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市出名的中医大夫

| 职称英语 |

【www.guakaob.com--职称英语】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妇科医生介绍
呼市出名的中医大夫 第一篇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妇科医生介绍

宋静慧

职称:知名专家

专业擅长:擅长妇科疾病的诊治

出诊时间:周二上午、周五下午

张林燕

职称:知名专家

专业擅长:擅长妇科疾病及妇科肿瘤的诊治

出诊时间:周一、五上午

苏日娜

职称:知名专家

专业擅长:擅长妇科内分泌、宫腔镜计划生育

出诊时间:周一、五上午

齐红岩

职称:主任医师

专业擅长:擅长妇科疾病及妇科肿瘤的诊治

出诊时间:周一、四上午

杨有莲

职称:主任医师

专业擅长:擅长妇科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宫外孕、宫颈病变、子宫脱垂、尿失禁等疾病的诊治

出诊时间:周一、三、五上午

李国慧

职称:主任医师

专业擅长:擅长妇科良恶性肿瘤、盆器脱垂及妇科内分泌疾病的诊治 出诊时间:周一、三上午

宋淑芳

职称:副主任医师

专业擅长:擅长妇科内镜、妇科疾病及妇科肿瘤的诊治

出诊时间:周二、五上午

卢建军

职称:副主任医师

专业擅长:

出诊时间:周三、四下午

缪经瑞

职称:副主任医师

专业擅长:擅长妇科各种常见病及多发病、妇科肿瘤及出血性疾病的诊治及手术治疗

出诊时间:周二、四上午

乔峤

职称:主任医师【呼市出名的中医大夫】

专业擅长:擅长妇科良恶性肿瘤、盆器脱垂及妇科内分泌疾病的诊治 出诊时间:周二下午、周四上午

王霞

科室:普外科

专业擅长:擅长乳腺和甲状腺的诊治【呼市出名的中医大夫】

出诊时间:周二上午

宋建东

职称:副主任医师

专业擅长:妇科常见病、多发性疾病的诊治、擅长腔镜及计划生育疾患的诊治 出诊时间:周三、四上午

郑健(男)

职称:副主任医师

专业擅长:擅长妇科内镜、妇科肿瘤、普通妇科疾病的诊治

出诊时间:周一下午、周四上午

索静

职称:副主任医师

专业擅长:擅长妇科各种常见病及多发病、妇科肿瘤及出血性疾病的诊治及手术治疗

出诊时间:周一、五上午

张儒英

职称:副主任医师

专业擅长:擅长妇科疾病的诊治

出诊时间:周三上午

戴晓怡

职称:副主任医师

专业擅长:擅长妇科肿瘤、生殖、妇科内分泌专业

出诊时间:周一下午、周二上午

中医急救不如西医吗
呼市出名的中医大夫 第二篇

赵建成:中医能治疗急危重症吗?

一般人认为西医在治疗急危重症方面是强项,中医只能治疗一些短期内危及不了生命安全的慢性病。所以人们一旦遇到急危重症就会先想到去大医院就诊,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认识。

因为有些病人的抢救时间只有几分钟,以最快速度送到医院急诊室也是来不及的,况且许多病人大医院也未必能够抢救成功。譬如说青霉素过敏,西医肌注肾上腺素抢救,还不及中医针刺内关穴来的快;突然昏迷者掐人中穴可能会很快清醒过来;突然心跳停止在意识没有丧失之前,教病人不停地有节律地用力咳嗽往往可以恢复心跳;心绞痛的病人按压背部至阳穴短期内就能止痛,服用速效救心丸比硝酸甘油片效果更好、更持久稳定;心肌梗死昏迷者用至宝丹化水后棉签蘸之涂舌面,可恢复知觉;脑中风昏迷病人刺破头皮血管,放血几百毫升后,病人马上就会清醒;急性扁桃体炎喑哑憋气,点刺少商穴放血,5分钟后就会明显见效;急性胃痉挛按压膻中穴马上可以缓解;急性阑尾炎掐按足三里下的阑尾穴能够很快止痛,服用泻热便通中药,一般只需1~3剂即可痊愈;胆结石的病人用拔罐法不仅马上止痛还能够排出结石;女子崩漏(子宫大出血)用艾灸脚部右侧隐白穴和左侧大敦穴血立止;高烧不退用三棱针在十宣穴放血会须臾退去,再服中药可以持久退热;频临死亡的阳气衰微的病人,灌服参附汤比用西医的强心针和呼吸兴奋剂起死回生者成功率更高;这些都有力的证明中医对急难重症的治疗有很好的疗效。

我们经常看到,对一些急危重症,现代化的大医院首先要诊断清楚,才能进行治疗。譬如说对于突发脑中风的病人,西医首先要做CT检查,确定是脑栓塞还是脑溢血,栓塞只能溶栓、出血必须止血,如果诊断错了就会越治越重,但是这个检查是需要时间和高额的诊断费的,即便诊断清楚了,治疗的效果有时候并不令人满意。而中医只需辨清证型马上就能进行治疗,费用也便宜许多。中医有"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指导思想。抢救病人时要争分夺秒、一步到位,用药量一定要充足,才能够很快扭转病人的危重状态。根据病人的症状,抓住主要矛盾,大胆果断的采取对应的措施,是抢救急危重症的基本原则。在治疗过程中,尤其要弄清楚病人的虚实寒热、表里阴阳。如果判断失误,用药就不对路,病人也会越治越严重。有时候也要适当地参考一点现代医学提供的最基础的理化检验信息,如血压、体温、心跳、呼吸、血尿常规等,这些对疾病的治疗有指导作用。但是,切记不要过于相信西医的检验指标,因为这些从人体内部传递的信息是支离破碎和瞬息万变的,它并不能全面反映体内的动态变化,过多地参考会使我们无所适从,反而干扰了治疗的思路。因此还是要以病人的自我感觉、症状体征、和不断变化的临床表现为依据,随时调整治疗方案疗效会更好一些。

急危重症治疗医案选

[病例1]

重度昏迷病人

河北霸州崔XX,女,28岁,2012年5月14日初诊。当时在北京301医院ICU病房抢救,怀疑病毒感染导致的神经麻痹、呼吸肌麻痹、全身肌肉麻痹。已持续发热昏迷13天,无自主呼吸、血压下降,输各种营养药物、抗生素等都过

敏,无奈只能用激素和冰块退热,病人已处于生死一线间。赵主任听说时,正在内蒙呼市开会,就提前结束会议赶回来救助病人,因在ICU病房,已错过探视时间,无法见到病人,仅凭主治医生和家属口诉病情,判断为阳虚发热。在病现危象时,果断用回阳救逆的中药汤鼻饲,1天后病人热退,3天后体温恢复正常并苏醒,5天后逐步恢复自主呼吸,撤掉呼吸机。病人后来转到当地医院康复治疗,至7月19日出院在家疗养,能够独自行走,生活自理。前后共花费40多万元。

看病原由:崔XX的父亲和赵主任都是中医方面的专家,崔父是主治肝病的,以前和赵主任曾在一起参加学术会议,逐渐就比较熟悉了。

他对赵主任治疗疑难杂症的显著疗效有所了解。女儿患病后,随着病情的不断加重,使他忧心忡忡、不知所措,一度忘记了吃饭睡觉。冥冥之中脑海里突然浮现出赵主任的身影,这才想起来贸然给赵主任打电话求救。赵主任见不到病人无法治疗,建议患者转院到能让进去会诊的医院,结果遭到了院方大夫的断然拒绝,无奈之中只有和院方妥协,以给病人送人参汤的名义使患者有机会服上了中药,赢得了宝贵的抢救时间。

[病例2]

高热昏迷病人

河北邯郸胡XX,女,28岁,2013年3月11日初诊。因发烧咳嗽怀疑布氏杆菌病,已经在北京协和医院感染科病房住了1个多月,花费了20多万元,但治疗无效。无奈悄悄溜出医院找赵主任看病。赵主任视其面色蜡黄无光泽,头发蓬乱、少气无力,一副憔悴的面容。因住院煎服中药不便,让她私下服用大剂量的中成药十全大补丸、附子理中丸和咳喘丸。3月15日她打来电话说咳嗽减轻了,效果挺明显的。但是西医检查说她有胸水,要给她抽水。赵主任建议她赶快出院,不然病情还会加重,但她和家人都不敢出。结果3月19日病情突变,出现抽搐、喘促、呼吸困难、意识不清,并开始吸氧。遂转内科重症监护室(MICU)抢救,持续昏迷不醒并上了呼吸机。家属恐慌,肯求赵主任出诊看病。家属和医院协商,同意当天下午赵主任出诊到北京协和医院MICU看病人。赵主任但见患者面红耳赤、不省人事,诊断为寒极生热的戴阳证。遂采用大剂量的温阳补气药煎煮鼻饲,3月24日神志逐渐清醒,但仍有发热。3天后完全清醒,有自主呼吸,说话少气无力。西医又怀疑是恶性淋巴瘤或白血病造成的嗜血细胞综合症,需要化疗,家属不同意,希望接着服中药调治。3月29日病情稳定而转感染科普通病房继续中医药治疗。

看病原由:胡XX的舅舅和赵主任的朋友瘦金体书法家赵X是同乡,通过这种关系胡的舅舅找到了赵主任。赵主任那天休息,但是很忙,刚接待了远道而来的客人,很想好好休息一下,赵X接着就来电话说胡已经找上门了,一定要让帮忙治疗。赵只好勉为其难了。当胡XX后来昏迷不醒,赵去北京协和医院ICU会诊,开出的中药方由于量大和有十八反的药,协和医院的中医大夫不敢誊处方,后来采取巧妙的办法调换了处方才服上了中药,救醒了病人。当病人苏醒过来的时候,赵主任正在丹阳讲座,胡的舅舅抑制不住内心激动的心情,马上打电话要乘飞机到丹阳看他,赵主任婉拒了他。认为当初劝病人出院的时候,如果及时出来哪有后来的事情,这些都是沉痛的教训。

[病例3]

胸腔积液

北京樊XX,男,25岁,2010年2月22日初诊。2010年1月14日(过农历年时),觉咳喘,走路上不来气,按感冒治疗效果不明显,到天坛医院查出有胸腔积水,怀疑是结核性胸膜炎,转到309结核病专科医院治疗20多天,抽胸水5次,每次2000ml,可是抽了还长,胸膜活检也做了2次,查不出原因。最后左胸积水又满了,转诊赵主任,给予益气温阳、化痰利水的中草药,先后服用100多剂,胸水完全吸收,迄今再未复发。

看病原由:樊XX在河北廊坊工作,他的哥哥在北京植物园曹雪芹纪念馆工作。当时出现胸腔积液后一直采取西医方法治疗,钱没少花,但是病情不稳定,反复发作。当时是通过他哥哥的领导李馆长的推荐才找到赵主任治疗的。因为李馆长和她的家人、同事、朋友患病,都在赵主任这里看好的,包括她家的小狗后来患肾结石也是让赵主任给治疗的,所以对赵主任很信任。

[病例4]

腹痛

北京东直门中学学生王XX,男,15岁,经常不明原因腹痛,疼痛发作时面色发青、周身汗出、双手捧腹、屈腿弯腰,异常痛苦。曾到几所大医院做B超、CT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诊断为肠痉挛。

给解痉止痛的西药后,可暂时缓解疼痛,但仍然时常发作,影响孩子正常学习和生活,赵主任诊断为中焦虚寒、气血瘀滞型腹痛,给予大量温中祛寒、解痉止痛的中草药服用,1剂药后患儿自觉腹部温暖,疼痛已减大半。持续服用1周疼痛未再复发。嘱患儿禁食冷饮、避免寒凉预防复发。

[病例5]

剧烈头痛

广东东莞钟XX,男,56岁,2010年5月11日初诊。

突发性头痛,为感受风寒所致。痛时如劈、不可忍受,伴有头胀、影响睡眠,服阿司匹林和头痛散不能缓解。西医检查未能确诊,打针、输液也不管用。赵主任诊断为肝阳上亢、邪风郁表、不得宣泄所致头痛,给予祛风通经、疏肝抑阳、化瘀止痛的中草药3剂服用。回京后赵主任经电话随访,钟的头痛已经痊愈,再无发作,自我感觉良好,一再表示感谢。

看病原由:钟XX系原东莞市委统战部领导。头痛如裂,不能自已,服药无效,无奈之时去东莞厚街医院去找他的老下级,该院的党委叶书记想办法治疗,但是用药后仍然不能缓解,正好赵主任到东莞市找叶书记办事,中午大家一起吃饭,叶就把他的领导介绍给赵,当时就开了方子,就在该院药房取了药服用,竟霍然而愈。

[病例6]

高热不退

北京周X,男,28岁,2007年6月12日诊。患者不明原因高热41℃,神昏谵语,在武警总医院急诊病房抢救3天,用冰块物理降温,应用大量抗生素、激素,并鼻饲紫雪丹、安宫牛黄丸后出现短暂性退热,但数小时后高热如前。赵主任开了一张大剂量的清热解毒、泻火养阴的中草药方,从半夜开始服用,天亮时

病人泻下如算盘子样大便十数枚,奇臭无比。体温降至39℃,随即病人逐渐清醒,接着服用汤药,发热逐渐消退,3日后体温恢复正常而出院。

看病原由:患者的父亲是著名军旅作家,曾获过矛盾文学奖,有几部小说还改编成电视连续剧。患者曾患脑瘤,术后的后遗症造成了平衡失调行走不便。经过赵主任精心治疗,肢体功能恢复到基本正常状态达大半年之久,但是因为手术的"激惹"现象导致肿瘤再度复发并发细菌病毒感染,出现了高热、神志昏迷,西医抢救无效,只好再度选用中医药退热。当时天色已近傍晚,医院药房已下班,就到一家同仁堂连锁店取药。药剂师看了处方后掩口窃笑:"哪个大夫开这么大的药方?简直是瞎开!"赵主任说

呼和浩特市城市概况
呼市出名的中医大夫 第三篇

呼和浩特市城市概况

呼和浩特系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和全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金融中心,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城、双拥模范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同时有“中国乳都”的美誉。全市总面积1.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96万,其中市区面积210平方公里、人口207万,是以蒙古族为自治民族,汉族占多数,回、满、达斡尔、鄂温克等41个民族聚居的城市。现辖4区、4县、1旗和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呼和浩特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50万年前,就有人类在此活动,留下了大窑文化遗址。战国时期,赵国在土默川建云中郡,修筑赵长城。西汉元帝时期,宫女王昭君出塞,在这里留下了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碑——昭君墓。南北朝时期,鲜卑族拓跋部在北方兴起,定都于今呼市南40公里的和林格尔,取名“盛乐”,后迁都到平城(今大同)。辽代契丹族在此设天德军,并建丰州城。公元1572年,成吉思汗17世孙阿拉坦汗与其夫人三娘子在这里正式筑城,蒙古语称“库库和屯”,后译作“呼和浩特”。城墙用青砖砌成,远望一片青色,“青城”之名由此而来。清代乾隆年间扩城屯

兵开市,建立新城绥远。从此,呼和浩特逐渐成为南北商品交流的集散地。民国十七年(1928年),国民政府设绥远省,呼和浩特为绥远省省会,时称归绥。1954年绥远省并入内蒙古自治区,恢复原蒙古名呼和浩特,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

呼和浩特北依大青山,南傍黄河水。境内主要分为两大地貌单元,即:北部和东南部是大青山和蛮汉山;南部及西南部为土默川平原。市区平均海拔高度为1050米。黄河过境106公里。

呼和浩特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400毫米左右,四季变化明显,气候宜人。市内有蒙古风情园、昭君博物院、将军衙署、大召、五塔寺等众多古迹和人文景观,周边还有茫茫的草原,群山环抱,风景独特,是自治区重要的旅游集散地。

呼和浩特及周边资源丰富。距呼和浩特市50公里的准格尔煤田已探明储量260亿吨;距呼和浩特约300公里的苏里格气田是全国最大的整装大气田。市域北部可利用的风能资源在400万千瓦以上,大部分地区年日照时数在

2800~3100小时,风能、太阳能资源较为丰富。呼和浩特土地资源和电力资源富足,装机容量达770万千瓦。

呼和浩特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服务设施完善。拥有内蒙古自治区70%的科技与教育资源,每年科技成果产出量

占全区的41.7%。金融机构较为集中,全市各类独立法人的金融机构总数76家,小额贷款公司68家,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贷款余额均突破2500亿元。

呼和浩特地处环渤海经济圈、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三大战略交汇处,连接西北、华北、东北,紧临蒙古,是国家45个公路总枢纽城市之一。已建和在建的出区达海通道有6条高速、5条铁路线,还有直通法兰克福的铁路专列(物流运输仅15天,比海运缩短27天,费用与海运相差不多),我市白塔机场为国家二级航空口岸机场,开通国际国内航线50多条。

近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市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呼和浩特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重大跨越。具体来说,就是实现了“四个翻一番”和“一个翻两番”,即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四项指标实现了翻一番;地方财政总收入翻了两番。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865亿元,较“十五”期末翻了一番多,年均增长15.8%,发展速度始终处于全国省会城市领先水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7500元,按现行汇率计算超过1万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174元,较“十五”期末翻了一番,年均增长15.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746元,较“十五”期末接近翻一番,年均增长13.6%。五年累计完成

固定资产投资3412亿元,较“十五”期间翻了一番多,而且是前十个五年计划投资总额的2.3倍。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241亿元,较“十五”期末接近翻两番。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一是自治区电力、能源、交通等多条出区达海通道的建设,使我市成为连接西部资源与东部市场的枢纽站。二是国家主体功能区关于呼包鄂榆的规划以及自治区关于呼包鄂一体化发展的规划,将我市确定为核心区域。三是我市经过“十一五”的沉淀,具备了一定发展基础。综合上述优势,结合我市实际,“十二五”期间,我们的主要奋斗目标就是“二、三、四”,即继续保持两个“领先”,着力推进三个“深刻变化”,力争实现四个“翻番”。

两个“领先”:一是经济发展增速继续保持全国省会城市领先水平,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二是城乡居民收入达到全国省会城市领先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

三个“深刻变化”:一是发展方式发生深刻变化。这几年我市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总得来说,初级产品比较多,原字号比重大。我们要切实推进产业多元、产业延伸、产业升级,加快发展非资源型产业,在总量扩张的基础上,基本形成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二是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在2011年建成国家环保模范城

市的基础上,推进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三城同创”,中心城区城市建设水平进入全国省会城市第一方阵,5个旗县所在地城镇建设进入全区101个旗县区的先进水平。三是人民生活水平发生深刻变化。逐步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和农民收入增长同步,城乡居民收入在2010年基础上力争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四个“翻番”:到“十二五”期末,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000亿元左右,地方财政总收入达到500亿元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服务业增加值达到2200亿元以上,四项主要经济指标均较2010年翻一番。 我们要通过“十二五”的努力,使一个经济繁荣、人民富裕、城市靓丽、社会安定、富有浓郁地域特色的现代化一流首府城市崛起在祖国北疆。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基本情况介绍
呼市出名的中医大夫 第四篇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基本情况介绍

来源: 分类:赛罕区简介 日期:2009-11-27

一、基本情况

“赛罕”,蒙古语意为美丽富饶。赛罕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城区东南部,其前身为呼和浩特市郊区,1999年市区区划调整为市辖区,2000年6月正式定名为赛罕区。辖区总面积1025.2平方公里,是首府面积最大的城区。全区总人口57.2万人,常住人口39.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4.3万人,农业人口15万人。辖1个自治区级开发区、6个乡镇、5个街道办事处、124个行政村、59个社区居委会,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的多民族聚居区。

赛罕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东距首都北京500公里,北距二连浩特内陆口岸490公里,西至草原钢城包头150公里,西南至天然气和煤炭储量丰富的鄂尔多斯市350公里,京包铁路、京包高速公路、110国道穿境而过,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座落境内,是沟通北京、连接西北,通往各省的重要通道。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各大厅局机关大部分入驻我区,中国航天六院、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草原研究所等国家、自治区、呼市教育科研单位聚集区内,内蒙古国际会展中心、内蒙古图书馆、内蒙古文化大厦等相继落成,使赛罕区成为了首府的行政中心区和科技、教育、文化聚集区。

近年来,赛罕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奋力打造自治区第一区”为目标,以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核心,大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牧业产业化进程,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了城郊型经济向城市

型经济的转变,现代时尚、充满活力的现代化首府新型城区正在逐步形成。赛罕区先后荣获“全国先进文化区(县)”、“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区”、“全国双拥模范区”、“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地区”等多项荣誉称号。

2009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60亿元,同比增长15.7%;财政总收入突破40亿元大关,达到40.9258亿元,比市政府下达任务超收3.858亿元,同比增长4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440元,同比增长13.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688元,同比增长14%;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5亿元,同比增长25%;引进国内资金92.3亿元,同比增长55.6%;引进外资4588万美元,同比增长1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95亿元,同比增长18.9%。

二、发展思路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思路是,积极融入首府“一核双圈”战略,稳步实施“142”发展战略,即建设一个中心、发展四个组团、打造两个卫星镇。

建设一个中心,即在二环路以内的范围,以高水平、现代化的城市建设为重点,建设中心城区。

发展四个组团,即在二环路与绕城高速路区间范围,按照全市总体规划和目前发展现状,建设四个组团发展区。一是以自治区高等职业教育园区为中心,以发展教育培训、生活服务、商务服务等为重点,建设高等职业教育园区组团发展区。二是以京包铁路、白塔机场、京藏高速公路为中心,以发展现代物流业为重点,建设白塔国际物流园区组团发展区。三是以自治区党政办公区为中心,以发展生产性、消费性服务业为重点,建设首府行政中心区组团发展区。四是以金桥经济开发区为中心,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建设新型工业区组团发展区。

打造两个卫星镇,即以黄合少镇和榆林镇政府所在地为中心,以小城

镇建设为突破,建设黄合少镇和榆林镇两个卫星镇。

在此基础上,实现迈进全国中心城市第一方阵先进城区行列和“三个新提高”(即实现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新提高、人文素质新提高和社会保障水平新提高)的奋斗目标。

三、工作重点

(一)发挥优势,建设菜奶基地【呼市出名的中医大夫】

菜奶业是赛罕区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近年来,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依托首府市场,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业和奶牛养殖业。全区菜田面积达7万亩,蔬菜保护地面积达1.5万亩,形成了以合林、曙光、西讨速号、保素、乔家营等为中心的五大种植区域,打造出“塞罕”、“汇东”等无公害蔬菜品牌,蔬菜年商品量达3亿多公斤,占到全市蔬菜总产量的50%以上,成为呼市重要的蔬菜生产供应基地。按照“企业加基地、基地联农户”的发展思路,建成封闭式奶牛养殖小区13个,综合服务站6个,新开工建设了苏木沁、碾格图、茂盛营、西黑炭、棚松营5个现代化牧场园区,奶牛存栏数达16.1万头,奶牛规模化养殖、科学化管理水平逐年提高,是蒙牛、伊利等公司的重要奶源基地,为呼和浩特打造中国乳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筑巢引凤,发展高新工业

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规划建设了13.6平方公里的金桥经济开发区,实现了七通一平,具备了承载投资300—400亿元的能力,成为了自治区20家重点工业开发区之一。先后引进建设了中海油6万吨聚甲醛、6亿立方米煤制气、60万吨大颗粒尿素、中石油500万吨炼油扩能改造、金桥热电厂一期2×30万千瓦、神舟硅业一期1500吨和二期3000吨多晶硅、天津中环400兆瓦单晶硅等项目,基本形成了以石化、电力、烟草、印务、硅产业、太阳能电子和光伏材料为主体的新型工业体系,为呼市打造“中国硅都”和光伏材料生产基地奠定了基础。

(三)全面布局,繁荣第三产业

按照“大商业、大流通、大市场”的发展格局,在加快餐饮、商贸等传统服务业改造升级的同时,全面开发呼市东南部商贸中心,以城区商业网点为基础,中心地段商场为骨干,各类批发市场为依托,集人流、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为一体的现代化商贸体系正在形成。引进实施了内蒙古汇商广场、上海绿地、北京金隅、北京光大、大连万达、东方君座、金盛国际家饰广场、白塔机场国际货运区、航空物流园区、高等职业教育园区等项目,带动了商业地产和物流业的发展,为开发建设高等职业教育园区组团发展区、白塔国际物流园区组团发展区、首府行政中心区组团发展区构建了基本框架。

(四)统筹推进,实现城乡一体

围绕建设现代化首府城区,按照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以现有城区为核心,新市区为重点,小城镇为延伸,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公用事业发展,大力实施城中村改造、小街巷改造、旧小区改造、农村路网改造等工程,缩小城乡差距,扩大城区覆盖面。城乡道路等基础设施得到全面完善,城区面貌变化显著,城市管理水平和宜居水平得到全面提升。以呼和浩特新市区和自治区党政办公区为中心,城区面积大幅拓展,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使赛罕区成为了首府最具现代化气息的重要城区。

(五)改善民生,共享发展成果

大力实施科教兴区战略,不断加大社会事业投入,累计投入9亿多元,对全区近40所中小学校、幼儿园进行改造建设,增加教学班400多个,增加学生容量2.7万多人。新建扩建6所乡镇卫生院和计生服务站,面积达

1.1万平方米,教育教学条件和农村医疗卫生条件达到全市乃至自治区一流。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形成了以城乡低保、社会救助、城镇医疗养老保险、失地农民养老医疗保险等为的社会保障体系,发展成果普遍惠及到广大人民群众。

呼和浩特市区域环境概况
呼市出名的中医大夫 第五篇

呼和浩特市区域环境概况

1自然环境概况

呼和浩特市地处东经110°46′~112°10′,北纬40°51′~41°8′,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大青山南侧,西与包头市、鄂尔多斯市接壤,东邻乌兰察布市,南抵山西省。全市总面积17224km2。

境内主要分为两大地貌单元,即:北部大青山和东南部蛮汉山为山地地形,南部及西南部为土默川平原地形。地势由北东向南西逐渐倾斜。海拔最高点在大青山金銮殿顶部,高度为2280m,最低点在托克托县中滩乡,高度为986m,市区海拔高度为1040m。大青山为阴山山脉中段,生成很多纵向的山脉山峰。境内由西向东主要山峰有九峰山、金蜜殿山、蟠龙山、虎头山等,东南部是蛮汉山。

境内河流有大黑河、小黑河、什万立米水磨沟,流域面积1380.9km2,沟长68.2km,年平均径流量4972万m3。1958年在沟口兴建红领巾水库1座,库容1650万m3,灌溉面积11万亩。哈拉沁沟,沟长55.6km,流域面积708.7km2,年均径流量2622万m3。全市河流总长度1075.8km,河网密度为0.177km/km2。地下水分为浅层水含水层和深层水含水层。浅层水含水层包括浅层潜水及半承压水等。地下水埋藏深度、水质、水量均由北向南呈有规律的变化,全市浅层地下水年补给量为9.87亿m3。

呼和浩特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气候变化明显,差异较大,其特点: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暂炎热,春秋两季气候变化剧烈。年平均气温由北向南递增,北部大青山区仅在2℃左右,南部达到6.7℃。最冷月气温-12.7~16.1℃;最热月平均气温17~22.9℃。平均年较差为34.4~35.7℃,平均日较差为l3.5~13.7℃。无霜期:北部山区为75d,低山丘陵区110d,南部平原区为113~-134d。日照年均1600h。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为335.2~534.6mm,其地域分布是西南最少,年雨量仅350mm;平原区在400mm左右;大青山区在430-500mm;最多是大青山乡一前响村,年均降水达到534.6mm,其次是井乡,年均降水量为489.3mm,最少是在南坪乡、黑城乡、新营镇一带,年均降水量仅为335.2~362.8mm。

大青山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现已探明的有20多种,矿产地85处,其中大型4处,中型3处,小型15处,矿点矿化点63处。矿产规模以矿点及矿化点居多,工业矿床较少。除少数矿产地外,大多数矿产地开发利用较低,仅为普查

阶段。其品种非金属矿产主要有石墨、大理石、花岗岩、石棉,云母、沸石、珍珠岩、膨润土、水晶,紫沙陶土等,以建筑材料为主,仅有少量冶金辅料和特种金属矿。大理石、花岗岩、石墨及拂石矿为优势种。能潭矿产主要有煤及泥炭。贵金属、稀有金属和放射性矿产主要有金、绿柱石以及伟晶岩型铀、钍。普通金属矿产主要有铁、铜、铅、锌。

野生动植物主要有种子植物和蕨类植物、半翅、雕、鹰等100多种。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动物有青羊、云豹,鸟类有金雕、雀鹰、松雀鹰、燕鹰、灰背鹰、猫鹰、红鹰、小鹤、长耳鹤、短耳鹤,雕鹤、红角鹤等10多种。 2社会环境概况

“呼和浩特”是蒙古语音译,意为“青色的城”,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包鄂城市群的中心城市之一,全区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金融中心。是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城、全国双拥模范城和中国经济实力百强城市,被誉为“中国乳都”。全市总面积为1.72万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30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291万,市区常住人口220万。

呼和浩特现辖4区、4县、1旗、4个开发区,即新城区、赛罕区、回民区、玉泉区、金桥开发区,金川开发区,金山开发区,如意开发区,土默特左旗、托克托县、清水河县、和林格尔县和武川县。

呼和浩特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全市常住人口为2866615人。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950652户,家庭户人口为2573602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71人。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462277人,占51.01%;女性人口为1404338人,占48.99%。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597945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467631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944335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567096人。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2498647人,占87.16%;蒙古族人口为285969人,占9.98%;其他少数民族人口为81999人,占2.86%。

201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75.57亿元。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20.52亿元;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902.30亿元;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 1452.75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之比为4.9:36.4:58.7。

2012年,全年地方财政总收入实现316.32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78.64 亿元;上划中央税收收入119.92 亿元;上划自治区收入17.76亿元。地方财政支出累计完成276.29亿元。公共与民生领域是支出的重点,其中,教育支出33.98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0.57亿元;医疗卫生支出15.44亿元。

2012年末全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34.04万人。其中,国有单位从业人员22.37万人;城镇集体单位从业人员1.37万人;其他各种经济类型从业人员10.64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3.99万人,安排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8万人,其中,安排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600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3%。

3环境质量现状

呼和浩特市城区七个空气自动监测站的检测结果表明,二氧化硫2012年均值为0.049mg/m3;二氧化氮年均值为0.035mg/m3;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值0.092mg/m3。三项监测因子均达到国家环境质量二级标准。

呼和浩特市集中饮用水水源主要为地下水,黄河水作为城市补充水源。2012年市区九个自来水供水厂水质监测结果100%达标;黄河蒲滩拐取水口水源水质检测结果100%达标。

呼和浩特市55条交通干线87个测点噪声平均值为69.3dB;区域环境噪声132个测点噪声平均值为54.5dB,分别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标准。

在污染物减排方面,2012年呼和浩特市完成工程减排项目37个,实施了19个牧场的综合整治,延续完成结构减排项目12个。同时,结合总量减排指标,建立了科学的污染减排监测、统计、考核体系,形成了以排污总量控制为主线,污染源自动监测为手段,环保监管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的长效管理机制。2012年,四项主要污染物均实现了下降。

4辐射环境

呼和浩特市电磁辐射污染源主要有:广播电视台(电视塔)、广播电台、中波发射台。此外还包括雷达、高压输变电工程、通信发射设施等。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辐射环境监督站前期对呼和浩特市电磁环境的监测结果可知,该区域电磁辐射现状值低于《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中公众照射导出限值40μW/cm2,符合对公众照射的电磁辐射环境保护要求。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ngyuleikaoshi/793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