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山村好的诗句

| 中西医执业医师 |

【www.guakaob.com--中西医执业医师】

写山村好的诗句篇一
《描写乡村秀丽景色的诗句是》

描写乡村秀丽景色的诗句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描写冬天景色的诗句

1.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兵车行》)

2.秋月杨明恽,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四时》)

3.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4.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

5.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微:《四气诗》)

6.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陈毅:《梅》)

7.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8.儿童冬雪闹比邻,据岸愚儒却子珍。(陆游:《秋日郊居》)

9.邯郸驿里逢冬至,报膝灯前影伴身。(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10.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

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6.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9.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10.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诗中夏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诗中秋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4.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

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6.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8.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9.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10.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

回答者:匿名 5-13 10:17

1。炊烟

在我看来,走进乡村最触动人心的莫过于那随处可见的炊烟。我钟爱炊烟,一如我钟爱这朴实的乡村生活。

我是一个习惯于早起的人,即便是很晚很晚才睡下,第二天也照样会早早的醒来,这似乎已经是习惯了。可是乡村的炊烟比我更早的醒来,温柔的升起在这宁静而祥和的村庄上。

乡村的生活是极有规律的,就如这炊烟,一天便能三次见它升起。

早晨,天色往往最见清淡,这时的炊烟在我看来是最彻底的,而且乡间最清凉的风也只有在早晨才能领略的到。

在清淡的天空下,伴着清凉的晨风,你会看见炊烟婀娜的身姿,看见它缓缓的升起然后渐渐的淡去。

我想,这样的炊烟才是最让人惬意的。

一到中午,阳光逐渐变的霸道。这个时候你若想看见炊烟非得仔细才行。乡村里的炊烟不比城里那么张扬,它总是丝丝缕缕,却让人打心眼里喜欢。 这时的炊烟应该是最随意的。

而到了黄昏,炊烟的升起总会让人有很多的感慨。如果你出门在外,或是外出劳作了一整天,看见乡间四起的炊烟,心中涌起的应该是一种温暖的感觉,亦或是一种归心似箭的急切。

傍晚的炊烟,总是被人们赋予了很多很多。

其实不然,暮色四起的时候,乡间昏黄的灯光从不同的窗户里透出,伴着袅袅升起的炊烟,的确是有一种独特的韵味。

我想,这时的炊烟才是最最纯粹的吧。

王菲有一首歌“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照大地„„”一直以来都很喜欢这首歌,这其中解不开的情结大概就是炊烟吧。

{PS:远远的看着炊烟,有的是一种神秘,不过我走近它,有的是另一种感觉。 在乡间,一般人家里的厨灶都是靠着墙角的,而由于他们大多是以木柴为燃料,所以四周的墙都被熏的乌黑,而烟筒是在厨灶的上方,靠着墙角,倚着其中两面墙用短小的砖块砌成,高出屋顶约半米长。炊烟就是在这袅袅升起的。(当然也有例外)

不要以为烧柴火会熏黑烟筒墙壁甚至屋子有什么不好,其实用木柴烧出来的东西那才叫好吃呢。各种不同的木柴燃烧起来会散发出不同的香味,夹杂在食物的香气里,然后随着炊烟缓缓飘过来,闻过后简直让人垂涎了。}

2。田埂

它是乡间的一种小路,但又不同于其它小路。

它是在水田和水田之间用泥堆成的。不高,往往才高出水田一二十厘米。如果水田里的水很多,那么这些田埂便是软的,一脚踩下去会让人忍不住去想,它会不会塌下来,或是让人陷进去?其实大可不必担心,这样的事是很少发生的,除非你有足够的重量,有足够的倒霉。

我喜欢走在田埂上。

很多时候,我都是提着鞋,赤脚沿着田埂慢慢的走着,没有目的,只是一直走着。一些新垒起来的田埂还没有长草,走在上面总会有一些湿湿的泥巴调皮的从我的脚丫缝里钻出,有意思极了。或者有的田埂上栽种了大豆,一路走过,大豆的叶苗挠的我的小腿痒痒的。

每当我这样的从田埂上走过,心里总会想起这样一篇童话:有一个国家,她给本国的农民分土地的时候总是让他们用自己的脚去丈量,能走多远就能分得多大的一块土地„„

然后我会笑,想着如果这样,我应该也会拥有一块很大很大的土地吧。

3。草地,牛

草地在乡间是随处可见的,因此并不象它在城里的存在那么有意义,如果一定要说它有什么的话,那也一定是和牛联系在一起的。

每天的清晨和黄昏,草地上总是有着很多很多的人在那里放牛。由于牛吃草和羊有着很大的不同,(它们总是尽可能的呆在一个地方细嚼慢咽)所以在草地上放牛的人儿也就留有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放牛的人一般不大,多是二十岁以下五岁以上。他们中有的在草地上看书(农村的孩子读书总是很用功的),有的睡觉,还有的打牌。更小一点的孩子就在草地上奔跑嬉戏着。

而这些牛,大多都在脖子上挂着铃铛(这是方便牛走丢后更容易找到)。当牛吃草的时候,脖子一动一动的,铃铛便发出清脆的响声。

整个草地热闹极了。

4。小溪,井

乡间,最不能少的就是有一条小溪了,或者说是一条小河。

小溪通常不大,不过两三米宽;也不够深,水少的时候只要挽高点裤腿就能淌过。但是这样的小溪却是极其重要的,人们的日常用水大多取自这。洗衣,淘米,洗菜。到了傍晚,还会有很多的小孩聚到溪边游泳呢。

乡村真正的饮水是井水。

井水分为两种。一种是天然的地下水,从石缝里滴出,经时间的消磨自成的井,这样的井往往不大,需要用水时得用勺子小心的一点一点的取,很是珍贵,不过这水是的的确确的好,冬暖夏凉,可口的很。另一种井是是自家挖掘的。需要挖很深很深,直到有地下水源源不断的渗出,再细细的整理一番,好好的澄清几天,便可用木桶往里取水引用了。

5。床

这种床在农村是有地位的,先前也只有有钱人家才有的,或是办喜事时特意请木匠做的,古朴的很。

这样的床很宽,因此床底有了 很大的空间;它的床沿很高,任何人睡着也不用担心会不小心摔下来。床的周围都是花雕,做起来很废功夫的,尽管很粗糙,但这也大概就是这床显得大气的原因了。床顶斜斜的,是为了挂蚊帐。 床的周身都是选红色做主色,大概是想突出它的庄重吧!

6。蛙声

夜深时分,一切都安静下来,青蛙成了乡村的主角。

当你躺在床上,听青蛙的叫声,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这种感觉。

青蛙的嗓门大,听它们叫唤,就好象就在窗外,说有趣也有趣,说讨厌也讨厌,再或者就是习惯了。

假如你想在晚上好好的睡上一觉,就不能觉得这样的蛙叫很有趣,太兴奋了怎么能睡的着?也不能觉得太讨厌,要不就觉得烦躁了。你需要的就是去习惯它,平静下来,以平和的心态去对待,这样你便能很快进入梦乡了。

7。蚊子

乡村的蚊子极多又极其的厉害。

它们往往个头很大,嘴很尖,只稍轻轻的盯上你一口,那么就会起一个很大很大的疙瘩,红红肿肿的,怕是要很多天才能消失的。

„„

在乡村生活了几天,有很多的感触,也学会了很多的东西。

每每走在田埂上,看远处升起的淡淡的炊烟,心里总会涌起一种莫名的感动。我感动,是因为我站在了乡间,可是我也迷惑,这是我一直寻找的真正的乡间生活吗?

还或者是缺少一些什么吧,我等待着下次。再次体会,再次感动。

回答者:神圣霹雳地域火 - 见习魔法师 三级 5-15 18:29

雨丝细腻的、轻柔的、无声无息地甚至是没有颜色地从天际来到人间。轻呵着方寸的土地,摩婆着土地上的生灵万物。

目光横越湿润,穿过玻璃的透明,开始找寻这雨丝的踪迹,想扑捉它轻捷的身影。

然而它的调皮却用透明回对着我和大地,那飞动的舞姿始终不能落入眼帘。可这并不能阻隔我对它的感触,目不能及并不代表心灵不可抵达。

我知道它此时就是我心中的模样,正顺着思海里那条清晰的纹路,飞落到窗前的疏叶上,然后汇聚成珠,从叶的一端滑向叶的另一低角,从晶莹施放到欲滴,旋

而滴嗒成曲。这一程的行径,不恰似一个不用阳光透射也懂得眨动眼睛的精灵吗?

灵动就是彼岸。这样的微雨,如何不让人心动?如何不让人凭窗凝目?

当雨丝细蒙蒙地拉灰视线,内心深处的那份燥动竟安然地静默下来。就好象眼前在阳光下原本杂乱的房建,在雨丝洗去纤尘的喧浮后,在灰色不经意的渲染下,开始显露出它的错落有致。白灰的建筑以格子的线条正好映衬着灰蒙无际的天空.。

而远处的房屋迷离在若隐若现中,披着神秘的轻纱,晃动着参差的树影,在雨中传递着幻觉的美魅。那青与黄在深秋的替代中,亦消减了几寸阳光的分明和逼人,多了一份柔和在风中低吟。它的或痴或嗔,都是诗人笔端难辞的深情。

田园里更有忘季的青菜,扬着碧嫩的脸,在雨丝的滋润下开始绿油油地歌唱。即使是隔着栅栏,我亦能听到它们的欢呼,一丛丛、一簇簇......

于是,在这个时候我会打开栅栏,让自已散漫在田园小径。抛却雨伞的横隔,与微雨做着最近距离的接触。

直至丝丝的凉意穿透我薄薄的长裙,我才意识到季节的替换。身居南方就是这样,经常就在毫无界线的准备下,迷糊闯进一个新的季节。不过这样也好,让许多的醒悟突然出现在自已懵懂的笑容里,而不是捕捉在莫名的季节替换感叹中。

此际微雨蒙蒙,虽已堪称冬雨,可它独有的气息里却卷着不言的温柔。喜欢它悄悄地落在我的肩上、发丝上、以亲吻的方式,用深藏的甜蜜包围着我。

几束搭在肩前的发丝,渐而有了它剔透、朦胧的身影,低目望着它,想象着自已因它而将变得更加的美丽,微笑已然泻满我的唇角,穿透冬的薄寒......

在微笑的时候,我诚然会想到你。原来不论是月色如水,还是微雨蒙蒙,只要你心存感动,美丽将永远存在

回答者:zxfvgds - 兵卒 一级 5-19 18:12

美丽的乡村

清新的空气在是别在乡村的一枚徽章。

城里人能够享受到什么清新空气?即使偶尔感触到远远天边袭来的柔风,但却夹杂着无数呛鼻抑或令人近乎窒息的莫名气味,并充盈于各种噪音之中,磨损于光怪陆离的灯光之间,稍纵即逝在丛林般的钢筋水泥高楼之间,不过像烂泥塘里散发的一阵气味,丢弃在五光十色的垃圾里。

乡下的人喜欢盯着烈日走,在地里背朝着青天白日默默地挥汗。他们手捧着黄土

写山村好的诗句篇二
《描写乡村生活的诗句》

《乡村四月》翁卷(宋)绿遍山原白满州,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转载自第一范文网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写山村好的诗句篇三
《描写乡村生活的诗句》

描写乡村生活的诗句:

《乡村四月》翁卷(宋)绿遍山原白满州,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描写景色的四字短语: 千山一碧 五彩缤纷 翠色欲流 山水清丽 风景优美 万紫千红 花红柳绿 姹紫嫣红 一碧千里 翠色欲滴 五彩缤纷 五光十色 风和日丽 烈日炎炎 和风细雨 晴空万里 万里无云 彤云密布 狂风暴雨 倾盆大雨 天昏地暗 碧波荡漾 绿草如茵 百花齐放 百花盛开 百花争艳 花团锦簇 含苞欲放 花红柳绿 争奇斗艳 秋水无痕 秋高气爽 天高云淡、和风细雨、鸟语花香 气象万千 欣欣向荣 莺歌燕舞 莺啼燕喃 春风轻拂 桃李春风 蓓蕾初绽、彩蝶纷飞 春色宜人 杨柳吐翠 绽红泻绿 春苗青葱 霜叶如醉 天寒地冻 玉树银花 郁郁葱葱 浑然一体 诗情画意 行云流水 星罗棋布 亭台楼阁 雕梁画栋 富丽堂皇 金碧辉煌 古香古色 鸟语花香阳光明媚 燕语莺声阳春白雪 如坐春风 春兰秋菊 桃红柳绿秋高气爽 秋菊傲霜 一叶知秋 秋风习习 秋果累累 碧瓦红墙 云雾迷蒙 浮云弊日 大雨倾盆 风雨交加 和风细雨

写山村好的诗句篇四
《描写乡村的优美诗句》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王驾《社日》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高鼎《村居》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王建《雨过山村》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王禹偁《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秋风吹到江村,正黄昏,寂寞梧桐夜雨不开门。——顾彩《相见欢·秋风吹到江村》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辛弃疾《清平乐·村居》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雷震《村晚》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白朴《天净沙·秋》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寇准《江南春·波渺渺》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王禹偁《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翁卷《乡村四月》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杜甫《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岳飞《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平沙芳草渡头村。绿遍去年痕。——洪咨夔《眼儿媚·平沙芳草渡头村》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村喜禾花实,峰看岭岫重。——赵汝愚《雨后送李将军还祠偕同寅饮一杯亭》村北村南布谷忙,村前村后稻花香。——方向《咏儋耳二首》树绕村庄,水满陂塘。——秦观《行香子·树绕村庄》远牧牛,绕村四面禾黍稠。——李涉《牧童词》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范成大《蝶恋花·春涨一篙添水面》白草黄沙。月照孤村三两家。——蒋氏女《减字木兰花·题雄州驿》一日官军收海服,驱牛驾车食牛肉,归来攸得牛两角。——元稹《田家词 / 田家行》水村山馆,夜阑无寐,听尽空阶雨。——黄大临《青玉案·和贺方回韵送伯固还吴中》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水隔淡烟修竹寺,路经疏雨落花村。——杨徽之《寒食寄郑起侍郎》郭门临渡头,村树连谿口。——王维《新晴野望》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王维《田园乐七首·其五》雨余溪水掠堤平,闲看村童谢晚晴。——

陆游《观村童戏溪上》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游山西村》寂寞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记年华。——赵元镇《寒食书事》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白居易《村夜》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司空曙《江村即事》杏花村馆酒旗风。水溶溶。扬残红。——谢逸《江神子·杏花村馆酒旗风》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杜甫《羌村三首·其三》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欧阳修《田家》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王维《春中田园作》十日春寒不出门,不知江柳已摇村。——苏轼《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山边幽谷水边村,曾被疏花断客魂。——张嵲《墨梅》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六》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黄叶覆溪桥,荒村唯古木。——柳宗元《秋晓行南谷经荒村》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白朴《天净沙·冬》山僧过岭看茶老,村女当垆煮酒香。——祝允明《首夏山中行吟》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平乐·村居》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王禹偁《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荒村带返照,落叶乱纷纷。——刘长卿《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崔道融《溪居即事》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四》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六》野桥经雨断,涧水向田分。——刘长卿《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杏花时节雨纷纷。山绕孤村。水绕孤村。——刘仙伦《一剪梅·唱到阳关第四声》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黄庭坚《牧童诗》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王守仁《元夕二首》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张舜民《村居·水绕陂田竹绕篱》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张耒《夏日三首·其一》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晏殊《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杪秋霜露重,晨起行幽谷。——柳宗元《秋晓行南谷经荒村》投宿骎骎征骑,飞雪满孤村。——孔夷《南浦·

旅怀》孤烟村际起,归雁天边去。——孟浩然《南归阻雪》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杜牧《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陆游《乙卯重五诗》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杜甫《羌村三首·其三》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孟浩然《夜归鹿门山歌 / 夜归鹿门歌》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苏轼《书李世南所画秋景》寂寂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记年华。——赵鼎《寒食》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重冈已隔红尘断,村落更年丰。——元好问《人月圆·重冈已隔红尘断》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王维《田园乐七首·其三》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王禹偁《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寒色孤村幕,悲风四野闻。——洪升《雪望》厌见千门万户,经过北里南邻。——王维《田园乐七首·其一》锦里烟尘外,江村八九家。——杜甫《为农》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陈与义《送人归京师》青山如黛远村东,嫩绿长溪柳絮风。——高珩《春日杂咏》吠犬杂鸣鸡,灯火荧荧归路迷。——纳兰性德《南乡子·秋暮村居》念寒蛩残梦,归鸿心事,那听江村夜笛。——吴文英《瑞鹤仙·秋感》望中酒旆闪闪,一簇烟村,数行霜树。——柳永《夜半乐·冻云黯淡天气》黄鸡白酒,君去村社一番秋。——辛弃疾《水调歌头·送杨民瞻》前村后垄桑柘深,东邻西舍无相侵。——贯休《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马蹄浓露,鸡声淡月,寂历荒村路。——张榘《青玉案·被檄出郊题陈氏山居》云压西村茅舍重,怕他榾柮同烧。——陈维崧《临江仙·寒柳》深村时节好,应为去年丰。——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流水孤村,荒城古道。——陈霆《踏莎行·晚景》久废山行疲荦确,尚能村醉舞淋浪。——苏轼《捕蝗至浮云岭山行疲苶有怀子由弟二首·其二》莎衫筠笠。正是村村农务急。——卢炳《减字木兰花·莎衫筠笠》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杜甫《客至》

写山村好的诗句篇五
《描写乡村生活的有关诗句》

描写乡村生活的有关诗句

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小丽抿着嘴,弓着腰,蹑手蹑脚地,一步一步慢慢地靠近它。靠近了,靠近了,又见她悄悄地将右手伸向蝴蝶,张开的两个手指一合,夹住了粉蝶的翅膀。小丽高兴得又蹦又跳。 他弯着腰,篮球在他的手下前后左右不停地拍着,两眼溜溜地转动,寻找“突围”的机会。突然他加快了步伐,一会左拐,一会右拐,冲过了两层防线,来到篮下,一个虎跳,转身投篮,篮球在空中划了一条漂亮的弧线后,不偏不倚地落在筐内。 捉蝴蝶、打篮球,都是我们常见的活动,有的甚至是同学们亲自参加过的。但写起来却不具体。上述两段描写,由于作者观察仔细,把捉蝴蝶,打篮球的动作、神态写得栩栩如生。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工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山中寡妇

唐 杜荀鹤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尽尚征苗。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渭川田家

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鸲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写山村好的诗句篇六
《描写山村的好段》

描写山村的好段 小河边一座古老的民居,民居被绿色的草环绕着,看起来幽雅、别致。  绿树掩映的山村民居,红的瓦,白的墙。远远望去金灿灿的玉米挤满了房屋上的横梁,一串串干辣椒挂在房柱上,火红的春联、年画,古色古香。屋后的黄羊三五一群在绿茵茵的草地上低头吃草。牛儿追逐“哞、哞”,在呼唤主人的到来。蓝天、白云、小草、野花,宁静的山村宛如一幅绝妙的水彩画。  山村里还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溪水长年“哗啦哗啦”的响着,伴奏出一首优美的乐曲,树上的鸟儿也不甘寂寞,在欢快地唱歌,似乎在与溪水声相应和,构成了一首动人的交响曲。  我喜欢秋天的山村,不仅仅那里有我至亲的外婆,还因为那里的天是蔚蓝的,朵朵白云在天空中悠悠然然地飘荡,平淡之中充满着乐趣。  村子东西两边,各有一条小溪,缓缓地流着,要是站在高山顶上望去,就像系在村腰上的两条绿色的绸带。  山村的黎明,在鸡笼里睁开了眼睛。随着“喔、喔、喔”一声雄鸡报晓,拥抱了一夜,亲吻了一夜的天和地,依依不舍地松开了手,在天地的唇边,便展现出了一个光明的世界。露珠,沿着蒲公英和草的梦境滚落,溅起一片片透明的阳光。在一种金黄般的喧哗中,孵出一个新的黎明。  那缕缕似浮云般冉冉上升的农家房屋顶上的炊烟,那由牧童吹着笛赶着回来的耕牛发出的“哞哞”声,还有那农人扛着锄头回归时叱喝出来的充溢着山野粗犷的没有韵律不成调的乡歌,勾勒出一幅山村平静生活如同“世外桃源”般的暮归图。

写山村好的诗句篇七
《田园诗歌》

历代田园诗词概说(ZT)

一、

所谓田园诗,应是指歌咏农村田园生活的诗歌。人们通常把被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一些诗称为“田园诗”,因而后世的文学家便把田园诗的范畴限于隐居乡野诗人的作品,把其题材局限于写农村田园的风光和隐士的乡居生活。这样的理解,大致符合早期文人田园诗的创作情况,但它既不能包括《诗经》及汉乐府中许多写农村田园生活的作品,也无法概括唐宋以后田园诗内容的全部,因而是片面的。

田园诗创作公认的典范作品是范成大的田园诗作,而其代表作首推《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其中有许多内容是狭义的田园诗定义所无法包括的。如:“采菱辛苦废犁锄,血指流丹鬼质枯。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再如:“黄纸蠲租白纸催,皂衣旁午下乡来。长官头脑冬烘甚,乞汝铜钱买酒回。”显然这两首诗中既未写农村田园风光,也没有隐士的形象,却反映了农民的劳动生活和所受的剥削。诚然,写这类题材并不始于诗人范成大,只是在此之前它习惯上不被文学家视为田园诗。范成大对田园诗的最大贡献也许正在这里。他把以反映农村现实的诗作归入田园诗苑,使田园诗上承《诗经》、汉乐府的传统,也把传统的田园诗从仅写知识分子闲情逸致的狭窄樊篱中解放出来。

因此,如果以范成大的田园诗为标准来确定田园诗的疆域,田园诗应指以农村为题材,反映农村田园生活的诗歌。它既有写农村自然风光和隐士生活的一面,也包括乡村的民情风俗、农民的劳动生活、农村的阶级剥削和压迫等内容。这样的认识,不仅更符合我国古代田园诗创作的事实,同时也大大提高了田园诗的思想价值,使它较之山水诗、咏物诗、爱情诗更能深刻地反映社会现实。

二、

《诗经》中一部分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是我国最早的田园诗。其代表作如《豳风·七月》、《周南·芣苢》、《魏风》中的《伐檀》、《硕鼠》,这些作品反映了奴隶制社会奴隶们从事农业劳动和艰苦生活的情况,并辛辣讽刺了统治者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也反映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些诗作大都出于社会下层人民之口。汉乐府中以农村为题材的田园诗不很多,但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其中如《江南》诗展示出江南农村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乡村男女青年劳动生活的快乐,而《平陵东》则写官吏公开劫掠农民的财物。这些早期田园诗作开创了田园诗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对后世的田园诗创作及整个诗歌创作都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出现的一位田园诗人。他接近农民,亲自参加农业劳动,对农村生活有着深切的体验。他的许多诗歌,表现对劳动和农村田园风光的赞美,道出了自己恬淡闲适的生活和情趣。由于他的诗风格质朴自然而形象鲜明,语言上也很有成就,因此对后世田园诗的创作影响极其深远。

唐代是田园诗创作异彩纷呈、云蒸霞蔚的时代。初盛唐时期,经济繁荣,优裕的物质生活,使诗人陶情田园山水,他们或把隐居乡野山林作为求官出仕的“终南捷径”,或因官场失意,把过乡居生活作为超脱宦海风波的方式或麻痹政敌的韬晦之计。这一时期还产生了王维、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派。孟浩然以布衣终老,隐居故乡的鹿门山。王维在仕途受挫后,买下宋之问的蓝田辋川庄,亦官亦隐。他们的田园诗具备下列两个特点:一是与山水诗融合,许多写山村自然景观及隐士生活的田园诗,与山水诗已无明显的区别,充其量也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如《积雨辋川庄作》、《山居秋暝》、《新晴野望》、《过故人庄》

等。二是王孟(尤其是王维)的诗较之陶渊明、谢灵运更重视意境的刻划,从大自然恬静的美景中显示出诗人高蹈出世的情操和志趣。如王维的《渭川田家》、《桃源行》、《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等无不如此。王维的田园诗,意境既浑融完整,又多精工刻划,语言也清新洗炼,可谓从内容到艺术上都融合了陶谢二家之长。由于王维崇尚佛老,故他的田园诗更静穆,诗境更有层次,有更深的底蕴,颇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但他们很少写农民,从不接触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因而其思想价值不高。

李、杜二位大诗人在安史之乱前后的流离漂泊中与农民有了广泛接触,甚至定居乡间。他们的诗中或写农民的劳动生活,或写农村的自然景物,或写战乱年代农村经济凋敝、民不聊生。李杜虽不以田园诗名家,但其田园诗作同样闪烁着现实主义的光辉。同时代的诗人如储光羲、韦应物、戴叔伦,也都不乏田园佳作。

中晚唐时期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的痈疽一直未能根治,战乱、灾荒、统治者的巧取豪夺给人民带来不幸。“国家不幸诗家幸”,中晚唐时期却成为现实主义田园诗作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的田园诗虽也有“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埘春日斜”(杜牧《商山麻涧》)、“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王驾《社日》)那样恬适、宁静的乡居生活,诗人笔下更多“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李绅《悯农》)、“愁听门外催里胥,官家二月收新丝”(唐彦谦《采桑女》)的血泪篇章。中晚唐的田园诗较少受陶、谢的影响而上接《诗经》和《汉乐府》。许多作品讽刺辛辣,见解深刻,具有较高的思想价值。这一时期的田园诗还有两个特点值得一提,其一是善于向民歌学习。这些民歌原先是用于歌颂农民的劳动和爱情,故刘禹锡、白居易等仿效民歌的作品,较多以农村田园生活为题材。其二是与新乐府运动的密切结合,张籍、王建、白居易便是善于写田园乐府诗的大家。如张籍《野老歌》、王建《田家行》、柳宗元《田家行》、白居易《杜陵叟》都是这类田园诗的杰构。

宋初的田园诗创作受中晚唐诗风影响,这与当时整个诗坛的情况是相似的,但在这一领域中西昆派诗人并未涉足。这是因为西昆派诗人大都是达官贵人,他们不仅没有亲身体验躬耕乡居的隐士生活,对民生疾苦则知之更少,因而宋初田园诗中看不出贾岛、姚合、李商隐的明显影响。这一时期写作田园诗较多的是受白居易和晚唐皮日休、陆龟蒙、杜荀鹤影响的一些关心民瘼、政治地位不高的诗人。如王禹偁《田调》、《村行》,梅尧臣《田家语》、《陶者》,张俞《蚕妇》。这些诗还未打上宋诗议论化、散文化的烙印,也还未形成自身的明显特点。

开创宋代诗风的苏轼、黄庭坚及大政治家、大改革家王安石的田园诗作,则不仅一般具有关心人民疾苦的内容,而且带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如苏轼之《山村五绝》,便尖锐讽刺王安石变法中的弊端。由于盐法太苛,百姓没有盐吃,有的甚至铤而走险去带剑贩卖私盐。其《吴中田妇叹》更以“官今要钱不要米,西北万里招羌儿。龚黄满朝人更苦,不如却作河伯妇”尖锐讽刺了“青苗法”。黄庭坚之《上大蒙笼》、《劳坑入前城》诗中也说:“今日有田无米食”,“正苦无钱刀”也写出“青苗法”实行中的弊端。这里显然不难看出诗人自己的政治态度。与之相反,王安石的《后元丰行》则热情讴歌新法实行十年后农业大发展,社会出现暂时的安定景象。毫无疑义,这是对新法理想化的歌颂。王安石变法使农村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对农民生活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诗中出现如此政见旗帜鲜明的田园诗作,这在整个田园诗词发展史上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以农村田园生活为题材的词作,最早为张志和《渔歌子》,其后五代孙光宪《风流子》也以描写田园风光为内容,都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但唐五代词中以农村田园生活为题材的作品毕竟是很少的。我国词史上第一个较多写作田园词的是北宋大词人苏轼,如他去徐州城东石潭谢雨途中所作的《浣溪沙》五首便是其代表作。它拓宽了词的领域,使词空前深入地走向人民,走向社会生活。南宋词人辛弃疾也是写田园词最多的大家。他自号稼轩,据其自己解释,就因为“人生在世,当以力田为先”。他的田园词作大都写

于退居带湖、瓢泉时期。其中《清平乐·村居》、《鹧鸪天·代人赋》等均为脍炙人口的田园词章。这类田园题材的词作,较多使用白描手法,以质朴清新的格调,反映出农家生活的片断和农民的音容笑貌。陆游一些写渔父闲适自在生活的词作,实际寄托着作者的理想。

陆游还和杨万里、范成大以写作田园诗著称。他们都是年老告别官场以后长期退隐田园的。他们对农民所受的剥削压迫寄予了满腔同情,其中尤以范成大的田园诗作成就更高。它描述了江南农村生活的各个方面,展示了宋代农村的风土人情,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难能可贵的是他把对农村自然景物的描写与对封建剥削的揭露结合起来,并以浓墨重彩写到农民的劳动和生活,赋予以闲适为其特征的田园诗以更深刻的内容,使近两千年来千汇万状的田园诗汇入一流。他的《四时田园杂兴》历来被推为田园诗的光辉典范,这是因为它不仅题材开阔,而且诗句清丽明快,形象鲜明生动,而成为田园诗发展史上的丰碑。

值得一提的是宋亡以后月泉吟社遗民诗人的田园诗。月泉吟社是吴渭、谢皋羽、吴思齐发起成立的。他们于丙戌年(1286)小春望日(十月十五),以《春日田园杂兴》为题,至丁亥年(1287)正月望日收卷。后收得2735卷,评选出280人。于三月三日发奖。其中颇多值得一读的好诗。如此众多的人参加同一题目的田园诗创作,这是我国田园文学史上的空前盛事。

金元时期的田园诗词为数不多,但却独具特色:其一是诗与绘画艺术的紧密结合,其二是多反映牧民生活的作品。金元时期是我国书法绘画艺术迅猛发展的时期,大书法家、画家赵孟〖FJF〗瞓〖FJJ〗奉太后懿旨作的《题耕织图》二十四首,大画家倪瓒的《荒村》、《东林隐所寄陆征士》等作品均为诗画结合的田园诗代表作。赵孟〖FJF〗瞓〖FJJ〗虽官至翰林学士承旨,但他被荐于朝之前显然有过农村生活的经历,对农事很熟悉,故这些田园诗历历如绘,颇有诗情画意。倪瓒为元四大画家之一,尤擅水墨山水画,他的诗多取材于太湖一带,田园与山水融合,意境幽淡萧瑟,且诗中有画。金元两朝还都是游牧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故田园诗中也多牧歌式的作品,这在少数民族诗人的作品中尤为常见。

明代是我国诗歌史上成就平庸的时代。田园诗词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并未能使人有一新耳目的创新。但继承《诗经》、汉乐府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的作品在明代田园诗中还是随处可见的。从明初的高启、于谦,到明末的张纲孙、陈子龙,都以饱含激情的笔触写下了反映人民苦难遭遇,能下千年之血泪的佳作。钦叔阳的《税官谣》还以诗记叙了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昆山农民葛成领导的抗税斗争。这在明以前的田园诗中是很少见的。

清诗是继唐诗、宋诗之后又一个高峰,其数量之大,使唐诗也瞠乎其后;其成就之高,也是可与唐诗媲美的。清代的田园诗,同样具备这样两个特点。清词是与宋词并峙的又一个高峰,其数量之多,题材之广,也远出宋词之上,其田园词亦然。

清初战争不断,农民除经济上受沉重剥削外,还得为军队服劳役。施闰章《牵船夫行》、陈维崧《贺新郎·纤夫词》对此都作了形象生动的描述。这段时期,农民、盐民受苛捐杂税的残酷盘剥,以至岭南一带竟发展到人吃人的地步。宋琬《同欧阳令饮凤凰山下》、吴嘉纪《绝句》、屈大均《雷女织葛歌》、《菜人哀》都反映了这样的事实,令人读之下泪。清初一些遗民诗人(如顾炎武)也写过一些反映隐士生活的诗,但他们并未忘怀国仇家恨,隐居往往是抗清活动的思想准备。

随着清政权逐步巩固,经济繁荣,物质生活也逐步富足起来,田园诗词从题材到审美趣味也都随之发生了变化,知足饱和,恬淡自适的田园诗词又应运而生了。如朱彝尊《鸳鸯湖棹歌》一百首,王士祯《真州绝句》都是这一类的作品。其写景优美,笔致清新,恬淡自然,与陶谢、王孟的田园山水诗格调相近。但清代是我国最末一个封建王朝,封建的生产关系已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清朝后期更为腐败,统治者

穷奢极侈,对农民的剥削压迫加剧,加之自然灾害,使农民的生活每况愈下。这样的社会现实反映到诗词中,使清代中后期的田园诗创作中又涌现出大批现实主义杰作。周弘《道旁叹》揭露赈荒之弊,查慎行《村家四月词》写农民以人拉犁的苦况。蒋楛《河堤曲》以民谣形式,写黄河泛滥给人民造成的灾难。令人欣喜的是从田园诗中传出的不仅是农民的痛苦呻吟,还传出愤激反抗的呼声。如赵执信《甿入城行》写县令以赈荒名义到农村催租逼税,激起农民的反抗,这是古代田园诗中不多见的光辉篇章。

鸦片战争敲开古老中国的大门,西方文明与血和火一起闯入中华大地。但这一切并未给中国农民带来福音,它只导致中国封建农村经济的进一步解体,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田园诗人笔下的农村,已完全见不到恬静与幽美,到处是饥荒、弃儿、流民„„。魏源的《江南吟十章》写苏州农民将粮田改种花木,道出封建经济的破产。陆嵩《鬻儿行》、姚燮《谁家七岁儿》、贝青乔《杂谣》便写出荒时暴月,农民被迫逃荒讨饭,小儿被遗弃或被卖掉换粮。郑珍的《经死哀》、黄遵宪《邻妇叹》、周实《睹江北流民有感》都艺术生动地写出封建社会末期我国农民生活的苦难。他们这啼饥号寒的呐喊,仿佛产妇分娩时阵痛的呼叫。几千年的封建制度应该被埋葬了,一种全新的社会制度就要在这痛苦的呼唤声中诞生。

三、

我国田园诗词源远流长,历来以现实主义为主要创作手法,艺术真实和历史真实地反映了两千多年我国古代社会的现实。其中许多作品,甚至比正史更具体深刻地反映统治者穷兵黩武、横征暴敛给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如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西夏出兵攻宋,朝廷因正规军不足,下令征集乡兵。地方官为邀功而滥行征点,又适逢夏雨成灾,梅尧臣在襄城知县任上作的《田家语》、《汝坟贫女》两诗就形象生动地反映了“点弓手”给人民造成的苦难。有些田园诗还能印证正史:《明史》记载于谦任山西巡抚时因平反冤狱,救灾赈荒,兴修水利,使人民安居乐业。于谦本人在《平阳道中》以“相逢尽道今年好,四月平阳米价低”真实地反映了这一实况。古代田园诗词中的许多优秀作品是我国现实主义文苑中的瑰宝,至今仍有一定的认识意义和美学价值。

田园诗词与民歌有着血肉的联系,早期见之《诗经》、汉乐府中的田园诗自不待言,唐宋以来的田园诗词与民歌也是密不可分的。它们的联系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田园诗大量见之于新乐府诗人如张籍、王建、白居易的乐府诗中。这些“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田园乐府诗显然胎息于民歌。其二是模仿民歌曲调创作的田园诗词。最典型的是中唐刘禹锡、白居易的《竹枝词》(又称《巴渝词》),便是四川东部一带的民歌改词而成。此外如《杨柳枝》等也都是向民歌学习的产物。民歌本属社会下层人民(主要是农民)的口头创作,因而这类受民歌影响而写作出来的田园诗词,大都能反映现实,针砭时弊,同情劳动人民的不幸遭遇。艺术上也大都独具特色,新颖别致。

田园诗与山水诗在文学史上是一直被相提并论的,但山水诗的出现要比田园诗晚得多。《诗经》及两汉的诗歌中没有以山水为题材的,两晋玄言诗中已有写山水的成分,但山水诗的兴盛是在宋齐时期。山水诗与田园诗的作者大都是同一类政治上失意或隐居山林以等待一朝交泰、飞黄腾达者,或是从官场退休林下、颐养天年的人。山水诗与田园诗的交叉发展如同珠江的支流北江和西江一样,它们来自不同的源头,在三水附近合流了,随即又分开了,但分流而下的江水中已分不清哪些水来自北江,哪是来自西江。盛唐以后写农村自然风光的田园诗与山水诗已没有严格的界限,在一部分作品中甚至兼及这两方面的题材。明清时期,这样的作品已颇为可观了。而另一部分反映现实的田园诗,则与山水诗一直并行发展,没有相互融合。融合和分流是文学题材、形式发展的两种方式,山水诗与田园诗的关系也正如此。但从艺术上来说,田园诗比山水诗的表现手法更为丰富,这是与其题材的多样性是一致的。

总之,我国历代的田园诗词,是古代社会的一面镜子,其中某些真实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可以成为文学体裁的历史教科书。阅读这些田园诗词,使我们可以更多地了解古代社会,可以从中研究古代农村的经济制度和阶级关系,甚至在某些方面可补正史之不足。田园诗中大量写农村田园风光的诗词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能给人美的享受。对我国历代的田园诗词,我们应给予更多的重视。

写山村好的诗句篇八
《古诗词赏析》

诗歌赏析

1.考查重点:《课程标准》在7—9年级阶段目标“阅读”第8条提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所以,考查重点是(1)理解诗歌的语句,赏析要在对诗歌正确理解的基础上进行。(2)品味诗歌凝练,富有跳跃性,含义丰富,耐人寻味的语言。(3)把握诗歌的基本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4)品析诗歌的表达技巧。表达技巧主要包括艺术特色,表现形式,其中包括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风格流派等要素。(5)鉴赏诗歌的艺术形象与意境。

2.试题特点:

(1)基本题型由选择判断为主转向以填空和简答为主。

(2)选材浅近平易,没有华丽的辞藻和深奥的典故,以名家名篇古诗词曲为主,有由课内选材逐渐向课外选材的趋势。

(3)所设题项体现了由词句理解到意境品味,由表达内容到表达技巧逐层推进的特点,从外围到内核,由知识到能力。

3.典型例题解析:

例①:选出对下列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 ) (03 南通市中考题)

A.“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山水的活泼多情。

B.“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先写近景,再写远景,对仗工整。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写了春风吹来后塞外梨花在雪中盛开的景象。

D.“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通过“争渡,争渡”的反复,表现了主人公快速划桨的急切神态。

解析:在一道题中对四首诗的修辞手法的作用进行了赏析。依次是拟人,对仗,比喻和反复。要选择出正确答案,必须对这四首诗都有深入的理解。可根据诗句的的表达,通过想象诗中的画面,联系表达的诗情,进行分析、筛选。很容易可以看出C句有误,这两句是以春花喻冬雪的名句,不要被诗中的“春风”误导。

例②:对下列两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03 无锡市中考题) 秋 词 天净沙 秋思

刘禹锡 马致远

自古逢秋悲寂寥, 枯藤老树昏鸦

我言秋日胜春朝。 小桥流水人家,

晴空一鹤排云上, 古道西风瘦马。

便引诗情到碧霄。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A.《秋词》的作者刘禹锡是唐代人,《秋思》的作者马致远是元代人。

B.“我言秋日胜春朝”的大致意思是:我认为秋天的景致胜过明艳美丽的春景。

C.《秋词》中“排云上”的鹤矫健凌厉、奋发有为,这一形象冲破了秋天的萧杀之气;《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等形象,则写尽了秋天的萧杀之气。

D.这两首诗同是咏秋之作,所写之景虽不同,但均没有摆脱“悲秋”的情调。读完后,使人悲情顿生。

解析:这道题将两首同一题材的诗、曲进行比较赏析。从文学常识,诗句理解,词语作用和意境品味等方面全方位,多角度的考查了学生对这两首诗的把握程度。“知人论诗”,结合诗人相关知识予以分析会知道,一个是一反常人“悲秋”情调的咏秋佳作,一个是元曲中悲秋的绝唱。从“我言秋日胜春朝”一句中就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秋天的衷爱,所以D项有误。

例③: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03 河南中考题)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1) 第三、四句表现了破山寺后禅院环境__________的特点。

(2) 第五、六句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的心境。

(3) “万籁此都寂”与“但闻钟磬音”是否矛盾,为什么?

解析:第(1)小题考查对词语的品析能力。要抓住体现环境特点的关键词语“幽”和“深”进行揣摩,这两个词语都含有“清净,幽静,清幽”之意,所以环境特点也在于此。第(2)小题考查了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寓情于景”是诗人常用的表现手法。由所写景物的欢悦,可探知人物内心的愉快,由潭水的深邃亦可感受人物心境的宁静,所以欢快与空灵是此时作者内心的写照。第(3)小题考查对“反衬”写作手法的感悟与赏析。禅院的钟磬之音袅袅传来不绝于耳,有赖于万物之音全部消失,禅院的空寂可见一斑,这就是“以声称静”的妙处。

4.应试策略:

(1)掌握必要的赏析(鉴赏)知识

意境:是诗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是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写的生活图景的有机结合。

抒情方式: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

表现手法:如烘托,衬托,虚实,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等。

风格流派:由于作家的生活经历,感情气质,艺术素养等各不相同,因而在创作中表现出各自独特的格调、气派和趣味,这就形成了作品的不同风格。比如李白的飘逸洒脱,杜甫的沉郁顿挫,苏轼的旷达豪放,柳永的柔美婉丽等。了解诗人的风格,有利于把握他们在诗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语言特色:清新——用语新颖,平淡——质朴真切,绚丽——绚烂奇幻,明快——一语破的,含蓄——意在言外,简洁——言简意赅。

(2)掌握赏析方法

①了解诗人或作品的相关背景,有利于把握诗歌的内容和思想。

②借助联想与想象,有利于把握诗歌的意境,因为诗歌具有张力,尺幅之中韵味无穷。

③品味诗词中作者的炼字,炼句和链意。赏析时对诗人准确传神的用字,精巧贴切的修辞,情与景的交融,物与理的结合等艺术手法要作深入的品析,有利于把握作品的立意与情感,走进作品的真实,感悟诗人的情怀。

1.归田园居 (晋)陶渊明

①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②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③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精析:全诗用语十分平淡自然,把自然平淡的诗句融入全诗醇美的意境中。①句实写作者在南山脚下种豆和豆苗的生长情况。②句虚写作者早出晚归,辛勤劳作,勾画出诗人夜晚归来的情形。③句写路窄草长,夕露沾衣,映射下一句,为下面的议论作铺垫。④句发出感叹,表明自己隐居躬耕。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愿望,点明题旨。“愿”也有此意。

2.游山西村 (宋)陆游

①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②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③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④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精析:全诗描绘了优美的农村风光。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①句写丰收的年景和农民热情好客的淳厚性格。(②句动中即景,写出曲折多变的景色。“疑”字点明这变化的景色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所致。“又一村”写出自己的欣喜

之情,此句蕴含着生活的哲理:锲而不舍就会产生希望,出现新的境界。③句描绘乡村社日前夕的热闹情景。“古风存”,用农民服饰的简朴盛赞他们性格的淳厚质朴。④句写主观心境,有恋恋不舍之情。表达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热爱。①②③句是实写山村美好淳朴的风土人情。④句是虚写。

3.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①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③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④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精析:本诗为写景诗,就大河的风景引起旅途的乡愁。写出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又写出了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胸襟。①⑦句写旅途所见的大江两岸景色,①句为互文句,寓情于景。②句既有实景之芙,也有虚景之壮阔。③句蕴含哲理,“生”“入”拟人手法,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④句表达思乡之切。全诗为五言律诗,寓情于景、景中含理是主要特点。

4.望岳 (唐)杜甫

①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②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③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精析:全诗洋溢着青年诗人蓬勃向上的朝气。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自远而近,时间由朝到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①句写初望泰山时高兴、兴奋、惊叹仰慕之情。②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钟”有情。③句写细望山中云气层出不穷。心胸荡漾,神情专注。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④句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之意愿,富有启发性的象征意义,可以看出诗人的雄心和气概。

5.黄鹤楼 (唐)崔颢

①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②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③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④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精析:①②句从传说入笔,写由黄鹤楼而生发的联想,叙昔人黄鹤杳然而去,给人以无限渺然的感觉,表现了人们登黄鹤楼常有的感受,气势苍莽。③④句转

写楼上所见所感,描写从楼上眺望汉阳城、鹦鹉洲的芳草绿树并由此引起的乡愁。④句中前后两半句互相映衬而又联成一体,烘托了登楼远眺者的愁绪。全诗意境开阔、思接千载、沟通古今。虚实相映、情景交融、情味悠长。

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②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③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④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精析:这是一首古代酬赠诗,感情深切、沉郁中见豪放,时间由过去到现在和未来,情调由低沉到高昂,波澜起伏,发展极其自然。①句写诗人的辛酸和内心的愤懑不平。②句中前句用典隐含对当时统治者迫害旧友的不满,后句用典暗示贬谪时间的长久和因人事变迁而产生的生疏、怅惆之情。“翻似”二字显然有抑郁不平之意。③句摆脱现实处境。展望未来风光,借景物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沉舟”、“病树”自喻不悲观,令人回味、想象。④句点明酬赠的题意对友人的关怀,与友人共慰。

7.泊秦淮 (唐)杜牧

①烟笼寒水月笼沙,②夜泊秦淮近酒家。

③商女不知亡国恨,④隔江犹唱《后庭花》。

精析:全诗借古讽今,悲愤的七绝抨击那些沉湎酒色、不理朝政的上层人物,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忧愤。①句为互文。“烟”和“月”既“笼寒水”又“笼沙”。“笼”字将轻烟、淡月、寒水、细沙四种景物融为一体,勾画出秦淮河两岸朦胧冷清的景象。②句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为后两句作铺垫。 ③句表面是批评歌女,实际是批评颓废世风和不知国之将亡的统治者。④句“犹”字意味深长。令人生发历史的联想,生发忧虑之情而不能自已。

8.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①君问归期未有期,②巴山夜雨涨秋池。

③何当共剪西窗烛,④却话巴山夜雨时。

精析:这是一封用诗写的回信,通过归期的问询和回答,抒发诗人羁旅他乡对友人思念的深情。①句一问一答,一扬一抑,写出思念友人、欲归不得的愁苦。②句写眼前景象,愁苦之情交织于巴山的夜雨,融入涨满的秋池。“涨”字富于动态形象,既写出了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表现诗人愁思之绵绵深重。③句设想日后重逢的时候,“何当”表推测,呼应“未有期”,从“未有”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yaoleikaoshi/231434.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