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祈雨阅读答案

| 校园招聘 |

【www.guakaob.com--校园招聘】

观祈雨阅读答案篇一
《(附答案解析)2014年安徽学业水平测试真题·语文》

2014年安徽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共4页:第Ⅱ卷为综合题,共4页。全卷共七大题,19小题,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将自己的座位号、考试科目涂黑。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与该题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方为有效。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请注意保持答题卡整洁,不能折叠。

3.第Ⅰ卷共13小题,每小题均有4个选项,其中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不得分。

一、(12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

A.膏梁 蛛丝网 礼上往来 B.瞌睡 名信片 没精打彩

C.造诣 四合院 安之若素 D.诽谤 摇蓝曲 重山峻岭

1.C(A高粱、礼尚往来 B明信片、没精打采 D摇篮曲、崇山峻岭)

2.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黄山莲花峰景点经过几年封闭养护,终于改头换面,重新笑迎八方客人。 ....

B.《三国演义》刻画的众多人物形象,个个性格鲜明,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

C.巴西世界杯赛事令中国球迷热血沸腾,但要熬夜看直播让他们心有余悸。 ....

D.早春二月,春意阑珊,许多家庭在休闲之时去郊外散步游玩,观赏风景。 ....

2.B(A改头换面:应为“焕然一新”,原指人的容貌发生了改变。现多比喻只改外表和形式,内容实质不变。B栩栩如生:活泼生动的样子。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C心有余悸:危险的事情虽然过去了,回想起来心里还害怕。D春意阑珊:春天就要过去了。)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可以美化校园环境,而且有利于提升师生文化素养。

B.提高文言阅读,首先应掌握一些常用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

C.考场上能否有良好的心态,是每位考生发挥出最佳水平的主要因素之一。

D.在闷热难耐的酷夏之夜,各地的广场、公园是市民休闲纳凉的最佳时间。

3.A(B提高„„能力 C双面对单面 D搭配不当)

4.把下列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3分)

①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②通过了这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

③文字是一道桥梁。

④这边的桥头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头站着作者。

A.④③①② B.④②①③ C.③②①④ D.③④②①

4.D

二、(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

①地球上有生命的范围,通常叫做生物圈。如果把地球比作苹果,那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只生活在像果皮那样薄的地球表面层里,因为只有这个表面层有空气、水、土壤,能够维持生物的生命。人们把这个生物生存的地球表面层叫做生物圈。

②在生物圈中,与生命密切相关的物质——碳、氮、氧、水都在不断地循环。人和动物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进二氧化碳,呼出氧气。生物死后,尸体被空气、水和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这样的循环,从宏观到微观,到处都有,从来没有间断过。

③在这样的循环中,大气得到了氧的补充,不清洁的水通过阳光的蒸发作用形成了雨,有害的物质被微生物分解,或者被大量的水和空气稀释成为无害的物质。这些过程都具有天然自净作用。

④天然自净的循环一旦受到破坏,就会造成环境污染。破坏天然自净循环的原因,可分为两大类。 ⑤一类是自然界自身的因素造成的,叫做第一环境问题或者原生环境问题。如地震会使局部地区增加氡气,会使地壳被破坏,有害人体的元素进入水的循环系统。火山的爆发会使大气增加二氧化碳。病虫害和各种流行疾病,也都属于这一类。

⑥另一类是人类自身的活动造成的,叫做第二环境问题,或者次生环境问题。这个问题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越来越突出,其中最为严重的是工业生产中排出来的废水、废气、废渣(简称“三废”)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水俣(yǔ)病、红潮、伦敦烟雾„„都是由于“三废”破坏了天然自净循环而造成的。此外,城市的烟尘、噪声、垃圾、放射性物质等等,也都危害着人们的健康。

(节选自于涌泉《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环境——介绍环境科学》,有调整)

5.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解说,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地球生物只生活在果皮那样薄的生物圈里。

B.人们把生物生存的地球表面层叫做生物圈。

C.只有生物圈有维持生命的空气、水、土壤。

D.生物圈中的碳、氮、氧、水都在不断循环。

5.A

6.下列对文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生物死去后,尸体被空气、土壤和岩石中的微生物分解。

B.在物质循环中,大量的水和空气被稀释成为无害的物质。

C.火山爆发、病虫害和城市放射性物质属于原生环境问题。

D.工业生产“三废”排放的危害是最严重的次生环境问题。

6.D

7.下列对文章段落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①段通过诠释和打比方介绍地球生物圈。

B.第②段举例说明地球的物质都在不断循环。

C.第③段说明不间断循环使生物圈天然自净。

D.第④⑤⑥段分类介绍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

7.B

三、(1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题。

烛之武退秦师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日:“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日:“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日:“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日:“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

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右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日:“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8.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晋军.函陵 军:驻军。

B.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给。

C.何厌.之有 厌:讨厌。

D.唯君图.之 图:考虑。

8.C(满足)

9.对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②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③焉用亡郑以.陪邻 ④阙秦以.利晋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9.D(①取独 ②的 ③来 ④来)

10.对下面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A.如果不削减秦国的土地,将何时能取得晋国所贪求的土地呢?

B.如果不使秦国土地减少,将从哪里取得晋国所贪求的土地呢?

C.你们不使秦国土地减少,将何时能取得晋国所贪求的土地呢?

D.你们不削减秦国的土地,将从哪里取得晋国所贪求的土地呢?

10.B

11.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秦晋围郑是因为郑曾对晋无礼,并且依附于晋时又依附于楚。

B.在国家危难之际,烛之武夜入秦军说服秦伯,使郑转危为安。

C.烛之武利用秦晋矛盾,分析郑国存亡对秦的利弊,使秦退兵。

D.晋侯没有同意子犯的请求去袭击秦国军队,是因为害怕秦国。

11.D

四、(6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2~13题。

观祈雨

李 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12.对这首诗中句子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一句写春季旱情严重状况,交代祈雨原因。

B.第二句写村民水庙迎龙仪式,描述祈雨场面。

C.第三句写富人到处听歌看舞,希望旱情好转。

D.第四句写富人担心天阴下雨,影响乐器音质。

12.C

13.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描述了水庙迎龙祈雨和朱门观看歌舞两种场面。

B.具体描写了村中贫富两类人的截然不同的心理。

C.描述观祈雨所见,反映了当时贫富对立的现实。

D.主要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在描写中蕴含着讽刺。

13.B

第Ⅱ卷 (综合题共60分)

五、(5分)

14.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意选填五句) (5分)

(1) ,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2) ,池鱼思故渊。 (陶渊明《归园田居》)

(3)落霞与孤鹜齐飞, 。 (王勃《滕王阁序》)

(4) ,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5)别有幽愁暗恨生, 。 (白居易《琵琶行》)

(6) ,水随天去秋无际。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7)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 。 (李清照《醉花阴》) (8)怅寥廓,问苍茫大地, 。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1)锲而不舍 (2)羁鸟恋旧林 (3)秋水共长天一色 (4)无边落木萧萧下

(5)此时无声胜有声 (6)楚天千里清秋 (7)人比黄花瘦 (8)谁主沉浮

六、(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18题。

①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②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

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③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节选自朱自清《荷塘月色》)

15.第①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出荷香什么特点? (4分)

(1)修辞手法:

(2)荷香特点:

(1)通感(或:比喻)。

(2)时断时续,清淡缥缈,沁人心脾。

(第一问1分,第二问3分;意思对即可)

16.填空。(3分)

第②段描写和荷塘的月色,其顺序是:先写 ,再写 ,最后指出二者有着“ ”。

月光 月影 和谐的旋律 (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

17.请结合语境,解释第②段中加点词语“酣眠”和“小睡”的含义。(4分)

(1)“酣眠”是指: (2)“小睡”是指:

(1)朗照的月光。

(2)透过一层淡淡的云的月光。 (各2分,意思对即可) 18.第③段描写荷塘四周的什么景物?此景物具有哪些特点?(4分)

(1)景物:

(2)景物特点:

(1)树。 (答“杨柳”不扣分) (2)密集参差,树色阴阴,丰姿绰约。

七、(40分)

19.以“告别____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40分)

【注意】①可以从“朋友”“童年”“故乡”“陋习”“自卑”等词语中选择—个,也可以选择其他词语,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④标点规范,字迹工整,卷面整洁。⑤不少于600字。

说明:(1)内容或表达有一项特别突出的,加1~3分,加到满分为止。

(2)不足600字的,每少50字扣1分。

观祈雨阅读答案篇二
《2010高考诗歌鉴赏试题汇总和答案》

1.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溪居即事

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注:却关:打开门闩。

①分析诗人描写景物的手法?

②简要分析小童的形象。

③诗歌反映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你是如何评价这种思想的,说说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

1.①用白描手法写水中和岸上的场景(生动表现春日河湾景象),“小童”一句把两种场景连接起来,动静结合,浑然一体,显示水乡的宁静、优美,有浓郁的乡村生活气息。 ②从“疑是”、“急”、“却关”可以看出,小童聪明机灵、待人热情。

③悠闲自得、恬静闲适的思想。(山水田园诗多抒发对归隐田园的宁静生活的向往。有的诗表现对现实的不满,说明追求闲适是报国无门、壮志未酬。不少诗也宣扬了知足常乐、安于现状的思想。诗人的思想是第一种。)

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白牡丹

韦庄

闺中莫妒新妆妇,陌上须惭傅粉郎。

昨夜月明浑如水,入门唯觉一庭香。

全诗用虚写的手法描写白牡丹,请结合诗中景物分析这种表达手法。

参考答案

2.诗人用“新妆妇”、“傅粉郎”等词语,比喻白牡丹的洁白,第三句明写明月,暗衬白牡丹,让月光与牡丹的颜色融为一体,难以辨别,所以入院后只闻其香。诗不正面描写白牡丹,用侧面描写的手法,写白牡丹的声、色、香,很巧妙的利用了虚写的手法。

3.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送崔九

裴迪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这是一首劝勉诗,劝朋友长久隐居,尽享山川之美。但同时暗寓了人们对待事情应持的态度,请分析。

参考答案

3.诗人用《桃花源记》中武陵人的典故,劝解朋友不能像武陵人一样,要“须尽丘壑美”。暗寓对待事情不能尝浅辄止、要坚持到底的哲理。语言虽浅白,含意却很深远。

4.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春思

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诗歌在景物描写和感情抒发上各据特色,试从表达技巧上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4.诗的前两句描写春季的绚丽美景(青青草色、鹅黄杨柳、缤纷桃花、芬芳李花),是欢乐的景象;后两句用比拟的修辞写自己的愁思(东风不能吹愁,春日添加遗憾),是悲哀的感情。诗人用乐景写哀情,利用对比,真切地表现出自己的哀愁。

5.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瀑布联句

香严闲禅师 李忱

千岩万壑不辞苦,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注:诗的前两句是香严闲禅师写的,后两句是李忱写的。

①香严闲禅师在一、二句中暗示了李忱当时的生活,试就描写的景物特征作一下分析。 ②李忱写的三、四句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参考答案

5.1、第一句写瀑布的出处(“千岩万壑”指经历曲折,“不辞劳”指其性格坚毅),含蓄地写出不经磨难,难成大业的哲理,第二句写瀑布气象高远,是对李忱生活的客观描述。

2、像瀑布一样,不甘寂寞,想有所作为,表现出作者一往无前的信心和气势。

6.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观祈雨

李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题目是“观祈雨”,但写祈雨情景的只有一句: ,然后诗人用 的手法,写乡民与朱门对天气的担忧,从而揭露朱门 的社会现实,表达诗人对乡农的情感: 。

参考答案

6.“箫管迎龙水庙前”、对比、不顾劳动人民疾苦,终年贪图享乐、同情

7.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中秋夜

李峤

圆魂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诗人借助中秋月说明一个什么道理,请结合诗歌分析。

参考答案

7.中秋之夜,月色明亮,但也有些地方可能正是刮风下雨的时候,利用同一时间的不同天气,表明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千差万别,不可能完全一样的道理。

8.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3题: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①诗中的“可怜”的意思是什么?与“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买炭翁》)”和“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孔雀东南飞》)”中“可怜”意思是否一样?请作简要分析。 ②诗人对贾生(贾谊)的评价是什么?体现了诗人什么感情?

③这首诗用了先扬后抑的写作手法,试作分析。

参考答案

8.①这首诗的“可怜”是“可惜”的意思;《卖炭翁》中的“可怜”是“值得怜悯”的意思;《孔雀东南飞》中是“可爱”的意思。

②贾谊有才华,但得不到重用。寄寓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

③诗的前两句写朝廷重贤,宣室召见,重新任用才华横溢的贾生,是赞美,是扬;后两句写讨论的是服药求仙等虚无的事情,而不去探讨天下百姓的问题,是讽刺,是抑。诗人用欲抑先扬的手法讥讽朝廷的昏庸和对贤臣的不重用。

9.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3题: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①颔联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②“狂歌五柳前”中“五柳”是什么意思?

③苏轼评价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请结合这首诗分析这个特点。

参考答案

9.①“倚杖柴门外”表明诗人年事已高,“临风听暮蝉”表现出诗人的闲适之情。

②陶渊明写有《五柳先生传》一文,勾画出一个放浪形骸、安贫乐道的知识分子形象,诗人运用“五柳”的典故,说明自己就像陶渊明一样,隐居乡野,过恬淡的生活。

③诗人选取景物有寒山、秋水、落日、孤烟等,富有季节和时间特征,色彩鲜明,并利用色彩的合理搭配,构成一幅和谐、静谧的水墨山水意境,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点。

10.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商山早行

李商隐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①首联、尾联用对比的手法,以乐景写哀情,试从景物描写的角度分析这种手法。

②颔联脍炙人口,全部用名词描写景物,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中仿效这种写法的一句诗是什么?这样写法的好处是什么?

参考答案

10.①首联写早行的典型情景,表现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悲故乡”很能引起游子的共鸣。尾联写诗人梦回故乡长安杜陵,那里凫雁满塘,已是春回大地,洋溢着喜人的气氛。诗人用尾联的喜景衬托首联的悲情,前呼后应,显示悲伤之切。

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村野小店,鸡鸣声唤起旅客,天空亮着残月,板桥白霜还没消退,留下行人足迹,)诗人用纯名词组合成一幅图画,一个词语表示一种景物,寓情于景,用景物体现悲伤的情感。

11.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暮过山村

贾岛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岁,边烽不过秦。

萧条桑柘处,烟火渐相亲。

①首联从 和 两个角度描写景物,表现山村的 特征。

②尾联表现诗人何种心境,你如何评价这种心情?

参考答案

11.①听觉、视觉、宁静

②表现诗人看到“人烟”的欢喜之情。从诗人看到山村没有遭到战火时的愉悦情感中,可以体会到诗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热爱之情。

12.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赠刘司户蕡

李商隐

江风扬浪动云根,重碇危樯白日昏。

已断燕鸿初起势,更惊骚客后归魂。

汉廷急诏谁先入,楚路高歌自欲翻。

万里相逢欢复泣,凤巢西隔九重门。

①首联描写的内容是什么?有没有象征意义?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②颔联的“已”、“更”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③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刘蕡的友情,同时又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

12.①用浪打礁石、船下双锚描写大江(湘江)的惊涛骇浪,象征着当时的动荡、险恶的局势。

②两个虚词有力地将刘司户短时间遇到的事情连接起来,充满同情之心。

③全诗情景交融,有友谊、有愤怒、有讥讽,既表达了对朋友的友情,又表现出伤时忧国之思。

13.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寄左省杜拾遗

岑参

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

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清人纪昀在《瀛奎律髓》卷二评价这首诗说:“五六寓意深微,末二句语尤婉至。圣朝既以为无阙,则谏书不得不稀矣,非颂语,乃愤语也。” 充分肯定了这首诗的讽刺意义。请分析这首诗的写作手法。

参考答案

13.诗的前四句,写真挚的友谊。五六两句, “悲花落”是悲叹时光空逝,无所建树;“羡鸟飞”是羡慕鸟可自由飞翔,自由鸣叫,反衬出没有言论自由。尾联有言外之意,反话正说,寓贬于褒,说明朝廷并不需要犯颜直谏的人,表现了诗人的愤慨之情。

14.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高适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①吴汝纶评价该诗“一气舒卷,复极高华朗曜,盛唐诗极感之作(《唐宋诗举要》)。”请从篇章结构上分析这首诗。

②何焯《义门读书记》说:“结句才非世情常语,乃嗟叹之极致也。”王寿昌《小清华园诗谈》评说:“结句贵在味外之味,弦外之音。“请简析尾联的思想意义。

参考答案

14.①诗的首、尾联是合写;颔联、颈联分写(颔联上句写巫峡风光,暗示李少府去的地方很荒凉,下句写衡阳,暗示王少府去的长沙也是偏僻的地方;颈联上句写长沙青枫江的帆船,是再写王少府,下句写白帝城,是再写李少府),同时描写两人贬谪之地的萧索、荒凉景色(猿啼、归雁、秋帆、古木),相互交错进行,情景交融,结构严密。既凄清缠绵,又慷慨悲歌,别意浓重。

②尾联劝解二人不要烦闷、犹豫,尽可放心去,不久就会被召还。以此劝勉二人不要为一时的得失伤心、哀痛,要努力为民做事。

15.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落日怅望

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念我一何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色隐秋山。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情景交融是抒情诗最主要的表达方法,但这首诗却是情与景分开来写,试作简要分析。

观祈雨阅读答案篇三
《诗歌鉴赏之比较阅读》

诗歌鉴赏之比较阅读

1.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07辽宁卷)

秋夜独坐(节选) 夜深

唐 王维 宋 周弼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1)两诗中均写了夜景,又有所不同。请具体说明,(4分)

[答案](1)王诗写的是“秋夜”,写了山中果落,灯前虫鸣的景象;(1分)

周诗写的是“春夜”,写了春雪初停,残月挂山,溪水成冰的景象。(1分)

王诗描写的是动景,(1分)

周诗描写的是静景。(1分) 【点拨】(1)王诗和周诗都是三、四句写“夜景”,这里分析“夜景”的不同,应从内容和手法两个角度分析。

(2)两诗中均有“独坐”,而作者心境不同,试简要分析。(4分)

(2)王诗写的是悲哀孤独的心境。(1分)

一、二句写诗人独坐的孤寂和岁月流逝的悲凉;三、四句写草木昆虫零落哀鸣,更添悲哀。(1分)

周诗写的是宁静安适的心境。(1分)

一、二句写诗人独坐灯下苦读,不觉夜深;三、四句用“不知”室外景色的变化衬托了诗人夜读时的投入和专注。(1分) 以上答案不必拘泥,言之成理即可。 【点拨】“心境”的分析,要抓住诗句中的关键字词(或“诗眼”),王诗抓第一句中的“悲”,周诗抓“不闻”“不知”等。

2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07 江西)

金陵晚望 金陵图

高蟾 韦庄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谁谓伤心画不成? 画人心逐世人情。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古城。

【注】高蟾、韦庄,均为晚唐诗人。

(1)这两首诗都写到了“伤心”,诗人为什么伤心?

【解析】本题不同作者从不同视角来写金陵,但都有共同点,即伤心,伤心的原因相似,是为唐朝的衰败而伤心。

(2)两位诗人一位说“一片伤心画不成”,一位说“谁谓伤心画不成”。请结合诗歌对此作简要分析。

【解析】该题从不同角度,用不同诗句表达了表达了相同的思想感情。(要透过异找出同) 高诗作者通过晚望金陵,从“落日”“秋声”等意象中,生出一片伤心之情,诗人认为这种深重的伤心,世上的画家是看不出来的。

韦诗作者通过观看金陵图,认为画家用“老木”“寒云”等意象,足以表现出对国事衰败的伤痛之情,所以说,伤心是能画成的。

3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7 湖北)

华清宫 吴融 过华清宫 李约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1)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 解析:这两道题有求同有求异。内容相同,作者不同,写作时间不同;运用得表现手法相同,表达的思想感情相异。

(1)•两首诗都应用了对比(或对照、映衬)手法(2分)

‚第一首宫内宫外(或空间)对比:宫外飞雪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成阴,温暖如春。(1分)

第二首今昔(或时间)对比: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1分)

(2)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两首诗表达的感情不同: 第一首诗通过写景状物,鞭挞无视人民疾苦、沉湎于享乐的统治者。(2分)

第二首诗通过咏史抒怀,讽刺统治者荒淫误国,感叹王朝的兴衰。(2分) (这要求找出共同之处,分析细节的不同。)

4.阅读下面三篇作品,然后回答问题。

乌衣巷(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人月圆 (金)吴激①

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

[中吕]山坡羊•燕子 (元)赵善庆

来时春社,去时秋社②,年年来去搬寒热。语喃喃,忙劫劫③,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衣夕照斜。兴,多见些;亡,都尽说。

[注]①北宋亡后,吴激被迫仕金。在一农宴喜上.偶遇流落为歌姬的宋朝宗室女子,遂有此作。

⑦春社、秋社:古时祭祀土神一般在立春和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分别称春社和秋社。③劫劫:匆忙急切的样子。

(1)这三篇作品均通过 (2)请简要赏析这三篇作品的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

刘诗今昔对照,寓情于景,含蓄深沉,体现了咏史诗的特色。

吴词剪裁唐人诗句抒亡国隐痛, 温婉悲凉,凸显婉约词的正宗风韵。

赵曲以议论作结,点破兴亡,明快直露,有浓郁的散曲风味。

5.(05辽宁卷第17题)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宁夹口三首(其三)

宋·王安石

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

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

舟下建溪

宋·方惟深

客船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

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 分析:王安石的诗以其杰出的艺术成就为人们所称道。他的诗意境空灵、用语精警、富有画意。《江宁夹口》是其后期作品,回荡在前期诗作中的强烈的政治热情锐退,诗风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表现为或闲淡,或凄婉,或孤寂。《舟下建溪》是一首描写旅途夜泊的七言绝句,诗中选用最有特征的景物,通过精心选材,巧妙构思,写出荒村月夜泊舟的静谧境界,使人如临其境。诗中化用前人成句不露痕迹,另出新意,清新隽永。

⑴两首诗的首句均用了“月黄昏”三个字,且用意基本相同。请问,两诗借此营造的是一种什么氛围?表达的又是怎样的心绪?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 【解析】从题目看,第一题是从两诗的共有词“月黄昏”切入,结合诗句明确统一词营造的相似的氛围,相近的心绪。抓住题干里的有用信息,找他们的同,把对两首诗的有效比较结合起来,得出答案,"月黄昏"三字为两诗营造氛围、表达心绪定下了基本色调。客船、"无灯"野(小)店、半死枫树,这一切都笼罩在昏黄的月光中,暗淡朦胧,营造了一种凄迷、萧索、沉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孤寂怅惘的心绪。

⑵两首诗的末句,一用“应有”,一用“犹有”,哪个更好?为什么?请简要赏析。

分析:该问答案不唯一,从不同的角度看,可以有不同的答案。但一定要结合原诗进行有理有据的分析,不能只答哪一个更好而没有具体分析。

是个开放题,比较后选择自己最能说好的做答。可以有三种答案:

①“应有”更好。“应有”二字蕴含丰富,传达出了诗人在孤寂中力寻旧影时的复杂心情,其中既有希冀与自信,也有失意与怅惘,更有寻而未见的不甘心,可谓传神之笔;“犹有”二字则无此意趣。

②“犹有”更好。“犹有”二字,自然道出,却出人意料,去年系舟的痕迹还保存到现在,说明在此停留的旅客不多,进一步传达出了诗人那种孤寂怅惘的心绪;而“应有”二字却不能道出此意。

③二者各有其妙。(理由见上)

6.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观祈雨

李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无 题

白 胜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尽枯黄。

农夫心内如汤煮,王孙公子把扇摇。

(1)前一首诗描写(春)季旱情,后一首诗描写( 夏)季旱情。

(2)试结合诗句的具体内容,分析两诗所运用的相同的表现手法。 对比。前一首诗以农民祈雨的殷忧、不幸和富贵人家的歌舞嬉戏作对比,揭露社会制度的不合理,显示阶级矛盾的尖锐对立,寄寓诗人的悯农情怀。后一首诗以稻禾枯焦、农夫忧心和王孙公子摇扇乘凉、悠闲自在作对比,揭露世道不正、社会不公的严峻现实,表现作者的悯农情怀。

(3)你认为两首诗的语言风格上有什么不同?请结合诗句分析。

语言风格:前一首含蓄曲折,后一首明快泼辣。《观祈雨》第二句表面写农民吹奏箫管、表演节目,恭迎龙神,场面热热闹闹,其实热闹之下不难看出百姓的心急如焚,焦虑不已,语句表达比较含蓄。后一首诗第三句用比喻形象描绘农夫焦急忧虑的心理,语言比较明快直接。(联系两诗其他语句来分析亦可)

8.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木芙蓉 窗前木芙蓉

吕本中 范成大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更凭青女①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①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解析】首先是审准题意,分析比较对象的异同点。从比较对象来看,对象相同,都是木芙蓉;作者不同,一是吕本中,一是范成大。从设置问题来看,前一题主要是求同,后一题是求异。从比较内容来看,形象与修辞。其次是找准切入点,抓关键句,对照相关问题涉及的内容思考。第三是精心组织答案;第四是形成文字。

⑴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描述了木芙蓉开花的自然属性。运用了拟人手法。

⑵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任由风吹雨打的形象;

范诗写的木芙蓉孤苦、心酸,处境凄凉,但作者并没有把这花看作愁苦。

前者是闲适之士的豪迈与大度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形象。 9.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解析:比较两首诗,所写对象为荷;分析题干,要找出他们写景和意象的共同的地方;要找出所使用的共同的表现手法,分别出表现的不同情感特点。按题干要求一一着手,不做无用功,不做无效思考,按要求做题。按要求组织答案

(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拟人表现手法。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

10.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过分水岭 温庭筠 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

再宿武关 李涉

远别秦城万里游,乱山高下出商州。关门不锁寒溪水,一夜潺湲送客愁。

(1)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写“溪水”?请指出两首诗中通过溪水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5分)

拟人(1分)

前一首诗写一夜潺湲的溪水仿佛是在和自己这个同行三日的友伴殷勤话别。诗人由溪水的“有情”表现自己对溪水的依依惜别之情。(2分)

后一首诗写一夜潺湲的溪水仿佛是为诗人的不幸远别而呜咽啜泣,又仿佛是从他的心中流出,载着绵绵无尽的离愁别恨,长流远去。诗人借溪水抒发了去国离乡的愁苦情怀。(2分)

(2)有人认为,“溪水无情似有情”中的“似”字改成“却”字更好,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3分)

可以有两种答案:

①不同意。溪水本无情,但眼前这条溪水,却又似乎有情。“似”字暗透出这只是诗人时或浮现的一种主观感觉,语意灵动轻妙;并设置悬念,引导读者去体悟作者的感情。(2分。加点字为评卷要点,大意对即可得分。)换成“却”字便觉过于强调、坐实。(1分。有比较即可得分。) ②同意。在“入山三日”的旅程中,溪水与旅人一路相伴,慰藉他的寂寞;而将别之际,又一夜潺湲,依依惜别。“却”字肯定并强调了溪水的有情,赋予溪水一种动人的人情美。(2分。加点字为评卷要点,大意对即可得分。)而“似”字无此意味。(1分。有比较即可得分。)只答同意或不同意不给分。

做题方法小结 (一)1 要通读这几首诗词,整体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的写法,包括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 2要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思想内容.感情.艺术手法.写法.修辞方法等)来寻求诗词的差异性。 3 找准切入点。或从标题入手,或从作品中所选取的物景入手,或从作品中的关键词入手,或从作品中的关键句入手,或从作品中带有色彩的词语入手,或从作品中的议论抒情句入手,或从作者生平情况以及艺术风格入手,或从注释入手。4.要注意点面结合,既有总体分析,又有具体分析。5 有时还要结合读者的生活体验和爱好来评价。6 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要点齐全。

(二) 要注意的几点

观祈雨阅读答案篇四
《诗歌鉴赏之比较阅读练习》

诗歌鉴赏之比较阅读练习

1.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07辽宁卷)

秋夜独坐(节选) 夜深

唐 王维 宋 周弼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1)两诗中均写了夜景,又有所不同。请具体说明,(4分)

(2)两诗中均有“独坐”,而作者心境不同,试简要分析。(4分)

2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07 江西)

金陵晚望 金陵图

高蟾 韦庄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谁谓伤心画不成? 画人心逐世人情。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古城。

【注】高蟾、韦庄,均为晚唐诗人。

(1)这两首诗都写到了“伤心”,诗人为什么伤心?

(2)两位诗人一位说“一片伤心画不成”,一位说“谁谓伤心画不成”。请结合诗歌对此作简要分析。

3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7 湖北)

华清宫 吴融 过华清宫 李约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1)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

(2)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05辽宁卷第17题)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宁夹口三首(其三)

宋·王安石

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

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

舟下建溪

宋·方惟深

客船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

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

⑴两首诗的首句均用了“月黄昏”三个字,且用意基本相同。请问,两诗借此营造的是一种什么氛围?表达的又是怎样的心绪?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

⑵两首诗的末句,一用“应有”,一用“犹有”,哪个更好?为什么?请简要赏析。

6.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观祈雨

李 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无 题

白 胜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尽枯黄。

农夫心内如汤煮,王孙公子把扇摇。

(1)前一首诗描写( )季旱情,后一首诗描写( )季旱情。

(2)试结合诗句的具体内容,分析两诗所运用的相同的表现手法。

(3)你认为两首诗的语言风格上有什么不同?请结合诗句分析。

8.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木芙蓉 窗前木芙蓉

吕本中 范成大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更凭青女①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①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⑴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⑵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9.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傍晚时刻的景色,均以荷与西风为诗歌的主要意象。(2分)

(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10.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过分水岭 温庭筠

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

再宿武关 李涉

远别秦城万里游,乱山高下出商州。关门不锁寒溪水,一夜潺湲送客愁。

(1)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写“溪水”?请指出两首诗中通过溪水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5分)

(2)有人认为,“溪水无情似有情”中的“似”字改成“却”字更好,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3分)

做题方法小结

(一) 1 要通读这几首诗词,整体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的写法,包括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

2要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思想内容.感情.艺术手法.写法.修辞方法等)来寻求诗词的差异性。

3 找准切入点。或从标题入手,或从作品中所选取的物景入手,或从作品中的关键词入手,或从作品中的关键句入手,或从作品中带有色彩的词语入手,或从作品中的议论抒情句入手,或从作者生平情况以及艺术风格入手,或从注释入手。4.要注意点面结合,既有总体分析,又有具体分析。5 有时还要结合读者的生活体验和爱好来评价。6 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要点齐全。

(二) 要注意的几点

1 明确题干要求

2 分析相关内容注意

(1)在背景中理解文本,在文本中推敲语言。

(2)分析思想感情不能脱离内容孤立分析,内容凸显情感,景物孕含情感,在对内容的比较上引出思想情感的不同才水到渠成。

(3)了解诗人所处时代,以知人论世;了解诗人经历.思想和艺术风格。

3 精心组织答案

(1)应明确鉴赏的文体归属,

(2)应知晓鉴赏的角度和内容,

(3)应掌握基本的表述格式。

4 形成文字

(1)只要对作品本身的特点进行鉴赏,故应扣诗歌本身来阐述。

(2)紧扣要求。要看清比较鉴赏的内容及要求,依照要求作答,不可节外生枝,答案尽量具体,不可泛泛而谈。

(3)要点要齐全,不能遗漏,注意表达文字的切入点。

(4)认真推敲用语,答案力求表达流畅,用语要准确.简明.规范。

(5)注意表述严密,条理清晰。

读标题,解要素

看注释,推主旨

品读句,体情感

细辨析,找异同

观祈雨阅读答案篇五
《2014年安徽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2014年安徽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试题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0分)

一、(12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

A.膏梁 蛛丝网 礼上往来 B.瞌睡 名信片 没精打彩

C.造诣 四合院 安之若素 D.诽谤 摇蓝曲 重山峻岭

2.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黄山莲花峰景点经过几年封闭养护,终于改头换面,重新笑迎八方客人。 ....

B.《三国演义》刻画的众多人物形象,个个性格鲜明,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

C.巴西世界杯赛事令中国球迷热血沸腾,但要熬夜看直播让他们心有余悸。 ....

D.早春二月,春意阑珊,许多家庭在休闲之时去郊外散步游玩,观赏风景。 ....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可以美化校园环境,而且有利于提升师生文化素养。

B.提高文言阅读,首先应掌握一些常用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

C.考场上能否有良好的心态,是每位考生发挥出最佳水平的主要因素之一。

D.在闷热难耐的酷夏之夜,各地的广场、公园是市民休闲纳凉的最佳时间。

4.把下列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3分)

①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②通过了这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 ③文字是一道桥梁。④这边的桥头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头站着作者。

A.④③①② B.④②①③ C.③②①④ D.③④②①

二、(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

①地球上有生命的范围,通常叫做生物圈。如果把地球比作苹果,那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只生活在像果皮那样薄的地球表面层里,因为只有这个表面层有空气、水、土壤,能够维持生物的生命。人们把这个生物生存的地球表面层叫做生物圈。

②在生物圈中,向生命密切相关的物质——碳、氮、氧、水都在不断地循环。人和动物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进二氧化碳,呼出氧气。生物死后,尸体被空气、水和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这样的循环,从宏观到微观,到处都有,从来没有间断过。

③在这样的循环中,大气得到了氧的补充,不清洁的水通过阳光的蒸发作用形成了雨,有害的物质被微生物分解,或者被大量的水和空气稀释成为无害的物质。这些过程都具有天然自净作用。

④天然自净的循环一旦受到破坏,就会造成环境污染。破坏天然自净循环的原因,可分为两大类。 ⑤一类是自然界自身的因素造成的,叫做第一环境问题或者原生环境问题。如地震会使局部地区增加氡气,会使地壳被破坏,有害人体的元素进入水的循环系统。火山的爆发会使大气增加二氧化碳。病虫害和各种流行疾病,也都属于这一类。

⑥另一类是人类自身的活动造成的,叫做第二环境问题,或者次生环境问题。这个问题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越来越突出,其中最为严重的是工业生产中排出来的废水、废气、废渣(简称“三废”)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水俣(yǔ)病、红潮、伦敦烟雾„„都是由于“三废”破坏了天然自净循环而造成的。此外,城市的烟尘、噪声、垃圾、放射性物质等等,也都危害着人们的健康。

(节选自于涌泉《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环境——介绍环境科学》,有调整)

5.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解说,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地球生物只生活在果皮那样薄的生物圈里。

B.人们把生物生存的地球表面层叫做生物圈。

C.只有生物圈有维持生命的空气、水、土壤。

D.生物圈中的碳、氮、氧、水都在不断循环。

6.下列对文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生物死去后,尸体被空气、土壤和岩石中的微生物分解。

B.在物质循环中,大量的水和空气被稀释成为无害的物质。

C.火山爆发、病虫害和城市放射性物质属于原生环境问题。

D.工业生产“三废”排放的危害是最严重的次生环境问题。

7.下列对文章段落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①段通过诠释和打比方介绍地球生物圈。

B.第②段举例说明地球的物质都在不断循环。

c.第③段说明不问断循环使生物圈天然自净。

D.第④⑤⑥段分类介绍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

三、(1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题。

烛之武退秦师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8.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晋军函陵 军:驻军。

B.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给。

C.何厌之有 厌:讨厌。

D.唯君图之 图:考虑。

9.对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③焉用亡郑以陪邻 ..

②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④阙秦以利晋 ..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10.对下面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A.如果不削减秦国的土地,将何时能取得晋国所贪求的土地呢?

B.如果不使秦国土地减少,将从哪里取得晋国所贪求的土地呢?

C.你们不使秦国土地减少,将何时能取得晋国所贪求的土地呢?

D.你们不削减秦国的土地,将从哪里取得晋国所贪求的土地呢?

11.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秦晋围郑是因为郑曾对晋无礼,并且依附于晋时又依附于楚。

B.在国家危难之际,烛之武夜入秦军说服秦伯,使郑转危为安。

C.烛之武利用秦晋矛盾,分析郑国存亡对秦的利弊,使秦退兵。

D.晋侯没有同意子犯的请求去袭击秦国军队,是因为害怕秦国。

四、(6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2~13题。

观祈雨

李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12.对这首诗中句子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一句写春季旱情严重状况,交代祈雨原因。

B.第二句写村民水庙迎龙仪式,描述祈雨场面。

C.第三句写富人到处听歌看舞,希望争隋好转。

D.第四句写富人担心天阴下雨,影响乐器音质。

13.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描述了水庙迎龙祈雨和朱门观看歌舞两种场面。

B.具体描写了村中贫富两类人的截然不同的心理。

C.描述观祈雨所见,反映了当时贫富对立的现实。

D.主要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在描写中蕴含着讽刺。

第Ⅱ卷 (综合题 共60分)

五、(5分)

14.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意选填五句) (5分) (1) ,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2) ,池鱼思故渊。 (陶渊明《归园田居》)

(3)落霞与孤鹜齐飞, 。 (王勃《滕王阁序》) (4) ,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5)别有幽愁暗恨生, 。 (白居易《琵琶行》) (6) ,水随天去秋无际。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7)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 。 (李清照《醉花阴》)

(8)怅寥廓,问苍茫大地, ?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六、(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18题。

①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关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②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③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节选自朱自清《荷塘月色》)

15.第①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出荷香什么特点? (4分)

(1)修辞手法:

(2)荷香特点:

16.填空。 (3分)

第②段描写荷塘上的月色,其顺序是:先写 ,再写 ,最后指出二者有着“ ”。

17.请结合语境,解释第②段中加点词语“酣眠”和“小睡”的含义。 (4分)

(1)“酣眠”是指:

(2)“小睡”是指:

18.第③段描写荷塘四周的什么景物?此景物具有哪些特点? (4分)

(1)景物:

(2)景物特点:

七、(40分)

19.以“告别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40分)

【注意】

①可以从“朋友”“童年”“故乡”“陋习”“自卑”等词语中选择—个,也可以选择其他词语,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

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

③不得抄袭。

④标点规范,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⑤不少于600字。

观祈雨阅读答案篇六
《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答案》

么;一种是诗人什么都没有补上。从诗歌鉴赏的角度来看,你认为哪一种可能更“美”?请简要说明理由。(2分)

6.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渔 翁

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消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1)诗中的“渔翁”含有几分诗人自况的意味,你认为这一形象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2)诗的末两句,苏东坡认为“虽不必亦可”(即:此二句删去也可以),你是否同意他的看法?为什么?(3分)

7.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雪,无声无嗅,只能从颜色、形状、姿态见出分别,而在夜里,雪的形象自然难以捕捉。然而作者却生动传神地写出了一场夜雪,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这种手法。

8.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绝句(其一)杜甫 春 望杜甫

眼见客愁愁不醒,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无赖春色到江亭。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即遣花开深造次,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便教莺语太丁宁。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以上两首主题相同的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句和《绝句(其一)》中的“即遣花开深造次,便教莺语太丁宁”句都写到了“花鸟”。两句诗的表现手法相同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9.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送元二使安西王 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诗人在一、二句中写了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请摘出这些词语。(2分)

(2)试分析“劝君更尽一杯酒”的含义。(3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以下题目。

诉衷情 晏殊

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

流水淡,碧云长,路茫茫。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

注:这首词写于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作者四十八岁时,当时他从参知政事贬为外官已有六年。

⑴这首词写景极有特色。请简要分析。(3分)

⑵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这首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分)

1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从军行七首(其五) 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①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的内容是什么?后两句表现了唐军的什么精神?

②试就诗中描写战争的手法加以简要分析。

12.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6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记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1)填空:“杨花”在旧体诗中常象征 ,本诗首句通过各种意象,渲染出在 季节的一种 气氛。

(2)作者为什么要把“愁心”寄与“明月”?

13.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题画竹 郑燮

且让青山出一头,疏枝瘦干未能遒。

明年百尺龙孙发,多恐青山逊一筹。

诗中的“龙孙”指什么?请分析本诗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来揭示哲理的。

1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洛中访袁拾遗不遇孟浩然

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

闻悦梅花早,何如北地春。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2)前人评价说“闻说梅花早”绝妙,请你简要谈谈你的看法。(4分)

15.阅读下面唐诗,回答问题。(6分)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 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杜十四之江西 孟浩然

荆楚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1)指出这两首诗在抒情方式上的不同之处。

(2)李白这首诗,诗中有画,画中有情,诗中见志。在“画”、“情”、“志”中选一点,谈谈你的理解。

16.阅读下面唐诗,回答问题。(6分)

忆昔 韦庄

昔年曾向五陵游,子夜歌秋月满楼。

银烛树前长似昼,露桃花里不知秋。

西园公子名无忌,南国佳人号莫愁。

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

[注][1]西园公子:曹魏时,曹丕、曹植为公子时曾居“西园”,在此夜宴文士。[2]无忌:战国时魏国公子信陵君的名字。

[3]莫愁:相传是南国一善歌少女的名字。乐府诗《莫愁乐》云:“莫愁在何处?莫愁石城西。”石城即今南京。

(1)这首诗巧用典故,语涉双关,以颈联(五、六两句)为例,就其中一种手法简要分析。(3分)

(2)“夕阳唯见水东流”一句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17.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6分)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白居易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赁杯酒长精神。

[注]唐宝历二年,刘禹锡遭贬谪二十三年后返洛阳,时逢白居易从苏州归洛,两位诗人在扬州相逢。白居易即席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刘禹锡便也写了《醉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来酬答他。

(1)白的赠诗对刘禹锡的遭遇感慨万千,最后两句感叹刘禹锡的不幸命运是被

所累。白居易的诗与刘禹锡的诗相比,感情基调较为 。

(2)刘诗的颈联(五、六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两句诗富含哲理,至今还常常被人引用,请写出它说明的道理。

18.阅读下面一支散曲,然后回答问题。(6分)

[玉鞭蓉]喜雨 (明)冯惟敏

初添野水涯,细滴茅檐下,喜芃芃遍地桑麻。消灾不数千金价,救苦重生八口家。都开罢:荞花,豆花,眼见的葫芦棚结了个赤金瓜。

注:①野水:指地上的积水。②芃(péng):茂盛的样子。

(1)这支小令用什么方式来抒情?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和感情?

(2)这支曲子在语言运用上有些什么特点?

19.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蜀中九日登高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注]那:奈何,为什么

前人在评价这首诗时说:“‘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读之,初似常语,久而自知其妙。”你认为这两句妙不妙?为什么?

20.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秋 词①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②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注释]①《秋词》共二首,此诗是第一首,是刘禹锡被贬朗州时的作品。②排云:冲天。

(1)一、二两句表露了刘禹锡怎样的心境?是用什么手法表现的?(3分)

(2)秋天可写的景物很多,刘禹锡在诗中为什么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有何深意?

2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观祈雨 李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①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

②“箫管”在诗中指 ;“朱门”在诗中指

③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2.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咏 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 柳 曾 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1)两首诗的作者对柳的态度有什么不同?(2分)

(2)两首诗虽然写法不同,但都抓住了柳枝的特点展开联想,请分析两位作者各抓住了柳枝的什么特点,而由此联想到了什么。(4分)

23.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6分)

秋 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霞。

这是一首抒发议论的即兴诗,作者在被贬朗州后写的。诗篇一翻悲秋成案,谱成一曲高亢的秋歌。请简要评析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

24.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咏 柳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1)这首诗题为“咏柳”,实际上托物寓意。请细加揣摩,分析其寓意。

(2)第四句“不知天地有清霜”如果改为“不知秋后有清霜”于文意也可通。你觉得哪一种更好些?请简述理由。

25.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陇西行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①全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②请简要分析诗中第4句采用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26.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西江月 夜行黄少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这首词所描写的内容和作者所抒发的情感。(4分).

(2)唐张继有诗云“月落乌啼霜满天”,辛弃疾这首词中说“明月别枝惊鹊”。请就辛词

这句中“别”字的精妙之处作简要的分析。(2分)

2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①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②

注:①指张籍,他在兄弟辈的排行中是十八,曾任水部员外郎。 ②“天街”指皇城中的街道,“皇都”指京城长安。

(1)韩愈运用朴素的文字,描绘了早春如画的美景。诗中的一句“ 是作者经过细致的观察和体会才能发现的。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这首绝句耐人寻味的主旨:

(2)请你谈一谈这首绝句所揭示的一般性道理:

28.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浣 溪 沙周邦彦

楼上晴天碧四垂,楼前芳草接天涯,劝君莫上最高梯。

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却上燕巢泥,忍听林表杜鹃啼。

观祈雨阅读答案篇七
《2013高考语文三轮专题突破训练:22古诗文阅读-古诗综合鉴赏》

第二模块:古诗文阅读

专题二十二 古诗综合鉴赏

(测试时间:120分钟)

一、阅读下面唐诗,完成第1小题。

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睛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能就江楼销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注]此诗写于长庆三年诗人任杭州刺史的次年。江楼,也称望海楼。

1、苏轼说“白公晚年诗极高妙”,“‘风吹古木睛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此少时所不到也”。你认为这两句诗高妙吗?为什么?(限50字以内)

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2-3题。]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 ,鸣噪自纷纷。

2、古人有“一诗之眼”与“一诗之骨”的说法:“诗眼”,指诗中最能表现情感意味、精神内涵的“词(字眼)”;“诗骨”,指诗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统率作用的“句”。上面这首杜诗,其“诗眼”是 ;其“诗骨”是

3、在颔联、颈联和尾联中任选一联,联系全诗,说说是如何表现诗意的?(4分) 。

三、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4-5题。Z.xx.

天仙子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4、“云破月来花弄影”这一名句历来为人所爱好、欣赏,其原因是

5、评价这首词的风格。(不超过20个字。)

答:

四、阅读下面两首元曲小令,回答第6小题。

(甲)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鸭,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乙) 天净沙·秋 白 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6、两首小令在表现手法上的共同之处是 。

五、阅读下面宋词,完成7-8题。

南乡子 苏轼

梅花词和杨元素

寒誉满疏篱,争抱寒柯看玉蕤。忽见客来花下坐,惊飞,踏散芳英落洒卮。

痛饮又能诗,坐客无毡醉不知。花谢酒阑春到也,离离,一点微酸已着枝。

[注]这首词是苏轼任杭州通判时(1074年初春),与杭州知州杨元素的唱和之作。

7、填空:这首“梅花词”凡56言,竟不见,但通篇透露着称得上“不着一字,尽显风流”。

8、简答:“花谢酒阑春到也,离离,一点微酸已着枝”,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它与上片起

首“寒誉满疏篱,急抱寒柯看玉蕤”有什么联系?

六、阅读下面宋词,回答第9小题:

西江月 阻风三峰下 张孝祥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阳,放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注:这首词是张孝祥由潭洲(今湖南长沙)改官离开湖南时,途经黄陵山下,遇风阻所作。 9.简要分析本词上片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七、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完成第10小题

江 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0、简要归纳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① ]

八、阅读下面一首唐人七绝,完成11题。

观祈雨 李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11、这首诗在表达技巧和语言方面有哪些突出的特点?试作简要赏析。

答:

九、比较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12小题。Z|xx|

贾生 李商隐Z|xx|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贾生 王安石]

一时谋议略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

爵位自高言尽废,古来何啻万公卿。

12、在表达方式上,两首诗有何不同?

十、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第13题。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13、贾岛是以“推敲”两字出名的苦吟诗人。一般认为他只是在用字方面下功夫,其实他的“推敲”不仅着眼于锤炼字句,在谋篇构思方面也同样是煞费苦心的。此诗就是一个例

证。请指出这首诗的特点是什么?并具体谈谈你对此诗的理解。

答:

十一、14.从艺术特色评析下面这首唐诗。(不超过150字)

初春小雨 韩 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评析: 十二、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15题。

清平乐 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15、“溪头卧剥莲蓬”中“卧”一向有一字千金之誉(一字用得恰到好处,给全句或全词增辉)。你同意此说吗?为什么?

十三、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16-17题。

春 日 秦 观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16、这是一首写景小诗。作者将花草置于一种特定的情境中来写,请简要地描写这一情境。 答:

17、有人认为“含”“卧”二字最有表现力,请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答:

十四、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18题。

蜀中九日登高 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注]那:奈何,为什么

18、前人在评价这首诗时说:“‘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读之,初似常语,久而自知其妙。”你认为这两句妙不妙?为什么?

答:

十五、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19题。

观 猎 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19、这首诗颔联中“疾”“轻”二字用是极为微妙传神。你对此是怎样理解的?全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狩猎的将军的形象?

答: 十六、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20-21题。

从军行七首(其五)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土谷浑。

20、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的内容是什么?后两句表现了唐军的什么精神?

21、这首诗中描写战争的手法加以简要分析。

答:

十七、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22题。

咏 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 柳 曾 巩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200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