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哲学的诗句

| 中西医执业医师 |

【www.guakaob.com--中西医执业医师】

含有哲学的诗句篇一
《古诗词含有哲理的诗句》

古诗哲理名句练习

一、课本哲理诗句填空

●苏轼诗《题西林壁》曰:“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说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结论不同;"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告诉人们不要被眼前的困境所迷惑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_______,_______。" 说明新事物不可战胜,教我们面对困境不屈不挠。

●白居易诗《大林寺桃花》"_________,_________。"包含哲理:矛盾具有特殊性,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李商隐诗《登乐游原》"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爱惜光阴。

●苏轼的《惠崇春江晓景》:“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奋发向上、努力进取;新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

●汉乐府《长歌行》“_________,_________。”劝勉人们珍惜年华,珍惜时间,及时努力。

●李商隐《无题》“_________,_________。”常用来比喻教师无私奉献精神。 ●龚自珍《己亥杂诗》“_________,_________。”阐明事物具有两重性。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_________,_________。”说明知心朋友是声息相通的。

●朱熹《观书有感》“_________,_________。”借景喻理,说明学问要长进,就得不断补充新知。

●清朝赵翼《论诗》“_________,_________。”用来赞美人才辈出,长江后浪推前浪。

●王之涣《登鹳雀楼》“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登高才能望远。鼓励人们不断追求进步。

●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要懂得孝敬父母,懂得感恩

●杜甫《春夜喜雨》“_________,_________。”用于形容自然而然的教育或影响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叶绍翁《游园不值》“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新生事物是能冲破一切束缚禁锢不了的。

●杨万里《小池》“_________,_________。”说明青少年才华初露。

●王安石《元日》“_________,_________。”有除旧布新之意。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_________,_________。”现在用来说明历史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李绅《悯农》“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没有播种就没有收获。

●林逋《雪梅》“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事物各有缺憾,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二、初中哲理诗句填空。

●______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

●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的《赤壁》) 简析:含机遇造人的哲理。

●_______?门前流水尚能西!(苏轼《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表现作者虽处困境,仍力求振作精神。只要主观努力,心理健康,仍然能青春永驻,老当益壮。

●人有悲欢离合,_______,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哲理: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圆满的事情。

●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简析:颇有“随风潜入夜,_______”的默默奉献之理趣。

●虞世南的《蝉》“ 居高声自远,_______”蝉抒怀:品格高洁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 ●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简析:诗中蕴含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与王之涣“欲穷千里目,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_______。(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简析:有刘禹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理趣。(也含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

●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简析:常用来表达一种“想要挽留却又不能留住”的心态。或对人生的感慨:盛衰浮沉,生死聚散,也如这花开花落、燕去燕来。) ●______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简析:它包含一切有所作为的人都应具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蕴含的人生哲理:①站得高,看得远 ②只有登上绝顶才能俯视一切 ③只有努力战胜困难,才能享受成功的自豪与喜悦。④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所产生的认识是不同的。

●陶渊明有首《杂诗》:“盛年不再来,_______。及时当勉励,_______。”向人们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时不我待,要惜时勤读。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_______。”后两句哲理明显:只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还是片面的,更重要的是要亲身实践。

人教版初中语文古诗句中哲理诗简析集锦

七年级:

1、海曰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简析: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简析: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生,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常用来表达一种"想要挽留却又不能留住"的心态。或对人生的感慨:盛衰浮沉,生死聚散,也如这花开花落、燕去燕来。)

4、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简析:它蕴涵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被假象所迷惑的道理。

5、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简析:借景喻理,说明只有思想永远活跃,接受种种不同新思想、新知识,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或:人要心灵澄明,就得不断学习,时时补充新知。)

6、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朝赵翼《论诗》)

简析:常用来赞美人才的人才辈出,也用来表示一代新人过去,又有一代新人出现,长江后浪推前浪。也含"世事超越前人,不断创新,不断进取的必然趋势"之哲理。

八年级: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简析:它包含一切有所作为的人都应具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简析:历经"山重水复"让人怀疑无路可走,却又意外地呈现出光明前景(或:表现感到困惑时,突然见到希望)。 9、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简析:劝勉人们努力珍惜青春年华,世间没有后悔药。有"失去才知可贵"的哲理。 10、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苏轼《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简析:表现作者虽处困境,仍力求振作精神。只要主观努力,心理健康,仍然能青春永驻,老当益壮。

11、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的《赤壁》) 简析: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

12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陶渊明《饮酒》)

简析:它蕴含着这样的哲理: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嚣人境也无\"喧嚣\"之感。

1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简析:坚信不怕困难、勇往直前,抱负是必能实现的。

1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简析:阐明事物具有两重性。

15、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跳楼饯别校书叔云》)

简析:诗句最具忧愁、苦闷之意。极欲摆脱,却又无计可除。有"有新栽花花不发"的意蕴,也告诫人们:酒不解真愁。

17、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简析:诗中蕴含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与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曾楼"有异曲同工之妙。

18、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简析: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写出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就是在天涯海角也还是近邻一样的亲近,说明知心朋友是声息相通的。

19、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简析:前三句,表达了作者旷达胸襟,表现了作者感悟人生哲理: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圆满的事情。 后两句,从"隔千里兮共明月"演化而来的,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道尽了千载离人心愿的词句是:

20、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简析:无论朝代的兴或亡,最苦的都是老百姓。

21、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

简析:只要有坚贞的信念,任何艰难挫折都不会改变节操。

2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简析:常用来比喻教师的工作,被人们用来赞美无私奉献的精神。

2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简析:表现了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理趣。

九年级:

25、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李清照《武陵春》)

简析:景物依旧,人事迥异。有"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世事如棋局局新"的理趣。

26、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诗经?蒹葭》 简析:此诗有\"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不断寻找追求的理趣。

27、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简析:人,一生事业与抱负都为天下,必定名垂千古,流芳百世。

28、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月夜》)

简析:苏轼的"春江水暖鸭先知"与此诗句有相同的理趣。

29、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 咏梅》)

简析:颇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默默奉献之理趣。

30、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简析:有刘禹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理趣。(也含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

31、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

简析:寓含世事的无常。也有他《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理趣。

忧国忧民

1.死去无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示 儿》(陆游)

10、出世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陆游

13.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5、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7.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南乡子(辛弃疾)

18.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 破阵子(辛弃疾)

2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零丁洋(文天祥)

25、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乌江》)

2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满江红 (岳飞)

3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34、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战国策》)

3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38、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曹操《步出夏门行》)

47、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49、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清·谭嗣同《狱中题壁》)

52、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清·徐锡麟《出塞》)

修身养性

1、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元稹《菊花》)

倒不是百花中特别偏爱菊花,而是因为菊花开过后再也没有花朵可赏了。句中隐含着对菊花独傲寒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2、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唐•杜甫《》)

丹青,朱红色和青色的颜料,借指绘画。这两句说,一生沉浸在绘画艺术中而不觉得将近年老,富贵对我就像天上的浮云一般淡泊。诗句赞扬了名画家曹霸潜心艺术,不慕名利的高尚情操。

3、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宋•程颢)

不为富贵所迷惑而安于贫贱,男子汉能达到这一境界才称得上英雄豪杰。今赋予其新的含义,形容志士仁人不谋名利的高尚品质。

4、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蹊(xī):小路。桃树李树虽然不会说话,但是它们那芬芳的花朵和甜美的果实,却吸引人们纷纷前去欣赏采摘,以至在树下自然踩出一条条小路来。此句比喻品德高尚的人自然会赢得人们的敬仰。

5、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

没有恬淡寡欲的修养,就不能使志向清白;没有宁静的心胸,不排除外界干扰,就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诸葛亮认为,修身治学应该首先摆脱名缰利锁的束缚,切戒浮躁,方能成才。

6、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

如果孤独地学习,没有朋友相互切磋,那么就会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7、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一》)

指记住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的借鉴。

8、 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唐朝•杜荀鹤《泾溪》)

告诫人们,一帆风顺时,不要自满疏忽,而要小心谨慎。沉沦:指沉船、溺人。

9、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坏事即使很小也绝不要干,好事即使细微也一定要做。

10、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论语》)

对待自己,每天都要自省,有错即改,无错自勉。对别人给自己提出的意见,也应采取这种态度。

1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宋•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辛勤操劳,艰苦奋斗,足以成就大业;贪图安逸,放纵享乐,则必遭亡身之祸。

12、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说话要恪守信用,做事要果断彻底,这是做人的准则和美德。

13、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何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秦•李斯《谏逐客书》)

让:拒绝,舍弃。就:成就。原喻指要广纳人才,才能成就大业。也可喻指博学多闻,才有更深的造诣。

14、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宋•卢梅坡《雪梅》)

梅花不如雪花白,雪花则不如梅花香。现可用以形容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应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15、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以:与,交付。假如对国家有利,我可以付出自己的生命。岂能因为有祸患而逃避,有幸福就争抢呢?诗句表现了林则徐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的高尚情怀。

16、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汉乐府古辞《君子行》)

在瓜田里不要弯身提鞋(免得别人误认为是摘瓜)。在李树下不要举手正帽(免得别人误认为偷李子)。比喻在容易被人怀疑的地方要谨慎,注意检点规范自己的行为。

17、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

君子,指有道德的人。小人,指道德低劣的人。这两句说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却经常局促忧愁。

18、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

景行(háng):大路。止:语助词,无义。两句的原意是:遇到高山就尽情仰望,遇到大路就顺利通行。后以“高山”比喻道德高尚,以“景行”比喻行为光明正大。句意为:品德像山一样崇高的人,就会有人敬仰他;行为光明正大的人,就会有人效法他。

19、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赠刘景文》)

擎(qíng):往上托,举。擎雨盖,指荷叶,因它像撑开的雨伞。两句的意思是:荷花衰败,那高擎如伞的荷叶也随之枯萎;可菊花凋谢,却还留下了在严霜中傲然挺立的枝桠。诗句以荷衬菊,表达了对友人高尚情操的仰慕钦佩之情。

20、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郑思肖《画菊》)

宁愿在枝头含着芳香死去,也不为凛冽的北风所吹落。诗人借菊咏怀,抒发坚守节操,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

2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论语》)

做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意为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2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

君子帮助别人成就好事,不帮助别人做坏事。

2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24、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资治通鉴》) 善于借鉴别人的经验教训来对照自己的言行,就会知道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

25、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毛诗•序》)

提意见的人没有罪过,听意见的人,可引以为戒。

26、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

正确地批评我的错误的人,是我的老师;恰当肯定我的优点的人,是我的朋友;一味奉承阿谀我的人,是存心要害我的贼寇。这是荀子处世做人的原则,时过千年,仍值得我们借鉴。

27、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晶莹如冰的心藏于内,高洁如玉壶之形现于外,比喻为人内外纯洁,品质高尚。

28、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浪淘沙》)

比喻清白正直之士,虽一时被诬陷,但历尽千辛万苦,其崇高品德终究会被人们认识的。现用以说明凡事经过艰苦努力,终能获得宝贵成果。

29、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元朝•王冕《墨梅》)

这是通过自画的墨梅表现出作者清高绝俗的节操。

30、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唐•刘禹锡《酬乐天》)

桑榆:日落时,其余光留于桑榆之上,故桑榆指晚暮,也借指人的晚年。本句借绚丽的晚霞为喻,用劝勉的口吻,表现出老当益壮,力求进取的精神。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

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

君子不器 ———孔子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 刘备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诸葛亮

关注民生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这是杜甫的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 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张俞《蚕妇》:

苦恨年年压金线, 为他人作嫁衣裳! 唐代 秦韬玉《贫女》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白居易 卖炭翁 悯农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责任义务

1,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示儿》

2,常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

3,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出处不知)

6,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满江红》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信念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魏·曹操《龟虽寿》)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唐·李贺《南园》)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但愿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宋·李纲《病牛》)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明·于谦《咏煤炭》)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近代·秋瑾《对酒》)

和睦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珍惜“和”,造字就是一株禾苗一张口,与吃饭一样重要。由“和”构成的词比比皆是,诸如和平、和顺、和畅、和睦、和亲、和气等等不一而足。从古老的“和为贵”到现今的构建和谐社会,以民族性格的角度讲是一脉相承的。在民间俗语中,也有大量的有关和谐的说法,可见和谐的观念根深蒂固。 所谓“家和万事兴”,“家中不和外人欺”,“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这是强调家庭邻里要和谐;“良言一句三春暖,恶语伤人透骨寒”,“冤家宜解不宜结”,“得饶人处且饶人”,这是强调人际关系要和谐;“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大家礼让三先,互敬互爱,常怀感恩之心,自然相处和谐;另外,“不怕人不敬,就怕己不正”,只要人人修身正己,严以律己,这当然增强了社会和谐的因素。 宽容

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鲁迅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

事不三思终有悔,人能百忍自无忧。明.冯梦龙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 (李斯)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语出宋朝林逋的《省心录》

博爱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岳阳楼记

仁者爱人 《孟子》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

生有益于人,死不害于人。 孔子《礼记》

德高莫高于博爱人,为政莫高于博利人。《贾谊》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苟利社稷,则不顾其身。【东汉】】. 【马融】.

含有哲学的诗句篇二
《经典有哲理的诗句》

不是一非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人有眼大于天,当见山高月更阔.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竹外桃花三两支,春江水暖鸭先知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海上升残夜,江春入旧年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包含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悬赏分:5 - 解决时间:2008-3-15 14:38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提问者: 136756405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最佳答案

选自唐代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原意为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万万的帆船经过;枯萎树木的前面也有万千林木欣欣向荣。运用比喻,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涵哲理。现多指新生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刘禹锡原意借“沉舟”“病树”感叹自己屡遭贬谪、老病侵袭,以致无所作为。不过,他同时用“千帆过”“万木春”来表达他对天下间仍有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而深感欣慰。

诚然,“沉舟”“病树”是常有的事。沉船事件发生后,千帆仍然浩浩荡荡;这里的树木枯败了,那边的树林还十分茂盛,可以引申为不论碰到什么样的困难或挫折,永远保持一颗生机勃勃的乐观向上的心态是最重要的。让我们的心中永远留住这春天的美景,念念向善、念念向生

含有哲学的诗句篇三
《含有哲理的古诗 文档》

1、《题西林壁》 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万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半亩大的池塘像明镜一样,映照着来回闪动的天光云影。要问这池塘怎么这样清澈?原来有活水不断从源头流来啊!诗的寓意很深,以源头活水比喻学习,要不断吸取新知识,才能有日新月异进步。)

3、乐游原 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4、望岳 唐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五岳之首泰山的景象怎么样?在齐鲁大地上联绵不断看不尽它的青色。大自然把山岳的奇异景象全都赋予了泰山,它使山南山北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 层层云升腾,跳荡心胸,飞鸟归山,映入眼帘。

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那时眺望,四周重重山峦定会看起来显得渺小。)

5、浪淘沙 唐 刘禹锡

莫道馋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沙狂始到金。(常被用来表示不畏艰难。)

6、登飞来峰 宋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表达了作者高瞻远瞩,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和不畏艰难,立志革新的政治抱负。)

7、登鹳雀楼 (唐)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8、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万事万物总在不断更新,长江后浪推前浪,我们要富有激情,不断努力,敢于竞争。)

9、游山西村 宋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扣门。

(不要讪笑农人自酿的腊酒浑浊味薄,丰收的年景(山民)待客有充足的鸡豚佳肴供人享用。山岭重迭,水流宛转依人,似乎让人怀疑前无路径,柳荫丛中簇簇花放,村舍蓦然映入眼中。乐声伴随着人们方知春社节日将至,村民衣饰简朴犹有古老民风。从今若能容许我清闲无事,乘月漫游;我会杖藜而行,不分时间深夜扣门请宿,乘兴而行。

10、己亥杂诗 清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九州内生机勃勃要有风

雷激荡,万马齐喑的沉闷局面实在可哀。我劝告天公要重新把精神振作,打破一切清规戒律去选用人才。)

11、琴诗 宋 苏轼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琴声既不在“琴上”,又不在“指上”,那么发自何处呢?诗人设问奇诡而并不作答(也无须作答),诗中充满了“禅意”,其间之雅趣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也。)

含有哲学的诗句篇四
《有哲理的诗句》

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

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

 春风为开了,却拟笑春风。——李商隐

 毫端虽在手,难写淡精神。——刘延世

 学尽百禽语,终无自己声。——张舜民

 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戴复古

 终然投东意,万折不肯西。——宋濂

 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翁格

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袁牧

 虽红不是春。心静即身凉。——白居易

 千里不辞行路远,时光早晚到天涯。——李世民

 青山一路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昌龄

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

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

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刘禹锡

 近来时世轻先辈,好染髭须事后生。——刘禹锡

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

 应似诸天观下界,一微尘内斗英雄。——白居易

 鲸吞蛟斗波成血,深涧游鱼乐不知。——白居易

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后更无花。——元稹

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

 闲云生叶不生根,满山晴日照乾坤。——施肩吾

 初生欲缺虚惆怅,未必圆时即有情!——李商隐

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

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曹松

 早知雨露翻相误,只插荆钗嫁匹夫。——刘得仁

 年年检点人间事,惟有春风不世情。——罗邺

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无名氏

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杨朴

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欧阳修

 水流任急性常静,花落虽频意自闲。——邵雍

 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王安石

 无人挈入沧溟去,汝死那知天地宽!——王安石

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 自是世间无好手,古来何事不由人!——方惟深

 说与旁人须早计,随宜梳洗莫倾城。——黄庭坚

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 君能洗尽世间念,何处楼台无月明!——陆游

 看尽人间兴废事,不曾富贵不曾穷。——陆游

 东家就食西家宿,世事何缘得两全!——陆游

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

 在家儿女亦心轻,行路逢人总弟兄。——杨万里

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

 意匠如神变化生,笔端有力任纵横。——戴复古

 不须一向随人语,须信人心有是非。——定诸

 看花应不如看叶,绿影扶疏意味长。——罗与之

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元好问

 到底不知因色误,马前犹自买胭脂!——聂碧窗

 一回相见一回老,能得几时为弟兄!——法昭

 百千万锭犹嫌少,垛积金银北斗边。——无名氏

 只为从前解言语,半生不得在山林。——方孝孺

 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林翰

 当歌莫放阳春曲,几处人家末起烟。——王守仁

 直到海南天尽处,桄榔树下忆陶潜。——袁中道

 南思北想无安着,明镜催人白发多。——宋应星

 冷艳足为秋点染,从来多事是秋风!——萧云从

 江山风月无常主.但是闲人即主人。——汪琬

 莫嫌秋老山容淡,山到秋深红更多。——任锦心

 人间万象模糊好,风马云车便往还。——任锦心

 莫嫌海角天涯远,但肯摇鞭有到时。——袁牧

 过来事怕从头想,高处人休往下看!——袁牧

 朱门蓬户无分别,只要能容自在身!——袁牧

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

 预支五百年新意,过了千年又觉陈。——赵翼

 才得顺风河又转,世间那得称心时!——赵翼

 培植一年开十日,人间富贵作花看。——祁崭藻

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张维屏

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 乾坤清气一枝笔,不落人间得意场。——郑珍

 去留一一归天择,物自争存我大公。——黄遵宪

 绝无衣被苍生用,空负遮天作异红。——丘逢甲

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

 少闻鸡声眠,老听鸡声起。千古万代人,消磨数声里。——魏源

 日落风欲静,鸟啼人自闲。白云如解事,成雨便归山。——于谦

 昨日花簌簌,今日落如扫。反怨盛开时,不及未开好。——宋荦

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李峤

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 瞑目思千古,飘然一烘尘。山川宛如旧,多少未来人。——司马光

 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王冕  可笑春蚕独苦辛,为谁成茧却焚身。不如无用蜘蛛网,网尽飞虫不畏人。——刘基  黄花无主为谁容?冷落疏篱曲径中。尽把金钱买脂粉,一生颜色付西风!——唐寅 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  覆雨翻云幻蜃楼,人生何处说恩仇。戏场亦有真歌泣,骨肉非无假应酬。——俞樾 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 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龚自珍  虽然大器晚年成,卓荦全凭弱冠争。多识前言畜其德,莫抛心力贸才名。—龚自珍

1、《蝉》——虞世南

虞世南,字伯施。初仕隋,后入唐,能文辞,工书法。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说,鸣蝉垂下口须,悠然自得地吸饮着清新的露水,凄切的响声连绵不绝地从梧桐树上传递出来。因为它立身高处,自然就鸣声远播,并不是借助着秋风往外散开。

写蝉以清露为食,择梧桐而居,是表现其心地纯净,立身高洁;写蝉居高声远,表现其性情孤傲,格调清高。说的是蝉,实际上是诗人自况,寄哲思于咏物之中,读来耐人寻味。

2、《破阵乐》——李世民

李世民--即唐太宗,高祖李渊次子。他常以隋亡为戒,较能任贤纳谏,励精图治。文学艺术修养较深,现存诗近百首。

全诗意蕴深远,而且贯穿一种昂奋的主调。本来,秋老风寒,尘沙扑面,征人离乡背井,远行塞外,容易产生感伤的意绪和畏难的心理。但此诗讲的却是:哪怕是千里万里,海角天涯,只要不辞遥远,肯于迈开步子坚持走下去,时光早晚总会到达目的地的。

3、《中秋月》—— 李峤

李峤(音乔),字巨川,高宗年间进士,历仕高宗、武后、中宗等朝,官至中书令。 诗中说,盈盈皓月挂上了秋空,人们都说今夜月明处处同。其实,在那迢遥的千里之外,又怎知道没有阴雨和狂风!

4、《登鹳鹊楼》 ——王之涣

王之涣,绝句成就很高,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

前两句写的是登楼所见:一轮白日傍着远方起伏的群山冉冉西沉,流经楼下的黄河滔滔滚滚奔腾而去。寥寥十个字把望中的万里河山高度概括地收拢笔端,缩龙成寸,快人胸襟。后两句由景及理,把诗篇引入更高境界。这里表现了诗人高瞻远瞩的胸襟和进取不止的精神,也道出了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思美蕴。

5、《送柴侍御》——王昌龄

王昌龄,字少伯,"七绝圣手"。数任微官,屡遭迫害,多次被贬。

柴侍御--作者的友人。武冈--今属湖南省。

离别本来是令人感伤的事情,可是在诗人的笔下却写得十分旷达。你看,悠悠的流水,把这里同客人要去的武冈连在了一起;一路上,青山相连,自然是同云同雨;明月普照,分不出此乡彼乡。所以,也就不觉得有什么令人感伤的了。全诗蕴含丰富,韵味醇厚,格调高昂,读了使人振奋。

6、《乌衣巷》——刘禹锡

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贞元年间进士,唐代杰出诗人。其诗通俗清新,善于从民歌中汲取营养,在绝句创作上有很高成就。

诗人通过对朱雀桥边野草闲花蔓生,乌衣巷口一抹夕晖斜照,从前贵族堂前的燕子飞到寻常百姓家去做巢垒窝等现象的描述,寄寓了胜景不常、世事变迁的深沉感慨。本来景物十分寻常,描写也通俗浅显,但由于寄寓了深沉的感慨,创造出一种蕴藉含蓄之美,使人读来余味无穷。

7、《秋词二首》——刘禹锡

排云上:冲霄直上。诗中大意是,从古以来的文士,一到秋天就悲叹落寞与萧条,我却要说秋天的景色胜过春朝。看那晴朗的秋空,一只白鹤正排云直上,立刻把我的诗情引上了万丈青霄。

8、浪淘沙词(选一)——刘禹锡

迁客--指被贬官的人。漉(音鹿),过滤。诗人一生多次遭受谗言诬毁,艰苦备尝,终于得到洗雪,现出清白正直的人格。正如金子埋在沙砾之中,经过无限艰辛的千淘万漉,最后狂沙荡尽,始现真容。此诗乃诗人自况,同时也含有普遍的警喻意义。

9、《与歌者米嘉荣》——刘禹锡

米嘉荣--唐元和、长庆年间的著名歌唱家。凉州一一指《凉州曲》,原是凉州民歌,由西凉府都督进献朝廷。事:侍奉。

诗人说,能够唱出《凉州曲》意外之声的,旧人里恐怕只有米嘉荣了。但是,这硕果仅存者也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因为近来世俗之见,往往只是看重新人而轻忽先辈,所以,逼得一些老艺人也只好染黑了胡须去侍奉那些年轻的后生了。诗中有不平,有牢骚,隐含着讽刺。

10、竹枝词——刘禹锡

诗中首句写景,杨柳青翠可人,江水缓缓平平,这是一个令人心醉的美好环境。次句写耳中所闻,女郎听到了江上传来的唱歌声,因为是所倾心的人唱的,听来分外感到亲切。三、四句写闻歌之后的心理活动。有晴、无晴是有情、无情的隐语。诗人巧妙地运用 这双关隐语,把女郎听到情人唱歌时既喜欢又担忧的微 妙复杂的情怀,写得生动、逼真。

11、《醉中对红叶》—— 自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其诗语言通俗,思想性、艺术性都达到了很高水平。

杪(音秒)秋:秋末,晚秋。春:这里指春色、春光。

自己长年嗜酒,犹如晚秋临风的霜叶,脸上总是红扑扑的。但霜叶虽然也是一色艳红,但毕竟不是春色;人的醉貌尽管也是红颜,但终究失去了少年心态。有人考证,作者此诗写于江州被贬期间,寥寥二十个字,把政治上失意后借酒浇愁,情怀悒郁的心态,形象地反映出来。

12、《苦热题恒寂师禅室》—— 白居易

苦热:酷暑炎热,也可解释为以酷热为苦。恒寂:和尚,作者友人。禅室、禅房:僧人居住的房屋。

诗人说,时值炎夏酷热,许多人都四出避暑,奔走如狂,唯独恒寂禅师在屋中静坐不动。那么,是不是这间禅房很独特,滔天的热浪根本进不来呢?并不是。只是因为禅师心定如冰,所以也就有身凉似水的感觉。

13、禽虫十二章(选一)——白居易

焦螟:古代传说中最小的虫类。蛮、触:《庄子》中说的蜗牛角上的两个小国。诸天:佛经中语,可以理解为无穷无尽的大宇宙。下界:指人间。微尘:佛经认为,人类所处的世界,与大宇宙相比,不过是一粒微尘。

诗中讽喻说,人们常常为一些极末微的事情争斗不已,宛如焦螟在蚊巢里杀敌,蛮、触在蜗角中交争。如果站得高些,看得远些,把这些人和事放在茫茫宇宙里来观察,就会发现,这无异于是在一粒微尘里争雄斗胜,实在是太没有意思了。

14、《自感》——白居易

诗人感到,宴饮、出游、吃喝、眠寝,已经渐渐地变得十分乏味了,酒肉入肠,管弦盈耳,俗务缠身,也都毫无兴致,提不起来精神。只博得宾客欢颜、童仆饱腹,原来是,高官厚禄于己并无裨益,不过是为了他!从切身经历和实际体验中,写出发人深省的人生感悟。

15、《涧中鱼》——白居易

前三句写沧桑翻覆,实际是写朝廷(天池)的血火斗争。臵身山林,远离魏阙,像深涧游鱼那样,不遭争斗之祸,可以自得其乐。

16、《悯农二首》(选一)——李绅

李绅:字公垂,无锡人,元和年间进士,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

这是一首流传极为广远的通俗诗,题材很普通,道理也是尽人皆知的,但它却具有很强的震撼力:它避免了概念化的说教方式,抓住最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概括而生动地表现了"盘中餐"乃是农民含辛茹苦创造出来的人间至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已经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意蕴深邃的格言。

17、《菊花》——元稹

元稹(音诊)--字微之,洛阳人。唐代著名诗人,与白居易齐名。

秋丛--丛丛秋菊。陶家一~指东晋文学家陶渊明,以爱菊闻名。

诗人说他像陶渊明一样,在屋舍周围栽种下丛丛菊花,每日里绕篱赏菊,流连忘返,直到红日西斜。不是在群芳之中独对菊花有所偏爱,只因为在百花中菊花最后凋谢,此花开后更无他花。里面蕴含着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言浅情深,意蕴深邃。

含有哲学的诗句篇五
《有哲理的诗句》

有哲理的诗句

1.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站得高,看得远

2.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当局者迷

3.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 : 爱情的感觉

4.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 禅宗顿悟

5.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功名利禄,如过眼云烟

6.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新生事物,充满希望

7.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易于行。 :......

8.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借物咏志

9. 欲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借物咏志

10.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千古正气

11.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各有所长

12.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学习才能保持常新常青。

13. 岁寒而知松柏之后凋也。 :真金不怕火炼

14.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15.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生老病死,人间正道,自然规律。

16.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此事古难全

17.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物是人非,人生苦短

18.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自然常识

19.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帝王之气

20.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 五蕴皆空

21. 死去元知万事空 :人死如灰飞

2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23.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羽蛇腾雾,终为土灰。 : 人总有一死

24.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不劳而获

25. 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 :谁能无死

26.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7.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同室操戈

28. 百川到东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日月既往,不可复追

29.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30.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31.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及时行乐

32.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眼界

33. 山之高处人为峰,还到尽头天是岸。 :胸襟

34. 不废江河万古流

35.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风流人物看今朝

36. 酒渍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健康无价

37.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38.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39.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

40.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就像贪污腐败

41.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想通了

42. 惩治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鬼推磨

43.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44.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可怜天下父母心

45.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何苦生在帝王家

46. 认识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个税太高

47.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黯然销魂

48.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可惜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49.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50.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豁然开朗桃花源

51.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52.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53. 木犹如此,人何以堪! :人生易老

54.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髀肉复生,老将至也。

55.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为谁辛苦为谁忙?

一)哲理诗句

1、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3、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

4、 沉舟侧畔千帆过,并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6、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7、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8、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9、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等飞来峰》)

10、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11、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12、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13、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

含有哲学的诗句篇六
《有哲理的诗句》

有哲理的诗句

最佳答案

1、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简析: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

2、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曹操《龟虽寿》) 简析:发挥主观能动性,乐观向上,积极进,将终生有益、无憾。

3、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简析: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生,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常用来表达一种“想要挽留却又不能留住”的心态。或对人生的感慨:盛衰浮沉,生死聚散,也如这花开花落、燕去燕来。)

4、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简析:它蕴涵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被假象所迷惑的道理。

5、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简析:借景喻理,说明只有思想永远活跃,接受种种不同新思想、新知识,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或:人要心灵澄明,就得不断学习,时时补充新知。)

6、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朝赵翼《论诗》)

简析:常用来赞美人才的人才辈出,也用来表示一代新人过去,又有一代新人出现,长江后浪推前浪。也含有“世事超越前人,不断创新,不断进取的必然趋势”之哲理。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简析:它包含一切有所作为的人都应具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简析: 历经“山重水复”让人怀疑无路可走,却又意外地呈现出光明前景(或:表现感到困惑时,突然见到希望)。

9、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简析:劝勉人们努力珍惜青春年华,世间没有后悔药。有“失去才知可贵”的哲理。

10、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苏轼《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简析:表现作者虽处困境,仍力求振作精神 。只要主观努力,心理健康,仍然能青春永驻,老当益壮。

11、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的《赤壁》)

简析: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

12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陶渊明《饮酒》)

简析:它蕴含着这样的哲理: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嚣人境也无\"喧嚣\"之感。

1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行路难》)

简析:坚信不怕困难、勇往直前,抱负是必能实现的。

1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简析:阐明事物具有两重性。

15、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跳楼饯别校书叔云》) 简析:诗句最具忧愁、苦闷之意。极欲摆脱,却又无计可除。有“有新栽花花不发”的意蕴,也告诫人们:酒不解真愁。

16、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简析:词句用巧妙地比喻写\"愁\"。寓含一种既无可奈何,又无可解脱的别人不能理解的理趣。

17、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简析:诗中蕴含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与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曾楼”有异曲同工之妙。

18、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简析: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写出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就是在天涯海角也还是近邻一样的亲近,说明知心朋友是声息相通的。

19、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简析:前三句,表达了作者旷达胸襟,表现了作者感悟人生哲理: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圆满的事情。 后两句,从“隔千里兮共明月”演化而来的,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道尽了千载离人心愿的词句是:

20、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简析:无论朝代的兴或亡,最苦的都是老百姓。

21、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

简析:只要有坚贞的信念,任何艰难挫折都不会改变节操。

22、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简析:在一处失去的,将会在别出找出来。

2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简析:常用来比喻教师的工作,被人们用来赞美无私奉献的精神。

2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简析:表现了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理趣。

25、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李清照《武陵春》)

简析:景物依旧,人事迥异。有“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世事如棋局局新”的理趣。

1、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3、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

4、 沉舟侧畔千帆过,并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6、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7、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8、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9、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等飞来峰》)

10、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11、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12、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13、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

14、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15.王之焕《登鹳雀楼》: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6. 苏轼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17.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18.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9. 杜甫《望岳》: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0.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21. 王安石《等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22. 朱熹《春日》: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23.刘禹锡《乌衣巷》: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24. 王湾《次北固山下》: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5.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含有哲学的诗句篇七
《蕴含哲理的古诗词名句》

蕴含哲理的古诗词名句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9、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10、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11、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12、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1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

14、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鹤鸣》

15、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汉】乐府民歌《君子行》

16、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汉】乐府民歌《城中谣》

17、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晋】刘琨《重赠卢谌》

18、人事有代谢,往事成古今。【唐】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19、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唐】孟浩然《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

20、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唐】李绅《悯农》

21、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唐】韩愈《调张籍》

22、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唐】杜甫《前出塞》

23、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唐】杜甫《夏夜叹》

24、春花无数,毕竟何如秋实。【宋】陈亮《三都乐》

25、功高成怨府,权盛是危机。【宋】王迈《读渡江诸将传》

26、万物兴歇皆自然。【唐】李白《日出行》

27、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28、一寸光阴一寸金。【唐】王贞白《白鹿洞二首》

29、人生七十古来稀。【唐】杜甫《曲江》

30、山外青山楼外楼。【宋】林升《题临安邸》

31、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唐】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32、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唐】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33、寅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少年。【唐】李白《上李邕》

34、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唐】李绅《答章孝标》

3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6、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唐】刘禹锡《杨柳枝词》

37、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唐】刘禹锡《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

38、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唐】罗隐《蜂》

39、尔曹身为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40、只看后浪催前浪,当悟新人胜旧人。【宋】释文向《过苕溪》

4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苏轼《题西林壁》

42、不是一番梅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元】高明《琵琶记》

4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44、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宋】苏麟《断句》

45、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4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宋】苏轼《水调歌头》

47、一湾死水全无浪,也有春风摆动时。【元】戴善夫《陶学士醉写风光好杂剧》

48、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元】白朴《阳春曲》题情》

49、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明】顾炎武《又酬傅处士次韵》

50、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赵翼《论诗》

含有哲学的诗句篇八
《诗句蕴含的哲学道理》

诗句蕴含的哲学道理.txt13母爱是迷惘时苦口婆心的规劝;母爱是远行时一声殷切的叮咛;母爱是孤苦无助时慈祥的微笑。1.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世界。

2.望梅止渴;心灵手巧——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3.一念之差——错误的意识会把人的实践引入歧途。

4.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的知识构成不同,对同一对象的反映和理解也就不同。

5.先入为主——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其原有知识结构的影响。

6.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对症下药;随机应变—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7.掩耳盗铃;画饼充饥——主观感觉决定客观存在,否认事物的客观存在。

8.画蛇添足——人们应如实反映客观事物,不能主观、任意地加以歪曲。

9.闭门造车——做事主观,不从实际出发。

10.听天由命;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主观决定客观的唯心主义世界观。

11.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的目标,主客观相脱离。

12.郑人买履;按图索骥;邯鄣学步;对牛弹琴;生吞活剥;削足适履;照本宣科——做事情死板、教条,不从实际出发,不顾事物矛盾的特殊性,生搬硬套。

13.抱薪救火;饮鸩止渴——不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对待,必然事与愿违。

14.知彼知已,百战不殆——深入调查实际,全面分析情况,才能获胜。

15.户枢不蠹,流水不腐;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16.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物质的运动有其客观规律;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17.杞人忧天——否认物质运动规律的客观性,片面地看问题。

18.刻舟求剑——否认物质的绝对运动,不懂得绝对静止的事物是没有的。

19.方生方死;朝令夕改——否认事物的相对稳定和静止。

20.人变一世,天变一时——事物既是运动发展的,又具有相对稳定性。

21.高瞻远瞩;高屋建瓴——要善于从整体上看问题。

2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不从整体和长远方面看问题,局部关系也很难处理好。

23.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事物在时间上的联系。

24.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天外有天,山外有山;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唇齿想依;唇亡齿寒——事物联系的普遍性。

25.无风不起浪;根深叶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事物之间存在因果联系。

26.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坐井观天——只见部分,不见整体,用形而上学的观点看问题。

27.竭泽而渔;杀鸡取卵——无视联系的客观性,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

28.盲人摸象——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经验来判断事物,以偏概全。

29.喜鹊叫喜,乌鸦叫丧——否认事物联系的客观性。

30.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从事物的整体和大局出发,才能看清事物本身。

31.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牵一发而动全身——部分对整体有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2.沧海桑田;斗转星移;物竞天择;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不能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33.除旧布新;推陈出新;吐故纳新;弃旧图新;新陈代谢——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我们要支持和促进新生事物的发展。

34.欲速则不达——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客观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35.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最终必然战胜旧事物。

36.以卵击石;螳臂当车;多行不义必自毙——与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背道而驰,必然会自取灭亡。

37.抱残守缺;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思想保守,用形而上学的静止的观点看待问题,不求进取。

38.讳疾忌医—回避和掩盖矛盾,否认矛盾的客观存在。

39.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乐极生悲;因祸得福;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

40.吃一堑,长一智;失败是成功之母: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居安思危——要从矛盾双方相互转化方面来看问题,要善于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

41.教学相长——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42.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坚持两分法,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反对一点论。

43.人与人不同,花有百样红;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矛盾的特殊性。

44.见微知著;一叶知秋,一燕知春;一滴水可以反映出太阳的光辉;万变不离其宗——矛盾的特殊性不能离开矛盾的普遍性。

45.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46.张冠李戴;良莠不分;指鹿为马——抹杀不同矛盾的不同特点,混淆事物的不同性质。

47.白马非马——割裂事物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以矛盾特殊性来否认矛盾的普遍性。

48.画龙点睛;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牵牛要牵牛鼻子;射人先射马——看问题、做事情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49.统筹兼顾;好花还需绿叶扶;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既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又不能忽略事物的次要矛盾。

50.舍本求末;本末倒置;丢了西瓜捡芝麻——办事情抓不住重点,颠倒了主次矛盾的关系。

51.十个指头按跳蚤;隔靴搔痒;扬汤止沸——没有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52.白壁微瑕;瑕不掩玉——看问题要分清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53.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看问题如果不分清主流和支流,就不能认清事物的性质,就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54.艰难困苦,玉妆于成;天道酬勤;凿壁偷光;物必先腐而虫生;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内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55.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南橘北枳;孟母三迁;名师出高徒——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重要条件。

56.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水滴石穿;防微杜渐;循序渐进——事物的变化发展从量变开始,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要重视量的变化和积累。

57.田忌赛马——事物的构成成分及其排列组合的变化,会引起事物的质变。

58.瓜熟蒂落;水到渠成——量变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必定会引起质变。

59.当机立断;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事物的量变超过临界点,就要抓住机会,促成其质变。

60.好事多磨;一波三折——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61.因风吹火;顺藤摸瓜;顺水推舟;疱丁解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规律,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事半功倍,收到好的效果。

62.揠苗助长;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违背客观规律,必将受到规律的惩罚。

63.量力而行,尽力而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尊重客观规律科学地

结合起来。

64.人定胜天;愚公移山;精卫填海;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自强不息——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认识规律,利用规律,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65.胸有成竹——通过积累感性材料和感性认识,并对其进行抽象思维,就能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66.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多思出智慧;通过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从而用以指导实践。

67.千虑一得——认识运动反复性和无限性

68.鞭辟入里;入木三分;一针见血——透过现象,认清事物的本质。

69.守株待兔——错把偶然当必然,误把现象当本质。

70.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理性认识要依赖于感性认识。

71.入山问樵,入水问渔;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凡事要好,须问“三老”;百闻不如一见——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出真知。

72.放之四海而皆准——真理的客观性;科学认识对事物发展起推动促进作用。

73.学以致用——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74.屠龙妙术;纸上谈兵——割裂实践和认识、理论和实际的辩证关系,不把理论运用于实践。

75.真金不怕火来炼;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76.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77.叶公好龙——害怕实践,回避实践。

78.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错误的生态价值观。

79.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大公无私;舍生取义——集体主义是我国人民新时期正确的价值取向。

80.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无水大河干——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相互储存、相互转化的,我们应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

81.见利忘义;唯利是图;人不为已,天诛地灭——自私自利的极端个人主义。

82.人生如梦;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悲观主义的、消极的人生价值观。

83.时势造英雄——个人活动受社会条件和社会规律的制约。

84.卧薪尝胆——人生价值和远大理想的实现需要艰苦奋斗、发愤图强。

8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

86.哀莫大于心死——失掉了科学而正确的理想,就失了人生的精神支柱。

二、诗句体现的哲理

1.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歪曲、虚幻的反映。

2.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3.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人的主观意识会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4.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从实际出发。

5.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朱门几处耽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

6.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既要承认事物的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7.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树欲静而风不止;谁挥鞭策驱四运? 万物兴衰皆自然;兴亡由人事,山川空地形;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天

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规律(客观事物)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8.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9.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须待七年期——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0. 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世间万事万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运动是绝对的,静止仅仅是相对的,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有机统一。

11.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长江东流去,来者方不息;问渠那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12.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

13.察己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稻花香里说丰年,听起蛙声一片——说明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相互联系之中,不依赖周围其他事物而孤立存在的事物是没有的。

14.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减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整体都是由若干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部分、要素构成的。办事情只有从整体着眼,统筹全局,才能选择最佳方案,以求实现最优目标。

15.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一时之强弱在于力,千古之胜负在于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

16.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篙——一切新事物的成长都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17.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任何事物都是一个前后相继的发展过程。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就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观点看问题。

18.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说明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道路是曲折的。

19.奢靡之始,危亡之渐;十年磨一剑;二句三年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敢惮榱梁蠹,深藏柱石倾。寄言持重者,微物莫全轻;自古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枉教一室尘如积,天下何曾扫得来?——任何事物的发展必须首先从量变开始,量变引起质变。

20.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当量的积累已经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应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和发展,促成质变。

21.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坚持适度原则。

22.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矛盾同一性)。

23.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必须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全面地看问题。

24.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梅须逊许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金非不为宝,玉岂不为坚?用之以发墨,不如瓦砾顽——矛盾的特殊性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

2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矛盾的普遍性总是存在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矛盾的特殊性表现出来。

26.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

27.骅骝日千里,亦在御功者——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28.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

29.白雪花繁空扑地,绿丝条弱不胜莺——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

30.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

31.泾溪有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祸兮福之所;福兮祸之所伏”;“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曲则全,枉则直, 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任何矛盾都存在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双方,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2.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没有否定就没有发展,辩证否定即“扬弃”。

33.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34.能群者存,不能群者灭;善群者存,不善群者灭——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35.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36.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人生的价值的实现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yaoleikaoshi/229991.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