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兄妹的诗句

| 专四专八 |

【www.guakaob.com--专四专八】

关于兄妹的诗句篇一
《兄妹斗诗》

关于兄妹的诗句篇二
《左棻兄妹诗赋风格比较》

左思、左棻兄妹诗赋风格比较

摘 要:纵观中国古代文学史,兄妹同为著名文学家的很少见,左思与左棻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一。然而往往学术研究的目光都在其兄左思的身上,研究兄妹二人文学创作的文章和论文相对比较缺乏,所以本文主要以兄妹文学比较研究这一新的视角,通过对左思与左棻生活的时代背景、生平经历、文学作品、题材内容和人生态度的分析,研究兄妹二人文学创作的异同之处,从而进一步理解兄妹二人的作品内容和思想意识,概括其作品的艺术魅力和他们的文学成就。

关键词:左思;左棻;诗赋风格;比较

引 言

左思,字太冲,他的妹妹左棻(史传等皆作“左芬”,但应以《左棻墓志》所载的“左棻”为准),字兰芝,齐国临淄人,也就是今天山东临淄县人。左思和妹妹左棻生于何年,史书中都无所记载,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兄妹二人皆为西晋著名的文学家,对魏晋文学的发展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左思、左棻兄妹都是相当杰出的的文学家,刘勰评价左思曰:“左思奇才,业深覃思,尽锐于《三都》,拔萃于《咏史》。”①高度地肯定了左思的文学才华。南朝梁的钟嵘也评曰:“晋记室左思,其源出于公幹。文典以怨,颇为精切,得讽谕之致。虽野与陆机,而深于潘岳。”②他认为左思是一个有风骨的诗人,他的文辞不仅写得典雅,而且还蕴含了颇多的感慨。《诗品》更是将左思列为上品,称左思是文章的中兴人物。左思的诗赋成就很高,尤其是他的诗歌被后世誉为“左思风力”,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左棻也是一位

才华横溢的女子,她的名气只稍逊于哥哥左思,虽然相貌丑陋,但却因为出众的才华被西晋武帝司马炎纳入宫中,封为贵嫔。清代史梦兰的《全史宫词》中就有说道:“一赋离思卓不群,朝朝珥笔制奇文。五千纳尽吴宫妾,独为怜才重左芬。”③谢无量在《中国妇女文学史》中论及左棻时也说:“左棻词赋诸体,无不擅长,为晋代妇女之冠。”④由此可看出左棻的才情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也是颇高的。

虽然左思和左棻虽均为大诗人,但每每被谈及时,却很少相提并论,往往都是关注、赞扬哥哥左思居多,左棻几乎湮没无闻。所以历来与左思相关的文章以及选取左思作为研究对象的期刊论文相当之多,而研究左棻的文章和专著,却十分稀少,以左棻为研究对象的硕士论文仅有山东大学董洪莲的《左棻研究》一篇,期刊文章也只有十来篇,将兄妹二人进行比较研究的就更少了。1962年陆侃如先生在《大众日报》上发表文章《左思与左棻》分析其作品和关系,但更多的笔墨还是在左思身上。1999年10月传武先生的《左思左棻研究》这部专著的出现,才比较系统的对左思和左棻兄妹进行了研究。《左思左棻研究》一书主要对左思、左棻的行年、作品、家世、生平等进行考辨,对其文学作品进行品评,文学地位和业绩进行评述,是一种整体的研究。2004年,郑训佐、张晨所著的《左思与左棻》,在徐传武先生著作的基础上,对兄妹二人的生平、诗歌及辞赋进行了研究。

这些文章著作虽说是在研究左思与左棻兄妹,但更多的还是对他们进行分开的研究和论述,并没有将其进行比较研究,因此笔者选取兄妹文学比较这样一个新的视角,除了另辟蹊径、给人以新鲜感之外,还因为在观察左氏兄妹的文学作品,尤其是诗赋创作特点和风格时,发现他们之间存在着一些颇有意味的异同之处,希望通过兄妹文学比较这个新的视角,来研究这些异同的具体表现,从而进一步理解兄妹二人的作品内容,概括他们的文学成就。

史学批评家章学诚说过“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文辞也。知其世矣,

不知古人之身处,亦不可以遽论其文也。”也就是说我们研究或者评价一个人时要做到“知人论世”,作者的身份地位、生平事迹与他的创作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想要正确的把握和理解文学作品,就必须要了解作者身份、地位、身

世、经历、性格、思想等。所以笔者首先对左思和左棻的生平进行简单的介绍。

《晋书·左思传》载:“左思字太冲,齐国临淄人也。其先齐之公族有左右公子,因为氏焉。家世儒学。父雍,起小吏,以能擢授殿中侍御史。”左思的祖先原本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世家大族,并且家族世世代代都有深厚的儒学根底,左思的父亲名叫左熹,字彦雍,到他父亲这一代时,左氏家族已经衰落,沦为寒门了。左熹是一名官卑位低的小吏,掌管的也只是些文书工作,他的妻子去世得早,只为他留下了一双儿女,左思和左棻。左熹“长于笔札”,颇具文学修养,并且也悉心的教导着他的一双儿女。当左思“学钟、胡书及鼓琴”并不成时,左熹为了激励他,便对友人说“思所晓解,不及我少时。”左思“遂感激勤学,兼善阴阳之术”、“博览名文,遍阅百家”,为自己深厚的文学功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左思辞藻十分壮丽,他闲居在家时,用了一年时间写成了《齐都赋》,令自己小有名气。搬家到京师后,他潜心写作了十年,终于完成《三都赋》,“于是豪富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左思的人生历程也可谓是曲折复杂,他才华出众,虽有追求功名之心,渴望建功立业,但却受门阀制度的阻碍,再加上自己又“貌寝”、“口讷”,内心十分自卑,越是自卑便表现的越是自傲,导致仕途坎坷,使得他由济世而愤世,对门阀制度大加批判。左思到晚年时,一方面摄于政治的腥风血雨,一方面又受到玄学思潮的影响,开始走向归隐,寻求个人的心灵自由。

左思的妹妹左棻字兰芝,是西晋时期最为著名的才女,在父兄的熏陶下也极有文采,与哥哥左思一样,左棻也尤其擅长诗赋。泰始八年,左棻因其出众的文学才华被晋武帝司马炎下诏纳为“修仪”。左棻虽被纳入后宫为妃嫔,但却并不幸福,甚至可以说是这个大才女人生悲剧的开始。《晋书·后妃传》记

载:“帝重芬辞藻,每有方物异宝,必诏为赋颂。”由此可见,左棻虽为贵嫔,但却更像一位宫廷的御用文人,不是妻子,更像是一件物品,召之即来挥之即去,本为花季少女却得不到丈夫一点点的爱。左棻“姿陋无宠”,又“体羸多患”,所以长年幽居深宫,只能隔着厚厚的宫墙思念着近在宫外却又远的不能相见的父兄,每天只能靠着回忆童年时与父兄相处的快乐时光而过活。终于,在西晋王朝即将坍塌之际,一代才女左棻病死宫中,静静地走完了自己的人生旅程。

左氏兄妹在诗赋创作上都有着很高的造诣和成就,但是由于历史的湮没,他们的作品都散佚的十分严重,幸好还存有一些“精品”未遭损毁,得以流传下来,虽然数量非常有限,但却足以让世人看到他们深厚的文学底蕴以及精美的文学作品。

一、 诗歌风格之比较

首先,从诗歌的数量上看,众所周知,左思是西晋极具影响力的著名大诗人,他的诗歌以其独特的风貌在文坛上享有着崇高的声誉。左思现存诗作有:《咏史》八首、《杂诗》一首和《招隐诗》两首,皆收于萧统的《昭明文选》中,再加上收录在《玉台新咏》中的《娇女诗》和《文馆词林》中的《悼离赠妹诗》二首,共计十四首。其妹左棻在诗歌创作上也是颇有造诣的,奈何留存下来的诗作太少,现如今虽仅存有五言《感离诗》和四言《啄木诗》两首,但却都是上乘之作,也是极具艺术价值的。从诗歌的形式上看,左思和左棻的诗均采用四言体或五言体。而从诗歌的内容上看,左思的诗歌题材广泛,不仅有咏史诗、招隐诗,还有描写儿童天真烂漫的《娇女诗》。而左棻的诗歌因仅存两首,一首为宫怨诗,另一首为咏物诗,所以不能全面的研究和分析,只能从现存的作品入手进行比较。

西晋诗风绮糜繁缛,追求辞藻的华美和对偶的工整,文字精雕细琢、堆砌

成风,呈现出一种铺陈华彩之貌,而左氏兄妹的诗作,无疑是西晋文坛上的一股清风,他们的作品往往都是直接抒发自己真实的生活感受,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无雕琢之痕迹,无矫揉造作之情,自然天成,朴实无华。

左思的《咏史》八首开创“名为咏史,实为咏怀”之先河,以铿锵有力的笔触抒发出自己对现世不公的愤慨,诗风慷慨,卓尔不群,《咏史》其实也就是左思在咏自己的人生。其《招隐诗》二首也是古朴典雅,借写山水之景以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语言凝练简洁,给人以清新自然之感。除此之外,与他其他诗作风格迥异的《娇女诗》,更是情感真挚,刻画传神,用朴素自然的语言将爱女娇憨淘气、天真烂漫的形象鲜明的描绘出来,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以其《咏史》其二为例: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左思生活的时代是门阀制度极其森严的魏晋时期,社会贵贱贫富之分严格,并且当时取士并非采用唐宋比较公平的科举制度,而是九品中正的推举制度,那个时候能出仕做官,前途坦荡的必定是出身优异世家子弟,也是因此,被列为上品的人物没有一个是出身寒门的,而列在下品中的也没有一个是出身世家大族的。前文我们有提到,左思祖上也算的上是世族,但是到了他这里已经家道中落,家族衰败了,所以他实际上也只是个寒门子弟。左思是一个才高八斗之人,他家世儒学,博览群书,知识面非常广,写诗作赋更是不在话下,还精通阴阳之术,他自己更是有着出仕为官,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但是奈何出身,他并没有施展之地,仕途坎坷,面对这种社会现象,左思发出呐喊,痛斥其不公。生长在山涧底的松树,即使长得再茁壮茂盛,枝条百尺,世人依然是看不见的,而长在山顶的小苗,纵然它稀疏柔弱,但它的地位却很高,一眼望去便能看见,这其实就是这个社会的一种真实写照。世家子弟可以很轻易的就登上

关于兄妹的诗句篇三
《古诗词集锦》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潭深千尺不是实有其事)写深情厚谊,十分动人。这首诗体现了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想落天外的诗歌特色。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莲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漂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此词之妙,前在虚实,后在词工,上片一句"云中谁寄锦书来"甚妙,不然,"玉簟""西楼"俱元所借力。下片"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把相思写得有模有样,有动有静。遍观古今词,只有李煜的"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堪敌;然又不如,剪不断理还乱的是纷线乱麻,有形而无意,有静而无动。

《丽人行》

--杜甫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翠为匎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

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

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

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

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還实要津。

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

杨花雪落覆白蘋,青鸟飞去衔红巾。

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本诗约作于天宝十二载(公元 753年)春天(杨国忠于天宝十一载十一月为右丞相),旨在讥刺杨国忠兄妹骄奢淫乱的生活,曲折地反映了君王的昏庸和时政的腐败。这一切作者没有直接点出来,而是通过场面描写和情节叙述,让读者清楚地意识到,这正是艺术上成功之处。

全诗可分为三个层次。从开头到“称身”是第一层次,泛写上巳日曲江边游春丽人之多,以及她们意态的娴雅,体态的优美,服饰的华丽。此诗本刺杨家兄妹,开头反从一般丽人写起,实际上丽人的服饰“金雀”、“麒麟”,已暗示非一般丽人所能服,这是诗家含蓄的作法。从“就中”到“要津”为第二层次。笔锋一转,点出虢国夫人与秦国夫人(也包括韩国夫人),因上文已盛言丽人的体貌服饰,所以这层就着重写饮食车马的豪华,以及明皇宠赐的优厚,趋炎附势者的众多。从“后来”至末句为第三层次,写杨国忠威势煊赫,炙手可热,并暗示杨国忠与虢国夫人的淫乱行为,末句用反跌法结出“丞相”的骄横,含意深远。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是作者大历二年(公元767年)秋在夔州(今四川奉节一带)时所写。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明代胡应麟推重此诗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前四句写登高见闻,紧扣夔州特定环境。首联对起,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句中自对,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奇妙无比。颔联在写景的同时,深沉地抒发了情怀,透过沉郁苍凉的对句,显示了出神入化的笔力。四句诗闻与见,山和水,两两间隔,妙语天成。后四句写登高时触发的感慨,作者忧国伤时的情操,跃然纸上。颈联从纵(时间、“百年”)、横(空间、“万里”)两方面着手,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使人深深感到他那沉重地跳动着的脉搏,并和上联的“无边”、“不尽”,在意境上互为呼应。尾联也以对作结,并分承五六两句,盖久客则艰苦备尝,多病则潦倒日甚,所以白发频添,酒杯难举,同时点出了此时艰难正是潦倒不堪的根源,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外。

《长相思》

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明月人倚楼。

“长相思”为词牌名,但本词内容与此密切相关。词分上下两阕,格律和字数一样。每阕四句,押平声韵。

这是一首怀人念远的抒情小词。上阕从眼前所见流水写起,并且目送远波,想象这流水将流到瓜洲渡和长江汇合,再想到吴中(江南)的山也面带愁容,实则深切怀念远在江南的情人,希望情人能从吴地归来,过瓜洲古渡,溯流北上与自己相会。下阕直接抒写情怀,因所思之人没有回来,只得在这月明之夜,独倚高楼。

抒发悠悠不尽的“思”和“恨”。全词以月下脉脉的流水映衬,象征悠悠的离情别绪,深深的思念和由此产生的绵绵的怨恨,又频用叠字叠韵,再配上那柔和的民歌风味,因而能深深打动读者心弦。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大概生活在武则天时代,那时的唐朝,总的来说是朝气蓬勃的,然"野无遗贤"从来就是假话。陈子昂第二逃命从军边塞时,和主将建安王武攸宜意见不和,满腔热情和满腹才华换来的只是无尽的压抑和孤独,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陈子昂登上了"古来征战几回人"的幽州台,百感交集,从而唱出了以上的千古绝响。

行路难

--李白

金樽美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行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这首诗表现了李白在人生道路上的坎坷和痛苦,可贵和特别的是,李白并非一味的痛苦,而是始终没有放弃对理想的追求和信念。作者想象丰富、气势宏阔,所用的意象都有一种高大、壮伟之感,黄河、太行、太阳、沧海,这些都是天地间至大至伟者,这也正是李白广阔胸怀和远大理想之表现。

《菩萨蛮》

--无名氏

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

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

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

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

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甘肃敦煌莫高窟石室里发现了大量唐五代手写卷子,其中一部分是燕乐曲子歌辞(简称曲子词)。它的创作年代先后不一,作者以下层人民居多。它描写了一位恋人向其所爱者在"枕前"的陈词(也许就是这位恋人所作),表示了自己对爱情的坚贞不渝。词中,她(他)热烈地对爱人发出火一般的语言,连用了六个极为奇妙的、根本不会发生的自然现象作喻,表明他们永远不会分离。这一非常富于独创性的表现方式,真可与汉代民歌中的《上邪》后先比美。

“菩萨蛮”为词牌名,分上下两阕,上下阕的第一、二句都押仄声韵,第三、四句都押平声韵。这首词的字数,比一般"菩萨蛮"词牌的字数多五个字。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游人路上遇雨,想要暂时找一间酒家休息,就向人请问:何处有卖酒的人家,只见牧童伸手指向那前头的杏花村。整首诗洋溢着一片乡野情趣,给人一种亲切温馨的感觉。

离思

--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元稹这首诗是描写自己对过去情人的痴情迷恋,难以忘怀。即使再美丽的女子,在他眼中看起来,也比不上他心目中的那位意中人,就象经历过沧海水、巫山云的人不在以其他地方的水云为“?”一样。如此痴情刻骨的诗句出自曾对贵族小姐始乱终弃的元稹手中,这向我们表明了为人与为文并不是合一的。

蜀相

--[唐]杜甫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两句咏叹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话是杜甫咏史诗中传诵千古的绝唱,这是为诸葛亮发出的哀歌,也写尽了中华民族多少英雄壮志未酬的悲愤心情。据说宋朝抗金名将宗泽死前曾吟杜甫此两句诗,可谓千载而下,英雄同泪。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首诗是广德二年(764)春,杜甫初回草堂时写的,是杜诗中写景佳作。这一四句皆对,一句一景的七言绝句,犹如一幅绚丽生动的彩画:黄鹂、翠柳、白鹭、青天,色调淡雅和谐,图象有动有静,视角由近及远,再由远及近,整个画面给人以既细腻又开阔的感受。结尾一句,也隐约流露出诗人当时意欲乘舟东下的打算。

将进酒

--李白/原诗/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你同销万古愁。

评析:

这是一首极为豪放的咏酒诗,诗人的狂醉之态与句俱出,几乎能让人闻见阵阵酒香。而吟诵数度,倾泻又会感到有悲壮之气隐伏其中,狂放之中并不缺乏深沉。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充满蓬勃高昂气势的战争题材的诗歌,要数唐朝前期的边塞诗了。这些诗气势宏伟,乐观激昂。以上两首是这些诗中的名作,而尤以后一首为高,被誉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前一首借雪山孤城作背景,有力地显示出战士们誓扫楼兰的决心,至今读来,犹有黄沙扑面之感。后一首起笔不凡,引起人们对秦汉以来边塞征战年年,无数将士战死沙场的无限沉思;因有前两句,所以后两句所表达的愿望就更加含蓄深沉,耐人反复寻味。

《忆秦娥》

----李白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关于兄妹的诗句篇四
《关于缘分的诗句》

本文收集了20首关于缘分的诗句,

其中有描写珍惜缘分以及描写无缘等各类诗句都有,欢迎欣赏。

1、秋风词-李白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亲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2、无题--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3、无题--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4、离思--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5、赠别--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6、长相思--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7、相思--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8、望月怀远--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9、竹枝词--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10、竹枝词--刘禹锡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11、燕子楼--张仲素

楼上残灯伴晓霜,独眠人起合欢床。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不是长。

12、锦瑟--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13、无题--李商隐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香微度绣芙蓉.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14、无题--李商隐

重帷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15、无题--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6、题都城南庄--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17、赠别--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18、寄人--张泌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19、写情--李益

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20、赠婢--崔郊

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关于兄妹的诗句篇五
《关于学习的诗句》

关于学习的诗句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1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7、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18、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9、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2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2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2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2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2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26、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2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2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9、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30、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31、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3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3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34、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关于学习的名言

1、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

2、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郭沫若

3、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

4、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赵树理

5、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藏克家

6、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7、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叶圣陶

8、不怕读得少,只怕记不牢——徐特立

9、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10、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11、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余秋雨

12、如果把生活比喻为创作的意境,那么阅读就像阳光——池莉

13、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鲁迅

14、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陶行之

15、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之

16、伟大的成绩和辛勤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鲁迅

17、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藏克家

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2、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统——莎士比亚

3、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4、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

5、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惠普尔

6、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者——巴罗

7、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雨果

8、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9、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10、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雨果

11、书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夸美绍斯

12、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獈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凯勒

13、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14、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鲁巴金

15、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歌德

16、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卢梭

17、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狄德罗

18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富兰克林

19、与其用华丽的外衣装饰自己,不如用知识武装自己——马克思

20、知识是珍贵宝石的结晶,文化是宝石放出的光泽—-泰戈尔

关于学习的名人名言

把学问过于用作装饰是虚假;完全依学问上的规则而断事是书生的怪癖。——培 根

聪明的人有长的耳朵和短的舌头。 ——弗莱格

重复是学习之母。 ——狄慈根

当你还不能对自己说今天学到了什么东西时,你就不要去睡觉。 ——利希顿堡

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种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身为愚人。 ——佚 名

求学的三个条件是:多观察、多吃苦、多研究。 ——加菲劳

人天天都学到一点东西,而往往所学到的是发现昨日学到的是错的。 ——B.V

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只不过是愈来愈发觉自己的无知。 ——笛卡儿

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 ——洛 克

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 ——阿卜·日·法拉兹

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 ——乌申斯基

游手好闲的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 ——约·贝勒斯

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 ——普列汉诺夫

勤奋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韩愈

★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 --卡莱尔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华罗庚

★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 --达·芬奇(意大利) ★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 -郭沫若

★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 -茅以升

★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 --屠格涅夫

★灵感不过是“顽强的劳动而获得的奖赏” --列宾

★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 --爱因斯坦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真心英雄》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自古以来学有建树的人,都离不开一个“苦”字。

★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爱迪生

★艺术的大道上荆棘丛生,这也是好事,常人望而却步,只有意志坚强的人例外 --雨果

惜时

★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富兰克林

★把活着的每一天看作生命的最后一天 --海伦·凯勒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落日无边江不尽,此身此日更须忙 --陈师道 ★在今天和明天之间,有一段很长的时间;趁你还有精神的时候,学习迅速办事 --歌德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

★岁去弦吐箭 --孟效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萧绎

劝导学生努力学习的格言:

千言万语,从头学起

立下大志,能办大事

三分靠教,七分靠学

写作没有巧,多看多思考

刀越磨越亮,文越写越好。

要想写得好,必须肯动脑。

笔杆没多重,不写拿不动。

写作如绣花,认真不出差。

少而不学,老而不识。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

刀怕没钢,人怕没志。

胸无大志,枉活一世。

关于兄妹的诗句篇六
《关于送别的诗句》

关于送别的诗句

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唯见长江天际流。

2、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流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3、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为一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4、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5、金陵酒肆留别

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6、别董大

高 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8、送元二使安溪

王维

渭城朝雨沪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9、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0、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

11、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 天涯一望断人肠。

12、送沈子福之江东

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13、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14、别离

陆龟蒙

丈夫非无泪, 不洒离别间。 杖剑对尊酒, 耻为游子颜。

蝮蛇一螫手, 壮士即解腕。 所志在功名, 离别何足叹。

15、于易水送人一绝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 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 今日水犹寒。

16、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流急。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17、送李侍赴安西

高适

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

18、赋得暮雨送李曹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19、送别诗

隋 无名氏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20、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

关于兄妹的诗句篇七
《关于亲情的诗句》

关于亲情的诗句: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ngyuleikaoshi/94039.html

    上一篇:形容不当竞争

    下一篇:歌词签名一句话

    【关于兄妹的诗句】相关推荐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