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动物的诗句古诗

| 述职报告 |

【www.guakaob.com--述职报告】

关于动物的诗句古诗篇一
《描写动物的古诗》

咏鹅

骆宾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认识的字】

鹅、浮、项

【诗中名句】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译文】

鹅,鹅,鹅,

高昂着头颈朝着天,唱着歌。

白色的羽毛悠悠浮动在绿水上,

红色的鹅掌划动着清清的水波。

唐.虞世南

垂绥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认识的字】

露、藉、桐

【诗中名句】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译文】

我喝的是清冽的露水

悦耳的叫声自梧桐林向外远播

声音传的远是因为我站的高

并不是借助了的秋风

咏蝉

唐·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胜玄鬓影,来对白头呤。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认识的字】

蝉、露、冠、影、呤

【诗中名句】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译文】

你栖息在树的高枝上,餐风饮露,本来就难以饱腹,何必哀婉地发出恨怨之声?这一切其实都是徒劳的。由于彻夜鸣叫,到五更时已精疲力竭,可是那碧树依然如故,毫无表情。我官职卑微,像桃木偶那样四处栖于高树之蝉吸风引露,饥饿难饱,日夜哀鸣,然而碧树无情,仍然清翠依旧;诗人身为小宦,四处漂泊,想来故园一定已经荒芜了,乡思难熬,可是蝉却无情,依然鸣叫不停。

春蚕

明 刘基

可笑春蚕独苦辛,

为谁成茧却焚身!

不如无用蜘珠网,

网尽蜚虫不畏人。

【认识的字】

蚕 茧 焚 蜘

【诗中名句】

可笑春蚕独苦辛,

为谁成茧却焚身!

【译文】

春蚕吐丝造福于人却被人煮死;

蜘蛛也吐丝织网,对人无用,

却能安全地生活。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认识的字】

眼 照 露

【诗中名句】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译文】

泉眼很爱惜地让泉水悄然流出,

映在水上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风光的柔和。 鲜嫩的荷叶那尖尖的角刚露出水面, 就已经有蜻蜓落在它的上头。

关于动物的诗句古诗篇二
《有关动物的古诗》

1.马

卖骆马

【唐】白居易

五年花下醉骑行,临卖回头嘶一声。

项籍顾骓犹解叹,乐天别骆岂无情。

归马华山

【唐】白行简

牧野功成后,周王战马闲。驱驰休伏皂,饮龁任依山。 逐日朝仍去,随风暮自还。冰生疑陇坂,叶落似榆关。 躞蹀仙峰下,腾骧渭水湾。幸逢时偃武,不复鼓鼙间。

病马五首呈郑校书章三吴十五先辈

【唐】曹唐

騄耳何年别渥洼,病来颜色半泥沙。

四啼不凿金砧裂,双眼慵开玉箸斜。

堕月兔毛干觳觫,失云龙骨瘦牙槎。

平原好放无人放,嘶向秋风苜蓿花。

陇上沙葱叶正齐,腾黄犹自跼羸啼。

尾蟠夜雨红丝脆,头捽秋风白练低。

力惫未思金络脑,影寒空望锦障泥。

阶前莫怪垂双泪,不遇孙阳不敢嘶。

不剪焦毛鬣半翻,何人别是古龙孙。

霜侵病骨无骄气,土蚀骢花见卧痕。

未喷断云归汉苑,曾追轻练过吴门。

一朝千里心犹在,争肯潜忘秣饲恩。

空被秋风吹病毛,无因濯浪刷洪涛。

卧来总怪龙蹄跙,瘦尽谁惊虎口高。

追电有心犹款段,逢人相骨强嘶号。

欲将鬐鬣重裁剪,乞借新成利铰刀。

病久无人著意看,玉华衫色欲凋残。

饮惊白露泉花冷,吃怕清秋豆叶寒。

长襜敢辞红锦重,旧缰宁畏紫丝蟠。

王良若许相抬策,千里追风也不难。

【唐】陈凝

未明龙骨骏,幸得到神州。自有千金价,宁忘伯乐酬。 虽知殊款段,莫敢比骅骝。若遇追风便,当轩一举头。

白马

【唐】杜甫

白马东北来,空鞍贯双箭。

可怜马上郎,意气今谁见。

近时主将戮,中夜商於战。

丧乱死多门,呜呼泪如霰。

咏马

【唐】韩琮

曾经伯乐识长鸣,不似龙行不敢行。

金埒未登嘶若是,盐车犹驾瘦何惊。

难逢王济知音癖,欲就燕昭买骏名。

早晚飞黄引同皂,碧云天上作鸾鸣。

骢马

【唐】霍总

青骊八尺高,侠客倚雄豪。踏雪生珠汗,障泥护锦袍。 路傍看骤影,鞍底卷旋毛。岂独连钱贵,酬恩更代劳。

白马

【唐】贾至

白马紫连钱,嘶鸣丹阙前。闻珂自蹀躞,不要下金鞭。

紫骝马

【唐】李白

紫骝行且嘶,双翻碧玉蹄。临流不肯渡,似惜锦障泥。 白雪关山远,黄云海戍迷。挥鞭万里去,安得念春闺。

咏马

【唐】杨师道

宝马权奇出未央,雕鞍照曜紫金装。

春草初生驰上苑,秋风欲动戏长杨。

鸣珂屡度章台侧,细蹀经向濯龙傍。

徒令汉将连年去,宛城今已献名王。

白马

【唐】翁绶

渥洼龙种雪霜同,毛骨天生胆气雄。

金埒乍调光照地,玉关初别远嘶风。

花明锦襜垂杨下,露湿朱缨细草中。

一夜羽书催转战,紫髯骑出佩騂弓。

老马

【唐】姚合

卧来扶不起,唯向主人嘶。惆怅东郊道,秋来雨作泥。

浴马

【唐】喻凫

解控复收鞭,长津动细涟。空蹄沈绿玉,阔臆没连钱。 沫漩桥声下,嘶盘柳影边。常闻禀龙性,固与白波便。

塞马

【唐】元稹

塞马倦江渚,今朝神彩生。晓风寒猎猎,乍得草头行。 夷狄寝烽候,关河无战声。何由当阵面,从尔四蹄轻。

2.虎

猛虎行

【魏晋】陆机

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

恶木岂无枝?志士多苦心。

整驾肃时命,杖策将远寻。

饥食猛虎窟,寒栖野雀林。

日归功未建,时往岁载阴。

崇云临岸骇,鸣条随风吟。

静言幽谷底,长啸高山岑。

急弦无懦响,亮节难为音。

人生诚未易,曷云开此衿?

眷我耿介怀,俯仰愧古今。

猛虎词

【唐】储光羲

寒亦不忧雪,饥亦不食人。人肉岂不甘,所恶伤明神。 太室为我宅,孟门为我邻。百兽为我膳,五龙为我宾。 蒙马一何威,浮江一以仁。彩章耀朝日,爪牙雄武臣。 高云逐气浮,厚地随声震。君能贾馀勇,日夕长相亲。

猛虎行

【唐】韩愈

猛虎虽云恶,亦各有匹侪。群行深谷间,百兽望风低。 身食黄熊父,子食赤豹麛。择肉于熊豹,肯视兔与狸。 正昼当谷眠,眼有百步威。自矜无当对,气性纵以乖。 朝怒杀其子,暮还食其妃。匹侪四散走,猛虎还孤栖。 狐鸣门两旁,乌鹊从噪之。出逐猴入居,虎不知所归。 谁云猛虎恶,中路正悲啼。豹来衔其尾,熊来攫其颐。

猛虎死不辞,但惭前所为。虎坐无助死,况如汝细微。 故当结以信,亲当结以私。亲故且不保,人谁信汝为。

白虎行

【唐】李贺

火乌日暗崩腾云,秦皇虎视苍生群。

烧书灭国无暇日,铸剑佩珏惟将军。

玉坛设醮思冲天,一世二世当万年。

烧丹未得不死药,拿舟海上寻神仙。

鲸鱼张鬣海波沸,耕人半作征人鬼。

雄豪猛焰烈烧空,无人为决天河水。

谁最苦兮谁最苦?报人义士深相许。

渐离击筑荆卿歌,荆卿把酒燕丹语。

剑如霜兮胆如铁,出燕城兮望秦月。

天授秦封祚未终,衮龙衣点荆卿血。

朱旗卓地白虎死,汉皇知是真天子。

猛虎行

【唐】李贺

长戈莫舂,长弩莫抨。

乳孙哺子,教得生狞。

举头为城,掉尾为旌。

东海黄公,愁见夜行。

道逢驺虞,牛哀不平。

何用尺刀?壁上雷鸣。

泰山之下,妇人哭声。

官家有程,吏不敢听。

猛虎行

【唐】齐己

磨尔牙,错尔爪。

狐莫威,兔莫狡,

饥来吞噬取肠饱。

横行不怕日月明,

皇天产尔为生狞。

前村半夜闻吼声,

何人按剑灯荧荧。

虎迹

【唐】韦庄

白额频频夜到门,水边踪迹渐成群。

我今避世栖岩穴,岩穴如何又见君。

猛虎行

【唐】张籍

南山北山树冥冥,猛虎白日绕村行。

向晚一身当道食,山中麋鹿尽无声。

年年养子在深谷,雌雄上下不相逐。

谷中近窟有山村,长向村家取黄犊。

王陵年少不敢射,空来林下看行迹。

3.牛

咏卧牛

【唐】李家明

曾遭甯戚鞭敲角,又被田单火燎身。

闲向斜阳嚼枯草,近来问喘为无人。

【唐】李峤

齐歌初入相,燕阵早横功。欲向桃林下,先过梓树下。 在吴频喘月,奔梦屡惊风。不用五丁士,如何九折通。

五歌·放牛

【唐】陆龟蒙

江草秋穷似秋半,十角吴牛放江岸。

邻肩抵尾乍依隈,横去斜奔忽分散。

荒陂断堑无端入,背上时时孤鸟立。

日暮相将带雨归,田家烟火微茫湿。

病牛

【宋】李纲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牧牛词

【明】高启

尔牛角弯环,我牛尾秃速,

共拈短笛与长鞭,南陇东冈去相逐。

日斜草远牛行迟,牛劳牛饥唯我知;

牛上唱歌牛下坐,夜归还向牛边卧。

长年牧牛百不忧,但恐输租卖我牛。

4.鹅

咏鹅

关于动物的诗句古诗篇三
《动植物有关的古诗词》

推荐与动植物有关的古诗词

梅花(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橘颂(屈原)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曾枝剡棘,圆果抟兮。青黄杂糅,文章烂兮。精色内白,类任道兮。纷緼宜修,姱而不丑兮。嗟尔幼志,有以异兮。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愿岁并谢,与长友兮。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年岁虽少,可师长兮。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小池(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草(白居易)

离离园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

涧底松(白居易)

有松百尺大十围,生在洞底寒且卑。

涧深山险人路绝,老死不逢工度之。

天子明堂欠梁木,此求彼有两不知。

谁喻苍苍造物意,但与乏材不与地。

金张世禄原宪贤,牛衣寒贱貂蝉贵。

貂蝉与牛衣,高下虽有殊,

高者未必贤,下者未必愚。

君不见沉沉海底生珊瑚,历历天上种白榆!

杨柳枝词(白居易)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如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买花(白居易)

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

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贵贱无常价,酬值看花数:

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

上张幄幕庇,旁织笆篱护。

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

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

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

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谕。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写牡丹)

如梦令(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摊破浣溪沙(李清照)

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风度精神如彦辅,太鲜明。

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写桂花)

鹧鸪天(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桂花)

西江月梅(苏轼)

玉骨那愁瘴雾,水姿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幺凤。

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浣溪沙咏桔(苏轼)

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绿叶照林光,

竹篱茅舍出青黄。香雾噀人惊半破,

清泉流齿怯初尝。吴姬三日手犹香。

山园小梅(林逋)

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侧犯

咏芍药

姜夔

恨春易去,

甚春却向扬州住。

微雨,

正茧栗梢头弄诗句。

红桥二十四,

总是行云处。

无语,

渐半脱宫衣笑相顾。

金壶细叶,

千朵围歌舞。

谁念我、鬓成丝,

来此共尊俎。

后日西园,绿阴无数。

寂寞刘郎,自修花谱。

淡黄柳(姜夔)

客居合肥南城赤阑桥之西,巷陌凄凉,与江左异,惟柳色 夹道,依依可怜。因度此阕,以纾客怀。

空城晓角,

吹入垂杨陌。

马上单衣寒恻恻。

看尽鹅黄嫩绿,

都是江南旧相识。

正岑寂。

明朝又寒食。

强携酒,小桥宅。

怕梨花落尽成秋色。

燕燕飞来,

问春何在,

唯有池塘自碧。

关于动物的诗句古诗篇四
小学动物古诗》

动物诗

画眉鸟 画眉鸟

[宋]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

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

不及林间自在啼。

【注释】

①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今江西人。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风与其散文近似,语言流畅自然。其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编为《集古录》,对宋代金石学颇有影响。有《欧阳文忠集》。

②百啭:指鸟儿好听的叫声。

③随意移:自由地各处飞翔。

④始知:才知道,才明白。

【赏析】

本篇借咏画眉以抒发自己的性灵,诗题一作《郡斋闻百舌》。诗的意思是:那时候在林间飞来飞去,随自己喜欢唱着婉转动听的歌儿,在高高低低的树林里翩舞,在万紫千红的山花丛里穿行。今天才知道关在华美的金笼里,怎比得上树林中的自由欢欣?

画眉、百舌,都是声音婉转的鸣禽,诗人在《啼鸟》诗中也写过“南窗睡多春正美,百舌未晓催天明。黄鹂颜色已可爱,舌端哑咤如娇婴。”可见他对“林间自在啼”多么欣赏,这儿以“锁向金笼”与之对比,更见出诗人挣脱羁绊、向往自由的心理。诗人本在朝为官,后因党争牵连,贬为知州知县,诗中最后两句大概有所寄托。

【链接】

木兰花

[宋]欧阳修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

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1]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1

古诗全文

唐 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①,

无限风光尽②被占③。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④?

诗文解释

【诗文解释】

不管是平平的地面还是在高高的山峰,所有鲜花盛开的的地方,都被蜜蜂们占领。它们采尽花蜜酿成蜂蜜后,到头来又是在为谁忙碌?为谁酿造那些醇香的蜂蜜呢?

【词语解释】

①山尖:小山包的顶尖。

②尽:在诗中为都的意思。

③占:在诗中为占其所有的意思。

④甜:在诗中为醇香的蜂蜜。

诗文赏析

这首诗赞美了蜜蜂辛勤劳动的高尚品格,也暗喻了作者对不劳而获的人的痛恨和不满。这首诗有几个艺术表现方面的特点:欲夺故予,反跌有力;叙述反诘,唱叹有情;寓意遥深,可以两解。

蜂与蝶在诗人词客笔下,成为风韵的象征。然而小蜜蜂毕竟与花蝴蝶不同,它是为酿蜜而劳苦一生,积累甚多而享受甚少。诗人罗隐着眼于这一点,写出这样一则寄慨遥深的诗的“动物故事”。仅其命意就令人耳目一新。此诗艺术表现上值得注意的有三点:

一、欲夺故予,反跌有力。此诗寄意集中在末二句的感喟上,慨蜜蜂一生经营,除“辛苦”而外并无所有。然而前两句却用几乎是矜夸的口吻,说无论是平原田野还是崇山峻岭,凡是鲜花盛开的地方,都是蜜蜂的领地。这里作者运用极度的虚词──“不论”、“无限”、“尽”等等,和无条件句式,极称蜜蜂“占尽风光”,似与题旨矛盾。其实这只是正言欲反、欲夺故予的手法,为末二句作势。俗话说:抬得高,跌得重。所以末二句对前二句反跌一笔,说蜂采花成蜜,不知究属谁有,将“尽占”二字一扫而空,表达效果就更强。如一开始就正面落笔,必不如此有力。

二、叙述反诘,唱叹有情。此诗采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但议论并未明确发出,而运用反诘语气道之。前二句主叙,后二句主议。后二句中又是三句主叙,四句主议。“采得百花”已示“辛苦”之意,“成蜜”二字已具“甜”意。但由于主叙主议不同,末二句有反复之意而无

2

重复之感。本来反诘句的意思只是:为谁甜蜜而自甘辛苦呢?却分成两问:“为谁辛苦”?“为谁甜”?亦反复而不重复。言下辛苦归自己、甜蜜属别人之意甚显。而反复咏叹,使人觉感慨无穷。诗人矜惜怜悯之意可掬。

三、寓意遥深,可以两解。此诗抓住蜜蜂特点,不做作,不雕绘,不尚词藻,虽平淡而有思致,使读者能从这则“动物故事”中若有所悟,觉得其中寄有人生感喟。有人说此诗实乃叹世人之劳心于利禄者;有人则认为是借蜜蜂歌颂辛勤的劳动者,而对那些不劳而获的剥削者以无情讽刺。两种解会似相龃龉,其实皆允。因为“寓言”诗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作者为某种说教而设喻,寓意较浅显而确定;另一种是作者怀着浓厚感情观物,使物著上人的色彩,其中也能引出教训,但“寓意”就不那么浅显和确定。如此诗,大抵作者从蜂的“故事”看到那时苦辛人生的影子,但他只把“故事”写下来,不直接说教或具体比附,创造的形象也就具有较大灵活性。而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同意义的苦辛人生,与蜂相似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所谓“终朝聚敛苦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一种是“运锄耕劚侵星起”而“到头禾黍属他人”。这就使得读者可以在两种意义上作不同的理解了。但是,随着时代的前进,劳动光荣成为普遍观念,“蜂”越来越成为一种美德的象征,人们在读罗隐这诗的时候,自然更多地倾向于后一种解会了。可见,“寓言”的寓意并非一成不变,古老的“寓言”也会与日俱新。

作者简介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3

关于动物的诗句古诗篇五
《古诗中的动物》

关于动物的诗句古诗篇六
《古诗词常见意象-动物类配图欣赏》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iyongwendang/260538.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