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祖列宗是什么意思

| 中西医执业医师 |

【www.guakaob.com--中西医执业医师】

列祖列宗是什么意思篇一
《祖宗十八代是如何排列的》

祖宗十八代是如何排列的

祖宗十八代:即所谓祖宗十八代是指自己上下九代的宗族成员。 上序称谓:生己者为父,父之父为祖,祖父之父为曾祖,曾祖之父为高祖,高祖之父为天祖,天祖之父为烈祖,烈祖之父为太祖,太祖之父为远祖,远祖之父为鼻祖。

即:父、祖、曾、高、天、烈、太、远、鼻。

下序称谓:父之子为子,子之子为孙,孙之子为曾孙,曾孙之子为玄孙,玄孙之子为来孙,来孙之子为晜(读kūn)孙,晜孙之子为仍孙,仍孙之子为云孙,云孙之子为耳孙。

即:子、孙、曾、玄、来、晜、仍、云、耳。

可参考《称谓歌》来记忆:鼻远太烈天,高曾祖考已。子孙曾玄来,晜仍云耳止。

那么,古人规定这些称谓又是什么意思呢?

鼻祖,指得姓始祖。古人认为:“因人怀胎,鼻先受形,故鼻祖为始祖。”在这里,“鼻”实指“第一”、“首创者”,即“无中生有”。如今,各种文化流派、行业、手技、事业的创始人都称为“鼻祖”。

远祖,指很遥远的祖宗。与自己相隔很远很远,知道的信息很少很少,故称悠远之祖为远祖。

太祖,指相隔太远的祖宗。太,古时与“大”相通,凡言大而以为形容未尽,则作太。故太祖是指过于遥远的祖宗。

烈祖,指列传之祖。烈,古通“列”,列举、列位。是指依序往下排列的祖宗,比太祖又要近一些了。

天祖,指比较远的祖宗。天的本义为“头”,头部是在身体之上的,天也是在地之上的,所以天祖就是指比较往上、比较靠前的祖宗。 高祖,指隔了一段距离(代数)的祖宗。高,本义指楼台的高大形状。楼台比平地高,但不是很高。故古人规定在列祖列宗中,以一定的、相隔不是太远的祖宗为高祖。

曾祖,指与自己中间隔两代的祖宗。

曾,古同“增”,指增加,在“祖”之上增加一代,就是“增(曾)祖”了。曾,古又同“层”,指重叠。“祖”上再加一层,便是“重祖”,即“曾祖”。

祖,指与自己中间隔一代的祖宗。祖字由“示”“且”二部分组成,“示”指“先人”,“且”本形为“男根”,本义为“生育”,引申义为“增加人口”、“增加帮手”、“增加力量”,一般用为“加力”、“给力”。“示”与“且”联合起来表示“给我们子孙力量的先人”。给子孙力量的主要表现就是:给子孙以众多的堂兄弟或族人。一旦有事,这些亲戚就会看在同祖同宗的份上伸出援手。

考,指父亲。考的本义为“老”,指年纪大的老人。在甲骨文、金文中,考字均象偻背老人扶杖而行之状,引申为专指父亲,后多指已去世的父亲。

己,指自己、本人。己在甲骨文中象绳曲之形。“己”是古“纪”字,假借作“自己”用,本义是指丝的头绪,用以缠束丝。借“缠束”之义,谓约束己身而为“己”。

子,指儿子,自己下一代,湘方言叫“崽”。子是一个象形字,在甲

骨文中象小儿在襁褓中,有头、身、臂膀,两足像并起来的样子,本义指婴儿。又因,子是地支的第一位,子丑寅卯,喻意子孙有条不紊、层出不穷地繁衍下去。所以古人把“子”作为自己的下一代排列。 孙,指儿子的儿子。孙字是由“子”和“系”两部分构成,其本意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血缘关系,即子之子。

曾孙,指与自己中间隔两代的孙子。曾,古同“增”,“曾孙”就是指在孙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代,谓之“增(曾)孙”。

玄孙,指与自己中间隔三代的孙子。玄字的本意是搓线、编草绳,最后那一点就是新续的草。基于这个本意,玄字衍生出二层意思:一是变化,而且是有规律的无穷变化。二是很远,看不到结果。所以古人用玄来指代第三代孙的称谓,喻意是永无穷尽。

来孙,指与自己中间隔四代的孙子。古人的寿命不是很长,七十岁就是“古来稀”了。所以第四代孙往往自己亲眼看不到,属于“未来之孙”了。

晜孙,指与自己中间隔五代的孙子。晜古代同“昆”。《尔雅·释亲》:“父之晜弟。又,来孙之子为晜孙。注,晜,后也。”

仍孙,指与自己中间隔六代的孙子。“仍”有因袭、沿袭之意,仍孙是指沿袭、一脉相承下来的孙辈之意。

云孙,指与自己中间隔七代的孙子。云,指云朵、云雾,云雾在天空中很飘渺。云孙就是借云雾的形态,说到了第七代孙已经感到很飘渺、很遥远了。

耳孙,指与自己中间隔八代的孙子。这个第八以后的孙子比云孙更遥

远,远到只能有所耳闻了。

在中国历史上,帝王常说的“九族”称谓是比较统一的,即“高、曾、祖、考、己、子、孙、曾、玄”。至于“祖宗十八代”的称谓,各个时代却略有不同,到了东汉的《尔雅·释亲》中才基本定型。

而这些称谓存在的意义就在于,中华儿女、炎黄子孙,都有浓浓的寻根情结,所以族系渊源的重要性不可替代。一般家谱中记载了很多先人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以及追求真理的奉献精神等,这都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奋斗的结晶,对建设现代文明有重要的激励和训诫作用。

列祖列宗是什么意思篇二
《什么是祖宗十八代》

什么是祖宗十八代  所谓祖宗十八代是指自己上下九代的宗族成员。    上序称谓:生己者为父,父之父为祖,祖父之父为曾祖,曾祖之父为高祖,高祖之父为天祖,天祖之父为烈祖,烈祖之父为太祖,太祖之父为远祖,远祖之父为鼻祖。  即:父、祖、曾、高、天、烈、太、远、鼻。  下序称谓:父之子为子,子之子为孙,孙之子为曾孙,曾孙之子为玄孙,玄孙之子为来孙,来孙之子为晜(读kūn)孙,晜孙之子为仍孙,仍孙之子为云孙,云孙之子为耳孙。  即:子、孙、曾、玄、来、晜、仍、云、耳。  可参考《称谓歌》来记忆:鼻远太烈天,高曾祖考已。子孙曾玄来,晜仍云耳止。  那么,古人规定这些称谓又是什么意思呢?  鼻祖,指得姓始祖。古人认为:“因人怀胎,鼻先受形,故鼻祖为始祖。”在这里,“鼻”实指“第一”、“首创者”,即“无中生有”。如今,各种文化流派、行业、手技、事业的创始人都称为“鼻祖”。  远祖,指很遥远的祖宗。与自己相隔很远很远,知道的信息很少很少,故称悠远之祖为远祖。  太祖,指相隔太远的祖宗。太,古时与“大”相通,凡言大而以为形容未尽,则作太。故太祖是指过于遥远的祖宗。  烈祖,指列传之祖。烈,古通“列”,列举、列位。是指依序往下排列的祖宗,比太祖又要近一些了。  天祖,指比较远的祖宗。天的本义为“头”,头部是在身体之上的,天也是在地之上的,所以天祖就是指比较往上、比较靠前的祖宗。  高祖,指隔了一段距离(代数)的祖宗。高,本义指楼台的高大形状。楼台比平地高,但不是很高。故古人规定在列祖列宗中,以一定的、相隔不是太远的祖宗为高祖。  曾祖,指与自己中间隔两代的祖宗。  曾,古同“增”,指增加,在“祖”之上增加一代,就是“增(曾)祖”了。曾,古又同“层”,指重叠。“祖”上再加一层,便是“重祖”,即“曾祖”。  祖,指与自己中间隔一代的祖宗。祖字由“示”“且”二部分组成,“示”指“先人”,“且”本形为“男根”,本义为“生育”,引申义为“增加人口”、“增加帮手”、“增加力量”,一般用为“加力”、“给力”。“示”与“且”联合起来表示“给我们子孙力量的先人”。给子孙力量的主要表现就是:给子孙以众多的堂兄弟或族人。一旦有事,这些亲戚就会看在同祖同宗的份上伸出援手。  考,指父亲。考的本义为“老”,指年纪大的老人。在甲骨文、金文中,考字均象偻背老人扶杖而行之状,

引申为专指父亲,后多指已去世的父亲。  己,指自己、本人。己在甲骨文中象绳曲之形。“己”是古“纪”字,假借作“自己”用,本义是指丝的头绪,用以缠束丝。借“缠束”之义,谓约束己身而为“己”。  子,指儿子,自己下一代,湘方言叫“崽”。子是一个象形字,在甲骨文中象小儿在襁褓中,有头、身、臂膀,两足像并起来的样子,本义指婴儿。又因,子是地支的第一位,子丑寅卯,喻意子孙有条不紊、层出不穷地繁衍下去。所以古人把“子”作为自己的下一代排列。  孙,指儿子的儿子。孙字是由“子”和“系”两部分构成,其本意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血缘关系,即子之子。  曾孙,指与自己中间隔两代的孙子。曾,古同“增”,“曾孙”就是指在孙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代,谓之“增(曾)孙”。  玄孙,指与自己中间隔三代的孙子。玄字的本意是搓线、编草绳,最后那一点就是新续的草。基于这个本意,玄字衍生出二层意思:一是变化,而且是有规律的无穷变化。二是很远,看不到结果。所以古人用玄来指代第三代孙的称谓,喻意是永无穷尽。  来孙,指与自己中间隔四代的孙子。古人的寿命不是很长,七十岁就是“古来稀”了。所以第四代孙往往自己亲眼看不到,属于“未来之孙”了。  晜孙,指与自己中间隔五代的孙子。晜古代同“昆”。《尔雅·释亲》:“父之晜弟。又,来孙之子为晜孙。注,晜,后也。”  仍孙,指与自己中间隔六代的孙子。“仍”有因袭、沿袭之意,仍孙是指沿袭、一脉相承下来的孙辈之意。  云孙,指与自己中间隔七代的孙子。云,指云朵、云雾,云雾在天空中很飘渺。云孙就是借云雾的形态,说到了第七代孙已经感到很飘渺、很遥远了。  耳孙,指与自己中间隔八代的孙子。这个第八以后的孙子比云孙更遥远,远到只能有所耳闻了。  在中国历史上,帝王常说的“九族”称谓是比较统一的,即“高、曾、祖、考、己、子、孙、曾、玄”。至于“祖宗十八代”的称谓,各个时代却略有不同,到了东汉的《尔雅·释亲》中才基本定型。  而这些称谓存在的意义就在于,中华儿女、炎黄子孙,都有浓浓的寻根情结,所以族系渊源的重要性不可替代。一般家谱中记载了很多先人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以及追求真理的奉献精神等,这都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奋斗的结晶,对建设现代文明有重要的激励和训诫作用。

列祖列宗是什么意思篇三
《什么是祖宗十八代》

什么是祖宗十八代

所谓祖宗十八代是指自己上下九代的宗族成员:

上序称谓:生己者为父母,父之父为祖,祖父之父为曾祖,曾祖之父为高祖,高祖之父为天祖,天祖之父为烈祖,烈祖之父为太祖,太祖之父为远祖,远祖之父为鼻祖。即:父、祖、曾、高、天、烈、太、远、鼻。

下序称谓:父之子为子,子之子为孙,孙之子为曾孙,曾孙之子为玄孙,玄孙之子为来孙,来孙之子为晜(读kun)孙,孙之子为仍孙,仍孙之子为云孙,云孙之子为耳孙。

即:子、孙、曾、玄、来、晜(kūn)、仍、云、耳。 为了便于记忆,从上而下,我编了个五言口诀,且叫《称谓歌》: 鼻远太烈天,高曾祖考已。子孙曾玄来,晜仍云耳止。

那么,古人规定这些称谓又是什么意思呢?

鼻祖,指得姓始祖。古人认为:“因人怀胎,鼻先受形,故鼻祖为始祖。”在这里,“鼻”实指“第一”、“首创者”,即“无中生有”。后来引申为各种文化流派、行业、手技、事业的创始人都称为“鼻祖”。

远祖,指很遥远的祖宗。与自己相隔很远很远,知道的信息很少很少,故称悠远之祖为远祖。

太祖,指相隔太远的祖宗。太,古时与“大”相通,凡言大而以为形容未尽,则作太?。故太祖是指过于遥远的祖宗。

烈祖,指列传之祖。烈,古通“列”,列举、列位。是指依序往

下排列的祖宗比太祖又要近一些了。

祖宗牌位

天祖,指比较远的祖宗。天的本义为“头”,头部是在身体之上的,天也是在地之上的,所以天祖就是指比较往上、比较靠前的祖宗。

古代立轴祖宗画像

高祖,指隔了一段距离(代数)的祖宗。高,本义指楼台的高大形状。楼台比平地高,但不是很高。故古人规定在列祖列宗中,以一

定的、相隔不是太远的祖宗为高祖。

曾祖,指与自己中间隔两代的祖宗。曾,古同“增”,指增加,在“祖”之上增加一代。

就是“增(曾)祖”了。曾,古又同“层”,指重叠。“祖”上再加一层,便是“重祖”,即曾祖了。

祖,指与自己中间隔一代的祖宗。祖字由“示”“且”二部分组成,“示”指“先人”,“且”本形为“男根”,本义为“生育”,引申义为“增加人口”、“增加帮手”、“增加力量”,一般用为“加力”“给力”。

“示”与“且”联合起来表示“给我们子孙力量的先人”。给子孙力量的主要表现就是:给子孙以众多的堂兄弟或族人。一旦有事,这些亲戚就会看在同祖同宗的份上伸出援手。同一个祖宗的堂兄弟姐妹就多了,是有“援手”力量的。

清代的祖宗女像

考,指父亲。考的本义为“老”,指年纪大的老人。在甲骨文、金文中,考字均象偻背老人扶杖而行之状,引申为专指父亲,后多指

已去世的父亲:先考,如丧考妣。

己,指自己、本人。己在甲骨文中象绳曲之形。“己”是古“纪”字,假借作“自己”用,本义:是指丝的头绪,用以缠束丝。借“缠束”之义,谓约束己身而为“己”。

子,指儿子,自己下一代,湘方言叫“崽”。子是一个象形字,在甲骨文中象小儿在襁褓中,有头、身、臂膀,两足象并起来的样子。本义指婴儿。又,子是地支的第一位,子丑寅卯,喻意子孙有条不紊、层出不穷地繁衍下去。所以古人把“子”作为自己的下一代排列。

休闲祖宗画像

孙,指儿子的儿子。孙字是由“子”和“系”两部分构成,其本意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血缘关系,即子之子。

曾孙,指与自己中间隔两代的孙子。曾,古同“增”,“曾孙”就是指在孙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代,谓之“增(曾)孙”。

列祖列宗是什么意思篇四
《祖宗十八代浅析》

“祖宗十八代”浅析

谢守愚

前日友人吴华国先生来访,在看鄙人为另一诗友的《续写春秋》一书所撰序文时,见末尾有“黄公树德而立言,必为后昆铭之,后世宪之”时说:“昆是第七代孙。”我诧异:“你又没有修过族谱,怎么知道‘‘昆’指的是第七代孙?”吴先生说:“我是在为人写墓碑时碰了一回钉子,不知道第七代孙怎么称呼,才买了《幼学》学的”。吴先生是练书法的,偶尔为人写个碑文什么的,一次在为一位退休的高级中学语文教师家写墓碑时,在排碑单时卡壳了。是这位教师故意考他,教师既不自己排碑单,又不讲一至七代孙怎么写称谓,只说要写到第七代孙。吴先生平时只接触过第一代至第六代的称谓,第七代称谓还真不知道,只好空下位置,专门去买书看了后才补在墓碑上。吴先生讲述这个故事时还背诵了“祖宗十三代”的称谓“高、曾、祖、考、已,子、孙、曾、玄、来、晜、仍、云、耳。”并深有感触地说:“这些传统知识,不仅只修族谱的人要掌握,一般人也需知道,不然,一不小心就会出丑。” 是啊,知识掌握越多越好,但如今又有谁去留心这些传统知识呢?在我接触的群体中,能知道上三代下三代称谓就了不起了,哪里还管“祖宗十三代”与“祖宗十八代”! 那么,日常生活中骂人的“通你祖宗十三代”、“治你祖宗十八代”究竟指的是些什么样的“祖宗”呢?

所谓祖宗十八代是指自己上下九代的宗族成员:

上序称谓:生己者为父母,父之父为祖,祖父之父为曾祖,曾祖之父为高祖,高祖之父为天祖,天祖之父为烈祖,烈祖之父为太祖,太祖之父为远祖,远祖之父为鼻祖。即:父、祖、曾、高、天、烈、太、远、鼻。

下序称谓:父之子为子,子之子为孙,孙之子为曾孙,曾孙之子为玄孙,玄孙之子为来孙,来孙之子为晜(读kun)孙,孙之子为仍孙,仍孙之子为云孙,云孙之子为耳孙。即:子、孙、曾、玄、来、晜(kūn)、仍、云、耳。

为了便于记忆,从上而下,我编了个五言口诀,且叫《称谓歌》:

鼻远太烈天,高曾祖考已。

子孙曾玄来,晜仍云耳止。

那么,古人规定这些称谓又是什么意思呢?

鼻祖,指得姓始祖。古人认为:“因人怀胎,鼻先受形,故鼻祖为始祖。”在这里,“鼻”实指“第一”、“首创者”,即“无中生有”。后来引申为各种文化流派、行业、手技、事业的创始人都称为“鼻祖”。

远祖,指很遥远的祖宗。与自己相隔很远很远,知道的信息很少很少,故称悠远之祖为远祖。

太祖,指相隔太远的祖宗。太,古时与“大”相通,凡言大而以为形容未尽,则作太 。故太祖是指过于遥远的祖宗。

烈祖,指列传之祖。烈,古通“列”,列举、列位。是指依序往下排列的祖宗比太祖又要近一些了。

天祖,指比较远的祖宗。天的本义为“头”,头部是在身体之上的,天也是在地之上的,所以天祖就是指比较往上、比较靠前的祖宗。 高祖,指隔了一段距离(代数)的祖宗。高,本义指楼台的高大形状。楼台比平地高,但不是很高。故古人规定在列祖列宗中,以一定的、相隔不是太远的祖宗为高祖。 曾祖,指与自己中间隔两代的祖宗。曾,古同“增”,指增加,在“祖”之上增加一代

就是“增(曾)祖”了。曾,古又同“层”,指重叠。“祖”上再加一层,便是“重祖”,即曾祖了。

祖,指与自己中间隔一代的祖宗。祖字由“示”“且”二部分组成,“示”指“先人”,“且”本形为“男根”,本义为“生育”,引申义为“增加人口”、“增加帮手”、“增加力量”,一般用为“加力”“给力”。“示”与“且”联合起来表示“给我们子孙力量的先人”。给子孙力量的主要表现就是:给子孙以众多的堂兄弟或族人。一旦有事,这些亲戚就会看在同祖同宗的份上伸出援手。同一个祖宗的堂兄弟姐妹就多了,是有“援手”力量的。

考,指父亲。考的本义为“老”,指年纪大的老人。在甲骨文、金文中,考字均象偻背老人扶杖而行之状,引申为专指父亲,后多指已去世的父亲:先考,如丧考妣。

己,指自己、本人。己在甲骨文中象绳曲之形。“己”是古“纪”字,假借作“自己”用,本义:是指丝的头绪,用以缠束丝。借“缠束”之义,谓约束己身而为“己”。

子,指儿子,自己下一代,湘方言叫“崽”。子是一个象形字,在甲骨文中象小儿在襁褓中,有头、身、臂膀,两足象并起来的样子。本义指婴儿。又,子是地支的第一位,子丑寅卯,喻意子孙有条不紊、层出不穷地繁衍下去。所以古人把“子”作为自己的下一代排列。

孙,指儿子的儿子。孙字是由“子”和“系”两部分构成,其本意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血缘关系,即子之子。

曾孙,指与自己中间隔两代的孙子。曾,古同“增”,“曾孙”就是指在孙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代,谓之“增(曾)孙”。

玄孙,指与自己中间隔三代的孙子。玄字的本意是搓线、编草绳,最后那一点就是新续的草。基于这个本意,玄字衍生出二层意思:一是变化,而且是有规律的无穷变化。二是很远,看不到结果。所以古人用玄来指代第三代孙的称谓,喻意像圆周率π一样3.14159„„永无穷尽。

来孙,指与自己中间隔四代的孙子。古人的寿命不是很长,七十岁就是“古来稀”了。所以第四代孙往往自己亲眼看不到,属于“未来之孙”了。

晜孙,指与自己中间隔五代的孙子。晜(kūn音昆)古代同“昆”,现在通作昆。《尔雅·释亲》:“父之晜弟。又,來孫之子为晜孙。注:晜,后也。”

仍孙,指与自己中间隔六代的孙子。“仍”有因袭、沿袭之意,仍孙是指沿袭、一脉相承下来的孙辈之意。

云孙,指与自己中间隔七代的孙子。云,指云朵、云雾,云雾在天空中很飘渺。云孙就是借云雾的形态,说到了第七代孙已经感到很飘渺、很遥远了。

耳孙,指与自己中间隔八代的孙子。这个第八以后的孙子比云孙更遥远,远到只能有所耳闻了。

《称谓歌》末尾的“止”,不是称谓词,是说辈分排到这里为止,是为了使《称谓歌》每句都是五个字而配置的字。

在中国历史上,所谓的“灭九族”中的“九族”称谓是比较统一的,即“高、曾、祖、考、己、子、孙、曾、玄”。至于“祖宗十八代”的称谓,各个时代却略有不同,到了东汉的《尔雅·释亲》中才基本定型。

今天,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上下差7代的晚辈不知道如何称呼比自己大8辈的长辈,这样令人难堪的场面时常会碰到,这也确实是一个生活、工作中的小难题。如果记熟了《称谓歌》,这事就迎刃而解,就不再为难了。

2014.1.6

列祖列宗是什么意思篇五
《家庭究竟什么意思》

家庭究竟什么意思

最常见的,往往最被忽略。由于家庭是大众的人生必由之路,因此对于

它的居安思危和一往情深的爱,就常常被马虎着过了。我们总是说"有苗不愁长",仿佛我们的世世代代,也就似大自然的一岁一枯荣,终会发展成草木茂盛的森林。不,不是的。人类社会从来没有那么一种简单与恒久的和美。

家庭一直是一个激烈动荡的地带,是一个改弦易辙与时俱进最快的世界。人们对自由的向往,对专制的反感,对等级的愤恨,对个性的张扬,大多都是从家庭堡垒内部萌发并星火燎原的。现在的欧洲城乡,到处可见古宅城堡庄园牧场,但是多数已成废墟,少数辟为景点。甚至还有豪宅余温犹存,家族前辈的画像还挂在墙上, 但是革命已经发生,豪宅已经破败清冷,子孙们个个一身反骨,早作风流云散。已逝的德国乌拉圭籍作家袭洛斯,他的家庭是密林环绕的农场和年久失修的古宅,家庭成员是他的遗孀、情人、他与情人所生的小孩、他的同性恋哥哥及其男伴。大家都难免心理阴暗,都难免尔虞我诈,整个家庭山雨欲来风满楼,处处都是无法掩饰的颓败与怪诞。江西抚州流坑村的董氏家族,繁衍居住了千年,也曾繁荣昌盛高明广大,文武状元辈出,列祖列宗的祠堂华彩威武,现在却与任何一个穷乡僻壤的乡村没有什么区别。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老旧阴暗凌乱简陋的老屋里,老的老小的小,家畜混居,小河沟沟里洗菜。如此紧密的血缘纽带,如此显赫的家族地位和力量,到头来,也还是没能让子孙后代过得更好。到了我辈,似乎更惨。我们的父辈从追求人民民主社会开始闹革命,背弃甚至亲手摧毁了自己的大家庭,却在革命成功之后,慢慢发现自己的小家庭也不存在了。家庭变成了革命的宿营地,由国家统一分配,主要用途是家庭成员 夜里回家睡觉。从前的家庭,清贫粗糙到连保护个人基本隐私的窗帘都不可以挂,只可以糊报纸或者涂油漆;生活内容除了生孩子就是搞政治。那时候,就连社会最底层人家的柴米油盐日子,都算是充满人情味的。社会主流基本没有人情味。我们这代人很奇怪地与父母不亲,与爷爷亲,与奶奶舅舅姑姑或者母亲的一个朋友亲。总之,谁在我们儿时给予了更多的呵护,我们自然就和谁亲。又一场家庭革命发生了:我们的革命行动就是对父母的冷漠和疏淡,是巴巴地盼着尽早踏上社会逃离家庭从此不再回返。血早已淡于水,一家骨肉,都怀着莫名其妙的怨,说不清,理不顺,消不了,绕不开,总有哀痛在心头。后30年,我们的家庭又发生了经济改革带来的革 命,金钱以空前强悍的力量,将家庭

无情地拆分和无情地凑合。穷怕了的人们,都不管三七二十一地直奔赚钱这个目标。于是,小孩子又被寄托给老人;或者,父母们又主动包揽,替代子女去抚养他们的子女。己经被历史淘汰的大家庭形式,复又出现。现在诸多社会问题一旦追根溯源,根子都在教育。而教育,家庭是人之初的第一个课堂,也是终身课堂。课堂坏了,覆巢之下安得完卵?

家庭应当是,而且只能是,个人爱情的盛开、保护和延续之地。繁殖应

当是,而且只能是,爱情的结果和扩展。对于子嗣的深爱,应当而且只能是,首先亲手抚养孩子至成年须放其独立,让孩子及时获得爱的能力,从而享有更加茁壮的生命。优质血缘的真正营养全是爱。

而适当的距离、无限的宽松,才是家人亲密无间的法宝。因此,家庭首

先应该是个人肉体与灵魂的栖息地。个人爱好与个人行为,包括最隐私的个人习气、习惯,体味,生理性声响等等,在公开场合,它是需要收敛的,在家庭里,它就是自然。家庭就是可以特别散漫和凌乱,又是可以非常精致和整洁,一切都视乎个人心情,一切都不必刻意要求。在这个人口密集庞杂的现代社会,家庭唯有微缩到最小的个体单位,才可能提供最大的个人空间。任何形式的束缚、管制和干涉,尽管常常以爱的名义发生,最终带来的,注定还是悲剧。可以肯定的是:爱情是一个家庭最坚实的根基与脉络。爱是家庭的最高法典,除此以外,别无他法。

现代家庭还有更个性的形式:没有婚姻的一个人也是家庭。买房之所以成为中国人今天最大的焦虑,其实除了用于结婚之外,实质意义在于它是一个绝对的个人空间。拥有了自己的房子,等于就拥有了自己的家庭。在家里,他可以就那样宅着,他可以肆无忌惮、无所顾忌,想吃吃,想睡睡,想哭哭,想笑笑。在家里,他甚至可以把狗吸纳为家庭成员而剔除任何人;在家里,他可以忠实于自己的爱,绝不降格以求——这是一种自我感觉——最幸福之感。

家庭幸福感,就是重要到超过想象,忽略它是很危险的。幸福家庭粗茶淡饭分外香,不幸家庭山珍海味也枉然;幸福家庭柔情蜜意说不完,不幸家庭话不技机半句多;幸福家庭甚至不在乎蜗居也有甜蜜好梦,不幸家庭纵然豪宅阔大夜半醒来也泪湿巾一一这是事实。

列祖列宗是什么意思篇六
《司仪大赛试题》

司仪大赛试题

(一) 单选题

5、请说出二十四经中的《孝经》是谁著的?

A、孔子口述,曾子整理 B、老子口述 曾子整理

C、孟子口述,曾子整理 D、朱熹口述 曾子整理 答:(A)

6、“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是谁的诗句?

A、白居易 B、欧阳修

C、李 白 D、柳永 答: 答:(B)

7、播发婚礼进行曲① 请问是哪位音乐家的乐曲?

A、德国 瓦格纳 B、德国 门德尔松

C、中国 韩红 D、中国 聂 耳 答:(A)

8、“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是家喻户晓的描述爱情的著名诗句,也是婚礼主持人经常用到的一句祝福语,请问,这句名句描述的是历史上哪二个人的爱情故事?

A、汉元帝和王昭君 B、梁山伯和祝英台

C、唐玄宗和杨贵妃 D、吕布和貂禅 答:(C)

9、西方情人节和中国情人节的日期是:

A、3月14日、7月7日 B、2月14日 7月7日

C、4月14日 7月7日 D、5月14日 7月7日 答:(B)

10、牡丹和荷花的特征分别是:

A、富贵、清白 B、富贵、高尚

C、清白、高尚 D、高尚、富贵 答:(A)

11、婚礼上的证婚人应该是:

A、总办 B、新郎官的爸爸

C、新娘的爸爸 D、新人单位的领导 答:(D)

12、新婚喜宴上敬酒时从哪些人开始?

A、从介绍人所在的那一桌开始 B、从娘家贵宾主桌开始

C、从总办所在的那桌开始 D、从新郎官舅舅家那桌开始 答:(B)

13、传统的中式婚礼中,新娘出阁前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是什么?现代的婚礼中,通常新娘在出嫁前要做的一件事是什么?

A、要彩礼、拍婚纱照 B、绞脸、化妆

C、整理嫁妆、拍婚纱照 D、绞脸、拍婚纱照 答:(B)

14、古代传统婚俗“六礼”中的“纳徵”指什么?

A、过大礼或送嫁妆 B、到女方讨八字

C、在宗庙合婚 D、男方把婚期告诉女方 答:(A)

15、在婚宴当中,按照酒杯的不同种类,斟酒的程度是不一样的,其中白酒应该斟:

A、八成 B、六成

C、七成 D、九成 答:(A)

16、期颐是百岁老人的特称,期、颐分别作何解?

A、“尽其天年,度百岁而去”

B、“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

C、“夫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

D、“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教化的源泉。 答:(B)

17、儿女、孙辈给老人祝寿时,有什么礼节?

A、一块祝寿 B、按辈分献寿礼、添酒祝寿

C、先内亲,后本家依次祝寿 D、先本家,后内亲依次祝寿 答:(B)

18、现代的年轻人,自由恋爱。先谈恋爱,后订婚、结婚。这叫什么?

A、不遵距度 B、早熟

C、“俗随时变” D、没有教养 答:(C)

19、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80—90岁---耄耋之年 B、80—90岁---杖朝之年

C、80—90岁---鲐背之年 D、80—90岁---期颐之年 答:(A)

20、传统婚俗中有吃子孙饺子的习俗,请问:吃子孙饺子要吃几个?

A、6个 B、4个

C、2个 D、7个 答:(D)

21、古代传统婚俗“六礼”中的“纳彩”指什么?

A、男方携聘礼向女方正式提出缔结婚姻的要求。 B、送嫁妆

C、男方向女方“讨八字” D、“送好 ” 答:(A)

22、男方在迎亲队伍出发前,怎样祭祖?

A、由新郎官的父亲,即主婚人率全家人在列祖列宗的神柱前,上香。祭祖。把孩子结婚的大事告诉列祖列宗。愿列祖列宗保佑。

B、由新郎官的父亲,即主婚人率全家在列祖列宗的神柱前,上香。祭祖。

C、由新郎官的父亲,上香。祭祖。即把孩子结婚的大事悄悄告诉列祖列宗。愿列祖列宗保佑。

D、由新郎官的父亲和母亲在列祖列宗的神柱前,上香。祭祖。 答:(A)

24、古代婚俗中,新郎官“踢轿门”是什么意思?

A、示意轿夫好好抬轿 B、学胡人婚俗

C、吉利 D、压新娘威风 答:(D)

25、新郎、新娘的胸花应该戴在哪边?

A、男左女右 B、男右女左

C、都戴左边 D、都戴右边 答:(C)

26、主家祭祖时,如果让你主持祭祖仪式,你怎样称呼新郎官的父亲?

A、称呼主祭人 B、称呼主婚人

C、称呼老同志 D、老先生 答:(B)

27、西式婚礼中新郎新娘的站位是男右女左,为什么?

A、欧洲人的婚俗 B、新郎官是个傻子

C、便于拔出佩戴在右手的剑,英勇击退敌人。

D、新娘子站错位了。 答:(C)

28、请说出结婚45周年纪念日的雅称?

A、蓝宝石婚 B、纸婚

C、锡婚 D、金刚石婚 答:(A)

29、新郎官迎亲时,在女方家为何新娘的门关住不让新郎进门,塞了红包就开门了。

A、伴娘讨红包 B、留住财气

C、逗乐 D、胡闹 答:(B)

30、子曰:“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规。”五十知天命是什么意思?

A、知道上天的寿限 B、孔子把人力所不能支配的事归之于天命

C、上天让人活的寿限 D、知道上天也在革命 答:(B)

31、“洛阳牡丹甲天下”是谁的诗句?

A、白居易 B、刘禹锡

C、欧阳修 D、刘 咏 答:(C)

32、世界各国现在掀起中国热,各国纷纷建立孔子学馆。请问外国人建立孔子学馆目的是什么?

A、崇拜孔子的道德修养 B、欣赏孔子这个美男子

C、学习中国文化,便于和中国交往 D、孔子是世界人民的共同祖先 答:(C)

33、中国的道教创始人是谁?

A、孔子 B、老子 C、庄子 D、老子和庄子 答:(D)

(二) 问答题

1、我国的国徽有几个部分组成?分别代表什么?

答:三个部分: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周围是齿轮和谷穗,分别代表工人和农民。

6、人到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岁分别称什么?

答: 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天命、花甲或耳顺;八十岁——杖朝之年、九十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之年。

7、2009年是农历己丑年,2010年是农历什么年?轻按顺序说出天干的十个字。 答:农历庚寅年。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8、在讲究的婚礼中,进行到婚宴的时候,新娘更换的服装一般不用什么颜色,而用什么颜色?

答:不用白色,换成比较有个性的颜色。

9、“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后两句诗是是什么?这首诗是谁作的?

答: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作者:盛唐 王维

10、请说出银婚、金婚、钻石婚分别是结婚多少周年的雅称?

答: 25年 50年 60年

11、说出两副你所熟悉的婚庆对联。

答:任选

12、我国新婚姻法规定结婚的法定年龄是多少?

答:男性为22周岁 女性为20周岁

13、婚礼准备工作包括什么?(至少说出4条)

答:出发时间、 路线图、迎亲人员、服务人员安排、车辆安排、红包准备、四色礼准备、鞭炮、酒宴准备。

14、中国婚礼中有一个隆重的“拜堂”仪式,新郎、新娘在鞠躬时他们的腰应该弯到多少度是最合适的,其中三拜分别是拜什么?

答:45度,一拜天地,二拜父母,夫妻对拜。

15、传统婚礼中用什么挑起新娘的盖头 ?为什么?

答:秤杆或如意, 意思为称心如意。

16、迎亲时,夹红毡是什么意思?

答:一是喜庆;二是辟邪。

17、请说出传统中式婚礼程序中的五个内容。

答:跨马鞍、挑盖头、拜天地、拜高堂、入洞房、喝交杯酒 等。

18、古代婚礼上,俩位新人喝合卺(he jin )酒的婚俗始于哪一朝?是什么意思?

答:周朝。卺是匏(pao)瓜据开后的瓢,因其味苦,倒上酒后酒味也是苦的,俩位新人喝合卺酒是合二而一的意思,表示同甘共苦

19、传统婚礼中新郎新娘过“火盆”是什么意思?

答:将来子孙兴旺。

20、请说出传统婚俗中的“三书”“六礼”是什么?

答:“三书”是指分别是订婚时交换的“聘书”;过大礼时互换的“礼书”;迎亲时由男方送到女家“迎书”。 “六礼”是指由求婚、说媒到迎娶、完婚的六道程序。分别是“纳彩”、“问名”、“纳吉”、“纳徾”(征)、“请期”、“亲迎”。

21、古代传统婚俗“六礼”中的“问名”指什么?

答:指纳彩后,男方向女方讨“八字”。问属相、生辰,尔后在宗庙占卜,看属相是否相克,八字好不好。也叫合婚。

22、在封建社会,为什么男女订婚,男方要给女方送彩礼?

答:在对偶婚时期,聘礼是表现男子能担任家庭和社会的责任的标志。这反映出在生产力不发达的私有制社会中,财富和权力在女子心目中的重要地位。而这种以表达男子维系家庭能力的风俗,到现代社会也没有骤然消失。

23、传统婚礼中的嫁妆中,除珍贵的珠宝首饰外,还有一些象征好兆头的东西,请说出三样?

答:剪刀 (表示蝴蝶双飞,永不分离的意思)、尺(表示良田万顷)、花瓶(表示花开富贵)、两双用红绳捆着的筷子及碗(双双对对)铜盆及鞋(同偕到老)等。

24、迎亲时,夹红毡是什么意思?

答:一是喜庆;二是辟邪。

25、婚礼程序中的拜天地是什么意思?如今在我县少这一项行不行?

答:祈求天地保佑。不行,老百姓不认可。

26、祭祖时,最主要的是给列祖列宗说什么?

答:列祖列宗在天有灵,后代子孙人间蒙福。愿列祖列宗保佑俩位新人恩恩爱爱白头偕老;愿列祖列宗保佑**氏家族子孙满堂,后福无边。

27、纯中式的婚礼上新郎、新娘穿什么服装?

答:新郎穿红装,十字佩红;新娘凤冠霞披。

28、交杯酒是婚礼上的常见仪式,请说出交杯酒的其他二种以上叫法: 答:合欢酒、交心酒、合婚酒、合卺酒等。

29、请说出4个贺婚喜幛常用语?(如:永结同心)

答:任选贺婚喜幛。

30、新婚之夜为何又称为“花烛夜”?

答:入洞房后有一项重要的礼仪就是夫妻二人将新娘陪嫁带来的一对绘有龙凤的蜡烛点燃,称为“点花烛”,亦称“点长明灯”或“点长命灯”。

31、婚礼上常常比喻夫妻间相濡以沫、白头偕老。相濡以沫是什么意思?

答:同甘共苦、生死与共。语出《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濡以沫”。儒:沾湿;沫:唾沫。比喻同处于一困难处境,用微薄的力量相互帮助。

32、迎亲途中,若遇庙宇、井口、怪石、破窑洞,怎么办?

答:花红盖之。或红毡挡之。

33、歌曲的简谱中有七个音符,即阿拉伯数字1 2 3 4 5 6 7请把正确地音读出来。

34、专业司仪应具备哪些能力?(最少说出3条)

答:组织能力、策划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营造气氛能力、应变能力、驾驭能力、引导能力。

35、按顺序说出天干的十个汉字?

答: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40、 某朋友的母亲80大寿,他前往祝寿。献上了一副寿幛。上写“母配孟德”其结果会怎么样?为什么?

答:朋友一看大怒,一把把他送的寿幛扔出了门外,让下人把他撵了出来。

列祖列宗是什么意思篇七
《什么是祠堂》

法律法规库首页>> 国务院法规(1957)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祠堂产权问题的批复

【颁布单位】 最高人民法院

【颁布日期】 19570429

【实施日期】 19570429

【章名】 全文

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本年1月28日[57]法研字第1号关于处理祠堂产权的请示

已收悉。我们同意你院来文所提意见,即:祠堂房产的产权不宜确定为一

人所有,也不宜收归国有,而应指定适当人代管。

【章名】 附: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处理祠堂产权的请示 (5

7)法研字第1号

最高人民法院:

兹接保定市人民法院(56)院字第11号函,张玉山之父于七七事

变时代理其家族将张家祠堂(座落在保定市黄花馆街)租与赵海江开设旅

店,现在为该祠堂房租争让的同时,张玉山又要求确定产权;经在河北日

报公告后,在公告期间,并无任何人提出产权争议。拟将该祠堂产权确定

为张玉山所有,或收归国有。经我们研究认为,张玉山所要求的产权,既

是张家祠堂,系其父于“七七”事变代其家祖租与赵海江,在与赵海江为

该祠堂房租争议时,要求确定产权,虽经保定市人民法院在河北日报公告

,在公告期间无人提出产权争议,但由于公告面的所限,很难使分散的张

族都能见到。因此,我们的意见,不宜确定为一人的产权;同时该财产又

不是无主财产,亦不宜收归国有,仍由张玉山代管较好。

未知是否妥当,请指示。

1957年1月28日

什么是祠堂?这类房产的产权如何申请登记?

祠堂是用以祭祀祖先或者先贤的殿堂。祠堂内设置供祭祀的祖先神主,以及祭

祀的牌位,有时也作为族人聚集的场所;一些族人的纠纷也可以在祠堂进行调解。

祠堂在我国的存在有较长的历史。早在唐代,大诗人杜甫就有“丞相祠堂何处寻”

的诗句;在明末,宦官魏忠贤生前就让人立“生祠”。祠堂基本上都是在建国以

前的各个历史时期所建,只是在近几年,才有极少量新的祠堂建立起来。

祠堂是宗族共有的房产。建国前,除了作为祠堂的房产以外,一般还拥

有一定数量的土地(如祭田、义庄田等),由族长或族长委托的专人经营管理,所

收土地租金用于祭祀、助学,或是救助家族中的穷困者。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

人之一瞿秋白,在少年时,因家庭十分穷困,就曾经在常州瞿氏宗祠居住。

祠堂因为是宗族共有的房产,如作为自然人的房产登记,因为宗族人数

众多,即使凭借家谱,族人也难以查清所有共有人及共有状况,更难于将这些共

有人召集起来申请权属登记。在上世纪40年代,祠堂的房地产多数是以X氏宗

祠的名义登记。

建国后,祠堂大部分改作它用,或被相关部门(如学校等单位)接管。对

于已被接管的,建设部于1989年以建房字[1989]512号发出的《关于城镇房屋

所有权登记中几个涉及政策性问题的原则意见的通知》第四条规定:“关于会馆、

祠堂、善堂、书院、行帮等房产,已按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政策的规定接

管的,由原接管单位登记”。也有一部分出租的祠堂房屋被纳入社会主义改造。

余下的少量房屋,即使明确为自留房,其使用者也很难主张产权。对于在近几年

新建立起来的祠堂,由于极为少见,房屋数量也很少,有的是以自然人的名义建

房和申请权属登记,只要相关的手续具备登记的要求,可以登记为自然人的房产;

如果是以某一组织的名义建房和申请权属登记,只要该组织的建立合法、相关的

建房手续具备登记的要求,登记机关也可以为其进行权属登记。

礼制对传统建筑的影响

——关于祠堂

摘要:家族祠堂的兴建是广泛存在但又极其重要的建筑现象,几乎每个村落都有祠堂,有的甚至是多个,其类型与布局对血缘村落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支配性的作用。传统建筑是前人智慧的结晶,也是传统历史文化的浓缩。在中国农村,传统的聚族而居的村落生活一自是中国农民的基本生活方式,是宗族乡村的重要特征,也是中国宗族社会住居形态的基本特征,它也反应了当时宗族制度的发展状况。传统建筑研究并不等同于历史研究,传统村落及村落建筑各种类型(如民居、祠堂等等)的形成原因、发展现状和未来走势是密切关联的,都是传统建筑研究的重要内容。特别是自从新中国成立以后,一连串的变革,打破了传统农村的生活模式,农民长期以来习惯的村落共同体生活方式被重新组合和发生了变化。对传统筑如祠堂等公共建筑进行适应现代农村生活需求的改造与更新,既可以提高农村生活质量,又能保持村落原有空间形态的连续性,实现渐进式的发展。

关键词:祭祀、祠堂、聚落、家族文化、家族仪式

引言: 古代中国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中,不管商品经济发展到何种程度,统治阶级总是以不变应万变,借助传统农业社会文化的巨大惯性力量和国家权力,维系着以农业为中心的经济结构和以“家国”为网络的社会组织结构,使得中国传统文化成了宗法宗族制的社会文化。“家国网络”成为中国传统的社会构成,宗族制度则是中国特有的家与国的连线。其它诸如对血缘关系的高度重视,对祖先的顶礼膜拜,对前人经验的极端尊重等,无一不体现出这种宗族社会文化的特点。这种宗法社会的文化反过同样加固了家国为网络的社会经济结构,并使之成为传统。“自宋以来,程朱理学倡导敬宗收族,伦理与经济一体化,从而形成了以祠堂,族田和族谱为核心的宗族组织和聚居制度”。

在中国璀璨夺目的传统建筑中,祠堂有着特殊的地位。而且表现宗族力量最强的就是祠堂。《汉书》曰,"祠,神祠也",是为供奉鬼神、祖先或先贤的庙堂。祠堂也叫宗庙、宗祠、家祠、家庙,属于古代祭祀场所。祭祀的对象有天地山川等自然神,还有所谓的先贤名士,包括忠臣良将,清官廉吏和人们心目中的英雄,更多的则是家族先辈,列祖列宗。从祠堂里,不光可以看到古人的精神追求,还可以看到古人的信仰变迁、宗族制度的兴亡,以及与此相关的民风民俗。同时它又是礼制的中心,宗法制度的物质象征,祠堂供奉先祖,象征祖先的精神和形体,成为族人集会的场所。通过祭祀不仅打发对祖先的追思,也加强了族人间的联系。同时对外族人而言,祠堂表示了本宗族的荣耀,无论其所处的位置如何它始终是族人意识的中心。与寺院道观相比,祠堂可以说是世俗的所在。一个祠堂,可以说就是一个民俗博物馆,一个祠堂又可以说是一部家族变迁史。了解祠堂,就等于是在了解民族文化,了解民俗风情。

祠堂往往又是一个地方,一个家族人们的精神家园。与宫廷豪宅、富商大院相比,祠堂的根本不同处就在于,宫廷豪宅、富商大院是为人修建的,而祠堂则是为神或者说是为逝去的先贤先祖修建的,因而,祠堂的建筑往往倾一地一族之力,集一地一族之智,在漫长的岁月中,再由子孙后代不断完善。这样建成的祠堂,毫无疑问,会成为一个地方,一个家族中质量最好,规模最大,同时又是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建筑。

一.祠堂的背景:

1.村落家族文化

中国社会历史源远流长,上下几千年,家族文化始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固有成分。家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并通过与地缘的结合,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着深刻地影响。从远古至本世纪初,典型的家族文化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它支配着或弥散于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伦理、道德、教育、俗习等等,无不打上其烙印。

中国传统家族文化的鲜明特点在于其宗族性。宗是指亲族中奉一人为主,族指血统有关系之人。宗族关系是中国传统家族文化的主干关系。宗族关系以血缘关系为标准,表现了一种原始的人际秩序。2楼

(1).村落聚族而居。传统村落的特征之一就是:一村同姓。中国的封建社会时期,农民多聚族而居。“族者,凑也,聚也。谓恩爱相流凑也。上凑高族,下至玄孙。一家有吉,百家聚之,合而为亲。生相亲爱,死相哀痛。有会聚之道,故谓之族。” (《白虎通•宗族》班固)一个族姓长期居住在同一个地域,动辄几代甚至几十代。在中国农村,传统的聚族而居的村落生活一自是中国农民的基本生活方式,是宗族乡村的重要特征,也是中国宗族社会住居形态的基本特征,它也反应了当时宗族制度的发展情况。这一特征说明传统村落的宗族组织程度很高,宗族是形成村落的重要因素。

(2).祠堂的普遍性和地位:传统村落的特征之二就是:一村一(或多)祠。家族祠堂是宗族组织的载体与象征,在聚族而居的宗族社会的村民生活和地方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且它又是礼制的中心,宗法制度的物质象征,祠堂供奉先祖,象征祖先的精神和形体,成为族人集会的场所。祠堂是村落内部最高等级的建筑样式,代表了乡土建筑的最高水平,对宗族血缘村落形态的构成与发展具有支配性的作用。

2.祠堂的演变与发展

早在殷商时期,祠庙祭祖的活动己经非常盛行。

在周王朝则有明确规定,平民百姓不能立庙,只能“祭于寝”。在有的朝代如秦王朝却规定,除天子之外,任何人不得建宗庙。

“祠堂”一词的正式出现是在汉代。当时的一些王公贵族和士大夫阶层,大都在祖先坟墓旁边建立庙宇,而一般的庶人则仍然只能在自己家中的厅堂上举行祭祖活动。

然而,真正的户外祠堂则是始于唐末、五代时期。

祠堂的第一次大规模出现则是在宋代,这与宋代理学的兴起有很大的关联。宋代理学家提倡立家庙,供奉家族中历代祖先的神主牌位,通过祭祀祖先,达到联宗族之亲,教子孙之孝。

宋至明代中叶,祠堂的建造只局限于巨家大族,一般的庶民家族尚未普及。明代中叶以后,正式准许庶民建祠堂以祭祀先祖。原有家族的祠堂规模不断扩大,没有祠堂的家族掀起了建造祠堂的热潮,可以说,哪里有聚族而居的村落,哪里就有祠堂出现。

在蒙占族统治下的兀朝,礼制荒疏,相应地在礼制方面的控制也更为松懈,祠堂在民间得以进一步发展。

清朝继承明制,家族祠堂的建设得到更大范围的推广与发展。

然而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以及后来的各种运动,祠堂被作为“四旧”彻底地破坏了。中国的北方几乎见不到祠堂。

二.祠堂的结构

作为村落中最重要的建筑,祠堂代表着一个宗族或家族的精神中心,因而在聚落空间(包物理空间和居民心理空间)总是占据重要的地位。可能占据着村落的几何中心,也可能位于村口或某一高地。血缘型聚落大多层序清晰而严谨。这同儒家礼制思想中的等级、尊卑观念相一致。同一村落中祠堂的不同规格就代表着这种层序关系。因此,祠堂既是一种体现家族内部的组织形态的高标准的建筑形式。

在宗族组织较严格的血缘型村落,它的组织原则层次复杂,支脉繁多的宗族组织系统,它们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又相互联系,而这种联系的最重要的、也是唯一的纽带就是血缘关系。因而在形态上空间结构系统清晰可辩。在一般的村落家族中, 结构分为族、房和户三层,房族实际上相当于家族这个大结构下的亚结构,而家庭又是亚结构下的亚结构。大型村落的祠堂则对应有多级建制,包括宗祠(族祠)、支祠、家祠等。这样,很多家族不但有一族合祀的宗祠,而且族内的各房、各支房,也往往有各自的支祠。其中级别最高的,为宗祠(或称总祠),是本村或附近同一血缘的多个村落共祭始祖的地方。宗祠作为全族的核心,往往居于最突出的位置。

1.族——宗祠

族指凡血统有关系之人。

宗祠,合族为祭祀始迁祖而立的总祠。该族之人,人人“有份”。 属于宗族的祠堂成为宗祠。它既是宗族祭祀祖先的中心,又是宗族议事、执法,实行宗族统治的中心,其建制规模比宗族其它种类的祠堂要较大。而且在许多情况下从宗祠到祖屋多层次的布局决定了在整个聚落的布局中,首先强调宗祠位置的布局。宗祠的规模和等级最高,代表整个家族的兴旺与荣誉,是全体族人的象征,因此它的建设需要很大的人力和物力。

3楼

占籍中规定:“君子营建宫室,宗庙为先,诚以祖宗发源之地,支派皆源于兹。”整个村落的布局便习惯地以宗祠为中心展开,在平面形态上形成一种山内向外自然生长的村落格局。

2.房——支祠

在稍微大一些规模的村落家族中,均有房族存在。房族是家族内部的一种纵向的组织,与辈份的水平组织相结合,构成家族内部严密的组织结构。房族串联家族内部的有关家庭,构成一种小于族、大于家的血缘组织。各房族的起源可能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并非人为设立。 支祠,宗族的分支—“房’,所建立的、奉祀该房自系祖先的祠堂,为宗族一支所享的称谓支祠。支祠堂便是这一房区域内最重要最高大的建筑物。然而,并非所有的“房”都建祠堂,一

列祖列宗是什么意思篇八
《中国人常说的祖宗十八代》

上序称谓:生己者为父,父之父为祖,祖父之父为曾祖,曾祖之父为高祖,高祖之父为天祖,天祖之父为烈祖,烈祖之父为太祖,太祖之父

为远祖,远祖之父为鼻祖。

即:父、祖、曾、高、天、烈、太、远、鼻。

下序称谓:父之子为子,子之子为孙,孙之子为曾孙,曾孙之子为玄孙,玄孙之子为来孙,来孙之子为晜(读kūn)孙,晜孙之子为仍孙,仍孙

之子为云孙,云孙之子为耳孙。

即:子、孙、曾、玄、来、晜、仍、云、耳。

可参考《称谓歌》来记忆:鼻远太烈天,高曾祖考已。子孙曾玄来,晜仍云耳止。

那么,古人规定这些称谓又是什么意思呢?

鼻祖,指得姓始祖。古人认为:“因人怀胎,鼻先受形,故鼻祖为始祖。”在这里,“鼻”实指“第一”、“首创者”,即“无中生有”。如今,各种文化

流派、行业、手技、事业的创始人都称为“鼻祖”。

远祖,指很遥远的祖宗。与自己相隔很远很远,知道的信息很少很少,故称悠远之祖为远祖。

太祖,指相隔太远的祖宗。太,古时与“大”相通,凡言大而以为形容未尽,则作太。故太祖是指过于遥远的祖宗。

烈祖,指列传之祖。烈,古通“列”,列举、列位。是指依序往下排列的祖宗,比太祖又要近一些了。

天祖,指比较远的祖宗。天的本义为“头”,头部是在身体之上的,天也是在地之上的,所以天祖就是指比较往上、比较靠前的祖宗。

高祖,指隔了一段距离(代数)的祖宗。高,本义指楼台的高大形状。楼台比平地高,但不是很高。故古人规定在列祖列宗中,以一定的、相隔不

是太远的祖宗为高祖。

曾祖,指与自己中间隔两代的祖宗。

曾,古同“增”,指增加,在“祖”之上增加一代,就是“增(曾)

祖”了。曾,古又同“层”,指重叠。“祖”上再加一层,便是“重祖”,即“曾祖”。

祖,指与自己中间隔一代的祖宗。祖字由“示”“且”二部分组成,“示”指“先人”,“且”本形为“男根”, 本义为“生育”,引申义为“增加人口”、“增加帮

手”、“增加力量”,一般用为“加力”、“给力”。“示”与“且”联合起来表示“给我们子孙力量的先 人”。给子孙力量的主要表现就是:给子孙以众多的堂兄

弟或族人。一旦有事,这些亲戚就会看在同祖同宗的份上伸出援手。

考,指父亲。考的本义为“老”,指年纪大的老人。在甲骨文、金文中,考字均象偻背老人扶杖而行之状,引申为专指父亲,后多指已去世的父亲。

己,指自己、本人。己在甲骨文中象绳曲之形。“己”是古“纪”字,假借作“自己”用,本义是指丝的头绪,用以缠束丝。借“缠束”之义,谓约束己

身而为“己”。

子,指儿子,自己下一代,湘方言叫“崽”。子是一个象形字,在甲骨文中象小儿在襁褓中,有头、身、臂膀,两足像并起来的样子,

本义指婴儿。 又因,子是地支的第一位,子丑寅卯,喻意子孙有条不紊、层出不穷地繁衍下去。所以古人把“子”作为自己的下一代排列。

孙,指儿子的儿子。孙字是由“子”和“系”两部分构成,其本意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血缘关系,即子之子。

曾孙,指与自己中间隔两代的孙子。曾,古同“增”,“曾孙”就是指在孙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代,谓之“增(曾)孙”。

玄孙,指与自己中间隔三代的孙子。玄字的本意是搓线、编草绳,最后那一点就是新续的草。基于这个本意,玄字衍生出二层意思:一是变化,

而且是有规律的无穷变化。二是很远,看不到结果。所以古人用玄来指代第三代孙的称谓,喻意是永无穷尽。

来孙,指与自己中间隔四代的孙子。古人的寿命不是很长,七十岁就是“古来稀”了。所以第四代孙往往自己亲眼看不到,属于“未来之孙”了。

晜孙,指与自己中间隔五代的孙子。晜古代同“昆”。《尔雅·释亲》:“父之晜弟。又,来孙之子为晜孙。注,晜,后也。”

仍孙,指与自己中间隔六代的孙子。“仍”有因袭、沿袭之意,仍孙是指沿袭、一脉相承下来的孙辈之意。

云孙,指与自己中间隔七代的孙子。云,指云朵、云雾,云雾在天空中很飘渺。云孙就是借云雾的形态,说到了第七代孙已经感到很飘渺、很遥远了。

耳孙,指与自己中间隔八代的孙子。这个第八以后的孙子比云孙更遥远,远到只能有所耳闻了。

在中国历史上,帝王常说的“九族”称谓是比较统一的,即“高、曾、祖、考、己、子、孙、曾、玄”。至于“祖宗十八代”的称谓,各个时代却略有

不同,到了东汉的《尔雅·释亲》中才基本定型。

而这些称谓存在的意义就在于,中华儿女、炎黄子孙,都有浓浓的寻根情结,所以族系渊源的重要性不可替代。一般家谱中记载了很多先人忧

国忧民的爱 国主义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以及追求真理的奉献精神等,这都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奋斗的结晶,对建设现代文明有重要的激励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yaoleikaoshi/224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