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中西医执业医师】
开根号公式篇一
《excel里如何在单元格里输入带有根号的计算公式》
excel里如何在单元格里输入带有根号的计算公式 这个容易你在单元格输入1/2次方就是开根号了 次方是数字键6上边的那个符号 如:
输入=4^(1/2) 结果就是2
利用数字键上面的符号可以进行开方运算,例如X^(1/3)就是对X开三次方根(注意是在英文输入状态下,数字键6上面的符号)。具体怎么输入根号符号我也不知道啦:)
这个问题我也遇到过,很简单,先在WORD文本下,找出根号,复制一下,然后再粘贴到EXCEL表上就OK了
如果是统计计算的话,不是输入根号的,是在EXCEL里面调用Power函数
例如Power(x,1/2)即是对x开方。 如果要输入根号显示出现的话,可以使用Microsoft 公式编辑器。
平方根的格式是这样的:sqrt()。
()里面是你要求根的数字
Excel中如何运用函数求平方及开根号
直接输入数学表达式就行了,如求2的平方,就输入2^2
求根号2则输入:sqr(2)或2^(1/2)
=POWER(16,0.5)平方根
=POWER(16,1/3)立方根
用excel如何开立方根 假如:引用A1单元格(也就是说,需要对A1单元格数据开立方根)则其它单元格中写入的公式为:
=POWER(A1,1/3)
请高手指教,如何在excel中求数值的n次方根,是用什么公式呢?谢谢! Excel中有一个“返回给定数字乘幂”的函数POWER()。
当指数是分数时,即是返回给定数字的方根了。
函数括号内有两个参数,第1个是底数,第2个是指数,用逗号隔开。
举例:
=POWER(5,2)——返回5的二次方幂
=POWER(81,1/4)——返回81的四次方根
注意:参数可以选用单元格地址引用。
就一般的运算而言,直接可以如下表达:
=82^(1/4)
EXCEL中怎么进行开2次方运算?
乘方与开方互为逆运算。
进行开方运算时,将指数转化成分数用乘方运算即可。 比如:
81开5次方。
输入公式
=81^(1/5)
或者
=POWER(81,1/5)
回车确认即可。
函数POWER()用来求某数的乘方,详见函数帮助。
excel中如何开N次方
用幂函数pow就可以,开n次方将幂设为为“1/n”就行了。
你那个就写为pow(785462,1/7)
在excel中如何计算一个数开10次方阿??
用幂函数power就可以,开n次方将幂设为为“1/n”就行了。
比如1000开三次方就是=power(1000,1/3)=10
开根号公式篇二
《excel表格中怎么插入根号函数,怎么开平方》
excel表格中怎么插入根号函数,怎么开平方?
(2011-03-1621:11:43)
excel表格中怎么插入根号函数,怎么开平方?
=sqrt(要开方的单元格)
sqrt()
excel公式中开根号是哪一个函数啊?
=SQRT(number)
Number要计算平方根的数。
或者:
=Number^1/2
=SQRT(A1)
可以简单输入公式计算,比如二次根号2就是
=2^(1/2)
三倍根号下2就是
=2^(1/3)
开平方直接用sqrt(),如果开其它方根:用乘幂power(A1,1/3)---开三次方根....
Excel中如何运用函数求平方及开根号
开平方是sqrt
=sqrt(a1)
乘方是^2
=a1^2
平方是^2
如5的平方:=5^2
5的立方:=5^3
其他类推
开根号可以采用1/2次方
如5的平方根:=5^(1/2)
5的立方根:=5^(1/3)
平方:power(x,2),开方:sqrt(x)
excel中开根号直接应用函数即可。
SQRT(A1),比如sqrt(9)=3
POWER(A1,1/n)A1是单元格,n是开几次方。比如power(9,1/2)=3=sqrt(),括号里就是开根号的数
选择结果的表格,在fx后面单击,
输入“=(选择需要被开根号的表格)^1/2”
懂了吗?
比如我要开四次根号下的某个数,用哪个函数?
=power(a1,4)
可以直接写成:A1^(1/4)和上面的POWER函数效果相同
最简单的方法是:用“^”
如=A1^0.5
Excel2003自动计算平方怎么计算啊
=A1^2
或
=POWER(A1,2)
以上,A1单元格数值的平方
A1中输入要计算平方数,比如100,
B1输入:
=A1*A1
或
=POWER(A1,2)
回车,
结果10000.
开平方:
=SQRT(A1)
回车,
结果10.
开根号公式篇三
《excel表格中怎么插入根号函数》
excel表格中怎么插入根号函数,怎么开平方?
=sqrt(要开方的单元格)
sqrt()
excel公式中开根号是哪一个函数啊?
=SQRT(number)
Number 要计算平方根的数。
或者:
=Number^1/2
=SQRT(A1)
可以简单输入公式计算,比如二次根号2就是
=2^(1/2)
三倍根号下2就是
=2^(1/3)
开平方直接用sqrt(),如果开其它方根:用乘幂power(A1,1/3)---开三次方根....
Excel中如何运用函数求平方及开根号
开平方是sqrt
=sqrt(a1)
乘方是^2
=a1^2
平方是^2
如5的平方:=5^2
5的立方:=5^3
其他类推
开根号可以采用1/2次方
如5的平方根:=5^(1/2)
5的立方根:=5^(1/3)
平方:power(x,2),开方:sqrt(x)
excel中开根号直接应用函数即可。
SQRT(A1),比如sqrt(9)=3
POWER(A1,1/n) A1是单元格,n是开几次方。 比如power(9,1/2)=3 =sqrt(),括号里就是开根号的数
选择结果的表格,在fx后面单击,
输入“=(选择需要被开根号的表格)^1/2”
懂了吗?
比如我要开四次根号下的某个数,用哪个函数?
=power(a1,4)
可以直接写成:A1^(1/4)和上面的POWER函数效果相同
最简单的方法是:用“^”
如=A1^0.5
Excel 2003自动计算平方怎么计算啊
=A1^2
或
=POWER(A1,2)
以上,A1单元格数值的平方
A1中输入要计算平方数,比如100,
B1输入:
=A1*A1
或
=POWER(A1,2)
回车,
结果10000.
开平方:
=SQRT(A1)
回车,
结果10.
分享
顶
六边形ABCDEF的每个内角都是120度,AF=AB=2,BC=CD=3,求DE、EF的长度?
解:延长FA和CB交于点G,延长FE和CD交于点H
∵六边形的每个角是120°
∴∠BAG=60°,∠ABG=60°
∴三角形ABG是等边三角形
∴∠G=60°
同理三角形EDH也等边三角形
∴∠H=60°
∴∠G+∠C=180°,∠C +∠H=180°
∴GF∥CH,CG∥FH
∴四边形GCHF是平行四边形
∵AG=DB=AB=AF=2 ,BC=CD=3
∴GF=CH=4,CG=FH=5
∴DE=DH=EH=CH-CD=4-3=1
∴EF=FH-EH=5-1=4
开根号公式篇四
《手工开根号》
手工开根号:
解释一下左边的那些24,281,2824 是怎么来的
这是依据完全平方公式得到的方法。
得到平方根的第一位数"1”后,就将1乘20,再加"a",并把a作为平方根的第二位数写在横线上方1的后面,同时把1*20+a写在竖式的左边。对这个“a”要求是
a*(1×20+a)最大,但不超过刚才“2-1”所得的差再补两位数后的“100”,这里a=4(有时需要试验),所以上面写了4,左边写了1*20+4=24;
类似可得到平方根的第三位数:将前面所得到的两位平方根(14)乘20,加“b",对b的要求与a相同这次得到b=“1”,所以上面写1,左面写14×20+1=281。
类似地,2824=141×20+4,28282=1414×20+2……
开根号公式篇五
《放坡计算公式》
放坡大开挖
原槽浇筑:从垫层上表面算起。
非原槽浇筑:从垫层底面算起。
列:非原槽浇筑
条形基础大开挖公式:
V=(A+2C+H*K)*H*L
体积=(垫层长+工作面*2+放坡系数*高度)*高度*基础长
独立基础大开挖公式:
V=1/3*[‘A+2C’开平方 +(A+K*H*2)开平方+开根号“‘A+2C’开平方*(A+K*H*2)”开平方]*H S下 S上 S下 S上
S下 S上 S下
体积 =1/3*[“垫层长+2边*工作面”开平方+(垫层长+高*放坡系数*2面)开平方+开根号“‘垫层长+2边*工作面’开平方+(垫层长+放坡系数*高度*2面)”]*高度
S上
独立基础(有轮台,梯形)体积公式不加垫层:
V=S下*H+1/3*(S上+S下+开根号“S上*S下”)*H
体积=梯形下面积*下高度+1/3*(梯形上面积+梯形下面积+开根号“梯形上面积*梯形下面积”)*梯形高度
开根号公式篇六
《在word文档通过公式编辑器来输入根号》
通过公式编辑器来输入,这样可以编辑根号底下的数字。
通常公式编辑器默认模式都没有在工具栏上的,你可以这样找出来:工具——自定义——命令(左边 类别 选“插入”,右边 命令 找到“公式编辑器”)——用鼠标点着“公式编辑器”拖出来放到文档上端工具栏中去(随意位置都可以)然后你就可以点 公式编辑器 进行编辑了,里边各种各样的数学符号都有,在“分式和根式模板”里就有你要的根号符号了。 插入域代码: { EQ \R(开方数字,根号下的表发誓)}即可
其中:{}是选择了插入域或者按CTRL+F9自动添加,你只需打大括号内的内容
EQ为插入公式
\R表示公式类型为根号
如图:
如果仅仅要打出√,用搜狗拼音输入dg(打钩)即可选择,单纯的根号应该是没有这个字符的。
当然用公式编辑器插入也是可以的
向左转|向右转
平方的容易 直接在右上角 看到一个X² 单击一下就能打了
或者用输入法 (比如QQ拼音)打“平方”也能打出“²”
根号的 在“插入”里边选择“域”
然后会浮现出一个窗口 在里边选择“Eq”
然后单击窗口右方的“公式编辑器”
然后 就可以打根号了
里边还可以打分数线 你可以自己去试一试
注意一点 在那个平方的图标旁边 还有一个相似的图标 是打下标的
两个图标不同点在于 那个“2” 一个在右上方 一个在右下方
另外 平时不用这些的时候 这些图标会隐藏的 你要点击三角形展开才看得到这些图标 需要公式编辑器,插入-对象,如图:
向左转|向右转
开根号公式篇七
《建筑方面的公式大全》
建筑方面的公式大全
体积公式 圆柱体的体积公式:体积=底面积×高 ,如果用h代表圆柱体的高,则圆柱=S底×h
长方体的体积公式:体积=长×宽×高
如果用a、b、c分别表示长方体的长、宽、高则
长方体体积公式为:V长=abc
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如果用a表示正方体的棱长,则
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为V正=a·a·a=a3;
锥体的体积=底面面积×高÷3 V 圆锥=S底×h÷3
台体体积公式:V=[ S上+√(S上S下)+S下]h÷3
圆台体积公式:V=(R&a²;+Rr+r&a²;)hπ÷3
球缺体积公式=πh&a²;(3R-h)÷3
球体积公式:V=4πR&a3;/3
棱柱体积公式:V=S底面×h=S直截面×l (l为侧棱长,h为高) 棱台体积:V=[S1+S2+开根号(S1*S2)]h/3
注:V:体积;S1:上表面积;S2:下表面积;h:高。
------
几何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
圆柱体:
表面积:2πRr+2πRh 体积:πRRh (R为圆柱体上下底圆半径,h为圆柱体高) 圆锥体:
表面积:πRR+πR[(hh+RR)的平方根] 体积: πRRh/3 (r为圆锥体低圆半径,h为其高, 平面图形
名称 符号 周长C和面积S
正方形 a—边长 C=4a S=a² 长方形 a和b-边长 C=2(a+b) S=ab 三角形 a,b,c-三边长h-a边上的高s-周长的一半A,B,C-内角其中 s=(a+b+c)/2 S=ah/2=ab/2·sinC =[s(s-a)(s-b)(s-c)]1/2=a2sinBsinC/(2sinA) 四边形 d,D-对角线长α-对角线夹角 S=
dD/2·sinα 平行四边形 a,b-边长h-a边的高α-两边夹角 S=ah=absinα 菱形 a-边长α-夹角D-长对角线长d-短对角线长 S=Dd/2=a2sinα 梯形 a和b-上、下底长h-高m-中位线长 S=(a+b)h/2=mh 圆 r-半径 d-直径 C=πd=2πr S=πr2=πd2/4 扇形 r—扇形半径 a—圆心角度数 C=2r+2πr×(a/360) S=πr2×(a/360) 弓形 l-弧长 S=r2/2·(πα/180-sinα)
b-弦长 =r2arccos[(r-h)/r] - (r-h)(2rh-h2)1/2
h-矢高 =παr2/360 - b/2·[r²-(b/2)2]1/2
r-半径 =r(l-b)/2 + bh/2
α-圆心角的度数 ≈2bh/3 圆环 R-外圆半径 S=π(R2-r2) r-内圆半径 =π(D2-d2)/4
D-外圆直径
d-内圆直径 椭圆 D-长轴 S=πDd/4
d-短轴
三角形面积=底×高÷2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长方形面积=长×宽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圆面积=派×半径×半径圆柱表面积=两个底面积+侧面积=2×派×半径×半径+派×直径(或2×半径)×高长方体体积=长×宽×高=底面积×高正方体体积=边长×边长×边长=底面积×高圆柱体积=派×半径×半径×高=底面积×高圆锥体积=1/3×派×半径×半径×高=1/3×底面积×高
1,建筑土方开挖工程量计算公式:
圆柱体:体积=底面积×高
长方体:体积=长×宽×高
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锥 体: 底面面积×高÷3
台 体: V=[ S上+√(S上S下)+S下]h÷3
球缺体积公式=πh²(3R-h)÷3
球体积公式:V=4πR³/3
棱柱体积公式:V=S底面×h=S直截面×l (l为侧棱长,h为高)
棱台体积:V=〔S1+S2+开根号(S1*S2)〕/3*h
注:V:体积;S1:上表面积;S2:下表面积;h:高。
------
几何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
圆柱体:
表面积:2πRr+2πRh 体积:πRRh (R为圆柱体上下底圆半径,h为圆柱体高) 圆锥体:
表面积:πRR+πR[(hh+RR)的平方根] 体积: πRRh/3 (r为圆锥体低圆半径,h为其高, 平面图形
名称 符号 周长C和面积S
正方形 a—边长 C=4a S=a2 长方形 a和b-边长 C=2(a+b) S=ab 三角形 a,b,c-三边长h-a边上的高s-周长的一半A,B,C-内角其中 s=(a+b+c)/2 S=ah/2=ab/2·sinC =[s(s-a)(s-b)(s-c)]1/2=
a2sinBsinC/(2sinA) 四边形 d,D-对角线长α-对角线夹角 S=
dD/2·sinα 平行四边形 a,b-边长h-a边的高α-两边夹角 S=ah=absinα 菱形 a-边长α-夹角D-长对角线长d-短对角线长 S=Dd/2=a2sinα 梯形 a和b-上、下底长h-高m-中位线长 S=(a+b)h/2=mh 圆 r-半径 d-直径 C=πd=2πr S=πr2=πd2/4 扇形 r—扇形半径 a—圆心角度数 C=2r+2πr×(a/360) S=πr2×(a/360) 弓形 l-弧长 S=r2/2·(πα/180-sinα)
b-弦长 =r2arccos[(r-h)/r] - (r-h)(2rh-h2)1/2
h-矢高 =παr2/360 - b/2·[r2-(b/2)2]1/2
r-半径 =r(l-b)/2 + bh/2
α-圆心角的度数 ≈2bh/3 圆环 R-外圆半径 S=π(R2-r2)
r-内圆半径 =π(D2-d2)/4
D-外圆直径
d-内圆直径 椭圆 D-长轴 S=πDd/4
d-短轴
2,建筑工程量计算公式:
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
利用棱台体积公式计算挖土方的上下底面积。
V=1/6×H×(S上+ 4×S中+ S下)计算土方体积(其中,S上为上底面积,S中为中截面面积,S下为下底面面积)。
S下=底层的建筑面积+外墙外皮到挖土底边线的面积(包括工作面、排水沟、放坡等)。
用同样的方法计算S中和S下。
素土垫层体积的计算:
利用棱台的计算公式:素土垫层体积=1/6×H×(S上+ 4×S中+ S下)计算土方体积
(其中,S上为上底面积,S中为中截面面积,S下为下底面面积)。 灰土垫层体积的计算:
利用棱台的计算公式:灰土垫层体积= 1/6×H×(S上+ 4×S中+ S下)计算土方体积
(其中,S上为上底面积,S中为中截面面积,S下为下底
开根号公式篇八
《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
(2011-05-19 08:32:37)
1,建筑土方开挖工程量计算公式:
圆柱体:体积=底面积×高
长方体:体积=长×宽×高
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锥 体: 底面面积×高÷3
台 体: V=[ S上+√(S上S下)+S下]h÷3
球缺体积公式=πh²(3R-h)÷3
球体积公式:V=4πR³/3
棱柱体积公式:V=S底面×h=S直截面×l (l为侧棱长,h为高) 棱台体积:V=〔S1+S2+开根号(S1*S2)〕/3*h
注:V:体积;S1:上表面积;S2:下表面积;h:高。
------
几何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
圆柱体:
表面积:2πRr+2πRh 体积:πRRh (R为圆柱体上下底圆半径,h为圆柱体高) 圆锥体:
表面积:πRR+πR[(hh+RR)的平方根] 体积: πRRh/3 (r为圆锥体低圆半径,h为其高, 平面图形
名称 符号 周长C和面积S
正方形 a—边长 C=4a S=a2 长方形 a和b-边长 C=2(a+b) S=ab 三角形 a,b,c-三边长h-a边上的高s-周长的一半A,B,C-内角其中 s=(a+b+c)/2 S=ah/2=ab/2•sinC =[s(s-a)(s-b)(s-c)]1/2=
a2sinBsinC/(2sinA) 四边形 d,D-对角线长α-对角线夹角 S=dD/2•sinα 平行四边形 a,b-边长h-a边的高α-两边夹角 S=ah=absinα 菱形 a-边长α-夹角D-长对角线长d-短对角线长 S=Dd/2=a2sinα 梯形 a和b-上、下底长h-高m-中位线长 S=(a+b)h/2=mh 圆 r-半径 d-直径 C=πd=2πr S=πr2=πd2/4 扇形 r—扇形半径 a—圆心角度数 C=2r+
2πr×(a/360) S=πr2×(a/360) 弓形 l-弧长 S=r2/2•(πα/180-sinα) b-弦长 =r2arccos[(r-h)/r] - (r-h)(2rh-h2)1/2
h-矢高 =παr2/360 - b/2•[r2-(b/2)2]1/2
r-半径 =r(l-b)/2 + bh/2
α-圆心角的度数 ≈2bh/3 圆环 R-外圆半径 S=π(R2-r2)
r-内圆半径 =π(D2-d2)/4
D-外圆直径
d-内圆直径 椭圆 D-长轴 S=πDd/4
d-短轴
2,建筑工程量计算公式:
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
利用棱台体积公式计算挖土方的上下底面积。
V=1/6×H×(S上+ 4×S中+ S下)计算土方体积(其中,S上为上底面积,S中
为中截面面积,S下为下底面面积)。
S下=底层的建筑面积+外墙外皮到挖土底边线的面积(包括工作面、排水沟、放坡等)。
用同样的方法计算S中和S下。
素土垫层体积的计算:
利用棱台的计算公式:素土垫层体积=1/6×H×(S上+ 4×S中+ S下)计算土方体积
(其中,S上为上底面积,S中为中截面面积,S下为下底面面积)。 灰土垫层体积的计算:
利用棱台的计算公式:灰土垫层体积= 1/6×H×(S上+ 4×S中+ S下)计算土方体积
(其中,S上为上底面积,S中为中截面面积,S下为下底面面积)。
素砼体积的计算:基础垫层与混凝土基础按混凝土的厚度划分,混凝土的厚度在12cm以内者执行垫层子目;厚度在12cm以外者执行基础子目。
垫层体积=垫层面积×垫层厚度。
垫层模板的计算:
垫层模板=垫层的周长×垫层高度
满堂基础梁的体积
计算方法:满堂基础梁的体积=梁的净长×梁的净高
素土垫层工程量
外墙条基素土工程量=外墙素土中心线的长度×素土的截面积
内墙条基素土工程量=内墙素土净长线的长度×素土的截面积
灰土垫层工程量
外墙条基灰土工程量=外墙灰土中心线的长度×灰土的截面积
内墙条基灰土工程量=内墙灰土净长线的长度×灰土的截面积
砼垫层工程量
外墙条基砼垫层基础=外墙条形基础砼垫层的中心线长度×砼垫层的截面积 内墙条基砼垫层基础=内墙条形基础砼垫层的净长线长度×砼垫层的截面积 条形基础工程量
外墙条形基础的工程量=外墙条形基础中心线的长度×条形基础的截面积 内墙条形基础的工程梁=内墙条形基础净长线的长度×条形基础的截面积 注意:净长线的计算①砖条形基础按内墙净长线计算
地圈梁工程量
外墙地圈梁的工程量=外墙地圈梁中心线的长度×地圈梁的截面积
内墙地圈梁的工程梁=内墙地圈梁净长线的长度×地圈梁的截面积
基础墙工程量
外墙基础墙的工程量=外墙基础墙中心线的长度×基础墙的截面积
内墙基础墙的工程梁=内墙基础墙净长线的长度×基础墙的截面积
基槽的土方体积
基槽的土方体积=基槽的截面面积×基槽的净长度
独立基础垫层的体积
垫层体积=垫层面积×垫层厚度
独立基础垫层模板
垫层模板=垫层周长×垫层高度
独立基础体积
独立基础体积=各层体积相加(用长方体和棱台公式)
独立基础模板
独立基础模板=各层周长×各层模板高
承台基础垫层的体积
垫层体积=垫层面积×垫层厚度
承台基础垫层模板
垫层模板=垫层周长×垫层高度
承台基础体积
独立基础体积=各层体积相加(用长方体和棱台公式)
承台基础模板
独立基础模板=各层周长×各层模板高
构造柱工程量计算
①构造柱体积=构造柱体积+马牙差体积
其中马牙槎体积=马牙槎与墙相交宽度*马牙槎嵌入墙内的长度(0.03)*构造柱高度
②构造柱模板=构造柱模板+马牙差模板
马牙槎模板面积=马牙槎嵌入墙内的长度(0.03)*构造柱高度
框架柱体积=框架柱截面积*框架柱柱高
其中柱高:
a有梁板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或楼板上表面)至上一层楼板上表面之间的高度计算。
b无梁板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或楼板上表面)至柱帽下表面之间的高度计算。
c框架柱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至柱顶高度计算。
②框架柱的模板=框架柱周长*框架柱支模高度
梁侧装修=梁外露长度*装修长度
梁的模板面积=(梁侧面高之和+梁底)*梁的长度
板的体积=板的面积×板的厚度
板的模板=板的底模+板的周边模板
板的底模=板的底面净面积
板的周边模板=板的外露周边长度×板的厚度
楼梯体积=踏步体积+梯板体积
①踏步体积 = 三角形面积(1/2*踏步宽度*踏步高度)* 梯板净宽 * 踏宽数。 其中:踏步个数 = 踏宽数+1;踏宽数 = 楼梯净长/踏步宽度(楼梯净长:等于踏步段水平投影净长,即扣减(墙)后的长度);踏步高度 = 楼梯高度/(踏步个数+1);梯板净宽 = 楼梯宽度扣减墙后的宽度。
②梯板体积=梯板净宽*楼梯斜长*梯板厚度。
其中:楼梯斜长=K*楼梯水平投影长度(楼梯水平投影长度=楼梯净长;K=[SQRT(踏步宽度^2 + 踏步高度^2)]/踏步宽度)
③休息平台体积:计算同板。
如果休息平台与墙相交,扣除与墙相交部分体积
⑶楼梯栏板、栏杆
①栏板按面积或者体积计算
栏板体积=栏板面积×栏板厚度计算
栏板面积=栏板长度×栏板高度计算
栏板长度是楼梯的实际长度,即斜长度
楼梯侧面装修=踏步侧面面积+梯板侧面积
其中:踏步侧面面积=1/2*踏步宽度*踏步高度*踏步个数;梯板侧面积= 楼梯斜长*梯板厚度。
楼梯底面装修=楼梯底部面积
楼梯模板=楼梯侧模+楼梯底模;计算同装修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