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的古诗大全

| 中西医执业医师 |

【www.guakaob.com--中西医执业医师】

写景的古诗大全篇一
《写景古诗大全》

写景古诗

1、《春思》【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

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2、《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春宿左省》【唐】杜甫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4、《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5、《相思》【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6、《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7、《春思》【唐】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8、《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9、《春词》【唐】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10、《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3

东阳道上

山谷苍烟薄,穿林白日斜。

崖崩迂客路,木落见人家。

野碓喧春水,山桥枕浅沙。

前村乌桕熟,疑是早梅花。

咸阳城东楼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唐】范传正

暧暧当迟日,微微扇好风。吹摇新叶上,光动浅花中。

澹荡凝清昼,氤氲暧碧空。稍看生绿水,已觉散芳丛。

徙倚情偏适,裴回赏未穷。妍华不可状,竟夕气融融。

残春曲

【唐】白居易

禁苑残莺三四声,景迟风慢暮春情。

日西无事墙阴下,闲踏宫花独自行。

早春

【唐】白居易

雪消冰又释,景和风复暄。

满庭田地湿,荠叶生墙根。

官舍悄无事,日西斜掩门。

不开庄老卷,欲与何人言。

春题湖上

【唐】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句留是此湖。

南湖春早

【唐】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春水

【唐】杜甫

三月桃花浪,江流复旧痕。朝来没沙尾,碧色动柴门。 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已添无数鸟,争浴故相喧。

丽春

【唐】杜甫

百草竞春华,丽春应最胜。少须好颜色,多漫枝条剩。 纷纷桃李枝,处处总能移。如何贵此重,却怕有人知。

【唐】贯休

自来自去动洪炉,无象无私无处无。回雁不多消气力, 染花应最费工夫。溟蒙便恨豪家惜,浓暖深为政笔驱。 莫讶相逢只添睡,伊余心不在荣枯。

江南春怀

写景的古诗大全篇二
《古诗词常见写景方式》

古诗词常见写景方式

中国古典诗歌“贵含蓄,忌直露”,有情不直言情,有恨不直说恨,而是借助于外界事物来表达,诗人惯用的手法便是借景达情,于是就产生了为数众多的写景诗。但写景因抒情的不同而方式各异,常用写景方式有:

一、正与侧的结合

景物描写可以从正面入手,直接描写景物的特点,使人一目了然;也可以不从正面景物入手,而是从与其有关的侧面景物写起,来揭示该事物的特点,同时还能提供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两种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更加突出。

如白居易《杨柳枝词》“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第一、二句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描写了春天柳树的娇美形态。

王昌龄的《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第二句侧面描写战况,通过写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来写战争的惨烈。

再如刘禹锡的《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题为“石头城”,明显是写“石头城”,但诗歌不从石头城入手,却从石头城周围景物——山、潮水、月——入手,写出了石头城这一“故国”的没落与荒凉。

二、动与静的结合

在中国古代诗歌里,诗人们为了创设意境,特别注意动态描写,动静结合是常用的一种写景手法。在这种手法的运用中,诗人往往独出心裁,“每着一字”,而使“境界全出”。比如像贾岛《题李凝幽居》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推”“敲”选用,王安石《泊船瓜洲》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的形容词用作使动动词,都是动态描写的一些典范,在动词的使用上作了不少文章。但作为动静结合的写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并且往往是以静为主,以动衬静的方式,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谐统一。因此,动静结合的写景手法,往往与衬托又不可截然分开。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诗人王维不愧描写

山水的高手,动静结合是其主要写景手法之一。诗人在描绘的景物中,静中有动,以动衬静,动静结合,构成动人的意境。第二联写物,“明月松间照,”是静景,是所见,写的是月光透过松枝洒遍大地;而“清泉石上流”,是动景,是所闻,动静融为一体,构成一副清幽可爱的风景画。第三联是诗人用“竹喧”烘托山静,是所闻,用“莲动”衬托水幽,是所见,见闻交错,“喧”“幽”互衬,颇具艺术感染力。

三、声与色的结合

古诗写景常涉及到声音与颜色,这是诗人利用感官多角度写景,让读者如临其境,收到了很高的艺术效果。

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上联是一组对仗句。草堂周围多柳,新绿的柳枝上有成对黄鹂在欢唱,一派愉悦景象,有声有色,构成了新鲜而优美的意境。“翠”是新绿,“翠柳”是初春物候,柳枝刚抽嫩芽。“两个黄鹂鸣翠柳”,鸟儿成双成对,呈现一片生机,具有喜庆的意味。次句写蓝天上的白鹭在自由飞翔。这种长腿鸟飞起来姿态优美,自然成行。晴空万里,一碧如洗,白鹭在“青天”映衬下,色彩极其鲜明。两句中一连用了“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颜色,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首句还有声音的描写,传达出无比欢快的感情

四、虚与实的结合

“虚”与“实”是两个极大的概念,具体点说就是无形与有形、抽象与具体,想象回忆与现实。如“愁”是虚的,因为它是无形的、抽象的,而“一江春水”、“舴艋舟”、“春草萋萋”“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实的,古诗词常借助具体、可感的事物来抒发某种感情寄托某种情怀,或借助想象或回忆来写现实的境遇和况味。同学们在鉴赏时要注意诗中哪是实、哪是虚。以及诗人着意要表现的是实还是虚。弄清了这几点才能准确把握它们的关系。实景是诗人描写的现实客观景物,虚景是诗人通过联想或想像而虚拟的景物,虚实结合更能表达出一种浓溢的情思。

如高适《塞上听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天山”,诗中一二句实写景,描写的内容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牧马的季节到了。傍晚,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在如此苍茫而又清澄的夜景里,不知哪座戍楼里吹起了羌笛,那是熟悉的《梅花落》曲调啊!三四句虚写景,将“梅花落”拆用,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间和色和香洒满天山。此诗抒写战士们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胡地没有梅花),想到梅花之落,写出了他们的浓浓的思乡情。

五、点与面的结合

万事万物都是彼此相互联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描写的景物也一样,它们总是和周围的景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诗人在写景状物时,不是孤立地静止地写主体物,还写主体物周围的联系物,点面结合,烘云托月,使主体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

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中就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式。“蓑笠翁”在画面上显得比较小,但处在非常显眼的位置,是诗的中心,“孤舟蓑笠翁”属于点的描绘;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属于面的铺陈,诗句从“鸟飞绝”、到“人踪灭”写尽了人物处境的苦寒与孤寂,并在“山”“径”前冠之以数量词“千”“万”,对突出人物坚忍不拔、卓然而立的品格起。可以称之为点面结合。指出一点,隐括全面

六、远与近的结合

看同一景物,观察者所处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俯视,仰视,远眺,近看,视觉形象会呈现千姿百态,变化万千。从不同角度描写,会使读者对所描写的景物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获得更完美的感受。

如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头两句描绘了秋山远景。第一句描写了秋山高远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勇于攀登的精神。第二句描写了秋山中的一个特定场景,在白云浮动的天空下有几户人家隐约可见。后两句描绘了秋山近景。“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生机勃勃,鲜艳夺目,清新刚劲,形象鲜明,给人一种秋光胜似春光的美感。

七、粗与细的结合

白描,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大致接近西洋画法中的速写或素描,其特点是用简练的墨色线条来勾勒画面,赋形写意,不事烘托,不施色彩。这种画法引入到诗歌的创作中,那就是不用形容词和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更不用曲笔或陪衬,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用准确有力的笔触,明快简洁的语言,朴素平易的文字,干净利素地勾画出事物的形状、光暗(声响)等,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

如温庭筠的《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第二联两句诗,就是六个名词(即六种景物)的组合,没有任何修饰语。它集中地表现了早行的辛苦。在鸡鸣声起,残目未落之时,冒着寒霜上路,可见早行辛苦。

写景是诗歌的主要内容,鉴赏诗歌的写景就要从诗人写景的方式入手,这样才能准确把握景物中所寓含的诗人的情感。

写景的古诗大全篇三
《写景古诗词名句好句》

写景古诗词名句好句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元日》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春思》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春日》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绝句》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船撑出绿荫来《春游湖》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临安春雨》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滁州西涧》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春夜》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游园不值》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春晴》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相思》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春晓》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饯别王十一南游》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子夜吴歌秋歌》 十分秋色无人管,半属芦花半蓼花《江村即事》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听蜀僧浚弹琴》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咏石榴花》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雪梅》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渔歌子》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清白调》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春霄》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早梅》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山中答问》 独怜幽草岸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滁州西涧》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送春》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旅夜书怀》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渔歌子》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跟散作九秋蓬《望月有感》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题李凝幽居》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台城》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寄左省杜拾遗》 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秋日行村路》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月夜》

写景的古诗大全篇四
《古代诗词赏析(写景)》

写景的古诗大全篇五
《一、写景诗词》

写景的古诗大全篇六
《古诗鉴赏写景题》

写景的古诗大全篇七
《诗歌鉴赏之写景手法》

写景的古诗大全篇八
《古诗词中的景物描写》

古诗词中景物描写题型及分析

字数:2517 字号:大 中 小

“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一语道出了景物在古诗词中举重若轻的地位。古诗词中写景的妙词佳句如点点繁星,始终闪烁在读者心头,让人回味无穷。理解赏析这些写景的妙句,有助于学生把握作品内容,体会作品的语言特色,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通过对中2012年省市中考试题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景物描写的考查角度不尽相同,也各有侧重,中考古诗词景物描写常见题型:

?摇一、 景物描写类

中考导航

描绘画面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能力。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诗化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

真题回顾

【宿迁市】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晚春

韩愈

苹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摇【注】 ①杨花,诗中指柳絮。

(1) 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的修辞手法,并简析其妙处。

(2) 请发挥想像,用自己的话描绘“扬花”“漫天作雪飞”的情景。

【陕西省】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题目。

过山农家

【唐】顾况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1)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加以描述。

(2) 后两句诗中的“莫嗔”“ 却喜”,反映出山农怎样的心情?

方法攻略

一、 明确答题思路

1. 找出古诗词中的景物;2. 借助想象和联想,抓住景物的特点描写画面。

二、 注意要点

1. 要正确理解诗词,抓准诗词中的主要景物,用流畅优美的语言再现诗中的图景画面;

2. 在忠实于原诗词的基础,要借助联想和想象,丰富画面的意境。

3. 用生动的词语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生机勃勃等);用准确的词语概括作者的情感(如欢快愉悦、忧愁伤感、恬淡闲适、坚守节操、忧国忧民、壮志难酬等)。

二、 意境鉴赏类

中考导航

这是一种常见的题型。在古诗词中含有作者情感的景物也称为意象,所谓意境,是指寄托作者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境、情三个方面。对意境的鉴赏,主要有以下三个命题层面:

1. “是什么”即有哪种或哪些意象,意境?

2. “怎么样”意象,意境的具体特点是什么?

3. “为什么”意象,意境的意义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真题回顾

【衡阳市】

浣溪沙

苏?摇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 词的上阕写了哪些景物?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 全词抒发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临沂市】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列题目。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 诗人描写了哪些景物?创设了怎样的意境?

方法攻略

一、 明确答题思路

a、 描写诗词中的景物; b、 用简洁的词语概括出景物的特点如:清冷寂静、雄浑壮阔、萧条冷落等c、 分析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

二、 注意要点

意境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具有虚实相生、意与境谐、深邃幽远的审美特征,能使读者产生想象和联想,如身入其境,在思想情感上受到感染。简而言之,意境就是一种情景交融的诗意空间。如杜牧《泊秦淮》的首句“烟笼寒水月笼沙”就构成了一种意境、朦胧的烟雾笼罩着寒冷的秦淮河水,冷冷的月光覆盖着水边的沙岸,诗句中有四个意象烟、水、月、沙它们由两个“笼”字巧妙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意象群。画面凄美而迷蒙,衬托出诗人凄凉哀伤之情,杜牧这句诗的意境,就是借助这些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感的意象以及它们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

三、 炼字类

中考导航

古人作诗讲究炼字, 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 做到字不离句,句不离篇原则,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真题回顾

【佛山市】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下列各题。

舟行

【明】吴承恩

白鹭群翻隔浦风,斜阳遥映树重重。

前村一片云将雨,闲倚船窗看挂龙。

【注释】 ①浦:水边或河流入海的寺方。?摇②挂龙:夏季由积云强烈发展而成的积雨云,顶部向上突起作峰状可塔状,云底乌黑色,民间称为“挂龙”。

(1) 首句中的“翻”字极富表现力,凸显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 从“闲倚船窗看挂龙”中你看到怎样的诗人形象?

方法攻略

一、 明确答题思路

1.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 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 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二、 注意要点

炼字类题型,我们首先要了解哪些类型的字词是平常试题中经常出现的字词,它们各有哪些特点,又有哪些作用。

1. 抓动词,因为一个动词尤其是非动词活用为动词的词往往能够使全诗的语言生动形象,它常常是一首诗歌中的诗眼,古人在创作、欣赏诗歌,十分注意咀嚼字词。

2. 抓形容词,形容词不仅可以从形、声、色、光等方面点出形象的特点,还能传达出作者的感情。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 “直”和“圆”字两字不仅准确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诗人真切的感受,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3. 抓名词。名词在古代诗歌中主要表现为一些典型的意象。在抓名词的时候,尤其要注意那些具有特定意义的意象及多个意象叠加的现象, 因为意象的独特性或代表性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如“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一句中共写了九种景物:枯藤、 老树、 昏鸦、 小桥、 流水、 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本联纯用名词组成诗句, 将九种景物作意象的叠加, 如一个个特写镜头, 营造出特定的意境。

4. 抓表颜色的词。这些词有时作谓语用, 有时作定语用, 有时作主语或宾语用,但作用是基本相同的: 颜色一般表现心情, 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 渲染气氛。欣赏时, 或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 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

四、 表达技巧类

中考导航

此类题型直接从表达技巧的角度设题,考查考生对诗歌表达技巧的掌握。由于“表达技巧”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所以回答此类题目,可以从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方面考查所给诗句。一般来说,不必面面俱到,应选取诗句最突出的一方面作答。如果题干中要求必须从表达技巧中的某一方面来赏析,则应结合诗句来作相应的分析。

真题回顾

【济宁市】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这首诗在写景上的主要特点有哪些?表达了诗中“山客”怎样的心境?

【盐城市】

登岳阳楼?摇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 ①潭面:指湖面。②镜: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

(1) 上述两诗描写的都是洞庭湖的景象,同中有异,请自选角度简要分析。

(2) 同样是远眺洞庭,二位诗人有怎样不同的心境?

方法攻略

一、 明确答题思路

1. 指出此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

2. 结合诗句中具体词语作分析。

3. 这种表达技巧表现了什么内容和抒发了什么感情或揭示了什么道理。

二、 注意要点

鉴赏古典诗词中表达技巧的重点不是辨识和判断, 而是分析体会其妙处, 也就是分析其表达效果, 体会其对塑造形象、 抒发情感、 体现主旨的作用。因此, 我们要对各种重要的表达技巧的表达效果熟练掌握, 做到成竹在胸。

1. 常用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 比喻:化平淡为生动, 化深奥为浅显, 化抽象为具体形象生动等。夸张: 突出本质特征, 放大观点感情, 强化爱憎是非, 美丑更加鲜明。

2. 常用表现手法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多种感觉角度(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

3. 其它方面:对比映衬、渲染烘托、乐景写哀、联想想象、虚实结合、象征等。 (责任编辑:王睿枫)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yaoleikaoshi/230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