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忧伤

| 述职报告 |

【www.guakaob.com--述职报告】

诗词忧伤第一篇
《古典诗词的忧伤》

我与中国传统文化

若干年前的那个午后,或许是黄昏。当张爱玲第一次写下“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刹那之间,便惊艳了整个世界,万千读者的目光被她所散发的才情所淆惑,漂向遥远的中国古代。

整个两千多年的社会,积累下来的除了无数的珍宝,财富,更多的是灿烂的文化,先秦文化的百家争鸣,后来的汉赋,元曲,明清的通俗文化,更值得注目的是唐宋诗词,以及背后的哀愁与美丽,如同未从开封的美酒,芳香四溢,馥郁了大段的流年。

且不说李白的豪放,杜甫的沉郁,但是元稹,李商隐,又何尝不是艳惊四座。然而,唐代一干文人中,唯独喜欢杜牧,喜欢他的“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梦”,从此,扬州只是他一个人的扬州。哪怕是李白也曾写过“烟花三月下扬州”这样氤氲妩媚的句子,依旧抵不过杜牧在扬州的十年一梦。

相比唐诗,更爱后来的宋词,词是有风骨的,“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小山以其清丽动人的小令,为宋词做了第一次推广,轻灵飘逸,使人一见清新,再见倾心,从此,属于词的世界已经到来。

宋词的巅峰只属于苏轼,自从他写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一地位已经确定。哪怕辛弃疾拍遍栏杆,灯火阑珊;哪怕“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已深入落魄文人的灵

魂……更不要说秦观姜夔等人….年轻时的豪放,后来的豁达,苏轼已不再是一个文人,更是一种文化,“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一阕江城子,句句都深含了令人摇曳的的哀怨,将相思化为一杯断肠毒酒,有绝世的香浓,可惜,饮一口,会断肠。

或许,唯一能够比肩苏子的只有一个——李煜,那个被称为词中之帝的长不大的孩子。重光传世的词作无一不是精品中的精品,或是香艳异常,或是沉郁悲痛。作为亡国之君,于国于家都是客。但是,也正是这样的境遇,成就了他在中国文坛上的绝无仅有的地位。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他的词更是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不需丝毫的修饰,浑然天成鬼斧神工。他以赤子之心生以赤子之心死,也是以赤子之心,成为词中之帝,只是,好日子如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人生若只如初见”,纳兰的词早已是传遍街头巷陌。他,堂堂相国公子,却是如此与众不同。或许,他从来不是一个常人。豪放只是外在的风骨,忧伤,才是内敛的精魄。纳兰,才是千古伤心人的代表,“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不知道纳兰词少了悼亡词会怎样?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其实,面对容若任谁也无法空谈忧郁……纳兰以及其平淡的格调和独有的沉郁忧伤,为封建社会的传统文化唱响了最后一个高音,纳兰之后,再无诗词。也许,除了龚自珍的那一句“万人丛中一握手,使我衣袖三年香”,仅此,而已….

对于有思想的文人,笔下思想瞬间的闪光是在平常不过。也许,对于他们,当时只道是寻常,给我们的只是膜拜,只剩膜拜。

诗词忧伤第二篇
《那些美丽忧伤的诗词》

情深不寿,慧极必伤。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春梦觉来心自警,往事般般应。

别后不知君远近,海阔鱼沉何处问,渐行渐远渐无书。

二十四诗品 之悲概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iyongwendang/263332.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