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郑庄公解决问题的手段

| 述职报告 |

【www.guakaob.com--述职报告】

如何理解郑庄公解决问题的手段篇一
《论文 (1)》

点拨教学法在古代汉语中的应用

学号:2011025402

班级:汉语言11-1

姓名:卞倩倩

点拨教学法在古代汉语中的应用

【摘要】 所谓“点”,就是点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

点拨教学法是一种贯彻启发式的教学法,它能点拨文章的思想、学习的疑难、知

识重难点和学习方法等,在古代汉语教学的运用中占有重要地位。这种方法能够

打开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做到举一反三,不仅能够让学生在探索中提高自身思想,

也使学生在轻松中获得知识,熟练掌握学习学习古代汉语的方法。

【关键词】 启发式 重点 难点 举一反三

众所周知,针对我们汉语言文学这个专业的学生来说,对于古代汉语的学习

十分重要。它关系着我们对古代汉语的了解程度和对古代文学的认知能力,它的

学习是测量我们文学功底的重要手段,但是如何掌握好古代汉语这门学科呢?点

拨教学法便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所谓点拨就是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

识障碍与心理,用画龙点睛和排除障碍的方法,启发学生开动脑筋,自己进行思

考与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以达到掌握知识并发展能力的目的。这

种点拨是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及其运动规律,适应培养能力,发展

智力的实际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需要,因势利导,

启发思维,排除疑难,教给方法,发展能力。其实这也是运用启发式引导学生自

学的一种方法,启发式是同注入式相对立的教学方式。在教育上,启发式不只是

一种教学方式,更重要的是一条教学原则,是一种教学指导思想。贯彻启发式的

原则可以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点拨法就是其中的一种,实行启发式的目的主要在

于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引导学生动

脑、动手,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并在学习上掌握学习方法,懂得如何去学习。点

拨法的运用也是为了做到这一点。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教,不在于全盘讲授,而在于相机诱

导。”所谓“相机诱导”,也就是适时点拨。古代圣人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说: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里所说的“启”与

“发”和“举一反三”,实际上就是一种点拨。【2】从上述例子中我们知道点拨

法在教师教学中是不可忽视的,同时启发式与点拨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点拨法

正是贯彻启发式的一种较好的教学方法。它是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的良

计。在古代汉语的教学中也是如此,下面我们接合实例谈四点做法。

一 点拨学习中的重点

点拨法最忌讳面面俱到的教学,而是特别重视对学习内容的轻与重,主与次

的分辨,只有抓住牛鼻子,点拨法才能获得最高的效益。点拨学习重点,从而达

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在引导学生学习各种不同类型的文言文时,如人

物传记、历史事件、战事等,教师要善于抓住文章中的某些重点进行点拨,以便

于帮助学生较快的理解文章内容,知道所讲的是什么。在文言文学习中,有很多

重点需要我们注意,如古今词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问题。

(一)古今词义的异同

语言是发展的,学习语言要有历史发展的观点,现代汉语是从古代汉语的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们又必须承认语言的继承性,看到古今汉语相同的方面,

但是更应该重视语言的发展,看到古代汉语相异的方面。旧词不断消失,新词不

断产生,词义不断演变,因此我们必须特别注意古今词义的异同。有些词的意义

直到今天仍旧是几千年前的意义,似乎没有发生变化。例如“牛”“大”“小”“笑”

等,它们所指的仍旧是几千年前的同一概念,这些是属于基本词,是语言的继承

性、稳固性的重要表现之一。但是像这种意义几乎没有变化的词,在汉语词义中

只占极少数,大多数词的现代意义和古代意义差别是很大的。 古今词义在范围上的差异:(1)词义扩大:指一个词的今义范围比古义大,

限制性的要素消失了。例如“菜”,古代指所有的蔬菜,现在的意思是与饭相对

的名词。“睡”古代指瞌睡,现在泛指所有的睡觉。(2)词义缩小:指一个词的

今义范围比古义小,限制性要素增加。例如“客”,古代指房屋,现在指帝王的

房屋。“臭”古代指气味,现代指不好的气味。(3)词义转移:指原来的范围转

移到新的范围当中。例如“汤”,古代指热水,现在指菜汤、米汤。“忙”,古代

指心中繁乱,现在指事情多。

古今词义在感情上的差异:(1)在褒贬方面:例如,“爪牙”,古代指得力助

手,是褒义词,现在指坏人的帮凶,是贬义词。“锻炼”,古代是贬义词,指玩弄

法律进行诬陷,现在是褒义词,指经过实践使之提高或变好。“谤”,古代指议论、

批评,是中性词,现在指诽谤,是贬义词。(2)在轻重方面:“诛”,古代为责备

的意思,表达的词义较轻,现在为诛杀的意思,词义加重。“病”,古代指大病,

词义较重,现在指普通病,词义较浅。

(二) 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指的是有的词不止有一个意义,在语言学中称为多义词,多义词不

止有一个意象。例如“信”,《老子》中“信其不美,美言不信”,“信”是言语真

实的意思。《左传·襄公元年》中“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信”是相信,

确认某种情况真实。《论语》中“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是对人态度真诚。

《韩非子·说难》中,“舜其信仁乎?”,“信”是副词确实的意思,指一种动作

或状态是真的。《史记·外戚世家》中,“用为符信,上书而陈”,“信”是信物,

证明真实的东西。【1】

(三) 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例如《左传》中“晋灵公不君”,其中“君”为名词用

作动词,“不君”是指不行王道。(2)使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例如《左

传》中“焉用亡郑以陪邻”,“亡”本是动词,此处是“使、、、亡”的意思。名

词的使动用法:例如《宋史》中,“官其二子”,“官”本是名词,此处是“使、、、

为官”的意思。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例如“今媼尊长安君之位”,其中“尊”

本是形容词,在这里是“使、、、尊”的意思。(3)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例如“孔子登东山而小鲁”,其中“小”本来是形容词,在

这里是“以、、、为小”的意思。名词的意动用法:《礼记》中“故人不独亲其

亲”,“亲”本是名词,在这里是“以、、、为亲”的意思。(4)名词、动词作状语:

名词作状语:例如:《过秦论》中,“天下云集响应”,“云”本是名词,在这里

表示一种状态。动词作状语:例如:《论语》中“咏而归”,“咏”本来是名词,

现在指一种状态。【1】

二 点拨学习难点

点拨学习方法主要启发学生思考,进行比较分析,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做

到举一反三。在文言文中的学习中,我们要知道文章中的难点是什么,例如主人

公的人物形象的分析,在后面的例子中我们会重点讲解。然后师生合作去探索讨

论,或者老师提出难点,让学生去思考。在探索过程中相机指导,适时指点,帮

助学生逾越障碍,从而培养和提高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知识,探索疑难的原动力。教育家斯卡特金说:“如果我们能够做到百分之百地使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学习,那么我们的成绩率就是全优点了。兴致勃勃地学习,不仅是孩子们的幸福,而且也是教师们的幸福。”点拨法就是要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与学习兴趣,把他们引入兴致勃勃的学习境界,从而提高学习效果。点拨法教学着重于点拨学生自己,在无疑中生疑、解疑,或者当学生实在生不出疑难时,教师献疑,让学生活跃起来,攻克疑难,逾越障碍。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把掌握知识的过程比喻为建造一幢大房屋,那么教师应该提供给学生的只是建造材料—砖头、灰浆等,把这一切砌垒起来的工作应当由学生去做。”所以说点拨的目的是让学生积极地思考,高明的点拨还不能仅仅停留在教师对学生的单向引导上,而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智力,让他们学会点拨自己。例如在学习《郑伯克段与焉》这篇文章中,不同的人对郑伯这个人物会有不同的看法,此文章的难点是引导学生去思考郑伯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当然,答案是不确定的,经过讨论后,有的人会认为郑伯是个正面形象,首先他心胸宽广,重情重义,他的弟弟共叔段野心勃勃,“请制”不成又“请京”,不但自称为“京城大叔”,还暗地里招兵买马密谋造反。郑伯公知道后却隐忍不说,一来是为了维系兄弟之间的感情,二来是希望弟弟能够悬崖勒马,这足以说明他的宽宏大量。其次他是一个孝子,共叔段袭郑,姜氏与他里应外合,打开城门让他攻进,面对此事,郑庄公伤心不已,软禁了姜氏,并放出狠话“不及黄泉,无相见也。”但他很快就后悔了,最后求助于颖考叔,最终见到了姜氏,了却了对母亲的思念之情,这说明了郑伯公对姜氏的孝道。也有人认为郑庄公是个反面人物,说他老谋深算、阴险狡诈,主要表现在当姜氏“请京”,太叔“收贰”时,他却尽量满足,并驳回大臣们的建议。但当共叔段“将袭郑”时,他先发制人,一举把他赶到了“共”,绝除了后患。庄公的阴险还表现在对母亲明显违反原则的请求不加劝阻,对弟弟越轨行为不加教育,从而有意养成了共叔段的恶性。通过两个不同的观点,可以让我们对郑庄公有更深的了解,再如当学习《廉颇蔺相如传》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启发学生把两个人物进行对比分析,在对比分析中我们发现,他们的性格既有相同也有很大的差异。不同的是,他们一个是上卿,一个是舍人,地位差别非常大。相同的是他们都忠贞爱国、不畏强秦,廉颇是个急躁冒进,不计后果的莽夫,而蔺相如则是个沉稳老练、胸怀宽广的谋士。廉颇的居功自傲同蔺相如的先公后私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强烈的对比让人物形象跃然纸上,更有利于我们理解人物的个性。

三 点拨作品主题思想

点拨学生的思想主要是打开他们的思路,激发他们的感情,让他们去接受感染、陶冶性情、培养品德、提高认识、获得领悟,能够从文章中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去独立思考,最后得到自己的感悟。下面是运用点拨思想的方法从文章中得到感悟到几个例子:

(一)高调做人,低调做事

在《宋书·王昙首传》中,王昙首的行为向我们诠释了这一道理。王昙首屡立战功,然而太祖想要封诏他时,他却推辞不就,“上不能夺,故封事就寝”,说明了他做人很低调、不彰显自己的高贵品格。

(二)多行不义必自毙

《郑伯克段于焉》中,共叔段暗地招兵买马密谋造反,然而郑庄公为了维系兄弟之间的感情并没有拆除他的阴谋,但是共叔段却更加放肆,最后造反不成落

得“出奔共”的下场,说明了多行不义必自毙的道理。

(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这段文字讲述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重点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命题,告诫我们不能只耽于安乐,人才是在逆境中磨练和造就的。文章第一层孟子引用了舜、傅说、胶鬲、管仲、孙叔敖、百里奚的成功事例,证明了经历挫折和磨难对于一个人是具有重要意义的。第二层指出了磨难的具体内容及对人生成长的帮助。“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只有这样才能触动他们的心灵,使他们的性格变得更加坚韧,达到前所未有的境界。第三层指出磨难对于国家和个人的意义,说明国家和个人偶尔处于困境之中未必不是一件好事。第四层得出结论:忧患能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能使人灭亡。所以对人的一生来说,逆境和忧患也许是我们宝贵的财富。

四 点拨学习方法

(一)事物的叙述方面

(1)叙事线索要清晰

例如在《郑伯克段于焉》中线索就十分明了,作者抓住以郑庄公为一方,以姜氏共叔段为另一方的矛盾冲突这一线索,围绕争夺权力这一点安排叙事线索。第一部分交代人物和矛盾的起因,第二部分叙述矛盾冲突的发生和发展,第三部分写矛盾的高潮与结局。在叙述事件经过时,又以庄公一方为主,省去很多笔墨,使文章线索清晰。

(2)写法要详略得当

在《郑伯克段于焉》中有两处详写,一是庄公一方商讨对付共叔段,这是为了表达庄公的老谋深算、阴险狡诈,同时也交代了共叔段“举事”的经过。另一处是“掘地见母”,这是作者为了宣扬儒家的孝道。本文略写的是姜氏为共叔段“请制”“请京”和共叔段被打败的经过,详略得当的安排有利于突出主题。

【6】

(二)人物刻画方面

此方面可以在《冯谖客孟尝君》中体现:

(1)运用典故的情节和生动的细节刻画人物形象

在文章中,作者开头写冯谖初到孟尝君门下做食客受到“食以草具”的待遇,他三次弹铗而歌,再三提出生活方面的要求,反映出他怀才不遇的愤懑和不凡的气概。到孟尝君征求门下食客有谁为他去薛收债时,冯谖却“署曰:‘能’”,孟尝君对他由最初的“贱之”变为“怪之”,并且笑着说:“客果有能也”,态度有了根本的变化,这是一道曲折。冯谖在薛以特殊方式为孟尝君收债和回齐复命的情况,反映他有胆有识、处事果断迅速。但当孟尝君知道冯谖如何收债,如何为他“义市”时,心里却“不悦”了,这又是一的曲折。直到一年后,孟尝君“就国于薛”时,才认识到冯谖为他“义市”的意义,【6】因而由衷称赞冯谖,这又是一道曲折。通过上述曲折的情节,多角度多层次地表现出冯谖的政治见识和长于计谋的才能。文章中的细节也起到同样的作用,如冯谖去薛收债时,先问孟尝君“债毕收,以何市而反”,孟尝君以“视吾家所寡有者”,看来这一回答是冯谖早已预料到的,说明了细节所起到作用。

(2)运用的对比方法

文章中运用对比的方法,表现出了有关人物的特点和相互关系。如对冯谖的三次弹铗而歌,孟尝君的左右由无所爱憎到“皆笑之”以致“皆恶之”,孟尝君

如何理解郑庄公解决问题的手段篇二
《八年级政治第二单元测试B卷》

八年级政治第二单元测试B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判断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4大题,33小题。开卷考试。考试时间50分钟,满分50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来,将其编号填入下表相应空格。每小题1分。其20分)

1.有几位同学在街上看到随父母流浪的三位均为10岁左右的少年后议论纷纷,他们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四种,其中错误的是 ( )

A.三少年应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受教育的权利,不应虚度年华

B.受教育是公民的义务,三少年应回乡入学接受教育

C.三少年的父母应负法律责任

D.上不上学是公民自己的私事,与他人无关

2.小李最近有点烦,和谁都不愿意多说话,父母想了解原因,小李的正确做法应该是( )

A.离家出走,到外面散心

B.不告诉父母烦心事,以免父母担心

C.关上门不理父母

D.主动和父母交流,和父母一起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3.孝敬父母需要 ( )

A.遵守当代的法律和道德 B.帮助父母隐瞒缺点和过失

C.在一切方面维护父母的利益 D.事事顺从父母

4.下列行为属于青春期逆反心理的有 ( ) ①明知道爸爸不喜欢,小石故意在一只耳朵上穿了耳环 ②妈妈偷看了小芹的日记后, 她故意一个星期没理妈妈 ③面对爸爸的严厉,小谭愤然离家出走 ④面对妈妈的说 教,小玲不耐烦地说:“恶心!”妈妈追问:“什么是恶心?!”“就是想吐!”小玲喊道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颍考叔与郑庄公”的故事选自《左传》,郑庄公的母亲姜氏不喜欢郑庄公,宠爱郑庄公的弟弟段,段却据地叛乱,郑庄公迁怒于母亲,把母亲贬居于城颍,并发誓说:“不及黄泉,无相见也。”不久就后悔了。颍考叔建议挖个深及黄泉的地洞,在地洞中郑庄公母子相见,此后母子如初。《左传》中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由此可见 ( ) ①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②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是天然的感情 ③赡养和 扶助父母,是子女的法律义务 ④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是子女应尽的道德义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有人这样比喻亲子间的冲突:“孩子是火种,父母常常是火药,火药是怎么堆积起来的?是用爱堆积起来的,你对他越不断地付出,付出一份,这儿的火药就多一点,有一天你让他不高兴了,他这一点,爆炸了。”这启示我们在“逆反”言行回应父母时,要看到 ( )

A.父母对我们的爱 B.受伤害的是父母

C.父母是负主要责任的 D.冲突是子女引发的

7.与父母进行沟通,是明辨是非、寻求最佳结果的过程。进行有效沟通的基本要领是( ) ①彼此了解是前提 ②尊重理解是关键 ③换位思考是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 ④沟

通结果是求同存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

8.下列行为属于孝敬父母行为的是 ( ) ①分担父母的忧愁,不向父母提过分的要求 ②日常生活中对父母有礼貌,理解父母

的心意,听从父母的教诲 ③正确对待与理解父母的“唠叨” ④体贴父母的辛劳,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 D.②③

9.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学生孝敬父母就应该 ( ) ①对父母百依百顺 ②从小事做起 ③孝敬父母长辈 ④赡养父母

A.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10.在正确处理尊重父母与对父母进行正当规劝、批评,帮助父母纠正错误和过失时,以

下认识正确的是 ( )

A.尊重父母不可以向父母提意见

B.孝敬父母就是对父母百依百顺

C.父母有不正确的言行,子女应该善意提出批评,帮助父母纠正错误

D.父母如果有错,要坚持让他们认错

11.我们在校园里受到高年级同学敲诈勒索时,正确的做法是 ( )

A.告诉老师或报警 B.准备一些零花钱与其私了

C.惹不起躲得起 D.纠集“朋友”与其武力对抗

12.2005年3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做好中学生德育工作的通知,要求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

校园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 )

A.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不利于学生成长

B.丰富业余生活,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

C.会增加学生负担,不利于学生学习进步

D.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

13.下列对师生交往和师生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 )

A.良好的师生关系只有在校园里才会有

B.喜欢和老师沟通的同学是为了讨好老师

C.师生关系不仅影响我们的学习质量,而且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

D.只尊敬我们的老师,对其他老师则可以无所谓

14.有时师生之间的矛盾和隔阂会妨碍师生之间的交往。我们要学会与老师沟通,共筑师

生情感桥梁。化解我们与老师的误解、矛盾,增进与老师的感情,一切从——开始( )

A.互相尊重 B.平等相待 C.主动沟通 D.礼貌待人

15.老师有时对我们做的事情总是不放心,千叮咛,万嘱咐。你对老师就必须做到 ( ) ①尊重老师的劳动 ②听从老师的教诲 ③对老师有礼貌 ④不给老师提意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6.“你只管读书,别的都由爸爸妈妈来做”。很多家长都曾对自己的孩子说过类似的话。

对此你的观点是 ( )

A.家长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关心子女的学习成绩

B.我们还小,家长的关心理所当然

C.子女的学习任务重,家长这样做有利于子女学习成绩的提高

D.家长应重视子女素质的全面提高,尤其是自立自强能力的培养

17.“你想父母怎么待你,你就怎么待你的父母”这句话告诉我们 ( ) ①父母对我们的爱都是有代价的,都是要我们偿还的 ②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是换位

思考 ③和父母交往,需要讲究交往的艺术 ④经常和父母进行沟通,有利于求同存异,更加了解父母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8.尊师重教是一个社会文明的标志。尊师重教 ( )

①就是尊重知识、尊重人类的文明和进步 ②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形成的优良传统 ③不但是美德,也是社会的行为规范 ④体现在民主、平等、和谐、活跃的教学环境和氛围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9.下列同学与父母交往的方法中,你不赞成的是 ( )

A.小红非常注意认真倾听,在倾听中体会出父母的一心情、期望和用意

B.小凯努力为父母分忧,努力帮助父母做事

C.小强不喜欢和父母交谈自己在学校的情况,他认为那是自己的隐私

D.小明总会在适当场合真诚、得体地赞赏父母

20.以下做法是对老师尊重的有 ( ) ①进老师办公室先敲门 ②见到老师主动问好 ③老师说什么都按老师的要求去做 ④上课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二、判断题(判断以下各题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下表相应空格内填“A”,错误的填

22.父母之爱的伟大,不仅仅在于养育子女的身体,还在于塑造子女的灵魂。 ( )

23.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而我们是中学生,没经济能力,所以没必要履行这

义务。 ( )

24.教师工作最大的特点在于每天和天真纯洁的学生交往。 ( )

25.中学生主要任务是学习,其他的事都由父母来负担。 ( )

26.处理好师生关系是学生真正成熟和睿智的标志,也是学生真正接纳与理解老师的表现。

( )

27.具有逆反心理的人敢于挑战权威,因而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是有利的。 ( )

28.古人所谓的“亲师信道”告诉我们,学生如果与老师关系融洽,则既可以学好知识又

可以学到很多做人的道理。 ( )

29.做到心理互换有助于解决问题。 ( )

30.与老师争执、顶撞,或者自己生闷气是处理好师生关系的一个重要方式。 ( )

三、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本大题共2小题,10分)

31.“扶养未成年人是父母的法定义务,是应该的,我们未成年人没必要感谢他们”,你是

否同意这种看法?请说说你的理由。(4分)

32.有人这样赞美老师:“教师的春风,日日沐我心。一位好老师,胜过万卷书。亲爱的

老师,您那赤诚的爱,唤醒了多少迷惘,哺育了多少自信,点燃了多少青春„„”

(1)你认为教师为什么值得尊敬?(至少写三个理由)(3分)

(2)结合自身实际,说一说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3分)

四、分析说明题(本大题1小题,10分)

33.小时候我觉得爸爸妈妈真伟大,他们什么都知道,说的话总是对的,我也愿意听他们

的话,按照他们的要求去做。但是,现在我觉得父母真是很落伍,什么都不知道,爸爸就知道工作挣钱,妈妈总是唠叨个没完,对我什么都爱管,一点也不了解我,所以我有时故意不按他们的要求去做,甚至有时我真想离开这个家。

——摘自一位初中学生的日记

请结合所学知识和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试分析这位中学生对父母看法的变化。(2分)

(2)结合问题(1)回答,如果这种心理不加以控制,会有什么负面的影响呢?(4分)

(3)如果你是这位中学生的同学,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4分)

参考答案

一、1.D 2.D 3.A 4.D 5.D 6.A 7.C 8.A 9.B 10.C 11.A

12.B 13.C 14.C 15.A 16.D 17.B 18.D 19.C 20.B 二、21.B 22.A 23.B 24.A 25.B 26.A 27.B 28.A 29.A 30.B 三、31.不同意。(1分) ①父母的抚养不仅表现在物质上的供给,更表现在思想道德上对子女的关怀和培养。(1分) ②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更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1分) ③父母对子女不仅是法定义务,更是一种无私的爱。(1分)

32.(1)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我国的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不仅仅是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授,教师的兴趣爱好、气质修养等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师的劳动是一种富于创造性的劳动等。(3分)(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2)要认识到教师工作的特殊性,理解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认识到教师也是普通人,要对老师宽容友善;积极与老师交流,形成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对老师的一些“失误”要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解决;正确维护自己与老师的合法权利等。(3分)

四、33.(1)小时候,父母在他心目中是权威,他绝对服从父母的管教。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自我意识的增强,他和父母的想法出现了一些偏差。到了青春期,这种偏差加大了。由于各方面的因素,使得两代人对许多问题产生了不同的看法,产生了“代沟”现象。(2分)

(2)①对事多疑、偏执、冷漠;②对人不合群、意志衰退、学习被动、工作消极;③可能产生病态心理或犯罪心理;④危害身心健康发展。(4分) (3)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回答:①由于我们与父母在生活经历、身份角色、兴趣爱好、思维方式和认知水平等方面的差异,使得我们在许多问题上的看法会自然产生差异;②我们正处于青春期,对人和事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因而要尽力克服烦躁与不安,以感激的心情、理智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父母:③认真主动地与父母交流、沟通;④无论是“代沟”还是“逆反心理”的出现,对于正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而言,都是很正常的状态和现象。(4分)

如何理解郑庄公解决问题的手段篇三
《2014-15初三拉练考试试题》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初三历史

期末考前拉练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共5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50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第Ⅰ卷共4页,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选出的答案标号(A、B、C、D) 涂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 (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受封的主体是

A.先代贵族 B.同姓亲族 C.殷商后裔 D.异姓功臣

2.下列关于西周政治制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A.基本制度落后于商代

B.分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C.“国”与“家”界限分明

D.宗法制适应了统治需要

3.右图反映了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B.“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C.“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D.“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4.《左传》记载:“(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击之„„(周)王卒大败,祝(郑庄公的臣下)射王(周王)中肩。”这种现象之所以出现,主要是因为

A.诸侯间矛盾激化 B.分封制的固有弊端

C.周天子穷兵黩武 D.宗法制度日趋没落

5.韩非子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君主)独制四海之内”。下列制度中,最符合这一思想的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郡县制

6.右图所示的中央机构创立于

A.秦朝 B.隋朝

C.宋朝 D.元朝 7.有学者认为:“始皇帝嬴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

A.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B.确定了后世2000多年的国家政治框架

C.确立了分封子弟的制度

D.开始用军功授爵制代替世卿世禄制

8.汉武帝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是

A.开始设立郡县 B.分封同姓诸侯

C.实行“推恩令” D.设置节度使

9.右图所示的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出现于

A.秦朝

C.唐朝 B.汉朝 D.宋朝

10.“莫愁寒族无人荐,但愿春官把卷看”反映了古代中国知识分子从政的主要途径是

A.等待朝廷察举 B.参加科举考试

C.投笔从戎戍边 D.投作官吏幕僚

11.右图是我国古代某一时期的部分行政区

域图。当时管理A区域的机构是

A.尚书省

B.宣政院

C.中书省

D.枢密院

12. “讲到中国的地方行政,只能说是汉代好,唐代比较还好,宋代就太差了。”钱穆先生评判三代地方行政好坏的核心着眼点是

A.行政效率 B.监督力度 C.忠诚程度 D.勘乱能力

13.戴逸先生评论清王朝某项制度时说:“它是皇帝私人的工作班子,直接听命于皇帝,帮助皇帝出主意,写文件,处理重大政务,如升革文武官员、审理重大案件、制定大典礼节、查考兵马钱粮等。”与“它”相关的是

A.“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B.“中书取旨,门下封驳”

C.“首辅独专票拟,阁权至重” D.“军国大计,罔不总揽”

14.法国学者布罗代尔写道:“当雅典西端的普尼克斯山顶上升起通知召开人民议会的黑烟时,城邦农民便拄起拐杖,徒步走向邻近的雅典城去履行自己的公民职责。”材料反映了

A.雅典公民履行职责意在避免极少数人的暴政

B.狭隘的城邦体制制约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C.小国寡民状态方便了公民参与民主政治

D.交通落后促使雅典实行直接民主制

15.古代雅典民主制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A.公民大会 B.五百人议事会 C.民众法庭 D.陪审法庭

16.右边漫画反映雅典民主制度的特点是

A.代议制

B.轮番而治

C.君主专制

D.人民主权

17. 公元前452至前451年,在古罗马平民的努力下,由贵族编制出的十个法表,被镌刻在十块青铜板上,但法表中的一些内容引起平民不满。公元前450年,又增两表,形成著名的《十二铜表法》。这一过程说明

A.平民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B.贵族的利益不再受法律保护

C.罗马法学体系臻于成熟 D.平民取得了罗马法的制定权

18. “随着版图的拓展,国际交往的扩大,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在政治经济活动中也产生了许多新问题、新矛盾„„(罗马法)存在明显的缺陷。”解决这一“缺陷”的关键是

A.习惯法的使用 B.《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C.万民法的实施 D.《民法大全》的通行

19.

根据罗马法,若要使物品交易成功,就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以现金或现物进行交易;

须有五个证人和一名司秤在场;物件的转移必须在当事人双方在场时当面进行;„„这些条件缺一不可。由此可知该法

A.注重形式和程序 B.维护贵族利益

C.保护私有财产 D.有利于贸易发展

20.有位学者这样评价某国政治制度演进:“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俱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走,绕着障碍走,怎么消耗少,怎么发展快就怎么走,„„温和中包含着刚健,渐进中累积着进步。”他评价的是

A.英国君主立宪制 B.德国君主立宪制

C.美国总统共和制 D.法国共和制

21.法国学者托克维尔认为:“美国联邦制是为了把因国家之大而产生的好处和因国家之小而产生的好处结合起来”。对作者观点理解最全面的是

A.联邦制加强了中央政府权力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结合

C.地方各州自治权力不断增强 D.三权分立实现了分权制衡

22.有学者认为,“如果估计到当时世界上包括欧洲在内正在盛行君主制度的话,不能不说美国联邦宪法是一个伟大的创举”。这一“伟大创举”指的是

A.实行城邦民主制 B.实行君主立宪制

C.实行民主共和制 D.创立责任内阁制

23.《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一项修正条文规定:“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这一修正条文的意义在于

A.消灭了法国的保守势力 B.摒弃了封建的等级制度

C.平民可直选法国的总统 D.有利于确立巩固共和制

24.钱乘旦说:大革命后,法国“社会持续动荡„„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在此作者主要

A.否定法国工业化的作用 B.否定法国大规模的革命

C.强调解决问题手段变化的重要性 D.强调实行民主政治的重要性

25. 1888年威廉二世继位为德意志新皇帝,与执政了长达26年的德意志首相俾斯麦在很多问题上出现分歧。其结局应是

A.联邦议会罢免俾斯麦首相职务 B.帝国议会调和国王与首相的矛盾

C.首相向帝国议会求助废黜国王 D.国王以合法的方式迫使首相辞职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前拉练

初三 历 史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0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4页,用蓝黑色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26题11分,27题

14

分,28题13分,29题12分,26.(1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钱穆认为: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

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

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纵说它有变动,却不能说它有建立。

(1)结合史实说明秦朝、唐朝政治制度的“大变动”。(4分)

(2)结合宋朝中枢机构的调整,说明“它有变动,却不能说有建立”。(5分)

材料二 “中国古代皇权消长示意图”

(3)据材料二指出明清时期皇权发展的趋势,概括其产生的消极影响。(2分)

如何理解郑庄公解决问题的手段篇四
《《汉语与写作1》复习材料》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 疑难句子简析:

1、先王之制:大都不过三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简析:大都:“大都城”的省略。 中:“中都城”的省略。 小:“小都城”的省略。五之一:国都城墙的五分之一。 九之一:国都城墙的九分之一。 度:名词用作动词,合法度。 非:违反。 制:先王之制。 堪:忍受。

参考译文:先王制定的制度:大城市的城墙不能超过国都城墙规模的三分之一,中等城市的城墙不能超过国都城墙规模的五分之一,小城市的城墙不能超过国都城墙规模的九分之一。今天京城城墙的规模不合法度,违反了先王之制,您将不能忍受。

2、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

简析:何厌之有:“有何厌”的倒装句,“之”的作用是把宾语“何厌”提到“有”之前。厌:通“餍”,吃饱,在文中引申为“满足”。 后一个“之”是代词,代“京城太叔”。 无:通“毋”,不要。

参考译文:姜氏会有什么满足?不如早一点替京城太叔安排一个合适的处所,不要让他的势力滋长蔓延开来。

3、不义不暱,厚将崩。

简析:庄公与京城太叔是君臣关系,京城太叔“收贰以为己邑”是“不义”的。庄公与京城太叔又是兄弟关系,京城太叔这样做又是“不暱”的。 厚:引申为“土地扩大”。 参考译文:京城太叔对庄公这样做既不符合君臣之义,又不合乎兄弟之亲,即使地盘再扩大也将垮台。

4、太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

简析:兵:兵器。启之:用作为动用法,即“为之启”,“之”指代“京城太叔”。 参考译文:京城太叔修筑城墙、聚集百姓,修缮铠甲和兵器,准备好步兵和战车,将要袭击郑国的国都,姜氏将为他打开城门。

5、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

简析:克:战胜,但一般用于国家之间。郑志:意为“除去京城太叔是郑庄公的本意”。 参考译文:京城太叔不遵守悌道,因此不称他为“弟”;京城太叔和郑庄公像两个国家的国君(之间打仗),所以称之为“克”;不称郑庄公而称郑伯,这是讥讽郑庄公没有尽到教育弟弟的责任;说除去京城太叔是郑庄公的本意;不说京城太叔“出奔”,这是为了责难郑庄公。

6、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简析:何患:担忧什么。 然:指郑庄公发誓:“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参考译文:您担忧什么呢?如果掘地挖到泉水涌现,挖条隧道和您母亲相见,难道谁会说您没做到自己的誓言?

7、《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简析:匮:缺少,穷尽。 锡:通“赐”,赐予。 尔类:你们。 其:猜测语气副词,大概。 之:助词,宾语“是”提前的标志。 是:代词,指代“颍考叔的孝心影响到庄公,使庄公也产生了孝心”这件事。

参考译文:参见教材。

《国语·句践灭吴》

一、相关资料

1、关于《国语》的书名

《国语》二十一篇,《汉志》虽载《春秋》后,然无《春秋外传》之名也。《汉书·律历志》始称《春秋外传》。王充《论衡》云:“《国语》,《左氏》之《外传》也。《左氏》传经,词语尚略,故复选录《国语》之词以实之。”刘熙《释名》亦云:“《国语》亦曰《外传》。《春秋》以鲁为内,以诸国为外,外国所传之事也。”考《国语》上包周穆王,下暨鲁悼公,与《春秋》时代首尾皆不相应,其事亦多与《春秋》无关。系之《春秋》,殊为不类。(《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五十一)

2、句践灭吴的背景

(阖庐)十九年夏,吴伐越,越王句践迎击之槜李。越使死士挑战,三行造吴师,呼,自刭。吴师观之,越因伐吴,败之姑苏,伤吴王阖庐指,军却七里。吴王病伤而死。阖庐使立太子夫差,谓曰:“尔忘句践杀汝父乎?”对曰:“不敢!”三年,乃报越。王夫差元年,以大夫伯嚭为太宰。习战射,常以报越为志。二年,吴王悉精兵以伐越,败之夫椒,报姑苏也。(《史记·吴太伯世家》)

3、吴越争霸形势图

二、重点字词解析

(一)词类活用

 使动用法

1.宦士三百人于吴(宦:名词的使动用法,使„„作仆隶) .

2.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耻:使„受辱,使„耻辱) .

3.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洁:使„干净;美:使„美丽;...

饱:使„充足)

4.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退:使„退兵) .

5.嚭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服:使„„臣服,使„„屈服)

 名词作状语

1.又郊败之(郊:在郊外) .

2.必庙礼之(庙:在庙堂上) .

(二)古今异义

1.然谋臣与爪牙之士 ..

爪牙:本文是勇猛武将的意思,今义作走狗、帮凶。

2.丈夫二十不取 ..

丈夫:本文是男子的意思,今义作女子的配偶。

3.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

暴露:本文是露在外面的意思,今义作隐蔽的问题、缺陷等显露出来。

中原:本文是原野的意思,今义一般指黄河中下游地区。

4.亿有三千 .

亿:本文是十万的意思,今义作万万。

三、难句翻译

1.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

参考译文:现在君王您已经退守到会稽山上了,然后才寻求出谋划策的大臣,岂不是太晚了吗?

2.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

参考译文:与吴国这样的大国作对,导致老百姓流离失所,横尸原野,这是我的罪过。我请求你们允许(我)改变治国政策(或:我请求你们让我改正错误)。

3.然后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参考译文:然后谦卑地服侍夫差,派三百个士做吴王的仆人。勾践自己还亲自为夫差充当马前卒。

4.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参考译文:对前来投奔的四方之士,一定在庙堂上举行宴享,以示尊重。

5.古之贤君,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

参考译文:古代贤良的君主,不担心他的民众人数不够多,却担心他们的志向操行缺乏知耻的精神。

6.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也。

参考译文:我不需要单凭个人血气逞能的那种勇敢,我需要他们与众人共进共退。

(王晓骊整理)

《战国策·苏秦始将连横》

 疑难句子解析:

1、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肴、函之固;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

简析:巴:今四川省东部。蜀:今四川省西部。汉中:今陕西省秦岭以南一带。代:今河北、山西省北部。以产良马闻世。巫山:在今四川省巫山县东。黔中:在今湖南省沅陵县西。肴:同“殽”,殽山在今河南省洛宁县西北。函:函谷关,在今河南省灵宝县西南。

参考译文:大王的国家,西面有巴、蜀、汉中等地的富饶物产,北方有来自胡地的贵重兽皮与代地的良马,南边有巫山、黔中作为屏障,东方又有崤山、函谷关这样坚固的要塞。土地肥沃,民殷国富;战车万辆,壮士百万;沃野千里,资源丰富,积蓄充足;地势险要,能攻易守。这正是天下公认的“天然府库”,(秦国因而真正)是雄霸天下的强国。

2、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 参考译文:凭着大王您的贤能,秦国士卒与百姓的众多,战车骑兵的巨大作用,兵法和谋略的运用之妙,完全有把握吞并其他诸侯,一统天下,称号皇帝,统治全中国。

3、今之嗣主,忽于至道,皆惽于教,乱于治,迷于言,惑于语,沉于辩,溺于辞。 简析:至道:最重要的道理;惽:糊涂,不明白。

参考译文:可是如今继嗣当政的君主,却都忽略了最重要的道理,不懂得教化人民,不修明政治,却被说客的花言巧语所迷惑,沉溺在他们的诡辩之辞中。

4、不费斗粮,未烦一兵,未张一士,未绝一弦,未折一矢,诸侯相亲,贤于兄弟。

参考译文:没消耗一斗军粮,没征用一个兵卒,没派遣一员大将,没有用坏一把弓,没损失一支箭,就使天下诸侯和睦相处,比兄弟还要亲近。

5、式于政,不式于勇;式于廊庙之内,不式于四境之外。

参考译文:能运用政治手段,而不必用武力征服(来解决问题);能在朝廷上运筹帷幄,就不必到边疆上去厮杀作战。

6、且夫苏秦特穷巷掘门、桑户棬枢之士耳,伏轼撙衔,横历天下,廷说诸侯之王,杜左右之口,天下莫之能伉。

简析:特:只不过。廷:在朝廷上,名词作状语。

参考译文:况且苏秦此人,只不过是一个住在陋巷、掘墙做门、砍桑做窗、用弯曲的木头作门框的人罢了,(而现在却)坐着战车,骑着大马横行天下,在各诸侯国的朝廷上游说君王,使各诸侯王的亲信不敢开口,天下没有谁能与他对抗。

(高鸿整理)

《庄子·养生主》

一、背景知识:

《史记》评论:庄子“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庄子是借寓言的力量,来宣传自己的哲学政治主张的高手,其任自然、齐生死、绝圣弃智、避世养生的主张,无不通过寓言表现出来。《秋水》含蓄地说明了不要囿于一孔之见、闭目塞听、目空一切、盲目骄傲的

如何理解郑庄公解决问题的手段篇五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整理》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整理

第一课 《大学》

文学常识点:国学基础知识部分:国学,一国所固有之学术也。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同时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等等。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其中又以经、子部为重,尤倾向于经部;因此,就国学的内容而言,占主导地位的应是儒家的著作和学说,尤其是经典著作“四书五经”。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十三经:诗、书、周礼、仪礼、礼记、易、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 孟子; 《大学》的作者: 《大学》作者,汉唐诸儒无说。朱熹整理《大学》时,将其分为“经”一章(“经”是基本的观点),“传”十章(“传”则是对“经”的解释、阐述)。 朱熹认为“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此论朱熹未提供证据,殆据程子(程颐)之说,从思想演进的观点,而推论及之也,并未有其他客观的证据,所以清人屡加驳难。20世纪30年代初期许多学者认为是秦汉之际儒者所作。然张岱年说:“《大学》强调‘齐家’、‘治国’、‘平天下’,其所谓家指大夫之家,不是一般家庭之家。这里反映的是诸侯纷争、大夫专权的局面,这是战国时期的情况,不是秦汉时期的情况。所以,从这点看,《大学》应是战国时期儒家的著作。” 《大学》提出的“三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八条目的根本:修身为本

思考题:1、谈谈自己对“三纲八目”的理解。《大学》重在阐述教育纲领,其着眼点为教育与国家政治、社会的关系。提出了著名的“三纲领”,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主张以道德认识(格物、致知)为起点,以克服偏私情感,树立道德信念(诚意、正心)为根本要求,以“治国、平天下”为实践目标。核心论点是:治人以修身为本,修身以慎独为先。(慎独:指人们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凭着高度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而不做任何有违道德信念、做人原则之事。 )朱熹所谓“三纲”,是指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所谓“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既是为达到“三纲”而设计的条目工夫,也是儒学为我们展示的人生进修阶梯。儒家的全部学说都是循着“三纲八目”展开。

2、韩愈《师说》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表明了为师的三个层次:上等老师传授方法,中等老师传授学业,初等老师解疑答惑。真正好的老师,三方面都要兼顾,重点应该在传道方面,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我们过去是怎么做的?以后还需要怎样改进? 3、面对中华传统文化,我经常想一切权势、地位,甚至“大师”们的学问都可能时过境迁成为一堆废纸,但只有思想的魅力是永恒的。尧舜禹一脉相传的道,孔曾思孟治心之学,直到今天还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儒家思想告诉问们一个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方法,禅宗则指出一条抓住关键、顿悟成佛的捷径。我们如何借鉴古代大学之道,来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

第二课《郑伯克段于鄢》

文学知识点:史传基础知识:史书的编写体例主要有:编年体、纪传体、国别体、纪事本末体;

每种体例的代表性文献:编年体: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春秋》(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左传》(我国第一部较为完备的编年体史书 );《资治通鉴》(我国第一部体例完善的编年体通史);纪传体:以为人物立传的方式记叙史实,记载人物活动,详其来龙去脉,二十四史都属于纪传体史书。如“前四史”的《史记》,包括“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130篇;国别体:以国家为

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国语》是中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记,是一部分国记事的历史散文,起自西周穆王,讫于战国初年的鲁悼公,分别记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等八国的历史。 纪事本末体:是以事件为中心的史书体裁。每事一题,为一专篇,把分散的材料,按时间先后加以集中叙述,兼有编年体和纪传体的优点,详于记事,方便阅读。如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等

春秋时的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 为什么用“克”(战胜,攻克)?:克”,攻克,战胜。“段”,指下文的共叔段,即郑庄公的弟弟,“于鄢”,介宾结构后置,鄢,地名。

《春秋》和《左传》的关系:有左丘明、公羊高、谷梁赤等三家分别出来解释《春秋》经义,作《左传》、《公

羊传》、《谷梁传》,即后人所说的“《春秋》三传”。其中,《左传》多用事实解释《春秋》,于三者中价值最高。 《左传》的作者:左丘明

分析郑庄公、武姜、共叔段的人物性格特点:

郑庄公:阴险狠毒,老谋深算,工于心计。姜氏为共叔段请封给“制”这个地方。庄公因为“制”是险要地方,坚决不给,足见其精明;共叔段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庄公表面不动声色,内含杀机,故意纵养其恶。等到时机成熟,火候已到,这才一举击败共叔段。庄公在一怒之下幽禁了母亲,后又怕担上不孝的坏名,采纳颍考叔的计策,为自己摆脱不孝之名找了个台阶。表现出了他的虚伪。总之,郑庄公阴险狠毒,老谋深算,冷酷狡猾,奸诈虚伪。

武姜:姜氏生庄公时出现难产并非庄公之过,但姜氏却因此对自己两个亲生儿子宠爱有偏,且还准备废长立幼,这样的行为带有很强的随意性,实非一个慈母的表现,说明她非常任性。她的废长立幼的要求虽遭武公拒绝,但姜氏并不就此罢休,这又充分说明这个女人不仅愚蠢而且顽固,立长立嫡是西周以来继承问题上的根本制度。姜氏不懂政治,却偏要干涉政治。甚至要充当共叔段袭郑内应。结果导致共叔段失败,自己也被幽禁起来,说明她偏狭昏聩。

共叔段:是个贪婪狂妄,愚昧无知的人物,他依仗姜氏对他的偏爱,自以为有恃无恐,野心勃勃,不断扩张,他所居京地的城墙违反当时制度的规定,又命西边,北边地区归自己管辖,庄公心怀杀机,但表面不动声色,让他在自取灭亡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愚昧狂妄的共叔段却以为庄公可欺,最后发动叛乱,很快被庄公击败。争权夺利,可以使人变得冷酷无情,也可以使人变得骄横狂热,从本质上来说,它们是封建统治者罪恶本质的表现。

分析春秋初期郑国内乱的前因后果,简述《左传》描述战争的特点?本文体现了《左传》擅长描写战争的高度技巧,突出表现在叙事的详略上面,对于郑伯克段于鄢的战争经过,文章只作非常简略的叙述。而是详细写出战争的因果关系,揭示某种历史必然性。本文先交代了兄弟交恶的原因,继续写事态的恶化,只用很少的篇幅写交战的过程的,最后却细致入微地描写母子和好的细节,既完整展现了故事的始末,又在紧张的故事之后插入轻松的场面,从而调节了气氛。在作者看来,共叔段的“不义”导致了他的“不暱”,结果众叛亲离,一败涂地,可见,他的失败有某种历史必然性,也即“多行不义必自毙”。

思考题:1、分析郑庄公、武姜、共叔段的人物性格特点。2、人生在世,经常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委屈。有些是因为我们自己的原因招致的,有些是由别人的偏见造成的。我们应该怎样对待那些强加给我们的灾难?推而广之,我们赖以生存的时代也不是完美无缺的,不如意的事情十常八九,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国家和社会呢?

第三课 《长恨歌》

文学知识点:唐诗知识概述:王国维《宋元戏曲史》自序云:“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

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唐代以诗闻名,仅《全唐诗》所收,就有诗人2300余家,诗作48900余首。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盛唐山水田园诗人如:孟浩然、王维等;边塞诗人如:高适、岑参等。诗仙:李白;诗圣:杜甫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白居易作者简介: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原籍太原,后迁居下邽guī(今陕西渭南)。以四十四岁被贬江州司马为界,诗人的一生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后期的创作风格:前期:主要是“兼济天下”,关心政治、关心历史、关心现实 。在创作上,创作了大量针砭时弊、反映民生疾苦的诗作,如《秦中吟》、《新乐府》大都作于此时。后期:主要是“独善其身”,呈悲凉、狂放之态 。这一时期他创作了大量的闲适诗。《孟子·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意思是“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得志时就使天下都能这样”。 主要著作:《秦中吟》《新乐府》《长恨歌》《琵琶行》。

《长恨歌》的创作背景:元和元年(806),白居易任周至县尉,一日与友人陈鸿、王质夫到马嵬驿附近的游仙寺游览,谈及李隆基与杨玉环的事,王质夫认为,像这样突出的事情,如无大手笔加工润色,就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他鼓励白居易:“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如何?”。于是白居易写下了此事,陈鸿同时写下了一篇传奇《长恨歌传》。

《长恨歌》的双重主题:爱情讽刺双重主题说。王运熙认为,此诗在思想内容上“一方面对李杨两人的生活荒淫、招致祸乱作了明显的讽刺,另一方面对杨贵妃的死和两人诚笃的相思赋予了很大的同情”,全诗“更为偏重的是对于李杨两人悲剧遭遇的同情”。詹鍈认为此诗前半是现实主义的,以讽谕为主,后半则用浪漫主义手法,多凭想象夸张,所述已非历史事实,而是假借李杨故事以寄托劳动人民的理想。两部分的主导方面在后半篇,为使前后有机结合,前半的讽刺保持着一定的限度,而且多有讳饰。将此诗看成纯粹的讽刺诗或爱情颂歌都不恰当。

思考题:1、长恨歌的主题。2、《长恨歌》中经典诗句的记忆,如描述杨贵妃的美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云鬓花颜金步摇;描述他们爱情誓言的诗句: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第四课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文学知识点:宋词的基础知识:1.宋代是词创作繁荣的时代。据唐圭璋所缉《全宋词》和孔凡礼的《全宋词补辑》,现存宋词作品达二万多首。有姓名可考的作者一千四百多人。2.词经历了五个阶段:唐五代、北宋、南宋、宋元时期和清代。

宋词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宋词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北宋前期、北宋后期、南宋前期、南渡以后、宋末元初这么几个阶段。A北宋前期,代表作家晏(yàn)殊、欧阳修、张先等,以小令为主,题材上没能突破“相思离别、花间樽前”的主题,在北宋前期,真正给宋词带来巨大变化的是柳永,专力填词,并创作大量慢词,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大词人。B北宋后期,以苏轼为代表,完全改变了“词为艳科”的状况,突破了相思离别、男欢女爱的樊篱,反映社会现实生活。C南宋前期,主盟词坛的代表人物是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确立并发展了苏轼所开放的“豪放”一派,与苏轼并称为“苏辛”。 词是给燕乐所配的歌词,燕乐是当时流行的曲子,因此词也叫曲子词;从外观上看:词与诗歌不同,词有词牌;句式长短不齐,因此又叫上下阕(上下片),少数词分为三阕或四阕。

辛弃疾作者简介:辛弃疾(1140-1207),南宋爱国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中年名所居曰稼轩,因此自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他原是智勇双全的英雄,也天生一副英雄相貌:肤硕体胖,红颊青眼,目光有棱,精神壮健如虎。辛弃疾在文学上与苏轼齐名,号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王士禛语)。

有人(陈廷焯)这样赞美过他:稼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

词中活用了哪几个典故?运用典故的目的何在?: 反思 “张翰思归 ”一典,写明不愿忘怀时事,弃官归隐,表白抗金的决心。“求田问舍”是再次用典,一方面是表明自己不愿弃官回乡作富家翁,同时也是对朝廷那些不思抗敌,只顾求田问舍的达官贵人的讽刺。桓温北伐时的感慨“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反映了作者对朝廷不肯使用抗战人才,北伐无望的愤慨。

辛弃疾词的思想内容:既表现出慷慨激昂的感情,跃跃欲试的雄心,又表现出深沉的苦闷和报国无门的悲愤,形成了豪放而沉郁的风格。

思考题:1、体会辛弃疾的思想感情:自伤英雄抱负不能实现,心头郁结,得不到慰藉,表达无人理解、英雄被困的孤独。辛弃疾生不逢时,他的文才武略换来的却是大半生报国无门的悲愤和苦痛。于是他只好笑傲山林、诗酒余生。他常常将满腔雄心壮志化作杜鹃啼血式的悲愤的长歌。这是英雄人格意识的变向表达,我们从这首词中,分明也能品味出他对英雄人格的悲壮追求。然而,也正是这一特定的遭遇,使他寄之于词,成为一代词宗,在词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2、体会诗歌的思想主题:这首词作者通过写登建康赏心亭的所见所感,抒发作者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雄心壮志和功业未成的苦闷心情,表现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批判,表达深沉的爱国之情。

第五课 《相信未来》

文学常识点:新诗知识概述:新诗是指打破古典诗歌固有的形式与内容,接受外国诗歌和本民族文人诗歌与民间诗歌的影响,以现代白话表达现代人思想感情的一种新式诗歌。做为一代国学大师的章太炎,他对新诗大加讥刺;他说:“清末诗家的作品不成为诗,白话诗不是诗。” 因为他认为“有韵为诗”,无韵不成诗,而白话诗全无韵。

新诗诞生的源头、第一本白话新诗集、新诗发展的几个阶段及每个阶段的代表人物:晚清谭嗣同、黄遵宪等人提出的“诗界革命”,是新诗诞生的源头。中国第一本白话新诗集:胡适的《尝试集》,出版于1920年。新诗发展的历史:初创期、探索期、成熟期、深化期。初创期(1917-1922),也就是一般文学史上所说的“白话诗时期”,或者“五四时期”。2.探索期(1923-1927),也就是一般文学史上所说的“20年代”。成熟期(1928-1937),也就是一般文学史上所说的“30年代”。有了以徐志摩、闻一多为代表的新月派,以李金发为代表的象征派,又有冯至的抒情诗和鲁迅的散文诗,中国新诗可以说已经进入了成熟期,即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深化期(1937-1949)。也就是一般文学史上所说的“40年代”。本期诗坛上,最为重要的两个诗派,就是以现实主义为特征的“七月诗派”和以现代主义为特征的“九叶诗派”。

“食指”得名的由来:食指之所以取名为“食指”一是因为:“食指”——石维元(母亲)“石之子”。 二、“在中国,作为诗人,无论是写作还是生活都存在无形的压力。”但别人在背后的指指点点绝损伤不了一个人格健全的诗人。三.食指先生少时尊师,“师”与“食”谐音。

作者简介:食指原名郭路生,生于1948年,山东鱼台人。自幼聪明好学,五岁能文。他出身于革命家庭,他曾经也不能免俗,像大多数幼稚青年一样狂热过,热衷过“红色大串联”这样的荒诞行为,响应过“上山下乡”的号召,然而他并没有失去自己的良知——当一群造反的同学殴打教导主任时,他站出来劝阻;他并没有停止自己的思想——当他写出一首首不满现实处境、向往美好未来的诗篇,并被大批青年学生追捧时,他受到了有关部门的审查、迫害。食指早期的诗歌有一种对待生活“不抱幻想,也不绝望”的存在主义的精神(虽然他那时未必知道这个名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的那首《疯狗》,可以说是汉语诗歌中绝无仅有的作品。“那种对生存本体反思的哲学深度,足以同陀斯妥耶夫斯基的某些作品相提并论。”有人说,食指是中国当代新诗第一人;

有人说,食指是中国朦胧体诗歌的创始人;更有人不乏景仰地把食指称为一代诗魂。食指的诗对顾城、北岛、海子等产生过重大影响。

朦胧诗派简介:“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是新诗潮诗歌运动的产物,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被称作“朦胧诗”。朦胧派诗人是一群对光明世界有着强烈渴求的使者,他们善于通过一系列琐碎的意象来含蓄地表达出对社会阴暗面的不满与鄙弃,开拓了现代意象诗的新天地,新空间。代表人物如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杨炼等。 2001年4月28日,食指与已故诗人海子(1964-1989)共同获得第三届人民文学奖诗歌奖。媒体报道时称之为“自杀者和精神病人”获奖。

《相信未来》的写作背景:《相信未来》创作于1968年,那是中国建国以来最黑暗的年代,江青和“四人帮”搅乱了整个民族的生存秩序,从国家领导人到普通老百姓无不生活在一种惶恐和无所适从之中。我们熟知的一直为人民所敬爱的老舍先生就是在这“文革”刚开始时怀着对社会的不解和绝望跳进了北海公园的湖里。 《相信未来》中的意象代表了什么:蜘蛛网--- 黑暗势力,炉台---产生希望的地方,余烟---残余的希望,美丽的雪花---纯洁代表苦难生活中升起的信念;紫葡萄---希望的果实,深秋的露水---失望的眼泪,鲜花---收获的果实,凝霜的枯藤---没有收获但又孕育着新的希望,凄凉的大地—黑暗的社会代表从真实内心萌发的信念; 作者为什么相信未来:1、相信未来人会思考;2、不在乎别人对肉体与经历的褒贬;3、相信人类给予公正、客观的评定。

思考题:1、谈谈你对未来的看法,对未来的信念,描述自己理想中的未来。2、在当前国际、国内相对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中,青年人应当如何看待就业、创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呢?3、把“相信未来”的精神信念与自己的人生实际结合起来,思考它对自己启示意义。4、像食指这样的年轻诗人,正处于黄金时代,就遭受打到非人的待遇和心灵的摧残,却依然信念执着,痴心不改,简直可以惊天地,泣鬼神,动人心魄,感人肺腑。对此,你做何感想呢?试发表你的看法,与同学们交流一下。

第六课 《进学解》

文学知识点:散文的发展及每个发展阶段的代表文献: 唐宋八大家散文是唐宋古文运动的产物,堪称中国古代散文中的优秀篇章,影响深远。古代的散文:我国古代为区别于韵文、骈文,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一律称之为散文。 古代散文的发展:先秦散文→两汉散文→唐宋散文→明代散文→清代散文。

先秦散文:包括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诸子散文以论说为主,如《论语》《孟子》《庄子》等;历史散文是以历史题材为主的散文,凡记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文章和书籍都属于历史散文范畴,如《左传》等。

两汉散文:西汉司马迁的《史记》把传记散文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峰,东汉以后,除子,史专著外,开始出现了书,记,碑,铭,论,序等个体单篇散文。

唐宋散文:在“古文运动”的推动下,散文构造形象的方式日益繁复,出现了文学散文,产生了不少优秀的山水游记,寓言,传记,杂文等作品。

明代散文:先有前后七子以复古为主,提出“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口号。后有唐宋派主张作品“皆自胸中流出”,较为有名的是归有光。前七子: 李梦阳、何景明、康海、王九思、边贡、王廷相、徐祯(zhēn)卿;后七子: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吴国伦、宗臣、徐中行、梁有誉;

清代散文:以桐城派为代表的清代散文,更注重“义理”的表现.而且桐城派的代表作家姚鼐对我国古代散文文体加以总结,分为13类,包括论辩,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说,箴铭,颂赞,辞赋,哀祭等。。

如何理解郑庄公解决问题的手段篇六
《大一古代汉语复习资料》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 疑难句子简析:

1、先王之制:大都不过三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简析:五之一:国都城墙的五分之一。 九之一:国都城墙的九分之一。 度:名词用作动词,合法度。 非:违反。 制:先王之制。 堪:忍受。

参考译文:先王制定的制度:大城市的城墙不能超过国都城墙规模的三分之一,中等城市的城墙不能超过国都城墙规模的五分之一,小城市的城墙不能超过国都城墙规模的九分之一。今天京城城墙的规模不合法度,违反了先王之制,您将不能忍受。

2、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

简析:何厌之有:“有何厌”的倒装句,“之”的作用是把宾语“何厌”提到“有”之前。厌:通“餍”,吃饱,在文中引申为“满足”。 后一个“之”是代词,代“京城太叔”。 无:通“毋”,不要。

参考译文:姜氏会有什么满足?不如早一点替京城太叔安排一个合适的处所,不要让他的势力滋长蔓延开来。

3、不义不暱,厚将崩。

简析:庄公与京城太叔是君臣关系,京城太叔“收贰以为己邑”是“不义”的。庄公与京城太叔又是兄弟关系,京城太叔这样做又是“不暱”的。 厚:引申为“土地扩大”。 参考译文:京城太叔对庄公这样做既不符合君臣之义,又不合乎兄弟之亲,即使地盘再扩大也将垮台。

4、太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

简析:兵:兵器。启之:用作为动用法,即“为之启”,“之”指代“京城太叔”。 参考译文:京城太叔修筑城墙、聚集百姓,修缮铠甲和兵器,准备好步兵和战车,将要袭击郑国的国都,姜氏将为他打开城门。

5、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

简析:克:战胜,但一般用于国家之间。郑志:意为“除去京城太叔是郑庄公的本意”。 参考译文:京城太叔不遵守悌道,因此不称他为“弟”;京城太叔和郑庄公像两个国家的国君(之间打仗),所以称之为“克”;不称郑庄公而称郑伯,这是讥讽郑庄公没有尽到教育弟弟的责任;说除去京城太叔是郑庄公的本意;不说京城太叔“出奔”,这是为了责难郑庄公。

6、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简析:何患:担忧什么。 然:指郑庄公发誓:“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参考译文:您担忧什么呢?如果掘地挖到泉水涌现,挖条隧道和您母亲相见,难道谁会说您没做到自己的誓言?

7、《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简析:匮:缺少,穷尽。 锡:通“赐”,赐予。 尔类:你们。 其:猜测语气副

词,大概。 之:助词,宾语“是”提前的标志。 是:代词,指代“颍考叔的孝心影响到庄公,使庄公也产生了孝心”这件事。

参考译文:参见教材。

《国语·句践灭吴》

一、相关资料

1、关于《国语》的书名

《国语》二十一篇,《汉志》虽载《春秋》后,然无《春秋外传》之名也。《汉书·律历志》始称《春秋外传》。王充《论衡》云:“《国语》,《左氏》之《外传》也。《左氏》传经,词语尚略,故复选录《国语》之词以实之。”刘熙《释名》亦云:“《国语》亦曰《外传》。《春秋》以鲁为内,以诸国为外,外国所传之事也。”考《国语》上包周穆王,下暨鲁悼公,与《春秋》时代首尾皆不相应,其事亦多与《春秋》无关。系之《春秋》,殊为不类。(《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五十一)

2、句践灭吴的背景

(阖庐)十九年夏,吴伐越,越王句践迎击之槜李。越使死士挑战,三行造吴师,呼,自刭。吴师观之,越因伐吴,败之姑苏,伤吴王阖庐指,军却七里。吴王病伤而死。阖庐使立太子夫差,谓曰:“尔忘句践杀汝父乎?”对曰:“不敢!”三年,乃报越。王夫差元年,以大夫伯嚭为太宰。习战射,常以报越为志。二年,吴王悉精兵以伐越,败之夫椒,报姑苏也。(《史记·吴太伯世家》)

3、吴越争霸形势图

二、重点字词解析

(一)词类活用

 使动用法

1.宦士三百人于吴(宦:名词的使动用法,使„„作仆隶) .

2.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耻:使„受辱,使„耻辱) .

3.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洁:使„干净;美:使„美丽;...

饱:使„充足)

4.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退:使„退兵) .

5.嚭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服:使„„臣服,使„„屈服)

 名词作状语

1.又郊败之(郊:在郊外) .

2.必庙礼之(庙:在庙堂上) .

(二)古今异义

1.然谋臣与爪牙之士 ..

爪牙:本文是勇猛武将的意思,今义作走狗、帮凶。

2.丈夫二十不取 ..

丈夫:本文是男子的意思,今义作女子的配偶。

3.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

暴露:本文是露在外面的意思,今义作隐蔽的问题、缺陷等显露出来。

中原:本文是原野的意思,今义一般指黄河中下游地区。

4.亿有三千 .

亿:本文是十万的意思,今义作万万。

三、难句翻译

1.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

参考译文:现在君王您已经退守到会稽山上了,然后才寻求出谋划策的大臣,岂不是太晚了吗?

2.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

参考译文:与吴国这样的大国作对,导致老百姓流离失所,横尸原野,这是我的罪过。我请求你们允许(我)改变治国政策(或:我请求你们让我改正错误)。

3.然后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参考译文:然后谦卑地服侍夫差,派三百个士做吴王的仆人。勾践自己还亲自为夫差充当马前卒。

4.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参考译文:对前来投奔的四方之士,一定在庙堂上举行宴享,以示尊重。

5.古之贤君,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

参考译文:古代贤良的君主,不担心他的民众人数不够多,却担心他们的志向操行缺乏知耻的精神。

6.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也。

参考译文:我不需要单凭个人血气逞能的那种勇敢,我需要他们与众人共进共退。

《战国策·苏秦始将连横》

 疑难句子解析:

1、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肴、函之固;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

简析:巴:今四川省东部。蜀:今四川省西部。汉中:今陕西省秦岭以南一带。代:今河北、山西省北部。以产良马闻世。巫山:在今四川省巫山县东。黔中:在今湖南省沅陵县西。肴:同“殽”,殽山在今河南省洛宁县西北。函:函谷关,在今河南省灵宝县西南。

参考译文:大王的国家,西面有巴、蜀、汉中等地的富饶物产,北方有来自胡地的贵重兽皮与代地的良马,南边有巫山、黔中作为屏障,东方又有崤山、函谷关这样坚固的要塞。土地肥沃,民殷国富;战车万辆,壮士百万;沃野千里,资源丰富,积蓄充足;地势险要,能攻易守。这正是天下公认的“天然府库”,(秦国因而真正)是雄霸天下的强国。

2、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 参考译文:凭着大王您的贤能,秦国士卒与百姓的众多,战车骑兵的巨大作用,兵法和谋略的运用之妙,完全有把握吞并其他诸侯,一统天下,称号皇帝,统治全中国。

3、今之嗣主,忽于至道,皆惽于教,乱于治,迷于言,惑于语,沉于辩,溺于辞。 简析:至道:最重要的道理;惽:糊涂,不明白。

参考译文:可是如今继嗣当政的君主,却都忽略了最重要的道理,不懂得教化人民,不修明政治,却被说客的花言巧语所迷惑,沉溺在他们的诡辩之辞中。

4、不费斗粮,未烦一兵,未张一士,未绝一弦,未折一矢,诸侯相亲,贤于兄弟。

参考译文:没消耗一斗军粮,没征用一个兵卒,没派遣一员大将,没有用坏一把弓,没损失一支箭,就使天下诸侯和睦相处,比兄弟还要亲近。

5、式于政,不式于勇;式于廊庙之内,不式于四境之外。

参考译文:能运用政治手段,而不必用武力征服(来解决问题);能在朝廷上运筹帷幄,就不必到边疆上去厮杀作战。

6、且夫苏秦特穷巷掘门、桑户棬枢之士耳,伏轼撙衔,横历天下,廷说诸侯之王,杜左右之口,天下莫之能伉。

简析:特:只不过。廷:在朝廷上,名词作状语。

参考译文:况且苏秦此人,只不过是一个住在陋巷、掘墙做门、砍桑做窗、用弯曲的木头作门框的人罢了,(而现在却)坐着战车,骑着大马横行天下,在各诸侯国的朝廷上游说君王,使各诸侯王的亲信不敢开口,天下没有谁能与他对抗。

《庄子·养生主》

一、背景知识:

《史记》评论:庄子“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庄子是借寓言的力量,来宣传自己的哲学政治主张的高手,其任自然、齐生死、绝圣弃智、避世养生的主张,无不通过寓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iyongwendang/257354.html

    【如何理解郑庄公解决问题的手段】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