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怎么去

| 公卫执业医师 |

【www.guakaob.com--公卫执业医师】

硫酸怎么去篇一
《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用哪种方法处理更好》

2008年第6期                 化 学 教 育・69・

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用哪种方法处理更好

刘重阳

(湖南华容县第三中学 414203)

新、旧版本的化学课本上,处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的方  

法不相同:旧版本上的方法为“立即用布拭去,再用水冲洗”;新版本上的方法为“立即用大量水冲洗”,见表1。

表1 新、旧版本的化学课本上,处理浓硫酸沾到

皮肤上的方法不相同化学课本初中化学课本[1]

旧版本新版本

高一化学课本[2]初中化学课本[3]高一化学课本[4]

处理方法

滴入水(滴)

 立即用布拭去,再用水冲洗

)温度(℃

表2 向1滴浓硫酸中滴水,测量温度

滴入水(滴)

)温度(℃

0201073815143115

1451583715153015

2441593615162918

34410103510172915

44218113415182910

5

4110123315192815

64010133210202810

滴入水(滴)

)温度(℃

 不能先用水冲洗,而要用干布迅速拭去,再用大量水冲洗 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把表2在坐标上表示,见图2。从图2可以直观地看出,

用多于3滴的水来冲洗沾在皮肤上的1滴浓硫酸,就不会灼伤皮肤。

为什么要把旧版本上的“立即用布拭去,再用水冲洗”,改为新版本上的“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呢?笔者认为有3个原因。

(1)“立即用大量水冲洗”沾在皮肤上的浓硫酸,不会灼伤皮肤

①定量计算

[5]

查阅,1水,能放出8515kJ),1滴(0105mL)纯硫酸(密度为118305g/mL)[6]溶于水,能放出多少热量呢?

Q=×8515kJ/mol

98g/mol

Q=0108kJ由计算可知,1滴“纯”硫酸溶于水,能放出0108kJ的热量。那么,1滴“浓”硫酸溶于水,放出的热量必少于0108kJ。

假设1滴“浓”硫酸溶于水,能放出0108kJ的热量,再假设有1滴浓硫酸沾到了皮肤上(学生做化学实验时,一般是用胶头滴管或玻璃棒来取用浓硫酸,如果不慎“,沾”到皮肤上的

浓硫酸一般不会超过1滴)。用多少图1 测量溶液温度毫升20℃的水来冲洗这1滴浓硫酸,

就不会灼伤皮肤呢?(实验测得,灼伤皮肤的最低温度为

)44℃

Δt∵Q=C・m・

)×VmL×1g/mL×∴0108×103J=4118J/(g・℃

(44-20)℃

V=01796mL=16滴

图2 曲线图

计算结果显示,用多于16滴的水来冲洗“沾”在皮肤上

的1滴浓硫酸,就不会灼伤皮肤。

②定量实验

向盛有1滴浓硫酸(浓度为95%~98%)的离心试管中逐滴滴入水,见图1。用温度计测量溶液的温度,记录于表2。

为什么定量计算的结果(多于16滴水)与定量实验的结果(多于3滴水)不一致呢?原因就在于1滴浓度为95%~98%的浓硫酸溶于水,放出的热量少于0108kJ。因此,定量实验的结果更真实、可靠。

既然用多于3滴的水来冲洗沾在皮肤上的1滴浓硫酸,就不会灼伤皮肤,那么,用“大量水”来冲洗这1滴浓硫酸,肯定不会灼伤皮肤。

③处理事例

我校0607班的一位同学,在做“浓硫酸的性质”这个学生实验时,不小心将1滴浓硫酸滴到了手背上。当时她不知道怎么处理才好,急得哭了起来。我叫她马上打开水龙头用水冲洗。处理后手背上没有伤痕。据了解,她在冲洗皮肤时没有灼痛感。

(2)“立即用大量水冲洗”沾在皮肤上的浓硫酸,皮肤的“炭化”损伤更轻“立即用布拭去,再用水冲洗”与“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相比,如果采用后一种方法处理沾在皮肤上的浓硫酸,浓硫酸接触皮肤的时间会更短,浓硫酸对皮肤的炭化损伤就会更轻。

(3)“立即用布拭去,再用水冲洗”沾在皮肤上的浓硫酸,有3个弊端

一是在拭去浓硫酸的同时,会一并拭去表皮上层的角质层(保护层),使得残留的浓硫酸直接腐蚀表皮下层的生发层[7]。二是在拭去浓硫酸时,会扩大浓硫酸腐蚀皮肤的面积。三是拭去浓硫酸需要时间,会延长浓硫酸接触皮肤的时

(下转第74页)

・74・化 学 教 育                 2008年第6期

怀念英国化学家珀金

程先华

(四川成都石室中学 610041)

珀金(Perkin,WilliamHenryJr,1838~1907)是世界上  

第一种人工染料和第一种合成香料的发明者,他是一位为化

学工业的发展做出了特殊贡献的英国科学家。

珀金于1838年3月12日生于伦敦,中学时代的珀金就非常热衷于化学事业。他不顾父亲的反对,决意攻读化学,并有幸拜在德国有机化学家霍夫曼(AugustWilhelmHofmann,1818~1892)门下。他那睿敏的心智,热烈的志趣深得霍夫曼的赏识。1855年霍夫曼让这位年轻的英国人做了他的助手。年仅17岁的珀金,凭着在自己家里的实验室里独自搞研究,把导师安排的工作做得有声有色

一日,霍夫曼沉思自语说,是否可以在实验室里用廉价的煤焦油作原料来合成贵重的抗疟疾药物奎宁呢?他相信,如果成功,必能使欧洲彻底摆脱依赖遥远的热带国家供应奎宁的局面。珀金听到这些想法后,心情十分振奋,立即赶回家去做实验,他失败了。当时奎宁的结构还尚无人知道,即令知道,单凭那时仅几种合成方法想生产出奎宁来,那也是太复杂太难于奏效了。过了差不多一个世纪之后,这一难题才由伍德沃德解决了。

1856年,珀金在欢度复活节时,他还在绞尽脑汁研究这一问题。一天,他发现从煤焦油里提炼出来的物质中,有几种物质的化学结构与奎宁的结构相近,于是珀金就对它们进行各种化学处理,想使它们变成与奎宁类似的物质。但是无论怎样处理,都没有成功。最后,他把苯胺(一种从煤焦油中获得的化学品)和重铬酸钾混在一起,这时产生了一种黑色

(上接第69页)

的“肮脏”沉淀物。正当他准备把这通常看来毫无用处的混合物倒到烧杯里去的时候,一道隐约的,淡紫色的闪光引起了他的注意。他往里面添加了一点酒精,酒精溶解了混合物中的某些物质,于是混合物呈现出美丽的紫色来。珀金马上想到,这东西也许可以用作染料,于是他将绸子浸泡在这种溶液里,绸子很快就染成了紫色,用肥皂清洗,再让太阳曝晒10多天,紫色丝毫不褪,色调鲜艳如初。

“这种物质说不定可用作衣服的染料呢!”珀金想道。可是他当时对染料一无所知,于是给英国当时最大的染料公司之一———帕斯地方的皮拉兹公司写了一封信,并附上染了色的丝绸样品。不到一个月,回信来了,信中对年仅18岁的珀金所发现的这种染料给予了很高赞誉。珀金高兴极了,他申请了这种新颖紫色染料的专利。同时中途辍学回家,全力进行对自己发现的这种染料的开发生产工作。后来的实验证实了他的猜测。———,也刺激了合。

;1861年合成了酒石酸。在有机合成化学中,他发现的芳香醛和脂肪酸酐在碱

β不饱和酸类的反应,被称作珀金反应,或存在下缩合成α、

称珀金合成法。珀金利用这类反应,在1868年首次由水杨醛和乙酸酐合成了一种带有令人感到愉快的香草精气味的白色结晶物———香豆素,这是最早的人工合成香料,这一发明,标志着合成香料工业的开始。并于1883年担任英国化学会会长,后来他为解释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从1884年开始,长期从事物质旋光性的研究。

珀金生性沉默寡言,腼腆谦让,他并不去争他那份应得权益。不过,1889年他荣获了皇家学会颁发给他的戴维奖章,1906年英国女王为了表彰他在有机合成化学方面的功绩,授予了他爵位。就在这一年,为苯胺紫发明50周年举行了纪念活动,从欧洲大陆和美国到伦敦来的代表参加了这一庆典。这是珀金一生最荣耀的时刻。1907年7月14日,珀金卒于萨德伯里,享年70岁。

参 考 文 献

[1] SharonBertschMcGrayne.ChemistryandtheMakingofthe

ModernWorld,2001,7(1):15—30

间,加重皮肤的“炭化”损伤。

综上所述,如果采用“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的方法处理沾在皮肤上的浓硫酸,皮肤的损伤会更轻,这就是把“立即用布拭去,再用水冲洗”改为“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的原因所在。

参 考 文 献

[1]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化学(全一册).北京:人

教育出版社,2001:157[2]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化学(第一

[5][6]

[7][3][4]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34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化学(九年级下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53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化学(第一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30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必修)化学(第一册)教师教学用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32 中学教学全书化学卷.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884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生物(第二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6

硫酸怎么去篇二
《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的处理》

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的处理

如果沾到得少,记得一定马上用大量水冲,不要先用布擦。

因为一般这种事故都是在化学实验室中发生的,灼烧面积不会太大,迅速用大量的水冲洗,可减少硫酸灼烧的时间,能有效地去除浓硫酸,且浓硫酸稀释放出的热量会很快被水带走,不会造成更严重的灼烧。

如果是大面积灼烧,不能立即用水冲洗。应用干布擦拭,再用大量水冲,再涂少量碳酸氢钠。这取决于浓硫酸稀释过程中放出的热量的散去程度。

硫酸怎么去篇三
《第五章 硫酸》

硫酸怎么去篇四
《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用哪种方法处理更好》

硫酸怎么去篇五
《硫酸回用处理》

铅酸蓄电池生产中的废酸如何处理

铅酸蓄电池生产化成过程中,每天约有150m³含有纤维的硫酸。目前通常采取沉淀、过滤的方法对其进处理,由于纤维短小难以过滤,经常堵塞过滤介质,生产无法连续进行。一般待处理物料为比重1.24~1.25(20℃),由于硫酸比重较大,短纤维呈悬浮状态。最好的处理方式是采用膜过滤系统。

一、设计依据

建设方提供的化成硫酸成分、物料量等数据资料;

按照我公司对化成硫酸的澄清实验结果及建设方对实验样品的检测结果; 公司完成的同类物料膜分离系统工程实际参数和经验;

国产设备及零部件的制造工艺和材料应符合下列标准和规范的最新版本的要求

JB/T74-94;《管路法兰技术条件》;

GB/T 20103《膜分离技术 术语》;

GB 50054-201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HG 20520-1992《玻璃钢/聚氯乙稀(FRP/PVC)复合管道设计规定》;

JB/T 2932-1999《水处理设备技术条件》;

GB50062-1992 《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

其他参考资料

《环境工程师手册》

《水处理工程》

二、设计原则

1、 高效节能,简便易行的新工艺,新技术,力求设施能耗低、投资省、占地少、运行管理简便。

2、 采用切实可行的技术手段,较高的装备水平,设备操作简单,运行可靠、经济合理。

3、 膜系统根据需方生产工序的要求进行设计,确保各项指标达到有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4、 制定合理的工艺路线,力求布置紧凑合理、实用可靠,工程投资省,运行费用低。

5、 设备选用的有关材料以及配套仪表、动力设备,均选用质量可靠、通用性强、维修方便的进口或国内知名品牌。

三、处理量及量化指标

四、直接经济效益

1、年回收100%硫酸504吨,按1500元/吨计,节省成本75.6万元;

2、年减少96%片碱用量420吨,按3800元/吨计,节省成本159.6万元;

3、年回收高纯度水97200吨,按6元/吨计,价值58.3万元;

4、年直接收益为75.6+159.6+58.3=293.5万元。

五、技术特点

1.处理后的硫酸可达到极板生产用硫酸质量指标

2.废水经 UF/RO处理的水回收率高,电导率≤10µs/cm,经混床离子交换深度处理后,可用于配制电解液。

3.处理过程中不需要加入任何化学添加剂,不产生二次污染。

4.反渗透浓水经絮凝、氧化、沉降、过滤后铅、镉等重金属离子含量<0.05ppm。

5.由于实现了硫酸和水的回用,处理过程不用碱中和,大幅度降低了运行成本,经济效益明显。

(来源于:武汉新奇华清膜分离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硫酸怎么去篇六
《硫酸1》

硫酸怎么去篇七
《硫 酸》

硫 酸

【教纲要求】

浓硫酸的性质(吸水性、脱水性、氧化性) ( C ) 硫酸盐(硫酸钙、硫酸钡) (选学)

【知识讲解】

一、浓硫酸的性质

1、物理性质:

色 油状 挥发(沸点338℃)液体,密度大(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且质量分数越大其对应的密度也越大,易溶于水,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

思考与交流①浓硫酸与乙醇、浓硝酸等液体如何混合?

稀释浓硫酸时应把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以防暴沸。

②皮肤上一旦沾有浓硫酸,应用大量水冲洗,然后再涂上碳酸氢钠溶液;

若溅到桌面上,应先用适量的NaHCO3溶液冲洗,然后再用水冲洗,最后用抹布擦干。

3

2、化学性质:

(1)难挥发性和强酸性 NaCl + H2SO4(浓) NaNO3 + H2SO4(浓) Ca3(PO4)3 + H2SO4(浓)

巩固与运用:下列变化中证明硫酸是强酸的是 ( D )

A、和铜反应

B、和锌反应放出H2

C、与固体NaCl反应制HCl D、与Ca3(PO4)2反应制H3PO4

巩固与运用:下列物质既能跟浓H2SO4反应,又能烧碱反应的是 ( D )

①MgCl2 ②NaH2PO4 ③(NH4)2 S ④Al(OH)3 A、只有④ B、除①外 C、除①③ D、全部都可以 (2)吸水性:

吸收物质中的水蒸气或结晶水。可用作干燥剂,(浓硫酸可用作有机反应的催化剂和吸水剂)

巩固与运用:如何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

①CO(H2O) ②CO2(SO2) ③SO2(HCl) ④SO2(SO3) (3)脱水性:

将某些化合物中氢、氧按2:1原子个数比脱去。(浓硫酸可用作有机反应的催化剂和脱

水剂)

注:浓硫酸在有机反应中还可起磺化作用,如苯与浓硫酸反应。 归纳与总结

(4)强氧化性

Cu+H2SO4(浓) ─

思考与交流:

.

②该反应有时会出现下列现象,如何解释?

A开始时铜表面变黑 B反应结束时试管底部有白色固体 A:表面生成氧化铜 B:白色固体为硫酸铜

③向100mL 18mol/L 的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并加热,与将57.6g铜片投入到足

量的浓硫酸中并加热,被还原的硫酸的物质的量是否相等? (不相等)

④铜和浓硫酸反应一段时间后就停止,类似这类问题中学化学不止一个.请回想一

下,还有哪些随反应进程不同,或停止,或生成其它物质.

MnO2 + HCl(浓) Cu + HNO3(浓) Cu + HNO3(稀)

⑤将一小块铁片投入浓硫酸中有何现象?加热后又有何现象?所得气体的成份是什

么?溶液的成份是什么?若是一大块铁片放入少量的浓硫酸中加热,最终溶液的成份是什么?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

钝化现象;铁片溶解,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可能为H2、SO2;Fe、Fe;Fe ⑥常温下,铝和铜投入到浓硫酸中均无明显现象,其本质一样吗? (不一样) C+H2SO4 (浓) ─

思考与交流:请设计实验证明反应产物 分别为CO2、SO2、H2O

巩固与运用:碳跟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X和铜跟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Y同时通入盛有足量氯化钡溶液的洗气瓶中(如右图装置),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碳酸钡 B. 在Z导管出来的气体中有二氧化碳 C. 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硫酸钡 D. 在Z导管口有红棕色气体出现

BaCl2溶Z

X→

←Y

2+

3+

3+

除此而外,浓硫酸还可与H2S、HI、HBr等反应。 归纳与总结 :浓H2SO4和稀H2SO4性质比较

思考与交流:怎样鉴别浓硫酸和稀硫酸?

①加水 ②观察状态 ③测量密度 ④用玻璃棒蘸试样在纸上写字 ⑤石蕊试液 ⑥滴加浓盐酸 ⑦投入铜片加热 ⑧投入铁片 ⑨投入胆矾晶体

二、SO42-的检验

思考与交流:①哪些离子干扰,如何排除?

Ag+、CO3、PO4 :用HCl除去;SO3:不用HNO3酸化

②设计实验证明某未知试液中是否含有SO4,写出实验步骤和结论。

答a、向未知溶液中加入适量的HCl b、若出现沉淀,则应过滤,保留滤液。

C、向滤液中或未出现沉淀的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观察是否产生白色沉淀,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未知液中含有SO4,反之没有SO4 检验的流程图为: 被检液

加足量

取清液盐酸酸化有白色沉淀 :有SO42-

2-2-2-2-3-2-

无白色沉淀:无SO42-

巩固与运用:现向一酸性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则这种溶液中 ( D )

2-+

A、一定含有SO4 B、一定含有Ag C、一定同时含有SO4和Ag D、至少有Ag、SO4中的一种

2-+

+

2-

三、常见的硫酸盐

1、石膏 :化学式为CaSO4·2H2O,是一种白色晶体,主要用作制粉绷带塑像等; 2、熟石膏:化学式为2CaSO4·H2O,是一种白色粉末用途与上同;

3、胆矾:化学式为CuSO4·5H2O,是一 种蓝色晶体,用于配波尔多液和作为电镀液; 4、重晶石:化学为BaSO4,是一种白色粉末,医疗上用作“钡餐”;

5、明矾:化学式为KAl(SO4)2 ·12H2O是,是一种无色晶体,主要用作净水剂; 6、绿矾:化学式为FeSO4·7H2O,是一种绿色晶体,主要用于配制蓝黑墨水; 7、芒硝:化学式Na2SO4,是一种白色晶体,是一种工业原料医疗上用作缓泻剂; 8、皓矾:化学式为ZnSO4·7H2O,是一种无色晶体,主要用作收敛剂、防腐剂、颜料。

【巩固练习】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① 久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硫酸时有气体产生

② 浓硫酸可用于干燥氢气、氯化氢、碘化氢等气体,但不能干燥氨气、二氧化氮气体 ③ 常温下,浓硫酸与铜反应迅速放出二氧化硫气体 ④ 少量二氧化硫通入浓的氯化钙溶液能生成白色沉淀

⑤ 蔗糖炭化的演示实验中,浓硫酸既体现了其强氧化性又体现了其脱水性 ⑥ 浓硫酸在高温下能使铁、铝等金属钝化

A. ①⑤ B. ①⑤⑥ C. ②③④ D. ④⑤⑥

2、现有H2SO4、BaCl2、K2CO3、FeSO4和氯水五种溶液,有如图所示的相互反应,图中每条连线两端的物质可以发生反应。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 ( A ) A. X一定为 H2SO4 B. Y一定为K2CO3

C. Z可能为氯水 D. M、N必定各为BaCl2、FeSO4中的一种

3、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对铜跟硫酸反应时,当硫酸的浓度小于什么值时就不和铜反应这个问题很感兴趣。

(1)为了获得这个知识,你认为他们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2)事实表明,上述反应全部结束后,硫酸仍有剩余。为定量测定余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甲、乙两学生进行了如下设计:

①甲学生设计方案是:先测定铜与浓硫酸反应产生SO2的量,再通过计算确定余酸的物

质的量浓度。他认为测定SO2的量的方法有多种,请你写出其中的一种 ; ②乙学生设计的方案是:将反应后的溶液冷却后全部移入100mL容量瓶中并加蒸馏水定容,取20ml于锥形瓶中,用酚酞作指示剂,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滴定,再求出余酸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你认为乙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能否准确求得余酸的物质的量的浓度 (填“能”或“否”),理由是 。

答案、(1)做实验、查资料、请教老师和别的同学等

(2)①用排饱和NaHSO3溶液的方法测出产生SO2气体的体积

2+2+

②否 用酚酞作指示剂时溶液中的Cu会和NaOH反应,Cu的蓝色会干扰

滴定终点的正确判断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yaoleikaoshi/246360.html

    【硫酸怎么去】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