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高兴内心失落的诗

| 药学职称考试 |

【www.guakaob.com--药学职称考试】

表面高兴内心失落的诗篇一
《729693560》

雨 晴

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 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 却疑春色在邻家。

王驾,字大用,河中人。大顺元年登进士第,仕至礼部员外郎,自号守素先生。集六卷,今存诗六首,虽不多,但颇有名,尤其是《社日》和《雨晴》两首流传很广。前者写农村的春社胜景:稻粱肥熟,桑柘影斜,此时“家家扶得醉人归”,真是一醉方休,痛快人心啊;后者写春雨过后,从前明明看见过的叶里花蕊现在却没了踪影,此刻忽然注意到蛱蝶纷纷飞过墙去,于是诗人不禁怀疑“春色在邻家”,写得十分幽默生动,妙趣横生。

这首即兴小诗,写雨后漫步小园所见的残春之景。诗中摄取的景物很简单,也很平常,但平中见奇,饶有诗趣。

诗的前两句扣住象征春色的“花”字,以“雨前”所见和“雨后”情景相对比、映衬,吐露出一片惜春之情。雨前,春天刚刚降临,花才吐出骨朵儿,尚未开放;而雨后,花事已了,只剩下满树绿叶了,说明这场雨下得多么久,好端端的花光春色,被这一场苦雨给闹杀了。诗人望着花落春残的小园之景,是多么扫兴而生感喟啊!

扫兴的不光是诗人,还有那蜜蜂和蝴蝶。诗的下两句由花写到蜂蝶。被苦雨久困的蜂蝶,好不容易盼到大好的春晴天气,它们怀着和诗人同样高兴的心情,翩翩飞到小园中来,满以为可以在花丛中饱餐春色,不料扑了空,小园无花空有叶;它们也象诗人一样大失所望,懊丧地纷纷飞过院墙而去。花落了,蜂蝶也纷纷离开了,小园岂不显得更加冷落,诗人的心岂不更加怅惘!望着“纷纷过墙去”的蜂蝶,满怀着惜春之情的诗人,刹那间产生出一种奇妙的联想:“却疑春色在邻家”。院墙那边是邻家,诗人想得似乎真实有据;但一墙之隔的邻家小园,自然不会得天独厚,诗人想得又是多么天真烂漫;毕竟墙高遮住视线,不能十分肯定,故诗人只说“疑”,“疑”字极有分寸,格外增加了真实感。这两句诗,不仅把蜜蜂、蝴蝶追逐春色的神态,写得活灵活现,更把“春色”写活了,似乎“阳春”真的“有脚”,她不住自家小园,偏偏跑到邻家,她是多么调皮、多么会捉弄人啊!

“却疑春色在邻家”,可谓“神来之笔”,造语奇峰突起,令人顿时耳目一新。这一句乃是全篇精髓,起了点铁成金的作用,经它点化,小园、蜂蝶、春色,一齐焕发出异样神采,妙趣横生。古人谓“诗贵活句”(吴乔《围炉诗话》),就是指这种最能表达诗人独特感受的新鲜生动的诗句吧。

朱淑真《秋夜》赏析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朱淑真,宋代女诗人,自号幽栖居士,出身仕宦之家,曾随夫游宦吴越荆楚之间,相传她婚姻不遂,抑郁而终。陈霆《渚山堂词话》卷二写道:“朱淑真才色冠一时,然所适非偶,故形之篇章,往往多怨恨之句。”《秋夜》是一首闺怨诗,言浅味永,表达了女诗人幽居的忧愁怨嗟、孤寂落寞。

前两句叙事。首句直奔诗题,各点“夜”“秋”二字,交代了时间、心态、环境。“夜久无眠”已见怨妇愁绪满怀,而时又逢秋,秋风萧瑟,夜气清凉,锦衾单薄,佳人永夜难寝,更添一层愁苦。

次句紧承“无眠”,写人事活动。既然辗转反侧难入梦,那么如何打发漫漫长夜呢?空房寂寥,红烛高烧,百无聊赖中,她只好剪烛花以消遣寂寞了。“烛花”即灯花,古人认为灯花是有喜事的一种预兆。

杜甫诗云:“灯花何太喜,酒绿正相亲”(《独酌成诗》)。灯花频生当有赏心悦事,而她却无法消解眼前这幽情苦绪。着一“频”字,写出了女主人公的焦灼不安、心神难宁。“欲三更”接续“夜久”两字,极写思妇饱受孤独寂寞煎熬之苦。

后两句写景。第三句转折一笔,写床席之月影。一个“凉”下得独特,这是全诗的诗眼,照应首句的“秋气清”,以触觉状态写视觉形象。从窗外梧桐树缝筛下的婆娑月影,斑斑驳驳地铺满了冰凉、空寂的床席,今夜谁会给她送来温暖呢?这情景怎不令人凉从心生!“满”字表面是写光影之浓,其实是写忧思满怀,剪不断理还乱的郁闷之感。这一句明写屋内月色之凄美,暗表人心之失落,虚实相生,韵味悠远。 末句写窗外梧桐之月,以景语作结,留给读者无穷的想象空间。该句承上句,以顶真手法过渡,从床上之月光、树影写到高天之皓月,表达了诗人望月怀人的乍喜还忧的心理。“月在梧桐缺处明”,展现了一幅高远、疏朗的秋夜月色图。皎皎月华,她似乎忆起了曾经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甜蜜与浪漫;而如今,“瘦尽灯花又一宵”的时刻,又谁能与她“共剪西窗烛”呢?想超脱而不得,“月”之明,恰好照出了人心深处无法擦拭的黯淡。“梧桐缺处”,这一背景形象的定格,暗含了思妇不得与意中人团圆的酸楚。

全诗次序井然,先由屋外(秋气清)而室内(烛花频剪),又由室内(铺床凉)到室外(月在缺处明),逐层递进地反复渲染独处的苦闷。针脚细密,四句之间照应紧密,衔接流畅,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意象鲜明突出,意境清空幽眇,细节勾勒精练传神,给人以无穷的回味

这首绝句言浅情深,辞淡味浓。一、二两句紧扣题目,写深夜“无眠”。起句交代“无眠”的客观原因──秋气萧瑟凄清,锦衾单薄,佳人夜永难寝。次句剪辑了一个典型动作──“频剪烛花”。“烛花”即灯花,古人认为灯花是有喜事的一种预兆。有杜甫诗句为证:“灯花何太喜,酒绿正相亲”(《独酌成诗》)。灯花频生当有赏心悦事,然而她却无法消解眼前这幽情苦绪。一个“频”字,尽显诗人内心的波澜。“欲三更”,呼应前句的“久”,本是酣然入梦的时刻,而她却要独剪红烛,这就凸现了诗人难捱的寂寞、孤独与愁苦。

三、四句由叙事宕开一笔而写景。如何排遣这无边的孤独呢?还是睡觉吧,这里的“恹恹欲睡”,与先前的辗转无眠构成一个反跌,形成一个曲折。低眉恰见,床上铺满斑驳的皎皎月光、婆娑的梧桐叶影,但那床还是一片冰凉,有谁会送来温暖和慰藉呢?一个“凉”字,照应诗题中的“秋”字和首句的“清”字,不仅再次渲染了天气之凉,更烘托出心境的的孤寂与凄凉。结句以“景”收束,意境清高,情味悠远。场景由室内转而户外,昂首望月,梧桐缺处,一轮皓月,四野空明,诗人的内心似乎暂时获得了超脱,然而望月怀人,心潮又起,她如何能安然入睡呢?一个“缺”字,不仅写出了梧桐枝叶遮掩明月的朦胧之美,也暗示出诗人失落、遗憾的心情。三、四两句景中融情,以景传情,不言“愁”字,而句句载愁,这次第,人何以堪!

怀国思乡忧故土 感时抚事胜古人

——宋代诗人陈与义

陈与义,字去非,号简斋,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他生于哲宗元祜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陈与义在北宋做过地方府学教授、太学博士,在南宋是朝廷重臣,又是一位爱国诗人,其主要贡献还是在诗歌方面,给后世留下不少忧国忧国的爱国诗篇。

陈与义自幼聪明好学,能诗文,为同辈所敬重。《宋史》本传说他“天资卓伟,为儿时已能作文,致名誉,流.辈敛衽,莫敢与抗”。徽宗政和三年(111年)登上舍甲科,被授于开德府(今河南濮阳)教授,累迁太学博士,进升为符宝郎,掌皇帝八宝及国之符节,不久被贬为陈留郡(今河南杞县境)酒税监。

靖康二年(1127年)四月,金兵攻人宋都汴京(今河南开封),掳走徽宗、钦宗二帝,北宋遂亡。陈与义自陈留避难南奔,经襄阳,转湖南,绕广东、建,于绍兴元年(1131年)抵南宋首都临安(今浙江杭州)。陈与义为高宗旧臣,高宗得知他的忠心,便任命他为礼部侍郎。不久,以徽猷阁直学士知湖州(今浙江吴兴)。召为给事中,参与讨论政事,抄发章疏,稽察违失,以备顾问应对。又以显谟阁直学士提举江州(今江西九江)太平观,旋而复用为中书舍人、直学士院。绍兴六年(1136年)十一月,拜翰林学士、知制诰。七年正月,授参知政事(副宰相),唯师礼用道德以辅朝廷,尊主威振纲纪而呕心沥血。

陈与义性格沉重,不苟言笑,待人接物谦虚谨慎。被他推荐和提拔的官吏很多,他从来不向外人流露,也不向被推荐、提拔的人表白,更不提出任何要求。因此,他在士大夫阶层中具有较高的威望。朝臣们多愿向他坦露心迹或请求指正迷津。当时,丞相赵鼎在朝廷放言:“人多谓中原有可图之势,宜便进兵,恐他时咎今日之失机。”高宗说:“今梓宫与太后、渊圣皆未还,若不与金议和,则无可还之理。”丞相的意思是,多数人主张打回汴京,收复中原,若不如此,恐怕将来因失去机会而受到追究。而高宗则认为,二帝被掳,连同太后、嫔妃、宫女都在金人手里,若不议和恐难于返回。陈与义听了之后,赞成丞相的用兵,反对高宗的议和,便婉转地说:“若和议成,岂不贤于用兵;万一无成,则用兵必不免。”高宗曰:“然。”从道理上以为陈与义的话很对,但事实上他甘心于偏安江左,以求苟延残喘。陈与义看出高宗无意收复中原,他很失望,便以病托辞退职,朝廷复以资政殿学士(授予罢政宰相的职衔)知湖州,加提举临安洞霄宫(今浙江余杭西南,宋代凡执宰大臣去位者,皆以提举洞霄宫系衔)。绍兴八年(1138年)十一月病逝,终年四十九岁。

陈与义一生的主要贡献在诗词方面。他青年时诗文就写得很好,《宋书》本传说他的诗词“体物寓兴,清邃纡余,高举横厉,上下陶(渊)、谢(灵运、胱)、韦(应物)、柳(永)之间”。他曾写过一首《墨梅》,得到宋徽宗的嘉赏,并由此受到器重。他是专学杜甫的,是江西诗派后期的代表作家。他学杜甫又不拘泥于杜甫,对前贤的作品是博览约取,善于变化。他还特别推崇苏轼和黄庭坚、陈师道,但并不墨守成规,而能参合各家融会贯通,创造自己的风格。他的作品语言质朴,音节响亮,形象丰富,很少用典,明快中没有鄙俗,口语化略无平淡。所以无论从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技巧,都比江西派的其他诗人的成就较大,无愧于江西诗中的改革派。

陈与义前期的诗,多表现个人生活情趣,与现实社会的距离较远。如《襄邑道中》写春日乘船而游,表现对风光的流连和对现实的冷漠,然而文字明快,情真意切。这个时期他写了不少类似于这样的诗。南渡以后,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特别是由陈留至临安走了三年多,一个读书人既无宽裕的资费又无别人照料,其艰辛之状可想而知。然而这一趟长途跋涉却对他的思想变化起了很大的作用。一路上对现实社会的各个阶层有着广泛的接触,激发了他的爱国憎爱分明感,是一个思想的飞跃,也是他的诗词创作的一个分水岭,诗风由个人生活情趣转向沉郁悲壮,痛恨于金兵南侵,无奈于朝廷苟安,感怀家国,慨叹时势。如{伤春}、《居夷行》、《次韵尹潜感怀》等,都属于这类作品。

《伤春》写的是“靖康之难”,金兵入侵,高宗南逃,个人流浪,权奸误国。“庙堂无策可平戎,坐使甘泉照夕峰”。写国中无人,朝臣白食俸禄。“初经上都闻战马,岂知穷海看飞龙。孤臣霜发三千丈,每岁烟花一万重”。写皇帝逃跑,孤臣奋战。“稍喜长沙向延图,疲兵敢犯犬羊峰”。写向子湮(字延图)在长沙抵抗金兵。全诗对朝廷给予幽默而辛辣的讽刺,特别是以皇帝和孤臣对比,形成鲜明的对照,具有较强的鞭鞑力量。所有这一切都出于对“庙堂”的谴责,对权臣误国的痛恨,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未来国家复兴的希望。

《居夷行》开篇写道:“遭乱始知承平乐,居夷更觉中原好”。这是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呐喊。其中又写道:“人世多违壮士悲,干戈未定书生老”。是说金兵既然入侵,皇帝屈膝,权奸谄媚,力求议和,而有志之士只有冷眼悲伤。本想等待时机收得中原,而掌权者热衷于偏安以苟活,我们等到老死恐怕也没

有希望。“皇天岂无悔祸日,君子慎惜经论时”。愿朝廷改弦更张,下定决心,收复故土,使满腹经纶的志士派上用场,为国为民尽忠尽孝;不然苦读春秋的书生、知勇双全的将领都没有了用武之地。仍然劝谏圣主拿出勇气,对光复抱有一线希望。

《次韵尹潜感怀》为建炎年间作品,当时他由礼部侍郎已经外放。金兵渡过淮河,逼近长江,临安也危在旦夕。而陈与义是一名放臣,无权参与朝政,只有表达心愿而已。

全诗不长,兹录如下:

胡儿又看绕淮春,叹息犹为国有人?

可使翠华周宇县,谁持白羽静风尘?

五年天地无穷事,万里江湖见在身。

共说金陵龙虎气,放臣迷路感烟津。

国难当头,天子蒙尘,山河破碎,家国不保,由谁来“静风尘”呢?徒有“金陵龙虎气”,谁也改变不了屈辱的现状。陈与义说是“迷路”,实际上十分清醒。只有清醒的人才会说出迷路的话,以敲击昏君、发蒙权臣。言外之意是督促朝廷调兵遣将,组织人马,共图收复失地,以雪靖康之耻。

诗人还写了不少怀念故乡洛阳的作品,如《虞美人》(亭下桃花盛开,作长短句咏之)“洛阳城里又东风,未必桃花得似旧时红”。《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虞美人》是写虽然到了春天(“又东风”),洛阳的桃花未必开得和往年一样红妍。其原因是被战乱践踏得连花儿也一改旧时的俏容,给洛阳蒙上一层耻辱的阴影。〈临江仙〉是写在洛阳午桥相约饮酒,在座的都是同学少年,英雄豪杰。当时陈与义才二十多岁,金榜题名(二十四岁进士及第)。又二十多年过去了,简直像一场恶梦,虽然还活在世上,确实叫人日日夜夜提心吊胆,担惊害怕。其原因又是朝纲败坏,战争使社会动荡不安所造成的。再如《法驾导引》中的“归路碧迢迢”。《点绛唇》(紫阳寒食)中的“不解乡音,只怕人嫌我”。《木兰花慢》中的“北归人未老,喜依旧,著南冠”。等等都是写对故乡的怀念。归途遥远,又一定是杂草丛生,无路可寻,欲归而不可得。即是回去,由于长期在外难解乡音,父老子弟们对我会是什么看法呢?年龄不算大(逝世时才四十九岁),依然喜爱北方衣著,可是现在却是南方打扮。这些诗句钓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怀恋故乡之情,任何一个羁旅它乡的人读了都会产生共鸣。

陈与义还有不少寓忧国忧民于写景咏物之中的诗。这些诗往往语言隽永秀丽,形象鲜明,多为体物写志,爱国怀乡之作。

这些诗往往充满感慨和伤离、讽寓和寄托之情,是属于清新丽质的作品,进发出对现实强烈不满的呼声。语言浅近而不平淡,构词讲究而不生涩,娓娓动听地表达出了作者深层的蕴藉之情。《四库全书提要曾评论他说:“(陈)与义在南渡诗人之中,最为显达,然皆非其杰构。至于湖南流落之余,汴京板荡以后,感时抚事,慷慨激越,寄托遥意,乃往往突过古人。”他确是鹤立一代的大手笔之一。陈与义原属于江西诗派成员,但他后来看出了江西诗派的柔弱、清高而游离世外。他学习杜甫,虽颇见成效,但由于没有像杜甫那样广泛深入而时间较久地接近人民群众,也没有杜甫那种质直朴拙而积极用世的思想品格和对现实社会较为清醒的敏锐视觉,所以陈与义为国分忧而呐喊的爱国诗篇以及对不平现实疾恶如仇的诗篇并不多,诗歌触角所涉及的深度和广度也不及杜甫,缺乏积极奋发和为国牺牲的精神。

东栏梨花

【作者】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

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朝代】:北宋 【体裁】:诗歌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翻译】

如雪偶般又轻又薄的梨花瓣烦刻间已飘飞满地。这一刹那的景象使我们顿悟了人生,最美的时刻也就是开始领悟到人生凄然的时刻。清明时节,草熏风暖,梨花如雪,已是募春繁华过眼即空,但是这一刻仍是一年当中最美的,人生能有几度清明?

【赏析】

苏东坡最为得心应手且作得最好的诗体,自然七言古诗,然而苏诗另有一绝,在宋朝诗坛堪称独步的,那就是七言绝句。比起波澜壮阔、气象万千的七古,这些清新绝俗的小品诗或许更有它令人喜爱的特色。

苏东坡的七绝纯粹是性灵的流露、天才的横溢,不假修饰,不用典故,几乎全是白话的作品,这些全是苏轼这位伟大的诗人,伟岸的心灵在闲暇时偶发的,对人生明澈观照。有的如晶莹浑圆的明珠,有的如清晨,有的如朝露,有的如儿童的嬉笑......总之这些作品是我们一读就会喜欢的而且百读不厌的。 “东栏梨花”就是其中最有名的其中一首。

“东栏梨花”,看似很平淡,好像人人都写得出这样的诗,但古今以来却只有这一首写梨花的诗篇,传诵千古,至今仍脍炙人口。何故呢?要说出个所以然来,实在不容易,只觉得他所描写的景物很美,又很亲切,真是近在眼前。

梨花的淡白,柳的深青,这一对比,景色立刻就鲜活了,再加上第二句的动态描写:满城飞舞的柳絮,真是“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春意之浓,春愁之深,更加烘托出来。

柳絮飘飞,梨花亦开遍了一城的雪白这里更加强调的是白色——春色之美原在万紫千红,花团锦簇,如锦绣般的大地——但是这里单只描写雪白的梨花(柳絮只是陪衬),更着眼于自己家门口东栏边的一株梨花——它愈开得热闹,愈引人惆怅——到这里,此诗的获烈特色完全显现出来了,一株如雪的梨花,一味强烈的白色这引起人共鸣的主要关键所在,任何人面对如此一幅画面,也会稍然为之动容: 东坡此诗似伤春而实未伤春,一点也没有颓废衰飒的调子,只是纯美的欣赏与人生哲理的透视。

台城

—韦庄

『作者简介』

韦庄(836—910),字端已,杜陵(治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人。黄巢起义时期,避乱在南方,流寓很久。唐昭宗乾宁元年(849)方中进士,为校书郎。王建称帝后,仕蜀,官至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宰相)。他工诗能词。未第前,写过一首长诗《秦妇吟》,时人称为“秦妇吟秀才”。其词与温庭筠齐名,号称温、韦,为“花间”派的代表作家。温庭筠词风格绮丽, 韦庄词则寓浓于淡,以清丽见长。有《浣溪集》。

江南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表面高兴内心失落的诗篇二
《2014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

2014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

语 文 2014.4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倔强/匠心独运 绯闻/菲薄 鲜为人知/寡廉鲜耻 ......

B.乘客/承前启后 崭新/暂时 哄堂大笑/一哄而散 ......

C.躬行/供认不讳 寒暄/渲染 千载难逢/车载斗量 ......

D.笃行/睹物思人 拥护/佣金 情不自禁/忍俊不禁 ......

2.填入下面两个语段划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周朝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朝代。周朝建朝之前,天下部落 之;周朝建朝之后,天下诸侯共之;周朝既衰之时,天下文人从之;周朝既灭之后,历朝历代颂之。这样的成功,后来没有一个朝代能超过它。

②花朵是植物给人类最美好的礼物,在承担繁衍重任的同时,还给人带来无与伦比的感官享受和无穷的艺术灵感。除了 的外表,对称均衡的美感也是花朵为人所喜爱的重要因素,多数被子植物的花器官总是沿着某种对称方式生长排布,可谓

A.毁 从来 美轮美奂 天然去雕饰 B.宗 几乎 赏心悦目 妙不可言

C.宗 几乎 美轮美奂 天然去雕饰 D.毁 从来 赏心悦目 妙不可言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教育部日前表示,要牢固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最重要的位置,并坚持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并重发展。

B.社区居民议事会是居民参与管理的重要平台,其成员包括户籍居民代表、非户籍居民代表等组成。

C.据调查,有高达78%的用户在“阿里腾讯要开银行,你会不会去存钱”的问题上给予了明确的答案,这表明试点民营银行有着广泛的认可度。

D.为了在全社会形成“多读书、读好书”的文明风尚,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组织开展了2013年度“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评选活动。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经过历史上的风风雨雨,今天的人们对价值观的概念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

②孔子曾说过“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话

③依孔子的思路,“述”是述其历史,“信”是珍视历史中内含的价值,历史中自有价值,所以要“述而不作” ④我们现在反思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话,理解到其中是有深刻含义的

⑤现实中价值失落,所以才“信而好古”

⑥此语颇为人诟病,被看作保守、复古。这恐怕是一种误解

A.⑤①⑥②③④ B.②⑥③⑤①④

C.⑤④②⑥①③ D.④②③⑥①⑤

二、本大题7小题,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人有明珠,莫不贵重。若以弹雀,岂非可惜?况人之性命甚于明珠,见金钱财帛不惧刑网,径即受纳,乃是不惜性命。明珠是身外之物,尚不可弹雀,何况性命之重,乃以博财物耶?群臣若能备尽忠直,益国利人,则官爵立至。皆不能以此道求荣,遂妄受财物,赃贿既露,其身亦殒,实可为笑。帝

王亦然,恣情放逸,劳役无度,信任群小,疏远忠正,有一于此,岂不灭亡?隋炀帝奢侈自贤,身死匹夫之手,亦为可笑。”

贞观四年,太宗谓公卿曰:“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天非不高,地非不厚,朕常兢兢业业,以畏天地。卿等若能小心奉法,常如朕畏天地,非但百姓安宁,自身常得欢乐。古人云:„贤者多财损其志,愚者多财生其过。‟此言可为深诫。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恐惧既多,亦有因而致死。大丈夫岂得苟贪财物,以害及身命,使子孙每怀愧耻耶?卿等宜深思此言。”

贞观六年,右卫将军陈万福自九成宫赴京,违法取驿家麸数石。太宗赐其麸,令自负出以耻之。

贞观十年,治书侍御史权万纪上言:“宣、饶二州诸山大有银坑,采之极是利益,每岁可得钱数百万贯。”太宗曰:“朕贵为天子,是事无所少之。惟须纳嘉言,进善事,有益于百姓者。且国家剩得数百万贯钱,何如得一有才行人?不见卿推贤进善之事,又不能按举不法,震肃权豪,惟道税鬻银坑以为利益。昔尧、舜抵璧于山林,投珠于渊谷,由是崇名美号,见称千载。后汉桓、灵二帝好利贱义,为近代庸暗之主。卿遂欲将我比桓、灵耶?”是日敕放令万纪还第。

(节选自《贞观政要·贪鄙》)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见金钱财帛不惧刑网,径即受纳 直接 .

B.朕常兢兢业业,以畏天地 敬服、敬畏 .

C.不能按举不法,震肃权豪 推举 .

D.后汉桓、灵二帝好利贱义 以……为贱 .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况人之性命甚于明珠 为近代庸暗之主 ..

B.贤者多财损其志 太宗赐其麸 ..

C.有一于此,岂不灭亡 有益于百姓者 ..

D.皆不能以此道求荣 令自负出以耻之 ..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

B.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

C.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

D.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宗以明珠作比,告诫大臣们,生命是重要的,要爱惜,不可因一时贪念犯法丧身。

B.太宗引用“贤者多财损其志,愚者多财生其过”,意在告诫大家要向贤者学习,积累财富,不可像愚者一样贪财生过。

C.权万纪上言采矿一事被太宗批评,权万纪虽然曾经触犯过法律,但太宗最终还是赦免了他。

D.本文采用比喻论证、例证、引证等多种论证手法,生动形象地告诫人们不要贪鄙,要像尧、舜、桓、灵一样,见称千载。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群臣若能备尽忠直,益国利人,则官爵立至。(4分)

②恣情放逸,劳役无度,信任群小,疏远忠正。(3分)

(2)本文告诫人们要戒贪拒利,运用了大量的事实材料。请从中找出两个反面事例。(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

10.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对月寓怀①

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注①:这是《红楼梦》中一个穷书生寄居葫芦庙时,在中秋月夜酒后吟出的抒怀之诗。

(1)本诗非思乡之作,请根据诗作内容及穷书生的处境,简要概括这首诗的主旨。(3分)

(2)这首诗的最后两句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答对一空给1分。)(6分)

(1)仰观宇宙之大, ,所以游目骋怀, ,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2) ,金块珠砾,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杜牧《阿房宫赋》)

(3)桑之未落, 。 ,无食桑葚;(《诗经 氓》)

(4) ,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李白《蜀道难》)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爱的实践

(美)弗洛姆

一旦搞清了爱的艺术的理论问题,随之而来的便是爱的艺术的实践问题。这个问题更困难,因为对于任何一种艺术的实践,我们除了去身体力行外,难道还有别的途径吗?

当今的绝大多数人,自然也包括本书的读者,都希望得到一个能指导自己“如何去做”的妙计良方。在我们讨论的这个问题上,就是要别人教他们怎样去爱,这就使问题变得更为复杂。凡是抱有此种心情来读本书最后一章的人,恐怕都难免要大失所望。爱,乃是纯个人的体验,无论何人,都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亲身体验。事实上,很难有人完全没有体验过爱,至少在童年、青年或成年曾以最基本的方式体验过。关于爱的实践,我们能够加以讨论的无非是爱的艺术的前提,实现这些前提的方法,以及如何实践这些前提和方法。至于最后去实现爱的各个步骤,则全赖个人自己去完成,一旦到了需要采取最后的决定性行动时,讨论也就无济于事而只

能到此为止。不过我仍然相信,对方法的讨论将有助于掌握这门艺术,至少对于那些不再期待“妙计良方”的人是如此。

无论哪一门艺术实践,无论是木工、医术,还是爱的艺术,都有一些共同的要求。首先,艺术实践要有一定的训练。不经训练,便会一事无成;仅凭“一时高兴”而干某事,那只能算一桩不坏的兴趣爱好,决不会成为艺术大师。但是,仅仅进行某项艺术实践的训练还不够(比如说每天坚持练习几小时),艺术实践还要求人们在整个生活中严于律己。有人认为,对于现代人来说,再没有比循规蹈矩更轻而易举的事情。人们不是每天都在最严格的纪律约束下从事最程式化的工作吗?不过,同样也是事实的是,现代人在工作之余最为放荡散漫,很少自我训练。只要工作一完,他们就变得懒惰懈怠、无精打采,说得好听一点,就是让自己“轻松一下”。这种慵懒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严格程式化生活的一种反抗。正是由于人们被迫每天8小时不是为了自己的目的,以不属于自己的方式去耗费精力,就范于规定的生产节奏,这才使得他们反抗。只不过,他们采取了一种幼稚可笑的自我放纵的反抗方式。而且,在这种反抗专制的斗争中,他们丧失了对一切训练的信任,既包括权威强加的不合理的训练,也包括他们为自己制定的合理训练。没有后者,生活就变得杂乱无章和缺乏专一。 要掌握一门艺术,专一是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这个道理不言自明,每个学艺者对此都深有体会。但是,在我们的文化中,专一甚至比律己更为难得。与此相反,我们的文化总是引向一种见异思迁和朝三暮四的生活方式,这是其他社会很难与之相比的。比如,同时干几件事情:读书看报、听广播,与人交谈,抽烟,吃喝等等。人成了贪婪的消费者,渴望着随时去吞噬一切——图画、酒、知识等。当我们独自一人时,感到特别难耐,这种心猿意马的情况也就尤为显著。大多数人往往不能做到静坐无言,不抽烟,不看书,不饮酒;他们常常变得敏感烦躁、非得动手动嘴地做点什么不可。(抽烟就是这种缺乏专心致志的症状之一;它能同时占用人的手、口、眼和鼻。)

掌握艺术的第三个因素是耐心。同样,任何一个曾努力掌握一门艺术的人都了解,要取得哪怕一点点成功,没有耐心是不行的。想一步登天的人不可能学到艺术。不幸的是,对于现代人来说,做到有耐心并不比严于律己和专心致志更容易。我们的整个工业体系恰好助长的是其反面:急躁。现代所有的机器都是为了高速运转而设计出来的;汽车和飞机是为了使我们迅速到达目的地,而且越快越好。如果新机器能够以一半的时间生产出原来机器生产的等量产品,那么新机器就比原来的机器好两倍。诚然,这里有重要的经济原因。可是在如此广泛的领域内,人的价值已经越来越多地由经济价值来衡量了。机器的优点就应该是人的优点,这就是逻辑。现代人在办事拖沓时,想到失去的是时间;可是当他赢得时间后,却不知道该如何利用,于是又白白地消磨掉。 最后,学习一门艺术的条件还有,对艺术的掌握要全力以赴。如果不把艺术当成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就休想把它学好,最好也不过维持在业余涉猎者的水平上,成不了真正的大师。对于爱的艺术来说,这一条也不可缺少。在爱的艺术中,只有半瓶子醋的人远远多于真正精于此道的人,其比例超过了其他任何艺术。

(节选自弗洛姆《爱的艺术》,陈维纲等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5分)

A.要弄清楚爱的艺术的实践问题比爱的艺术的理论问题更难,因为只有身体力行这唯一的途径可以依赖。

B.爱是纯个人的体验,人们至少在童年、青年或成年曾以最基本的方式体验过,没有体验过爱的人是完全没有的。

C.任何艺术实践要有一定的训练,如果仅凭自己一时的高兴而干某事,缺乏坚持不懈的训练,决不会成为艺术大师。

D.现代人在工作之余最为放荡散漫。他们表面无精打采,其实在内心深处,他们遵循严格的程式化生活。 E.现代机器都是为了高速运转而设计出来的,汽车和飞机是为了使人们迅速到达目的地,并且越快越好,我们的工业体系助长了人们缺乏耐心。

13.掌握一门艺术(包括爱的艺术),需要具备一些条件。根据文意,下列不属于这些条件的一项是( )(3分)

A.虽然到了需要采取最后的决定性行动的时候,讨论也就无济于事,但是,对方法的讨论将有助于掌握爱的艺术。

B.要掌握任何一门艺术,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是专一。但是在我们的文化尤其是生活方式中,做到专一非常困难。

C.要取得哪怕一点点成功,没有耐心显然不行。想要一步登天的人不可能学到艺术,当然也不可能掌握爱的艺术。

D.在爱的艺术中,只有半瓶子醋的人远远多于真正精于此道的人,其比例超过了其他任何艺术。这样不全力以赴的人,成不了真正的大师。

14.请解释“我们的文化总是引向一种见异思迁和朝三暮四的生活方式”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4分)

15.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特蕾莎修女15岁到印度接受传教士训练。在其后的72年生命里程中,她把一切都献给了穷人、病人、孤儿、孤独者、无家可归者和垂死临终者。她尊重每个人作为人的尊严,竭尽所能帮助弱者,而自己却像一个苦行僧一样。她从来不为自己,而只为受苦受难的人活着。她没有高深的哲理,只用诚恳、服务而有行动的爱,来医治人类最严重的疾患:自私、贪婪、享受、冷漠、残暴等;也为通往社会正义和世界和平,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请依据文意,简要分析特蕾莎修女在爱的艺术实践中,具备了哪些条件或要求。(4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起身的饺子落身的面

周海亮

起身的饺子落身的面。这风俗令我幸福和忧伤。

年轻的父亲是一位在外地做工的石匠,每个星期都会回来一次。那时的母亲,正在灶间忙碌。年轻的母亲头发乌黑,面色红润。鸡蛋在锅沿上磕出美妙的声响,小葱碧绿,木耳柔润,爆酱的香气令人垂涎。那自然是面,母亲的手艺令村人羡慕。那天的晚饭自然温情并且豪迈。

父亲在家住上一天,就该起程了。可是我很少看见父亲起程。每一次他离开,都是披星戴月。

表面高兴内心失落的诗篇三
《古诗文鉴赏2》

第二课时 二、修辞手法:

我国古典诗歌对语言有很高的要求,诗歌语言在不断更新中,特重修辞手法的新变,诗歌语言的素质来自对常规语言的变异,是对标准语法规律的“故意的充满美感的扭曲”。在诗歌语言的变异酿造上出现了许多修辞方式。

例: 青玉案 贺铸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这首词抒发作者下野后不被人们注意的慨叹。他独自徘徊在“碧云冉冉”的香草地,暗叹自己纵有满腹玑珠,但无人赏识的悲凉。随着暮云的缓缓滚动,这种无边的“闲愁”涌上心头,产生一种难以形容的失落感。作者叠用了三个精警、新奇,又稍带夸张的复合式比喻:“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把这种“闲愁”充塞天地,既多且广,不可消释,是化虚为实的灵光之笔。

除此之外,古典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还有很多,如拟人、夸张、对偶、反复、衬托、双关等, 1、比喻

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几乎所有的诗人都不能拒绝比喻这种修辞,因为它是使诗歌语言形象化的最有效的表现方法之一。“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兰溪棹歌(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析】“如眉”:以眉喻月,绘出了三月时月亮的形状并体现出了它的清秀。“镜”:以镜喻兰溪之水,写出了兰溪水之清澈明静;亦反衬出月光的明洁。 江上看山(宋"苏轼)

船上看山走如马,倏乎过去数百群。 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

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缥缈。 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

【析】此诗将江两岸的群山喻为马群,且以行船为参照物,把群山那一静态的景物给形化动化,写得形象生动。“飞鸟”喻“孤帆”,写出了舟行之快。

2、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又如:李贺《南园》:“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吴钩”,古代吴地生产的一种弯刀。这里指精良的武器。

又如: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万兜鍪”是借代孙权带领了强大的军队。

3、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现作者对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的感情态度,或褒或贬,或肯定或否定,从而少许起读者强烈的共鸣,也可以引发人们的联想与想象,有利于提示事物的本质。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就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瀑布飞泻而下的壮观,包含了诗人对大自然神奇伟力的赞颂。

同样“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形象生动,给人印象深刻。“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

4、对偶(也称对仗):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对偶可以使表达的意思更加充分,更加明确,使音律抑扬顿挫,节奏鲜明,和谐悦耳。从结构上看,对偶分为严对和宽对两种。严对要求上下句字数相等,结构相同,词性一致,平仄相对,不能重复用字。

如: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从篇法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对仗,对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

而对偶的意义上的联系看,对偶基本上有三种:正对、反对和串对。

正对:上下句的意思相同或相补相衬。“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反对:上下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梅须逊雪三分白,雪须输梅一段香”

串对(流水对):上下句的意思相关相连(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假设),“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承接)

5、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

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对梅得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又如: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因为怨恨与家人离别,听到悦耳的鸟鸣,不是使人高兴而是使人惊心。“花溅泪”“鸟惊心”这两句还有一种解释:花儿带着朝露,鸟儿任意飞鸣,在诗人的眼里,它们也像是有情的。花儿,为了伤时而洒下眼泪;鸟儿,为了恨别而惊心飞鸣。诗人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周围的景物和自己的情感融合在一起。

练习:分析下面一首采用哪种的修辞手法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答:此诗运用了拟人化手法。“草树”本属无情物,竟能“知”能“解”能“斗”,尤其是彼此竟有“才思”高下之分,设想之奇诗中罕见。诗人借此鼓励“无才思者”敢于创造。

6、排比 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紧密关联、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作用是在于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强感情,提高表达效果。排比用于叙事,可使语意畅达,层次清楚;用于抒情,能收到节奏和谐、感情奔放的效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夕阳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

纯用名词组合,构成典型环境

又如:张养洗《双调.沉醉东风》“班定远飘零玉关,楚灵均憔悴江干。李斯有黄犬悲,陆机有华亭叹。张柬之老来遭难。把个苏子瞻长流了四五番。因此上功名意懒。”

元人散曲中叹世警世,常用这种列举史事车轮大战的方式,论据凿凿,以古证今,语若贯珠,一泻直下。所列人物,遭遇均可悲可叹,大都仕途险恶,结论自然水到渠成。

7、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元曲小令,阿鲁威作)

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

又如: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8、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叠题乌江亭》)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

9、隐语(谐音)、双关

在有些诗歌尤其是民歌中,作者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往往采用隐语、双关的修辞手法。

春思(唐"李白)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析】这是一首较为著名的描写男女情长的诗,写出了在秦地的思妇内心的独白。诗人语义双关,用抒自然之春天,理喻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又以“丝”(思)、“枝”(知)谐音,连接异地男女之间的思念情怀。

竹枝词(唐"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析】“晴”与“情”同音,是双关隐语。这是作者用民歌体写的恋歌,双关隐语是民歌中常用的手法。从前两句诗意看,大概女方在杨柳飘拂、波平浪静的江边行船,听到岸上爱恋她的青年男子在对她唱歌言情,但传情的含蓄,给女方获得的印象是“道是无情却有情”。

10、互文:互文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在古诗词中的的运用一般来讲有两种表现形式:有时为了避免词语单调重复,行文时交替使用同义词。掌握了它,有时可以从已知词义来推知另一未知词义,

如“忠不必用兮,贤不必求”(《涉江》),其中的“用”和“以”处相应位置,由此可推知“以”就是“用”的意思。又如“求全责备”这一短语,其中“全”与“责”处于相应位置,由此可推知“责”就是“求”的意思。这类互文是容易理解和掌握的。有时出于字数的约束、格律的限制或表达艺术的需要,必须用简洁的文字,含蓄而凝炼的语句来表达丰富的内容。于是把两个事物在上下文只出现一个而省略另一个,即所谓“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以收到言简意繁的效果,习惯上称之为“互文见义”。

如“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古诗十九首》),其上句省去了“皎皎”,下句省去了“迢迢”。两句合起来的意思是“遥远而明亮的牵牛星与织女星啊!”。这类互文,只有掌握了它的结构方式,才能完整地理解其要表达的意思。如只从字面理解,不但不能完整而准确地把握其要表达的内容,并且有时会令人进入迷宫百思而不得其解。类似的还有“秦时明月汉时关”(《出塞》)“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栗深林兮惊层巅”(《梦游天姥吟留别》)“主人下马客在船”(《琵琶行》)“烟笼寒水月笼沙”(《泊秦淮》)等。

11、列锦:所谓“列锦”,就是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经过选择组合,巧妙的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的图象,用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表达情感的一种修辞手法。

在流传深远的名篇:“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中,“烟村”、“人家”、“亭台”、“鲜花”既各自独立成景,又共同构成一幅田园风光图,创造出淡雅幽美的意境,表达出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赞美之情。

再如陆游的《书愤》中的“楼般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从语法角度分析,这两句以高度浓缩的笔墨,勾勒出一幅辽阔宏伟的图画。诗人省去了若干词语,只选取了几个关键名词,但并不影响意义的完整表达,语言凝炼,意境开阔。

岳飞《满江红》中有一脍炙人口的千古佳句,“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运用名词连缀,含不尽之意于言外。这两句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寥寥数语,一个胸怀磊落、不患得失、不计名利、赴汤蹈火、万死不辞的高大形象便凸现在读者的面前,辞约而意丰,言近而旨远。

柳永的名篇《雨霖铃》中的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诗人完全撇开了愁、怨、相思之类直达胸臆的字眼,也没有借助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段,而是选择了“杨柳岸”这个颇能惹人缱绻情思的场景,再把“晓风”、“残月”这两个色调上一清新、一凄惋形象剪接进去,造成鲜明强烈的对比和呼应,使人获得空间宽广、时间连绵的审美感受,自然而然地形成一个朦胧、深远又带点神秘意味的艺术境界。

马致远的《天沙净"秋思》前三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叠用九个名词,写出九种典型事物,形象地展示了一幅野郊秋游图,这三句表面写景,实则景中含情,情景交融。尤其是“枯、老、昏、小、古、瘦”等词的运用,有力地渲染出游子那种长期羁旅在外,不得与家人团聚的凄戚怅惆、郁闷悲苦的思想感情。景由情生,情由景显,情和景熔铸成一个浑然天成的艺术整体,创造出萧瑟苍茫、深沉隽永的意境,给人留下强烈而深刻的印象。难怪王国维赞曰:“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佳境。”(《人间词话》) 三、表达方式:在诗歌中主要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的分别。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引导学生注意分析、把握这些手法的表达效果,从而更好地体会诗歌中的形象,走进诗歌的意境,领悟作者的感情。例:(95年全国高考题)对李清照《如梦令》一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首小令先交待背景,说是昨晚雨狂风猛,心绪如潮,只好借酒消忧。一觉醒来,天已大亮。此时,已听到侍女准备启户卷帘,一日之计已经开始。便急忙问:海棠花怎样了?侍女说,还好,海棠花和原来一样。女主人听后说,应是红的花见少,而绿的叶见多了。诗人通过对海棠绿肥红瘦的描写,抒发感伤情绪,而这种感伤情绪又来自对春光的留恋和惜别。诗歌在表达这种情绪时,是通过委婉的问答轻轻地流露的。因此,说这首词“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是不正确的。

1、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用叙述的方式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的值得纪念的往事。

2、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杜甫《漫成一首》)

诗歌从水中月影写起,生动描写了白鹭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船尾大鱼跃出水面而发出拔刺的响声,一动一静构成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

3、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这是诗的后两句,点出喜爱菊花的原因和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4、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爱乐等主观感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温廷筠《商山早行》)

首联中起句以时间、事件、环境三者相互照应,写出旅客的辛劳,对句直抒诗人的感慨。“客行”与“故乡”相比较,自然生出一个“悲”字来。

四、分析下列诗句中运用的主要艺术用法 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王伦》)

2、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3、花间一壶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李白《月下独酌》)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5、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被明月兮珮宝璐,(屈原《涉江》)

6、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李贺《李凭箜篌引》)

7、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8、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杜甫《漫成一首》)

9、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0、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石头城》)

[附答案]1、桃花潭水之深“不及”汪伦情谊之厚,从而衬托了汪伦深厚的情感;另外,用潭水和情谊相比,变无形的情感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2、“彩云间”用夸张的手法突出白帝城地势之高,为后面舟行之速、行期之短作铺垫。“千里”和“一日”以空间之远和时间之短作悬殊对比,表现舟行之迅速,心情之愉快(作者因永王璘案流放夜郎,半道遇赦)。3、通过想象,用拟人的手法,把天边之月和月下身影,连同自己,化为三人,且歌且舞,表面自得其乐,实则无限孤独与凄凉。4、“国破”与“山河在”,“城春”与“草木深”,亦即国家破亡与山河依旧,城春之明媚与景象之荒芜,两相对照,加深了情感。另外,“国破”的颓壁残垣与富有生气的“城春”对比强烈,从而表现了作者对国破家亡的无限痛惜之感。5、用“奇服”象征自己高洁的品行和崇高的理想。6、用夸张的手法描写李凭箜篌曲的艺术效果,从而烘托了李凭弹奏箜篌的高超技艺。7、画面描写注意到近与远、高与低、声与色、动与静的搭配,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传达出无比欢快的感情。8、用“跳鱼”的“拨剌鸣”衬托江面的宁谧安静,以动破静,愈见其静。9、写思亲,从侧面设想对方对方如何思念自己,表现自己的思念之情,曲折有致。10、把对金陵城的昔

表面高兴内心失落的诗篇四
《诗歌鉴赏》

考点8 诗歌鉴赏

1、(2010大连质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春 寒[注]

陈与义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津津细雨中。

[注]本诗作于宋高宗建元三年,当时南宋朝廷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作者几经逃难,避乱岳州,借居于郡守后园的君子亭,自称“园公”。

(1)本诗第二句中的“怯”字用得好,请简要赏析。

【解析】赏析“怯”字的好处,首先要理解诗句的含义。“春寒未了怯园公”正常语序应为“春寒未了园公怯”,由此可知,园公“怯”在春寒。结合注释深入理解诗歌内容,可知诗人之“怯”还有对国家的忧虑担心之意。

【答案】“怯”字既描绘出漂泊异乡的诗人在春寒未尽时节,对料峭春寒难以忍受的畏惧;也写出了对朝廷处于风雨飘摇之际的担忧。

(2)三四两句写出了海棠的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性格特征?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解答第一问,可以抓住三四句中的关键词语,如不惜、独立、津津等,分析得出海棠傲然独立的特点。四句中“细雨”一词比喻朝廷处在风雨乱世中,海棠便是作者自身的写照,在南宋朝廷风雨飘摇之际,作者仍然高傲挺立,不畏艰难的性格。

【答案】 写出了海棠“不惜”损毁胭脂容色,不畏春寒独立于细雨之中的孤高绝俗的特点;表达了诗人在朝廷处于风雨飘摇之际,勇于在这样艰难的世事中傲然挺立的性格特征。

2、(2010洛阳统考)阅读下面李贺的两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南 园 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

若个书生万户侯? ②①

马 诗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注:①凌烟阁:皇宫内一小楼,唐太宗李世民为怀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功臣,命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图像。②若个:哪个。③络脑:马笼头。

(1)《南园》和《马诗》表达的思想内容基本相同,请结合诗句分析,两首诗表达了什么思想内容?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主题思想的理解能力。《南园》表达了作者收复失地、建功立业的愿望,易于理解。题目提示我们,两首诗的思想内容基本相同,因此我们可以借《南园》一诗鲜明的主题来理解《马诗》。

【答案】主题都是表达积极进取、希望投笔从戎、驰骋沙场、为国建功的思想。也有怀才不遇之苦。《南园》连用反问,直接表达上战场为国建功自己也可画像挂入凌烟阁获取万户侯之爵位的渴望。《马诗》借骏马带上金笼头在边关大漠肆意驰骋来表达内心对功业的渴望。

(2)《南园》和《马诗》运用的抒情方式各具特色,请加以鉴赏。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中表达方式的理解分析能力。《南园》一诗,语言直白,读后便可得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因此是直接抒情,或直抒胸臆。而《马诗》则借骏马带上金络脑来间接的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因此属于间接抒情或托物言志。

【答案】《南园》是直抒胸臆,较为痛快淋漓;《马诗》通篇用比,托物言志,抒情委婉,耐人寻味。

3、(2010南昌联考)阅读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完成后面的题目。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突出了“塞下秋景”的哪些特点?

【解析】诗歌的特点就是凝练,因此一个“异”字概括了塞下秋景的特点。解答此题可以通过分析词中的意象特点来理解塞下秋景的特点。 “霜满地”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说明天气的寒冷,塞下的荒凉;“四面边声连角起”“ 羌管悠悠”说明此地声音的烦杂。

【答案】天冷、声杂、城孤。

(2)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析】塞下荒凉无人,又远离家乡。“羌管悠悠”,哀怨郁结。征夫不能回家与亲人团圆,只能饮浊酒浇愁,吹羌管诉怨。解答此题,我们只要抓住“浊酒一杯家万里”“ 将军白发征夫泪”等体现诗词主题的句子深入理解就行。

【答案】思念家乡可又不甘无功而返的复杂之情。

4、(2010成都模拟)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③

初冬夜饮

唐·杜牧

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干?

注:①欢,指代酒。

东栏梨花

宋·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①

(1)杜诗“客袖侵霜与烛盘”一句勾勒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分析概括。分析人物形象要结合具体诗句、以及所营造的意境来想象概括。“客袖侵霜与烛盘”,抒写作客他乡的失意情怀。天寒岁暮,秉烛独饮,吊影自伤,更觉寂寞悲凉。“客袖”已见乡思之切,“侵霜”彰显作者孤寒心境,再加上“侵”更增流徙之苦,概括了多年来的游宦生涯,饱含了多少辛酸!寥寥七字,勾勒出一个在烛光下自斟自饮、幽独苦闷的诗人形象。

【答案】勾勒了一个作客他乡、孤苦抑郁在烛光下袖着冷霜,自斟自饮的诗人形象。

(2)苏轼的最后两句化用了杜牧诗的诗意,但感慨更加深沉。请作比较分析

【解析】此题是一个比较分析题目。苏轼化用了杜牧“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干”的诗句,虽是化用,但因处境、心境的不同,而感慨不同。杜诗是在作客他乡孤苦抑郁时表达的个人感慨。而苏诗则是在柳絮纷飞的衬托下,有梨花淡白即谢的情景抒发自己对春光易逝,人生苦短的感概。因此说苏诗所表达的情感更加深沉厚重。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分析出二者所发感慨的内容有何不同。

【答案】杜诗抒发的是物是人非之感,“明年谁此凭栏干”是说明年砌下梨花依旧而凭栏欣赏者恐怕已不是自己了,诗人颠沛流离的困苦,已凝聚在其中了。苏轼却由看见柳絮飘飞的环境里盛开的梨花即将凋谢想到人生还能有几个清明来赏花?感慨春光易老、人生短促,充满了人生如斯的惆怅。这种感慨较之杜诗更为深沉。

5、(2010芜湖联考)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阁 怨

[明]周在

江南二月试罗衣,春尽燕山雪尚飞。

应是子规啼不到,故乡虽好不思归。

(1)诗的一、二两句表达了闺中少妇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思想情感的分析和概括。细细揣摩一、二句,在燕山和江南二月天气的对比中,感受到少妇对身处燕山的丈夫的挂念。

【答案】对丈夫的思念之情。第二句燕山雪飞表现了少妇对身在边塞的丈夫的思念;一、二两句用江南和燕山天气(气候)对比,表现少妇对丈夫的牵挂。

(2)诗的三、四两句是如何表现闺中少妇的“怨”情的?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

【解析】本题考查诗人表情达意的方式。仔细揣摩,三、四句写了少妇对丈夫不归的原因的猜想,把对丈夫不归的埋怨归结为“子规啼不到”,从另一个角度再次表达了少妇对丈夫的深深挂念。解答此题,关键是理解三、四诗句的具体含义和子规这一特殊意象的运用。

【答案】借用了 “子规”这一形象,“子规”谐音“子归”,不说丈夫不回来,却怨子规鸟没有飞到燕山,丈夫听不到啼叫,所以没有想到已经到了应该回来的时候了。

6、(2010苏锡常镇四市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旅次洋州寓居郝氏林亭

方 干

举目纵然非我有,思量似在故山时。

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

凉月照窗欹枕倦,澄泉绕石泛觞迟。

青云未得平行去,梦到江南身旅羁。

(1)颔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蕴含了什么样的感慨?

【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本唐诗的颔联为“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回答描写的景象,实际就是要求将诗歌本身的内容完整呈现出来,具体解答时,要注意诗句中所用意象以及其动作、情态等。在理解诗句含义的基础上,认真揣摩“盘”“残”“ 投孤屿”“ 过别枝”等词语的深层含义,进而得出诗人清高而又无奈的感慨。

【答案】写了鹤从高空向孤屿盘旋而下,蝉鸣不已拖着尾声飞向别的树枝等景象。寄寓了怀才不遇、虽自视清高脱俗而又无可奈何的感慨。

(2)简要分析尾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对重点诗句的分析鉴赏能力。具体分析时,要从思想内容和结构形式两个方面入手,全面理解尾联的作用。

【答案】①点出内心隐痛的原因,怀才不遇、仕途不畅,旅居异地、思念故乡。②扣诗题“旅

次”(或呼应首联的“故山”)。

7、(2010重庆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溪 居

柳宗元

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注】簪组:古代官吏的服饰。榜:本指摇船用具。

(1)诗中描写了一种怎样的生活?请简要说明。

【解析】本题重在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和概括能力。此题需要在全面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概括出诗中所描写的生活的内容、状态、特点。第一句是对官场生活的否定和溪居的庆幸。既引出隐居生活又体现了对隐居生活的肯定。下面的三联便是对隐居生活的具体描绘。

【答案】诗中描写了诗人谪居僻野、晓来耕作、夜来行船、放歌楚天的闲散、宁静的隐逸生活。

(2)清代诗人沈德潜评价这首诗的思想感情时说:“不怨而怨。”你如何理解诗人的“怨”与 “不怨”?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解析】本题是对诗歌思想内容的深层鉴赏。从诗歌首联“幸”字可以看出,作者隐居时非常高兴的,但是下文中“偶似”一词却告诉我们诗人并非真有隐居之心,然后结合“闲依”“ 不逢人”等关键地方进一步分析便可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怨”。

【答案】全诗表面写溪居生活的闲适,一个“幸”字表达了自己的“庆幸”,故言“不怨”;但诗中实际表达了作者谪居时的抑郁之气,“闲依”其实是不能为世所用的百无聊赖,“偶似”则表明诗人并非真有隐士的淡泊心境,“来往不逢人”则写出诗人的孤寂。

8、(2010青岛质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游庐山宿栖贤寺 王安国

古屋萧萧卧不周,弊裘起坐兴绸缪。

千山月午乾坤昼,一壑泉鸣风雨秋。

迹入尘中惭有累,心期物外欲何求。

表面高兴内心失落的诗篇五
《经典文段》

从卓绝的人那里,我们不难发现乐观的精神,从平庸的人那里,我们很容易找到阴郁的影子。

226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它的明艳,谁知道它当初的嫩芽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水,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227 成功的人的周围,环绕着鲜花和掌声;失败的人的前后,浸透着汗水和奋斗。成功的歌是用鲜花和掌声为音符而谱成的乐曲,失败的歌是用牺牲和奋斗为号子而写成的催人奋进的战歌。

228 在阳光普照的时候,你只当它烛光闪耀;在花团锦簇的时候,你只当它小草萌发;在硕果累累的时候,你只当它流星闪过。 人,不能在成绩面前驻足。

229 在鲜花面前,不要忘了它凋零的季节;在绿草面前,不要忘了它被践踏的过去;在绿叶面前,不要忘了它飘落的即刻。 人,不能陶醉于美好的现在。

230 当你面对蓝天的时候,你要学会翱翔长空;当你面对高山的时候,你要学会坚韧不拔;当你面对长河的时候,你要学会奔流不息。

人,决不可驻足停留。

231 在你失落时,千万不要失去对生活的信心;在你受挫折时,千万不要埋怨上天的不公;当你失败时,千万不要失去对成功的追求。

人,总要经受住各种考验。

232 悲观者说,希望是地平线,就算看得见,也永远走不到;乐观者说,希望是启明星,即使摘不到,也能告诉人们曙光就在前头。

乐观者说,风是帆的伙伴,能把你送到胜利的彼岸;悲观者说,风是海的帮凶,能把你埋在大海深处。

233 在漆黑的夜晚,你要想到旭日东升的美好;在寒冷的冬季,你要想到千里冰封的壮丽;在汹涌的海边,你要想到乘风破浪的豪迈。

人,决不能灰心于困难。

234 在广阔的蓝天里,你要做展翅高飞的雄鹰;在深邃的大海中,你要做翻江倒海的蛟龙;在无际的草原上,你要做驰骋千里的骏马。

人,总要有崇高的理想。

235 在荆棘铺路的时候,你要用理想的利刃披荆斩棘;在漆黑围绕的时候,你要用信念的明灯照亮前程;在风雨狂作的时候,你要用坚强的大伞撑起晴空。

人,在困境面前决不能丧失意志。

236 咏物诗

⑴ 竹子 : 空有漂亮的外衣,却无坚实的内涵。

⑵ 筷子: 一生在挑挑拣拣,到头来两手空空。

⑶ 蜡烛 : 站得不端正的,必然泪多命短。

⑷ 锚 : 即使一生不露面,也会感到它的存在。

⑸ 鞋 : 一生助你登高,却始终被你踩在脚下。

⑹ 胶水: 在夹缝中消逝,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⑺ 足球 : 踢它推它它听你,踩它压它它摔你。

⑻铅笔:看着短的,必然用得久。

⑼ 钢笔: 满肚子都是墨水,但自己却作不成文章。

⑽ 橡皮: 一点点地牺牲自己,一次次地修改错误。

⑾ 纸: 一旦有了折痕,就再也难以抚平。

⑿ 火柴 : 一擦就着,一吹就灭;它自己灭了,却把别人点燃。

⒀ 月亮 : 失去了太阳的抚慰,还能绽放明媚的笑靥吗;正因为有圆有缺,才使人不感到乏味。

⒁ 石灰 : 面对各方泼来的冷水,它反而更加热气腾腾,这才是改革家的品格;表面上石一般坚强,但一遇一点水,就粉身碎骨,这就是口头革命派自诩的坚强。

237 生活是海,我们是船。纵然有风狂浪猛,也会有晴天碧波;纵然有迷惘苦涩,也会有曼舞轻歌。

238 蓦然回首人生之旅,你会惊异地发现,凡你活得最苦最累的时候,命运赋予你的也就越多。

239 世界上有许多事情,过去就过去了:仿佛舒缓的小河注入宁静的湖泊,既展不开秀美的涟漪,又扬不起腾越的水波;然而也有一些往事,虽然时过多年,却依然历历在目,浪花四射,激扬飞溅。

240 单纯决不是幼稚的同义语。幼稚是童气未脱的胎迹,单纯是童年留下的财富。请你保留一份单纯,使你多一份生活的诚信,少一些人情的圆滑世故;请你保留一份单纯,使你多一份与人的友善,少一些心灵的冷漠麻木;请你保留一份单纯,使你多一份人生的快乐,少一些精神的衰老疲惫;请你保留一份单纯,使你多一份奋进的力量,少一些故作高深的看破红尘。

241 一粒种子,可以无声无息地在泥土里腐烂掉,也可以长成参天大树;一块玉璞,可以平庸无奇地在石丛里沉睡下去,也可以成为稀世珍宝.

一个人,可以碌碌无为地在人世间虚度光阴,也可以让生命发出耀眼的光芒。

242 我不是最美丽,但我可以最可爱;我不是最聪明,但我可以最勤奋;我不是最富有,但我可以最有情趣;我不是最健壮,但我可以最乐观。

243 假如,你有一副动人的歌喉,但只会重复别人唱过的歌曲,我决不会把你赞许;假如,你有一副锐利的眼睛,但只会看到别人做事的是非,我决不会把你赞美;假如,你有一双健壮的脚板,但只会步踏别人走过的路,我决不会把你羡慕。

244 如果说祖国是一艘远航的征船,我们就是那扬起的风帆;如果说青春是一盆不灭的炭火,我们就是那跳动的火焰。

245 有理想的人说,生活像一杯蜂蜜,越品越甜;没有理想的人说,生活像一杯白开水,越喝越淡。

246 以一种轻松平等的方式取代毕恭毕敬的心情,在呼朋引伴的称呼声中表现彼此友好的姿态,这不能不说是“朋友”一词的魅力所在。

247 时间好比一部列车,它能承载我们驶向成功的未来;时间好比一位老人,它能帮助我们学到人生的真谛。

人生犹如一次漫游,它能使你遇到许多新奇的事物;人生犹如一个顽童,它总是提出一些让你难以解答的问题。

248 未经风雨交加的黑夜,哪能体会风和日丽的可爱;未经坎坷泥泞的艰难,哪能知道阳光大道的可 贵,没有心血和汗水的付出,哪能尝到胜利成功的喜悦。

249 其实人生也如四季:天真浪漫的童年是人生的春天,血气方刚的青年是人生的夏天,沉稳持重的中年是人生的秋天,蹒跚伛偻的老年是人生的冬天。但只要保持心灵的春天,生命将永远年轻。

250 有勤,才有了孔子“韦编三绝”的佳话,也才有了孔子是世界文化史上大名人之一的美誉;有勤,才有了祖逖“闻鸡起舞”的美谈,也才有了他雄才大展北伐报国的伟业;有勤,才有了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的壮举,也才有了世界文学史上的不朽名著《红楼梦》。

251 如果“爱”是左右手,就一只送给儿童,一只送给老人;如果“爱”是左右手,就一只送给早春,一只送给晚秋;如果“爱”是左右手,就一只送给老师,一只送给学生。

252 生活像五彩缤纷的万花筒:有时是百花盛开的原野,有时是瑰丽多姿的山峰,有时是雪浪飞溅的江河,有时是泥泞没胫的沼泽。

生活有阳关大道,也有羊肠小径;水路有九道湾,山道有十八盘。生活,尽管有顺境,也有逆境,但对于奋斗者而言,生活总是美好的。

253 人,其实是有魂的。如果一个人失了魂,那么,便只剩了一具空壳,活起来是很没劲、很无聊的。而“魂”这东西,又看不见摸不着,所以有时失了魂,却还浑然不觉。

254 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痛苦的煎熬,当它最充分展示出黑暗、龌龊、卑鄙、虚伪一面的时候;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快乐的享受,当它最充分地展示出光明、纯洁、崇高、真诚一面的时候。生命似乎永远是这样在两极之间交错延伸的。在它延伸的每一个区段里,似乎总是喜剧与悲剧同生,苦难与幸福共存。

255 人生犹如一首歌,音调高低起伏,旋律抑扬顿挫;人生仿佛一本书,写满了酸甜苦辣,记录着喜怒哀乐;人生就像一局棋,布满了危险,也撒遍了机遇;人生恰似一条路,有山重水复的坎坷,也有柳暗花明的坦途;人生如同一条河,有时九曲回肠,有时一泻千里。

256 历史是现实的镜子。现实应该在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避免过去的坎坷和不平的重现。别人是自己的镜子,自己应该在别人成功与失败的教训中避免不幸的重现。

257 理想不是现成的粮食,而是一粒种子,需要你去播种,培育;理想不是壮美的画卷,而是一张白纸,需要你去描绘,渲染;理想不是葱茏的绿洲,而是一片荒漠,需要你去开垦,改造。

257 勇敢是一种斗争精神,面对邪恶、困难,一个勇敢者必须毫不畏惧地去斗争,去拼搏;勇敢是一种创造精神,面对未来、希望,一个勇敢者必须毫不退避地去创造,去开拓;勇敢是一种牺牲精神,为了正义、真理,一个勇敢者必须毫不犹豫地去牺牲,去献身。

258 其实,寂寞给人的不仅是知识,而且也是一种锤炼,一种感情与思想的升华。有时,寂寞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大凡很有成就的人,往往是固然最有才能,但首先耐得住寂寞的人。

259 人要少一分盲从,多一分醒悟;少一分攀比,多一分努力;少一分计较,多一分包容;少一分患得患失,多一分豁达坦然。

260 如果说祖国是一艘远征的航船,我的笔就是一支用力向前划的船桨;如果说人生是一首悠长的乐曲,我的脚步就是一个个跳跃的音符。

261 时间好比一架天平,它对任何人都不倾斜;时间如同一把火炬,它专门为勤奋刻苦的人们照亮通往成功的途径。

262 不是所有的欢笑都表达高兴,就像不是所有的眼泪都表达痛苦;不是所有的掌声都表达欢迎,就像不是所有的喝彩都表达赞颂;不是所有的职称都表达才能,就像不是所有的名声都表达实情;不是所有的膜拜都表达虔诚,就像不是所有的誓言都表达真诚。

263 智者的智慧往往在于,他最善于通过生活中的很多能照出自己的真实的一切表象的镜子来剖析自己,洞察自己,完美自己。

264 鞭挞对于每个人来说,自然难以忍受,宽宏则大受人们的偏爱。其实,鞭挞对于每个人来说,比宽宏更有必要。因为鞭挞令人警觉,宽宏却只能使人沉沦;鞭挞有如一杯苦口的良药,虽然味道不好,但能治好你的病;宽宏有如一杯可口的美酒,虽然味道很好,但容易使你昏昏欲睡。

265 学问之道不是要求你去纯粹地充当别人的吹鼓手,而是要求你在充分理解前人长处的同时,发现前人没有达到的空白和缺陷,这样才能谈德上艺术的创造性。

266 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故能雄伟壮观;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故能浩瀚无涯。心灵的自由,胸襟的坦荡,气质的超然,才是快乐的人生。

267 时间好比一位公正的发官,它能公平地评判我们每个人的所得所失。时间如同一本严谨的史书,它能真实地记录下我们的奋斗历程。

268 春天,为我们的心灵提供了我们能享受的一切,轻松地解除了心头的焦虑和感情上的纷扰,感受到了闲适欢愉,田野将是一片新绿,飘逸着令人沉醉的馨香,到处倾泻着春天的歌,整个大地一副快乐的神态。

269 眺黄山云海,步庐山夜月;沐南湖烟雨,踏西湖残雪;探金陵名圆,寻广陵旧迹;听苏州评弹,求徽州古籍;品阳羡新茶,剥洞庭早橘;尝吴兴鱼鲜,醉绍兴香雪。

270 生命的树上,开着一只花,绽放在你的怀里,压抑在我的心上。

表面高兴内心失落的诗篇六
《2014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答案》

2014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

语 文 2014.4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倔强/匠心独运 绯闻/菲薄 鲜为人知/寡廉鲜耻 ......

B.乘客/承前启后 崭新/暂时 哄堂大笑/一哄而散 ......

C.躬行/供认不讳 寒暄/渲染 千载难逢/车载斗量 ......

D.笃行/睹物思人 拥护/佣金 情不自禁/忍俊不禁 ......

2.填入下面两个语段划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周朝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朝代。周朝建朝之前,天下部落 之;周朝建朝之后,天下诸侯共之;周朝既衰之时,天下文人从之;周朝既灭之后,历朝历代颂之。这样的成功,后来 没有一个朝代能超过它。

②花朵是植物给人类最美好的礼物,在承担繁衍重任的同时,还给人带来无与伦比的感官享受和无穷的艺术灵感。除了 的外表,对称均衡的美感也是花朵为人所喜爱的重要因素,多数被子植物的花器官总是沿着某种对称方式生长排布,可谓 。

A.毁 从来 美轮美奂 天然去雕饰 B.宗 几乎 赏心悦目 妙不可言

C.宗 几乎 美轮美奂 天然去雕饰 D.毁 从来 赏心悦目 妙不可言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教育部日前表示,要牢固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最重要的位置,并坚持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并重发展。

B.社区居民议事会是居民参与管理的重要平台,其成员包括户籍居民代表、非户籍居民代表等组成。

C.据调查,有高达78%的用户在“阿里腾讯要开银行,你会不会去存钱”的问题上给予了明确的答案,这表明试点民营银行有着广泛的认可度。

D.为了在全社会形成“多读书、读好书”的文明风尚,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组织开展了2013年度“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评选活动。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经过历史上的风风雨雨,今天的人们对价值观的概念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

②孔子曾说过“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话

③依孔子的思路,“述”是述其历史,“信”是珍视历史中内含的价值,历史中自有价值,所以要“述而不作” ④我们现在反思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话,理解到其中是有深刻含义的

⑤现实中价值失落,所以才“信而好古”

⑥此语颇为人诟病,被看作保守、复古。这恐怕是一种误解

A.⑤①⑥②③④ B.②⑥③⑤①④ C.⑤④②⑥①③ D.④②③⑥①⑤

二、本大题7小题,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人有明珠,莫不贵重。若以弹雀,岂非可惜?况人之性命甚于明珠,见金钱财帛不惧刑网,径即受纳,乃是不惜性命。明珠是身外之物,尚不可弹雀,何况性命之重,乃以博财物耶?群臣若能备尽忠直,益国利人,则官爵立至。皆不能以此道求荣,遂妄受财物,赃贿既露,其身亦殒,实可为

笑。帝王亦然,恣情放逸,劳役无度,信任群小,疏远忠正,有一于此,岂不灭亡?隋炀帝奢侈自贤,身死匹夫之手,亦为可笑。”

贞观四年,太宗谓公卿曰:“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天非不高,地非不厚,朕常兢兢业业,以畏天地。卿等若能小心奉法,常如朕畏天地,非但百姓安宁,自身常得欢乐。古人云:„贤者多财损其志,愚者多财生其过。‟此言可为深诫。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恐惧既多,亦有因而致死。大丈夫岂得苟贪财物,以害及身命,使子孙每怀愧耻耶?卿等宜深思此言。” 贞观六年,右卫将军陈万福自九成宫赴京,违法取驿家麸数石。太宗赐其麸,令自负出以耻之。

贞观十年,治书侍御史权万纪上言:“宣、饶二州诸山大有银坑,采之极是利益,每岁可得钱数百万贯。”太宗曰:“朕贵为天子,是事无所少之。惟须纳嘉言,进善事,有益于百姓者。且国家剩得数百万贯钱,何如得一有才行人?不见卿推贤进善之事,又不能按举不法,震肃权豪,惟道税鬻银坑以为利益。昔尧、舜抵璧于山林,投珠于渊谷,由是崇名美号,见称千载。后汉桓、灵二帝好利贱义,为近代庸暗之主。卿遂欲将我比桓、灵耶?”是日敕放令万纪还第。 (节选自《贞观政要·贪鄙》)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见金钱财帛不惧刑网,径即受纳 直接 .

B.朕常兢兢业业,以畏天地 敬服、敬畏 .

C.不能按举不法,震肃权豪 推举 .

D.后汉桓、灵二帝好利贱义 以……为贱 .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况人之性命甚于明珠 为近代庸暗之主 ..

B.贤者多财损其志 太宗赐其麸 ..

C.有一于此,岂不灭亡 有益于百姓者 ..

D.皆不能以此道求荣 令自负出以耻之 ..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

B.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

C.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

D.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太宗以明珠作比,告诫大臣们,生命是重要的,要爱惜,不可因一时贪念犯法丧身。

B.太宗引用“贤者多财损其志,愚者多财生其过”,意在告诫大家要向贤者学习,积累财富,不可像愚者一样贪财生过。

C.权万纪上言采矿一事被太宗批评,权万纪虽然曾经触犯过法律,但太宗最终还是赦免了他。

D.本文采用比喻论证、例证、引证等多种论证手法,生动形象地告诫人们不要贪鄙,要像尧、舜、桓、灵一样,见称千载。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群臣若能备尽忠直,益国利人,则官爵立至。(4分)

②恣情放逸,劳役无度,信任群小,疏远忠正。(3分)

(2)本文告诫人们要戒贪拒利,运用了大量的事实材料。请从中找出两个反面事例。(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

10.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对月寓怀①

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注①:这是《红楼梦》中一个穷书生寄居葫芦庙时,在中秋月夜酒后吟出的抒怀之诗。

(1)本诗非思乡之作,请根据诗作内容及穷书生的处境,简要概括这首诗的主旨。(3分)

(2)这首诗的最后两句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答对一空给1分。)(6分)(1)仰观宇宙之大, ,所以游目骋怀, ,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2) ,金块珠砾,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杜牧《阿房宫赋》)

(3)桑之未落, 。 ,无食桑葚;(《诗经·氓》)

(4) ,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李白《蜀道难》)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爱的实践

(美)弗洛姆

一旦搞清了爱的艺术的理论问题,随之而来的便是爱的艺术的实践问题。这个问题更困难,因为对于任何一种艺术的实践,我们除了去身体力行外,难道还有别的途径吗?

当今的绝大多数人,自然也包括本书的读者,都希望得到一个能指导自己“如何去做”的妙计良方。在我们讨论的这个问题上,就是要别人教他们怎样去爱,这就使问题变得更为复杂。凡是抱有此种心情来读本书最后一章的人,恐怕都难免要大失所望。爱,乃是纯个人的体验,无论何人,都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亲身体验。事实上,很难有人完全没有体验过爱,至少在童年、青年或成年曾以最基本的方式体验过。关于爱的实践,我们能够加以讨论的无非是爱的艺术的前提,实现这些前提的方法,以及如何实践这些前提和方法。至于最后去实现爱的各个步骤,则全赖个人自己去完成,一旦到了需要采取最后的决定性行动时,讨论也就无济于事而只能到此为止。不过我仍然相信,对方法的讨论将有助于掌握这门艺术,至少对于那些不再期待“妙计良方”的人是如此。

无论哪一门艺术实践,无论是木工、医术,还是爱的艺术,都有一些共同的要求。首先,艺术实践要有一定的训练。不经训练,便会一事无成;仅凭“一时高兴”而干某事,那只能算一桩不坏的兴趣爱好,决不会成为艺术大师。但是,仅仅进行某项艺术实践的训练还不够(比如说每天坚持练习几小时),艺术实践还要求人们在整个生活中严于律己。有人认为,对于现代人来说,再没有比循规蹈矩更轻而易举的事情。人们不是每天都在最严格的纪律约束下从事最程式化的工作吗?不过,同样也是事实的是,现代人在工作之余最为放荡散漫,很少自我训练。只要工作一完,他们就变得懒惰懈怠、无精打采,说得好听一点,就是让自己“轻松一下”。这种慵懒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严格程式化生活的一种反抗。正是由于人们被迫每天8小时不是为了自己的目的,以不属于自己的方式去耗费精力,就范于规定的生产节奏,这才使得他们反抗。只不过,他们采取了一种幼稚可笑的自我放纵的反抗方式。而且,在这种反抗专制的斗争中,他们丧失了对一

切训练的信任,既包括权威强加的不合理的训练,也包括他们为自己制定的合理训练。没有后者,生活就变得杂乱无章和缺乏专一。

要掌握一门艺术,专一是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这个道理不言自明,每个学艺者对此都深有体会。但是,在我们的文化中,专一甚至比律己更为难得。与此相反,我们的文化总是引向一种见异思迁和朝三暮四的生活方式,这是其他社会很难与之相比的。比如,同时干几件事情:读书看报、听广播,与人交谈,抽烟,吃喝等等。人成了贪婪的消费者,渴望着随时去吞噬一切——图画、酒、知识等。当我们独自一人时,感到特别难耐,这种心猿意马的情况也就尤为显著。大多数人往往不能做到静坐无言,不抽烟,不看书,不饮酒;他们常常变得敏感烦躁、非得动手动嘴地做点什么不可。(抽烟就是这种缺乏专心致志的症状之一;它能同时占用人的手、口、眼和鼻。)

掌握艺术的第三个因素是耐心。同样,任何一个曾努力掌握一门艺术的人都了解,要取得哪怕一点点成功,没有耐心是不行的。想一步登天的人不可能学到艺术。不幸的是,对于现代人来说,做到有耐心并不比严于律己和专心致志更容易。我们的整个工业体系恰好助长的是其反面:急躁。现代所有的机器都是为了高速运转而设计出来的;汽车和飞机是为了使我们迅速到达目的地,而且越快越好。如果新机器能够以一半的时间生产出原来机器生产的等量产品,那么新机器就比原来的机器好两倍。诚然,这里有重要的经济原因。可是在如此广泛的领域内,人的价值已经越来越多地由经济价值来衡量了。机器的优点就应该是人的优点,这就是逻辑。现代人在办事拖沓时,想到失去的是时间;可是当他赢得时间后,却不知道该如何利用,于是又白白地消磨掉。

最后,学习一门艺术的条件还有,对艺术的掌握要全力以赴。如果不把艺术当成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就休想把它学好,最好也不过维持在业余涉猎者的水平上,成不了真正的大师。对于爱的艺术来说,这一条也不可缺少。在爱的艺术中,只有半瓶子醋的人远远多于真正精于此道的人,其比例超过了其他任何艺术。 (节选自弗洛姆《爱的艺术》,陈维纲等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A.要弄清楚爱的艺术的实践问题比爱的艺术的理论问题更难,因为只有身体力行这唯一的途径可以依赖。

B.爱是纯个人的体验,人们至少在童年、青年或成年曾以最基本的方式体验过,没有体验过爱的人是完全没有的。

C.任何艺术实践要有一定的训练,如果仅凭自己一时的高兴而干某事,缺乏坚持不懈的训练,决不会成为艺术大师。

D.现代人在工作之余最为放荡散漫。他们表面无精打采,其实在内心深处,他们遵循严格的程式化生活。 E.现代机器都是为了高速运转而设计出来的,汽车和飞机是为了使人们迅速到达目的地,并且越快越好,我们的工业体系助长了人们缺乏耐心。

13.掌握一门艺术(包括爱的艺术),需要具备一些条件。根据文意,下列不属于这些条件的一项是(3分)

A.虽然到了需要采取最后的决定性行动的时候,讨论也就无济于事,但是,对方法的讨论将有助于掌握爱的艺术。

B.要掌握任何一门艺术,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是专一。但是在我们的文化尤其是生活方式中,做到专一非常困难。

C.要取得哪怕一点点成功,没有耐心显然不行。想要一步登天的人不可能学到艺术,当然也不可能掌握爱的艺术。

D.在爱的艺术中,只有半瓶子醋的人远远多于真正精于此道的人,其比例超过了其他任何艺术。这样不全力以赴的人,成不了真正的大师。

14.请解释“我们的文化总是引向一种见异思迁和朝三暮四的生活方式”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4分)

15.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特蕾莎修女15岁到印度接受传教士训练。在其后的72年生命里程中,她把一切都献给了穷人、病人、孤儿、孤独者、无家可归者和垂死临终者。她尊重每个人作为人的尊严,竭尽所能帮助弱者,而自己却像一个苦行僧一样。她从来不为自己,而只为受苦受难的人活着。她没有高深的哲理,只用诚恳、服务而有行动的爱,来医治人类最严重的疾患:自私、贪婪、享受、冷漠、残暴等;也为通往社会正义和世界和平,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请依据文意,简要分析特蕾莎修女在爱的艺术实践中,具备了哪些条件或要求。(4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用2B黑色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与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起身的饺子落身的面

周海亮

起身的饺子落身的面。这风俗令我幸福和忧伤。

年轻的父亲是一位在外地做工的石匠,每个星期都会回来一次。那时的母亲,正在灶间忙碌。年轻的母亲头发乌黑,面色红润。鸡蛋在锅沿上磕出美妙的声响,小葱碧绿,木耳柔润,爆酱的香气令人垂涎。那自然是面,母亲的手艺令村人羡慕。那天的晚饭自然温情并且豪迈。

父亲在家住上一天,就该起程了。可是我很少看见父亲起程。每一次他离开,都是披星戴月。

总在睡梦中听见母亲下床的声音,那声音轻柔舒缓。母亲的贤惠,与生俱来。母亲和好面,剁好馅,然后,擀面杖在厚实的面板上,辗转出岁月的安然与宁静。再然后是拉动风箱的声音,饺子下锅的声音,父亲下床的声音,两个人小声说话的声音。满屋子水汽,迷迷茫茫。父亲就在水汽里上路。父亲干了近三十年石匠,回家、进山,再回家、再进山,两点一线,一千五百多次反复,母亲从未怠慢。起身,饺子;落身,面。即使那些最难熬的时日,母亲也不敢马虎。除去饺子和面的时日,一家人,分散在不同的地点,啃着窝头和咸菜。

父亲年纪大了,再也挥不动开山锤,而我,却开始离家住校了。那时我的声音开始变粗,脖子上喉结突出,见到安静的穿着鹅黄色毛衣的女孩,心就会怦怦跳个不停。逢周末,回家。

迎接我的,同样是热气腾腾的面。盖了蛋花,葱花,木耳,虾仁,肉丝,绿油油的蔬菜,油花如同琥珀。学校里伙食很差,母亲的面,便成为一种奢求。好在有星期天。好在有家。好在有母亲。

返校前,自然是一顿饺子。晶莹剔透的饺子皮,香喷喷的大馅,一根大葱,几瓣酱蒜,一碟醋,一杯热茶。我狼吞虎咽,将饺子吃出惊天动地的声音——那声音令母亲心安。

毕业了,我去到城市。那是最为艰难的几年,工作和一日三餐,开始都没有着落。当我饿得受不住,就会找个借口回家住上一阵子。一段时间以后,感觉伤疤已经长好,然后再一次回到城市,再一次衣食无着—

表面高兴内心失落的诗篇七
《2014语文深圳二模》

2014年深圳二模试卷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倔强/匠心独运 绯闻/菲薄 鲜为人知/寡廉鲜耻

B.乘客/承前启后 崭新/暂时 哄堂大笑/一哄而散

C.躬行/供认不讳 寒暄/渲染 千载难逢/车载斗量

D.笃行/睹物思人 拥护/佣金 情不自禁/忍俊不禁

2.填入下面两个语段划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周朝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朝代。周朝建朝之前,天下部落 之;周朝建朝之后,天下诸侯共之;周朝既衰之时,天下文人从之;周朝既灭之后,历朝历代颂之。这样的成功,后来 没有一个朝代能超过它。

②花朵是植物给人类最美好的礼物,在承担繁衍重任的同时,还给人带来无与伦比的感官享受和无穷的艺术灵感。除了 的外表,对称均衡的美感也是花朵为人所喜爱的重要因素,多数被子植物的花器官总是沿着某种对称方式生长排布,可谓 。

A.毁 从来 美轮美奂 天然去雕饰 B.宗 几乎 赏心悦目 妙不可言

C.宗 几乎 美轮美奂 天然去雕饰 D.毁 从来 赏心悦目 妙不可言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教育部日前表示,要牢固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最重要的位置,并坚持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并重发展。

B.社区居民议事会是居民参与管理的重要平台,其成员包括户籍居民代表、非户籍居

C.据调查,有高达78%的用户在“阿里腾讯要开银行,民代表等组成。

你会不会去存钱”的问题上给予了明确的答案,这表明试点民营银行有着广泛的认可度。

D.为了在全社会形成“多读书、读好书”的文明风尚,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组织开展了2013年度“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评选活动。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经过历史上的风风雨雨,今天的人们对价值观的概念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

②孔子曾说过“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话

③依孔子的思路,“述”是述其历史,“信”是珍视历史中内含的价值,历史中自有价值,所以要“述而不作”

④我们现在反思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话,理解到其中是有深刻含义的 ⑤现实中价值失落,所以才“信而好古”

⑥此语颇为人诟病,被看作保守、复古。这恐怕是一种误解

A.⑤①⑥②③④ B.②⑥③⑤①④

C.⑤④②⑥①③ D.④②③⑥①⑤

二、本大题7小题,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人有明珠,莫不贵重。若以弹雀,岂非可惜?况人之性命甚于明珠,见金钱财帛不惧刑网,径即受纳,乃是不惜性命。明珠是身外之物,尚不可弹雀,何况性命之重,乃以博财物耶?群臣若能备尽忠直,益国利人,则官爵立至。皆不能以此道求荣,遂妄受财物,赃贿既露,其身亦殒,实可为笑。帝王亦然,恣情放逸,劳役无度,信任群小,疏远忠正,有一于此,岂不灭亡?隋炀帝奢侈自贤,身死匹夫之手,亦为可笑。”

贞观四年,太宗谓公卿曰:“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天非不高,地非不厚,朕常兢兢业业,以畏天地。卿等若能小心奉法,常如朕畏天地,非但百姓安宁,自身常得欢乐。古人云:‘贤者多财损其志,愚者多财生其过。’此言可为深诫。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恐惧既多,亦有因而致死。大丈夫岂得苟贪财物,以害及身命,使子孙每怀愧耻耶?卿等宜深思此言。”

贞观六年,右卫将军陈万福自九成宫赴京,违法取驿家麸数石。太宗赐其麸,令自负出以耻之。

贞观十年,治书侍御史权万纪上言:“宣、饶二州诸山大有银坑,采之极是利益,每岁可得钱数百万贯。”太宗曰:“朕贵为天子,是事无所少之。惟须纳嘉言,进善事,有益于百姓者。且国家剩得数百万贯钱,何如得一有才行人?不见卿推贤进善之事,又不能按举不法,震肃权豪,惟道税鬻银坑以为利益。昔尧、舜抵璧于山林,投珠于渊谷,由是崇名美号,见称千载。后汉桓、灵二帝好利贱义,为近代庸暗之主。卿遂欲将我比桓、灵耶?”是日敕放令万纪还第。(节选自《贞观政要·贪鄙》)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见金钱财帛不惧刑网,径即受纳 直接

B.朕常兢兢业业,以畏天地 敬服、敬畏

C.不能按举不法,震肃权豪 推举

D.后汉桓、灵二帝好利贱义 以„„为贱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况人之性命甚于明珠 为近代庸暗之主

B.贤者多财损其志 太宗赐其麸

C.有一于此,岂不灭亡 有益于百姓者

D.皆不能以此道求荣 令自负出以耻之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

B.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

C.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

D.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太宗以明珠作比,告诫大臣们,生命是重要的,要爱惜,不可因一时贪念犯法丧身。

B.太宗引用“贤者多财损其志,愚者多财生其过”,意在告诫大家要向贤者学习,积累财富,不可像愚者一样贪财生过。

C.权万纪上言采矿一事被太宗批评,权万纪虽然曾经触犯过法律,但太宗最终还是赦免了他。

D.本文采用比喻论证、例证、引证等多种论证手法,生动形象地告诫人们不要贪鄙,要像尧、舜、桓、灵一样,见称千载。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群臣若能备尽忠直,益国利人,则官爵立至。(4分)

②恣情放逸,劳役无度,信任群小,疏远忠正。(3分)

(2)本文告诫人们要戒贪拒利,运用了大量的事实材料。请从中找出两个反面事例。(用

自己的话概括)(3分)

10.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对月寓怀①

时逢三五便团圆,

满把晴光护玉栏。

天上一轮才捧出,

人间万姓仰头看。

注①:这是《红楼梦》中一个穷书生寄居葫芦庙时,在中秋月夜酒后吟出的抒怀之诗。

(1)本诗非思乡之作,请根据诗作内容及穷书生的处境,简要概括这首诗的主旨。(3分)

(2)这首诗的最后两句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答对一空给1分。)(6分)

(1)仰观宇宙之大, ,所以游目骋怀,,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2),金块珠砾,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杜牧《阿房宫赋》)

(3)桑之未落, 。 ,无食桑葚;(《诗经?氓》)

(4) ,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李白《蜀道难》)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爱的实践

(美)弗洛姆

一旦搞清了爱的艺术的理论问题,随之而来的便是爱的艺术的实践问题。这个问题更困难,因为对于任何一种艺术的实践,我们除了去身体力行外,难道还有别的途径吗?

当今的绝大多数人,自然也包括本书的读者,都希望得到一个能指导自己“如何去做”的妙计良方。在我们讨论的这个问题上,就是要别人教他们怎样去爱,这就使问题变得更为

复杂。凡是抱有此种心情来读本书最后一章的人,恐怕都难免要大失所望。爱,乃是纯个人的体验,无论何人,都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亲身体验。事实上,很难有人完全没有体验过爱,至少在童年、青年或成年曾以最基本的方式体验过。关于爱的实践,我们能够加以讨论的无非是爱的艺术的前提,实现这些前提的方法,以及如何实践这些前提和方法。至于最后去实现爱的各个步骤,则全赖个人自己去完成,一旦到了需要采取最后的决定性行动时,讨论也就无济于事而只能到此为止。不过我仍然相信,对方法的讨论将有助于掌握这门艺术,至少对于那些不再期待“妙计良方”的人是如此。

无论哪一门艺术实践,无论是木工、医术,还是爱的艺术,都有一些共同的要求。首先,艺术实践要有一定的训练。不经训练,便会一事无成;仅凭“一时高兴”而干某事,那只能算一桩不坏的兴趣爱好,决不会成为艺术大师。但是,仅仅进行某项艺术实践的训练还不够(比如说每天坚持练习几小时),艺术实践还要求人们在整个生活中严于律己。有人认为,对于现代人来说,再没有比循规蹈矩更轻而易举的事情。人们不是每天都在最严格的纪律约束下从事最程式化的工作吗?不过,同样也是事实的是,现代人在工作之余最为放荡散漫,很少自我训练。只要工作一完,他们就变得懒惰懈怠、无精打采,说得好听一点,就是让自己“轻松一下”。这种慵懒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严格程式化生活的一种反抗。正是由于人们被迫每天8小时不是为了自己的目的,以不属于自己的方式去耗费精力,就范于规定的生产节奏,这才使得他们反抗。只不过,他们采取了一种幼稚可笑的自我放纵的反抗方式。而且,在这种反抗专制的斗争中,他们丧失了对一切训练的信任,既包括权威强加的不合理的训练,也包括他们为自己制定的合理训练。没有后者,生活就变得杂乱无章和缺乏专一。

要掌握一门艺术,专一是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这个道理不言自明,每个学艺者对此都深有体会。但是,在我们的文化中,专一甚至比律己更为难得。与此相反,我们的文化总是引向一种见异思迁和朝三暮四的生活方式,这是其他社会很难与之相比的。比如,同时干几件事情:读书看报、听广播,与人交谈,抽烟,吃喝等等。人成了贪婪的消费者,渴望着随时去吞噬一切——图画、酒、知识等。当我们独自一人时,感到特别难耐,这种心猿意马的情况也就尤为显著。大多数人往往不能做到静坐无言,不抽烟,不看书,不饮酒;他们常常变得敏感烦躁、非得动手动嘴地做点什么不可。(抽烟就是这种缺乏专心致志的症状之一;它能同时占用人的手、口、眼和鼻。)

掌握艺术的第三个因素是耐心。同样,任何一个曾努力掌握一门艺术的人都了解,要取得哪怕一点点成功,没有耐心是不行的。想一步登天的人不可能学到艺术。不幸的是,对于现代人来说,做到有耐心并不比严于律己和专心致志更容易。我们的整个工业体系恰好助长的是其反面:急躁。现代所有的机器都是为了高速运转而设计出来的;汽车和飞机是为了使我们迅速到达目的地,而且越快越好。如果新机器能够以一半的时间生产出原来机器生产的等量产品,那么新机器就比原来的机器好两倍。诚然,这里有重要的经济原因。可是在如此广泛的领域内,人的价值已经越来越多地由经济价值来衡量了。机器的优点就应该是人的优点,这就是逻辑。现代人在办事拖沓时,想到失去的是时间;可是当他赢得时间后,却不知道该如何利用,于是又白白地消磨掉。

最后,学习一门艺术的条件还有,对艺术的掌握要全力以赴。如果不把艺术当成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就休想把它学好,最好也不过维持在业余涉猎者的水平上,成不了真正的大师。对于爱的艺术来说,这一条也不可缺少。在爱的艺术中,只有半瓶子醋的人远远多于真正精于此道的人,其比例超过了其他任何艺术。

(节选自弗洛姆《爱的艺术》,陈维纲等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yaoleikaoshi/248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