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圣经

| 中西医执业医师 |

【www.guakaob.com--中西医执业医师】

一个人的圣经篇一
《【一个人的圣经】精华》

一个人的圣经

人的心灵亦如人的眼睛、所有的眼睛都在搜索世界、搜索世界的眼睛不怕光怪陆离,却怕空空一片。

一个人如果找不到友谊的落点、他可能对所有的人充满敌意。如果搜索不到真我的落点,他可能会怀疑整个世界。

生命中最大的悲剧,莫过于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坚持了不该坚持的、最大的痛苦也在于我们始终分不清、哪我们该放手、哪些该追逐。

------------------------------------------------------------------------------ B: 关于社会: 王子们都开始隐居、女人们看见的都是白马。

绅士无非是耐性很好的狼

------------------------------------------------------------------------------ 关于幸福:我一直在哭、一直在哭、哭我没有鞋穿、直到有一天、我看到有人没有脚。

【海伦】

------------------------------------------------------------------------------ H: 关于社交: 我们对每个人、不见得要他能明辨是非、公允正直才去爱他。

------------------------------------------------------------------------------ I: 关于思想: 人类的思想不是通过辩论就可以改变的

一切和我们个人欲望想符合的看来都是真理,其他的,就会使我们感到愤怒。

原来我一直想改变整个世界及其中每一个人、其实、唯一需要改变的、只是我自己内心的想法而已。

以自我为中心是我们人性中最大的缺陷

------------------------------------------------------------------------------ J: 关于困难: 困难只是在印证一个人伟大的程度-拿破仑

------------------------------------------------------------------------------ K: 关于奋斗: 要么征服、要么被征服(野性的呼唤)

只有奔跑、才会让自己的人生之旗高高飘扬。

一个本领超群的人,必须在一群劲敌之前,才能显出他不同凡响的身手。【莎士比亚】 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

L: 关于信念: 这个世界,没有人能够使你倒下,如果你自己的信念还站立

希望是半个生命、淡漠是半个死亡

站在山顶和站在山脚的两个人、虽然地位不同、但在对方眼里、同样渺小

世界上只有想不通的人、没有走不通的路

------------------------------------------------------------------------------ M: 关于生活: 人不一定要长的漂亮、但一定要活的漂亮。

只有善于舍弃的人才会欣赏到真正的美景、有些错过会诞生美丽、只要你的眼睛和心灵始终在寻找。

美、是人对世界对生命的一种态度。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迁就别人是一种美德、迁就自己是一种过错

一生的春色需要一生的装点

太感情化的人命运多坎坷、太理智化的人一生多寂寞

过多的专注使生命狭隘

你能在所有时候欺瞒某些人、也能在某些时候欺瞒所有人,却不能在所有时候欺瞒所有的人 ------------------------------------------------------------------------------ N: 关于泪水: 一个人通过泪水比通过望远镜看得更远【李小龙】

泪水太多、只会模糊了远方的风景

------------------------------------------------------------------------------ O: 关于事实: 能够接收既成事实、是克服随之而来任何不幸的第一步。

钟表:可以回到起点、却已不是昨天

任何的事实都不是靠经验来支持

在事实面前、我们的想象力越发达、后果就越不堪设想。

------------------------------------------------------------------------------ P: 关于今天: 明天不在夜的那边、谁期待谁就是罪人【北岛】

要活在今天、须死在昨天【李小龙】

------------------------------------------------------------------------------ R: 关于沉默: 善辩者寡言

当我沉默的时候、我感到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鲁迅】

不要同一个傻瓜争辩、否则别人会搞不清到底谁是傻瓜

S: 关于失败: 在把失败作为事实接受之前,没有人会真正地失败

没有失败、只有失败者

挫折就像一面破碎的镜子、你因为自己已经破碎、但镜子里的你还是完整的,而且增加了许多你的形象、挫折只能丰富你的人生。

------------------------------------------------------------------------------ T: 关于境界: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即使知道世界的末日、今天仍种我的苹果树

了解你的恐惧、才是真正觉醒的开始

君子不念旧恶

------------------------------------------------------------------------------ U: 关于命运: 我们从来不知道、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

逆流的鱼是天生的命运

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

------------------------------------------------------------------------------ W: 关于忧虑: 90%的忧虑都是多余的

混乱是产生忧虑的原因

痛苦本身对于感官的折磨要远小于对痛苦的预想。其实百分之九十的忧虑都不会发生的。 一颗将要爆炸的炸弹比一颗已经爆炸的炸弹要恐怖的多

一个人的圣经篇二
《一个人的圣经读后感》

均来自个人收藏,觉得不错,上传到文库,与大家分享!均来自个人收藏,觉得不错,上传到文库,与大家分享!文學與美學專題期中報告一個人的聖經讀後感資訊五B90902056王煜樟首先就這本書內容背景探討,此書主人公的背景設定在文化大革命時,及主人公之後得到自由中所接觸到的自由世界.就書中的描寫,文化大革命是一種極為極端之思想統治,對於那些忠信於文革(或者其實只是高壓思想統治下的執行者),革命思想是神聖的,是至高無上的,是不容冒犯的.革命的思想中心是美好,至少就以他們心中的烏托邦是這樣,是絕對的.對於持有異端思想者,是要遭到鏟除,是要被肅清的,寧可錯殺,不可放過,目的在製造一個完美無缺的思想主義社會.在那個時期,人們被鼓勵鬥爭,人們被灌輸一種黨為至上的意識,以黨之名,所行之事皆是正當且光榮的.當然,真正接受並了解這種思想且奉為規臬的人又有多少呢?在書中描述看來似乎也不佔絕大多數,但是事實是人們都是要順從的,權力即為暴力,在那時的人們無不被此種暴力所催殘,但是竟沒有人能夠真正的做出反擊.在此種體制真正形成之後,被此種制度所控制的人民也會覺得這是理所當然了,又有多少人能夠真正體會到自由呢.主人公恰是一個在此體制下還能夠了解自由的人.無疑的,他在思想上絕對是個當代主義的反叛者,他也是一個擅於思考的人,在當代我想他無疑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在社會體制的壓力及權力暴力下,他也只能在其中以一個遵行者的方式存活下來,甚至放棄了童年回憶及興趣,這在當時確是唯一的生存辦法.我認為任何一個聰明人在當代的生活方式也只能選擇跟主人公一樣的方式,就這一點來說,以我們現今社會體制來說,這是極度可悲且不可制信的,但這卻血淋淋的發生在對岸同胞的歷史中.主人公雖然在這種體制中存活了下來,但就我認為這也造就了他孤獨的性格,以至於遊處在社會邊緣中.我不禁想,難道在那時期的人們就這麼可悲嗎?不是尊從者極端體制活者,就是從體制中解放出來,但卻變成了一個不再單純,寂寞的社會邊緣人.即使在主人公往後得到自由,不僅僅是他的回憶,他的生活習慣,連同他的個性也被緊緊的禁錮在這時代巨變的影響下,無法擺脫.在主人公與人物交流方面,此書大部份是著墨在與女孩子的性史方面,初看此書時常有一個問題,為什麼主人公所遇到的女性,以現今的道德標準看來,是不為人所稱道的,是不被大眾所接受的,甚至有些是違法的.我想這是因為同類人會互相吸引吧,在主人公所遇過的女性中,都有一個共通的特質,她們是孤獨的,是無法決定自己人生的,

或者說是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她們在尋找,一個能夠讓自己停留且安定的港口,但是又知道不可能,於是在這塵世中不斷的漂流,藉由與男人最緊密的結合及最原始慾望的放縱來取的短暫的滿足.在那個年代,身為中國人,人與人之間是隔者一道面具,一個人可以有好幾副不同的面具,用以應對各種不一樣的人,各種危險的處境,然而我想,就只有透過這種性最原始的衝動,人與人才能得到所謂的交流吧,這種情形對於一個內心寂寞的人來說,無疑是一種暫時的止痛劑,也是唯一的止痛劑.在與主人公發生過關係交流的女孩子來說,應以林與馬格麗特是最有思想深度及學識的,但是她們都非常了解,孤獨的人永遠是孤獨的,她們是無法安定的,她們能選擇的,就是不斷的想辦法生存下去,即使她們是孤獨的.主人公也是屬於這種人,他擁有自己的聲音,但是他知道自己的渺小,他知道自己在這世界中的定位,他是蟲,是沙,是微不足道的,但是他也有屬於自己的聲音,他也想發聲,他不想改變什麼,但他及力的掙扎,他在創造屬於自己的歷史,遵行他自己的主義,或者說他是沒有主義,他不想被框架束縛,他只想做他自己,僅管他知道這對這個世界並不會有任何的改變.就我對於這本書的寫作方式的感想,我覺得作者能以各種人稱變換來描寫同一個主人公,起初看時十分的不習慣,但是越到後來越感受到此種寫法的張力,有時像是主角,有時像是觀眾,讓人有一種變幻莫測的感覺.時空背景也是不斷的交插,有時是後來的自由時期,有時又是在描寫當初走過文革的那段艱辛時期.假如劇情是個物體,此種寫法好比讓我將那個物體旋轉,讓我從不同的角度去觀賞它,對於它的感覺也就不唯一,更多面.最後我想說的是,一個人的聖經到底為何物,我認為是主人公的生活經驗,他活者的中心思想,就是為我,為自己而活,雖然有時生活方式並不是自己所能決定,但是的的確確是為了自己而活,聖經的感覺像是一種神聖不可侵犯的定律,鐵則,一部智慧的結晶,我認為這恰說明了主人公極力在亂世中討生存的生存之道,唯我但卻渺小.我認為這本書的主旨也可以說是沒有主旨,主人公就好比是作者的寫照,他只是想要寫作罷了,如此而已.均来自个人收藏,觉得不错,上传到文库,与大家分享!均来自个人收藏,觉得不错,上传到文库,与大家分享!

一个人的圣经篇三
《一个人的圣经2》

一个人的圣经2

——捡拾起一些不起眼的细节

我的电脑,在一个学期内出现了两次故障。我感到揪心,我在自责中,我先了我的疏忽。电压的不稳定,固然是一种客观因素。我也是及时关闭电脑,做着似乎没有违规的操作。

因为我使用的电源,关乎他人的电脑,我是不能随时关掉的。这就是我电脑一再受到伤害的原因,我明白了怎么办?难道让这种尴尬的事情出现第三次。我大声的说出了我的苦恼,同事帮我想办法,就是拔掉电源线。

我这样做了,我的电脑的安全性上升了一个档次。这是一个我曾经使用过的一种保护电脑的方法,我竟然在使用电脑很长时间以后,把它给忽略了。我一直自卑自己在信息技术方面的落伍,却不知道自己不是出现在技术层面上的失误,而是一种细节的疏忽。疏忽了对于这个细节的思考,疏忽了对于类似问题的反省。

有时,有些细节,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别人没法代替。写博,就是让一个朋友帮着关注我自己。有时我们是一个孤独的舞者,所以要学会为在孤独的舞蹈喝彩。有时还需要认识自己的不足,学会关注并能扬长避短。

一个人的圣经篇四
《一个人的圣经1 Word 文档 (3)》

一个人的圣经1

——在伤感中找到自己隐形的翅膀

岁月留给我的,如同我的满头白发一样有太多的伤感。这是世俗

的我,对于自己的评价。我厌倦了这种评价,我开始学佛,在佛经的

大文化境界中,开始解读我的今天过去和未来。我走入了一个属于我,

属于未来最真实的一个世界。我想,今天包括我在内很少有人认可这

个世界的建设和发展,但是未来的自己和众人更多的认可的是这个佛

学世界的我。

这个佛学世界的我的担当责任,摆脱了世俗的蝇营狗苟。因为我

太累了,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单位上,我看着别人的颜色行事考虑问

题。对于别人和自己都没有太多的意义,实际上的梦幻泡影。我活着

如同一团清气,如同一个影子。即使有人让我说说我自己,我都不知

如何说起,因为我真的是无影像的。

在佛学过程中,我认真的写了一篇关于自己或者同事的一篇教育

短文,叙述了一个教育故事,我觉得是一种成就。我设计好了一份复

习题或者一份学习方案,我觉得是一种成就。我选择了一种让学生认

可的教育方式方法和内容,我觉得是一种成就。也许我的这些成就, 在众人眼里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我不觉得自己没有努力。因为我努力

过,我用尽了我的心血。如同海伦,写下并认识了“水”这个字,就

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

蒲松龄在写《聊斋志异》中,需要一种自信;太史公在编写《史

记》中找到一种生命延续的意义;佛陀在舍弃王位的继承在苦修中找

到一种新生命的寄托。海伦在学习和感悟中,让自己几乎被世人摒弃的生命焕发出让世俗惊叹的光彩。因为他们在一种文化和行为中,找到了上天赋予自己的那双隐形的翅膀,并让这双翅膀不断的壮大,终于有一天让世人看到了生命化蛹成蝶的精彩!

一个人的圣经篇五
《论《一个人的圣经》的自审结构》

一个人的圣经篇六
《读《一个人的孤独》有感》

读《一个人的圣经》有感

孤独是可耻的,还是悲哀的?文字真有这么大的威力,文字就这么令人害怕?这些年我们行走在文字中,已经习惯了。有时也会一个转身向右看,看得热泪涟涟。花,总有花瓣飘零的时候。

他在和玛格丽特告别后拷问自己:你难道是一部读书的机器,受虚荣驱使,再突然耗费生命?我是否也要这样拷问自己。

那个时代毕竟远去。这四五十年来汉语书面词汇变化实在太大,我不知道这些词汇是从一个飞跃到另一个飞跃,还是从一个堕落跌落到另一个堕落。生息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是伟大的,生息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是猥琐的。不管伟大还是猥琐,都善于玩弄词汇。真正的生活沉淀在那些浅薄、虚伪、浮华、苍白、激进、前卫、有形、不知所云的词汇下面,是一堆平实、平庸、凌乱、无序、温软、沉淀、无形的印象。伟大喧嚣的时代和那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平民生活有多大的关系?一百年来,平民日常语言几乎看不出有多大变化。

无论在读《灵山》还是在读《一个人的圣经》的时候,看到的都是浮华、虚伪、激进、前卫的激流下面那种平静散淡的文字。作家用这些有点老派的文字来表现那样一个喧嚣的、声嘶力竭的暴力年代,让单调、乏味、生硬,豪迈的生活和强烈的光线在这样的文字和篇章中变得柔和、细腻、暗淡、伤感。废墟是美的,荒原是美的,丑陋也是美的,荒诞的事件也是美的。这些都在不经意的回忆中随手完成,似乎没有雕琢,没有修饰,就是意识流淌的原本样子。

低声呓语是温情的意境,他用这样意境来衬托那样的疯狂时代。一个人,一个个体面对一个“英雄”加“动力”社会还能怎么样?在摧枯拉朽的革命狂飙到来时候还能怎么样?整个一个“农民革命”的背景。

《一个人的圣经》里的孤独感比《灵山》中要强烈得多。这是一个回顾,是对已经过去的现实和记忆中抹不掉的印象回顾。这些记忆和印象已经像火印一样烙在作家的心灵深处。《一个人的圣经》是1989年之后的作品,祖国对于作家来说已经变成了远在天边的地方。童年,青年也变成了零散的记忆碎片失落在远方,他要追回这些记忆,把这些记忆拼贴起来,这些记忆里有他的青春,不可再来一遍的青春,他想找回自己真实的影子,哪怕这个影子是被割裂的。

绝望不在此时此刻,而在当初,明明知道丢失却无力抓住。 人是什么?人会撒谎,人不如动物诚实。他这么认为。他在第24章中又忍不住写他对文学的看法,我跳过这一章,其实我已经看到了,也看过了,这一章的最后一段就是这部小说封底印着的那段话。这是文学家的天真和无能。政治家谎言和暴力登上政坛,一个政权,一种社会制度,一种文化,直至创造一段历史,涂改一段历史。政治、镇压、刺杀、政变、战争„„一切手段都是合理的,成者为王,败者寇。

没有残酷的不人道的生活,没有倍感痛苦的人生,就没有沉重的文学。文学是心灵生出来的艺术,诚实地把这一切诉诸文字是一个作家的权利,这个权利是至高无上的。

他说他烧掉了所有的文稿和日记,我不知道他在那个年代能写出什么样的文字,写出什么样的日记。可惜的或许是他初恋的文字和最初和女性缠绵的文字,别的可能没有什么。

在文学的路上行走,且行且感,孤独也乐。

一个人的圣经篇七
《刘再复.从卡夫卡到高行健》

从卡夫卡到高行健——高行健醒观美学论述提纲一九九九年,高行健的长篇小说《一个人的圣经》即将由台湾联经出版社出版的时候,我作了一篇“跋”。通读全书清样后发现这部小说很有诗意。很奇怪,这部长篇小说与《灵山》那种精神上的逍遥不同,触及的是文化大革命时代的现实的根本,那种现实是魔鬼般的狂乱与黑暗,怎麼能写得这样美?另一点让我感到意外的是,和以往描写文化大革命的所谓“伤痕文学”完全不同,它没有谴责,没有控诉,没有愤怒,没有持不同政见的情结,却极其深刻地呈现出那个时代的现实与人的困境。我还发现,高行健这部长篇小说,其诗意既不是出於义愤,也不是来自对现实的悲情,而是来自作者冷静的观省,这是一种罕见的态度。作者毫不迴避现实,却又从现实抽离出来,然后高高地对现实冷眼观照。从那时候起,我获得这样的一种认识:高行健作品中的诗意不同於莎士比亚(人文激情),也远离歌德(浪漫激情),而是出於卡夫卡——卡夫卡的荒诞意识。唯有卡夫卡,才是高行健的出发点。卡夫卡是个扭转文学乾坤的巨人。他的创作,告别了以抒情、浪漫、写实的文学时代,开创了以荒诞為基调的文学时代。他笔下的人,不是悲剧的主角,而是荒诞的存在。用悲剧论无法解释《变形记》、《审判》、《城堡》中的主人公,只有用存在论才能阐释这些存在主体。卡夫卡开拓的荒诞意识,发现人在现代社会中被消灭,发现人变成非人、变成“甲虫”,发现人创造了剥夺自身、奴役自身的概念、主义、工具、牢房,还发现人莫名其妙到处受审判、受追踪。一个生命个体好好的,什麼坏事也没有做,却无端地到处被拷问,為天地人所不容。而现实世界又恰如那个若有若无的城堡,说有,却进不去出不来;说没有,它又时时刻刻纠缠你。卡夫卡用冷眼观察他的主人公,在社会上、家庭中都没有出路的生命体。他很了不起,在纳粹及其製造的奥斯威辛集中营出现之前就意识到现代人的这种困境。卡夫卡冷静地观看世界,他意识到这个世界的本质是“无”:无价值,无意义,无处安生,无处安神,无处可以安放自己的身体与心灵。高行健从《车站》、《彼岸》开始,就写这个世界的荒诞。车站早就取消了,可是乘客们还在车站焦急地等待车子的到来,还在為车子的正点、晚点而争吵,全然活在幻觉中。这不是“有”的毁灭(悲剧),而是“无”——什麼也没有的荒谬。那个可望而不可即的「彼岸」,也如卡夫卡的“城堡”,只是一种幻象,它让所有的人都殫思竭虑地去追

逐,又让所有的人瘫倒在“失语”的此岸。高行健的《一个人的圣经》不同於萧洛霍夫(Mikhail Sholokhov)的《一个人的遭遇》,也不同於帕斯捷尔纳克(Boris Pasternak)的《齐瓦哥医生》,其不同的关键是它没有这两者的悲情,它从悲剧的情怀中抽身,用冷眼观看现实世界。高行健从卡夫卡的现代意识出发,又不重复卡夫卡,他继续往前走。而最根本的突破,便是从“外”走向“内”,即从外部世界走进内部自我世界。高行健与卡夫卡一样,均有一双冷观的眼睛,但高行健不仅用这双眼睛“观世界”,而且用这双眼睛“观自在”(即观自我),既看到世界的荒诞,又看到自我的混沌。换句话说,是既把荒诞看作现实的属性,也视為主体的属性。《一个人的圣经》中的主人公就是一个荒诞而混沌的生命。他在大革命浪潮打击下丧魂失魄,充满恐惧,其人性脆弱到极点,却又要带上革命面具扮演造反英雄,甚至还要率领另一群人去充当“弄潮儿”。结果变成一隻“披着狼皮的羊”,一个形神分裂的“跳樑小丑”。他本来是一个与革命毫不相干的“局外人”,偏偏扮演一个投身革命的“局内人”,结果除了一片混沌、分裂、破碎、荒唐之外,什麼也不是。在《一个人的圣经》中,没有泛泛的激情,却有作家当下的準确的感受。高行健后期的戏剧作品,如《生死界》、《对话与反詰》、《夜游神》、《週末四重奏》、《叩问死亡》,都是“观自在”的精美作品。一个人的内心状态,尤其是一个人的混沌内心状态,是肉眼看不见的,也是最难以捕捉的,但高行健却把这种不可视的东西变為可视的东西,把看不见的内心状态呈现於舞台,创造了世界戏剧史上未曾有过的状态戏。这正是他“观自在”的一种结果,一种了不起的成就。高行健的“观自在”,得益於禪的啟迪。禪宗的“明心见性”,其要点是开掘“自性”(《六祖坛经》:“万法从自性生。”)。高行健在禪的啟发下观省生命本身。这种观省不是思辨,不是分析,不是诉诸逻辑,而是通过对生命个体脆弱性的揭示来肯定个体生命的价值,也就是说,他是通过对个体生命之脆弱与混沌的清醒意识来肯定个体生命的价值,肯定人性弱点的合理性,从而给予生命最大的宽容。二十世纪弥漫救世主情怀,百年中的一代代救世主、审判者、正义的化身、人民的代言人,他们声言要救治世界,却从不正视自身的弱点,也从不反省那个无限膨胀的自我。高行健一再批评尼采,正是批评自我的膨胀。尼采一面宣布上帝的终结,一面则在实际上宣布自我的创世纪,把自我膨胀為重建世界的超人

。十九世纪下半叶和二十世纪初,在德语写作群里出现两个精神奇才:一个是尼采,一个是卡夫卡,这就形成了对人的认识的两极,一种把人夸大為新的上帝,一种则发现人的极端脆弱。高行健与卡夫卡相通,他确认人性的脆弱。他笔下的人,既经不起压力,也经不起诱惑;既经不起潮流与风气的挟持,也经不起孤独的空寂。呈现这种脆弱,便抓住了人性的真实。高行健的醒观美学,正是对这种真实十分贴切的把握,因此,醒观美学不同於思辨哲学,而是现代生命哲学。高行健从现实中抽离出来进行观省的态度,也得益於禪宗。摆脱宗教形态的禪,為把握当下的生命本真提供了可能,高行健紧紧抓住这种可能。在他眼中,禪不仅是一种立身行為的态度,更是一种审美。禪只观察,不作判断,特别是不作政治是非与道德善恶判断。表现在作品中,便是只作描述,只作呈现,不作价值结论。作家仅仅是见证者、观察者,不充当审判官、裁判者的角色。禪宗的“不二法门”(《六祖坛经》:“善恶虽殊,本性无二。”),对於高行健来说,就是不作是非、善恶、真假、高低、内外等世俗判断和理性判断,只作美丑判断。我曾说,没有禪宗,就没有《红楼梦》,而《红楼梦》正是一个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真无假、无因无果的艺术大自在。现在我还可以说,没有禪宗,就没有高行健,他也是一个没有敌我分别、善恶分别、内外分别的艺术大自在。高行健写了一本书名叫《另一种美学》,所谓另一种美学,就是对人生、对艺术採取一种观省态度。这是高行健首创的独特的审美经验和独特美学。所谓“无善无恶”,不是说没有恶,而是说作家对恶有一种超越、一种清明的意识。在高行健的作品中,他充分看到、估计到人性恶,知道这恶便是地狱,又知道无法改变人性恶。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只是对恶觉悟与否、超越与否。所谓超越,便是意识到人性之恶无所不在,人自身具有恶的无限可能性,并且总是处於双重的荒诞之中(现实社会的荒诞与作為主体的人的荒诞)。有了这意识,就有了对自身的把握,也就是“觉悟”。“无善无恶”,乃跳出善恶的判断而以此意识进行自我观照。高行健的写作,便呼唤这种意识。说他人是自我的地狱,这种意识是本能的,无须太多呼唤;说自我也是地狱,说地狱就在身内则不容易正视,这意识必须去唤起。高行健的“逃亡”,不仅是从外部的恶中逃亡,也强调从内部的恶中逃亡。他的剧作《逃亡》告诉人们一个哲学道理,人最难逃脱的是自我的地狱。但有了这种意识和醒观眼睛,人或许可以避免葬身

於自我地狱的黑暗中而获得“自救”。高行健的悲天悯人,突出地表现為对人的内荒诞的悲悯与提醒。“观自在”是对内生命的把握。而这种把握的关键就在於从主体内部抽出一隻中性的反观自身的眼睛。关於这一点,我曾在以前的文章中提过,必须特别注意高行健发现的主体三重性。高行健发现全世界的语言都是“你”、“我”、“他”三个人称,於是,他确认主体拥有三个坐标,而不是通常认為的二重性两个坐标。佛洛伊德也曾把主体分解為本我、自我、超我,也是三坐标,但这是静态的精神分析,难以把握。而高行健认為语言的三个人称“你”、“我”、“他”却是人的意识的起点,有了这三个坐标,意识才得以实现。这是一个重要的发现。这三个坐标进而确认了主体的三重性以及主体内在的互动,也即人称转移,这种主体间性(或称為主体际性),即主体内部的三坐标可以进行对话。而这种对话其实是“假对话”,也就是说,是主体在自我内部世界中变换位置的独白。高行健又从三重内在主体中抽出一个“他”,这个“他”,是从“他”的角度再观省,对“你”、“我”再进行审视,从而以一双冷眼作审美判断者,不只是观看外部世界,也观看内部世界。以往的主体性理论,虽也注意到主体间性,但一般只注意到外部主体间性(外部主体关係),包括哈贝玛斯(Juergen Habermas)的交往理论,也是外部主体间性理论。而高行健却把主体间性投向生命内部,在灵魂、情感处展示一种极為复杂的主体关係构架和极為复杂的语言构架,创造出小说与戏剧的新文体。《灵山》便是内部主体间性的最集中的艺术呈现。这种以人称代替人物之格局,从理论上表述,便是以内部主体间性代替外部主体间性。以上所说的只是高行健审美经验的一小部分。严格地说,东方文学界对高行健的研究还没有开始,我所写的有关高行健的文章,也只是阅读心得。我相信,再过一段时间,一定会有许多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读者和学者进入高行健的“灵山”,并会发现那是一片非常精彩、值得不断开掘的世界。(原载《明报月刊》二○○五年九月号)

一个人的圣经篇八
《有欲无爱的困惑》

有欲无爱的困惑——《灵山》和《一个人的圣

经》

诺奖作家高行建(1940-)的长篇小说《灵山》(1990)和《一个人的圣经》(1999),是风格、内容截然不同的两部作品,但在描写男女关系上,却可以互相参照。两部作品的男主人公,即《灵山》中的“我”和“你”及《一个人的圣经》中的“你”和“他”,基本上是同一个人,至少在对待女性的态度上完全一致。两个男主人公都与多名女性发生性关系,但惧怕对任何女性产生真爱,于是陷入有欲无爱的困境。小说中的一些描写,反映了很多现代男人的生存状态。

这两部小说中的一系列女人,都没有完整形象。当然,作者早就指出,刻画人物性格的小说已经过时。不过,这些女人没有完整形象,主要因为她们在男主人公的生活中都没起任何重要作用。那一个个女人,如走马灯一样,轮番在男主人公的生活中出现。她们或声称爱他,或只是喜欢,都在和他结识不久后就情不自禁地主动献身。但是,她们和他的关系,最终也基本限于短暂而肤浅的肉体关系。只不过,那些女人大多数都曾遭到强暴或被粗暴泄欲。比起那些拿女人当泄欲工具的粗暴男人,男主人公要来得格外温柔、体贴,并着实能让那些女人在肉体上享受一番。

那些女人也都没有个性特点,只有相貌、身材的不同。这说明,男主人公并没把她们每个人当作区别于她人的个体看待。他和不同的女人做爱,似乎也没什么不同的感受。就像蜜蜂在不同的花朵上采蜜,他在不同女人身上都获得同样的性欲满足。可是,他同时又感到精神上极大的不满足。他也深知自己陷入有欲无爱的困境,并时常追问:什么是爱,到底有没有爱?

《一个人的圣经》讲的是男主人公在“文革”前和“文革”中的经历,在“文革”后当了作家那段的生活,以及他出国以后的某些经历;《灵山》讲的是男主

人公当作家被批判以后,到出国前的一段经历。把两部小说放在一起,我们可以看到,从“文革”前到出国后,男主人公先后至少和八名女性发生过关系。 在《一个人的圣经》中,和男主人公发生关系的第一个女人,是机关的同事林。那是在“文革”前,他刚从大学毕业不久。林是高干之女,又是有夫之妇。林先挑逗他,并“爱得灸热”,可他只“贪恋她姣美的身体”,即对她只有性欲并无爱意(91页)。他说因为自己受压抑,所以在女人身上放纵(87页)。不过,政治压抑与性的关系,并不是小说的主题。男主人公也没像王小波笔下同样受政治压抑的王二那样,在性爱中得到某种精神解放或升华。在《一个人的圣经》中,“受压抑”是造成男主人公有欲无爱的心理因素的原因之一。

男主人公和第二个女人发生关系,是在“文革”期间。在他那机关参加运动的一个中学女生潇潇突然半夜造访,并主动宽衣露体。他看到她身上的伤疤,但没问缘由。他和她做爱,但没彻底享用,怕她怀孕而影响到她的名誉——相似情节也出现在《灵山》里。“文革”结束时,他又与潇潇相遇。潇潇在农村插队期间,为了生存和出路,已变成了和很多男人睡觉的“婊子”。他不禁对她感到一丝歉意。

“大串联”时,男主人公和一个名叫倩的女大学生在旅馆里有了一夜情,实际上也只是做爱,没有任何柔情蜜意。他下乡后,那女人成了他的妻子,但两人很快就吵翻分手。这之后,男主人公感到厌恶女人。先后有乡村美女毛妹和小镇美女、他的学生孙栗容招惹他,都遭拒绝。孙插队后也遭队长强暴,后沦为煤矿暗娼。

“文革”后,男主人公成为作家。一个崇拜他的读者,部队的十七岁女护士,成为他的情人。书中暗示,她曾被首长强暴过。男主人公出国时,还为离开那护

士而还感到痛苦,但很快就连她的名字都不记得了。可见,他对她也没有什么深厚的感情。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yaoleikaoshi/231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