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草原风光句段

| 述职报告 |

【www.guakaob.com--述职报告】

内蒙古草原风光句段第一篇
《草原》

《草原》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这篇文章是大作家老舍第一次来到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感受,辽阔美丽的草原景色、热情好客的内蒙古人民,都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完成整篇文章,首先描绘了一幅一碧千里而不茫茫,即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的奇丽的草原美景,接着描写了人们盛大热情的欢迎场面,最后是草原联欢、把酒话别的情形直至以“蒙汗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收束全文。全文脉络清晰,行文流畅而且语言优美,既不失纯朴简练的语言风格,有呈现生动感人的气息。

学习这篇文章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感受充满诗意的草原风光与民族风情;二是体会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和对民族团结的赞颂之情;三是在阅读中体会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并养成积累词语的习惯。

一、设计理念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一切为孩子的发展”是本次课改的主旨,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学生实际,引导学生阅读方法,然后放手让他们大胆地去进行阅读实践,在读中找(批画),读中思,读中议,读中悟,再通过感情朗读,表达自己对文章的感情和体会,设法使学生能在

整篇课文的学习过程中,始终激情满怀,积极主动,并能自觉地与学习伙伴合作探究。另外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还要努力体现听、说、读、写等语文素养的实践活动,力求整体推进,全面提高。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自学本课生字新词,能联系生活实际和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2)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弄清本文的思想内容。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品读优美句段,感受草原绮丽风光和蒙族兄弟姐妹的热情好客。

(3)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 3、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积累优美的语言。

(2)学习本文边描绘边议论抒情的描写自然景物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课文体会“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三、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课文所描述的景象,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四、教学难点

通过对重点语句的理解来把握文章的内在思想感情。

五、教学过程

(一)观看录像,导入新课

1、播放草原风光录像,配乐《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学生边欣赏边想怎样概括地描述草原的绮丽风光。

2、同桌交流,概括草原的绮丽风光。

3、师:谁来给大家描述一下草原美丽的风景?

生:那里天是那么蓝,飘着几朵白云,那一望无际的天底下是成群的牛羊。放羊的姑娘手里拿着鞭子,正在高歌一曲。

生:蔚蓝的天空中飘着白云,一眼望不到边的草原上,牛羊在悠闲地吃着草,清清的湖水泛着微波,此情此景真使人难忘。

4、师:今天老师和你们去草原看看那里的优美风景和热情的蒙族人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每个字音。同桌互读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继续自由读课文,要求一定要把课文读得正确、流

利。

3、指名朗读(或开火车读),检查是否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学生依据读得正确流利的标准自评,互评)。

4、默读全文,想一想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桌交流。

5、指名说。

生:这篇文章主要讲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热情好客的蒙族人民。

生:课文主要讲了草原的迷人景色和蒙汉两族的深情厚谊。

(三)理清文章脉络,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1、默读课文,找一找作者都去了哪些地方,画出有关语句。(初见草原——接近陈巴尔虎旗——蒙古包外——蒙古包内——蒙古包外)

2、同桌或小组交流。

3、反馈层次划分的情况。

4、自由读课文,想想,在这五个地方,作者各写了什么呢?给每段加个小标题。(草原美景、欢迎远客、亲切相见、热情款待、联欢话别)

5、教师作必要指导。

6、四人小组交流,互评。

7、反馈。

(四)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体会草原静态美。

(1)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1自然段,想一想老舍笔下的草原是一幅什么样的美景,你又有什么感受?

(2)同桌或前后同学交流。

(3)全班反馈讨论。

师:哪位同学愿意和大家交流一下你的感受呢?

生:“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句话使我感受到了草原美得像一幅赏心悦目的风景画。

生:我感受到了草原的色彩特别美。

师:你的感受很好,作者描写草原色彩,突出了哪种颜色?请同学们再认真读课文,找出描写草原色彩的句子好好读一读,想一想,作者是怎样突出描写草原色彩的。(学生认真读课文,自由交流)指名朗读描写草原色彩的句子。

师:大家一起说,作者用哪个字突出了草原的色彩,为什么?

生:(齐答)绿色,因为草是绿色的,写草原的颜色就要突出一个“绿”字。

生: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小丘比作了中国画。 生:还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师:找一找哪点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一起读运用夸张手法的句子。

内蒙古草原风光句段第二篇
《内蒙古草原资源》

内蒙古自治区内的大草原主面积8666.7万公顷,其中有效天然牧场6818万公顷,占全国草场面积的27%,是我国最大的草场和天然牧场。最著名的要数呼伦贝尔大草原,是世界上天然草原保留面积最大的地方,是我国最大的无污染源动物食品基地。内蒙古自治区是全国东西跨度最长的省区,与黑、吉、辽、冀、晋、陕、甘、宁八省区相邻,周边有哈尔滨、长春、沈阳、北京、天津、太原、银川、兰州等大中城市。

除了内蒙古自治区内广阔无垠的天然优质草原外,内蒙古大草原还延伸到周边多个省份。尤其是在与内蒙古自治区毗近的2个蒙古族自治州、7个自治县内的广阔延伸。例如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则是非常著名的古老而美丽的木兰围场,曾是清代的皇家围猎草原;坝上草原和康西草原距北京仅有几十公里。而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拥有草原469万亩,是黑龙江省最大的草原„„

内蒙古大草原的自然区域至少占到全国草场面积的35%以上。

从地理地貌上看,内蒙古高原东起大兴安岭和苏克斜鲁山,西至甘肃省河西走廊西北端的马鬃山,南沿长城,北接蒙古人民共和国。海拔1000多米,地势起伏微缓,有明显的季相变化。适宜禾本科、菊科的生长,从而造就了广袤无垠的内蒙古大草原。

中国著名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翦伯赞曾在其名著《内蒙访古》一文中指出,“一出居庸关,经过了一段崎岖的山路以后,便在我们面前敞开了一片广阔的原野,一片用望远镜都看不到边际的原野,这就是古之所谓塞外。”可见内蒙古高原的自然延伸,使得中国北方许多地区都具有相类的地貌特征,这为内蒙古大草原的自然延伸奠定了地质基础。

内蒙古大草原是国家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单就内蒙古自治区内的大草原来看,从北部的呼伦贝尔草原到西南部的鄂尔多斯草原,从东部的科尔沁草原到西部的阿拉善荒漠草原,总面积达8666.7万公顷,其中可利用草场6818万公顷,约占全区土地面积的60%,占全国草场总面积的1/4以上,居全国五大草原之首。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科尔沁、乌兰察布、鄂尔多斯和乌拉特6大著名草原,生长着1000多种饲用植物,其中饲用价值高的就有100多种。尤其是羊草、羊茅、冰草、无芒雀麦、披碱草、野黑麦、黄花苜蓿、野豌豆、野车轴草等禾本和豆科牧草,是著名的优良牧草。肥美的草原,孕育出丰富的畜种资源。

内蒙古大草原所处纬度较高,主要位于北纬40—45度之间,世界畜牧专家确认,40—45度左右是最佳的奶源纬度带。而内蒙古大草原恰恰位于北纬40—45度左右这一天然养牛带上,与欧洲、南美、新西兰处于同一纬度;内蒙古大草原日照充分,全年太阳辐射量从东北向西南递增,日照时数从东部的2700小时,逐步增至西部阿拉善盟、巴彦淖尔市的3400小时以上。充足的日照,更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丰富自然的植被食物链,尤其是独特的饲草饲料资源,富含奶牛所需的粗蛋白、粗脂肪、钙、磷等多种营养素,为奶牛提供了最优质的营养。

当前,农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三大问题:一是种质资源的减少和丧失;二是土地资源和土壤肥力下降;三是生态环境退化和污染的加剧。根据我县的草地资源现状,笔者提出如下利用对策。

????3.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积极组建一支业务素质过硬的草原执法队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将我县草地资源纳入县乡两级人民政府管理,业务部门组建草原执法队伍具体实施,根据所属关系颁发草原证,核实具体法人管理;推行草地家庭承包制,落实草地生产经营、保护与建设的责任,调动农民保护和建设草地的积极性,形成“政府搭台、业务部门组织、群众唱戏、全社会抓”的新格局。

????3.2?利用科技手段,提高土地生产能力,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3.2.1?施用稀土元素,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效应。

????在天然草地合理喷施稀土元素,可使牧草增产。赵吉等研究显示,在牧草生长季节喷施质量分数为1000×10-6,次数为1~2次,时间6~7月,土壤中微生物总数有明显增加,特别

是好气细菌数量可增加1倍左右;磷酸酶的活性有明显的提高,提高幅度在1倍左右,且这种效应可持续1~2年。因而适量施用稀土元素对草地土壤的供磷能力和有机物转化能力,并促进牧草生长[4]。?

????3.2.2?施用有益菌制剂,改善土壤结构和土壤生态条件,增加土壤养分,促进牧草生产。 ????草地土壤中有机质积累的主要原因是冷季长,气温低,微生物处于休眠或半休眠状态,分解有机质弱,为加速矿化有机质,释放更多养分供给牧草生长,筛选分解有机质能力强的偏低湿的有益微生物,如纤维分解菌、固氮菌、溶磷菌等,制成菌剂施入草地中,可以加速有机质的矿化,同时可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微生物数量增加,增强土壤的生物活性,既有经济意义,又有生态意义[5]。

????3.3?实施合理放牧,控制适宜的放牧强度。

????草地资源是地球上一种可再生资源,是由大气、土地、生物和生产劳动者成因决定的,属于土地资源和生物资源的综合资源。实施草地资源的合理利用,避免在生态脆弱区过度放牧对草地的破坏,可使天然草地依靠自我修复能力,复壮退化草地,确保草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更好地发挥草地水土保持和涵养水源的生态功能。要实现草地的合理利用必须控制适度的放牧强度,其方法是通过控制适宜的采食率来实现。酉阳县地处亚热带,建议采食率≤44%[1]。结合实际,在农业基础好的龙麻大坝等地实行放牧、栓放、舍养等方式;在实施高床舍饲养羊的地方,实行舍饲养羊的方式;在灌丛草地丰富的地方,实行牛、羊混合饲养方式,羊采食上层牧草,牛采食下层牧草。牛羊的饲养提倡添加牛羊类添加剂和补饲精料。 ????3.4?实行“畜牧业资源—畜产品—再生资源重新利用”的畜牧业循环经济生产流程[6]。常见的生态体系建议有:鸡粪—猪粪—养鱼—鱼塘泥肥田—农作物;农作物茎和叶—养羊、牛、兔—粪喂猪—沼气—沼渣—蚯蚓—鸡等有机循环链[7]。

????3.5?加大草地建设投入和改良力度,大力发展人工种草,推广饲草青贮、秸杆氨化、微贮等加工调制技术。

????加大草地建设投资力度,我国草地生产实践证明,平均增加1.5元人民币的投资,可增加4.5个畜产品单位,折合人民币6元[8]。多年的实践证明,种植业与种草投入与产出比分别为1:1.3和1:3,种草效益优于种粮。从生态效益看,凡是种草的地方,植被覆盖率达80%以上,地表风速降低43%,水土流失减少80%,而且可以调节空气,涵养水源,提高地力。我县自1982年以来,推行人工种草,推广优质高产牧草30余种。在草料旺盛的夏秋季节,将饲草青贮、微贮,将农作物的秸杆氨化提高其食口性,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人畜争粮问题。

内蒙古草原风光句段第三篇
《内蒙古草原》

内蒙古草原

内蒙古大草原的自然区域也并非仅限于内蒙古自治区内。从自然区域来看,内蒙古大草原在中国北方的延伸很广,就如同蒙古族的分布一样。内蒙古大草原,鲜碧如画,一望无际,尤其是以北部海拉尔为中心的大兴安岭西麓林缘草甸草场,更是目前中国最佳的天然牧场之一。

内蒙古草原相当辽阔,总面积约占全国国土的1/10。它由六大草原组成,自东向西顺次是:世界上著名的呼伦贝尔草原、科尔沁草原、植被保护最好的锡林郭勒草原、宽广的乌兰察布草原以及鄂尔多斯半荒漠草原和阿拉善的荒漠草原。内蒙古自治区内的大草原主面积8666.7万公顷,其中有效天然牧场6818万公顷,占全国草场面积的27%,是我国最大的草场和天然牧场。最著名的要数呼伦贝尔大草原,是世界上天然草原保留面积最大的地方。

从地理地貌上看,内蒙古高原东起大兴安岭和苏克斜鲁山,西至甘肃省河西走廊西北端的马鬃山,南沿长城,北接蒙古国。海拔1000多米,地势起伏微缓,有明显的季相变化。适宜禾本科、菊科的生长,从而造就了广袤无垠的内蒙古大草原。

中国著名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翦伯赞曾在其名著《内蒙访古》一文中指出,“一出居庸关,经过了一段崎岖的山路以后,便在我们面前敞开了一片广阔的原野,一片用望远镜都看不到边际的原野,这就是古之所谓塞外。”可见内蒙古高原的自然延伸,使得中国北方许多地区都具有相类的地貌特征,这为内蒙古大草原的自然延伸奠定了地质基础。

内蒙古最吸引人的当属独特的自然风光,境内同时并存有大面积的草原和沙漠,以及上千个大小湖泊。其北部草原居全国牧场之首,呼伦贝尔大草原,中部的锡林郭勒草原、希拉穆仁草原都是感受草原风光的好去处。在零星散落的蒙古包映衬下,天空纯净明亮、草地辽阔壮丽、空气清新、牛羊成群,对久居都市的人来说,这一切都是那么遥远而亲切。内蒙古的沙漠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比较著名的有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库布齐沙漠的响沙湾等。而以蒙古族为主体的民族风情更为内蒙古草原增添了淳朴自然的神韵。

蒙古包--适于游牧生活,便于拆卸;马--便于草原上的行走与放牧;蒙古袍、蒙古靴--适于骑马;那达慕大会--蒙古族最盛大的节日;蒙古包一般为圆形,大多用条木做成网壁与伞形顶,上盖毛毡,用绳索勒住,顶中央有圆形天窗,容易拆装,是蒙古族同胞居住的地方。

1、《送别》【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2、《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3、《敕勒歌》【南北】无名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4、《初春小雨》【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5、《立春偶成》【宋】张轼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6、《北山》【宋】王安石

北山输绿涨横池,直堑回塘滟滟时。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7、《出塞作》【唐】王维

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

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躲雕。

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

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雪嫖姚。

8、《丰乐亭游春》【宋】欧阳修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9、《塞上行》【唐】鲍溶

西风应时筋角坚,承露牧马水草冷。

可怜黄河九曲尽,毡馆牢落胡无影。

10、《寄刘驾》【唐】曹邺

一川草色青袅袅,绕屋水声如在家。

怅望美人不携手,墙东又发数枝花。

内蒙古草原风光句段第四篇
《五年级下册第一课草原》

五 年级下册第 1课《草原》教学设计

教师姓名: 实验小学胡丽华 东庄镇钟庄完小孙璇

教学目标与内容:(主要依据单元目标和课后题设计)

一、日积月累

(一)重点字词。

1.应会读字:渲 勒 鄂 涯

2.趣味识字(字理识字): 涯 水边,泛指边际

3.易读错字、多音字:“蒙”有三种读音„„“蒙古包”中的“蒙”读作“měng”, a.中国少数民族之一。B.蒙古国的主要民族。

“好客”中的“好”读作“hào”, “同行”中的“行”读作“xíng”,“似乎”中的“似”读作“si”

4.应会写字:毯 渲 勒 吟 迂 襟 蹄 貌 拘 羞 涩 跤 偏 涯

(1)写正确:易写错字:“吟 ”“貌”不要多一点,“襟”“ 涩”不要少一点。

(2)写美观:

①指导书写的字:涩 涯

②指导要点:半包围结构,“涩 涯”是左右结构,写时注意左窄右宽。

(2)易写错字:“襟”: 与衣服有关,衣补旁。

5.需要重点积累的词语:一碧千里 翠色欲流 襟飘带舞

(二)重点读背内容: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流畅地背诵 1、2段。

二、理解运用

(一)共性目标

1.练习概括主要内容

(1)课文主要内容: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草原秀美的景色;再描写草原迎客场面和草原联欢的情形。

(2)概括方法:段意联接法

2.体会整篇文章的表达顺序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先描写了草原秀美的景色; 再描写草原迎客场面和草原联欢的情形。

方法:课后第一题的启示,课文可以分为两大部分。

3.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1)描写草原景色直抒胸臆、精笔细描;恰当的应用比喻和拟人。

(2)描写草原人民热情写实清新质朴,不露雕饰,情景交融。

4.体会重点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教学难点)

重点词句:

句子1: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方法:1.出示草原图片体会“柔美”的感觉。

2.知识拓展“渲染”“勾勒”均是绘画用语

句子2: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方法:1.出示插图体会“襟飘带舞”。

2.体会比喻的好处。

句子3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方法:全文的中心句,联系全文理解。

4.迁移运用,仿写段落或句子:仿写第二段、第六段,练习恰当地使用比喻句,或运用动静结合的方法描述景或物特点。(教学难点)

(二)本课重点问题:(教学重点)

1.课后思考题:

(1)说说内蒙古草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

(2)联系课文,说说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

2.学生质疑:

三、情感体验:读懂课文,在草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结合课文从教学目标中选择标注)

教学准备:

一、教师:

(一)设计预习提纲。

五 年级下册第 1 课《草原》预习提纲

学校: 班级: 姓名:

一、日积月累

(一)朗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自我评价: 家长评价: 小组评价:

(二)生字:识记、书写本课生字,做到正确美观,并能正确听写。

1.易写错的字:

2.易读错的字(写出并注上拼音):

3.典型多音字(写出一两个,注音、组词):

4.趣味识字:

(以上内容可以让学生在课本上标记)

(二)词语

1.运用查字典、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课生词:一碧千里 翠色欲流 迂回 襟飘带舞,把你的理解写在文中词语的旁边。

2.你觉得课文中哪些词语值得积累,请分类写在下面。(可以在课本上用符号标记)

(三)尝试背诵:4—6段

二、理解运用

(一)整体感知

1.主要内容:

2.文章的表达顺序:

(二)文本细读

细读课文,想一想:

(1)说说内蒙古草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在文中标画出有关语句。

(2)默读思考:作者是怎样写出内蒙古草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的?哪些词语或句段写得好?在文中用波浪线标出来,并想一想好在哪里?在文中标画出有关句子,并在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

(5)自主质疑:课文有哪些难懂的地方?在文中做好标记。

三、迁移运用

试着用一段话,写写你身边一处小花园的景物在春光里的变化,练习恰当地使用比喻句,或运用动静结合的方法描述,要写出特点来。

四、拓展延伸

1.了解草原、了解蒙古族人民的民族风情。

2.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写作者的一次访问活动,却为什么要以草原为题呢?

(二)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三)课前检查预习,收集、分析预习信息,进行二次备课。

二、学生:

(一)根据预习提纲认真预习。

(二)其它准备:

1.通过上网,了解草原、了解蒙古族人民的民族风情。。

2.观察身边一处小花园,为写出景或物的特点来做准备。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出示课题,想象美丽的草原

1.出示课题:草原。介绍作者老舍。回忆曾经学过的老舍先生的作品。

2.说说你印象中的草原。

学生可以有个各种不同的描述,语言表述要流畅,还可以说说怎么会获得这样的印象。

二、预习评价。

(一)展示预习完成全面、书写认真的同学:

1.出示学生名字,榜上有名的每位同学大声喊出自己的名字。

2.展示部分同学的高质量预习提纲(书写认真、完成全面)。

(二)展示填写预习检查统计表比较认真的小组长:

三、成果展示,精讲点拨。

(一)日积月累。

1.朗读:

(1)指名学生读自己最喜欢读的段落。师生正音。

(2)重点朗读:(含易读错字较多的句段,含有本课应会认字、会写字的句段)

①第一段:注意的字音有:渲染、勾勒,学生朗读后,以上字词颜色变红,指名再读——齐读。

②第四五段:注意的字音有:鄂温克、天涯,学生朗读后,以上字词颜色变红,指名再读——齐读。

2.识记生字。

(1)出示本课生字:交流自己用有趣的方法记住了哪个字?

(2)引导趣味识记:涯 水边,泛指边际

(3)易读错字:蒙古包 好客 同行 似乎

3.书写指导

(1)写正确:(易写错字指导):出示全部生字,易写错字颜色变红(含学生找出的易写错字):吟 貌 襟 涩

①学生观察,找出易写错的笔画。

②并交流明确:“吟 ”“貌”不要多一点,“襟”“ 涩”不要少一点。

(2)写美观:按规律分类指导书写:涩 涯

强调 涩 是左右结构, 涯 与 崖,从偏旁上进行形近字区分并各自组词。

相机书写指导: 涩 涯

①出示生字,观察字形结构规律。

②交流并明确:左右结构,,三点水写时注意„„左窄右宽。 ③学生练习书写。

4.词语积累

内蒙古草原风光句段第五篇
《内蒙古草原》

内蒙古草原风光句段第六篇
《草原风情(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草原风光句段第七篇
《内蒙古草原的》

内蒙古草原的“中国策”

经济观察报

宋馥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形容7月时节的内蒙古,这首古诗最为贴切,在呼伦贝尔、锡林郭勒,茂盛及腰的草,甚至将远处的汽车,也遮去了大半。蓝天白云下的广袤大草原,总是给人无尽的畅想。

半年前的隆冬季节,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视察内蒙古时,草原被冰雪覆盖,习近平仍念出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句,表达对绿色大草原的期待。在锡林浩特市宝力根苏木冬季那达慕“五畜祈福”仪式上,习近平按照蒙古族的习俗,用无名指蘸上银碗盛着的鲜牛奶弹了三下,祝福来年风调雨顺,五畜兴旺。

保护好内蒙古草原生态,维系着中国生态安全的命门。中国的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对内蒙古这一北方生态屏障的作用,从不同角度强调其重要性。在新的历史时期,习近平指出,保护好内蒙古大草原的生态环境,是各族干部群众的重大责任。要积极探索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为建设美丽草原、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新贡献。 保护草原,同等保护耕地

内蒙古草原总面积13.2亿亩,占我国草原总面积的22%,占全区国土面积的74%。在中国版图上,内蒙古有着独特的区位和地缘,它

地处中国北部边疆,横跨“三北”,东西长2400多公里,南北宽1700多公里,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跨越了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三个气候带。

这个狭长带状的边疆大区,历来是国家生态安全的屏障,在整个生态战略中至关重要。2011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对内蒙古进行了科学定位:“内蒙古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要全面实施重点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大力推进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加强重点区域、流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构筑以草原和森林为主体、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发改委主任梁铁城在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采访时说,习近平在考察内蒙古时,谈到生态保护,特别强调了对草原的保护,并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把保护草原放在和保护耕地同等重要的位置。

在梁铁城看来,这是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论断。因为保护耕地是全民共识,18亿亩红线是底线,任何人不能突破。而纵观全国,拥有草原的省份屈指可数,内蒙古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的草原占全国草原总面积的22%。这就决定了,内蒙古草原在整个中国的生态系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草原的生态破坏了,将对整个生态文明造成毁灭性影响,甚至对民族生存带来极大影响。

每年冬季,来自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的冷高压控制着大半个中

国,气压梯度很大,常形成又冷又干的偏西、偏北风。强劲的季风,经蒙古国长驱直入中国,内蒙古首当其冲,然后是华北、东北乃至我国华东、东南部诸省。

这样的气象和气候条件,让内蒙古成为迎接寒流的第一线。当西北风到达内蒙古,受到山地、丘陵、高原等地形和草原、森林植被的长距离阻挡,由此风力大减,挟带的沙尘锐减,到达华北或东北时,已成强弩之末,大大减少了危害。

对于额尔古纳河、嫩江、辽河、海河、滦河以及黄河等河流来说,其发源地和流经地,分别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燕山北麓山地以及黄河中上游山地丘陵,广袤的草原和森林,起到了涵养水源、拦蓄径流、水土保持的作用,对这些河流的水量、泥沙含量有着深远的影响。而近些年,嫩江的水灾、华北的旱情、黄河的断流,无不与内蒙古的生态环境密切相关,这种保障生态安全的效应,就是生态屏障。 梁铁城说,近年来,内蒙古草原的保护得到了整体改善,草原沙化恶化整体上被遏制、减缓了。开展生态保护的项目区治理明显好转,国家投资的项目治理区跟没治理的地方大不一样。而下一步,则是要尽量扩大项目治理区范围,争取全覆盖。注重保护和治理同步,未治理的范围内,以自然修复为主,控制草畜平衡,继续实施生态转移战略,把多出的畜和多出的人转移出去,使其能够休养生息。 既美丽可看,又物产丰饶

对于内蒙古草原来说,单纯的保护并非全部。广袤的草原,其生

产价值和经济效益,还没有被充分挖掘。

参照2012年的数据,内蒙古牧业年度牲畜存栏达到1.1亿头(只),年生产240万吨肉类、900万吨牛奶、50万吨禽蛋和10万吨绒毛。牛奶、羊肉、山羊绒、细羊毛等特色优势畜产品产量居全国第一位;奶牛存栏、人均鲜奶占有量居全国首位,内蒙古毫无疑问是中国的农牧业大省(区)。

梁铁城认为,在继续对草原生态保护投入的同时,加大对生产能力的投入。比如在有水的地方发展人工草场,发展优质乳业、棚圈建设,通过加大投资来取得更大的效益。这样,就会提高草原的产出率,提高牧民的收入,也增加市场的供应量,使更多消费者受益。

实际上,在农畜产品的生产加工领域,拥有广阔草原的内蒙古,与畜牧业发达国家仍有不小差距。比如,农畜产品的加工率还很低,发达国家的农畜产品加工率都在90%以上,深加工率在80%以上,而内蒙古的农畜产品加工率为52%,深加工率不到20%,还处在原始加工状态和产业链的初级阶段。

以羊肉产业为例。近些年,中国人的食品消费结构正在快速变化中,对肉食特别是羊肉的消费需求,一直在快速增长中。受限于科技水平及专业化程度,中国的肉羊产业仍处在传统畜牧业阶段,饲养方式始终处于粗放、不经济的状态,生产效率较低,技术设备落后,直接限制了羊肉产品的供给水平。

与羊肉供需紧张相映照的是:从2007年到现在,市场上羊肉的价

格,已经历史性的出现了连续7年攀升,羊肉已经逐渐成为了贵族肉。即便是在羊肉主产地内蒙古呼和浩特,日常消费的羊肉,每公斤的价格也常常超过100元,很多喜欢消费羊肉的工薪阶层,已经开始望“羊”兴叹。

梁铁城指出,使草原既能充分地发挥它的生态功能,又能更好地发挥它的生产功能,草原既美丽可看,又物产丰饶。也强调加强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化,提高饲草的质量,养更多的牲畜,为全国的消费者提供绿色的、安全的牛羊肉食品。

站在全国的角度,内蒙古这个绿色的屏障,守护着大半个中国的美丽。而统一的大市场下,又有着旺盛的需求,对这个草原宝库提出了要求。可以说,做好大草原这篇文章,事关内蒙古大局,也事关中国全局。

在内蒙古新的发展思路中,对内蒙古的产业做了这样的概括:建成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建成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建成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上述的每一项,都与草原的生态保护和生产开发密切相关。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iyongwendang/263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