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专四专八】
关于跑步比赛的场景篇一
《场面描写》
关于跑步比赛的场景篇二
《运动健康》
夏天到了,当肉再也藏不住,跑步的人开始多了起来,可关于跑步你知道多少呢?! 据说在各个跑步比赛和活动时,总能看到这样的场景:在跑道旁的小树林中、陌生人家里的厕所里以及距离终点线还有一百米远的地方,运动员在跑步时会忍不住在这些地方拉屎。 有时候不幸运的运动员找不到厕所,在比赛时不小心给他的裤子施了肥,只好羞愧地退出比赛。
但任何经常锻炼的人都知道不可预知的大便是运动的一部分。它们常常毫无预兆地就来了。 专家的解释:锻炼加速了消化道运动。锻炼的时候会有更多刺激,增加了上部的胃动力。胃动力会将消化道里的东西运到下部。
也就是说,你动得越多,拉得越多。
用大家不太能听得懂的话就是:消化道组的肌肉结构不同于手臂和大腿上的大块肌肉。锻炼刺激了肠胃蠕动,肠胃收缩着将消化完的产物送走,它们进入直肠后某些人会有排便冲动。 虽然没有策略能有效避免在下次跑步时想要大便,不过有一些方法能降低你大便的概率。 每天额外喝八杯水(在你每天正常喝水的情况下)来诱导规律大便。在比赛前两周内,每天摄入一茶匙磨碎的洋车前子壳(美达施)以补充纤维素也能起到作用,因为高纤维饮食能促进规律性排便。
跑步减肥的最佳时间:饭后2~3小时
在适合自己的时间跑步最好。喜欢早晨跑步的人可以在去公司上班前,而偏爱夜晚跑步的人则可以在回家之后。比选择什么时候跑步更重要的问题是:既不要在空腹时也不要在满腹(吃饱饭)的时候跑步。空腹的话会使不上力气,满腹则会由于血液的消化管集中,剧烈运动会对健康不利。最佳时间是在饭后2~3小时。在清晨等空腹状态跑步时,最好提前30分钟左右饮用一些帮助消化和补充体力的运动型饮料或者可以吃根香蕉。
跑多长时间最合适:从20分钟开始
只要自己的身体状态和体力能适应其实跑多久都没有问题。不过好不容易换好衣服做好准备了如果只跑5分钟就有点太浪费了。目标低一点的话可以先定为20分钟。20分钟的程度基本上不会让人觉得很难坚持,并且这个时间也可以给身体的代谢一个转换,呼吸顺畅自然足下轻松。如果想再多跑一会,则该逐渐延长至30~40分钟。
注意热身
运动前要做热身运动相信是不需要再普及的道理了,尤其是在跑步前,对腿部的拉伸尤为重要。只有在预热充分,并且拉伸到位的情况下,小腿才能以最佳状态投入“减肥大作战”。
脚跟落地
跑步减肥最重要的技巧。很多mm跑步会用前脚掌落地,跑起来轻松不费劲,但是对于小腿粗壮的mm们就不适宜了。正确避免小腿变粗的方法是用脚跟落地,接着全脚掌触地慢跑。
拉伸小腿
运动完之后拉伸是小腿塑形的至关重要点。爱偷懒的可以放弃传统的翘腿按压,更便捷的方式则是站到离墙一臂宽的距离,然后用手扶墙支撑,身体与墙面成30度的角。坚持5分钟,感受小腿的肌肉被无限拉伸,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柔韧度来调节.
热水泡腿
跑步后坚持用热水浸泡你的小腿,充分促进小腿的血液循环。泡好之后要用乳液按摩小腿,对
于霜的选择要求并不高,抹在小腿由下之上按摩,加之打圈圈的按摩直到彻底吸收。涂好之后,轻轻拍打小腿,让肌肉彻底放松。
关于跑步比赛的场景篇三
《情景对话学生卷》
情景一:奶奶病了 她打电话向医生求助
情景二:格林先生的钱包偷了,他没钱只好走路回家。
情景三:五天前发生了一起车祸,马克受伤被送进了医院。
情景四:昨天玛丽和她姐姐在一家餐馆吃午饭,她们点了汉堡包和两杯牛奶。
情景五:汤姆的生日即将到来,他爸爸打算给他买个篮球。
情景六:琳达在杭州西湖度假,她喜欢划船。
情景七:你们学校将于6月16日举行运动会,你将参加跳高比赛。
情景八:李磊在操场打篮球,他看见很多女生在打排球。
情景九:你们学校将组织去公园春游,你准备了披萨和果汁。
情景十:Jane在卧室听CD,她妈妈在打扫厨房。
情景十一:露西被选为班长,因为她对人很友好。
情景十二:上周六,吉姆和父母去了公园,他玩了好多游戏。
情景十三:劳动节那天天气多云,我们班同学去公园浇树。
情景十四:上周日,艾伦去爬山,回来的路上遇见了它的朋友亨利。
情景十五:怀特夫妇坐汽车去巴黎,并在那里停留一周。
情景十六:今早贝蒂上学迟到了,因为她的自行车半路上坏了。
情景十七:比尔上周来到青岛,他非常喜欢喝啤酒。
情景十八:去年圣诞节,米莉和朋友们举办了一场晚会,她们唱歌跳舞。
情景十九:艾米不会骑自行车,所以每天都是妈妈送她上学。
情景二十:今早海伦把英语词典忘在了家里,遇到不认识的单词只好问老师。
情景二十一:今早艾米丢了自行车的钥匙,于是她爸爸开车送她上学。
情景二十二:西蒙被推选为学生会新任主席,因为他乐于助人并且有创造力。
情景二十三:今早米莉上学迟到了,因为路上交通很拥挤。
情景二十四:怀特夫人的车撞在了树上,她受伤被送进了医院。
情景二十五:史密斯夫妇坐火车去伦敦,并在那里停留三天。
情景二十六:苏明在客厅听CD,她爸爸在修自行车。
情景二十七:格林夫人的小狗丢了,她打电话向警察求助。
情景二十八:苏珊在香港迪斯尼乐园度假,她玩了好多游戏。
情景二十九:昨天你去市中心逛街,买了一本字典。
情景三十:上周日,汤姆和父母去了动物园,他看见了老虎和狮子。
情景三十一:植树节那天天气晴朗,九年级二班去公园种了五十棵树。
情景三十二:三天前发生了一起绑架案,嫌疑人是一个电脑程序员。
情景三十三:上周六,海伦和朋友们举办了一场生日聚会,她们唱歌吃蛋糕,玩得很开心。 情景三十四:你们学校将于5月15日举行运动会,你将参加跑步比赛。
情景三十五:你们学校将组织去公园春游,你准备了面包,牛奶和巧克力。
情景三十六:你喜欢看电影,每个月去看一次电影。
情景三十七:保罗的生日即将到来,他妈妈打算给他买个足球。
情景三十八:3月11日日本发生地震,很多房屋倒塌。
情景三十九:格林夫妇上个月来到中国,他们非常喜欢京剧。
情景四十:未来,机器人将承担家务,人们会有更多时间旅游。
情景四十一:我们国家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春节,那时我们会走亲访友。
情景四十二:我家离学校大约五公里远,所以我通常乘坐公共汽车去上学。
情景四十三:城市的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我们出行应该经常坐公交车。
情景四十四:我更喜欢旅游,旅游能让我放松身心。
情景四十五:我喜欢听流行音乐,周杰伦是我最喜欢的歌手。
情景四十六:我爸爸送我一台ipad, 它很方便很有用。
情景四十七:我的电脑出故障了, 我明天会请人修一下。
情景四十八:现在我的手表显示时间是10点30分,火车10点45分开。
情景四十九:今天是9月9日, 明天是教师节。
情景五十: 我是三年级二班的学生,家住在学校附近的第九街。
情景五十一:去医院应该沿着街走,在第一个拐角处往左转。 从这里大约要走10分钟。 情景五十二:我们班有49个学生,其中男生有22个。
情景五十三:我一般早上六点起床,早饭吃面包、喝牛奶。
情景五十四:我喜欢阅读,尤其是关于中国历史的书籍。
情景五十五:美国的首都是华盛顿, 最大的城市是纽约。
情景五十六:我最喜欢的季节是冬天,可以堆雪人。
情景五十七:我经常饭后散步,它有利于健康。
情景五十八:你喜欢看电影,每个月看一次电影。
情景五十九:昨天你去市中心逛街,你买了一本字典。
情景六十:我最喜欢打篮球,经常在星期六打篮球。
情景六十一:我喜欢学习生物, 因为研究各种各样的动物很有趣。 情景六十二:我家有3口人,爸爸、妈妈, 还有我。
情景六十三:我星期天去买花,送给英语老师。
情景六十四:我想去海南旅游,那里的海滩很美丽。
情景六十五:这瓶牛奶变质了, 我上周六买的。
情景六十六: 轮到我打扫房间了, 我要先去擦窗户。
情景六十七: 我明天去图书馆借书,我想借一本有关电脑的杂志。 情景六十八: 我在学校门口,我和Lucy一块儿去放风筝。
情景六十九: 我暑假将去香港旅游,要在那里呆一周。
情景七十: 我今天必须完成家庭作业,明天将要去北京旅游。
情景七十一:我昨天晚上看了《变形金刚》这部电影,觉得它很感人。 情景七十二:我在南京工作,坐飞机到北京需两个小时。
情景七十三:这台新电脑是Tom的, 价格是8000元。
情景七十四: 我来自中国,中国有13亿人口。
情景七十五: 我父亲是老师,他教书20年了。
情景七十六:我想买一双鞋,穿6码的。
情景七十七:Tom 身体不舒服,他感冒了。
情景七十八:我在听天气预报,明天有雪。
情景七十九:怀特先生已经去过伦敦两次了。下个月他还要再去一次。 情景八十: 我正在校门外等我的物理老师
情景八十一:我妈妈五点下班,下班后在厨房为我们做饭。
情景八十二:他儿子去年到澳大利亚参观了许多名胜。
关于跑步比赛的场景篇四
《场景式跑步机》
场景式跑步机:Voyager T
readmill 传统的跑步机不仅笨重、不美观,还让使用者毫无“现代科技感”可言,已经无法满足要求越来越高的使用者了,而且肯定有很多人觉得在跑步机上锻炼是非常枯燥的——所以,这款场景式跑步机的设计是非常需要的:
这款产品相当于是给跑步机装了一个超大尺寸的显示屏,而上面显示的内容,将可以和你的跑步动作同步,显示一些你感兴趣的场景,比如说,你可以选择场景显示为南京的新街口,那么,伴随着你的跑步,显示屏上的画面将按照你跑步的速度、第一人称视角地显示这条著名的街道,就像你真的在上面跑动一般。 而更具想象力的是,整套系统可以非常轻松地移植交互式购物程序或者游戏进去,想想看,一边在跑步机上健身,一边同步展示你选择街道两旁的店铺?而且,他自带 Temple Run 游戏界面,让你仿佛跳进跑步机中,锻炼身体的同时亲身感受游戏带来的快感。相信我,健身从此不再单调~
总的来说,这款跑步机主要有这几个优点:
▲ Voyager跑步机可以根据你的需要,从背后进行送风,确保你的舒适~
▲ 通过摄像头、操纵杆等设备,Voyager跑步机能营造一个非常不错的虚拟现实环境出来
▲ 类似日本任天堂公司推出的Wii游戏机手柄一样的无线操作杆,能对跑步机的功能进行控制
▲仔细看看,是不是很像Wii的操作杆~
▲ 整个跑步机提供三种模式,即旅游模式、运动模式和游戏模式。这几种模式都不难理解,有必要特别提一下的是运动模式,从界面来看,似乎还支持几台跑步机联机比赛,让几个人在同一个场景中进行角逐~
关于跑步比赛的场景篇五
《教育叙事》
课堂教学案例)
妙笔能否开出真实动人的花
——《场景习作》教学研究案例
每个人的手都可以去紧握一枝笔,预备用这枝笔书写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所思所想。这枝笔能否写下真实感人的内容,妙笔是否开出真实动人的花,那还得看作者对生活的感受是否真实、深刻。
2009年10月,我校进行了场景习作的课例研究,李泓扬老师为我们提供了课例。这次研究,经历了数次试教,并进行了多次课后研讨。在此过程中,教学设计不断完善,课堂效果也随之不断提升。这节课就像一棵小树苗,当它破土而出的时候,还很脆弱。随着我们不断地给它添加养料和水分,它渐渐长高,并越来越挺拔,最后,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它的英姿和动人心魄的风采。10月13日,李老师为同行呈上了最后的课堂教学,我们也做了最后一次课堂诊断。当日呈现的一切无疑在众人的记忆里划下了一条深深的弧线,也许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条弧线会渐渐淡去,但它必定会推动所有人对今后的习作教学进行新的思考。
《场景习作》的教学其成功之处就在于:教师充分关注了学生的体验,从而将细节描写落到了实处。细节是文章情节的重要构成因素。若没有细致、具体的细节描写,文章就会变成一具没有血肉的干尸,没有了生命力。一篇文章的成败就在于那些不起眼的细微之处的描写。而细节能否被形象、生动地刻画出来,关键又在于学生是否有真实、深刻的体验。教学中,李老师利用多种手段极力吸引学生的眼球,聚焦学生的视线,将孩子的心紧紧扣在所创设的情景之中。
首先,一开课教师就提供了四个场景的视频。这四个场景风格各异,但场面都很隆重、宏大。学生从这四个直观又真实的场景中迅速领会到场景的特点,那就是:一个场景它展示的是很多人在做同一件事,并且场面一般都很热闹、隆重。这个环节的设计目的是为了揭示课题:场景习作,是为了让学生明确关于场景的概念。这里教师并没有进行概念性的解说和灌输,而是精心设计了一组视频,对学生进行了强烈的视觉、听觉的冲击之后,水到渠成的达成这一目标。像这样用画面来导向教学目标的教学在后面的环节中也体现得很充分。
作文教学不能光谈内容不讲方法,可方法要怎么讲才最能被学生理解并接受呢?李老师的教学其精妙之处就在于方法不是讲出来的,而是引导学生自己由浅
入深慢慢悟出来的。当学生面对“跑步比赛”的场景不知怎样写的时候,教师不急不躁,而是别有用心地出示了《开国大典》的场景描写片段。教师让学生自己再次阅读这一片断,并从中一点点寻找作者的描写顺序和方法。在老师的引导和点拨下,学生终于找到了那把描写场景的金钥匙,那就是:按一定顺序写;展开丰富的想象,用上恰当的修辞手法;准确使用数量词来体现场景的宏大;用上恰当的形容词来写出景物的生动与形象„„等等。就是这样,枯燥无味的习作方法就深刻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了。
文章可以体现一个人的思想。要想写出精彩的文章,个人体验至关重要。当学生明确场景习作的概念,并掌握了写作方法之后,教师更应该关注内容的丰富与完善。这就像砌房子,地基和框架都已搭建完成,可是墙体能否做好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们来看一个教学片段,看看李老师是怎样引导学生完成这座“语言文字”的大厦的:
教学中有一个“人物秀”的片段,教师让学生用一段话来描述一下“拉拉队”中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人物。
生:有一个小胖墩吸引了我。他手上拿着镲,扯着嗓子喊“五四班加油”,仿佛他的心都跟着运动员在奔跑一样。
生:他手中的镲伴随着鼓声,一唱一合,他奋力地喊着,那声音震耳欲聋。 师:一个人的声音能震耳欲聋?
生:他的声音在人群里那么突出,那么洪亮。
此时,教师发现举手的学生不多。而发言的同学描述得也不够清楚、具体。于是,教师又再次回放了“拉拉队”为队员加油的情景,尤其是小胖墩的镜头特别突出。当再一次回顾了当时的比赛场景以后,学生对人物的形象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所以,后来的描述就有了明显的进步。
生:他(小胖墩)皱着眉,嘴巴张得大大的。
生:他每喊一声,就打一下镲。
生:他的肩膀一耸一耸的。
生:他每打一下镲,脚就跺一下,脸上的肌肉上下起伏。
生:他的眼睛紧紧追随着运动员的身影,仿佛被磁铁吸过去了一样。 „„
显然,教师在用尽心思地指导学生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让学生完全置身于
情境之中,一点点打开学生自己的生活宝库,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并激活学生潜在的知识储备,从而使学生情动于衷,并有感而发。
在课后作品统计中,我们欣喜地发现有80%的学生作品中有多处细节描写,并能做到细致、生动。有10%的学生作品有细节描写,只是不够形象、生动。只有10%的学生没有进行细节描写。这些真实可靠的数据无疑证明课堂教学是有效的。除了这些数据,我们还在学生作品中看到这样一些精彩句、段:
片段一:有的拉拉队员高高举着五星红旗,使出吃奶的劲儿,挥舞着红旗。这么多的红旗在空中摇摆,就像一阵阵红色的波浪向前涌来,好像把天空都映红了一样。有的拉拉队员身上挂着大鼓和小鼓,手拿红色的鼓锤,使劲地敲打着鼓面,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这种声音震得颤动起来。
片段二:那里有一个不是太高的小胖子,他穿着一身橙黄色的衣服,满脸通红,双眼写满兴奋和疲惫。尽管如此,他还是未放弃为自己班的队员加油鼓劲。他双手拿着镲,有节奏地敲打着。尽管手在动,可脚也没闲着,不住地跺。我看了他那样子就觉得好笑:一张红扑扑的小脸像熟透了桃子。小眼睛上的两股粗眉拧成了绳儿。每敲打一次镲,全身的肥肉就一抖一抖的。我仿佛听到了他全身的骨头交错发出的“咯咯”声。
这些细节描写深深地打动了我们。尽管语言还不是很成熟,有些地方表达得还不够准确,但是,透过这些文字我仿佛看到了孩子们闪亮的眼睛和跳动的心。这些细节就像珍珠一样,在字里行间滚动、闪光,为整篇文章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文章因此变得丰满、灵动起来。
当然,教学中也有遗憾之处,比如:教师将自认为规范的语言强加给学生,这无疑又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剥夺了孩子的话语权。那么,如何让学生更自由地表达,这将是我们今后要继续探讨的话题。
德国诗人歌德说过:不要说现实生活没有诗意,诗人的本领正在于他有足够的智慧,能从平凡事物中,看出引人入胜的一个侧面。这段话对我们习作教学同样适用。可以这样说,生活才是习作的源泉。在我们的教学中,应该尽一切可能地帮助孩子们去感受生活,并享受习作。
关于跑步比赛的场景篇六
《三维跑步场景与多角色虚拟人的融合设计》
关于跑步比赛的场景篇七
《前后》
《前后》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一年级北师大版本数学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前后
教材分析:本课《前后》教学是《位置与顺序》单元教学里的第一个内容,后续学习还有《上下》,《左右》。这些内容是“图形与位置”的启蒙知识,也是学生在生活中辨认方向的基本知识。在这方面学生们已经有了一些经验的积累,教学好本单元的内容能把他们原有的经验转化为较为规范的数学知识。
为了学生直观地认识物体间的前后相对位置关系,教材借助“森林运动会”这一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学习用“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实践和游戏中,体验前、后的位置与顺序。能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2.培养学生关于前后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数学是有趣的,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体验前、后的位置与顺序。能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教学过程:
一、初步体验“前后”
1.师:我们在一起学习已经两个多月了,同学们肯定相互都认识了。今天的数学课上,首先请同学们来个自我介绍,并且介绍介绍你座位前后的同学分别是谁。好吗?
生:我前面坐的是XXX,后面坐的是XXX。
首先让个别学生在班上说一说,再同桌互相交流。
师:换一种说法“我坐在谁的前面,谁的后面”。
生:我坐在XXX的前面,XXX的后面。
2、师:刚才我们一直在说关于什么的话题?
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课题:前后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将“前后”这一位置关系融于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境中,让学生首先获得充分的感性认识,体会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二、运动会
师:今天阳光明媚,动物园里正在进行着一场激烈有趣的运动会呢,你们想去看一看吗?
活动一:乘车、买门票
师:我们要乘车去(课件出示),你知道我们现在在哪里吗?(教学生认路牌)现在我们在公园,要到动物园得往哪里走呢?
生:往前走。
师:往前走几站?
生:往前走3站
师:我们终于来到了动物园门口,首先我们要去买票,你们看笑笑站在第二个,她的前面有几个人,后面有几个人,一共是几个人呢?
生:笑笑的前面有4人,后面有1人,一共有5人。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学生学习数学,终归要服务与生活。在本环节,利用小朋友乘公共汽车到动物园,在门口排队买门票这样两个生活场景。来继续巩固学习关于前后的位置关系等一系列数学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不把“前后“仅仅当作一个单纯的数学知识来传授,而是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社会生活经验,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识。真正体现了“小课堂,大社会”。)
活动二:百米赛跑
师:门票买好了,我们要去看比赛了!
1、认识“运动员”
. 师:紧张的百米赛跑就要开始了。看一看有哪些运动员参加比赛。(课件出示图1)
师:我们先来猜一猜,谁会得冠军?说出你猜测的理由。
生1:我觉得兔子会跑第一,因为兔子跳的很快。
生2,:小鹿会得第一,小鹿已经跑在第一了。
„„
2.运动员在赛跑途中的顺序
师:激烈的跑步比赛继续进行,( 出示图2)说一说小动物们现在的位置。 生1:小鹿跑第一,蜗牛跑在最后。
生2:小鹿第一,松鼠第二,小兔第三,乌龟第四,蜗牛最后。 „„ „„
3.说一说“运动员”之间的前后
师: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小动物说一说它的位置在哪儿?。
让学生自由发言。根据自己的喜好说一说其中一个小动物,它的前面是谁。 它的后面是谁或是它在谁的前面,它在谁的后面。
生1:松鼠的前面是小鹿,后面是小兔。
生2:乌龟的前面是小兔,后面是蜗牛。
„„
生:小兔在乌龟的前面,在松鼠的后面。
4、我们把小动物请到我们的黑板的跑到上来,你们看它们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下面你们再来说一说,这些小动物们的前面、后面都是谁?或者说它在谁的前面在谁的后面。
活动三:卡丁车赛
1、师:看完紧张的百米赛跑,我们再来看看更加激烈刺激的卡丁车大赛 让学生认真观察画面,帮小动物解决问题:
1号车排第( ), 4号车在( )号车的后面,在( )号车的前面。
2、师:你能帮赛车队员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帮它提出一个关于前后的问题。例如:我是3号车主,我的前面是谁?
(设计意图:为了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在这里设计了“森林运动会”这一充满了童趣的情境。小动物和童话是6、7岁的孩子最熟悉最感兴趣的事物。让学生在兴趣的陪伴下自主地进行探究活动。通过帮小动物提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习从数学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三、课间活动:我的前后
1、请一个学生说一说,你的前面谁?,后面是谁?
2、向后转,看一看前后有变化吗?
3、换个方向再说一说你的前后是谁。
4、师:通过这个活动,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5、师归纳:当你面向谁的时候谁就在你的前面,你背对的同学就在你的后面。也就是说你面向哪面就是你的前面,背对的就是你的后面。
(设计意图:给每位学生一个体验的机会,一个开口说一说的机会。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体会到位置的相对性。)
四、课间游戏:猜猜他是谁?
师:老师说一个同学,请你们猜一猜他是谁。他坐在xx的前面,xx的后面,知道他是谁吗?
五、数学故事:《龟兔赛跑》
1、讲一讲龟兔赛跑的故事。
2、《新龟兔赛跑》(课件出示画面)
看图讲一讲故事,用前、后来描述龟兔在赛跑过程中上山和下山的位置。
关于跑步比赛的场景篇八
《公开课》
PEP 1 Unit 4 We love animals B Let’s learn
杨玉婷
一、教材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PEP小学英语三年级起点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中的Part B Let's learn教学内容。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 4 We love animals第四课时,通过动物园里场景呈现了要学习的5个动物单词:panda, bird, tiger, elephant, monkey,以及句型What’s that? It’s a/an……其中panda,和句型已经在第三课时通过马戏团表演的语境呈现完毕.,加上A,B两部分种的Let’s learn之间存在由简单到复杂的逻辑关系,所以本部分可以通过复习A部分的动物单词来导入本课时的几个新动物名称的学习。Let’s do 部分可以利用动物的形体动作使课堂学习更生动直观,让学生在做中习得语言。 三、学情分析:
我所带三年级学生的英语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在一二年级期间已经初步学习了英语的一些日常单词句型,并对英语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爱表现,课堂上积极参与到英语游戏、比赛、角色表演等各种英语活动中。但其中也有一部分特别优秀的学生能做到天天坚持听、读英语,巩固课堂上所学知识。但还有一小部分学生基础较差,紧张,怕犯错,信心不足,不敢张嘴,很难参与到一些活动中。因此,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教师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生的需要穿插设计各种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通过参与课堂学习活动,能力都得到提升。 四.目标定位:
结合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全面分析,我将本课教学目标设计为: 知识目标:
1、学生能够听说,认读panda, bird ,tiger, elephant, monkey等关于动物
名称的单词。
2、学生能够听懂Let’s do 中的指令Act like a/an…..并能做动作。 能力目标: 1、学生用已学句型what’s that? 询问他人所指动物,并能回答:It’s a/an…. 2、学生了解句型”Act like+动物”,并能边说边表演动作。 情感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热爱动物的意识。、 重点:
1. 能够听说,认读panda, bird, tiger, elephant, monkey等关于动物名称的单
词
2. 能听懂指令“Act like a/an…..”并能模仿动物的形体动作。 难点:
能熟练表达各种动作,并能把短语和动作对应起来 五.教学准备
课件,动物图片,动画视频, 六.教学过程:
Step 1warming-up and review 1.Greetings
T: 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 Ss: Good morning,Miss Cheng. T: How are you?
Ss: I’m fine,thank you. And you?
T: Very well,thanks. 2. Let’s play
利用A部分Let’s play部分,教师做动作,模仿已经学过的动物的叫声,让学
生猜出是哪种动物,如:
T: What’s this? Quack! Quack! Ss: It's a duck
T: What’s this? Woof! Woof! Ss: It’s a dog.
T: What’s this? Meow! Meow! Ss: It’s a cat.
T: You did a good job!
Step 2 presentation
T:今天,动物园里来了马戏团,他们正在表演,让我们一起去看看有哪些动物在表演。Let’s go to the zoo! (教师指着黑板上张贴的动物园大门) 播放Let’s learn动画,依次呈现单词:
1) 听,是谁在唱歌?呈现小鸟唱歌动画,
T:What’s this?(离屏幕近)
Ss: It’s a bird(引导学生使用已学句型It’s a….然后播放视频读音,纠正学
生读音)
T: What’s that?(离屏幕远) Ss: It’s a bird.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在A部分学过了What's this?教师在提问时可以形象的描述this和that的区别,和屏幕近时提问用this,远时用that。便于学生理解,也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T: The bird is singing.小鸟在为我们歌唱。
教师领读:bird(升调)bird(降调) It’s a bird. Ss跟读
T:强调ir发音
T: Let’s spell it, please.
师生一起拼:B-I-R-D-bird.
T:Who can spell?(找一名学生拼读,教师在四线三格里板书)
T: I can act like a bird.教师模仿小鸟。Who can act like a bird?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感知act like 的含义,教师引导同学们学习act like a bird,找同学示范。让学生边学边做,在做中习得语言,并为后面的Let’s do 部分的学习打下基础。
2) 小鸟在唱歌是谁在伴奏呢?呈现熊猫吹唢呐动画 T:What’s that?那是什么? Ss: It’s a panda.
T:熊猫在为我们吹唢呐。
教师播放录音
. Ss跟读,( 跟读It’s a panda 的时候老师抽时间板书。)
T: pan-pan-panda(利用盼盼名字帮助记忆)
高低声练习,老师拿熊猫的图片以手势练习高低声。
The panda has two black eyes..教师一边说边用手指做出熊猫黑眼圈
T:show me your finger.( 老师做模样把手放在眼圈上,做黑眼圈的例子)边说Act like a panda.
3) 播放敲锣的声音,Listen! What’s the voice? Who made this voice?然后呈现老虎动画
学生在说“It’s a tiger”的时候教师板书。
Who can act like a tiger? 找同学示范,并一起练习。 4) 呈现大象吹萨克斯动画 T:What’s that?
Ss: It’s an elephant.(强调大象前要用an) T:播放录音,然后领读elephant(升调)elephant(降调) It’s an elephant T: Who can act like an elephant?
T: I can act like an elephant.教师模仿大象。Who can act like an
elephant ,too?并找几名学生来模仿大象。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喜欢动物,爱表演的心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避免枯
燥。
5) 呈现猴子敲锣动画 T:What’s that? Ss: It’s a monkey?
T: Yes! It’s a monkey. It’s very clever. 播放录音
Follow me, monkey.(升调)monkey.(降调) It’s a monkey. Act like a monkey!
教师发指令,然后引导学生做动作,让学生初步感知act like 的含义 继续播放动画,呈现Zoom 和 Zip 对话. Step 3 practice
1)Boys and girls, their performance is very wonderful, is it?(他们的表演非常精彩,对不对?)
Look! I take many photos of them.(教师展示动物图片) 拿出小鸟图片问:What’s that?
回答对的学生可以把图片贴到黑板的响应位置。
2) You did a good job. Now, as a reward, let’s play a game, guess
who will get the award. (
播放课件,依次呈现
)
爬树比赛
monkey夺得桂冠!
飞行比赛bird获得了冠军!
跑步比赛tiger获得了冠军!
吃竹子比赛panda获得了第一!
体重比赛勇夺第一
elephant
模仿秀比赛哪位同学荣获冠军?
【设计意图】根据动物的不同特点,创设比赛情境,发挥学生的主观性,在 “比赛”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和强化了词汇的运用学生在此过程中也获得了学 习的乐趣.
3)由最后一张课件引出Let’s do 部分
播放Let’s do 部分动画,整体感知
a. 让学生边看视频,边跟着一起做
b.教师发指令,看谁反应快,为了加大难度,可以逐渐加快速度 c. .找几位学生发指令,其它同学听指令做动作。
d.利用Let’s do部分的图片,请一名学生上台先看图片,然后用动作让台下同学抢答是什么动物,抢答最快的给予奖励。
Step 4 Summary
关于跑步比赛的场景篇九
《演示文稿习作指导场面描写》
关于跑步比赛的场景篇十
《五单元》
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本单元“时、分、秒”的教学内容有以下几点:
1、时间单位“秒”的认识
2、对于一段时间的感受和体验
3、简单的时间计算
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会进行一些时间的简单计算。
3、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
难点:经过时间的计算
设计理念:
1、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时间概念。
2、借助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3、注意让学生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材分析:
结合学生熟悉的新年联欢晚会的场景,使学生直观认识生活中“秒”的存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看一下新年联欢晚会的场景,也可以让学生回忆一下每天新闻联播前面也有这样的倒计时,同时让学生直观观察钟面上秒针的走动和听“滴答声”,初步感受1秒的长短。
教材一开始直接表示:计量很短的时间要用比“分”小的单位“秒”,然后提出问题“怎样计量?”引出钟表上除了时针和分针外,还有秒针。教材中展示了钟表柜台里的各种钟表,其中大部分都能看到上面的秒针,在教学时应该让学生再观察会走动的多种的实物钟,使学生可以直观认识。
“1分=60秒”:
这一学习场景是让学生利用不同的计时工具来进一步认识秒,并探索1分=60秒的关系。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发现机械钟表上有三根针,秒针走得最快,秒针走1小格是1秒,秒针走1圈(60格)时分针走1格,所以1分=60秒。在读取电子表上的时间时,学生也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电子表的读取方法进一步类推。而秒钟则应让学生知道它是专门用来记录以“秒”作单位的时间的。由于学生已经有了很多关于钟表方面的经验和知识,这个活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完成。可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秒针走得最快,时针走得最慢?”进一步体会时、分、秒之间的关系。
学情分析:
三年级是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过渡,我所带的三年级的学生学习比较灵活,但贪玩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抄数不认真、书写不规范,回答问题不积极,不知道认真阅读数学书,不能主动对学习过的知识进行总结。缺少认真、严谨、踏实、不怕困难的精神。计算不认真,马虎现象比较严重。不能很好的建立数的概念,基数和叙述的运用不分明。看线段图分析的能力不强,不能很好的分析出其中的数量关系。我班个别学生还存在顽劣和懒惰、上课爱搞小动作、课下作业完成不及时的坏毛病,学习效率也较差。对于三年级的学生,在教育孩子中要掌握技巧,及时督促,严格教育,培养孩子养成踏实、勤奋的学习态度。
课时安排:
分的认识„„„„„„„„„„„„„„„„„„„„„„„1课时
时间的计算„„„„„„„„„„„„„„„„„„„„„„1课时
填一填、说一说„„„„„„„„„„„„„„„„„„„„1课时
第一课时 秒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P59-61
教学目的:
1、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自主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
3、教育学生从小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借助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教具准备:
时钟
学具准备:
每人准备一个时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新年的钟声将敲响,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出示钟面,伴随着“滴答”声,让学生共同进行倒计时)刚才,象我们进行倒计时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今天,我们就共同来认识这个新朋友。(板书)
二、新授
(一)认识钟面上的秒
1、师:你知道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吗?请仔细观察你们所带的钟表,看看有什么发现。
2、学生自主探索,学生反馈:
(1) 时钟有3根针,走得最快的那根是秒针。
(2) 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就是5秒。
(3)如果是读取电子表上的时间时,让学生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电子表的读取方法进一步类推。
3、体验1秒钟
(1) 师:1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
(2) 学生跟着时钟的“滴答声”,做拍手练习,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
(3) 比一比,哪位学生不看时钟,每秒数一个数,看谁数得最准确。
(4) 小结:刚才,我们听到钟声“滴答”一声就是一秒,我们拍一下手用1秒,数一个数也是用1秒。1秒的时间确实很短,但是有些现代化的工具在这短短的1秒钟里却可以做很多事情呢。(举几个具有说服力的数据说明1秒钟的价值)所以,我们可别小看了这短短的1秒钟,它的作用可大了。我们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每1分、每1秒。
4、 师:(边拨秒针)秒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6,这表示经过几秒?从数字6走到8,表示经过几秒?请你轻轻告诉同桌的小朋友你是怎么知道的。
5、 你还知道秒针从哪儿走到哪儿也是10秒?
(二)探索分与秒之间的关系
1、师:如果秒针从数字12起,走一圈,又回到数字12,这时经过多长时间,分针有没有什么变化。
2、让学生小组合作,仔细观察钟面,自主探索。学生反馈。
小结:秒针走1圈,就是60秒,这时分针走1小格,也就是1分钟,所以1分=60秒。
(三)练习:体验1分钟
1、让学生看钟表,通过读秒来体验1分钟的长短。
2、师:1分钟能做什么呢?让学生分组画画、写字、做口算、摸脉搏体验1分钟实际的长短。
3、让学生举例,说说1分钟可以做什么事。
(四)课堂小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秒的认识,知道了1分=60秒,还感受了1分、1秒有多少长。老师有一句话送给3年一班的小朋友(齐读)时间有限,生命无限。懂得了时间,就做时间的主人吧!同学们从现在开始,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做时间的主人吧!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十四:1补充:
(1)我们上一节课的时间是40( )。
(2)小明跑100米要用19( )。
2、跑步比赛:让我们一起到紧张激烈的运动场上去看看。50米决赛刚结束,你能通过钟表的显示,说出运动员的成绩吗?从这张成绩表中,你能看出什么?
3、活动:下课铃声响了,请大家安静,迅速地将课桌上的学习用品整理到书包里,看看需要多少时间。看谁整理得又快又好。(学生整理,教师报时)相信大家今后每时每刻都能这样珍惜分分秒秒,做时间的主人。
四、作业布置:
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
板书设计:
计秒的认识
秒针—小格1秒
1分=60秒
第二课时 时间的计算
教学内容:
P62 例1、例2
教学目的:
1、通过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
2、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3、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具准备:
时钟
教学过程 :
一、猜谜游戏引入:
1、猜谜语:矮子走一步,高个走一圈。矮子走一圈,高个走半天。
2、学生猜出谜底后,教师拿出一个钟面模型,提问:
(1)“矮子指的是什么”?“高个指的又是什么?”
(2)“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多少”?“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
(3)“1时等于多少分”?“1分等于多少秒”?
3、教师演示,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读出时间。如:5时,3时20分,6时,9时50 分等。
4、引出课题: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时间的计算”。(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1:2时=( )分
(1) 教师:1时等于„„?(学生答)那2时呢?
(2) 学生合作、自主探究。
(3) 反馈:a、 60+60=120分 b、 2时就是2个60分,即60×2=120分
(4) 教师小结。
2、让学生做P62的“做一做”中的题目1和补充题:3时=( )分 2分=( )秒 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订正时,可以指名学生说一说得数是多少?是怎样想出来的?然后教师小结出时间转换的方法。
3、教学例2:
(1)学生观察例2的情境图,要求学生说图意:小明7时30分离家,7时45分到校。
(2)师: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呢?
(3)学生讨论回答,试着让学生归纳出计算时间的各种方法:
a、分针从6走到9。走了3大格,是15分钟。
b、45-30=15,是15分钟。
4、小结(略)
5、请一至两名学生说说自己从几点出门到学校是几点。让台下的学生帮忙算一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62“做一做”中的第2题,集体订正时,可以指名到钟表上实际操作一下。
2、填空:(1)50分比1时少( )分,1时比45分多( )分。
(2)一节课是( )分,课间休息( )分,再加上( )分,就是1时。
3、竞赛: 3时至3时45分,经过几分?学生抢答,看谁抢答得快,教师给予奖励。
四、全课总结,
回归评价:现在是几时几分?我们刚才是从9时开始上课,从上课到现在经过了几分?一节课40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是啊,时间就像金子那样宝贵,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时间,多学一点本领,长大更好地建设祖国。
板书设计:
时 间 的 计 算
2时 =( 60 )分 7:30离家,7:45到校。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
3时 =(180 )分 7:45 – 7:30 = 0:15
4分 =(240 )秒 答: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15分钟。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填一填 说一说
教学内容:
P67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巩固时间的认识和计算,养成从小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
2、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逐渐培养学生从不同渠道获取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巩固时间的认识和计算,逐渐培养学生从不同渠道获取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教具准备:
时钟、作息时间表、完成家庭作业时间表。
教学过程:
一、出示作息时间表
1、师:说一说什么时候上早仔自习,什么时候出早操,什么时候上第一节课?像这样比较固定的事情发生的时间就可成为作息时间。
2、出示课程表的结构:学生回忆自己每天要做哪些固定的事情,一般在什么时候做。
3、仿照课程表的设计思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作息时间表。
4、引导学生互相交流、比较,看看别人的作息时间表中有哪些比自己合理的地方。(如是不是自己睡觉太晚了,起床太晚了,是不是有很多时间白白浪费了等等)
5、学生进一步休整自己的作息时间表:你们都会制定一个合理的作息时间表了,但严格地遵守自己制定的作息时间表更为重要。希望你们能督促自己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加合理、有效地安排和利用时间。
二、以小组为单位,统计完成某些共同事件所需的时间。
1、统计小组成员完成家庭作业所需的时间。
列出统计表后,对表中的数据进一步分析和讨论,如有的同学用的时间少很少,而有的同学花很长时间,原因是什么?
请作业做得又快又好的同学介绍一下经验。
2、统计每位同学的睡眠时间。并说一说计算睡眠时间的方法。根据统计结果看看谁的睡眠时间最长,谁的最短,大家的睡眠时间是否够。请大家课后想办法去查一查。
3、 统计同学们每天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和看电视、看书的时间。
三、 小结:
一寸光阴一寸金,请你们生活中要合理地安排学习、锻炼、娱乐、休息的时间。
四、巩固练习。
练习十四第8、9、1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