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能记别人吗

| 中医助理医师 |

【www.guakaob.com--中医助理医师】

残疾人能记别人吗篇一
《残疾人工作手记》

残疾人工作手记

康 复

‚康复‛不仅针对残疾,还着眼于生理上、心理上、社会上以及经济上。

接触‚康复‛,是在2007年,那年我去残联打工。在打工的日子里,我深深体会到:残疾人的康复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此前,我对残疾人的康复概念只停留在满足于他们的衣食温饱上、为他们协调办理生活保障、免费配发辅助器具、为精神病患者争取服药救助、举办盲人定向行走培训班、请专业医生讲授残疾预防及护理知识……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能享受到上述优惠政策的残疾人其实还微乎其微。蜻蜓点水式的助残活动,使残疾人的笑容在镜头和闪光灯下成了某些领导的陪衬,那些笑容僵硬,没有尊严,在需要与被需要中相互配合。我常想,如果有人是发自内心地帮扶残疾人,应该是他们也想到了自己的某位亲人在受着同样痛苦的折磨。

接触这项工作不到半年,我几乎熟悉了残联的所有工作,成了整个市残联系统的‚业务通‛。上下千根线,我是针鼻孔,每一根线都要从这根针鼻孔中穿过。一些城区残联的工作人员每每遇到难题,总是被上级残联推到我面前,让他们找我咨询。时间久了,我也不再完全听从领导的指令了,渐渐融入到了组织、管理、策划、政策出台的起草和实施等方方面面。从我的言谈举止中,领导明白了我是个想干事的人,她开始信任和放权。但是,我也清楚,无论我独自扛了多少事,无论残联在外的声誉有多高,上级的赞赏都与我无关,我始终只是个临时工,不会取代任何人。我和她,不像领导和下属,也不像朋友和同事,就像鱼和水,相互依靠,相互利用,相互支持。更多的时候,我只是她颐指气使

下的一枚棋子。我愿意成为这枚棋子,因为我知道即使是棋子,

第一次带缺肢的残疾人去做假肢安装模型,是在残联工作一年以后。

那时已近中午,原来挤满了市残联宽敞大厅来做假肢模具的残疾人已渐渐离去,工作人员也换下了工作服,收捡完工具后坐在大厅的沙发上休息。这时进来了一个穿牛仔裤的女孩子,她也要安假肢。我们吃惊地看着她,披肩长发,吊带裙衫,紧身牛仔裤,走路与健全人没什么两样,怎么会是假肢?女孩坐在凳子上慢慢撸上左腿的牛仔裤,脱掉左脚义肢。工作人员没有像对待其他人那样,让她先交自付的500元钱,开始很小心地帮她拌石膏,量直寸。这时,突然冲进来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太,她径直走到女孩子身边,伸手就是两巴掌,老人边打边骂骂咧咧,浓浓的乡音让人无法听清她到底说了些什么,但她愤怒的表情和悲戚的语气显然是在数落女孩的不是。女孩低着头,咬着唇,盈着泪,任凭老人打骂,不发一言。我的心一抖,知道老人是女孩的亲人,便上前去扶摸女孩的头发,劝老人别这样。老人告诉我们,她是女孩子的外婆,女孩的父亲出了车祸瘫在家里,老人一直在外为孩子筹假肢的钱四处奔走。老人抖抖嗦嗦从衣袋里掏出五元、十元的纸币交给工作人员说:‚我现在只筹到了200元,孩子今年只有15岁,二岁就没腿了,已经更换了三次假肢,等她这次安好假肢后赚了钱再还你们,行吗?‛老人眼巴巴地望着工作人员,乞求的眼神令我心疼。我也忍不住去求假肢厂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叹口气,终于接过她的零钞,说:‚我把电话留给你,给你们破个例,回去就按量好的模具做假肢,下周就来省里找我安吧。‛我这才松了一口气。 力量也不可低估。

由于残疾人工作者大多是兼职,很少有残疾人享受到这项优惠政策(小腿安装个人出资500元,大腿安装个人出资1000元,其余由省、市、区三级残联补贴)。我在办理残疾人证过程中,了解到有人安装大腿需一至四万元,安装小腿也要5000元以上。于是,我寻找一切机会,极力要求社区残协专委做好宣传解释工作,把安装价格如实告诉那些缺肢的残疾人,好让他们自己权衡后决定。

铁山有三人报名愿意安装假肢,我设法动员领导派车送他们,并随同前往。我们一行赶到的时候,已经有几位残疾人在等候了。四个城区有三个城区残联的工作人员到场,其中一位领队还是即将临产的孕妇。想到前面还有30多人在排队,我们如果等下去恐怕到下午也难完成。我私下找市残联康复科领导协商,铁山是黄石的边远城区,且人不多,能不能让我们铁山的残疾人先做,我来帮忙收款。领导同意了。钱一摞一摞地交上来,500元一摞,我拿着他们的身份证把名字一个个登记在表格上,一张张仔细清点交上来的钞票。突然,我愣住了,眼前男子交到我手上的钱竟然也是五元、十元的零碎纸钞,尽管只有500元,却是厚厚一沓。我认识这名男子,叫周志明,就住在我家附近。之前我们虽没有说过话,但他家的大概境况我有所了解:妻子离婚另组家庭,儿子正在读中学,周志明所在的单位改制,他买断工龄,靠每月几百元的低保金过日子。周志明说,这500元是他从生活费中一点点省下来的,已经积攒了三年。残疾人本来就是生活贫困的群体,他们想做事,却没有好单位愿意接收。想着他们为了安装假肢,一点点节省下自己的低保金,我的鼻子酸酸的,当即喊来市残联康复科长,请她看看我收上来的零钞。她也呆了一下,继而安慰我说:‚你回去找找领导,让区残联多给他们补贴一点,

有的城区就是这样做的,残疾人只需出200元。‛我默默点头,却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从事这项工作后,我的同情心让我的工作量多了很多,我学会了用卑微的心态在领导面前铺垫、妥协和争取。有过不被理解的委屈,很多次我想过放弃,但每每看到这些人因为我的努力可以生活得稍好一些,更有尊严一些,我就掩饰不住内心的欣慰。我知道,正是在与他们打交道的过程中,我找到了归属感和自豪感。无论是倾听、劝慰,或是尽一切努力去帮扶,我的精神始终是愉悦的。这种愉悦牵引着我,用百般耐心接纳他们,去抚慰他们的痛苦忧伤,促进他们不同程度的康复,让他们融入社会,做一个站着的人。

无障碍

早晨刚上班,办公室来了一位手捧锦旗的中年女子。女子单薄而瘦弱,精干而沧桑,是车站路社区残疾人刘永安的妻子。她展开‚感谢残联,送我阳光‛的锦旗交到我手上,十分腼腆地说:‚我早就想来送这面锦旗了,你们帮我家进行无障碍改造后,我家男人方便多了,心情也变得比以前开朗,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对我发脾气了,我真的很感激你们,感激你们为我家送来阳光!‛

接过她的锦旗,我百感交集,想起七月炎炎的太阳下,我头顶湿毛巾,楼上楼下,一家一家入户走访,调查摸底,确定十户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对象时的辛苦,忽然觉得那些曾经的艰难不值得记挂,那些辛苦的付出有了回报。我一下子明白了自己为什么宁愿苦着,累着,隐忍着,甚至流着泪,也仍然不离不弃地坚守这块阵地。我明白我的每一份辛苦,不是虚拟的数字游戏,不是华丽的词语堆砌,而是实实在在能够让这些残疾人及其

家庭感受到生活的乐趣,体验到生命的尊严。

刘永安的家,我反反复复去了十多次,从最开始社区干部带我入户调查,到后来独自带工程预算员为他家做施工预算,确定个性化的施工改造方案,再带施工队上门施工,施工过程中的督促,施工后的验收审计,每个工作流程我都全部参与。在一次次的上门走访中,我亲眼目睹了他们生活的艰难。一个下肢残疾人,五年前中风瘫痪后生活完全无法自理,只能依靠年老的母亲和在居民区做清洁卫生的妻子照料。每次上卫生间,需要两人一边一个架着他,从卧室到客厅进入狭窄的厨房,转三个九十度的弯后,再经过阳台,才能进入卫生间。每天这样来来回回,不知要走多少弯路,一家三口常常为此累得汗水淋漓,精疲力竭。好几次我上门走访时,正赶上婆媳俩一边一个扶着他从卫生间慢慢移步出来。

今年七月份,我们将他家列为十户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对象后,先帮他家打通了客厅与阳台的墙,使他上卫生间有了一条宽敞的捷径,接着在他家卧室床头、客厅及卫生间安上不锈钢安全扶手,使他可以扶着安全扶手慢慢前行,家人只需在旁边照护一下就行了,然后为他配臵了轮椅和移动座便椅。座便椅就放在卧室的床头,到了晚上他就可以独自抓着卧室床头的安全扶手借力下床坐在座便椅上,再就是为他配臵了移动淋浴椅,原来洗澡只能坐大盆里的他,现在可以在家人的帮助下,舒舒服服地洗淋浴澡了。也正是这些家庭无障碍改造措施,使他的生活质量有了较大提高,他脸上开始有了笑容。

‚无障碍‛是指环境或制度的一种属性,即一切有关人类衣食住行的公共空间环境以及各类建筑设施、设备的使用,都必须充分服务具有不同程度生理伤残缺陷者和正常活动能力衰退者

残疾人能记别人吗篇二
《中残联领导向中外记者介绍残疾人事业开展情况》

中残联领导向中外记者介绍残疾人事业开展情况

录音实录:

主持人:国际残奥委会全会是国际残奥委顶级的会议,能够在北京召开是积极申办的结果。今天我们借北京承办国际残奥委会全会这个机会,请到了中国残联副理事长、中国残奥委员会常务副主席贾勇先生,为咱们做现场介绍。关注残疾人,让他们很好的融入社会,真正发挥作用,找到自身在社会当中的角色,这是我们作为健全人,也是一个健康社会应有的一项职能。现在,请贾先生介绍中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情况以及中国残疾人体育的发展状况。

贾勇:各位媒体界的朋友,主持人,大家上午好。作为一个交流与沟通的平台,这次残奥委的全会在北京召开,说明北京通过举办奥运会以及残奥会,包括参与者、组织者,以及志愿者都受到了很大的教育。但收益最大的可能是中国的残疾人事业。残疾人各方面的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观,这一条,我认为尤为重要。在座的媒体朋友不知道有多少人参加过当年的奥运会以及残奥会的工作,实际上有过接触会更深的感触到这一点。和大家角色和角度不同,实际上,我们作为残疾人事业的工作者,应该说经历了奥运会和残奥会,同国家体育总局的工作者一样,不仅仅是从业务的角度感受到了,像一些大的综合性的运动会,尤其是像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这样一个大的系统工程,带给残疾人事业和体育的影响力,而且我们也更深的感受到了北京残奥会留给中国残疾人事业和整个城市在意识观念上的改变。很荣幸能借这个机会向大家推介一下残奥会和残疾人事业之间的影响关系,也借此机会感谢各位媒体来进一步宣传中国的残疾人事业、残奥会对中国、北京留有的更深远的影响。从北京残奥会的召开到今天已经三年有余,我想从两个方面来谈。

第一个大的方面是残奥会对于中国的残疾人事业和中国的残疾人在遗产方面,通过奥运会这么大的一个综合性运动会留下的社会影响。从软的方面来讲,从人的意识改变、城市整体能力和沟通方面的交流有所提高,这一点我们从事残疾人事业的工作者可能感受更深一点。因为在大型运动会的组织当中,除了国家政府的重视,北京市委市政府也非常重视,因此在工作层面的交流里面,中国残联和各个中央部门、北京市的各个机构部门建立了非常好的合作关系。因为组委会的人来自四面八方,通过六年甚至七年的准备,在沟通和业务领域的开展方面,使更多的人了解到残奥会要做什么,能做什么,残奥会的成功举办对残疾人有哪些影响。

我觉得一方面是在人的意识方面,另一方面在物质方面。我们看到,从精神层面来讲,举办一次国际性的大型综合运动会对于大家了解残疾人、了解残疾人事业,走近残疾人、了解残疾人体育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尤其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准备残奥会的这几年当中,可能过去很多人没有接触过残疾人或者接触得很少,在了解残疾人的生活、残疾人的状况、残疾人事业方面可能过去留有很多空白,但是通过奥运会的集中报道和宣传,使全国、包括全世界更多的人,知道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能够举办奥运会和残奥会,在人文理念,在人道、人权推进方面都是一个非常好的宣传,残奥会的这个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不是说我们搞一个专项活动能够做到这么好的长远收效,使大家能够在社会上形成一种助残扶残的社会风尚,能够体现中华民族对扶弱助残的关注、对人权的关注,我觉得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因为中国现在有8300万残疾人,不仅仅是组织者在运动会过程中收获了感动,更多的是年轻的志愿者在和残疾人的交流当中、在和各国运动员和代表团的组织当中获得了更多的了解,增加了大家对残疾人、残疾人运动员、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关注。

同时,第三方面,对于运动员而言,运动员的参与可能是他永生难忘的。虽然残疾人体育事业是群众性的,在我们的定位里是群众体育的一部分。但是残奥会既然是运动会,就一定是以竞赛为中心的,没有成绩对于运动员来讲就不叫运动会了。但是这些运动员来自我们8300万的残疾人,他们是中国残疾人的代表,我觉得他们同样是有天赋的。有这样的机会,这些运动员把握机会,掌握命运,在运动会上表现非常出色。我们获得了89枚金牌,比赛成绩也是历次以来最好的一次。从84年到2008年,他们和中国的奥运大家庭一同进入奥运,展示了中国残疾人特殊的体育风采,这一点是非常难能可贵的。通过参加奥运

会这样一些赛事,对于他们的人生而言,运动员们得到的奥运金牌之外的东西可能更多。无论是在生活层面,教育层面,社会参与层面,以及在他今后的生活方面,这些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这是我们从人文方面,从精神理念方面得到的收获,除了社会的、人群的,也是我们在运动会中真正体现的这种多层面的感受,包括今后残疾人观,对事业的投入观,和对残疾人工作的认识观,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我想,这也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层面。

第二个大的方面,我想,从硬件和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方面。通过残奥会,我们看到,北京的城市变得更美丽了,北京的市民们笑容多了,北京的整个交通和无障碍设施健全了,步入了国际化、现代化的城市。文明程度的标识多了,无论是从机场进来,还是走地铁,再到公交,我们可以看到通过08年北京残奥会的举办,无障碍设施的改进,我想这是大家都能够看得见的。

第二,通过奥运会、残奥会的举办,北京有温馨之家,爱心花园,许多演变为社会的抚养机构,社会的关爱组织以及向社区机构发展。残疾人在这些机构与组织里面真正的得到了关爱与照顾。

第三方面,是这些参与者,在整个运动会以及社会的宣传下,参与了这样重大的活动,不仅仅是运动,通过电视、报纸以及各种媒体,让更多的人了解了残疾人创业的精神,而且这一系列的活动,使参与者和残疾人的意识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尤其是通过实际的参与,对于残疾人生活能力、认知度,以及方方面面的提高也是可以看得到的。在这条上,我可以举几个我们代表团的例子。有些运动员过去从来没有参加过这样大型的活动,通过体育锻炼尤其是训练的时候,使得运动员之间可以长时间的进行交流和认识,对于自身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和经历方面,发生了重大的、甚至根本性的变化。过去是你去动员他,希望他能来参与,通过这些活动来提高他的价值,挖掘自身发展的空间。通过参与这些大型的赛事,对这些运动员来说,参与运动、爱好体育是他们的权利。

另外一方面,在参与过程中,运动员也发掘了自身的天赋,体育、艺术在先期的选拔中是需要天赋的,不是说每一个条件好于刘翔的都可以成为刘翔,而对于残疾人来说也是一样的,很多残疾人是有体育天赋的。所以,在运动员的选材和训练方面,对于每个运动员来讲,他在相同的残疾类别里面拥有出色的表现也是靠自己刻苦的训练和天赋来换取运动会上的优异成绩。从这一点上看,运动员的要有爱好、天赋、拼搏和参与精神等方面的精神素质和身体素质。通过参与奥运会,对运动员自身潜力、人生价值的挖掘都是不容忽视的。在运动队的集体生活里,运动员需要自理生活,需要与社会沟通,过去可能或多或少在与社会接触过程中有些胆怯,但通过这样的一些活动,可以使他们从过去封闭的圈子和家庭里走向社会。可能刚刚参与集体活动的不敢讲话、不敢唱歌,但是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他可能会参加文艺活动。在短短的一段时间内一个人发生这么大的改变,实际上是因为交流不仅仅是我们健全人的需要,残疾人同样也有这样的需要。这就是由发展的观念去看待残疾人运动员和残疾人如何参与体育的重要性。因此,这样的活动对残疾人运动员的影响是深远的,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社会交际能力以及体育才识转化的能力都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残奥会对他们带来的自身转变是着实可以看到的。在第四个层面,从事业的角度看,残奥会是整个社会的事情,如果没有政府的重视和北京市市民的热情参与,没有这样有力的奥运组织机构,没有更多的人员关注,没有更多的志愿者参与,事业发展方面的损失可能会更大。平时我们的一些活动很难得放在国家体育馆、人民大会堂、国家会议中心,而实际上每个人都有这样的荣誉感和参与感。有这样大的活动和大的平台,让更多的人在中心的位置里见识到残疾人的表现,了解到这个事业的重要性。我们曾经想过组织更多的人去观赏残奥会。中央领导、常委每个人都看过比赛,每个场馆的爆馆程度不亚于奥运会,这也体现了来自中国各地的热心市民,从前期对于残疾人如何突破障碍参与体育的好奇心,到看到运动员如何表现,看到这是运动员自身的一个需要,通过这些活动了解了残疾人和残疾人事业,这是对残疾人事业看得见、摸得着的推动。

对于北京2008年残奥会留给意识、思想、精神层面的,以及物质方面的,建设发展方面的如此多的组织和关爱机构和无障碍设施,我们残疾人事业工作者的感受是比较深切的。各位记者朋友平时可能很难接触到有关残疾人的领域,残奥会对中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在康复、教育、就业、扶贫等方面的成就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例如,去年我们解决了残疾人驾车问题,这一点是几十年我们很想解决但一直没能解决的问题。去年亚洲残疾人运动会,在广州市的无障碍设施得到了展现。在交通领域,比如航空出现了相关条例,07年在准备奥运会的过程中,国家在政策、法律、条例方面增加了非常多的关心、关爱、扶助残疾人的特殊性政策。北京的最低生活保障方面,残疾人除了补助之外还有特补,这样的政策对于整个中国

的残疾人事业会有长久的推动性作用。残奥会准确地讲是残疾人事业的推动器,方方面面的收获都是非常大的。从参与者、组织者、志愿者和媒体的爱心人士对于这方面的关注,会带给残疾人更多的实惠和发展。大家在奥运会、运动队、整个残疾人体育方面还要了解哪些?

主持人:非常感谢刚才领导的介绍。刚才领导介绍每一句话我都感同身受,我们在筹备国际残奥委会全会的过程中,我也是第一次接触残疾人。残疾人和我们家里的老人是一样的,都是生活不方便、不能自理。我们先后去过几个残疾人活动中心,例如辅具中心,了解了残疾人如何如厕等。我认为,现在我国的辅具有些还处于国外引进阶段,还有的还没有普及,可能是由于价格、生产线的原因,很多残疾人仍然生活在不方便的环境下。我们还参观过残疾人康复中心,一个脑瘫儿童带给整个家庭负担。中国8300万残疾人,涉及到2.5亿的家庭。北京在财政方面支持比较多,除了普惠还有残疾人特惠,康复中心北京的孩子带的是进口的耳蜗,18万-25万元一个,全部由北京市政府负担;而5个外地的孩子明显康复水平不如北京的儿童,据老师讲,外地儿童由于没有福利保障,他们佩戴的是助听器或者是国产的耳蜗。北京的残疾人事业做得比较好,每个月有70个小时的肢体按摩训练。

贾勇:随着工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给人们造成各种残疾,对于这种状况以及残疾人事业,许多方面不是不人道,而是人们不知道。其次,残疾人为社会进步所付出的代价,随着工业的发展,社会逐步迈入老龄化,针对残疾人的无障碍施设会惠及全社会。

主持人:我们打算带这次来参加会议的残奥委官员及残疾人代表去参观北京的温馨家园。残奥会结束以后,北京市300个乡镇,街道和社区,每处设一个温馨家园,它可大可小,它集就业、托管和培训等功能与一体,社区里的残疾人可以坐在一起,或是做手工肥皂,或是做一些手工艺品,从而使他们感受到自己对社会是有用的,在一些地方,残疾人可以利用电脑,为一些民调公司做一些调查问卷及统计。从总体上来看,整个社会和政府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最让我震撼的是,刚才理事长介绍的,残疾人体育对于残疾人身心的影响。我参加了一个东城的社区体育活动,他们邀请了一个残疾人轮椅队列表演,在这些表演者候场时,我从他们旁边经过,他们并没有因为自己身体有缺陷,而是表现出自卑,相反,一个个精神十足,准备上场。因此,我认为,这次召开的残奥委全会至少具有两方面的意义,首先,帮助残疾人更好的融入社会,其次,这次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残疾人组织,312名残奥委代表参与这次全会,承办这样一次高级别的国际会议,有助于把北京建设成为一个多元、包容的国际化大都市。下面,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对领导进行提问。

问:请问,目前我国残疾人体育设施的状况怎么样?

答: 08年以后,中国残联成立了中国残疾人奥林匹克中心,占地357亩,其规模和质量得到了各方面很高的赞赏,公认为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残疾人体育设施。它不仅专供残疾人使用,而且对外开放。从它的建设到使用,都获得了一致的好评。目前,我们正在筹备2010年残奥会的训练,其中有四个项目是在这个中心进行的。平时,它作为会议的定点中心以及对外开放的一个设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08年之后,听障队伍也在这儿进行集训,也包括了我们参加国际特奥会冬季项目的队伍,这个中心里除了水上项目,马术项目和射击项目之外,其他项目均可进行。综合馆有6个,基本可以保障残疾人体育训练的要求,而且可以对外开放,使更多的人利用这个中心。整体上来讲,这一中心的利用率还是很不错的。由于没有交通停放的压力,这里还可以举行一些群众性的体育活动以及各个单位举办的活动。

除了中央的训练基地,还建成了北京市的训练基地,包括教育、就业、培训。目前全国各省市有这样的基地17个,其中体育的是一部分,有些地方还将特殊教育、康复、艺术体育教育、就业培训等都包括进来,目前这样的基地还有发展的趋势。举办一个全国运动会以后,对于全国的残疾人事业发展上留有一些物质资源和发展空间。过去我国的残疾人事业起步比较晚,基础也比较薄弱,在现有条件下通过举办大型活动为残疾人事业发展留有一片空间。在“十二五”规划中,国家也批准了服务体系和保障体系的建设,这两个体系如果没有基地发展,没有容身之地,谈何发展。将来在社区的爱心家园等社会组织同样也需要

这样具有影响力的大型活动来开辟空间。

问:残疾人运动员在赛场之外、在退役之后日常生活如何得到保障?

答:从定位上讲,残疾人体育是群众体育运动的一部分,因此参加残奥会是从很多残疾人运动员中遴选出来的佼佼者,但队伍仍然是业余的,我们称之为“中国残疾人体育运动代表团”的集训队去参加残奥会,但这些运动员来自各个分队,运动员不是专业运动员,所以这只运动员队伍来自社会工作者、机关、军人、企业,而多数是来自农村和自由职业者。运动会结束之后,有职业的还是要回到自己的工作上,自由职业的还是要自由择业。国家在奥运会时就提出了“两个奥运,同样精彩”这个口号,去年亚洲残运会也是这样,叫做“两个亚运,同样精彩”。因此,在政府对运动队的关注和扶助方面,除了训练投入,还很大程度上包括对运动员的奖励。很多运动员通过比赛获得优异的成绩,获得了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的生活保障。但这些运动员里面没有“一届运动会、一辈子不再干”的心理,都是希望能够更多的参与,但是运动寿命是有限的,因此更多的还是依靠开创新的生活来源。

问:残奥会之后残疾人运动参加人数增加了多少?

答:在“十二五”规划中也提到了增强残疾人群众体育普及率,实际上这也符合国家增强全民健身的要求。在中国残联这方面,主要负责国家队的组成、集训和国家级的活动。比如今年在浙江举办的国家残运会,至今也举办了8届,下一届将在四川成都举办,在全运会前一年各省市都要举办自己的运动会,在此之前各地县市要进行运动员选拔。因此,层层举办运动会,这样的运动会和参与人员比过去有大幅度增加。国际特奥会的运动员从过去的100万达到了125万;残奥方面,短短的三年时间内参与竞赛的人数累计超过了35万。如果加上平时的康复机构和社区的基层开展活动人员,虽然没有确切数字统计,但倍数远远超过过去提倡的在群众体育运动中残疾人体育运动要增加的数量。今年我们在天津举办了残疾人体育运动周,有集体项目,包括残运会的体育运动项目、奥运项目都很多,包括盲人乒乓球、飞镖、象棋,轮椅太极拳、龙舟,聋人参与的扇子舞等。在残奥日、残奥周的活动当中,累计做了17个省市的检查,每个省市在群众性体育运动、社区之间活动和组织层面的一些活动、比赛大大超于08年之前。08年是将经费主要用于保证残奥会等大型体育运动会的开展和准备上,但是现在从“十二五”拿出专门经费,新增加了30万用于培训和群体活动参与,这是“十二五”的一个目标。

问:北京奥残委要向日本、巴黎等国际化城市看齐,做到“走出去”和“请进来”,应该包括引进一些国外残疾人事业发展方面比较好的理念。比如,在英国可以看到很多公共设施,像地铁、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都可以看到残疾人专座,超市有残疾人专用卫生间。在这些方面中国未来有没有相关基础设施的规划?

答:我认为文明是一步一步来的,刚才贾理事长也提到,对残疾人事业的关注本身就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以前残疾人出门非常不方便,08年残奥会之后,北京的残障设施和残疾人的标识的确有突飞猛进的变化,而且现在残疾人敢于走出家门、融入社会,说明了他们的社会生活,城市的残障设施建设在进步。但是我们不能太心急,要求明天就赶超发达国家。我们政府不遗余力,科学有序制定的“十二五”规划,相信我们的残疾人事业会一步步走得更好。

在东京等大城市,残疾人轮椅的出行、盲人的出行都是无障碍的,导盲犬的使用率也很高,我们虽然也在普及,但是导盲犬的培训价格比较昂贵,普通的盲人大多还是在使用导盲杖。轮椅出行方面,北京在2008年奥运和残奥会之后,整个公共设施的改造和改建方面有了非常大的改观。

保障残疾人设施的利用方面是一个过程,但至少我们可以看到,在一栋新的建筑物建成时,无障碍设施是一票否决。残疾人驾车、出行方面也同样有很大的改观和提高,这是随着城市的进步和文明程度的提高而不断改进的。

残疾人能记别人吗篇三
《社区残疾人活动记录》

社区残疾人活动记录

社区残疾人活动记录

社区残疾人活动记录

残疾人能记别人吗篇四
《记自强不息的残疾人黎茂政》

记自强不息的残疾人黎茂政

黎茂政,家住永安市燕西霞岭,小时不幸患上青光眼,后引起双目失明,从那时起他就看不到精彩的世界了。从懂事时年起的漫长的日日夜夜里,他靠着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同厄运抗争,走出了一条特殊的人生轨迹。

他出生于农民家庭,靠摸着种过田,收入极低,生活在温饱线下。2003年,自强不息的他再也不想过靠耕种一亩三分田只能维持温饱生活的日子,立志要改变自己的命运,于是他在霞岭楮历坑承包了400多亩荒山用来种植红竹。2004年经人介绍和福建林学院的林博士及中科院的张生博士联系上,在他们的帮助下,开始规划他这400多亩荒地的使用。从那时起,黎茂政起早摸黑,带领亲人朋友的热心人一起开劈荒山,在较陡山上挖穴种竹,沟谷地整地植苗。经五年多来的艰苦创作,于2009年终于有了产出,把竹苗和草珊瑚苗卖到了上海、杭州、井冈山。2010年他盆载的草珊瑚苗还种进了世博会香港馆。如今,他的苗木基地初见规模,目前种有红哺鸡竹350多亩(其中在楮历坑坑150亩,大湖100亩,洪田100亩),四方竹200多亩,花斑竹、橄榄竹、光箨绿竹、实生毛竹、花孝顺竹等各有30多亩;育有草珊瑚苗10多亩、竹柏苗8亩、金丝楠20万株、紫玉兰15万株、红枫15万株;名贵中草药多花黄精、黄花远志的繁殖与育种正在实验中,今年约创产值八万余元,并且带动四个残疾朋友长期在基地就业。为残疾人树立了自强不息的榜样。

在人生的里程中,他成功地翻越了一座大山, “残疾人和健全人一样,同样能够驾驭命运,能够创造出生命的奇迹!”在今后的路程中,我会继续努力,奋力拼搏!”“在此感谢党和政府给予我优惠的政策,感谢残联领导、燕西办事处各级领导特别是民政办粟主任给我的关心和支持!”在市残疾人表彰大会上,黎茂政感慨地说出了他的人生真谛和对党和各级政府的感激之情。

残疾人能记别人吗篇五
《残疾人使用购药卡记录》

制表:欧明刚审核:批准:

残疾人能记别人吗篇六
《残疾人学习记录表》

社区残疾人学习记录

十字街社区残疾人会议记录表

十字街社区残疾人来访来信登记表

残疾人能记别人吗篇七
《关爱残疾人活动记录》

关爱残疾人活动记录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yaoleikaoshi/214677.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