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望余雪 祖咏诗义

| 校园招聘 |

【www.guakaob.com--校园招聘】

终南望余雪 祖咏诗义篇一
《终南望余雪》

终南望余雪

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写作背景]

祖咏(699?-746?),洛阳人。

诗人多豪放,祖咏不例外。

公元720年,祖咏长安科举,待金榜公布时,没有自己的名字,有人欢乐有人愁,见那些题名者趾高气扬地走进尚书省大门,落地者大多投去羡慕的目光,然后怏怏而回。

祖咏不服,随即吟了一首诗,以泻私愤,这首诗有必要公布,因为看着解气。

《尚书省门吟》

祖咏

落去他,两两三三戴帽子。

日暮祖侯吟一声,长安竹柏皆枯死。

(前2句不太明白,“他”是不是“也”字?是后人抄错了。考中的也许是发给帽子吧,当时每次科举录取人数也就是几十人,比例极小,所以用“两两三三”。最后2句有劲,当时是傍晚,诗人先把自己封侯,然后骂街。)

2年后,也就是公元722年,祖咏又来了,这次试帖诗的题目是《终南望余雪》,要求是6韵12句的五言排律,这是严格规定,必须遵守。不拘豪放的祖咏受不了,觉得只要满足题意即可,没必要死板12句,他的答卷就是本文的这4句。

监考老师一看楞了,就问为什么?诗人只回答了2个字:“意尽”。

在中国,体制下的条条框框是不能违背的,这次诗人当然再次失败。但这首诗却留传下来,千百年来为后人称赞,细数科举考试中,有几首能如此?

[本诗简析]

解释题目。

终南:即终南山,在长安南大约60里。

考试是在正月,当时山上有积雪。这题目出的不仁义,相隔60里,眼神不好的,能看

清吗?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由于终南山在长安南面,看到的自然是它的阴面,所以诗人用“阴岭”。

是如何“秀”?

“积雪浮云端”说明终南山很高,积雪与云浑然一色,在诗人眼里就是“秀”。 这2句感觉一般,继续。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林表:林梢。 霁:雨、雪后天气转晴。

山上有积雪,山中的树梢上当然也会有,阳光下,整个树林也是皑皑一片,所以诗人用了“明”字。

这句感觉也一般。

“城中增暮寒”太突然,一下子到了晚上。唐代的进士考试一般从早晨5-7点开始,到晚上5-7点结束,自带食物,中午有吃饭时间。

有问题。

前面3句怎么看,也不像是晚上的景色,如此推测:

进士考试的内容较多,下午的时候,诗人开始写这首诗,当时阳光充足,但涂来涂去,已经到了晚上,也就有了最后这句,也就是说,这首诗从阳光充足一直写到傍晚,非常可能当时诗人也写了12句,但最后觉得其它8句多余,删掉后就剩这4句。

再说“城中增暮寒”。

题目是《终南望余雪》,我觉得这题目可以专写景,当然也可以写景抒情,诗人显然是想抒情。为什么最后这句抒情时写了“增暮寒”?是什么引发了他?

冬季的傍晚当然冷,尤其是下雪以后,路上的雪冻成冰,风吹冰面,那是刺骨的寒,北方人都有这体会。

这种冷是常识,感觉诗人这么写的理由还是不充分,再次推测:

唐代没有玻璃也没有透明塑料,既然是《终南望余雪》,那就须打开窗户,否则怎么“望”? 打开窗户就冷,在室内会感觉特别明显,由此,性情的祖咏才有感而发。

想说说对这首诗的总体感觉。

我的感觉很一般,前3句写景一般,最后一句抒情也一般,读完没有发自内心的喜悦或振动。

为什么选这首诗?

生活中,有的人无才无财无彩(较丑),但喜欢他(她)的性格,就愿意接触,就愿意在一起谈天说地,就这样,成为朋友。

通过这首诗带出的故事,我们了解了祖咏,欣赏他的性格,况且他还有才。只不过这种应试诗,豪爽的人不适合,没发挥出水平而已。

感谢这个故事,让我们与诗人近距离,再读这首诗时,有些亲切。

解析完毕。

======================================

公元724年,诗人终于金榜题名,后来经宰相张说推荐任驾部员外郎(驾部属尚书省兵部四司之一,负责往军队输送车辆、马匹等战备物资,驾部员外郞是驾部的副长官)。

张说罢相后,手下弟兄们相继倒霉,其他哥们被贬,祖咏首当其冲最厉害,没被贬而是直接免除官职,这肯定与他激进的性格有关。结果回老家洛阳闲居,王翰任汝州(今河南汝州市)刺史时,路过洛阳看望了诗人,闲着也是闲着,祖咏就与王翰一起去了汝州,被汝州的秀丽景色所吸引,动了在此隐居之心。

说干就干,回到洛阳后,变卖家产,然后定居汝州,沮丧的祖咏将自己的田园命名为“汝坟山庄”。

大概公元746年,诗人病死在自己的山庄内,终年48岁。

======================================

以诗人的思维去经营官场大多失败,现代人对这种结局或许心存轻蔑。

读以前朝代的诗评,几乎全部对这些失败者充满敬畏,现代人怎么了?

资本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拜金,道德丧失,唯利是图,灵魂严重贬值,内心充满肮脏,以成败论英雄,追逐中不择手段,没有廉耻。但随着拜金过程中的财富积累,人还会回到正常轨道上来,人文精神会逐渐复苏。(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例。)

拜金主义的结果,就是官员和百姓对财富的疯狂偏爱和掠夺,会给国家造成极大的伤害,同时,也是这个国家最危险的时候,这个时候,最易遭受外敌的入侵。

今天是平安夜,祈祷我们的国家能快速平安度过这一特殊历史时期,早日安定,一个民族万万不能缺失正义和廉耻。

======================================

豪爽祖咏。

终南望余雪

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终南望余雪 祖咏诗义篇二
《《终南望余雪》教学设计》

古诗《终南望余雪》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

2、能借助注释、图画,展开想象,在诵读中理解诗句意思,感受终南山的绮丽雪景,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想象古诗意境,感悟内在诗情的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理解诗句大意,想象诗句描写的画面。 教学难点:想象诗中的美景,感悟诗人的情怀。

教学过程:

一、赏雪导入,解诗题。

1、同学们,武汉入冬以来的两场雪带给我们无数快乐,现在我们再次走进雪中,欣赏那美丽的景色吧!(课件出示雪景图)绮丽的雪景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生自由谈)

2、古往今来,人们对雪都情有独钟,今天我们就一起跟随唐代诗人祖咏感受另一番雪景。请看老师板书诗题(板书课题),谁来读读诗题?(指名读)齐读诗题。

3、师:终南望余雪,这个诗题是什么意思呢?(远望终南山上未消融的积雪)残雪未消的终南山是怎样的一番景象?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这首诗领略一番。

二、初读古诗,读通读顺。

1、(出示古诗)请同学们先自由读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古诗的节奏。

2、指名读诗,集体正音,齐读古诗。

三、自学交流,明诗意。

1、学习古诗不仅要读得准确、通顺,还要能明白古诗的意思。我们平时学古诗都有哪些方法?(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结合插图,想象画面;串联词义,明晰诗意;搜集资料,悟出诗情。)

2、今天我们就用这些方法来自学古诗。看看自学提示,请位同学读一读。

(出示自学提纲:

① 借助注释、插图和资料,说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读懂的地方做批注,不懂的地方打上“?”。

② 读一读,想一想,在这首诗中,诗人描写了哪些景物,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学生自学,老师巡视指导。

4、学生交流:通过自学,你读懂了什么?指名交流并带着理解读诗句。

5、秀丽的终南山上,洁白的积雪漂浮于云端,初晴的夕阳给树林涂上了淡淡的余晖,多美的景色呀!咱们回过头来再读读这首诗,感受诗人那精炼的语言。(齐读古诗)

四、入情入境悟诗情。

1、诗人祖咏在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板书:景)

学生边交流,教师边板书(阴岭秀、浮云端、明霁色)

2、(板书后配乐)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诗人所描绘的画面吧。(师配乐朗诵)

3、睁开眼,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

预设1:我仿佛看到了终南山北面被积雪覆盖,但白色的积雪中却透出了绿色的嫩梢。(能用你的读体现终南山的秀吗?)

预设2:我仿佛看到了终南山上的积雪很多很厚,直插云天,分不清哪是白云,哪是积雪。(把你的感受读出来或读出“浮”的动感。)想看看这样的景色吗?(课件展示图片“浮云端”看到这样的美景,你的心情怎样?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

过渡语:远望白雪皑皑的终南山,你看,高大俊秀的山峰直插云天,洁白的积雪漂浮云端,云、雪相映成趣,面对此番美景,诗人怎能不喜爱?不兴奋?他不禁赞道——(读前两行)他不禁赞道——(指名读)他由衷地赞道——(齐读两行诗)

师:除了白云积雪,你仿佛还看到了什么?

预设3:我仿佛看到夕阳西下时,落日洒满终南山的树林,树梢上闪着金色的光芒。(体会得真好,带着这种情感来读读这行诗。)

师:(配乐欣赏雪后初霁图)残雪、余晖,此时的终南山是如此沉静、秀美,真是别有一番意境在心头。面对这样的景色,你又有什么感受呢?(指名交流。预设:陶醉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等)

4、是呀,日暮西山,当夕阳慢慢坠下,那洒满林梢的余晖也逐渐消散,饱览终南山美景的祖咏回望长安,丝丝凉意已悄然而至,不禁情由心生,感慨道:城中增暮寒。(指名读)这行诗中,哪个字最能体现诗人此时的心境?(板书:寒)齐读诗句

5、此时的诗人仅仅是感到了天气的寒冷吗?了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也许你会有不同的感受(介绍诗作背景)。

6、再来读读这句诗,说说你的感悟。(对“寒”的感悟:心寒)。

7、引读:是呀,余雪消融的黄昏,长安城也挡不住那冬日里的阵阵寒意,诗人不禁感慨:(齐读“城中增暮寒”。)回望繁华的长安街头,却仍有衣不蔽体的百姓流落街巷,诗人不禁感慨:(再读)夜幕降临,长安城中谁来怜惜那些挨饿受冻的人们?诗人寒由心生:(齐读)。

8、(配乐朗读)同学们,这就是诗人的情怀,终南山的美景带给他享受,却也挡不住他的忧愁。让我们再一次用我们的读走进诗人的内心,感悟他的心境。女生读写景的诗句,男生抒情,合作读。

9、我们一起齐读全诗。

五、背诵,拓展延伸。

1、《终南望余雪》是祖咏的一首传世名作,咱们学了还得试着背一背。(指名背诵)

2、终南山以其独特的景色吸引了众多的文人骚客游览,唐代的孟郊、王维等就留下了吟咏终南山的佳作。课后大家可以收集积累。(课件出示课后拓展)

终南望余雪 祖咏诗义篇三
《粤教版《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第5课《山水田园诗四首》练习及答案》

第一单元 第5课 山水田园诗四首单元检测

1.填空

(1)《宿建德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一首五言绝句(体裁)。诗的后两句是: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2)《终南望余雪》的作者是祖咏。诗的后两句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3)《田家杂兴八首(其二)》的作者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储光羲。诗的最后两句是:日与南山老,兀然倾一壶。

(4)《游终南山》是唐代诗人孟郊的代表诗作,选自《全唐诗》。

2.选择题

(1)下列对《宿建德江》一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五言绝句,在短短的20个字中却包含了大量信息:日暮江畔夜景,游子旅客愁情。

B.前两句是景物描写,为游子创设了一种凄凉哀怨的意境,为后面的抒情作了铺垫。

C.“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看似写景,却是写情,达到情景交融、水乳一体的统一。

D.诗人善于用字:一个“低”字,一个“近”字,十分传神,堪称“诗眼”。

答案 B

(2)下列对《终南望余雪》一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A.这是祖咏的一首应试诗。从体裁上看,当是五言绝句。

B.这是一首纯写景诗,诗人以独特的审美能力,独到的眼光,描绘了终南雪景的壮丽。

C.诗的语言在平淡中见深奇,这是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之一。

D.诗的结尾一句,含意丰富,有弦外之响、韵外之旨。

答案 B

(3)下列四种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唐诗是我国诗歌发展史上的顶峰,它的繁华与唐代经济的繁荣密不可分。

B.储光羲是著名的田园诗人,他的思想与晋代陶渊明有相通之处。

C.孟浩然的诗,有一种“隐士”情结,可见他是一位甘于平淡的作家。

D.贾岛的诗与孟郊的诗风格相近,多是描写山水田园风光的。

答案 C

(4)下列对《游终南山》一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人善于运用夸张手法,增强了诗的艺术感染力。

B.“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两句显然不符合事实,有损诗的艺术特色。

C.这首诗在写景中抒情,错落有致,别具一格。

D.作者在语言上追求“硬”、“险”,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答案 B

二、拓展提升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3~4题。

山中问答

李 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注]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注 窅然:远去的样子。

3.下列对此诗鉴赏有误的一项是( )

A.诗以提问的形式领起,突出题旨,唤起读者的注意。

B.“笑”字值得玩味,它表现出诗人喜悦而矜持的神态,带有几分神秘的色彩。

C.第二联“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就是“何意栖碧山”的答案。

D.这种“不答”而答、似断实连的结构,是作者在故弄玄虚。

答案 D

4.有人认为第一联的“问”、“笑”二字用得好,为什么?请结合诗歌作简要的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开头一个“问”字以提问的形式领起,突出题旨,唤起读者的注意。“笑”字值得玩味,它不仅表现出诗人喜悦而矜持的神态,而且也带有几分神秘的色彩,造成悬念,引发人们的思索。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5~6题。

山居即事

王 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5.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遍”字表现松茂鹤多,“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 解析 此题考查对关键词语的理解能力,题干明确限制了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遍”的本义是“多”,再根据语境理解什么多,本诗中是指松、鹤多,再与本诗颔联中的“稀”相对照,理解其对表现中心的作用——表现山居环境的幽静。

6.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绿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

解析 此题考查艺术手法中对景和情关系的理解能力。要解答描写了怎样的景,首先要看诗

中写了哪些意象,本诗后四句所写的意象有:绿竹、烟火、荷花、采菱人;其次,在找出意象后,分析意象间的关系,用自己的话组合成一幅图景,如本诗后四句组合成的图景是“夕阳西下,炊烟升起,绿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分析写出了怎样的情,则要考虑三个方面:一是诗中所描写的意境,本题第(1)小题已经对全诗的意境作了回答;二是全诗的主旨,结合本诗的首联和颔联,可以归纳出本诗“闲适”的主旨;三是知人论世,所谓知人论世,就是说理解作品的内涵时不能脱离作者的身世和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王维生活在盛唐时期,是一个隐逸诗人,其主旨多表现一种悠然闲适的隐居之情。结合这几方面,就可以总结出第二问的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7~8题。

南 邻

杜 甫

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栗未全贫。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

7.这首诗的前半篇和后半篇各描绘了一幅画,前半篇描绘的是__________图,后半篇描绘的是________图。

答案 山庄访隐 江村送别

8.从全诗看,诗人的邻居锦里先生是个怎样的人?试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锦里先生是位头戴“乌角巾”的隐者。从“未全贫”可看出他家境并不富裕,但他安贫乐道,很满足于这种朴素的田园生活。从“儿童喜”“鸟雀驯”“相送柴门”等则可看出他耿介而不孤僻,诚恳而又热情。

终南望余雪 祖咏诗义篇四
《鄂教版 五年级 《终南望余雪》教学设计》

古诗《终南望余雪》教案

双柳街陈路小学 胡红梅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

2、能借助注释、图画,展开想象,在诵读中理解诗句意思,感受终南山的绮丽雪景,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想象古诗意境,感悟内在诗情的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理解诗句大意,想象诗句描写的画面。 教学难点:想象诗中的美景,感悟诗人的情怀。

教学过程:

一、赏雪导入,解诗题。

1、同学们,武汉入冬以来的两场雪带给我们无数快乐,现在我们再次走进雪中,欣赏那美丽的景色吧!(课件出示雪景图)绮丽的雪景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生自由谈)

2、古往今来,人们对雪都情有独钟,今天我们就一起跟随唐代诗人祖咏感受另一番雪景。请看老师板书诗题(板书课题),谁来读读诗题?(指名读)齐读诗题。

3、师:终南望余雪,这个诗题是什么意思呢?(远望终南山上未消融的积雪)残雪未消的终南山是怎样的一番景象?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这首诗领略一番。

二、初读古诗,读通读顺。

1、(出示古诗)请同学们先自由读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古诗的节奏。

2、指名读诗,集体正音,齐读古诗。

三、自学交流,明诗意。

1、学习古诗不仅要读得准确、通顺,还要能明白古诗的意思。我们平时学古诗都有哪些方法?(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结合插图,想象画面;串联词义,明晰诗意;搜集资料,悟出诗情。)

2、今天我们就用这些方法来自学古诗。看看自学提示,请位同学读一读。

(出示自学提纲:

① 借助注释、插图和资料,说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读懂的地方做批注,不懂的地方打上“?”。

② 读一读,想一想,在这首诗中,诗人描写了哪些景物,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学生自学,老师巡视指导。

4、学生交流:通过自学,你读懂了什么?指名交流并带着理解读诗句。

5、秀丽的终南山上,洁白的积雪漂浮于云端,初晴的夕阳给树林涂上了淡淡的余晖,多美的景色呀!咱们回过头来再读读这首诗,感受诗人那精炼的语言。(齐读古诗)

四、入情入境悟诗情。

1、诗人祖咏在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板书:景)

学生边交流,教师边板书(阴岭秀、浮云端、明霁色)

2、(板书后配乐)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诗人所描绘的画面吧。(师配乐朗诵)

3、睁开眼,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

预设1:我仿佛看到了终南山北面被积雪覆盖,但白色的积雪中却透出了绿色的嫩梢。(能用你的读体现终南山的秀吗?)

预设2:我仿佛看到了终南山上的积雪很多很厚,直插云天,分不清哪是白云,哪是积雪。(把你的感受读出来或读出“浮”的动感。)想看看这样的景色吗?(课件展示图片“浮云端”看到这样的美景,你的心情怎样?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

过渡语:远望白雪皑皑的终南山,你看,高大俊秀的山峰直插云天,洁白的积雪漂浮云端,云、雪相映成趣,面对此番美景,诗人怎能不喜爱?不兴奋?他不禁赞道——(读前两行)他不禁赞道——(指名读)他由衷地赞道——(齐读两行诗)

师:除了白云积雪,你仿佛还看到了什么?

预设3:我仿佛看到夕阳西下时,落日洒满终南山的树林,树梢上闪着金色的光芒。(体会得真好,带着这种情感来读读这行诗。)

师:(配乐欣赏雪后初霁图)残雪、余晖,此时的终南山是如此沉静、秀美,真是别有一番意境在心头。面对这样的景色,你又有什么感受呢?(指名交流。预设:陶醉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等)

4、是呀,日暮西山,当夕阳慢慢坠下,那洒满林梢的余晖也逐渐消散,饱览终南山美景的祖咏回望长安,丝丝凉意已悄然而至,不禁情由心生,感慨道:城中增暮寒。(指名读)这行诗中,哪个字最能体现诗人此时的心境?(板书:寒)齐读诗句

5、此时的诗人仅仅是感到了天气的寒冷吗?了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也许你会有不同的感受(介绍诗作背景)。

6、再来读读这句诗,说说你的感悟。(对“寒”的感悟:心寒)。

7、引读:是呀,余雪消融的黄昏,长安城也挡不住那冬日里的阵阵寒意,诗人不禁感慨:(齐读“城中增暮寒”。)回望繁华的长安街头,却仍有衣不蔽体的百姓流落街巷,诗人不禁感慨:(再读)夜幕降临,长安城中谁来怜惜那些挨饿受冻的人们?诗人寒由心生:(齐读)。

8、(配乐朗读)同学们,这就是诗人的情怀,终南山的美景带给他享受,却也挡不住他的忧愁。让我们再一次用我们的读走进诗人的内心,感悟他的心境。女生读写景的诗句,男生抒情,合作读。

9、我们一起齐读全诗。

五、背诵,拓展延伸。

1、《终南望余雪》是祖咏的一首传世名作,咱们学了还得试着背一背。(指名背诵)

2、终南山以其独特的景色吸引了众多的文人骚客游览,许多诗人也留下了吟咏终南山的佳作。课后大家可以收集积累。(课件出示课后拓展)

终南望余雪 祖咏诗义篇五
《古诗鉴赏》

作品译文

树叶飘落大雁飞向南方,北风萧瑟江上分外寒冷。

我家在曲曲弯弯襄水边,远隔楚天云海迷迷茫茫。

思乡的眼泪在旅途流尽,看归来的帆在天边徜徉。

风烟迷离渡口可在何处,茫茫江水在夕阳下荡漾。[4]

创作背景

孟浩然曾于公元727年(唐玄宗开元十五年)到长江下游漫游过一次,公元729年(开元十七年)至733年(开元二十一年)孟浩然再到吴越漫游。这首诗当作于漫游长江下游时期的一个秋天。[2-3]

作品鉴赏

这是一首怀乡思归的抒情诗。全诗情感是复杂的。诗人既羡慕田园生活,有意归隐,但又想求官做事,以展鸿图。这种矛盾,就构成了诗的内容。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这两句是写景。作者捕捉了当时带有典型性的事物,点明季节。木叶渐脱,北雁南飞,这是最具代表性的秋季景象。但是单说秋,还不能表现出“寒”,作者又以“北风”呼啸来渲染,使人觉得寒冷,这就点出了题目中的“早寒”。

落木萧萧,鸿雁南翔,北风呼啸,天气寒冷,作者活画出一幅深秋景象。处身于这种环境中,很容易引起悲哀的情绪,所谓“悲落叶于劲秋”(陆机《文赋》),是有一定道理的。远离故土,思想处于矛盾之中的作者就更是如此了。

这是一种“兴”起的手法,诗很自然地进入第二联。作者面对眼前景物,思乡之情,不免油然而生。“襄水”,亦即“襄河”。汉水在襄阳一带水流曲折,所以作者以“曲”概括之。“遥隔”两字,不仅表明了远,而且表明了两地隔绝,不能归去。这个“隔”字,已透露出思乡之情。作者家住襄阳,古属楚国,故诗中称“楚云端”,既能表现出地势之高(与长江下游相比),又能表现出仰望之情,可望而不可即,也能透露出思乡的情绪。“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看来句意平淡,但细细咀嚼,是很能体味到作者炼句之妙、造意之苦的。

如果说第二联只是透露一些思乡的消息,带有含蓄的意味,而又未点明;那么第三联的“乡泪客中尽”,不仅点明了乡思,而且把这种感情一泄无余了。不仅他自己这样思乡,而且家人也在想望着他自己的归去,遥望着“天际”的“孤帆”。家人的想望,是假托之词,然而使思乡的感情,抒发得更为强烈了。“迷津欲有问”,是用《论语·微子》孔子使子路问津的典故。长沮、桀溺是隐者,而孔子则是积极想从政的人。长沮、桀溺不说津(渡口)的所在,反而嘲讽孔子栖栖遑遑、奔走四方,以求见用,引出了孔子的一番慨叹。双方是隐居与从政的冲突。而孟浩然本为襄阳隐士,如今却奔走于东南各地(最后还到长安应进士举),却是把隐居与从政的矛盾集于一身,而这种矛盾又无法解决,故以“平海夕漫漫”作结。滔滔江水,与海相平,漫漫无边,加以天色阴暗,已至黄昏。这种景色,完全烘托出作者迷茫的心情。

这首诗二、三两联都是自然成对,毫无斧凿痕迹。第二联两句都是指襄阳的地位,信手拈来,就地成对,极为自然。第三联“乡泪”是情,“归帆”是景,以情对景,扣合自然,充分表达了作者的感情。最后又以景作结,把思归的哀情和前路茫茫的愁绪都寄寓在这迷茫的黄昏江景中了。

终南望余雪①·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②。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③。

[注释]

①终南:终南山。

②阴岭:背向太阳的山岭。

③林表:林木树梢。霁(jì)色:雪停后的日光。

[赏析]《终南望余雪》是一首咏雪诗。诗的前三句从“望”字着眼,句句写雪景,描绘了从长安城里看到的终南山阴岭的秀色。最后一句露出作者原意,抒发了感慨,由雪霁后寒气加重,想到城中人的受冻。全诗紧扣诗题:正面写终南山之雪,以“城中增暮寒”反衬终南山余雪。

作者简介:祖咏,生卒年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其诗以写山水田园为主,清丽自然,恬静闲适。其边塞诗则雄浑壮丽,情调昂扬。

【评析】:

据《唐诗纪事》卷二十记载,这是作者在长安的应试诗。诗写遥望积雪,顿觉雪霁之后,暮寒骤增;景色虽好,不知多少寒士受冻。咏物寄情,意在言外;清新明朗,朴实俏丽。

【诗文解释】

终南山北岭的景色秀丽,积雪好像浮在云端上。初晴的阳光照在树林末梢,傍晚的长安城中增添了寒意。

【简析】:

通过山与阳光的向背表现了各处不同的景象,又联想到山头的积雪消融后,丛林明亮,低处的城中反会增寒,使诗达到全新的境界。

[

桃花溪

作者:【张旭】 年代:【唐】 体裁:【七绝】 类别:【未知】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注解】:

1、飞桥:高桥。

2、石矶:河流中露出的石堆。

3、洞:指《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找到的洞口。

【韵译】:

隐隐看见一座长桥,被野烟隔断;

在石屿的西畔,借问打渔的小船。

桃花随着流水,终日地漂流不尽;

桃花源洞口,在清溪的哪段哪边?

【评析】:

这是借陶潜《桃花源记》的意境而写的写景诗。诗由远外落笔,写山谷深幽,迷 离恍惚,隔烟朦胧,其境若仙。然后镜头移近,写桃花流水,渔舟轻泛,问讯渔人, 寻找桃源。诗的构思婉曲,意境若画,有景有情,趣味深远。蘅塘退士批注:“四句 抵得一篇《桃花源记》。”这话不无道理。

【简析】:

这首诗虽充满诗情画意,但对桃花源的存在提出怀疑,另开思路一条。

桃花溪在湖南桃源县桃源山下。溪岸多桃林,暮春时节,落英缤纷,溪水流霞。相传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是以这里为背景的。张旭描写的桃花溪,虽然不一定是指这里,但却暗用其意境。此诗构思婉曲,情趣深远,画意甚浓。

“隐隐飞桥隔野烟”,起笔就引人入胜:深山野谷,云烟缭绕;透过云烟望去,那横跨山溪之上的长桥,忽隐忽现,似有似无,恍若在虚空里飞腾。这境界多么幽深、神秘,令人朦朦胧胧,如入仙境。在这里,静止的桥和浮动的野烟相映成趣:野烟使桥化静为动,虚无飘渺,临空而飞;桥使野烟化动为静,宛如垂挂一道轻纱帏幔。隔着这帏幔看桥,使人格外感到一种朦胧美。“隔”字,使这两种景物交相映衬,溶成一个艺术整体;“隔”字还暗示出诗人是在远观,若是站在桥边,就不会有“隔”的感觉了。

下面画近景。近处,水中露出嶙峋岩石,如岛如屿(石矶);那飘流着片片落花的溪上,有渔船在轻摇,景色清幽明丽。“石矶西畔问渔船”,一个“问”字,诗人也自入画图之中了,使我们从这幅山水画中,既见山水之容光,又见人物之情态。诗人伫立在古老的石矶旁,望着溪上飘流不尽的桃花瓣和渔船出神,恍惚间,他似乎把眼前的渔人当作当年曾经进入桃花源中的武陵渔人。“问渔船”三字,逼真地表现出这种心驰神往的情态。他问得天真有趣:“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他似乎真的认为这“随流长”的桃花瓣是由桃花源流出来的,因而由桃花而联想起进入桃源之洞。这洞究竟在桃花溪的什么地方呢?这句问讯渔人的话,深深表达出诗人向往世外桃源的急切心情。然而桃花源本是虚构的,诗人当然也知道渔人无可奉答,他是明知故问,这也隐约地透露出诗人感到理想境界渺茫难求的怅惘心情。诗到此戛然止笔,而末句提出的问题却引起人们种种美妙的遐想。诗人的画笔,玲珑剔透,由远而近,由实及虚,不断地变换角度,展现景物;但又不作繁腻的描写,淡淡几笔,略露轮廓,情蓄景中,趣在墨外,就象一幅写意画,清远含蓄,耐人寻味。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释

1.台城:旧址在南京市玄武湖旁,六朝时是帝王荒淫享乐的场所。

2.南朝陈后主在台城营造结绮、临春、望仙三座高楼,以供游玩,并自谱《玉树后庭花》,

中有“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之句。

3.六朝指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

译文

“江雨霏霏江草齐”:暮春三月,江南的春雨,密而且细,在霏霏雨丝中,江边绿草如茵,四望迷蒙,烟笼雾罩,如梦如幻,不免引人遐思。

“六朝如梦鸟空啼”:佳木葱茏,草长莺飞,处处显出了自然界的生机。人在欢快婉转的鸟啼声中,追想起曾在台城追欢逐乐的六朝统治者,都早已成为历史上来去匆匆的过客,豪华壮丽的台城也成了供人瞻仰凭吊的历史遗迹。

“无情最是台城柳”:最无情的就是那台城的杨柳,它既不管人事兴衰与朝代更迭,也不管诗人凭吊历史遗迹引起的今昔盛衰的感伤与怅惘。

“依旧烟笼十里堤”:(繁茂的杨柳)依然在烟雾笼罩的十里长堤边随风飘曳,依旧能给人以欣欣向荣的感觉,让人想起当年繁荣昌盛的局面。

赏析

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台城,旧址在今南京市鸡鸣山南,本是三国时代吴国的后苑城,东晋成帝时改建。从东晋到南朝结束,这里一直是朝廷台省(中央政府)和皇宫所在地,既是政治中枢,又是帝王荒淫享乐的场所。中唐时期,昔日繁华的台城已是“万户千门成野草”;到了唐末,这里就更荒废不堪了。

吊古诗多触景生情,借景寄慨,写得比较虚。这首诗则比同类作品更空灵蕴藉。它从头到尾采取侧面烘托的手法,着意造成一种梦幻式的情调气氛,让读者透过这层隐约的感情帷幕去体味作者的感慨。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特点。

起句不正面描绘台城,而是着意渲染氛围。金陵滨江,故说“江雨”、“江草”。江南的春雨,密而且细,在霏霏雨丝中,四望迷蒙,如烟笼雾罩,给人以如梦似幻之感。暮春三月,江南草长,碧绿如茵,又显出自然界的生机。这景色即具有江南风物特有的轻柔婉丽,又容易勾起人们的迷惘惆伥。这就为下一句抒情作了准备。

“六朝如梦鸟空啼”。从首句描绘江南烟雨到次句的六朝如梦,跳跃很大,乍读似不相属。其实不仅“江雨霏霏”的氛围已暗逗“梦”字,而且在霏霏江雨、如茵碧草之间就隐藏着一座已经荒凉破败的台城。鸟啼草绿,春色常在,而曾经在台城追欢逐乐的六朝统治者却早已成为

历史上来去匆匆的过客,豪华壮丽的台城也成了供人凭吊的历史遗迹。从东吴到陈,三百多年间,六个短促的王朝一个接一个地衰败覆亡,变幻之速,本来就给人以如梦之感;再加上自然与人事的对照,更加深了“六朝如梦”的感慨。“台城六代竞豪华”,但眼前这一切已荡然无存,只有不解人世沧桑、历史兴衰的鸟儿在发出欢快的啼鸣。“鸟空啼”的“空”,即“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的“空”,它从人们对鸟啼的特殊感受中进一步烘托出“梦”字,寓慨很深。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风中摇荡的杨柳,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让人想起繁荣兴茂的局面。当年十里长堤,杨柳堆烟,曾经是台城繁华景象的点缀;如今,台城已经是“万户千门成野草”,而台城柳色,却“依旧烟笼十里堤。”这繁荣茂盛的自然景色和荒凉破败的历史遗迹,终古如斯的长堤烟柳和转瞬即逝的六代豪华的鲜明对比,对于一个身处末世、怀着亡国之忧的诗人来说,该是多么令人触目惊心!而台城堤柳,却既不管人间兴亡,也不管面对它的诗人会引起多少今昔盛衰之感,所以说它“无情”。说柳“无情”,正透露出人的无限伤痛。“依旧”二字,深寓历史沧桑之慨。它暗示了一个腐败的时代的消逝,也预示历史的重演。堤柳堆烟,本来就易触发往事如烟的感慨,加以它在诗歌中又常常被用作抒写兴亡之感的凭藉,所以诗人因堤柳引起的感慨也就特别强烈。“无情”、“依旧”,通贯全篇写景,兼包江雨、江草、啼鸟与堤柳;“最是”二字,则突出强调了堤柳的“无情”和诗人的感伤怅惘。

诗人凭吊台城古迹,回顾六朝旧事,免不了有今之视昔,亦犹后之视今之感。亡国的不祥预感,在写这首诗时是萦绕在诗人心头的。如果说李益的《汴河曲》在“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的强烈感喟中还蕴含着避免重演亡隋故事的愿望,那么本篇则在如梦似幻的气氛中流露了浓重的伤感情绪,这正是唐王朝覆亡之势已成,重演六朝悲剧已不可免的现实在吊古诗中的一种折光反映。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的“依旧”暗示人世的沧桑,以物的“无情”反托人的伤痛,而在历史感慨之中即暗寓伤今之意。思想情绪虽不免有些消极,但这种虚处传神的艺术表现手法,仍可以借鉴。

终南望余雪 祖咏诗义篇六
《冬雪诗课件》

终南望余雪 祖咏诗义篇七
《宿建德江、终南望余雪》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200470.html

    上一篇:描写微笑的优美语段

    下一篇:男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