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关于孝的句子

| 公卫执业医师 |

【www.guakaob.com--公卫执业医师】

论语关于孝的句子篇一
《《论语》中关于“孝”的语句》

《论语》中关于“孝”的语句

1.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

2.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

3.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学而》)

4.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为政》)

5.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为政》)

6.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为政》)

7.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为政》)

8.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里仁》)

9.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里仁》)

10.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里仁》)

11.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里仁》)

12.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先进》)

论语关于孝的句子篇二
《论语中孝道语句的分类》

《论语》中孝道思想的语句

学而第一

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

政。奚其为为政!” 为政第二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公冶长第五

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雍也第六

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庚。”冉子于其粟五

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原思为之宰,

 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思,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子罕第九 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乡党第十 先进第十一 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颜渊第十二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子路第十三

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悌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胫胫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屑之人,何足算也。

宪问第十四

卫灵公第十五

季氏第十六

阳货第十七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汝安乎?”曰:“安。”“汝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汝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     

 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微子第十八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

能也。”

尧曰第二十

论语关于孝的句子篇三
《论语中的孝》

一、《论语》中有关孝的句子

《学而》: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为政》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里仁》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懼。”

《先进》

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女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颜渊》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子路》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躬者易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二、论语中孝的含义

个人认为孔子关于孝最中心的观点就是“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这点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即生前、身后。

1. 生前要求能养、敬、知、爱。

a. 能养,即服劳奉养;

b. 敬,主要体现为“无违”,既不忤逆父母的意志,父母有不对的地方提意见要委婉

不冒犯,尊重父母的思想等并维护其尊严;

c. 知.,即关怀、理解与体谅。体现为“知父母之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知父母“唯其疾之忧”而爱自己;

d. 爱,即内心要对父母充满爱心,“盖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故事亲之际,唯色为难也,服劳奉养未足为孝也。”

2.身后要求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以礼葬之,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三、“孝”与“仁”、“礼”的关系

1.“孝”与“仁”:

孝为仁之本,学者务此,则仁道自此而生也。

《论语·学而》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程子曰:“孝弟,顺德也,故不好犯上,岂复有逆理乱常之事。德有本,本立则其道充大。孝弟行于家,而后仁爱及于物,所谓亲亲而仁民也。故为仁以孝弟为本。”行仁自孝弟始,孝弟是仁之一事。

2.“孝”与“礼”

论语中认为,孝的施行有助于提高民众的道德教化,维护礼的秩序,进而维护国家统治实现所谓的“为政”。

《论语》有云“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慎终者,丧尽其礼。追远者,祭尽其诚。民德归厚,为下民化之,其德亦归于厚;

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书言君陈能孝语亲,友于兄弟,又能推广此心,以为一家之政;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这句言孝对于维护礼的秩序的重要作用。

四、孝的现代意义

历史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们的道德观念也应该随之变化,许多传统道德面临着时代的冲击与抉择。孝道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历史的产物,必然带有历史的局限性。特别是对孝道的一些具体要求,如孔子所说的“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三年无改父之道”,孟子所强调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孝经》所倡导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等等,显然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必须予以摒弃。但从理论上和实际上讲,虽然传统的孝道多有时代局限和具体实践上的种种不足,但毕竟涉及人类共同的心理和情感,在任何时候都是道德全民性和稳定性的体现。所以,孝这种伦理道德,是合情合理的美好道德,是民族精神、社会风尚的体现。因此,它不仅作用于过去,而且作用于现在乃至将来。

就孝道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性来讲,我们至少应该坚持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赡养父母是最基本的孝。所有的人都有父母长辈,都有子女晚辈。今天的子女,就是明天的父母。赡养父母,就等于是保存人类,赡养自身。所以,赡养父母并不是个人行为,而是人类生存和文明进步的重要保证之一。第二,敬重父母是最高尚的孝。赡养父母是必要的和必需的,但是,在这样的赡养中必须融入尊敬和敬重的精神。没有敬重,孝道就失去了灵魂,就会变成虚伪的和徒有其名的,最终也难以长久坚持。第三,孝与忠是相通的。在家孝与在外忠应该是一致的,虽然孝子不一定就会是忠臣,但忠臣一定得是孝子。在“忠”的问题,旧时代有着明确的阶级性和时代局限性,忠只是忠君忠主。但是,在今天,君主专制的时代已经过去,忠于人民,忠于国家,同样是孝子的必然归宿。第四,孝并非唯命是从。把孝道引向对父母的唯命是从,是古代孝道的最大弊端。在今天讲求法治和民主的时代,要想使孝道生机勃勃,必须把民主和法治的精神作为行孝的前提。当然,孝道不必与现代民主和法治精神相对立,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对父母和亲人的孝,往往容易与民主和法治的精神产生现实的矛盾。所以,要想使传统的孝道美德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必须把一份民主和法治的责任心放在首位

这个页面里有一篇关于孝的现代意义的文章,你看一下那些用的着,上面那两段也是我从上面复制的,感觉还有一些也可以,就是可能有些有点太和谐社会了,所以就不确定要不要弄上去。

孝的历史演化与现代意义

关于这块我个人的观点是,孝在服劳奉养之外关键在于一种人生参与,其实也就是物

质关怀以外的关怀。之前有看到过一句话“亲人只有一次的缘分,好好珍惜,下辈子,无论爱与不爱,都不会再见”,挺有感触的,觉得与亲爱的人之间最好还是彼此的人生互相参与,毕竟我们的时间都是有限的唯一不可重复的,对于家人最大的孝应该也是好好的一起生活,这样才不至于和亲人错过彼此的人生,虽然不管走到哪里都会跟亲人不会失去联系,但是毕竟是生活在两个世界里,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错过了彼此的人生,我是不想这样,也不希望人亲人的缘分是这样。这就是我的观点,你看着弄吧,不合适的地方你看着改,该删的该加的你看着弄哈。这次我算是偷懒了。

论语关于孝的句子篇四
《论语关于孝》

“孝”的含义及其现实意义

——《论语》中“孝道”思想的调查研究

“孝” 在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很早就为人们所崇尚。尊老爱老,不管是哪个民族、哪个地区、什么职业、哪个年龄段人们共同认同这个道德。 “孝道”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孔子,《论语》里面“孝”这个字出现了17次。宋朝时,宋太祖的宰相赵普说过一句名言:“半部《论语》治天下。”为什么呢?《论语》一共20章,这17次出现孝,有15次在前10章。可见这个“孝”的道德在历史上是非常重要的。 “百善孝为先。”联系当今社会现实,孔子的“孝道”虽距今两千多年了,犹值得我们思考、弘扬。因此我们本着认真科学的态度,在学生当中开展了一次有关《论语》中孝道思想的问卷调查,旨在了解这一传统美德在今天所具有的价值和应该发挥的作用。

“孝道”今天应该提倡

根据我们小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论语》对当代社会是有价值的,当问及“您认为《论语》对当代社会有作用吗?”时,66.7%的人选择了“有”,说明人们对于这部经典著作还是认可的。关于这部经典的内容,“《论语》中您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40%的人选择了“孝”,说明“孝”在今天仍然对于人们具有吸引力;其次是“人际交往”和“德”,分别占了25%和35%,但是这两方面事实上都跟“孝”有关,因为在儒家学说看来,“孝”是一切社会关系和道德的基础。由此看来,“孝”在今天依然是有价值的,在问及“您认为《论语》中的“孝”值得提倡吗?”时,有73.1%选择了“值得”,可见一斑。

既然孝道在今天仍然具有很高的价值,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提倡呢?儒家对于教育是非常强调的,而在今天,无疑学校是教育的重要环节,因此在学校中开设相关课程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在调查中,39.2%认为有必要在中学开设有关《论语》的课程,而且如果开设这门课程,34.6%的人认为自己会在课余时间看《论语》方面的内容。所以开设这门课程,肯定是受到学生欢迎的。

在学习兴趣上,有32.1%的人表示自己喜欢《论语》,而且有48.1%的学生表示,如果有机会的话,希望深入学习《论语》。而在学习《论语》的难易程度方面,有46.4%的人认为“简单”,28.6%的人认为“还好”,只有25%的人表示“较难”,说明与我们一般的想象相反,《论语》事实上并不如想象中那么难。这些都表明开设这门课程是切实可行的。

不过这次调查中也有让人感到遗憾的地方,当问及“您有没有按照《论语》中的孝道对长辈尽孝呢?”时,尽管有55.6%的人选择了“有”,但还是有25.9%的人选择了“偶尔”,甚至有18.5%的人选择了“几乎不”,由此可见开展“孝道”教育对于养成学生尊老爱幼的良好习惯迫在眉睫。这更加说明了在今天提倡“论语”中的孝道思想具有紧迫性。

为了更好地提倡“孝道”,首先我们应该精读《论语》,弄清“孝道”的真正意涵。我们小组通过学习和探讨,一致认为“孝道”具有以下意涵:

什么是“孝道”?

所谓“道”,是指宇宙万物所遵循的普遍法则,也是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的法则,因此当人们按照“道”来生活的时候,就是一种有道德的生活。因此,所谓“孝道”,就是按照“孝”的法则,来过有道德的生活。

那么什么是“孝”呢?“孝”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想必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不陌生,从古至今一直受到尊奉和弘扬。但是目前对于“孝”的理解,我们认为存在偏颇的地方,一般都把它理解为晚辈尊敬、奉养长辈,但这并不是“孝”的全部意涵。

我们先来看看“孝”这个字的机构,它是由“老”字和“子”字所组成的上下结构,因此其本意应是泛指老一辈的人对于晚一辈的人的教育培养和养育庇护,以及晚一辈的人对老一辈的人的尊敬爱戴和遵循听从,或者说它是指人类的生命、情感、信念和事业在两代人之间的良好传承和接替。

因此,“孝”具有双重意涵:对于老一辈的人来说,它意味着对晚一辈的人进行教育和培养,以便把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传授给晚一辈的人;而对晚一辈的人来说,“孝”即效法、学习老一辈人的知识、经验和技能。

从最普遍的意义上来讲,“孝”指的是老一辈的人对晚一辈的人或晚一辈的人对老一辈的人所应该持有的正确态度及其应尽的责任义务,而这种态度和义务显然是双方面的,而绝非是单方面的。目前我们普遍理解的“孝”仅仅局限于晚一辈的人对老一辈的尊敬和奉养,却没有强调老一辈对晚一辈所承担的教育和抚养的义务。

这两方面的意涵是相互联系的:作为父母,在儿女因年幼还无生活能力的时候,理应对儿女养育照料,悉心教导,使之成为一个社会需要的人;而作为回报,儿女在父母年老丧失生活能力的时候,也得悉心侍奉父母,报答养育之恩。人们经常把“孝”理解为晚辈对与长辈的单方面的绝对服从,这不仅完全有悖于“孝”的本意,也违背了人的天性。

这种误解对我们深入理解《论语》的精髓造成了很大的误区。比如《为政》中的“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这句话,按照一般的理解是“孝心旨在深体父母之心,并尽力解除父母所担忧的。”但孔子真的是这个意思吗?

如果“其”指的不是父母,而是子女的话,意义就大不相同了。““父母最担心的是子女生病”, 但这样更加糊涂了:人家问什么是孝,夫子答非所问嘛!不过仔细斟酌这句话,做子女的不要生病,不让父母担心,这便是孝了!到底是孔圣人,惜字如金。

不过且慢,这句话还有另外的解释。“疾”指的就是病吗?如果将其引申一下,也可以理解为儿女在成长过程中沾染上的各种不良风气。那么孔子这句话事实上说的是父母的责任:父母应该担心子女沾染上各种不良风气。

我们看到,一句话就能读出三种不同的意涵,可见《论语》这部经典的深邃。如果我们放弃目前对“孝”的偏见的误解,那么我们就能读出更多的东西来。

同样,“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句话,表面上看,现在很多人说孝顺父母就是能够养活父母。养活父母什么意思?父母要吃,给他吃。要穿,给他穿。要居住,给他居住。父母需要物质,有什么物质需求,有什么物质的待遇,我都给他。孔子认为不是这样,你对你们家养的狗,养的马,也得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孝和养狗马不同,最大的区别是内心真正的尊重父母。

但假如孔子说的不是子女奉养父母,而是父母养育子女呢?那么就要反过来理解了:对于犬马,我们也能给它们提供食物;如果为人父母不对子女的道德品质给予深切的关注,只是以向他们提供食物为满足,那么养育子女又怎能与豢养犬马区别开来呢?

这对于今天来说也很有意义,比如现在很多父母忙于工作,对孩子的思想心理状况缺乏关心,只知道让孩子吃好的、穿好的,给孩子买电脑、玩具,让孩子尽情玩乐,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却疏于教导孩子为人处世的礼节,培养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这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是不利的,也是不符合“孝道”的。

总之,就孔子的本意来讲,“孝道”既包含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也包含父母对子女应该承担的责任。这两方面都不能偏颇。

弄清了“孝道”的真正意涵之后,我们小组接下来探讨了在今天如何将“孝道”精神内核发扬光大。这一几千年的思想遗产到了今天,一些含义已经发生了变化,我们在学习“孝道”的过程中应该注意这些内容。

学习“孝道”应该注意什么?

有人也许会说,尽管“孝道”在历史上是很有价值的,但现在时代不同了,几千年来的“孝道”与现代社会是格格不入的。但事实上,“孝道”历经几千年历史的洗礼,至今仍然闪烁着光辉,只不过对于今天来说,我们应该挖掘出其中的合理内容,以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於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为政》第五则。

“无违”到了今天,似乎成了过时的标准。父母的命令,如果是不合理的,难道还要去遵守吗?特别是在今天,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社会环境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正在逐渐地步入“后喻时代”——就是说在过去知识是由年长的人传授给年轻的人,现在则相反,是由年轻的人传授给年长的人。在这种情况下,“无违”一定是正确的吗?

但事实上,我们不能光光看到“无违”这两个字,孔子对这两个字进行了解释:“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就是说,“无违”其实是要符合“礼”,“礼”通“理”,意思是要满足父母的合理要求。对父母的一些不正确的地方,你应该恰当的处理。如果你一味的迎合父母,对那些不正确的东西,不好的东西,你也去迎合,去恭顺,你恰恰是不孝。

历史上不乏这样的例子,南宋词人陆游因为母亲不喜欢自己的妻子唐婉,就忍受爱情的煎熬而和唐婉分手。虽然自己痛苦,但他认为这是尽孝,但这恰恰违背了孔子的本意。

曾参是孔子的学生,有一次父子在锄草。地里面种的是瓜,曾参不小心,一下把瓜秧给锄断了。父亲脾气特别暴躁,看到后就大怒冲过来了。曾参知道自己的父亲生气了。他恭恭敬敬地在那等待着父亲骂他或者惩罚他。这个父亲拿起棍子冲着曾参就是一棍子。曾参也不跑,就让父亲打。一棍子打上去,曾参应声而倒,一下就晕过去了。曾参待会儿醒过来了,父亲还在那。他对父亲恭恭敬敬地说,儿子不孝,惹你生气了,简直是太不孝了。邻居都说曾参是个大孝子

但孔子听说这件事后非常生气。他跟其他学生说,你们去转告曾参,说他不孝。曾参听到学生的转达之后感到很奇怪,就来见孔子了,说我错在哪呢?孔子说,你父亲下这个狠手打你,当然有可能会把你打死。如果把你打死的话,你父亲会被官府给抓起来,你父亲就等于犯罪了。所以你就让你父亲这么打你,让你父亲犯罪。造成这个后果,你这才是不孝。如果你孝顺父亲的话,你应该赶紧跑,别让你父亲犯这个错误。别让他因犯这个过错被官府抓起来,别让他承受丧子之痛,这才是真正的孝。

实际上这个故事就表达这样一个信息。作为一个真正的孝子,阻止自己的父母犯错误这也是孝。有人说,父母想干什么干什么,愿意干什么干什么。哪怕犯罪也可以,并不是这样。儒家并不提倡这个东西。真正的孝是这样:满足父母的合理要求,及时制止他那些不合理的东西。阻止他一些不好的事情,这才是真正的孝。

也许又会有人说,既然“孝”就是符合“礼”,各种礼节、礼数在古代是很发达的,可是现在在家里面,父母和子女之间还有必要搞那些形式性的东西吗?这实际上是对孔子的误解,真正的“孝”是发自内心的。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家里有事情了,有各种各样的事情,儿女抢先去干,不让父母干。好不容易有点酒,有点肉,有点好吃的,给父母吃,子女可以不吃。仅仅这些就是孝吗?孔子说,有事情你自己去做,有酒食给父母吃,但是你的脸色很难看,你这还是不孝。

真正的孝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内心真诚脸色不能难看,是你真诚的真心的爱你父母。所以孔子这里强调的是孝不能光追求形式。孔子说最高道德仁就是这样,仁不能够停留在形式上。要内心真诚的爱别人。如果你内心真的对父母好,真正的关心父母,真正的尊敬父母,

那才是真正的孝。

也许还会有人说,或许“孝”真的值得提倡,可以让孩子在家里孝顺父母,但它也仅仅是在家庭内部才有意义,出了家庭,到社会上,“孝道”就派不上用场了。果真如此吗?

儒家讲孝绝不是一种狭隘的道德。我只爱我的父母,我只尊重我的父母。说我不管别人了,父母之外别人家的人,我不管了,我只管我们家的人。甚至我可以损人利己,损害别人家的利益来维护我们家的利益,损害别人的利益来满足我们的需求,并不是这样。儒家特别强调要把这种孝的情感扩而展之,扩而大之。

孔子说:“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作为“为仁之方”的行为模式,即自己所追求的、希望得到的东西,应当积极使别人也同样得到。孔子也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即当你的行为可能给他人带来影响时,必须考虑它的后果是否能为他人接受。

“孝道”同样也是应该推广的,孔子的弟子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我对我们家老人好,对我们家长辈好。由此我们应该带着这种爱我们家老人之心去爱别人,爱别人的老人,尊重别人的长辈。凡是老者遇到了危难,我都应该想到我在家里头,我们家老人遇到危难,我应该怎么办。那对别人的老人,我也应该那样。我爱我们家的晚辈,爱我们家小孩,我也应该对人家的小孩有这种爱心。如果我们按照这样去做的话,一定能在全社会形成尊老爱幼的良好氛围。

总之,在今天提倡《论语》中的“孝道”思想是非常有意义的。儒家构想的大同世界里,“老有所养”,“颁白者不负载于道路”,就是对老人所享受的社会权利的一种具体规定。传统孝道赖以生存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已经不复存在,现代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尚未形成,但是成熟的社会养老制度必然承担越来越多的养老责任;孝不再是个体家庭之间的伦理准则,养老,敬老,满足老人的意愿,以及抚慰老人的生理的病痛与心理的孤独,都会成为政府功能。我们相信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深入,传统孝道不会真正消逝,而会升华成为一种理性的社会制度。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素来有礼仪之邦之称,但在现在这个物欲横流精神匮乏的时代,许多中华传统美德,都已经成了纸上之物,看着这些美好的东西流失,作为一个中华民族的热血儿女,有哪个不心痛呢?所以重新学习这种美德已迫在眉睫.那么就让我们从研读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之一的>>论语>>开始品位道德之风."百善孝为先"开始创造高尚的人格,让我们一起掀起道德领域新风尚.

“孝”乃中国传统美德,也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孝道深深地根植于人们的心中。

“孝”的本意为善事父母,它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是子代对父代,晚辈对长辈的尊敬和爱戴。本人认为对父母的孝至少要做到以下两点:一,子女不要让父母担心忧虑;二,子女对父母要以真切的关怀。

《论语》有“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其实每个做父母的时时刻刻都担忧着自己的子女是否过得好,是否患病了;这就是父母对子女爱的体现,只有子女过得好了,他们的心里才安心。而做子女的应该读懂父母的爱,要用自己的“孝心”去回报父母给予自己的爱。要做到这个孝其实很简单,只要不让父母为自己担忧。出门时给父母道个别,回家给父母问个安,在外给父母打个电话或捎封信,让父母时刻都知道,你就在他们的身旁,且一切平安。这只是简单的一举一动,你就可以很好地表达你对父母的孝。就拿自己来说,上大学以后,自己也就远离父母,成了父母的担忧所在。但要减少他们的担忧,自己很容易做到,那就是每周给家里打个电话,向他们报平安,让他们知道自己过得很好,减少他们的忧虑。

《论语„里仁‟》就很好地告诉我们“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其实在现代的社会里“不远游”是不可能的,我想“远

游”是没关系,但必须“有方”,这样才可以减少父母的担心,这不也是一种孝吗?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从这句可以读出对父母的孝不仅仅是只给予物质上的关心,而更要给予精神上的关爱,如果不能这样,那孝敬父母和喂养牲畜是没有什么区别了。孔子认为孝不仅仅是从物质上的赡养父母,使父母吃饱穿暖,更重要的是尊重,善待父母,给他们以精神上的安慰和愉悦。然而,现实中却很少有人能真正地去关心父母的精神生活,现在更多的老人是在孤独中度过晚年。

也许现代的生活节奏太快了,工作压力太大了。做子女的为了工作,事业和金钱根本无暇顾及父母,他们认为只要给父母钱,解决父母物质上的问题就可以了,但他们没有意识到老年人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关怀。因为老人害怕被遗忘,害怕在孤独中煎熬,害怕被人遗弃,更害怕在寂寞中离开人世。所以孝敬老年人不仅需要给他们吃穿,更要给他们快乐。哪怕是你在百忙中抽点时间看望一下父母也能给他们带来无尽的欢乐。做子女的常回家看看吧!

不让父母担忧,给他们以真切的关怀这就是最大的孝心了。

论语关于孝的句子篇五
《关于论语中孝的思想》

关于论语中孝的思想

16010617 王小冬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论行事的著作, 它涵盖了极其丰富的思想内容, 如学习论、为政之道、道德修养论、孝悌说等等。本文在此阐述下我对论语中孝的思想的一点看法和感悟。

先看这段: 子游问孝。子曰: 今之孝者, 是谓能养。至于犬马, 皆能有养, 不敬, 何以别乎?也就是说尽孝道, 首先得赡养父母, 但这远远不够, 还得尊敬他们。否则就和养狗、养马毫无区别。也就是说孔子眼中的孝在能赡养的前提下要尊敬父母。此为其一。

其次,子夏问孝, 子曰: 色难。有事, 弟子服其劳; 有酒食, 先生馔, 曾是以为孝乎?这就告诉我们要和颜悦色地奉侍父母, 把最好的奉献给父母, 始终如 一, 不可因时间、情绪、环境不同而有所改变。

再次,子曰:父母在, 不远游, 游必有方。意思是说, 父母在世时, 不出远门游学或者做官; 如果真要出远门, 一定要讲清去处, 安顿好父母。

再次, 尽孝道不可违礼, 态度要谦和。孟懿子问孝, 子曰: 无违。也就是说尽孝道不可违背礼制。孔子在此还从为政的角度叙述孝道原则, 孝不单是对父母要孝,还要扩充到行大孝于天下, 爱天下之人, 这是施行德治的根本。大孝发展到现在即为追求道义, 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谋福利。子曰:事父母几谏, 见志不从, 又敬不违,劳而无怨。即对于父母的错误要耐心、委婉地劝谏, 讲究方法, 希望他们接受, 但又不可违礼。

最后, 行孝要继承父志或父道。子曰: 父在, 观其志; 父没, 观其行; 三年无改父之道, 可谓孝矣。曾子曰: 吾闻诸夫子, 孟庄子之孝也, 其他可能也; 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 是难能也。上两句要求人们按古代礼制尽孝道, 不改变父辈生前奉行的准则, 继承其事业或完成其遗愿。这个可以扩展到更久远的祖先, 善终追远, 秉承先辈们的例行方式。

以上主要是孔子的孝道观。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说,孔子弘扬了华夏先民的优良传统, 第一次将孝道文化提高到人文关怀的理论高度, 给予了全方位、多角度的阐述, 并不遗余力、身体力行地进行践履、倡导。这在当时对提高人的道德素养,促进社会和谐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孔子所处的时代使得孔子的孝道带有一定的阶级色彩,宗法色彩。那么孔子的孝道在今天是否有其价值和意义呢? 答案是肯定的。现代社会进入了快节奏的时代,人们开始变得急功近利,凡事从利益出发,哪怕面对自己的父母很多人都只看个利字。甚至还出现了啃老族,最近又有很多官二代 、富二代仗着长辈的荫蔽作威作福。这些人不但不能养,还总为父母惹麻烦,从孔子的观点看,这类人是为不孝。因此论语中的孝道在现代推行很有必要,但孔子的孝道带有封建色彩、宗法色彩,其思想中含有一种父母强权的思想,即父母让你做什么你不做 ,那么你就是不孝的色彩。也就是后来儒学中父为子纲的。如“父为子隐, 子为父隐”“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的说法更是荒诞不经。这些都是其局限性,需要在现代社会推行时改造。

在当今社会, 孝指赡养、尊敬父母, 但不强调单方面盲目听从长辈, 晚辈意见的独特性与合理性突显出来, 呼吁长辈和晚辈之间平等的和谐相处。父辈们也把子女的学业和工作看作是对他们最好的尽孝方式, 所以有很多子女也把这作为努力的重点。这都是时代发展赋予孝的新内涵。在尽孝过程中, 我们要避免父

代权力过重, 但同时又要注意扫除现代亲子关系中子代的单边解放和新的代际不公正现象, 尽量确保尽孝过程中的代际公正。

在今天, 日益激烈的竞争让子女乃至父母都出外求学或打工, 所以,不远游 的现象, 即使在农村也不多见, 子女在家围绕父母膝下嘘寒问暖、照顾寝食的尽孝方式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了。越来越多的年青人走出家门求学或工作, 但他们同样可以尽孝。比如, 常打电话回家, 和父母拉拉家常, 问问家里情况, 并告诉他们自己的基本生活和工作情况, 免去他们的担忧; 不时给父母寄去些生活用品和文娱用品, 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 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抽空回家看看父母, 帮他们做做家务等。在当今社会, 孝指赡养、尊敬父母, 但不强调单方面盲 目听从长辈, 晚辈意见的独特性与合理性突显出来, 呼吁长辈和晚辈之间平等的和谐相处。父辈们也把子女的学业和工作看作是对他们最好的尽孝方式, 所以有很多子女也把这作为努力的重点。这都是时代发展赋予孝的新内涵。

总的说来,孔子的孝道在今天仍具有其重要的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物质生活的提高,我们也不能把道德弃于一旁。发扬并改良孔子的孝道具有重要的意义。

论语关于孝的句子篇六
《_论语_中_孝_的思想探析》

2011年1月第1期焦作大学学报

JOURNALOFJIAOZUOUNIVERSITY

№.1

Jan.2011

《论语》中“孝”的思想探析

程艳芝

(郑州大学哲学系,河南郑州450002)

摘要:“孝”在儒家的伦理道德规范中占有重要位置。儒家的重要经典《论语》一书,对“孝”作了多方《论语》面的阐释。文章通过研读中有关孝悌的篇章,从“孝”的理论内涵、实践方式和功用价值三方

《论语》所展示的孝道思想,体会孔子孝道言论中所蕴含的独特理念与智慧。面来探讨

关键词:论语;孔子;孝中图分类号:B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257(2011)01-0110-03

“孝”,是在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文化中孕育出的一种传统美德。《尔雅·释训》中说“善父母为孝”,这也许是我们对“孝”的最普遍的理解。然而,儒家的重要经典语录体著作《论语》一书,却对“孝”作了多方展示了“孝”的丰富内涵和理论意义,是我们面的阐释,

今天研究“孝”思想的宝贵资料。笔者现以此书为依据,通过研读《论语》中有关孝悌的篇章,从“孝”的理论内涵、实践方式和功用价值三方面来探讨《论语》所展示的孝道思想,体会孔子孝道言论中所蕴含的独特理念与智慧。

[1]

“反哺”本能,只有精神上的慰藉和尊敬才能表明人与动物的区别。其实也揭示了当时甚至现在人们的一种“孝”即“孝”等于能够赡养父母。因此,是有错误观念,

层次性的,不仅要赡养,还要在更深层次上敬重父母;。只有对父母怀只是养,而没有敬,不算是真正的“孝”有一颗真诚的敬爱之心,使他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都得到满足和愉悦,才是孔圣人所倡导的“孝”

另一个表达孔子对“孝”的“能养”且“敬”的观点相同的句子也是在《论语·为政》中:“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这里,孝乎?’孔子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孝”的理

[2]

1.“孝”的理论内涵

“孝”在《论语》中出现了19次,涉及14章。除《学而》第2章有子论孝之外,其余全部为孔子直接谈论或其弟子转述孔子对“孝”的谈论。然而,在《论语》中记的言论中,却找不到任何孔载的孔子及其弟子的“孝”

子或其弟子对“孝”的直接界定。因此,若要了解《论语》中“孝”的涵义,就需从孔子及其弟子的诸言论中进行体会和解读。1.1“孝”在“敬养”

”常言道:“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动物尚且有养育父母的行为和表现,何况作为更高级动物的人“孝”类呢!孔子认为,不仅是在物质上使父母得以有饭吃、有衣服穿,更重要的是要在这种奉养中融入敬爱之情,使父母在得到物质享受的同时,还能得到精神的享受。

《论语·为政》在回答弟子有关“孝”的问题时,中记载:“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可见,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的这句回答,就是说明了对老者的赡养,是连动物都具备的

收稿日期:2010-10-20

[2]

——色难,而关于“色难”,念—历来注家有两种解说:(1)难在承望父母之颜色。《小戴记·曲礼》有云:“听”于无声,视于无形。能在无形无声中体会到父母之意,始是孝。(2)孝子奉侍父母,以能和颜悦色为难。《小戴记·祭义》有云:“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其实,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以上两种说法有相通之处,即孝敬父母并非易事。孔子的“色”就是态度,容色。子女对父母要和颜悦色,情感真诚地发自内心,没有丝毫勉强,这才是敬的体现,才是真正的孝,做到这一点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真心实意,在生活中让父母从精神上得到慰藉还是能够做到的。可见,注重敬爱之心,这是孔子“孝”的关注所在。

孔子提倡孝敬老人的思想,是基于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是为了表达子女对父母的感激之情。这是人类应该怀有的一种普遍情感。我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有云:“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

[4]

”(《诗·小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3]

)古希腊伦理学大师亚里士多德亦持有同样雅·蓼莪》

的看法:“我们似乎首先要奉养父母,因为我们欠他们

作者简介:程艳芝(1976-),女,河南安阳人,郑州大学哲学系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哲学。

第1期:《论语》“孝”程艳芝中的思想探析111

的恩。奉养自己生命的给予者比养活我们自己更加高”尚。而且,还要让父母像诸神那样享有荣誉。1.2“孝”在“不忧”

”俗话说:“子女是父母身上掉下来的肉。父母常把儿女的健康和幸福看得比自己重要得多。《孝经》有

[6]

”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作云:“身体发肤,

[5]

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

[6]

孝乎?”《孝经》为孔子后学所编,其思想无疑是继承

孔子的理论体系。

“无违”当然,也包含有无违于父母意愿的含义。例如,在《论语·学而》中,孔子说:“父在,观其志;父没,”在这里,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孔子将“顺从”视为孝道的应有之意。孔子认为,孝还应表现在遵从父母意志,继承父母意愿。子女应遵循父母的教以维护父母在家庭中的权力和地位。由此可见,孔子诲,

,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不改父之志,不改父所谓的“无违”

之道,不违背礼。从孝的角度上分析,这正体现了子女将体现了对父母的敬爱与感激自己视为父母生命的延续,

之情。孔子赞美孟庄子的孝,就是由于孟庄子能够继承父志:“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孔子在这里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论及的“孝”贯穿了父母和子女两代人的责任和义务,是父辈的引导和子女的继承。当然,孔子是针对当时的显然会遭到后人的诘难;根据现在与时俱进时情而言的,

的说法,也可以说是继承父辈好的品德和志愿,以继续发扬光大,也不无道理。

[2][2]

为子女,珍爱自己的身体,保持健康的体魄就是对父母的孝敬。

孔子也认为,子女有责任保全自己的身体以奉养双亲;有父母在,自己的身体不要有什么意外,以防父母担心。在《论语·为政》中,孔子明确地表达了这一观

[2]

’”点:“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对这

一句话有两种说法:一种在王充《论衡·问孔》中说:“武伯善忧父母,。”故曰‘唯其疾之忧’这是说孝子对父母疾病的担忧。另一种说法,如马融云:“言孝子不”这两种说法都可以唯疾病然后使父母忧。妄为非,

说得通。我们采用马融的说法,也就是子女保持好自己的身体和生活,一则可以据此养父母之体,再则可以减就是对父母的孝敬了。那种出于少父母精神上的压力,

一时之怒,不保全身体,不顾念父母,是极糊涂的行为。《论语·颜渊》中说:“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可见,这是孔子极不赞成的行为。另外,作为子女,谨言慎行、建功立业也是在对父母行孝。如《孝经》所云:“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6]

[2]

[6]

2.“孝”的实践方式

《论语》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孝”的文化内涵,也让我们明白了孔子言“孝”的背景和意义。同时,孔子还提出了一系列实践“孝”的方法,有些理论至今仍具有汲取和借鉴的价值。2.1爱亲爱人

“仁”是孔子思想学说的核心,而“仁”的根本涵义。“爱人”就是“爱人”首先就是要爱自己的亲人,其中对父母的爱是最基本和重要的。敬爱父母的“孝”是“仁者爱人”的具体体现,是“仁”的源头。《论语·学而》中有子的“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就是强调的这一点。那么,行孝中的“爱”表现在哪里呢?

《论语·里仁》中有:“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说的是父母在世时,有方。子女远离家乡,会使父母失去照顾;在外漂泊无定,又会让父母牵肠挂肚;若不得已外出,也要让父母知道自己的所在,设身处地为父母着想。这种说法虽已失去现实意义,然其要求子女时刻关怀父母的实质,却是不可舍弃的。身为父母,他们对子女的思亲念我之情常有;且父母年纪大了,寿夭生死本属无常,做子女的理应时时记挂父母,以免悔恨终生。所以,孔子要求子女体念父母的另外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论语·里仁》中的“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为人子女,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父母的生身心状况,都要了然于心,系之于情:为双亲岁辰年龄、

月添寿而高兴,为双亲日渐衰老而担忧。好在今天我们畅通的信息交通和网络可以为此减忧,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经常与父母沟通呢!“敬”和“爱”强调的都是“百善孝为先,正如后世所言,原心不原迹,原迹真心,

[2]

[2]

[2]

“孝”简要来说,就是对父母爱心的回报,生活中珍惜自己的身体,事业中不断进取,以父母对自己的心意来对待长辈。正如王樵《四书绍闻编》中所说:“知父母爱子之心,则知人子事亲之道。以父母之心为心,最”当深体。

1.3“孝”在“无违”

古语有“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让子亡子不得不,亡”表明封建统治时期君权与父权的至上性。时至今日,虽然这一古语已失去其现实意义,但也反映了传统——无违。伦理的一个“孝”的理念—

“无违”也是孔子孝亲思想的重要内容,因此曾一度遭到后世的批判。《论语·为政》记载:“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

[2]

’”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可见,孔子所说的“不

,违”或“无违”是指无违于礼,即对父母,活着要按照规定的礼节侍奉他们;死了依照规定的礼节埋葬他们,祭祀他们。这里面当然有顺从、听话的内涵,但并不是无《孝经·谏诤章》原则、无选择的。对此,载有一段孔子与其学生曾子的对话,可为之佐证:曾子曰:“敢问子从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父之令,

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

112焦作大学学报2011年1月

,贫家无孝子”说的就是这样的道理。一个人是不是关,爱父母,能不能做到“孝”关键的是看你有没有孝心。

孔子提倡的“孝爱”思想,还有更深一步的创意,就是他推行的“仁爱天下”的主张。《论语·学而》中记载:“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

[2]

’”“孝”“泛爱众”是子女对父母的爱,则是对亲仁。

的社会政治作用的坦率而明确的说明。有子所对“孝”

以有这样的言论,也许是对孔子“孝”理论的“敬爱顺从”含义的阐发吧。一个人在家能够孝顺父母,尊敬兄久之就会形成顺从的心理习惯和思维定势,也就不长,

“忠臣会犯上作乱了。这是把家与国作了很好的统一,

[8]

”(《小戴记·祭孝子以事其亲,其本一也。以事其君,

其他人的爱。可见,儒家的“孝”德不仅是指孝顺父母、敬爱兄长,还有大爱无疆的范畴,推而广之行孝于天下,爱天下之人。这是一种宽阔的胸襟,难能可贵,正如《尚书·伊训》中的“立爱惟亲,立敬惟长,始于家邦,

[7]

终于四海”。

)因此,,统》忠君便是孝亲的扩大,可以移“孝”为“忠”。封建统治者正是看到了“孝”由“孝亲”而“尊君”的,这种妙用,于是极力提倡“忠孝”所以在中国古代曾有以忠孝治天下的历史。“孝”的这个导向功能,被看作、实施“仁政”驾驭百姓的重要政治手段。当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时,孔子回答说:“临之以

[2]

”(《论语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庄,

2.2微言劝谏

孔子在倡导人们要“敬爱”父母的同时,提出了子女可向父母谏诤的意见,这可看作是家庭中民主思想的也可说是时代的进步与升华。一点体现,

《论语·里仁》中有:“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

[2]

’”,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所谓“事父母几谏”就

·为政》)所谓“孝慈,,则忠”即统治者孝敬父母,慈爱臣民百姓也就会对其忠心耿耿了。可见,以孝治幼小,

国的理念是被孔子高度重视的,这与他的“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的观点是一致的。

孔子的这个“践履孝道,推行孝道,也是为政”的观点对后世影响很大。其实,孔子谈孝并不是把孝单纯看作政治统治的一种手段,而是更注重其所表达的真实情感以及美化风俗的作用。当有人问孔子为什么不从政《书》时,孔子回答说:“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

[2]

’)在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论语·为政》

[2]

在孝养双亲的过程中,如果发现他们有不对的地是说,

方,应微言相劝。可见,孔子强调的孝道并非盲目地顺从父母,如果父母有过错,做子女的是要委婉相劝的。但是在劝谏时要观察时机,讲究方式,如果建议不被采。正如《小戴记·内则》纳,能够“又敬不违,劳而无怨”所说:“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谏若不入,起”就是说,敬起孝,说则复谏。不应因为父母有错而态度生硬,话语粗鲁;即使父母不接受劝告,仍然一意孤行,也不能吵闹埋怨,抵抗父母,要一如从前孝敬双亲,在适当的时候再次向他们谏言。孔子的学生子夏也说

[2]

“事父母,)。尽心竭到,能竭其力”(《论语·学而》

[8]

孔子看来,为政不一定非要做官,行孝也是为政的一种形式。只要把敬爱父母,友爱兄弟的风气延伸影响到政治上去,就是参与了政治。这一观点把忠孝有机联系了起来,把个人、社会和国家作了有机的统一,正如《大学》所言:“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国者,参考文献:

[1]徐朝华.尔雅今注[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

150.

[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15,16,

14,146,14,8,228,2,43,44,5,43,5,2,21,11,21.[3]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三联书店,2002.33.

[4]褚斌杰.诗经全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251.

[5]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264.

[6]汪受宽.孝经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2,54,2,72.

[7]周秉钧.尚书注译[M].长沙:岳麓书社,2001.64.[8]陈戍国.礼记校注[M].长沙:岳麓书社,2004.196,374.[9]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M].北京:中华书局,1982.86.[10]冯友兰.三松堂学术文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4.379.

[1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2.3.

[11]

孝爱双亲,父母有丰富的经验和阅历,在很多方面力,

听取他们的建议和教诲是应该的。由于个人的局限性,一味地“顺从”往往也不合时宜,应是如曾子《事父母》

[9]

”所说:“父母之行,若中道则从,若不中道则谏。由此

,可言,孔子并非倡导完全受制于父母的“愚孝”也不反对对父母的错误言行提出批评,只是对子女的批评方式和态度进行了一定的界说。

孔子生活的时代,家长的权威和尊严是占统治地位的,在家庭中是没有“民主”可言的。在这种情况下,孔子能提出“事父母几谏”的建议,应该说是一种历史的也是孔子“孝”论中的又一闪光点。进步,

3.“孝”的功用价值

冯友兰说过:“战国诸子,及其成‘成家’之时,无不”谈政治。

[10]

作为大思想家的孔子,虽然一生从政时间

不长,但是他以另一种方式来影响政治的思想,始终渗“孝”透在他理论的各个角落。当然,的理论也对政治产生了深远而广大的影响。

《论语·学而》中有子的话:“其为人也孝弟,而好”是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2]

(责任编辑娄扎根)

论语关于孝的句子篇七
《读《论语》,行孝道(例句 有译文)》

读《论语》,行孝道

东莞市第六高级中学(原在茶山中学工作)刘洪生

摘要:“孝”是儒学伦理道德的核心内容之一,现在的中国大地却出现了严重的孝道危机,存在着种种不孝现象,当今子女不孝的原因是由于五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影响以及受到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我们有必要认真学习《论语》中的有关孔子的“孝”道,做好“养亲”“敬亲”“关亲”“承志”、“安葬”、“追念”等七个方面的工作,重新恢复“孝”道。

主题词:孝道 伦理 孔子 论语

一、孝道出现严重危机

(一)农村养老问题触目惊心 孝道失传严重。

据2006年2月8日黑龙江报业集团的《生活报》以及各大网站报道①,“农村半数儿女对父母麻木”。吃得最差的是老人,穿得最破的是老人,小、矮、偏、旧房里住的是老人,在地里干活和照看孙辈的也多是老人。一年吃不上两次肉,平日兜里没有一分钱,小病挺着,大病等死的例子并不鲜见。这些老人不是村里的“五保户”,也不是民政部门的救济对象,但由于儿女的不尽孝,使他们成了“三不管”,其生活境况反倒不如无儿无女的老人。他们对儿女多有抱怨,但大多不忍心将儿女告上法庭。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些老人的儿女生活水平至少高于父母几倍乃至更多。很多儿女们认为,父母没冻着,没饿着,就是自己尽孝的最高标准了。

子女不孝——家庭养老问题的一个根源。

(二)孝道失传原因分析:

为什么我们周围会出现这么多不孝子孙呢?这里面有历史原因,也有社会原因。

1、八十多年前,以胡适、陈独秀为主将的一批青年掀起了一场反孔非儒的高潮——“五四新文化革命运动”。“运动员”们抱着“打倒孔家店”的决绝姿态,否定了作为中华两千多年文化主流的儒学,一概拒斥儒家学说,全面排挤了儒学内涵中的包括“孝”道在内的道德文化、人文精神的倾向,产生了把以孔孟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绝对对立的片面性。

2、“文化大革命”这场充满强烈政治目的色彩的“儒法斗争”、“批林批孔”的“文革”运动,使儒学历经空前的厄运。

3、近十几年来,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也使一些人拜金主义严重,亲情淡漠。

4、现今的各种法律中不像古代有专门针对不“孝”的惩罚条文,对不孝敬父母的人只能从道德层面加以谴责。

凡此种种导致了作为全球文明的礼仪之邦反而出现了孝道缺失的严重危机。

二、研习《论语》“孝”道、大力弘扬孝道

孔子开创的儒家,对作为生活伦理的孝道,并没有专章的论述,多数是散见于该书的一些章节,但仔细研读,我们还是会发现,书中阐述的孝道还是有系统的论述。兹分析如下。

孔子认为,行“孝”的全过程是:“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埋葬他们、祭祀他们。)(《论语·为政》)②《论语》里面记述的“孝”行,主要体现在“事生”和“事死”的表现上;判断是否尽到孝的标准为是否做到让父母无忧;行孝道的作用是不“犯上”、不“作乱”。

(一)《论语》里的“孝”行——“事生”和“事死”

1、“事生”要做到养亲、敬亲、关亲、承志。

(1)要“养亲”,供养父母,管吃管喝。这是最低要求。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论语·为政》)古代十分重视对父母的奉养,奉养父母是作儿女的重要义务。所谓“养”,就是起码要保证父母的衣食住等方面的物质生存条件,使他们不饥不寒。在我国,在城市里,原先有工作的老人,多少都有点退休工资,大部分老人,基本生活没问题。在农村,情形就大不相同了。老年农民夫妇的生活几乎全靠儿女供养,所以,“养”在农村就成了老年生存的大问题。现在,农村不孝顺父母、奉养父母的很多,这些忤逆的儿女们应该受到谴责和法律的制裁。当然,不是说城市里就没有奉养的问题。即使父母有生活费,他们不愁吃穿,也应该在物质上多关心父母。

(2)要“敬亲”,对父母尊敬才称得上“孝”。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游问孝道,孔子说:“如今所谓的孝,只是说能够养活父母便足够了。然而,就是犬马都能够得到饲养。如果不诚心孝敬父母,那么赡养父母与饲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论语·为政》)赵又春先生对此作了精辟的论述:孔子把存有“敬”的情感看作是“孝父母”不同于“养犬马”之所在,实际上是把这看作人和动物的区别

所在。“敬”的情感就不是动物的本能,而是人伦关系引发的人的心理反映;确认孝不仅是“养父母”,一定还要有“敬父母”,就是自觉按“人伦之道”来生活。因此,缺乏对父母的敬,在形式上是抹杀了待父母和待犬马的区别,本质上则是没有把自己从动物中提升出来,说得不好听一点,就是把自己降为动物了。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子夏问孝道,孔子说:“儿子在父母跟前经常有快乐的表情,是很难的。有事情,年轻人出力,有了酒饭,年长的人受用。难道这可以算是孝了吗?”)(《论语·为政》)孔子认为,有事弟子服劳,有酒食父兄先尝,还不能算是孝,只有发自内心的,才是真正的孝。这段话启示人们,老人不仅需要物质上的满足,更需要精神上的安慰。孝的本质在于对父母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敬爱之情,真有这情感,则一般说来,总能对父母心平气和,和颜悦色,决不会颐指气使,粗鲁放肆。至于体力上的侍候和物质上的供给,人和人之间会因客观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有些人有时候会心有余而力不足,但这并不说明就是不孝。“敬爱之情”和表现这情的“色”,则不受客观条件限制,是人人都同样可以有的,谁也不能拿“条件不同”来为自己对父母粗暴无礼的不孝表现开脱、辩护。

(3)要“关亲”,关注父母的身体病痛。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可不知道并且常常记在心里。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老而恐惧。”)(《论语·里仁》)衰老是人生的必然过程,这是任何事物都逃脱不了的命运,人当然也一样。人老了,作为子女的,应该为父母的长寿感到高兴;但人衰老了,到了风烛残年的时候,很容易生病。父母生病了,要去请医生,及时为父母治病。要精心的熬药、喂药。父母重病的时候,除非极为特殊的情况之外,儿女们一定要轮流守候在父母的身旁,多给父母一些精神上的关怀。死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精神上的痛苦。父母在临终前,总想见到自己所有儿孙,多给一些临终关怀,让他们平和地带着微笑地走完生命的最后一刻。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说:“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要出远门,必须有一定的去处。”)(《论语·里仁》)朱熹《四书集注》解释为“‘远游’,则去亲远而为日久,定省旷而音问疏;不惟己之思亲不置,亦恐亲之念我不忘也。‘游必有方’,如己告云之东,即不敢更适西,欲亲必知己之所在而无忧,召己则必至而无失也。范氏曰:‘子能以父母之心为心则孝矣。’”④古代交通不便,

音讯难达。不仅子女思念家乡亲人,在家的父母更是担忧子女。若父母急切有故,招之不得,将遗父母终天之恨。孝子顾虑及此,故不远游。

当然今天交通发达,通讯便捷,地球成了“村”,可能不再有此问题了。但自己外出前应该跟父母商量,最起码要告知;达到目的地后也应该及时打电话、写信或发个短信之类的方式告知父母自己已到达目的地,报个平安,才称得上是“孝”。

(4)要“承志”,继承父辈的意愿、志向。

子女继承父母遗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也是儒家提倡的孝的内容之一。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孔子说:“当他父亲健在的时候,(因为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论语·里仁》)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曾子说:“我听老师说过:孟庄子的孝,别的都容易做到;而他留用父亲的旧臣,按父亲的既定方针办,则是难以做到的。”)(《论语·子张》)若父母是当官的,只要他们父母的所作所为符合当时的政策法律,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身为子女也某得一官半职的就要继续实行父母的遗志。父母在世身为百姓的,只要是父母的遗志是有益于你的健康成长的,也需要坚持实行。

当然,社会生活是多样的,不一定每个的父母都留遗志要求儿女们去完成,但是,有的父母确实有未完成的事业,需要儿女们却完成,这是儿女们不能推卸的责任。一般来说,这样的“父志”往往都是大事情。有大志留给儿女们去继承的人,他一定是大有利于国家的人(如司马迁之父、陆游等等)。

以上是《论语》里面论及有关“孝”的“事生”的主要内容。

2、“事死”要安葬、追念。

(1)人死后要“葬之以礼”。

儒家提倡的“没(死)则葬”。世界上,所有的人死了,都要安葬。人从自然中来,最回归到自然界去,这是很合符逻辑的。汉民族实行土葬,叫做入土为安。通过一定方式把亲人安葬起来,是人类良知、理性的表现,怎能把亲人的遗体抛之荒野,让豺狼虎豹、鸟兽虫蚁去噬食呢?送葬是十分必要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今天送葬要有更文明的方式和过程。将亲人的遗体火化后存入塔陵或埋入公墓,是现代文明的安葬方式。用现代文明的方式安葬父母或亲人是必要的、是孝的内容之一。

(2)要“追念”

孔子强调,对父母的孝顺还提倡死后安葬后要“祭之以礼”。其核心是要以崇敬的态度时时记住父母和祖先。追念父母和祖先,其形式就是祭祀。儒家强调追念父母、祖先,就是不要忘记他们,当然,今天已经不宜提倡儒家那种繁琐的祭祀仪式以及带有迷信色彩的祭祀活动。宜采取适当的文明方式。对于父母和亲人们的追念,也就是应该的、必要的。

以上说的“养亲”“敬亲”“关亲”“承志”、“安葬”、“追念”等七个方面,应该是我们今天必须提倡和实行的孝道文化观念。自解放以来,人们的孝道观念十分淡薄,不少的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孝”以及怎样“孝”。现在,重提孝道是已经成了不可不为之势了,因为不论农村还是城市都出现了大量不孝顺父母、不赡养父母的忤逆行为。批判继承传统孝道文化,是建立现代文明社会所必须的。

(二)鉴定是否尽孝的标准、方法。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说:“做父母的,只是为孝子的疾病发愁。”)(《论语·为政》)除了生病外其他事情都不会让父母担心。一个人,他的父母除了担心儿子可能生病之外,其余什么都不担心,这个儿子就是完全尽了孝,就是地道的孝子。因为疾病是不可避免的,其他诸如求学时候的学习成绩、工作时候的业务水平、社会方面待人接物„„方方面面都做得很好,符合父母的期望、要求,用不着父母操劳、担心,父母也就安逸了,父母也就没有负担了,子女也就尽孝了。

(三)广行孝道的作用、功能是不“犯上”、“作乱”。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有子说:“他的为人呀,既孝顺父母,又尊敬兄长,却喜好冒犯上级,这种人很少;不喜好冒犯上级,却喜好搞动乱,这种人是从来没有的。君子专心于树立基础,基础树立了,“道”也就产生了。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这就是“仁”的基础吧!”)(《论语·学而》)孔子认为,在家中实行了孝弟,统治者内部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的事情;再把孝弟推广到劳动民众中去,民众也会绝对服从,而不会起来造反,这样就可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孝悌与社会的安定有直接关系。孔子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的全部思想主张都是由此出发的,他从为人孝悌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之事这点上,说明孝悌即为仁的根本这个道理。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yaoleikaoshi/245287.html

    上一篇:无语的心情说说

    下一篇:惆怅的心情

    【论语关于孝的句子】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