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教案】
第七章 认识国家
第一节 《日 本》教学设计
——亚洲东部的岛国
姓名: 李静娴
单位:肇庆广宁县古水中学
联系电话:14718361387 0758-8751330
邮编:526300
一、对课程标准的解读
新的课程标准对认识国家地理有九点目标要求(课标):(1)在地图上指出某一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2)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某一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指出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和突出的自然灾害,并简单说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3)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某一国家自然条件特点,说出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4)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某一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5)举例说出某一国家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方面的经验、教训;(6)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某一国家交通运输特点以及主要城市;(7)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某一国家的种族、民族、人口、宗教、语言等至少一个方面的概况;(8)用实例说明一个国家的自然与社会环境对民俗的影响。(9)举例说出某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中图版的实验教材在国家尺度上选择了6个国家: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巴西、俄罗斯和埃及。希望通过对6个国家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认识国家地理的学习方法,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
二、对教学内容的分析
本节教材需要用二个课时,本节课时主要讲述日本的自然概况,涉及的课程标准有(1)在地图上指出某一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2)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某一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指出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和突出的自然灾害,并简单说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三、对学习对象的分析
通过前两章“认识大洲”和“认识地区”的学习,部分学生基本能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但是大部分学生在认知上认为地理学科不是中考学科,学不学没多大关系,只要及格就行,久而久之,对主要学科兴趣越高,对一般学科兴趣很低,造成学生无心抓好一般科目的学习,师生都处于被动地位。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日本的自然环境,了解地震和防震的相关知识
(2)过程与方法
A、通过收集图片、查找文字资料、小组讨论、分析处理资料,逐步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性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B、初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方法,提高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和地理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防震意识和环保意识
五、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日本的自然环境,了解地震和防震的相关知识
六、教学策略
教学中强调图、数据的运用,通过设计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
七、教学过程
教学案例【中图版《日本》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日本
一、教学内容标准【中图版《日本》教学案例】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三、教学过程设计
●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教师活动:首先放映一段《名侦探柯南》的卡通片。让学生在世界地图上找到动漫主人公柯南的家———日本;然后展示日本的地形图(图7.2),要求学生在地图上找到北海道、
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并描出轮廓。标出日本首都东京以及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北九州、广岛、长崎等重要城市。
学生活动:收看卡通片;根据教师要求在世界地图上(图7.1)找出日本的位置,并描出日本四个大岛的轮廓,以加深印象。(教师在班内巡视,观察每名同学的参与程度,并个别指导)
教师活动:大屏幕显示图7.1日本地形图和卡通人物柯南的图片。结合图片教师利用“柯南”的身份给学生布置活动练习: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在认真观察日本地形图的基础上(图7.2),充分挖掘地图上蕴藏的各地理知识要素。各小组内部通过讨论,然后以竞赛的形式。看哪个小组由地图上挖掘出的知识点多。(注:这些知识有读图获取的,有分析得出的。教师应提前给出读图提纲,引导学生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
学生活动:学生进行分组,小组成员通过观察地图进行分析讨论,通过图7.1理解日本的地形地貌特征、气候、植被、水利、土地资源等特点,以及由于受到这些地理条件的限制,对日本的工农业分布,经济活动和人口等方面的诸多影响。如海岸线长,使日本的渔业、造船业较发达,且便于对外交流;而多山地丘陵的地形使日本本来就不大的国土,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变得更为紧张。小组之间互相竞赛,看哪个组能够从地图上准确地挖掘出更多的地理要素。学生通过竞赛总结出日本的地理特征、气候特点以及由于自然环境给日本工业、农业等经济方面和人口方面所带来的影响。(教师可以适时地加入学生的讨论,如果学生有困难,还可以进行全班或个别小组的指导或点拨)
教师活动:教师继续利用“柯南”的身份,到富士山旅游,播放富士山风光的视频。并由“柯南”介绍富士山是日本第一高峰,然而这么美丽的山峰却是一座火山,进而引出日本的火山和地震。
让学生直观感知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并通过活动中图7.5回答:日本为什么火山、地震活动这么频繁?
教师追问:火山地震能给人类带来灾难,但是,在火山非活动期间,火山可以为人类造福吗?
学生讨论:为什么同样震级的灾害,日本的损失程度比其他的国家小。讨论日本预防火山、地震减轻灾害损失的方法。并对照我国的情况,研究讨论减灾防震的一些常识和措施。
学生活动:观看富士山风光的视频课件,领略世界名山的风采;对教师给出的图7.5进行研究讨论,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带的成因。结合日本利用火山的办法,学会辩证地分析地理环境问题。火山爆发后沉降下来的火山灰是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火山在非活动期间,可以开辟为旅游地和地学科研基地。在图7.5上对比我国和日本的位置,得出我国也是属于地震活动较频繁的国家。学生之间通过讨论日本对国民的减灾防灾措施,借鉴日本的经验,交流总结减灾防震和变害为利的方法。
●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教师活动:利用“柯南”的身份,请学生列举自己身边见过或使用过的日本的产品。结合教材上该部分的资料,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世界最高收入国家之一、在国际金融中所占的比重很大、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以及日本的工业产品行销全世界等几个方面和日本主要产品的输出地图(图7.11),1998年日本主要产品占世界市场的百分比(图7.12),导出日本是经济强国的概念。
大屏幕展示日本主要工业原料来源(图7.9),1998年日本进口的主要工业原料所占的百分比(图7.10),日本的太平洋沿岸工业带图(图7.13),带领学生回忆“多火山、地震的岛国”部分共同讨论过的日本的地理位置,海岸线、土地、资源等分布情况,归纳出日本的自然条件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和制约作用。
学生活动:列举见过的和使用过的日本产品。分组研究分析教师给出的图表,小组成员讨论、评价日本的经济实力和在世界经济领域中所占的重要地位。
教师指导:共同讨论过的日本的地理位置、海岸线、土地、资源等特点,归纳出日本自然条件对经济的优势条件及制约因素。(教师在教室中巡视,及时帮助或给予学生适当的提示)
教师活动:通过归纳出日本自然条件对经济的利弊两方面的影响,组织学生探究日本形成以加工贸易为主经济的原因,即为什么日本把眼光瞄准海外市场。
教师追问:日本把工业区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主要原因。
教师鼓励:借鉴日本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因地制宜、力所能及地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由于日本地域狭小,资源贫乏,工业原料和燃料需大量从国外进口;国内市场狭小,工业制成品需大量出口,经济发展对外依赖非常严重。日本根据本国的国情,发挥科学技术先进和劳动力资源充足的优势,利用多天然良港和航海业发达的有利条件,将眼光瞄准世界,因此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是日本经济的一大特点。同时,日本将工业集中分布于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也是为了便于原料、燃料的进口和产品的出口。学生结合我国国情,为祖国和家乡的经济建设进言献策。
教师活动:屏幕出示1998年日本主要产品占世界市场的百分比(图7.12)和日本主要产品的输出地(图7.11)。将学生分组,研究所给图表,分析日本的经济发展现状,讨论总结日本把眼光瞄准海外市场,加大海外投资,积极开发海外市场的主要原因。
学生活动:分组对图表观察,研究,依据日本经济在世界范围内所处的位置,以及日本经济自身的特点,设置正方、反方,组织辩论。正方的辩题为日本的经济活动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较大;反方的辩题为世界经济对日本的经济活动影响较大。通过辩论,使学生对日本经济活动有个全面的正确的科学认识。
学生活动:观察教师给出的图表,分组讨论分析日本的经济现状,总结日本把眼光瞄准海外市场,加大海外投资,积极开发海外市场,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原因:地域狭小,
资源贫乏,工业原料和燃料需大量从国外进口;国内市场狭小,工业制成品需大量出口,运输成本较高,经济发展对外依赖非常严重。
学生活动:分组扮演正反两方,展开课堂辩论(辩论适可而止,只要让学生感受到日本经济与世界经济密不可分的关系即可)。
初一地理教学案例设计之
《日本》
前言及提要:在我讲解日本这一个国家的时候,总怀着一种复杂的心情:日本即是一个美丽的国家,但同时又是一个曾经给我们国家制造无数灾难的国家,日本有很许多的国际友人,但也有不可饶恕的日本军国主义恶魔,日本是一个小小的岛国,但同时又是一个虎视眈眈整个亚洲的经济军事强国。做为一个地理老师,学生第一次在地理课本中学习日本这一个国家,这样一个民族,我深深的知道,在这个时候,我不仅仅是一个地理老师,我更是一个历史老师,我要在学生学习地理的时候永远记住一句话: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案例之引入:
因为我们学校今年装备了班班通工程,学校也建设了电教室,上网学习已经在我们学校实现,每个老师办公室里面也有电脑可以上网,所以我在上课的时候给学生先提出了几个问题让学生记在纸上,可以通过查资料,问家长,看课本,上网,报纸等各种形式来了解日本这一个国家,我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
1、你听说过日本这一个国家吗?你在哪些电视
电影中看到过日本人?日本人是什么模样?(让学生先在心中有一个基本的意识:日本人是经常出现在我们的影视作品中的)
2、日本侵略过中国吗?为什么要侵略中国?为什么我们要叫小日本,要叫日本鬼子?(启发学生自己去了解历史,重视历史)
3、日本人现在生活的怎么样?现在的日本可怕吗?(让学生立足现实,了解中国,了解日本)
4、做为一个中国人,面对一个这样的国家,我们国家应该怎么办?(在国家层面堤防日本)
5、做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办?(上升到实际行动)
。。。。。。。。。。。。。。。。。。。(学生查资料,学生讨论交流,学生互相帮忙,第一节课结束,有的学生要回家问父母等等。同时,我要了电教室的钥匙,学生在第二天中午全部带上本子到学校电教学上网查资料四十分钟。。。。。。)
在我第二节上课的时候学生这一次有备而来,我把我的学生回答的一些问题记录如下,可能不太完整: 学生A:老师,老师!我在《小兵张嘎》中看到过日本人!他们可坏了,到处杀人,但最后还是被我们
打败了!(老师引导他唱一下小兵张嘎的主题歌:1937年啊,鬼子就来到了中原——学生一下子热情高涨起来了!)
学生B:老师,老师!我在地道战和地雷战中看到过日本人,我们打的日本人四处逃散!(我引导学生唱地道战的歌曲,地道战,地道战———)
学生C:老师,老师,我来说,我在亮剑中看到了日本人,他们不都是打败仗,他们杀害了我们许多的中国军人和中国老百姓,他们不是人!是畜生!(我一下震惊了,学生开始了解真实的战争,我开始引导他们了解抗日战争)
学生D:老师,我觉得日本有许多动画片做的很好,我看过《樱桃小丸子》《聪明的一休》,我可喜欢看了。(我引导学生了解日本的文化,特别是日本的动漫产业)
学生E:老师我们身边有许多日本的产品,比如照相机,比如我们班班通上用的投影机都是日本的产品。(我开始引导学生了解日本的经济)
学生F:老师我还听说过日本的311大地震!死了好多的人!(我开始引导学生了解一下地震的形成,为什么日本多地震)
学生G:老师老师,做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一定
要消灭小日本!(我为学生的回答感到可笑,但同时也知道他一定是查了许多的资料,才会有这样的回答!)
学生H:老师我长大了要当兵,当人民解放军,保卫我们的国家!(我引导学生保家为国的责任和重要性)
学生I:老师我们要学习日本的科技使我们的国家更加的发达,使我们的民族更加强大。(我引导学生要开始认真努力的学习)
。。。。。。。。。。。。。。。。。
一节课的讨论结束了,下面知识的讲解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学生也学习的很快,不但没有耽误时间,还完成了导学案和作业。我深深的感觉到自己责任的重大,自己不仅仅是一个地理老师,更上一个老师——一个教育我们下一代保护我们的家园的老师,在课堂的最后,我给学生放了一首歌曲,做为结束,这首歌曲的名字是——《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