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视频

| 教案 |

【www.guakaob.com--教案】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视频(一)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堂教学实录

课前预习材料(屏幕显示)

问题一:请理出本课的提纲,按照“什么人什么事”的格式;

问题二:你读完这一段情节后有什么感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问题三:小说中设计了一个人物“李小二”,这个人物既没有什么本事,也和后面故事中的人物没有关联,为什么在这里设计这么一个人物,他对情节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问题四:林冲进得山神庙来,将一块大石头顶住了门,这块大石头的交待在小说情节中有什么作用? 问题五:请读出小说中直接描写大雪的句子。

问题六:对大雪除了直接描写之外还有侧面描写,就是通过写别的东西衬托大雪,包括人的动作、人的感觉等,请找出这些句子。

问题七:这些环境或者说雪景的描写在小说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问题八:请在小说中找一些关于林冲的语言、动作的描写段落,说说这些描写体现了林冲怎样的性格特点?

【点评:课前预习与课后作业一样,都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课前预习,一要具体明确,忌泛泛要求;二要题题落实,忌有头无尾;三要将学生预习回答内容融入教师的教学语言;四要积极鼓励认真预习的学生:目的是调动学生学语文的热情,培养学生用语文的能力。】

师:中国有句俗话“老不读《三国》,少不读《水浒》”,是因为《三国》讲的是权谋,老人读了心思阴郁,对健康不宜;《水浒》是一部讲强盗的书,少年人看了,学会了“该出手时就出手”,惹出许多是非来。

但是今天我们倒是要和大家一起来读一读《水浒》,无论我们有没有看过原著,但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多多少少知道一些水浒的故事。它已经融入到我们的民族文化当中。

作家作品

是宋元民间艺人说唱的底本

《水浒》是一部什么样的书,有人概括为四个字“逼上梁山”或“官逼民反”。然而众多人物中真正被逼上梁山的并不多,李逵上山就心情很愉快;王英本来就是强盗,上梁山是人生踏上了新台阶,不仅没有被逼,而且还是靠宋江推荐才从“小公司”进入梁山“大公司”;时迁是一个小毛贼,梁山是不要他的,他是经过个人的努力最后才实现做一个“强盗”的人生梦想;

生:(笑)

师:卢俊义本来是一个大地主,被吴用设计陷害,家破人亡只好到梁山落草,与其说被逼,不如说“被骗”。众多人物中,林冲可以说是最能体现“逼上梁山”这一主旨的。所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林冲到底是怎么被“逼”上梁山的。

【点评:导入语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点面结合,风趣幽默,最后归结为“逼上梁山”,好。】 PPT1:本文是英雄史诗《水浒传》中第十回。我们不妨看看第七回至第九回,到底在林冲身上发生了什么事?

第七回到十回的目录:

第七回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第八回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第九回 柴进门招天下客,林冲棒打洪教头

第十回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侯火烧草料场

林冲是《水浒》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受人敬重,生活富裕,有个美满的小家庭。他对封建统治阶级抱有幻想,本无造反之心。然而奸臣高俅(高太尉)的干儿子高衙内蓄意霸占林冲的妻子,虽多次调戏都遭到抗拒但仍不死心,于是高俅利用权势指使他的狗腿子陆谦(陆虞候)、富安等人设下毒计,诬陷林冲手执利刃故入军机重地白虎节堂,图谋行刺,把他送交开封府发落。开封府尹明知林冲冤屈,但迫于高太尉威势仍判定脊杖二十刺配沧州。高俅又令陆谦买通押差,要在赴沧州途中的野猪林害死林冲,幸被鲁智深救了。林冲和鲁智深分手后路过柴进庄院,受到殷勤接待;柴进又写信给沧州官府托请照顾林冲。林冲到了沧州牢营,由于送了银子给差拨、管营,又有柴进荐书,不仅免了一百杀威棒,还被派去看管天王堂。此后(课文节选的内容由此开始)

将林冲骗至商议军机大事的白虎堂,以带刀进府行刺之名,将林冲发配沧州充军。

柴进,《水浒传》中的人物,沧州横海郡人,精通武艺,因仗义疏财,喜好结交天下英雄而人称“柴大官人”,

江湖上又唤做“小旋风”。

师:大家知道小说的三要素吗?

【点评:似缺少一句:“我们今天学习的是古代白话小说,《水浒》与《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

生:(集体回答)情节、环境、人物。

师:好的,我们就按照这个顺序,从小说的情节开始。大家看屏幕,预习题的第一题其实就是要我们理清小说的情节脉络,请哪位同学来为我们理出小说的提纲?

生:(上黑板写出自己的提纲:林冲遇见李小二,陆谦设计害林冲,林冲看守草料场,差拨火烧草料场,林冲报仇杀陆谦。)

师:这个同学的提纲基本是合乎要求的,字数相等,条理清楚,很好地反映了小说的故事结构。但是有一个小问题,这里三次使用了“林冲”,两次使用了“草料场 ”,两次用到了“陆谦”,我们是不是可以给他们换一种称呼避免这样的重复呢?我也拟了一个提纲,请大家看一下。

(屏幕显示)

林教头巧遇旧相识,陆虞侯密谋害林冲。

贼差拨火烧草料场,豹子头雪恨山神庙。

师:在设计这个提纲时,我就考虑到避免重复,所以将第四句林冲改成“豹子头”,“差拨”是两个字,我给他加上一个“贼”字凑成三个字。我可以告诉同学们,一开始我的提纲第一句写的是“林教头他乡遇故知”,有老师给我提出来“李小二”算不上故知,最多是一个熟人,所以我改为“旧相识”。第四句“豹子头风雪山神庙”,老师指出,“风雪山神庙”太概括了,不具体,于是换成了“雪恨”。所以,大家今后在作文时要对自己的文章反复的修改、推敲,看看怎么才能表达得更好,我们学语文的乐趣就在这里,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当然我的这个提纲我自己也不是很满意,因为平仄没有对好,希望同学们课下能帮我改一改。

【点评:“大纲”要求:“教师要高度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教师的生活、情感、经历等都是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积极开发有利于丰富课堂教学,融洽师生关系,指导学习方法,陶冶学生情操。这里以“修改”为例,且联系学生作文,好。】

师:我想问问大家读到这一段情节有什么感受?说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

【点评:“这一段”所指不明,且缺少铺陈语句。】

生:读后觉得非常紧张,为林冲捏了一把汗,很担心林冲的处境。最后到了林冲报仇雪恨的时候,我又觉得这一段情节写得很快意,出了一口气。

师: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

生:林冲在小说里面是正面人物,我们读者都是和他站在一起的,当他遇到了危险,我们读者自然会感到紧张,小说中的情节将林冲置于危险之中,坏人一步步将林冲逼入绝境,最后林冲报仇雪恨了,这是一种压抑情绪的释放,所以会觉得很痛快。

师:这就是我们要研究的第一个问题,小说情节的特点。

【点评:对学生发言,不能仅以“好”评价;要学会从“语文角度”评价,如某个词语“用得正确、生动、形象”、句子“表述流畅、语意连贯,中心突出”等,学生就会逐步知道什么叫做“学语文、用语文”。】

(屏幕显示)

特点一:起伏跌宕,扣人心弦。

师:小说情节怎么才能引人入胜呢?这就要求作者在设计时候注意到情节的起伏,情节的发展起起伏伏,忽紧忽慢,这样才能调动读者的阅读情绪,才能够抓住读者,使读者会跟随者小说中的人物欢喜悲伤。这是小说的高境界。

先请大家思考一下预习题中的两个问题。

师:小说中设计了一个人物“李小二”,这个人物既没有什么本事,也和后面的故事中的人物没有关联,为什么在这里设计这么一个人物,他和情节的发展有什么联系?

生:帮助塑造林冲这个形象

师:李小二的情节的 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没?

生:李小二发觉陆谦等人很可疑,于是就告诉了林冲,林冲猜到了来的人就是陆谦,就买了尖刀去找陆

谦报仇。

师:好,我们再来看一个问题,林冲进得山神庙来,将一块大石头顶住了门,这块大石头的交待在小说情节中有什么作用?

请你再想想在后面的情节里还有没有这块大石头的存在?

生:大石头把门堵死了,陆谦等人就进不来了。

师:为什么作者不让陆谦等人进来呢?

生:陆谦一进来和林冲见面,林冲就要直接报仇,我们读者就不能了解到陆谦怎么密谋害林冲的了。而且林冲杀差拨就没有道理了。

师:很好!这块大石头确实作用非凡,一方面小说发展到这里需要对读者交待陆谦、差拨怎样设计陷害林冲的;另一方面,林冲听到他们的对话,愤怒被激化到顶点,推动情节达到高潮。试想如果没有这块大石头,陆谦三人推门进来正好和林冲撞个正着,虽然林冲也会报仇。但是第一,读者对于整个设计陷害林冲的过程不清楚,第二,也不能将林冲以及读者的阅读情绪充分调动起来,缺少推动情节进入高潮的动力。我们可以细细读一下那一段对话,陆谦一伙是多么残忍可恶。林冲听到这么一席话怎么会不怒从心头起!

【点评:这里应让学生读一读、品一品,以回归文本,调适节奏。】

师:大家看李小二这个人物的设计是别具匠心的,这块大石头的设计也是非常巧妙的,它们在情节中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这是典型的“伏应手法”。所谓的“伏应手法”指后面出现的人物和事件在前边要有伏笔,前边出现的人物和事件在后边要有交代,有照应,这样就使整个情节结构严谨细密。这就是我要讲的小说情节的第二个特点:前呼后应,严丝合缝。请大家记住小说情节的这两个特点。

【点评:仅仅“记住”是不够的,要督促学生在笔记本或书本上“写下来”。】

(屏幕显示)

特点二:前呼后应,严丝合缝。

师:最后我们来看看小说的人物主人公林冲。有人说,在众多的水浒英雄中,现代女性最爱的人就是林冲;不会爱李逵,因为太鲁莽;不会爱武松,因为太刚烈;也不会爱宋江,因为他什么武功也不会,保护不了女性。为什么爱林冲呢?林冲是阁什么样的人呢?我们就要来进行分析。

林冲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分组讨论,把结论写下来,并在文中找到相应的依据 。每组推选一个同学在黑板上写下来并且结合课文来讲解

师:然而林冲的性格却实在和张飞相去甚远,有人说林冲是貌似张飞,身手似赵云,性格如刘备。文本中作者没有对林冲进行相貌描写,请大家在课文中找一找有没有动作、心理和语言的描写,从这些语句中我们体会到林冲怎样的个性特点?

生:小说最后一段写林冲杀三个人的动作,表现了林冲的英勇性格。

师:你说的不错,请读一读这一段,林冲这一段才像个“好汉”,大家看他杀三个人动作是不同的,为什么用刀剜陆谦的心?为什么不用枪,不砍头,要剜心呢?前文里面写林冲听了李小二报告后,买了一把解腕尖刀,这把刀就是为你陆谦准备的。我林冲对你陆谦有恩,你却恩将仇报,我看看你的心有多么黑!这段很精彩哦。还有吗?

生:P91:看到草厅破漏,林冲道:“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体现了林冲的细心。P91:林冲离开草料场去买酒,这一段描写中有几个动作,体现了林冲性格是细心谨慎的。

【点评:应要求学生读一读,把主要词语圈下来:“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恐怕火盆内有炭火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没了。……依旧把门拽上,锁了……门旁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

师:难道林冲就仅仅是一个细心的人吗?这就是他性格的全部吗?

生:林冲也是一个性格冲动的人,李小二说他是“摸不着就杀人放火”,他听说陆谦来害他就买了刀去杀陆谦,说明他很冲动。在山神庙中他报仇的那段一口气杀了三个人也体现了他性格的这一方面。 师:刚才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到了关于林冲的动作描写,说到了林冲性格的两个方面,一是勇猛,二是细心谨慎。但是还不够全面。我是这样总结林冲性格的,我认为林冲性格有四个方面的特点:

(屏幕显示:软弱糊涂、委曲求全、小心谨慎、刚强果断)

师:高俅的儿子高衙内调戏他的妻子,林冲举拳要打,可见到那人是高衙内,举起的拳头没有敢落下,这一节上看,满身本事八十万禁军教头“豹子头”林冲甚至不如“三寸丁”武大郎。为什么说他糊涂呢?且看P88林冲对李小二夫妇说:“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对于害他到这步田地的高俅,林冲仍然称其为“高太尉”。前文里面在白虎节堂林冲甚至称高俅为“恩相”,对于是谁害了自己,该恨谁他不知道,他最恨的是陆谦,而陆谦是主谋吗?

生:不是,是高俅。

师:P91,看到草厅破漏,林冲道:“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林冲是要在这里长期打算的。路过山神庙,“林冲顶礼道:神明庇佑,改日来烧纸钱。”林冲是好汉中少有的有敬畏心的,他指望神明庇佑什么呢?能早日回家和妻子团聚。宋时经常有大赦天下,那么逢到大赦,林冲就可以回家了,所以,他安心的在牢城营忍耐着。再看P91,林冲离开草料场去买酒,这一段描写中有几个动作“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草料场地处偏远,草厅里更没什么值得锁的东西,但林冲依然把它锁上。P92,见草厅倒了,“恐怕火盆内有炭火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没了。„„依旧把门拽上,锁了„„门旁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这些动作细节都体现了林冲小心谨慎的性格。

然而林冲的性格也有刚烈的一面,譬如他买了解腕尖刀去寻仇,山神庙仇人见面分外眼红,一枪结果了差拨,一枪搠倒了富安,解腕尖刀剜出陆谦的人心。快意恩仇!读者读到这里憋在心中一口恶气总算出来了。这一刻林冲的性格中的刚烈得以彰显出来。

师:大家读《水浒》小说或看电视剧,一定知道,林冲杀了三个仇人后,连夜奔去的不是梁山,而是柴进庄上。柴进又修书引荐他去投梁山,来到梁山之后又经历了王伦嫉贤妒能百般刁难,直到晁盖上山,林冲火并王伦,其性格又经历了一次压抑到释放的过程。所以说人物性格是一个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曲折的,甚至是反复的,这一点在林冲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也正因为这样,林冲成为《水浒》中一个非常鲜活的人物形象。

【点评:对林冲形象分析,能扣住文本,比较细致。但也有一个缺憾:没有总体照应导入语中的“逼上梁山”,没有具体回答为什么“现代女性独爱林冲”。林冲为什么委曲求全、小心谨慎?就是他爱家庭、爱妻子,有一份好工作,从未想过“上梁山”;或者说林冲爱家庭、爱妻子,有一份好工作,因此处处委曲求全、小心谨慎。这样的人当然是现代女性喜爱的,况且武艺高强。这样的人最后还是“上梁山”,可见当时的社会对林冲的“逼”到了何种程度!】

师:最后大家请记下今天的作业。

师:看完了情节我们再来看看一般会被我们忽视的小说另外一个要素——环境描写。请大家找出并读出小说中描写大雪的句子。

生:(找到直接描写风雪的有三处,读)

P90:“正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P91:“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

P92:“仍迎着朔风回来。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师:同学们预习得好。那么除了直接描写大雪,小说中还有从侧面描写衬托风雪的。所谓侧面描写就是通过人物的动作、感受等写大雪,请大家找一找这方面的段落。

生:(找出侧面描写的段落,读)

P91:“(草屋)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

P91:“向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

P92:“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恐怕火盆内有炭火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没了。”用环境来衬托风雪大。“先取下毡笠子,把身上的雪抖了,把上盖的白布衫脱将下来,早有五分湿了。”通过人物的动作、感觉来衬托风雪大。

师:同学们找得很仔细。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些描写,重点看一下这几个句子中的重点词句。 (屏幕显示:卷下、碎琼乱玉、紧、迤逦背着)

卷下:风夹着雪,在空中打转,呼啸而来。

碎琼乱玉:玉石是晶莹剔透的,这里是形容冰,这一句不仅是写形也是写声,我们仿佛能听到林冲踏在冰雪上的声音。

紧:鲁迅先生在《花边文学·大雪纷飞》中称赞它“比‘大雪纷飞’多两个字,但那‘神韵’却好得远了”。“紧”是形容雪下得急迫,写密度之大,节奏之快,而且风大雪急才会觉得“紧”,叫人喘不过气来。更重要的是,它还隐含了人物此时的内心感受——林冲对周围险恶环境的独特感受,同时还烘托了气氛——那是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张气氛,只一个“紧”字便使境界全出。文中两处写雪“紧”不仅是雪紧,也是情节之紧,情势的危急。

迤逦背着北风而行:迤逦:曲折蜿蜒,此处是写北风之大,以至于直行前进都很困难,风夹着雪,吹得人睁不开眼,只能背着风,曲折前进。

【点评:这些重点词语的讲解,要落实在学生的笔记中、书本上,才有作用。否则会很快忘记。对“紧”字的品味,可置换一些词语,带领学生读一读,品一品,如“那雪正下得大”、“那雪正下得密”、“那雪正下得急”等等,好处是:紧扣词语,回归文本;听读结合,加深体会;活跃气氛,舒缓节奏等。】 师:这些环境或者说雪景的描写在小说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生:起到了渲染气氛的作用。

师:具体说说什么气氛?

生:寒冷的、危机四伏的紧张气氛,还有林冲孤独凄惨的命运也在这种环境中表现出来。

生:大雪为故事的发生和展开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环境背景。

师:你所说的环境背景是指什么?大雪对于情节的发生和发展具体有什么用处呢?

生:因为下雪林冲的草房倒掉,他只能到山神庙里去,如果不是下雪他就不会去山神庙,就不会遇到陆谦,那也就没法报仇了。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说到了点子上。我认为这段环境描写主要有下面三个作用。

(屏幕显示:烘托气氛、暗示情节、推动情节)

师:我们先看看烘托气氛。小说中环境描写对于情节发展有烘托、渲染作用,俗话说“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风雪在故事中渲染了一种凄冷悲凉的气氛,很好地烘托了人物沉郁的心情和危机四伏的处境。也暗示了情节,两次写雪下得紧,不仅是雪紧,也是林冲处境越发严峻,而林冲却全然不知。还能推动情节发展。风雪下得紧,天气寒冷,破屋压倒,这才会去出门买酒御寒,出门之后才会发现山神庙。如果不是大雪,没有出门说不定就压在草厅里了。如果不是大雪,草屋就未必会倒,也不能有后面的情节。如果不是大雪,陆谦三人也不会到山神庙躲避,直接在草料场等着林冲被烧死去捡骨头了。 师:请大家根据老师说的完成课后练习第二题,要求有条理有内容。

(屏幕显示)

阅读小说《水浒》关于林冲的章节,写一篇“林冲小传”,放在自己的空间里,请同学们互相给出评价,看谁的文章点击数最多,评价最好。

师:今天我们学习《水浒》的这个章节,就是要教给大家一种新的阅读方法——“精读”。其实我们不少人爱读小说,但是我们大多数人读的是情节,这是较浅层次的阅读,希望能通过这一个章节的学习让大家能学会精读的方法,就是抓住小说的三要素——情节、环境、人物。要知道如何品鉴小说情节,理解情节设计的用意,关注到小说中的细节描写,从环境描写中体会它所渲染的气氛,能读懂人物的性格特点,从而喜欢上《水浒》这部古典文学名著,并能主动地认真地去读一读它,我想大家是会有自己的收获的。

(下课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视频(二)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堂教学实录(1)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堂教学实录

时 间:2010年4月20日

地 点:芜湖市职教中心多媒体教室4

执教者:孔贝诺老师(工业学校)

点评者:钟羽(教研员)

课前预习材料(屏幕显示)

问题一:请理出本课的提纲,按照“什么人什么事”的格式; 问题二:你读完这一段情节后有什么感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问题三:小说中设计了一个人物“李小二”,这个人物既没有什么本事,也和后面故事中的人物没有关联,为什么在这里设计这么一个人物,他对情节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问题四:林冲进得山神庙来,将一块大石头顶住了门,这块大石头的交待在小说情节中有什么作用?

问题五:请读出小说中直接描写大雪的句子。

问题六:对大雪除了直接描写之外还有侧面描写,就是通过写别的东西衬托大雪,包括人的动作、人的感觉等,请找出这些句子。

问题七:这些环境或者说雪景的描写在小说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问题八:请在小说中找一些关于林冲的语言、动作的描写段落,说说这些描写体现了林冲怎样的性格特点?

【点评:课前预习与课后作业一样,都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课前预习,一要具体明确,忌泛泛要求;二要题题落实,忌有

头无尾;三要将学生预习回答内容融入教师的教学语言;四要积极鼓励认真预习的学生:目的是调动学生学语文的热情,培养学生用语文的能力。】【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视频】

师:中国有句俗话“老不读《三国》,少不读《水浒》”,是因为《三国》讲的是权谋,老人读了心思阴郁,对健康不宜;《水浒》是一部讲强盗的书,少年人看了,学会了“该出手时就出手”,惹出许多是非来。

但是今天我们倒是要和大家一起来读一读《水浒》,无论我们有没有看过原著,但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多多少少知道一些水浒的故事。它已经融入到我们的民族文化当中。《水浒》是一部什么样的书,有人概括为四个字“逼上梁山”或“官逼民反”。然而众多人物中真正被逼上梁山的并不多,李逵上山就心情很愉快;王英本来就是强盗,上梁山是人生踏上了新台阶,不仅没有被逼,而且还是靠宋江推荐才从“小公司”进入梁山“大公司”;时迁是一个小毛贼,梁山是不要他的,他是经过个人的努力最后才实现做一个“强盗”的人生梦想;

生:(笑)

师:卢俊义本来是一个大地主,被吴用设计陷害,家破人亡只好到梁山落草,与其说被逼,不如说“被骗”。众多人物中,林冲可以说是最能体现“逼上梁山”这一主旨的。所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林冲到底是怎么被“逼”上梁山的。

【点评:导入语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点面结合,风趣幽默,最后归结为“逼上梁山”,好。】

师:大家知道小说的三要素吗?

【点评:似缺少一句:“我们今天学习的是古代白话小说,《水浒》

与《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 生:(集体回答)情节、环境、人物。

师:好的,我们就按照这个顺序,从小说的情节开始。大家看屏幕,预习题的第一题其实就是要我们理清小说的情节脉络,请哪位同学来为我们理出小说的提纲?

生:(上黑板写出自己的提纲:林冲遇见李小二,陆谦设计害林冲,林冲看守草料场,差拨火烧草料场,林冲报仇杀陆谦。)

师:这个同学的提纲基本是合乎要求的,字数相等,条理清楚,很好地反映了小说的故事结构。但是有一个小问题,这里三次使用了“林冲”,两次使用了“草料场 ”,两次用到了“陆谦”,我们是不是可以给他们换一种称呼避免这样的重复呢?我也拟了一个提纲,请大家看一下。

(屏幕显示)

林教头巧遇旧相识,陆虞侯索命牢城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视频】

贼差拨火烧草料场,豹子头雪恨山神庙。

师:在设计这个提纲时,我就考虑到避免重复,所以将第四句林冲改成“豹子头”,“差拨”是两个字,我给他加上一个“贼”字凑成三个字。我可以告诉同学们,一开始我的提纲第一句写的是“林教头他乡遇故知”,有老师给我提出来“李小二”算不上故知,最多是一个熟人,所以我改为“旧相识”。第四句“豹子头风雪山神庙”,老师指出,“风雪山神庙”太概括了,不具体,于是换成了“雪恨”。所以,大家今后在作文时要对自己的文章反复的修改、推敲,看看怎么才能表达得更好,我们学语文的乐趣就在这里,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当然我的这个提纲我自己也不是很满意,因为平仄没有对好,希

望同学们课下能帮我改一改。

【点评:“大纲”要求:“教师要高度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教师的生活、情感、经历等都是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积极开发有利于丰富课堂教学,融洽师生关系,指导学习方法,陶冶学生情操。这里以“修改”为例,且联系学生作文,好。】

师:我想问问大家读到这一段情节有什么感受?说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

【点评:“这一段”所指不明,且缺少铺陈语句。】

生:读后觉得非常紧张,为林冲捏了一把汗,很担心林冲的处境。最后到了林冲报仇雪恨的时候,我又觉得这一段情节写得很快意,出了一口气。

师: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

生:林冲在小说里面是正面人物,我们读者都是和他站在一起的,当他遇到了危险,我们读者自然会感到紧张,小说中的情节将林冲置于危险之中,坏人一步步将林冲逼入绝境,最后林冲报仇雪恨了,这是一种压抑情绪的释放,所以会觉得很痛快。

生:我觉得情节很巧妙,无巧不成书吧,情节环环相扣,使得主人公能躲过一劫。

师:刚才我们听到同学们的阅读感受是“紧张”和“巧妙”。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这就是我们要研究的第一个问题,小说情节的特点。

【点评:对学生发言,不能仅以“好”评价;要学会从“语文角度”评价,如某个词语“用得正确、生动、形象”、句子“表述流畅、语意连贯,中心突出”等,学生就会逐步知道什么叫做“学语文、用语

文”。】

(屏幕显示)

特点一:起伏跌宕,扣人心弦。

师:小说情节怎么才能紧张呢?这就要求作者在设计时候注意到情节的起伏,情节的发展起起伏伏,忽紧忽慢,这样才能调动读者的阅读情绪,才能够抓住读者,使读者会跟随者小说中的人物欢喜悲伤。这是小说的高境界。那为什么会感到“巧妙”呢?我想先请大家思考一下预习题中的两个问题。

师:小说中设计了一个人物“李小二”,这个人物既没有什么本事,也和后面的故事中的人物没有关联,为什么在这里设计这么一个人物,他和情节的发展有什么联系?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视频】

生:李小二是一个配角,他是为了配合主人公展开情节的。

师:李小二在后面的情节里起到了什么作用呢?具体展开了什么情节呢?

生:李小二发觉陆谦等人很可疑,于是就告诉了林冲,林冲猜到了来的人就是陆谦,就买了尖刀去找陆谦报仇。

师:好,我们再来看一个问题,林冲进得山神庙来,将一块大石头顶住了门,这块大石头的交待在小说情节中有什么作用? 生:体现了林冲这个人是一个小心谨慎的人。

师:很好!大石头确实体现了林冲的性格特点,这个作用在后面还会提到,请你再想想在后面的情节里还有没有这块大石头的存在?可能字面上没有出现,但是情节的发展中还是有的?

生:大石头把门堵死了,陆谦等人就进不来了。

师:为什么作者不让陆谦等人进来呢?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视频(三)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公开课教案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从而体会小说反映的“官逼民反”的主题。

2、培养学生概括情节的能力以及运用通过语言、行动、心理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能力。

3、赏析文中对“风雪”的描写,理解景物描写对故事情节的推动作用以及对人物形象的烘托作用。

4、分析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难点

1、分析林冲性格的发展变化。

2、了解文中景物描写、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水浒传》中,遍览整座梁山,有两人出场时手拿扇子,一是燕青出场时“腰间斜插名人扇”,潇潇洒洒地渲染了他的浪子本性。另一个是“生得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酷似张飞模样的人,在人物出场时“手执一把折叠纸西川扇子”,他就是林冲。林冲,一个武将,却要手执一把折叠扇,不禁要让人多想上三分。林冲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那把折扇是否可以暴露出他脆弱的内心呢?

二、简介作家作品

在预习的基础上,可让学生简要介绍,再由教师补充。

1、作者施耐庵

施耐庵(约1296~ 1370),生平事迹缺乏可靠记载,一般认为是元末明初人,名子安,一说名耳,江苏兴化人。曾中进士,在钱塘做过两年官,与当道不和,弃官回乡,从事著述。著名小说家罗贯中,即为他的门生。

2、作品《水浒传》

《水浒传》原名《忠义水浒传》,甚至就叫《忠义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它是一部描写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著名的长篇古典小说。这部章回小说是在《宣和遗事》、民间故事及话本的基础上,经过施耐庵的整理加工,进行再创作而完成的。它艺术地再现了梁山泊农民起义的产生、发展、经过直至失败的过程,歌颂以宋江为首的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精神,揭示了“官逼民反”的社会根源和北宋王朝朝政的黑暗腐败。《水浒》最早为100回本,后来出现120回本,明末清初金圣叹腰斩《水浒》,删掉了71回以后的内容,又将第一回改为楔子,成为70回本,这样故事性增强,情节紧张生动,引

人入胜,语言简练生动,人物性格鲜明,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节选自《水浒》第十回,是最精彩的回目之一。它具体地向我们展示了在封建统治者一逼、再逼、逼得无路可走的情况下,林冲终于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到拔刀而起怒杀仇敌,走向反抗的道路。

三、介绍“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故事前因

明确:要了解林冲个性,我们先要对林冲的一生进行一次回顾。关于林冲的故事,主要集中在《水浒》7—12回。

第七回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第八回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第九回 柴进门招天下客,林冲棒打洪教头

第十回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侯火烧草料场

第十一回 朱贵水亭施号箭,林冲雪夜上梁山

第十二回 梁山泊林冲落草,汴京城杨志卖刀

故事简介:林冲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受人敬重,生活富裕,有个美满的小家庭。他对封建统治阶级抱有幻想,本无造反之心。然而奸臣高俅(高太尉)的干儿子高衙内蓄意霸占林冲的妻子,虽多次调戏都遭到抗拒但仍不死心,于是高俅利用权势指使他的狗腿子陆谦(陆虞候)、富安等人设下毒计,诬陷林冲手执利刃故入军机重地白虎节堂,图谋行刺,把他送交开封府发落。开封府尹明知林冲冤屈,但迫于高太尉威势仍判定脊杖二十刺配沧州。高俅又令陆谦买通押差,要在赴沧州途中的野猪林害死林冲,幸被鲁智深救了。林冲和鲁智深分手后路过柴进庄院,受到殷勤接待;柴进又写信给沧州官府托请照顾林冲。林冲到了沧州牢营,由于送了银子给差拨、管营,又有柴进荐书,不仅免了一百杀威棒,还被派去看管天王堂。此后(课文节选的内容由此开始),陆谦、富安奉高俅之命追踪来到沧州,与差拨、管营合谋,必欲置林冲于死地。林冲被残酷的现实步步紧逼,虽忍辱求全而不可得,终于杀死仇敌,投奔梁山,走上反抗的道路,成为宋江起义军中著名的首领之一。

从林冲上梁山的经过来看,林冲一直在遭受逼迫,所以人们说林冲是“逼上梁山”的,这个“逼”字可谓十分的贴切。总结起来,让林冲上梁山的有“四逼”。

一逼——相国寺里辱娇妻

二逼——白虎堂上设奸计

三逼——野猪林中谋性命

四逼——火烧草场断后路

从林冲上梁山的经历可以看出来,林冲的思想、性格有个发展变化过程,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走向反抗道路。

刚才我们是从大的情节上看出了林冲的性格,看出了他的思想发展变化的过程。当然人物的所作所为,一言一行都要和他的思想性格相吻合,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教材所节选的这一部分文字当中林冲性格的具体表现。

四、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1、第一部分( 引子,第1节): 林教头沧州遇旧知。

本段中主要插叙回顾了林冲的哪两件事?分别表现林冲什么性格特点?

(1)资助李小二——正义感,侠义精神。

(2)得罪高太尉,高俅生事陷害,刺配沧州——忍受屈辱、善良安分、不愿反

抗、软弱动摇。

注意:一个称呼

提问:各位同学,当你们面对着自己不共戴天的仇人的时候你会怎么称呼他?就算不是不共戴天的仇人,而是一个你十分厌恶的人,你会怎么叫?(设置情景,假如你对我这个老师不满,你和别人说起我的时候会怎么叫我?)

明确:从林冲和李小二的对话里,我们看到林冲明知是高俅“生事陷害”,自己才吃了官司,被刺配到沧州,但和李小二说到这件事时,他并不气愤、痛恨,还把高俅称作“高太尉”,甚至认为是自己冒犯了高太尉才受了官司。这既表现了林冲的善良安分,也表现了他安分守己、忍辱负重、随遇而安、性格软弱的一面。

(鲁智深骂郑关西——腌泼才、直娘贼、破落户。鲁智深骂高衙内——那撮鸟。)

2、第二部分(开端,2-5 节):陆虞候密谋害林冲。

林冲无辜受害,被刺配沧州,远离京城,高俅又指使人密谋陷害。林冲从李小二那里得知情况之后,是什么态度?表现出林冲什么性格?

(1)林冲听到李小二的报信,并确知从东京来的尴尬人就是陆虞候时,马上意识到“那泼贱贼”是要“来这里害我”,他识破了仇人的阴谋,激起了复仇的怒火,气愤地说:“休要撞着我,只叫他骨肉为泥!”——怒火中烧,性格也有刚烈的一面。

(2)怒冲冲地“先去街上买把解腕尖刀,带在身上,前街后巷一地里去寻”,次日,“带了刀,又去沧州城里城外,小街夹巷,团团寻了一日”。——当迫害在眼前时,林冲也具有了强烈的反抗意识。

(3)但是,“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时,“林冲也自心下慢了”——对仇人有所怀疑,却失去了应有的警惕性,刚刚点燃起来的复仇怒火又慢慢熄灭了。这说明林冲的反抗并不坚决,幻想得过且过,委曲求全。

3、第三部分( 发展,6-9 节):林教头接管草料场。

林冲看守草料场,本是这伙人的阴谋,欲置林冲于死地,但林冲是什么态度?表现出他怎样的性格?

(1)管营派林冲看守草料场,林冲是心有疑虑的,他曾对李小二说:“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知何意?”——心有疑虑

(2)他听从了管营的安排,而且作了长久打算。当他看到草料场里自己将要栖身的小屋四下里崩坏了时,便想:“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大难临头,却想安稳过冬,放松警惕,随遇而安、委曲求全的思想又占了上风

(3)买酒途经山神庙时,还祈求“神明庇佑!改日来烧纸钱”。——生命已危在旦夕,林冲却仍在幻想安稳度过星期,回家团聚,这充分说明他还有随遇而安的思想。

4、第四部分( 高潮和结局,10-12自然段): 风雪夜山神庙复仇。 三个自然段::破庙借宿──偶听真情──报仇雪恨。

林冲性格变化的转折点,与前文照应,让陆谦等人通过对话把阴谋的主使者、原因、内容、执行经过,不打自招作了全盘交代,促使林冲性格发生根本转变。

故事情节以林冲的主要性格特征为线索,表现林冲由忍辱负重到奋起反抗的思想发展过程,有力突出“官逼民反”这个主题。

提问:

(1)林冲由幻想安度刑期到奋起反抗斗争,这个思想性格的转变是怎样完成的?

明确:草料场火起,林冲在山神庙里听到了陆虞候等人的对话,知道了高俅指使人谋害自己的真相,这时,他才清醒地认识到,高俅一伙留给他的只有一条死路。这残酷的现实促使他觉醒,认清了反动统治者的狰狞面目。幻想彻底破灭了。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反抗斗争。于是,林冲毅然杀死了仇人,投奔梁山,走上了反抗统治者的道路。(“是可忍,孰不可忍”“忍无可忍,无须再忍”)

(2)林冲性格的发展变化,所走的道路,对于我们认识当时的社会有什么意义?

明确:林冲性格的转变,关键在于一个“逼”字,“官逼民反”、“逼上梁山”。从林冲的遭遇我们可以看到加害于他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凶残、卑劣、阴险、狠毒。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虽然安分守己,忍辱求全,也被逼得走投无路,愤然而起;至于广大的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人民群众,他们所遭受的迫害,他们所承受的痛苦就可想而知了。因此,只有奋起反抗进行斗争才是唯一出路。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走向反抗道路,体现作品中心思想——“官逼民反”。

五、课堂小结

小结人物性格,引入问题:回看林冲走过的道路,从东岳庙到梁山泊,是什么大原因使一个逆来顺受的人走上杀人反抗的路?可以用哪一个字来概括?

明确:(1)林冲的性格特点归集起来为:①安分守己、忍辱负重、随遇而安。②正直善良,有救弱济贫的侠义气概,刚猛激烈,嫉恶如仇。③细心、谨慎。

(2)“逼”。高俅一步一步逼,①相国寺里辱娇妻②白虎堂上遭陷害③野猪林里谋杀④火烧草料场断后路。林冲忍过了东岳庙,忍过了野猪林,退缩到了山神庙里,等他知道再忍便是葬身火海时,他如梦初醒。高俅一伙的步步紧逼,使林冲走投无路,终于走上了反抗斗争的道路。

六、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第二题

2、找出文中的景物描写的文字。 板书设计

善良侠义

刚猛激烈随遇而安忍无可忍

安分守己酒店彻底绝望

忍辱负重心存幻想委曲求全奋起反抗

委曲求全细心谨慎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我国古典小说有一个最突出的特点,那就是善于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而较少使用其它手法,特别是单纯的心理描写和景物描写。如果有的作品使用了景物描写,也是运用白描手法,以极为简洁的笔墨来达到特定的目的。《西游记》是如此,《水浒》也是如此。在这篇作品中,景物描写虽然不多,但却写得恰到好处,并且具有很好的表达效果。

二、合作探究,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

课文题目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风雪”是故事发生的主要自然环境,文章也着力在“风雪”上作景物描写。课文是怎样描写风雪的?

点拨:主要是从两方面描写——

1、直接描写风雪:

(1)共有三处请指出来。(读有关描写)

明确:①林冲初到草料场时,写风雪初起——“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纷纷扬扬”,写雪花之大;“卷”,写朔风之烈;“一天”,写时间之长。

②林冲去市井沽酒时,写雪势正大——“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选题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

③沽酒返回时,又进一步突出雪势之大——“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这三处描写中,有一个最有表现力的词,是哪一个?

明确:“紧”,一个“紧”字,使境界全出,十分简洁地写出了雪越下越大的情景,并且还有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什么作用呢?大家思考一下,我们一会儿再说。

(2)侧面描写风雪的文字有哪些?

明确:

①通过环境描写衬托风雪。

林冲看住处草屋时,只见:“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林冲沽酒回到草料场,“那两问草厅已被雪压倒了。”写的是草屋,给人的印象却是风很猛,雪很大。

②通过人的动作、感觉衬托风雪。

如写林冲在草屋内“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是用人物感觉暗写风雪。写林冲则神庙里,“先取下毡签子,把身上的雪抖了”,上盖白布衫也“早有五分湿了”。因为风雪大,天气冷,所以吃酒时,林冲“把被扯来盖了半截身”。总之,作者在描写人物的动作、感觉时,时时不忘风雪二字。

这里的景物描写,虽然都非常简洁,但其作用却非常丰富,就像鲁迅《祝福》里面对雪的描写。请大家归纳一下,这些景物描写有哪些具体作用?

明确:

(1)渲染气氛,烘托人物:这里的彤云、朔风、大雪,渲染了一种凄冷、悲凉的气氛,很好地烘托了人物沉郁的心情和危机四伏的处境。当林冲在风雪中大踏步走上反抗道路时,风雪衬托了一个孤独、悲壮、坚定、勇敢的英雄形象。

(举例:“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那个美人究竟长得如何,作者并未告诉我们,但借助于娇艳鲜嫩的桃花,烘托出了一个美丽的女子形象。还有《荷花淀》中开头的景物描写,干净、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视频(四)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堂教学实录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堂教学实录

课前预习材料(屏幕显示)

问题一:请理出本课的提纲,按照“什么人什么事”的格式;

问题二:你读完这一段情节后有什么感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问题三:小说中设计了一个人物“李小二”,这个人物既没有什么本事,也和后面故事中的人物没有关联,为什么在这里设计这么一个人物,他对情节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问题四:林冲进得山神庙来,将一块大石头顶住了门,这块大石头的交待在小说情节中有什么作用? 问题五:请读出小说中直接描写大雪的句子。

问题六:对大雪除了直接描写之外还有侧面描写,就是通过写别的东西衬托大雪,包括人的动作、人的感觉等,请找出这些句子。

问题七:这些环境或者说雪景的描写在小说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问题八:请在小说中找一些关于林冲的语言、动作的描写段落,说说这些描写体现了林冲怎样的性格特点? 师:中国有句俗话“老不读《三国》,少不读《水浒》”,是因为《三国》讲的是权谋,老人读了心思阴郁,对健康不宜;《水浒》是一部讲强盗的书,少年人看了,学会了“该出手时就出手”,惹出许多是非来。

但是今天我们倒是要和大家一起来读一读《水浒》,无论我们有没有看过原著,但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多多少少知道一些水浒的故事。它已经融入到我们的民族文化当中。《水浒》是一部什么样的书,有人概括为四个字“逼上梁山”或“官逼民反”。然而众多人物中真正被逼上梁山的并不多,李逵上山就心情很愉快;王英本来就是强盗,上梁山是人生踏上了新台阶,不仅没有被逼,而且还是靠宋江推荐才从“小公司”进入梁山“大公司”;时迁是一个小毛贼,梁山是不要他的,他是经过个人的努力最后才实现做一个“强盗”的人生梦想;

生:(笑)

师:卢俊义本来是一个大地主,被吴用设计陷害,家破人亡只好到梁山落草,与其说被逼,不如说“被骗”。众多人物中,林冲可以说是最能体现“逼上梁山”这一主旨的。所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林冲到底是怎么被“逼”上梁山的。

师:大家知道小说的三要素吗?

生:(集体回答)情节、环境、人物。

师:好的,我们就按照这个顺序,从小说的情节开始。大家看屏幕,预习题的第一题其实就是要我们理清小说的情节脉络,请哪位同学来为我们理出小说的提纲?

生:(上黑板写出自己的提纲:林冲遇见李小二,陆谦设计害林冲,林冲看守草料场,差拨火烧草料场,林冲报仇杀陆谦。)

师:这个同学的提纲基本是合乎要求的,字数相等,条理清楚,很好地反映了小说的故事结构。但是有一个小问题,这里三次使用了“林冲”,两次使用了“草料场 ”,两次用到了“陆谦”,我们是不是可以给他们换一种称呼避免这样的重复呢?我也拟了一个提纲,请大家看一下。

(屏幕显示)

林教头巧遇旧相识,陆虞侯索命牢城营。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视频】

贼差拨火烧草料场,豹子头雪恨山神庙。

师:在设计这个提纲时,我就考虑到避免重复,所以将第四句林冲改成“豹子头”,“差拨”是两个字,我给他加上一个“贼”字凑成三个字。我可以告诉同学们,一开始我的提纲第一句写的是“林教头他乡遇故知”,有老师给我提出来“李小二”算不上故知,最多是一个熟人,所以我改为“旧相识”。第四句“豹子头风雪山神庙”,老师指出,“风雪山神庙”太概括了,不具体,于是换成了“雪恨”。所以,大家今后在作文时要对自己的文章反复的修改、推敲,看看怎么才能表达得更好,我们学语文的乐趣就在这里,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当然我的这个提纲我自己也不是很满意,因为平仄没有对好,希望同学们课下能帮我改一改。

师:我想问问大家读到这一段情节有什么感受?说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

生:读后觉得非常紧张,为林冲捏了一把汗,很担心林冲的处境。最后到了林冲报仇雪恨的时候,我又觉得这一段情节写得很快意,出了一口气。

生:林冲在小说里面是正面人物,我们读者都是和他站在一起的,当他遇到了危险,我们读者自然会感到紧张,小说中的情节将林冲置于危险之中,坏人一步步将林冲逼入绝境,最后林冲报仇雪恨了,这是一种压抑情绪的释放,所以会觉得很痛快。

生:我觉得情节很巧妙,无巧不成书吧,情节环环相扣,使得主人公能躲过一劫。

师:刚才我们听到同学们的阅读感受是“紧张”和“巧妙”。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这就是我们要研究的第一个问题,小说情节的特点。

特点一:起伏跌宕,扣人心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视频】

师:小说情节怎么才能紧张呢?这就要求作者在设计时候注意到情节的起伏,情节的发展起起伏伏,忽紧忽慢,

1

这样才能调动读者的阅读情绪,才能够抓住读者,使读者会跟随者小说中的人物欢喜悲伤。这是小说的高境界。那为什么会感到“巧妙”呢?我想先请大家思考一下预习题中的两个问题。

师:小说中设计了一个人物“李小二”,这个人物既没有什么本事,也和后面的故事中的人物没有关联,为什么在这里设计这么一个人物,他和情节的发展有什么联系?

生:李小二是一个配角,他是为了配合主人公展开情节的。

师:李小二在后面的情节里起到了什么作用呢?具体展开了什么情节呢?

生:李小二发觉陆谦等人很可疑,于是就告诉了林冲,林冲猜到了来的人就是陆谦,就买了尖刀去找陆谦报仇。 师:好,我们再来看一个问题,林冲进得山神庙来,将一块大石头顶住了门,这块大石头的交待在小说情节中有什么作用?

生:体现了林冲这个人是一个小心谨慎的人。

师:很好!大石头确实体现了林冲的性格特点,这个作用在后面还会提到,请你再想想在后面的情节里还有没有这块大石头的存在?可能字面上没有出现,但是情节的发展中还是有的?

生:大石头把门堵死了,陆谦等人就进不来了。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视频】

师:为什么作者不让陆谦等人进来呢?

生:陆谦一进来和林冲见面,林冲就要直接报仇,我们读者就不能了解到陆谦怎么密谋害林冲的了。而且林冲杀差拨就没有道理了。

师:很好!这块大石头确实作用非凡,一方面小说发展到这里需要对读者交待陆谦、差拨怎样设计陷害林冲的;另一方面,林冲听到他们的对话,愤怒被激化到顶点,推动情节达到高潮。试想如果没有这块大石头,陆谦三人推门进来正好和林冲撞个正着,虽然林冲也会报仇。但是第一,读者对于整个设计陷害林冲的过程不清楚,第二,也不能将林冲以及读者的阅读情绪充分调动起来,缺少推动情节进入高潮的动力。我们可以细细读一下那一段对话,陆谦一伙是多么残忍可恶。林冲听到这么一席话怎么会不怒从心头起!

师:大家看李小二这个人物的设计是别具匠心的,这块大石头的设计也是非常巧妙的,它们在情节中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这是典型的“伏应手法”。所谓的“伏应手法”指后面出现的人物和事件在前边要有伏笔,前边出现的人物和事件在后边要有交代,有照应,这样就使整个情节结构严谨细密。这就是我要讲的小说情节的第二个特点:前呼后应,严丝合缝。请大家记住小说情节的这两个特点。(屏幕显示)特点二:前呼后应,严丝合缝。

师:看完了情节我们再来看看一般会被我们忽视的小说另外一个要素——环境描写。请大家找出并读出小说中描写大雪的句子。

生:(找到直接描写风雪的有三处,读)

P90:“正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P91:“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

P92:“仍迎着朔风回来。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师:同学们预习得好。那么除了直接描写大雪,小说中还有从侧面描写衬托风雪的。所谓侧面描写就是通过人物的动作、感受等写大雪,请大家找一找这方面的段落。

生:(找出侧面描写的段落,读)

P91:“(草屋)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

P91:“向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

P92:“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恐怕火盆内有炭火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没了。”用环境来衬托风雪大。“先取下毡笠子,把身上的雪抖了,把上盖的白布衫脱将下来,早有五分湿了。”通过人物的动作、感觉来衬托风雪大。

师:同学们找得很仔细。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些描写,重点看一下这几个句子中的重点词句。

(屏幕显示:卷下、碎琼乱玉、紧、迤逦背着)

卷下:风夹着雪,在空中打转,呼啸而来。

碎琼乱玉:玉石是晶莹剔透的,这里是形容冰,这一句不仅是写形也是写声,我们仿佛能听到林冲踏在冰雪上的声音。

紧:鲁迅先生在《花边文学·大雪纷飞》中称赞它“比‘大雪纷飞’多两个字,但那‘神韵’却好得远了”。“紧”是形容雪下得急迫,写密度之大,节奏之快,而且风大雪急才会觉得“紧”,叫人喘不过气来。更重要的是,它还隐含了人物此时的内心感受——林冲对周围险恶环境的独特感受,同时还烘托了气氛——那是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张气氛,只一个“紧”字便使境界全出。文中两处写雪“紧”不仅是雪紧,也是情节之紧,情势的危急。

迤逦背着北风而行:迤逦:曲折蜿蜒,此处是写北风之大,以至于直行前进都很困难,风夹着雪,吹得人睁不

2

开眼,只能背着风,曲折前进。

师:这些环境或者说雪景的描写在小说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生:起到了渲染气氛的作用。

师:具体说说什么气氛?

生:寒冷的、危机四伏的紧张气氛,还有林冲孤独凄惨的命运也在这种环境中表现出来。

生:大雪为故事的发生和展开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环境背景。

师:你所说的环境背景是指什么?大雪对于情节的发生和发展具体有什么用处呢?

生:因为下雪林冲的草房倒掉,他只能到山神庙里去,如果不是下雪他就不会去山神庙,就不会遇到陆谦,那也就没法报仇了。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说到了点子上。我认为这段环境描写主要有下面三个作用。

(屏幕显示:烘托气氛、暗示情节、推动情节)

师:我们先看看烘托气氛。小说中环境描写对于情节发展有烘托、渲染作用,俗话说“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风雪在故事中渲染了一种凄冷悲凉的气氛,很好地烘托了人物沉郁的心情和危机四伏的处境。也暗示了情节,两次写雪下得紧,不仅是雪紧,也是林冲处境越发严峻,而林冲却全然不知。还能推动情节发展。风雪下得紧,天气寒冷,破屋压倒,这才会去出门买酒御寒,出门之后才会发现山神庙。如果不是大雪,没有出门说不定就压在草厅里了。如果不是大雪,草屋就未必会倒,也不能有后面的情节。如果不是大雪,陆谦三人也不会到山神庙躲避,直接在草料场等着林冲被烧死去捡骨头了。

师:请大家根据老师说的完成课后练习第二题,要求有条理有内容。

师:最后我们来看看小说的人物主人公林冲。有人说,在众多的水浒英雄中,现代女性最爱的人就是林冲;不会爱李逵,因为太鲁莽;不会爱武松,因为太刚烈;也不会爱宋江,因为他什么武功也不会,保护不了女性。为什么爱林冲呢?我们就要来进行分析。传统小说中对人物的描写无非是外貌、动作、语言。林冲长什么样呢?

(屏幕显示)

“官人生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纪。”

师:林冲的绰号叫做“豹子头”,不仅长得像张飞,所使的兵器也是和张飞一样“丈八蛇矛”。兵器和人物性格是有一定关联的,我们不能想像李逵使用宝剑是什么样。

生:(笑)

师:然而林冲的性格却实在和张飞相去甚远,有人说林冲是貌似张飞,身手似赵云,性格如刘备。文本中作者没有对林冲进行相貌描写,请大家在课文中找一找有没有动作、心理和语言的描写,从这些语句中我们体会到林冲怎样的个性特点?

生:小说最后一段写林冲杀三个人的动作,表现了林冲的英勇性格。

师:你说的不错,请读一读这一段,林冲这一段才像个“好汉”,大家看他杀三个人动作是不同的,为什么用刀剜陆谦的心?为什么不用枪,不砍头,要剜心呢?前文里面写林冲听了李小二报告后,买了一把解腕尖刀,这把刀就是为你陆谦准备的。我林冲对你陆谦有恩,你却恩将仇报,我看看你的心有多么黑!这段很精彩哦。还有吗?

生:P91:看到草厅破漏,林冲道:“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体现了林冲的细心。P91:林冲离开草料场去买酒,这一段描写中有几个动作,体现了林冲性格是细心谨慎的。

【点评:应要求学生读一读,把主要词语圈下来:“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恐怕火盆内有炭火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没了。……依旧把门拽上,锁了……门旁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

师:难道林冲就仅仅是一个细心的人吗?这就是他性格的全部吗?

生:林冲也是一个性格冲动的人,李小二说他是“摸不着就杀人放火”,他听说陆谦来害他就买了刀去杀陆谦,说明他很冲动。在山神庙中他报仇的那段一口气杀了三个人也体现了他性格的这一方面。

师:刚才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到了关于林冲的动作描写,说到了林冲性格的两个方面,一是勇猛,二是细心谨慎。但是还不够全面。我是这样总结林冲性格的,我认为林冲性格有四个方面的特点:

(屏幕显示:软弱糊涂、委曲求全、小心谨慎、刚强果断)

师:高俅的儿子高衙内调戏他的妻子,林冲举拳要打,可见到那人是高衙内,举起的拳头没有敢落下,这一节上看,满身本事八十万禁军教头“豹子头”林冲甚至不如“三寸丁”武大郎。为什么说他糊涂呢?且看P88林冲对李小二夫妇说:“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对于害他到这步田地的高俅,林冲仍然称其为“高太尉”。前文里面在白虎节堂林冲甚至称高俅为“恩相”,对于是谁害了自己,该恨谁他不

3

知道,他最恨的是陆谦,而陆谦是主谋吗?

生:不是,是高俅。

师:P91,看到草厅破漏,林冲道:“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林冲是要在这里长期打算的。路过山神庙,“林冲顶礼道:神明庇佑,改日来烧纸钱。”林冲是好汉中少有的有敬畏心的,他指望神明庇佑什么呢?能早日回家和妻子团聚。宋时经常有大赦天下,那么逢到大赦,林冲就可以回家了,所以,他安心的在牢城营忍耐着。再看P91,林冲离开草料场去买酒,这一段描写中有几个动作“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草料场地处偏远,草厅里更没什么值得锁的东西,但林冲依然把它锁上。P92,见草厅倒了,“恐怕火盆内有炭火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没了。„„依旧把门拽上,锁了„„门旁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这些动作细节都体现了林冲小心谨慎的性格。

然而林冲的性格也有刚烈的一面,譬如他买了解腕尖刀去寻仇,山神庙仇人见面分外眼红,一枪结果了差拨,一枪搠倒了富安,解腕尖刀剜出陆谦的人心。快意恩仇!读者读到这里憋在心中一口恶气总算出来了。这一刻林冲的性格中的刚烈得以彰显出来。

师:大家读《水浒》小说或看电视剧,一定知道,林冲杀了三个仇人后,连夜奔去的不是梁山,而是柴进庄上。柴进又修书引荐他去投梁山,来到梁山之后又经历了王伦嫉贤妒能百般刁难,直到晁盖上山,林冲火并王伦,其性格又经历了一次压抑到释放的过程。所以说人物性格是一个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曲折的,甚至是反复的,这一点在林冲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也正因为这样,林冲成为《水浒》中一个非常鲜活的人物形象。 师:最后大家请记下今天的作业。

(屏幕显示)

阅读小说《水浒》关于林冲的章节,写一篇“林冲小传”,放在自己的空间里,请同学们互相给出评价,看谁的文章点击数最多,评价最好。

师:今天我们学习《水浒》的这个章节,就是要教给大家一种新的阅读方法——“精读”。其实我们不少人爱读小说,但是我们大多数人读的是情节,这是较浅层次的阅读,希望能通过这一个章节的学习让大家能学会精读的方法,就是抓住小说的三要素——情节、环境、人物。要知道如何品鉴小说情节,理解情节设计的用意,关注到小说中的细节描写,从环境描写中体会它所渲染的气氛,能读懂人物的性格特点,从而喜欢上《水浒》这部古典文学名著,并能主动地认真地去读一读它,我想大家是会有自己的收获的。

4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视频(五)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优秀教学设计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 一、导读

1、单元导读:

这个单元学习小说。大家还记得吗?我们在必修③曾学习过哪些小说?小说是人生的“百科全书”,阅读小说,可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及审美能力。近几年的高考阅读题,考了不少的外国小说,我们在课外阅读时还得注意这一点。

2、本文导语:

梁山好汉,一百单八将,个个叱咤风云、令后人无限敬仰。大家能说出水浒的哪些英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了解林冲被逼上梁山的辛酸史。

二、作者作品

1、作者简介【课件】 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博古通今,才气横溢,举凡群经诸子,词章诗歌,天文、地理、医卜、星象、一切技术无不精通。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人,35岁曾中进士。后弃官归里,闭门著述,与拜他为师的罗贯中一起研究《三国演义》《三遂平妖传》的创作,搜集、整理关于梁山泊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最终写成“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

2、《水浒传》的译本【课件

1872年英国译为《中国人历险记》

1927年德国译为《强盗与士兵》

1934年又译为《梁山泊的强盗》

1922年法国译为《中国骑士传》

1933年美国译为《皆兄弟也》

1956年意大利译为《匪徒》等

互联星空网站:《三个女人和一百零五个男人》(一丈青扈三娘、母大虫顾大嫂、母夜叉孙二娘)

3、作品简介【课件】

《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描写北宋末年农民起义)。这部章回体小说是在《宣和遗事》、民间故事及话本的基础上,经过元末明初的施耐庵整理加工,进行再创作而完成的。北宋末年,封建统治者昏聩淫逸,外族入侵,加之连年自然灾害,民不聊生,正如书中所写的:“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家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见《水浒》第十六回)于是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接连地爆发。

《水浒》生动地描写了一支以宋江为首的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军诞生、发展、失败的全部历程;深刻地揭示了“官逼民反”的社会根源以及起义终于演为悲剧的历史原因;揭露了封建地主阶级的黑暗统治,歌颂了农民阶级的革命斗争,塑造了一个个为人民喜爱的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英雄人物。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节选自《水浒》第十回,是最精彩的回目之一。它具体地向我们展示了在封建统治者一逼、再逼、逼得无路可走的情况下,林冲终于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到拔刀而起怒杀仇敌、走上反抗的道路。

三、知识梳理

1、字音

2、字形(课后补充)

3、词语(教材勾画)

四、文本探究

(一)梳理情节

1、基本知识:【课件】

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叙述和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

小说必须具备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这三个要素。其中人物形象是主要要素。

主要人物:林冲

典型环境:风雪

故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2、请大家根据本文情节划分段落层次并给每一部分拟一个小标题。(小组讨论交流)明确:

第一部分:林教头沧州遇旧知(1) 开端

第二部分:陆虞侯密谋害林冲(2-5) 发展

第三部分:林教头接管草料场(6-9) 发展

第四部分:林教头杀敌山神庙(10-12) 高潮结局

3、按地点把课文可分为三部分:

酒店(1~6) 草料场(7~10) 山神庙(11~12)

(二)分析人物性格(讨论交流)

1、分析第一部分:林教头沧州遇旧知(开端)

(1)此部分中对林冲和李小二相识经历的插叙和林冲与李小二的对话在情节上的作用是什么?(讨论汇报)参考:

①交代主要人物、事情起因。

②点明林冲与高俅的尖锐矛盾。

③说明林、李亲密关系,留下李小二感恩图报的伏笔。

(2)林冲被高俅陷害,仍称仇人为“高太尉”,并对李小二“坦言”自己是“罪囚”,体现了林冲怎样的性格特点?

明确:对诬陷自己的人不气愤、不痛恨,还恭敬地称作“高太尉”,甚至认为是自己冒犯了他才受了官司。这既表现了林冲的善良安分,也表现了他忍受屈辱、性格软弱的一面。

2、分析第二部分:陆虞候密谋害林冲(发展)

林冲无辜受害,被刺配到沧州,远离京城,高俅又派陆谦、富安等追到沧州,在李小二的酒店里密谋陷害林冲。(进门两个“闪”字及出去“低着头”表现了什么?)林冲从李小二那里听说了这件事之后是什么态度?表现出林冲的什么性格? 明确:

①大惊——马上意识到“那泼贱贼”是要来害自己

②大怒——休要撞着我,只叫他骨肉为泥!

③复仇——上街买刀,带在身上,团团寻了一日

◆性格:强烈反抗意识

④松懈——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动静,就“自心下慢”(对仇人有所怀疑,却失去了应有的警惕性。)

◆性格:反抗不坚决委曲求全

◆这两个“闪”字和“低着头”用得很形象,说明他们怕暴露身份,躲躲闪闪。把搞阴谋诡计的坏人那种鬼鬼祟祟的情态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了。

3、分析第三部分:林教头接管草料场(发展)

本段是由陆谦的谋害到林冲杀人报仇的过渡,表面看,紧张形势缓和下来,实际上,事态正按照陆谦的预谋发展。表面上的平静掩盖着一场生死搏斗,预示着矛盾即将进入高潮,为后文埋下伏笔。

陆虞候等人对林冲的迫害并没有停止,派林冲看守草料场本是这伙人的诡计,想置林冲于死地,林冲是什么态度?表现他的什么性格?

①心有疑虑 ——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知何意?

②听从安排——林冲自来天王堂„„

③打算安稳过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 。

④祈求庇佑——买酒途经山神庙时,还祈求“神明庇佑”。

◆性格:委曲求全、逆来顺受、随遇而安

4、“余有叹焉”: 【课件】

为什么酒葫芦总是与林冲形影不离?酒壮懦夫胆,酒消英雄志啊。酒是我们和这个世界妥协的又一个理由和条件。

东京的温柔乡住不成了,住到牢城营的天王堂;天王堂住不成了,住到草料场;草料场住不成了,住到荒郊古庙:虽然被人家逼到了世界的角落,但只要还有立锥之地,林冲都会苟且,都会妥协。

他让我们心中有一种绝大的反差,绝大的遗憾,绝大的感慨。在这种反差中,我们为他不平,为他愤怒,为他洒一把同情的泪!

5、分析第四部分:风雪夜山神庙复仇(高潮和结局)

(1)林冲由幻想安度刑期到奋起反抗斗争,这个思想性格的转变是怎样完成的?先看出门买酒的一段细节描写——

向了一回火, 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二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便去包裹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

明确:林冲对这个世界是小心的。赔着小心地呵护着这个世界,虽然它如此寒凉(大雪),如此残破(崩坏),如此寂寥,但他不愿冲突。板书:

将火炭盖了——希望平安,不再出意外。

拿了钥匙,带了钥匙——深信世界的大门会随时为他而开,让他栖身。

反拽上锁了——呵护现有一切,抱残守缺。

(2)买酒回来,发现草厅被雪压倒了,又有一段细节描写——

放下花枪、葫芦在雪里;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林冲把手床上摸时,只拽得一条絮被。林冲钻将出来,见天色黑了,寻思:“又没打火处,怎生安排?”想起离了这半里路上有个古庙,可以安身,“我且去那里宿一夜,等到天明,却作理会。”把被卷了,花枪挑着酒葫芦,依旧把门拽上,锁了,望那庙里来。

这段细节描写你能读出哪些信息?(性格、作用等)

①写林冲的责任心。

虽然他此时站在大雪迷漫之中,不知道今晚安身何处,但是,他先想到的是草料场的安全:搬开、探、摸。认定安全了,才想“怎生安排”自己:卷、挑、拽、锁。

②写林冲的软弱和随遇而安

没有怨恨,没有激愤(管营不是说可以弄些盘缠吗),将就着过。

③埋下伏笔。起火是人为。

“恐怕火盆内有火炭„„浸灭了。”

(3)林冲进了山神庙,“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作者为什么要描写这么一个细节?

①伏笔。

为下文“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住了”埋下了伏笔,陆虞候等人只好站在庙外边看火边说话,林冲躲在庙内听得一清二楚,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完成了性格上的重大转变。

②继续写性格。

一个临时栖身地,他都有一种恭敬、一种小心。

◆据说,女性读者最爱林冲。原因:不幸+英武+超强自制力、冷静判断力

林冲的可爱,就在于“可靠”。他是一个可靠的丈夫,一个可靠的朋友,一个可靠的下属和同僚。他一旦选择了某位女子他会为其一生负责;他一旦成为你的朋友,你可对他托付一切,别人可以出卖他而他不会出卖别人;对上司对同僚,他会永远抱一种有距离的尊重,他会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分内工作,对这个集体负责对自己上司负责而不轻易涉及人事上的是是非非。

(4)入得里面看时,殿上塑着一尊金甲山神,两边一个判官,一个小鬼,侧边堆着一堆纸。团团看来,又没邻舍,又无庙主。——荒山古庙。在这样的地方,林冲有什么表现呢?

“林冲把枪和酒葫芦放在纸堆上,将那条絮被放开,先取下毡笠子,把身上雪都抖了,把上盖白布衫脱将下来,早有五分湿了,和毡笠放在供桌上。把被扯来,盖了半截下身,却把葫芦冷酒提来,慢慢地吃,就将怀中牛肉下酒。”

①有力量。在这样的狼狈和仓皇里,仍然有条有理从容不迫,耐得住性子,心不烦意不乱,有定性。——深藏不露的力量。

②无反心。没有过激的言论和举动。

③再次强调林冲所拥有的六大件:花枪、酒葫芦、絮被、毡笠子、白布衫、钥匙。

(5)杀前两个,一点都不罗嗦,杀陆虞候,为什么要罗嗦几句?

“泼贼,我自来又和你无甚么冤仇,你如何这等害我?正是杀人可恕,情理难容。”陆虞候告道:“不干小人事,太尉差遣,不敢不来。”林冲骂道:“奸贼,我与你自幼相交,今日倒来害我,怎不干你事?且吃我一刀!”把陆 谦上身衣服扯开,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七窍迸出血来,将心肝提在手里。

这段终极对话,林冲要告诉他:

①杀他的不是林冲,是天道!他违背了基本的为人之道。山神庙里杀人,是否也含有这意思。

②杀他的不是别人,是自己!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害林冲,恶贯满盈。

(6)结尾一句再次提到林冲的六大件,且看他复仇之后的抉择: 再穿了白布衫,系了搭膊,把毡笠子带上,将葫芦里冷酒都吃尽了,被与葫芦都丢了不要,提了枪,便出庙门投东去。

第一,写到了白布衫、搭膊、毡笠子。这些是穿了,系了,带了。肯定式写法,这是出行的。

第二,写到了葫芦和被。这些是丢了不要,否定式写法。它们象征着安寝和享受,象征着与这个世界的和谐相处。

第三,写到了枪。“提了枪”,肯定式写法。枪是冲突与决杀,是与这个世界决绝、复仇的东西,现在紧紧握在手里。从此,花枪上就不再挑着酒葫芦了,挑着什么呢?

一部洋洋洒洒的《水浒》写出了一群各具特色的英雄形象,而其中的林冲,更是让人感到了人生的无奈与人性的抗争。课文的结尾:“„„入庙里来„„东去。”每当我读到这里时,眼前总会浮现这样的镜头:大雪纷飞的荒野,林冲望着熊熊燃烧的大火,他知道,他拼命想挣扎到回去和他美丽的妻子团聚的那一天没有了。林冲扔掉了空空的酒葫芦,眼含热泪迎着呼啸的北风一个人孤独地前行,雪地里一串深深的脚印延伸到远方„„

(7)从情节看林冲性格的变化:【课件】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shiyongwendang/658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