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心的说说

| 公卫执业医师 |

【www.guakaob.com--公卫执业医师】

关于开心的说说篇一
《给你说说高兴的话》

给你说说高兴的话

我想写一点关于你的东西,说说一些我心里高兴的话。那天接你电话,你说,你在全县幼儿教师招考中列第十六名,我很高兴,这是最近几年你带给我的最好的消息。当时,我问你几时面试,你茫然地说,大概十多天后,然后你又说,这次不知道怎样。。。。。。最后你又问我怎么办。

说内心,我只是一介穷教师,面对当前的社会环境,我和你一样的茫然。我只能说你去找某某,再找某某。你知道我说这话时内心和你一样的着急和茫然啊!关于面试,我相信你一定能让评委给你一个好分数,但是,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道,常常是就差那么一小步。我不知你能否跨过去,我这几天焦急地等,我心里在算着,你如果面试不排在前四,对于你的人生就再也没有机会了。四号的天,你说现在就等体检了,你是最后的两名之一,谁不合格谁下!我的心又纠集起来,直到你说体检过关,我才缓过气来。

你是我的学生,还记得你读初一时,你和你弟弟都在我这班,当时你的长辈李老师把你放在我这班,我是极不情愿的收下了你,因为经验告诉我,这样的学生学习都不怎么好,更何况我们班还是一个差班。再后来,你的妈妈得了癌症去世,我看你带着孝帕来回跑动的累,你妈妈在上山的那天,我看你和弟弟跪在门前又哭又冷的瑟缩样子,好心酸的一幅画面啊。这以后的日子里,我都把你当女儿一样的看,不仅是我,连你师母都把你当女儿看。你大我女儿不多,所以,我常让她和你一起

玩。你是懂事的,还记得我在下课很累的时候,你就常在我背上轻轻的松捶。时间毕竟要流走,你也要长大,中考完后,一夜之间你就到了广州,为这事我去找你爸爸闹过,他也只是对我赔笑着说他已经尽力了。我接到你从广州打来的第一个电话就是:你生病了。你说你苦苦的在超市里加班,半年来积累了3千多元钱,必须回来治病,你说你在哪儿还要养活弟弟,因为他挣不了钱。

你回来了,但却骨瘦如材,15岁不到啊,你还是个孩子,看得我好心酸。我想到了让你读书,因为你的才艺天赋极好,又那么心善,所以,我决定让你读幼师,你听了我的话,这是你人生中最关键的一步,你迈对了。3年后,你毕业了,我的同学家里办了幼儿园,你又在哪里起早贪黑的加班,但工资却太低,后来你碾转到了别的幼儿园,待遇稍好一些。这期间,你恋爱了,你怕我知道,你拼命的瞒我,后来你师母告诉了我,你被我大骂一通。你是被我强行拆散的,但你最终还是听了我的话。再后来,又有人给你介绍,你到了我的家征询我的看法。那天,你师母拿了一百元钱给你,还对你说,初一谁先到我们家,我们都要发压岁钱的,实际上,我们是心疼你,把你看成我们的女儿一样,我看得出,你既高兴又感动,你说,你从小就被抱出寄养,面对你的家庭情况,我们不做你的父母谁又能做呢?

你终于成家了,丈夫是公职,不管怎样,我也放心了,丢开了一件事。这几年来,我总是打电话问你参加招考没,你也总是支吾着,后来,你干脆把电话换了卡,但我在生日和新年到来时,总会收到“注意多喝水,多加衣服”这类的祝福,我知道,这是你发的信息,我也懒得

逼问你了,你儿子也2岁多,你能承受生活的压力了。今年,你终于考上了,你说,我有多高兴,我只是一个平凡的老师,我平凡的教书,平凡的对待我的每一个学生。想起来,做教师是一个多么穷酸而又幸福的职业啊!写了这些,我也希望你能看到,好在今后你的幼教生涯中,真诚地对待你的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感到温暖而又幸福。

关于开心的说说篇二
《逗别人开心的心情说说:我用眼泪掩饰不舍》

关于开心的说说篇三
《单纯可爱的QQ说说大全:你有什么不开心的事》

关于开心的说说篇四
《开心作文第2课——说说我的理想》

关于开心的说说篇五
《开心地“说” 轻松地“写”》

开心地“说” 轻松地“写”

作者:王 黎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0年第03期

“说说写写”这种训练形式,是苏教版语文教材在二年级下册中开始出现的,可以说是苏版教材独创的练习形式。本册练习中共设计了八个“口语交际”内容,其中安排三个“说说写写”内容。它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为中年级习作写话作铺垫、打伏笔,以使低段说话向中段写话顺利过渡。

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正确把握好“说说写写”这种教材的训练特点,进行有效教学呢?下面我结合自己教学《我爱吃的水果》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创设情境,“我要说”

《我爱吃的水果》是二年级下册练习6安排的说写训练。这次训练的要求是:从形状、颜色、味道几方面观察水果,说说它们的特点,并用几句话写下来。这是属于观察体验类的说写训练。

教学时,我遵循“说说写写”训练的“先说后写”的规律,结合低年级孩子的身心特点,从兴趣入手,创设一系列情境,激发兴致,让孩子们置身于“水果王国”之中,在特有的环境下学生人人张口想说、能说、会说。

托尔斯泰曾指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上课伊始,我就设计了“猜谜语”环节,要求学生根据谜面猜出生活中的水果。如:“身穿绿衣裳,肚里水汪汪,生的儿子多,个个黑脸庞”(西瓜)“小小红坛子,装满红饺子,吃掉红饺子,吐出白珠子”(桔子)……一个又一个水果谜语使孩子们兴趣昂然。他们仿佛置身于栩栩如生的水果大市场,这时的表达已成了一种需要。

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赞科夫曾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到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儿童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在孩子们兴趣盎然中,又领着他们来到,喜爱的卡通人物米老鼠“奇奇”的“水果超市”,模拟超市里的顾客真多,“奇奇”忙得不可开交,此时的“我来帮帮他”这一环节,一下子激发了孩子的热心助人的热情,怎么帮“奇奇”向顾客介绍推销水果呢?孩子们不约而同地叫卖开了,一个赛过一个;此时让他们参加应聘“奇奇水果超市”的水果推销员,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这时的“说”是一种本能的表达的需要,孩子们个个乐此不疲:有的在入境地观察研究水果;有的在与小伙伴积极地合作推敲语言;有的在练说自己的应聘词;有的在争执谁推销得最好……一个个场景中,看到的是孩子们跃跃欲试、争取表达的欲望。随着店长“奇奇”的一声“奇奇水果超市”招聘会开始,争先恐后的小手,有板有眼的介绍,栩栩如生的肢体动作,生动形象的语句……孩子们俨然把它当成了一次真正的招聘会了:应聘成功的,捧着聘书,乐呵呵地一副心满意足样;应聘失手的,又在修改应聘词了;那些因时间关

系没能参加应聘的,一脸的失望,以至于下课了还缠着店长“奇奇”要应聘。有效的情境创设,为“说”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大大激发了孩子们“说”的欲望。

二、授之以渔,达到“我会说”

二年级学生,说出自己喜爱的水果是什么样子并不是太难,但要从形状、颜色、味道等几方面来说好它们的特点,有点难度。如何让学生轻松地说好自己喜爱的水果呢?

在设计“水果超市”招聘水果推销员时,我采用了示范引领的方法。首先我积极申请第一个参加应聘,请孩子们当评委裁决我能否成功应聘?我从形状、颜色、味道等几方面精心准备我的应聘词,在应聘时,我拿着喜爱吃的水果,声情并茂地解说,在孩子们的热烈的掌声中我成功应聘。“奇奇”店长还发给我一张鲜红鲜红的聘书。孩子们好不羡慕,个个跃跃欲试,都想介绍自己爱吃的水果,更想第一个拿到聘书。这时,我不紧不慢地抛出“你们知道老师百分百应聘成功的秘诀吗?”孩子们想知道,更想成功,“快告诉我们”、“老师你快说呀”。此时我又故意卖一个关子,抛出“请大家认真想一想,老师刚才是怎么介绍我爱吃的水果的?你搞清楚了这个问题,你肯定就能拿到红红的聘书了”。把解决问题的皮球踢给学生,大家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了,前后左右,交头接耳,认真回忆、讨论老师是怎么介绍的?讨论过程中,孩子明白了要想拿到鲜红的聘书,就要跟老师一样从形状、颜色、味道、感受等几方面来描述自己喜爱的水果,描述时还可以像老师一样,用上生动的语言。在愉悦中交流提高,发展思维,发展语言的“授之以渔”的方法,使学生于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获得了介绍水果的方法。

三、巧妙转移,成为“我能写”

让二年级小学生直接写话,可能一下子会吓住他们,他们也可能不知从何处下手?这种为写而写的训练方式,可能过早地让他们对写话产生畏惧心理。因此,我牢记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话:“一切有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兴趣是一种内驱力,有了兴趣,才能把写话当作一种快乐、一种需要,就会满腔热情地去写。于是,在孩子们能顺利地从形状、颜色、味道等方面口述喜爱的水果时,又创设了“奇奇水果超市”的水果越卖越火,奇奇想把他的水果推向世界,店长“奇奇”想请同学们为店里的水果设计“水果名片”这一情境。在“我来设计”这一环节中,巧妙地把“要我写”转变为“我要写”,此时的学生已经把写话当成自己能否成为奇奇的设计师的一种需要,“换汤不换药”地达到了写的目的,处理的效果是事半功倍。

在评选“最佳设计师”时,孩子们拿出浑身解数,写写、说说、议议、改改,一个要赛过一个,有几个同学多次发言,写得是一次比一次好,于潜移默化中也渗透了“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这一道理。不少学生的水果名片图文并茂,不仅有洋洋洒洒的文字介绍,还有栩栩如生的水果图画。看着孩子们设计的名片,听着孩子们稚嫩的声音,由衷地感受到只要从趣入手、授之以渔,“先说后写”、“以说促写”,让每个孩子动脑、动口、动手,进行交流、合作,就能巧妙地把说、写水到渠成完美地结合起来,同时也必将会激起学生对写话的兴趣,为中年级的习作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于开心的说说篇六
《说说快乐 张泽伟》

说说快乐

杏岭实验学校 高二·1班 张泽伟

篮球是一项备受大众喜爱的体育运动之一,它具备了入门容易、所需用器械简单、占用场地小、参与人员大众化等优点。我与许多人一样,同是这项运动的爱好者。从中我得到过无尽的快乐和美好的回忆,这项运动能够让一个人的精神倍感舒畅和自由。

每当我放假休息时,都会约三五好友去球场上大汗淋漓一番。记得有一次放假,一如从前的与朋友去了球场。和正在那里的几个篮球爱好者们玩了起来。经过一段时间的热身。我们准备进行一场对抗赛,我和我的俩个朋友组成一支队伍与之对抗。比赛开始了,双方的拼抢异常激烈,以一记三分球首开僵局,好在我方队员实力处在对方上风,很快将比分反超。我作为队中的主力,突破上篮,急停跳投,防守封盖,组织进攻;一个人游走于进攻端如入无人之境,对方的防守对于进入兴奋状态的我来说已经毫无意义,此时的我完全沉浸在了个人表演的兴奋中,完全没有顾及两位队友的感受,一接到球就独自进攻,无持球状态下不住的向队友要球,对于其他两人的无奈及不满视之不理。比赛结束了,我们以大比分获得了胜利,其中由我得到的分占了一大半以上,当我喜悦于自己的突出表现时,我的一位朋友对我说:“以后我就不和你一起打球了。”说完他和另一个朋友起身走掉了。 顿时,我恍然大悟,我只是自私是享受个人从篮球运动中得到的快乐,没有将快乐共同与他人一齐分享,要知道,篮球是一项多人运动,真正的意义在于团队篮球给大家带来的幸福感,满足感。不是有

那么一句话吗:无兄弟,不篮球。

第二天,我早早的去找到我的那两位好朋友,向他们郑重的道了歉,并邀请他们下午一起去球场打球。那天下午,我们三个人浴血奋战,同仇敌忾。如果你在场,你会看到球不停地在我们手中转移,精妙的配合让每一个人都有出色的发挥,而我在每一次向队友传出球转化为一次精彩的进球后,倍感兴奋,那种与人分享的快乐与成就感让我更加热血沸腾。

我明白了篮球运动的真谛,同样从中也悟出人生中的一个哲理,与人分享能够让快乐扩大,分享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快乐至极的方法。

关于开心的说说篇七
《说_开心_与_关心_》

中国语文2009年第5期(总第332期)

说“开心”与“关心”

崔希亮*

提要 本文从现代汉语“开心”和“关心”的不对称现象出发,通过对“开”和“关”语义演变路

径进行历史的梳理和分析,观察“开心”和“关心”两个词汇形式的不同演变路径,探讨词汇化

过程中的认知动因和语法机制,从认知角度对“开心”和“关心”的不对称现象作出解释。

关键词 开心关心不对称认知解释

语言是认知的折射,我们可以通过语言来了解认知过程。认知的过程就是认识外部世界的过程,语言间接地反映了我们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如果我们把语言看作一个符号系统的话,符号的编码和解码就是我们了解语言如何运作的关键环节。编码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语言的静态编码,属于构词法范畴;一部分是语言的动态编码,属于句法范畴。我们现在讨论的“开心”与“关心”的问题主要是语言的静态编码问题。当然静态编码与动态编码不是毫无关系的两类编码系统,静态编码系统的形成往往有动态编码的动因。

语言符号的静态编码取决于我们如何认识外部世界。换句话说,语素在组合成词的过程中受到语言内在动因的影响,表现出规则的(对称的)一面;但是由于语言的发展变化不是事先规划好了的,所以有时会改变发展方向,表现出不规则(不对称)的一面。“开心”和“关心”就是一个例子。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开”、“关”、“心”都是常用词汇,也是学习者最早习得的几个。但是学习者对于它们的组合形式“开心”和“关心”却很难理解。“开心”是把心打开吗?“关心”是把心关上吗?类似的问题还有“开怀”和“关怀”。“开心”的“开”与“开门”的“开”一样吗?“关心”的“关”与“关门”的“关”一样吗?“开”和“关”在现代汉语中的很多组合中是对称的,例如:

开门~关门开窗~关窗开灯~关灯开仓~关仓开闸~关闸开张~关张

开车~*关车而“开心”与“关心”是不对称的,此外还有一些其他形式的不对称。例如:1.开腔~*关腔

开镰~*关镰

3.开口~*开嘴

5.开路~开道开枪~*关枪开锅~*关锅开眼~*开目开河~开江开眼~*关眼开题~*关题开会~*关会开玩笑~*关玩笑(有开无关)关照~*开照(有关无开)开起来~关起来(开和关的意义不对应)开茶馆~?开食堂(与同义词搭配时不对称)开饭~*开菜(同义词搭配中不能替换)2.关禁闭~*开禁闭关上~*开上4.开口~关口(名词)开矿~关矿开钱~*开币

在这些例子中“开”的意思是不一样的,有“开启”的意思,有“开辟”的意思,有“开始”的*本文曾在第16届国际中国语言学会(IACL-16)年会上宣读,在会上得到了很多同行的宝贵意见,《中国语文》的审稿专家和编辑同志也提出了很好的意见,谨致谢忱。

·语

意思,有“开办”的意思,有“解冻”的意思,有“沸腾”的意思,有“举行”的意思,有“启动并操作”的意思。“开”的反义词除了“关”之外还有其他一些词,例如:

开业~歇业开会~闭会开河~封河开口~合口花开~花落(谢)

“开心”和“关心”只是现代汉语平面上的一对有趣的例子。与“开/关”意义相关的不对称现象丁志丛(2006)列举了大量的例子,有些例子还是很有意思的。关于“开始”、“结束”意义词群的词义衍生和类推造词以及“开始”、“结束”意义词群的组合形态,前人有所涉及(周建民,2002;刘禀诚、陈海伦,2007)。本文只涉及“开/关”两个词汇形式,目的是为了找到“开心”和“关心”各自演化的轨迹。

“开/关”是两个在概念上相互依存的(conceptuallyinterdependent)语言形式,但是它们却有不同的发展路径和组合性格。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是一个历时发展的结果,它们聚集在一个平面上,而事实上“开”和“关”经历了不同的演化路径。我们想知道的是,在语义形成的过程中是什么触发了它们的发展方向?探究语言形式和意义背后的认知动因是认知语言学的目标。约定俗成的解释当然没有错,但这是一个省事的解释,因为有了这个挡箭牌就不去寻找语言之外的解释的话,我们也许会失去对我们的心智进行探索的机会。

1.“开”和“关”的历史语义演变

“开”(開)最初的意义是“启(啟)门”,泛化为“开启”,例如①:

(1)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周易·师》)

(2)诸城门吏,各入请龠,[开门]已,辄复上龠。(《墨子》卷十五)

(3)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孙子·九地》)

(4)天子乃献羔[开冰],先荐寝庙。(《吕氏春秋·仲春》)

(5)天子布德行惠,命有司发仓廪,赐贫穷,振乏绝,[开府库],出币帛,周天下,勉诸侯,聘名士,礼贤者。

(《礼记·月令》)

(6)昭襄王生十九年而立。立四年,初为田[开阡陌]。(《史记·秦始皇本纪》)

(7)故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荀子·富国》)

除了“开国、开门、开户、开冰、开府库、开阡陌、开源”之外,还有“开塞、开阖、开封、开路、开渎、开万物”。能够开启的东西必定具有封闭性,我们可以说“开”作为动词,它所搭配的名词性成分在语义属性上应该有共同特征[+封闭性],那么“开+NP”所映射的就应该是一个容器图式由封闭到打开的过程,NP作为开的对象而存在。但是在战国时期“开”已经有了引申用法,NP已经不再是具体的物理意义上的容器了。如:

(8)上[开公利]而塞私门,以致民力。(《商君书·壹言》)

(9)夫乐以[开山川之风]也,以耀德于广远也。(《国语·晋语》)

(10)虽竭精思,欲[开忠信],辅人主之治。(《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公利”、“山川之风”和“忠信”都是“门户”的隐喻形式。开启的对象除了门户关塞等具

②)体的具有封闭性的物象外,出现了抽象的、可触知性(palpability比较低的物象。“开”的对

象可以在“开”的后边,也可以在“开”的前边。例如:

(11)[开户]始出。(《吕氏春秋·孟春》)

(12)女子发笄者以数百,为[开凶门],以迎盆成适。(《晏子春秋·外篇上十一》)

(13)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除病瘦死丧忧患,其中[开口]而笑者,一月之中不过四五日而已

矣。(《庄子·盗跖》)

(14)荆庄王并国二十六,[开地]三千里。(《韩非子·有度》) ·

(15)[田野开辟],府仓实,民众殷。(《国语·越语下》)

(16)[天门开阖],能无雌乎?(《道德经》第十章)

有时“开”的对象NP并不出现,或以代词形式出现。例如:

(17)[NPΥ]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道德经》第二十七章)

(18)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庄子·杂篇·说剑第三十》)

“开”的意义由“启门”而“开启”,而“开辟”,而“开凿”、“开浚”,而“开解”,而表示“敞开”、“通达”的状态,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变化。“开”的结果状态可以是“开”自身所表达的开启状态,也可以是“通”、“明”、“悟”、“达”:

(19)是月也,司空命曰:“时雨将降,下水上腾,循行国邑,周视原野,修利堤防,道达沟渎,[开通]道路,

毋有障塞。”(《礼记·月令》)

(20)何[开而明]。(《楚辞·天问》)

(21)吾焉[开明]哉?惟圣人为可以[开明],它则苓。(《法言·问道》)

(22)愚生不[开达],初生未常闻,人不犯非法而有罪也。(东汉《太平经》卷六十七)

“开”由空间域进入时间域,可以表达时间的起点。这是“开始”义的端倪。例如:

(23)[开春]始雷,则蛰虫动矣。(《吕氏春秋·开春》)

(24)[开春]发岁兮,白日出之悠悠。(《楚辞·九章·思美人》)

“开通”、“开明”等几个例子应该属于Brinton&Traugott(2005)所说的次级并列形式(hypostasis),是词汇化过程中的现象,次级并列的结果就是形成动补结构的复合词。我认为它们已经开始了词汇化的过程,“开达”是次级并列形式,它们是动补复合词出现的先兆。“开始”的意义与过程有关,一个过程的开始部分叫做“开端”或者“开头”。过程与事件有关,要使一个事件开始就要“开创”、“开办”,于是“开”有了“创办”、“举行”的意义,有了“启动并操作”的意义。例如:

(25)维周公旦、太公望,[开嗣王业],建功于牧之野,终将葬,乃制谥。(《逸周书·谥法解》)

(26)大魏创业,诸王[开国],随时之宜,未有定制,非所以永为后法也。(《三国志·魏志·明帝纪》)

(27)征乐昌乐馆,[开筵]列壶觞。(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28)议者以为:潮荡祸殃,谓王潮除其祸患以[开基业]也。(北宋《旧五代史·僣伪列传》)

(29)后因私第[开宴席],召宾客,史宏肇、苏逢吉乘醉喧诟而罢。(北宋《旧五代史·列传四》)

(30)恁麽则一句迥然[开祖胄],三玄戈甲振丛林。(南宋《五灯会元》卷第十二)

(31)当今明主要大[开学校],选用贤良。(元·关汉卿《状元堂陈母教子》)

(32)我辈将假尔室[开会议]。(清《清代野记》)

(33)大哥,我们就此[开刀],先将他那个贱货剥下……(清《狄公案》第四十三回)

“开”本是一个表示“启门”动作的动词,后来演变为表示“启”的结果的状态动词,它们可以跟否定副词“未”、“不”共现,接受否定副词的修饰,或者独用(单独充当句子成分)表示状态,甚而跟“阴阳”、“柔刚”、“弛张”并用,或用在“之”字之后。例如:

(34)昔上古龙门[未开]。(《吕氏春秋·爱类》)

(35)地不刚则冻闭[不开]。(《吕氏春秋·贵信》)

(36)塞而[不开],则民浑;浑而不用,则力多。(《商君书·壹言》)

(37)入户奉扃,视瞻毋回;户[开]亦开,户阖亦阖;有后入者,阖而勿遂。(《礼记·曲礼上》)

(38)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礼记·学记》)

(39)变化无穷,各有所归,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驰或张。(《鬼谷子·捭阖》)

(40)百星之明,不如一月之光;[十牖之开],不如一户之明。(《淮南子·说林训》)·语

液体加热沸腾也是一种“开”的状态:

(41)假如一锅水坐在火上,[开]了时滚上滚下,毫无停止。(清《七侠五义》)

“开”与“心”共现最早见于下例中,“开”表示开启的状态:

(42)上古之人,皆[心开]目明耳洞,预知未然之事,深念未然,感动无情,卓然自异,未有不成之施。(东

汉《太平经》丁部五至十三)

(43)今生见是前行之事,益复改正易节,[开心]相留耳。(东汉《太平经》庚部之九)

“心”是可以作为容器看待的,在中国人看来,“心”为思之官也,一切思想感情都盛在这个容器之中。“心”也可以代表心智,心智既开,正如黑暗中得见灯火。这时的“心开”与高兴义的“开心”还不是一个意思。我们下文会考察“开心”的由来。

根据我们所看到的语言材料,总结起来看,“开”的语义演变路径大致如下:启门开启

开解

开释

开始

开办举行开辟开通开凿/开浚开悟开的状态液体受热沸腾

发动或操纵

“关”的情况怎么样呢?我们也来看看“关”的原始意义。先看几个例子:

(44)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周易·复》)

(45)收敛[关市山林泽梁]之利,以实官府。(《墨子·尚贤》)

(46)赐守边城[关塞]。(《墨子·号令》)

(47)伯玉曰:“瑗不得闻君之出,敢闻其入?”遂行,从[近关]出。(《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48)古之为[关]也,将以御暴;今之为[关]也,将以为暴。(《孟子·尽心下》)

“关”(關)的本义是门闩,是闭门之横木,又称“门关”③。如:“乙亥,臧孙斩鹿门之关以出奔邾。”(《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后来引申为“关口、关隘、关市、关梁、关塞”以及具体的“郊关、阳关、城关、武关”,正如今世尚存之“函谷关、雁门关、娘子关、居庸关、山海关”等,它们恰恰都是“开”的对象。与之共现的动词有“守、启、闭、叩、司、过、入、出”等,构成“守关、启关、闭关、叩关、司关、过关、入关、出关”等。“关”一直是一个名词性成分,它涉及一个封闭的物象,正是“开+NP”的NP中具有“容器”[+封闭性]的属性特征,所以才有了内外的区别,譬如“关内、关中、关外、关里”的用法,也才有“入关、出关”的用法。闭门之横木,它与闭门之竖木并称为关楗(即“关键”一词的前身),对于门户来说它是重要部位。人体可以转擐的重要部位叫做关节,机械可以操纵的重要部位叫做机关,这是由“关楗”的意义演变来的。由门闩的意义引申出关闭的意义,是什么时候开始变化的呢?文献无征,我们猜测大概跟“关闭”经常连用有关:

(49)张子辞楚王曰:“[天下关闭不通],未知见日也,愿王赐之觞。”(《战国策·楚策》)

(50)主人请宾饮食,宾顿若舍。宾如闻其家有轻子泊孙,必教亲彻馔退膳,不得饮食;[闭馆关舍],不得

顿宾。宾之执计,则必不往。(《论衡·知识篇》)

(51)出入由门,[关闭]当审;庶务在政,通塞应详。(《文心雕龙·书记》)

(52)[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盘正路。(唐·实叉难陀译《大方广佛华严经》) ·

(53)和尚欲觅阿谁消息,其城广阔万由旬,卒仓没人[关闭]得。(《敦煌变文集新书》)

(54)又行三里许,复有一城门,其门[关闭]。(北宋《太平广记·第三百八十五再生十一》)

“关”独用表示闭合意义的例子不多见:

(55)[城郭不关],邑无盗贼。(《淮南子·览冥训》)

(56)[不关城门],守埤者皆令下城静坐,街巷禁断行人。(唐《北齐书·列传第三十一》)

而“关”表示关涉的意思跟几个新的构式的出现有关,如“关于+NP”、“关乎+NP”、“NP+相关”、“所关+NP”、“非关+NP”等。我们且看例子:

(57)公孔亶回,圣相也,[而关于州部],何哉?(《韩非子·问田》)

(58)二君者驱于声词,眩乎辩说,不试于屯伯,[不关乎州部],故有失政亡国之患。(《韩非子·问田》)“关”由关口的意义引申出“交,通”的意义,因为关口是交通的必经之路,汉扬雄《太玄经》有“升降相关,大贞乃通”句,注文说:“关,交也。”由交通的意义引申出“经由”的意义,《汉书·董仲舒传》有“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关”字后边出现了“于、乎”这样的虚词,重新分析就开始了,“关”有了“关涉”的意义:

(59)圣君之法,未尝不[关盛衰]焉。(《法言·先知》)

(60)山川河海,八极九垓,莫不尽[关于帝君]而受事焉。(东汉《太平经》卷一百四十五)

(61)发白齿落,属乎形骸;至于眼耳,[关于神明],哪可便与人隔。(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

(62)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刘义庆《世说新语·巧艺》)

(63)欲穿明珠,多贯鱼目。可谓寿陵匍匐,非复邯郸之步;里丑捧心,[不关西施之颦]矣。(《文心雕

龙·杂文》)

(64)贵爵,则上重,故赏功爵任而邪[无所关]。(《韩非子·心度》)

(65)其法通乎人情,[关乎治理]也。(《韩非子·制分》)

(66)丞相与殷共相往反,其余诸贤[略无所关]。(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

“关盛衰”、“关于神明”、“无所关”与“通乎人情,关乎治理”中的“关”都是“关涉”的意义。下面的例子也同样可以看出“关”已经渐渐地由名词变为动词。

(67)冠虽敝,必加于首;履虽新,必[关于足]。(《史记·儒林列传》)

(68)故鸿丽深懿之言,[关于大]而不通于小。(东汉《论衡·自纪篇》)

(69)甘旨不经乎口,玄黄不过乎目,芬芳不历乎鼻,八音不[关乎耳]。(《抱朴子·内篇》)

(70)苔滑[非关雨],松鸣不假风。(唐·寒山诗)

(71)肠断[非关陇头水],泪下不为雍门琴。(李白《猛虎行》)

(72)军戎不在于职司,钱谷[非关于局分],苟陈异见,即类侵害。(北宋《旧五代史》卷四十七)

(73)得失在于人,何[关于动静]?(南宋《五灯会元》卷第十)

以上七个例子中的“关”已经可以确认为动词,因为它们全部都是对举的句子,有动词互见:“加于首”与“关于足”互见,“关于大”和“通于小”互见,“经乎口”、“过乎目”、“历乎鼻”、“关乎耳”互见,“关雨”和“假风”互见,等等。

我们在这里讨论了两个问题:其一,表示关闭意义的动词是如何产生的?其二,“关”由一个表示关隘意义的名词是如何变为一个表示关涉意义的动词的?关于第一个问题我们没有过多地讨论,名词变为动词在汉语词汇发展史中并不鲜见,如“盖”、“由”、“令”、“塞”、“理”、“节”、“结”、“言”、“歌”、“舞”、“流”、“印”、“约”等,都是由名词变为动词的好例子,因此从机制上看,用来闭门用的“关”发展为关隘的意义,再发展为动词关闭的意义,应该不是很难理解的事情。第二个问题涉及语法类的变化。我们看到,下面三个构式的出现说明“关”的句法地位已经发生了变化,它不再是名词,我们可以认为这里的“关”已经是动词性的。·语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yaoleikaoshi/244487.html

    【关于开心的说说】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