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科学一单元视频

| 教案 |

【www.guakaob.com--教案】

六年级上册科学一单元视频(一)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第一课

头站乡中心学校师生共用讲学稿系列

年级:六年 学科:科学 主备教师:何蓉蓉 审核:张金娟

内容:第1单元第1节使用工具 课型:新课 时间:2013-9-1

学习目标:知道各种装置如:杠杆、滑轮、斜面等,都是简单机械。在生活中被

习惯的称为工具。

学习重点: 选用不同工具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工具和机械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些事情,恰当地选用工具和机械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学习准备:记录表(学生);常用工具,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老虎钳(教师);钉有三个图钉、2个铁钉、两个木螺丝钉的木板一块。 知识链接:查阅相关资料回答下了问题:

1.列举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工具。2.我们在生活中使用过哪些工具?

三、知识应用:

1、羊角锤可以做( )、( )使用。

2、在工作时,能使我们或、、 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做 。 四、能力提升:连一连:

将下列工具和用途用线连接起来:

裁衣服 螺丝刀 起钉子 钉钉子 羊角锤 开酒瓶 剪子 起图钉 镊子 撬石头 水果刀 开瓶器 撬棍

五、课外延伸:找出日常生活中的常用工具及其主要用途。 六、自我评价:

七、课后反思:

拧螺丝 削水果皮 夹药棉 剪头发

六年级上册科学一单元视频(二)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题

1、要知道我与去年比较,身体发生了变化,就应该测量我的 、 、 、 、 等数据。

2、从三年级到六年级,我身体变化比较明显的是 和 。

3、从统计结果看,我班女生的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比男生 和 。

4、观察课本第3页中间图,人在一生中一般要经历 、 、 、 和 。

5、自己与妈妈或爸爸在形态特征等方面相似的现象,是一种 现象。

6、世界上最早提出“地球说”的是 。

7、我国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认为“天地”就象一个,地球是 ,蛋清、蛋壳就是 。

8、1519年9月,航海家率领船队历时三年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9、地球上的七大洲、、 、 和 、 、 、 。

10、在地球仪上,有一条将“地球”平均分成南北两个半球的圆周线叫 ,在南北半球上各有一条纬线 叫 和 。

11、地球最北端的一点叫。

12、地图上的颜色表示地形的高低,颜色越深的表示地形、地势越、颜色越浅的表示地形、地势越 。

13、“0-360千米”表示地图上1(厘米)的距离,地球上的实际距离为 。

14、地球的表面积约,半径平均约 ,地球赤道周长约 。 15、联合国将每年的4月22日定为 。

二、问答题

1、人类认识地球经历了哪些艰难历程?

答:

2、地球陆地上是山多还是平原面积大?

答:

3、在月球上看地球,地球是什么样子的?

答:

4、从地图上看,我国的地形有什么特点?

答:

5、我国的地形象什么形状?

答:

6、长江、黄河的源头在哪里?

答:

7、为了保护地球环境,我们应该做些什么?(自由发挥)

8、动物、植物有遗传现象吗?举例说明。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6-9课)测试题

一、填空题

1、“太阳中心”学说是 的天文学家 于1543年在 中提出来的。 2、昼夜交替现象是由于 引起的。

3、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约为 天,地球绕轴自转一周约为

4、地球的自转的方向是 自转。

5、我国大陆最早见到太阳升起的地方是 ,最晚见到太阳升起的地方是 。

6、一天之中,温度最高的时候是 左右,温度最低的时候是早晨 左右。

7、一天中气温变化趋势是早晨6点-下午2点 ,下午2点-早晨6点 。

8、太阳照射地面的情况与温度的变化关系是 。

9、人类一般是白天 ,夜晚 ,猫头鹰则是白天 ,夜晚 。

10、大多数植物是白天 夜晚 。

二、问答题

1、地球绕太阳公转和绕地轴自转时,地轴的北极始终对着哪个方向? 答:

2、太阳是不是宇宙的中心?

答:

3、引起一天中气温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养鸡场为什么要用电灯给蛋鸡照明?

答:

5、为什么要在黑暗处养蚯蚓?

答:

6、经常睡懒觉的人为什么会发胖?

答:

7、昼夜温度变化对动物、植物的行为有哪些影响?

三、技能题

【六年级上册科学一单元视频】

1、“昼夜交替”模拟实验你做过的,请回答以下问题:

(1)、你的猜测是:

(2)、你做实验的方法和过程是:

(3)、你的结论是:

2、分别说出三种以上的在白天和夜晚活动、生长的动物和植物。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10-16课)测试题

一、填空题

1、我们经常在 、、 等地方见到卵石。

2、我发现卵石大都集中在河床的 游。

3、往石灰岩上滴几滴稀盐酸,我发现石头会 。

4、我曾经进过溶洞,我观察后发现,钟乳石是 、石笋是 。

5、黄河流到河南省郑州市以后,河床就逐渐高出两岸达米以上。

6、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

【六年级上册科学一单元视频】

7、到了黄河的中下游,河中的泥沙含量达到每立方米多千克。

8、沙尘暴多发生于、和干燥的 的地表。

9、我国沙尘暴发生的次数随着工业的发展在逐年。

10、我们都知道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时间为 ,地震强度为 级。

11、20世纪初,德国的科学家 提出了 。

12、在2亿年以前,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是 。

二、问答题

1、河滩上的卵石是从哪里来的?

答:

2、河流上游的岩石是怎样变成下游的卵石的?

答:

3、溶洞的形成应具备哪些条件?

答:

4、黄河下游河床中沉积下来的泥沙等物体是从哪里来的?

答:

5、黄河两岸的大量泥沙流失沉积到黄河中,是哪些原因造成的?产生沙尘暴的原因的什么?

答:

六年级上册科学一单元视频(三)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第二课

头站乡中心学校师生共用讲学稿系列

年级:六年 学科:科学 主备教师:何蓉蓉 审核:徐健愉

内容:第1单元第2节杠杆的科学 课型:新课 时间:2013-9-2

学习目标:1、知道杠杆的三个点: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

2、知道三种杠杆: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 学习重点:1. 知道杠杆的三个点: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

2.知道三种杠杆: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

学习难点:知道三种杠杆: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并能区分清楚生活中的具体工具有哪些。

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资料回答下了问题: 1.你了解的杠杆有哪些特点?2.生活中你用到哪些杠杆,举出例子。

三、知识应用:

1、杠杆的三个要素是( )、( )、( )。【六年级上册科学一单元视频】

2、生活中有三种杠杆,它们是( )、( )、( )。 3、省力杠杆的特点是( )。 4、费力杠杆的特点是( )。 5、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特点的是( )。 四、能力提升:连一连:

将下列工具和杠杆的种类用线连接起来:

筷子 省力杠杆 天平 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 撬棍 费力杠杆 铁皮剪子 五、课外延伸:找出日常生活中的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 六、自我评价:

七、课后反思:

羊角锤 镊子 钳子 理发剪子

六年级上册科学一单元视频(四)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 工具和机械

一、使用工具

1. 机械 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2.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 简单机械 。

3.用螺丝刀可以比较方便的把螺丝钉从木头中取出,用羊角锤可以比较方便的把铁钉从木

头中取出。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

二、杠杆的科学

1.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 杠杆 。

2.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 支点 ;在杠杆

上用力的位置叫 用力点 ;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 阻力点 。

3.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 省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

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 费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时,杠杆 不省力也不费力 。

4.使杠杆尺保持平衡的方法是:左边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钩码数乘以格数

三、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1.常用的杠杆类工具中裁纸刀、羊角锤、老虎钳、开瓶器是省力杠杆;火钳、筷子、镊子、钓鱼杆是费力杠杆;跷跷板、天平、订书器是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有些杠杆类工具设计成费力的是因为它有方便的好处(如:镊子、钓鱼竿等)。

2.“秤砣虽小,能压千斤”,那是杆秤利用了 杠杆 原理的结果(提绳是支点,秤砣是用力点,称重物处是阻力点)。

3.我们身体上的前臂骨像是一根杠杆,肘关节是支点,手握物体处是阻力点,上臂的肱二头肌处就是用力点。

4.阿基米德曾说:“只要在宇宙中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用一根长长的棍子把地球撬起来。”这里的棍子相当于杠杆。

四、轮轴的秘密

1.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 轮轴 。螺丝刀是轮轴类工具,

它的刀柄是 轮 ,刀杆是 轴 。

2.在轮上用力带动轴运动时 省 力;在轴上用力带动轮运动时 费 力。

3.轮轴可以 省 力,轮越大,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越 省 力。所以螺丝刀的刀柄总是比刀杆

要 粗 一些。

4.扳手套在螺帽上组成了 轮轴 ,这时整个扳手是 轮 ,螺帽部分是 轴 。

5.生活中的轮轴:水龙头、门锁把手、汽车方向盘、扳手、辘轳等。

五、定滑轮和动滑轮

1.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 定滑轮 ;定滑轮可

以 改变用力方向 ,但不能 省力 。

2.像塔吊的吊钩上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 动滑轮 ;动滑轮可以 省力 ,

但不能 改变用力方向 。

3.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力的大小用测力计来测量,牛顿是力的单位,用字母“N”表示。

六、滑轮组

1.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 改

变用力方向 。

2.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合在一起为一个 最简单的滑轮组 ,滑轮组的组数越多,就

越 省力 。

3.起重机运用了滑轮组。

4. ①名称:定滑轮_ ②名称:动滑轮 ③名称:滑轮组 ④名称:多组滑轮组 所起的作用: 所起的作用: 所起的作用: 所起的作用:

改变用力方向 能省力 既能省力 既能省力 不能省力 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又能改变用力方向 又能改变用力方向

如果分别用它们提起相同重量的物品50千克,最省力的是( ④ ),其次是( ② 、

③ ),不省力的是( ① )。

七、斜面的作用

1.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 斜面 。

2.斜面能 省 力,斜面的坡度越 小 越省力,坡度越 大 越不省力。

3.生活中应用斜面的地方很多,如 “S” 形的盘山公路、各种斜坡、各种刀刃、螺丝钉

的螺纹,高架桥的引桥等 。

4.螺丝钉的螺纹是斜面的变形。同样粗细的螺丝钉,螺纹越密,旋进木头时越 省力 。

5. 研究的问题:斜面的坡度对省力多少有影响吗?

我的假设: 斜面的坡度对省力多少有影响;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

需要改变的条件: 斜面的坡度大小(木块的高低)

不改变的条件: 同一个重物,同一块木板,提升重物的速度;【六年级上册科学一单元视频】

实验方法:(1)把一块木板分别搭在高低不同的木块上,做成几个坡度不同的斜面; (2)用测力计勾住重物,用同样的速度沿不同坡度的斜面提升重物;(3)记录下在每种斜面上用力的大小,并进行比较。

八、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

1.自行车运用了 杠杆(如:刹车、车铃的按钮) 、 轮轴 (如:把手、脚蹬) 、 斜面(如:螺丝钉) 等简单机械的原理。这些简单机械起到省力或方便的作用。

2.自行车上齿轮转动的快慢与齿轮大小的关系是: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时,小齿轮转动比大齿轮 快 ;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转动时,大齿轮转动比小齿轮 慢 。

* 综合:请把下面物品和应用的简单机械原理用线连起来。

斜面 轮轴 杠杆 滑轮

螺丝刀 镊子 螺丝钉 水龙头 起重机

第二单元 形状与结构

一、抵抗弯曲

1.房屋、桥梁结构中有直立的“柱子”和横放的“横梁”,横梁比柱子容易弯曲和断裂,所以要提高横梁的抗弯曲能力。【六年级上册科学一单元视频】

2.提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增加材料的宽度,还可以增加材料的厚度或改变材料的形状。

3.纸的宽度增加,抗弯曲能力也会增加;纸的厚度增加,抗弯曲能力会大大增加。

4.研究的问题:纸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大小有关吗?

实验材料:两叠书、三张A4纸、若干个垫圈

实验假设:有关,纸越宽的抗弯曲能力越大 实验步骤:①把两叠书当作桥墩,放上一张纸,最多能承受几个垫圈;②放两张纸,最多能承受几个垫圈;③放三张纸,最多能承受几个垫圈;④比较结果,得出结论。

实验中应控制不变的量: 纸的宽度 ;不变的量有: 桥墩的高度、宽度,每张纸的大小,每个垫圈的重量,纸被压垮的程度。

【六年级上册科学一单元视频】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用承载垫圈的个数表示纸梁的抗弯曲能力。

二、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1.把薄板形材料弯折成“V”“L”“U”“T”或“工”字等形状,虽然减少了材料的宽度但却增加了材料的厚度,增加厚度是能大大增强材料抗弯曲能力的。

2.一般情况下横梁是立着放的,因为横梁立着放虽然减少材料宽度,但增加了厚度,大大增强了横梁的抗弯曲能力。

3.瓦楞纸板的结构为什么能使柔软的纸变坚硬了了?因为瓦楞纸中间的结构是是W是形,虽然减少了材料的宽度,但增加了厚度,就大大增强了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三、拱形的力量

1.拱形承载重量时,能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各部分相互挤压结合得更加紧密。拱形受压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抵住了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2.抵住拱足,能使拱的形状保持不变,拱就能承载更大的重量。

四、找拱形

1.圆顶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它有拱形承载压力大的优点,而且不产生向外的推力。

2.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可以看成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要坚固。(如手捏鸡蛋不易碎)

3.塑料瓶的上部、底部为近似圆顶形,中部为圆柱形。最厚最硬的地方在瓶口,最薄最软的地方在瓶身。

4.人体的结构非常巧妙。头骨近似于球形,可以很好的保护大脑;拱形的肋骨护卫着胸腔中的内脏;人的足骨构成一个拱形——足弓,它可以更好的承载人体的重量。

5.生活中的拱形:肋骨、足弓、拱门,拱窗,拱桥;圆顶形:龟壳,贝壳;球形:蛋壳,果实,头骨。

6.同样多的材料,做成空心的管状比做成实心的棒状要粗的多,而且任何方向的抗弯曲力都相同,即重量轻、强度高。管状的手臂骨、腿骨,植物的杆、茎,钢管都是应用了这个原理。

五、做框架

1.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的特点。

2.长方形框架、正方体框架加上斜杆相当于里面有了三角形,可以起到加固作用。

六、建高塔

1.用框架结构可以建起很高的建筑而花费的材料却很少,框架结构以三角形为基本构造。

2.框架铁塔结构特点:①上小下大上轻下重 ②采用大量的三角形框架结构 ③中空风阻小等。

七、桥的形状和结构

1.桥面在拱下方的拱桥,桥板可以拉住拱足,抵消拱向外的推力,减少了桥墩的负担。桥面也比较低而且平坦,方便通行。

2.钢缆能承受巨大的拉力,人们用它们建造的钢索桥,大大增加了桥的跨度。

3.钢索桥的结构:由钢缆、桥塔、桥面组成。钢缆是桥承重的主要构件,桥塔是支承钢缆的主要构件。桥塔修得高,是为了降低钢缆的拉力。

八、用纸造一座桥

1.用纸设计桥需考虑哪些问题:①纸这种材料的特性;②纸的承受力有什么特点;③选择形状和结构。④用什么方法增强纸的抗弯曲能力。

2.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36公里,其长度在目前世界上在建和己建的跨海大桥中位居第一。于2008年5月1日正式通车。

3.评价一座桥好坏的指标:①是否坚固;②是否节省材料;③是否美观。

六年级上册科学一单元视频(五)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2015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 (苏教版) 科学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质量检测

(时限 40分钟)

班级 姓名 等级

一、对号入座(将科学关键词填写在合适的横线上。)

大家在这一单元的科学学习中一定接触到了很多科学名词,认识了许多有趣的科学现象和丰富的客观事物。请将它们对号入座吧!

科学关键词:

乳酸菌、细胞、微生物、病毒、清理微生物、胡克、青霉素、洋葱表皮细胞、利用阳光自己制造食物、从动植物身上吸取能量

科学现象和客观事物:

1. 它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对人体有危害,通常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楚。它是 病毒

2. 青霉菌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这种物质叫做 青霉素

3. 细菌、霉、病毒都是不同种类的 微生物

4. 由许多近似长方形的格子组成,每个格子实际上是一个近似的长方体,这是 洋葱表皮细胞

5. 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 细胞

6. 晚上刷牙的主要目的是 清理微生物

7. 牛奶变成酸奶,是因为酸奶中有一种细菌,这种细菌就是 乳酸菌

8. 他是英国的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他是最早观察到细胞的科学家之一,他是 胡克

9. 细菌如何生存: 利用阳光自己制造食物、从动植物身上吸取能量

二、火眼金睛(把所有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看谁找得又快又准。)

1.下面( ABD )是水滴里的微生物。

A.钓钟虫 B.草履虫 C.青霉菌 D.鼓藻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质量检测 (共4页)第1页

2.下列属于微生物的是( ABC )。

A.变形虫 B.硅藻 C.病毒 D.蚊子

3.下面关于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ABC )。

A.细胞有不同的形态和结构 B.大多数很小,极个别较大

C.草履虫、细菌也是由细胞构成,只不过它们只有一个细胞而已。

4.人类可以利用霉菌( ABC )。

A.制酱 B.做腐乳 C.生产青霉素 D.做酸奶

5.用( ABC )可以减少致病细菌的传播。

A.捂住鼻子打喷嚏。 B.用热水冲洗筷子。 C.勤用肥皂洗手。

6.防止食物和其他物品发霉方法有( ABCD )。

A.真空包装 B.放干燥剂 C.低温保存 D.太阳暴晒

7.在显微镜下看,霉菌是一种( BCD )的丝状真菌。

A.球状 B. 绒毛状 C. 棉絮状 D.蜘蛛网状

8.生物体的衰老、死亡是由( A )衰老、死亡引起的。

A.细胞 B.细菌 C.病毒

9.下列细菌对人类有益的是( A )。

A.乳酸菌 B.结核杆菌 C.双球菌

10.细菌基本形态是( ABC )。

A.杆菌

三、科学阅读

微生物是这样被发现的

列文·虎克用他自制的显微镜发现了曾经不为人知的奇妙的微生物世

界,他在他的观察记录里这样描绘:“大量难以相信的各种不同的、极小的‘狄尔肯’……它们活动相当优美,它们来回地转动,也向前和向一旁转动……”

“一个粗糙沙粒中有100万个这种小东西;而在一滴水中,‘狄尔肯’不

仅能够生长良好,而且能活跃地繁殖——能够寄生大约270多万个‘狄尔肯”。“狄尔肯”(拉丁文中“细小活泼的物体”的意思)就是后来人们常说的微生物。

1675年,雨水成了列文虎克的观察对象,他描述到:“我用4天的时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质量检测 (共4页)第2页

B.球菌 C.螺旋菌 D.霉菌和乳酸菌

间,观察了雨水中的小生物,我很感兴趣的是,这些小生物远比直接用肉眼所看到的东西要小到万分之一……这些小生物在运动的时候,头部会伸出两只小角,并不断地活动……如果把这些小生物放在蛆的旁边,它就好像是一匹高头大马旁边的一只小小的蜜蜂……”。雨水中的小生物其实就是原生动物。

1683年,牙垢成了列文虎克关注的对象,他发现人口腔中竟然躲藏

着许多“小动物”,它们像蛇一样用优美的弯曲姿势运动。他惊叹地记录道:“在人的口腔的牙垢中生活的动物,比整个荷兰王国的居民还要多。”这就是人类第一次观察到细菌时发出的感叹。

1.第一个发现微生物的是荷兰人 列文虎克 。

2.阅读短文,对于微生物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D )。

A.种类繁多 B.生长繁殖快 C.分布广泛 D.个体微小

3.为了研究微生物,列文虎克先后观察了哪些事物?

沙粒、雨水、牙垢

4.在科学研究中,列文虎克有哪些科学探索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细致、专注、探究、事实就是等。

四、实验探究

1.猜测

(1)霉菌有生命吗?我发现_____霉会逐渐变大______,应该是有生命

的吧!

(2)物体在什么条件下容易发霉呢?可能是在__温暖、潮湿的环境下

_。

(3)霉菌一定有害吗?__________不一定_______。

2.实验:在哪些条件下馒头容易发霉?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质量检测 (共4页)第3页

实验结论: 霉菌适宜在温暖、潮湿的环境条件下生长繁殖 。

3.我们一起做酸奶。

(1)我的制作方法:①在鲜牛奶里加入1——2勺( 酸奶 ),

并煮开几分钟。

②待牛奶冷却到35℃~40℃时,加入两勺( 白糖 ),仔细搅匀。

③用开水烫烫保温容器进行( 消毒 )。

④倒进保温容器里保温5—6个小时后,牛奶变得( 粘稠 )的时

候,酸奶就做成了。

(2)探索思考:

①为什么这样就会形成酸奶?

因为酸奶是_______乳酸菌_________使牛奶发酵变成的。

②为什么要保持一定的温度?

因为只有在_____适宜______的温度下,乳酸菌才会使牛奶发酵成酸

奶,温度过高,会杀死酸奶里的乳酸菌。

③为什么要对保温器消毒?

因为这样会杀死附着在保温容器和搅拌器具上的____细菌_____。

④为什么要保温5—6个小时?

因为乳酸菌发酵要有一定的时间,但存放太久酸奶又会____变质__。

五、数据分析

体验细菌繁殖的速度

1.在1号杯中放一粒豆子,代表第一代细菌。

2.在2号杯中放两粒豆子,代表第二代细菌,表示一个细菌分裂成了

两个。

3.以此方法类推,第八代细菌会有 256 个。

4.繁殖一代细菌实际约需要20分钟(实验中可以用20秒钟来模拟),

当繁殖到第21代细菌时,也就是约7个小时以后,最初的一个细菌已繁殖出了2097152个细菌。

这说明: 细菌繁殖的速度很快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质量检测 (共4页)第4页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iyongwendang/658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