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中西医执业医师】
勉励自己的话古文篇一
《古诗文名句积累》
《古诗文名句积累》复习案
执笔:韩冰凌 审核:语文组 时间:5月18号 课时:2
诗文名句积累方法
1、识记与理解结合法:即对识记的诗文名句要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做到知晓句意,不错字、掉字。
2、课内积累与课外拓展结合法:要结合课内积累的诗文名句去类推课外相关的名句,并相互补充,拓展识记的“量”,提高记忆的“质”。
3、积累与表达结合法:就是把所积累的诗文名句用到口语交际和写作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记忆实效。
4、分类归类识记法:就是把所积累的诗文名句按类别归类,。如描写类、抒情类、送别类。 中考真题演练
根据语境填写古诗文名句
⑴廉政文化进校园,我们懂得了廉洁奉公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翻开厚重的诗文书卷,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正是一座座镌刻着“廉洁”与“奉公”的人生丰碑。陆游的“夜阑卧听风吹雨, ”,沸腾着诗人报效国家的满腔热血;范仲淹的
“ ,后天下之乐而乐”,寄托着作者一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抱负;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 ,抒发了诗人无私奉献的真挚情怀;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 ”表现了作者清廉自律的高风亮节。
⑵孔子以“ , , ”告诫我们,无论为人做事还是求知治学都应该矜持坦诚,实事求是。
⑶《与朱元思书》中的语句“ , ”形象凝练的表现出富春江水疾速奔腾之势。
⑷王湾《次北固山下》的语句“ , ”蕴含了时序变迁新交替的自然规律。
⑸李白《渡荆门送别》中的语句“ , ”用游动的视角描写景物的变化,突出了特定位置江岸的特征和江水的态势。
⑹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以“ , , ”抒发了其作为革命领袖的自信和伟大的抱负。
⑺月下独酌,是一件苦闷的事情,但李白却能 , 找到属于自己的浪漫。 ⑻有一种品质叫无私,有一种情感叫无悔,把它化为形象的诗句,那就是李商隐《无题》中的“ , ”。
⑼古代许多杰出人物都留下了千古传诵的诗章,激励着无数的热血青年奋发有为。请你写出能激励思想和鼓舞斗志的古诗文句子 ⑽曹植送别弟弟曹彪时写道:“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 , ”诗句就是由此化用而来。
⑾我国古代文学中,常将“秋”与“愁”等同起来,但刘禹锡却与众不同,他在《秋词》中用形象生动的诗句“ , ”将豪迈乐观之情抒发的淋漓尽致。 ⑿古典文学一如陈年佳酿,芬芳了四季,诗意了人生。春水满洒泽,王湾在北固山下,见证“ , ”的壮阔;夏意醉原野,辛弃疾流连于乡间,品味“稻花香里说丰年, ”的欣喜;秋风送闲雅,陶渊明结庐在人境,享受“ ,悠然见南山”的恬静;冬岭秀松柏,孔子伫立于天地间,感悟“ , ”
的深邃。吟诵时,山川有意;凝眸处,草木多情。
⒀我们要学会倾听,善于倾听。学会在忧伤失意时,去倾听“了却君王天下
事, ”的豪言壮语;在遇到艰难险阻时,去倾听“ ,一览众山小“的雄心气魄;在前途迷茫时,去倾听“长风破浪会有时, ”的执著坚毅;在消磨时光时,去倾听“少壮不努力, ”的慨叹警醒。
中考试题预测
1、《〈论语〉十则》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 , 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 , ;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学习,常用 来表示;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 ;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 ;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 。
⑵《过故人庄》中,描写乡村秀丽景色的句子是: , ;表明对朋友、对乡村的依恋之情的句子是:
⑶《钱塘湖春行》中写莺燕报春的句子是: , 写野花春草的句子是:
⑷《游山西村》中,表现诗人在感到困惑时,突然见到希望的句子是: , 。这两句是这首诗的诗眼,富有哲理。在《桃花源记》中,与以上两句诗意境相似的成语是:
⑸《望岳》中,包含一切有所作为的人都应具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哲理的诗句是:
⑹李清照《如梦令》中,承上启下的诗句是:
⑺《桃花源记》中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是: 。成语“无人问津“出自本文,其原句是:
⑻《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劝慰友人不要哀伤,表达出诗人豁达、爽朗的胸怀的诗句
是: , ;写出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就是在天涯海角也还是近邻一样的亲近的句子是:
⑼《愚公移山》中,愚公相信能搬走大山的理由是:
⑽《陋室铭》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⑾《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的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句子是:
⑿《观书有感》中,富有哲理的诗句是:
⒀《使至塞上》中,写塞外奇特美丽风光的千古名句是:
⒁《春望》中,表现使人对家人的眷念之情的句子是:
《过零丁洋》中,表现诗人崇高的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的句子是: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的句子
是: , ;揭示人生哲理的句子是:
⒂《杂说》一文中,怀才不遇的人常慨叹的两句话是:
⒃《醉翁亭记》中,描写四季之景的句子是(春) ,(夏)
,(秋) ,(冬)
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北方边地风狂雪早的句子是:
。以春花喻冬雪的句子是:
⒅《无题》诗中的“ , 。”两句诗,常用来比喻老师的工作。 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章的中心论点是:
⒇《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 ;表现作者政治报负的句子是:
(21)《饮酒》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
(22)《鱼我所欲也》中,能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
(23)《出师表》中,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⑴ ⑵
⑶
(24)《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坦荡胸怀和豪情壮志的诗句是:
(2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抒发词人一生中的事业与抱负,并发出无限慨叹的句子是:
(26)《曹刿论战》中,曹刿请见鲁庄公的原因是:
;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句子是:
(27)含雪的诗句有: ;与长江有关的诗句有:
(28)实写山、花、水、鸟的诗句有:
(29)古诗文中有许多表达雄心壮志的名句,如曹操的“ ”;顾炎武的“ ”;陈胜的“ ”;陆游的
“ ”;范仲淹的“ ”。
(30)《春望》中,用拟人手法来表现对国事的忧伤,对家人的思念的两句诗是:
(31)《天净沙·秋思》中表明游子漂泊在外思乡悲情、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32)《桃花源记》中与“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33)古诗文中有许多诗句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大自然七彩斑斓的景致。请默写出含有“红、绿、青、黑白、紫”任意一字眼的诗句,注意要默写出两句上下相邻的完整诗句:
(34)走进古典诗词,走进古典的情怀。①“晨兴理荒秽, ”,这是躬耕田园的欢愉;②“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这是伤别故国的忧愁。③“风一更,雪一更, ,故园无此声”,故乡在风雪中愈发清晰;④“ ,却话巴山夜雨时”,思念在秋雨里更加缠绵。⑤“有约不来过夜半, ”是相约不至的落寞;⑥“ ,浅草才能没马蹄”是湖边春行的欣喜。
(35)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一诗中运用比喻把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诗句是 , 。
(36)胡锦涛总书记会见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率领的大陆访问团时,引用唐代诗人王之涣《登鹳雀楼》中“ , ”的诗句,期望双方再接再厉,努力发展两岸关系新局面。
(37)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中用“ , ”
传递望月怀人的惆怅。
知识迁移
读下面一副对联,从下联中任选四个短语,写出短语所涉及的人物姓名,并默写一句其作品中
的诗文句子。
沧海日,赤城霞,峨眉雪,巫峡云,洞庭月,彭蠡烟,潇湘雨,武夷峰,庐山瀑布,合宇宙奇观,绘我斋壁;
少陵诗,摩诘画,左传文,司马史,薛涛笺,右军帖,南华经,相如赋,屈子离骚,收古今绝艺,置吾山庄。
示例:相如赋——司马相如——“明者远见于未荫,智者避危于无形。”
勉励自己的话古文篇二
《文言文阅读所有》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寒雪日内集( )(2)撒盐空中差可拟( )(3)陈太丘与友( ) ...
(4)太丘舍去 ( )(5)去后乃至 ( )(6)君与家君期( ) ....
(7)相委而去 ( )(8)元方入门不顾( ) ..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与儿女讲论文义(女孩儿)B.尊君在不(通“否”) ...
C.俄而雪骤,公欣然曰(高兴的样子)D.友人惭,下车引之(拉)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译文:
(2)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译文:
(3)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译文:
4.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B.未若/柳絮/因风起
C.陈太丘/与友期行D.君与家君/期日中
5.填空。
《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这两篇讲述的都是少年儿童聪敏机智的故事,第一篇故事的
主人公叫 ,第二篇故事的主人公叫 。
6.默写。
(1)《陈太丘与友期》中陈元方用来反驳友人的句子是: 。表明陈元方
不愿意原谅友人的句子是: 。
(2)“ ”“ ”,是《咏雪》中对“白雪纷纷何所似”所做
的两种回答。
二、课内阅读
阅读《咏雪》,回答7~9题。
7.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1)与儿女讲论文义( )(2)俄而雪骤( )(3)撒盐空中差可( ) ...
8.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译文:
(2)未若柳絮因风起。
译文:
9.“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总述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练地交代
了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
1.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1)有朋自远方来( )(2)吾日三省吾身( ) ..
(3)学而不思则罔( )(4)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
(5)四十而不惑 ( )(6)择其善者而从之 ( ) ..
(7)人不堪其忧( )(8)传不习乎( )(9)博学而笃志( ) ...
2.下列句中“而”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人不知而不愠 B.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C.学而时习之 D.曲肱而枕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译文:
(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
(3)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4.用原文填空。
(1)亚奥理事会2011年10月13日宣布,南京市获得2013年第二届亚洲青年运动会举办权。
届时喜迎各国嘉宾,可以用《论语》中的一句话来表达这种喜悦: , ?
(2)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
话: , 。
(3)孔子感叹时光易逝,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 , 。
二、课内阅读
(2012·山西中考)阅读《论语》第一、四、五、七章,完成5~8题。
5.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1)学而不思则罔( )(2)思而不学则殆( ) ..
6.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不亦说乎( ) .
(2)温故而知新( ) .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8.中国古代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今天我们阅读它同样获益匪浅,请写出初中
语文课本“孔子语录”中的一则成语或格言警句。
答:
三、美文品析
(2010·吉林中考)阅读文言文,完成9~15题。
论语(节选)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
灵公》)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①②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泰伯》)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子罕》)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子张》)
【注】①识:记住。②厌:满足。③好古:爱好古代文化。④及:赶上,追上。⑤亡:指不知
道的东西。
9.《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 家经典著作之一。
10.下列句中加点词读音和意义都不同的一组是( )
A.学而时习之/学如不及 ..
B.吾日三省吾身/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C.诲女知之乎/诲人不倦 ..
D.是知也/日知其所亡 ..
11.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吾日三省吾身”的具体内容。
答:
12.请写出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理解。
答:
13.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原因。
答:
14.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我们为人处世有什么启示?
答:
15.选文后五则内容都与学习有关,请你选择感悟最深的一则,写出在学习方面所获得的启
示。
答:
一、名句默写
1.树木丛生, 。 ,洪波涌起。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 。 ⑤④③
3. ,风正一帆悬。
4.乡书何处达? 。
5.乱花渐欲迷人眼, 。
6. ,绿杨阴里白沙堤。
7.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
8.夕阳西下, 。
9.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的交替,蕴含自然理趣的句子是: , 。
10.《观沧海》中诗人以奇特的想象,表现大海博大无比的诗句是: , ; , 。
11.(2012·邵通中考)“诗魔”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用“ , ”描写莺燕报春的勃勃生机。
12.(2012·遵义中考)《天净沙 秋思》中表现天涯游子漂泊无依的愁苦之情的句子是: , 。
二、诗词鉴赏
13.(2012·娄底中考)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脍炙人口,“生”和“入”用得很妙,请说说妙在
何处。
答:
14.(2011·来宾中考)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勉励自己的话古文篇三
《课内必背古文名1》
课内必背古文名句
(一)《童趣》(七上)
夏蚊成雷 , 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 ;昂首观
之, 。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 , ,果如鹤唳云端, 。
以丛草为林, ,以土砾凸者为丘, ,神游其中,怡然自得。忽有庞然大物,
拔山倒树而来,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理解:你认为怎样做才算是一个有情趣的人?
答:有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观察力,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善于观察,富有好奇心, 有一定的审美能力
(二)咏雪(七上)
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 。”兄女曰:“ 。”
(三)陈太丘与友期(七上)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则是无信;对子骂父, 。”
友人惭, 。元方入门,不顾。
(四)《<论语>十则》(七上)
①《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 。
②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也是与“取长补
短”意思相近的句子) 。
③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 ;
④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 ”来表示;
⑤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 ;
⑥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三重境界): ;
⑦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 。
⑧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
是: 。
⑨AAPP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
“ , ?”
(10)作为终身遵守的准则的句子(或揭示儒家所倡导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的句子)
是 “ ”
(11)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镜)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孔子的话:
“ ”
(五)《木兰诗》(七下)
勤劳孝顺的木兰:“ 。”“ 。”
英姿飒爽奔赴战场的木兰:“ 。”
剪影式表现战争生活艰苦:“ 。”
互文手法表现战争旷日持久、悲壮惨烈:“ 。”
写木兰出征前周密紧张的准备工作,渲染战前紧张气氛,表现战事紧迫的句子:
“ 。”
写征程紧迫中表现木兰思念父母的女儿情:“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
声,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 。”
夸张手法写出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 。”
不爱功名、不慕富贵的高尚品德:“ 。”
赞美木兰的机智谨慎:“ ?”
(六)夸父逐日(七下)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
死。 。”
(七)共工怒触不周山(七下)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 。天倾西北,
故 。”
口技(七下)
(八)桃花源记(八上)
桃花林的自然景色: .
桃花源的自然环境: 。
桃花源的生活情况(社会风尚):
(九)《陋室铭》(八上)——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志趣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主旨句—— 。
3、居室环境——“ 。”交往人物—— 。”
日常生活——“ 。”
4(十)《爱莲说》(八上)——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对趋炎附势世风的鄙弃
1予独爱 2、予谓菊, ;牡丹, ;莲, 。
噫!菊之爱, ;莲之爱, !牡丹之爱, 。
(十一)《三峡》(八上)
1、巴东三峡巫峡长, 。 2、高猿长啸, ,空谷传
响, 。
3、自非亭午夜分, 。 4、至于夏水襄陵, 。
5、 。
(侧面写出水之湍急,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所述一致)
(十二)《答谢中书书》(八上)
从早到晚,动静结合: 。
(十三)《记承天寺夜游》(八上)
1、写月光的句子:庭下 。
2、主旨句: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 。(闲适恬静与悲凉旷达相结合)
《核舟记》
《湖心亭看雪》 大雪三日, 。
湖上影子,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十四)《与朱元思书》(八下) 1、直接写水清:
2、写水急: 3、蝉则千转不穷, 。 4、写山高:夹岸高山,皆生寒树,5、厌弃官场、淡泊名利:(十五)《送东阳马生序》(八下)
以中有足乐者, 。
(十六) 《小石潭记》(八下)
1、小石潭得名由来: ,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2、小石潭清幽的环境: 。
3、侧面写水清:潭中鱼可百许头, 。4、动静结合: 。
作者坐在小石潭边突出的感受是
(十七)《岳阳楼记》(八下)
1、 常形容某地政事顺利,重获兴旺的句子用《岳阳楼记》中的“ 。” 2、 突出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 答: 。
3、 突出表达作者伟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 (与现在“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相似的句
子): 。
4、 总写洞庭湖美景(大观):
5、 从空间角度描写岳阳楼雄伟景象的句子:
6、 从时间角度描写岳阳楼景象的句子:
7、 洞庭湖月夜美景: “ ” 8、 迁客骚人因物而喜的句子 。 9、 迁客骚人因己而悲的句子 。
10、,“退”指“”。
(十八)《醉翁亭记》(八下)“寄情山水,与民同乐”。
1、醉翁亭名字的由来: 。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别有用意”用《醉翁亭记》中的话即“醉翁之意不在酒”)
3、“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原因是 。
4、山间朝景: ,暮景: ;四季之春景: ,
夏景: ,秋景: ,冬景: 。
5、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
《出师表》
(1)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 ;
(2)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 ;
(3)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 ,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4)《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 ”
一致。
(5)《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
(6)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 ;
(7)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 ;
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的最重要的一条建议是 。
另一种说法:
1、写尽作者一生的句句:受任于败军之际,
2、表明作者淡泊名利的句子: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
3、后汉倾颓的原因:亲小人,
4、诸葛亮的三条建议: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妄。
5、诸葛亮的政治愿望:北定中原,庶竟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十九)《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九下)
1、 论点:
2、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3、寡助之至, ,多助之至, 。
(二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九下)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 。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3、 ,国恒亡。然后知 。 (二十一)《鱼我所欲也》(九下)
1、论点: 。
2、为何能做到“舍生取义”: 。
3、 。(反映“人性本善”的思想)
4、与“不食嗟来之食”一致的是: 。
5、 ! 6、向为身死而不
受, ;向„„ 之;向„„今为 (二十二)《曹刿论战》(九下)
1、曹刿认为鲁庄公做到“取信于民”的句子是: 。
2、夫战,勇气也, ,故克之
(二十三)《邹忌讽齐王纳谏》(九下)
1、三问:问妻 “ ?”问妾“ ?”问客“ ?”
2、三思:吾妻之美我者, ;妾之美我者, ;客之美我者,欲 也。
3、三比: 莫不私王, 莫不畏王, 莫不有求于王。
4、三变:令初下, ;数月之后, ;期年之后, 。
多音字:
劲 年近不惑的他,已经具备了遒劲(jìng)老道的用笔,手劲(jìn)十足,其前程当无可限量。
禁 听到紫禁(jìn)城宵禁(jìn)的消息,弱不禁(jīn)风的她,禁(jīn)不住哭了。
澄 澄(chéng) 清问题比澄(dèng)清浑水难得多。弄 里弄(lòng)是小巷,你还没弄(nònɡ)明白吗?
悄
血
靓
粘
吭
胖
载
隽
刹
说
龟
薄
缪
蔓
绷
宿
累
数
塞
漂
折
炮
差 悄(qiǎo)然落泪的她悄悄(qiāo)地走了。 血(xuè)债要用血(xiě)来偿。 靓(liànɡ)女并非都爱靓(jìnɡ)妆。 胶水粘(nián)性好,能粘(zhān)牢信封 平时不爱吭(kēnɡ)声的他,竟然能在台上引吭(hánɡ)高歌。 他是一个心宽体胖(pán)的大胖(pànɡ)子。 那是个十年八载(zǎi)也忘不了的载(zài)歌载(zài)舞的夜晚。 这是一篇字迹隽(jùn)秀、言辞隽(juàn)永的好习作。 刹(shā)车的刹(chà)那间,他听到了古刹 (chà)的钟声。 这个劝学的说(shuì)客,最喜欢说(shuō)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 那年正赶上大旱,土地龟(jūn)裂,连最耐饥渴的乌龟(ɡuī)也死了。 当日薄(bó)西山,他回到家时,妈妈已经把薄(báo)饼做好了,里面还放了他最爱的薄(bò)荷。 缪(Miào)主任办事向来未雨绸缪(móu)、细致周到,是不会有纰缪(miù)的。 蔓(màn)延的火势,就要烧到蔓(mán)菁和其他爬蔓(wàn)的草了。 实习护士用绷(bēnɡ)带使劲给伤员包扎伤口,也难怪伤员绷(běnɡ)着脸忍着。 回到宿(sù)舍,他仍然想着有关星宿(xiù)的动人故事,结果是一宿(xiǔ)也没睡好觉。 积累(lěi)知识就像收获累累(léi)硕果,再累(lèi)心也甜。 两岁就能数(shǔ)数(shù)的孩子,如今已经是数(shuò)见不鲜了。 在交通要塞(sài),往往因塞(sāi)车而堵塞(sè)了交通。 漂(piǎo)洗过的红花衬衣漂(piāo)浮在碧绿的水上,实在是漂(piào)亮极了。 一场瞎折(zhē)腾,他的买卖折(shé)了本, 于是,他那双志在凌云的翅膀也折(zhé)断了。 一阵炮(pào)火后,敌人被我们打哑了,可是,敌人的指挥部却炮(páo)制出一篇胜利的战报。 他在出差(chāi)途中看到:现在城市和乡村的差(chā)别越来越小,已不差(chà)多少了,仅就住房来说,
以往那参差(cī)不齐的农舍,已大都变成拔地而起的楼房了。
解 “解(jiè)元”是古代乡试考取第一名的人,这一点解(Xiè)老师已经讲解(jiě)得很清楚了,你怎么还不明
白呢?
和 一个风和(hé)日丽的星期天,小明邀请同学们到他家里玩,他洗桃子时怕洗不干净连着换了三和(huò)
水。然后他又给同学们倒水,说道:“趁温和(huo),大家快喝吧。”大家一起谈着父母的趣事:小成说他妈妈昨天包水饺时和(huó)了太多的面,以至于没吃完;李玉说他爸爸最近和(hè)上一首诗,大家强烈要求他读一读;小红说他爸爸前天打麻将一次也没和(hú)。
容易读错的字:
1、下载( 2、渲染( ) 3、投奔( ) 4、蹊跷( ) .....
5、洁癖( ) 6、压轴( ) 7、熬菜( ) 8、秘鲁( ) ....
9、惩罚( ) 10、炽热( ) 11、揣着书( ) 12、逮捕( ) ....
13、掂量( ) 14、刽子手( ) 15、友谊( ) 16、哈达( ) ....
17、豁出去( ) 18、混水摸鱼( ) 19、一哄而散( ) 20、诲人不倦”( ) ....
21、华山( ) 22、通缉( ) 23、嫉妒( ) 24、汗流浃背( ) ....
25、龟裂( ) 26、倔强( ) 27、揩油( ) 28、框架( ) 29、埋怨( ) .....
30、联袂( ) 31、泯灭( ) 32、拘泥( ) 33、昵称( ) 34、宁可( ) .....
35、呕心沥血( ) 36、奇葩( ) 37、创伤( ) 38、亲戚( ) 39、纤夫( ) .....
勉励自己的话古文篇四
《古诗名句集锦》
1.表达雄心壮志的古诗文名句:
曹操的"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陈胜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陆游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包含成语的古诗文名句: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出师表》:概括出成语"三顾茅庐")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桃花源记》:概括出成语"无人问津")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诗》:概括成语"扑朔迷离")
3.春雨的古诗文名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写水的古诗文名句: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5.表现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古诗文名句: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木兰辞》)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
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6.描写春天的古诗文名句: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7.写“月”的古诗文名句: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8.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的送别诗名句: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9.赞颂大海的古诗文名句: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10.与“长江”有关的古诗文名句: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11.表现惜时或劝学内容的古诗文名句: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12.关于“读书”的名古诗文名句: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等人。(陶渊明《杂诗》)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13.表现对故乡或对亲人思念之情的古诗文名句: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14.关于 "勤奋"的古诗文名句:
一寸光阴一寸金,存金难买存光阴。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5.含"酒"字的古诗文名句: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16.表现爱国内容的古诗文名句:
僵卧孤村不自哀,上思为国戍轮台。(陆游)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17.有关"花"的古诗文名句: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18.有关"山"的古诗文名句: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种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19.有关"鸟"的古诗文名句: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盂浩然:《春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0.表现尊师内容的古诗文名句:
务学不如务求师。师者,人之模范。(杨雄)
21.表现奉献内容的古诗文名句: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苏教版古诗文名篇名句默写
七(上)
1. 王湾《次北固山下》:①诗中表现了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美景,以白描的手法勾勒出壮美的大江行船图,构图精美,意境开阔的诗句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②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的自然规律中,蕴含“新旧更替,新事物蕴于旧事物中”的生活哲理,透露出诗人乐观积极的感情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 杜牧的《赤壁》:①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②用两个美女象征国家命运,用了以小见大的写法,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慨叹,借咏史表达生不逢时、抑郁不平的心境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其中抒发感慨,表现作者虽处困境,仍力求振作精神的句子是: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4.《十五夜望月》中的点睛之笔是:不知秋思落谁家;明点“望”,且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者范围的句子是:今夜月明人尽望;点题之笔是:冷露无声湿桂花。
5.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①词中直接写明月的诗句是: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②表达了作者旷达胸襟,表现了作者感悟人生哲理(道尽世事无常之理,表达了词人豁达的胸襟)的词句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③从“隔千里兮共明月”演化而来的,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道尽了千载离人心愿的词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④词中“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是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6. 郦道元的《三峡》:①从视觉角度描写两岸连山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②《三峡》中描写三峡夏季景色的句子:至于夏水襄陵,沿泝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
勉励自己的话古文篇五
《中学古诗文名句默写》
中学古诗文名句默写
1.《天净沙•秋思》中描写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游山西村》中含有“困境中往往蕴含着希望”这一哲理的诗句 , 。
3.《无 题》中传诵千古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醉翁亭记 》中揭示主旨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表达诗人前路艰难,归期无期的处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题破山寺后禅院》表现了禅院花木扶疏,幽深清静的环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水调歌头》中表达作者的美好祝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别云间》表达英雄末路之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醉花阴》中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请写出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具有相同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周敦颐《爱莲说》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五柳先生传》中描绘五柳先生安贫乐道的生活状况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木兰诗》中描写北方战场条件艰苦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使至塞上》中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奇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贪污受贿者常常这样为自己的罪恶行为辩护:“常站河边难免跌于水中。”对此我们可以用周敦颐的一句名言“ ”作为理论依据进行反驳.
16..《陋室铭》中写居室环境的是 , 。写主人的活动的是 , 。
17.《桃花源记》中反映其社会风尚的句子为 , 。文中表现桃源人热情好客的句子是 , 。 桃源人来此绝境的原因是 , 。
18.《钱塘湖春行》中运用了对偶手法描写动物迎春的诗句是 ,
。
19.《观沧海》中最能体现诗人博大胸怀的诗句是 , 。
20.《观书有感》形象地描述了诗人深切而独特的读书感受的句子是 140.子曰:“默而识之, , ,何有于我哉”(《论语十则》)
141.生,亦我所欲,义,亦我所欲;二者不可得兼, 。(《鱼我所欲》)
142. ,而莫得其涯; 而不知其所穷。(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143.问渠那得清如许, 。(朱熹《观书有感》)
144.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145.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三峡》
146.今观其文章, , ,称其气之小大。
147.庭下如积水空明, 。盖竹柏影也。
148.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
149.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50.过尽千帆皆不是, 。(温庭筠《梦江南》)
151.得道多助, 。(《孟子》)
152.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153. ,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154.抽刀断水水更流,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155. ,谁言天地宽。(夏完淳《别云间》)
156. ,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157.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159. ,草色入帘青, ,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160.长风万里送秋雁, 。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161.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62.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63.万里赴戎机, 。(《木兰诗》)
164.关关睢鸠, ,窈窕淑女, 。(《诗经》)
165.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166. ,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167.雨是古代诗人笔下常见的景物,如“渭城朝雨浥清尘”,再写出三个含“雨”的诗句。
(1)
(2)
(3)
168.古诗词中有关送别的名句灿若繁星,请你写出其中两句名句。(注明作者)
(1)
(2)
169.请写出三句古人抒发雄心壮志的诗句。(注明作者或标题)
⑴
⑵
⑶
170.你读过很多描写春天的古诗词,请写出最喜欢的三句。(注明作者或标题)
⑴
⑵
⑶ 120.王老师已经退休五年了,还一直做我们的课外辅导员,他的这种退而不休的精神,正如龚自珍的诗句所描写的那样: , 。
121.我们在探讨学问时,往往会出现峰回路转、扑朔迷离的情况,但是如果锲而不舍,继续前行,便会突然发现一个全新的天地陆游《游山西村》中的两句诗“ , 。”就包含了这个哲理。 121.去年六月,世界人民见证了“三峡蓄水315”、“高峡出平湖”的壮观景象,郦道元所描述的昔日“渔者歌曰”的“ , ”的三峡秋日的凄异境况将一去不复还了。
122.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各行各业的许多有志青年积极投身到建设祖国的浪潮中,老一辈的建设者们无不欣慰地说:“ , 。”(用赵翼的《论诗》中有关诗句回答)
123.由“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演变而来的一个成语是: 。
124.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写了山间四时之变化,其中所写冬景包含的一人成语是: 。
125.“心旷神怡”形容心境开朗,精神愉快,多用于欣赏自然景色或文艺作品时的感受,在《岳阳楼记》中的原名是“登斯楼也,则有 ,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126.成语“三顾茅庐”的源出句为《 》中的“ ”
127.晏殊的《浣溪沙》中有两句对仗极其工整,并包含有一个成语,这两句是: , 。
128. ,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29.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 。
130.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 。
131. , 。小园香径独徘徊。
134. ,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35.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36.采菊东篱下, 1.江山代有人才出, 。
137. ,中间小谢又清发。(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138.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
139. ,草色入帘青, ,往来无白丁。(《陋室铭》) 100.《五柳先生》中作者用“ , 。”两句话称赞他独立于世俗之外,不慕荣利。
101.杜甫在《春望》中侧面表现作者忧国思家之情的诗句是: , 。
102.《出师表》中表现作者出山之前的人生态度的语句是: , 。
103.《登飞来峰》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 。
104.孟子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的句子是: , , 。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 , 。
105.在刘禹锡的《陋室铭》中,通过写交往人物来表现室主人高雅情趣的句子是: , 。
106.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中,表达其想建功立业的词句是: , 。
107.李白诗“两岸猿声啼不住”,在《三峡》一文中是这样具体描述的:“常有 ,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108.诸葛亮在《出师表》中陈述自己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 。
109.苏辙在《上枢密韩太尉书》一文中,就“文”与“气”的关系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他认为:“文者 ,然 , 。”
110.杜甫《春望》的颔联是: , 。
111.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化用“临渊羡鱼”这一古语的诗句是: , 。
112.如何正确对待别人的优点和缺点呢?孔子曾说过:“ , 。
114.在写作文时,我们有时无从下笔,经过苦思冥想,突然间文思泉涌,真可谓:“ , 。”
115.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挫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 , 。”的心态。(用《岳阳楼记》中的句子回答)
116.人们常用朱熹《观书有感》中的著名诗句“ , 。”来比喻只在不断学习,才能达到新的境界。
117.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中,赵朴初先生借用李白的《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诗句为“冰心馆”题了词,你觉得最有可能的一句是: 。
118.礁石无法阻挡江水滔滔东流的豪情,冬雪不能耽搁春天翩翩而至的脚步,同样,战争,瘟疫也一样不能阻止滚滚前进的历史车轮。正所谓“ , ”(用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诗句填空)
119.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只要虚心求教,到处有老师”的观点时,常用《论语十则》中孔子的话: , 。80.《醉翁亭记》中的主旨是与民同乐,在第一段就微露主旨的句子是: , ;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是: , ;山间朝暮之景是: , ;描绘四季之景的句子是:(春 ,(夏) ,(秋) ,(冬) 。
81.《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 , ;表现迁客骚人因物而喜的两个四字句是: , ;表现迁客骚人因物而悲的两个四字句是: , ;文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 , ;表现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 ;叙述腾子京政绩的句子是: , ;文中“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与“退”分别指: , 。
82.《出师表》中写出先汉兴隆和后汉倾颓的原因的句子是: , ; , ;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 ,诸葛亮给刘禅建议中最重要的一条是 , ;当任命一个人来挽救局面,人们常引用本文中的一句名言: , ;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 , ;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 , ;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 , , , , , ;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 ; , , ; , 。
8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抒发词人一生中的事业与抱负,并发尽无尽感叹的句子是: , 。 !
84.《曹刿论战》中,曹刿请见鲁庄公的原因是: , ;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句子是: , , ;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 , ;本文中出现的一个成语是: 。
85.平时能引起人们美感的事物,却触发的深受安史之乱之苦的杜甫的与众不同的审美感悟:“ , ”。 。(陶渊明《饮酒》)
86.王维《使至塞上》描绘出一幅塞外夕照图的诗句是 , 。
87.由“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你一定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民〉中的两句千古名句: , 。
88.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表达自己忠心报国、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的千古名句是: , 。
89.古代诗人钟情于湖光山色,其中对洞庭湖的描写屡见不鲜。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写道“ , 。”
90.《论语》中,孔子告诫我们要珍惜时光的名句是 。
91.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对读书问题发表的见解是
92.古往今来,人们身处困境、进退两难时,便自然而然地吟咏起陆游《游山西村》中的名句: , 。
93.陆游的《游山西村》景物描写寓含哲理,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诵的两句诗是: , 。
94.维的《使至塞上》以传神的笔墨,刻画奇特壮美沙漠景象的两句诗是: , 。
95.《桃花源记》中反映老老少少都十分愉快的语句是: , 。
96.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不会因为环境的好坏和个人的得失或喜或悲,用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话说就是“ , 。”
97.我们表达“一个人做事而其用意不在此”这样的意思,常常引用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的语句“ ”。
98.晏殊《浣溪沙》词上片“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两句构成“新”与“旧”的对比,下片构成“来”与“去”对比的诗句是: , 。
99.李清照《醉花阴》中的千古名句是: 60.《论语十则》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 ;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 ;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 ”来表示;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 ;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 ;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 。
67.《钱塘湖春行》中,写出莺燕报春的句子是: ;写野花与春草的诗句是 。
68.《游山西村》中,表现感到困惑时,突然见到希望的诗句是: 。这两句话是这首诗的诗眼,富有哲理。
69.<木兰诗》中描写木兰勤劳孝顺的诗句是: ;描写出片前的准备的诗句是: 。
70.描写北方战场寒冷,环境艰辛的诗句是: ;描写战事频繁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诗句是: ;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诗句是: ;表现木兰不慕高官厚禄的高尚品质,也反应北朝人民热爱和平,追求安定生活的诗句是: ;表现木兰从军谨慎、机智的诗句是: ;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本诗,其原句是: 。
71.《桃花源记》中,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是: ;成语“无人问津”出自本文,其原句是: 。
72.《黄鹤楼》中,以写景出名的诗句是: , ;表现游子的悲苦心情的诗句是: , ;与此诗句有相同意境的《天净沙•秋思》中的句子是: , 。
7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达了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的诗句是: , 。
74.《陋室铭》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 ;写居室环境的句子是: , ;写与人交往的语句是: , ;以古代名贤自况的句子是: , 。
75.《爱莲说》中,点明主旨、最能概括莲高贵品质 的句子是: , ;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自好的句子是: , ;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 , 。
76.《观书有感》中,富有哲理的诗句是: , 。
77..《春望》中,言明春望所见的诗句是: , ;表现诗人对家人的眷念之情的句子是: , 。
78.《过零丁洋》中,概括写出诗人被捕前的全部经历的诗句是: , ;写出国家和个人的境遇的诗句是: , ;概括写出两次抗元,遭受失败后的心情的诗句是: , ;表现诗人誓死报国,表现诗人崇高的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的诗句是: , 。
79.《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 ;从“隔千里兮共明月”演化而来的句子是: , ;直接写明月的诗句是: , , ;富有人生哲理的诗句是: , , ;“此事古难全”中的“此事” 21.《别云间》中表达作者对破碎山河的悲痛和对清统治者愤恨的诗句是 , 。
22.《行路难》中表现作者对现实理想的自信乐观精神的名句是 , 。
23.《始得西山宴游记》中作者自述身世、表白心迹的句子是 ; 作者与自然融合的句子是 。
24.《三峡》从侧面描写以衬托“夏水”湍急的句子 ,
25.《次北固山下》中写诗人思念故乡的诗句是 , 。 写出“以新代旧”哲理的诗句是 。
2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中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涵深刻的哲理的诗句是 , 。
27.《黄鹤楼》诗人发出人生岁月悠悠,世事茫茫的无限感慨的诗句是 , 。
28.《渡荆门送别》中含蓄地抒发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 。
29.夏天,满湖的荷花亭亭玉立,清香淡雅,令人心生敬重之感。请你用周敦颐《爱莲说》中的句子形容一下 , , , , 。
30.默写《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院中月光月影的语句。 , 。
31.《春望》中抒发对妻儿强烈思念的诗句是
32.《论语》中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是 , 。
33.《观沧海》一诗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千古名句是 , , ,
34.程远独在异国,面对晚霞中森林的奇异风光,心想:加拿大的景色确实迷人,但远离故土的滋味实在不好受。感叹之中,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不觉脱口而出。(2分)
35.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勇挑重担,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形容。(用(出师表》中的原句回答)
36.最能体现莲花洁身自好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爱莲说》)
37.《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 , "两句意思一致。
38.白居易在《前塘湖春行》一诗选取了 、 、 、 等景物来表现西湖 的美景。其具体诗句是: , 。
39.《观沧海》中想象丰富而奇特,充分表达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一统天下的豪情的诗句是
40.崔颢在《黄鹤楼》中融情与景,表达物是人非感慨的诗句是“ , ”,表达吊古思乡情怀的诗句是“ ? ”。
2/9
41.朱熹在《观书有感》表现作者哲理性思考的句子是 “ , ”.
42.《登飞来峰》一诗中,蕴含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的诗句是“ , ”
43.《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 , ”两句诗,写出了禅院幽静的环境,以及这幽景给人生的启示。
44. 现在人们赞美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品质时,常引用李商隐《无题》中的名句 “ ,
勉励自己的话古文篇六
《第一部分: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第一部分:文言文阅读
我省文言文阅读考查范围以《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19篇课内文言文为主。其中包括:《论
语十则》、《鱼我所欲也》、《舜发于畎亩之中》、《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出师表》、《桃花源记》、《三峡》、《马说》、《陋室铭》、《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爱莲说》、《记承天寺夜游》、《送东阳马生序》外加三个版本共有的三篇课文《与朱元思书》、《口技》、《满井游记》。分析近三年的文言文阅读,我们不难发现,考试趋势逐渐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课内课外相结合,考查重点侧重于对学生能力的考察。
第一节:课内文言文单课专题训练
分析近三年的中考试题,我们不难发现,文言文考查内容仍然立足于课本,这就要求我们对《语
文课程标准》推荐的19篇课内文言文认真复习、归纳、总结,这就要求考生要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题思想,能够翻译、背诵重点语句,加强文言知识积累,搞好迁移训练。
一、常见题型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5题。(2008河北)
醉翁亭记(节选)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大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J王,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
(1)环滁皆山也 环:
(2)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
(3)野芳发而幽香 发: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译文:
3.选文第①段在总写滁州山景后,由远及近依次写了“西南诸峰”、“ ”“ ”、“醉翁亭”等景物。
4.概括选文第②段的内容。 答:
5.下面这段文字说明了什么?
欧阳公记①成,远近争传„„凡商贾②来,亦多求其本,所遇关征③,以赠官,可以免税。 注:①[记]指《醉翁亨记》。 ②[商贾]商人。 ③[关征]查税征税。
答:
解析:第一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意思的理解与积累情况,只要平时认真复习,就不难作答;第二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语句的理解、翻译能力。翻译时要落实关键字。可采用“译+串+顺”的方法;第三题考察学生对文段的阅读能力,只要认真阅读文本,就很容易作答;第四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第五题属于迁移性训练,是一道链接题,它的出现给文言文考查注入了新的活力。这段文字内容比较浅显,并且对考生没学过的文言词汇进行了注释,便于考生阅读。使考生对《醉翁亭记》的艺术价值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样,课内内容得以拓展延伸,考生能力得以迁移彰显。这符合《语文课程标准》评价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目标与学生文化学习发展的需求。
答案:1、 (1)围绕(环绕) (2)情趣(意趣、兴趣) (3)开放(开)
2、给它(亭子)起名(题名)的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称它(命名)的。
3、琅琊(山) 酿泉
4、描写山间的朝暮变化、四季不同景色以及出游的乐趣。
5、《醉翁亭记》在当时备受人们的推崇,反映其艺术价值高、影响大。
二、能力提升训练
1、与朱元思书
<一>、重点文言知识及词语解释
1、课文选自: ,文章的作者是: , (朝代)文学家。2、风烟俱净: 3、从流 4、许 5、缥
6、急湍甚箭 湍 7、奔 8、寒树 9、负势竞上 负 10、互相轩邈 轩 邈 11、直指 12、泠泠 13、转 14、戾 15、反 。16、横柯
<二>、重点句子翻译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译: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译:
3、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译: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译:
5、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译:
<三>、基础知识练习
1、本文以乘船游江所见,着力刻画了 ,抒发了作者 的思想情绪。
2、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天共长天一色”与文中哪句话意境相同?
3、文中哪些句子突出富春江江水清澈?
4、文中突出富春江江水湍急的句子是 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5、根据你对文本的理解,思考一下作者发出“望峰息心”、“窥谷忘反”的感慨的理由是什么呢?
6、写水时,作者抓住了水的______和_____的特点。写山奇,分别从____觉和____觉来写景,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
7、作者在欣赏了奇山秀水后发出了怎样的感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从听觉上看,文中哪些句子表现出富春江的迷人景色?
9、从文中找出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各一句。视觉: 听觉:
10、作者描绘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极有层次。第一段总写____________________ 之美,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个字;第二段承“异水”二字,抓住“_________”和“________”的特点,具体生动地描绘;第三段承“奇山”二字,多层次多角度展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之美。
11、说说你对“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深层意思的理解。
12、文章写登舟总体感受的句子是: 文章概括赞叹富春江景的句子是: 写富春江江水清澈的句子是: 描写水流迅疾与波涛汹涌的句子是: 描写“山之奇”的句子是: 描写“水之异”的句子是: 文中从侧面表现水的清澈的句子是: .
13、下列加粗的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B、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C、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14、作者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概括富春江的景色。请说说富春江的山“奇”在哪里?水“异”在哪里?
15、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你怎么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
2、《论语》十则
<一>、课下重点文言知识及词语注释
1、文章选自 。《论语》是记述 的一部书,共 篇,是 家 重要的经典著作。孔子,名 ,字 , 末期鲁国陬邑人。我国古代的 家、 家、 家, 家的创始人。2、时习: 习 3、说: 4、愠: 5、罔: 6、殆: 7、诲: 8、女: 9、是知也: 是, 知, 10、 耻: 11、是以: 12、默而识之: 识,
13、厌: 14、好: 15、川上: 16、逝: 斯: 舍: 17、尝:
<二>、重点句子翻译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译:
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译: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译:
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译:
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译: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
8、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译:
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译:
10、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译:
11、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译: <三>、基础知识练习
1、文中讲学习方法的句子有: 文中讲学习态度的句子有: 文中讲待人对己的句子有:
2、《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一句话是 , 。
3、谈“学”与“思”辨证关系的句子是 , .
4、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 .
5、在2010年中学生夏令营石家庄会场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孔子说过 , !“对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石家庄!”(用《论语》十则中的句子回答)
6、孔子认为认识事物的正确态度是 , .
7、《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 , .
8、论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 , .
9、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
10、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
11、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 来表示;
12、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
13、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
14、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
15、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3、桃花源记
<一>、重点文言知识及词语注释。
1、节选自 作者是 (朝代)的 (人名)2、缘:
3、落英缤纷: 英, 4、异: 5、穷: 6、舍: 7、才: 8、豁然: 9、俨然: 10、属: 11、阡陌交通: 交通, 12、种作: 种, 作, 13、黄发垂髫: 黄发, 髫, 14、并: 15、 具: 16、要: 17、咸: 18、闻讯: 19、妻子: 20、邑人: 21、绝境: 22、隔绝: 23、乃: 24、无论: 25、叹惋: 惋, 26、延: 27、不足: 28、为: 29、便扶向路: 扶, 向, 30、志: 31、诣: 32、规: 33、未果: 34、寻: 35、津:
<二>、重点句子翻译。
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译: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译:
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译:
4、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译:
5、不足为外人道也。译:
6、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译:
<三>、基础知识练习。
1、文章的写作线索是: 文章的写作顺序是:
2、表现桃花源人闲适快乐的句子是:
3、文中描写桃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 ;体现祥和安乐的社会环境的句子是: 。
4、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表现了桃花源中人们 的特点;他们在送渔人离开时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也”是因为
5、世外桃源寄托了陶渊明怎样的社会理想?
6、“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意思是
7、武陵渔人“忘路之远近”,发现了桃花林,甚是好奇,就“□□□□”。进入桃花源,他感到
桃花源人的生活是那么“□□□□”。离开桃花源时,他“□□□□”,但再来寻找时还是“□□□□”。
8、从课文对桃花源的描写可以看出,桃花源让作者向往的是:① ;② ; ③ 。④
9、作者在本文中描写的世外桃源到底有何用意呢?
10、渔人偶遇桃源,“处处志之”,最终却“不复得路”,其中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11、“黄发垂髫”分别指代什么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出一幅怎样的生活图景? 答:
12、请你用自己的话,说出桃花源人与渔人的交谈都涉及了哪些内容。
13、“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表现了桃花源中人们 的特点; 他们在送渔人离开时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也”是因为
14、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的诗句,文中哪句话与其表达的意思 相近?
15、用原文语句作答:
①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
②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
③桃花源中人的祖先定居桃花源的原因是:
16、千余年来,中国的读书人,一直把桃花源当成一个洞天福地。这是为什么?
17、南阳刘子骥“闻之,欣然规往”说明了什么?
4、出师表
<一>、重点文言知识及词语注释。
1、选自 ,表, 的一种文体.诸葛亮,字 ,三国蜀汉 家、 家。2、崩殂: 崩, 殂, 3、疲敝: 4、 秋: 5、殊遇: 6、开张圣听: 7、光: 8、恢弘: 9、引喻失义: 引喻, 义, 10、臧否: 11、刑: 12、理: 13、简: 14、遗: 15、谘: 16、阙: 17、性行淑均: 淑, 均, 18、行阵: 19、所以: 20、痛恨: 21、躬耕: 躬, 22、闻达: 23、卑鄙: 24、猥:
25、枉屈: 26、感激: 27、驱驰: 28、倾覆:
29、尔来: 30、有: 31、效: 32、不毛:
33、奖率: 34、驽钝: 驽, 钝, 35、攘除: 36、斟酌损益: 损, 益, 37、任:
38、慢: 39、彰: 40、谘诹善道: 诹, 41、纳: 42、雅言:
<二>、重点句子翻译。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译:
2、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译:
3、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译:
4、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译:
5、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勉励自己的话古文篇七
《古诗文背诵》
第一册
一、次北固山下 唐朝 王湾(重点)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⒈写岁末年初江边景色用来感叹岁月无情,徒增游子无限乡愁: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⒉表达乡愁之情的句子: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诗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4.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5.首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6.颔联“潮平两岸阔”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失”,你觉得“阔”与“失“哪个更好?“风正一帆悬”能否改为“风正数帆悬”?为什么?
答:①“阔”字更好,它给人以视野十分开阔的强烈感受,且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也更响亮。★或“失”更好。它生动描摹了江岸因春潮高涨而与水面平齐,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 ②不能改,诗人意在以“一帆悬”之小景衬“两岸阔”之大景,改了就没有这种效果了。
7.颈联历来为人们所欣赏,请选择一个角度作简要分析。
答:A“生”“入”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富有生机。B反映了时序的交替,蕴涵自然理趣。 C“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透露出积极、乐观、向上的感情。
8.本诗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你认为诗中的哪一处句子最能 突出地表达这种思想感情?为什么?
答:最后两句,诗人由归雁想起鸿雁传书的故事,心中涌起对故乡洛阳的思念。
9.从这首诗看,诗人处在怎样的境况之中?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远离家乡,漂泊江南水上。表达了漂泊中的孤独情怀和思乡之情。(可从“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乡书何由达,归雁洛阳边”等句看出)
10.前人评价“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诗是“形容景物,妙绝千古”。你认为它“妙”在何处? 答: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现出春天的消息。写景逼真,还蕴含一种生活哲理,突现了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给人以乐观向上的鼓舞力量。
二、赤壁 唐朝 杜牧(07<<中考指南>>35页 重点)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⒈假设东吴美女的命运表现东吴失败后的屈辱。写出了周瑜获胜纯属于偶然的机遇的句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含机遇造人的哲理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诗中评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赤壁之战)周郎指
周瑜的妻子大乔小乔)。
4.本诗构思别出心裁,请结合诗句内容作具体分析。答:A然。B、3、4句,诗人未从正面去评论这次战争胜败的原因,而是提出了一个与事实相反的假设,从而抒发了对历史的感慨,角度新颖,思路奇特。
5.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议论感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这二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 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它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
6.有人认为这首诗的第四句可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你怎么看?
若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意思自然没错,但一点诗味也没有了。杜牧运用“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一富于形象性的诗句,即小见大,正是此诗艺术处理上独特的成功之处。
三、浣溪沙 北宋 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① 子规:杜鹃鸟;②黄鸡:白居易诗有“黄鸡催晓”句,用以感叹人生易老。
1.抒发感慨,表现作者虽处困境,仍力求振作精神的句子是: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2.表明作者人生态度非常积极的句子:谁道人生难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3.表明人不要自叹衰老应该振奋精神,充满乐观的句子: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iv>
4.有古人在评价这首词时认为“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富含哲理,运用得十分巧妙。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为什么?请结合全词进行简要赏析。
答:同意。这里的“溪水西流”给作者极大的启迪:水尚能西流,人生就不能再次年轻吗——体现了作者不因为年老而消极悲观的态度。全诗体现了作者乐观向上的精神。
四、十五夜望月 唐朝 王建(07《中考指南》35页 重点)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这首诗为什么在表达思念之情的诗中别具一格?答:诗中诗人并没有采用直接抒情的方式,倾诉自己的思念之切,而是用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来表达诗人的相思之情。如: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2.这首诗语言形象,意境深远。你最欣赏其中的哪一个字词,请品味一番。(此题三个词必须背上 重要)
答:A“落”字新颖贴切,给人以动感,仿佛秋思随着月亮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将诗人对月怀人的情思,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B、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一词,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之感,使人不由会联想起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沉浸在清美的意境之中。
C、“树栖鸦”三个字,朴实、简洁、凝聚,既写了鸦鹊栖息在树上的情况,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3.古诗中写月的诗句很多,请写出两句。
答:唐 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 王维 《鸟鸣涧》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 白居易《暮江吟》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宋 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五、水调歌头 北宋 苏轼(侧重背名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⒈诗人用月不能总圆,人不能总欢在这里来宽慰自己,表现他政治上虽受到打击但是也不能消沉颓废的句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⒉诗人希望彼此能情谊深长,在相隔很远的地方仍能共享美好月色的幸福(祝愿人们生活幸福)的诗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苏轼的《水调歌头》:词中直接写明月的诗句是: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记承天寺夜游》中,间接描写月光的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表达了作者旷达胸襟,表现了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词句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从"隔千里兮共明月"演化而来的。
5.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道尽了千载离人心愿的词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6."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是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六、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朝 韩愈(《中考复习指南》86页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重点)
1.诗中最为精彩描写早春的绿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的诗句是:草色遥看近却无。
2
3.点,远看一片碧绿,近看却时有时无,这三个字将初春小草的特点细致的表现出来。
4.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这首绝句的主旨。答:早春比暮春风光更好
5.请你谈一谈这首绝句所揭示的一般性道理。答:一切美好的事物,最好的时节就是在它萌生的阶段,它正朝着极盛方向前进,给人以希望和盼头。
6.写景须抓住事物的特征,诗中1、2句写出了早春怎样的特点?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作者所写的早春之景。答:写出了春雨细腻滋润、春草若有若无的特点。长安的大街,浸在濛濛的细雨中,雨丝是那样轻细,那样柔和,那样滋润,好像酥油一般。在细雨的滋养下,那草色,远远望去,碧色朦胧,极清极新极淡,而待你走近了,反而觉得失却了那绿色,但见细嫩纤小的草芽刚刚钻出土面.
7.3、4句中“最”“绝胜”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对早春特别喜爱的感情,也隐含着激励人们珍惜早春美好时光的意思。
七、西江月 南宋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哇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诗中畅谈丰收,欢快之情与自然之景融为一体的诗句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2.这首词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答:这首词充分反应顾作者对丰收所怀有的喜悦之情以及他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哇声一片。”一句好在何处?答:作者通过嗅觉和听觉捕捉了夏夜的景物特征,将畅谈丰收欢快之情与自然之景融为一体,给人印象鲜明而深刻。
八、《秋词》刘禹锡>(2005年连云港市中考已考 只背名句)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⒈表现不同腐朽势力妥协奋斗向上的坚定信念的诗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2、刘禹锡的《秋词》:赞美秋景胜春光的诗句是: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九、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天河象征封建礼教,这首诗写的是天上神话,表达的是人间悲情。
十、《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朝 李白(重点)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⒈表现对远方朋友的慰问,表现挂念友人命运之情无时不在,并有此心明月可以作证的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⒉本诗表达悲凉气氛的句子:杨花落尽子规啼
3.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4.第一句选取了杨花与子规两个意象,有什么作用?(1)杨花与子规两个意象的作用是:点明时令,点明主旨,营造基调气氛。杨花象征离别与漂泊,子规啼声悲哀。(2)“杨花”飘飞给人以漂泊之感,“子规”悲啼使人顿生离别之恨,通过特定的景物为全诗渲染了一种愁苦、凄凉的气氛。
5.第二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二联把明月人格化,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与同情。
6.作者为什么要把“愁心”寄与“明月”? 因为月照中天,千里可共,作者寄情于月,朋友见月如见作者。
7.人们对这首诗后两句尤为赞赏,请你说说其妙处。
答:诗人将月亮人格化,无知无情的明月成了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意境新颖,令人回味无穷。
★《论语》专题:特别提示①《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③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④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 ⑤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⑥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⑦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⑧《论语》中有谈学习态度的,也有谈学习方法的,请简要回答。 谈学习态度的:学而不厌 学而时习之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谈学习方法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默而识之 温故而知新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⑨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第二册
一、《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重点)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闻钟磬音。 ⒈既写出自然之景,又写出心灵之境的诗句: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⒉既是写景的过程又是悟性的
过程的诗句: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⒊拓展:吴均《与朱元思书》陶冶心灵意境相同的诗句"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f
4、写出了禅院幽静的环境,以及这幽景给人生的启示的句子:"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d 5.答:这首诗着眼于表现禅寺后院幽静、寂静的环境;主要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
6..末联表面上是进一步写禅院的幽静,实际上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末联表面上是进一步写禅院的幽静,实际上是以声静来衬写自己的心静,抒发自己万念俱寂的出世的思想感情。
7.古人评诗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那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诗眼”分别是“悦”“空”。“悦”是说秀美的山中景色使鸟的性情欢悦。“空”是说潭水清澈,临潭顾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或杂念)消除净尽。“悦”“空”两字表现了环境的幽静,写出了人的心情与山光水色相应。
二、登岳阳楼(2007年《中考复习指南》34页 重点)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又生动的诗句是: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2.“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句好在何处?既有实写,又有虚写,“坼”、“浮”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又生动。
3.首联点明登临之意。有人认为表达喜悦之情,有人评价暗含抑郁悲凉。你同意哪种看法?说说理由。(中考指南)答:(1)种看法,认为表达作者喜悦之情,因为作者早就盼望登上岳阳楼,今天初次登上,自然满含喜悦之情。(2)种看法,认为作者暗含抑郁悲凉之情,因为杜甫一生怀才不遇,结合“亲朋无一字”“凭轩涕泗流”可知此时作者的坎坷落拓,在平淡的叙述中寄予了作者深沉和抑郁和壮志难酬的感慨。
4.这首诗历来被称为意境开阔雄伟之作,请结合颔联和尾联具体分析。(中考指南)答:颔联将洞庭湖的广阔无边、水势浩翰描绘得雄奇壮观。尾联突出诗人虽孤寂多病,但仍心忧天下的博大胸襟,两联上下衬托,相得益彰。
三、蝉 唐朝 虞世南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1.“饮清露”象征着什么?象征人的品格高洁。
2.后两句隐喻的深层意义是什么? 答:做官做人应该立身高处,品行高洁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
四、孤雁 唐朝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1. 古人有"一诗之眼"与"一诗之骨"的说法:"诗眼",指诗中最能表现情感意味、精神内涵的"词(字眼)";"诗骨",指诗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统率作用的"句"。上面这首诗,其"诗眼"是
2.
诗歌的抒情主人翁往往是自己。这首诗都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勉励自己的话古文篇八
《古诗文默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