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什么来了

| 述职报告 |

【www.guakaob.com--述职报告】

诗歌:什么来了第一篇
《什么叫诗歌》

诗 歌

一、什么叫诗歌

“诗”一词,本是四书、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中的《诗经》的简

称。《诗经》本称“诗”,后被儒家奉为经典,才称《诗经》。《诗经》是我国

第一部诗歌总集。诗,原本是配乐来唱的,所以也称“诗歌”,后演变成脱离音

乐的一种文学体裁。

1、对诗歌的定义:

〈1〉《辞海》:是最早产生的一种文学体裁。它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

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感情,丰富的想象,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

人的精神世界。

〈2〉现代汉语词典: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

抒发感情

2、对诗歌定义的诠释(依《现代汉语词典》说)

(1)有节奏、韵律的语言。

旧体诗在节奏、韵律方面有严格要求。尤其是唐代的近体诗和宋代的词,在

字数、平仄、对仗、用典、韵脚等方面都有严格规定。

①节奏(或称节拍):指声音的轻重缓急与抑扬顿挫,主要表现在语气的间

歇停顿上。

△王维《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诗歌可以没有严格的韵律,但必须有鲜明的节奏。郭沫若说:“没有节奏的

便不是诗。”

②韵律:指诗词中的平仄格式和押韵规则。《辞海》:指诗歌中的声韵和节律。

△平仄:汉语古音有平、上、去、入四声(现入声字已在普通话中消失)。

按现代汉语的四声(除轻生)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字在京剧念白

中还有:街。

平仄声的特点:平声:平缓悠长;仄声:短促急收。

利用文字的平仄,可以使诗歌具有很强的韵律感。唱歌时的拖腔都要落平声上才

例: 歌词 “十五的月亮” 中的 “亮”, 落在liang声上。

△押韵:指诗歌中某些句子末韵母相同或相近,使音调和谐优美。一般偶句

押,首句可押可不押。新诗有几句押一次韵或不押韵的。例王之涣的诗: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凉洲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反映生活

①反映劳动生活:△古歌谣: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诗经·伐檀》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产廛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②反映社会石壕吏新婚别

潼关吏 《三别》垂老别

新安吏无家别

△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兵东行》:“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

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诗经·硕鼠》

③反映边塞生活

△王昌龄《从军行》:

(一)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白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

还。

(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土谷

浑。

△王昌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翰《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哭,古人征战几人回。

④反映爱情生活:△《关雎》△《孔雀东南飞》△李季《王贵与李香香》

⑤反映山水田园:

△陶渊明《归园田居》: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中句:

“采局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王维《渭川田家》: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依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

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贺敬之《桂林山水歌》

(3)抒发感情:

别林斯基:“感情是诗情天性的最主要的动力因素;没有感情就没有诗人,

也没有诗歌。”诗歌抒发感情是多方面的:喜、怒、哀、乐、惊、恐、思。例:

①喜: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塞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②怒:岳飞《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眼望、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

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憾,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③哀:△李清照《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

谈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李瑛《一月的哀思》:

敬爱的周总理,我不能去医院瞻仰你,只好攥一张冰冷的报纸,静静地,

伫立在长安街的暮色里。任一月的风,撩起我的头发,任昏黄的路灯照着冰冷的

泪滴„„

④闺怨妇思:

△李清照《点降唇·闺思》: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李清照《一剪梅·别愁》: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

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李白《春思》: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旧日,是妄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

罗帏。

△李白《子夜吴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春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

远征。

△金昌绪《春怨》(唐):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二、诗歌发展的历程

↓1、古歌谣

↓2、诗经:305篇,5篇有目无辞,亦称“诗三百”。我国第 一

部诗歌总集,诗经的“六 艺”:风(15国风160篇)、雅(朝廷官吏作品105篇)、

颂(庙堂祭祀乐歌40篇)、赋(直陈其事)、比(打比方)、兴(先言他物,然后

引出所歌咏之事)。

↓3、楚词:以屈原为代表继承“诗经”传统,创浪漫主义新诗体。

↓4、汉乐府:“乐府”是负责采风的音乐机关名称。“乐府双璧”:《木兰诗》、

《孔雀东南飞》

↓5、唐诗:我国诗歌的黄金时代,三大诗人

↓6、宋词:豪放派(苏辛派)婉约派(姜夔、刘永、李清照)

↓7、元曲:含散曲和杂剧

↓8、自由诗(新诗):五四运动后的诗歌。

三.诗歌分类表

四.诗歌练习题

(一)回答诗歌后面的问题

△1.(五言古诗)下终南山过斛期山人宿置酒 李白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山气青缥色)相携及

田家,童稚开荆扉。缘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长歌

吟松风,曲尽星河稀。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1)此诗的“诗眼”是 。“诗眼”的内容包括

(2)解词:顾 童稚 聊 挥 忘机

(3)划分每句的节奏,写出韵脚字: (以下均包含此题)

△2.(五言古诗)渭川田家 王维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稚指叫)麦苗

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比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诗经》篇名)

(1)此诗的“诗眼”是 ,反映“诗眼”的内容有

(2)此诗涉及的人物有 。实写的

是 ;虚写的是 。用四个字概括“田夫”的

特征

(3)解词:墟落 野老 秀 依依

△3.〔七言古诗〕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此诗的诗眼是 。造成“诗眼”的内容有:

(2)“前”、“后”在句中的成分是 语。

(3)解词:独 涕 念 悠悠

△4.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

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

云览日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此诗的诗眼是 反映诗眼的词有

(2)解词:此 酣 建安骨 逸兴 壮思 销 乱 弄扁舟

(3)这首诗抒发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5.〔 七言律诗〕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这首诗的诗眼是 。反映诗眼的内容有:

(2)解词:啸哀 渚 落木 常作客 繁

霜鬓

(3)概括这首诗的主题:

(二)调整下列各首诗的语序:

△1.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正确语序:

A、清晨入古寺 B、禅房花木深 C、山光悦鸟性 D、初日照高林

E、万籁此俱寂 F、潭影空人心 G、曲径通幽处 H、但余钟磬音

△2.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使 柳宗元

正确语序:

诗歌:什么来了第二篇
《诗歌是什么东西》

诗歌是什么东西

作者:1930年的月色

年少的时候,曾经疯狂地迷恋诗歌。把零花钱都用来买顾城、舒婷、北岛或者海子的诗集,整日在云天雾地的诗句里神游,自以为很了不起。那时,总觉得整个世界都盛不下自己的悲伤,总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后来才发现,除了更傻一些之外,自己和别人没什么不一样。

那时候,没事就跑到濮水河边,坐到河边的长凳上,装模作样的看买来的诗集,偶尔有花枝招展的姑娘或风韵犹存的少妇经过,更是来劲儿,一边用眼角瞟人家,一边低声吟着自己也不知所云的诗句——现在想来,那做派相当令人作呕。当时,身边的同学大多还停留在汪国真的层面上,像我这种能熟练背诵顾城的人,算是“鹤立鸡群”了。以致于时常有女生在看我的时候,目光中掺杂着一丝复杂的成分,以我的理解,那应该是一种仰慕或者青睐吧。那样的目光,极大地满足我的虚荣心,但我对那些小女生是没什么兴趣的,因为我觉得她们根本不懂得诗歌,也不懂得我。通常,我会板着脸告诉她们,你们知道什么诗吗?诗,其实就是离心最近的文字!你们知道这个世界是什么吗?这个世界,其实就是一块大伤疤!你们知道诗人是什么吗?诗人,其实就是为这个世界喊疼的人!一般来说,这几句话说出去,听的人要

么晕了、要么就疯了。

读的诗多了,自然时不时地就想写上几句,这跟武藤兰女士的影视作品看多了,总想操练操练的道理其实是一样一样的。写了那么几大本所谓的“诗歌”之后,就买来一堆邮票,丧心病狂地到处往报纸、杂志的编辑部投稿,现在想来自己的确很可恶——你写诗并没错,可你还拿出去恶心人,就是你的错了。出乎意料的是,竟然还真有那么几首诗变成铅字了,这无异于火上浇油、雪上加霜,我更是像打了鸡血一般,沉溺在诗人的幻想中无可自拔。每天,都在家长、老师的反对与斥责中辗转腾挪、阳奉阴违,开足马力、夜以继日地生产着更多贴着“诗歌”标签的垃圾。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高考前四个月。一件情理之中,又意料之外的小事,令我的“地下诗歌小作坊”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我的诗人梦也从此烟消云散。那是高三下学期刚开学的一天,那天正上数学课——我最讨厌最头疼也一门课。像往常一样,我沉迷在自己的世界里,在笔记本上涂写着凌乱的诗句,老师讲的是什么,我一句都没听进去。忽然,听到老师叫我的名字,我下意识地站了起来。老师说:“你来说说这个题应该怎么做”我一言不发,连问题都不知道,怎么可能给出答案呢?老师说:“我看你一直在本子上写个不停,你写啥呢?给我拿过来”。我扭扭捏捏,十分不情愿地把我的“作品”呈了上去,结果那厮火冒三丈,“你写的这

是什么东西?”当场把我的本子撕得粉碎,然后手一扬,纸屑漫天飞舞,轻轻地、缓缓地散落,如雪花般铺了一地。当时,我愣了,一直到放学铃响起,似乎还没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在本子被撕碎的那一刻,我分明听到了自己心里隐隐传来碎裂的声音,然后便是细微地疼痛,一点一点地弥漫开来……

后来,老师又把家长叫了去,进行了一番诫勉谈话。回来后,老爸阴沉着脸,说:“把你的写的那些东西拿出来!”我心里嘀咕着:那是诗,不是东西。看着我拿出来的几个大厚本子,老爸的脸越发阴沉得像一块积雨云,随时都有可能来一场倾盆大雨,“是你自己处理,还是我帮你处理?”还好,我已经有了充分的思想准备,面无表情地说“我自己来吧”。最后,老爸爸恶狠狠地来了一句“考不上本科大学,你就回家种地去吧!”紧着又故作幽默地说“还好,老家还有几亩地,给你再买头牛,怎么也饿不死你。”那天晚上,我一页页地烧掉了所有的诗,心想:黛玉葬花是何种场景?是否也这般的疼痛与不舍呢?

那以后,我像换了个人一样,开始洗心革面,发奋读书,每天凌晨两点之前从来没有睡过觉,经过四个月的刻苦努力,终于以超过本科线50多分的成绩考入了河南师范大学中文系。

上了大学,到了中文系,可以光明正大、名正言顺地读

诗、写诗的时候,突然悲哀地发觉,自己已经残疾了,什么都写不出来了,也不愿意再去读什么诗。我开始踢球、喝酒、打网络游戏,每次看到有人在我面前读诗的时候,我都会很鄙夷地说“诗歌是什么东西?!”

(作者QQ:

27099404)

诗歌:什么来了第三篇
《古诗歌阅读 :诗歌怎么读》

诗歌:什么来了第四篇
《诗歌怎么写4》

诗歌怎么写

诗歌讲究含蓄、有意境,忌平铺直叙和直白。言东却指西是诗歌的特点。 第一:诗歌的题目

诗歌的题目一般是整首诗歌的灵魂,需要仔细提炼。也可以是诗歌内在的主线,类似小说的主体思想。当然,诗歌的题目也可以是一个简单的代号而已,那是对于诗歌内容相对比较丰富的而言,在这里,并不提倡把诗歌的题目代号化。

第二:诗歌的长度

总体说来,诗歌的长度没有严格的限制,可以长,长到几时行乃至几百行;可以短,短到只有几行,甚至几个字。但是,诗歌本身有一定的语言张力在里面,要根据语言的张力而定,不可肆意缩短和延长。要根据诗歌的语言的张力来定,不能过火,也不可不足,这两者都不是好的选择。

第三:诗歌的立意

诗歌本身可以无立意,可以有立意,但是要根据语言和技巧来定是否需要立意。严格的来说,诗歌的立意同小说的立意不同,但,也可以参考小说的立意来给诗歌立意。诗歌的立意不象小说那样要求严格,诗歌的立意仅仅是一条线索而已,如果要具体的说诗歌的立意是没有办法讲清楚的,因为诗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更不可能谈到写成什么理论性教材。具体的说,诗歌的立意是一个瞬间的事情,脑子中形成诗歌的句子的时候,立意已经产生,可能产生的仅仅是几个字或者几个词,但是,立意跟随的就是这几个字或者词产生。 要是非得将立意说明白的话,可以参考小说的立意去定;但是,还要根据诗歌的题目来定,诗歌的题目本身就是诗歌要围绕的中心,所以,一个诗歌的题目可以简单的认为是诗歌的立意所在。

第四:诗歌的语言

诗歌的语言运用相当复杂,在这里仅仅讲几个重点。诗歌的语言要求精炼而且要有张力,就是所谓的短小精悍。

A。掌握语言的火候。所谓语言的火候就是要掌握好诗歌的本身对于语言的要求,不能过火,不能可意把主旨拔高,不可肆意的宣泄,但是,也不可不足,不可将主旨压缩,不可萎靡的沮丧。

B。要有内在的音乐感。音乐感,就是写出来的一首诗歌要可以朗朗上口,可以把诗歌用唱的形式唱出来,要语言优美,精炼,不能拖沓,严格的要求不能拖泥带水。一首好诗是可以直接谱曲,可以直接让歌手唱出来的。

C。要有内在的张力。张力就是诗歌的弹性,象小说的语言的弹性一样,不可太长,也不可太短,至于诗歌的长短,要根据诗歌的立意而定,不能拖沓。

如果讲诗歌比喻成河流的话,这条河流无论怎么流,始终在河岸里面流动,始终不会象两岸泛滥。散文则不然,你可以将两岸完全淹没,也可以只在河岸里流淌,这个就是诗歌和散文的相对的区别。所以,诗歌就是一条河流,一条从不泛滥的河流。

1

第五:诗歌的技巧

诗歌的技巧是最复杂的事情了,但是,总体上来说,诗歌和其他文体的写作基本都要经过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就是:1,意识流阶段,也就是纯意识的流动性创作,脑子中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一种没有章程的写法。2,运用各种技巧,提纲契领阶段,也就是根据自己的写作的意图、构思和立意去选择自己适合的写法去创作,一般搞写作的人可以从当中看出其写作的意图,和明确的主线,以及准确的立意,是一种循规蹈矩的类似在道路上面看着路标前行的创作阶段。3,无我的阶段,也就是已经熟练掌握了各种的技巧,可以不用提纲已经可以进行创作,类似技巧跟着你在走的阶段,类似在天空自由飞翔的阶段性创作,已经把各种的技巧融会贯通,不需要再去找什么技巧,技巧自然不自然的就流露出来的阶段。

但是,无论哪个阶段都离不开技巧这两个字。但是,诗歌的技巧比起其他的文体的创作的技巧要相对复杂一点,不过,与其他文体的技巧也有相通之处。

诗歌的技巧之一:丰富的想像力

想像力在诗歌创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一句话说:“你没有丰富的想像力可以成为好的小说家,哲理学家,或者政治学家,但是绝不可能成为好的诗人”。这句话很正确,但是,还有一句话说:“诗歌来自胡说”,当然,诗歌不是在胡说,但是,这也恰恰说明了诗歌的创作的形象性,与诗歌的创作的想像力的体现。

丰富的想像力是诗歌创作者所必须的不能摒弃的技巧之一,是有重要作用的。

例如下面一首诗:

我的寂寞是一条蛇,

静静的没有言语,

你万一梦到它时,

千万呵,不要恐惧

诗歌本身并没有什么,但是,在运用了想像之后,给人的感觉很好,“我的寂寞是一条蛇”,此句巧妙的运用了想像,‟寂寞„和“蛇”是相通的,蛇的习性是喜欢黑暗和潮湿的地方,索群独居,的确很像“寂寞”,这就是想像。想像要合理,你不能这样说“我的寂寞是一头羊“,本身羊的习性不是独居,而是喜欢群居,所以,用在这里很不合理。

诗歌的技巧之二:通感,幻觉,蒙太奇

所谓的通感就是感觉上的挪移和假借,也就是人的感觉的转换,把视觉转换为听觉,把嗅觉转换为触觉,也就是通感。当然,感觉是可以随意转换的,但是,也要把握一个原则,就是合理性。

幻觉是直觉的改变和错乱,是有意借助真相的错乱的外在形式以达到其艺术创造的手段。也就是借助直觉的错乱来达到诗歌创作的目的的手段。

蒙太奇就是形象上的跳跃和超时空画面的组合,也就是空间和时间,以及感觉和形象上的跳跃。

例如下面一首诗,湘客的,《小名》

在乡下

随便出去走走

都能遇到一些小名

小名是种很普遍的鸟儿

特别是在黄昏

2

小名飞的满山遍岭

我的小名与石子有关

石子在乡下躺了千万年

而我却远离了乡村

小名被山弯弯拦过

飞不过山门

在城市

听惯了钢筋和水泥的声音

偶尔回乡

最先迎来总是小名

它从亲人的笑容里飞出

乘着乡音

翅膀上悬着我永远的童年

诗歌本身运用的多种技巧,这里主要讲通感·幻觉·蒙太奇,”小名是种很普遍的鸟儿„这一句就是用了通感,小名是不可见的东西,在这里却成为鸟儿,明显的是把小名视觉化,把听觉转换成了视觉。

诗歌技巧之三:我的退出

所谓我的退出就是作者的退出和主题的退出或者隐蔽。也就是诗歌里面明明有作者在,却不再出现作者的身影,我们看不见作者,却仍旧有作者在。也就是“我思,故我在”的体现。 例如下面一首诗匡国泰的《一日》组诗里的《未时:老鹰叼小鸡》

“老鹰叼小鸡罗!”

小树一片惊慌,

许多脚跳起,又落下。

“慌什么?”

村前的古樟树咕哝着脱了袜子,

把世世代代的根,

伸到溪涧里濯洗。

在这首诗里,没有作者出现,但是,我们却明明知道作者就在旁边。

诗歌技巧之四:情节的加盟

所谓情节的加盟就是在诗歌里加入情节,也就是象小说的情节,但是,诗歌的情节不是完整的,诗歌的情节只是一个片断,或者一个场景而已。诗歌最忌讳加入完整的一个故事情节,这样容易造成诗歌的拖沓的感觉,容易造成拖泥带水。

例如下面一首诗,西川的《起风》

起风以前树林一片寂静

起风以前阳光和云彩

容易被忽略仿佛他们没有

存在的必要

起风以前穿过森林的人

是没有记忆的人

一个遁世者

3

起风以前说不准

是冬天的风刮的更凶

还是夏天的风刮的更凶

我有几年未到过那片森林

我走到那里是在起风以后

这首诗加入了情节,容易让人在脑子中产生一个人穿过森林的想像,所以,所谓的情节的加盟就是加入情节,但是,情节只是片断性的,场景性的,不是如同小说一样的整个故事或者整个场景。

诗歌技巧之五:忘却的技巧

忘却的技巧是最终要达到的阶段,是熟练运用各种技巧的阶段,是类似在天空飞翔的技巧,这需要时间的磨练和写作技巧的提高。

好了,到这里该结束了,已经谈完了,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希望大家能学会写诗歌,诗歌能够越写越好。

最后,要说几句。

1,关于写作,当然任何的题材,生活都是最好的宝库,生活是基础。

2,对于诗歌的写作,要多去读,多去思考,多练习,多去历练自己的语言。

3,诗歌写作是件比起任何题材都要苦的事情,要奈的住寂寞和孤独,要多思考和历练自己的文字。

4

诗歌:什么来了第五篇
《王宜振:诗歌的阅读》

诗歌的阅读

王宜振

新诗在小学语文课文中,占的比重并不大(除北师大版以外)。但这部分课文,不少老师认为是难点,不知道怎么去教。今天,我不想具体地谈诗歌教学的问题,只想就诗歌的阅读谈一点自己的认识,不妥之处,请大家指正。我想谈以下三个问题:

什么是诗歌

诗是文学中的一个重要文体。大家知道:文学又分为多种文体,如小说、散文、杂文、童话、戏剧、报告文学等等。诗歌只是其中的一种。可如果有人要问:什么是诗?这的确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对于诗歌是什么,女诗人依尼诺·法吉恩有一首著名的诗《什么是诗》。在这首诗中,诗人用诗的语言探讨了什么是诗。

什么是诗?谁知道?/玫瑰不是诗,玫瑰的香气才是诗;/天空不是诗,天光才是诗;/苍蝇不是诗,苍蝇身上的亮闪才是诗;/海不是诗,海的喘息才是诗;/我不是诗,那使得我/看见听到感知某些散文无法表达的意味的语言才是诗;/但是什么是诗?谁知道?

依尼诺·法吉恩告诉我们玫瑰的香气、天光、苍蝇身上的亮闪以及海的喘息等等,这些才是诗,这些才是诗要给予孩子的。我们再来看另一首儿童诗《下雪》:

下雪的时候,/没有一点儿声音。/天上没有飘的声音,/地上没有落的声音,/鸟儿没有声音,/狗儿没有声音,/汽车都开的小心了,/忘记了声音。/哎呀,没有声音!//

下雪的时候,/没有一点儿声音。/太阳没有照耀的声音,/月亮没有微笑的声音,/星星没有声音,/灯光没有声音,/呼吸都变成轻烟了,/哎呀,没有声音!//

下雪的时候,/没有一点儿声音。/那是我们没有听,/那是我们没有看,/下雪的时候,/所有的人都在说:下雪了!/所有的人都在说:雪好大!/所有的人都在说:好美啊!/所有的人都在说:好冷啊!/所有的声音加起来好响啊!/哎呀,这么大的声音!

从这首诗,我们不难领会到:下雪不是诗,下雪时的宁静和喧闹才是诗。怎么样?通过这两首诗,使我们对诗有了一个较为感性的认识。那么,还用给诗下定义吗?如果一定要下,我想是否可以这样说:诗是歌唱生活的最高语言艺术,它通常是诗人感情的直写。为什么这样说?因为诗同其他文学样式比起来,要求更高、更突出。它必须以最简洁的文字,最小的篇幅,去反映和表现极为丰富的内容。如果从审美视点来观察,诗这种文体同其它文体是有着本质不同的。诗是内视点文学,也可以说,诗是一个人内心图景的文字显现。借助这些诗歌,我们可以走进一个个心门,了解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而小说、散文不同,它是外视点文学。外视点文学和内视点文学不同,外视点文学是叙述世界,内视点文学则是体验世界;外视点文学显示客观世界的丰富,内视点文学则是对世界的情感反应,是披露心灵世界的精微。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对诗就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

孩子为什么要去读诗

诗是文学的一个重要门类。中国又是一个诗的大国,一部文学史有一大半是诗的历史。从大人来看,儿童是需要读诗的。从儿童呀呀学语开始,大人便教儿童去背古诗。可是,诗

歌不像小说、童话、故事那样有情节,对孩子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就孩子而言,自发地喜欢读诗的孩子很少。大人让孩子读诗,而孩子又不大喜欢读诗。这就形成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读诗究竟能给孩子带来什么。或者说,孩子为什么要去读诗?我想,读诗至少能给孩子带来以下五点好处。

一.读诗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儿童与成人相比,最大的不同是儿童是成长的。大人面对这个世界毫无奇异感和发现力,而孩子则不同,孩子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感和新奇感,他们不仅会听到下雪的声音和花开的声音,他们甚至能嚼出阳光的味道。对于一个大人感到恶心的苍蝇,他们绝不会发现苍蝇身上的亮闪,而孩子却不同,他们不仅会发现,而且还充满了神秘感和兴趣。所以,我说孩子读诗,不仅可以引导孩子观察这个世界,还可以培养孩子观察世界的独特视角。我们来看日本著名诗人、安徒生儿童文学奖获得者金子美铃的诗《露珠》:

谁都不要告诉/好吗?//

清晨/庭院角落里,/花儿/悄悄掉眼泪的事。//

万一这事/说出去了,/传到/蜜蜂的耳朵里。//

它会像/做了亏心事一样,/飞回去/还蜂蜜的。

这首小诗,完全从孩子的视角观察世界,把露珠想象成眼泪,以此联想开去,产生一个温馨的小故事。孩子们读了这首诗,会获得新鲜的感受,获得看待世界的新的方式和角度。

二.读诗可以开发孩子的想象能力。我一直认为:孩子想象力的开发至关重要。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动着进步,想象力才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从大的方面看,孩子的想象力的开发攸关国家、民族的强盛;从小的方面讲,攸关个人前途。一个孩子有没有丰富的想象力,决定了这个孩子长大了是否有出息。诗歌是文学中最富有想象力的一种文体。孩子读诗,可以从诗中发现超强的想象力。我曾写过一首只有4行的小诗《红蜻蜓》: 我捉住一只红蜻蜓,/放进小小的标本夹;/想不到春天竟哭了起来,/春天说她丢失了一只脚丫……//

红蜻蜓大家见得多了,可谓司空见惯。我们的童年时代,都有捕捉红蜻蜓的经验。可要就红蜻蜓写出一首诗来,而且还要写出新意,写出自己的发现,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诗人要面对两个方面的考验。一是要考验诗人的观察力,二是要考验诗人超拔的想象力。要两个能力都出色才行。第一个能力是观察力,这没有问题,我从小生活在农村,几乎天天同红蜻蜓打交道,还在夏天用扫帚捕捉过红蜻蜓。第二个能力是考察诗人在观察中能不能拓展想象,在想象中能不能有新的发现。要做到这一点,就非常难。我经过长期地思考,惊异地发现,红蜻蜓在天空飞来飞去,多像春天的一只红脚丫呀!孩子们把红蜻蜓捉住了,做成了标本,使春天失去了自己的一只红脚丫,春天自然会哭了!这种想象,是在大自然中的想象,是一种美妙的超拔的想象。

我们再来看著名诗人孙晓杰的诗歌《不该有的奢望》:

我已经生而为人/不该有太多的奢望//

如果生为动物,我想有/母马的眼睛:深情,湿润,明亮//

我想拥有两双翅膀/一双是蝴蝶的翅膀,用于在花间漫步/一双是鹰的翅膀,用于在天空翱翔//

我想有梅花鹿的犄角/像山谷间灵动的自然景象//

我想有一只熊的脚掌:一个/奇妙的仓库,储存了整整一个冬天的食粮//

我想拥有豹子的奔跑/鱼的自由,和夜莺的歌唱//

我还想拥有一只袋鼠的口袋/把所有心爱的宝贝珍藏//

然而,我只是这样想想/作为人类,我实在不敢/把那么多的美集中到自己一个人身上 这首诗用一系列联想和想象写成,极富想象力。诗用了假想的手法,首先假想自己为动物,然后写了自己想拥有母马的眼睛、蝴蝶和鹰的翅膀、梅花鹿的犄角、熊的脚掌、豹子的奔跑、鱼的自由、夜莺的歌唱、袋鼠的口袋,然后联想自己既然为人,不应把这么多的美集于一身。孩子常读这样的诗,自然会获得想象力的启迪,久而久之,想象力自然会胜人一畴。

三.读诗可以使孩子熟练掌握表达能力。孩子从小读诗写诗,可以培养自己的文学感觉和文学趣味。诗是一种有魔力的语言,当孩子读出来诵出来时,这个世界就变了,变得更加新鲜、神秘和奇特。一个喜欢写诗的孩子,他的语言会十分简洁优美,写起其它的文体来,自然也是高手。阿根廷著名诗人博尔赫斯说:“每当我们读诗的时候,艺术就这么发生了。”说的就是诗可以改变世界,改变一个人。美国著名诗人约瑟夫·布罗茨基曾说:“培养良好文学趣味的方式,就是阅读诗歌。”一个诗人,就是一个魔术师。它可以随心所欲地描绘内心彩画,开启孩子心灵的大门。下面,我们来看著名诗人艾青的一首诗《盼望》:

一个海员说/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那一片洁白的浪花……//

一个海员说/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那一片铁链的喧哗……//

一个盼望出发/一个盼望到达

诗人艾青对水手生活十分熟悉,有着深切的体验。但要写好水手生活,又该抓些什么呢?诗人艾青深谙化大为小的手法,他首先抓住了水手生活两件最常见的事,那便是起锚和抛锚。起锚又该抓什么呢?他抓住了起锚时那一片洁白的浪花;那么,抛锚又该抓什么呢?他抓住了抛锚时那一阵铁链的喧哗……层层化小,越化越小,化大为小的手法,帮助诗人抓住了海员生活中最常见却又是最本质的东西。就像我们平时牵牛,牵住了牛鼻子,那牛自然就会乖乖地跟你走了!但小诗写到这里,只写了诗人对水手生活的体验,并没有写出在体验中的发现。所以,诗人的笔力继续触及生活的深处,在生活的深处开掘。揭示出海员一生一直是“盼望出发”和“盼望到达”的。从而揭示了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追求、不断胜利的循环往复的过程,表达了诗人在生活中的发现,其内涵深刻,令人回味。学会表达,是我们学会写作的重要一环。而读诗写诗,可以更迅速、更熟练地学会表达,继而学会写作。

四.读诗可以陶冶情感,培育孩子对生活的感受能力。我认为,情感很重要,一切文学艺术都是主情的。一首诗,只有情感真实,也才能感动人,也才具有文学价值。我们来看日

本诗人赤岗江里子的诗《苹果和橘子》:

从爸爸的故乡,/寄来了苹果。/拨开箱子里的稻壳,/红红的苹果滚了出来,/这些曾经在岩木山麓/燃烧的一团团的火。//

从妈妈的故乡,/寄来了橘子。/箱子里挤满了/金黄的小太阳,/还飘出樱岛前的小村里的风/浓浓的,沾满了橘香。//

高高地堆在桌子上,/闪耀着光芒的/爸爸的故乡,/妈妈的故乡。

这首诗充分调动了艺术手段,把爸爸的情感、妈妈的情感、故乡的情感,集中在苹果和橘子上。这便使堆在桌子上的苹果和橘子,不再是普通的水果,而是两个故乡。这是蓄积诗歌情感的自然结果。我们再来看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蒲华清的《天气预报》:

自从爸爸出差了,/全家人天天看天气预报。//

那天预报哈尔滨有寒流,/奶奶直叨念爸爸没带棉袄;/第二天那城市气温回升,/全家人露出舒心微笑。//

今天妈妈特别关心南方气象,/爸爸明天将飞海南岛;/当听到海南岛是个大晴天,/又担心爸爸没带草帽。//

我说太阳大有啥可怕?/只要爸爸多吃冰糕。/我只希望天气稳定,/千万别下大雨,/别落冰雹。//

自从爸爸出差去了,/我们夜夜在屏幕上追踪、寻找,/全家人都随着天气预报,/一忽儿高兴,一忽儿心焦。//

不知爸爸知不知道,/坐在电视机前的一家老小。//

蒲华清是一个表达情感的高手,善于在平凡的细小的生活中捕捉感动,捕捉情感的变化。小诗写爸爸出差去了,一家人围着爸爸的行踪,在追踪、在随着天气的变化或高兴或心焦。为什么一个小小的天气变化,却牵动着一家人的心呢?原来这里充满着我、奶奶、妈妈对爸爸的深厚感情,真是一个亲切、和睦、快乐的,互相关心、互相体贴,充满温馨的家庭。不少人认为,平凡生活难以找到情感的变化起伏,蒲华清的《天气预报》,恰恰验证了这一点,不但可以找到,而且还可以写得很好。蒲华清为什么能写出这样感人的诗歌呢?这源于他对生活真实、独特的感受,真实了,独特了,诗就有了恒久的艺术生命。孩子读这样的诗,自然会受到情感的陶冶,达到美化心灵的艺术效果。

五.读诗可以启迪智慧、孕育孩子的创造能力。文学的价值在于创造,好的诗歌,充满了创新思维,对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十分有益。我们来看俄罗斯著名诗人日丹诺夫的一首诗《鸟儿死去的时候……》

鸟儿死去的时候,/它身上疲倦的子弹也在哭泣,/那子弹和鸟儿一样,/它唯一的希望也是飞翔。//

这首小诗只有4行,却是一首世界经典诗歌,许多世界经典诗歌选本都少不了这首诗。为什么一首只有4行的小诗,却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呢?读了诗歌我们不难发现,诗歌的生命力来自它的创造力,来自诗人全新的创造思维。小诗描写的事物并不复杂,只有子弹和鸟。

子弹和鸟,是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子弹要把鸟射死,两者势不两立。可是,我们稍加思索就会发现,射杀鸟的罪过并不在子弹身上,而是操纵子弹的那个人。诗人的创造就在于从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身上,找到了它们的共同点。而这个共同点就是:子弹和鸟都把飞翔作为自己唯一的希望,子弹射杀了鸟,使子弹和鸟的共同愿望均遭受破灭。一首仅仅只有4行的小诗,实在是太不寻常,仔细琢磨,它蕴含着生活的深层哲理,可谓耐人咀嚼,常读常新。诗贵在创新,孩子不难从这首诗的身上,得到创新的启迪,对孕育孩子的创新能力极为有益。

联想和想象是诗歌的两只翅膀

前面我们说过,诗歌最重要的一个特点:那就是诗具有超拔的想象力。我们说:人的想象力有两种:一种是文学的想象力,一种是科学的想象力。两种想象力中,文学的想象力是一种最基本的想象力。这是因为一切科学发明,都是以文学的想象力为先导的。文学的想象力又分为两个阶段,它的低级阶段称之为联想,它的高级阶段称之为想象。那么,联想和想象又有什么区别呢?它的区别在于联想只是由甲事物想到乙事物,它并不产生新形象;而想象是对头脑中的印象进行加工,创造出了新形象。

一.诗歌要引导孩子自由地联想。联想虽然是想象力的低级阶段,但它依然十分重要。它是思维的重要一翼。学习写诗,首先要学会联想开始。我们不妨来看著名诗人金波的《如果我是一片雪花》:

如果我是一片雪花,/我要飘落到什么地方去呢?//

飘到小河里,/变成一滴水,/和小鱼小虾游戏?//

飘到广场上,/去堆胖雪人,/望着你笑眯眯?//

我飘落在妈妈的脸上,/亲亲她,/然后快乐地融化。

这首11行的小诗,曾选入多家小学语文课本。这首小诗有些什么特点?我以为,引导孩子掌握小诗的自由联想手法的运用,就很容易抓住这首小诗的关键点。小诗运用了三层联想,它用的是辐射式。这是一种横向的并列联想,也是一种由此及彼的联想方式。即以A为圆心,由A想到B,由A想到C,由A想到D。这是最常见的联想方式,先是飘到小河,变成水,和小鱼小虾游戏;或是飘到广场上,变成胖雪人,望着小朋友笑眯眯;最后选择飘到妈妈脸上,亲亲她,再快乐地融化。联想使小诗鲜明、形象、丰富。

我们再看著名诗人樊发稼的《问银河》:

银河,银河,/请你告诉我:/为什么大伙/都管你叫“河”?/一阵风吹过,/你可起浪?你可生波?/那里可有长胡子的小虾?/可有爱钻洞的泥鳅?/可有摇头摆尾的小鲤鱼?/可有穿硬壳衣服的田螺?/你那里,能不能一边划船,一边唱歌?/——银河,银河,/请你告诉我!

这首小诗,也运用了联想的手法。从银河想起了河,既然是河,就应该有河所具备的特点。如风吹过,可起浪生波;河里有长胡子的小虾、爱钻洞的泥鳅、摇头摆尾的小鲤鱼、穿硬壳衣服的田螺。就应该可以一边划船,一边唱歌。全诗利用连环式联想,这是一种纵向的垂直联想,是一种不断扩大范围的联想方式。即由A为起点,由B到C,由C到D,由D

诗歌:什么来了第六篇
《专题:诗歌阅读鉴赏(用)》

诗歌:什么来了第七篇
《品味诗歌“怎么写”》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iyongwendang/262694.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