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兄弟情谊的句子

| 述职报告 |

【www.guakaob.com--述职报告】

写兄弟情谊的句子篇一
《描写兄弟情的诗句》

在中国浩如烟海的古诗词中,描写兄弟情谊的多如林间秋叶,香如田野小花。其中最为人传诵并且引用也最多的大概要数下面这直首了。

一、唐朝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二、三国时期魏国曹植的《七步诗》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三、唐朝诗人王勃的《送杜少甫之任蜀川》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四、唐朝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五、唐朝诗人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六、唐朝诗人李白的《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七、宋朝词人苏东坡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八、唐朝诗人高适的《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九、唐朝诗人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若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十、唐朝诗人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回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见君。

写兄弟情谊的句子篇二
《【史上最全、独家首发】关于手足之情(兄弟情)的诗句、谚语》

【史上最全、独家首发】关于手足之情(兄弟情)的诗句、谚

二〇一五年十月十一日

网上有人提出上面这个问题,就从自己往日的积累中选出了几句作为回复。忽然想到,应该将自己的积累进行汇总,并整合网上已有的答复,弄出一篇史上最全的关于兄弟手足之情的诗歌汇编。

随即搜索发现,网上已有的答复并不多,内容都比较单薄。不过毕竟算是一种补充。

以下诗歌,大体上按照时代先后排列。

诗经·小雅·常棣【棠棣之华,萼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死丧之威,兄弟孔怀,原隰裒矣,兄弟求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兄弟既翕,和乐且湛】

诗经·魏风·陟岵【陟彼冈兮,瞻望兄兮。兄曰:嗟!予弟行役,夙夜必偕。上慎旃哉,犹来!无死!】

诗经·唐风·杕杜【独行踽踽,岂无他人?不如我同父】

诗经·小雅·斯干【兄及弟矣,式相好矣】

诗经·小雅·角弓【此令兄弟,绰绰有裕】【不令兄弟,交相为瘉】

曹植《赠白马王彪》

序曰:黄初四年五月,白马王、任城王与余俱朝京师,会节气。到洛阳,任城王薨。至七月与白马王还国。后有司以二王归藩,道路宜异宿止。意毒恨之。盖以大别在数日,是用自剖,与王辞焉。愤而成篇。

谒帝承明庐,逝将归旧疆。清晨发皇邑,日夕过首阳。

伊洛广且深,欲济川无梁。泛舟越洪涛,怨彼东路长。

顾瞻恋城阙,引领情内伤。太谷何寥廓,山树郁苍苍。

霖雨泥我涂,流潦浩纵横。中逵绝无轨,改辙登高冈。

修坂造云日,我马玄以黄。

玄黄犹能进,我思郁以纾。郁纾将何念?亲爱在离居。

本图相与偕,中更不克俱。鸱枭鸣衡轭,豺狼当路衢。

苍蝇间白黑,谗巧反亲疏。欲还绝无蹊,揽辔止踟蹰。

踟蹰亦何留?相思无终极。秋风发微凉,寒蝉鸣我侧。

原野何萧条,白日忽西匿。归鸟赴乔林,翩翩厉羽翼。

孤兽走索群,衔草不遑食。感物伤我怀,抚心长太息。

太息将何为?天命与我违。奈何念同生,一往形不归。

孤魂翔故域,灵柩寄京师。存者忽复过,亡没身自衰。

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

自顾非金石,咄唶令心悲。

心悲动我神,弃置莫复陈。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何必同衾帱,然后展殷勤。

忧思成疾疢,无乃儿女仁。仓卒骨肉情,能不怀苦辛?

苦辛何虑思?天命信可疑。虚无求列仙,松子久吾欺。 变故在斯须,百年谁能持?离别永无会,执手将何时? 王其爱玉体,俱享黄发期。收泪即长路,援笔从此辞。

陆机《赠弟士龙诗》

行矣怨路长,惄焉伤别促。指途悲有余,临觞欢不足。 我若西流水,子为东峙岳。慷慨逝言感,徘徊居情育。 安得携手俱,契阔成騑服。

陶渊明·悲从弟仲德

衔哀过旧宅,悲泪应心零(2)。借问为谁悲?怀人在九冥(3)。 礼服名群从,恩爱若同生(4)。门前执手时,何意尔先倾(5)。 在数竟未免,为山不及成(6)。慈母沉哀疚,二胤才数龄(7)。 双位委空馆,朝夕无哭声(8)。流尘集虚坐,宿草旅前庭(9)。 阶除旷游迹,园林独余情(10)。翳然乘化去,终天不复形(11)。 迟迟将回步,恻恻衿涕盈(12)。

谢瞻·答灵运诗

华萼相光饰,嘤鸣悦同飨,亲亲子敦余,贤贤吾尔赏, 此景后鲜晖,云当一日长,萎叶受荣条,涸流好河广。

刘孝绰·与虞弟诗

下邑非上郡,徒然想二冯,余惭野王德,尔勖圣乡风,

望望馀涂尽,凄凄良宴终,朝蔬一不共,夜被何由同。

杜甫《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杜甫《得舍弟消息二首》

近有平阴信,遥怜舍弟存。侧身千里道,寄食一家村。 烽举新酣战,啼垂旧血痕。不知临老日,招得几人魂。

汝懦归无计,吾衰往未期。浪传乌鹊喜,深负鶺鴒诗。 生理何颜面,忧端且岁时。两京三十口,虽在命如丝。

《喜观即到,复题短篇二首》

巫峡千山暗,终南万里春。病中吾见弟,书到汝为人。 意答儿童问,来经战伐新。泊船悲喜后,款款话归秦。 待尔嗔乌鹊,抛书示鶺鴒。枝间喜不去,原上急曾经。 江阁嫌津柳,风帆数驿亭。应论十年事,愁绝始星星。

《得舍弟观书自中都已达江陵,今兹暮春月末,》

尔到江陵府,何时到峡州。乱离生有别,聚集病应瘳。 飒飒开啼眼,朝朝上水楼。老身须付托,白骨更何忧。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孟浩然《入峡寄弟》

吾昔与尔辈,读书常闭门。 未尝冒湍险,岂顾垂堂言。 自此历江湖,辛勤难具论。 往来行旅弊,开凿禹功存。 壁立千峰峻,潈流万壑奔。 我来凡几宿,无夕不闻猿。 浦上摇归恋,舟中失梦魂。 泪沾明月峡,心断鶺鴒原。 离阔星难聚,秋深露已繁。 因君下南楚,书此示乡园。

孟浩然《洗然弟竹亭》

吾与二三子,平生结交深。 俱怀鸿鹄志,昔有鶺鴒心。 逸气假毫翰,清风在竹林。

写兄弟情谊的句子篇三
《兄弟阅读答案》

兄弟 阅读答案

春旺和福生是兄弟,春旺是哥,福生是弟。

春旺不大喜欢福生,因为他一直觉得爹娘偏心,对福生好。小时候村里家家都不宽裕,偶尔有了好吃的,爹娘总是由着福生吃,还反复对春旺说:“你是哥,多让着弟弟。”春旺二十岁的时候,爹娘叫他把福生带去打工,春旺心里不情愿,可拗不过爹娘,还是把福生带了出来,不过春旺告诉福生,自己所在的城东工地不要人了,把福生介绍到了城西工地,那个工地有他们村里的大牛。春旺让福生有事找大牛,别往自己的工地跑。大半年了,兄弟俩就见了两次面,每次见面福生总告诉春旺,他在公司很好,让春旺不要担心。

中秋节到了,春旺的工地活儿多,没有放假,但发了月饼,一共四个,四个品种。春旺拿起一个最贵的肉馅儿月饼,喜滋滋的。他闻了闻,口水差点儿流出来。他忍不住三口就吃掉了这个月饼。因为吃的快,他没吃出月饼的滋味,只是觉得特别好吃。春旺想自己是哥,过节还是该去看看福生。

吃过晚饭,春旺就出了工棚。春旺想自己不能空手去见福生,得带月饼,就一个就行。春旺挑了一个最便宜的椒盐月饼,然后往城西走去。

半路上,春旺遇到了福生。春旺问:“你去哪里?”福生说:“哥,我正准备去你那儿,在这里遇到你就太好了!”福生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月饼说:“哥,这是我们公司发的月饼,给你一个尝尝!”春旺一看,正是刚吃过的那种很好好吃的肉馅儿月饼,他说:“福生啊,哥也发了月饼,也给你带了一个!”说着从口袋里掏出那个椒盐月饼,一把塞给了福生。福生捏着春旺给他的月饼,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春旺和福生在街道找了个地方坐下来。春旺抬起头看看天上的月亮,福生也抬起头看看天上的月亮。春旺说:“爹娘也在看月亮吧?”福生说:“肯定在看!他们肯定很想我们!”春旺说:“吃月饼吧。”福生说:“好,吃月饼吧。”春旺随口问:“好吃吗?”福生说:“好吃。”福生也问:“哥,好吃吗?”春旺说:“好吃,真好吃!”春旺这回可吃出味儿了,他吃得很香。他看到福生像自己一样,也吃的很香,不免尴尬地笑了一下。春旺等福生吃完月饼就说:“回去吧,太累了,明天还得干活。”福生点头说:“回吧,明天还得干活呢!”

三天后,大牛来找春旺,说要跟他借点钱,给他上大学的儿子买电脑。尽管春旺不情愿,可是自己才发了工资,况且大牛是村里人,不借说不过去,只得把工资借给了大牛。大牛接过钱,兴奋地说:“太谢谢了!我知道你们哥俩都是好人!前几天中秋,公司什么都没发,福生去超市花十块钱买了两个肉馅儿的月饼,非要送我一个。”春旺听得愣住了。

送走大牛,春旺走到一边,捂着脸留下了眼泪„„

两天后,福生进 了春旺所在的工地,住进了春旺的工棚,福生的床挨着春旺的床。睡觉,两人顶着头,挨得很近很近。

(选自《中学时代》2011年 第4期,有删改)

13.哪件事使春旺对福生的态度发生了根本变化?用一句话概括回答。(2分)

14.春旺把福生介绍到城西工地,这对下面的情节安排有什么作用?结合具体情节回答。(3分)

15.根据具体情景,回答下面问题。(4分)

(1)兄弟吃月饼时,为什么福生总附和着春旺说话?(2分)

(2)春旺看到福生像自己一样吃得很香,为什么会“尴尬”?(2分)

16.分别分析下面句中加点动词的表达效果。(4分)

(春旺)说着就从口袋里掏出那两个椒盐月饼,一把塞给了福生,福生捏着春旺给他的月饼,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17.请展开想像,根据要求填空。(3分)

半路上,春旺遇到了福生。(1) 。春旺问:“你去哪里?”福生说:“哥,我正准备去你那儿,在这里遇到你就太好了!”福生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月饼(2) 地说:“哥,这是我们公司发的月饼,给你一个尝尝!”春旺一看,正是刚吃过的那种很好好吃的肉馅儿月饼,(3) 。他说:“福生啊,哥也发了月饼,也给你带了一个!”

要求:(1)填写一个描写福生动作的句子;(2)填写一个描写福生神态的词语;(3)填写一个描写春旺心理活动的短语。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3.(2分)春旺得知福生特意买月饼送给他。(意同即可)

14.(3分)为兄弟互相送月饼的情节做铺垫,与福生搬进春旺的工棚相照应,引出人物大牛。(意同即可)

15.(4分)(1)福生对哥哥很尊重,很顺从。(2分)

(2)春旺觉得自己给福生的月饼没有福生给的好,有点过意不去。(2分)

16.(4分)“塞”表现了春旺想用自己的热情掩饰自己的死心;“捏”表现了福生感受到春旺情谊时的欣喜和对兄弟情谊的珍惜。(意同即可)

17.(3分)示例:(1)福生迈着大步匆匆赶路 (2)兴奋 (3)心中一喜(每空1分)

写兄弟情谊的句子篇四
《“手足情”专题阅读训练》

血脉亲情绵绵长远

〔美文导读〕

有一种爱,身体里流淌着一脉相承的血;有一种情,可以超越了生命的界限,它就像人

的手与足一样紧密相连,不可分离,若分之则撕心裂肺,痛不欲生,古人称之为“手足情”。

是啊,除了父母之外,兄弟姐妹是世上我们最亲近的亲人!那些曾经携手走过的岁月,我们

一起笑过,一起哭过,共同经历了岁月的洗礼,把美好而深刻的往事镌刻在我们心灵深处,

让血脉亲情绵绵长远,永远成为我们生命历程中最亮丽的一道道风景线!

〔美文赏练〕

美文一

姐姐,别哭

我跟她性格不相像,喜好也没一样相同。所以我们谈不来。她不爱学习,每每考试拿倒

数一二名也不在乎。她还爱打扮,女学生都讨厌比自己打扮得漂亮的女生,所以她当然是全

体女生的公敌„„我们在学校从不说话,没人知道我们是姐妹。上学放学,我们各走各的,

当彼此是陌生人。

高中时我上的是重点,她上了职高,听说课程繁杂,又学烹饪,又学缝纫,我们都住校,

很难碰面。周末时回家,她不一定在,我猜她是在早恋。母亲在饭桌上嘀咕,只要她学了门

手艺,毕业后能自己找碗饭吃就行了。然后转头期待地看着我:“二妞,妈的希望可全在你

身上了。”我懂事地点点头。母亲很欣慰:“唉,你们俩,怎么一个天一个地啊。”

我将起程去省城念大学的前一天,父母亲特意弄一桌子丰盛的莱。她没回家。母亲很不

高兴,说早上明明交代了她的。

上大学后,与她的联系很少。她不给我写信,不给我打电话。但偶尔会给我寄钱来,一

句附言也没有。母亲对我说,她在市场里炒快餐,起早贪黑,总算养得活自己。大四的时候,

她寄给我的钱越来越多。母亲说她的生意不错,都租下门面开小餐馆了。我打电话给她,让

她不用寄那么多钱给我。她说,女孩子恋爱很花钱的。

我说胸里长了块硬东西,我害怕,要她陪我去看医生。她狠狠地说:“你怎么一点儿也

不知道爱惜自己!”医生说,我这情况,需要手术,取出来鉴定后才能知道结果。

她立刻就答应了手术,抢着在手术单上签字。 手术很简单,医生也说了,是个小手术。

40分钟后我出来,我们俩打了辆车回家。她主动握住我的手。她握得很紧,像是担心会失

去我。我笑着说:“我都说了,肯定没事的。”她突然一把抱住我,呜呜地哭起来。大街上

人来人往,对我们视而不见。

我突然明白,茫茫人海,与我同一天同一时刻出生的人,只有她,我姐姐。哪怕我们没

有一点相同的地方,我们所走的路也截然不同,但那种亲情是与生俱来的,无法忽视和遗忘。

我轻轻地搂住她的肩,说:“别哭,姐姐。”(童馨儿《青年文摘》2007第4期,有改动)

1. 在课文开头为什么要说姐妹不合?

2. 姐姐在市场里炒快餐,起早贪黑挣钱,却不断寄钱给我,说明了什么?

3. 我胸里长了块硬东西,姐姐却狠很的对我说话,你怎样理解“狠很”一词?

4.我做手术出来后姐姐为什么抱着我哭?

美文二

冰雪中的爱

这一年,瑞典的冬天真冷,几个月前就已寒气袭人。将近下午3时,天气骤变。顿时,

寒风呼啸,从这个村庄刮向那个村庄,卷起的漫天大雪笼罩了寂寥无人的山路。

学生中间有三个小姐弟,姐姐叫安蕾,14岁;妹妹叫爱力克,9岁;小弟弟叫约阿那,

7岁。爸爸赶着雪橇来到了学校,并在雪橇里为他们准备了暖烘烘的羊毛毯子和围巾。拉雪

橇的是一匹叫佳娜的老母马。突然,一声不知来自何方的巨大的爆炸声响起,接着,昏暗的

天空中划过一道强烈的亮光,继而一阵狂风咆哮而来,老马一惊,挣脱缰绳,拉着雪橇在暴

风雪中狂奔。爸爸在惊愕中尚未反应过来,一下就不见了雪橇的踪影。

疯跑很久以后,佳娜终于停下来,姐姐安蕾拉动手中的缰绳,吆喝老马寻找回家的道路。

可老马迷失了方向,跺着蹄子,忽左忽右,踯躅不前。安蕾急了,用力拉动缰绳,想让老马

掉头,可老马弓腰一使劲,跌倒了,雪橇被侧翻过来,将孩子们重重地抛到地上。安蕾和弟

妹爬起来后,想把雪橇重新扳倒放平。她喝令老马使劲儿拉,可雪橇对他们来说实在太重,

怎么也翻不过来。再仔细一看,雪橇的一个滑板被卡进了坚硬的冰缝里。

这样过了两个小时,暴风雪还在不停地刮,他们被冻得发抖。安蕾赶快用侧着的雪橇作

为临时窝棚,把弟妹安置在窝棚里。她将雪橇底板当做一面挡风的墙,在雪橇顶上盖了一块

羊毛毯当顶盖,自己背着书包拉开羊毛披肩站在雪橇最外面,成了小弟妹第二面挡风的墙。

他们在冰天雪地中奋斗了好几个小时,雪还在无休止地下,无孔不入。安蕾不停地摇动

着羊毛毯和披肩上的雪,生怕被雪压塌。此时已到深夜,两个小弟妹想打瞌睡。此时睡觉可

不行,在雪中睡觉无疑等于死亡。安蕾的外套已被冻成了冰壳,像枷锁一样锁住她,她已感

觉不到自己双脚的存在。雪重重地压在她的书包和披肩上,使她的双手再也不能保持伸开的

姿势。为了保护弟妹,她最后不得不跪下来,将自己的背暴露在风雪中。就这样,她尽了最

大努力将暴风雪和弟妹隔开。她还费尽力气扒开雪,捡起一块羊毛毯盖到弟妹头上。现在她

只能阻止他们睡觉了。她对弟妹说:“爱力克、约阿那,不要睡觉!我们数数好吗?数到

100……听话,不要停!”

她在和冰雪做殊死搏斗,冰雪抽打着她的背,她感到全身麻木。她对弟妹说:“爱力克、

约阿那,听我说,要是我睡着了,你们答应我,一定要醒着。你们向我发誓,要继续数数,

即使我睡着了,你们也一定要数。这很重要,发誓!”他们继续数数,因为他们发过誓了。

当他们继续数数时,他们的小姐姐扑倒在他们身上睡着了,那身子成了为他们挡住死神的最

后屏障。

第二天早上7时人们找到他们时,小弟妹依稀还在梦中数着:“1、2、3、4……”而此时,

他们的小姐姐安蕾张开双臂抱着他们,那样子就像一只冻僵的张开翅膀的小鸟,再也不会醒

来了。 (让·保罗·鲁朗 译/邓祚礼《读者》2007.第11期 有改动)

1. 故事发生的起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2. 安蕾是怎样保护姐弟的,她为什么叫弟妹发誓即使她睡着也要数数的原因时什么?

3 .你怎样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

4.如果你是安蕾的弟弟或妹妹,说说你心里最想对姐姐说的话。

〔文言文阅读〕

人琴俱亡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

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

亡。” 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一、填空

1、本文选自《 》,是记载者 ,南朝宋文学家。

2、这则故事写了,表现了

二、解释加点的字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 ) 子猷问左右( ) ...

何以都不闻消息( ) 此已丧矣( ) ..

语时了不悲( ) 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 ) ...

便径入坐灵床上( ) 子敬素好琴( ) ..

弦既不调( )( ) 因恸绝良久( )( )( ) .....

三、翻译下列句子

1、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

2、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3、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4、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

5、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

6、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四、子猷“月余亦卒”的原因是什么?

五、找出文中子猷的语言并分析其表达作用?

六、课文写了子猷独特的悼念方式,独特在哪里?

七、文中表现子猷一心挂系弟弟的三个动词 、 、 。

八、收集写手足之情的诗句和谚语

诗句:

谚语:

九、说出几个出自《世说新语》的成语。

十、说说成语“人琴俱亡”的含义。

十一、课文开头写子猷“了不悲”,“都不哭”可后来为什么又“因恸绝良久”?

十二、对这篇文章的解释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王子猷和王子敬都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人琴俱亡》这则故事,写王子猷对哥

哥子敬独特的悼念方式,表现了他对哥哥的深厚情谊。

B.子猷由于听不到一点子敬生病的情况,推测子敬已死,坐着车子去悼念他,一点都不悲

伤。这是因为他自己也将不久于人世,到那时就将和子敬在九泉下相见了。

C.子猷开始是“了不悲”“都不哭”,后来见到“人琴俱亡”,就“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说明子猷的死,一是病重,二是过分悲伤所致。

D.课文的语言十分简洁。全文寥寥数十字,把事情的经过写得悬念迭出,波澜起伏,人物

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汉田真兄弟

汉田真兄弟三人。议析产。资皆均平。堂前一紫荆欲分为三。明日将截之。树即枯。真

惊。谓诸弟曰:“树木同株,闻将分斫故悴,是人不如木也?”因悲不自胜,不复解树。树

应声即活。兄弟相感。合财同住。称为孝门。夫兄弟居天伦之一。合父子夫妇为三纲。故古

人有手足之喻焉,谓不相离也。离则散,散斯孤,孤斯灭。 (南朝吴钧《续齐谐记》)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资皆均平 ②闻将分斫故悴 .③因悲不自胜 ④兄弟相感 .2翻译下列句子。

①树木同株,闻将分斫故悴,是人不如木也?

②故古人有手足之喻焉,谓不相离也。离则散,散斯孤,孤斯灭。

3. 汉田真兄弟三人最终没分家的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

4.封建社会孟子提出了“五伦”的道德规范,即五种人伦关系,兄弟是其中一种,你知道其

它四种吗?并谈谈它们在现在社会的现实意义。

〔古诗词鉴赏〕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作者] 王维(701-761),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通音乐,工书画。唐代著名

诗人。

〔赏析〕

 作者以直抒思乡之情起笔,“独在异乡”,暗写了孤独寂寞的环境,对于初次离家的少年

来说,对这种环境特别敏感。“异客”则更强调了游子在异乡举目无亲的生疏清冷的感受。用

“独”和两个“异”字组在一句诗里,大大加深了主观感受的程度。第二句“每逢佳节倍思亲”是

前面情绪的合理发展,说明平常已有思亲之苦,而到节日,这思念就愈加转深和增强了。“倍”

字用得极妙,是联系上下两句情绪之间的关键。这两句构成全诗的一个层次,是从抒情主人

公自我的主观感受来表现思亲之情的。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遥知”使诗意的

发展来个急转,转到从亲人的角度来加深表现两地相念之情。“遥知”以下全是想象,揣想这

重阳佳节到来之时,兄弟们定同往年一样按照重阳的风俗而饮酒,也在怀念自己。这紧扣了

诗题,也点明了第二句提到的“佳节”的具体所指了。全诗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

自然,又曲折有致。“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句千百年来打动多少游子离人之心,成为思乡思

亲的经典名言。

【思考】

1. 佳节是什么节日?为什么作者“倍思亲”?

2.诗的哪两句最能表达出诗人的思念之情?

3.你还学过哪些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古诗?

〔参考答案〕

美文一:1.为下文姐妹情深作铺垫。可联系最后一段一句来理解。2.姐姐表面上和我不亲,

实际心里很爱我,情愿把自己的血汗钱给妹妹。3.“狠狠”一词表面是责备,实际蕴涵姐姐

对妹妹的深切关怀。4.面对生命受到威胁,姐姐非常害怕失去妹妹,她此时意识到妹妹在自

己心里是如此重要,姐妹亲情经历了生死考验才更珍贵。

美文二:1.寒冷的天气里安蕾姐弟乘坐雪橇的马受惊吓奔跑迷路被困。2.站在外面用身体成

了小弟妹第二面挡风的墙,让他们不断数数不睡觉,因为在雪中睡觉无疑等于死亡。3.小姐

姐安蕾用自己的生命挡住狂风暴雪,成功让弟妹存活下来,这种伟大的亲情感天动地,这是

血脉亲情最好的诠释。4.言之有理即可。

〔文言文阅读〕:

一、1、世说新语 刘义庆 笔记小说

5、 因为生病和悲痛

6、找出文中子猷的语言并分析其表达作用?

“ 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子敬子敬,人琴俱亡”表现了对弟弟的关心和痛失弟

弟的悲伤。

8、文中表现子猷一心挂系弟弟的三个动词 索 、 径 、 掷 。

9、收集写手足之情的诗句和谚语

诗句: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谚语: “ 酒肉面前知己假,患难之中兄弟真”“千金难买兄弟情”

10、说出几个出自《世说新语》的成语。

一往情深 口若悬河 望梅止渴等

11、说说成语“人琴俱亡”的含义。

睹物思人,悼念死者

12、课文开头写子猷“了不悲”,“都不哭”可后来为什么又“因恸绝良久”?

子猷先前之所以“不悲”“不哭”是因为他自知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到那时又将和弟弟

在九泉之下相见了。但后来发现琴因主人亡而音调不调了,琴随人亡了,睹物思人,触景生

情,内心的悲痛无法排解,所以才“掷琴”并“恸绝良久”

十三、A(子敬是子猷的弟弟)

1.①父母遗留下来的财产 ②枯萎 ③所以 ④感悟 2.①树木同株,听到自己要被分割成三

分,所以才憔悴枯萎了啊!难道我们人却不如树吗?②所以古人将兄弟比喻作手足,而手足

就有不相分离的意思!因为分离又会分散,分散就会孤单,而孤单就快要灭绝了啊!

3.分树时被树的枯萎感动,自比不如树,要重手足情。4. 是君臣、父子、夫妇、朋友,过

去它们是为封建阶级统治和等级秩序而服务的,在现在社会里,它们是一种道德规范,维持

社会的稳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译文:汉朝的时候,有位叫田真的人,家中共有兄弟三人,父母都已经过世了,兄弟三人就

讨论,将父母遗留下来的财产,平均分做三分,每人一分;连家中堂前种的那棵紫荆树,也

决定要把它分为三分;而且明天就要动手,把紫荆树分割成三分;说也奇怪,就在田真兄弟

决定之后,这棵紫荆树突然就枯萎了。田真看到之后,感到非常的震惊,就跟两位弟弟说:

„树木同株,听到自己要被分割成三分,所以才憔悴枯萎了啊!难道我们人却不如树吗?‟田

真说著说著,忍不住悲从中来,哭了起来;兄弟三人因此就决定不要分割紫荆树了。说也奇

怪,这棵树一听到田真兄弟说不分割它了,就又活了过来。兄弟三人因此而感悟,再也不分

家了。从此兄弟财产共有,而且愉快的生活在一起;邻居们都称赞:„田真兄弟一家是孝门

啊!‟要知道兄弟属于天伦之一,与父子夫妇并称为三纲;所以古人将兄弟比喻作手足,而

手足就有不相分离的意思!因为分离又会分散,分散就会孤单,而孤单就快要灭绝了啊!

〔古诗词鉴赏〕:1.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因为他独自一个人在外地,人地生疏,举

目无亲感到寂寞.2.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3.如李白的《静夜思》

写兄弟情谊的句子篇五
《最好的兄弟》

最好的兄弟

《沁园春》

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漙漙。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樽前。

1.

俗语有云,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血缘凝聚而成的心力合一似乎是杀敌制胜的法宝。而扩大到族群的范畴,为了维护共同的利益,同样是“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困境中的团结其实是人的本能,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则是需分清敌我矛盾。乡下那些兄弟众多的家族,多有盛气凌人欺负弱小的不端行为,这也是敌我矛盾清晰一致对外的反映。

可是,还有一句俗语,亲兄弟明算账,在当下的经济社会,应用频率更高。为什么明算账?是分家之后,虽是一棵树上发出的芽,却要完成各自的开枝散叶,算账不清,是要起口角,严重一些甚至要大打出手的。算账算得明却绝非易事,在乡下,争庄子争地,闹得头破血流的不在少数。在继承父母的遗产时,葬礼也往往因为财产的纠纷而变成悲剧闹剧。城市也不例外,那种为争夺父母拆迁补偿而家破人亡的案例也偶有耳闻。

所以,虽然不能质疑兄弟之间“打断骨头还连着筋”的血缘至亲,却也不能不看到兄弟之间从一出生就注定的矛盾冲突,在名利财产权势面前,兄弟的关系非常危险,那些著名的宫廷夺权故事罄竹难书暂且不提,平凡人家兄弟间的嫌隙大概更是电视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素材。

2.

苏轼子瞻,苏辙子由,大概是一对例外的兄弟。文学史上,有三曹、二陆、三张等著名的父子兄弟组合,惟有这一对兄弟,自始至终,是彼此的知己,互相体谅,和睦如一。读兄弟间互赠的诗文,忍不住感叹,这哪是一对兄弟?这分明是一对难舍难分日思夜想的情人,呵呵。

古人没有直呼其名的习惯,故而在唱和的诗文中,哥哥是子瞻,弟弟是子由。苏轼有很多诗词是写给或思念子由的,最著名的就是那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传唱到了今天,每逢中秋节,不说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就像没过节一样。而这一首不过是千百诗文中的一篇。子由比子瞻更甚,他的诗作,有一半以上都是“和子瞻……”或“次韵子瞻……”,哥哥的诗词就是他的创作催化剂,无此不足以铺纸泼墨。

有二十多年,兄弟两个称得上形影不离,具体情形,子由在一首诗的诗引部分讲的很清楚:

“辙幼从子瞻读书,未尝一日相舍,既壮,将宦游四方,读韦苏州诗,至„那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恻然感之。乃相约早退,为闲居之乐。故子瞻为凤翔幕府,留诗为别,曰:夜雨何时复萧瑟。其后子瞻通守余杭,复移守胶西,而辙滞留于睢阳、济南,不见者七年。

熙宁十年二月,始复会于澶、濮之间,相从来徐,留百馀日,时宿于逍遥堂。追感前约,为二小诗记之。”

这一段话,跟狄金森的《暴风雨夜,暴风雨夜》意境相近,“暴风雨夜,暴风雨夜,我若同你一起,便是豪奢的喜悦”。逍遥堂重逢,子由的两首诗是:

逍遥堂后千寻木,长送中宵风雨声。误喜对床寻旧约,不知漂泊在彭城。

秋来东阁冷如水,客去山公醉似泥。困窝北窗呼不醒,风吹松竹雨凄凄。

其一是兄弟守约喜相逢,其二是老哥放浪依旧,烂醉如泥,真是让为弟担心。因为重逢之后,又是离别,如果哥哥不保重身体,下次兄弟还能康健相见吗?对待这件事,子瞻有自己一番见解:

我们再看看子瞻的版本,前面同样有诗引,“子由将赴南都,与余会于逍遥堂,作两绝句,读之殆不可为怀,因和其诗以自解。余观子由少自旷达,天资近道,又得至人养生之诀,而余亦窃闻之一二。以为今者宦游相别之日浅,而异时退休相从之日长,既以自解,且以慰子由云。”

别期渐近不堪闻,风雨萧萧已断魂。犹胜相逢不相识,形容变尽语音存。

但令朱雀长金花,此别还同一转车。五百年间谁复在?会看铜狄两咨嗟。

果然,哥哥是豪放的乐观主义者,觉得来日方长,仕途短暂,等到致仕返乡,有的是时间悠游度日。再说,把个体的生命放到历史的长河中,凭谁也是剩下一把枯骨,不如人生得意须尽欢,及时行乐。

3.

如前面所说,子瞻与子由的第一次分离,是子瞻任职凤翔。当时,子由与父亲留在京都开封,送子瞻的路,走了一百多里,一直到郑州才依依惜别。子由引用的那句“夜雨何时听萧瑟”正是下面这首诗,看着子由的身影渐行渐远,乌帽时隐时现,子瞻有感而发: 《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马上赋诗一篇寄之》: 不饮胡为醉兀兀,此心已逐归鞍发。

归人犹自念庭闱,今我何以慰寂寞。

登高回首坡垄隔,但见乌帽出复没。

苦寒念尔衣裘薄,独骑瘦马踏残月。

路人行歌居人乐,童仆怪我苦凄恻。

亦知人生要有别,但恐岁月去飘忽。

寒灯相对记畴昔,夜雨何时听萧瑟。

君知此意不可忘,慎勿苦爱高官职。

这虽然是属于年轻的悲伤,却也奠定了兄弟此后长别离的基调。一旦踏上仕途,吃上皇粮,命运再也无法自主,苏轼一生的起伏由此开始,兄弟身处异地成了必然。

在凤翔,政务繁忙时还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责任抵消了对亲人长长的思念。逢年过节,看别人一家团聚,内心则难免凄凉。

第一次没有跟子由与父亲一起过年,子瞻思念满怀,写诗赠与子由。诗引是这么写的: “岁晚,相与馈问,为馈岁;酒食相邀呼,为别岁;至除夜达旦不眠,为守岁。蜀之风俗如是。余官与歧下,岁暮思归不可得,故为此三诗以寄子由。”

爆竹声中,怀念的是故乡风味,是除夕夜与兄弟达旦不眠,剧饮畅聊的守岁情形。而人在他乡,“亦欲举乡风,独唱无人和。”新年没有喜悦,只有思念和寂寞。

“对床夜语”自此成为一种夙愿,每每在想念起彼此时转换为层层叠叠的句子,让这一对情谊深厚的兄弟想不到的是,急流勇退,归隐山林,雨夜对酌,山间啸咏是永远无法抵达的梦,只能在文字间传达着想往,默默流淌。

子瞻的《满江红•怀子由》就是这一主题的再一次咏叹:

清颍东流,愁目断、孤帆明灭。宦游处、青山白浪,万重千叠。孤负当年林下意,对床夜雨听萧瑟。恨此生、长向别离中,添华发。

一尊酒,黄河侧。无限事,从头说。相看恍如昨,许多年月。衣上旧痕馀苦泪,眉间喜气添黄色。便与君、池上觅残春,花如雪。

4.

这俩兄弟的脾性,从小就是不同的,这不同也暗含在他们名字的之中。知子莫若父,苏洵曾作《名二子说》,其中有云“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矣。”一显一藏,一扬一抑,泾渭分明。杨慎说,“老泉之所以逆料二子终身,不差毫厘,可谓深知二子矣。”

子瞻果然栽了个大跟头,“乌台诗案”险些丢了性命。弟弟子由奔走呼告,愿意以全部官爵换取哥哥性命。子瞻以为自己必死,给子由留下绝命诗《狱中示子由》,“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人间未了因。”生死关头,夜雨对床之约浮上心头,子瞻为自己不能遵守约定而伤怀,许下来生再续前缘的诺言。世间的男女有缘无分时易发来世重逢的愿想,这种来世再做兄弟的约定并不多见。

北宋本来有不杀士大夫的惯例,加上宋神宗向来欣赏苏轼兄弟的才华,子瞻得以从轻发落,被贬为黄州团练。

大难不死,子由对哥哥唯一的劝诫是不许作诗,在与朋友的尺牍中,子瞻往往以已答应子由不再作诗拒绝别人索要诗文,口气斩钉截铁,想来子由劝他是苦口婆心,费了不少口舌。 历经生死,兄弟之情更为珍贵。元丰三年,苏辙沿江而上去探望被贬黄州的苏轼,因风浪过大,在磁湖滞留二日,寄子瞻诗云:“惭愧江淮南北风,扁舟千里得相从。黄州不到六十里,白浪俄生百万重。自笑一生浑类此,可怜万事不由侬。夜深魂梦先飞去,风雨对床闻晓钟。”

万事不由人,风雨浪涛相阻隔,而你在的地方,就是我必然靠向的港湾,风浪太大,我的身躯无法抵达,先让我的魂魄飞去,与你对床听雨。此情此景,真是感人。

5.

人与人的缘分是由细节堆积演绎而成的,细看兄弟写给彼此的诗文,虽然他们身处异地,却处处参与了对方的人生,经过的山水,游览的寺庙,时令的变迁,饮食起居,婚丧嫁娶,哪怕做一场梦,他们都要兴致盎然的告诉对方。在子瞻写给友人的尺牍中,时时会提及舍弟子由,虽是平常话语,却让人感受到子由是他最亲最爱的人。

子由肩头担子过重时,子瞻会悲悯,给王定国的信中这样写道:“子由不住得书,必已出大江,食口如林,五女未嫁,此仆又不是易人,奈何,奈何!”

与子由朝夕相对时,则无比开怀,与陈季常书中留下这样的话语:“子由同省,日夕相对,此为厚幸。”

而子由的生日,他必定不会忘记,哪怕人已流落到海外,他依然要送去祝福,写于惠州的与程正辅书:“(信篭)其中乃是子由生日香合等,他是二月二十日生,得前此到为佳。” 就算是平常的日子,手头有什么好东西,也会想到与子由分享,与毅父宣德书中,子瞻写道:“子由信篭敢烦求便附与,内有系婿一带,乞指挥去人,勿令置润湿处也”。这系婿也不知道是什么,但是子瞻叮嘱不能放在潮湿处,想来是稀罕的贵重物品。

与钱穆父的短札中,我们可以得知,子瞻分了珍贵的茶叶给子由:“惠茶既丰且精,除

寄与子由外,不敢妄以饮客,如来教也”。钱穆父大概在信里强调了茶非常稀少精美,要子瞻自己享用,子瞻却首先想到了与子由共享之方为乐事。

就算他看清了官场的浮沉不由自主,对自由神往已久,但比自由更重要的是子由,与杨济甫的信中,他说,“官满本欲还乡,又为舍弟在京东,不忍连年与之远别,已乞得密州”。他要与子由共进退,而进退间彼此的距离越近越好。

在海南的时候,苏轼以为自己会客死他乡,也做好了在那儿终老的打算,没想到皇帝最后大发善心,允许他回内地养老。北上的路,子瞻本来打算去宜兴投奔儿子,苏迈已经在那里安下家,朋友也在为他们置地买房。按照传统,老父亲与长子生活在一起天经地义,漂泊一生的子瞻也该停下来颐养天年了。

可是,子由不断的给子瞻写信,央求他来颖昌一起养老。子瞻全然不顾自己老迈的身体,思前想后,心动了。答王幼安中说,“某初欲就食宜兴,今得子由书,苦劝归颖昌,已决意从之”。

这是最后的机会了,一把老骨头,两鬓已斑白,脚步已蹒跚,趁着还走得动,还认得出你我是兄弟,我们得共处一室,夜阑卧听风吹雨,有一句没一句的安得促席说彼平生。子瞻想把所剩不多的日子交给子由,而子由,等这一天等了太久。

一一零一年,建中靖国元年七月,暑气重重,夏蝉嘶鸣,从海南一路向北,由舟船到马车,再走上一段土路,子瞻终于与苏迈一家团聚。等到天气渐凉,他要踏上新的征程,目的地是河南颖昌,在秋雨飘落的日子,他就能与子由听雨夜话。

而一一零一年的七月,太漫长了,好像永远无法过完一样。中暑,上吐下泻,子瞻虚弱的躺在病床上,期待夏天快点过去。千里之外的子由,不时张望西南方的天空,盼望一阵清风能送来子瞻将至的好消息。

临了,子瞻只是说,他平生坦荡,不至于堕入地狱,让孩子们不必太悲伤。说完,就默默无语,湛然而逝了。(苏轼去世的日子是阳历八月二十四日,这个日期,亦是我一好朋友罹患车祸去世的日子,真是让人伤感。)

子瞻去世的消息对子由无疑是晴天霹雳,子瞻去了,兄弟雨夜对床就成了此生无法完成的遗憾,真只能许以来生了。

6.

子瞻的墓志铭自然是由子由来写,为集哥哥、知己、老师、父亲于一身的子瞻写墓志铭,是多么悲伤,却又是何等光荣的事。子瞻六十有五年的一生行止,子由看得最清楚,其中的婉转曲折,他也最能体谅。“我初従公,赖以有知。抚我则兄,诲我则师。皆迁于南,而不同归。天实为之,莫知我哀。”

每写一段,大概都要哭上一会儿才得以继续吧。

在众人眼里,子瞻才华横溢,才情远超过父亲苏洵和弟弟苏辙,而在子瞻眼里,子由更值得赞许,他说,“子由之文实胜仆,而世俗不知,乃以为不如。其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其为人,故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

翻看了许多兄弟二人提及对方的诗文,没有搜寻到嫉妒的气息,大概是因为弟弟一直视哥哥为偶像,除了崇敬亲爱别无其他,而哥哥则对弟弟赞许有加,以为青胜于蓝,惟有爱护呵护之。

当年,子瞻在儋州,子由在雷州的时候,曾互相以仿陶渊明的《停云诗》互诉思念之情,“岂无他人,念子实多”。子由的《和子瞻次韵陶渊明停云诗〈并引〉》中写道,“扼十月,海道风雨,儋、雷邮传不通。子瞻兄《和陶渊明停云》四章,以致相思之意。辙亦次韵以报。” “云跨南溟,南北一雨。瞻望匪遥,槛阱斯阻。梦往従之,引手相抚。笑言未半,舍我不伫。”

那时,虽山水阻隔,却能互通音信,到底还有些慰藉。而子瞻离世之后,子由翻看昔日哥哥寄来的信件,发现子瞻写的《和渊明归去来》,顿时眼泪盈眶,有了这首《和子瞻归去来词〈并引〉》:

“昔予谪居海康,子瞻自海南以《和渊明归去来》之篇要予同作。时予方再迁龙川,未暇也。辛巳岁,予既还颍川,子瞻渡海浮江至淮南而病,遂没于晋陵。是岁十月,理家中旧书,复得此篇,乃泣而和之。盖渊明之放与子瞻之辩,予皆莫及也。示不逆其遗意焉耳。” “不逆其遗意”,却阴阳两隔,写了谁又看得懂,写了又有何意义呢?

子由曾在《次韵子瞻寄贺生日》中说,“凄凉百年后,事付何人笔。于今兄独知,言之泣生日。”哥哥子瞻不仅仅是知道他生日的人,还是知道他的心事,欣赏他的才华,与他有共同的梦想,愿与他分担风雨分享阳光的人,不是之一,是唯一。

子瞻曾在给子由的信中讲述一个奇异的梦,梦里他与子由吞食僧人手持卵塔中的舍利,说过:“吾等三人,便是三所无缝塔”的玩笑话。事过半生,子瞻已经死了好几年,子由的门人给他过寿,他想起了这封信,于是在《渔家傲•和门人祝寿》中写道,“石塔成时无一缝,谁与共?人间天上随它送。”

这封信,是几十年前写的,随手写下的一个梦,梦里,哥哥吃舍利的时候,一定会有弟弟的份儿。几十年过去了,弟弟生日,想起这个梦,喟叹“谁与共”,内心无比孤独。 所谓最好的兄弟,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十一年后,弟弟子由的临终遗言是,要葬在中州郏城西北四十里处的嵩山之南,子瞻在那里,他要躺在他的身边。嵩山的余脉苍葱,汝水从山脚下逶迤流过,分为两支,或许一支属于子瞻,另一支属于子由。当夜雨悄然落下,一条河对另一条河窃窃私语,私语里没有山的巍峨,没有河水的清澈,私语只是关于一对兄弟的传说。

写兄弟情谊的句子篇六
《08语文(苏教版)(八年级)》

银川市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 话完整了) ?(3分) 八年级语文期末检测试卷(苏教版) 2、我们知道汉字中蕴藏着文化信息,可以从汉字的构造中了解到古代的生活方式、风俗亲爱的同学:迈进中学的大门一年多了,你一定又学到不少知识。好吧!我们一起来习惯、思想观念等。请你用两个“女”做偏旁的字加以说明。(2分) 检验一下你在语文学科方面的收获。别忘了先认真看一下注意事项,然后再回答问题。 注意事项:①这套题共分五项内容。满分12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②主观题答题有 创意加1分,全卷奖励分共3分。③卷面与书写共4分,要求卷面整洁,字迹清晰,不写3、填空:(12分) 错别字。

①《背影》的作者 ,在文中突出写了 的背影(2分)②《小石潭记》既写出小石潭的 特征,又在写景中融进了作者的 感受。(2分) 一、 听力(请认真倾听朗读,然后答题)(10分) ③《最后一课》是法国小说家 写的,小说以 为线索。(2分) 1.听听下面的加点词如何读,请把拼音写在括号内。(2分) ④乱花渐欲迷人眼, 。《钱塘湖春行》(1分) 限乘.( ) 贪婪.( ) ⑤ ,一览众山小。《望岳》(1分) 2.这篇文章共讲了几个故事?请你用简练的语言任意复述其中的2个故事。(3分) ⑥ ,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老山界》(1分) ⑦黑云压城城欲摧, 。《雁门太守行》(1分) ⑧《都市精灵》一文的结尾关于一个城市中有没有鸟、鱼、兽的议论,揭示3.作者对这几个故事是如何评论的? (2分) 了 ,作用是 。(2分) 4.下面《苕溪诗帖》是宋代书画艺术家米芾诗作草稿。说说看他的书法有什么特点?(2 分) 4.你同意“小城律师”的观点吗或你同意作者“社会万万不能缺失人文主义”的观点吗? (只

选一问回答。3分)﹙有创意的可加1分﹚

二、积累(23分)

1、八年级一班正在开辩论会。有同学说: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有句名言:

“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 ,也不会因为

碌碌无为而羞愧。”这句话说得太好了,它是保尔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可也有人说保尔傻,

认为碌碌无为怎么了,人的一生只要快快乐乐就够了,你怎么看(说之前先把空填上,使

八年级语文(苏) 1

5.你想拥有一间“住得舒适”“有新鲜

感”“富有个性”的个人小天地吗?请

发挥想象为自己设计一间这样的住室

吧!请用图显示并配以文字说明。(4

分) ﹙有创意的可加1分﹚

《苏州园林》 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臵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 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

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诸如此类,无非要游览者即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也

能得到美的享受。

1. 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 (2分)

①界 ②诸如此类

三、阅读(30分) (一)(阅读材料一)(10分)

《人琴俱亡》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

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

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1.解释加点的词。(2分)

①病笃: ②子敬素好琴: ..

③便径入坐灵床上: ④恸绝良久: ..

2.翻译句子。(2分)

①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②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

3.请说说下面的句子有什么特别的地方?(2分)

何以都不闻消息?

4.在文中画出你认为最能表现子猷和子敬兄弟情谊的句子,并简要说明理由。(2分)

5.文章开头写子猷“了不悲”,“ 都不哭”,后又写他“恸绝良久”,这是否矛盾呢?请

说说你的看法。(2分)

(二)(阅读材料二)(共10分)

2.文中紧扣“每一个角落”的词语有哪些? 紧扣“注意图画美”的词语有哪些? (2分) 3.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重图画美的目的是什么? (2分) 4.从文中看,“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效果是如何形成的? (2分) 5.说说下面句子加点词的表达作用。(2分) 给补上几竿竹子。 . (三)(阅读材料三)(10分) 《互联网上的童话》 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吉利镇黄荆村瓦房小学是无数封闭在大山里的普通小学之一,这个学校小到只有一位名叫毛利辉的老师和33个学生。 毛老师在2006年贷款买了一台电脑,又在父母的资助下添臵了数码相机。有了这两件“武器”,大山里的孩子们获得了与外界沟通的途径。毛老师经常用文字和照片记录下他和孩子们的生活,然后上传到互联网上。 那是一个寒冷的雪天,课后雪已经停了,大山里一派“银装素裹,分外妖娆”的景象。毛老师走出教室,准备拍摄雪后的山区美景,然而很快,那些在泥泞的操场上戏耍的孩子八年级语文(苏) 2

们吸引了他的目光。在湿滑的雪地上,孩子们的小脚上套着一双双破烂“走光”的鞋子。 ①期许 ;②猎奇 。 毛老师心酸地用相机拍下了那些鞋子。 2. “银装素裹,分外妖娆”是毛泽东写的《沁园春· 雪》中的诗句,请你发挥想象,结 2006年 12月 11日晚,毛老师将孩子们脚上“张开了嘴巴的雨鞋”“没有鞋后跟的合地理知识试着描绘一下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黄荆村瓦房小学大山里“银装素裹,分外妖胶鞋”“用红头绳勉强绑在脚上的烂鞋”和“根本不对称也完全不合脚的破鞋”—一发在娆”的景象。(2分)﹙有创意的可加1分﹚ 网上,同时写了孩子们生活与学习的窘境,帖子名为《学生“走光”,我哭了》。 短短几天,帖子被网友们转发到各大网站、论坛和博客上。 2006年12月 24 日,毛老师意外地接到镇邮电所的通知,叫他去领包裹。那是网友3.文中说“我们才了解了生活的另外一些面貌”,这里“另外一些面貌”指的是什么?(2们自发捐赠的,8个箱子里装着送给孩子们的33双新鞋和33双新袜子,还有许多衣物。 分) 第二天恰逢圣诞节,学校里的孩子们全都换上了新鞋新袜,每个人都有了两套新衣服。 事情至此只是刚刚开了个头,一位媒体工作者看到毛老师的帖子后向同行推荐,新浪4.“互联网改变了世界,爱心通过它创造了奇迹。”这句话哪方面更重要?(2分) 网更是把这个帖子放到了博客首页,仅一天时间点击量就达到18万次,留言2000多条。无数网友的心被这些泥泞中的小脚牵动,大量包裹和信件涌向这所山村小学。最多的时候 一天有1000多个包裹同时到达,致使当地邮电所的工作面临瘫痪。 5. 题目用《互联网上的童话》有何寓意?(2分) 在一个包裹里,除了赠送的衣物,还有一封信,信中说:“亲爱的孩子们,我们从网上得知你们的生活现状,我们的心被深深触动了。生活在上海的我们只是一群平凡的公司四、表达。(53分)。 职员,每天在宽敞明亮的写字楼工作,我们对生活的期许已经慢慢变得麻木而现实。你们1. 宁川中学将于9月16日—9月18日举行大型活动。这次大型活动在市体育馆举行。这生活的那种环境曾经是我们满足猎奇心理的好去处,直到看到你们的鞋子、衣服和眼神,次大型活动是秋季田径运动会. (3分) 我们才了解了生活的另外一些面貌。” ①强调活动重要性: 毛老师将全校的孩子们集合在一起读了这封信,然后问:“今天有那么多人在帮助我②强调活动时间: 们,应该用一个什么样的词来形容大家的帮助?” ③强调活动地点: 孩子们齐声回答:“爱!” 2. 作文(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50分) 毛老师说:“对,这是最关键的,也是那么多好心人寄东西来让你们感到温暖的一个1. 看阅读材料(三)《互联网上的童话》一文作文。 初衷,你们要如何报答他们呢?”。 要求:理解和筛选材料,可任意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标题、确定 孩子们说:“取得优异的成绩。”“长大以后不再需要别人的帮助,而是自己去帮助别立意、确定文体。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要求不少于 500字。

人。”。 八年级生活啊!

孩子们回答得真好。希望这些孩子记住童年时代这段温暖的经历,并且化为长大后帮要求:任意选择八年级生活的一个侧面构思作文,努力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要求不少于 助别人的动力。 600

字。

到目前为止,这所小学一共收到 6000多个包裹,2万多件衣服和文具,全镇近3 000

名学生。2万多名群众分到了捐赠的衣物,而仓库里待发放的衣物还可以让几千人得到温

暖。

互联网改变了世界,爱心通过它创造了奇迹。

1. 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 (2分)

八年级语文(苏) 3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iyongwendang/258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