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诸公送陈郎将归衡阳赏析

| 述职报告 |

【www.guakaob.com--述职报告】

与诸公送陈郎将归衡阳赏析第一篇
《与诸公送陈郎将归衡阳》

与诸公送陈郎将归衡阳赏析第二篇
《八市三月调考语文答案》

2015年湖北省八市高三年级三月联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命题者:黄石市教科院 陈建 仙桃市教科院 李文钧 天门市教科院 金海燕 )

1.D(A项翘qiáo,B项痤cuó,C项穴(xué)

2.A(B.“禅”应为“蝉”,C.“荣”应为“容”,D.“继”应为“既”)

3.C

4.C(A项“存在”缺宾语中心语,在“完善”后加“的问题”; B项语序不当,“80余幅” 调到“精品之作”前;“从”字赘余。D项“抛物率减少”搭配不当,可将“减少”改为“降 低”或“下降”。)

5.B(前一句说的是探春,但后一句说的是迎春。)

6.C(“中国、印度和西方同时产生了哲学思想”与原文不符,“几乎同时”。)

7.D(哲学的共同性,是我们可以设想哲学的世界化和世界化的哲学的基本前提。)

8.C(因果颠倒。)

9.D (迹:用作动词,寻找踪迹。)

10. D (①表现吕祖泰大方⑤是圣旨对他的定论)

11.C(吕祖泰受审毫无惧色是因为他“冀以身悟朝廷”,并非表现他宁死不屈的精神。)

12.(1)(程松)恐惧地说:“人家知道我平素与他交游,难道不会认为我早就知道这篇奏书的内容吧?”(“素”、“预闻”、句意,各1分。)(2)吕祖泰知道自己必死无疑,希望以自身使朝廷醒悟,脸上没有畏惧的神色。(冀,悟,句意各1分。)(3)吕祖泰已被贬斥,经过潭州,钱文子任醴陵县令,私下赠送给祖泰路费。(道,赆,句意各1分。)

13. 索纸书曰/吾与吾兄共攻权臣/今权臣诛/吾死不憾/独吾生还无以报国/且未能葬吾母/为可憾耳。

译文: 母亲去世(因贫穷)没有办法安葬(无以:没有办法),到都城与诸公商量,染上寒病,索取纸张书写下:“我与兄长一起攻击权臣,现在权臣被杀,我死而无憾。只是我这一生再也没有办法报答国家,而且没能埋葬我的母亲,(只有这些)让我遗憾罢了。”于是去世。府尹王柟替他备办棺材殓尸送回故乡安葬。 14.(1)采用动静结合的写法(1分),将静态的“郢树”“楚台”写为动态,而将动态的行船写为静态,(2分)表现诗人舟行峡中的独特感受,新颖别致。(1分)(从情景交融、夸张和比拟等角度分析亦可。)(2)“壮游”体现在诗人摹壮景、抒壮情。(2分)通过描绘峡断风怒,江水咆哮,山高岭峻,云遮雾障的西陵峡险绝风光(1分);表达了对奇绝壮观大自然的惊奇、赞叹的豪壮之情。(1分)

15.(1)见不贤而内自省也(2)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3)宁溘死以流亡兮(4)声断衡阳之浦(5)瀚海阑干百丈冰(6)乾坤日夜浮(7)泣孤舟之嫠妇(8)赢得仓皇北顾。

16.CD(C项“爱情必将超越国界”说法绝对;D项“表现出她面对生命中磨难的一种逃避态度”理解错误,应是她不愿让过去的惨痛经历再次伤害自己)

17.①理解父母;②学会独立;③追求爱情;④忘却苦难;⑤理性处事。(答出四条即可)

18.两部分内容的侧重点不同:第四部分是作为局外人,第五部分则是作为当事人,前者是面对人祸,后者是面对天灾,(前者是成人,后者是孩子)(2分)说明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无论是局外人还是当事人,面对天灾人祸,都不想回头让惨痛经历再次伤害自己。两者互相补充,形成一个整体。(2分)

19.答不该回头和该回头都可以。

(1)不应该回头。①从本文可以看出,回头意味着不舍,意味着放弃自己的追求,意味着软弱,回头就会重温过去的悲伤,让自己再次受伤害,回头的话,就会让自己作出的努力白白付出。②如果不回头的话,就不会患得患失,优柔寡断,陷入迷茫;就能打破僵化的思想,敢于突破,防止重走老路。③材料二中的女孩正是不愿回头,才能勇敢面对生活的挑战,变得更加独立;材料六中的女孩正是不回头,才能尽可能地减少损失。④我们现在实行的改革开放就是不能回头的开弓之箭,要打破政治、经济、法律等各方面的束缚,不再回归以往僵化保守的老路上去。

(2)应该回头。因为①回头意味着对亲情等美好事物的珍惜。第一、二、六这三则故事都

讲到父母对孩子无私的爱,作为子女,我们应该心怀感激,倍加珍惜亲情这种最美好的情感,作为自己前行的动力。②回头意味着反省和总结。回头反省九一一和叶佳妮的故事,虽然有些残酷,但是可以让我们通过反省,总结经验教训。③回头意味着与过去决裂,重新做人。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回头能告别罪恶的自己,让曾犯错的人获得新生。④回头意味着对美的欣赏和追求。比如回头率。

20.①给鱼儿留一条通道,让自然多一份生机,也让我们心中成长一片美丽天地!②保护生态,功在千秋,花再多的钱也值!③心中有鱼,更有大爱!④细节之美,缩短了我们在生态文明方面和先进国家的差距!(只要扣住“生态”“细节”“关爱”等角度,语言简明有感染力,均可得分)

21. 人物:贾宝玉 赏析:可以说贾宝玉是一个性情颖慧的人,也可以说他是一个潦倒愚

顽的人;可以说他是一个似傻如狂的人,也可以说他是一个傲岸倔强的人。但是,谁也不能否认他是一个有着叛逆性格的人。 22. 上海青年更关注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绝大多数人认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法

律与自己关系最密切。(或:不同的上海青年群体对法律的关注侧重不同,绝大多数人认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法律与自己关系最密切。)(两条小结论,一条2分)

23. 参考立意:1、要善于用人;2、年轻带来活力;3、实力成就辉煌;4、要保持清醒的头

脑;5、不可骄傲自满;6不能忘记历史。

参考译文:吕祖泰,字泰然,是吕夷简的第六代孙子,居住在常州的宜兴。性格粗犷豁达,崇尚义气友谊,学问广博(该洽:广博)。游遍长江、淮河地区,结交当代知名人士,得到钱物有时分给他们携带离去,没有显现吝啬的神色。酒喝到几斗也不醉,议论社会上的事情没有任何忌讳,听说的人有的掩住耳朵跑走了。

庆元初年,吕祖俭因谈论世事(被贬谪)安顿在韶州居住,不久迁徙到瑞州。吕祖泰步行前往探望他,逗留了一个多月,告诉自己的朋友王深厚说:“自从我兄长被贬,各人紧闭嘴巴(箝qián:通“钳”),我虽然没有官位,但按道义一定要用语言报答国家,(但现在我)应当稍稍等待,现在不敢因为我连累我的兄长。”等到吕祖俭在被贬的地方去世,嘉泰元年,周必大被降职少保(官职名)并要求退休回家,吕祖泰对此愤恨,就到登闻鼓院呈上奏书,讲述韩侂(tuō)胄有目无君王的野心,请求诛杀他来防止祸乱。奏书中大致说:“希望快快地诛杀韩侂胄以及苏师旦、周筠,而且罢免贬逐陈自强这类人。只有周必大可以重用,应该让周必大取代韩侂胄,不然的话,情况将会不可预测。”奏书发出后,朝廷内外的人大为惊骇。皇上传下圣旨:“吕祖泰怀私怨呈上奏书,语言狂妄不羁,发送到连州拘禁管制。”右谏议大夫程松和吕祖泰亲近友好,恐惧地说:“人家知道我一向与吕祖泰交往,大概会认为我预先就听说了(这篇奏书的内容)吧。”于是独自上奏说:“吕祖泰有应当诛杀的罪过,而且他上书一定是有人教唆他。现在纵然不杀他,也应当施以杖刑,脸上刺字,流放到偏远的地方。”殿中侍御史陈谠也这样说。于是杖脊一百下,发配到钦州的牢房收押管制。

开始,监察御史林采说诡诈风气的形成,从周必大开始,所以有了把他降为少保的诏命。吕祖泰知道自己必死无疑,希望用自身唤醒朝廷,他没有畏惧的神色。到了州府的堂上之后,府尹用好话劝诱他说:“是谁教你一起写奏章?你试着说出来,我将会宽恕你。”吕祖泰笑着说:“你怎么这样愚蠢地问呢?我本来知道一定会死,却会接受别人的教唆,而且与人一起讨论吗?”府尹说:“你丧心病狂了吗?”吕祖泰说:“依我看,你们现在依附韩侂胄而获得美官,才是丧心病狂啊。”

吕祖泰被贬斥之后,途经潭州出京城。钱文子担任醴陵县令,私下赠送给吕祖泰路费礼物(赆jìn:临别时赠送给远行人的路费、礼物)。韩侂胄派人探寻吕祖泰停留的地方(迹:踪迹。这里作动词,探寻踪迹)。吕祖泰于是躲藏在襄阳、郢州之间。韩侂胄被杀,朝廷探访后找到吕祖泰藏匿的地方,下诏令洗雪他的冤屈,特别下令让他补任上州文学,后来改而授予他迪功郎、监南岳庙。

与诸公送陈郎将归衡阳赏析第三篇
《湖南省2010届高考仿真模拟语文试题》

湖南省2010届高考仿真模拟届高考仿真模拟

语文 语文

一.语言文字运用题:(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矩(jǔ)形 笑靥(yè) 占(zhàn)卦 缱绻(juǎn) ....

B.趿(jī)拉 咋(zè)舌 捋(luō)虎须 焚膏继晷(guǐ) ....

C.钤(qián)印 毗邻(pí) 褫夺(chǐ) 溘然长逝(kè) ....

D.包扎(zhā) 觊觎(jí) 褶皱(zhě) 撂挑子(1iào) ....

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我穿上一副旧盔甲,骑着一头很不像样的毛驴,去和心怀不诡的人作战,去和魔鬼的

风车作战。 B.早在希腊文明崛起之前一千多年,巴比伦的祭司当中便已流行这一观念:纯粹、理想

的完美造物早已存在于天国,凡世间与之相对应的东西不过是其摹本。

C.男人也有一些像水草般柔软的愿望。这些愿望经常被深藏着,但有时会被某条小鱼啄

疼,这叫做再现,或者叫做愿望的再现。

D.斯托雷平时代的俄国,政治上万马齐喑,死气沉沉,经济上却风生水起,繁荣兴旺。

两个方面共同构成一幅怪异的浮世绘。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导演柳云龙为电影《东风雨》的上演作了大量宣传,他携主演范冰冰、李小冉、于荣

光等在首映式上坐而论道,引起各大传媒的关注。 ....

B.武广高速铁路沿线地质地形复杂,建设难度较大,有关部门必须求田问舍,才能做好....

沿途占用土地和搬迁住宅的工作。

C.魔术尽管是假的,但仍给人神奇的感觉,桌子上的一枚硬币在魔术师刘谦用手覆盖几

秒种之后,就不胫而走,使得满场的观众唏嘘不已。 ....

D.成都市政府在一月内免去10余名重要干部的职务,一时轰动全国。其实,短时间内如

此打家杀伐,很难做到客观公正,这种做法不足为训。 ....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39年来,尹升祥先生用自己微薄的收入先后赡养了17位的老人,使他们有了温暖的

晚年。就这样默默地奉献,坚守着美丽的心灵家园。

B.此前,柴油车的改进曾是奥迪技术改进运动中一个恒久不变的主题,然而在2010奥

迪科技日中,奥迪的柴油车却成了配角,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成为主角。

C.2002年以来,欧元崛起美元衰落。这并不只是因为欧元统一市场在发展壮大,更深层

次的原因在于,欧元作为一个新生的强势币种,从多个方面动摇了美元在全球经济体系

中的地位。

D.在锲而不舍的浙江车主和工商执法者面前,丰田汽车生产商终于向中国消费者让步,

扭转了对中国实施的歧视性待遇,创下了中国汽车找回补偿的先河。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

硬体的建设不能说明全部。更可说的是,自明治维新以后,经常去美术馆,已然成了日本

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⑴所以,当与这些大师的巨作相对,他们通常会有不能自已的痴迷,会真的感到这鲜明的

物象,能从画面中游离出来,向人分说自然界的尘轻花重,还有人世间的怨艾与落寞。

⑵日本人本来生性敏感,对美的审悟尤能深入。你感叹秋天木叶摇落,在他们,更留意的

是叶与枝脱离的过程,乃或其坠地前将触未触的那一瞬间。

⑶相比于美术馆的这些画,真实的世界实在太单调贫乏了,而真正的生活,应该是层次丰

富多变的,更不乏辉煌的高光与亮色,就像这些大师的巨作。

⑷他们的感觉,能与自己这种纤敏细腻相对应,类似拉奥孔那样有意味的瞬间片刻,只有

在艺术中才找得到。

A.⑶⑵⑴⑷ B.⑵⑶⑷⑴ C.⑷⑵⑴⑶ D.⑵⑷⑴⑶

二、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陈公弼传 陈公弼传

更事,屡与公争议,至形于言色,已而悔之。窃尝以为古之遗直,而恨其不甚用,无大功名,其.

独当时士大夫能言其所为。公没十有四年,故人长老日以衰少,恐遂就湮没,欲私记其行事,

而恨不能详,得范景仁所为公墓志,又以所闻见补之,为公传。轼平生不为行状墓碑,而独

为此文,后有君子得以考览焉。

⑺赞曰:闻之诸公长者,陈公弼面目严冷,好面折人。士大夫相与燕游,闻公弼至,则

语笑寡味,饮酒不乐,坐人稍稍引去。其天资如此,然所立有绝人者。谏议大夫郑昌有言:

“山有猛兽,藜藿为之不采。”淮南王谋反,论公孙丞相若发蒙耳,所惮独汲黯。使公弼端

委②立于朝,其威折冲于千里之外矣。

——选自《苏轼全集》有改动

【注】①富丞相,北宋著名大臣富弼,与韩琦、范仲淹等齐名。②端委,礼服。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不正确...

A.而有司责课课如初 课:赋税 B.吏士请斩甲以徇徇 徇:示众 ..

C.贷贷而流之 贷:宽恕,饶恕 D.岁蠲蠲三十余万斤 蠲:缴纳,上缴 ..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以母忧去官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以以..

B.且且以守仓库 臣死且且不避 ..

C.而而有司责课如初 死而而有知,其几何离 ..

D.而恨其其不甚用 吾其其无意于人世矣 ..

8.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而殿侍雷甲以兵百余人逐盗//致竹山//甲不能戢//士所至为暴//或告有大盗入境且及门//

公自勒兵阻水//拒之。

B.而殿侍雷甲以兵百余人//逐盗致竹山//甲不能戢士//所至为暴//或告有大盗入境且及门//

公自勒兵阻水拒之。

C.而殿侍雷甲//以兵百余人逐盗//致竹山//甲不能戢士所至//为暴或告//有大盗入境且及门

/公自勒兵阻水拒之。

D.而殿侍雷甲//以兵百余人逐盗致竹山//甲不能戢士所至为暴//或告有大盗入境且及门//公

自勒兵//阻水拒之。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公弼担任房州知州时,注重保境安民,训练士卒和百姓,加强地方的防备,盗贼不敢来

犯,即使是训练有素的虎翼军士假扮盗贼骚扰,也为公弼所折服。

B.陈公弼不论是在地方还是京城为官,清正廉直,嫉恶如仇,不考虑个人的祸福进退,使贪

赃枉法的官吏以及王公大臣都感到害怕,后因工作辛劳过度而在职位上去世。

C.苏轼曾经是陈公弼的下属,陈公弼去世以后,苏轼虽然埋怨他当年不重用自己,而且自己

平生不喜欢为人作传,但还是为他写了这篇文章,表达对他的敬意。

D.作者用谏议大夫郑昌的话和“淮南王独惮汲黯”的典故,表明陈公弼具有极高的威望,在

作者看来,假使陈公弼得到了朝廷重用,应当会名震殊俗,威慑远近。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方是时,年少气盛,愚不更事,屡与公争议,至形于言色,已而悔之。(5分)

⑵士大夫相与燕游,闻公弼至,则语笑寡味,饮酒不乐,坐人稍稍引去。(5分)

三、古代诗歌赏析和古诗文默写(古代诗歌赏析和古诗文默写共13分)

11.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7分)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从军北征

李益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注】《梅花落》:古曲,《行路难》:笛曲,声情哀怨,内容“兼及离别伤悲之意”。

(1)边塞诗中的写景常常语言蕴藉,含意深厚。高诗的“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描写的是:冰雪消融,北地春回;战士们有的牧马晚归,有的在戍楼吹起羌笛。画面开阔,

气氛和平宁谧。暗示了边关此刻烽烟暂息,胡马北去。李诗的“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

《行路难》”描写的是:

(2)两首诗都采用融情于景的手法写征夫的思乡之情。高诗的“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

满关山”是虚写,诗人从曲名“梅花落”生发出联想,描绘出风送梅花,一夜之间落满关山

的画面,借征夫幻觉中的故乡花落含蓄表达其心中思乡之情。意境优美,感而不伤。李诗的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12.古诗文默写。(6分,每空1分)

(2

四、 分)

条,甚至认为那才是正宗的中国油条味道。

③再好比电影《功夫熊猫》。这个功夫熊猫身上中国真正的武侠精神并不多,更多的是美

国街头的嘻哈精神。再比方说,电影《阿凡达》拍得非常好,值得我们学习。它里头吸收了

很多东方泛灵泛神的思想,那些山水、那些景色,充满了中国的元素。但是我们要警觉的是,

它所有的东西包装的都是美国式的家园观,最后还是那种西方式的救世英雄从天而降拯救濒

临毁灭的家园。

④在这样的全球环境下,我们当代文化怎么办?再把门关上?做不到!老百姓也不答应。

我认为,重要的就是要培养我们主体的创造力量,重建中国文化的主体精神。所谓主体精神,

是指我们这个民族在创生新事物的时候,那个根源上的东西。它包括中国传统的智慧结晶,

也包括100年以来我们吸收的西方优秀的成果,以及今天还涌现在我们生活中具有深度的思

想精髓。

⑤如果这一点没有挖掘好、看护好的话,就很容易把我们的文化只当作一种旅游商品去

展销。如果这样的话,外国人会替你来卖:他的功夫熊猫替你卖,他的阿凡达替你卖。就像

是美国的拉斯维加斯,那里充满了所谓的全球风情,有的酒店风格是埃及文化,有的是东南亚文化,有的是威尼斯文化,但精神只有一个,美国式的“胜者王”。

⑥文化跟别的东西不一样,它的果实很难量化。文化不可以治病,但可以养心,像细雨润物般养成一个民族的气质和心灵。所以,文化的质量,在于它恰到好处的品质,而不是简单做加法。我们不能一味注重文化成果的数量,而是要从历史长河的角度,来探寻与建设真正代表我们民族文化与尊严的东西。

(许江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 2010年04月13日 选自“人民网”)

13.面对文化的全球化,下列不属于需要我们警觉的原因的一项是 ...

A.在文化进入全球化境域的同时,我们民族很多优秀的东西会被欧美的强势文化遮蔽。

B.《功夫熊猫》身上中国的武侠精神、《阿凡达》里头那些充满了丰富的中国元素的山水、

景色。

C.有人表面上举着其他各民族的文化旗帜,实际上只是利用它实现其全球资本扩张。

D.多地方主义有可能会让我们的孩子不知道什么才是地道的中国文化。

14

AB

CD15(6

五、(1)手掌皮肤撕裂的那一刻,过去的一切都在裂痛中轰的一下闪回。我想起了三十多年前的垦荒,把钯头齿和锄头口磨钝了,磨短了,于是不但铁匠们叮叮当当忙个不停,大家也都抓住入睡前的一时半刻,在石阶上磨利各自的工具。嚓嚓嚓的磨铁之声在整个工区此起彼伏响彻夜天。

(2)那是连钢铁都在迅速消熔的一段岁月,但皮肉比钢铁更经久耐用。钯头挖伤的,锄头扎伤的,茅草割伤的,石片划伤的,毒虫咬伤的……每个人的腿上都有各种血痂,老伤叠上新伤。但衣着褴褛的青年早已习惯。朝伤口吐一口唾沫,或者抹一把泥土,就算是止血处理。我们甚至不会在意伤口,因为流血已经不能造成痛感,麻木粗糙的肌肤早就在神经反应之外。我们的心身还可一分为二:夜色中挑担回家的时候,一边是大脑已经呼呼入睡,一边是身子还在自动前行,靠着脚趾碰触路边的青草,双脚能自动找回青草之间的路面,如同一具无魂的游尸。只有一不小心踩到水沟里去的时候,一声大叫,意识才会在水沟里猛醒,发

与诸公送陈郎将归衡阳赏析第四篇
《2015八市语文答案》

2015年湖北省八市高三年级三月联考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 (命题者:黄石市教科院 陈建 仙桃市教科院 李文钧 天门市教科院 金海燕 )

1.D(A项翘qiáo,B项痤cuó, C项穴(xué)

2.A(B.“禅”应为“蝉”,C.“荣”应为“容”,D. “继”应为“既”)

3.C

4.C(A项“存在”缺宾语中心语,在“完善”后加“的问题”; B项语序不当,“80余幅”调到“精品之作”前;“从”字赘余。D项“抛物率减少”搭配不当,可将“减少”改为“降低”或“下降”。)

5.B(前一句说的是探春,但后一句说的是迎春。)

6.C(“中国、印度和西方同时产生了哲学思想”与原文不符,“几乎同时”。)

7.D(哲学的共同性,是我们可以设想哲学的世界化和世界化的哲学的基本前提。)

8.C(因果颠倒。)

9.D (迹:用作动词,寻找踪迹。)

10. D (①表现吕祖泰大方⑤是圣旨对他的定论)

11.C(吕祖泰受审毫无惧色是因为他“冀以身悟朝廷”,并非表现他宁死不屈的精神。)

12.(1)(程松)恐惧地说:“人家知道我平素与他交游,难道不会认为我早就知道这篇奏书的内容吧?”(“素”、“预闻”、句意,各1分。)(2)吕祖泰知道自己必死无疑,希望以自身使朝廷醒悟,脸上没有畏惧的神色。(冀,悟,句意各1分。)(3)吕祖泰已被贬斥,经过潭州,钱文子任醴陵县令,私下赠送给祖泰路费。(道,赆,句意各1分。)

13. 索纸书曰/吾与吾兄共攻权臣/今权臣诛/吾死不憾/独吾生还无以报国/且未能葬吾母/为可憾耳。

译文: 母亲去世(因贫穷)没有办法安葬(无以:没有办法),到都城与诸公商量,染上寒病,索取纸张书写下:“我与兄长一起攻击权臣,现在权臣被杀,我死而无憾。只是我这一生再也没有办法报答国家,而且没能埋葬我的母亲,(只有这些)让我遗憾罢了。”于是去世。府尹王柟替他备办棺材殓尸送回故乡安葬。 14.(1)采用动静结合的写法(1分),将静态的“郢树”“楚台”写为动态,而将动态的行船写为静态,(2分)表现诗人舟行峡中的独特感受,新颖别致。(1分)(从情景交融、夸张和比拟等角度分析亦可。)(2)“壮游”体现在诗人摹壮景、抒壮情。(2分)通过描绘峡断风怒,江水咆哮,山高岭峻,云遮雾障的西陵峡险绝风光(1分);表达了对奇绝壮观大自然的惊奇、赞叹的豪壮之情。(1分)

15.(1)见不贤而内自省也(2)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3)宁溘死以流亡兮(4)声断衡阳之浦(5)瀚海阑干百丈冰(6)乾坤日夜浮(7)泣孤舟之嫠妇(8)赢得仓皇北顾。

16.CD(C项“爱情必将超越国界”说法绝对;D项“表现出她面对生命中磨难的一种逃避态度”理解错误,应是她不愿让过去的惨痛经历再次伤害自己)

17.①理解父母;②学会独立;③追求爱情;④忘却苦难;⑤理性处事。(答出四条即可)

18.两部分内容的侧重点不同:第四部分是作为局外人,第五部分则是作为当事人,前者是面对人祸,后者是面对天灾,(前者是成人,后者是孩子)(2分)说明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无论是局外人还是当事人,面对天灾人祸,都不想回头让惨痛经历再次伤害自己。两者互相补充,形成一个整体。(2分)

19.答不该回头和该回头都可以。

(1)不应该回头。①从本文可以看出,回头意味着不舍,意味着放弃自己的追求,意味着软弱,回头就会重温过去的悲伤,让自己再次受伤害,回头的话,就会让自己作出的努力白白付出。②如果不回头的话,就不会患得患失,优柔寡断,陷入迷茫;就能打破僵化的思想,敢于突破,防止重走老路。③材料二中的女孩正是不愿回头,才能勇敢面对生活的挑战,变得更加独立;材料六中的女孩正是不回头,才能尽可能地减少损失。④我们现在实行的改革开放就是不能回头的开弓之箭,要打破政治、经济、法律等各方面的束缚,不再回归以往僵化保守的老路上去。

(2)应该回头。因为①回头意味着对亲情等美好事物的珍惜。第一、二、六这三则故事都讲

到父母对孩子无私的爱,作为子女,我们应该心怀感激,倍加珍惜亲情这种最美好的情感,作为自己前行的动力。②回头意味着反省和总结。回头反省九一一和叶佳妮的故事,虽然有些残酷,但是可以让我们通过反省,总结经验教训。③回头意味着与过去决裂,重新做人。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回头能告别罪恶的自己,让曾犯错的人获得新生。④回头意味着对美的欣赏和追求。比如回头率。

20. ①给鱼儿留一条通道,让自然多一份生机,也让我们心中成长一片美丽天地!②保护生态,

功在千秋,花再多的钱也值!③心中有鱼,更有大爱!④细节之美,缩短了我们在生态文明方面和先进国家的差距!(只要扣住“生态”“细节”“关爱”等角度,语言简明有感染力,均可得分)

21. 人物:贾宝玉 赏析:可以说贾宝玉是一个性情颖慧的人,也可以说他是一个潦倒愚

顽的人;可以说他是一个似傻如狂的人,也可以说他是一个傲岸倔强的人。但是,谁也不能否认他是一个有着叛逆性格的人。

22. 上海青年更关注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绝大多数人认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法

律与自己关系最密切。(或:不同的上海青年群体对法律的关注侧重不同,绝大多数人认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法律与自己关系最密切。)(两条小结论,一条2分)

23. 参考立意:1、要善于用人;2、年轻带来活力;3、实力成就辉煌;4、要保持清醒的头

脑;5、不可骄傲自满;6不能忘记历史。

参考译文:

吕祖泰,字泰然,是吕夷简的第六代孙子,居住在常州的宜兴。性格粗犷豁达,崇尚义气友谊,学问广博(该洽:广博)。游遍长江、淮河地区,结交当代知名人士,得到钱物有时分给他们携带离去,没有显现吝啬的神色。酒喝到几斗也不醉,议论社会上的事情没有任何忌讳,听说的人有的掩住耳朵跑走了。

庆元初年,吕祖俭因谈论世事(被贬谪)安顿在韶州居住,不久迁徙到瑞州。吕祖泰步行前往探望他,逗留了一个多月,告诉自己的朋友王深厚说:“自从我兄长被贬,各人紧闭嘴巴(箝qián:通“钳”),我虽然没有官位,但按道义一定要用语言报答国家,(但现在我)应当稍稍等待,现在不敢因为我连累我的兄长。”等到吕祖俭在被贬的地方去世,嘉泰元年,周必大被降职少保(官职名)并要求退休回家,吕祖泰对此愤恨,就到登闻鼓院呈上奏书,讲述韩侂(tuō)胄有目无君王的野心,请求诛杀他来防止祸乱。奏书中大致说:“希望快快地诛杀韩侂胄以及苏师旦、周筠,而且罢免贬逐陈自强这类人。只有周必大可以重用,应该让周必大取代韩侂胄,不然的话,情况将会不可预测。”奏书发出后,朝廷内外的人大为惊骇。皇上传下圣旨:“吕祖泰怀私怨呈上奏书,语言狂妄不羁,发送到连州拘禁管制。”右谏议大夫程松和吕祖泰亲近友好,恐惧地说:“人家知道我一向与吕祖泰交往,大概会认为我预先就听说了(这篇奏书的内容)吧。”于是独自上奏说:“吕祖泰有应当诛杀的罪过,而且他上书一定是有人教唆他。现在纵然不杀他,也应当施以杖刑,脸上刺字,流放到偏远的地方。”殿中侍御史陈谠也这样说。于是杖脊一百下,发配到钦州的牢房收押管制。

开始,监察御史林采说诡诈风气的形成,从周必大开始,所以有了把他降为少保的诏命。吕祖泰知道自己必死无疑,希望用自身唤醒朝廷,他没有畏惧的神色。到了州府的堂上之后,府尹用好话劝诱他说:“是谁教你一起写奏章?你试着说出来,我将会宽恕你。”吕祖泰笑着说:“你怎么这样愚蠢地问呢?我本来知道一定会死,却会接受别人的教唆,而且与人一起讨论吗?”府尹说:“你丧心病狂了吗?”吕祖泰说:“依我看,你们现在依附韩侂胄而获得美官,才是丧心病狂啊。”

吕祖泰被贬斥之后,途经潭州出京城。钱文子担任醴陵县令,私下赠送给吕祖泰路费礼物(赆jìn:临别时赠送给远行人的路费、礼物)。韩侂胄派人探寻吕祖泰停留的地方(迹:踪迹。这里作动词,探寻踪迹)。吕祖泰于是躲藏在襄阳、郢州之间。韩侂胄被杀,朝廷探访后找到吕祖泰藏匿的地方,下诏令洗雪他的冤屈,特别下令让他补任上州文学,后来改而授予他迪功郎、监南岳庙。

与诸公送陈郎将归衡阳赏析第五篇
《历代咏竹名诗3》

昌谷北园新笋·四首

(唐)李贺

一、

箨落长竿削玉开,君看母笋是龙材。 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

二、

斫取青光写楚辞,赋香春粉黑离离。 无情有恨何人见?露压烟啼千万枝。

初食笋呈座中

(唐)李商隐

嫩箨香苞初出林,五陵论价重如金。 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心? 摘自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古诗台历

湘竹词

(唐)李商隐

万古湘江竹。无穷奈怨何? 年年长春笋。只是泪痕多!

酬人雨后观竹

(唐)薛涛

春天春雨时,那鉴雪霜姿。 众类亦云茂,虚心宁自持。 多留晋贤醉,早伴舜妃悲。 晚岁君能赏,苍苍劲节奇。

竹离亭

(唐)薛涛

蓊郁新栽四五行,常将劲节负秋霜。 为缘春笋钻墙破,不得垂阴覆玉堂。

摘自《薛涛诗笺》

庭 竹

(唐)刘禹锡

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 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烦君惜取根株在,欲气伶伧学凤凰。

(诗竹)

(三国)关羽

不谢东君意,丹青独立名; 莫嫌弧叶淡,终久未凋零。

诗谜

想当年幽居深山,绿鬓婆娑,

引多少骚人墨客。

自归郎手,经了多少风波, 受了多少折磨。到如今,

直落得青少黄多!休提起—提起来,

珠泪满江河!

栽竹

(唐)杜甫

本因遮日种,欲似为溪移。 历历羽林影,疏疏烟露姿。 萧骚寒雨夜,敲鼓晚风时。 故国何年到,尘冠挂一枝。

墨竹图轴

(明)夏昶

闻群初夏尽交欢,写赠琅环着意看。 但愿虚心同晚节,年年此日报平安。 摘自《中国历代题画诗选注》

题兰竹卷

(明)文彭

西窗半日雨浪浪,雨过新梢出短墙。 尘上不飞人迹断,碧阴添得晚窗凉。 摘自《题画诗绝句百首赏析》

笋竹二首

(清)郑板桥

江南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 分付厨人休斫尽,清光留此照摊书。 笋菜沿江二月新,家家厨房剥春筠, 此身愿辟千丝篾,织就湘帘护美人。

题画

(清)郑板桥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竿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题画

(清)郑板桥

我有胸中十万竿,一时飞作淋漓墨。 为凤为龙上九天,染遍云霞看新绿。

题画

(清)郑板桥

画根竹枝扦块石,石比竹枝高一尺。 虽然一尺让他高,来年看我掀天力。

题画 竹二首

(清)丘逢甲

(一)

拔地气不挠,参天节何劲。 平生观物心,独对秋篁影。

(二)

此君在今日,大觉无不可。 风雨震诸天,空山自龙卧。 摘自《清诗精华录》

竹石轴

(清)李方膺

人逢俗病便难送,歧伯良方竹最宜。 墨法未干才搁笔,清风已净肺肠泥。 摘自《中国历代题画诗选注》

与诸公送陈郎将归衡阳赏析第六篇
《毛泽东诗词》

毛泽东诗词

1 、狮子眼鼓鼓

童 谣 狮子眼鼓鼓

一九零一年

狮子眼鼓鼓,茶菜子,煮豆腐,酒放热些烧,肉放热些烧,肉放烂些煮。

2 、赞天井

赞 天 井

一九零六年

天井四方方,周围是高墙。清清见卵石,小鱼囿中央。只喝井里水,永远养不长。 3 、咏指甲花

咏指甲花

一九零七年夏

百花皆竞放,指甲独静眼。春季叶始生,炎夏花正鲜。叶小枝又弱,种类多且妍。万草批日出,惟婢傲火天。渊明爱逸菊,敦颐好青莲。我独爱指甲,取其志更坚。 4 、耕田乐

耕田乐

一九零八年

耕田乐,天天有事做。近冲一墩田,近水一墩望,多年副产积满仓。农事毕,读书甚馨香,坐待时机自主张。

5 、咏蛙

咏 蛙

一九零九年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6 、呈父亲

呈父亲

一九一零年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暂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7 、晚霭风间起

晚霭风间起

一九一四年

晚霭风间起(萧),归人江上行(萧)。云流千里运(萧),人对一帆轻(毛)。落人荒林暗(毛),寒钟古寺生(萧)。深林归倦鸟(萧),高阁倚贵人(毛)。

8 、《明耻篇》题志

《明耻志》 题志

一九一五年夏

五月七日,民国奇耻;何以报仇?在我学子!

9 、挽易昌陶

挽易昌陶

一九一五年五月

去去思君深,思君君不来。愁杀芳年友,悲叹有余哀。衡阳堆声彻,湘滨春溜回。感物念年欢,踯躅南城隈。城隈草萋萋,涔泪侵双题。采采余孤景,日落衡云西。方期沆央游,零题匪所思。永诀从今始,午夜惊鸣鸡。鸡鸣一声唱,汗漫东皋上。冉冉望君来,握手珠眶涨。关山蹇驥足,飞飚拂灵账。我怀郁如焚,放歌倚列嶂。列嶂青且苯,愿言试长剑。东海有岛夷,北山尽仇怨。荡涤谁氏子,安得辞浮贱。子期竟早亡,牙琴从此绝。琴绝最仿情,朱华春不荣。后来有千日,谁与共平生?望灵荐杯酒,惨淡看铭旌。惆怅中何寄,江天水一泓。

10、游泳启事

游泳启事

一九一五年夏

铁路之旁兮,水面汪洋;深浅合度兮,生命无妨。凡我同志兮,携手同行,晚餐之后兮,游泳一场。

11、 登岳麓山

登岳麓山

一九一五年冬

共泛朱张渡,层冰涨橘汀。鸟啼枫径寂,木落翠微冥。攀险呼伴侣,盘空识健翎。 赫曦联韵在,千载德犹馨。

12 、露宿

露 宿

一九一七年七月

沙滩为床,石头当枕,蓝天作帐,明月为灯。

13 、七言残句

一九一七年夏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

14 、呈刘翰林

呈刘翰林

一九一七年夏

翻山渡水之名郡(毛),竹杖草履谒学尊(萧)。途见白云如晶海(萧),沾衣晨露浸饿身(毛)。

15 、五言残句

云封狮固楼,桥锁玉潭洲 1917·夏

16 、奋斗

约1917年至1918年

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

17 、归国谣

今宵月 1918年

今宵月,直把天涯都照彻。清光不令青山失,青溪却向青滩泄。鸡声歇,马嘶人语长亭白。

18 、送纵宇一郎东行

送纵宇一郎东行

1918年4月

云开衡岳积阴止,天马凤凰春树里。年少峥嵘屈贾才,山川奇气曾钟此。君行吾行发浩歌,鲲鹏击浪从兹始。洞庭湘水涨连天,艟艋巨舰直东指。无端散出一天愁,幸被东风吹万里。丈夫何事足萦怀,要将宇宙看梯米。沧海横流安足虑,世事纷纭从君理。管却自家身与心,心中日月常新美。名世于今五百年,诸公碌碌皆余子。平浪宫前友谊多,崇明对马衣带水。东瀛濯剑有书还,我返自崖君去矣。

19 、过魏都(联句)

过魏都(联句)

1918年8·18日

横槊赋诗意飞扬(罗),自明本志好文章(毛)。萧条异代西田墓(罗),铜雀荒沦落夕阳(毛)。

20 、祭母文

祭母文

一九一九年十月八日

呜呼吾母,遽然而死。寿五十三,生有七子。七子余三,即东民覃。其他不育,二女二男。育吾兄弟,艰辛备历。摧折作磨,因此遘疾。中间万万,皆伤心史。不忍卒书,待徐温吐。今则欲言,只有两端。一则盛德,一则恨偏。吾母高风,首推博爱。远近亲疏,一皆覆载。恺恻慈祥,感动庶汇。爱力所及,原本真诚。不作诳言,不存欺心。整饬成性, 一丝不诡。手泽所经,皆有条理。头脑精密,劈理分情。事无遗算,物无遁形。洁净之风,传遍戚里。不染一尘,身心表里。五德荦荦,乃其大端。合其人格,如在上焉。恨偏所在,三纲之末。有志未伸,有求不获。精神痛苦,以此为卓。昊乎人欤,倾地一角。次则儿辈,育之成行。如果未熟,介在青黄。病时揽手,酸心结肠。但呼儿辈,各务为良。又次所怀,好亲至爱。或属素恩,或多劳瘁。大小亲疏,均待报赉。总兹在兹,此心不越。养育深恩, 春晕朝霭。报之何时,精禽大海。呜呼吾母,母终未死。躯壳虽隳,灵则万古。置其粗浅,此时家奠。尽此一殇,后有言陈。与日俱长,尚飨!

21 、虞美人 枕上

虞美人

枕 上

1921年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薄寒中。

晓来百念皆灰烬,剩有离人影。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22 、贺新郎 别友

贺新郎

别 友

1923年

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是恨,热泪欲零还在。知误会前番书语。过眼滔滔云雾,算人间知己吾与汝。人有病天知否?

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凭割断愁丝恨缕。要似昆仑崩绝壁,要恰是台风扫寰宇。重比翼,和云翥。

23 、沁园春 ·长 沙 (略)

24 、西江月 · 秋收起义

西江月

秋收起义

1927年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25 、菩萨蛮 ·黄鹤楼

菩萨蛮

黄 鹤 楼

1927年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26 、四言韵语 筹军饷布告

筹军饷布告

1927年秋

共产党军,打富济贫,要筹军饷,只问豪绅。限他三日,抽好洋银,贰千元款,送到本军。减少军款,倾屋烧焚。

27 、西江月 ·井冈山

西江月

井冈山

1928年秋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28 、四言韵语

红四军司令部布告

1929年1月

红军宗旨,民权革命,赣西一军,声威远震。此番计划,分兵前进,官佐兵佚,服从命令。平买平卖,事实为证,乱石乱杀,在所必禁。全国各地,压迫太甚,工人农人,十分苦痛。土豪劣绅,横行乡镇,重息重租,人人怨愤。白军士兵,饥寒交并,小资产者,税捐极重。洋货越多,国货受困,帝国主义,哪个不恨。国民匪党,完全反动。口是心非,不爱过硬。蒋桂冯闫,同床异梦,冲突已起,军阀倒运。饭可充饥,药能医病,共党主张,极为公正。地主田地,农民收种,债不要还,租不要送。增加工钱,老板担任,八时工作,恰好相称。军队待遇,亟须改订,发给田地,士兵有份。敌方官兵,准其投顺,以前行为,可以不问。累进税法,最为适用,苛税苛捐,扫除干净。城市商人,积 累寸,只要服从,余皆不论。对待外人,必须严峻,工厂银行,没收归并。外资外债,概不承认,外兵外舰,不准入境。打到列强,人人高兴,打到军阀,除恶务尽。统一中华,举国称庆,满蒙回藏,章程自定。国民政府,一群恶棍,合力铲除,肃清乱政。全国工农,风发雷奋,夺取政权,为期日近。革命成功,尽在民众,布告四方,大家起劲。

军长 朱德 党代表 毛泽东

公历一千九百二十九年一月

29 、清平乐 · 蒋桂战争

清平乐

与诸公送陈郎将归衡阳赏析第七篇
《毛泽东诗词》

毛泽东手迹《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毛泽东诗词一

七古 咏蛙 一九一零年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五古 挽易昌陶 一九一五年六月

去去思君深,思君君不来。愁杀芳年友,悲叹有余哀。 衡阳雁声彻,湘滨春溜回。感物念所欢,踯躅南城隈。 城隈草萋萋,涔泪侵双题。采采余孤景,日落衡云西。 方期沆养游,零落匪所思。永诀从今始,午夜惊鸣鸡。 鸣鸡一声唱,汗漫东皋上。冉冉望君来,握手珠眶涨。 关山骞骥足,飞飚拂灵帐。我怀郁如楚,放歌依列嶂。 列嶂青且倩,愿言试长剑。东海有岛夷,北山尽仇怨。 荡涤谁家子,安得辞浮贱。子期竟早亡,牙琴从此绝。 琴绝最伤情,朱华春不荣。后来有千日,谁与共平生。 望灵荐杯酒,惨淡看铭旌。惆怅中何寄,江天水一泓。

云开衡岳积阴止,天马凤凰春树里。 年少峥嵘屈贾才,山川奇气曾钟此。 君行吾为发浩歌,鲲鹏击浪从兹始。 洞庭湘水涨连天,艟艨巨舰直东指。 无端散出一天愁,幸被东风吹万里。 丈夫何事足萦怀,要将宇宙看秭米。 沧海横流安足虑,世事纷纭何足理。 管却自家身与心,胸中日月常新美。 名世于今五百年,诸公碌碌皆余子。 平浪官前友谊多,崇明对马衣带水。 东瀛濯剑有书还,我返自崖君去矣。 四言诗 祭母文 一九一九年十月 呜呼吾母,遽然而死。寿五十三,生有七子。 七子余三,即东民覃。其他不育,二女三男。 育吾兄弟,艰辛备历。摧折作磨,因此遘疾。 中间万万,皆伤心史。不忍卒书,待徐温吐。 今则欲言,只有两端。一则盛德,一则恨偏。 吾母高风,首推博爱。远近亲疏,一皆覆载。 恺恻慈祥,感动庶汇。爱力所及,原本真诚。 不作诳言,不存欺心。整饬成性,一丝不诡。 手泽所经,皆有条理。头脑精密,劈理分情。 事无遗算,物无遁形。洁净之风,传遍戚里。 不染一尘,身心表里。五德荦荦,乃其大端。 合其人格,如在上焉。恨偏所在,三纲之末。 有志未伸,有求不获。精神痛苦,以此为卓。 天乎人欤?倾地一角。次则儿辈,育之成行。 如果未熟,介在青黄。病时揽手,酸心结肠。 但呼儿辈,各务为良。又次所怀,好亲至爱。 或属素恩,或多劳瘁。大小亲疏,均待报赉。 总兹所述,盛德所辉。以秉悃忱,则效不违。 致于所恨,必补遗缺。念兹在兹,此心不越。 养育深恩,春晖朝霭。报之何时?精禽大海。 呜呼吾母,母终未死。躯壳虽隳,灵则万古。 有生一日,皆报恩时。有生一日,皆伴亲时。 今也言长,时则苦短。惟挈大端,臵其粗浅。

此时家奠,尽此一觞。后有言陈,与日俱长。

尚飨!

虞美人 枕上 一九二零年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

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薄寒中。

晓来百念皆灰烬,剩有离人影。

一勾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贺新郎 别友 一九二三年

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

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知误会前番书语。

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人有病,天知否? 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

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凭割断愁丝恨缕。

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重比翼,和云翥。 沁园春 长沙 一九二五年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书法家丁嘉耕书写毛泽东主席词一首

菩萨蛮 黄鹤楼 一九二七年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西江月〃秋收起义 一九二七年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西江月 井冈山 一九二八年秋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人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毛泽东诗词二

清平乐 蒋桂战争 一九二九年

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

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梁再现。

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

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采桑子 重阳 一九二九年十月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如梦令 元旦 一九三零年一月

宁化、清流、归化,

路隘林深苔滑。

今日向何方?

直指武夷山下。

山下,山下,

风展红旗如画。

减字木兰花 广昌路上 一九三零年二月 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

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

此行何去,赣江风雪迷漫处。

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

蝶恋花 从汀州向长沙 一九三零年七月 六月天兵征腐恶,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 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

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 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

渔家傲 反第一次大“围剿” 一九三一年春 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

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

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渔家傲 反第二次大围剿 一九三一年夏 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

枯木朽株齐努力,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 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

横扫千军各卷席,有人泣,为营步步嗟何及。 菩萨蛮 大柏地 一九三三年夏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清平乐 会昌 一九三四年夏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十六字令三首 一九三四年至一九三五年 其一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其二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其三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忆秦娥 娄山关 一九三五年二月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七律 长征 一九三五年十月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念奴娇 昆仑 一九三五年十月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iyongwendang/261544.html

    【与诸公送陈郎将归衡阳赏析】相关推荐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