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意思

| 中西医执业医师 |

【www.guakaob.com--中西医执业医师】

不如意思篇一
《读经不如读史》

读经不如读史

读经不如读史。我是一个喜欢读史的人,对这句话深表赞同。

经是儒家思想的著作,是中国古代思想的精华,代表了思想发展的高度和水平,集中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读经可以增长人的学问,培养人的文化修养,提高人的思想水平。古代的科举考试注重对经的考察,造就了大批的文人,但遗憾的是,往往这些人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一点也不假。如果说读经可以培养出文人,那么读史则造就的是智者。读史大可以看到历史形势变化,小可以看到个人成长足迹。可以思考在特定环境下历史人物为何作出那样的判断,可以思考历史为什么会如此发展,因此从中可以领略古人的智慧,体会历史规律。读史还可以看到社会制度乃至风土人情,促进对人类社会的思考,对当代社会有借鉴意义。如同学习数学,知道概念定理固然应该,但是更重要的是懂得如何推理如何解题,掌握利用数学的方式进行逻辑思维、解答问题的能力,否则,光知道概念定理毫无用处。经让人明白道理,史让人知道过程、促进思考,如同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而且,读经明白道理,同时也容易在头脑中形成条条框框,限制自己的思维,固步自封。读史则可以让人明白历史发展的过程,能让人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促进创新。 由上所言,读经不如读史。

读史书,我主张读原文,读翻译出来的白话文,觉得里面没有原文的韵味,原文和译文对照读,会觉得翻译错的地方也是有的,特别是对有些古代经典的翻译,翻译不好,也就没有味道了。

从做学问的观点来看,读小说,一般认为是虚构的,而读历史,大家觉得是可信的,可以直接引用。从另外的角度来说,对这些历史典籍的认真阅读,也是对我们耐心的考验,许多人觉得枯燥乏味,其实是没有读进去,一旦读进去,你会有妙趣横生的感觉,你会在里面找到阅读的快感。只是一旦读进去后,再回过头来看现在的那些快餐式的所谓畅销书,就觉得浅了;再回过头来看身边的人,就觉得少了一些厚重和沉稳。

治学问要专精,读书要有选择,不论如何,读经、读史是读书治学的正道,遗憾的是从民国初年开始,在寻找落后挨打原因的时候,我们从自傲到自卑,将一百多年的落后归结为传统文化,从批判孔孟开始,我们将文言文丢弃了,将古代的治国安邦的儒家经典丢弃了。

万壑争流,必有主脉,书虽然多,但我们要将有限的精

力去读有价值的书,不论社会潮流如何变化,对年轻人来说,读经读史依然是读书的正道。人生何其短,百年苦易满,一切有志于做出点事业来的年轻人,在选择读什么书的时候,应该从古圣先贤的经典开始,读他们对宇宙人生的真知灼见,这样你才不会走弯路,或者少走弯路。曾国藩在谈到读书的时候说过,读经、读史、读专集,讲义理,圣人复出,必从吾言。

不如意思篇二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的解释》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的解释: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

——《庄子·大宗师》。

泉水干涸后,两条鱼未能及时离开,终受困于陆地的小洼,为了生存,两条小鱼彼此用嘴里的湿气来喂对方。这样的情景也许令人感动,但是,这样的生存环境并不是正常的,甚至是无奈的。对于鱼儿而言,最理想的情况是,海水终于漫上来,两条鱼也终于要回到属于它们自己的天地,最后,他们,相忘于江湖。在自己最适宜的地方,快乐的生活,忘记对方,也忘记那段相濡以沫的生活。

不如意思篇三
《文不如其人》

文不如其人,名不如其人

闲读文史,常常见到这样的话:文如其人。而且说话者总能找到一些实例来佐证,如:“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屈原、“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司马迁、”“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待从头收拾旧山河”的岳飞、“铁马冰河入梦来”的陆游、“醉里挑灯看剑”的辛弃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等等。因为这些实例太有力了,大家也都跟着认了“文如其人”这个理儿。

其实要是叫起真来,远不是这么回事。比如,那个文采出众辞赋大名与屈原并称“屈宋”的宋玉,不是在屈原受到贬斥迫害的时候大肆抵毁,并与楚怀王和南后一道逼死屈原,促成了中国文化史上最大的一个文人悲剧么?那个写得一手好文章、被称为“当代文章伯”的明末清初文人第一大腕钱谦益,不是在国破家亡时屈膝投降,甚至为谋取一官不惜将娇妻都奉献出来了么?那个被称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散文、随笔、小品文的大师级作家”周作人,国难来临时,不是乖乖地卖身投靠在日本的太阳旗下做起了教育总督,不是公然亲自参拜了靖国神社,不是两次到日军医院亲切慰问了在侵华战争中负伤的日军官兵么?„„够了,就此打住吧,仅仅这些就足以证明“文不如其人”了。

汉字是世界上惟一一种表意的文字,也许与此相关,中国人的姓名也成为人们判断人的人品的标准,于是就从“文如其人说”衍生出了“名如其人说”。当年曾有人分析几个英雄的名字,比如:刘胡兰——像胡兰花一样清高坚强、王杰——杰出的人、刘英俊——英雄俊杰、欧阳海——如阳光与海一样,云云。到后来文革时,因名字给人定性的观点波及到文艺作品上,于是我们就看到了一系列闪光的多字:高大全、杨子荣、郭建光、李玉和、李铁梅、江水英、严伟才„„更有意思的是,建国初期我国一些部委的领导的名字也与其所担任的职务其内涵关联非常密切,比如:农林部部长——沙风、煤炭部部长——肖寒、铁道部部长——万里、交通部部长——叶飞„„仔细一想确实挺怪,就算是巧合吧也真的是巧到家了,不免让人想到某种神秘的机缘。

那么,难道真是“名如其人”的么?且看我举几个例子。比如前文说的宋玉,玉乃高洁清白的象征,以宋玉之所为岂非玷污了玉之美质?比如宋朝著名大奸臣秦桧,桧乃高大挺直之树,而秦桧欺上瞒下、陷害忠良的卑鄙萎缩的行为与之相差何其远也?还有明朝三个最大的奸臣——严嵩、魏忠贤、和王申,嵩,是高大的山;忠贤之意妇孺皆知就不说了;王申,是一种美玉。可是,他们三人贪赃枉法、陷害忠良、贪污腐败的所作所为如何与自己名字的寓意相称呢?简直是亵渎!再说点现代的。比如著名的大汉奸汪精卫、陈璧君夫妇,我觉得他们是中国现代人中姓名与人生人品反差最大的人。精卫填海,何等的伟大与气魄!璧是一种玉;君,君子,是指人格气节高尚、地位很高的人。然而,这对夫妇却以卖国求荣的丑恶行为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彻底颠复了他们名字中的神圣意义。

最后还想说一个我们身边最现实的人。我的一个朋友在山东一家电子公司工作,老板叫×守义。此人口才极佳,是全省出名的演讲爱好者。他经常在公司大会上大谈仁义道德,自称自己最讲信义,希望员工对他信义和效忠。然而,此守义却是一个典型的独裁者,任人唯亲,思想僵化,私欲贪念极重,他的所有子女亲属全在此任部门要职,好事全是他和他亲属的。在他眼里别人全是庸才,惟有自己是天才,天天开会骂人以显示口才和权威,将一个原本有很好前景的单位搞得鸡犬不宁,人人自危,效益滑坡。后来,为了私利,他对跟他十多年的老员工进行了大清洗,对每一个人都是先将你的名声搞臭,说你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然而再一脚踹开,让你灰溜溜地走人,而且还不给你任何工资补偿!其用心险恶歹毒可与当代大阴谋家媲美。所以员工私下称他是:×守义,少守义!真守财,假守义!

看到这些从古到今的事例,读者诸君该认识到了吧:文不如其人,名也不如其人。这是一个简单的道理。因为从古至今,人们写文章不仅是自娱自乐,更重要的是要给人看的,这才体现写作的人生意义与社会意义。即使是“诗言志”的时代作品无法传播,作者也要想办法在人前呤诵一番。同时,因为人性本能的弱点,人往往在笔(口)与心之间树起一道无形的藩蓠,这体现了人的两面性的特点,无可厚非。所以,尽管有许多人(文中开头所述)战胜了人性的弱点,让自己文章的表现与人品人格的表现达到了一致,但更多的人却无法克服与超越。所以,文如其人只是特别,而文不如其人才是常理。同样,人们的名字只是一个符号,是一出生就被父母所决定了的。尽管这里可能有父母对子女的期望与寄托,但也只是一厢情愿的事。至于子女后来做成什么样的人,那完全是父母所遥控不了的事呀。汪精卫的父母给他起名时肯定希望他能像精卫填海那样坚定不移,立志振兴,报效国家,谁能想到他后来变身为中国第一大汉奸呢?

所以,当以后听到和看到有人讲“文如其人,名如其人”时,你宁可将那当成是疯话吧。即使他能找出比我文章开头所说的更多的事例来,你也要知道,那是为了一个理论,为了一个目的,甚至只是为了一个文章逻辑上的自圆其说。而且,更重要的是,在选择朋友或选择职业时,你也千万不要被像山东这位取了“×守义”这样美好名字的但却假仁假义的人所忽悠了。那你不仅要搭上许多美好的时光,还可能受到心理上的永远的伤害,这极有可能会改变你对人生对世界和对人的看法。

不如意思篇四
《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

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

今天在一篇文章里读到了清代教育家颜元说过的一句话:“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意思是说数落孩子的种种过失,不如好好地褒奖孩子某一方面的长处。当孩子得到激励,这种长处得以发扬光大,那么,其它的种种过失,也就很容易得到纠正或会自然消失。

我在想,这样的话和例子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我们看到的大概都不在少数,问题是很多家长面对孩子的错误,习惯性的把数落当成家常便饭;很多老师在成绩的压力之下,面对问题学生,失去了鼓励的耐心。

从去年开始,对于我调皮的小女儿,我已经开始尽量少批评,多鼓励,提出具体容易达到的要求。我亦欣喜的发现了些许成效。

前天晚我们一起床上读书,我表扬孩子说:“我发现你现在读书自觉,还会思考。”孩子的小脸上便满是喜悦的表情,读书的声音都更甜了。她读完那段文章后,我又说:“你写的博文妈妈看到很多人点击了,肯定是你们班的小朋友看了!”她高兴得说:“真的,我们班小朋友说看到我写的文章了,他说,他看过郑渊洁的另一本书,但没看过我说的那本《舒克贝塔航空公司》”。我赶忙说:“那咱们明天就在写一篇博文,争取赶上你们班其他的小朋友!让老师和小朋友看到,我们小贝也很棒!”女儿爽快地答应了。

就像我开通博客的时候想到一样,我希望我的博客真正

能助我的孩子得到成长!真诚地希望老师也能每天给孩子一些鼓励,让她快乐成长!

不如意思篇五
《言传不如身教》

给孩子做个好榜样

洋河新城洋河中学 刘永

记得我儿子刘慕月在读幼儿园时的某一个星期天中午,他正在专心致志的看一本彩色插图故事书,书上还注有拼音。忽然他指着书上的一个词问我说:“爸爸,‘孝顺’是什么意思呀?”我随口答道:“‘孝顺’现代汉语词典上解释为尽心奉养父母,顺从父母的意志。”“那什么又叫‘尽心奉养父母,顺从父母的意志呀?”儿子紧接着追问说。我当时正在赶一篇论文,就有点不耐烦的说:“儿子,现在不懂不要紧,以后你慢慢就会懂的。”“奥。”儿子不高兴的嘟着小嘴回答说。

这件事过去了,我也没放在心上。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了,儿子转眼上了小学。每到星期天,我们一家三口就会收拾收拾东西买点菜,买点好吃的去老家看望家中老人。儿子起初很不情愿,不想回老家。我就问:“怎么啦,不想爷爷奶奶呀?”“想。”“那怎么不想回老家呀?”“老家路不好,都是土路,到处是鸡屎,没地方插脚。夏天苍蝇蚊子太多,没有空调,洗澡也不方便„„”儿子一口气说了很多不想回老家的理由。应当说儿子说的都是实话,老家处于穷乡僻壤的地方,条件是不好。但是为人子女,哪能因为一点小困难,就找借口不回家看望父母呢?要给孩子做个好榜样,要以实际行动让儿子知道什么叫“孝顺”。想到这,我蹲下身来,耐心的对儿子说:“儿子,如果我们不回老家,爷爷奶奶想我们怎么办?”“那可以请爷爷奶奶来我们家过呀。”儿子说的我们早就考虑过,我很多次请父母搬来和我们一起过,父母总是不同意,说地太多走不开,不种又太可惜,家里喂了两头老母猪,还有两窝小猪崽,更是离不开人。再说了能苦能干时就去你家,给你们增加负担,就靠你在洋河中学教书拿的那点工资,五口人吃什么喝什么?每次我总是拗不过父母,只好作罢。我把这些跟儿子说了,我说:“爷爷奶奶不来我们家,我们再不回去看望爷爷奶奶,这样行吗,再说我们年轻来回跑跑很方便,爷爷奶奶年龄大了来我们家还要坐车,爷爷晕车,奶奶有高血压,多不容易呀。做人不能只考虑自己,要多为父母着想,要孝顺父母,假如我和你妈妈将来老了,你又在外地工作,如果你不经常回来看我们,那我们多想你呀,我们多伤心呀。”儿子听我这么一说,羞红了小脸,小声地说:“到那时候我一定会经常回来看你和妈妈的。走,我们回老家看爷爷奶奶吧。”思想做通了,事情就好办多了。回老家前,我总要到超市去买点东西带回去孝敬老人,从那次和儿子谈话以后每次去买时我总是有意地带儿子一起去,到了超市我会问他:“儿子,这次买点什么带回去给爷爷奶奶呢?”“买一箱好喝的牛奶,老家那些小店也买不到什么好牛奶,爷爷奶奶牙不好,我们再买点鸡蛋糕给他们吃吧。”我高兴的摸了摸他的头,说:“好,听你的,我们走买吧。”

像这样的小事情有很多很多。父亲母亲年龄一年年大了,渐渐的显出腰疼腿疼来,我会带着他们来洋河医院看看,重时到宿迁人民医院看看。母亲有高血压,要长期吃药,药吃完时我就买些带回去。有一次,母亲腰疼,听人说泗阳城厢有个药店卖一种药叫乌蛇葛根治腰腿疼效果很好。我立马骑摩托车到城厢去买了来。我做这些的时候,我会有意无意的让儿子知道,儿子听在耳里看在眼里,渐渐地比小时候懂事多了。

去年夏天,母亲因为骑三轮车跌倒了,头部淤血,非常危险,送到宿迁人民医院保守治疗,哥哥姐姐们来服侍几天家里走不开,后来陆陆续续都回去了,父亲年龄大,家里里里外外一大堆事,我叫他也回去了。我一人留在医院陪伴母亲,

端茶倒水,送菜送饭,铺床叠被,梳头洗脸,整整忙了两个多星期。同病房的病友们对母亲说:“您这儿子不像儿子,倒像比女儿还孝顺那。”母亲听了脸上喜滋滋的。后来母亲情况好转,转到洋河医院继续治疗,离我家更近了,照顾起来更方便了,我经常炖点鸡汤,熬些黑鱼汤什么的,变换着花样弄好送去给母亲补补身体。一天都往医院跑五六趟,儿子也跟他妈妈经常到医院去换换我。这样一直持续到母亲完全康复。

有一天,儿子对我说:“爸爸,我知道什么叫‘孝顺’了。等到你和妈妈老了,我一定会像你对待爷爷奶奶那样好好的孝顺你们的。”我说:“那,现在我们还没老,你就不孝顺我们了?其实孝顺父母不在乎年龄大小,现在你也可以孝顺我们呀,孝顺父母也不一定要做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小事,都可以体现你的孝心,孝顺父母不是仅仅体现在口头上,而是要落实在行动上,孝顺父母也不是为了做给他人看的,而是我们必须这么做,因为孝顺父母长辈历来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呀。”儿子听了重重的点了点头。

对孩子的教育,尤其是对今天这些在温室里长大的孩子的教育,仅仅靠语言教育是不行的,还要求我们这些为人父母的在生活中给孩子做个好榜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家庭教育的作用是丝毫不逊色于学校教育的作用的。因为言传重要身教也重要啊!

不如意思篇六
《营销策划,“有意义”不如“有意思”》

营销策划,“有意义”不如“有意思” “Thank god,it’s Frriday!”----TGIF,这是谷歌公司内部很流行的一句话,谷歌公司的员工每周都期盼着周五下午4:30这一时刻的到来,因为在谷歌公司,每个周五这个时间都有一个派对,被称为TGIF大会,此时,员工们可以在一起尽情庆祝周末的来临。这个制度是为了在公司创造一种平等自由放松的氛围,员工可以相互交流最新的动态,可以向公司总裁和高管提问,也可以随意发表自己的个人意见。

会上还展示公司的新产品、探讨新的政策和战略、介绍新的员工、征询大家的建议……在TGIF大会上,董事长与员工互动,甚至与员工一起PK“跳舞机”游戏,这无疑让员工放松了紧张的神经,进而在公司上下营造出了一种轻松的氛围。员工们感觉到老板和他们是朋友,由此TGIF大会民成为了谷歌员工平等交流的一个平台。

国内众多企业一般是不太会有谷歌这样的魄力的,这既与公司的魄力有关,也与员工的素质有关,因为网络公司需要的大多是创意性的工作,对创意性的工作而言,抓住他们的“心”远远要比抓住他们的“身”重要得多,所以谷歌公司才敢通过这样放松的、有意思的活动来缓解员工们的压力,解放其身体换取其自由之创意。所以这事靠谱。

再比如,这两年随网络游戏的火暴,有许多人周末喜欢到郊区去“种菜”,我有一个好朋友在济南的郊区就办了一个这样的农场——达仁农场,每到周末,总有人来到这里拔拔草摘摘菜,寻找一点“种菜”“收菜”的乐趣,但我知道,如果从性价比上来讲,这事可能毫无意义,因为开车去农场的油钱,再加上黄河大桥的过桥费,一趟的成本都要比那一小块地全年的“收成”还高,但因为这件事“有意思”,所以还是有许多人趋之若鹜。

当然,我们不否认,对农民来说,“种菜”是有意义的事,因为他们要靠“种菜”来生存,而对城里人而言,这事就纯粹成了“有意思”了。 现在是一个注意力经济时代,当今时代营销非常重要的一个前提就是要吸引眼球,注意力经济嘛。大家想像一下,类似“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芙蓉姐姐的大S”“凤姐的惊人语录”等有什么意义呢?但却因为它们有意思,所以说知名度达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程度。试想,在营销上,如果有任何一个产品能够达到这样的知名度,何愁赚不来银子?同样的,我们都知道农夫果园,它的广告词是“喝前摇一摇”,其电视画面上的主人公屁股“摇一摇”的滑稽动作,其画面是多么的有意思啊?所以农夫果园让消费者印象深刻,而它也卖疯了。

同样的,大家都知道最近的一条新闻,朝鲜中央电视台主持人风格也在悄悄地变:

“穿着传统韩服的女播音员用铿锵有力的声音一字一顿地播报新闻,这是

朝鲜中央电视台曾经留下的深刻印象,但从上周开始,朝鲜中央电视台新闻的形式发生了重大改变,不仅背景颜色变得艳丽,主持人身边还出现了视频影像画面,主持人年轻现代的播报方式与之前产生了鲜明的对比。”

这说明什么呢?说明“有意思”是时代潮流和方向,连一向以传统、严谨、相对保守著称的朝鲜中央电视台也已经深谙“有意思”的营销传播之道了,将严肃的话题通过“有意思”的方式播报出来,进而达到了“与时俱进”、吸引眼球的目的。

文章来源于:

不如意思篇七
《普遍意义》

普遍意义,即必然性,即一般意义,即共性,即正,有别于特殊意义。

特殊意义,即偶然性,即个别意义,即个性,即奇。

从普遍意义上讲,当我们在社会中求生存图发展时,要更注重普遍意义,而非特别意义;更注重必然性,而非偶然性;更注重一般意义,而非个别意义;更注重共性,而非个性;更注重正,而非奇。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最开始注意到这句话,是高中班主任给我们开班会的时候说的。张老师说:“最近不是要考试了吗?有些同学啊就问我要是状态不好发挥不出来怎么办,那今天在这里告诉大家一句话‘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意思是说,打仗啊,拼的是实力,靠的是计谋。当对战双方的将军是‘将遇良才,棋逢对手’,士兵也都训练有素半斤八两的情况下,这时候,就该拼实力了;当对战双方的士兵在一个水平线而将军不在一个水平线上的情况下,这时候就该靠计谋了。所以啊,不要在意在不在状态,要注意提升自己的整体实力,当你实力越来越强时,状态对你的影响就越来越小了。比如说咱班的一号,就算他状态不佳发挥得不好,那也绝不会掉出前五去。”意思就是这么个意思,话有些出入。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贯穿着整个人类的进化、发展进程。

远古时候,当人类意识到团体合作的重要性和对工具的运用的重要性后,成为万物之灵。 当时的自然界,就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在人们不知道团体合作和运用工具之前,和猴子没啥区别,随便碰到一个剑齿虎大野猪啥的就game over了,人类族群也一直发展不起来。这时候人类找食物时要是碰到野猪啥的,要真是跑不掉,那可真就是“狭路相逢勇者胜”拼实力了,赢的,站着,输了,成为赢者的食物(野猪是杂食动物)。

当然了,一个原始人中的原始人打一个野猪肯定是打不赢的,那两个呢?三个呢?十个呢?假如,人类和野猪的战力是4:1,当一头野猪发现四个人在一起觅食的时候,是不敢轻易进攻的,如果它发现有五个人,就很可能掉头逃跑了。这就是一个简单的实力对比,斗争,拼的是实力,五个人打一个野猪肯定能打赢,这就是实力,就是“以正合”。慢慢的,人类就懂得了团体合作。而人类懂得团体合作之后,生存环境有了一定提高(主要是生命安全得到相对保障),族群也有了一定的发展。

人类族群在发展的同时,人类的智力得到进一步开发,人类开始制作陷阱来防卫自己的山洞,这就是取奇了,而这只是刚刚开始。当人们开始使用工具后,人类才得到大发展,族群才得以繁衍开来。人类使用的最早的工具,是火。而火的出现,更是加快了人类的进化速度——据说熟食对大脑的发育有很大好处。火出现后,人们开始利用火来驱赶野兽,人们的生命安全进一步得到保证。随着时间的推进,人类发明了渔网,弓箭,这时候,只要好好布置一番,一个人就可以打一头野猪,但就战力而言,一个人肯定是不如一头野猪的,而一个人布置陷阱+网+弓箭,就可以轻而易举得猎获一头野猪,这就是“以奇胜”。而从此之后,人才可以说是站在食物链的顶层。

团体合作和运用工具让人们成为自然界的霸主,食物资源有了充分保证,人类至此已经暂时解决了生存问题,人类族群有了巨大的发展,开始开枝散叶。至于此后,就该是出现私有制,出现部落,出现国家了。

关于国家,没必要解释什么,《孙子兵法》本身就是为国战服务的。

事实上,这句话用于个人的发展也亦无不可。在个人发展中,很重要的两部分是爱情和事业。关于爱情,请去看《约会专家》。关于事业,也不想多说。我还想让自己心中多一份美好。

时2014年9月9日0:07

慕风

不如意思篇八
《你觉得生活有意义吗 --转帖》

你觉得生活有意义吗

作者:龙兴侯 提交日期:2011-04-26 14:23

在和网友聊天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普遍的现象:人们常把这样的话挂在嘴边。“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活着真没意思,还不如死了”“我觉得我的人生毫无意义”“人生是没有意义的,我早就看透了”“我希望2012是真的”。

无论他们说的是上面哪句,其中的意思都是一样的,那就是他们不知道人活着是为了什么 ,他们无法发现生命的意义,他们宁可死去也不想这样的无目的活着。

但是,随着交谈的持续,我发现没有意义只是句抱怨,他们也有目标也有愿望也有憧憬,只不过在他们每说完一个愿望之后似乎总会加“但是”这样的词。比如,我希望赚很多钱,但是我当初高考失误了,没有好的学历;我想过自由的生活,但是我的家人不会同意我离开家里生活;我有很多梦想,但这个社会是人情社会,即使我再努力也没用。他们的语气很类似,第一句是说明自己想做的,第二句就肯定自己没法做到自己想做的。

当一个人想做的事被阻遏之后,他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愤怒。但长时间愿望的扼杀却会带来强度不等的焦虑。所有,几乎所有自称找不到人生目标的人都会有未知原因的焦躁、烦闷和恐惧。他们不知道自己出了什么问题 ,但是他们很确定自己出了问题。

当我遇到越来越多失去自身意义的人之后,我觉得这已经足够明显的提醒我,自我价值感的丧失已经成了一种时代病,结合无数的社会现实,我觉得我们有必要开始对当今社会环境下如何寻找符合我们身心的生活模式进行探寻。我希望我的想法能给有上述问题的人一点提示,也希望通过和大家的交流学到有益的东西。

作者:龙兴侯 提交日期:2011-04-26 15:19

你觉得人生没有有意义吗,你会时不时的出现恐惧吗,,你总是为某些事担心吗。你觉得父母的期望过于沉重吗。你对这个社会的罪恶面愤怒吗,你嫉妒那些生活光鲜的人吗,你心中一种永远无法平息的愤怒吗,你有不定期的精神萎靡吗,你觉得你的人际关系失败吗,你的婚姻有问题吗,你害怕领导吗,你感到前途迷惘吗,你时常涌现不安全感吗,你觉得没有东西能给你精神慰藉吗,你自卑吗,你无法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吗。

如果你对上面问题的回答中有太多的是,我想,你有必要去好好改变。因为,人生不应该是这样的。

我们有所有的动物都没有的自我意识,我们知道我们是谁,也知道什么能让我们过的更

好。只要我们能发现自己的力量,壮大的自己的力量,发挥自己的力量,我们能让自己的变的多强大啊。有多少可能性摆在我们面前啊,当我们知道明天的我会比今天更有力量更有希望的时候,我们不是应该感谢上天恩赐给我们的这个叫自由意志的礼物吗。

那么,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不再相信自己的力量,我们为什么会变的对自己的未来没有信心,是什么让我看不到力量而是阻碍?是什么在阻碍我们意志的实现,是外面的某些东西还是我们固化的思维模式呢。

在重新建立人生意义之前,我们先看看现代人常见的焦虑以及产生焦虑的根源。 什么是焦虑呢,它是对某种未知的恐惧。

焦虑不同于恐惧,恐惧是有实实在在对象的,而焦虑的对象却似乎是虚无而不可捉摸的,但是,所有焦虑的根源都一样,就是那些可能导致我们丧失自我的东西。

什么是自我呢,自我就是我们觉得属于我们这个个体的那些部分。身体的自我每个人都相同——就是我们的肉体,但精神的自我却全然不同,即使双胞胎也有不同的思想性格态度情感。

因此,如果构成我们的精神自我的那些东西不稳固的话,我们就常常会受到外界新的思想行为态度价值感的冲击,特别是我们感到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模式不如别人的时候。比如,看到一个开宝马的年轻人招摇而过会给很多人强烈的刺激,他们会从那个年轻人的生活模式中看到自己生活模式的失败,这样的自我感觉会强烈的打击他的存在感,从而产生焦虑。他感到自己的无价值随即产生对自己原本价值的怀疑。而一个人的价值观是组成人的重要部分,一旦动摇,他的存在感就风雨飘摇,他有一种分裂的感觉,这样的分裂会让他在面对选择时摇摆不定。

在社会转型的今天,各种价值观纷至沓来,这让曾经在封闭环境中适应良好的人无所适从。几乎没有人坚持作为一个农民的价值观了,因为周围的一切似乎证明农民是没有价值的。看看这个社会的人追逐什么就可以看到这个社会推崇的价值观是什么。

但是,矛盾又出现了,在我们努力确认这个社会大部分人都遵循的金钱至上的价值观时,为什么我们摇摆不定,为什么这样的价值观无法让我们的内心满足呢。究竟什么才是真正值得奉行的价值呢?

作者:龙兴侯 提交日期:2011-04-26 15:21

目的已经在第一贴说的很清楚了,希望我的想法能给有这样生存焦虑的人一点帮助。 作者:龙兴侯 提交日期:2011-04-26 16:33

多好的回帖啊,让我看到了不同的面对焦虑的防御模式。 否定,逃避,扭曲,和转移。

作者:龙兴侯 提交日期:2011-04-26 18:20

面对焦虑,人们开始作出各种各样的反应。有没有可能有人对焦虑无动于衷?没有人! 相比较身体的病痛带来的机体出现问题的直接信号,焦虑带来的是关于构成我们自我的精神出现动荡的信号。一旦人们意识到外来思想的的入侵,体会到外来思想和本来思想的不同,人必然要对此作出反应。因为这个是个威胁,对于很多将“自我”理解为一个固定不变的东西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外来的东西带来了一种改变的可能,这种可能对于没有安全感,靠固守原本狭小生活范围的人来维持自我却越来越不适应环境的人来说是最大的威胁。他们认为,一旦接受了新的东西,他们就必须面对某种必然到来的改变,而改变意味着某种不确定性,正是这样的不确定让他们惶恐。他们害怕失去那些虽然让他们痛恨但至少能给他们庇护的东西。

既然人们必然会对焦虑做出反应,我们就可以例举一些常见的反应模式了。我们的主题也将展开,我们会通过讨论各种面对焦虑的防御模式来分析根源和利弊,然后再看看哪种模式是最有益于我们的。

作者:龙兴侯 提交日期:2011-04-26 18:35

面对焦虑时,基本的模式是面对和逃避。但是看似简单的“面对”对很多人来说却是极度可怕的,似乎有一种东西阻止着人们去寻找那些引起焦虑的东西。这里的根源在上一段已经说过,当人们面对问题时,他的内心必然命令他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解决问题对很多没有自信或因曾经失败而遭受巨大痛苦的人说本身就意味着比焦虑更深的痛苦。因为这会让他们会想起那些证明他们无能的往事,会回忆起那些指责嘲笑侮辱他们的人对他的伤害。他开始恐惧,他会想,如果我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呢,那些曾经指责我无能的人不是又可以嘲笑侮辱我了吗。但如果我不去面对,至少我不会失败,至少我还可以说不是我无能而仅仅是因为我没有去做。

可以看到,在焦虑和面对问题可能带来的痛苦之中,他们断然否定了用面对焦虑的方式去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

当然,以上的选择过程很可能发生在他们的意识之下,他们很可能没有察觉。因为这个选择过程中有某些伤害他们自尊、降低他们自我评价的东西,所以我们的心理防御机制很可能会屏蔽对上述思考的感知。

作者:龙兴侯 提交日期:2011-04-26 19:12

接下来我们可以看看面对焦虑最常见的模式了。这些模式几乎可以在每个杂谈的回帖中

看到。它们包括逃避、否定和转移。

先让我们来看看逃避。

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某方面的缺点时,他开始焦虑(为什么意味到自己的缺点会产生焦虑的原因我们以后会仔细分析)。为了解除这样的焦虑,他开始离开任何有可能让他暴露自己缺点的环境。最常见的方式是缩小自己的的生活圈,当自己周围的人越来越少的时候,能发现他缺点并因此攻击他的可能性就随之减少。

然而这样的模式无法说服我们的内心。人类最重要的首先是社会属性其次才是生物属性。由于交际圈缩小必然带来的社会地位降低会进一步的强化他对自己的低评价,他更加自卑。为了掩饰他更多的缺点(此时,远离人群已经成了他自认为的又一缺点),他会选择进一步的远离。如此一步步的循环,如果没有对自己思维的反省和外来的帮助,他甚至会陷入这样的境地:用精神构建一个只有自己的世界或一个自己无所不能的世界。自闭、抑郁、妄想症由此产生。

逃避这一面对焦虑的方式还有一个同胞兄弟——否定。

否定的人在面对焦虑时用无视问题的方式面对。比如他是个没有钱,没有地位,没有思想,没有任何成就的人。别人对他必然会有低评价,相比穷困潦倒的孔乙己,他连用来掩饰自己的无能的那些完全无用的陈腐知识也没有,他们无能到甚至没有任何可以用来防备的工具。这时,否定对自我价值的认知成了他们唯一的选择。

酗酒、吸毒是麻醉自己,让自己的在生理上失去自我认知的方式;完全否定这个世界的评价体制,构建只有他一个人认同的价值观是精神上让自己没有正常自我认知能力的方式。但结果显而易见,除非他生活在原始社会,否则,必然要进行的社会交互会让他不得不质疑自己的行为。

然后,各种形式对人对事更深更全面的否定和潜意识更大的挫折感构成的循环再次开始。他们在意识层面对世界否定的越多,潜意识层面对自己否定的也越多。对世界的否定到达顶点时,我们都预料到了他的结局。

然而,这个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并没有运用上述两种在我看来还算善良的、只针对自己的防御。大多数人都成了外归因者,他们构成了这个论坛回帖的主体人群。

由于以下的讨论会引来很多对号入座以及对我的动机和人品进行质疑的人。所以我不得不先阐述我的立场。我曾经也是运用过转移这一心理防御机制来面对焦虑的人,但是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和现实挫折,我发现这样的方式无法彻底解决问题。这才有了我发这个贴的动机,我想我的思考会给大家一些帮助。

作者:龙兴侯 提交日期:2011-04-27 13:52

先自己顶一下。

作者:龙兴侯 提交日期:2011-04-27 15:40

但一个人感受到外来攻击对他的生存的威胁时,他会用各种方式进行防御。背离本性的防御模式就会使他对自己的认知逐步减弱,外在的表现就是生活意义的丧失。

作者:龙兴侯 提交日期:2011-04-27 16:20

转移是人面对焦虑时最常用的模式。他会将自身的问题痛苦全部归因为这个世界的压迫。这样的方式很有效,因为既然是别人的错,那他就不需要再做任何事情,不用去面对自己的问题——而这正是他没有勇气去做的。

转移问题的人还会得到一样武器——愤怒。当他说服自己一切都是别人的错时,那么周围的人自然都是卑鄙而险恶的,而他当然是善良而纯真的。既然别人这么不公平的对待一个善良的人,那么他就站到了道德高处。这种处于道德高处的感觉是美好的,他因此获得了任意谴责别人的权利,而一旦这个世界不认同他们的谴责,他们就变的极其愤怒。

然而很多人的道德优越感是经不起分析的,一旦用理性来剖析他们的内心,我就会看到里面和那些压迫他们的人一样肮脏。所以他们最害怕的是理性,他们知道,一旦恢复理性,他们就可能看到自己只不过是在用把问题转移给别人方式来安慰自己而已,他们就不得不面对自己的怯懦和无能。那时,他会失去愤怒提供的力量,然后无力感和无价值感会迅速将他们吞没。

和那些愿意用自己最宝贵的生命去争取社会进步的人相比,他们的特点异常明显:他们只会谩骂这个社会的不公,但当你问他做了什么的时候,他们会显得很愤怒,他们会理直气壮的说,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下我能做什么,或者说,这个社会已经烂透了,无论做什么都没用,或者说我就看着这个世界崩溃然后等待新世界的到来。无论他们说什么,其中的主题是相同的,除了谩骂他们什么都不会去做。

还有一个特点是,他们心中似乎永远埋藏着发泄不尽的愤怒,任何事都会引起他们的攻击。而你一旦开始冷静的分析或和他进行辩论时,他必然会在骂一声或给你扣个类似五毛或S13之类的外号后潇洒的离去。就如刚才说的,他们没有任何理性思考能力也不想学着思考,因为那会让唯一支撑他们不谴责自我的东西——愤怒失去。他们也不会看任何长贴,他们诋毁任何建设性的东西。他们其实也不知道要什么,他们只想攻击,只想破坏,只想等待别人的倒霉来衬托他们还活着这一仅存价值。发生灾难时,如果是在外国,他们勇敢的喜出望外,因为这不会引起道德指责,他们有爱国主义做盾牌;当灾难发生在国内时,他们心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yaoleikaoshi/231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