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患寡而患不均造句

| 中西医执业医师 |

【www.guakaob.com--中西医执业医师】

不患寡而患不均造句篇一
《语文必修4综合试卷》

期末复习资料(文言知识篇)

一、翻译

1.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译文:冉求,这不就是你的过错吗?颛臾从前是周天子让它主持东蒙的祭祀的,而且已经在鲁国的疆域之内,是国家的臣属啊,为什么要讨伐它呢

2.“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译文:尽自己的力量去负担你的职务,实在做不好就辞职。有了危险不去扶助,跌倒了不去搀扶,那还用辅助的人干什么呢?而且你说的话错了,老虎、犀牛从笼子里跑出来,龟甲、玉器在匣子里被毁坏了,这是谁的过错呢?

3.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译文:君子痛恨那种不肯实说自己想要那样做而又一定要找出理由来为之辩解的作法

4.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译文:我听说,对于诸侯和大夫,不怕贫穷,而怕财富不均;不怕人口少,而怕不安定。由于财富均了,也就没有所谓贫穷;大家和睦,就不会感到人少;安定了,也就没有倾覆的危险了。因为这样,所以如果远方的人还不归服,就修养文化道德使他们归顺;已经使他们来了,就使他们安心住下去。

5.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译文:现在,仲由和冉求你们两个人辅助季氏,远方的人不归服,而不能招徕他们;国内民心离散,你们不能保全,反而策划在国内使用武力。我只怕季孙的忧患不在颛臾,而是在自己的内部呢。

6.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译文:大王喜欢战争,那就请让我用战争打个比喻吧。战鼓冬冬敲响,枪尖刀锋刚一接触,有些士兵就抛下盔甲,拖着兵器向后逃跑。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住,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住。跑五十步的士兵凭跑了五十步耻笑跑了一百步的士兵,那么怎么样呢?

7.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译文:七十岁以上的人有丝绸穿,有肉吃,普通百姓饿不着、冻不着,这样还不能实行王道,是从来不曾有过的事。

8.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译文:富贵人家的猪狗吃掉了百姓的粮食,却不约束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打开粮仓赈救。老百姓死了,竟然说:‘这不是我的罪过,而是由于年成不好。’这种说法和拿着刀子杀死了人,却说‘这不是我杀的而是兵器杀的’,又有什么不同呢?大王如果不归罪到年成,那么天下的老百姓就会投奔到梁国来了。

9.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

役并寿。

译文:不到半年武昌的大革命因此而成功了。这次战役的价值,简直能使天地震惊,使鬼神哭泣,它将同武昌革命的战役一样长久存在。

10.七十二烈士者,又或有纪载而语焉不详,或仅存姓名而无事迹,甚者且姓名不可考,如史载田横事,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亦不能为五百人立传,滋可痛已

译文:七十二烈士,又有的有记载却说的不详细,有的仅有姓名而没有事迹,甚至有的连姓名都无法考证了,像史书上记载的田横的事迹,即使凭司马迂善于为游侠写传,也不能给(田横所带领的)五百人都写下传记,这就更能使人悲痛啊。

11.余为斯序,既痛逝者,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译文:我写这篇书序,既是沉痛悼念牺牲了的烈士,又把它作为凡是能够阅读这部书的国民们的一种勉励。

1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译文:落霞与孤雁一起飞翔,秋水和长天连成一片

13.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译文:傍晚渔舟中传出的歌声,响彻彭蠡湖滨,雁群感到寒意而发出的惊叫,回荡在衡阳的水边

14.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译文:苍天高远,大地寥廓,令人感到宇宙的无穷无尽。欢乐逝去,悲哀袭来,我明白了兴衰贵贱都由命中注定

15.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译文:年纪虽然老了,但志气应当更加旺盛,怎能在白头时改变心情?境遇虽然困苦,但节操应当更加坚定,决不能抛弃自己的凌云壮志。

16.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译文:使贾谊遭受委屈,贬于长沙,并不是没有圣明的君主,使梁鸿逃匿到齐鲁海滨,难道不是政治昌明的时代?只不过由于君子安于贫贱,通达的人知道自己的命运罢了。

17.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

译文:这就是常说的天地的正义之气,它常常以肃杀为心性。

18.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 译文:何况常常思考自己的力量所做不到的事情,忧虑自己的智慧所不能解决的问题,自然会使他鲜红滋润的肤色变得苍老枯槁,乌黑光亮的须发变得花白斑驳

附:新课标下的语文高考近几年在题型上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变化,文言文阅读的重要性得到的进一步加强,而文言文翻译的分值更是上涨到九分。期末考试一般会体现高考的这种精神,下面简要列举出文言文翻译的几种方法:

1.文言翻译的基本要求。

(1)译文要做到信、达、雅。“信”“达”“雅”是近代翻译家严复提出的衡量翻译外文好坏为标准,我们可以借用到文言翻译上。“信”就是忠实原文,不歪曲,不遗漏,不随意增减。“达”就是无语病,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雅”就是有文采,文义贯通。

(2)译文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就是严格按原文字句一一译出,竭力保留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力求风格也和原文一致。“意译”就是按原文表达的大意来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可采用和原文不同的表达方法。一般说来,应以直译为主,在难于直译时,辅以意译。

2.文言翻译的具体方法。

(1)保留。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年号、官名、书名等专有名词照原文抄录。

(2)解释。即联系上下文组成现代汉语常用的词语,是应用最普遍的方法。

(3)增补。即补出省略的语句或成分,文言句子中需要补出的成分主要有主语、宾语、谓语和介词。如果是词类活用,也要补译出来。

(4)删除。即删去同义连用的实词、虚词、偏义复词中的陪衬词等。

(5)调整。即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的句式,倒装句式主要有宾语前置、状语

后置、定语后置和主谓倒装。 注:考试中文言文翻译题会按点得分,一些重要实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文言固定短语、句子语气等都会成为得分点,所以大家首先要克服畏难情绪,尽量争取分数,遇到暂时不能理解的,也要善于联系前后文推敲判定,整体理解,切忌断章取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应当做到 " 词不离句,句不离段 " 来翻译文言句。

二、通假字

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 同 斑

2.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涂 同 途

3.予三十年前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 唱 同 倡

4.青雀黄龙之轴 轴 同 舳

5.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 砰湃 同 澎湃

三、词类活用

1.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来,使动用法,使------来

2.既来之,则安之 来,使动用法,使------来 安,使动用法,使------安定

3.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来,使动用法,使------来

4.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 惊,使动用法,使------惊愕 泣,使动用法,使------哭泣

5.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 传,为动用法,为------写传记

6.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 光大,使动用法,使------光大

7.襟三江而带五湖 襟,意动用法,以------为衣襟

带,意动用法,以------为衣带

8.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下,使动用法,使------放下

9.雄州雾列,俊采星弛 雾,名作状,像云雾一样 星,名作状,像流星一样

10.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交,动作名,交接处

美,形作名,有才华的人

11.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

腾,使动用法,使------腾空 起,使动用法,使------飞起

12.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美,形作名,美好的事情 难,形作名,难得的事情

13.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屈,使动用法,使------屈身

窜,使动用法,使------逃窜

14.欧阳子方夜读书 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15.如波涛夜惊 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四、古今异义

1.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国(古)诸侯的封地;(今)国家

家(古)大夫的封地:(今)家庭

2.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有事(古)用兵;(今)有事情要做

3.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以为(古)把------作为;(今)认为

4.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河(古)黄河;(今)河流

5.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望(古)不会希望;(今)没有希望

6.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养生(古)供养生者;(今)

7.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以为(古)把------作为;(今)认为

五、一词多义

过 无乃尔是过与 责备,动词

且尔言过矣 错误的,形容词

是谁之过与 过错,名词

于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 介词,引出对象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介词,从++在

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介词,引出对象

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介词,在

寡人之于国也 介词,对于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介词,比

是 无乃尔是过与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是社稷之臣也 系词,表判断,是

是谁之过与 指示代词,这

夫如是 指示代词,这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指示代词,这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指示代词,这

之 且在邦域之中 结构助词,的

夫子欲之 代词,代攻打颛臾

是谁之过与 结构助词,的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代词

既来之,则安之 代词

寡人之于国也 助词,用于主语和介词结构间,表示强调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结构助词,的

填然鼓之 助词,凑足音节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结构助词,的++助词,凑足音节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结构助词,的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代词,这样的事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结构助词,的++结构助词,的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结构助词,的++代词++结构助词,的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代词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结构助词,的

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 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吾党菁华,付之一炬 代词,代菁华

则斯役之价值 结构助词,的

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悚然而听之 代词

又如赴敌之兵 结构助词,的

但闻人马之行声 结构助词,的

汝出视之 代词

盖夫秋之为状也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 代词

乃其一气之余烈 结构助词,的

是谓天地之义气 结构助词,的

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 结构助词,的

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奈何以非金石之质 结构助词,的

念谁为之戕贼 指示代词,这些

如助予之叹息 结构助词,的

不患寡而患不均造句篇二
《2012新高二蓝色时光暑假作业 语文》

语文答案并不是全都一样,抄之前一样要先看好再抄。那些阅读理解都是一样的,可以放心地抄。还有综合测试没有,要自己写。专题一基础集训:DCCCB CDCDB CB高考衔接集训:DCDAAC专题二基础集训:1.学生综合素质降低/尊重学生又减轻负担2. (1)①留守儿童渴望得到父母关爱;②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突出。(2)示例:留下你的关爱,守护他(她)的心灵。 3.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4. 洗完衣服的少女拎着水桶,踏着月色,从婆娑的竹林间穿过,伴着银铃般的笑声,叽叽喳喳的打闹着归来。5.欲扬先抑。并使用反语与夸张,“每一个字眼”“唯一的缺点”说明汽车性能极其好。令人印象深刻,起到很好的广告宣传效果。6 、(1)读书可以滋养心灵,可以开启智慧,可以愉悦性情,我们不应该简单的把读书和分数挂钩,那也太急功近利了。(2)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我们如果光盯着分数,那恐怕有点小家子气了吧。 7.(1)教育部与央视围绕更改CCTV展开争论。(2)我认为应该保留CCTV。这是一个传统,是央视发展的见证性标志,意义重大。尽管以英文形式出现,但中外文化交流频繁,融合一下又有何不可呢?8.(1)一个人专一专心种树成;另一个人,贪心种树多,一事无成。(2)人生逢事不贪心,专一付出才能有成果。高考衔接集训1.(1)地球一小时,造福千万世(2)出行自行车,环保小行者2、5 3 13、(1)节日文化相互交融(2)正确引导,健康过节。所谓“节日”,就是一种纪念性的日子,过节就是精神的洗礼。不论是过中国的传统节日,还是过外来的“洋节日”,都可视为文化的折射与传播,我们应该“取其精华”,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精神家园更加温馨。每一个对节日的看法与过法的不一样,我们应该加以正确引导,让那些节日过得更加健康,更有意义。4、抬眼望去,没有红叶谷的缤纷,没有盘龙山的造化,也没有巫山的迷幻,朴素简单。墨绿中交织着枯黄,黑灰里透露着淡彩。暮色渐临,南山只是隐隐地把轮廓显现,泰然叹出古朴,描摹出这脉悠然,毫无做作之态、违心之感.5、抬升 侵蚀 崩塌 溶解6、上海世博会成功举办,让整个世界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墨西哥湾的原油泄漏,是我们的绿色地球有一次遭遇严寒。专题三基础集训1.西风劲草,落日暮云,高天归鸟,何等苍茫、壯阔!大自然的壮阔正衬托出诗人的胸襟。塑造了一位虽年事渐高,仍不倦为国事四处奔忙,矢志报国的志士形象,一位忧国忘家的政治家形象。2.(1)绦

镟(2)①形象生动,寓意深远,②托物言志,卒章显志,③借用比拟,描写传神,用词巧妙,抒发了诗人疾恶如仇的激情和凌云的壮志。3.(1)两首诗中的采莲少女都热爱劳动,辛勤劳作。王诗中少女美丽、欢乐,充满青春活力;白诗中少女羞涩、纯真,情感真挚。(2)王诗:欢悦,白诗:惊喜。4. 上片妙笔描绘荷叶之芳姿,富有情趣。重点写荷叶之形,开头三句写开放的荷亭亭玉立向远处铺展的情景。“有遗簪”三句写刚出水面之嫩叶卷曲未伸展的情景,上下兼顾。“鸳鸯密语”以下写荷叶给自然界带来的欢欣及对荷叶的怜惜之情。1.“屠”拟人的手法,把“热”人格化,不但突出了暑热,而且有力地表现了诗人恨暑热的情感。“着翅”想像的手法,以落日穿上翅膀飞上山来反映暑热,生动形象,增强表达效果,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力。2.“空”,“落”生动形象的展现了寂静的凉秋之夜,空山寂静能听到松子落地声的画面,词句是想象出来的,使眼前景和意中景同时并列,使怀人之人和所怀之人两地相连,进而表达了异地相思的深情。3.“深藏”既是客观景物的描写,写出了浓密翠绿的叶子笼盖下的几点海棠蓓蕾微红的情景;又是主观意愿的体现,体现海棠花珍惜春光、不轻易吐艳的意愿。4.(1) 诗人分别从视觉、听觉和触觉的角度描写初夏之景:写看到了枝叶繁茂的槐树,高大的柳树,水花散溅到荷叶上,像珍珠那样圆润晶亮的景象;听到了浓绿深处的新蝉鸣声乍歇;感受到了怡人的和风。(2) 榴花本是静物,但用了一个“燃”字,又使它仿佛动了起来,化静为动。表现了石榴花色的红艳,突出了石榴的生气。烘托女主人公的喜悦心情。1.三四句用了反衬手法,以乐景写哀情,衬托得梁园更加萧条。2. ①以动衬静,诗歌头两联写出了环境的安静,第三联取两个生活片断写出了半山园主人安静悠闲的生活,在此宁谧的氛围里,突然传来清脆悦耳之声,更衬托出诗歌境界之幽。②情景交融,从“惟有”“好音”可以看出,诗人对半山生活的喜爱之情。3.(1) 对比。将芍药与牡丹对比,两者的遭遇悬殊,牡丹在中原沦陷区的洛阳,无人欣赏;芍药在南宋境内的扬州,为万人所欣赏。(2)借物抒情,将人的愁思和花的命运完全融合在一起,含蓄地劝诫人们:不要再提中原旧事,多说无用,只会让牡丹多一层愁意。这里的“花”,既是牡丹,又是遗民的形象,作者说“怕花愁”,其实是说自己心中为中原未能恢复而忧愁。4.拟人,把山拟人化,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山的有情,反衬人的无情,郡城周遭,有家已不能归,有国已不能奔,因而

绝望的痛切与郁积的愤激交织在一起,怎不叫人肝肠摧折。1. (1) ①指自然的风寒——二月的巴陵,春寒未尽,日日有风,料峭刺骨。②更主要的是指社会的风寒——金兵南侵,朝廷风雨飘摇。这尤令躲避战乱,漂泊异乡的作者难以忍受!(2) 通过描写海棠“不惜”污损“胭脂色”,傲然“独立”于“春寒未了”的“蒙蒙细雨”之中,塑造出海棠美艳绝伦的姿容,表现了海棠与“风”“寒”斗傲的孤高绝俗精神。其中寄托了作者孤高拔俗的人格自许。2. 李白诗:抒发了潇洒豁达的豪情逸兴,作品体现了诗人豪放飘逸的浪漫主义诗风。杜甫诗:抒发怀才不遇、昔日抱负成泡影的孤独悲凉心境和对战乱的哀愁。作品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现实主义诗风。3.(1)前者寓指偏安一隅的南宋尚能沉迷于逸乐中;后者寓指元军南侵,作者处于逃难漂泊之中了。(2) 比喻。表现词人无可奈何、万念俱灰的绝望心情。4. 秋日远山传来寺庙悠长的钟声,茫茫楚天挂上了霏霏雨幕,苍凉黯淡的傍晚景色烘托出诗人思家念亲的孤寂、凄凉的情感;尾联诗人用反衬手法,写一只失群的小鸟飞往家乡广陵方向,鸟飞东南,离巢愈近;而诗人离家漂泊,去亲愈远,这更引起了诗人满腹的思乡愁绪。高考衔接集训1. (1)①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2)①一句一个场景;②以景写情,情景交融;③对仗十分工巧。2.(1)①(客观)视觉的阻隔:江水、烟树隔断归路;②(主观)情感的阻隔:思念之情无法传递。(2)答案一:上片前两句实写远望不见江东路,引起后两句梦中相见慰孤独的虚写(想象);想象中的相见反衬了现实中的孤独。答案二:下片前两句实写灯前写信无人传,引起后两句错过大雁传信时的虚写(想象);想象中的暮秋雁断烘托了现实中的情感阻隔。3. (1)橘柚香。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2)情别知音,借酒浇愁;凄凄风雨烘托悲凉的心情(3)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4.(1)思念故土、有家难归的悲伤。  (2)不矛盾。因为在诗人看来,即便故园没有战火,但国土沦丧,南北分裂,所以送友人归京时,触景生情,心中难免生出一段忧国之愁。5. (1)秋已来临,燕子将要南飞,一年恍若一梦。梧桐经一场雨打,已与昨晚的不同了。作者借燕子、梧桐在雨中的感受,表达了自己怀旧、失落的感情。(2) 同意。虽然诗题是“雨”,但作者却不是正面描写雨势、雨景,而是通过写动植物和

人在雨中的感受来写雨,这就给人一种若即若离的感觉。6.(无原题,古项羽答案)(1)茂盛,亭亭玉立(2)一个“瘦”字,显示的是花的憔悴,暗示的则是花的失意之深,既摹形又传神,恰切地传达出了凄清寂寥的情愫,具有一种深入人心的力量。写花写景,自是在写人。所谓佳人,黯然独立,令人怜爱。(3)不赞成。词人遣词造句,“秀、静、瘦、远 ”字字含情。若改为“腻”字,意虽同物,而境界全无。7.:(1)①首联睹物思人,由“尘满琴”想到“故人日已远”;②颔联写因故人不在而独酌无趣;③颈联写夜深露重表达思念时间之久;④尾联写身边一切都能触发情思,表达思念之深。(2)①空阔、幽清、寂静;②孤独、寂寞(孤寂)、感伤8.)(1)阴森森的树丛中隐约露出几所古寺,山下散落着宛如棋盘的水田,天空中偶尔掠过一只小鸟,夕阳西下,炊烟里也带着丝丝寒意。(2)诗人留连忘返、依依不舍,决定等待冬日雪花漫天时,再来观赏这与其庐舍相近的佛门圣地。抒发了诗人宁静淡泊,超然物外的情怀。9..⑴①连用名词,组成一组意象群,勾勒了一幅死寂、萧疏之景。②对仗工整,使全曲具有整散结合的特点。③景中寓情,“废”“静”两字意蕴深厚,奠定了全曲感伤的基调。⑵问句一转,便由废圃扩及整个西湖、整个历史兴衰、人世沧桑,抒写昔盛今衰、人生无常的慨叹。10.(1)①借景抒情,借荒城、寒天、净山、暮日、长河等凄清景象,传达了作者感伤之情;②直抒胸臆,颔联直接点出“伤离”、“愁”的情感;③细节描写(动作描写),以伫立河边的细节,表现作者对友人的不舍。(2)相逢时的欢愉,分别时的愁苦,分别后的惆怅。((3)答案一:“犹”字好。(孤舟远逝,作者仍然伫立原地,目送远去的朋友。“犹”字侧重表现伫立时间之长,以及作者主观上的不愿离去,写出了不舍的深情。答案二:“空”字好。“空”字表明朋友的孤舟在视野中已经消失,作者空对无际的天水。“空”字侧重表现出作者失神落魄的神情,更强烈传达出作者对友人离去的惆怅、失落之情。专题四课内名句填空:1.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3.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4.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5.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6.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

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7.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8.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9.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0.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11.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12.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13.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14.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15.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16.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17.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18.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19.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20.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21.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2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23.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24.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25.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26.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27.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28.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29.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30.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31.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32.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课外名句积累:1.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要看近却无。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4.默而知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5.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7.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8.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9.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0.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1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1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13.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14.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1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16.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17.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18.他山之石,可以攻玉。19.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20.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2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22.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2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24.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25.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26.日出江花红胜

不患寡而患不均造句篇三
《120个文言实词词义及课文例句1》

120个文言实词词义及课文例句(1-8)

第一部分:(爱 安 被 倍 本 鄙 兵 病 察 朝)

1、爱:

义项:①喜爱,爱护;②怜惜,同情;③吝惜,舍不得。

例句:

第一册: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触龙》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过秦》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同上)

第二册: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阿房》

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同上)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六国》

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项脊》

第三册: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愚溪诗序》

第四册:上于盆而养之,蟹白栗黄,备极护爱,留待限期,以塞官责。《促织》 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风鬟雨鬓。《柳毅》

舅姑爱其子,不能御。(同上)

第五册: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齐桓》

第六册:(无)

2、安:

义项:①安稳,安定,安全;②安逸,安乐;③安心;④安放,设置(后起意义);⑤疑问代词。什么,什么地方;⑥怎么,哪里。

例句:

第一册:如寡人者,安与知耻?请姑无庸战!《勾践》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季氏》

既来之,则安之。(同上)

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同上)

项王曰:“沛公安在?” (同上)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归去》

第二册: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谏太宗》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同上)

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同上)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六国》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五人》

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病梅》

第三册: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

第四册:毅谓夫曰:“洞庭君安在哉?” 《柳毅》

毅良久稍安,乃获自定。《柳毅》

第五册:(无)

第六册:在尘埃之中,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报任安》

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屈原》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

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尚安事客?(同上)

3、被:

义项:①被子;②覆盖;③施及,加于„„之上;④蒙受,遭受;⑤介词,表示被动;⑥音同“披”,披在身上或穿在身上。

例句:

第一册:(无)

第二册: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五人》

第三册:(无)

第四册: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促织》

公,乃陌上人也,而能急之。幸被齿发,何敢负德!”《柳毅》

第五册:(无)

第六册: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屈原》

其次关木索、被楚受辱。《报任安书》

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同上)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同上)

4、倍:

义项:①一倍,加倍;②背向,背着;③违背;④背叛,反叛。

例句:

第一册: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叩关而攻秦。《过秦》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

第二册: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六国》

第三册至第六册均无

5、本:

义项:①草木的根或茎干;②根源,来源;③根本、基础的东西;④特指农桑业;⑤本来的,原来的;⑥副词,本来。⑦根据,掌握;⑧自己一边的,现今的;⑨底本,版本;○10本钱(后起意义);○11封建社会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后起意义);○12量词。株,棵,丛,撮。

例句:

第一册:(无)

第二册: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

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病梅》

第三册: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陈情》

第四册:(无)

第五册:盖亦反其本矣!今王发政施仁,„„《齐桓》

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同上)

第六册: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屈原》

6、鄙:

义项:①边疆,边远的地方;②庸俗,浅陋;③看不起,轻视;④谦词,谦称自己。 例句:

第一册: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

第二册:敢竭鄙诚,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滕王》

第三册至第五册无

第六册: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报任安》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

7、兵:

义项:①兵器,武器;②用兵器伤害人;③军事,战争;④军队;⑤兵士。

例句:

第一册: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同上)

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瘳、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过秦》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同上)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同上)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同上)

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同上)

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鸿门》

第二册: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六国》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同上)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伶官》

第三、四册无

第五册: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齐桓》

第六册: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廉》

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同上)

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屈原》

当是时,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

嬴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内,力能窃之。(同上) 公子即合符,而晋鄙不授公子兵,而复请之,事必危矣(同上)

勒兵,下令军中(同上)

8、病:

义项:①病,生病;②筋疲力尽;③毛病,弊病;④担心,忧虑。

例句:

第一册: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宦其子;《勾践》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 《触龙》

第二册: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项》

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五人》

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病梅》 而江浙之梅皆病。(同上)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同上)

第三册: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陈情》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同上)

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乎《祭十二》

呜呼!汝病吾不知时

第四册:而病寻作,余既乞归,恐进之亦兴阑矣。《虎丘》

第五册: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齐桓》

第六册:相如每朝时,常称病。《廉颇》

9、察:

义项:①观察,仔细看;②看清楚;③考察;④考察后予以推荐,选举。

例句:

第一册: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寡人》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兰亭》

第二册: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石钟》

第三册: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陈情》

第四册:(无)

第五册: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齐桓》

第六册: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

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信陵》

10、朝:

义项:①音同“招”,早晨;②音同“招”,一日,一天;③朝见;④接受群臣的朝见;⑤朝廷;⑥拜见;⑦官府的大堂;⑧朝代;⑨一代君主统治的时期。

例句:

第一册: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烛之武》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邹忌》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强国请服,弱国入朝。《过秦》

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同上)

第二册:朝歌夜弦,为秦宫人。《阿房宫赋》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项》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

第三册:逮奉圣朝,沐浴清化。《陈情》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第四册: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逍遥》

第五册: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齐桓》

第六册: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廉颇》

注:本资料文言实词为教育部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必须掌握的120个文言实词,其义项主要来自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98年版),少数义项从西安出版社出版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2004年修订版)补充。

第二部分:(曾 乘 诚 除 辞 从 殆 当 道 得)

11、曾

义项:①音同“增”,指与自己隔着两代的亲属;②副词。用来加强语气,常与“不”连用,可译为“连„„都„„”;③曾经;④通“层”。重叠。

例句: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触龙说赵太后》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赤壁赋》

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信陵君》

12、乘

义项:①驾车,驱马拉车;②乘船;③登,升;④趁着,凭借;⑤压服,欺压;⑥追逐;⑦计量,计算;⑧计算的一种方法,即算术中的乘法;⑨shâng(剩)。量词,古时一车四马叫“乘”;○10乘车驾四马,所以“乘”有时作为“四”的代称。○11顶着,冒着。 例句:

夫越国,吾攻而胜之,吾能居其地,吾能乘其舟。《勾践》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触龙》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

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石钟山》

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登泰山记》

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祭十二郎文》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

13、诚

义项:①真心,不虚伪;②确实,的确;③表示假设,相当于现代汉语“果真”。 例句: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邹忌》

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谏太宗》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同上)

敢竭鄙诚,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滕王阁》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六国论》

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卒保余年《陈情》

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祭十二郎》

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同上)

唯恐道途显晦,不相通达,致负诚托,又乖恳愿。《柳毅传》

悲泗淋漓,诚怛人心。(同上)

顽童之为是心也,诚不可忍;然汝亦太草草。(同上)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齐桓晋文之事》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同上) 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报任安书》

“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屈原》

14、除

义项:①台阶;②清除,去掉;③修治,修整;④任命,授职;○5扣除;○6流逝,过去;○7除了,除非。

不患寡而患不均造句篇四
《考纲要求的120个重点文言实词及例句翻译》

考纲要求的120个重点文言实词及例句翻译

1.爱,ài

(1)名词,恩惠

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等到子产死去,孔子听说这件事后,流着眼泪说:"他是古代为我们留下来的恩惠啊。"

(2)动词

①给人恩惠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史记·陈涉世家》)

--吴广平素给人恩惠,士兵有很多肯为他所用。

②喜爱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韩愈《师说》)

--喜爱他的儿子,选择良师教他们。

③怜惜,同情

爱其二毛,则如服焉。(《左传·子鱼论战》)

--怜惜那些鬓发斑白的老人,还不如向他们投降。

④吝惜,舍不得

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齐国虽然不算广大富裕,但我怎么会吝惜一头牛呢?

⑤通"薆",隐蔽,躲藏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邶风·静女》)

--躲藏起来不见面,(急得我)抓耳挠腮来回走。

(3)形容词,吝啬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百姓都认为您是吝啬啊。

2.安,ān

(1)形容词

①安全,平安

谢庄遂安。(《冯婉贞》)

--谢庄于是就安全了。

②安稳

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在风雨中像大山一样安稳。

③安定,舒适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季氏将伐颛臾》)

--不担忧(东西)少而担忧分配得不均匀,不担忧贫穷而担忧社会不安定。

(2)动词

①安身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左传·曹刿论战》)

--使人安身立命的衣物食品,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出来分给别人。

②安置

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三国演义·失街亭》)

--离山十里有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地。

③抚慰,安抚

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如果刘备和(刘表的儿子及部将)那些人同心协力,上下一致,就应该加以抚慰,和他们结成同盟好友。 ④使......安定

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使他们到来之后,就要使他们安定下来。

⑤安心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琵琶行》)

--我调出京城做官二年来,感到坦然安心。

(3)疑问代词,怎么,哪里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史记·鸿门宴》)

--我对死尚且不躲避,一杯酒哪里值得推辞呢?

3.被,读音一:bâi

(1)名词,被子

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训俭示康》)

--外面很有一些人讥笑您,(说您)就像公孙弘盖布被子一样(做假骗人)。

(2)动词

①覆盖

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大雪飘过岭南,覆盖了南越一带好几个州。

②遭受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论积贮疏》)

--世上有灾年和丰年,是自然界的规律,禹、汤这样的贤君也曾遭受过。

(3)介词,表示被动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列传》)

--诚信却被怀疑,忠贞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恨吗?

读音二:pī,通"披"

①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史记·陈涉世家》)

--将军您亲身穿着坚固的铠甲,拿着锐利的兵器,攻打无道暴虐的秦王朝。

②披散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史记·屈原列传》)

--屈原来到江边,披散着头发,在水边一边走一边吟咏诗句。

4.倍,bâi

(1)动词

①背向,背着

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史记·淮阴侯列传》)

--按照兵法,(布阵时)应当右面靠着山陵,前方和左面靠着水泽。

②违背,背叛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史记·鸿门宴》)

--希望您详细的(对项王)说明我是不敢背弃他的恩德的。

③加倍

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五蠹》)

--即使加倍赏赐,屡次的惩罚也还是不能避免祸乱。

(2)数词,一倍

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孙子·谋攻》)

--十倍于敌就包围他们,五倍于敌就攻打他们,一倍于敌就设法分散他们的力量。

(3)量词,照原数加一次

然言其户口,则视三十年以前增五倍焉。(《治平篇》)

--可是说到那住户和人口,就比三十年以前增加了五倍了。

(4)副词,更加,倍加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自一人在异地客居,每到佳节更加思念亲人。

5.本,běn

(1)名词

①草木的根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

--希望树木长得高的,一定要使它的根扎的稳固。

②根本,基础

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齐桓晋文之事》)

--如果您要实行仁政的话,那么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求得解决)呢?

③本业,常代指农业

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论积贮疏》)

--如果督促(那些弃农经商的)百姓,叫他们回到农业上来,都从事农业生产。 ④书本,稿本,版本

今存其本不忍废。(《〈指南录〉后序》)

--现在还保存那底稿,舍不得丢掉。

⑤本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

是无难,别具本章,狱词无易。(《狱中杂记》)

--这没有什么困难的,另外准备一份奏章,审判书的内容并不改换。

(2)量词

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活板》)

--如果印几十几百几千本,就非常快了。

(3)动词,推究本源,考查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

--还是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都由于人为的原因呢?

(4)副词,本来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出师表》)

--我本来是平民百姓,在南阳种地为生。

6.鄙,bǐ

(1)名词,边界,边远的地方

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蜀地的边邑有两个僧人。

(2)动词

①以......为边界(边邑)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

--越过别的国家,把遥远的地方当作自己的边邑,您知道那是很难的。

②轻视,瞧不起

孔子鄙其小器。(《训俭示康》)

--孔子瞧不起他的器量狭小。

(3)形容词,鄙陋,见识浅,庸俗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

--那些做官的人见识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7.兵,bīng

(1)名词

①兵器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过秦论》)

--收取天下的兵器,把它们聚集到咸阳。

②士兵

未几,敌兵果舁炮至。(《冯婉贞》)

--不久,敌兵果真抬着炮来了。

③军队

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廉颇蔺相如列传》)

--想不给,又担心秦国军队来攻打。

④战争

兵旱相乘,天下大屈。(《论积贮疏》)

--兵灾旱灾一个接一个到来,天下的财富极度匮乏。

⑤战略战术,用兵策略

故上兵伐谋。(《谋攻》)

--所以最好的用兵策略是攻破对方的计谋。

8.病,bìng

(1)名词

①重病

君之病在肠胃。《扁鹊见蔡桓公》

--您的病在肠胃之中。

②弊病,缺点

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训俭示康》)

--人们都笑话我固执,不大方,我不认为是毛病。

(2)动词

①生病

今而后我将再病,教从何处呼汝耶?(《祭妹文》)

--今后我如果再次生病,让我从哪里去叫你呢?

②使......成病态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病梅馆记》

--以把梅弄成奇形怪状,弄成病态作为职业来求取钱财。

③担心,忧虑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

--君子只担心自己无能,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

④责备,羞辱

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训俭示康》)

--古人把俭朴认为是美德,今人却因为俭朴而讥笑羞辱人家。

(3)形容词

①困苦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如果我不做这个差使,早就困苦不堪了。

②疲劳

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揠苗助长》)

--今天我太累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

9.察,chá

(1)动词

①观察,仔细看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我)慢慢地观察它,就(发现)山下都是石洞和石缝。

②看清楚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齐桓晋文之事》)

--视力足以看清楚秋天野兽身上毫毛的细梢,却看不见成车的柴草。

③详审,考察

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赤壁之战》)

--刚才考察众人的议论,完全是想要损害您的。

④了解,弄清楚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了解清楚,也一定按照情理去办。

⑤考察后加以推荐

前太守逵察臣孝廉。(《陈情表》)

--先前一个叫逵的太守考查并推荐我为孝廉。

(2)形容词,精明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东方朔《答客难》)

--水清澈到了极点,就没有鱼了;人精明到了极点,就没有朋友。

10.朝,读音一:cháo

(1)动词,朝见,朝拜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廉颇蔺相如列传》)

--蔺相如每当上朝时,常常假托有病(请假)。

(2)名词

①朝廷

于是入朝见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于是入朝拜见威王。

②朝代,指整个王朝,也指某一皇帝的一代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当年刘备三顾茅庐,多次向诸葛亮询问天下大计,辅助两代君主,足见老臣心意。 读音二:zhāo

名词,早晨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三峡》)

--有的时候,早上从白帝城出发,晚上就能到达江陵。

11.曾,读音一:cãng

副词,表时间的过去,曾经,已经,才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白居易《忆江南》)

--江南好,那里的风景我过去曾经很熟悉。

不患寡而患不均造句篇五
《120个重点实词例句翻译》

120个重点实词例句翻译

1、爱

①爱护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师说》

译文:爱护他的孩子,(就)选择老师去教导他。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爱护) 《触龙说赵太后》

译文:父母疼爱子女,就应该替他们做长远打算。

②喜欢,爱好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 《阿房宫赋》

译文:秦统治者爱好繁华奢侈,人民百姓也都顾念自己的家。

③舍不得,吝惜,爱惜

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舍不得,吝惜)《齐桓晋文之事》

译文:齐国虽然土地狭小,我怎么至于吝惜一条牛?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 《六国论》

译文:如果当初韩、魏、楚三国各自爱惜他们的国土

④爱慕,欣赏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 《爱莲说》

译文:我却只欣赏莲花从污泥中生长出来而不沾染(污秽)

⑤恩惠

古之遗爱也(恩惠) 《左传》

译文:(子产执政之道,)正是古人遗留下的恩惠啊

⑥隐蔽,躲藏

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 《诗经静女》

译文:却隐藏起来找不到, 急得我搔头又徘徊。

⑦怜惜,同情

爱其二毛(怜惜鬓发花白的老人)(怜惜,同情)《左传》

2、安

①安全,安稳,安定

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译文:风雨无忧安稳如大山

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安全) 《失街亭》

译文:为什么把我放在安全清闲的地方。

谢庄遂安(安全、安定、安稳)《冯婉贞》

译文:谢庄于是安全了。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安全、安定、安稳)《季氏将伐颛臾》

译文: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不安定。 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 《六国论》

译文: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

②安抚,抚慰

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 《赤壁之战》

译文:就应当安慰他们,与他们结盟友好

③安置、安放

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失街亭》

译文:距离山十里地有王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寨。

④使---安

既来之,则安之(使---安定)《季氏将伐颛臾》

译文: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

⑤疑问代词:哪里,怎么

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 《赤壁之战》

译文:将军您迎顺曹操,想要得到一个什么归宿呢?

沛公安在(哪里)《鸿门宴》

译文:沛公在哪里?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怎么,哪里)《陈涉世家》

译文:燕子麻雀哪里知道大雁的志向呢?

⑥养生

衣食所安(养生) 《曹刿论战》

译文:衣服、食品这些养生的东西

3、被

读音一:bâi

①被子(名词)

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 《杨修之死》

译文:一天白天,(曹操)正在大帐中睡觉的时候,被子掉到地上了。

②覆盖(动词)

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译文:大雪越过南岭。覆盖了南越之地的几个州郡。

③遭受,遇到,蒙受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论积贮疏》

译文:年成有好坏(荒年、丰年),(这是)大自然常有的现象,夏禹、商汤都遭受过。 秦王复击轲,被八创(遭受,遇到)《荆轲刺秦王》

译文:秦王又击杀荆轲,(荆轲)受了八处伤。

④加

幸被齿发,何敢负德(加)《柳毅传》

译文:承蒙您的大恩大德,我怎敢忘记?

⑤介词,表示被动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屈原列传》

译文:诚信而被怀疑,尽忠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愤吗?

读音二:pī,通“披”

①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陈涉世家》

译文:将军亲身披着坚固的铁甲,拿着锐利的武器

②披散,披着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 《屈原列传》

译文:屈原走到江边,披散着头发沿着水边边走边吟唱

4、倍

①通"背",背叛,违背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 《鸿门宴》

译文:希望你(对项王)详细地说明,我是不敢忘恩负义的。

②一倍,加倍

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一倍,加倍) 《孙子•谋攻》

译文:有五倍(于敌人的兵力)就进攻他们,有一倍(于敌人的兵力)就设法分散他们 然言其户口,则视三十年以前增五倍焉。《治平篇》

③增加

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 《烛之吴退秦师》

译文:怎么能用灭掉郑国来加强邻国

④越发、更加、倍加

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译文:每逢佳节良辰,越发思念亲人

5、鄙

①边界地方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 《为学》

译文:四川的边境上有两个和尚,其中的一个贫穷,其中的一个富有。

②动词,轻视

孔子鄙其小器(轻视) 《训俭示康》

译文:孔子轻视他器量狭小。

③庸俗,见识浅,鄙陋

肉食者鄙(庸俗,见识浅,鄙陋)《曹刿论战》

译文:有权势的人目光短浅,缺少见识(,不能深谋远虑。)

④复合词:

鄙人

a自称的谦词

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史记•冯唐列传》

译文:冯唐谢罪说:“我这个鄙陋之人不懂得忌讳。”

b鄙俗,不开化的人

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荆轲刺秦王》

译文:北方蛮夷地区的粗陋人,没有见过天子,所以害怕

c乡下人

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史记•李将军列传》

译文:我见李将军,朴朴实实象个乡下人,口不善于言辞。

鄙贱:粗野而又地位低微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我这个粗野卑贱的人,不知道将军您宽容我到这个地步啊

6、兵

①兵器,武器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武器) 《过秦论》

译文:收缴天下的兵器,集中到都城咸阳

②用兵器杀人

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人) 《史记•伯夷列传》

译文:(武王)身边的人想杀死他

③战争,军事

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战争,军事)《论积贮疏》

译文:战争、旱灾相继而来,社会的财富极其缺乏

④士兵,军队

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士兵,军队) 《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赵国也准备了许多军队防备秦国,秦国不敢妄动。

起视四境,而秦并又至矣《六国论》

译文:。(可是第二天)起床向四境一看,秦国的军队又来了

⑤用兵策略,战略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 《孙子•谋攻》

译文:所以上等的用兵(策略)是打破(敌方的)计谋,其次是挫败(敌方的)外交, ⑥复合词:兵符

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兵符,复合词,古代调兵用的凭证)《信陵君窃符救赵》 译文:我(侯生)听说晋鄙的兵符常在魏王卧室之内

7、病

①疾病

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疾病) 《扁鹊见蔡桓公》

译文:您的疾病在肌肉和皮肤里面了,不及时医治将要更加严重

②生病

而江浙之梅皆病矣(生病)《病梅馆记》

译文:于是江苏、浙江的梅都生病了

③使成病态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使成病态)《病梅馆记》

译文:把梅弄成奇形怪状,弄成病态,拿这作为职业来赚钱

④困苦不堪,困乏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困乏) 《捕蛇者说》

译文:假使当初我不做这个差事,早已经困苦不堪了

⑤筋疲力尽

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筋疲力尽)《赤壁之战》

译文:用疲惫染病的士兵控制三心二意的军队

⑥毛病,缺点

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毛病,缺点) 《原毁》

译文:不如舜,不如周公,这是我的缺点。

⑦担心,忧虑

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担心,忧虑) 《子产告范宣子轻币》 译文:晋国范宣子执政,诸侯向晋国缴纳的贡品很重,郑国人深为这件事所苦。 ⑧损害

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损害) 《史记•货殖列传》

译文:一斗米,卖二十钱损害农人,卖九十钱损害从事工商业的人。

⑨责备、羞辱

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 (责备、羞辱)《训俭示康》

译文:古人把节俭作为美好的品德,现代人却用节俭来互相羞辱。

8、察

①仔细看,观察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仔细看,观察) 《石钟山记》

译文:我仔细地观察,原来山下都是石头的洞穴和裂缝

②看清楚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看清楚) 《齐桓晋文之事》

译文:眼力足以看清鸟兽秋天新生细毛的末稍,却看不到整车的柴草。 ③考察,审察

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考察,审察) 《赤壁之战》

译文:刚才我(鲁肃)察看众人的议论,(是)专门想贻误将军

④明察,了解,弄清楚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必以情(了解,弄清楚) 《曹刿论战》

译文:轻重不同的案件,我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一定依据实情处理

⑤考察后加以推荐

察臣孝廉(考察后加以推荐)《陈情表》

译文:推举臣下为孝廉

⑥精明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精明) 《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宫》

译文:水清澈到极点就没有鱼(生活在里面),人精明到极点就没有人跟随。 ⑦察察 ,洁净的样子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察察 ,洁净的样子) 《屈原列传》 译文:一个人,谁又能用清净洁白的身体,去受脏物的污染呢?

9、乘

读音一:chãng

①驾,坐,

乘犊车,从吏卒(驾车,坐车,骑马) 《赤壁之战》

译文:坐牛车,吏卒跟随

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驾,坐)《石钟山记》

译文:我单独和迈儿坐小船,到绝壁下面

②升,登

乘鄂渚而反顾兮,唉秋冬之绪风(登上)《涉江》

译文:在鄂渚登岸,回头遥望国都,对着秋冬的寒风叹息。

③趁着,凭借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趁着,凭借)《过秦论》

译文:趁着有利的形势和方便的条件,侵略诸侯各国,分割天下的土地。 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凭借,依仗)《宋书•宗悫传》

译文:希望能驾御长风踏破万里波涛

④冒着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冒着) 《登泰山记》 译文: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到达泰安。

读音二:shâng

不患寡而患不均造句篇六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词义及课文例句整理用(学生用)》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词义及课文例句整理

要求:先翻译句子然后再推断词义。

☆一、爱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 《阿房宫赋》

译文:秦统治者爱好繁华奢侈,人民百姓也都顾念自己的家

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

译文:齐国虽然不算广大富裕,但我怎么会吝惜一头牛呢?

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

6古之遗爱也(恩惠)

译文:(子产执政之道,)正是古人遗留下的恩惠啊

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

译文:躲藏起来不见面,(急得我)抓耳挠腮来回走。

☆二、安

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

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安全)《失街亭》

译文:为什么把我放在安全清闲的地方。

- 1 -

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

译文:这样之后才能睡一夜安稳觉

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 《赤壁之战》

译文:如果刘备和(刘表的儿子及部将)那些人同心协力,上下一致,就应该加以抚慰,和他们结成同盟好友。 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

译文:离山十里有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地。

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

译文:将军您迎顺曹操,想要得到一个什么归宿呢

7衣食所安(养生)

译文:衣服、食品这些养生的东西

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 (《季氏将伐颛臾》)

译文:使他们到来之后,就要使他们安定下来。

9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安全、安定、安稳)《季氏将伐颛臾》

译文: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不安定。

☆三、被

1世之有饥穰(ráng),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论积贮疏》

译文:年成有好坏(荒年、丰年),(这是)大自然常有的现象,夏禹、商汤都遭受过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

译文:诚信却被怀疑,忠贞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恨吗?

- 2 -

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将军您亲身穿着坚固的铠甲,拿着锐利的兵器,攻打无道暴虐的秦王朝。

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

译文:屈原来到江边,披散着头发,在水边一边走一边吟咏诗句。

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

译文:一天白天,(曹操)正在大帐中睡觉的时候,被子掉到地上了。

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

译文:大雪越过南岭。覆盖了南越之地的几个州郡

7幸被齿发,何敢负德(加)《柳毅传》

译文:承蒙您的大恩大德,我怎敢忘记?

☆四、倍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

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一倍,加倍)

译文:有五倍(于敌人的兵力)就进攻他们,有一倍(于敌人的兵力)就设法分散他们 3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

4焉用亡郑以倍邻(增加)

☆五、本

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

- 3 -

译文:大凡种植树木的特点是:树根要舒展

2盖亦反其本矣(根本。基础)

译文:还是返回到根本上来吧

3此之谓失其本心(本来,原来)

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

译文:现在还保存那底稿,舍不得丢掉。

5、是无难,别具本简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

译文:这没有困难,另外准备好给皇帝的奏章就行了。

6、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

译文:如果只印三、两本。

7、此之谓失其本心(天赋的善心)

译文:这就是所谓的丧失了他的天赋的善心。

8、本末倒置(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

译文:主次颠倒放置。

9、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推究本源,考查)

译文:还是推究他的成败过程都出自人为的原因吗?

☆六、鄙

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

译文:蜀地的边境上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一个富裕。

- 4 -

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

译文:浅陋低贱的人,不知道将军宽宏到这种地步!

3、鄙人不知忌讳。(鄙人,复合词,自称的谦辞)

译文:我不知道忌讳。

4、孔子鄙其小器(轻视)

译文:孔子轻视他气度小。

☆七、兵

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

译文:收缴天下的兵器,聚集来咸阳。

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士兵,军队)

译文:赵国也加强设置兵士用来等待秦国来袭,秦国不敢轻举妄动。

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

译文:所以上等的用兵策略在于用谋略(取胜),其次才在于用交战(取胜)。

4、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人)

译文:左右侍卫想用兵器杀他。

5、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兵符,复合词,古代调兵用的凭证) 译文:我(侯赢)听说晋鄙调兵用的凭证经常防在大王卧室内。

- 5 -

不患寡而患不均造句篇七
《高考120个重点文言实词附例句翻译

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大雪飘过岭南,覆盖了南越一带好

歌》) 几个州。

——在风雨中像大山一样安稳。 ②遭受 言实词及例句翻译 ③安定,舒适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积贮疏》)

1.爱,ài (《季氏将伐颛臾》) ——世上有灾年和丰年,是自然界的规

(1)名词,恩惠 ——不担忧(东西)少而担忧分配得不律,禹、汤这样的贤君也曾遭受过。 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3)介词,表示被动

遗爱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2)动词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等到子产死去,孔子听说这件事①安身 记·屈原列传》)

后,流着眼泪说:“他是古代为我们留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左——诚信却被怀疑,忠贞却被诽谤,能下来的恩惠啊。” 传·曹刿论战》) 没有怨恨吗?

(2)动词 ——使人安身立命的衣物食品,不敢独读音二:pī,通“披”

①给人恩惠 自占有,一定拿出来分给别人。 ①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史记·陈②安置 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史涉世家》) 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三国演义·失记·陈涉世家》)

——吴广平素给人恩惠,士兵有很多肯街亭》) ——将军您亲身穿着坚固的铠甲,拿着为他所用。 锐利的兵器,攻打无道暴虐的秦王朝。 ②喜爱 ③抚慰,安抚 ②披散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韩愈《师说》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史与结盟好。(《资治通鉴·赤壁之战》)记·屈原列传》)

③怜惜,同情 ——屈原来到江边,披散着头发,在水爱其二毛,则如服焉。(《左传·子鱼论那些人同心协力,上下一致,就应该加边一边走一边吟咏诗句。

战》) 以抚慰,和他们结成同盟好友。 4.倍,bâi

——怜惜那些鬓发斑白的老人,还不如④使„„安定 (1)动词

向他们投降。 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①背向,背着

④吝惜,舍不得 ——使他们到来之后,就要使他们安定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史记·淮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孟子·齐下来。 阴侯列传》)

桓晋文之事》) ⑤安心 ——按照兵法,(布阵时)应当右面靠——齐国虽然不算广大富裕,但我怎么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琵琶行》)着山陵,前方和左面靠着水泽。 会吝惜一头牛呢? ——我调出京城做官二年来,感到坦然②违背,背叛

⑤通“薆”,隐蔽,躲藏 安心。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史记·鸿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邶风·静(3)疑问代词,怎么,哪里 门宴》)

女》)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史记·鸿——希望您详细的(对项王)说明我是——躲藏起来不见面,(急得我)抓耳门宴》) 不敢背弃他的恩德的。

挠腮来回走。 ——我对死尚且不躲避,一杯酒哪里值③加倍

(3)形容词,吝啬 得推辞呢? 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五蠹》)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孟子·齐桓晋文3.被,读音一:bâi ——即使加倍赏赐,屡次的惩罚也还之事》) (1)名词,被子 是不能避免祸乱。

——百姓都认为您是吝啬啊。 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训俭示康》(2)数词,一倍

2.安,ān ——外面很有一些人讥笑您,(说您)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孙

(1)形容词 就像公孙弘盖布被子一样(做假骗人)子·谋攻》)

①安全,平安 (2)动词 ——十倍于敌就包围他们,五倍于敌就谢庄遂安。(《冯婉贞》) ①覆盖 攻打他们,一倍于敌就设法分散他们的——谢庄于是就安全了。 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答韦中立力量。

②安稳 论师道书》) (3)量词,照原数加一次 考纲要求的120个重点文

然言其户口,则视三十年以前增五倍臣本布衣,躬耕南阳。(《出师表》) ①重病

焉。(《治平篇》) ——我本来是平民百姓,在南阳种地为君之病在肠胃。《扁鹊见蔡桓公》 ——可是说到那住户和人口,就比三十生。 ——您的病在肠胃之中。

年以前增加了五倍了。 ②弊病,缺点

(4)副词,更加,倍加 6.鄙,bǐ 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训俭示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1)名词,边界,边远的地方 康》)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人们都笑话我固执,不大方,我不——独自一人在异地客居,每到佳节更——蜀地的边邑有两个僧人。 认为是毛病。

加思念亲人。 (2)动词 (2)动词

5.本,běn ①以„„为边界(边邑) ①生病

(1)名词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今而后我将再病,教从何处呼汝耶?①草木的根 秦师》) (《祭妹文》)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越过别的国家,把遥远的地方当作——今后我如果再次生病,让我从哪里思疏》) 自己的边邑,您知道那是很难的。 去叫你呢?

——希望树木长得高的,一定要使它的②轻视,瞧不起 ②使„„成病态

根扎的稳固。 孔子鄙其小器。(《训俭示康》)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病梅馆②根本,基础 ——孔子瞧不起他的器量狭小。 记》

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齐桓晋(3)形容词,鄙陋,见识浅,庸俗 ——以把梅弄成奇形怪状,弄成病态作文之事》)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为职业来求取钱财。

——如果您要实行仁政的话,那么为什——那些做官的人见识短浅,不能深谋③担心,忧虑

么不回到根本上(求得解决)呢? 远虑。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③本业,常代指农业 (《论语》)

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论积贮7.兵,bīng ——君子只担心自己无能,不担心别人疏》) (1)名词 不了解自己。

——如果督促(那些弃农经商的)①兵器 ④责备,羞辱

叫他们回到农业上来,都从事农业生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过秦论》)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产。 ——收取天下的兵器,把它们聚集到咸(《训俭示康》)

④书本,稿本,版本 阳。 ——古人把俭朴认为是美德,今人却因今存其本不忍废。(《〈指南录〉后序》②士兵 为俭朴而讥笑羞辱人家。

未几,敌兵果舁炮至。(《冯婉贞》) (3)形容词

⑤本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 ——不久,敌兵果真抬着炮来了。 ①困苦

是无难,别具本章,狱词无易。(《狱中③军队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杂记》) 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廉颇蔺相如说》)

——这没有什么困难的,另外准备一份列传》) ——如果我不做这个差使,早就困苦不奏章,审判书的内容并不改换。 堪了。

(2)量词 ④战争 ②疲劳

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活兵旱相乘,天下大屈。(《论积贮疏》)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揠苗助长》) 板》) ——兵灾旱灾一个接一个到来,天下的——今天我太累了,我帮助禾苗长高——如果印几十几百几千本,就非常快财富极度匮乏。 了。

了。 ⑤战略战术,用兵策略

(3)动词,推究本源,考查 故上兵伐谋。(《谋攻》) 9.察,chá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所以最好的用兵策略是攻破对方(1)动词

官传序》 的计谋。 ①观察,仔细看

——还是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都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由于人为的原因呢? 8.病,bìng 山记》) (4)副词,本来 (1)名词 ——(我)慢慢地观察它,就(发现)

山下都是石洞和石缝。 ——有的时候,早上从白帝城出发,晚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②看清楚 上就能到达江陵。 秦论》)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齐 ——凭借着这种有利的形势,任意割取桓晋文之事》) 11.曾,读音一:cãng 天下的土地,划分诸侯的山河。 ——视力足以看清楚秋天野兽身上毫副词,表时间的过去,曾经,已经,才读音二:shâng

毛的细梢,却看不见成车的柴草。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白居易《忆江(1)名词,一车四马的总称

③详审,考察 南》)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过秦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赤壁之——江南好,那里的风景我过去曾经很论》)

战》) 熟悉。 ——然而秦国凭借着很小的一块土地,——刚才考察众人的议论,完全是想要读音二:曾zēng 取得了拥有万乘兵车的国势。 损害您的。 (1)名词,指与自己隔着两代的亲属(2)量词,辆

④了解,弄清楚 高曾之时,隙地未尽辟。(《治平篇》)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信陵君窃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高祖曾祖的时代,空闲的土地还没符救赵》)

论战》) 有完全开垦出来。 ——就约请宾客,准备一百多辆兵车。 ——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了(2)动词,通“增”,增加 (3)数词,四

解清楚,也一定按照情理去办。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于以乘韦先,牛二十犒师。(《殽之战》) ⑤考察后加以推荐 忧患,死于安乐》) ——先用四张熟牛皮做礼物,又送上十前太守逵察臣孝廉。(《陈情表》) ——用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二头牛来慰劳秦军。

——先前一个叫逵的太守考查并推荐坚忍,增长他的才干。

我为孝廉。 (3)副词,表意外,竟然,居然,简13.诚,chãng

(2)形容词,精明 直 (1)名词,诚心诚意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东方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信陵君窃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愚朔《答客难》) 符救赵》) 公移山》)

——水清澈到了极点,就没有鱼了;人——可是侯生竟然没有一句话送我。 ——天帝被他的真诚的心意所感动,便精明到了极点,就没有朋友。 派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这两座山。

12.乘,读音一:chãng (2)副词,表肯定,确实,的确

10.朝,读音一:cháo (1)动词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

(1)动词,朝见,朝拜 ①驾,坐 谏》)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廉颇蔺相如列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石钟山记》——我确实知道自己(长得)不如徐公传》) ——独自和苏迈坐着小船来到绝壁之漂亮。

——蔺相如每当上朝时,常常假托有病下。 (3)连词,表假设推论,果真,如果 (请假)。 ②升,登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隆

(2)名词 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涉中对》)

①朝廷 江》) ——如果能这样,那么,霸业就可以于是入朝见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登上鄂渚回头望啊,在秋冬的寒风成功,汉室就可以中兴了。

——于是入朝拜见威王。 中叹息。

②朝代,指整个王朝,也指某一皇帝的③冒着 14.除,chú

一代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1)名词,台阶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苏武传》) 甫《蜀相》) ——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从京城——跟随皇帝到了雍棫阳宫,扶着御辇——当年刘备三顾茅庐,多次向诸葛亮冒着风雪,来到泰安。 下台阶。

询问天下大计,辅助两代君主,足见老④连接,一个接一个 (2)动词

臣心意。 兵旱相乘,天下大屈。(《论积贮疏》)①去掉,除去。

读音二:zhāo ——兵灾旱灾一个接一个到来,天下的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名词,早晨 财富极度匮乏。 之战》)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三峡》) (2)介词,趁着,凭借 ——(您)应当在天下纵横驰骋,替汉

朝除去佞贼臣。 ——如姬想为公子出力,就是献出生命水》)

②修治,清理 也不会推辞。 ——我如果不是来到了您的门前,就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五人墓碑③计较 危险了。

记》) 大礼不辞小让。(《鸿门宴》) ②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就清理了魏忠贤的废祠旧址,来安——行大礼的人不必计较小的谦让。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葬他们。 语·为政》)

③拜官授职 16.从,读音一:cïng ——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只思考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1)动词 而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

序》) .①跟随 (2)副词

——我被任命为右丞相兼枢密使。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狼》) ①表测度或不肯定。大概,恐怕 ——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了下来,另一只 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

15.辞,cí 狼仍然跟随在后面。 详。(《石钟山记》)

(1)名词 ②依顺,听从 ——郦道元的所见所闻,大概和我一①诉讼的供词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样。

狱辞无谋故者,经秋审入矜疑,如列传》) ②表约略,几乎,接近,差不多

(《狱中杂记》) ——我听从了他的计策,幸好您也赦 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 ——讼词中没有写明是预谋杀人或故免了我。 ——燕国赵国处在其他国家几乎被秦意杀人的,经过秋审归入“矜疑” ③参与,参加 消灭光了的时候。

就可以免去死罪。 弟走从军阿姨死。(《琵琶行》)

②言辞,文辞 ——弟弟参军走了,养母也死去了。18.当,读音一:dāng

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信陵君窃 ④追赶 (1)动词

符救赵》) 佯北勿从。(《孙子·军争》) ①两者相抵

——可是侯生竟然没有一句话送我。 ——假装败退的敌人不要追赶。 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捕蛇者③托辞,借口 ⑤依傍,紧挨着 说》)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 樊哙从良坐。《鸿门宴》) ——招募能捕到这种毒蛇的人,(用捕氏将伐颛臾》) ——樊哙紧挨着张良坐下。 到的蛇)顶他应交的租税。

——君子厌恶那些不说自己想要得到 (2)介词,由,自 ②抵御,抵挡

却要为自己找借口的人。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记》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鸿门④命令 ——由小山包向西走一百二十步。 宴》)

读音二:zîng ——估计您的军队能够抵挡得住项王(《赤壁之战》) 名词 的军队吗?

——近来奉了皇帝的命令讨伐有罪的 ①指堂房亲属。 ③占据,把守

人,军旗向南一指,刘琮就投降了。 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 一夫当关,万人莫开。(《蜀道难》) ⑤一种文体 ——毕升死去之后,那些印版被我的 ——一个人把守关口,一万个人也攻且携所著书及诗文辞稿本数册,家书一侄子们得到。 不下来。

箧托焉。(《谭嗣同》) ②通“纵”,南北方向,也特指合纵的 ④主持,执掌

——并且带来他自己所撰写的书和诗盟约 北邀当国者相见。(《〈指南录〉后序》) 文辞赋的稿件数册,一小箱家信托付给 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过 ——元军邀请主持国政的人相见。 我。 秦论》) ⑤判决,判罪

(2)动词 ——于是合纵的盟约被破坏了,(六 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陈①告别,辞别 国)又争着割地贿赂秦国。 涉世家》)

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 ——你们这些人遇到大雨阻隔,全都——现在出来,没有告辞,怎么办呢?17.殆,dài 错过了期限,错过期限就会被判处杀头②推辞,不接受 (1)形容词 的罪。

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信陵君 ①危险 ⑥应当

窃符救赵》)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庄子·秋 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

(《赤壁之战》) ②途径,方法 ——不如自己前去寻找,希望能有万 ——各位将军官吏如有再敢说应当投 此五者,知胜之道也。(《谋攻》) 一的收获。

降曹操的,就和这个书案一样。 ——这五条,是预知胜利的方法。 ②心得,体会

(2)介词 ③风尚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 ①表处所,对着,面对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鸟兽,往往有得。(《游褒禅山记》)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木兰辞》 ——从师的风尚已经很久不能流传 ——古人对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的 ——面对窗户梳理头发,照着镜子在了。 观察,往往有心得。

额头贴上花黄。 ④思想,学说 (2)动词

②表时间,值,在,正在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 ①取得,获得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过秦论》) 生序》)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廉颇蔺 ——在这个时候,有商鞅辅佐他。 ——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古代)圣相如列传》)

(3)副词 贤的学说。 ——在赵惠文王时,(赵国)得到了楚 ①表必然,必定,一定 ⑤道理,规律 国的和氏璧。

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孔雀东 臣之所好者,道也。《庖丁解牛》) ②具备

南飞》) ——我所喜欢的是(事物间的)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过不了多久我一定回来,回来之 ⑥好的政治措施和局面 (《劝学》)

后一定去迎娶你。 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 ——积累善行,成为美德,圣人的思 ②表时间的未来,将,将要 (《陈涉世家》) 想也就具备了。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出 ——将军您亲身穿着坚固的铠甲,拿 ③能够

师表》) 着锐利的兵器,攻打无道暴虐的秦王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 ——今天将要远离了,朝。 门宴》)

不知道自己说的是什么了。 (2)动词 ——沛公的军队驻扎在霸上,没能和 读音二:dàng ①取道 项羽相见。

(1)动词 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鸿门宴》 ④完成

①符合 ——从郦山下来,取道芷阳从小路行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咏田家》) 惴惴恐不当意。(《促织》) 走。 ——医治完了眼前的创伤,却挖掉了 ——心中惴惴不安,恐怕不符合(县 ②走路,赶路 心上的肉。

官的)心意。 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赤壁之 ⑤通“德”,感恩

②当作 战》) 为所识穷乏者得我欤?(《鱼我所欲 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战国 ——听说曹操已经向荆州(进军了)也》)

策·齐策》) 就日夜加速赶路。 ——是为了所认识的穷苦人感激我的 ——晚些吃饭,(粗茶淡饭)也可以当 ③说,讲 恩德吗?

作肉食;从容不迫地步行,就可以当成 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 (3)形容词

坐车。 ——哪里讲得完呢? ①融洽

(2)形容词,适宜,恰当 ④通“导”,引导,疏导 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记王忠肃 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 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货殖列公翱事》)

当。(《采草药》) 传序》) ——某某太监也很守法,和王翱相处 ——按照古法采草药,多在二月和八 ——所以(对于人民),最好的办法是得很融洽。

月,这很不恰当。 顺其自然发展,其次是借有利的形势引 ②对,正确

导他们。 此言得之。(《六国论》)

19.道,dào ——这句话说对了。

(1)名词 20.得,dã ③得意

①道路 (1)名词 意气扬扬,甚自得也。(《史记·管晏 有狼当道,人立而啼。(《中山狼传》 ①收获 列传》)

——有一只狼站在路中间,像人一样 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促 ——(晏子的车夫)趾高气扬,很得直立着嚎叫。 织》) 意的样子。

不患寡而患不均造句篇八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词义及课文例句整理用(教师用)》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词义及课文例句整理

要求:先翻译句子然后再推断词义。

☆一、爱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 《阿房宫赋》

译文:秦统治者爱好繁华奢侈,人民百姓也都顾念自己的家

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

译文:齐国虽然不算广大富裕,但我怎么会吝惜一头牛呢?

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

6古之遗爱也(恩惠)

译文:(子产执政之道,)正是古人遗留下的恩惠啊

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

译文:躲藏起来不见面,(急得我)抓耳挠腮来回走。

☆二、安

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

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安全)《失街亭》

译文:为什么把我放在安全清闲的地方。

- 1 -

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

译文:这样之后才能睡一夜安稳觉

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 《赤壁之战》

译文:如果刘备和(刘表的儿子及部将)那些人同心协力,上下一致,就应该加以抚慰,和他们结成同盟好友。 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

译文:离山十里有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地。

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

译文:将军您迎顺曹操,想要得到一个什么归宿呢

7衣食所安(养生)

译文:衣服、食品这些养生的东西

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 (《季氏将伐颛臾》)

译文:使他们到来之后,就要使他们安定下来。

9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安全、安定、安稳)《季氏将伐颛臾》

译文: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不安定。

☆三、被

1世之有饥穰(ráng),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论积贮疏》

译文:年成有好坏(荒年、丰年),(这是)大自然常有的现象,夏禹、商汤都遭受过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

译文:诚信却被怀疑,忠贞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恨吗?

- 2 -

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将军您亲身穿着坚固的铠甲,拿着锐利的兵器,攻打无道暴虐的秦王朝。

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

译文:屈原来到江边,披散着头发,在水边一边走一边吟咏诗句。

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

译文:一天白天,(曹操)正在大帐中睡觉的时候,被子掉到地上了。

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

译文:大雪越过南岭。覆盖了南越之地的几个州郡

7幸被齿发,何敢负德(加)《柳毅传》

译文:承蒙您的大恩大德,我怎敢忘记?

☆四、倍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

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一倍,加倍)

译文:有五倍(于敌人的兵力)就进攻他们,有一倍(于敌人的兵力)就设法分散他们 3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

4焉用亡郑以倍邻(增加)

☆五、本

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

- 3 -

译文:大凡种植树木的特点是:树根要舒展

2盖亦反其本矣(根本。基础)

译文:还是返回到根本上来吧

3此之谓失其本心(本来,原来)

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

译文:现在还保存那底稿,舍不得丢掉。

5、是无难,别具本简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

译文:这没有困难,另外准备好给皇帝的奏章就行了。

6、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

译文:如果只印三、两本。

7、此之谓失其本心(天赋的善心)

译文:这就是所谓的丧失了他的天赋的善心。

8、本末倒置(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

译文:主次颠倒放置。

9、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推究本源,考查)

译文:还是推究他的成败过程都出自人为的原因吗?

☆六、鄙

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

译文:蜀地的边境上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一个富裕。

- 4 -

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

译文:浅陋低贱的人,不知道将军宽宏到这种地步!

3、鄙人不知忌讳。(鄙人,复合词,自称的谦辞)

译文:我不知道忌讳。

4、孔子鄙其小器(轻视)

译文:孔子轻视他气度小。

☆七、兵

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

译文:收缴天下的兵器,聚集来咸阳。

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士兵,军队)

译文:赵国也加强设置兵士用来等待秦国来袭,秦国不敢轻举妄动。

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

译文:所以上等的用兵策略在于用谋略(取胜),其次才在于用交战(取胜)。

4、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人)

译文:左右侍卫想用兵器杀他。

5、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兵符,复合词,古代调兵用的凭证) 译文:我(侯赢)听说晋鄙调兵用的凭证经常防在大王卧室内。

- 5 -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yaoleikaoshi/223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