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住的俗语

| 公卫执业医师 |

【www.guakaob.com--公卫执业医师】

关于住的俗语篇一
《有关衣食住行的谚语》

有关衣食住行的谚语

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

霜打无根草,风冻无衣人。

勤穿勤脱,不需药锅。

浪子好穿单,冻得眼珠翻。

为美不穿棉,冻死没人怜。

好吃不过粗茶饭,好看不过素打扮。

好饭吃个合适,好衣穿个得体。

衣勿重裘,食勿重肉。

东西要吃暖,衣服要穿宽。

宁穿一层棉,不穿十层单。

一个补丁遮股风,十个补丁过个冬。

有衣倒比无衣冷,饱汉哪知饿汉饥。

春捂秋冻,到老不病。

春不减衣,秋不加帽。

衣帽常洗换,胜过上医院。

衣少加根带,饭少加把菜。

衣要看天穿,饭要按时餐。

宁穿十日破,不挨十日饿。

随年龄吃饭,看月份穿衣。

大改小,小拼大,破长衫儿改短褂。

惜饭有饭吃,爱衣有衣穿。

有食食不多,有穿穿不破。

饱时莫忘饥时苦,有衣莫忘无衣难。

食不语,寝不言。

善养生者,食不过饱,饮不过量;冬不极温,夏不极凉。食多伤胃,忧多伤神。

裤带越长,寿命越短。

眼大肚子小,眼馋肚子饱。

会吃,吃个顿顿香;不会吃,吃个一顿伤。

早饭吃得早,午饭吃得饱,晚饭吃得少,必定身体好。 夜饭少吃口,活到九十九;晚饭多一勺,半夜睡不着。 吃饱就睡觉,有如吃毒药。

冷言冷语交不得,冷饭冷菜吃不得。

少吃多餐,病好自安。

不偏食,不暴食;少肉食,多素食;喝原汤,化原食。 狂饮伤身,暴食伤胃。

走路防跌,吃饭防噎。

肚饥糠也好,饭饱肉嫌肥。

慎寒暑,节饮食,除烦恼,惜精神,

调气血,远炜慢,务清静,寻欢乐。

吃不俗的蒸摸米汤,穿不俗的粗布衣裳。

吃米吃面带皮糠,全家老少都健康。

1

吃面带鼓皮,老少有福气。

牛嫌草料要掉膘,人嫌饭食必瘦弱。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管他冒风不冒风,三片生姜一根葱。 暴食暴饮容易病,定时定量保安宁。 鼻子不通,吃点大葱。

每天吃上三个枣,人一辈子不显老。 食可饱而不必珍,衣可暖而不必华。 烟戒头一口,酒戒第一盅。 夏天不睡石,冬天不睡板。

好人老睡成病人,病人老睡成死人。 舌长事多,夜长梦多。

晚不梳头,早不说梦。

千里路上做官,为的都是吃穿。 饥时给一口,强如饱时给一斗。

金窝窝,银窝窝,不如自家的土窝窝。宁省囤尖,不省囤底。

剃头洗脚,强如吃药。

饮食起居顺其常,四季安康无病恙。 人暖腿,狗暖嘴。

吃了人的嘴软,拿了人的手软。 三年不叫匠,日子过的没有样。

2

关于住的俗语篇二
《动物成语、谚语、歇后语》

动物成语、俗语、歇后语、典故传说整理

关于“狼”的成语

杯盘狼藉 豺狼当道 狼心狗肺 官虎吏狼 鬼哭狼嚎 虎狼之势 狼狈不堪 狼狈为奸 狼奔豕突 鬼哭狼号 狼前虎后 狼吞虎咽 狼烟四起 狼子野心 如狼似虎 声名狼藉 鼠窜狼奔 引狼入室 前门拒虎后门进狼 前怕狼后怕虎

关于“狼”的俗语、谚语

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可怜狼的人要被狼吃掉

可怜狼的猎人,羊群不会增多

不开猎枪,打不住狼

狼给羔羊领路最危险 

狼到天边不改性

狼窝里少不了骨头

狼最喜欢离群的绵羊

关于“狼”的歇后语 狼吃狼——冷不防(比喻突然,没有料到)

狼借猪娃——还不了(比喻有去无回)

狼头上长角——装样(羊)

狼装羊肥——不怀好意

狼装羊笑——居心不良

狼行千里吃肉——本性难移

狼窝里养孩子——性命难保

狼不吃死孩子——活人惯的

狼啃青草——装洋(羊)

狼吃鬼——没影儿

狼看羊羔 ——越看越少

狼狗打架——两头害怕

关于“狼”的典故、传说

引狼入室:有个牧羊人在山谷里放羊。他看见远远地有只狼跟着,就时刻提防着。几个月过去了,狼只是远远地跟着,并没有靠近羊群,更没有伤害一只羊。 牧羊人渐渐地对狼放松了戒心。后来,牧羊人觉得狼跟在羊群后面有好处,不用再提防别的野兽了。再后来,他索性把狼当成了牧羊狗,叫它看管羊群。牧羊人见狼把羊管得很好,心里想,人们都说狼最坏,我看不见得…… 有一天,牧羊人有事要进城去,就把羊群托狼看管,狼答应了。狼估计牧羊人已经进城了,就冲着山林中大声嚎叫了几声。它的嚎叫声引来了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狼。那群羊全被狼吃掉了。牧羊人不了解狼的本性,才被狼的伪善欺骗了。

关于“马”的成语

一马当先 千军万马 天马行空 心猿意马 犬马之劳 汗马功劳 老马识途 兵荒马乱 走马看花 车水马龙 招兵买马 金戈铁马

关于“马”的的俗语、谚语

马后炮

一马当先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一马不跨双鞍。

人有错手,马有失蹄

人奔家乡马奔草。

人怕理,马怕鞭,蚊早怕火烟。

马不打不奔,不人激不发。

马行十步九回头。

马看牙板,树看年轮。

马群奔驰靠头马。

见鞍思马,睹物思人。

牛头不对马嘴。(驴唇不对马嘴)

心急马行迟。

关于“马”的歇后语

马鞍套在驴背上——对不上号。

马背上打电话——奇闻。

马背上钉掌——离题太远。

马儿护虎儿——没那回事。

马儿伸腿——出题。

关于“马”的典故、传说

伯乐相马: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

老马识途: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齐桓公和丞相管仲讨伐孤竹国,被敌军骗到了沙漠地带。看看天晚,但见白茫茫一片平沙,黑黯黯千重惨雾,冷凄凄数群啼鬼,乱飒飒几阵悲风。管仲说:“久闻北方有旱海,是极厉害之处, 就是此地,不可前行。”急教传令收军,带来火种,遇风即灭,吹之不燃。随行军士,各各敲金击鼓,一来以屏阴气,二来使各队闻声来集。管仲见山谷险恶,急教寻路出去,却东冲西撞,盘盘曲曲,全无出路。管仲说:“我知道老马识途,老马多从漠北而来,可择老马数头,观其所往而随之。”桓公依其言,取老马数匹,纵之先行,委委曲曲,遂出谷口。

关于“虎”的成语

伏虎降龙 狐假虎威 虎背熊腰 虎不食儿 虎步龙行 虎口拔牙 虎口逃生 虎落平川 虎落平阳 虎视耽耽 虎头虎脑 虎头蛇尾 九牛二虎之力 狼吞虎咽

关于“虎”的俗语、谚语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初生牛犊不怕虎

关门养虎,虎大伤人

前怕狼,后怕虎

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一山不藏二虎

关于“虎”的歇后语

老虎下山:来势凶猛

老虎爬树:不会那一套,荒唐

老虎嘴边的胡须:谁敢去摸

老虎打瞌睡:难得的机会

老虎嘴里拔牙:冒险

关于“虎”的典故传说

为虎作伥:从前,在某一个地方的一个山洞里,住着一只凶猛无比的老虎。有一天,它因为没有食物充饥,觉得非常难过。于是,它走出山洞,到附近的山野里去猎取食物。正在这时候,老虎看到山腰的不远处有一个人走来,便猛扑过去,把那个人咬死,把他的肉吃光。但是老虎还不满足,它抓住那个人的鬼魂不放,非让那个人的鬼魂再找一个人供它享用不可,不然,它就不让那个人的鬼魂获得自由。那个被老虎捉住的鬼魂居然同意了,于是,就给老虎当向导,找呀找,终于遇到了第二个人。 这时,那个鬼魂为了自己早日得到解脱,竟然帮助老虎行凶。鬼魂先过去迷惑遇到的人,然后把那人的带子解开、衣服脱掉,好让老虎吃起来更方便。这个帮助老虎吃人的鬼魂,便叫伥鬼。后人根据这一传说,把帮助坏人做伤天害理的事情,称“为虎作伥”。

老虎学艺:虎有一个最大的弱点,就是不会上树。因为在很早以前,虎什么本领都没有,只好拜猫为师,学习各种本领。热情的猫很快就教会了它纵、跳、蹿、扑等诸般技艺,但也发现了虎凶狠残暴的本性,就在传授的过程中留了一手。当虎觉得自己已将猫的本领完全学会之后,便一反常态,恩将仇报,竟然猛扑过来,要把猫一口吃掉。猫却不慌不忙,敏捷而灵巧地纵身爬上了树梢,免遭暗算。虎蹲在树下无计可施,便又央求猫把上树的方法传授给它。猫则不再上当,虎也就终于没有学会上树的本领。

关于“猫”的成语

捉鼠拿猫 猫鼠同乳 猫鼠同处 猫噬鹦鹉 阿猫阿狗 照猫画虎 争猫丢牛 猫鼠同眠 猫哭老鼠

关于“猫”的俗语、谚语

好奇心吓死猫

猫哭耗子,假慈悲

不管黑猫还是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胆大骑龙骑虎,胆小骑猫骑兔

关于“猫”的歇后语

猫儿念经——假充善人

猫爪伸到鱼缸里—— 想捞一把

猫披老虎—— 抖威风

猫肚子放虎胆—— 凶不起来

猫守鼠洞 —— 不动声色

猫被老虎撵上树 —— 多亏留一手

猫戏老鼠 —— 哄着玩

猫嘴里的老鼠 —— 跑不了

猫儿抓老鼠 —— 祖传手艺

猫儿捉老鼠狗看门 ——各守本分

猫钻狗洞 —— 容易通过

猫钻鼠洞 —— 通不过

猫捉老鼠 —— 靠自己的本事

关于“猫”的典故传说

猫鼠同眠:《新唐书〃五行志》:“龙朔元年十一月,洛州猫鼠同处。鼠隐伏,象盗窃;猫职捕啮,而反与鼠同,象司盗者废职容奸。”

火中取栗:一只猴子和一只猫看见炉火中烤着栗子,香气扑鼻、但是有火不好拿。于是猴子灵机一动对猫说:“都说猫是胆小鬼,这回看你敢不敢把栗子拿出来。”小猫为了证实自己的勇敢,使把爪子伸到火里去取栗子。爪子碰到火,上面的毛立刻被烧焦了,痛得它大叫,急忙甩掉栗子。猴子趁机把栗子吃掉了。

关于“羊”的成语

亡羊补牢 饿虎扑羊 饿虎擒羊 饿虎吞羊 告朔饩羊 买王得羊 卖狗悬羊 歧路亡羊 肉袒牵羊 如狼牧羊 舍策追羊 鼠穴寻羊 顺手牵羊 素丝羔羊 屠所牛羊 臧谷亡羊 臧谷亡羊 争鸡失羊

关于“羊”的俗语、谚语

挂羊头卖狗肉

羊毛出在羊身上

不吃羊肉空惹一身膻

顺手牵羊,将计就计

关于“羊”的歇后语

长颈鹿进羊群——高出一大截

打兔子碰见了黄羊——捞了个大外快

恶狼对羊笑——不怀好意

饿狼窜进羊厩——无事不来

羊肠小道——绕来绕去

挂羊头卖狗肉——以假乱真

羊见了老虎皮——望而生畏

风中的羊毛——忽上忽下

羊屎落地——颗颗相同

羊抵角——又顶又撞

羊闯狼窝——白送死

羊额的肉——没油水

羊拴竹园——瞎胡缠

关于“羊”的典故传说

亡羊补牢:从前,有人养了一圈羊。一天早晨,他发现少了一只羊,仔细一查,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间狼钻进来把羊叼走了一只。邻居劝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窟窿吧!”那个人不肯接受劝告,回答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第二天早上,他发现羊又少了一只。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来,叼走了一只羊。他很后悔自己没听从邻居的劝告,便赶快堵上窟窿,修好了羊圈。从此,狼再也不能钻进羊圈叼羊了。

亡羊补牢:【典故】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对楚襄王说:“你在宫里面的时候,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出去的时候,鄢陵君和寿跟君又总是随看你。你和这四个人专门讲究奢侈淫乐,不管国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北)一定要危险啦!”

襄王听了,很不高与,气骂道:“你老糊涂了吗?故意说这些险恶的话惑乱人心吗?”

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说:“我实在感觉事情一定要到这个地步的,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么不幸。如果你一直宠信这个人,楚国一定要灭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话,请允许我到赵国躲一躲,看事情究竟会怎样。”

庄辛到赵国才住了五个月,秦国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阳城(今河南息县西北)。这才觉得庄辛的话不错,赶紧派人把庄辛找回来,问他有什么办法;庄辛很诚恳地说:“我听说过,看见兔子牙想起猎犬,这还不晚;羊跑掉了才补羊圈,也还不迟。……”

关于住的俗语篇三
《谚语》

在浩如烟海的谚语宝库中,有一群专讲住房朝向的谚语,它的总数至少有数十条吧,仅在我手头的就有:

(1)福人住福地,朝向勿错起。

(2)前世修个朝南屋。

(3)三世修来朝南屋。

(4)有福住得朝南屋。

(5)有福之人朝南住。

(6)有福无福,朝南造屋。

(7)没有三分福,不要想住南屋。

(8)朝南屋,儿孙福。

(9)朝南起屋,子孙享福。

(10)有钱造座朝南屋,子子孙孙享天福。

(11)有钱要造朝南屋,世世代代都享福。

(12)朝南屋,代代儿孙好享福;朝北屋,代代儿孙落地狱。

(13)有钱没钱,房门朝南。

(14)有吃呒吃,三间朝南屋。

(15)坐北朝南,呒吃也心安。

(16)有钱盖北房,冬暖夏天凉。

(17)房门朝南开,病痛勿敢来。

(18)住屋要住朝南楼,种田要种河泾头。

(19)高田的谷,朝南的屋。

(20)田要门前畈,屋要朝南山。

(21)吃要陈年谷,住要朝南屋。

(22)有吃呒吃,莫住朝西朝北。

(23)朝西屋,冬夏哭。

(24)朝北屋,冻死足。

(25)活着不要盖南房,死了不要见阎王。

(26)宁要朝南的廊柱,勿要朝北的房子。

(27)朝北的财主,勿如朝南的廊柱。

(28)有钱不盖东厢房,冬不暖来夏不凉。

以上二十八条,第一条综述住房朝向的重要;第二至二十一条讲住房要朝南,住朝南屋是一种福气,而且是延及子孙的美事,不管生活多么困难都要争取它,也具体讲了住房朝南的好处,用了种种对比;第二十二条起分别讲住房朝西、朝北不好。这些谚语连缀起来,简直是一篇住房朝向大论,是传统生活经验的总结,也是符合我国的自然国情的。

像这样相互间有一定关联的一批谚语,我们叫它为一个谚语群。换句话说,谚语群是谚语与谚语之间等同物、类似物的汇聚。它是一种客观存在。就像人在世上,总是与周围人们发生着千丝万缕联系那样,谚语与谚语也有这样那样的联系,完全离群索居、与世隔绝的“鲁滨逊”,可以说是没有的。而“人以类聚,物以群分”,谚话也可以按它内在的或外在的种种特征及其联系,分成这样那样的、一个一个的不同群落,它在人民群众口语中是比比皆是的,和谚语蕴藏本身一样无穷无尽。正因为这样,谚话群问题的提出,并把它作为我们的研究对象,探讨它的性质,它的形成,以及它的作用等等,也就不是没有意义的了。

谚语群种种

谚语群是谚语地方性、时代性、群众性、多样性和口头流传性的综合反映。它是以各种关联为纽带的:内容上的关联,比喻上的关联和形式上的关联。而每一关联内部,又因为某些方面的差异,而可以区分为不同类别。从笔者目前掌握的资料分析,因各种关联和差异形成的谚语群,大体上有以下几种:

(一)内容关联而说法各异。这一般是就直叙式谚语而言的——说的是同一件事,讲的是同一个理,在表义

功能一贯的前提下,采取了不同的说法:正说和反说,简说和繁说,文言和白话,骈体和散体等。例如,“当家方知柴米贵”,或“不当家不识盐米情”,蒙古族作“只有当家的人才知米价贵贱”,藏族作“不理家务事,怎知生活难”。又如“忠言逆耳利于行”,或“真话难听”,阿拉伯作“逆耳的真理,要比顺耳的谎言好”,非洲作“宁愿听痛苦的实话,不听甜蜜的谎言”,欧洲作“使人难堪的真理,胜过使人欢悦的谎言”,原苏联作“与其要漂亮的谎言,不如要痛苦的真理”。至于“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或“种麦得麦,种稷得稷”、“种粟得粟,种麻得麻”、“种麦不生桃,种禾不生豆”一类的话,则流传更多,如朝鲜族的“大豆田里生大豆,赤豆田里生赤豆”,维吾尔族的“种青稞莫想收小麦”,藏族的“种黑之地长黑,种白之地长白”,柯尔克孜族的“你耕种什么,就能收获什么”,以及越南的“种的是南瓜,就不要盼它出桃子”,阿尔巴尼亚的“种什么,收什么”等,都是属于同一群落的。

(二)内容关联而比喻各异。对于同一事理,分别用不同比喻加以说明者,似是谚语群中最常见的一个类型。这里就举人们最熟知的几个例子来说说吧!其一是,“一颗老鼠屎,搅坏一锅粥”、“一泡老鼠尿,败坏一碗汤”,或“一块臭猪肉,糟塌一锅汤”、“一粒鸡屎坏缸酱,一棵稗子坏株秧”、“一只坏梨,能坏一筐”、“死了一条鱼,臭了一塘水”,维吾尔族称“一枚羊粪蛋,臭了一锅油”,傣族称“一片菜叶臭,使整箩菜都臭了”,东非洲称“一棵烂椰子,臭了整棵树”。其二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村中无虎狗为王”,或“山中无鸡,小雀为尊”、“山中无鸟兽,螳螂自称王”、“海底无鱼虾最大”、“村无大树,蓬蒿为林”、“深山无大树,茅草当短柱”、“岙中无树木,芦柴当总督”、“本地没朱砂,红地也为贵”,还有“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等。其三是,“怕蛇连井绳”、“一回遭蛇啄,三年怕草索”、“一回蛇咬脚,十年怕踩草”、“头次遭蛇咬,二次不栽草”,和莫三鼻给的“被蛇咬伤过的人,连棕榈树叶也会害怕”,阿富汗的“被蛇咬过的人,害怕彩色带子”;有的把疑似物换为别的动物,如“拿得蛇咬一口,看见黄鳝都害怕”,藏族的“昔被毒蛇咬,今遇苍蝇惊”,南斯拉夫的“被蛇咬伤的人,见了蜥蜴也害怕”,有的离开蛇的主题,如哈尼族的“被蜂叮,怕苍蝇”,法国的“挨了开水烫的猫儿,见了冷水也害怕”,俄罗斯的“给热牛奶烫了的人,见了冷水也要吹两下”。

以上诸多例证,全是暗喻。在这类谚语群中,采取其他比喻形式的自然也不少。这里再举比较典型的一例,是采取明喻形式的:“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病来如墙倒,病去如磨墨”、“病来如急雨,病去如细丝”、“病来如飞奔,病去如步行”、“病来如射箭,病去如拉弓”、“病来如箭,病去如线”、“病来时猛如泰山,病去时慢如游仙”,此外,病来还有“如猛虎”、“如奔马”、“如飞鸟”、“如风火”、“如风波”,病去还有“如背纤”、“是分厘”等说法。

(三)内容关联而衬句各异。谚语采取复句形式,其中一个单句为另一个单句的衬托,从正面或反面来突现主句的旨义,这种形式似以我国为盛。衬句虽也带着比喻的性质,但它与主句相对独立,起的作用不仅限于比喻而已。所以我们单独列为一类。其中讲人心望高的,有“鸟往明处飞,人往高处走”、“人朝高走,鱼朝上游”、“人向高就,水向低流”、“人望高,水望低”,以及哈尼族的“人心向上想,河水向下流”等。讲好心难得好报的,有“好心不得好报,好柴烧烂灶”、“好心讨不到好报,好泥打不到好灶”、“好心呒好报,癞头呒好帽”、“好心没好报,烧香惹鬼叫”、“有好心,有好报;点佛灯,给佛告”等。大概与人们长期的处世教训有关吧,以各种衬托来反映人心叵测的谚语,占数特多。不算上人心不知、不见、隔肚皮一类说法,就有:“深水易探,人心难测”、“深潭有底,人心呒底”、“人心无底,黄河无盖”、“黄河知深浅,人心没捉拿”、“海水深浅可量,人心忠奸难测”、“大海深万丈,人心难测量”、“白云无根,人心无底”、“天可度,地可量,唯有人心最难量”、“鹰可射,鱼可钓,人心不可料”、“人心难托,鸭肫难剥”、“鸡肫好剥,人心难摸”、“泥鳅难捉,人心难摸”、“四脚猪好料,两脚人难料”,以及畲族的“浅唔(注:晤,畲语,不。)过人眼,深唔过人心”、“世上人人都有心,用尺量量量不成”、“人心难托,海水难量”,朝鲜族的“十丈的深水能测,一尺的人心难测”,壮族的“热粥难喝,人心难摸”,藏族的“人心难理解,树心难砍断”等。

(四)内容关联而含义各异。说的是同一件事,讲的却不是同一个理,甚至恰恰相反,公说的矛理,婆说的盾理。就以上面讲到好心无好报一群谚语来说吧,就有它的对立面,如“行得好心有好报”、“一报还一报,好心有好报”、“好种定有好苗,好心定有好报”、“帮言无帮钱,好心有好报”、“好心得好报,恶人多恶

报”、“善有善报,溪水变酒糟”,还有藏族的“善心要得到好报”,俄罗斯的“善来有善往,恶债以恶偿”等。关于货物流通方面的谚语,有说“物离乡贵”、“人过乡为贱,货过乡为贵”、“鸟往高处飞,货到地头生”、“船到滩头险,货到岸头生”,也有说“鱼到街坊臭,货到地头死”的。至于反映生死观的谚语,因为它涉及每一个人,人人对它都特别关心,其情形就更为复杂。有说死不如生的,如“善死不如恶活”、“好死不如赖活着”、“死皇帝不如生叫化”、“死蛟龙不若活老鼠”;有说生不如死的,如“宁可站着死,不可跪着生”、“宁愿洁身而死,不愿污身而生”,和蒙古族的“恶活不如好死”;也有生死由之的,如“生而何欢,死而何惧”、“生者寄,死者归”、“生不恋魄,死不恋尸”、“死生为邻”、“生死分定”、“死生由命,富贵在天”、“死活总由命,来去并无人”。它们从不同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对生与死表示了不同的态度。

(五)比衬相同而内容各异。有的比衬句长期沿用,形成一种大体固定的句式,但被衬的正句却有变化,即以大同小异的比衬句,来引出说明不同事理的正句。例如,“牛毛细雨湿衣裳,豆腐酒菜败家庄”、“毛毛雨,湿衣裳,好吃懒做坏家当”、“毛毛细雨湿衣裳,小不在意大上当”,还有蒙古族的“毛毛细雨湿衣裳,流言蜚语伤好汉”、“淅淅沥沥的雨湿衣服,咕咕哝哝的话伤和气”,都是一谚一理。又如“纸包不住火,人包不住错”、“纸头包不住火,坏事瞒不了人”,和壮族的“纸不能包火,歹心人自知”,正句含义也有差别。另外,还有“纸包不住火,针戳不穿铁”、“纸包不住火,手捂不住天”、“纸里包不住火,雪里埋不住尸”、“纸里包不住火,脸上藏不住泥”、“纸头包不住火,袜子包不住水”,和维吾尔族的“兜里装不得针,纸里包不住火”等说法,虽然另半句同样用的比喻,但因比喻不同,含义也显出差别来。如与“针戳不穿铁”搭配,它就不是无法掩盖的意思了,而是讲事物的属性和限度。至于“不怕虎生双翼,就怕人起二心”,彝族的“不怕虎生三张嘴,就怕大家不齐心”,傣族的“不怕虎生三只眼,只怕人有麻痹心”,虽然生翼、添嘴、加眼不同,但反正都属假设,其实质没有区别,当然也可以归入这一类。其他如“水滴石穿”、“水涨船高”、“浇树浇根”、“疾风知劲草”、“独木不成林”、“钟不敲不响”等,都常被用来作为比衬,各有一组句数多寡不一的谚语。

比喻的语句有时也返本归原,用它的本义入谚。例如,“鲤鱼跳龙门,全凭水作本”,是一句哲理谚,用的是它的喻义;而俗信谚“鲤鱼跳龙门,喜事临家门”,气象谚“鲤鱼跳龙门,大雨后背跟”,就都是用了它的本义,是实指鲤鱼的窜跳了。而用了本义以后,实际上衬句的地位已经改变,成了主体。这种喻义和本义、借指和实指在谚语中同时存在的情况,是相当特殊的,严格地说已经超出本类的范围,而应称之为形象相同而实指各异。但因为这类谚语群目前发现还不多,似不足独立成类,所以只好暂附于此作一说明了。

(六)喻、义均同而说法各异。有一些谚语,取譬的事物基本相同,所含的意义也大体一致,但采取了不同的说法。这种情况,多出现在不同的地区,以至不同的国家、民族之间。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管钥匙开管锁”、“什么钥匙开什么锁”,哈萨克族作“每把锁子,都有自己的钥匙”,越南作“有什么样的锁,就有什么样的钥匙”。又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粒火星,烧毁万里江山”,加纳作“森林里有了火星,大火燎原的时刻就不会太远了”,缅甸作“垃圾堆里一星火,能把一座佛殿烧成灰烬”。还有如“公鸡不鸣,照样天明”,蒙古族作“有鸡也天亮,没鸡也天亮”,白族作“不管雄鸡叫不叫,天总会亮”,塔吉克族作“公鸡就是不打鸣,天也照样亮”,维吾尔族作“公鸡不报晓,太阳也会出来”,印度作“公鸡不鸣,天也会亮”,阿富汗作“天亮不是雄鸡啼出来的”,阿拉伯作“朝霞升起并非因为是鸡的报晓”,苏丹作“杀了公鸡,阻止不了天亮”。有的谚语群,虽然在广大汉族地区一时举不出相应的句式,但在一些少数民族中以至国外,却是流传颇广,有着颇多的族类。如维吾尔族的“散了伙的羊是熊的食,离开群的羊是狼的食”,柯尔克孜族的“离群的山羊不听牧羊人的警告,它的下场是被狼吃掉”,和阿富汗的“狼喜欢逮离群的绵羊”,阿尔巴尼亚的“绵羊一离群,就会被狼吃掉”,原苏联的“离群的羊——狼的饭菜”,都是同喻同义的不同说法。

(七)形式相似而内容各异。有些谚语群,是以一定的结构形式作为联接纽带的。形式决定于内容,同样的结构形式,说明谚语所反映的事理、事物之间,有着同样的关系;但是,形式又不等于内容,同样的结构形式,可以反映不同的事理和事物。就以“黄金有价钧无价”一谚来说吧,钧是钧瓷,是一种名贵的瓷器,谚语以黄金为底垫和衬托,极言钧瓷的可贵。这种形式的谚语,我们已经发现十多句,有反映实物的,除上句以外,还有“黄金有价玉无价”、“黄金有价宝无价”、“黄金有价花无价”、“黄金有价药无价”、“黄金有价医无价”、“黄金有价书无价”;有反映精神方面的,如“黄金有价情无价”、“黄金有价志无价”、“黄金有价,

仁义无价”、“黄金有价,道德无价”、“黄金有价,知识无价”、“黄金有价,艺术无价”;还有反映人的自身价值的,如“黄金有价人无价”、“黄金有价身无价”。以上这种形式,我们姑且叫作垫衬式吧。还有因果式的,如“失败是成功之母”、“需要是发明之母”、“谨慎是智谋之母”,欧洲谚“重复是学习之母”,英谚“勤勉是好运之母”、“经历是才智之母”、“贫困是一切技艺之母”,德谚“记忆是知识之母”、“贪婪是恶德之母”,芬兰谚“懒惰是贫穷之母”,希腊谚“夜晚是深思熟虑之母”,俄罗斯谚“适度是健康之母”。比例式的似乎更多。“三山六水一分田”,是全国性地形地貌的大致估计,这种格式的谚语几乎到处都有。浙江是“七山一水二分田”,贵州、福建是“八山一水一分田”,冀北山区是“九山半水半分地”;浙江的新昌、永康、三门湾域内与全省同,建德与贵州、福建同,绍兴与全国同,诸暨是“七山二水一分田”,淳安是“八山半田分半水”,临安是“九山缺水一分田”;甚至有些区、乡也套用此谚。又如“三分栽,七分管”、“十聋九哑”,这类的比例式所含谚语也各不少。还有一些相同的结构形式,是纯粹从语法上划分的,如对照式“上有什么,下有什么”,选择式“宁可如何,不可如何”,前提式“没有什么,先不什么”,条件式“哪里有什么,哪里就有什么”等,这就不一一展开说了。

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不可能绝对割裂开来。以上所述谚语群的七种形态,都如同拆开项链欣赏珍珠那样,是离开整体前提谈的。事实上,谚语群存在的形态决不可能如此单纯,它总是犬牙交错、纷繁复杂的,是共生态而不是单生态。就拿本文开头的一组引例来说吧,它们都是内容关联的谚语,但有的含义相同,却采用了不同的说法和比衬,有的在含义上也有一定的区别。因此,它至少是三种形态的集合体。另外,“田要门前畈,屋要朝南山”,还可与“田要门前畈,屋要买四散”构成比衬相同的谚语群;“有吃呒吃,三间朝南屋”、“有吃呒吃,莫住朝西朝北”,与“有吃呒吃,只看三个十七”,“三世修来朝南屋”,与“三世修来夫前死”、“三世修个街头狗(意谓住城镇好)”、“三辈难修好街坊”,分别构成形式相似的谚语群;“宁要朝南的廊柱,勿要朝北的房子”,则本身就是采取选择式的,同式的谚语更多。总之,我们如果把一个一个谚语群的所有谚语全部汇总起来(相对地说),并按其不同的联系方式,排成支系,我们将走出平谷,进入丛林,有助于从群体上把握谚语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是具有相当的研究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的。 谚语群的形成

谚语群的形成,无非是两个方面:一是不同母体的汇聚;二是同一母体在流传过程中的变异。而汇聚过程中又有演变,演变过程中又有汇聚,经验与经验、语句与语句不间断又无止境地相互撞击,相互消融,相互充实,相互改造,于是大批大批谚语的等同物或类似物,就这样呈辐射状产生出来了,而且还在继继产生着。 就以法国谚语“挨了开水烫的猫儿,见了冷水也害怕”,俄罗斯谚语“给热牛奶烫了的人,见了冷水也要吹两下”来说,看来似乎有点洋气,但其实,我们的老祖宗早就说过——屈原《九章·惜诵》中就有“惩于羹者而吹齑兮”的句子,以后《晋书·汝南王亮等传序》、《唐书·傅奕传》、陆游《秋兴》诗、虞俦《喜晴》诗,也屡屡用过这句话。再以“刀不磨要生锈,水不流要发臭”为例,这在我国是一句脍炙人口的谚语,我们只知道《吕氏春秋·尽数》中有过“流水不腐,户枢不蝼”的话,孰知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大画家达·芬奇也说过:“铁不用就会生锈,水不流就会发臭,人的智慧不用就会枯萎”。我们举这样两个例子,主要是想说明,人类有可能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取得某些共识和共感,殊途同归是可能的。相同的经验产生相同的谚语,相近的经验产生相近的谚语,即使因为地位、处境、经历等等的不同而有着相反的经验,产生相反的谚语,也属于谚语群的研究范围之内。只是在过去交通闭塞、民族隔离、文化交流甚少的情况下,大量同类谚语的汇聚几乎是不可能的,更谈不上深入的研究了。今天,这一切条件都变了,尤其是近数十年谚语搜集、研究的深入展开,少数民族和外国谚语的大量译介、出版,更尤其是近几年全国性的民间文学大普查,和各省、地区、县谚语卷或资料本的普遍印行,于是,大量各种形态的谚语群就突出地显现在我们面前了。

然而,这仅是事情的一面,是属于静态的一面;对于谚话群的形成来说,更有意味的是它的动态方面,即发展变化方面。同一谚语的流传演变,不同谚语的交叉影响,同中有异,异中有同,风起云涌,变化万千,这才构出谚语群的无限丰富性来。

(一)流传过程中的简单套用(注:这里用了套用一词,以和引用相区别。拙意是:套用是套过来为我所用,所在本地区、本民族、本国家扎下了根,引用却仅是引人家的话而已。)。有些相邻的国家、民族或地区,它们之间有着某些相同的文化渊源,有过大规模的文化交流,或者历来就有频繁的民间往来,就必然会有谚语相

互直接传播,形成大量的等同物或基本等同物。如“事实胜于雄辩”、“一针不补,十针难缝”,日本作“议论不如实证”、“今天怠一针,明天补十针”。“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千里金堤,溃于蚁穴”,朝鲜作“笨人的笔记,往往比聪明人的脑子可靠”、“一个小蚂蚁洞能冲垮一座大坝”。“刀钝石上磨,人笨勤心学”,越南作“刀要磨才锋利,人要学才聪明”、“近墨者黑,近光者明”。以及“玉碎不改白,竹焚不改节”,传到日本,有“玉石碎了,还是玉石”,传到印度支那,有“竹子即使被焚,竹节还是直的”等。这些严格说来,都是某一母体的同义替代,只是翻版、位移,没有性质的变化。但因为各国语言、文字不同,经过转辗翻译、流传,面貌上已经有了多少不等的改变,形成相应的变体。

除了相邻国家、民族和地区谚语的近缘传播以外,跨洋、跨洲的远缘传播,也并非没有可能。如“事实胜于雄辩”,与阿拉伯谚“事实比语言更清楚”;“一针不补,十针难缝”,与英谚“及时缝一针,可以省掉九针”,都如出一辙。但除了有确凿的证据,能考查其流传途径以外,是难以断定其源流关系的。

(二)流传过程中的空间变异。在流传过程中,简单机械的套用可能是少数的,更多的情况是,随着流传空间的改变,谚语的特色也跟着改变,显示出不同的地方色彩或民族色彩来。例如,我国表示这样两种意思的谚语:一是要办成一件大事,仅靠一人一马是不行的;二是也非一朝一夕所能奏功的。这两种意思,本质并不相同,但又有可以相通之处,所以谚语常有互相混用的。人们或以首都作譬,如“一步迈不到北京城”;或以著名古建筑作譬,如“一根木头造不了洛阳桥”;但也有改作当地熟悉的建筑物的,如“一家盖不起夫子庙”、“一人造不起龙王庙”、“一人盖不成天王庙”;至于“一块石头砌不成金字塔”,可能是传入和后起的。与此相应,欧美国家也有一句流行颇广的谚语,叫“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其中德国则传成“一锹挖不成井,一天盖不成罗马城”。上列东、西方各种句式,看来是同一母体的变异和不同母体的影响兼而有之。值得注意的是,民间有些土生土长的谚语,乡土色彩更加浓烈,粘着的地域越明确、越近乎,人们感到越亲切。如“好木头不会氽过三条桥”,比喻到处流浪、没人收留的人不是好料。此谚有的传作“好木头不做三节桥”,而在浙江临海,又传作“好木杓氽不到三洞桥”。三洞桥实有其名,在临海城南,为洪水氽物必经之地。谚语这一改,对当地人来说,更能给人以情景交融的实在感觉。

几年前我看舟山市谚语卷送审稿,发现其中有一条气象谚语:“天上鲤鱼斑,晒鲞不用翻”。这条谚语几乎流遍全国,但一般均作“晒谷不用翻”,“谷”与“鲞”一字之差,舟山渔区的个性就跃然而出了。民间口头对谚语的这种改动,具有广泛的意义。它说明谚语的空间变异,不仅仅是变换地名而已,而有着更广阔、更耐人寻味的领域。所指实物的变异,取譬事物的变异,表述方式的变异,方言土语的变异„„如此等等,不可尽言。而谚语的某一变异,都为谚语群增添着新的伙伴,谚语群也因此而显得更加花团锦簇,绚丽多彩。

(三)流传过程中的时间变异。在历史的长河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谚语也在不断地发生流变,出现在特定历史背景下谚语内容或形式的非共时性变化。“办事不依东,累死也无功”,这个东本来是指东家、老板。后来人们认识到群众的重要性,为群众办事不能不听群众的意见,于是又出现了“办事不依众,累死也无功”一谚。“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是我国很有影响的传统谚语。状元一词未尝不可借用,但它毕竟脱胎于过去的时代,久则思变,于是陆续出现了一些新的说法:“三百六十行,行行不可少”、“三百六十行,行行不落档”、“三百六十行,行行都荣光”、“三十六业,行行出贵业”等。“二人同心,其利断金”,这是《周易·系辞上》的话,离今两千多年了。这句话以后被演变成“二人一心,有钱买金;二人二心,无钱买针”、“两人同一心,黄土变成金”;而且主语也逐渐有所确指,在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时代,有了“父子同心土成金”,“夫妻一条心,荒坡变成金”、“三兄四弟一条心,门前黄土变成金”等说法;合作化时期,“父子”等等又为“大家”、“众人”、“干群”或“山哈”(注:山哈,畲民的自称。)所代替。时间当然也在不断地淘汰陈旧过时的谚语,但作为谚语群的研究对象来说,这些被淘汰的谚语仍然有它历史的价值。就这样,各种形态的谚语群,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而庞然杂陈于我们的面前。

和空间变异一样,时间变异的内涵也极丰富。上面所述多数属于内容变异,比较起来是最具特征的。但谚语的其他方面,包括比喻、结构、语言,以及它所涉及的风俗、人情、典故、称谓等等,都可以发生变化。此一时,彼一时,只有相对的定型,没有绝对的固定,也无法框定其变异的范围、格局和模式。其中又以语言的变化最显著和活跃。文言和白话不同,古代方言和现代方言也不相同。“一个巴掌拍不响”这话,两千多年以前就有了,但那时叫“一手独拍,虽疾无声”(注:见《韩非子·功名》)。“鸡公不啼鸡婆啼”,“女掌男权,

关于住的俗语篇四
《谚语古语》

一、分类积累名人名言

1、关于读书的: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关于珍惜时间的: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3、关于勤奋学习的: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4、关于立志成材的:有志者事竟成。

5、关于谦虚的: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6、写在食堂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7、写在书房(图书馆)里: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8、关于人生哲理的: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二、常用的歇后语

兔子的尾巴——长不了。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丢了西瓜——因小失大。老鼠进书箱——咬文嚼字。

狗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哑巴吃黄连——有口说不出。

狗拿耗子——多管闲事。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常胜将军——百战百胜。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老牛拉车——慢慢吞吞。六月天,孩儿脸——说变就变。

叶公好龙——口是心非。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

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1、气象谚语:蚂蚁搬家蛇过道,大雨马上就来到。

2、学习谚语: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三、词语积累:

1、比喻构词的:骄阳似火、情深似海、红叶似火。

2、近义词构词:争分夺秒、奇珍异宝、忘恩负义。

3、反义词构词:推陈出新、生离死别、冷嘲热讽。 4、叠词。

ABCC:得意洋洋、兴致勃勃、烈日炎炎。 AABC:津津有味、娓娓动听、栩栩如生。

ABAC:自言自语、自由自在、自高自大。

半信半疑:半明半昧、半梦半醒、半推半就

无影无踪:无边无际、无忧无虑

时隐时现、时高时低、时明时暗

千辛万苦:千军万马、千言万语

前因后果:前呼后拥、前思后想

天罗地网、天昏地暗、天南地北

有眼无珠:有气无力、有始无终

东倒西歪:东张西望、东奔西走

5、人物神态的:得意洋洋、垂头丧气、眉开眼笑。

6、人物优秀品质:勤勤恳恳、先人后己、舍己为人。

7、勤奋学习的:废寝忘食、悬梁刺股、凿壁借光。

8、神情专注的:聚精会神、全神贯注、专心致志。

9、心情愉快的:心花怒放、欣喜若狂、喜笑颜开。

10、活动场面的:热火朝天、人山人海、争先恐后。

11、表现悲痛的:心如刀绞、悲痛不已、痛不欲生。

12、表现愤怒的:怒发冲冠、怒气冲天、怒不可言。

13、表示害怕的:提心吊胆、惊惶失措、惊恐万状。

14、“人物心情”的:忐忑不安、惊慌失措、闷闷不乐、15、表现热的词语:汗如雨下、汗流浃背、大汗淋漓。

16、形容人多的:人山人海、人流如潮、举袖成云。

17、表示形势紧急的成语:迫在眉睫、千钧一发、

燃眉之急、十万火急

18、表示声音极响的词语:震耳欲聋、惊天动地、震天动地、响彻云霄

19、描写大海(波浪大)的:风急浪高、波涛汹涌、惊涛骇浪。

表示数量多的成语:数不胜数、不可胜数、不计其数、 成千上万、成群结队、 琳琅满目、车水马龙、铺天盖地、 满山遍野

16、描写春天的:春光明媚、春暖花开、春意盎然。

表示着急的:迫不及待、急急忙忙、急不可待

17、描写夏天的:烈日炎炎、骄阳似火、赤日炎炎。

29、褒义(肯定赞扬):勤勤恳恳、先人后己、舍己为人。

18、描写秋天的:秋高气爽、枫叶似火、桂子瓢香。

30、贬义(否定批评):胆小如鼠、贪生怕死、骄傲自满。

19、描写冬天的:大雪纷飞、鹅毛大雪、冰天雪地。 俗语: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近水楼台先得月、百闻不如一见。

20、描写天气的:绵绵细雨、大雨如注、倾盆大雨。

21、寓言故事的:守株待兔、叶公好龙、自相矛盾。

22、历史故事的:三顾茅庐、草船借箭、完璧归赵。

23、神话故事的:八仙过海、嫦娥奔月、盘古开天。

24、含有十二生肖(动物名称)的成语:鼠目寸光、牛气

冲天、虎头蛇尾、龙腾虎跃、猴年马月、羊入虎口、鸡犬不宁、狗急跳墙、猪狗不如、人仰马翻、杀鸡儆猴。 25、含有数字的:一目十行、成千上万、三心二意。 26、表示时间过得快: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瞬息万变。 27.速度快:日行千里、健步如飞、风驰电掣 表示变化快的成语:变化多端、变幻莫测、千变万化、 28、描写笑的:眉开眼笑、哄堂大笑、捧腹大笑。 表示“想”的词语:苦思冥想、静思默想、绞尽脑汁 表示“看”的字词:瞥、瞅、盯 、观察、凝视、注视、看望、探望、瞻仰、扫视、环视、仰望、俯视(俯瞰)、眺望。 表示“叫”的字词:嚷、吼、嚎、啼、鸣、嘶、嘶叫、嚎叫、叫嚷

表示“第一”的字词:冠军、首屈一指、名列前茅 象声词(表示声音的):吱呀、喀嚓、哗啦、咕咚、 叽叽喳喳、轰轰隆隆、叮叮当当、叮叮咚咚

表颜色多的成语:五彩缤纷、五光十色、绚丽多彩、色彩斑斓 表示形态多的成语:千姿百态、千姿万状、姿态万千。

32、表示说话的:能说会道、七嘴八舌、口若悬河。

33、表示人物动作的:指手划脚、手舞足蹈、挤眉弄眼。

34、含有人物名的:孔融让梨、名落孙山、曹冲称象。

35、含有植物名称的:桃红柳绿、柳暗花明、桂子瓢香。

五、分类积累诗词歌赋

1、描写春天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2、描写夏天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3、描写秋天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4、描写冬天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5、描写月亮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6、描写山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描写水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8、描写送别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9、描写朋友间友谊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10、含有哲理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1、含有数字的: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2、含有节日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13、含有夸张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4、含有动物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15、含有植物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关于住的俗语篇五
《关于谚语》

关于自然现象的谚语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晕是日、月光穿过卷层云中的冰晶时,由于折射而形成的彩色光圈。而卷层云通常出现在锋面前部,在它的后面,就是锋面所造成的云雨区。所以,日、月晕的出现,就意味着风雨天气即将到来。并不是说,出现日晕必有雨,出现月晕必刮风。

东虹日头,西虹雨

太阳光穿过云中水滴时,由于折射和反射而形成的弧形彩带,叫虹。水滴越大,彩色越鲜艳。因为虹都出现在太阳的相对的方向,有西虹时,说明西边的大气中存在大量水滴,它随着天气系统自西向东移来,本地将会下雨;虹在东方,说明东边的大气中存在大量水滴,由于天气系统已东移过境,未来本地就不再下雨了。

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当太阳光经过大气层被散射之后,照在云层上,就会呈现出鲜红和金黄色的彩霞。早霞,说明西方有云层发展,而且白天时空气一般不稳定,未来天气将转阴雨;而晚霞,说明云层已经东去,而且晚上一般对流作用减弱,未来天秘将转晴。

星星眨眼,有雨不远

夏天夜晚天空星光闪烁不定,说明大气扰动剧烈,预示不久将有风雨出现。星从哪方开始闪动,风雨就从哪方来。如满天星斗闪动,风雨就有可能在天明来临。

单耳刮风,双耳下雨

耳,指太阳两边的白色光环,当天空有卷云或卷层云时,阳光被折射,便出现日耳。因为卷云或卷层云均为低气压系统的先导,所以天气将有变化。双耳表示高空大气层大范围不稳定,单耳表示局部性不稳定,出现双耳时,天气变化可能性比单耳大。

星星稠,满街流

每当低度压来临之前,小星星因受云层遮掩,多已不见。但特别亮的星体,透过薄云,看来四周边缘模糊不清,像是许多星汇集在一起,很稠密的样子。有这种现象表示风雨不久就要来临。

地黄有风,天黄有雨

太阳落山时,如呈现黄色,这是大气中灰尘和水汽凝结的现象,天空中既有大量水滴凝结,即有产生阴雨的可能。

日落晴彩,久晴可待

太阳西下时,天空呈现青蓝色,说明空气清洁,水汽少,表示天气将继续晴朗。

日出一点红,不雨便是风

一般说,早晨的空气比较稳定。如果开起时即呈现红色,表明天空中已有大量水汽和灰尘,这是受阴雨天气系统的影响,为风雨即将来临的一种征象。 关于品德与修养的谚语

矮人面前莫说短。

爱惜衣裳要从新的时候起,爱惜名誉要从幼小时候起。

爱花花结果,爱柳柳成荫。

爱徒如爱子,尊师如尊父。

白酒红人面,黄金黑人心。

不要原谅自己,但对别人应宽容。

不要指责别人,多多自责。

常在河边走,贵在不湿鞋。

吃亏不算傻,让人不算痴。

吃多伤身,气大伤神。

刺耳的话冷静听,奉承的话警惕听,反对的话分析听,批评的话虚心听。

聪明人责备自己,愚蠢人埋怨朋友。

大欺小,不公道;大帮小,呱呱叫。

大人不记小人过,宰相肚里好撑船。

当你毁坏别人的时候,已经毁坏了你自己。

当你轻视幼苗的时候,请望望那参天大树。

得了奖赏不要只想到自己,出了差错不要埋怨别人。

灯不明,要人拨;人不明,要人说。

灯花不拨灯不亮,人有过失须人帮。

丢掉包袱,轻装前进。

对症下药,治病救人。

多下及时雨,少放马后炮。

高尚是受人尊敬的源泉。

根不正,苗必歪。

恭可平人怒,让可息人争。

恭敬不如从命。

恭维是覆盖着鲜花的深渊,批评是跌倒爬起来的拐杖。

观其行而知其言,闻其言而知其心。

好话三句暖人心。

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好言好语事事通。

和蔼可亲的态度是永远的介绍信。

壶小易沸,量小易怒。

即使双腿能跨过方桌,粗心时也会被矮凳绊倒。

记住别人给我的好处,忘掉自己给人的恩情。

既往不咎,来者可追。

见人施一礼,少走十里路。

见着秃子不讲疮,见着瞎子不讲光。

关于住的俗语篇六
《俗语》

“小二”管“大王” 挨着勤的没懒的 矮子面前不说短话 按下葫芦起来瓢 八抬大轿请不去 八字没一撇 拔根汗毛比腰粗 白披一张人皮 半斤对八两 半路上出家 饱汉不知饿汉饥 背着抱着一般沉 被人卖了还帮着数钱 笨鸟儿先飞 鼻子气歪了 比登天还难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比死人多口气 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 别人牵驴你拔橛子 兵败如山倒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病急乱投医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不吃黄连,不知啥叫苦 不吃馒头争(蒸)口汽 不吃羊肉惹身臊 不打不相识 不打无把握之仗 不打无准备之仗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不到黄河心不死 不费吹灰之力 不分青红皂白 不够塞牙缝的 不管三七二十一 不见棺材不落泪 不见兔子不撒鹰 不见真佛不烧香 不进山门不受戒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不看僧面看佛面 不可不信,不可全信 不可同日而语 不拉屎占茅坑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不怕慢,就怕站 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 不怕人不敬,就怕己不正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心 不求同日生,只愿同日死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不食人间烟火 不是省油的灯 不是鱼死,就是网破 不是冤家不聚头 不死也扒成皮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不在话下 不知道哪头炕热 不知哪块云彩下雨 不知天高地厚 不撞南墙不回头 苍蝇不叮没缝的蛋 操心不见老 拆东墙,补西墙 常骂不惊,常打不怕 常说口里顺,常做手不笨 常在河边站,哪有不湿鞋 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长叹不如慢磨 长添灯草满添油 唱对台戏 朝中有人好做官 炒豆众人吃,炸锅一人事 车到山前必有路 扯淡 陈芝麻烂谷子 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成者王侯败者贼 秤杆离不开秤铊 秤有头高头低 秤铊虽小压千斤 吃饱了撑的 吃别人嚼过的馍不香 吃不了兜着走 吃错了耗子药 吃定心丸 吃饭想撑死,干活怕累死 吃力不讨好 吃了豹子胆 吃了迷混药 吃了枪药了 吃人不吐骨头 吃人饭,拉狗屎 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软 吃人家饭,受人家管 吃软不吃硬 吃哑巴亏 吃着碗里的,望着锅里的 丑话说在前头 丑媳妇早晚也得见公婆 初一一回十五一回 出多少汗,吃多少饭 出家人不说在家话 出水才见两腿泥 出头的橼子先烂 穿新鞋走老路 穿一条裤子 船到桥头自然直 船家的孩子会浮水 窗户纸一点就破 吹胡子瞪眼

此地无银三百两 此时无声胜有声 此一时,彼一时 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从刀尖上爬过来的 从小离娘,到大话长 打不着狐狸惹身骚 打不着野狼打家狗 打柴的不能跟放羊的走 打倒不如说倒 打灯笼找不着 打掉门牙往肚里咽 打狗还得看主人 打虎不成反被虎伤 打酒向提瓶子的要钱 打开窗户说亮话 打开天窗说亮话 打破砂锅问到底 打如意算盘 打铁还需本身硬 打退堂鼓 打瞎子,骂哑巴 打一巴掌,给个甜枣 打肿脸充胖子 打着灯笼找不着 大白天说梦话 大白天做梦 大海里捞针 大路朝天,各走半边 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大难不死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大树底下好乘凉 大眼瞪小眼 大意失荆州 大丈夫能屈能伸 胆小不得将军做 当地生姜不辣 当耳旁风 当面鼓对面锣 当面是人,背后是鬼 当着矬子不说短话 刀架脖子上 刀快不怕脖子粗 刀枪药虽好,不破手为高 刀子嘴,豆付心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到什么时候说什么话 得便宜卖乖 得理不让人 得了便宜卖乖 得饶人处且饶人 低头不见抬头见 地在人种,事在人为 点腊烛不知油价 爹死娘嫁人,各人顾各人 丁是丁,卯是卯 顶风臭十里 丢下嘴里的肉,去等河里的鱼 东一榔头,西一棒子 斗大字不识一升 豆付掉到灰堆里 豆付一方扁担一条 肚子疼怨灶王爷 端人家碗,受人家管 断了线的风筝 对事不对人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躲了初一,躲不了十五 躲雨跳到河里 恶人先告状 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 儿大不由娘 儿女情长,英雄气短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二一添作五 翻脸不认人 反其道而行之 反咬一口 方是真的,药是假的 房顶开门,灶坑打井 防君子不防小人 放长线钓大鱼 放屁砸了脚后跟 肥的瘦的一锅煮 肥水不流外人田 费力不讨好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风里来,雨里去 佛烧一炷香,人争一口气 福不双降,祸不单行 该吃九升,不吃一斗 干打雷不下雨 干的早不如干的巧 干活不由东,累死也无功 甘蔗没有两头甜 赶鸭子上架 赶早不赶晚 敢怒不敢言 刚出狼窝,又入虎口 胳膊拧不过大腿 胳膊肘往外扭 隔墙有耳 隔行如隔山 各打五十大板 各人的梦各人圆 给个棒棰就当针 给脸不要脸 功到自然成 恭敬不如从命 公道不公道,自有天知道 公鸡下蛋,母鸡打鸣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狗改不了吃屎 狗眼看人低 狗嘴吐不出象牙 狗耷拉舌头不干鸡跷脚干 顾前不顾后 挂羊头卖狗肉 官不大,僚不小 官船漏,官马瘦 光许愿,不烧香 鬼迷心窍 贵

人多忘事 锅大勺有准 孩子哭了,抱给他娘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汗珠掉地摔八瓣 好饭不怕晚 好钢用在刀刃上 好汉不吃眼前亏 好汉不提当年勇 好合不如好散 好虎架不住群狼 好话不背人,背人没好话 好话不说二遍 好话说尽,坏事做绝 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好马不吃回头草 好猫不叫,好狗不跳 好人难做,白布难穿 好人死在证人手里 好事不背人,背人没好事 好事不过三 好死不如赖活 好问的人迷不了路 好心不得好报 和尚不知道士 和尚好做,五更难熬 和尚无儿孝子多 合不拢嘴 河里无鱼虾也贵 黑狗偷了油,打了白狗头 恨不得有条地缝钻进去 恨铁不成钢 横草不过 横挑鼻子竖挑眼 猴年马月 后来者居上 后脑勺长眼睛 糊涂庙,糊涂神 糊涂庙糊涂神 虎毒不食子 虎离深山被犬欺 花钱买罪受 画鬼容易画人难 画虎不成反类犬 话经三张嘴,长虫也长腿 换汤不换药 黄瓜菜都凉了 皇帝不使病人 皇帝轮流坐,明年到我家 皇帝女儿不愁嫁 会的不忙,忙的不会 会的不难,难的不会 会说的不如会听的 会说的两头瞒,不会说的两头传 会说的说自己,不会说的说别人 活人不能让尿憋死 火冒三丈 火烧眉毛不着急 火烧眉毛顾眼前 货比货得扔,人比人得死 货卖一张皮 饥不择食,寒不择衣 鸡蛋里挑骨头 鸡多不下蛋 鸡飞蛋打 鸡飞狗跳墙 鸡叫有早晚,天亮一起亮 鸡毛蒜皮 鸡窝飞出凤凰 吉人自有天相 计划没有变化快 记吃不记打 家丑不可外扬 家花没有野花香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家有二斗粮,不当孩子王 假传圣旨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见缝就钻 见过鬼的怕黑 见水就渴,见饭就饿 姜还是老的辣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脚踩着刀尖过日子 脚踏两只船 揭不开锅盖 解铃还需系铃人 姐姐不嫁,耽搁了妹妹 进了三宝殿,都是烧香人 近水楼台先得月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经一事,长一智 井里打水,往河里倒 井水不犯河水 敬酒不吃吃罚酒 久病无孝子 九牛二虎之力 酒后吐真言 酒香不怕巷子深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旧瓶装新酒 锯响就有末 军令如山倒 君子动口不动手 开弓不放箭 开空头支票 开水不响,响水不开 砍的没有旋的圆 看人脸色 看人下菜碟儿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靠山山倒,靠水水干 空口说白话 哭不得笑不得 哭错了坟头 快刀斩乱麻 拉不出屎来怨茅房 拉完磨杀驴 来得容易去得快 来的早不如来的巧 来而不往非礼也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狼吃不见,狗吃打出屎来 浪

子当家,饿死全家 浪子回头金不换 老虎还有打盹儿的时候 老虎屁股摸不得 老虎嘴里拔牙 老鸡不上灶,小鸡不乱跳 老将出马,一个顶俩 老牛拉破车 老鼠认为猫厉害 老天爷有眼 老头吃糖,越扯越长 老头要请,小孩要哄 老王卖瓜,自卖自夸 姥姥不疼舅舅不爱 勒紧裤腰带 乐极生悲 雷声大,雨点小 累死没人买棺材 冷手抓热馒头 立着放债,跪着讨钱 脸红脖子粗 凉了半截 良心叫狗吃了 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临死拉个垫背的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驴唇不对马嘴 驴驾辕,马拉套 乱成一锅粥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萝卜快了不洗泥 落水顾命,上岸顾财 落在鬼手里,不怕见阎王 麻秆打狼两头怕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骂人不带脏字 骂人不用打草稿 买卖不成仁义在 买起马买不起鞍 买四两棉花纺一纺 卖狗皮膏药 卖啥吆喝啥 盲人骑瞎马 猫哭老鼠假慈悲 猫一天狗一天 冒天下之大不韪 没病不死人 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走? 没话找话 没有不散的宴席 没有不透风的墙 没有会不着的亲家 没有家贼引不来外鬼 没有金钢钻,不揽瓷器活 没有卖后悔药的 没有四两铁,哪敢打大刀 没有弯弯肚子,不吞弯把镰 没罪找枷扛 眉毛胡子一把抓 明人不做暗事 名倒着写 磨刀不误砍柴工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木匠多盖歪房 木匠多了盖歪房 木匠斧子一面砍 拿得起,方得下 哪个庙都有屈死鬼 哪壶不开提哪壶 哪里摔了跤,知道哪里路滑 哪阵风把你吹来了 脑袋别在腰带上 撵鸭子上架 宁拆十座庙,不破一门婚 牛不喝水强按头 牛不知角弯,马不知脸长 牛打江山马坐殿 牛耕田,马吃豆 牛头不对马嘴 女大十八变 怕什么有什么 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刨根问底 跑了和尚跑不了庙 赔钱嫁女儿 碰一鼻子灰 皮笑肉不笑 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腿 破罐子破摔 破家值万贯 七百年谷子八百年糠 七大姑八大姨 棋逢对手,将遇良材 牵一发而动全身 牵着不走,打着倒退 前不着村,后不着店 前怕狼后怕虎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前言不搭后语 欠一屁股债 枪打出头鸟 墙倒众人推 强宾不压主 强将手下无弱兵 强龙压不过地头蛇 强扭的瓜不甜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亲妈也有偏心的时候 擒贼先擒王 清官难断家务事 情人眼里出西施 请将不如激将 请神容易送神难 求人不如求己 拳头上跑马 让人家当枪使 惹不起还躲不起 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人不该死总有救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

量 人不在大小,树不在高低 人不知鬼不觉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 人挪活,树挪死 人怕出名猪怕壮 人平不语,水平不流 人情比纸薄 人穷志不穷 人穷志短 人少好吃饭,人多好干活 人生地不熟 人是铁,饭是钢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人心不足蛇吞象 人心隔肚皮 人有脸,树有皮 人有人言,兽有兽语 肉烂在锅里 如入无人之境 入乡随俗 软硬不吃 撒泡尿照照 三步并作两步走 三寸不烂之舌 三分教七分练 三分像人,七分像鬼 三个饱一个倒 三个不开口,神仙难下手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三魂丢了二魂 三句话不离本行 三年不上门,当亲也不亲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三人行必有我师 三十六计走为上 三岁小孩都知道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三下五除二 扫地出门 杀鸡给猴看 杀鸡焉用宰牛刀 杀人不见血 杀人不眨眼 杀人偿命,欠债还钱 杀人杀个死,救人救到底 傻子过年看人家 山不转水转 山高皇帝远 山高遮不住太阳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伤筋动骨一百天 上不着天,下不着地 上刀山,下火海 上赶子不是买卖 上梁不正下梁歪 上了贼船 上门的买卖好做 上气不接下气 上山打虎易,开口告人难 上山容易下山难 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上牙打下牙 上有皇天,下有后土 上有老下有小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烧香得罪菩萨 舌头底下压死人 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伸脖子等挨刀 伸手不打笑脸人 伸手不见五指 身在曹营心在汉 身正不怕影子斜 深山出俊鸟 神不知鬼不觉 生米做成熟饭 胜败乃兵家常事 失败是成功之母 虱多不咬,债多不愁 十个钱要花,一个钱要省 十个指头不一般齐 十个指头有长有短 十里不同俗 十里没准信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 十年九不遇 十万八千里 时间不等人 什么病吃什么药 什么钥匙开什么锁 识时务者为俊杰 屎窝挪尿窝 屎一把,尿一把 事后诸葛亮 事是死的,人是活的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是话就有因,是草就有根 是金子总会闪光 是骡子是马,牵出来溜溜 是亲三分向 是疖子早晚得出头 手大遮不住天 手巧不如家什妙 手伸的太长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兽医多了治死牛 输了官司才想出理来 树倒猢狲散 树叶掉下来怕砸破脑袋 谁家过年不吃吨饺子 谁有粉不往脸上搽 水高漫不过船 水火不相容 水泼不进,针插不进 水浅养不住大鱼 睡不着觉怪床歪 说曹操曹操到 说大话使小钱 说的比唱的好听 说你胖你就喘 说人话

关于住的俗语篇七
《关于贪心的谚语》

关于贪心的谚语 贪心不足 贪得无厌得了雨衣还要瑟—贪得无厌;贪心不足得陇望蜀——贪心不足见了苍蝇都想扯条腿——贪得无厌;贪心不足见了寿衣也想要——贪心鬼看着星星想着月亮——贪得无厌;贪心不足考上秀才想当官,登上泰山想升-天——贪得无厌;贪心不足骑着驴子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贪得无厌;贪心不足拾到金娃找它妈——贪心不足躺在棺材里想金条——贪心鬼望乡台上抢元宝——贪心鬼衣食不愁想当官,做了大官想成仙——贪得无厌;贪心不足有了五谷想六谷——贪心不足

2

湖里游着大鲤鱼,不如桌上小鲫鱼。 ◆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 ◆打铁的要自己把钳,种地的要自己下田。 ◆不要骑两头马,不要喝两头茶。 ◆不是你的财,别落你的袋。 ◆不吃酒,脸不红;不做贼,心不惊。 ◆不图便宜不上当,贪图便宜吃大亏。 ◆贪婪鬼没个饱,吝啬鬼不知富。 ◆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 ◆劳动钱,万万年,贪污钱,在眼前。

3

● 贪字近贫。

● 利令智昏。

● 知足常乐。

● 知足不辱。

● 贪多嚼不烂。

● 馋猫鼻子尖。

● 狗见骨头亲。

● 跌倒也要抓把泥。

● 跌倒还想拣把沙。

● 鸡腿打来牙齿软。

● 糖弹专打私心人。

● 赌博钱,顺水船。

● 赌博场中无好人。

● 筷子头打人不觉痛。

● 佛面上也想去刮金。

● 黄鼠狼不嫌小鸡瘦。

● 狗头上搁不住骨头。

● 贪食的鱼儿易上钩。

● 香饵之下,必有死鱼。

● 苍蝇贪甜,死在蜜里。

4

● 酒杯虽小淹死人,筷子不粗打断腰。

● 鱼见食而不见钩,人见利而不见害。

● 吃了人家的嘴软,拿了人家的手短。

● 吃了猪肝想猪心,得了白银想黄金。

● 人心不足蛇吞象,贪心不足吃月亮。

● 要无闷,安本分;要无愁,莫妄求。

● 贪图知识之外的财富,不有便宜到家里。

● 酒是清的,喝酒的人是浑的。(锡伯族)

● 老鼠的目光总是盯在麦粒上。(维吾尔族)

● 蔽天之明者,云雾也;蔽人之明者,私欲也。

● 猫哭老鼠是假的,狗馋骨头是真的。(壮族)

● 不正当的收入,不如正当的损失。(蒙古族)

● 苦干的人汗水多,贪吃的人口水多。(蒙古族)

● 咬人的狗,牙发红;贪财的人,眼发红。(蒙古族)

● 负沙象地主一样残暴,地主象风沙一样贪婪。(维吾尔族)

● 春季的游牧走得远,黑心肠的人朋友远,黑暗的放晚影子远。

● 枯干的果树上,莫想摘取大甜梨;贪图私利的人,莫想做出好成绩。(蒙古族)

● 贪得无厌的人,永远不会心满意足;奸险毒辣的人,永远不会回心转移。(蒙古族

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片---《贪途欲海无归路》。一个个案件发人深省,令人震惊,给全体党员干部职工上了一堂深刻的廉政警示教育课。进一步促进党员干部筑牢思想道德防线,提高拒腐防变能力,要求党员干部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市纪委“十个严禁”“十个一律”要求,自觉做到防微杜渐、警钟长鸣。

最近,按照省委书记李鸿忠重要批示和县委办关于认真学习“学思践悟”相关文章学习活动的通知要求,认真学习中纪委网站《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与任务》的内容,集中学习观看警示教育片《贪途欲海无归路》,通过随州市原政协主席樊建国、武汉市东西湖区交通局原副局长丁昌池、丹江口市六坪镇原党委书记刘元明贪污腐败案例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时刻牢记党的宗旨,时刻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淡化,用铁的事实证明守住“底线”、不踩“红线”、把好“界限”、远离“高压线”的重要意义。在我县开展这次警示教育活动,尤为及时,尤为必要,对于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廉洁从政,严守党纪国法,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是加强学习。

活动开展后,我在思想上高度重视,除精心组织全县开展反腐倡廉警示教育之外,积极参加集中学习、集体讨论,重点学习了习近平同志一系列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讲话,《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准则(试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通过这次警

报告会,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开展警示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深刻地认识到王怀忠等严重违法违纪案件的教训是深刻的,影响是深远的,后果是严重的。从列举的贪官违法犯罪的轨迹中,我们不难看出,他们的不义之财来自权力的“魔棒”,用他们的权力演绎了一场场淋漓尽致的权钱交易之戏。他们无视党纪国法,目无组织纪律,不顾群众利益,弄虚作假,吹牛浮夸,欺上瞒下,独断专行,横行霸道,腐化堕落,不仅严重败坏了党风政风,而且使人民群众利益遭受了严重损失,把人心搞乱了,把风气搞坏了,把经济搞垮了。通过这次警示教育活动,通过对这一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反面典型教材的学习讨论,使我心灵受到极大震动,思想受到深刻洗涤,更是从中得到一些深层次启示和警醒。

二是坚定信念。

始终坚定共产主义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是共产党员的立身之本。党员领导干部丧失了理想信念,就会失去精神支柱,失去灵魂。王怀忠、肖作新等腐败分子之所以走上犯罪的道路,究其原因,就是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少数领导干部在金钱、官位、名利的诱惑下,放弃了对世界观的改造,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出现了“只讲实惠,不讲理想;只讲索取,不讲奉献;只讲钱财,不讲原则”等现象。在市场经济的形势下,只有自觉地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坚定自己的信念,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提高自我约束能力,提高自我警省能力,坚决抵制市场经济条件下物欲横流的诱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yaoleikaoshi/244760.html

    【关于住的俗语】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