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教案】
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其中,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加减乘除在一起时,统称混合四则运算。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 分享的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2.使学生知道也可以一次通分,再计算.
教学重点
能运用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使学生掌握什么时候一次通分好,什么时候分步通分好.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2.计算下面各题.
二、探究新知.
新课导入 :这节课,我们学习新的内容——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
(一)教学例1(没有括号的算式计算方法)【演示课件“”】
教师提问:回忆一下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整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遇到有括号的,应该先算括号里面的.
教师谈话:请同学们打开书136页读一下第一段的文字.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内容?
学生回答:这段文字告诉我们:的运算顺序与整数的相同;为了简便,几个分数可以一次通分,然后按照运算顺序依次进行计算.
1.出示例1:计算
2.观察算式:这是一个加减混合运算的等式;
三个分数是异分母的分数,计算时应当从左往右计算;
分母不同,计算时应先通分.
3.学生独立解答.
第一种算法: 第二种算法:
思考:这两种算法有什么不同?哪一种简便?
教师强调:三个分数是异分母分数,先一次通分比较简便.
4.总结没括号算式的计算方法.
5.反馈练习:
(二)教学例2(有括号的算式的计算方法)【继续演示课件“”】
1.出示例2 计算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个算式与例1有什么不同?(有了小括号)
这道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这道题的运算顺序是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学生独立解答.
思考:这道题为什么分步通分计算比较好?
3.总结有括号算式的计算方法.
4.反馈练习.
三、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它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四、随堂练习.
1.填空.【继续演示课件“”】
的运算顺序和____________相同.没有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是:______________;有括号的的运算顺序是先算____________,后算______________.
2.计算.
3.计算.
五、布置作业 .
1.从 里减去 ,所得的差与 相加,和是多少?
2.从 里减去 与 的和,差是多少?
六、板书设计
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材第117、118的内容及第120页练习二十三的第1一4题。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并掌握带有小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及算法。
2.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3.养成用简明、灵活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
三重点难点
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
四教具准备
投影。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说一说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
112+8-1316-4+2124-(18+3)
2.老师指出: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二)教学实施
1.出示例1的表格。
(l)让学生读懂表格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
(2)老师出示第一个问题:"森林部分比草地部分多几分之几?"
(3)提问:森林部分指什么?怎样列式?
(4)请学生试着算一算,集体交流计算方法。
老师巡视,请不同算法的同学板演。
方法一:+一方法二:+一
=+一=+一
=一=
==
(5)小结计算方法: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可以分步通分也可以一次通分进行计算。计算时,可以根据题目的特点和自己的情况灵活选择方法。
2.出示例1的第二个问题:"裸露地面储存的地下水占降水量的几分之几?
(l)先让学生看懂表格内容,然后老师提问:在这个问题中,把什么看作单位"1"?是什么意思?
(2)请学生列出算式:1--或1-(+)
(3)请学生试着计算,并指名板演这两种方法的计算过程。
1--1-(+)
=--=1-(+)
==1-
=
提问:比较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带有小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该怎样计算?
3.小结。
提问:你能说一说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吗?
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出: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也是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带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4.完成教材第118页的"做一做。
学生试着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计算过程,重点看运算顺序及书写美观情况。
5.完成教材第120页练习二十三的第1-4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第2-4题,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
(四)思维训练
某市举办一次数学竞赛,设一、二、三等奖若干名。获一、二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获二、三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获二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研究了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加减综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二)教材第119页的内容及第121页练习二十三第5?8题。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并能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计算的灵活性。
3.养成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三重点难点
正确应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四教具准备
投影。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并说出简算的依据。
53+36+64+971.5+3.8+6.2
2.全班学生独立完成,并说出加法运算定律的字母表示形式。
3.老师板书:
加法交换律:a+b=b十a
加法结合律:a+b+c=a十(b+c)
(二)教学实施
1.老师设疑:当上面式中的字母表示分数时,这个定律还适用吗?
2.出示教材第119页的例2,学生计算两边是否相等,集体交流结果。
板书:+○=+
(+)+○=+(+)
提问:①两组算式的特点各是什么?(两组算式中,左右两边的加数都相同,第一组中加数交换了位置,第二组中改变了加的顺序。
②这一特点与整数加法的什么运算性质相同?(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3.结论:整数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
4.完成教材第119页"做一做"的第l题及第121页的第5、7题。学生在教材上填写,集体订正。
5.完成教材第119页"做一做"的第2题。
学生根据数的特点,想想应用什么定律进行简算。集体订正计算过程,并说出简算的依据。
6.完成教材第121页练习二十三的第8题。
学先计计算出3个算式的结果:-=-=-=。然后让学生观察,找规律,归纳出:-=(≠0)再应用规律计算+++集体交流计算方法。
(四)思维训练
1.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5---+
-+-+---(+)
2.请将、、、、和填在圆圈中,使每条线上的三个数的和都相等。
3.计算。
(1)++++
(2)1-+-+-+-+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研究了如何应用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简便计算分数加法。今后,在计算分数加法时,要注意认真审题,根据题目中数的特点,灵活应用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从而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计算的速度。
上一篇: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