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的课题

| 小学英语 |

【www.guakaob.com--小学英语】

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初中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的课题 第一篇

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课题的实施方案

王任婧

一、课题的提出

初中阶段开设英语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为高中英语学习打下基础,形成初步的英语语感,为其打好语音、语调基础,最终使学生具备初步的用所学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阅读是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阅读教学在外语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阅读课一直是最受重视的科目。它可以帮助学生得到乐趣,获取信息,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具有正确的阅读技巧,拥有主动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的精神,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阅读是巩固和扩大词汇量的好方法。然而现行的小学英语并无明确的英语阅读教学目标和配套的阅读教材,因此在小学阶段开设英语阅读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课题的界定

基础教育阶段,《新课程标准》已较大的篇幅阐述了英语学习策略,这就对英语教师的教学策略提出了新的要求:能在实践教学中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有效地使用学习策略,采用科学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身发展能力。阅读教学策略是英语学习策略的一部分,它源于教学实践的需要,在阅读教学中根据一定的教学理论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教师自己对课内外阅读教学组织和调控的方案。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古德曼(K.S.Goodman)在1972年指出:“阅读是对三种相互有关而各有区别的信息,即形符的、句法的和语义的信息,进行信息处理的一种形式。”英语阅读包括了朗读和默读。但主要是借助视觉进行默读。默读是最符合实际需要的方式。默读要求把注意点放在理解语言单位上,速度较快。现在的中学生普遍存在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弱的现象。导致这种现象有多方面的原因,如情感因素,方法与策略因素,智力因素。但在我的教学中,我发现其主要原因是语言因素限制了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形成。所谓的语言因素是指字母、单词、习语、短语和语法规则等。当学生遇到新单词或新句式时,立即产生了畏惧感,觉得束手无策,思路混乱。其次,学生缺乏阅读的兴趣。大部分学生除了作业中的阅读练习,从来不主动阅读课外材料。再者,学生对阅读的内容缺乏深层的理解。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一)研究的目的:探索中学生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二)总体目标:巩固和扩大词汇量,增强语感,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的准确度,逐步形成他们的英语阅读习惯和能力。帮助学生善于、乐于了解异国文化,拓展实践空间,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促进英语听说能力的提高。

(三)分级目标:

第一阶段:1.具有初步拼读具有一定规则的单词的能力。2.在老师的帮助下理解一些单词、词组在句、篇中的含义。鼓励学生学习使用字典。3.能通过自己的阅读,从短文中获取大意。

第二阶段:1.能根据拼读的规律,读出简单的单词。2.能通过上下文理解部分生词的含义。正确运用工具书理解文中的单词、词组。3.能通读简单的故事、短文,正确理解大意。 4.能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描述所读的语言材料。 5.初步建立起课内,课外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第三阶段: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所学对话,短文以及与教材难度相当的对话,短文。2.能够正确理解所读故事,短文的大意,能从文中找出有关信息。3.能够运用简单的阅读技巧来提高理解的准确度和阅读的速度。4.有较浓的课内,课外阅读的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五、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九年级年级全体学生

2、研究方法:调查法、观察法、经验总结法、行动研究法、实验法。

六、研究策略

1、寻找好教学方法,大面积地引发学生对英语课的兴趣。因此,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审美情趣、语言素养和组织才能。

2、教师必须钻研教材,发掘教材中的有利因素,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和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教学方法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根据不同的教学活动制作不同的教具和道具。

3、教师需要具备表情达意的才能。

七、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调查研究学生不愿发言的原因

①发放问卷,查找原因。

②统计分析问卷,得出初步结论。

③个别访谈,验证初步结论

2、制定课题实施方案

根据学生不愿发言的原因,制定出详细的研究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计划

培养高段学生课堂发言能力习惯研究。

1、查阅文献,借鉴前人研究成果。

2、集思广益,求教于同事。

3、具体方法的验证与反馈

①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让学生有话可说。

②课下要注意辅导议题的重点发言人。

③对重点发言人的准备情况 ,教师要予以了解 ,并给予指导 ,使发言的内容与课堂教学的要求保持一致。

④要注意保护学生课堂发言的积极性。

⑤提高教师自身的亲和力。

第三阶段:实施计划

总结阶段。

完善课题资料,总结个人笔记,写出总结报告。

第四阶段:2013.12---2014.1阶段性总结

第五阶段:2014.2-----2014.3组织实验

第六阶段:2014.4---2014.5撰写实验总结、结题

主要任务是:收集、整理各种研究资料,对研究成果进行分析,透过现象揭示规律,撰写研究报告等。

八、结题成果形式

1.结题报告:九年级英语阅读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2.九年级英语阅读论文争取在省级刊物上发表.

3.积累教师论文和案例。

初中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开题报告
初中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的课题 第二篇

《提高初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东海县安峰初级中学 蒋秀连

一、课题名称:提高初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初中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的课题】

二、课题提出背景及其界定

1. 课题提出背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行)》中指出:初中英语教学要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在全国全面推开十年了,也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在学校英语课堂教学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了新的倾向和新的问题,那就是,教师一味追求热闹、活跃的气氛,出现了重现象不重本质,重形式不重实质的现象。但学生的英语能力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出现低效或无效现象;课堂上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也很辛苦,但收益不大的现象也严重存在。在这样的背景下,英语阅读课教学出遭遇到了同样的尴尬。因此,改革英语课堂教学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势在必行,本课题的提出适应了新课改的需要。

阅读是吸收英语语言材料、增加语言知识、扩大词汇量的重要手段,而且阅读能力的提高能为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和英语写作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为学生从英语阅读中认识学习英语的真正意义和价值,体验学习英语的乐趣,为学生树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中学生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提高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成为当前初中英语教学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本课题的研究,将为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探究出高效的方法,将为学生更好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初中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的课题】

我们学校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家庭教育氛围不浓。由于农村家长素质普遍较低,加之常年在外打工家长较多,从而缺乏对子女的正确引导和有效监护,使多数学生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他们的行为习惯、自我控制能力普遍较弱。同时,部分来自外地的学生小学没有学过英语,平时又接触不到英语,这些学生来到中学以后,本来就没有一点英语底子,现在,新课程的起点对于他们来说又高了一些,因此,如果不注重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会让他们逐渐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而我们知道,兴趣是学习的强大动力和内在力量,是青少年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是开发智力的钥匙。兴趣能使个体的整个心理活动积极起来,处于最佳状态,顺利地接受各种信息;兴趣的衰减或丧失,将使英语教学事倍功半。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培养学生的这种朗读习惯以及通过这种习惯的养成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基于这种情况,结合我们英语阅读课的教学实际,本次课题研究,将会对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培养和阅读能力的提高作有益的探究。

2. 课题概念界定:

英语阅读能力,是指在阅读实践中和在阅读后对文章的理解、分析、概括、猜测和评判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使学生更好的汲取接受信息,理解分析文章,对文章和作者做出正确的概括和评判,同时促进其它语言技能的提高。

“策略”,在本研究中是指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为完成特定的目标,依据教学的主客观条件,特别是学生的实际,对所选用的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等的总体考虑。

三、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综述

英语阅读课教学策略的研究在国内外都已被较早提出,并也已有了较多的理论和实践可以借鉴,也不乏理论上的论证和构建,便更多的侧重于模式的研究,可以说,这些研究和讨论使得我们对英语课阅读教学的观点逐步清晰,但这些研究侧重于必要性的论证,其案例侧重于条件较好的高级中学,在我们英语课阅读教学中并不一定很适用,如何在我们这样的农村初中探索出有效的英语阅读课教学,是我校当前英语阅读教学要迫切解决的实际问题。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原理。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的过程缘于主体的社会实践,先有实践后有认识;认识来源于实践,又为实践服务。阅读过程中阅读主体对自然社会的认识,也应该符合哲学的认识规律,并受之支配制约。

2.实践性学习理论。从根本上讲人的认识源于实践,因此人们学习知识必须通过实践。后现代社会的人们,对于自己所处时代的生活认识要通过自身的实践去获知,可对前代社会的认识,就不可能也没必要去再实践,而是学习借鉴前代人积累的知识即可,学生阅读时了解认识生活,一方面要通过特别重视对人生世相的直接经历体验,一方面要通过阅读访谈获取大量的间接人生感受。我们课题研究的进程,都要始终接受我们阅读实践的检验。

3.个性化原则。每个人进行阅读依依靠的自然地理背景和人文生活背景都是有差异的,开展实践研究时需要在哲学普遍性和特殊性原则指导下,以跟踪个体的特殊生活背景在个体表达与交流中的作用为切入点,通过一定数量的个案研究,再运用哲学的归纳与演绎的思维方法,总结出具有一定普遍意义的可操作性的原则。

五、课题研究主要目标

我们将在新《英语课程标准》的指导下,通过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探索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的有效途径。

(1)加强课内外阅读量,培养阅读兴趣并提高阅读速度。

(2)在教学中以现有教材和与学生阅读水平相当的阅读材料为载体,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同时扩大词汇量,增进语感。

(3)采用科学的培养途径,通过持续性的阅读实践让学生体验贴近真实生活的阅读方式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研究的内容

(1)调查并描绘出学生英语阅读能力低下的现状并寻找出其原因。

(2)细化《新课标》有关英语阅读的要求,研制出英语阅读有效性的标准,并为达成此标准,构建提高英语课内外阅读有效性的阅读模式。

(3)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知识结构,编制英语课内外阅读材料目录,把最美好的世界呈现给他们,调动他们阅读的积极性,提高阅读技能、阅读理解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七、 研究的措施

1.汇编阅读材料

阅读有关新课程理念,选择阅读材料,并考虑语言的难易程度是否符合学生。同时尽量与牛津英语的主题式教学相结合,注意形式与内容的搭配,逐步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根据各班级学生的特点,结合《牛津英语》教材,汇编出系统的阅读教材。

2.细化阅读要求

教师必须认识和掌握学生感知事物的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对学生提出具体的要求,对学生的要求应具体明晰,教师的要求越具体,学生阅读的目标就越明确,阅读的效率就越高。阅读教学的要求应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和循序渐进原则。

3.丰富教学形式,优化英语教学过程

阅读的最终目的是开阔学生的眼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活跃学生的思维,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和能力。为达到这个目的,在学生对篇章的结构、内容及融合的知识点有了较好的掌握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整体吸收和运用,引导学生利用篇章所提供的信息进行交际活动。

4.通过在不同班级之间进行指导阅读的试验,在试验中研究和创新,借鉴别人的经验教训,从中总结提高。撰写论文,不断充实、完善研究的成果。

八、研究步骤及任务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3年4月—2013年5月)

学习了关于《英语阅读课教学》《中小学外语教学》和《与英语新课程同行》等有关英语阅读教学方面的文章。使自己对《提高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研

究》这一课题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有了更丰富的理论知识,撰写课题研究方案,开题报告。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3年6月—2014年3月)

前期研究内容主要采用观察法、调查法等收集资料,通过对所任教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座谈的方式,了解学生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的现状,开展影响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和掌握科学有效阅读方法的归因分析,找准研究的切入口。

后期研究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以及教师有效指导学生阅读和有效进行阅读教学几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4年4月—2014年5月)

(1)对检测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完成研究报告。

(2)总结,形成经验成果,撰写论文。

九、课题组成员分工

由我承担课题的主要工作,包括课题的具体操作、分析和总结;并负责课题研究的资料准备工作。

十、课题研究的保障措施:

由本人负责,成立课题组,健全研究机构,做到研究任务,时间,人员三落实;设立课题研究专项经费,保证研究过程中相关书籍、必要设备的外出学习、开展活动等的经费来源;技术保证:聘请专家担任顾问,参加骨干外出培训,组织外出参观学习等;课题研究与学校工作相协调:做到教学科研化,科研教学化,使学校教育教学与教育科研同步发展、共同提高。

十一、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预期研究成果:材料汇编、案例汇总、论文撰写、结题报告

最终研究成果将以研究报告、论文、反思等形式出现

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课题研究
初中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的课题 第三篇

《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课题研究》

一、研究背景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英语教学把学生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放到了重要地位,阅读作为学生语言习得的一个重要手段,已经逐渐成为新教材标准的一个要素。

从现行的初中英语牛津教材来看。体现了理念新,内容好,方法活的特点。但新教材词汇量剧增,信息获取量多,有一定的难度,对学生素质要求比较高,学生学习英语面临新的挑战和压力;再从每一单元的编写结构来看,对话和文章反复出现,阅读量很大,文章中词汇量丰富,语法现象多,有时各中时态交错出现,对学生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几年中考试题对阅读要求逐步提高,加大阅读量,提高阅读速度,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及技巧是试题的一个主要发展趋势。学生仅仅读懂教材,不扩大语言输入量,将难以持续发展。它要求教师强调应用、注重能力、训练阅读速度、扩大词汇量。指导学生进行英语泛读,拓宽视野。要求教师调动学生自学积极性,让他们用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消化、处理大量的英语语言知识,去提高自己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引导学生学会解题中分析判断、归纳综合和逻辑推理的技巧。但是,现在的初中学生普遍存在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较弱的现象。由此可见,新课标将学生阅读能力培养摆到了一个非常突出的位置。

二、研究的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2.传授给学生正确有效科学的阅读方法。

3.提高教师阅读课的调控能力、探索阅读课教学的有效形式、提高阅读课的效率

三、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

学习了关于《英语阅读课教学》《中小学外语教学》和《与英语新课程同行》等有关英语阅读教学方面的文章。使自己对《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培养》这一课题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有了更丰富的理论知识,撰写课题研究方案,开题报告。

2.实施阶段

前期研究内容主要采用观察法、调查法等收集资料,通过对所任教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座谈的方式,了解学生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的现状,开展影响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和掌握科学有效阅读方法的归因分析,找准研究的切入口。

后期研究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以及教师有效指导学生阅读和有效进行阅读教学几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

四、总结阶段

收集材料、经验总结,撰写有关的论文。

五、研究内容的分析与策略

《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课题研究》针对现在初中学生普遍存在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较弱的现象。着重从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以及教师有效指导学生阅读和有效进行阅读教学几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

对所任教的45位学生进行学生阅读学习习惯和科学阅读方法的现状调查,做了问卷调查,学生对英语阅读主要不良现象归纳如下:

1、阅读习惯

怕在先;没有阅读的习惯和爱好,不喜欢阅读、不喜欢看书,嫌阅读枯燥乏味、单词多、难度大; 读过的文章或段落没有作记号的习惯,“等着”老师提醒才会动笔;阅读之后没有任何的触动,没有提问深思的习惯;碰到不理解的单词或语句,就等着老师给出答案,没有

查阅资料的习惯;不愿意和同学伙伴交流自己的得失,没有向别人吸取优秀阅读做法的欲望;缺少课外阅读的习惯。

2、阅读技巧

阅读时读出声音;虽然不读出声音但心里总是一字一句在念;用手指着文字读;反复地读前面已读过的句子;阅读时找不着重点难点;遇到不理解的单词或语句总是习惯停留在原处,非要把它弄个明白不可,影响到阅读的速度和对文章的整体理解;缺乏总结归纳的能力和区分重要、次要内容的能力。

六、研究对策【初中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的课题】

针对学生在阅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学生进行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与科学的阅读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消除不良阅读习惯,促进良好阅读方法的形成。

1、改变阅读习惯

教育学生有关良好阅读习惯和科学阅读技巧在提高阅读能力方面所起到的作用,让学生认识到良好习惯和科学方法对于阅读学习的重要性;同时了解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技巧包括哪些内容。

在阅读过程中,要有良好的习惯。阅读时一定要专心致志、聚精会神,不能边聊天边阅读,也不能边阅读边干别的事。对于不同内容的阅读材料,可以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如对于重点的文章、精彩的段落、典型句式要精读,即逐字逐句地熟读深思,达到出口成诵的目的,对于一般的文章只需泛读,即大致了解文章的内容或故事的情节概况,以求达到一定的阅读量;对于那些与自已实际英语水平相差甚远、过难或过易的文章以及没有什么意义,不能从中获取知识的文章可以略读,跳读,甚至干脆不读。这样,阅读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在一定的时间内收到最大的功效。

2、学习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教师应通过课文预习提问、讲解课文或重点句型,指导学生做阅读训练等,教会学生正确、实用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授人以鱼,莫如授人以渔。美国匹兹堡大学的william e norris 认为,“不管怎么样,既然我们的学生是有文化的,那么他们就不必去学习阅读的过程,而是要练习阅读外语-----英语的技巧。”(见马俊明等译《英语教师的艺术》p277)具体地说:

(1)、是要让学生学会特别注意阅读篇章中的人物(who)、时间(when)、地点(where)、事件(what)、数字(numbers)等关键词语,以提高阅读的目标性和效能;

(2)、是要训练学生学会默读阅读材料,克服出声读的不良习惯,以提高阅读速度。学生阅读时,习惯发出每个单词的音,即出声读,有时也表现在无意识的喉头蠕动。任何一种都会影响阅读速度和效率。所以在阅读训练时,可以通过进行限时快速阅读来克服;

(3)、是让学生学习和掌握以短语或句子等意群为单位进行阅读的方法,避免以词为单位不能快速阅读或不能完整理解含义的现象。语言学家harris (1966)指出,“语言并不存在一连串的单词或句子中,而是存在于联系着的语篇中”。阅读过程能否完成完全取决于对一个意群的理解程度,有些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达到正确理解单句的含义,但不能很好地抓住段落和全文的大意、中心思想,这样则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看到孤立的语言现象,而看不到其中的联系和内涵。

(4)、引导学生学会采用构词法或根据上下文含义或利用插图猜测词义的阅读方法,避免遇到生词就查词典而影响阅读的连贯性和整体理解的情况。初中生因为词汇量有限,阅读中肯定会碰到一些不认识的单词和短语,处理不当,就会影响阅读的效率。教师应该在日常的英语教学活动中教给学生一定的构词法知识;另一方面培养他们识别、推断、综合、归纳、评价等各方面的能力。推断(inference)是理解的重要手段,是在对作者要说明的信息认知基础上,通过归纳总结,达到对文章大意的理解。因此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一些推测单词和

句子的方法,而且要培养他们综合把握文章大意的能力。五是指导学生通过多做阅读练习题。掌握阅读材料的难点、重点,加深对阅读篇章的正确把握和理解。“ practice makes perfect .”就是最好的说明。此外还有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式”阅读。通过对典型句型的“举一反三”,达到对其他阅读内容的触类旁通。

3、用现代阅读课教学策略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有关阅读课型传统―――现代教学策略的对比分析

教学环节

传统教学策略

现代教学策略

pre -reading

单词教学

主题导入、激发兴趣

while-reading

语法讲解,记笔记

整体阅读、分段阅读与阅读任务相结合

post-reading

笔记整理、阅读理解练习

完成相关主题的拓展任务

现代阅读课教学方法(附:案例)

a、巧设导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牛津英语 8年级 教材中的课文篇幅较长,英语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一看到长文章就会头疼,因此,阅读中的导入环节就尤显重要了。chapter 5 look it up 这一课以百科全书中的知识为载体,有三个主题,是我是让学生看卡通片,引出恐龙、迪斯尼这两个主题,牛津英语 8bchapter 5 water talk 这一课通过小女孩daisy和水之间的对话,描述了水的整个循环过程,从而唤醒人们的节水意识。这是一篇科普文章,内容相对枯燥,于是我采用了让学生听水滴声,猜“who is singing?”,引出了课文的主题water。同时,根据课文内容,water是一个会说话的“童话人物”,于是我引出主题water的同时,介绍了mr. water这样一位童话人物,为学生后续课文阅读打下了伏笔,也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b、快速阅读,了解大意,培养阅读技能

指导学生快速阅读时,我先让学生注意文章的标题、副标题、小标题、图片等,从中获得文章的脉络、体裁、题材及主要大意和相关细节的一些信息。同时让学生关注每一段的首句和末句,力求掌握段落大意,并在阅读时,告诉学生应心存六个疑问:who(谁?)、when(何时)、what(什么?)、where(何地?)、why(为何?)、how(怎么样?)。这样就能让学生以点带面,轻松地把握文章的主旨。例如8a的chapter 2 a day in the life of„chapter 3dealing with„ chapter 7、8 nobody win(1) (2)中我都运用了这个方法。

案例:

学生容易通过自己的阅读较快地获得篇章的主要信息。然后,在学生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再引导学生按照situation(who, when, where)→problem→ actions→ conclusion或记叙文六要素(time, place ,characters, cause, process, result)的特点,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文章

的细节内容。

8a chapter 3 dealing with trouble

8a chapter 6 nobody wins (part 1)

8a chapter 7 nobody wins (part 2)

8b chapter 3 blind man and eyes in fire drama

c、快速阅读中的生词处理:

初中英语学科教学基本要求规定,学生能根据上下文推测词义,并能不借助词典读懂含有3%生词的语言材料。在平时阅读课教学中,我暗示学生根据生词左右所熟悉的内容进行合理推测。例如,在8achapter 5《look it up》的教学中,学生在读文章时,existe(存在) 不认识,我暗示学生不要为阅读中的生词而焦虑,同时通过上下文,帮助学生猜测了词义,提升了学生阅读的信心。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凡是学生可能猜得出的生词一定要让学生在阅读时去猜测;猜的能力的培养比动手查字典的“勤”更有意义。

课题研究成效:

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研究,学生喜阅读的兴趣和方法有较大的提高

调查

班级

调查内容

班级

人数

各项

人数

所占

比率

初二(1、2)(第一学期初)

喜欢做阅读题目

45

15

33.3%

平时阅读有关书报杂志

45

10

22%

认为阅读对学习英语有好处

45

30

67%

做阅读题时先读文章后看题目

45

20

44%

逐字逐句阅读

45

31

68. %

反复阅读不太理解的语句

45

25

55.5%

初二(1、2)班(第二学期结束)

喜欢做阅读题目

45

【初中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的课题】

28

62.2%

平时阅读有关书报杂志

45

20

44.4%

认为阅读对学习英语有好处

【初中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的课题】

45

45

100%

做阅读题时先读文章后看题目

45

18

40%

逐字逐句阅读

45

28

62.2. %

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和研究,4次考试(2次期中和2次期末),测试结果如下:

班级/项目

阅读速度提高

阅读理解得提高分率

完形填空得分率

阅读兴趣

技巧使用情况

初二(1、2)班(第一学期初)

5m/题

48%

25%

33.3%

50%

课题研究报告范文
初中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的课题 第四篇

[篇一:课题研究报告范文]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

二、课题界定

三、课题研究的预设目标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支撑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设计

六、课题研究的基本过程

七、课题的研究内容

八、课题研究成果

九、遗憾和思考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课题背景

“语文教学正面临危机。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体系的重大弊端造成了‘少、慢、差、费’,厌教厌学的恶果,不彻底改变它,中学语文教学就走不出死胡同!”(<审视中学语文教育>)在此严峻形势下,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新的高中语文教材(试验修订本)在江西、山西和天津两省一市试验三年后,根据教育部2000年颁布的“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于2000年秋季开始在全国使用,从而取代了这以前使用了近20年的高中课本,真可谓“千呼万唤始出来”。应该说这几年课程、教材的变革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需要我们对实施教改主渠道的教学进行有意义的理论研究和有价值的课堂实践。新教材是出来了,可如何适应新教材在体系和结构方面对旧教材所作的三个方面的改革(阅读和写作、口语交际分编;破除以记叙、说明和议论的文体为中心的模式;为扩大学生的阅读量,编写与教科书配套的<语文读本>,作为高中课本必要的组成部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百分之七十是得之于课外阅读。”

无论是<课程标准>这样的法规性文件,还是语文泰斗的忠告,都告诉我们,课外阅读不是可有可无的“滋补品”,而是与课内阅读同样重要的“正餐”。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们也能看到,语文能力强的小学生,几乎都从长期的课外阅读中受过益。所以现在我们的语文老师总是十分重视并鼓励学生多读文学作品及其他有益、健康的读物。

但同时我们又发现现在的农村小学生多数不爱课外阅读,而且在有限的阅读过程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诸多不良的习惯。这些现状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终身阅读习惯的培养产生较严重的负面影响。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我们有必要探寻农村小学生不爱阅读及课外阅读过程中的不良习惯的客观因素和心理基础,并探索行之有效的矫正方法,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外阅读中去,最终使农村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二、研究目标

探寻农村小学生不爱看课外书及课外阅读过程中的不良习惯的客观原因、心理基础,并探索行之有效的矫正方法,最终培养农村小学生具有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三、研究对象:

农村小学三~六年级的学生。

四、研究内容

1、对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在课题实施前对全校区三~六年级学生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包括:对阅读意识的调查、对阅读的材料的调查、对阅读的目的的调查、对阅读方法的调查。

2、实施的策略:通过调查和分析,确定合理的实施策略,如激发阅读动机、指导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惯。

五、研究方法

调查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

六、研究步骤及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9、9至2010、1)

制定课题方案,对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学习相关理论,并确定合理的实施策略。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0、3至2011、6)

1、根据课题方案,在理论指导下实践。

2、每个学期召开研讨会,汇报信息,总结交流经验,加强调控,不断改进实施策略。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1、9至2012、1)

整理、分析研究结果,撰写研究报告,展示研究成果。

七、课题组人员情况及分工

姓名成员情况分工陆立军小学高级教师。多年担任小学语文教学。几次在富阳市论文比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组长。负责课题的全面实施,课题方案及研究报告的执笔,并指导和参与课题的实践。姚清波小学高级教师。多年担任小学语文教学。曾分别在富阳市、浙江省、全国论文比赛中获奖。成员。负责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并参与课题的实践。包利芬小学高级教师。担任小学语文教学二十年。曾几次在富阳市论文比赛中获奖。成员。参与课题的实践。华玉兰小学高级教师。担任小学语文教学二十余年。曾在富阳市论文比赛中获奖。成员。参与课题的实践。八、成果形式

阶段成果:在实施的同时,进行小结和调整,写出阶段性报告和有关论文。

最终成果:结题报告,课题论文。

九、机制保障

1、学校重视。邀请课题研究专家和教学专家做课题顾问,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建立健全的课题研究组织。

2、结合课题研究的需要,个人学习与集体学习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师学习相关理论书籍,充实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有效指导教师的实践研究。

3、规范课题研究的过程。课题组每学期开展课题研究进展的研讨会,汇报信息,总结交流经验,对课题实施的达成情况定期进行评估,并加强调控,不断改进实施策略。

鹿山中心小学谢家溪校区

20xx年xx月xx日

[篇三:课题研究报告范文]

课题研究计划不同于课题申请表,是一份具体的实施计划书。课题申请表只是一个大致的设想,如同要盖一个大楼,计划盖写字楼还是公寓楼,多大面积,投资多少,几年完成,是个大致的框架。而课题实施计划则是一张施工蓝图,包括具体的工期、用料,施工要求都有,是一个可以操作的具体图纸,看着它就能把楼盖起来。

课题研究计划一般包括如下几部分:

1、课题基本情况

简要介绍课题的来源、研究类型、实验时间等。

2、课题的提出(或研究的目的)

为什么要研究这项课题,目的是什么。

3、课题研究的假设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够解决什么问题,预期会有什么结果。

4、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具体措施

这一部分要尽可能具体化,越具体越便于操作。

5、预期的研究成果

举例: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与实验”

课题研究计划

一、课题基本情况

1、课题名称: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与实验

2、课题来源: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课题批准号:kes016)

3、课题研究类型:应用研究

4、课题负责人: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王敏勤

5、实验时间:2002年至2004年

二、为什么要进行这项实验(课题的提出)

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自然成为这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

(学习方式基本概念和转变学习方式的重要性略)

所谓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指从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其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和操作实践都是重要的学习方式。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展,人们对学生学习方式的理论研究日渐增多,但怎样把这种新的教学理念转变为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步骤,使基层中小学教师便于操作和评价,真正引导学生在学习方式上产生实质性的变化。这不仅需要理论的研讨,更需要具体的实验。本课题计划在理论研究的同时,调查中小学生的现有学习方式,并进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实验,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三、课题研究假设

本课题研究的二年的时间里,也正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我市逐步推广的时间,本课题主要达到如下目标:

1、通过理论方面的研究,发表一些有价值的关于学习方式的论文和实验报告,以此来指导实验的进行和新的学习方式的推广;

2、通过实验,探索出适应新课程理念的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3、通过以上的研究和实验,使实验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有明显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明显提高,为新课程在我市的推广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思路

本课题的研究和实验计划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在理论方面进行学习方式的系统研究

通过文献研究法搞清学习方式的概念、范畴、作用,把传统的学习方式与新的学习方式进行对比研究;通过调查法了解天津市中小学生现有学习方式及存在问题,提出转变学习方式的目标、步骤和预期效果。

2、进行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实验

课堂学习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的主要场所和途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比如,教师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只能被动地听讲,不可能有时间和精力自主探究学习。所以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我们计划在实验学校首先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使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激发者。其次在课堂教学中限定教师讲授的时间,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有较充分的时间和学习的主动权。第三,在研究教师教学方式的同时,同时研究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做到教师少教,而学生能够多学。

3.进行在计算机环境中学习的实验

随着我市办学条件的改善,许多学校已经有了校园网和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设备。计算机将成为学生探索知识的有力工具,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教育的技术化趋势,成为近年来教与学改革的热点。随着教学中的技术含量的提高,电脑、网络技术等成为学生学习手段之一,学生可以自己通过各种现代化手段和媒介获得信息,进行思考活动。我们计划在有条件的实验学校中进行计算机环境中学习的实验,探索这方面成功的经验和方法,为其他学校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五、实验的组织形式

本课题组由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验教师组成,理论研究部分由课题组负责人王敏勤负责,问卷的调查和组织由津南区教科室诸金英和大港二中刘志奇负责,实验部分由大港二中刘志奇具体负责。我们计划在大港二中进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实验,因为大港二中(初中)已经进行了课程改革。

六、实验的实施步骤和方法

(一)实验的步骤

1、撰写研究和实验方案(2003年1—2月)

课题研究方案由王敏勤负责撰写,课题实验方案由刘志奇负责撰写。每个实验教师根据课题组的要求写出本学科具体的实验方案。

2、实验的实施和总结(2002年3月——2004年10月)

(1)实验教师根据本学校的实验方案开始实施(包括理论的学习),实验老师可边学习边实践。从2003年春季学期开始到2004年暑假,各实验小组每学期末都要写出阶段实验报告,总结一学期来的实验成果,研讨存在的问题,写出下学期的具体实验方案。

(2)2004年10—12月,各实验小组撰写实验报告,课题组汇总各实验小组的成果,撰写本课题的研究报告,接受天津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专家鉴定。

(二)实验的方法

严格的教育实验应采取对照实验法,即在平行年级中设置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实验班和对照班分别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以观察实验的效果。这样能保证实验的信度和效度,说服力强。

七、预期的研究成果

课题组计划在两年的时间发表和出版相关的论文和著作,指导实验老师的实验工作。2004年底撰写<研究报告>,准备接受天津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专家鉴定。

[篇四:课题研究报告范文]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

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整合,正在成为当前我国信息技术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在世界其他教育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在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也都是逐渐将信息技术教育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整合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在这种大环境下,我们英语教师必须进一步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使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等来辅助自己的教学,把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入到小学英语学科教学中,以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对基础教育所产生的促进和变革作用,对学校和教师实施新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创新地运用信息技术成为教师实施新课程的重要素养之一。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小学教师必须进一步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使用信息技术来帮助自己的教学,把信息技术有机地与小学英语教学进行整合——就像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要求。

新的课程观让我们重新审视延续多年的教学观、质量观、发展观、人才观,深刻影响着教师长期习惯的教学行为。同时随着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对学校教育教学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无论是宏观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还是微观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最终都在因之而发生根本性的变革。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整合,体现了在保证学生主体性的前提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现代教育思想,必将成为教育改革的着力点和发展方向。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通过“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整合”课题的研究,我们力求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共同推进,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增强师生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真正掌握最先进的教育技术,促进教与学的革命。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目的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方向,怎样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有效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整合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是否取得成效的关键。其应用价值是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丰富、时效性强的特点,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内容有机整合,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与小学英语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同时也让教师能拓展知识视野,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内容,使教材“活”起来,让英语学习更贴近生活。

教师要改变以课件制作、电脑辅助教学即为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整合的片面的教学观念,努力贯穿开放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寻求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相结合的最佳切入点,从而实现人与机、人与人、课程与信息的高度交互,并通过这种教学模式的实现,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真正还给学生,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让学生自主式地学习,让学生在丰富的学习资源中自由发展。

三、课题研究组织分工

负责人:

成员:小学一级教师(英语)

小学高级教师(语文)

小学高级教师(语文)

学一级教师(数学)

小学一级教师(语文)

小学一级教师(数学)

小学一级教师(数学)

小学一级教师(语文)

分工安排:

课题总负责:

制定课题方案:课题组全体成员,

资料搜集整理:课题组全体成员

阶段总结:

最终成果总结:课题组全体成员

四、课题研究方法步骤

“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整合”课题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综合运用、文献研究、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经验总结等方法。课题组成员带领教师立足课堂教学实践,加强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学会反思、学会批判,在实践中边学习边总结,一方面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另一方面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把全新的课堂带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力。

本课题研究分三个阶段进行:

1、准备阶段。学习相关理论,确定研究课题,组建课题组,制订相应的研究方案和实施计划,明确分工。了解国内外对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学科整合教学研究的现状,进而认识本课题研究的价值。

2、实施阶段。在保定市现代教育技术“十一五”课题研究的成果上,集中精力同时开展课题的研究工作。分别在2个年级实施课程计划及学期方案。分析总结阶段性教学成果写出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学科有效整合研究的相关论文。通过课堂教学、问卷调查等活动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再次分析、总结教学成果,调整原教学计划,写出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相关论文。

3、总结阶段。(1)系统整理过程资料,总结研究经验、成果,形成论文。(2)教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3)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并申请结项。

五、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经过一年的认真学习,努力实践,我们的课题研究取得一定的成果。

1、师生信息技术素养得到有效的发展提高,会应用计算机等工具进行信息收集、处理,绝大多数教师能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将计算机作为自己教和学生学的工具,学生的信息素养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2、教师通过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进行教学,使得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都有了新的变化,学生的主体特征凸现,动手欲望加大,创新意识增强,达到较之以往更高的学习水平。

3、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上,初步构建了符合我校学情的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

4、通过课题研究,锻炼了我们的教师和学生。学校涌现出了一批信息技术运用比较熟练的师生群体,如在我镇总校担任现代教育技术组长的张海迁老师等,有在安新县文体教育局举办的文字录入比赛中获奖的杨子轩季明伟等学生。

5、通过课题实验,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和能力都得到加强,新的课程观、质量观、教学观逐步形成。广大教师认真总结自己在实验中的心得体会,撰写的论文分别在各级各类杂志上发表或评比中获奖。

6、课题研究的开展,促进了教师改变长期习惯的教学行为,也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变化,让课堂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有效保证了学校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

六、课题研究的特色及价值

从宏观上讲,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必然会带动教育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的全面改革。从微观上看,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整合可为我们教与学构建新的平台。因为网络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计算机的超文本性可实现课堂的高效能管理,多媒体的外部刺激多样性容易激活学生的积极思维。教师在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将知识的表达多媒体化,利用信息技术,既可以构建个别化学习环境,也可以营造协作化学习氛围。信息技术教育与小学英语课程的整合,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人才的有效方法。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整合,是提高英语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力求凸现信息技术和网络的显著特点,在互动化、网络化、情境化方面下功夫。从目前情况看,要真正把计算机网络技术融合到小学英语的教学中去,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而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教学改革任务。我们首先狠抓教师教育理论的学习,立足于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其次是培养骨干,建设队伍;再则就是选择带头教师,力争以点带面。在实验中,我们力求突出信息技术的特点,围绕教学内容的难点,寻找整合实验的关键点。

七、我们的反思

1、要有课程改革的大视野

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整合必须要有课程改革的大视野,必须要以实现课程改革目标为目的。也就是说,整合是在课改的大前提和大背景下进行的。

2、要有全体师生的高素养

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整合,很大程度取决于师生的信息素养,因此,要从教师培训机制、学校课程设置、人员经费投入等方面进行改革,切实扭转不利局面,为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整合提供保障。

3、要有智能便捷的新平台

对每一个教师而言,在保持和发扬朗读、演讲、板书、绘画等传统的教学基本功的基础上,应当随着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学习新的技能和方法。如搜集、筛选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课程开发和整合的能力、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有效整合课程要素、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等等。

八、未来的打算

我校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整合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我们还决心在下阶段进一步深化研究。学校的校园整体改造已正式启动,在不久的将来,当新的“三机一幕”进入教室后,教师和学生的学习将会向更高层次开展。

1、加快校园网络环境的建设。

在校园整体改造中,学校将建成一流的网络设施,学校将继续投入较大的人力和物力来建设学校的网络环境。除了硬件建设外,学校将完善已经建立的小学英语教学资源库,开发学校网络教学平台。

2、加强对教师网络信息技术的培训

首先是积极、认真参加上级培训,加强管理,加强考核;其次是继续进行校级培训,要求四十周岁以下的老师都要较为熟练的掌握信息技术,坚持每年进行电教使用的活动,并不断丰富内容。

3、继续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利用网络学习有机的结合起来,将研究课所探索的教学模式不断扩大,应用于平时的常规课教学,使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在网络环境下得到进一步的开展。

我们坚信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下,在各位专家的引领下,在兄弟学校的帮助下,我们的思路一定会越来越清晰,我们南地小学的科研之路也一定会越走越宽广。以上就是我们要报告的情况。

[篇五:优秀个人课题研究报告]

一、课题的界定

读写结合点:是指在八年级语文学习阶段能利于学生作文写作能力提高的一切材料。包括课文仿写(片断或整体)、单元主题、课后“研讨与练习”、学校、家庭、社会生活等素材。

八年级学生作文写作能力:八年级,一般指初中二年级,它在整个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既要为初中一年级写作具体生动的记叙文继续打牢夯实基础,同时又要为初中三年级写作简单的议论文作好铺垫,以适应初三中考的需要。

八年级作文写作能力具体是指<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的能写内容具体的记叙文,明白清楚的简单说明文,和根据生活需要而定的日常应用文。

二、课题研究需解决的问题

要想提高八年级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说易也易,说难也难,难易的转化点全掌握在我们教师的手中,那就是要求我们的教师在教材现行编排和学生基本写作现状的基础上,能够首先尊重教材,同时又能紧扣教材本身,动点脑筋、想出办法,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理心理的发展,开启思维、拓宽途径、挖掘适合学生作文训练的读写结合点来创造性的应对教材,切实保持、保证学生阅读能力、语文素养的提高、提升的同时,写作能力也得到相应提高。当然,最需解决的问题是在了解八年级作文写作能力具体是指<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的“能写内容具体的记叙文,明白清楚的简单说明文,和根据生活需要而定的日常应用文”的基础上,对读写结合点“在八年级语文学习阶段能利于学生作文写作能力提高的一切材料。包括课文仿写(片断或整体)、单元主题、课后‘研讨与练习’、学校、家庭、社会生活等素材”的准确有效确立、及有效组织学生读写结合训练从而摸索出一条可供操作的具体模式,切实可行的提高八年级学生的作文能力了。

三、课题研究的政策或理论依据

1、新课程改革关于“以人为本”的理论。只有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真正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才能最终实现“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

2、新课程改革关于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的理论。只有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并且将阅读与写作紧密相联,互为促进,才能让学生掌握运用语文规律,触摸到语文学习的命脉之所在。

3、大语文教学观的理论。只有树立语文的内涵与外延是相等的理念,才能让学生学会到生活中去“找米下锅”,将语文学习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语文学习之路将越走越宽,越学越轻松,越学越有趣。

4、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是现代教育的要求和必然趋势。从本质上说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体不断发展的过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挖掘读写结合点,提高八年级学生作文写作能力”是伴随着学校教育课堂教学而生,已有不少探索和积累,有很多可借鉴的有生命力的东西。

四、课题研究的过程

现象分析:纵观八年级学生,作文写作能力普遍低下,“没话写”、“不会写”、“写不好”仍是困扰他们的三大难题。细究原因不外以下几种:

1、新教材编写过程中将写作、口语交际融合于综合性学习之中,本身就暴露出重阅读轻写作的倾向,给人造成作文写作板块不突出之缺憾;

2、受新教材编排意图的影响和教师的专业素养及教学能力等限制,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不重视学生的作文,不会上,不敢上,怕上作文课的教师比比皆是;

3、因教师本人不够重视,造成学生平时训练的机会减少;

4、学生虽有了一定的阅读,但因缺乏具体指导和系统训练,思想中缺乏读写结合的意识,只读不写,喜读怕写,读写分离现象严重。正如著名特级教师丁有宽老师所说的:“读写结合,相得益彰,读写分离,两败俱伤。”

基于上述种种原因,此课题的确立与研究将把八年级学生从面临的写作困境中解救出来,变“没话写”为“有话写”;变“不会写”为“我会写”,变“写不好”为“能写好”;同时这课题的确立与研究也能促使教师本人进一步钻研学生、语文课程标准、新课改理论、文本,对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问卷调查:在课题研究的开始、中间及最后阶段,为了了解初二学生的写作现状和需求,掌握第一手研究资料,我采用过口头回答、举手表决和书面问卷等方法,从最现实、最棘手的问题入手做有效研究。问卷调查的时间放在了2007年4月15日,正是本人想对此课题开展自主研究的前面(没想到后来竟成了本人开展个人课题研究的第一手资料)。问卷调查的方式采用记名或不记名皆可两种,问卷调查对象既有全年级14个班,也包括本人所带的两个班(研究中期,因工作需要,本人又从新初一开始接起,后又变为全年级18个班,也包括本人所任教的两个班)调查的内容包括“1、你对你目前的写作现状满意吗?原因是什么?2、你觉得作文写作的兴趣应该如何培养?3、你的作文有过被老师当作优秀作文的例子吗?你觉得能成为范文的关键是什么?4、你觉得八年级学生的作文水平怎样才能提高?你希望老师怎么做?5、你的语文老师是如何提高你的作文兴趣和作文水平的?你对他(她)的做法满意吗?6、你的语文老师重视作文课吗?你最喜欢老师怎样上作文课?你能描述一下吗?”共六个方面。对于第一个问题百分之九十五左右的学生对自己的写作相撞不满意,原因主要在自己读书少,平常练得少,老师没有很好很系统的做过指导;对于第二题几乎所有的学生认为多读书、多观察、多思考、多动笔能够培养写作兴趣;对于第三题的回答,部分学生作文偶尔有被老师当作范文的例子,极少数学生作文经常被当作范文,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没有获得过这样的经历,自认为作文写得很一般。回答第四个问题时学生认为多读好作品、多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多练练笔作文能力能提高,同时希望老师多指导些写作技巧方法、多介绍别的同学的好作文、经常开展系列专题训练;对第五题有不少学生对语文教师不够满意,希望老师自己要重视学生的作文,同时对在提高学生作文能力方面做得好的老师学生们也给予了肯定。最后第六题学生有直接答不重视不上作文课的,也有对做得好的老师给予了肯定和表扬。

组织访谈:为了进一步了解初二学生的作文写作现状及写作心理,本人特地在2007年的4月18日,也就是调查问卷进行过没几天,本人趁热打铁又组织了几个作文写作层次不同的同学进行了访谈实录,主要由学生们提出他们认为困惑的问题,由我进行指导和解答,学生问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怎样你好作文题?作文题是先拟好还是作文写完后再拟?如何写好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怎样能使自己的作文语言有文采?怎样能把握住作文的中心?为何自己写时会跑题?生活中一件平淡的小事为何别人能写得很好而自己却不行?

针对学生问卷调查和访谈中暴露出的问题和感到的困惑,本人积极采取有效行动,查找很多相关研究理论,如制定相应对策即“通读课文,领会精髓(还要结合课文后的练习要求)→找准结合点,以读悟写→指导方法→读写迁移→当堂作文(或课外练笔)→及时评价→完善作文→形成能力”。

课题研讨及开展活动:带着学生作文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本人将理论与实际行动紧密结合,始终做到研究的开始、过程、结束都有理论指引,都有行动跟上,将学、研、做三者结合,让理论做指引,不走弯路。通过上网查阅相关资料、阅读有关专业书籍、吸取名家思想精髓作为理论支撑,且注意用教材的权威,去规范,去约束,去导航。,在研究过程中针对学生现状和需求开设专题作文指导课和专题讲座,如<记叙中怎样描写>、<记叙中怎样抒情>、<小事怎样写精彩><让你的作文语言靓起来><记叙文中怎样用好课文这一例子><作文,到底该如何审题><读书的厚度就是作文的深度><如何巧拟作文题记>等,做到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再行动,解决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研究的有效度和实用价值。平常只要有任何一处能够让学生展示作文写作能力的机会本人都不会放过,如教师节让学生给老师写贺词,校运会让每一个学生向播音组至少投稿一篇,为北京奥运志愿者拟志愿者誓词、期中期末考试来临前让每一位学生拟计划、订目标、向同班同学或邻班发挑战书、向街头用字不规范部门写建议信,参加学校级以上部门组织的所有的征文比赛活动,重视数量取胜的同时也追求质的提高,积极向<好家长><现代快报><扬子晚报><金陵晚报>等杂志报刊投稿,总之本人所教的学生的作文机会多多,能力也在平常的练笔、作文、投稿及开展的各项活动中得以提高。

实践检验:因为所带两个班级的便利、所在初二年级全组老师的团结、协作和所在教研组、学校的大力支持,使得研究过程中可以进行多向比照:本人自己所教两个班、同年级同层次班、实施课题研究的班级与非实施班级等进行比照,得出真实有效的结论是:此课题的研究是有价值的,成功的。本人把自己所教的两个班从研究开始到结束都当作实验班级来对待,所以只能是和同年级非实施班作比较。一年多来,在课题的引领下,学生的作文写作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作文水平大幅度提高,两学期区市组织的期中期末统考和学校自行组织的月考,我所教授的两个班级学生的作文均分和优分都是全年级最高的之一,学生的语文成绩在学校全区也排在前列;学生参加南京市“好家长”杯作文竞赛成绩突出,有好几个学生的作文都能在<好家长>或<少年文艺>或<江宁文艺>等杂志上发表,有一位学生还把她的所有练笔命名为<华年的思维>经我帮助整理已由安徽文艺出版社2008年5正式出版。这样的结果令人欣喜,从中也可看出这一课题的现实性、时效性和生命力。边教边研,教,学,做三者合一,也增强了本人的教学研究意识,寻到了一些读写迁移训练的最佳结合点和最佳方式,努力实践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读写迁移的有效性,在研究过程中本人既能遵循序列性原则,注意知识结构的难易梯度,循序渐进,由易而难,由浅而深,顺应作文教材对学习规律。如以写简单的说明文这一要求为例,其知识板块及能力训练可作如下分解:第一为基本说明方法的认知及运用;第二为对说明特征的把握;第三为说明顺序的合理安排;第四为说明语言的平实、生动。四个板块显示四个知识层次,后一层次是对前一层次的突破和提高。四个板块逐渐由低级走向高级,形成一种合理梯度;同时又能遵循可操作性原则,让学生多读、多练,以读带练、以读促练、读写相机结合、有效联系。实践证明,具体操作中可以获取只属于自我的独特感觉 ,可以印证别人的经验,也可以积累自己的经验;只有通过操作,才能让学生把直接或间接得来的作文知识和作文信息转变为作文技能。当然操作应有“量”的要求。每周两节的时间里,操作应落在实处,向四十五分钟要效益,课外还要有适当配合。要能够兼及重要的知识点和常见的题材类型。没有数量保证,自然就没有效果的保证。操作还要做到“具体”。每次训练要有明确的目的,要设计得体的题目,要安排合理的程序,要制订可行的验收标准,等等。

五、课题研究的结果

1、调动了学生的作文积极性,让学生乐于习作

学生怕作文,对作文不感兴趣,跟我们教师对作文的重视程度和引导方法有关。按教材安排八年级学生一学期只需完成六篇大作文,再加上八次小练笔,一学期充其量才有14次习作的机会,语文的大部分时间是花在阅读教学上的。这样从客观上无意识地造成了语文教学重“读”轻“写”的局面,学生的作文兴趣自然得不到激发和培养,作文能力也自然得不到提高。“挖掘读写结合点,提高八年级学生作文写作能力”的研究课题将读与写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做到立足于“读”,着眼于“写”。为了将“写”的训练目标落实好,教师必须熟读课文,以独特的视角挖掘课文中有利于“写”的因素,并以学生易于接受和乐于接受的方式组织阅读,在学生读通、读透,有所感悟和体会的基础上,进行“写”的训练的迁移。由于是有所借鉴、有所感悟和体会,此时的学生对“作文”也能“文思泉涌”,也能“下笔有神”,也能感受作文所带来的自信与快乐。久而久之,学生作文积极性调动的同时作文写作能力也得到提高了。

此外,提高八年级学生的写作能力既是本课题的一个目标,也是一个策略。在具体的教学中,要求教师本人我通过语言激励、情境创设、美文品读、活动开展、成果表彰等手段来综合并用得以实现。

2、拓宽了学生的作文思路,让学生善于组材

以往一说到写作文,学生常常总会抓耳挠腮、搜肠刮肚,总觉“无话可写”,不知如何落笔。究其原因,除了学生读写分离,训练机会不多,加上学习时间紧张,生活经验不足,生活体验不深,可写的素材少之外,主要是因为学生的作文思路没有打开,不懂得如何审题,如何立意,如何根据作文的要求去搜集题材。本课题的研究课题注重以课文为凭借,以某一读写结合点为契机,先对学生进行“由此及彼”的模仿训练,再进行“举一反三”的拓展训练,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当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被激活后,作文的思路自然而然就宽了。只要给一个作文题目,学生的头脑就能快速运转,再通过快速构思仔细推敲,整个作文的框架就清楚,脉络就清晰。

3、夯实了学生的文字功底,让学生精于表达

“挖掘读写结合点,提高八年级学生作文写作能力”的研究课题更重要的在于立足教材,读写相机结合,充分发挥每篇课文的外显的和隐性的作用,有目的地选择一些语段让学生品读、理解、揣摩、赏析,体验和感悟祖国文字之精妙,景物之丰美,人情之伟大,作者技法之高超。在此基础上,进行仿写、续写、扩写、改写、补白等训练,夯实学生的文字功底,让学生的表达更加流畅、形象、生动,从而解决了学生“有话不懂得写”的缺憾。

八年级作文写作能力具体是指<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的能写内容具体的记叙文,明白清楚的简单说明文,和根据生活需要而定的日常应用文。课题的源头来自于学生的现状、需求、教材的要求和个人长期的独立思考及一线实践的摸索,故在研究过程中本人是始终充满热情和对学生的期待的,在实践过程中本人一直坚持自己当初所设的研究内容,努力提高自运用教材的能力,带领学生找准读写结合点,如:课本的表达特点是什么、学生面临的实际怎样、单元训练的主题怎样、课后“研讨与练习”又是什么等等,努力做到了多研读课本,多钻研课本要求及学生实际,切时、适宜的将课文精彩片段当作仿写训练并及时评价,将书本后的练习转化为作文片段写作并及时给予反馈,将课外读物、学校生活、社会这些有形、无形的书本当作练习的材料、情感宣泄的窗口,营造良好的写作氛围、创作尽可能多的机会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积累、勤于思考、善于表达、多方展示,摸索出了诸如“模仿法”、“扩续法”“补白法”“评议法”“插图法”“引申法”等方法,学生现在“想写”、”会写”、“有话写”、“写得好”的喜人景象几乎天天出现,令人欣喜。

六、课题研究的反思

课题研究虽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在研究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也值得本人反思和改进:(1)刚开始确立的个案研究法即“跟踪一个学生从始到终的写作能力的逐步提高过程,形成案例”的构想会因所带年级不衔接而被迫中断,即使这一方法仍可继续采用,但所获得的资料、信息等也属间接,所以要想达到更好的效果,掌握更真实的材料,从初一带到初三是最合理可行的。(2)由于学生的语文基础与学习能力客观差异,无论在哪一个班级总存在着相应的且数量不在少数的“学困生”。“挖掘读写结合点,提高八年级学生作文写作能力”是一个练习范围相对扩大的训练,而“学困生”在以往较为单一的阅读或作文教学中都存在学习困难,在这相对综合的读写结合训练中其学习困难也可想而知。相反,学优生通过读的铺垫,写的延伸和写的反哺作用,其读写能力都有更大的进步。班级内的优差生之间的距离进一步拉大。如何抓好“学困生”的辅导与转化是下一阶段的重点研究工作,尝试运用“分层教学”的策略,降低对“学困生”的要求,给予更多的关照和表现的机会,让每个层面的学生都得到最程度的发展。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也给自己的视野上了一个台阶,似乎又有一个新的课题放在了自己的眼前,这就是自己的经验和探索能否上升到理论的层面为作文教材建设作点贡献?帮助我们的语文教学有效扭转作文教学“大而笼统、小而混乱”的局面?当然,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说到作文教材建设这一大的话题需要多种理论如教育理论、人才理论、写作理论等等的综合作用,需要反复论证和实验,本人深感需要加大理论学习,且将理论和个人的作文教学教学实践结合的再紧密些,争取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对更多的同仁产生推动和影响力,同时,经过这一轮实践和研究,绝大多数学生作文能力、语文能力和素养得到了提高、提升,个别学生进步不大,所以,让所有的学生一个不落队的整体进步应该是我们课题研究者的理想目标,本人将在今后的教育教学教研中继续努力,直至完美理想的实现。

[篇六:课题研究工作报告范文]

20xx年12月,我校承担了综合实践研究课题<综合实践活动中小学生自主性学习方式的研究>的研究任务,经过两年多的研究,已完成了该课题的预定研究任务,现将研究工作向总课题组汇报如下。

一、对本课题研究的认识

自主性学习是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是国际社会比较认同和实践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其本质就是强调学习者能够根据自己的活动能力、活动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活动策略,全面提高自身素养。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产生,对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教师转变原有的课程教学观、学生观,寻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方法,进而在各科教学中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主体性地判断以及更好的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身心、自律意识、关心同情他人的情感与品德,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一种课程其实是将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自学与指导结合起来,融开放、引趣、导思为一炉的新型课程,它打破了以课本为中心的单一性,打破了严格意义上课堂教学上的封闭性,它把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身生活中的知识学习和体验放在首位,尊重个性,鼓励创新,这一切都为开展自主性学习提供了最佳土壤。所以本课题,尝试在这一领域做一番积极的探索,期望能在探索过程中,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为自我个体的发展获取一个开放的生成性的动态过程。

二、研究工作的具体过程

(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全力支持课题研究

为了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我们将课题研究列入学校的工作计划,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安排参加过国家综合实践活动远程研修培训的主任具体主持该课题的研究工作;接着我们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选拔优秀的骨干教师担任实验教师,按教师个人特长进行具体分工,同时还建立完善的课题制度,如经费保障制度、人员奖惩制度等,从人员与管理上确保课题的研究质量。

(二)分析整合学校资源,搭建实践活动平台

20xx年12月,课题组成员对学校资源进行了分析。我校成立于1983年,历史较为悠久,连续多年均被评为荣成市教育质量先进单位。近年来学校非常重视硬件建设,加大了投资力度,使教学设施达到了市一流水平,被评为“山东省教学示范校”。除了拥有丰厚的物力资源外,学校还拥有大量的优质人力资源。另外我校的环境资源也具有特殊性,在学校周围分布着荣成市的各大商场、自来水公司、嘉盛乳业等丰富的社区资源。经调查研究,课题组的老师决定充分挖掘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与崖头村村委、敬老院、嘉盛乳业、市政公司等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在青山公园附近建立了农田生产实验基地,为学生自主学习研究的开展搭建好了校外平台。又在校内建立木工坊、综合实践活动室,让综合实践活动课这一新课程的亮点真正亮起来。

(三)抓好教师培训,加强教研力度。

为了使课题研究落到实处,形成特色,我校十分重视师资培训。在培训中,我们坚持内培和外培相结合的原则,不失时机地到外地学习经验,拓宽培训渠道。在课题研究的时间里,采用网络主题教研、发放学习材料、专题培训讲座等形式定期举行专题学习,每学期都要进行课题研究情况分析会,并带动全校教师参与课题研究。

我们采取了每周集体教研的方式,每学期召开综合实践活动汇报课、研讨课,我们还经常请到市教研室的张春芳老师到校及时指导工作。组织实验教师认真参加市教研中心组织的各种研讨学习活动,及时研讨教研中出现的问题、相互交流经验和体会,开拓思路。还大力支持实验教师参加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包>的开发工作,以求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这些活动中,教师业务水平提高了,思路开拓了,教师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四)开发管理平台,建立课题研究网站。

为了使课题研究实现过程管理、高效管理和科学管理,我们组织骨干教师开发了该课题的专题研究网站——“一路同行”。该网站设立了“课题概况、课题研究、在线研讨”等栏目,为课题的实效管理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这个平台有利于教师相互交流、学习,方便教师随时查找相关资料,通过案例的学习深入开展研究;这个平台有利于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科学评价,我们要求实验教师在研究过程中必须保留研究资料,教师每做完一个步骤就可以及时上传到自己的文档里,这样课题组就随时可以监控每位实验教师研究到了哪个阶段,同时随时可以进行过程指导。到最后也能保证研究成果的真实完整。

三、研究工作的成效

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我校以抓好教科研为先导,紧紧围绕课题目标,采取了各种有效和有力措施,花大力气开展了各项实验研究工作,目前实验工作实施得十分顺利,并已经取得实效。

(一)培养了学生自主观察的能力

观察能力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能力素质。然而,观察能力并不是先天就有的,它是在后天的实践中逐渐培养起来的。综合活动课上,教师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提高了观察能力。源于对牛奶的好奇,有的班确实了综合实践课题<走进牛奶世界>。在实验教师的带领下,学生们走进嘉盛乳业有限公司,参观了袋装牛奶的整个制作过程,拍摄了自己想要的照片资料,并就心中的疑惑向专业人员进行了咨询,从中获得了不少乳品生产知识。

(二)培养了学生自主协调的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协调发展。这时的学生不是讲台下被动的看客,而是活动的主人。我们在青山公园开辟了一块试验田,孩子们经过辛勤劳作,收获了一些蔬菜。收获的蔬菜怎么办呢?同学们展开了讨论,最后商定:一部分送给敬老院的爷爷奶奶们,提前商定书写祝福的对联、准备精彩的节目、为爷爷奶奶收拾卫生,给爷爷奶奶们带去自己的一份孝心和爱心;另一部分去市场卖掉,用卖来的钱换取春季的种子,同时去体验一下卖菜的感觉。于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拓展性主题:感恩社会——走进敬老院,感受生活——我是小菜农,在孩子们的精心设计下应运而生。

(三)培养了学生自主动手的能力

综合活动课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不局限于课本,它也可以因地制宜进行,及时地把最新的信息传播给学生。活动也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由选择,教育的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校把劳技教室重新进行了整理、配置,整洁敞亮的教室让人神清气爽,高标准的木工全套工具锃亮有序且一应俱全——这便算是有了“好马”。根据工作实际,木工小组由张晓娜、彭娟老师负责。在她们的共同努力下,木工小组的活动已经走上了正轨。整洁的活动室也渐渐热闹起来,在学生们一双双稚嫩的小手下,我们看到了喜人的成果:有按比例制作的篮球架,有设计精巧的小木柜,还有省力的垃圾撮……他们给试验田制作的告示牌已经插到了地头上,引起了大人们的驻足观看;树上两个爱心鸟巢现在也住上了几只小鸟,成了它们温暖的小家;送给幼儿园小班的几个小茶几虽然制作很稚嫩,但是谁也不能否认孩子的用心、细心、耐心……

(四)培养了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综合实践活动课不仅为学生的思维提供了丰富的问题情境,而且活动内容的丰富性也有效地调节了学生的大脑功能,充分挖掘了他们的大脑潜力。学生自己操作,寻求答案,手脑并用锻炼了自己。最可贵的是学生在实验操作中观察分析,获得了直接经验。寒假回来,我校举行了“走进大年文化”成果展示活动。学生搜集了许多年文化习俗的资料,拍了过年时人们包饺子、观花灯、蒸枣馒头、捏面灯的图片资料,对物价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压岁钱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他们知道合理计划地使用压岁钱了,使多人都做了零花钱开支卡。“一年之计在于春”,刚开头儿,孩子们就拿出了这么多的作品,相信以后他们在综合实践的大道上脚步会越来越坚实。

(五)培养了学生自主创造的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形式减少了不必要的纪律约束。它不受课堂40分钟的限制,留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同时也鼓励学生与众不同的方法、思路,避免了统一答案、统一方法。学生开始变得善于主动搜集一些资料了,除了活页资料上的小知识卡片外,凡语文书上涉及到的科普知识,学生都会去翻阅相关资料,有的还在网上查寻。学生学会主动涉猎课本以外的科普读物了。例如,为了研究花木知多少,很多学生买了科普读物研究周围的花草树木 ,不但知道它们的特点,还知道它们的作用,提高了他们保护花木的主动性,与以往的被动保护相比,他们是从心底里来爱护大自然里的一草一木的。

四、丰硕的研究成果

务实的课题研究,丰富的劳动实践,为我校学生的成长打开了“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的广阔世界。

在荣成市首届中小学素质教育成果展上,我校有15件制作、发明类作品参展,成为参展数量最多的学校,其中高处苹果采摘器荣获山东省中小学科技发明二等奖,预防近视椅、点滴报时器等获威海市科技发明一等奖。另有<蜗牛爬行的秘密>、<蚂蚁喜欢吃什么>等科技小论文在省市级获奖;学生作文更是频见报端,学生写的<种菜小记>等7篇实践体验日记分别在<荣成时讯>、<小金星报>、<威海晚报>上发表;刘雅婷、徐丹等指导教师撰写的有关课题的通讯多次被<荣成时讯>、荣成市广播电台、威海电视台、山东卫视报道,2010年我校的课题成果还在中央国际频道播出;08年上半年,分管课题具体工作的董琰彦主任写的<这边风景独好>先后被荣成教育网、新思考网的综合实践活动专栏采用,其点击率曾一度领先;宁宁老师的<标本制作活动,彰显科技魅力>论文获第四届山东省科技教导员论文二等奖;林英老师的论文<多一把尺子,多一份希望>,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获得威海市“中小学实践与创新”重点课题优秀成果;课题总负责人张金平校长撰写的<在“动”中体验,在“活”中收获>一文在<现代教育报>上发表;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成果得到上级领导的高度评价,有两次在市培训中心组织的经验交流会上做过典型交流,其做法在全市得以推广。

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从学生的成长需求出发,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因而得到了家长、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xx年10月,荣成电视台还对我校的农田实践活动做了专题跟踪报道;同月,我校五年级三班学生利用校外资源“世界勤俭日”开展的系列活动先后在荣成电视台、威海电视台的“新闻直播”栏目播出。

xx年3月至今,我校共接待了兄弟学校的参观学习活动8次,获得到校人员的广泛好评。我校共计接待威海市级以上领导的视察8次,其中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省妇儿办孙静珣主任等领导先后来我校调研工作,对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都给予了充分肯定和极高评价。

五、研究工作的体会

通过两年多的研究,我们体会到要保证研究的顺利进行,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学校的领导要重视,亲自参与研究的策划、组织与实施,保障实验的人力与物力的投入。学校要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通过多种方式调动学校教师参与研究的积极性。学校要主动争取专家的指导,为教师提供理论上的支持与帮助。与有关单位结成共建关系,建立校外实践基地,为学生的实践活动搭建平台;从社会中聘请校外指导教师,建立校外指导教师联系手册。与家长建立有效的联系,吸引家长参与活动,得到家长的大力支持。

六、研究工作的反思

通过课题的研究,我们发现小学生自主性学习方式的研究为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由于我们在实验过程中,在一些具体环节中还存在着不足。如有些师生因思想观念的限制而没有完全“活”起来,部分活动的课题内容受到局限,没能深入到更深的的层面。所以,今后要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巩固研究成果,力求比过去做得更好。具体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稳固研究网络,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我们将继续在课题组负责人张金平校长的领导下,在分管领导王主任和课题组骨干的带动下,定期活动,以活动推动课题的发展。

(二)加强科研力量,扩充课题组成员

由于学科和研究范围的扩大,课题组人员必须扩充。要精心挑选人员,把思想素质高、责任心强、科研基础好的教师吸收进课题组,使研究不断深入。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深深体会到,如果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活动中体验,就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动探索者,就能把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掘出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

教师职称述职报告
初中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的课题 第五篇

[篇一:教师职称述职报告]

我20**年7月从**大学毕业,20**年2月至20**年7月在**学校工作,担任**教学工作,20**年9月调入**局,先后在**和**工作,参加工作至今已三年,各方面已符合申报**级教师职称条件,现作述职报告如下,请组织审议。

一、思想政治方面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思想理论,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遵守宪法和法律,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学生。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组织开展了多次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由于学校领导管理有方,教师相处融洽,常在一起探讨、交流,总结出许多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经过几年的努力,彻底改变了珠东中心小学过去工作懒散,随意上课的不良风气。使珠东中心小学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展现在群众的面前。彻底改变了过去流失的不良现象,学生人数从原来的300多增加到700多。

随着社会的进步,知识的更新,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满足教学需求,适应教育制度的改革,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0xx年参加贵州省师范大学承办的高等教育小学教育专业(专科)自学考试,20xx年考试通过所有科目,于20xx年获得了毕业证书。

20xx年9月,我被调入盘县城关四小工作。第一学期,我被安排任学全班的数学、常识、音乐等科目的教学,由于工作认真,方法得当,成绩突出,得到了学校领导及老师们的认可。第二学期,学校安排我接任一年级的数学、思品、体育等学科的教学工作及班主任工作。期末考试评比,我班学生取得了全镇第三名的好成绩,从上学期的第六位上升到了第三位。2004年9月,因教室不够用,需将一年级三个班合并成两个班。由于不了解情况,成绩差的学生全部并入我班,学生高达八十一人之多,学生多得教室几乎都容不下,这样,真不知怎么教学,怎么管理呢?何况学期结束还要按成绩进行量化考评,这种情况,真是束手无策,只要管理不当,稍有不慎,成绩就要下滑,别人将会怎样评价呢?思索良久,于是,我下定决心,硬着头皮,背水一战。但是由于学生基础太差,学期结束时,我班均分下降了许多。虽然没得到数,可与平行班相比,相差太远。我这时并没有气妥。“工夫不负有心人”,我国不是有句熟话笨鸟先飞吗?我就不相信,这些别人认为是“笨”的孩子,就永远落在后面。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联合我班各科任教师共同教育,密切联系各位家长,请家长多帮助辅导,精心选拔班干,协助管理,在班上进行了一帮一活动,常给“差生”开绿灯,进行个别辅导,经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三年级时,我班学生成绩赶上来了。期末考试时,又进入了前三名。

自调入城关四小以来,由于工作认真负责,从没排斥过“差生,”从没辱骂过学生。对违纪学生,进行耐心细致地说服教育。因此,深得人们的好评。有的插班生,还特意要求到我们班就读。致使我班学生不但没有流失,反而有所增加。

虽然,这几年来,我不是先进,也不是优秀,但我已经充分尽到了教师的职责,摸着自己的心窝,我敢大声说:我对得起学生,对得起家长,对得起所有的人,我问心无愧。

当然,与优秀老师相比,我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加倍努力,迎头赶上。

[篇五:中学教师职称述职报告]

本人出生于****年*月,****年*月毕业于****专业,全日制本科学历并获理学学士学位,毕业后分配到*****任教至今。****年***月评定为中学***二级教师资格,同年*月受聘。任现职期间,我能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工作勤奋、踏实,教育教学成绩显著,任职期满考核称职。根据上级有关规定,已具备中学一级教师的资格条件,现申报评审中学***一级教师资格,述职如下:

一、政治思想方面

我能自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热爱党的教育事业,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三个代表”思想,切实领会**大,**大精神,热爱本职工作,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积极负责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尽职尽责,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

二、教育工作方面

我从事教师工作已**年,每一年都担任班主任,班主任工作富有特色,成效显著。教育的核心是“育人”,科教兴国的战略意义就是提高国民素质。在班主任工作中,面向全体同学,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在班级管理方面,我注重对学生进行自理、自立能力的培养,注意培养班干部并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我所带班级的学生在努力学习及遵守纪律的自觉性方面明显强于其它班级,学习成绩也名列前茅的。教育学生,我采取“动之以情”为主,“晓之以理”为辅的方式,力求让学生“心服口服”。

**学年度,我所带的**班是一个公认的差班,后进生面大,班风学风较差,在接手后,我利用自己对学生的爱护信任和严格要求,成功转化了***、***等同学,确保了班风和学风的稳定,其中***发奋学习,在期末考试中获得总分班上第一名,级上第二名,**获得县“优秀班干部”。**学年,我担任**班班主任,大力推行民主管理,创建先进班集体,该班班风正,学风浓,进步快,成绩好,学生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进取心,多次被评为“文明班”;**学年度,我所带的***的**同学纪律涣散、学风懒散,成绩偏低,我深入了解情况,发掘他的优点,充分调动他的积极性,经过努力,这一个学生脱胎换骨,学风有了质的改变,在高考中取得了较理想的成绩。**学年度,我担任**班的班主任,我及时总结过去几年中做班主任的心得体会,根据班里的实际情况,抓学风、树正气、讲究班级荣誉感。**同学是个未达到本校的正式录取分数线的学生,刚到校时,信心不足,对班里的活动也漠不关心,纪律性不强,经过耐心细致的教育,成绩有较大的突破,信心也不断的加强,对班集体荣誉感有了强烈的认同,在校运动会中,主动要求参加比赛,并在比赛中获得200米二等奖的好成绩,为班级争得了荣誉。

我及时总结德育工作经验,撰写了<****>获得校优秀教学案例一等奖。所带班级多次被评为“优秀班集体”,本人也多次被评为校“优秀班主任”、“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三、教学工作方面

我具有系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我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和业余学习,长期订阅<***>、<****>等刊物,坚持追踪本学科教学发展动态,积极实施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锐意改革教学方法,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坚持用普通话教学,能胜任高中各年级的**教学,主动承担公开课,每年至少承担一次全县或全校的公开课,效果好,均获领导、同行的好评。**年**月在学校举行的优质课评比中获二等奖、**年**月在学校参加学校专题研讨课评比中,获一等奖。

在常规教学中,我能认真钻研教纲、考纲和教材,全面了解学生学情,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行之有效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力求每一节课讲得准确、生动,坚持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坚持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以提高数学素养和培养能力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做到精讲多练。在练习中做到“练前有启示,练中有点拔,练后有总结”。坚持寓教于乐,既教书又育人。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在注重培养高分尖子的同时也注重托中补差。我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和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课后我还认真做好改作和个别辅导工作。

辛勤耕耘,收获颇多。所任班的学生整体素质和能力有明显提高,在各级各类考试中,成绩都居全级前列。在*****,我指导的学生在学校举行的**竞赛中分获一、三等奖;**学年,我指导的学生****参加*县“**”竞赛中获一等奖,本人被*评为“指导一等奖”;**学年,我指导的学生****同学参加***联赛,分获**等奖,本人被**评为“优秀辅导员”称号。

四、继续教育和培养青年教师方面

虽在教学实践中,获得一定的成果,但我知道“活到老、学到老”的道理,只有不断的充实自己,才能在日新月异变化中适应新的教学要求,所以我每一学年都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继续教育活动。**学年,参加了“计算机应用能力专题辅导”、“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学年,参加了“新课程下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与策略”、“高中教学与考试研究”;**学年,参加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教师职业道德培训”;**学年,参加了“新课程改革中的教法和学法研究”、“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研究<职业道德>”。通过不断的学习,我的各方面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我热情帮助青年教师,坚持落实学校的“帮教”制度,总体上对青年教师做到政治上关心、业务上指导、生活上帮助;充分发挥了团队协作精神和老教师的带头示范作用,通过给青年教师上示范课、共同备课、互相听课评课、悉心指导他们分析教材,探讨教法等教研活动,培养了如****等青年教师,现在他们能熟练独立地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并受到学校领导的肯定与表扬。

以上是我任现职以来履行职责的综合汇报。若能晋级,我一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加强政治和业务学习,不断探索教育教学的新路子,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发展山区教育,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作出新的贡献。

[篇六:申报高级教师职称述职报告]

本人20xx年7月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学院旅游系英语导游专业,20xx年获旅游和汉语言文学双专科证书,20xx年获苏州大学英语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证书。1990年8月至1999年8月,在无锡市桃园中学任英语教学。1999年9月至今在无锡市河埒中学任英语教学。自20xx年被评为一级教师以来,在校领导的关心指导和各位同事的帮助支持下,通过自身的努力,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同时,在原来的基础上又有了较大的进步,也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将主要情况小结如下:

一、思想品德,职业道德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何以身正教,以行立教?”这始终是我思考的问题。这几年来,自己坚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遵守教育法规,履行职业道德;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和业务能力。常年满“负荷”工作,爱生敬业,勤勤恳恳,乐于奉献;对学校布置的工作任务无条件服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满腔热情地奋斗在教育、教学工作的第一线。与同事之间:相互尊重、互帮互助、共同提高;教育学生时,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严出于爱;注意用自己的模范行动来感染学生、影响学生。自己无论教哪个年级、怎样的班,都能使领导放心、家长满意、学生欢迎。20xx年和20xx年年度考核被评为优,20xx年被评为嘉奖。

二、教育教学能力和工作业绩

1、英语教学工作

自20xx年来,完成了初中1—3年级的两轮循环教学。任班主任工作3年,备课组长3年,曾任学校教学研究子课题组组长,实习生的指导老师。在教学工作中,对学生循循善诱、认真负责、严格要求。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并不断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经常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课本情景剧、小游戏、字迷等,通过这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行之有效的活动,使学生对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充分发挥和调动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通过启发、诱导,造成一种使全体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参与的教学氛围;能根据学生中客观存在的差异,实施分层次教学和辅导,肯定和鼓励学生中每一点微小的进步和已获得的成绩,使学生从中产生成功的喜悦。教学质量意识强,潜心钻研教材,熟练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认真备课、上课,课堂教学效果好,所教学科成绩名列年级前茅,多次开市公开课,受到专家,领导、家长及学生的一致好评。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结合教材内容渗透德育教育,帮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积极投身到学校的教育教学课改实践活动中,虚心向老教师和其他同事取经学艺,不断探索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科研水平。20xx年参加了无锡市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班,20xx年参加了无锡市青年骨干教师研修班的培训,从中学习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并用于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较好地完成了学校子课题的结题工作。在指导学生第二课堂的活动中,成绩较理想,先后有1994届的刘剑英同学获全国初中英语能力竞赛初三年级二等奖,2002年苏靖闻同学获全国初中英语能力竞赛二等奖,2004年王丹璐等多人在无锡市第六届中小学生英语口语比赛中获二等奖,2005年徐致天等三人获全国初中英语能力竞赛二等奖,张奇等多位同学获三等奖。

2、班主任工作

师德之魂在于“爱”,爱是师生交往中的粘合剂。作为一名教师,要懂得热爱学生。因为爱生之心是教育的前提,是教育力量之所在。自己始终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情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亲切的微笑、一句简单的问候,都会给孩子的心灵带来温暖。因而,为了塑造学生美好的灵魂,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自己从热爱学生开始,从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做起,与学生平等相处,肯定、鼓励他们,注意与学生心灵的沟通,努力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凭着无私的爱,与学生建立起了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更好地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在平时工作中,坚持以“真心、耐心、细心、”的工作作风严格要求自己,做到科学管理,民主管理。注意建立完善的班级管理模式,重视对学生干部能力的培养,做到让学生自我管理,对每一名学生一视同仁。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入手,注重对学生成长内在的动机的唤醒,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入手,使他们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各任课老师密切配合下,所带的班级:干部能力强,班级风气正,学习气氛浓,考试成绩好……受到学校、家长的一致好评,多次被学校评为优良班集体,校优秀少先队,并在20xx年被评为市先进学生集体,本人也多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

3、教学研究和业绩

作为一名教师,在完成教学教育工作之余,还认真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积极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各项学习培训活动,1999年参加省在职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学科培训,2000年参加市<信息技术革命与知识产权>培训,2001年参加<创造与创造教育>培训,20xx年参加市<信息技术与教育>考核,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识培训,市<创新原理与方法>的培训,职称计算机(永中office)培训,成绩均为优良。积极参加学校教育科研活动,子课题<培养外语课堂主动性教学方式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在校领导的支持下,曾先后多次代表学校参加无锡市英语中考口语测试工作及无锡市英语中考批卷工作。在完成繁重教学任务的同时,自己也能重视教育、教学的研究。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撰写了论文<注重英语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2005无锡市区中学英语教学论文评比二等奖),<英语课堂中的分层次教学初探>(获2005教育科研论文评比评比二等奖并发表在<英语周报>教师版第25期第5版),论文<用赏识与爱架起心与心与心沟通的桥梁>(20xx无锡市“崇宁杯”新课改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二等奖),<英语语教学听说能力谈>(获20xx年无锡市外语教学论文评比二等奖)。20xx年和20xx年所在教研组被评为市级“巾帼示范争创岗”。

回顾过去的十几年,虽然取得了一些进步。但自己知道,在以后的日子里,仍应加强学习、不断进取、勇于创新,一如既往地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备课组工作计划
初中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的课题 第六篇

[篇一:九年级英语备课组工作计划]

新的学期又开始了,根据学校对本学期的工作要求,以及上学期工作的经验教训,我们初三年级英语备课组将在学校的指导方针指引下,在教研组的直接领导下,计划具体做好以下方面工作:

一、充分利用每周星期四备课组活动时间,组织本组教师积极参与专业知识和教学理论的学习,精心准备每一堂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备课不能只备教材,必须做好六方面的工作:

一)备课程大纲二)备教材三)备学生四)备教法五)备课程资源六)写教案。其中备学生方面,根据我们学生的特点,必须切实做到面向全体,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首先,要了解学生的思想表现、情感状态、生活经验等学情。备课组工作计划。然后,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学情的学生,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xiaoxue/673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