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现代诗歌的书

| 中西医执业医师 |

【www.guakaob.com--中西医执业医师】

写现代诗歌的书篇一
《关于书籍的现代诗(它是什么)》

它是什么 它是什么?

它,可以把我们带到崭新的天地; 它,可以告诉我们人间的真谛; 它,可以让我们钻进美丽的灵魂。 谁也可以喜欢他,谁也可以厌倦他, 既令你厌倦它,它也不会生气, 你随时都可以再次喜欢它。 它,是什么呢?

它,就是书!

写现代诗歌的书篇二
《学写现代诗》

写现代诗歌的书篇三
《《 中国现代诗歌五首》教师用书》

5 中国现代诗歌五首

1.课文解读

死 水

⑴作者简介

闻一多原名家骅。又名亦多,湖北浠水县人。1913年考入清华学校,曾任《清华周刊》、《清华学报》编辑。1919年积极投入“五四”运动,担任学生会书记。1919年开始写新诗。1922年在清华学校毕业后,赴美留学。先后在芝加哥美术学院、珂泉珂罗拉多大学学习美术,并研读外国文学。1923年9月第一部诗集《红烛》在国内出版。1925年7月,不堪种族歧视,愤然回国。归国后在北京艺专任教务长,开始了教育工作。1926年4 月,与徐志摩共同主持《晨报副刊》的《诗镌》。1928年1月,第二部诗集《死水》出版。不久,与徐志摩等共同创办《新月》杂志。1928年以后,闻一多先后曾任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青岛大学文学院院长、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等职。1946年7月15日下午,在西南联大教授任上,因投身民主运动,被统治者当局暗杀。闻一多集诗人、学者、斗士三种身份于一身。他著作甚丰,有《闻一多全集》四卷和《闻一多诗全编》等留世。

早年作为新月派的主要诗人,闻一多提出新诗的“三美”(“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理论,倡导新诗格律化。在新诗的理论建设方面作出独特贡献。

⑵基本解读

《死水》作于1926年4月。此时,诗人刚从美国留学归来,目睹国内“死水”般的现实,十分失望。在国外的时候,诗人曾热情地讴歌“如花的祖国”(《忆菊》),而现实却完全是另一回事。当时军阀统治下的中国腐败破落、满目疮痍。这一切令诗人痛苦不堪,他时刻在心底里叫喊着: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据说,

直接引发诗人的灵感并写下《死水》的,是这样一件事:在北京二龙路一带,诗人看到了一沟臭水,由此联想到中国的现实,眼前具体的景象与心中忧愤激昂的诗情相接通,于是写下《死水》一诗。

《死水》反复写一沟叫人绝望的死水,以此来比喻现实的黑暗。面对这样一沟“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的死水,诗人主张“爽性”向它“破铜烂铁”,“剩菜残羹”,让死水给丑恶去开垦,看它能滋长出什么结果来。铜绿锈出的花,只能是“恶之花”,不论它怎样地绿成“翡翠”,锈出“桃花”,织成“罗绮”,蒸出“云霞”„„也只能是一种病态的美丽。诗人以丑恶为描写对象,却写出了一番似乎是“美”的景观,包含了多层意思:首先是对畸形、怪异的现实的暴露,其次是对造成这一局面的军阀统治者的斥责,再次是表达了作者希望丑恶事物早日灭亡的愿望。

闻一多主张新格律诗必须具有“三美”。《死水》便是他这种理论最满意的一次试验。首先,在韵律方面,这首诗各节大体押a b c b型的二四脚韵。每行诗都由四个音步(三个“二字尺”和一个“三字尺”)构成。收尾都是双音词,这样读起来富有节奏感和音乐感;其次,读着这首诗,一幅幅画面接踵而来。《死水》的用词十分讲究,富有形象感、色彩感和画面感;再次,诗的结构整齐。每节四行,每行九字,像一块块严正的方阵,富有建筑美。闻一多对新诗格律化的提倡和实践,有助于纠正“五四”以来部分新诗“散而无章”的弊病。

⑶问题探究

《死水》用“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等意象描写一沟叫人绝望的死水,对这种以“美”喻丑的表现手法的理解,历来有两种主要观点:一是朱自清的观点,认为作者在这里表达了让丑恶事物早日灭亡的强烈愿望。因为“这不是‘恶之花’的赞颂,而是索性让‘丑恶’早些恶贯满盈,‘绝望’才有希望”。(《闻一多全集·朱序》)一是蓝棣之的观点,认为“既然‘美’开垦不出这沟死水,那么,不如让给丑恶去开垦。也就是说,既然他所认为的正确的有效的理论方法拯救不了这个国家,那么,为什么不可以让他认为是不正确的无效的理论方法去试试呢?这是说绝望可能给闻一多带来一个转机。”(《中外文

学名著精品赏析·中国现当代文学卷(下)》第777页,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无论如何,闻一多的这种写法,明显地受波德莱尔的“恶之花”思想的影响,以“美”喻丑,使丑更加触目惊心。可引导学生,讨论一下《死水》的这种笔法的用意,或让他们说说同意哪一种观点。

再 别 康 桥

⑴作者简介

徐志摩(1896—1931),笔名南湖、云中鹤。浙江海宁人。1921年前后开始写诗,被誉为新月诗派的台柱。1918—1922年先后曾留学于美国克拉克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英国剑桥大学。1922年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23年新月社在北京成立,徐志摩是发起人之一。1926年他与闻一多等主持《晨报》的《诗镌》。在《诗镌》上,徐志摩与他的新月派诗人一起,做着他们的新诗实验。1927年春与胡适、梁实秋、闻一多等创办《新月》月刊,并主持编务工作。《新月》的创刊,把新月诗派的创作推向高峰。1931年11月19日,从上海飞往北平的途中,因飞机在济南开山一带遇难,年仅35岁的徐志摩不幸身亡。

在英国剑桥大学学习的那段日子,尤其深深地影响了徐志摩的一生,他称剑桥(也即“康桥”)为自己的“精神故乡”。剑桥所体现的英式文明,令徐志摩陶醉,逐渐形成他心中梦寐以求的“康桥理想”。

1922年徐志摩回国。军阀统治下中国现实的黑暗,令他心中的理想渐渐破灭。1928年秋天,他再度游历英国,《再别康桥》写于从英国回来的1928年11月6日的轮船上。

⑵基本解读

“康桥”是徐志摩精神的故乡,与康桥勿勿作别,那种心情自然是依依难舍的。以悄然的惜别,抒写无尽的眷恋之意,是这首诗的特点。夕阳下的康河,波光潋滟;河畔的金柳,似蒙着轻纱的新娘,那璀璨的艳影,令诗人的心湖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在水底里招摇,让人心醉——诗人宁愿做一根水草,永远植根于康河的柔波里;榆荫下的清潭,天上的彩虹,人间的梦,一切的一切,揉碎在浮藻之间。

尽管一切都被揉碎了,诗人依然撑着长篙在寻梦。在青草的深处,他宁愿满载一船星辉,放歌而归。但在现实中,诗人却不愿惊醒他心中的梦,千万缕惜别之情,只化作心底里缠绵的笙箫、夜空中沉默的夏虫,在“悄悄”之中告别,在“悄悄”中离去,不带走一片云彩。

⑶精华鉴赏

《再别康桥》的惆怅之情深藏于飘逸、洒脱的抒写之中。“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抒情主人公就如一朵流云,无形无迹,自由而舒展。主人公心中的康桥也如梦似幻,美好而易碎。诗中用“金柳”、“青荇”、“星辉”、“笙箫”等意象用描写康桥景观之美和自己对康桥的眷恋。这些意象往往既是写景同时又是抒情,景与情难分难解。“那湖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新娘”既是一种景象,也是“我”心中的眷恋着的情人形象,是“我”心中之旧情的流露——情与景已互为一体。在金柳之间,在青荇之上,“我”固执地寻找着“彩虹似的梦”,“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而事实上,“我”又不能纵情放歌,只有“沉默”,“悄悄”地离去。景色依旧,人事全非,落寞的苦闷尽在不言之中。

诗人用与情人缠绵惜别的心情和笔调与“康桥”道别,写出了一种包含淡淡的惆怅和酸楚的不舍之情。应该说,这首诗,是诗人在与自己心中的理想道别,那份深情和静谧,似乎唯恐惊破心中之梦。它微妙地展露了诗人因“康桥”理想的破灭而无限哀伤的情怀。

徐志摩的诗单纯、轻盈、柔婉而又深含忧郁之情。他善于将气氛、情感和景象融为一体,写梦幻般的景象的同时也充溢着一种梦幻般的情调。而且情绪回环反复,自由舒展,毫不扭捏做作。《再别康桥》读起来特别舒缓、悦耳,有一种和谐、优雅的音乐美。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⑴作者与写作背景简介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生于浙江金华。著有《大堰河——我的保姆》、《北方》、《向太阳》、《黎明的通知》等诗集。诗风沉雄,情调忧郁而感伤。到了延安以后逐渐转向悲壮、高昂的诗风。是对中国新诗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诗人,被聂鲁达誉为“中国诗坛泰斗”。

1937年9月,艾青经人介绍来到杭州蕙兰女子中学任国文和美术教师。这是一所教会学校,一切都按呆板的教条和规定行事。艾青并不愿意在这里久留。“七•七”芦沟桥抗日的炮声激励着每一个爱国同胞,但是在杭州,有些民众处于一种不关心民族命运的“安闲”状态,对于小市民的恐日病,艾青表示了强烈的不满和鄙夷。11月中,侵华日军已从金山卫登陆。杭州危在旦夕。学校里己没有学生来上课了。艾青只好辞别蕙兰女子中学,借了盘费离开杭州回到了金华故乡。在老家只呆了很短的时间,艾青就带着妻子张竹如一起出走。他们打算从金华乘火车经南昌去武汉。艾青在金华车站候车室和月台上看到从前方撤下来的许多伤兵。他们有的燃着稻草取暖,有的摇头叹气。艾青等人挤上了要开往南昌的列车。当火车在寂静的黑夜向前奔驰时,艾青随着铁轮转轧的有节律的声响而展开了思绪:漫长的行程和广袤的土地,使他感到做一个中国人的“强烈的欢喜与骄傲”,甚至连这黑夜也带给他“一种家教的情感”,“纯朴地愿望着祖国能早日从少数人的自私与顽固的枷锁里解脱”;当着在熹微的晨光中从车窗外传来儿童们所唱的“打回老家去”的歌声时,他感到这歌声“传出了中国的悲哀与对于解放的遥远的呼叫”,这歌声在他的眼前“描出了一幅在冰天雪地中的东北义勇军行军的美丽的图画”(见艾青《西行》一文,载1937年12月出版的《七月》第一集第五期)。经过几天的颠簸,艾青终于来到了抗日的文化和政治中心武汉。

“七·七”芦沟桥抗战的炮声表现了中华民族优秀儿女誓死保卫祖国的决心,表现了全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坚强意志。但是国民党右派集团中的一小撮汉*亲日派,却在积极勾结日寇,妄图出卖国家与民族的利益。断送抗战的大好形势。 艾青敏感地“在战争中看到了阴影。看见了危机”,“看见了汪精卫的动作与表情,

写现代诗歌的书篇四
《怎么写好现代诗》

台湾诗人·非马·怎么写好现代诗

打倒新浪

非马被台湾诗人和评论家李魁贤称作是“正牌的意象主义者”,他的诗“具有非常典型性的意象主义诗的特色和魅力,和意象派六大信条中强调的:语言精确、创造新节奏、选择新题材、塑造意象、明朗、凝炼,有相当符合。(1)的确, 这称谓和认定, 在非马的诗学和作品本文处, 均可得到经典式的印证。

在非马看来,一首成功的现代诗的基本特徵至少有下列四条, 即一是“社会性”、二要“新”、三要有“象徵性”、四须“浓缩”。说及“社会性”,他认为,“今天一个有抱负的诗人不可能再躲到阴暗的咖啡室里去找灵感。他必须到太阳底下去同大家一起流血流汗, 他必须成为社会有用的一员,然后才有可能写出有血有肉的作品,才有可能对他所生活的社会及时代作忠实批判与记录”,即是说诗人必须去生活,去行动,去体验,做一些有益于人类和社会的事,然后才能写出有血有肉、有社会性的诗。这与他所说的“对人类有广泛的同情心与爱心”、“先学会做人,再来学作诗”的诗人立场是相统一的。所谓“新”,即革命性的创新。他认为“人家或自己已经说过的话,如果没有超越或新义便尽量避免。甚至在一首诗里已经用过的字,如非必要,便不再重复”。诗人应能“从表面上看起来平凡的日常事物里找出不平凡的意义,从明明不可能的境况里推出可能,这才能去除事物的遮蔽,给人“出其不意的惊讶”。他认为,现代诗的第三个特徵是“象徵性”:“一首不含象徵或没有意象的诗是很难存在的。一个带有多重意义的意象不但可以扩展想像的领域,而且使一首诗成为一个有机的组织。在非马看来,象徵即意象,就艺术上而言,它是一个有机的自成天地的审美单位,但又能唤起人们的多重经验和想像,建立起与宇宙间事事物物的关联、 呼应,并产生多重意义。至於“浓缩”,就是“用最少的文字负载最多的意义”。他认为“一个字可以表达的,绝不用两个字。因为一个不必要的字句或意象,在一首诗里不仅仅是浪费而己,它常常在读者正要步入忘我的欣赏之时绊他一脚,使他跌回现实”。对此他还特别提到要“避免用堆砌的形容词及拖泥带水的连接词”(2)此四条即可见出非马的诗学理想,首先他是一位“入世”的诗人,注重诗的社会性、现实性和个人的生活体验。他说诗就是一面镜子,“照出我生命里的一段历程,一个面貌。只有不断充实我的生活,扩展我的视野,开拓我的心胸,才有可能使这面镜子明晰起来,使镜里的面目少一点可憎”(3)。他还说:“诗的现实是诗人用敏锐的眼悲悯的心,对宇宙人生历史社会的事事物物,经过深刻的观照与反省,所凝聚成的令人心颤的东西。”(4) 同时他又是一位“艺术至上”或“技巧至上”论者,所谓“新”、“象徵性”、“浓缩”等均是艺术和审美层面的要求。里认为“诗人必须懂得如何去动用技巧,如何去选择最有效的语言,创造最准确的意象,使写出来的诗成为独特的艺术品,这样才有希望能打动人”(5)因此,非马是一位现实与艺术的同构论者,“比写实更写实,比现代更现代”正是他一直在追求和实践著的艺术向度与诗学理想。

一个热心拥抱社会,并怀著博大的爱心与人道情怀的诗人,必须视人类的生态与个人的生存处境为自己的责任。他的诗虽小,但题材丰富,境界阔大。人们常说一粒沙中可见出整个世界,他一首首格局简约的小诗中,同样包纳著世界乃至宇宙的大事件、大主题以及诗人对它的大悲悯、大关怀。这里有对种族歧视的冷嘲、厌恶,如《南非 ,不准照相》、《太空轮回》;有对非洲孩子的同情、怜爱,如《非洲小孩》、《外星人》;也有对残酷战争的反思、批判,如《越战纪念碑》、《电视》等。《南非 ,不准照相》如此写道:“没有多事的镜子/这世界便不会有罪恶//所以他们要捣碎/那些咄咄/使他们原形毕露的/照妖镜//他们却忘了/天上的星星/地上的湖泊/还有亿万双眼睛/也都晶莹雪亮/黑白分明。”荒唐的逻辑恰恰暴露了他们荒唐的嘴脸和罪恶,照相虽能被禁止,但却遮蔽不了“天上的星星,

地上的湖泊,还有亿万双眼睛”,它们同样晶莹雪亮,罪恶也同样会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电视 》更精妙地揭露和批判了战争的罪恶:“一个手指头/轻轻便能关掉的/世界//却关不掉//逐渐暗淡的荧光幕上/一粒仇恨的火种/骤然引发/熊熊的战火/烧过越南/烧过中东/烧过每一张/焦灼的脸。”此诗开笔并未直接引入战争, 而是以电视屏幕上的一副画面或一则报导入笔。电视本就是一个虚拟的世界,是随意即可用手指轻轻关闭或开启的,可诗人却逆折而出,说“却关不掉”,一句既出,给人“出其不意的惊讶”, 虽在意料之外但又入情理之中。一个虚拟的世界是可以轻易关闭的,可残酷的现实却在继续,熊熊的战火“烧过越南,烧过中东,烧过每一张焦灼的脸”。一张张“焦灼的脸”是诗中特写,由此足可见出战争的惨烈和血腥,从而表达了作者批判的意向。

当然,非马诗歌的社会意识或人类的生态意识,并非仅仅体现在这些宏大事件的抒写上,只要体现或相关于大多数人的生活经验,都是他所谓社会性的应有之义。批判、嘲讽社会上一些有悖于人类本性的异化现实或不良事物有会性, 著意营造一种温馨亲和的人际生态氛围同样具有社会意义。平凡的事物和日常生活事实是社会性的最大现实。每一个微小事物,每一个生活片段,都是社会或人类生态的缩影或全息存在体,只是诗人有没有敏锐的触觉去体会、发掘并创造出人与社会存在的诗意来。对此,一个博大的生命和心灵与社会及事物的诗意关联 ,就是至关重要的了, 就如非马在《生命的指纹》中所写到的:“每个我记得或淡忘了的城镇/每个同我擦肩而过或结伴而行的人/路边一朵小花的眼泪/或天上一只小鸟的欢笑/都深深刻入/我生命的指纹/成了/我的印记。”我生命的指纹的印记成了整个世界事物的折光,而世界、事物也必然成为我生命的折光,请看他《四季》中的一首《秋》:

“妻儿在你头上/找到一根白发时的惊呼/竟带有拾穗者/

压抑不住的/喜悦”

诗人将“中年”与“秋”并置、同构, 把“秋”视作自己生命的一种形式和状态;让“惊呼”与“喜悦”相呼应,表达不同的情态反应。自然与生命浑然化为一体,成为有机的生命形态。正如李魁贤在诠释这首诗时所描述的:“一方面在人生时序上,同样有入秋, 从夏季的绚烂回归平淡的况味, 另方面却有进人收获季的喜悦感,在精神上也是以‘转化’求得生命与自然的谐和归趋。”(6)

对“象徵性” 或“意象性” 的经营是非马诗学的主要艺术倾向,在此向度上,他又强调创新与“浓缩”,因而常会给人带来一种新奇感。尤其在形式上,大都格局简约,意象尖新,使之成为一种典型的意象主义诗歌。而就其“意象”本体而言,它是意义与物象的有机交合体,是有所指的意指符号。非马是一位追求意义的诗人,认为写诗就是要表达意义,当然“一首诗并不仅仅有一个意义。因为诗需要靠读者来完成。而读者的背景、经历、阅读的时间天气地点与心情都可能使他从同一首好诗里读出不同的意义来”。因而,多义性和不确定性是非马诗歌意象的意义深度, 同时这也是象徵意象的美学特性之所在。比如表达乡愁的《醉汉》。非马自小因漂泊台湾,曾20余年与留在大陆的母亲未通音信。“把短短的直巷/走成一条/曲折/回荡的/万里愁肠//左一脚/十年/右一脚/十年/母亲啊/我正努力/向您/走/来”。这首诗有多处可理解为有多重的意义,“醉汉”究竟是酒入愁肠而怀乡,还是类乎一个醉汉的迷离恍惚;把“短短的直巷”走成“万里愁肠”,是实写走近家门的一种心情的比喻,还是如醉汉般恍惚迷离的幻觉;“母亲”既可理解为母亲,也可理解为祖国。当然还可有其他的诠释,这是由意义的不确定性决定的,由此为读者的阅读和审美期待开拓了无限的空间。由於非马善於对一种题材或意象反覆书写,并迭出新意,他的诗中也出现了一些原型意象,比如有口皆碑的《鸟笼》即为一例:

“打开/鸟笼的/门/让鸟飞//走//把自由/还给/鸟/笼”

这首名为《鸟笼》的诗, 是“反逆思考”或“多向思考”的经典性作品。把鸟笼打开,让鸟飞走, 诗人不说把自由还给鸟,却说还给鸟笼,这就开拓了审美与思考的另一空间。鸟被关在鸟笼,鸟失去了闲散的自由,鸟笼失去了自在的自由, 不自由是双方的。事物是相辅相成、相互链接又制约的生态系统;它不是单一的存在物。诗人后来又写了《再看鸟笼》和《鸟笼与天空》,前者是:“打开/鸟笼的/门/让鸟飞/走//把自由/还给/天/空”;后者是: “ 打开鸟笼的/门/让鸟自由飞/出/又飞/入//鸟笼/从此成了/天/空。”诗人刘荒田在解读这三首诗时说,他不禁想起了禅的三个境界,即“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诗人的境界层层递进,每层都有独特的风光,实在是叠生惊奇,令人把玩不止”(7)。

写现代诗歌的书篇五
《现代诗写作要求》

现代诗写作要求

一、节奏

节奏是个音乐术语,是由古希腊“rhein”(流动)一词引申而来的。现代音乐中,节奏意为“各音在进行中的时值上的相互关系”。《礼乐记》解释说:“节奏,谓或作或止,作则奏之,止则节之。”现代艺术中,节奏在建筑、绘画、电影、小说、戏剧等艺术形式中都有自己特定的涵义。节奏表现在诗歌艺术中,也表示诗句的音节的间歇、长短、时间、停顿。 节奏是完整的诗中的音节表现形式的复沓;

节奏是朗读时词与词之间时值的相近或相等;

节奏是音节之间抑扬顿挫的相互交迭。

《淮南子。道南训》中记载诗歌的产生:

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

这里的“邪许”是复沓的,是连续出现的,也就是说,是有复沓节奏的。这种节奏的特点简短有力——一种爆发的力。说明诗歌的节奏是岁着劳动的节奏一起产生的,节奏是诗歌的重要因素之一。“新诗须有音乐节奏”(闻一多语)

“旧诗的几何学限度是格律。句间竭力避免不必要的所谓„虚词‟,即介词、接续词。而主要的是形容词、动词、助词和名词相组成的,有时连名词也不用。”巴人《诗歌的音律》

因此,旧诗节奏的划分比较明显。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王维《山居秋暝》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新诗的几何学限度是言语之自然律。诗是侧重于歌颂和朗诵的。”巴人《诗歌的音律》由于现代语言的大众性,渗入了一定的助词和副词等缀词,使得新诗的节奏的划分有异于旧诗。

新诗的节奏因以“音尺”(闻一多)为尺度,分一字尺,二字尺,三字尺等。

孩子们/惊喜着/他的/脸色

他也/惊望着/炭火的/红光

这里每行都可以分为四个音尺,每行有两个“三字尺”和两个“二字尺”,音尺的排列的次序是不规则的,但是每行都有两个“三字尺”和两个“二字尺”的总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绣出/几瓣/桃花;

在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

漂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

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闻一多>

这首诗每一行都是由三个“二字尺”和一个“三字尺”构成的,因而每行的字数也是一样多。

节奏的长短决定着诗歌感情抒发的强弱舒缓。

二、旋律

现代格律诗是旋律是思想感情的有组织有节奏的和谐流动,它要求诗歌有回环往复的音乐美。

在音乐组成诸要素中,旋律(曲调)是最重要是组成部分。因为它是表达乐思最灵巧的手段之一,即使在没有伴奏及歌词的情况下,它也能独立存在。音乐的旋律是一种情绪的发展,噶目前的自然流淌。旋律的形式是综合了节拍、节奏、调式、力度、速度、音阶、乐律等而形成的。

在现代格律诗中,旋律也是综合而来的。它综合了内在的情绪(情感的粒度和速度,感情的调式)和外在的韵律(节奏、音韵等),是推动诗情抒发的动力,与诗的情绪、节奏紧密相连。

郭小川就举过一个非常恰当的例子来解释诗的旋律。

听那边,练兵场,杀声响亮,

看他们,斗志昂,为剿匪练兵忙。

急得我,如同烈火燃胸膛。

杀豺狼,讨兵债,日盼月想,

披星戴月,满怀深仇,磨刀擦枪,

风雪里,峻岭上,狼窝虎穴我敢闯。

为什么偏要留我守村庄?

马上去找参谋长,

再把心头的话儿讲,

坚决要求上战场,

誓把顽匪消灭光!

——京剧《智取威虎山》唱段

这段唱词,是小常宝在战斗出发前的紧急情况下唱的,因此,急促有力,充满战斗气氛。这种推动感情短节奏发展的的动力便是旋律。短句密韵突出表现了急促的旋律,与唱词内容(感情的律动)紧密配合,体现了旋律在现代格律中的作用。

长江流,

黄河流,

滔滔岁月无尽头,

天下多少兴亡事,

莽莽我神州。

情悠悠,

思悠悠,

炎黄子孙志未酬,

中华自有雄魄在,

江河万古流。

——苏叔阳《江河万古流》

长短句家密韵,抑扬顿挫,使得旋律若滚滚东流的江水,成分展示了作者情感的律动。

台湾音乐工作者侯得健先生的《龙的传人续篇》的旋律低沉、舒缓。

你看那太阳它日日夜夜;

再看那花儿们岁岁年年;

多少人多少年唱一首歌;

我现在唱它到永永远远;

太阳下山,明朝依旧爬上来;

花儿谢了,明年还是一样的开;

诗歌的音乐性主要取决于饿走、旋律、韵律。

三、韵律

诗歌需要押韵,这已是大家所公认而没有争议的了。现代格律诗尤其重视音韵。但是,现代汉语应按照哪些规则来押韵?古代为了创作的需要,编撰有韵书,例如《广韵》、《集韵》等。《切韵》的作者陆法言说:“欲广文路,自可清浊皆通;若赏知音,须轻重有异。”又说:“凡有文藻,即须明音韵。”可见古人是极推重声韵的。刘半农先生在《我之文学改良观》中也提议“破坏旧韵,建设新韵”。现代汉语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已形成了自己完整的一套音韵系统。现在的诗歌、曲艺、戏曲主要是依据普通话“十三辙”韵部的标准来押韵的,并且平仄不限。

1、中东韵部

2、江阳韵部

3、人辰韵部

4、言前韵部

5、由求韵部

6、遥迢韵部、

7、灰堆韵部

8、怀来韵部

9、姑苏韵部

写现代诗歌的书篇六
《现代诗歌的阅读与写作课件》

写现代诗歌的书篇七
《现代诗歌》

现代诗歌,或称现代诗、新诗,通常也包括翻译的现当代外国诗歌。

从单纯、片面强调政治思想教育,拓展到强化审美、丰富情感、彰显人性等多向度多层面的人文精神育化。有文章指出,新选入的课文,突出了以下几个特点:时代性更强(如流沙河的《理想》)、贴近学生生活(如王家新的《在山的那边》)、反映了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突出了对学生爱国主义和高尚品德的教育(如光未然的《黄河颂》、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应该说,这种评价基本上概括了现代教科书的某些特点和变化,也肯定了教科书在过去基础上的改良。

应该以一种怎样的语文教育观,以一种怎样的现代诗歌教育立场,对现行教科书的现代诗歌部分进行价值考量呢?我以为,还是应从语言和文学这两个关键词出发。现代诗歌首先是一种语言艺术,现代诗歌教育必然要以语言文学的审美教育为主体,兼具情感教育、人性教育、品格教育之功能。林语堂说:“中国的诗歌既有广泛性,又有深刻性,而且特别重‘意’尚‘神’,这相当于一种宗教情绪,对于移情陶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同样适用于现代诗歌和现代诗歌教育,教科书要让人体悟诗歌的精神价值,可以观照生命、张扬人性、折射灵魂。教科书中现代诗歌的编选标准及价值评估,应立足于诗歌的审美立场和艺术规律。 具体到初中现代诗歌教学,教科书要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和基础,给他们提供作品,使他们初步认识现代诗歌这一文学门类,感受诗歌的意境和意象,培养艺术想象力,育化自由的性情与品格,达到对诗性思维和诗歌语言的领悟,提高诗歌审美鉴赏能力。现实地说,对初中生进行现代诗歌教育首先应该从直观材料出发,从阅读诗歌作品出发,让他们从生命中自觉和醒悟,使他们能够直接领略到诗歌的美,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进行深化的诗歌教育。这就要求诗歌的选材要接近学生的认识能力。什么样的诗既能体现现代诗歌的审美价值,又符合中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趣味,现行教科书中的现代诗歌是否具备这些特点,这才是最值得关注的问题。

在明确尺度的基础上,就可以进一步对现行教科书中的现代诗歌进行价值考量和判定。可以肯定,现行教科书中的现代诗歌已具有多方面的价值。

1.基本遵循了诗歌的审美要求

现行教科书中的部分诗歌满足了上述价值需求,它们从诗性思维出发,运用有别于一般散文的诗歌语言,呈现了现代诗歌的美感和价值。像《秋天》(何其芳)、《星星变奏曲》(江河)、《我爱这土地》(艾青)、《乡愁》(余光中)、《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舒婷)、《我用残损的手掌》(戴望舒)、《黑人谈河流》(休斯)等,语言及结构上具有现代诗歌特有的构成方式和韵味,有比较鲜明的诗歌意象,可以调动人们的想象力,容易让人从现实的空间进入诗意的空间,到达诗歌的审美之境。同时,这些诗歌也比较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质、情感诉求和中学现代诗歌教学要求。编选这些诗作,无疑会对培育学生的审美品格和审美能力产生较大的作用。

2.内容和形式相对丰富

现行教科书中诗歌取材相对丰富,从形式或体裁上让学生直观地初步认识诗歌这一门类。从排列形式上看,这些诗歌有的是分行及韵律体,有的是散文诗体;从来源上看,有的是国内创作的新诗,有的是翻译的外国诗。如教科书将泰戈尔的散文诗《金色花》安排在《诗两首》之下,提供了分行诗歌之外的另一种诗体概念。传统诗歌的一个主要特征是韵律,教科书中诸多的分行诗歌,呈现出现代诗歌强调意境而可以无韵的特征。教科书还采用某些主题来划分这些诗歌,如言志、季节、科学、咏物、爱国、动物等,这样的归类是否合理,则另当别论。

3.体例完整和较具针对性

教科书除了课文主体,课后还设置了“研讨和练习”,其作用应该是启发和帮助学生进入诗歌,建立欣赏诗歌的思维路径,以至把握诗歌的构成规律。一部分练习中的问题确实可以

起到将学生引入诗歌内部的作用。如《乡愁》中的研讨与练习,先后提出几个问题,分别是:

1.思考“乡愁”的含义;2.说说诗人所抒写的“乡愁”是怎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一步步加深、升华的;3.与席慕蓉的同题诗比较。还有《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课后练习,要求仿照课文,在原诗句后添加一句诗,使它们尽可能与原诗和谐一致。这些问题既有助于对诗歌精神作整体性的观照和把握,也有助于对诗歌语言的学习与领悟,不但拓宽了阅读面,而且加深了对课文的领悟理解。“仿写”更是一个通过还原诗歌创作过程来把握诗歌构成方式的好方法。这些方式既符合一般的教育教学法则与规律,也符合诗歌内在的审美规律。

客观地说,在目前整个文化体系忽视现代诗歌,使诗歌边缘化的情况下,教科书能够以相当大的篇幅编选现代诗歌,收入一定数量优秀诗人的代表性作品,对现代诗歌的普及功不可没,对未来现代诗歌的发展也将产生重要影响。

4.诗歌审美的缺席

教科书选诗过分强调诗歌的思想意义和德育功能,忽视了诗歌特有的艺术形式和审美价值。这也是整体审美教育思想的缺失。闻一多强调“诗的艺术,诗的想象,诗的情感”,认为在诗的王国中,宁可多一点“贵族精神”,也万万不可提倡什么“平民风格”。诗歌始终是高贵的,诗歌教育也应是高贵的,这种高贵决定了对学生高贵心灵、气质和品格的培育。既然如此,教科书就应当摒弃实用主义的东西,重在培育学生的诗心,在编选中要立足美、立足体验和感悟、立足更高远的审美境界,将真正具有诗美价值的现代诗歌纳入其中。

1.学习目标和重点

学习目标是预期的学习结果,具有导学、导教、导测评的功能。学习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教学要围绕学习目标展开,所以目标设置极其重要。学习目标的设置适当与否是决定教学是否有效的前提条件。布卢姆曾指出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地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我们认为,每单元、每课都清晰地设置学习目标或学习重点能使师生达成共识。师生的注意力都共同指向目标,教学效率才能够大幅提高。目标设计既利于规范教师的教学,也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2.课前预习

大陆教材编写者不约而同地取消了过去曾有过的“预习提示”,而在实践中许多教师往往习惯让学生预习课文,为新课文的学习作准备。预习有利于学生初步理解课文,掌握课文学习重点,提高阅读效率和能力。教材中设置课前预习、预习提示等栏目,既能减轻教师的负担,又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3.插图

课文中的插图如果主题正确,画面生动有趣,就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增加课文的形象性、感染力,符合学生心理特点,为教学增色不少。单从经济角度考虑,自然会觉得插图增加成本,但从教育着眼,应该说是值得的。台湾版插图一律用彩色,非常醒目,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本课的插图而论,藻类荇菜的图片尤为有意思,现在绝大多数学生不知藻、荇为何物,自然无法体会到“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耳”的奇妙。补充这个插图能有效促进对文本的理解。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yaoleikaoshi/231634.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