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音乐的话

| 公卫执业医师 |

【www.guakaob.com--公卫执业医师】

关于音乐的话篇一
《关于音乐的常用句子》

关于音乐的常用句子

据360教育集团介绍:

谈论音乐常用的句子:

Do you often go to concerts? 你经常去听音乐会吗?

We went to a concert last night to hear the symphony orchestra. 我们昨天晚上去参加音乐会了,听了交响队的演奏。

Are you fond of music? 你喜欢音乐吗?

What‘s your favorite kind of music? 你最喜欢什么样的音乐?

What’s your favorite piece of music? 你最喜欢什么样的音乐?

What kind of music do you like best? 你最喜欢听哪种音乐?

What is your favorite song? 你最喜欢的歌曲是什么?

Do you enjoy this piece? 你喜欢这首歌吗?

Do you like jazz? 你喜欢爵士乐吗?

Do you fancy jazz? 你喜欢爵士乐吗?

Do you care for jazz? 你喜欢爵士乐吗?

Do you go for jazz? 你喜欢爵士乐吗?

Which do you often listen to, classical music, pop music, folk music, or rock music? 你经常听哪种音乐——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间音乐,还是摇滚音乐?

I have a strong preference for classical music. 我特别喜爱古典音乐。

I find classical concerts more to my liking than rock concerts. 我觉得古典音乐会比摇滚音乐会更合我胃口。

The music was beautiful, especially the last part. 那音乐非常美,特别是最后一部分。 I hate Jazz. It‘s too noisy. 我讨厌爵士,太吵了。

I can’t stand the way those rock singers perform. 我受不了那些摇滚歌手的演唱方式。

It‘s the theme song of the movie Titanic. 那是《泰坦尼克号》的主题歌。

I’ve never heard that piece before. Who wrote it? 我以前从来没有听过那个曲子,它是谁谱写的?

Do you know who composed it and when? 你知道这乐曲是谁什么时候谱写的吗?

Do you know its composer and its songwriter? 你知道它的词曲作者是谁吗?

He‘s a composer of serious music. I like his music a lot. 他是一个创造严肃音乐的作曲家,我非常喜欢他创作的曲子。

Do you know who first sang it? 你知道是谁第一次演唱它的吗?

This song was dedicated to the singer’s daughter. 这首歌是献给这位歌手的女儿的。 Do you know anything about Madonna? 你知道麦当娜吗?

Who is the singer you dislike most? 你最不喜欢的歌手是谁?

Do you often buy albums of famous singers? 你常买著名歌手的唱片吗?

With the release of her eighth album, “Music”, last week, Madonna has done it again. 随着她的第八张唱片“音乐”在上周的发行,麦当娜又一次成功了。

Who would you name as the greatest musician of our times? 你认为当代最伟大的音乐家是谁? Who sings best among the people you know? 你周围的人谁唱歌最好?

How did he/she learn to sing? 他/她是怎样学会唱歌的?

Did you ever sing in front of others? 你在别人面前唱过歌吗?

How did you feel when you were singing in front of a large audience? 当你在一大群观众面前唱歌时,你有什么感觉?

Have you ever thought about becoming a professional musician? 你曾想过做一个职业音乐人吗? 谈论明星常用的句子:

Many people worship stars. 许多人崇拜明星。

I‘m nuts about Elvis. 我是埃尔维斯迷。

关于音乐的话篇二
《有关音乐的佳话》

音乐佳话

诗经》:“琴瑟友之,钟鼓乐之。”

高渐离易水送别荆轲。

俞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的故事。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叫伯牙的人擅长弹琴、作曲,他在汉阳江口弹琴时碰到子期在岸边细细倾听,并赞叹不绝。伯牙十分惊叹,这样一位樵夫打扮的人,怎么会欣赏我的琴声呢?他请子期上船,并问他:你喜欢听我弹琴,我现在弹一曲,请你说出曲子内容。说罢,伯牙弹了起来。子期听后说:妙极了!你弹出来的琴声像巍峨的高山一样,像流动的江水一样。伯牙惊叹不已。从此,他们成了知心朋友,后人因此用“高山流水”来称呼知音。

司马相如向卓文君求爱弹奏《凤求凰》:“凤兮凤兮归故乡,游遨四海求其皇,有一艳女在此堂,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由交接为鸳鸯。”

稽康悲奏《广陵散》。

《西厢记》莺莺听张生弹琴:“其声壮,似铁骑刀枪冗冗;其声幽,似落花流水溶溶;其声高,似风清月朗鹤唳空;其声低,似听儿女语,小窗中,喁喁。他那里思不穷,我这里意已通,娇鸾雏凤失雌雄。他曲未终,我意转浓,争奈伯劳飞燕各西东,尽在不言。”

《红楼梦》第八十六回“寄闲情淑女解琴书”黛玉论琴:“琴者,禁也。古人制下,原以治身,涵养性情,抑其淫荡,去其奢侈。若要抚琴,必择静室高斋,或在层楼的上头,在林石的里面,或是山巅上,或是水涯上。再遇着那天地清和的时候,风清月朗,焚香静坐,心不外想,气血和平,才能与神合灵,与道合妙。所以古人说‘知音难遇’。若无知音,宁可独对着那清风明月,苍松怪石,野猿老鹤,抚弄一番,以寄兴趣,方为不负了这琴。„„” 《三国演义》诸葛亮演空城计时焚香弹琴以示其闲静而惑乱司马懿。金庸武侠小说《笑傲江湖》中也有刘正风与魔教长老琴箫合奏而为知己的故事。

马志远曾据《琵琶行》作《江州司马青衫泪》杂居。叙述白居易和裴兴奴恋爱故事。

长安米贵

白居易自幼勤于读书,学习刻苦,他学习不仅时间抓得紧,而且功夫下得深。据说,白居易念书念得多,连嘴唇的皮都磨破了,生了很多的口疮,但是他并不因此中断。他写字写得多,连手臂上也磨起了一层很厚的老茧。加上自己的聪明才智,白居易很早就成名于世。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是谁的诗句?

这句诗中还有一个故事。白居易十六岁时从江南到长安,带了诗文谒见当时的大名士顾况。顾况看了名字,开玩笑说:“长安米贵,居大不易。” 但当翻开诗卷,读到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两句时,不禁连声赞赏说:“有才如此,居亦何难!”

白居易得到名士顾况的称赞以后,名声大震。他很快步入仕途并有了一番作为。

司马青衫:

这也反映了中唐时期的怪现象,似乎才高之人都被贬为边远司马,二王八司马事件中,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千万人中有一个孤独、孤傲的我。刘禹锡“巴山蜀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二十三年后才回到京城;还有白居易最好的朋友元稹在810年时因得罪宦官被贬为通州司马。“司马青衫”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它也成了“悲伤凄切”的代名词。

佳句赏析

——“银瓶乍破水浆迸”写的音乐感特别强,在刚才读的时候,这两句的力度就特别重,琵琶女在抒发他情怀的时候,拨弦就有很强的力度,宣泄了她的幽愁暗恨,而诗人白居易与他同病相怜、同感而发,诗写出来也有很强的气势。

——把无形的音乐写出来使人感知,仿佛能让人听到,这是一件难事,白居易这首诗的第二段,可以说是描写音乐的绝唱,首先,他说,弦声似乎在诉说着琵琶女悲惨的遭遇和苦闷的心事,由此,人们可以感觉到琴声的低沉和抑郁,然后用急雨之嘈嘈,私语之切切来形容声音的粗重和轻细,用珠落玉盘来形容声音的圆润,更形象生动,我觉得在这里落得不仅是珠子,还有琵琶女心中滚烫的热泪,接着又用冰泉冷涩来写声音的间歇,在间歇中琵琶女心中压抑的深深的惆怅,终于,琵琶女心中所有的愁和怨在酝酿中一下子如破瓶而出的水浆滚滚而出,最后一句,他说,四弦一声如裂帛,这是琵琶女心的碎裂,这一句诗,白居易和琵琶女,一个笔下写幽情,一个弦上弹真情,两下里都有一样的愁,诗人用湿漉漉的诗行写出了用湿漉漉的眼泪浸泡得湿漉漉的心。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声音)写的音乐有一种质感,如裂帛,不仅说琵琶女的心碎,而且说诗人被贬九江之后,他的伟大抱负(呀,什么的)都被撕裂了。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写得非常好,因为诗人是从这里开始描写音乐的,音乐的魅力在其能抒发感情,琵琶女是一个演奏的高手,他通过自己的演奏诉说自己的哀愁,而白居易则是一个听曲的能手,他通过听琵琶女的演奏,从而由琵琶女的遭遇联想到自己遭贬,心情十分低落,因而最后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这两句写得特别入神。

——第二段不仅写了音乐,而且写了音乐背后的情感。人们都说诗人是多情的,但分明是尘世太污浊、黑暗,诗人报国无门,无路请缨,他们只能在诗歌世界成为士大夫,却在尘世成为遗弃儿,满怀的愁怨,只能(只能)被仙乐似的琵琶声,甘醇的杜康酒浇灭,诗人的命运是苦楚的,他不能一醉方休而沉醉千年,他们醒来后只能继续他们飘泊的人生路。

——描写音乐不一定要从音乐的音色音质来写,我更觉得(能)从它的意境(来)能衬托出音乐的美感,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它给我们(造成了)一种视觉和听觉的美感,虽然说音乐已经(悄)停息,浔阳江上微波荡漾,水面落花慢慢流,琵琶女的演奏已经停息了,但是,东船西舫却悄然无声,觥筹交错,饮酒作乐的场面已经不再了,而美妙绝伦的琵琶声引人入胜,引发了每一个人内心的郁闷和苦痛,令人感慨万千,在(江水)茫茫的江水上,只看到江水中倒映得又圆又亮的月亮,像一只盛满忧愁的纽扣,轻轻一碰就会溢出来,而这个皎洁的月光,照亮了每一个人的内心,照亮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想,琵琶声(并没有直接抒发)将人们引入一个凄清和悲凉的意境,但是,人们首先是沉浸在琵琶女的悲凉中,后来,人们是沉浸在自己的思想的悲凉中,它所渲染的气氛是:乐声(虽然)动人,(但)听者被吸引被感染的一种寂静的气氛,点染出(刚才)当时凄清的气氛,又衬托出琵琶女弹奏的高超技艺,给人造成的感觉就是余音绕梁。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道出了琵琶女复杂的内心世界,四弦齐鸣,干脆有力,将情感直白的表现出来,而乐曲收束戛然而止,没有了呕哑啁哳,留给我们的是深深的回味,正如诗中所说的“此时无声胜有声”,这句话特别的奇妙,作者在写法上是声色俱佳,音文相融,诗人为我们塑造(描写)了一个枫叶飘零的夜晚,瑟瑟的秋风,“来的清,来的静,来的悲凉”。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拔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这几句。这(一句)里可以读出一种生命搏发的气息,那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的一种搏发,这个“铁骑突出刀枪鸣”让我们想起了项羽在垓下突围的一个场景。那是对生命的最后一个寄托,至少他是一个英雄。然后呢?“曲终收拔当心画”就好像项羽在乌江自刎的一个场面,一代英雄(就在

乌江里面)跟乌江向远方长流,而且流到现在,还会一直流下去。我觉得生命就是一种凤凰涅 pan。纵使前面有这一些“别有幽愁暗恨生” 之类的,但是生命最终是一种激越的像流星一样,流星是注定要陨落的,生命也终究会消失,但是你最后要留给生命的是什么?应该是最后闪耀的那一瞬间,而且流星会把他的梦,会把它的光明也留在天空中,而且会留很远。我觉得诗人在这里呢,虽然他的志向得不到实现,但是呢,他的理想还是有的,人不能没有理想。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从两个方面分析:第一个是音乐的方面,它前面说“凝绝不通声暂歇”,“无声”是对“声暂歇”的高度赞赏,这就说明诗人白居易能理解琵琶女的那种遭遇。还有就是从感情方面,“无声”,“于无声处听惊雷”说明这时诗人和琵琶女的感情都处在一种激昂澎湃的时刻,而且它后边说“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说明这也是一个基点,他们的感情也必须从这个基点才能喷泄出来,还有(我想)“无声”处应该是他们的一种思考,因为“人是会思考的芦苇”(笛卡尔),经历了一个高峰,一个低谷,他们一定有满腔的愁绪,所以“无声”处就能表现出这里面的感情。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这一句比较好,可能想到那婉转流利的琵琶声从琵琶女纤细而微微颤抖的指间滑过,像花朵的露珠,光滑透明,一颗颗从叶面滑过,从叶间滴下,滴入听者的心中,激起阵阵的涟漪,又像黄莺(在)花下的啼鸣,唱着轻快婉转的歌曲,精致而优美。渐渐地,弦声缓慢,仿佛眼前的小溪不再快乐,它被冰阻塞着,发出冷涩的低泣,诉说着琵琶女心中难以言表的苦楚。舒婷说过“音乐把我卷走,在它明亮的激流中”,我觉得是音乐把白居易和我们卷走,在他善感而优美的韵律之中。

关于音乐的话篇三
《关于音乐与语言之关系的论述》

关于音乐的话篇四
《文学语言与音乐语言的关系》

文学语言与音乐语言的关系

一般来说,根据所用的媒介、材料和方式,可以将艺术分为造型艺术、语言艺术、表演艺术和综合艺术。其中,语言艺术就是文学,它是运用语言文字的媒介来塑造艺术形象;表演艺术则是运用音调、节奏、旋律或人体动作,塑造出可以直接进行观赏的艺术形象,音乐就是属于这一类型。本文拟从文学语言和音乐语言的区别特点和联系来谈谈二者的关系。

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在个别性层面上对文学的本质作出界定,这一界定是通过对于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的文学与艺术作出进一步的区别而得出。文学是一门语言艺术,它运用文字的媒介来塑造艺术形象,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影视文学及其他各文学作品的语言,也包括人民口头创作中经过加工提炼的语言。

作曲家创作乐曲,也象文学家写诗歌、小说一样,有一套表情达意的体系,那就是音乐语言。音乐语言包括很多要素:旋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区、音色、和声、复调、调式、调性等。一首音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美,要通过多种要素才能表现出来。

文学语言是一种观念性的符号,它不直接诉诸人的感官的形象,也不直接对应着人的情感,它是依靠读者在欣赏过程中借助想象,对词语概念所提供的意思加以补充和扩大,在头脑中进一步创造出新的形象,因此,它具有间接性和不确定性,这是文学语言比其他艺术语言逊色之处。不过,正因为它缺少其他艺术媒介(线条、乐音、节奏、旋律等)的具体性,也摆脱了这些艺术媒介物质材料的束缚,从而使文学能打破时间和空间、外部世界和内部世界的界限,自由灵活地反映广阔而复杂的社会生活,因此文学比起其他艺术具备更大的容量,更加丰富的艺术手法,更加深入细致的表现功能。尤其是想要确切而又充分地表现人物任务内心情感的时候,其他艺术如音乐、舞蹈等是无能为力的,它们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通过节奏的缓急、舞步的快慢表达一定的感情,但是却存在着模糊、不明确、不确定的因素,而文学语言,由于是一种观念性的符号,以词语概念为核心,所以任何为人们的感知所把握到的东西一旦经过语词化,便能够在意识中固定下来,并获得相对清晰的概念,

形成相对确定的理性内涵。因此,如果说别的艺术类性是难以言说的话,那么只有文学是可以言说、而且是可以说得很好的。比如王安忆的《米尼》中的片段:

孩子躺在床上,心里却是快乐的,他想:他把他们这些大人全都骗了,他觉得大人们是多么蠢啊!他想他是一个孩子,这其实是很好的掩护。人们都不会注意到他,更不会怀疑他,他尽可以做一切把戏。可是,他得小心点儿,他实在是有点兴奋过头了。他想装一天病就足够他乐的了,明天他就得好好地上学去,继续玩他的做个乖孩子的把戏。想到新的一幕即将开始,他几乎心潮激荡。其实他并不喜欢呆在家里,在家里他时时觉着烦闷。似乎家里的天地太小,不足以让他的把戏充分展开。他没有兄弟姐妹,跟父母玩这把戏,他没有太大的兴趣。他觉得天底下再没比他的父母更没劲的人了,他一看见他们就意气消沉,所有的聪敏才智都不见了。他觉得他们总是扫兴,心里渐渐地起了恨意,有时候他就故意地也要叫他们扫兴。譬如考试,他其实是可以考一个更好的,能使父母、尤其使父亲快乐的成绩,可就为了不让他们快乐,他便决定不考得更好。他还喜欢偷偷地将他们的东西藏起来,看着他们着急,并且和他们一起找,找来找去找不着,心里就无比的喜悦。过了很多日子,他们会在完全意想不到的地方重新看见这样东西,当然,还有一些东西是永远不会回来的了。他们从来没有想过,会是他藏起了他们的东西,他们总是互相埋怨,或者埋怨自己,说自己又老又糊涂,他们黯然神伤,灰心丧气。终于有一天,他们竟发现钱少了。

这段形象、深刻的心理描写,恐怕只有文学语言能表达地这么淋漓尽致,给人强烈的感受,这是其他艺术形式不能比拟的。

以上是对文学的特点及优势的见解,下面我再来谈谈音乐语言。

音乐有一种神奇的功效:既可以语言般地传情达意,又可以用超越语言的表现方式抒发情感,有言道“言之不竭则咏之,咏之不竭则手舞足蹈”。即使沒有受过什么专业训练,甚至完全没有学习过音乐知识,人类也会本能地从音乐中领悟到其表达的意境,比如丰收锣鼓的欢快和喜悦;宗教音乐的神圣;丧葬音乐的哀伤等。连襁褓中的婴儿也听得懂妈妈通过摇篮曲传达出的爱。音乐语言是形式与情感的直接对应。二者之间不需要

任何中介,音乐能够直接唤起情感的波动,这种情感波动无需形象的触发,也无需概念的阐释,一个显而易见的理由就是音乐不需要解释,不同国度的音乐是人们都能够欣赏的,它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这点则是文学语言说不能企及的,文学语言能激起人们感情的波动,但是没有词语概念的中介,多么优秀的作品也不能做到“以情动人”。对于不懂中文的人来说,鲁迅刻画的人物多么深刻,多么生动,对他来说,不会产生任何感情上的冲击。

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在情感的表达和沟通上,音乐似乎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文学作品或电影中,我们经常看到欧洲骑士们表达爱情的经典模式是,月夜里站在心上人的窗下弹着吉它,唱着缠绵的爱情歌曲,倾诉心声。而中国人从 远古时期,就懂得用音乐传递爱情,有《诗经》为证。人们比较熟悉的是《国风·周南》中的《关雎》的第一段:“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可见音乐语言在两千多年前就显示出她超出口头表达的独特优势。

音乐不仅能够表达感情,还可以“描绘”情景。旋律可以像画笔那样描绘出栩栩如生、形象逼真的画面,有时甚至比画面还生动感人。俄罗斯“强力集团”重要作曲家莫索尔斯基的《展览会中的图画》,就生动地用音乐勾勒出了10幅生动的画面:蹒跚的侏儒;古城堡;图伊勒里宫花园;波兰牛车;未出壳小鸡的舞蹈……

文学语言和音乐语言各有特点和优势,同时,二者又是有着某些联系的。在此,我准备从文学语言中的诗歌语言和音乐语言中的音律的关系方面来说,可以理解为是诗歌的音乐性。

最早的诗歌是和歌唱不分的,这就决定了它的节奏常常有一定的规律。后来诗和歌唱分了家,但仍长期地普遍地虽说程度不同地保存着这种形式上的特点。我想,这决不是一种“蛮性的遗传”,而是这种形式上的特点虽然一方面对于诗的内容的表达给予了若干限制,但在另一方面,它又是和诗的内容的某些根本之点相适应的,而且能起一种补助作用的缘故。既然诗已经和歌唱分了家而独立了,它为什么非要保持歌唱一般的节奏不可呢?可见最根本的原因是在于诗歌自身的特点。这特点就是诗歌语言的音乐性。

随着文学艺术的发展,诗与音乐逐渐分别独立。彻底独立于音乐之外的诗歌,恐怕产生于汉代,因为《诗经》《楚辞》并

未脱离音乐。朱熹说:

若夫雅颂之篇,则皆成周之世,朝廷郊庙乐歌之辞。(《诗集传•序》)

风者,民俗歌谣之诗也。(《诗集传》卷一)

雅者,正也,正乐之歌也。(《诗集传》卷九)

颂者,宗庙之乐歌。(《诗集传》卷十九)

总之,《诗经》里的诗都是歌词。《楚辞》的《九歌》,那是屈原根据民间的祭祀乐歌改写的,自能“协之声律”(朱熹《楚辞集注•九歌》)。但《楚辞》中其它篇章是否与音乐有关系?这很难说。不过从楚辞的产生上来看,应该是有关系的:“战国时楚国地方音乐极为发达,其歌曲如《涉江》《采菱》《劳商》《薤露》《阳春》《白雪》等,‘楚辞’的作者都已提及。‘楚辞’虽非乐章,未必可歌,但它的许多诗篇都有‘乱’章,有的还有‘倡’和‘少歌’,这些都是乐曲的组成部分。《楚辞》中保存这些乐曲的形式,就说明它同音乐的关系非常接近。”总之,《楚辞》至少没有能够完全脱离音乐。因此,说诗歌在汉代才完全摆脱音乐而独立,这是比较稳妥的。

但是说实在话,广义的“诗歌”从来就没有和音乐完全脱离过关系。汉有乐府,唐有“竹枝”、“杨柳”,唐宋有词,元明有曲,今有歌曲,又有诗剧----总而言之,“诗乃乐之词也”(《钝吟杂录•正俗》)。从中可以看出诗歌与音乐有何等密切的联系。

诗是听觉艺术,还可以从诗与音乐----这种视觉的、听觉的艺术的密切关系上来考察。简单回顾一下文学艺术的历史,就清楚了。诗歌是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在产生的初期,诗和音乐、舞蹈三者合一,不具独立的形式。原始人在其劳动的过程中,由于筋力的张弛和工具运用的配合,自然地发出劳动的呼声。这种呼声具有一定的高低和间歇,在一定时间内,或者重复而无变化,或者变化而有规律,这样就产生了节奏。这种简单的节奏,就是音乐、舞蹈的节拍和诗歌韵律的起源。当原始人把这种有节奏的劳动呼声和音响,与含有一定意义的语言结合起来时,就产生了最早的诗歌”;“作为文学的最初形式的原始歌谣,往往与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成为三位一体的东西”。那时候的劳动歌,既是诗歌,又是音乐。《淮南子•道应训》还记载着一个例子:“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者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其实到今天也能够听到这种“举重劝力之歌”。成都地区就常听见这么一首劳动号子,如果用简谱记下来,大

概就象这样:

1 1 1 6 | 5 5 | 6 • 3 | 5 5 |

(领)嗨 呀 一 个 着 嘞, (合)哎 嗨 着 嘞! 6 6 i 6 | 5 3 6 | 5 • 3 | 2 2 |

(领)嗨 呀 一 个 着 嘞,(合)哎 嗨 着 嘞!

3 3 5 3 | 2 1 6 | 1 • 2 | 1 1 |

(领)嗨 呀 一 个 着 嘞, (合)哎 嗨 着 嘞!

有时候领唱者还直接加入“大家加油干啰”之类。劳动号子一般旋律都很简单,节奏却很有力。古代诗与音乐的紧密结合,正如《书经》所说:“诗言志,歌永(咏)言,声依永(咏),律和声。”(《尚书•尧典》)那就说明,音乐的节奏旋律,完全依着诗歌语言本身的顿挫抑扬,它们完全融为一体。

诗与音乐的形象都是诉诸想象的,而且两者所由以诉诸想象的媒介物都是能够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通过这种声音诉诸想象,从而产生形象。如果我们更进一步来看,就会看到诗与音乐不仅关系密切而已,诗歌语言本身就具有音乐性。诗歌“除了音乐性的美以外,语言形式差不多没有其他能引起人们美感的东西了”;“跟音乐里的乐音一样,语音中的元音具有四种要素,即1、音色,2、音长,3、音强,4、音高”。正是利用语音的这些特点,造成了诗歌语言的音乐性----节奏、旋律和韵。

关于音乐的话篇五
《音乐是一种全球化的语言》

音乐是一种全球化的语言,是人类传承文明的一种手段,通过音乐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文化,进而去了解一种文化;反之通过文化,我们才能体验一种音乐,整体地去认识一种音乐。 中小学生的真实人生经历,体验还较少,而在我们的音乐课中,许多好的音乐包含着各种各样的人类丰富的情感、体验,着些学生亲身经历的东西怎么让学生理解呢?它需要相关文化来帮忙。

在音乐课中正确处理音乐与其本土人文知识,地理知识等相关文化的关系,既要湿适度地拓展音乐的文化性,以此来帮助学生达到审美的最高境界,又要把握好坚守以音乐为本体的阵地,其他所有的综合都是以音乐出发,而最终回归到音乐中去的尺度。

音乐这种全球化的语言,是人类交流感情的一个重要的工具,在音乐这门人文学科中,音乐与其相关的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国家新课程标准把“音乐与相关文化”作为音乐课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如何在音乐课上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提高学生的兴趣,通过艺术来体验生活,体验人生,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如何在音乐课中适当的地渗透相关文化?笔者以管窥之见,抛砖引玉与同行商榷。

一、 音乐与相关文化的紧密联系

音乐与相关文化是音乐课人文学科的属性的集中表现,音乐与姊妹艺术,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等方面。音乐本身是一种文化现象,通过音乐我们可以感受到文化,而通过文化,我们才可以真正的去体验一种音乐,整体地去认识一种音乐。人类通过自己的音乐与自己的文化建立了密切的关系。

(一) 音乐与社会生活中音乐的紧密联系

社会生活中的音乐,是学生音乐文化学习的重要内容,可以引导学生亲自参与社会音乐活动,体验生活中音乐的乐趣,并运用音乐方式同他人进行交流及情感沟通,体验音乐的社会功能。

(二)音乐与艺术学科的紧密联系

音乐与舞蹈、美术、戏剧、影视等姊妹艺术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并有许多相似的特征,如对情绪、情感的表现即是各类艺术的共同的特点。只是抓住贯穿各类艺术的这条主线,充分发挥与运用各种艺术门类的不同表现手段,就能整合成综合性的教学方式,如用形体动作配合音乐节奏,用表演动作表现音乐情绪,用色彩或线条表现音乐的相同与不同等等。

(三)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紧密联系

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也是丰富的音乐教学资料;如体育,可以运用韵律操动作配合不同的节奏、节拍、情绪的音乐;如语文,可以选用适宜的背景音乐为诗歌散文配乐,烘托意境;如史地,可以学习和了解一些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和国家的代表性歌曲和乐曲,以及相关的风土人情。

二、中小学音乐课中相关文化的作用

音乐课中,要通过音乐表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体验人类蓄含与音乐中的各种各样的情感;从而增添学生参与生活的意识和个性。如何让学生理解这些东西。我认为,充分利用音乐相关的文化是至关重要的。

(一)激发学生兴趣。

现代生活中,大量的音乐现象,诸如礼仪音乐实用音乐、背景音乐同每个人的生活都密切相关,了解音乐与生活的关系,理解音乐对人生的意义,使学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进而让音乐伴随终生,提高生活质量,是中小学音乐课学习的主旨。音乐课上,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入手,从自身音乐经验出发,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及音乐现象,主动去探究、思考音乐与人生的关系,使音乐学习成为一向主动、具体、艺术化的生活体验。

(二)丰富课堂内容。

音乐与舞蹈、美术、戏剧、影视等各类艺术有机结合,构成以音乐为本、以音乐为主体的音乐教学课型。通过其他艺术手段,艺术媒介,形成学生对音乐本身的体验和音乐能力,使音乐课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三)创新教学形式。

音乐课同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融合是音乐教学的一种良好形式,对于软化学科边缘,增强对交叉学科的理解,拓宽人文视野具有重要意义。在音乐教学实践中,不仅可以设计音乐与语文、音乐与历史、音乐与地理、音乐与社会等人文学科的综合课例,同样也可以把音乐与数学、地理、生物等自然学科整合起来,赋予音乐课新的内涵。

三、如何在中学音乐课 中适度地渗透相关文化

(一)在音乐课中渗透相关文化要进紧紧围绕音乐主题进行。

音乐教师担任了文化传承的重要工作,教的是音乐,而非文学、也非历史、更非地理,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紧紧抓住“音乐”这一主题,渗透相关文化是音乐为中心的文化,渗透这些文化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感悟音乐,从而在此过程中了解了更多的文化。

在上欣赏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时,对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内在联系感受非常深刻.因为学生都是海滨长大 的孩子,没有去过草原,没有亲自领略草原的美丽,为了帮助孩子们了解拟作品的背景,教师收集了关于草原的相关资料.风光片等 ,并为学生讲述 蒙古人民的风俗习惯 ,豪爽好客的生活特性,配合音像,以旅游的形式,向学生介绍蒙古大草原的风光,并教会学生简单的蒙语,如;你好 \欢迎等等.同时,收集一些关于描写草原风光的诗歌,如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等等是学生进入了音、画、诗的特定氛围。完全陶醉在音乐中。感受到音乐带给心灵的震撼,触摸音乐的灵魂,从而更全面,深刻地理解作品,深切地感受音乐。得到情感和心哩上的满足的重要性。

(二)在音乐课上渗透相关文化不能喧宾夺主

我们已经知道;在音乐课中,相关文化的渗透是为了帮助学生对音乐进行深入的体验、理解。但音乐是一种直接经验,具有不定性,它不是其他文化可以替代的,有相通之处。它只是与相关文化有相通之处。所以,音乐的文化拓展要适度。在音乐课上,我

们必须坚守以音乐为本体的阵地,其他所有的综合都是从音乐出发,再最终回到音乐中去;在渗透相关文化时,不要派生出与主题音乐无关的知识。

著名中学高级音乐教师李存把与音乐相关的文化渗透得恰到好处,既达到帮助学生理解、感悟的目的,又没让相关文化在课上喧宾夺主;还让人感到音乐克中,渗透相关文化又具有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作用。如他的欣赏课《西藏组歌》时,李存老师只是设计了几段简明的导言贯穿贯穿在要欣赏的歌曲之间。其中一段导言是这样的;“西藏被人们称为世界屋脊,在我们这个星球上,它与太阳的直线距离最短。对于外界来说西藏的魅力是无穷无尽的。魅力不尽来自于雪山、高原、宽谷和湖湓,也不仅来自那些靠人类目前的智慧尚不能完全认识的传说,而更多的是来自于它那梦幻的宗教色彩。”这段导言虽然不长,但它传达西藏的人文、地理文化,配上《青藏高原》、《走进西藏》的动人旋律,对学生的情感与心灵产生了强烈的震撼。

(三)走出把音乐课的综合化变成综合课的误区

目前,有的音乐老师把在音乐课中渗透的相关文化理解为音乐课变成了多元化的综合课,刻意的追求文化效果,从而出现了一些音乐课中长时间脱离音乐“讲故事”“演课本剧”的现象。音乐课程的综合是音乐内部各学习领域(如鉴赏、表现、创造等)的综合,而不是的学科的综合。在音乐课上用音乐剧的形式很好,可它一定要与音乐紧密结合,绝不能让它成为语文学科中课本剧。所以,整堂音乐课要控制没有音乐的时间,根据一堂课的需要来渗透相关文化,从而帮助学生达到审美目标。

综上所述,在音乐课中,利用好相关文化这一辅助工具,紧紧围绕音乐主题,适度在音乐课中渗透相关文化,引导学生了解与音乐相关的社会背景、文化环境等内容,帮助学生充实知识范畴,扩大音乐视野;把音乐与相关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让音乐对学生个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产生积极的影响,成为拥有健康、健全人格的优秀人才。

我市小学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一个轮次的实验,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了明显的变化。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教学方式多样,学生参与面广,呈现出生动活泼的课堂学习气氛。但是,在教学中扎扎实实的音乐基础知识传授和音乐基本技能的训练明显减少了,识谱教学被忽视了,学生歌唱与演奏的基本能力和音乐感知能力明显下降。违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无效或低效的课堂教学时有发生。原因何在?我们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方面进行深入思考。

音乐课堂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是否完成所教的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具体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教学的效益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教师只有了解学生学习的发生、变化及发展的规律,才能采取有效措施以促进学习和教学,才能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益。

一、遵循心理发展规律 提高教学效益

“注意是对事物的定向活动,是对于某些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注意是学生进行各项活动的必要条件。”如果学生不集中注意,所有的教学活动将成为一系列无意义的事件。

1.培养学生有意注意

音乐学习如果没有集中注意就不能获得成功。积极发展学生的有意注意,充分利用学生的无意注意,是教学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将注意力有意地集中到学习内容上,即使对不直接感兴趣,但是必须学习的知识,也要积极地加以注意。

乌申斯基指出:“儿童一般地是按照形式、颜色、声音和形象来思维的。”一些直观的、具体的事物比较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而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或道理,却不太吸引学生的注意。在教学过程中,一些直观的教具、图片、图形谱,教师的范唱或演奏都是引起学生注意的条件。让学生直接感受音乐作品,通过与教学内容相符的动画、图片等,使学生形象地理解歌曲的内容和意境。

教师要明确注意的目的和任务,给学生一些注意的方法。由于低年级学生的有意注意水平低,稳定性差,掌握一些注意的方法后,能使他们延长注意的时间。例如,在进行听辨生活或自然界音响的内容时,教师要求学生有意注意那些所要寻找的声音;在学习歌曲时,让学生用手指着曲谱边唱音高边划旋律线或边唱歌词边用肢体动作表现歌曲的意境,把精力集中在所要学习的内容上。“中高年级学生的有意注意逐步发展起来,他们的认知活动更多地依赖有意注意,有意注意的效果明显高于无意注意。”在学习二部合唱时,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聆听和演唱自己承担声部的旋律,避免其他声部的干扰。在教学中,可以借助问题的方法引发学生有意注意。例如,“这首歌曲用什么速度演唱更合适?”;“这首乐曲是由几个乐段组成的?”„„这样,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音乐要素或作品结构中去感受和思考。

学生在学习专心,集中注意时,大脑中只有一个学习的兴奋中心。学习不专心,注意力不集中时,大脑中就有多个兴奋中心,它们之间会互相干扰,影响学习的效果。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引导学生专心地参与教学活动,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才能获得好的教学效果。

2.培养学生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稳定性是指对同一对象或统一活动注意所能保持的时间。”内容丰富多样而有变化的对象和活动,容易引起持久的注意。而贫乏单调、一层不变的东西都会迅速的降低注意。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围绕同一主题、组织相联系的内容,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突出教学重点,使得注意的总方向和总任务不发生改变。还要关注小学生可以连续集中注意20—25分钟”这个规律,尽量把“新知”的教学活动安排在课堂教学的前半节课完成,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益。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明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具体任务,并要求学生积极地完成。不同的音乐活动交替进行,并在活动中不断地提出新问题;相同的音乐活动,教师要明确具体任务,并不断提出完成任务的各种要求,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

在课堂教学中,要使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活动多样。但是,应避免无重点地“蜻蜓点水”或将各项学习内容作为同等重要来处理。要重视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让学生在聆听、演唱、演奏、律动的过程中,使注意较长时间地稳定在教学内容上。

二、实施有效教学策略 提高教学效益

教学策略就是教师为了提高教学的效果和效率,在教学活动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和使用的有关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包括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效学习的规则、方法、技巧等。

1.备课的有效性策略

要使课堂教学有效,教师必须做到有效备课,可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首先,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对音乐教材的单元框架、知识体系、人文主题、作品结构等进行解读和把握。还要演唱教材歌曲、聆听教材乐曲,在演唱和聆听的过程中感悟和理解音乐意境,把握作品的重难点。其次,教师在理解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状况有效地制定“三维目标”,安排音乐活动,规划教学流程。再次,教师要研究学生,对学

生心理发展、学习程度要做到心中有数,因材施教。还要研究教法、学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学生的方法施教。

在备课时,教师要确定相应的教学内容,考虑学生能达到哪些目标,学习哪些知识和技能,组织哪些音乐活动,利用哪些课程资源,合理地安排教学时间。根据新课程教材单元主题的特点,教师在制定单元计划时,要把单元内每个课时统一起来,指向一个共同的主题和目标。这样,在单元计划的框架内考虑课时计划,就能够为课时计划提供清晰的指导,并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一致性,有助于对学生提出一致的要求,让学生获得完整的知识,而不是孤立的知识碎片。在制定课时计划时,既要详细具体、考虑周到,又要有一定的灵活性,以便教师根据具体的课堂教学情境做出有效的调控。教师还要预设采取何种方式和手段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以便达到有效教学。

2.讲授的有效性策略

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学内容与讲授艺术相结合的过程。

有效讲授方法之一:教师的语言表达影响教学的效果。能引起学生兴趣的话题、言简意赅的语言、富有感染力的声音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的讲授应该深入浅出,有针对性、启发性,让学生听起来有熟悉感。因此,教师要提高讲述、讲解、范唱的技能。

有效讲授方法之二:使讲授保持一定“节奏”,这一点非常重要,在教学实践中却往往被一些教师所忽略。在讲授时保持与课程内容的难度和学生能力相适应的“教学节奏”,这种节奏既能使教师的“讲授”变得轻松,又能够给学生带来艺术享受。在学生注意力相对稳定的时间段内,加大教学的密度和强度,讲授新知识,学习新歌曲,欣赏新乐曲„„学生的吸收率高,能有效地完成教学重点内容。在学生产生倦怠时,教学的密度和强度应放缓,让学生闭目聆听优美的乐曲,让学生参与到轻松的音乐游戏中„„学生的身心得到缓解。在讲授时尽量避免在不重要的地方停留时间过长,做一些与教学主题无关的叙述;还要避免花费太多的时间辅导个别学生或少部分学生。一些名师的课堂教学节奏都会保持一种顺畅的、相对快捷的节奏,虽然教学活动的速度很快,但却与学生的能力相匹配,均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有效讲授方法之三:在讲授时应该重视教学环节之间及不同主题的“过渡”。当教学活动变化或教师改变话题时,就会出现过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堂教学是否顺利进行。“过渡”尽可能做到内容简洁,语言风趣,形式新颖,衔接紧密,起到承上启下的连接作用。应避免那些“绕弯”式的过渡,脱离主题的过渡,内容繁杂和语言苍白的过渡„„没有处理好的过渡会极大地妨碍教学时间的有效使用。

有效讲授方法之四:在讲授时必须做出相应的适宜的即时反馈。当学生参与音乐活动并有所表现之后,教师应及时做出反馈。例如,学生演唱的歌曲在哪部分音高、节奏不准,学生做的律动哪个动作不到位„„教师应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矫正和强化。当学生表述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感受时,教师的反馈可以使学生的正确表述为全班所借鉴。因此,行为和反馈之间联系越紧密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效果越好。

3.提问的有效性策略

在音乐教学中应注重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教师要在备课时经过深思熟虑后进行问题的设计,“设计问题”应从学生学习的实际出发。“问题”的点应该定位于教学内容的关键处、学生理解的障碍处、思维的易混处。“问题”的提出要注意思维性,思维性是提问是否有价值的根本,过深过浅都失去提问的意义。

问题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记忆型的问题。这类问题对学生要求不高,只要能够准确回忆起以前学过的知识,并正确作答即可,不需要理解所记忆的知识,或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问题。第二,理解型的问题。这类问题需要学生对所记忆的知识进行一定的理解和加工,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应该能够表现学生对所学知识有解释、概括说明的能力。第三,应用型的

关于音乐的话篇六
《关于音乐作文》

从歌曲中寻找力量

胡金爱

当我开心或不开心、成功或失败的时候,当我感到孤单、想家的 时候,音乐一直都在我的身边。

——题记

音乐就像是魔术师手中的魔棒,不同的咒语就有不同的变化。音乐可以像潺潺的流水一样悠远清脆,可以像燃烧着的柴堆一样热情似火,可以像杜鹃的啼叫声充满哀伤,也可以像春天的到来,到处都是乐的踪迹。无论你心情怎样,无论你面对的事情有多复杂、多困难,音乐都可以让你的心平静下来,让你的头脑冷静下来。这就是音乐的魔力所在。

音乐就像一本编写着人生的书,每段音符都诠释了不同的人生经历。《我们的纪念册》纪念着朋友间的永恒友谊,《祝你一路顺风》挥洒着友人相别的眼泪,《父亲》倾诉着儿子对父亲的爱,《遇见》期待不期而遇的爱情。虽然不是同一首歌,但每段音符都是我们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听着音乐,就像回味着、想象着我们的人生。

音乐就像一幅画,而音符是这幅画的线条和色彩。《天路》唱出了青藏高原的清新的空气与挺拔高山,《自由飞翔》绘画出西藏草原的辽阔、天空的万里无云,一幅“风吹草低见牛羊”图画映入眼帘。

《月光光》这首广府民谣,演绎着岭南文化,令人回忆起多少童年美好时光。巴西的音乐让我们看到那里热情奔放的人们在欢腾跳舞,西方的爵士乐则是一幅温柔而浪漫的舞蹈。其实不同地方的音乐,给人不仅是听觉上的享受,更是视觉上的盛宴。

我喜欢汪峰的音乐,苍凉而又直指人心,震撼人的灵魂。他的音乐传达着热情与力量,表达对社会的思考与愤怒。他的音乐能让人在这个物欲横流、浑浑噩噩的年代能够有勇气再次去追求怒放的生命。我喜欢周杰伦的音乐,中国风的曲调,浓郁的情绪,曲美的心碎。我喜欢五月天的音乐,虽然他的音乐没有《高山流水》的悠扬和典雅,也比不上贝多芬激昂、雄伟的交响曲,但他的质朴浅白而又真实的音乐唱出了80、90的心声,唱出了坚持、信仰和理想,唱出了友情的可贵。

音乐可以给人精神上的支持。当我们追求梦想时,音乐让我们知道梦想并不是遥不可及,《仰望星空》可以发现,梦并不远、心并不远,只要你踮起脚尖。梦想并不遥远,只要你付出努力,梦想触手可及。当遇到困难时,我们知道狂风暴雨后就会是《海阔天空》,我们还要感谢那些看轻我们的人,他们的嘲笑是我们的动力。我们会埋怨,为什么我不是出生在有钱人的家里,可是我们要知道,人其实《没有什么不同》,虽然没有谁天生是一样的,但在地球上我们是一样的,不用去嫉妒,我们有我们的未来。《人生海海》,就算是整个世界把我们抛弃,而至少伤心快乐我自己决定。不支持我们的那些人,那就让他去吧,要知道潮落之后一定有潮起,没什么了不起的,做一个真正

的自己才是对的。这样的歌曲唱到我们的心坎里去了,我们在这些歌曲中汲取着力量,去面对前路的困境

音乐的魔力真的是不可小视。音乐可以千变万化,可以绘画出不同的图景,可以忧伤我们的忧伤、快乐我们的快乐,可以给人以力量、助我们前进。音乐魔力,非凡魅力。

情之所至,歌以咏之。一段时光,化成一首音乐,一首音乐,陪你一段时光。

关于音乐的话篇七
《关于哲理、悲伤、音乐的句子》

生命中,你我所走过的每一个地方,每一个人,也许都将成为驿站、成为过客,一向喜欢追忆,喜欢回顾,喜欢不忘记。如今却发现,深刻在心里的那些东西,早已在他们的时间里化成遗忘。不要让心太累,不要追想太多已经不属于自己的人和事。生活在一个城市里,或者爱一个人,又或者做某件事,时间久了,就会觉得厌倦,就会有一种想要逃离的冲动。也许不是厌倦了这个城市、爱的人、坚持的事,只是给不了自己坚持下去的勇气。记得你是女子,你应当干干净净,漂漂亮亮,你走在路上,要相信自己是最美的姑娘,然后再忘记你是女子,你不该过分的装饰自己,除了容颜,你还要有气质;你要懂得自尊自爱,不能看轻自己;你要善良,你要让自己在乎的人觉得温暖。很多人不需要再见,因为只是路过而已。遗忘就是我们给彼此最好的纪念。 隐藏秘密的一个好方法,或许是把它当成玩笑讲给全世界听。。。听一支歌 单曲循环 我想说其实我也快乐 只是我不会表达想回去 可是我不记得路了 遗忘 会的 终有那么一天连你的轮廓都记不起来 我还有那么多的话没有说 可是我却不知道能说些什么 其实很想知道你过得好不好 你幸福吗?希望你们能好好的相爱 然后幸福我知道那个人不会是我 以前在一起的时候你快乐过吗?觉得幸福过吗?还是我一个人的感觉而已?开始喜欢听轻轻的音乐 没有歌词 静静的感受那份心情 静静的做事 学着更好的和人交往 然后习惯,日子很平淡的过 不要相信海枯石烂的誓言,因为你等不到那一天。保持纯洁的心,不要轻易说出你的爱。相信真爱,但决不愚爱,不要爱上一个在爱情上用尽手段的人,不要相信一个不准备把你介绍给他朋友圈子的人。最重要的就是保持几分天真童心,要快乐、开朗,做个幸福温暖的人。我站在我的城堡遥望着你的国度 那些快乐和悲伤已没有任何声音。你的国度依旧美丽 我很想靠近沾染一点你的气息。只是一人一世界  祝幸福 这是我一直想说的 现在可以平静的对你说了有时候,真的宁可自己独自一人,也不愿另一个人来牵自己的手,从动了真感情那一刻,一切都万劫不复,我会真的爱你,因为真的爱你。。。。天空哭了。我没哭。 我还想快乐听着歌。重复。歌可以重复,人却不能重来。我总在想那些人离开以后一切是否都还好?偶尔有时候我还回味那些温暖的味道。记忆的画面开始模糊。忘记,想不到这么容易的。那天很自然的叫出了你的名字。心还难受着。只是难受而已,不是么?雨下着

,一直下着,像是不会停一样。讨厌重复。讨厌一成不变。我想改变。却无能为力。时间一直不停不停的走。灯光熄灭了。我一个人站着。后来的歌不知道是谁唱的。但是一定不是我们了。心很静。原来自己可以这么平静。我一定会好好的保护自己。如果受伤了,也会自己把伤口包扎好。然后走到阳光里,对着所有人微笑。有时候,我们可以用眼泪表达很多事情,它可以将隐藏的一切都流露,也可以把一切伪装。很多时候在不知不觉中眼泪出卖了我们,别用眼泪去感动爱情,就算没有了爱情,生活也一样在继续,幸福就在不远的将来。折一束月光为镜,为自己雕琢一个精致的表情,静数花开花落。所有的故事,沉陷为凝眸的传说。不知道是否抬起头,天空就会亮起来,但是我知道,低着头无论如何都看不到蔚蓝的天空......有些歌,不能听,一听让人越容易沦陷,沦陷于那些早已事过境迁的人或事...有些人,不能想,一想让人越容易伤感,伤感于那些早已物是人非的是与非...几米说:当你喜欢我的时候,我不喜欢你当你爱上我的时候,我喜欢上你当你离开我的时候,我却爱上你是你走的太快,还是我跟不上你的脚步?我们错过了诺亚方舟,错过了泰坦尼克号,错过了一切惊险与不惊险,我们还要继续错过但是,请允许我说这样自私的话多年后我若未娶你若未嫁那我们能不能在一起 ?不要因为寂寞爱错人,更不要因为爱错人而寂寞一生。------ 缘分是本书,翻得不经意会错过,读得太认真会泪流。曾经拥有的,不要忘记;已经得到的,更要珍惜;------ 属于自己的,不要放弃;已经失去的,留着回忆;------ 想要得到的,必须努力;但最重要的,是好好爱惜自己!怕错过的是未来,怕逝去的是现在,且不说时间尚不能逆流,就算这悲恸筑起高巍之墙,也未必能拿出勇气来攀越,匍匐的,都是心灵深处最是无言的呐喊。最悲剧的遗憾不是你心爱的杯子做自由落体而落地开花,而是杯子快要掉的时候,你伸手做了一系列挽救的措施,最终还是落地开了花。昨天,夕阳前,有你我的身影;今天,我依然在这里,而你,却在了远方;明天,我想我会慢慢的淡忘,是的,明天,我会慢慢的淡忘。我们一生里有可能遇到很多人,有时正好同路,就会在一起走一段,直到我们遇到了真正想要共度一生的那个人,才会把余下的旅途全部交给这个人,结伴一起到终点。——《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即使输掉了一切,也不要输掉微笑;即使不开心也不要皱眉,因为你永远不知道谁会爱上你的笑

容.这个五月 决定不再为自己写诗 甚至于不再为自己写字。文字在白开水般的日子里已经溅不起浪花 日复一日的重复着单调的三点一线。所有关于激越的想象在慵懒面前开始空泛 就像五月的风 在一望无际的平原上游荡 却依然是炎热。干旱的季节里刮不下一片积雨的云 用渴望的心情仰视天空的时候 靓丽的蓝色开始刺眼。于是 低下头看着掌心上的生命线与情感线交错的一些脉络。预示着什么或者昭示着什么 宿命的论点开始找到了滋生并且繁衍的温床。而生命 却在这个温床上开始沉睡 与宿命论的疯狂蔓延成了相反的比例。独处时仰望天空,你是天上的那片云;寂寞时凝望夜空,你是最亮的那颗星;跟你漫步林中,看到的那片树叶很美;疲惫时安然入睡,你是最近最好的那段梦境。每当遇到美好的事物总是先跟你分享;有最浓的祝福总是不忘捎给你。如果有一天你接到无声的电话,那是我又想你了,没有言语,无声无息,只为拨通心底的那根弦,让你感受我的存在。习惯一个人,戴上耳机,坐在角落,听着你最爱听的歌曲。表面穿的光彩绚丽,有谁知道耳机里的却是殇到极致的旋律。只因那天我们擦肩而过。你忽然转过的头。和你眼里错综复杂的神情。亲爱的对不起。亲爱的对不起。我们从最初植入骨髓的亲密。到最终两两相忘的冷漠。我爱你。你说的最后一遍。被我反复刻画几千遍。你要你的快乐。你选择你的选择。我只是个陪你疯了一场短暂狂欢的过客。你是绝对自由的。我只能在你离开后发现。你从来不是我的。有的人无论怎样的付出。始终是不会属于自己。始终不是自己的。有的人终究要离开。与其爱得那么忐忑。不如放开手。从此各自走。你终究是向前走。没有再回头。我终究是埋下头。没有止住泪。对不起。这次我是路人看着你走。我只是路人看着你走。日子一天天过,失去的越来越多,留下了太多太多的遗憾……可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失落,因为我们都是大海里的一片纸船,看似弱不禁风,可是大海知道我们的强大,因为它掀不翻我们。最使人疲惫的往往不是道路的遥远,而是你心中的郁闷;最使人颓废的往往不是前途的坎坷,而是你自信的丧失; 最使人痛苦的往往不是生活的不幸,而是你希望的破灭; 最使人绝望的往往不是挫折的打击,而是你心灵的死亡; 凡事看淡一些,心放开一点,一切都会慢慢变好。你以后会明白,如果世界上曾经有那个人出现过,其他人都会变成将就。——顾漫《何以笙箫默》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yaoleikaoshi/244509.html

    【关于音乐的话】相关推荐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