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地球的内部
一、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能够根据一些自然现象推测地球的内部构造。
2.能够制作一个地球结构的模型。
(二)科学知识:
知道地球的内部结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科学的自然观。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分别装有水、细沙、小石头的黑色胶卷盒若干。介绍地球内部构造的录像。火山、地震、地热、海啸等图片(也可以为录像)。优美的音乐一段
学生准备:煮熟的鸡蛋、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小刀。
三、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桌上有三个密封的胶卷盒,在不打开盖子的前提下,你们可以用什么方法知道盒子里装的是什么?你准备怎样做?
2.学生讨论
3.学生实验:(注意在实验中要及时记录你所得到的信息,然后依据所得的信息进行判断:盒子里可能是什么?)
4.学生汇报交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并能提示学生完整的表达)
(二)了解地球内部构造
1.过渡提问:刚才同学们说盒子里的物体的时候,都用到了“好像”这个词,说明大家对这个实验的结果还不能肯定,这仅仅是一个猜测而已。地球也像一个无法打开的胶卷盒,那么关于地球内部的信息你可以通过哪些现象去猜测呢?把你知道的说给大家听听。
2.学生汇报。(让学生进行充分交流,注意让学生说出一些现象和判断。)
3.看相关录像:科学家们又是通过哪些途径来收集并了解有关地球内部的信息的呢?我们先来看一组有关地表现象的图片。
(课件出示火山.地震.地热.海啸等图片,让学生进行观看。)
4.通过这些现象引导学生对地球的内部情况做一个推测并画下来。
5.相互交流讨论
6.说说自己的构思,比比谁画的最有可能。
7.观看录像,对比验证(介绍地球内部构造的片段)
8.出示鸡蛋一只,讨论:鸡蛋的内部结构会与地球的内部有什么关系?
9.实验验证,弄清地核.地幔.地核与蛋壳.蛋白.蛋黄之间的相似之处。
(三)制作地球构造模型
1.用橡皮泥做一个地球构造模型
2.师生讨论制作步骤
3.学生交流自己想好的制作步骤,教师注意及时进行归纳
4.学生动手做地球模型。(教师播放音乐)
5.制作完成后,让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地球构造模型,并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以及制作时的一些想法和感受。
(四)课后拓展
1.讨论:现在人们已经想到了钻孔的方法来研究地球。将来,假如让你来研究,你会怎么做呢?
地球的内部
课程标准:
1.知道地球内部有炽热的岩浆。
2.懂得交流与讨论可以引发新的想法。
3.能制作简易科学模型。
4.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5.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对现象作合理的解释。
教学目的:
●熊够选择制作地球构造的模型表述对地球构造的探究结果;【小学六年级科学地球的内部教案】
●能够根据数据,对地球内部各层厚度做出合理的解释;
●能够根据火山和地震的现象对地球内部情况做出解释;
●能够查找有关地球内部的资料。
教学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知道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
●知道地球内部有炙热的岩浆;
●知道科学研究中可以用模型方法来解决问题。
学习成果评价
概念发展
层次1:知道地球内部有炙热的岩浆。
层次2:知道地球内部有炙热的岩浆;但不知道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 层次3:知道地球内部有炙热的岩浆;知道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 探究能力:
层次1:不能够根据数据,对地球内部各层厚度做出合理的解释;
层次2:能够根据数据,对地球内部各层厚度做出合理的解释;
层次3:能够根据数据,对地球内部各层厚度做出合理的解释;并能够根据火山和地震的现象对地球内部情况做出解释。
教学材料:黑色的胶卷盒3个,分别装着水、细沙、小石块、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地球的内部
一、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能够根据一些自然现象推测地球的内部构造。
2.能够制作一个地球结构的模型。
(二)科学知识:
知道地球的内部结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科学的自然观。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分别装有水、细沙、小石头的黑色胶卷盒若干。介绍地球内部构造的录像。火山、地震、地热、海啸等图片(也可以为录像)。优美的音乐一段
学生准备:煮熟的鸡蛋、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小刀。
三、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桌上有三个密封的胶卷盒,在不打开盖子的前提下,你们可以用什么方法知道盒子里装的是什么?你准备怎样做?
2.学生讨论【小学六年级科学地球的内部教案】
3.学生实验:(注意在实验中要及时记录你所得到的信息,然后依据所得的信息进行判断:盒子里可能是什么?)
4.学生汇报交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并能提示学生完整的表达)
(二)了解地球内部构造
1.过渡提问:刚才同学们说盒子里的物体的时候,都用到了“好像”这个词,说明大家对这个实验的结果还不能肯定,这仅仅是一个猜测而已。地球也像一个无法打开的胶卷盒,那么关于地球内部的信息你可以通过哪些现象去猜测呢?把你知道的说给大家听听。
2.学生汇报。(让学生进行充分交流,注意让学生说出一些现象和判断。)
3.看相关录像:科学家们又是通过哪些途径来收集并了解有关地球内部的信息的呢?我们先来看一组有关地表现象的图片。
(课件出示火山.地震.地热.海啸等图片,让学生进行观看。)
4.通过这些现象引导学生对地球的内部情况做一个推测并画下来。
5.相互交流讨论
6.说说自己的构思,比比谁画的最有可能。
7.观看录像,对比验证(介绍地球内部构造的片段)
8.出示鸡蛋一只,讨论:鸡蛋的内部结构会与地球的内部有什么关系?
9.实验验证,弄清地核.地幔.地核与蛋壳.蛋白.蛋黄之间的相似之处。
(三)制作地球构造模型
1.用橡皮泥做一个地球构造模型
2.师生讨论制作步骤
3.学生交流自己想好的制作步骤,教师注意及时进行归纳
4.学生动手做地球模型。(教师播放音乐)
5.制作完成后,让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地球构造模型,并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以及制作时的一些想法和感受。
(四)课后拓展
1.讨论:现在人们已经想到了钻孔的方法来研究地球。将来,假如让你来研究,你会怎么做呢?
地球的内部
课程标准:
1.知道地球内部有炽热的岩浆。
2.懂得交流与讨论可以引发新的想法。
3.能制作简易科学模型。
4.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5.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对现象作合理的解释。
教学目的:
●熊够选择制作地球构造的模型表述对地球构造的探究结果;
●能够根据数据,对地球内部各层厚度做出合理的解释;
●能够根据火山和地震的现象对地球内部情况做出解释;【小学六年级科学地球的内部教案】
●能够查找有关地球内部的资料。
教学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知道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
●知道地球内部有炙热的岩浆;
●知道科学研究中可以用模型方法来解决问题。
学习成果评价
概念发展
层次1:知道地球内部有炙热的岩浆。
层次2:知道地球内部有炙热的岩浆;但不知道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
层次3:知道地球内部有炙热的岩浆;知道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
探究能力:
层次1:不能够根据数据,对地球内部各层厚度做出合理的解释;
层次2:能够根据数据,对地球内部各层厚度做出合理的解释;
层次3:能够根据数据,对地球内部各层厚度做出合理的解释;并能够根据火山和地震的现象对地球内部情况做出解释。
教学材料:黑色的胶卷盒3个,分别装着水、细沙、小石块、
教学步骤
苏教版六(上)科学教学设计总第 课时
第3课 地球的内部
设计理念
学生在对地球表面宏观的认识后深入到地球内部了解其中的奥秘,人类对地球内部的认识无法像打开一个橘子瞧个究竟那么简单方便,人类对地球内部构造的了解是通过地表的一些自然现象以及地震波的探测来认识的。所以本课从地球的一些自然现象导入,展开研究。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内部构造是科学家根据一些自然现象推测出来的。
2、知道地球的内部结构。
3、能够制作地球结构的模型。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
2、难点:猜想暗盒里有什么。
教学准备
1、黑色胶卷盒3个,分别装着水、细纱、和小石块。
2、各种颜色的橡皮泥、小刀
3、相关的图片和录象。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知道地球内部构造是科学家根据一些自然现象推测出来的。
一、导入新课:
1、讲述:上节课我们对地球的表面进行了分析、了解,那地球的内部有是什么样的呢?同学可以先猜猜看。
2、学生讲自己对地球内部的了解、猜测。
3、谈话:我们无法打开地球深入到内部去直接观察,但是科学家还是能够利用各种发法探测到地球内部的构造,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科学家是怎么探测的。
- 1 -
上一篇:圆锥的体积公开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