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名人的对联

| 述职报告 |

【www.guakaob.com--述职报告】

关于名人的对联第一篇
《描写名人的对联》

(1)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州。(李白)

(2)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苏东坡父子三)

(3)哀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屈 原)

(4)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屈 原)

(5)鹿野舟沉王业兆,鸿门斗碎霸图空。 (项 羽)

(6)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项羽、勾践)

(7)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司马迁)

(8)云过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茵。 (苏 武)

(9)青冢有情犹识路,平沙无处可招魂。 (王昭君)

(10)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 (诸葛亮)

(11)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谨慎;仰宗臣之遗像,万古清高。 (诸葛亮)

(12)功在朝廷,原不分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须辨襄阳南阳。 (诸葛亮)

(13)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 (诸葛亮)

(14)质而绮,真且醇,自可传之千古;樽中酒,篱下诗,岂甘了此一生。 (陶渊明)

(15)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 (李 白)

(16)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李 白)

(17)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杜 甫)

(18)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 (杜 甫)

(19)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杜 甫)

(20)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杜 甫)

(21)枫叶四弦秋。根触天涯迁谪恨;浔阳千尺水,匀留江山别离情 (白居易)

(22)笔诤时政,心在苍生,万户争传新乐府; 堤建西湖,神归东洛,千秋永祀老诗翁。 (白居易)

(23)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剌贪剌虐入木三分。 (蒲松龄)

(24)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范仲淹)

(25)沈酣于东海西湖南州北国之游梦里溪山尤壮丽;

括囊乎天象地质人文物理之学笔端谈论自纵横。 (沈 括)

(26)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流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辛弃疾)

(27)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李清照)

(28)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 (文天祥)

(29)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果如公言,宋室可至南渡 罪名莫须有,忠冢栖霞山,长留人愿,国魂几时北来。 (岳 飞)

(30)数点梅花亡国恨,三分明月故臣心。 (史可法)

(31)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蒲松龄)

(32)英雄作事无他,只坚忍一心,能成世界能成我;自古成功有几,正疮痍满目,半哭苍生半哭公。 (孙中山)

(33)著作最谨严,岂徒中国小说史;遗言犹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 (鲁 迅)

(34)集群圣之大成,振玉声金,道通中外;立万世之师表,存神过化,德合乾坤。 (孔子 )

(35)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屈原)

(36)金石文章空八代,江山姓氏著千秋。(韩愈)

(37)韩潮学派百三汇,公起文章八代衰。(韩愈)

(38)兵甲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忧乐关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 (范仲淹)

(39)宰相状元余事之,文章义节两兼之。(文天祥 )

(40)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辛弃疾)

(41)一代君权痛蚕室,千秋史笔溯龙门。(司马迁 )

(42)玉茗堂中传蝶梦,临川集上插芳馨。(汤显祖)

(43)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绿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李清照)

(44)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 (李白)

(45)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 (李白 )

(46)缅想忠贞,补阙拾遗犹昨事;何来环佩,清辉香雾替诗魂。(杜甫)

(47)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杜甫)

(48)笔诤时政,心在苍生,万户争传新乐府; 堤建西湖,神归东洛,千秋永祀老诗翁。 (白居易)

(49)枫叶四弦秋,枨触天涯迁谪恨;浔阳千尺水,勾留江上别离情。

(白居易)

(50)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 (韩信 )

(51)青冢有情犹识路,平沙无处可招魂。(王昭君)

(52)王业不偏安,两表于今悬日月;臣言当尽瘁,六军长此驻风云。

(诸葛亮)

(53)宦游西蜀,志复中原,高吟铁马铜驼,烟尘誓扫还金阙; 诗继少陵,派开南宋,更入清风明月,池馆重新接草堂。 (陆游 )

(54)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果如公言,宋室何至南渡;罪名莫须有,忠冢栖霞山,长留人愿,国魂几时北来。 (岳飞)

(55)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去万个英雄汉 (苏轼)

诗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 (李清照)

(56)一世苦辛,化育桃李遍天下;百年禅悟,长流春色满人间 (李苦禅)

(57)辛味稼轩,清茹漱玉;湖称莲子,泉吐珍珠 (辛弃疾)

(58)偷光成才,凿壁自学,开华夏五千年长河典苑

视金粪土,英才辈出,创峄阳万古今基业楷模 (匡衡)

(59)大功在备倭,城郭依然,公云苍茫谁嗣者

圣明使海防,风波未已,吾来宏碁愧前贤 (戚继光)

(60) 照耀千秋,念当年铁面冰心建谠言,不希后福;闻风百世,至今日妇人孺子颂清官,只有先生. (包青天)

关于名人的对联第二篇
《有关名人的对联》

有关名人的对联

(01)哀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 ----屈原

(02)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屈原

(03)鹿野舟沉王业兆,鸿门斗碎霸图空。----项羽

(04)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勾践 项羽

(05)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司马迁

(06)云过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茵。---苏武

(07)青冢有情犹识路,平沙无处可招魂。---王嫱

(08)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 ----诸葛亮

(09)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谨慎;仰宗臣之遗像,万古清高。 ----诸葛亮

(10)功在朝廷,原不分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须辨襄阳南阳。---诸葛亮

(11) 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诸葛亮与刘备

(12)质而绮,真且醇,自可传之千古;樽中酒,篱下诗,岂甘了此一生。 ----陶渊明

(13)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李白

(14)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李白

(15)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杜甫

(16)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 ----杜甫

(17)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杜甫

(18)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杜甫

(19)枫叶四弦秋。根触天涯迁谪恨;浔阳千尺水,匀留江山别离情。 ---白居易

(20)笔诤时政,心在苍生,万户争传新乐府;

堤建西湖,神归东洛,千秋永祀老诗翁。---白居易

(21)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蒲松龄

(22)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范仲淹

(23)沈酣于东海西湖南州北国之游梦里溪山尤壮丽;

括囊乎天象地质人文物理之学笔端谈论自纵横。-----沈括

(24)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流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辛弃疾

(25)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李清照

(26)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文天祥

(27)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果如公言,宋室可至南渡

罪名莫须有,忠冢栖霞山,长留人愿,国魂几时北来。 ----岳飞

(28)数点梅花亡国恨,三分明月故臣心。---- 史可法

(29)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剌贪剌虐入木三分。---蒲松龄

(30)英雄作事无他,只坚忍一心,能成世界能成我;

自古成功有几,正疮痍满目,半哭苍生半哭公。 ----孙中山

(31)著作最谨严,岂徒中国小说史;遗言犹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 ---鲁迅

(32)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鲁迅

(33)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苏轼,苏洵,苏辙

一、名胜对联辑录

1、滁州醉翁亭: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2、湖南岳阳楼: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1

3、九江琵琶亭:灯影幢幢,凄绝暗风吹雨夜;荻花瑟瑟,魂销明月绕船时。

4、黄州赤壁:铜琶铁板,大江东去;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5、成都社甫草堂: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6、洞庭月,衡岳云,巫山雨,波撼气蒸,揽天下风光,堪称独步;崔灏诗,范相记,王勃序,两楼一出阁,数江南文物,各有千秋。—— (《黄鹤楼诗》《岳阳楼记》《滕王阁序》 )

二、与课文相关的名家对联辑录

1、集群圣之大成,振玉声金,道通中外;立万世之师表,存神过化,德合乾坤。——颂孔子

2、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颂屈原

3、诸葛亮:a.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b.两表一对,鞠躬尽瘁酬三顾;鼎足七出, 威德咸孚足千秋。

4、金石文章空八代,江山姓氏著千秋。——颂韩愈

5、韩潮学派百三汇,公起文章八代衰。——颂韩愈

6、兵甲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忧乐关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颂范仲淹

7、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颂文天祥

8、宰相状元余事之,文章义节两兼之。——颂文天祥

9、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颂辛弃疾

10、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撰联颂项羽、勾践

11、一代君权痛蚕室,千秋史笔溯龙门。——颂司马迁

12、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颂司马迁

13、质而绮,真且醇,自可传之千古;樽中酒,篙下诗,岂甘了此一生。——颂陶渊明

14、玉茗堂中传蝶梦,临川集上插芳馨。——颂汤显祖

15、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绿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颂李清照

16、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颂李白

17、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颂李白

18、缅想忠贞,补阙拾遗犹昨事;何来环佩,清辉香雾替诗魂。——颂杜甫

19、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颂社甫

20、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颂杜甫

21、笔诤时政,心在苍生,万户争传新乐府;堤建西湖,神归东洛,千秋永祀老诗翁。—— 颂白居易

22、枫叶四弦秋,棖触天涯迁谪恨;浔阳千尺水,勾留江上别离情。——颂白居易

23、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颂韩信。 (注:“知己”指萧何,“妇人”指漂母和吕后)

24、青冢有情犹识路,平沙无处可招魂。——颂王昭君

25、王业不偏安,两表于今悬日月;臣言当尽瘁,六军长此驻风云。——颂诸葛亮

26、宦游西蜀,志复中原,高吟铁马铜驼,烟尘誓扫还金阙;诗继少陵,派开南宋,更入清风明月,池馆重新接草堂。——颂陆游

27、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果如公言,宋室何至南渡;罪名莫须有,忠冢栖霞山,长留人愿,国魂几时北来。——颂岳飞

28、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颂蒲松龄

29、著作最谨严,岂徒中国小说史;遗言犹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颂鲁迅

30、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席;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其源。——颂三苏父子

有关历代名人的对联.----

1、孔子

(1)集群圣之大成,振玉声金,道通中外; 立万世之师表,存神过化,德合乾坤。

(2)气备四时,与天地日月鬼神合其德; 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人之师。

(3)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 同于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

2

(4)定六艺于杏坛,绍虞夏商周之统; 藏诸经于鲁壁,开关闽濂洛之传。

2、孟子

尊王言必称尧舜;忧世心同切孔颜。

3、屈原

(1)哀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 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

(2)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 当年呵璧,湘流应识九歌心。

(3)志洁行廉,忠君爱国真气节; 辞微旨远,经天纬地大诗篇。

(4)万顷重湖悲去国;一江千古属斯人。

4、项羽

鹿野舟沉王业兆;鸿门半碎霸图空。

5、 项羽,勾践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6、荆柯

督亢图中不杀人;咸阳殿上空流血。

7、司马迁

(1)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 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2)一代君权痛蚕室;千秋史笔溯龙门。

8、苏武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茵。

9、王昭君

青冢有情犹识路;平沙无处可招魂。

10、诸葛亮

(1)管乐有才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 (2)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

(3)伯仲之间见伊吕;先生有道出羲皇。 (4)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谨慎; 仰宗臣之遗像,万古清高。

(5)功在朝迁,原不分先主后主; 名高天下,何须辨襄阳南阳。

(6)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

11、陶渊明

(1)醉眠多似陶彭泽;句法参同李翰林。 (2)质而绮,真而醇,自可传之千古; 樽中酒,篱下诗,岂甘了此一生。

12、李白

(1)酌酒花间,磨针石上; 倚剑天外,挂弓扶桑。

(2)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 (3)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 一般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4)长安市上酒家眠,醉后敢将天子傲; 采石矶头明月好,当年犹说谪仙归。

(5)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6)神仙诗酒空千古,明达江天贮一楼。

(7)狂到世人皆欲杀,醉来天子不能呼。

13、杜甫

(1)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2)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 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

(3)歌咏总带忧民泪;颠沛仍怀爱国心。

(4)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 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

(5)以忠爱为心,国步多艰,匡时句出惊风雨; 为生民请命,恫鳏在抱,警世诗成泣鬼神。

(6)舟系洞庭,世上疮痍空有泪; 魂归洛水,人间改换已无诗。

14、白居易

(1)风叶四弦秋,根触天涯迁谪恨; 浔阳千尺水,匀留江山别离情。

3

(2)笔诤时政,心在苍生,万户争传新乐府; 堤建西湖,神归东洛,千秋永祀老诗翁。

15苏洵父子等

(1)一门三父子;峨眉共比高。 (2)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3)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席; 司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其源。

16、范仲淹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17、沈括

沈酣于东海西湖南州北国之游梦里溪山尤壮丽; 括囊乎天象地质人文物理之学笔端谈论自纵横。

18、辛弃疾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19、李清照

(1)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2) 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英雄汉; 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花。

(3) 载酒江湖,人比黄花瘦; 校碑栏槛,梦随玉笛飞。

20、文天祥

(1) 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

(2) 宦游西蜀,志复中原,高吟铁马铜驼,烟法誓扫还金阙;

诗继少陵,派开南宋,列入清风明月,池馆重新接草堂。

21、岳飞

(1) 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果如公言,宋室可至南渡; 罪名莫须有,忠冢栖霞山,长留人愿,国魂几时北来。

(2) 万里留长城,南渡朝庭从此小; 一抔留古墓,西湖烟水到今香。

(3) 奈何铁马金戈,仅争得偏安局面; 至今山光水色,犹照得一片丹心。

22、史可法

(1)数点梅花亡国恨; 二分明月故臣心。

(2)万点梅花,尽是孤臣泪; 一抔故土,还留胜衣冠。

(3)死含瑶草千秋恨, 魂傍梅花万古香。

23、蒲松龄

(1)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2)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24、孙中山

(1)英雄作事无他,只坚忍一心,能成世界能成我; 自古成功有几,正疮痍满目,半哭苍生半哭公。

(2)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事。

25、鲁迅

(1)著作最谨严,岂徒中国小说史; 遗言犹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

(2)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26、韩愈

天意起斯文,不是一封书,安得先生到此; 人心归正道,只须八个月,至今百世师之。

26、苏轼

公是孤臣,明月扁舟留句去; 我为过客,空江一曲向谁弹。

27、于谦

(1) 赖社稷之灵,国已有君,自分一腔抛热血; 竭肱股之力,继之以死,独留表白在人间。

(2)千古痛钱塘,并楚国孤臣,白马江边,怒卷千堆雪浪;两朝冤少保,同岳家父子,夕阳亭里,心伤两地 4

风波。

28、陆游

篇中十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29、归有光

儒术岂虚谈,水利书成,功在三江宜血食; 经师偏晚达,专家论定,狂如七子也心降。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三部曲:

郭沫若的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湘累》《棠棣之花》。

郭沫若的“漂流”三部曲:《歧路》《炼狱》《十字架》。

矛盾的“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

矛盾的“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巴金的“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阳翰笙的“地泉”三部曲:《深入》《转移》《复兴》。

洪深的“农村”三部曲:《五奎桥》《香稻米》《青龙潭》。

叶君健的“土地”三部曲:《火花》《自由》《曙光》。

欧阳山的“一代风流”三部曲:《三家巷》《苦斗》《柳暗花明》。

冯德英的“三花”三部曲:《苦菜花》《迎春花》《山菊花》。

郭小川的“将军”三部曲:《月下》《雾中》《风前》。

史书体例

1. 编年体

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

2.纪传体

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

3.纪事本末体

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4.国别体

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

5.通史

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6.断代史

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以上六种体例是按不同标准分的,实际上同一史书按不同标准可同时归入不同体例。如《三国志》属纪传体、国别体、断代史。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所主编的一本长篇编年体史书,共294卷,耗时19年。记载的历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纪元前403年)写起,一直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纪元959年)征淮南,计跨16个朝代,共1363年的逐年记载详细历史。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史书中有极重要的地位。

中国历史的全部史书,合称《二十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是其中的前四部,也是水平最高的四部,并称《前四史》。也称四大史书。

中国书籍“第一”

1.《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孔子整理。

2.《尚书》:我国第一部散文集。

3.<孙子兵法》: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孙武著。

4.《国语》: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5.《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左丘明著

5

关于名人的对联第三篇
《写名人的对联》

写名人的对联

1、请用茅盾的小说篇名补全对联:一代文章推_____;毕生心血似_____. 一代文章推子夜;毕生心血似春蚕

2、郭沫若写鲁迅:

孔子之前,无数孔子,孔子之后,一无孔子;鲁迅之前,一无鲁迅,鲁迅之后,无数鲁迅。

3、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所送的挽联(鲁迅):

著述最谨严,非徒中国小说史;遗言尤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

解说「中国小说史」,指的是鲁迅一九二○年起在北京大学讲授中国小说史课程的讲义。下联中,对鲁迅在遗嘱中谆谆告诫他的儿子万不可做空头文学家的见解,表示了充分的理解和赞许。

4、国际友人斯诺和姚克联名写的一联:

译著尚未成书,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解说:此联情深意切,语带双关,将鲁迅的《彷徨》、《呐喊》两书,分嵌联中,但却不著一丝雕饰痕迹,可谓自然妥贴,精妙奇绝。上联的「译著尚未成书」,指当时姚克与斯诺译编的《活的中国》。

5、著名文学家唐弢为哀悼鲁迅写下的挽联:

痛不哭、苦不哭、屈辱不哭,今年诚何年,四个月前流过两行泪,又谁料,这番重为先生湿;言可传、行可传、牙眼可传,斯老真大老,三十载来打出一条路,待吩咐,此贵端赖后死肩。

解说:上联说,受尽最大的痛苦、磨难不哭,受尽屈辱也不哭,但真不知道今年是什麼年月,四个月前为失去高尔基流过两行泪,谁又能料到,这次您竟溘然长逝,禁不住又流下眼泪。下联说,先生的言行品德、「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将永远传下去。我们将听从您的号令,担负起您未竟的事业。

6、鲁迅在日本的挚友佐藤村夫撰写的挽联:

有名作,有群众,有青年,先生未死;不做官,不爱钱,不变节,是我导师。 解说:三个「有」,代表了鲁迅所拥有的成就、威信和未来。三个「不」,则表达了鲁迅的志向、情操和气节。

7、、悼巴金

A、笔吐《家》《春》《秋》,杰作《爱情》《激流曲》,播惠九州,不愧文坛巨匠;

言倾《雾》《雨》《电》,丰碑《憩园》《随想录》,留芳千古,堪称学苑宗师

B、坦荡从容经历一生《雨》《雾》

豁达闲适度过今世《春》《秋》

关于名人的对联第四篇
《写名人的对联》

写名人的对联

(1) 孔子

万事文章粗,历代帝王诗

(2)屈原

志洁行廉,忠君爱国真气节;辞微旨远,经天纬地大诗篇。

(3)项羽、勾践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有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4)司马迁

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5)诸葛亮

①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

②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是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挂,水面偏能用火攻。

(6)孟子

尊王言必称尧舜,忧世心同切孔颜。

(7)李白

①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

②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8)杜甫

①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②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

(9)李清照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柳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用后主遗风。

(10)范仲俺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11)文天祥

犹留正气参天地,永生丹青照古今。

(12)岳飞

①万里留长城,南渡朝廷从此小;一抔留古墓,西湖烟水到今相。 ②奈何铁马金戈,仅争得偏安局面;至今山光水色,犹照见一片丹心。

(13)蒲松龄

①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②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14)鲁迅

①著作最严谨,岂徒中国小说史;遗言犹沉痛,莫做空头文学家。 ②译书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15)篇中十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关于名人的对联第五篇
《描写名人的对联》

描写名人的对联-一、屈原,战国时楚国政治家,出身楚国贵族。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因遭谗害去职,顷襄王时被放逐。后因楚国政治腐败,国都郢为秦兵攻破,遂投汨罗江而死。所作《离骚》,《九章》等篇,他在吸收民间文学艺术营养的基础上,创造出骚体这一新形式,以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溶化神话传说,塑造出鲜明的形象,富有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对后世影响很大。有联曰:“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 当年呵壁,清湘应识九歌心”。 二、韩信。大汉名将,得萧何举荐,登坛拜将。萧何有知己之恩,偏后来又因萧何之计夺命无常。漂母救命在前,吕雉诛杀于后。观其一生,功莫大焉,然而憾事亦多也。忍辱胯下,成就千古佳话。舍项羽,投刘邦,堪识时务者为俊杰。而后奇兵渡陈仓,以闪电战接连平定了三秦、魏、赵诸地,攻城掠地,成为汉名将之首,一跃手握雄兵的实力人物。“生死一知已,存亡两妇人” 韩信祠庙上这副对联生动形象地概括了他坎坷曲折的一生。 三、关羽。关帝庙联:“匹马斩颜良河北英雄皆丧胆; 单刀会鲁肃江南文武尽寒心”。 四、诸葛亮,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他留给后人了“智慧”、“节操高尚”的光辉形象,是东亚地区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诸葛亮武侯祠遍及我国各地,其中最出名、至今保存最好的是南阳和成都的两祠。两祠中的两幅楹联,令人回味。其一(南阳武侯祠):“收两川,摆八阵,七擒六出,五丈原设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思三顾;取西蜀,征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按金木土爻之卦,水面偏能用火攻。”这幅对联巧妙地使用数字,对得工整,概括了诸葛亮出山后27年的戎马政治生涯,综合了世代传说的种种事迹。其二(成都武侯祠):“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则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这幅对联道出诸葛亮治政治军的经验和他的高远境界。他的用兵之道,以功心为上,功城为下;治蜀采用严刑峻法,使蜀中风化肃然。一代诸葛武侯,其情,苍天可表;其义,大地为之动容;其智慧,千百流传;其忠诚,为后世人所景仰,诸葛亮可以不是军事家、不是政治家。但就凭其鞠其躬,尽其瘁,出师未捷而身先死,就可名垂华夏。后人吊曰“心悬八阵图,初对策,再出师,共仰神明传将略; 目击三分鼎,东连吴,北据魏,常怀谨慎励臣功。”“日月同悬出师表 ;风云常护定军山 ” 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谨慎; 仰宗臣之遗像,万古清高。 功在朝廷,原不分

先主后主; 名高天下,何须辨襄阳南阳。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五、韩愈,唐宪宗时,在刑部侍郎任上,他上疏谏迎佛骨,触怒了宪宗,被贬为潮州刺史。潮州韩文公祠始建于宋,历八百年而香火不断。祠联曰“天意启斯文,不是一封书,安得先生到此 ;人心归正道,只须八个月,至今百世师之” 。 六、李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一生好入名山游”,尤其是晚年,在“天风难破浪,失计长江边”的彷徨苦闷中,更常借采石山水以自娱,歌咏采石风物、抒发逸兴豪情,为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后人便在采石构筑了一座太白楼,即当涂采石矶太白楼。人们登楼纵目,可见天门双黛妩媚,青山云岚浮拂,江天一色,风月无边,确有“风月江天贮一楼”之感。相传李白醉酒跳江捉月而死,衣冠落入江中,初葬当涂,后移到此。楼内楹联颇多。其一黄琴士(清)题 “侍金銮,谪夜郎,他心中有何得失穷通,但随遇而安;说甚么仙,说甚么狂,说甚么文章身价,上下数千年,只有楚屈平,汉曼倩,晋陶渊明,能仿佛一人胸次; 踞危矶,俯长江,这眼前更觉天空地阔,试凭栏远望,不可无诗,不可无酒,不可无奇谈快论,流连四五日,岂惟牛渚月,白纻云,青山烟雨,都收来百尺楼头。”其二“谗起七言,千古人才千古恨 ;快登百尺,一楼风景一楼诗 ”;其三“ 青山埋忠骨,岂肯折腰事权贵 ;白发怀丹心,甘愿低头为庶民”; 其四 “如何邀月问天,想是平生知己少 ;只可以诗下酒 ,懒开醉眼看人忙”;其五“狂到世人皆欲杀; 醉来天子不能呼”黄山太白楼有联曰:“四壁云山开醉眼;一楼风月话诗仙”。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气,青莲居士谪仙人。七、杜甫,唐诗人,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祖藉襄阳(今属湖北),自其曾祖时迁居巩县(今属河南)。自幼好学,知识渊博,颇有政治抱负。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后寓居长安将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贫困,逐渐接近人民,对当时的黑暗政治有较深的认识。吴丈蜀题怀甫亭联:“舟系洞庭,世上疮痍空有泪;魂归洛水,人间改换已无诗”;杜甫可谓“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 八、三苏。苏洵,他青少年时,独爱交游,二十七岁始发愤读书作文,他胸怀炽烈的报国热忱,闭门刻苦攻读,不仅精通“六经”百家之说,而且下笔能写出秘千字的好文章。成了宋代的著名文学家。病逝后,英宗赠其为光禄寺丞,后追赠为“文安公”。 苏轼,苏洵之子。苏轼文章名扬天下,病逝后葬于河南郏县小峨眉山,追

谥为“文忠公”。苏轼 一生,道路坎坷,但他胸怀宽广,爱国爱民,倔强豪放,至死不衰.他既善于诗、记、文、赋;又长于书法、绘画,而且造诣很高,成绩卓著,誉贯古今。苏辙,苏轼之弟。他的仕途崎岖曲折,逝世后与兄同葬一地,追谥“文定公”。他学识渊博,“汪洋澹泊”是其文风特色。眉山三苏祠联曰: “一门父子三词客 ;千古文章四大家 ”。 九、岳飞,南宋军事家,民族英雄。少时勤奋好学,并炼就一身好武艺。19岁时投军抗辽。开始了他抗击金军,保家卫国的戎马生涯。传说岳飞临走时,其母姚氏在他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这成为岳飞终生遵奉的信条。高宗和秦桧派人向金求和,金兀术要求“必先杀岳飞,方可议和”,秦桧乃诬岳飞谋反,将其下狱。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毒死于临安风波亭,是年岳飞仅三十九岁。“千秋冤狱莫须有;百战忠魂归去来”,岳飞墓联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十、秦桧。阮元讽秦桧夫妻跪像:“咳!仆本丧心,有贤妻何至若此?啐!妾虽长舌,非老贼不到如今!”秦涧泉(清)题 “人从宋后羞名桧; 我至墓前愧姓秦”。 十一 、辛弃疾,从小生长在金兵占领地区。其祖父辛赞,经常给予抗今复地、洗雪国耻的教育。20岁那年,率领2000多人起义抗金。辛弃疾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词人,词中表现了他积极主张抗金和实现国 家统一的爱国热忱。作品题材广阔,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善于用典,也善于白描,开拓了词的疆域, 提高了词的表现力,成为南宋词坛最杰出的代表作家。辛弃疾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十二、文天祥,南宋状元。临安被围,以右丞相兼枢密使之职,奉命往敌营议和,因坚决抗争被拘,后得以脱逃,转战于赣、闽、岭等地,兵败被俘,坚贞不屈,就义于大都(今北京)。谱写一曲“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壮歌。广州文天祥祠 “犹留正气参天地 ;永剩丹心照古今”温州文天祥祠 “久要不忘平生之言,古谊若龟鉴,忠肝若铁石 ;敢问何为浩然之气,镇地为河岳,丽天为日星 。” 十三、史可法,少时家境清寒,但他苦学不懈,很有抱负。顺天督学左光斗收他为弟子。在左光斗忠孝节义思想的熏陶下,立志以身忠君报国。为保卫江南门户的繁华城市扬州,阻遏清兵南下,被俘遇害。后来嗣子设衣冠冢于扬州梅花岭下。史可法“殉社稷只江北孤城,剩水残山,尚留得风中劲草; 葬花冠有淮南掊土,冰心铁骨,好伴取岭上梅花。” 数点梅花亡国恨;二分明月

故臣心。十四、蒲松龄。郭沫若挽蒲松龄:“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蒲松龄曾作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 十五、郑成功。厦门郑成功祠 “由秀才封王,主持半壁旧江山,为天下读书人顿增颜色;驱外夷出境,自辟千秋新事业,语中国有志者再鼓雄风”。 十六、和绅, “在山泉水清 ;出山泉水浊。” 十七、翁同龢,江苏常熟人,曾任户部尚书。户部尚书古称司农。而相当于宰相的李鸿章,是安徽合肥人。当时曾有人依此做了幅对联:“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以讽议清王朝统治下的中国。 十八、戊戌六君子。康有为挽联 :“殷干酷刑,宋岳枉戮,臣本无恨,君亦何尤,当效正学先生,奋舌问成王安在;汉廷党锢,晋代清流,振古如斯,于今为烈,好似子胥相国,悬眸看越寇飞来” 十九、徐锡麟。黄兴挽联:“登百尺楼,看大好河山,天若有情,应识四方思猛士;留一抔土,以争光日月,人谁不死,独将千古让先生” 孙中山挽联:“ 常恨随陆无武,绛灌无文,纵九等论交到古人,此才不易;试问夷惠谁贤,彭殇谁寿,只十载同盟有今日,后死何堪” 二十、颂李清照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绿杨深处;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二十三、鲁迅挽联 译著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横批:痛失巨匠 陈毅元帅悼念鲁迅的挽联:要打叭儿落水狗,临死也不宽恕,懂得进退攻守,岂仅文坛闯将莫做空口文学家,一生最恨帮闲,敢于嬉笑怒骂,不愧思想权威蔡元培先生的挽联:“著述最谨严,非徒中国小说史;遗言尤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日本,一友人撰成挽联:“有名作,有群众,有青年,先生未死;不做官,不爱钱,不变节,是我导师。” 二十四、项羽墓联 西楚霸王项羽,与汉高祖刘邦争天下,兵败自刎于乌江(今安徽境内)。成败千古事,留与后人评。两千年来,人们并没有忘记项羽。安徽和县有后人修的乌江项王祠,祠中有一副对联: 司马迁乃汉臣,本纪一篇,不信史官无曲笔;杜师雄是豪士,临祠大哭,至今墓木为余悲。司马迁的《史记》中有《项羽本纪》,是大家熟悉的篇章。杜师雄则是宋朝和州的歌者。“霸王别姬”的故事也是家喻户晓。安徽的灵壁县还有虞姬墓,碑文是:“西楚霸王虞姬之墓”,两旁有一副对联:虞兮奈何,自古红颜多薄命;姬耶安在,独留青冢

向黄昏。安徽合肥还有著名的包公祠堂,大门两旁有对联:中贤将相;道德名家。正面祠堂中有楹联三副,现录其一:照耀千秋,念当时铁面冰心建谠言,不希后福;闻风百世,至今日妇人孺子颂清官,只有先生。二十五、唐伯虎墓联 明代的著名才子唐伯虎现在也是尽人皆知的了,电影《三笑》便是根据小说《唐伯虎三笑点秋香》改编拍摄而成。唐伯虎名寅,号六如,是著名的画家,与仇英、沈周、文征明等被称为明四家。因为他风流倜傥,不慕功名,又很有才气,因此,历史上关于他的逸闻、佳话流传有不少。他住在苏州,筑有桃花坞,曾写过《桃花坞》一诗,反映了他的不慕功名、不求富贵的思想,及“花前花后日复日,酒醉酒醒年复年”的生活情趣。俞平伯先生曾指出《红楼梦》里林黛玉的《葬花词》是受唐伯虎的影响。其实唐伯虎对曹雪芹的影响还不止于此。唐伯虎死后,人们为他修建了祠堂,也题了一些对联,如: 才子风流,岂在色字;名贤忠正,不附权奸。沧浪亭中,吴郡名贤占一席;桃花坞里,金阊遗迹足千秋。究竟唐伯虎是一个怎样的人,如何正确地认识他,前一联做了一定的评价。清代宋荦在苏州任职时,曾为唐伯虎修墓,有人题对联:在昔唐衢常恸哭;祗今宋玉与招魂。宋荦在当时也是有名的文人,因此,这副对联含有才子怜才子,惺惺惜惺之意二十七、郭沫若悼高尔基和鲁迅 方悬四月,叠坠双星,东亚西欧同陨落;钦诵二心,憾无一面,南天北地遍拾魂 平生功业尤拉化;旷代文章数阿Q。 二十八、悼屈原 志洁行廉,忠君爱国真气节;辞微旨远,经天纬地大诗篇。 万顷重湖悲去国,一江千古属斯人。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二十九、写孔子 气备四时,与天地日月鬼神合其德;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人之师。 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于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 定六艺于杏坛,绍虞夏商周之统;藏诸经于鲁壁,开关闽濂洛之传。 三十、写苏武:云边断雁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茵。三十一、写司马迁: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 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三十三、写白居易:枫叶四时秋,根触天涯迁谪恨;浔阳千尺水,勾留江山别离情。 三十四、写范仲淹: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三十五、写曹操北平袁绍,南拒孙刘,青梅煮酒间,问天下英雄有几?因事设奇,唯才是举,铁槊赋诗处,笑人

关于名人的对联第六篇
《000110描写历史名人的对联》

描写历史名人的对联

(01)哀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屈 原)

(02)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屈 原)

(03)鹿野舟沉王业兆,鸿门斗碎霸图空。 (项 羽)

(04)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项羽、勾践)

(05)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司马迁)sxllde

(06)云过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茵。 (苏 武)

(07)青冢有情犹识路,平沙无处可招魂。 (王昭君)

(08)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 (诸葛亮)

(09)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谨慎;仰宗臣之遗像,万古清高。 (诸葛亮)

(10)功在朝廷,原不分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须辨襄阳南阳。 (诸葛亮

(11) 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 (诸葛亮)

(12)质而绮,真且醇,自可传之千古;

樽中酒,篱下诗,岂甘了此一生。 (陶渊明)

(13)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 (李 白)

(14)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李 白)

(15)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杜 甫)

(16)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 (杜 甫)

(17)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杜 甫)

(18)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杜 甫)

(19)枫叶四弦秋。根触天涯迁谪恨;

浔阳千尺水,匀留江山别离情 (白居易)

(20)笔诤时政,心在苍生,万户争传新乐府;

堤建西湖,神归东洛,千秋永祀老诗翁。 (白居易)

(21)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剌贪剌虐入木三分。 (蒲松龄)

(22)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范仲淹)

(23)沈酣于东海西湖南州北国之游梦里溪山尤壮丽;

括囊乎天象地质人文物理之学笔端谈论自纵横。 (沈 括)

(24)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流去;

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辛弃疾)

(25)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李清照)

(26)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 (文天祥)

(27)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果如公言,宋室可至南渡

罪名莫须有,忠冢栖霞山,长留人愿,国魂几时北来。 (岳 飞)

(28)数点梅花亡国恨,三分明月故臣心。 (史可法)

(29)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蒲松龄)

(30)英雄作事无他,只坚忍一心,能成世界能成我;

自古成功有几,正疮痍满目,半哭苍生半哭公。 (孙中山)

(31)著作最谨严,岂徒中国小说史;

遗言犹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 (鲁 迅)

(32)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鲁 迅)

关于名人的对联第七篇
《名人与对联》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iyongwendang/264544.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