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专四专八】
梅香染指磨诗意篇一
《文学史笔记整理》
一 唐代文学(诗歌)
得成比目何辞死,原作鸳鸯不羡仙
一、当诗歌走向大唐
(一)读书人的机遇:
1.从“九品中正制”到“科举考试”。
2.《晋书》: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
3.门阀依旧:唐代崔姓宰相者多达二十七人(《新唐书》) 。
(二)诗歌指导思想:
1.萧纲:文章且须放荡
2.李世民:释实求华,以从人欲,乱于大道,君子耻之
(三)前代诗歌经验积累:
1.汉魏:风骨寄托(三曹七子“梗概而多气” 、阮籍的“阮旨遥深”)
2.晋宋:模山范水与出神入化(陶、谢)
3.齐梁:辞采与声律(沈约的“四声八病”: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 。宫体诗的轻艳)
二、唐诗流变
初唐诗歌:上官体、沈、宋
四杰:从闺阁走向江山塞漠
陈子昂:阔大深沉(求风骨有寄托
盛唐诗歌:风骨、兴象
王孟,高岑,李杜,王之涣、王昌龄„„
中唐诗歌:走向变革
再盛与转变:(杜:语不惊人死不休)
韩孟:重主观尚怪奇
元白:尚俗务尽
李贺:凄艳诡激
刘禹锡:雄直劲健
柳宗元:冷峭简淡
晚唐诗歌:走向细微幽深
苦吟诗派:贾岛、姚合。
杜牧与李商隐(历史、爱情,忧愁失意)
二诗佛王维(人才)
复值接舆醉, 狂歌五柳前
一、诗佛由来
二、维摩诗意
(一)空静之美(禅心与诗心)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二)禅意禅趣
酬张少府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三)诗中有画
在泉为珠,着壁成绘。(殷璠)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苏轼)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三 诗仙李白(天才)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本家陇西人,先为汉边将。功略盖天地,名飞青云上 。”(《赠张相镐二首》)
一、李白的身份:
“道士”加“侠客” 、功成身退
二、李白的“忘忧草”?
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三、谪仙诗“美”
凸显自我:个性突出,主观色彩强烈。
大起大落:隐逸与出仕的矛盾,行文跌宕起伏。
惊天动地:夸张、对比等手法的运用。
四 杜甫与韩愈
一、杜甫
泪,故园心
二、韩愈(老师说不考韩愈) 文章巨公、百代文宗
(一)“不伦不类”的诗歌
《赠唐衢》:虎有爪兮牛有角,虎可搏兮牛可触。奈何君独抱奇材,手把锄犁饿空谷。当今天子急贤良,匦函朝出开明光。胡不上书自荐达,坐令四海如虞唐。
(二)怪奇(散文化、议论说理、好用僻字)
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
(三)敢说话的昌黎
1.关中一带大旱,京兆尹李实邀功请赏,隐匿灾情。戏子成辅端演了一个短剧,编个顺口溜:秦地城池二百年,何期如此贱田园。一顷麦苗五硕米,三间堂屋二千钱。李实说他“诽谤国政”,被乱棒打死。(《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从监察御史到连州阳山县令)
2.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七月,韩愈转任兵部侍郎,第二年,单身匹马,冒着风险赴镇州宣慰乱军,史称“勇夺三军帅”,不费一兵一卒,化干戈为玉帛,平息镇州之乱。九月转任吏部侍郎。
3.汉明帝时,始有佛法,明帝在位,才十八年耳。其后乱亡相继,运祚不长。宋、齐、梁、陈、元魏已下,事佛渐谨,年代尤促。„„事佛求福,乃更得祸。由此观之,佛不足事,亦可知矣。(从吏部侍郎到潮州刺史)
(四)起衰济溺韩文公
古文运动:文以明道。不平则鸣。 文从字顺,词必己出,陈言务去。
(五)“怪怪奇奇”的文章
《送穷文》:其名曰智穷:矫矫亢亢,恶园喜方,羞为奸欺,不忍伤害;其次名曰学穷:傲数与名,摘抉杳微,高挹群言,执神之机;又其次曰文穷:不专一能,怪怪奇奇,不可时施,只以自嬉;又其次曰命穷:影与行殊,面丑心妍,利居众后,责在人先;又其次曰交穷:磨肌戛骨,吐出心肝,企足以待,置我仇怨。凡此五鬼,为吾五患,饥我寒我,兴讹造讪,能使我迷,人莫能间,朝悔其行,暮已复然,蝇营狗苟,驱去复还。
主人于是垂头丧气,上手称谢,烧车与船,延之上座。
五 李商隐
一、缠绵悱恻 精致典雅
诗家总爱西昆好, 独恨无人作郑笺。
——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二、身世经历
1.“佣书贩舂” :10岁前后生活贫困,要靠亲戚接济,
2.“误入党争” :十七岁时他投贴令狐楚门下,得到赏识。令狐楚去世后入了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幕府,并与王茂元的女儿结婚 。
3.“幕僚生涯”(走马兰台类转蓬)
三、情感波折
重帷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四、李诗朦胧多义的表现
1.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2.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3.《锦瑟》
① 宋刘攽《贡父诗话》云:“《锦瑟》诗,人莫晓其意,或谓是令狐楚家青衣也。”
② 东坡云:“此出《古今乐志》,云:锦瑟之为器也,其弦五十,其柱如之。其声也,适、怨、清、和。’按李诗‘庄生晓梦迷蝴蝶’,适也;‘望帝春心托杜鹃’,怨也;‘沧海月明珠有泪’,清也;‘蓝田日暖玉生烟’,和也。一篇之中,曲尽其意,史称奇迈占,信然。”(《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十二引黄朝英《缃素杂记》 )
③ 朱彝尊曰:“此悼亡诗也。意亡者善弹此,故睹物思人,因而论物起兴也。瑟本二十五弦,一断而为五十弦矣,故曰无端也,取断弦之意。
④ 汪师韩《诗学纂闻》曰:“《锦瑟》乃是以古瑟自沉。世所用者,二十五弦之瑟,而此乃五十弦之古制,不为时尚。成此才学,有此文章,即己亦不解其故,故曰无端,犹言无谓也。自顾头颅老大,一弦一柱,盖已半百之年矣,晓梦喻少年时事,义山早负才名,登第入仕,都如一梦。春心者,壮心也。志消歇,如望帝之化杜鹃,已成隔世,珠玉皆宝货,珠在沧海,则有遗珠之叹,惟见月照而泪。生烟者,玉之精气,玉虽不为人采,而日中之精气,自在蓝田。追忆谓后世之人追忆也。可待者,犹云必传于后无疑也。„„”
⑤ 薛雪在《一瓢诗话》中说:“全在起句无端二字,通体妙处,俱从此出。„„锦瑟一弦一柱,已足令人怅望不说;全似埋怨锦瑟无端有此弦柱,遂致无端有此怅望。即达若庄生,迹迷晓梦;魂为杜宇,犹托春心。沧海珠光,无非是泪;蓝田玉气,恍若生烟。触此情怀。垂垂追溯,当时种种,尽付惘然。对锦瑟而兴悲,叹无端而感切。如此体会,则诗神诗旨,跃然纸上。”
其一、意象心灵化,朦胧。珠泪、玉烟„„其二、意象并置,无逻辑顺序。其三、突出感受,略去事件。
五、咏怀与咏史诗
安定城楼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永忆
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六 唐传奇(不考)
? 神仙鬼怪类:《古镜记》、张鷟《游仙窟》
? 婚姻恋爱类:元稹《莺莺传》(《会真记》)、蒋防《霍小玉传》、白行简《李娃传》、《柳毅传》、《长恨歌传》、《离魂记》
? 社会哲理类:沈既济《枕中记》黄粱一梦、李公佐《南柯太守传》南柯一梦
? 豪侠义气类:《虬髯客传》„„
?
七 花间词 南唐诗
词为艳科、诗庄词媚
一、《花间集》的诞生
燕乐兴起、词体出现 ;诗体渐衰、词体日新;特殊时期情爱意识的爆发(六朝、晚唐五代、元、晚明)
二、花间词简介
《花间集》(940年编)
编者:赵崇祚(五代后蜀贵族子弟)
序者:欧阳炯
作者:温庭筠、皇甫松、孙光宪、韦庄、和凝、薛昭蕴、牛峤、张泌、毛文锡、牛希济、欧阳炯、顾夐、魏承班、鹿虔扆、阎选、尹鹗、毛熙震、李珣
《花间集序》:镂玉雕琼,拟化工而迥巧;裁花剪叶,夺春艳以争鲜。„„则有绮筵公子,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檀。„„
(少女、少妇、女子的恋爱、相思,春愁秋怨。)
三、花间鼻祖
温庭筠(飞卿、温八叉)
士行尘杂,不修边幅,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
梦江南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 摇曳碧云斜。
四、花间特点
1.代言体、虚拟性:深闺思妇的群像。“男子而作闺音”/“雌声学语”
2.装饰性:华丽富艳的语言风格,
3.含蓄:不明白说出的情感。要眇宜修之美。(婉约、豪放。词史上的正变之争)
4.流弊:千人一面,缺乏个性。
五、花间别调 韦庄 洛阳才子他乡老
菩萨蛮 水精帘里玻璃枕,暖香惹梦鸳鸯锦。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剪。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
荷叶杯 记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识谢娘时。 水堂西面画帘垂,携手暗相期。 惆怅晚莺残月,相别。从此隔音尘。 如今俱是异乡人,相见更无因。
韦庄与温庭筠
1.“严妆”与“淡妆”(周济)
2.“画屏金鹧鸪”与“弦上黄莺语”(王国维)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
3.口吻的变化,主观色彩增强(旁观她他——就是我你)
六、词帝李煜
八 唐宋词
一、词体由来与特点
燕乐?—声诗?—词
“以曲拍为句”(刘禹锡),从选词以配乐到由乐以定词
从歌词(重音乐)到格律诗(重视抒情、文字表达)
二、“百代词曲之祖”(李白的两首词)
1.菩萨蛮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2.忆秦娥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三、敦煌曲子词
特点:民间色彩,俚俗特征
四、中唐文人词
特点:偶一染指,类似绝句
九 柳 永
一、柳 永——俗词
嫩脸修蛾,淡匀轻扫。最爱学、宫体梳妆,偏能做、文人谈笑。绮筵前、舞燕歌云,别有轻妙。 „„(两同心)
玉肌琼艳新妆饰。好壮观歌席。潘妃宝钏,阿娇金屋,应也消得。 属和新词多俊格。敢共我勍敌。恨少年、枉费疏狂,不早与伊相识。(惜春郎)
二、柳 永——其人
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三、柳 永——雅词
“不减唐人高处”(苏轼) 秋(宋玉情结)
十 苏轼
一、东坡词
1.词如其人: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
2.词体观:微词婉转,盖诗之裔 (《跋张子野词》)
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与鲜于子俊书》)
曲子中缚不住者/诗人之词
二、旷达东坡
儒释道的融合无碍 儒以治世(入世而不汲汲于功利);道以治身(强健生命而不追求成仙);佛以治心(超然而不堕入虚空)
定风波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三、深情东坡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四、深刻东坡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