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农古诗

| 专四专八 |

【www.guakaob.com--专四专八】

民农古诗篇一
《古诗词爱国忧民类复习》

爱国忧民古诗词分类复习(11首)

1.《过零丁洋》 ①诗歌首联回忆了 和 诗人一生中两件重要的事情。

②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③赏析“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④“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表现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为国以死明志的决心和杀身成仁民族气节。

2.《春望》 ①赏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作者运用了移情于物的写法,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悲己思家之情。极强烈的感染了读者。

②“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中“烽火”指 的战火(历史事件),“家书抵万金”从侧面表现了

③“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是 描写。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悲己思家的思想感情。

3.《己亥杂诗》

①赏析“浩荡离愁白日斜”

②全诗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既有离别的 ,又有回归的 ,还有 ③“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脍炙人口大名句,试选一个角度作赏析。

以落花、春泥为喻,寄托了诗人虽离开官场,但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的爱国热情。现常用来赞颂无私奉献精神。

4、《雁门太守行》 ①赏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既是写景,也是写事,成功地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黑云压城城欲摧”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甲光向日金鳞开” 借日光来显示守军的阵营齐整和士气旺盛,情景相生,奇妙无比。 ②三四句,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五六句写部队夜袭和浴血奋战的场面。

③“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运用了 写法,表达了 思想感情。

5、《泊秦淮》

①首句连用了两个“笼”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秦淮河水边夜色朦胧(或“迷蒙”)和冷寂的景象

②上诗的最后两句表面上写商女“不知亡国恨”,实际上另有弦外之音。那么,本诗的言外之意是什么?请简析。

讽刺哪些王公大臣、官僚贵族等封建统治者,因为当时的唐朝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他们不以国事为重,反而寻欢作乐,毫无亡国之忧。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6.《渔家傲 秋思》 ①上阕侧重于 ,一个“异”统领整阕,表现了塞外什么特点?作者用近乎白描的手法,描摹出一幅寥廓荒僻、萧瑟悲凉的边塞图。为下片的抒情蓄势。

②赏析“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使用了用典写法,“一杯”与“万里”数字之间形成了悬殊的对比,也就是说,一杯浊酒,销不了浓重的乡愁,造语雄浑有力,乡愁皆因“燕然未勒归无计”而产生,表现了词人思乡和报国的矛盾心理。

③“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一句运用了 修辞,抒发了怎样的情感?互文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

7.《破阵子》 ①为什么说《破阵子》是“赋壮词”?试结合作品加以解释。

“赋壮词”,从题材上看是写军营中的生活情景,看剑,听号角声和塞外曲,分八百里炙,沙场点兵,骑快马,挽强弓,这种种情境都极勇猛、雄健;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从语言风格上看壮丽而不“纤巧”,所以叫做“赋壮词”

②这词首融 与 于一体,富于浪漫色彩,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作者渴望抗敌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

③辛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恋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结从词中 、 两个细节中可以读出。

④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赏析)

“秋”字用的极秒,既点明了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

⑤八百里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两句词,写将士们奏乐吃肉,营造了豪迈高昂的军营生活氛围

8. 《江城子 密州出猎》

①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__________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_______________的豪情壮志。 密州出猎 渴望报效国家

②概括全词的三个典故,并说说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a.“孙郎射虎”------以孙权自喻,虽年迈,仍有少年的狂气,还要建功立业,表现诗人过人的胆识和勇气。

b.“冯唐持节”------表达希望朝廷能重用他,给他机会去建功立业,杀敌报国。

c.“射天狼”-----表达渴望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9.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①这是一首 诗,概括各节的内容

②说说你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理解。

作者直抒感慨,在此风雨如磐的困苦中煎熬,不为自己着想,为天下受苦受难的人们振臂高呼,发出了黄钟大吕般的强音。“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何等粗犷有力的笔锋,何等壮阔深达的形象,何等铿锵雄壮的声音。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和舍己为人的博大胸襟。

10. 《山坡羊 潼关怀古》

①赏析“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聚”、“怒”两字形象生动,将华山和黄河拟人化,不但写尽了潼关地势的险峻,而且在“聚”和“怒”的动态意象中,暗含着一幅千军

聚集、万马怒吼的朝代争斗的历史画卷。

②谈谈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理解。这是这首曲子的主旨句,是对以往历史的概括和批判,表现作者对统治者的不满和百姓的同情。

11.《观刈麦》 ①表明农民矛盾心理的句子: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表现农民劳作艰辛的句子是: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②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为什么要拿自己和农民对比?

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把农民和作为朝廷官员的自己作鲜明对比,就是希望“天子”有所感悟,手法巧妙而委婉,可谓用心良苦

民农古诗篇二
《爱国忧民类古诗词》

民农古诗篇三
《描写农民辛勤劳动的诗句》

描写农民辛勤劳动的诗句

悯农二首

李绅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观刈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民农古诗篇四
《爱国忧民类古诗词鉴赏题》

爱国忧民类古诗词鉴赏题

作者:王丹

来源:《中学生阅读(初中版)》2013年第03期

[锁定考点]

1 了解诗词的主要内容,把握诗词的主旨和诗人所抒发的爱国忧民的情感;2 理解并赏析诗词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如重要词语、名句等:3 分析诗词的写作特点,如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等;4 积累、识记与诗词有关的重要文学或文体常识等。

[新题演练]

一、文天祥《过零丁洋》鉴赏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 诗的首联,诗人回顾了自己的主要经历,“辛苦遭逢起一经”指的是___________ ,“干戈寥落四周星”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诗的颔联,诗人以“风飘絮”比喻_______________,以“雨打萍”比喻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之情。

3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中,“惶恐”和“零丁”都有双重意义,一方面______________,另一方面______________。

4 诗中表明诗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诗人的这种品质正是孟子所说的“______________”精神的体现。

二、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鉴赏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 辛弃疾是_______派词人的代表,题目中的“壮”,从词表现的内容看是指

_______________,从表达的情感上看是指 ______________。

2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

3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使用了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描绘出了一个______________场面。

4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表达了词人______________,而词的末句使整首词的感情起了变化,点明了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矛盾,表现了词人

______________之情。

三、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鉴赏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 请指出“尚思”一词的含义。

______________

2 你如何理解诗人“铁马冰河”的梦境?

______________

四、杜甫《春望》鉴赏

国破山河在,城眷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 诗歌前两联围绕“___________”字展开,诗人的视线由远而近。视线从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再到___________。

2 请品析“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联中的“深”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诗中的许多细节描写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其中表现诗人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命运连在一起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鉴赏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 这首词的上片侧重描写______________,下片则抒发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一篇充满爱国激情的作品。

2 通过用典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是这首词的特色。请举一例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李贺《雁门太守行》鉴赏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 有人说首联中“黑云压城”与“甲光向日”是矛盾的,对此你怎么看?

2 为什么说“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是全篇的点睛之笔?

七、杜牧《泊秦淮》鉴赏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 请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首联所展现的场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本诗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请就诗歌的尾联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表达这种情怀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鉴赏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 与题目中“怀古”二字对应。感叹历史兴衰更迭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后人常用“千古一论”来评价这首散曲的主旨,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民农古诗篇五
《爱国忧民的古诗文名句》

民农古诗篇六
《农民诗人余秀华个人简介诗集》

余秀华,女,1976年生,诗人,湖北钟祥人石牌镇横店村村民。因出生时倒产、缺氧而造成脑瘫,使其行动不便,高中毕业后赋闲在家。余秀华从2009年开始写诗,主题多关于她的爱情、亲情、生活感悟,以及她的残疾和无法摆脱的封闭村子。1995年,19岁的余秀华“在非自由恋爱下结婚”,这段婚姻除了给她带来了一个现在已经18岁在武汉念大学的儿子外,更多的是不幸和苦闷,尽管直到现在两人并未离婚,但多年来两人已少有联系。 代表作《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如何让你爱我》、《经过墓园》、《我爱你》、《井台》、《梦见雪》、《致雷平阳》、《那些秘密突然端庄》、《打谷场的麦子》、《我们在这样的夜色里去向不明》、《摇摇晃晃的人间》等。

《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

其实,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无非是 两具肉体碰撞的力,无非是这力催开的花朵 无非是这花朵虚拟出的春天让我们误以为生命被重新打开 大半个中国,什么都在发生:火山在喷,河流在枯 一些不被关心的政治犯和流民 一路在枪口的麋鹿和丹顶鹤 我是穿过枪林弹雨去睡你

我是把无数的黑夜摁进一个黎明去睡你 我是无数个我奔跑成一个我去睡你 当然我也会被一些蝴蝶带入歧途 把一些赞美当成春天

把一个和横店类似的村庄当成故乡 而它们

都是我去睡你必不可少的理由

《蓝色的牵牛花》

这么多空酒杯,这么多被举起就已经坍塌的力 这么多言简意赅的坚持,这么多伸进秋天的诅咒 哦,这么多落进枝头不再流浪的云

一滴露水滚在杯口是危险的 一束夕光聚在杯底是危险的 有风是危险的,没有风更危险 ——更危险的是,我对这样的危险着迷

它的蓝多需要怀疑 又多需要省略

只是,这漫山遍野的蓝 这比湖水更清冽的呼吸 我不习以为常,又能怎样

《如何让你爱我》

如何让你爱我,在我日渐衰老的时候 篱笆上的牵牛花兀自蓝着 比天空多些忧伤的蓝 如何让你爱我,在我更为孤单的时辰 村子里的谷子已经收割,野草枯黄繁茂 你在满天星宿里 怎么能找到来路?

我只有一颗处女般的内心了

它对尘世依旧热爱,对仇恨充满悲悯 而这些,在这孤独的横店村 仿佛就是在偷情 许多人知道,没有人说出

我不知道爱过又能如何,但是我耐心等着 这之前,我始终跟顺一种亮光 许多绝望就不会在体内长久停留 甚至一棵野草在我身体上摇曳 我都觉得

这是美好的事情

《我爱你》

我是从消逝开始的。一步步走回去 如一条河,路过一个村庄开始发光

河里都是漏网之鱼,它们有一个名字:藤 而春天是一个骗子。我爱你,老骗子 它们在春汛里没有吐籽

所以我不能给你一个孩子。我爱你。骗子 是的,我想给你土地和天空 给你自由为非作歹 看着你爱,年轻的她们,健康的她们 看着你给她们画出春天,画出葫芦 我不过是用了一辈子 为你 肝肠寸断 若非这样

不能证明,不能证明 我 爱 你

《井台》

许多井散落在地里,你若有醉意 就无从寻觅。

哪一口枯了,风声四起

哪一口丰盈,拍一拍就溢出蜜

而井台,蛊惑里的善良和敌意 让日子一砖一砖扣得紧密 漏风,漏雨无非一种象征意义 汲水的人消逝于水的自身 大地饥渴

红衣的女子用乳房一遍遍 搽去井台上的几粒鸟粪 整个胸堂,都弥漫云的回音

《经过墓园》

如同星子在黄昏,一闪。在墓园里走动,被点燃的我 秘密在身体里不断扩大,抓不住的火 风,曳曳而来,轻一点捧住火,重一点就熄灭我

他们与我隔土相望。站在时间前列的人 先替我沉眠,替我把半截人世含进土里 所以我磕磕绊绊,在这座墓园外剃去肉,流去血

然而每一次,我都会被击中

想在不停的耳语里找到尖利的责备 只有风,在空了的酒瓶口呼啸似的呼啸

直到夜色来临,最近的墓碑也被掩埋 我突然空空荡荡的身体 仿佛不能被万有引力吸住 《梦见雪》

梦见八千里雪。从我的省到你的省,从我的绣布 到你客居的小旅馆 这虚张声势的白 。 一个废弃的矿场掩埋得更深,深入遗忘的暗河 一具荒草间的马骨被扬起 天空是深不见底的窟窿

你三碗烈酒,把肉身里的白压住

厌倦这人生粉扬的事态,你一笔插进陈年恩仇

徒步向南

此刻我有多个分身,一个在梦里看你飘动 一个在梦里的梦里随你飘动 还有一个,耐心地把这飘动按住

《致雷平阳》

我以诗人的身份向你致敬,以农民的身份和你握手 他年,我流离失所,我就抵挡一辈子的清白沽酒一壶 邀你对酌

为只为,一只狗在你心头吠过秋风

为只为,牧羊的时候,你的孤独,对峙,和解和贪图 为只为,一条河弯弯曲曲,只有你清楚他的去向

为只为,一个老诗人离去,你在异乡的佛像前长跪,泣不成声

多少年来,人若问我在哪里

我只能回答他:活着。我没有写过诗歌,你也一样

一辈子,我们会遇见多少写诗的人,但是我不相信他们就是诗人 而你是。

冷冷地看着一条狗死去的你是 从容地面对落日西下的你是

当你长歌当哭,为一个无法回来的灵魂。你是

是又如何?

你依然心怀怜悯,独自西行

我不过是向你致敬以后,各自营生

但是我还是想再一次向你致敬,仅为一个让我在他文字里流泪 心莲盛开的人

仅为一个甘愿掏出心肺,以血供字的人

《那些秘密突然端庄》

关于你的生日,爱人,如同苹果的一个秘密 这个唯一的日子,你依旧打开秋风,波澜不惊 我的叙述一次次被打断,词汇干涩,眼泪盲目而不确切 把命运交给夜风,也就交给了你 日子还悠长呢,说到绝望有多少矫情 哦,你曾经给过我最薄最小的翅膀

嗯,我就飞成一只蜜蜂吧,多累,或死在路上 也是一肚子甜蜜

我想象你点燃的烛火。但是恳请你省略我的想象 我已经远远落在第一现场后面 我看见的是横店村过于明媚的阳光,和落在伤口边的菊花 这些,羞于为礼

一点可有可无的情绪 而我们从来没有道过晚安

2.

我一旦安静,就被套上枷锁与时间拔河 如果我不饿就会很使力

如果我没有吃晚饭,我就赖在地上 任由它拖着我 如一只不吠的狗

结果是一样的,让人欢喜,也忧愁 哦,对于另外的人也许不一样 他们在火车上去另外的地方 背另外的台词

一不小心,一语成菅

而你,一个小城市的戏子,主持人 泥鳅一般困在汉江边 困就是成全

一个人不应该把江湖之气全部收入 看一个城市的目光

3.

动荡的生活和生命是不会褪色的 我的向往

阿乐,我们都在犯罪 我在村庄里被植物照耀 你在城市里被霓虹驱赶

我们害怕失踪,把自己的黑匣子紧紧抱住 哪怕死,也是在自己的 血管里

我对我的热情和你的冷漠都失去了 耐心

活与不活真的是另外一件事情 只是我们明白无误地存在了好多年 真是不可原谅 你咳吧咳吧

只是不要吐出浓痰

4.

唉,我一直改不了洁癖

受不了爱的人在我面前挖鼻屎,吐痰

可是一个农民的尸体被挖出来 我不停呕吐 却还想触摸

不停涌来的死亡,我轻飘飘的 当然我不会去抓你,阿乐 你的存在不是让我去抓 而是让我拿起刀子就知道 如何去剔

但是还是算了吧

谁都会越来越轻,何况是你 写到这里,突然无语 你睡你的,我坐我的 春天八千里 《摇摇晃晃的人间》

一直深信,一个人在天地间,与一些事情产生密切的联系,再产生深沉的爱,以致到无法割舍,这就是一种宿命。比如我,在诗歌里爱着,痛着,追逐着,喜悦着,也有许多许多失落——诗歌把我生命所有的情绪都联系起来了,再没有任何一件事情让我如此付出,坚持,感恩,期待,所以我感谢诗歌能来到我的生命,呈现我,也隐匿我。

真的是这样:当我最初想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时候,我选择了诗歌。因为我是脑瘫,一个字写出来也是非常吃力的,它要我用最大的力气保持身体平衡,并用最大力气左手压住右腕,才能把一个字扭扭曲曲地写出来。而在所有的文体里,诗歌是字数最少的一个,所以这也是水到渠成的一件事情。

而那时候的分行文字还不能叫做诗歌,它只是让我感觉喜欢的一些文字,当那些扭扭曲曲的

文字写满一整本的时候,我是那么快乐。我把一个日记本的诗歌给我老师看的时候,他给我的留言是:你真是个可爱的小女生,生活里的点点滴滴都变成了诗歌。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让我非常感动,一个人能被人称赞可爱就够了。我认定这样的可爱会跟随我一生,事实也是这样。

于我而言,只有在写诗歌的时候,我才是完整的,安静的,快乐的。其实我一直不是一个安静的人,我不甘心这样的命运,我也做不到逆来顺受,但是我所有的抗争都落空,我会泼妇骂街,当然我本身就是一个农妇,我没有理由完全脱离它的劣根性。但是我根本不会想到诗歌会是一种武器,即使是,我也不会用,因为太爱,因为舍不得。即使我被这个社会污染的没有一处干净的地方,而回到诗歌,我又干净起来。诗歌一直在清洁我,悲悯我。

我从来不想诗歌应该写什么,怎么写。当我为个人的生活着急的时候,我不会关心国家,关心人类。当我某个时候写到这些内容的时候,那一定是它们触动了,温暖了我,或者让我真正伤心了,担心了。一个人生活得好,说明社会本身就是好的,反之亦然。作为我,一个残疾得很明显的人,社会对我的宽容度就反应了社会的健全度。所以我认为只要我认真地活着,我的诗歌就有认真出来的光泽。

比如这个夜晚,我写这段与诗歌有关的文字,在嘈杂的网吧,没有人知道我内心的快乐和安静。在参加省运会(我是象棋运动员)培训的队伍里,我是最沉默寡言的,我没有什么需要语言表达,我更愿意一个人看着天空。活到这个年纪,说的话已经太多太多。但是诗歌 一直跟在身边,我想它的时候,它不会拒绝我。

而诗歌是什么呢,我不知道,也说不出来,不过是情绪在跳跃,或沉潜。不过是当心灵发出呼唤的时候,它以赤子的姿势到来,不过是一个人摇摇晃晃地在摇摇晃晃的人间走动的时候,它充当了一根拐杖。

民农古诗篇七
《从_全唐诗_稻作诗句看唐代农民生活》

从《全唐诗》稻作诗句看唐代农民生活

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胡安徽

封建社会,我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要生产部门的国家,农民是主要的生产者,水稻和小麦为主要粮食作物。有唐一代,封建经济发展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这与农民的辛勤劳动有密不可分的直接关系。唐代诗人留下了许多关于农民辛勤劳作的诗句。拙文即以《全唐诗》中的稻作诗句为主,简要分析唐代农民种稻的有关情况,。

农民在水田上辛勤劳作。、中原、关中、巴蜀等种植区以外(1),西北的河套平原、(,、华南的福建、岭南地区(3),均有水稻种植。刘禹锡诗《送李中丞

(4)赴楚州》“:描绘了楚州(今江苏淮安)城外农民栽下的万

(5)《秋日登润州城楼》“:水连海门铺远色,稻连京口发秋香”是对润州

(今江苏镇江)农民种植的大面积水稻的刻画。李嘉 诗《秋晓招隐寺东峰荣宴送内弟阎伯均

(6)归江州》“:万畦新稻傍山村,数里深松到寺门”向人们展示了招隐寺(在今江苏镇江西南招隐

山)附近的农民在山村周围刚栽下了万畦新稻的生活画卷。王维《送友人南归》“:连天汉水广,

(7)孤客郢城归。郧国稻苗秀,楚人菰米肥”则是农民在汉水流域的郧国(今湖北郧县)栽种了似

(8)乎与天相接的大片水稻的例证。“处处路旁千顷稻,家家门外一渠莲”是皮日休看到的复州

(今湖北沔阳)农民们在路旁栽了千顷水稻、院门外种了一渠莲藕的合理安排水田的场景。杜

(9)牧诗《郡斋独酌》“:我爱朱处士,三吴当中央。禾罢禾亚百顷稻,西风吹半黄”为我们勾勒了三吴

一带农民所栽的上百顷的禾罢禾亚稻即将成熟的美景。永州(今湖南零陵)的农民也种植了大量的水稻,而且长势特好。卢纶的《送从叔牧永州》就为我们记录下了这一事实“:郡斋无事好闲眠,

(10)粳稻油油绿满川”。关中是历史悠久的农耕区,这里的农民当然重视农业生产,种植水稻的

(11)面积颇大。李华诗《咏诗十一首(十)》“:咸阳古城下,万顷稻苗新”就是例证。王维的《积雨

(12)辋川作》“: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也给我们昭示了位于关中的辋川(在今陕西

蓝田县终南山下)稻田分布之广。巴蜀地区的农民利用地理优势将山泉引流到田间,种植了不少水稻。杜甫在夔州就亲见了用山泉灌溉水稻的景观。他的《行官张望补稻畦水归》“:东屯大

(13)江北,百顷平若案。六月青稻多,千畦碧泉乱。插秧适云已,引溜加溉灌。”和《夔州歌十绝

(14)句》“:东屯稻田一百顷,北有涧水通青苗”既说明了山泉灌溉水稻的事实,又点明了农民在

东屯栽种了相当面积的水稻。韦庄专门描绘了农民的《稻田》,他眼中见到的是“绿波春浪满前

(15)陂,极目连云禾罢禾亚肥。更被鹭鹚千点雪,破烟来入画屏飞。”,水稻不仅种植面积非常大而且

长得特别茂盛,一派诱人的景色。池州(今安徽贵池)九华山一带“万畦香稻蓬葱绿,九朵奇峰44

45

46

(47)一种自然灾害“:九月霜降秋寒早,禾穗未熟皆青干。”因为天气过早寒冷,稻穗还没熟就干

了。即使能收,产量也是大大降低。司徒空诗《杨柳枝寿杯词十八首》“:稻畦分影向江村,憔悴

(48)经霜只半存。” 寒山诗《诗三百三首六十六》“枯槁非竖卫,风霜成夭疾。土牛耕石田,未有

(49)得稻日。”也是明证。而在东南沿海,有另一种特殊的危害水稻的现象即带有盐分的潮水。

史料记载“福州长乐郡,……闽(县),望。东五里有海堤,大和二年令李茸筑。先是,每六月潮

(50)水咸卤,禾苗多死,堤成,潴溪水殖稻,其地三百户皆良田。”从中反馈的信息可知:在大和二

年(828年)堤筑成以前,带有盐分的潮水灌入田中,造成秧苗多死。若我们仅从唐代建立之初即武德元年(618年)算起,至大和二年(828年)亦有二百一十年。那么,在这二百一十年里,带有盐分的潮水对闽县水稻的危害是可想而知的。除了自然的因素,还有生物的侵害。一位不

(50)知名的诗人在《鲁城民歌》中唱到“鲁地抑种稻,一概被水沫。年年索蟹夫,百姓不可活。”。

诗人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信息:鲁地(今山东兖州一带)种植的水稻全部被水淹没;而官府年年征调农夫去抓螃蟹,致使百姓难以生活下去。?那是因为螃蟹对水稻有危害。螃蟹对水稻的危害可不能小看。:

(51)“湖田十月清霜坠,晚稻初香蟹如虎”。,。

更有甚着的是蝗虫。史载,兴元二年(784,西至垅坻,群飞蔽天,旬

(52)日不息,所至苗稼无遗”;年)、河南府并奏蝗害稼”。仅从这两次

蝗灾就可以看出,。据学者统计,仅安史之乱以来,较大规模的水、

()(54)旱、,则有48次之多。一方面是自然灾害,另一方面是生物

的危害,,如此下去,必然是“百姓不可活”!从唐诗中我们可以看出:农民们从种到收,每时每刻都可能遭遇洪水、旱灾、霜冻等自然灾害,还会有螃蟹、野凫、田鼠和蝗虫的糟蹋。由此,农民要取得水稻最后的丰收,那是多么的艰难!

收获后的喜悦也并不长久,接下来的租赋和巧夺豪取压得农民喘不过气来。“朱门任倾

(55)夺,赤族迭罹殃。国马竭粟豆,官雉输稻粮。”杜甫在《壮游》诗中揭露了这样的现实:被地主

征掠的粟和稻竟是去喂官府的马!杜氏的《忆昔二首(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

(56)男耕女桑不相失。……岂闻一绢直万钱,有田种谷今流血。”描写了开元之时,粮食丰收,人

民生活相当安稳;而写诗之时,却是物价飞涨,田地无法再种了。杜甫的另一首诗《岁晏行》:

(57)“去年米贵阙军食,今年米贱大伤农。高马达官厌酒肉,此辈杼轴茅茨空。”不管米贵或是米

贱,对农民来说,都是一个“伤”字;达官贵族们厌倦了酒肉,而农民则是家徒四壁。白居易《杂兴三首(二)》“:越国政初荒,越天旱不已。风日燥水田,水涸尘飞起。国中新下令,官渠禁流水。流水不入田,壅入王宫里。馀波养鱼鸟,倒影浮楼雉。澹氵艳九折池,萦迥十馀里。四月芰荷发,越王日游嬉。左右好风来,香动芙蓉蕊。但爱芙蓉香,又种芙蓉子。不念阊门外,千里稻

()苗死。”,58借古讽今,指斥统治者在干旱极为严重的情况下,竟不让农民引水灌溉,却把水引

入王宫,养鱼养鸟,种可观赏的芙蓉,让王公大臣游戏。而农民们的稻苗却因干旱而死掉。统

()治者“饥时期农耕,寒衣俟蚕缫”,59而此时为了自己的玩乐,也不顾农耕了。白氏的另一首

(60)《自题小草亭》“:绿醅量酉戋饮,红稻约升炊。龌龊豪家笑,酸寒富室欺。”则着力刻画了地主

47

饮着美酒、吃着红稻做的饭,不时发出龌龊的笑声的场景。那龌龊的笑声中,渗透着对百姓的欺压!而他的《杜陵叟》“: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九月霜降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

(61)干。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征求考课。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让我们仿佛

看见杜陵叟在麦稻均无收获的情况下,仍要典桑卖地交纳官租的悲惨景象。面对这景况,白居易禁不住问道:农民明年的衣食该如何解决?!“年年十月暮,珠稻欲垂新。家家不敛获,赛妖

(62)无富贫。岁暮雪霜至,稻珠随陇湮。吏来官迫税,求质倍称缗。”元稹《赛神》诗亦揭露官府

在稻子还未收到家之前就来收税的事实。我们熟悉的李绅《古风二首(一)》“春种一粒粟,秋收

(63)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带给我们的是深深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唐懿宗时的

翰林学士刘允章在他所上的一份《直谏书》为我们揭开了其中的原因。他说“今天下苍生,凡有八苦,陛下知之乎?官吏苛刻,一苦也;私债征夺,二苦也;赋税繁多,三苦也;所由乞敛,四苦也;替逃人差科,五苦也;冤理不得伸,六苦也;冻无衣,饥无食,七苦也;病不得医,死不得葬,八

(64)苦也。天下百姓,哀号于道路,逃窜于山泽,夫妻不相活,父子不相救剥削下,即便“秋收亿万颗子”,百姓也无法活下去!

最有说服力的要算皮日休的《正乐府十篇・:。伛偻黄发媪,拾之践晨霜。移时始盈掬,尽日方满筐。山前有熟稻,紫穗袭人香。细获又精舂,粒粒如玉王当。。如何一石余,只作五斗量!狡吏不畏刑,贪官不避赃。,。自冬及于春,橡实诳饥肠。吾闻田成子,诈仁犹

(65)自王。。”以橡媪为代表的农民,用辛勤的汗水换来了稻子的丰收。

他们细心收割,;又精心舂米。舂好的米,粒粒都像玉耳坠般的圆润晶莹。这样的丰收美景,橡媪应该无衣食之忧了。但橡媪却是面临以橡实充饥的现实。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又怎么会同时发生呢?皮氏的答案是:一是租税之苛重。农民的全部收获,除了“纳于官”之外,竟一无所余。丰年尚且如此,荒年就更不堪设想了。二是贪官污吏的勒索。他们趁丰收之年大捞一把。“如何一石余,只作五斗量!”官吏从中剥削比官税还要多!三是“私债”的剥削。晚唐社会“狡吏不畏刑,贪官不避赃”,他们利用“农时”以官粮放私债“,农毕”自己获得厚利,再把本钱归回“官仓”。国家的官粮竟变成了官吏残农害民、大饱私囊的本钱。这三重剥削夺了农民的口中食,农民只好“自冬及于春,橡实诳饥肠”。通过橡媪的遭遇,诗人既控诉了当官者的沉重剥削,又表现出对农民的极大同情。于是“不觉泪沾裳”了。

除了上述的盘剥,农民还要向朝廷交土贡。《新唐书》中记载了不少作为贡品的水稻品种:大香禾亢、小香禾亢、水土稻、粱米、赤松涧米、黄陆米、节米、糯米、乌米等(66)。唐代的贡品与按丁或资产征收的正规赋税不同,它通常不是向编户某个人或某个家庭而是普遍征收的,因而,对农民就成为一种普遍性的剥削。同时,由于各地土特产的不同,贡物的名称和数量也就不同,这就便利了各地官员利用给朝廷上贡而从中渔利。毫无疑问,贡品越多,农民遭受到的剥削会更沉重。

一边是“农夫犹饿死”,一边是“朱门酒肉臭”。统治阶级的奢侈和腐化,正是建立在对广大农民辛苦劳作成果的沉重剥削和压榨的基础上的!

剥削的沉重使农民难以生存,于是他们首先选择了逃亡。宪宗和穆宗时曾在朝廷做官的李渤曾说“臣出使经行,历求利病。窃知渭南县长源乡本有四百户,今才一百余户;闵乡县本有三千户,今才一千户。其他州县,大约相似。访寻积弊,始自均摊逃户。几十家之内,大半逃48

民农古诗篇八
《农民诗人习久兰》

民农古诗篇九
《古诗文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髓》

古诗文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髓

古诗文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髓,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宝贵遗产,是中华文学艺术中的一支奇葩。小学语文教材中精选了多首文质兼美的古诗,其语言凝练含蓄,意境深邃优美,不仅给人以艺术的熏陶,更能启迪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性情,是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但传统的古诗教学往往过于注重文字知识的本身,诸如填鸭、注入式的串讲,信口开河式的问答等,充斥着课堂教学效果很不理想。那么教师应该如何有效地进行古诗文教学呢?

反复诵读,引领学生深刻体会古诗文的内涵

诵读古诗文是我国优秀的教育传统,多读精背是千百年来我国人民学习语文的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好诗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名言充分说明了诵读古诗的重要性。诵读是小学生学习古诗文的主要方法,也是理解古诗文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途径。诵读有两层含义,朗读和背诵。《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而且在课程目标中分学段提出了“背诵优秀诗文”的具体要求,第一学段1、2年级和第二学段3、4年级,各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第三学段5、6年级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由于小学生记忆力强,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古诗文短小精悍,又琅琅上口晓畅如话,短时间内学生就能背诵,完成规定的背诵任务并不难。

由于时代久远,古诗文给学生的理解带来很大的语言障碍。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把课堂教学以教师串讲为主,变为以学生诵读为主,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吟咏诗文,逐步形成语言的感悟能力。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多读才能克服障碍。读古诗文最基本是读准字音,明晓句意。教师要帮助学生扫清语音上的障碍,特别是与现代汉语中不同的读音。如《敕勒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中的“见”读“xiàn”而不读“jiàn”。《过华清宫》“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中的“骑”读“jì”不读“qí”。特别指出的是,教师的范读非常重要,让学生在琅琅上口、优美动听地朗读中初步领略古诗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让学生产生听觉上的愉悦感、美感,让学生沉浸于美好的艺术享受中。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学生学习古诗文的浓厚兴趣。

创设情景,启发想象感受古诗文的意境

古诗文充满了诗情画意,诗不离画,画可赋诗。诗与画之所以能够相通,是因为两者都具有色彩美、结构美、韵律美、意境美等等。一首诗本身就是一幅画。根据诗的内容去画画,帮助学生理解诗意是古诗教学中常用的手段之一。如张继的《枫桥夜泊》,诗中写到,秋天的夜晚,一艘客船停泊在苏州城外的枫桥边。明月已经落下,几声乌鸦的啼叫更增添了几分深夜人静的气氛。江岸上是火红的枫树,江面上是渔火点点。面对此情此景,离家在外的诗人想到,秋天来了,夜已深,鸟归巢,自己还飘泊不定,流浪异乡,不禁秋愁满怀难以入眠。此诗只用两句话就写出了诗人所见、所闻、所感并绘出了一幅凄清的秋夜羁旅图。在学这首诗时,应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把诗句变成一幅优美的风景画,在学生动手绘图以后,再引导学生体会诗句的意思,让诗句在学生面前立体化起来、活起来,并

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把诗句没有写出而生活中有的声音动态想象出来,极大地丰富画面,使学生能感受到诗中有声有色、有静有动的画面美,帮助学生更好地加深对诗的理解。

运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果

兴趣是求知的先导。在小学古诗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觉地融入诗文特定的情境氛围中。现代心理学表明“新奇、多变的事物能增强大脑皮层的刺激强度。采用了新颖的方法,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兴趣。”而多媒体手段应用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电教媒体集“声、色、画、乐”于一体,色彩丰富的画面,生动可感的声音,有利于创设特定的意境,学生置身其中,其景、其物、其人仿佛触手可及,唤起强烈的探索欲望。

如在教学《山行》这首诗时,先告诉学生今天将带大家到野外去作一次愉快的秋游,感受一下满山红叶的美丽景色,学生顿时兴致盎然。在播放图像的同时,又用语言描述诗人描写了什么,诗人又抓住什么特点按什么顺序把这些景物集于一幅画面上的,然后通过精读引发学生的联想。读“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导引出一幅由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叶构成的和谐优美的山林秋色图,进而让学生体会石径的曲折、山势的高峻。读“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则在学生眼前呈现一幅鲜艳如火的枫叶图,学生就能进一步感受到满山红叶的美,给深秋季节带来热烈气氛,有感而发“不是春光胜似春光”。最后又浮现出有层次的画面出来,远处有一座宁静的山庄,秋色正浓,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伸向远方,山民居住的小屋炊烟袅袅,近处,夕阳下的枫叶一片红艳......学生从美丽、形象的画面中得到美的愉悦,激发出强烈的学习兴趣。

民农古诗篇十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我国“诗教”传统源远流长。它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其价值不仅在于给人以艺术的熏陶,更能启迪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性情。对儿童从小开展古诗词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艺术鉴赏力,有利于潜移默化地对孩子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宏扬民族传统美德。

古诗词教学这一板块,是语文教学中甚少涉猎的领域。在现实教学中,古诗词教与学的实际情况不令人乐观。基于以上认识,我校组织古诗词专题教学活动,活动旨在提高利用课堂教学进行古诗词审美教育的效率。本次活动通过多位教师上示范课,全体语文教师点评,给古诗词教学注入了一股清风,使新课改,以其鲜活的生命力在课堂上扎下深根,使全体教师真正致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对锻炼教师教学能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教师在上课

学生在讨论

老师们在听课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ngyuleikaoshi/93725.html

    【民农古诗】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