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现代化养猪场

| 留学生招聘 |

【www.guakaob.com--留学生招聘】

篇一 小型现代化养猪场
现代化小型养猪场的赚钱之道

  目前,农村小型养猪场很多,为使小型养猪场获得高收益,必须严格恪守科学管理规程进行科学饲养。笔者根据多年的饲养经验总结出七条,供现代小型养猪场参考。 

  一要饲养瘦肉型品种。目前生猪商品市场总体要求是以优质优价效益高的瘦肉型猪为主,用纯种瘦肉型公猪与当地母猪杂交,形成二元、三元杂交商品猪。一般二元杂交瘦肉率51%,三元杂交瘦肉率58%,比当地猪高13%~20%,而且肥育期可缩短70~80天。 

  二要保持适宜的饲养规模。一是自繁自养型,基础母猪饲养量为100头左右,年出栏商品猪1600头左右。二是仔猪育肥型,年出栏商品猪1600头左右。三是繁育仔猪型,基础母猪饲养量100头左右。 

  三要适宜的饲养密度。小型养猪场空间较小,为获得较高利润,猪群饲养密度较大。但正常的饲养密度为每头断奶仔猪占栏面积0.7平方米,育肥猪每头1.2平方米,每群以10~15头为宜。若低于这个标准,易造成猪舍空气质量差,呼吸道疾病频发。 

  四要优化饲养管理。为了达到瘦肉型生产定向目的,优化饲养管理是关键,重点要做到“一促、二控、三加”。“促”是:生长早期,足量投饲能量饲料,促肉、骨生长,主要是以红薯、玉米等淀粉主含量饲料,混以高蛋白饲料,特别要注意充足蛋白质饲料的供应。因为猪瘦肉中蛋白质高达21%,其主体是饲料中粗蛋白转化的结果,所以一般在猪的生长过程中,要分阶段投饲适量的蛋白质饲料。前期猪体重在20~45千克,投料蛋白质含量为20%左右较好;中期猪体重在45~70千克,投饲蛋白质含量16%为好;后期不少于14%,整体要比脂肪型猪饲料蛋白质高4%~10%。“控”是:生长后期抑制能量饲料投放量,一般不超过总食量的85%,控制脂肪沉积,可提升瘦肉率含量。“加”是:适度合理投用添加剂。有些用户过量使用添加剂,导致效果低下和浪费。杜仲粉可促进肌肉纤维发育,令肉质鲜美,一般用量在0.2%~0.3%为宜;腐殖酸有抑制猪后期脂肪沉积作用,一般最大用量不应超过0.6%。 

  五要提供适宜环境。瘦肉型猪生长要求外部最适宜温度应在18~21℃,温度过高,采食下降,日增重缓慢。所以,夏季应采取遮阳、喷水、通风透气等措施,冬天应采取温棚饲养、挡风、增温等措施,形成促进脂肪生成,阻碍蛋白质沉积的适宜温度。 

  六要加强疫病防治。对小型养猪场来说,免疫规范化、科学化非常重要。主要应做到四个规范:一是规范设施设备,坚持科学设计、科学预防为主;二是规范防疫程序,坚持正规防疫;三是规范猪源防病,坚持自繁自诊;四是规范出栏防病,坚持整进整出、场外交易和售后消毒。同时,要采取科学的消毒方法,不但要定期消毒,用足用药量,而且要多种消毒药、杀病毒与杀细菌的消毒剂交替使用,才能达到消灭多种病原微生物的目的。有条件的要用紫外线消毒,还要严禁闲人及猫、狗和鼠类等动物入内。 

  七要选择最佳出栏期。最佳出栏期,可为养猪创造最高效益。按时出栏,一般为3月龄左右,且多以实际体重为准。常取二元猪为80~85千克、三元猪为85~90千克为佳,过早或过晚都有损饲养效益。

  现代小型养猪场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来源:安徽农学通报

  1 常见的问题 

  1.1 猪场选址、规划不合理 很多小型养猪场是“转型产品”。由散养农户发展而来,由于受资金和技术的限制,猪舍建设简单,功能区布局不合理。一些猪场建在村庄河流周边,对村庄环境的污染严重;车辆和村民在猪场周边经过,猪群感染病原微生物和发生传染病的几率增加,给防疫带来威胁;一些养猪场进入场区没有消毒池、消毒室,场内无害化处理设施,等等。这些问题会增加后期管理难度,影响猪场正常发展。 

  1.2 猪舍建设不专业 猪舍建造极其简陋,内部设施不足,无法满足生产需要。皖南地区夏季天气炎热、湿度大,冬季天气寒冷、干燥,自然条件下不适合猪的健康生长。从目前来看,很多小型养猪场猪舍建设不达标,存在保温与通风矛盾。通风不良会导致猪舍内的氨气含量高、湿度过大,严重影响猪的健康;通风过度又会导致舍温过低。 

  1.3 品种 经济实力差的中小型养猪场盲目引种,大都以近期的经济效益为基本目标。为了节省资金,一些养猪户选择生产性能差或健康无保障的种猪或土杂猪;还有一些养猪户以貌取胜,直接在商品猪中寻找外貌看似优良的母猪留作种猪,严重影响了养猪场以后的发展。 

  1.4 饲料供给不科学 目前很多小型养猪场存在着猪饲料供给不科学的问题。如在饲养方面,通过改变饲料配方等手段降低成本,单一的选择饲料来源,在饲料中随意添加抗生素;喂养方式传统,不定时、不科学定量。同时仍有少数养猪户用泔水喂猪,滋生大量病原微生物,通过苍蝇等传播,给环境带来严重影响。 

  1.5 消毒与防疫不到位 很多小型养猪场无严格的消毒制度,执行消毒工作随意,消毒不到位、不彻底、不同步;盲目选择消毒药,配制浓度不准确,致使消毒效果大大降低。有些养猪场没有设置科学的免疫程序;有些养猪场十分重视疫苗免疫工作,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在实际操作中中,往往因免疫程序不合理;疫苗质量不过关;疫苗运输、贮藏、稀释不当;疫苗免疫操作不规范;没有及时进行免疫等等,导致免疫实效差,失去了免疫应有的作用。 

  2 应对措施 

  2.1 科学选址 养猪场的选址要距离村庄、居民区、主干道等500m以上;距离其他养殖场、屠宰场等3km以上。按照动物疫病防控的要求及人畜和谐相处的原则,选址要交通便利、水源充足、供电稳定。新建猪场科学规划布局(来源:

  2.2 改善猪舍环境 修建猪舍时必须把当地夏冬两季气温,作为猪舍建造模式的重要依据,夏季有的通风、降温设备,能降温;冬季的取暖、升温设备,能取暖保温。不同的猪,对温度的要求不一样,妊娠母猪的最适温度范围在18~21℃;哺乳母猪的最适温度在20~22℃;哺乳仔猪温度需要保持在:29~33℃;保育仔猪的最适温度在22~25℃;育肥猪的最适温度:19~22℃,温度过高和过低,都会导致日增重减少、饲料消耗增加、疾病增多等。猪舍要及时清理打扫,保持猪舍内一个良好的通风环境,湿度要控制在60%~70%。 

  2.3 选择适宜品种 品种是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首要条件,品种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猪的生产性能、饲料消耗量、饲养周期和料肉比等。养猪户可以根据当地市场对肥瘦肉的需求情况,选择不同的品种,自繁自养的一定要坚持引入正规企业出产的种猪,并选择最佳杂交组合方式。如太湖猪与长白猪或大约克猪杂交的二元后代母本,配杜洛克父本的内三元商品猪,仔猪抗病力强、易管理、瘦肉率高、生长快、报酬高。饲养优良的杂交猪,可使母猪每窝断乳仔猪增加l~2头,增重提高l0%~30%,饲料利用率提高10%~l5%。 

  2.4 科学供给饲料 小型养猪场可自配饲料以降低成本。饲料配制不仅要做到蛋白质、矿物质等营养配比的均衡,还要注意饲料的新鲜和适口性,并且要保证无发酵、霉变、化学污染,有害物质、微生物及药物添加剂等符合国家相关规范,这样才能有利猪的生长和无公害养殖的技术要求。农村地区可就地取材,选择合适的时令农产品补充喂养,这样营养成分高,价格又便宜。但是要注意,新鲜的叶类饲料饲喂之前要清洗干净并晾干;玉米、豆类、稻谷等要粉碎;菜籽饼、棉籽饼等饲喂之前要去毒等。同时,农家饲料应遵循随用随配的原则,不宜长期保存,以防霉败变质 

  2.5 强化消毒与防疫措施 养猪场应制定一个严格的消毒制度,并坚持执行。应遵循“高效、安全、稳定、经济、方便”的原则,选择3种以上不同成分的的消毒液,轮换交替使用。使用方式一定要参照标签说明,不能随意。一般情况下,舍内带猪消毒以7d左右1~2次为宜,在疫情流行期间或养猪场存在瘟疫流行的威胁时,应增加消毒次数,隔日1次。疫苗免疫是保障猪场安全生产的基础,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疫苗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猪传染病的最重要措施之一。养猪场应根据本场的实际情况,考虑本地区的疫病流行特点,结合本猪场的饲养管理、母源抗体的干扰以及疫苗的性质、类型等方面因素和免疫监测结果,制定适合本场的免疫程序。不能光依靠政府提供的3项强制免疫疫苗,购买疫苗要从正规渠道采购,科学运输、保存,接种时要掌握疫苗的用法和注意事项,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免疫接种。 

  3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很多小型养猪场在饲养管理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原因是由于这些小型养猪场的养殖户及管理者的观念较为落后,设备技术距离养殖先进层次也有较大的距离,这从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小型养猪场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因此,小型养猪场管理者必须要做到改变传统落后的养殖理念、学习先进的养殖技术、更新自身的设备,这样才可以成为“高产高效”的养殖场。要选择“良址、良种、良舍、良料、良管”的标准化养猪模式,才能有好的经济效益。 

篇二 小型现代化养猪场
小型生态养猪场投资效益分析

  当前,农村养猪能否赚钱和赚钱多少取决于五个因素:猪的品种、饲料自给与加工、购买猪苗开支、防病和猪场资源循环利用。

  良种瘦肉型猪不仅生长快,上市价格也比普通肉猪高得多。饲料占养猪投入的55%~60%,完全靠商品饲料养猪很难赚钱,若是自己配料,将饲料粮先酿酒,用酒糟喂猪,降低饲料成本则可多赚钱。

  良种猪苗占养猪投入的25%~30%,若实行自繁自养,猪苗投入可降至15%左右。实行生态养殖,推广“猪一沼气一EM一蝇蛆~蚯蚓一青饲料”养殖模式,用猪粪做原料,经过处理和三次利用,产出的蝇蛆和蚯蚓又是猪的高蛋白质饲料,沼气是猪场的新能源,沼液还是猪的好饲料。采用EM活菌剂为猪场除臭和提高猪的消化吸收能力,结合打好防疫针,猪发病率可降到最低程度。

  生态养殖实现了猪场资源循环利用,一次投人,多次产出,养猪成本大大下降。

  投资2万元,在果园、山坡林地或水库边、塘边兴建一个小型生态养猪场,农村1~2个劳动力完全手工操作,饲养6头母猪,自繁自养,常年存栏商品肉猪30头,1年2批出售肉猪共60头、仔猪共60头,年纯收人近3万元。以下是猪场建设与投资效益分析。

  (一)猪场建设

  饲养6头母猪和30头商品肉猪的小型猪场,可在果园、山坡林地或水库边、塘边搭盖简易猪舍,实行圈养,也可用旧房改建成猪舍。猪舍要求阳光充足,地势高燥,排水方便。小型生态猪场需建种猪舍、育肥猪舍、饲料加工房、饲料生产房和宿舍。

  1.种猪舍:

  采用地面圈养,可利用普通闲置房改建,也可新建。新建种猪舍砖石棉瓦结构6间,按每间6平方米室内面积和9平方米室外活动场设计,室外活动场围墙高0.8米,母猪单间饲养。若利用旧房改建猪舍,则窗户面积应比普通住房的加大1倍,或改成半墙敞棚式结构。

  2.育肥猪舍:

  砖石棉瓦结构3间,按每间12平方米室内面积和18平方米室外活动场设计,室外活动场围墙高0.8米。3.饲料加工房、饲料生产房和宿舍:共4间,每间10平方米,为砖石棉瓦结构。

  (二)办场投资概算

  1.猪场建设投资共9660元。

  (1)种猪舍:砖石棉瓦结构6间共36平方米,每平方米70元,共2520元。

  (2)育肥猪舍:砖石棉瓦结构3间共36平方米,每平方米65元,共2340元。

  (3)饲料加工房、饲料生产房:3间共30平方米,每平方米60元,共1800元。

  (4)猪场配套设施:小型饲料粉碎机1台约400元;电动机1台400元;小型饲料手推车1辆约200元;饲料生产用具400元;围活动场的材料800元。合计2200元。

  (5)简易宿舍:1间,800元。

  2.引种费:本地良种预备母猪6头,每头体重20千克共120千克,每千克20元,共2400元。

  3.水电、工具、防疫和消毒药品共1000元。

  4.购买公猪精液,每份10元,复配每次2份,1年2胎,共240元。5.饲料周转金4000元。

  6.不可预测的开支(以上1~5项的总和×15%)共2595元。

  以上1~6项合计1.99万元,投资概算取2万元。

  (三)经济效益分析(2008年数据)

  1.全年卖猪收入:

  肉猪出生至6个月平均每头体重95千克时出售,每千克11元,60头商品肉猪收入6.27万元;60头仔猪35天断奶后再养25天,60天平均每头体重18千克时出售,每千克16元,60头商品仔猪收入1.728万元。当年分批出售商品肉猪、仔猪共收入7.998万元。

  2.饲养成本支出:

  ①采用生态节粮养殖,补喂人工育虫活体饲料和矿物添加剂,投入商品精饲料很少。自配饲料每千克1.8元。商品肉猪每头体重95千克,60头商品肉猪共5700千克,料肉比按3.5:1计算,共开支饲料费3.591万元;6头母猪(含仔猪哺乳)全年饲料5475千克,共开支9855元;另外,每头仔猪加喂10元乳猪料,共开支1200元。饲料费共4.697万元。

  ②活体饲料生产费800元。

  ③水电1200元。

  ④工具300元。

  ⑤防疫和消毒药品共800元。

  合计支出5.007万元。收支相抵,当年可盈利2.991万元。

  (四)办场经营提示

  要获得上述经济效益,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推广“猪一沼气一EM一蝇蛆一蚯蚓一青饲料”生态节粮养猪新模式。饲养环境良好,活体饲料充足,饲料自给率高,自配饲料每千克成本控制在1.8元以下。

  2.繁殖与饲养技术过关,6月龄商品肉猪平均每头体重95千克以上,6013龄仔猪平均每头体重18千克以上。

  3.按时出栏并尽量减少销售中间环节。若是卖给猪贩子,利润要减少]/3~1/2。若能从事饲料粮深加工(如玉米先酿酒,黄豆先做豆腐),再用加工副产品(酒糟和豆腐渣)喂猪,利润还可以大幅度增长。

篇三 小型现代化养猪场
现代化猪场规划与设计

【小型现代化养猪场】 【小型现代化养猪场】 【小型现代化养猪场】

篇四 小型现代化养猪场
现代化养猪场管理技术

【小型现代化养猪场】

篇五 小型现代化养猪场
现代化猪场建设猪舍地面的选用

现代化猪场建设猪舍地面的选用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qiuzhizhaopin/831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