对象是未和敌军直接交手的后续部队,而对战果辉煌的“前军夜战”只从侧面带出。这是打破常套的构思。如果改成从正面对夜战进行铺叙,就不免会显得平板,并且在短小的绝句中无法完成。现在避开对战争过程的正面描写,从侧面进行烘托,就把绝句的短处变成了长处。它让读者从“大漠风尘日色昏”和“夜战洮河北”去想象前锋的仗打得多么艰苦,多么出色。从“已报生擒吐谷浑”去体味这次出征多么富有戏剧性。一场激战,不是写得声嘶力竭,而是出以轻快跳脱之笔,通过侧面的烘托、点染,让读者去体味、遐想。这一切,在短短的四句诗里表现出来,在构思和驱遣语言上的难度,应该说是超过“温酒斩华雄”那样一类小说故事的。

江上渔者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注释】①渔者:捕鱼的人。②但:只。③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味道鲜美的鱼。

1/这首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2/联系《岳阳楼记》的名句,说说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运用联想和想象,描述”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的画面.

参考答案:

1、对比,岸上人来人往,只想着鲈鱼的美味,船上渔民风里来浪里去:通过两幅画面的对比,反映了渔民劳作的艰辛,表达了对“江上往来人”的规劝。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这是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一个写照。

3/你看那像一片树叶的捕鱼小船,在风浪里一会儿出来,一会儿被遮住,多危险哪!

赏析:

首句写江岸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次句写岸上人的心态,揭示“往来’的原因。后二句通过的视线,指示出风浪中忽隐忽现的捕鱼小船,注意捕鱼的情景。鲈鱼虽然味美,捕捉却艰辛表达出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深含对“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江上”和“风波”两种环境,“往来人”和“一叶舟”两种情态、“往来”和“出没”两种动态强烈对比,显示出全诗旨在所在。

鹿柴

【唐】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注释】

①鹿柴:地名,在今陕西蓝田县西南的终南山下。王维在这里有别墅。柴,读作(zhài),同“寨”、“砦”。用于防守的栅栏、篱笆等。

②但:只。

③返景:夕阳反照的光。景,通“影”

1、本诗的表现手法主要是什么,试作简要的分析。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苏轼评论王维诗的特点是“诗中有画”,试结合本诗作简要的分析。

参考答案:

1、本诗的表现手法是反衬,诗人所要描写的中心内容是“幽寂”,前两句,诗人写山中“不见人”,山只是一座“空”山,接着一声“人语响”,划破了这一分山林的幽静。后两句诗人目的是写深林中的幽暗景色,即突出写“青苔上”的“幽”景。但他不是直接描写整座山林的漆黑,而是让一缕浅明的阳光投进林深之处,还照在青苔之上,这样给读者的感觉便是,明者自明,幽处自幽,而且经此明者的比照,幽处就显得更幽了。

2、诗中描绘的是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其中诗的前两句以声反衬空寂, 后两句则以光突出幽暗. 这首诗将诗、画、乐融为一体,为我们描摹出颇为神奇的境界。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敏锐的,细心的观察和体验,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的思想感情。

3、前两句虽不见空山中有他人,但不见人中感受到有人的活动,同时“空山不见人”,写出了山林的幽静。后两句写光返深林,复照青苔,是画卷中的主人公所见之景。两者结合,便是一幅绝好的人景相依的图画。

赏析:

第一句“空山不见人”,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王维特别喜欢用“空山”这个词语,但在不同的诗里,它所表现的境界却有区别。“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山居秋暝》),侧重于表现雨后秋山的空明洁净;“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而“空山不见人”,则侧重于表现山的空寂清泠。由于杳无人迹,这并不真空的山在诗人的感觉中显得空廓虚无,宛如太古之境。“不见人”,把“空山”的意蕴具体化了。

在“空山不见人”之后紧接“但闻人语响”,却境界顿出。“但闻”二字颇可玩味。通常情况下,寂静的空山尽管“不见人”,却非一片静默死寂。啾啾鸟语,唧唧虫鸣,瑟瑟风声,潺潺水响,相互交织,大自然的声音其实是非常丰富多彩的。然而此刻,这一切都沓无声息,只是偶尔传来一阵人语声,却看不到人影(由于山深林密)。这“人语响”,似乎是破“寂”的,实际上是以局部的、暂时的“响”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jieri/237115.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