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三个分号的句子

| 药学职称考试 |

【www.guakaob.com--药学职称考试】

带三个分号的句子篇一
《分号算句子》

参考:《小学语文教学疑难答问》:分号,是表示一句话中间并列的分句之间的停顿。那么,是到分号处算一句话呢,还是到句号处才算一句话?有人说:低年级没有学过复句,几个分句合起来算一句话;在高年级已学了复句,每一个分号就表示是一句话。请专家解答这个问题。通过阅读我也了解了分号的一些作用。(1)分号,它是介于逗号、句号之间的一种符号。它主要是用来分开并列分句的。如:a.池边还有小泉呢:有的像大鱼吐水,极轻快地上来一串水泡;有的像一串明珠,走到中途又歪下去,真像一串珍珠在水里斜放着;有的半天才上来一个水泡,大、扁一点,慢慢地,有姿态地,摇动上来,碎了。(老舍《趵突泉》)这里用两个分号,表示三个分句并列,写出了各个小泉流水的不同的动态。(2)分号也可以用于表示递进的分句前。如:b.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鲁迅《记念刘和珍君》)(3)分号还可以用于表示转折与承接的分句前。如:c.倘若不和实际的社会斗争接触,单关在玻璃窗内做文章,研究问题,那是无论怎样的激烈,“左”,都是容易办到的;然而一碰到实际,便即刻要撞碎了。(鲁迅《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d.我在花园里踱来踱去,一阵微风吹来时,我发现一件值得注意的事:白杨树上完全成熟了的花絮绽裂开来,随风飘荡,它的包着种子的绒毛到处飞舞,像雪花似地飞满天空,把大地和整个园子都铺满了;漫天飞舞着银白色的绒毛看起来样子真是神秘!([德]卢森堡《狱中书简》)例c中,分号后面表示转折;例d中,分号后面表示承接。一个分号,表示一个分句的结束,或者说,是一个小句子的结束。(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中即称“小句”)因为这里的“分号”“小句子”都是相对于语法上所指的复句来说的。上面的a、b、c、d四例就是四个复句。现代汉语中所说的“句子”,是以句末停顿的标点为标志的。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对象的年级不同而作不同的处理。对低中年级学生,我们常是这样说,“这是一个大句子,这两个(或几个)是大句子里面的小句子……”对高年级学生,我们不仅可以告诉他们,这是一个复句,里面包括了几个分句,而且应该告诉他们,这几个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句意,并且培养逻辑思维的能力。

带三个分号的句子篇二
《for语句有三表达式 表达式间分号隔开》

for语句有三表达式 表达式间分号隔开 每个式子独立操作 它是标志不可缺省

解释:分号是语句的标志,因此分号能够代表语句,那么也就是说我们看到分号就应该能够想到这个地方一定是和语句有关,那么也就是等于语句或者是一个语句可以替换的东西,所以,只要是分号就等价于是个操作,因此for语句()内有三个操作,各自之间只能用分号隔开;

表达式有三个,三个表达式是一个整体,所以我们必须用()括起来,意味着()是不能省去的; for (k=0;k<10;k++)printf(“*”);

表达式1就是k=0;是个赋值语句,在使用前赋值,所以叫做赋初始值;所以我们可以推导出表达式一一般是做赋初始值;

表达式2是k<10 ;在这里是作为条件判断的语句; 表达式3:k++,那么这个语句使得循环变量k在变化,这个k的变化的目的是最后使得循环结束;表达式3一般是循环变量的变化语句; 执行过程:

首先执行表达式1,给各个变量赋初始值;立即判断表达式2是否成立,如果成立那么就执行循环体,再执行表达式3,直到表达式2不成立为止;

表达式1 for(; ;) {循环语句

表达式3 } 口诀:

表达式1用在赋值 如果省略放在for前 表达式2用来判断 一旦省略永远为真 表达式3变化循环 要是省略放在最后 表达式1

while(表达式2) {循环体 表达式3}

for(sum=0,i=1;i<=100;sum=sum+i,i++) sum=0,i=1; for(;i<=100;) {^^^^^ i++;}

1+2+3+4+5+6+……+100 i=1, s=0+1 i=2,s=0+1+2=s+i

#include <stdio.h> main() {int i,sum;

for(i=0,sum=1;i<=100;i++) {sum+=i; }

printf(“sum=%d\n”,sum); }

#inlcude <stdio.h> #define PI 3.1415 main() {float r,area;

for(r=0.5;r<=2.5;r+=0.5) {area=PI*r*r;

printf(“area=%d\n”,area);} }

循环的嵌套口诀:

将循环的嵌套分成外层循环和内层循环,那么每一次外循环都必须等到属于他的所有内循环全部结束后,才进行下一次循环;

5.7 分析:

输出4行,i=0,循环4次,所以i<4,i++ 由于图形先输出空格,再输出星号;

第一行(i=0)输出0个空格,循环0次,第2行(i=1)输出1个空格,循环1次,第3行(i=2)输出2个空格,循环2次,第4行(i=3)输出3个空格,循环3次,k=1;k<=i;k++

第1行(i=0)输出7个星号,循环7次,第2行(i=1)输出5个星号,循环5次,第3行(i=2)输出3个星号,循环3次,第4行(i=3)输出1个星号,循环1次,j=0, j<7-i*2;j++ 口诀:

k=1, k<=0;k++ k=1, k<=1;k++ k=1, k<=2;k++ k=1, k<=3;k++ j=0, j<7-0*2;j++ j=0, j<7-1*2;j++ j=0, j<7-2*2;j++ j=0, j<7-3*2;j++

break跳出整个循环语句(也就是不再循环)

continue跳出本次循环,也就是进入下一次循环;对于for语句来说就是从这里马上去执行表达式3;

1 ; i=1<=5 s=s+i=1>5 2: i=2<=5 s=s+i=3>5 3: i=3<=5 s=s+i=6>5 4: i=4<=5 s=s+i=10 5: i=5<=5 s=s+i=15

k=k+s=1 k=k+s=4 i=1,s=1,k=1 i=2,s=3,k=4 ****i=3,s=6,k=4 ****i=4,s=10,k=4 ****i=5,s=15,k=4

带三个分号的句子篇三
《到分号处算不算一句话》

到分号处算不算一句话

分号,是表示一句话中间并列的分句之间的停顿。那么,是到分号处算一句话呢,还是到句号处才算一句话?

有人说:低年级没有学过复句,几个分句合起来算一句话;在高年级已学了复句,每一个分号就表示是一句话。这个问题我一直有疑惑,请赐教。

湖南省长沙市五一中路小学 袁义文

分号,它是介于逗号、句号之间的一种符号。它主要是用来分开并列分句的。如:

a.池边还有小泉呢:有的像大鱼吐水,极轻快地上来一串水泡;有的像一串明珠,走到中途又歪下去,真像一串珍珠在水里斜放着;有的半天才上来一个水泡,大、扁一点,慢慢地,有姿态地,摇动上来,碎了。(老舍《趵突泉》) 这里用两个分号,表示三个分句并列,写出了各个小泉流水的不同的动态。

分号也可以用于表示递进的分句前。如:

b.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分号还可以用于表示转折与承接的分句前。如:

c.倘若不和实际的社会斗争接触,单关在玻璃窗内做文章,研究问题,那是无论怎样的激烈,“左”,都是容易办到的;然而一碰到实际,便即刻要撞碎了。(鲁迅《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

d.我在花园里踱来踱去,一阵微风吹来时,我发现一件值得注意的事:白杨树上完全成熟了的花絮绽裂开来,随风飘荡,它的包着种子的绒毛到处飞舞,像雪花似地飞满天空,把大地和整个园子都铺满了;漫天飞舞着银白色的绒毛看起来样子真是神秘!([德]卢森堡《狱中书简》)

例c中,分号后面表示转折;例d中,分号后面表示承接。

一个分号,表示一个分句的结束,或者说,是一个小句子的结束。(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中即称“小句”)因为这里的“分号”“小句子”都是相对于语法上所指的复句来说的。上面的a、b、c、d四例就是四个复句。现代汉语中所说的“句子”,是以句末停顿的标点为标志的。

在教学中,的确可以根据教学对象的年级不同而作不同的处理。对低中年级学生,我们常是这样说,“这是一个大句子,这两个(或几个)是大句子里面的小句子„„”对高年级学生,我们不仅可以告诉他们,这是一个复句,里面包括了几个分句,而且应该告诉他们,这几个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句意,并且培养逻辑思维的能力。但是一定要注意,即使在高年级,也切切不可将有关复句的语法知识作为各种语文测验、考试的内容。分号的用法,复句中分句之间各种复杂的关系,对于中学生来说,也只是要求有所理解,而并不要求全面掌握,千万不要为难小学生。

带三个分号的句子篇四
《常见实用标点》

问号 (注意事项):

A、除一般的疑问句用问号表示疑问语气外,反问句和设问句句末也用问号。

例:世间还能有比这更居心险恶的事情吗? 例: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B、选择问句只在句末用用一个问号,句中各项之间要用逗号;但有时为了强调各选项的独立性,也可以在各项之后都用问号。 例:明天是你去监考呢,还是我去监考呢? 例:站在他们的前头领导他们呢?不是站在他们的后头指手画脚地批评他们呢? 不是站在他们的对立面反对他们呢?

C、有些表示委婉语气的祈使句,句末也可用问号。 例:请你们说话小声一点好不好?

D、有的句子虽含有疑问词(谁、什么、怎么样等),但并非真正发问,而是表达了一个陈述语气,因而应用句号。 例:谁都不知道他是谁。

顿号应注意下列八点。 (一)、并列词语中如果有连词“和”“与”“及”“或”“或者”等,不必要再用顿号。“和”类连词一般用在多项并列词语的最后两项之间。 例:我国科学、文化、文艺、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等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

(二)、有的并列词语读起来并不停顿或者停顿很小,又不会产生歧义,中间就不必用顿号。例:这在母亲的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啊!其它如“工农业”“中外记者”“甲乙丙丁“等都是这样。

(三)、不是并列词语之间不应用顿号。

例:我家住北京朝阳区、和平里。(此句顿号前后是领属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中间没有停顿,不应该用顿号。

(四)只有两项并列词语的,一般不用顿号,而用“和”“及”等连词。 例:老刘病了。昨天小张给他送去点心和水果。

(五)并列词语作谓语、作补语,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例:一群年轻人在唱歌,跳舞。

(六)如果要把简短的并列词语加以强调,这些并列词语之间就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例:这次采访,你必须带三样世西:钢笔,录音机,照相机。

(七)邻近的两个数字(一、二、三„„九)连用,表示概数时不用顿号。如果是数字省略语,就要用顿号。 例:三、四米 十之七、八 例:全文共分四部分,第二、三部分是主体部分。

(八)如果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例(略)

3.分号 分号和逗号都可以用于复句内部的分句之间,不同之处在于分号常常用在并列分句之间。它表示的停顿大于逗号。 例: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

分号只用在复句中,不用在单句中。复句中除了并列分句以外的其他分句,如果分句内部已经用了逗号,分句之间通常就得用分号。 分号的作用主要是使各分句间的结构层次清楚。

例: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 例: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注意: 1、单句排比,要求气势贯通,一般用逗号,不用分号。

例:对待同志要象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象夏天般 一样的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象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象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2、并列关系句,分句较短的用逗号不用分号。 例: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4、冒号 :冒号的基本用处是提示下文和总括上文。它表示较大的停顿。

提示下文: (一)用在书信、发言稿开头的称呼语下边,有引起收信人、听众注意的意思。

(二)有在“某某说”后面,表示后面是引用的话。 (三)用在提示性的话的末尾,表示后边有话要说。

例:历史已经不止一次地告诉我们:当社会急遽变化的时候,新的事物不断涌现,旧的关系不断改变,语言受到冲击,随着发生变化。 例: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

(四)用在总提的话后面,表示后面要分项说明。或者表示冒号前面的话引起后面的话。 例:我们一连穿过三座石坊:一天门、孔子登临处和天……

(五)表示后面是补充说明或解释性的话。 例:只是我总以为没有春和秋:冬末和夏初衔接起来,夏才去冬又开始了。

(六)用在强调动词后面的宾语,提起读者注意。冒号前的动词常用的有:“想”“说”“问”“是”“记住”“认为”“证明”“宣布”“指出”等,宾语往往较长或复杂。例: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例:事实证明:你的看法是完全正确的。

总括上文: 在分项或从几个方面说了以后,用冒号表示后面还有一句总括的话。

例:教师爱护学生,学生尊敬老师:师生关系非常融洽。 需要注意的是:

(一)冒号是句内点号。没有提示的意思,没有较大的停顿(即使出现了上述“想”“说”等动词),就不要用冒号。

例:华老师批评他:不尊守课堂纪律。(冒号没有提示作用,因此应删掉冒号。) (二)冒号一般管到句末,如果需要延长,要管几句或一段话,一般要用序次语或引号标明。例:本词典主要作了如下修订:一、增加了一千多个新词;二修改了释义下确切之处。例:姐姐来信说:“最近上海天气很热。妈妈已迁入新居。”

(三)“某某说”之类放在引用的话前头,用冒号,放在引用话中间或者后边,不用冒号。例:李老师说:“我走了还有王老师,王老师会照顾她的。”

例:“谢谢你,”李老师说,“车快来了吧?” 例:“李老师,现在是什么时候了?”范福喜问。

(四)带有强烈感情和表示大声呼叫的称呼语后边不用冒号,用叹号;属于相互交谈的称呼语后边一般也不用冒号,用逗号。 例:同志们!你们辛苦了! 例:小高,这是你的票。

(五)不要在一个句子里套用两个冒号。

例:小刘来信说:近来农村中出现了三多现象:小企业多了,使用家用电器的多了,骑摩托车的多了。

这句话改为:小刘来信说近来农村中出现的一些现象,这些现象可以归纳为三多:小企业多了,使用家用电器的多了,骑摩托车的多了。

引号 : 引号用途主要有下边两种:

(一)表示话在引号里的话是实际那样说的(或者想说的),或者是引用来的。

例:船工从酣睡中醒来:“敲门干什么?”

(二)表示放在引号里的话是有特殊意味的,如意义突出的,不照字面理解而别有含义的,作者不同意或者怀疑这种说法的,以及讽刺、反语等。 例:母亲是个“平凡”的人。(表示突出、强调) 例:白日的亮光把犯罪者的“成绩”完全暴露出来了。(反语)

此外需要指出的词语以及专名、术语、成语之类有时候也用引号。

例:这就是“滥竽充数”这个成语的由来。 例:好就好在它点出了南郭先生的要害,在于一个“充”字。

使用引号,有三点需要特别注意:

(一)用引号的话里还有需要引用的话,外边一层用双引号,里边一层用单引号。

(二)凡是把引用的话独立来用,末尾的标点放在引号里边;凡是把引用的话作为作者自己的话的一部分,末尾不点标点。但是,引用的话末了的标点如果是问号或叹号,那么,即使作为作者自己的话的一部分,一般也要予以保留。 例:贾岛诗云:“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例:写文章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例:他把“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个回?”两句反复吟诵了好几遍。

例:那天晚上,我刚走到胡洞口,就听到“啊呀!”一声。

(三)只说出别人的话的意思,不照原样引用,叫做转述。转述的话不用引号。

例:有的说,你们走了,就像我掉了一扇膀子;有说的,你们走了,就像是吃饭时缺少了盐;有的说,要是背得动,妈妈要把你们背着送过鸭绿江。

中考标点符号运用常考点和难点突破

(一)难点一:问号的运用的三个难点:

1、在一个句子中用了疑问代词但全句是陈述语气的,句末不用问号。

2、选择问句中间的停顿不能用问号,要用逗号;但选择问句句群(3个以上)的每一问都要用问号。

3、问话中含有称呼语的,无论称呼语是在前还是在后,问号用在句末;成分前后倒置形式的问句,问号不能跟着倒置到句中,仍然用在全句末尾。

例:下列标点运用哪些有错?请改正。

①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懂得什么是爱国主义?什么是共产主义?什么是资本主义文明?如何防止精神污染?

②先生到底是称赞我什么呢?是有几处画得好?还是勇气可嘉?什么都敢画?或者根本就不是称赞?只是一种对于失败者的无可奈何的安慰?

③“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厂长严肃地说。

[解析]①这是一个陈述句,带疑问词“什么”、“如何”的部分是“使他们懂得”的宾语。因此,前三个问号改为逗号,最后一个问号改为句号。②第一个问号正确,是有疑而问,想寻求回答。“是„„还是„„”构成两选的选择问句,“勇气可嘉”与“什么都敢画”是一个意思,即属同一问,因此,第二、第三个问号改为逗号,第四个问号正确。“或者„„

只是„„”构成两选的选择问句,因此第五个问号改为逗号,最后一个问号正确。③引号内是一个句子,只不过采用了倒置形式,而作为句末点号的问号应用在句末;因此,问号改为逗号,引号前的句号改为问号。

(二)难点二:引号的运用与引文末点号位置的确定:

1、普通词语不能滥用引号 :一般情况下,引号标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一些特定的称谓、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或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除此外,普通词语不能滥用引号。

例:④当太阳完全被月亮的身影遮住时,与神女般若隐若现的“海尔-波普”彗星相比,清晰的水星亮晶晶地伴在被遮黑的太阳旁边,金星、木星也同现在天宇。

[解析]去掉引号,并把最后一个逗号改为分号(强调层次)。因为句中的“海尔—波普”不是要着重论述的对象,也不是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加引不当,属于滥用。

2、非直接引用不用引号 :

例:⑤吴名早上跟我说:“他脚崴了一下,今天不能来上课了。”

[解析]此处显然是间接引用(转述)。如果是直接引用只能是“我脚„„不能来上课了。”因此,应去掉引号并改冒号为逗号。

3、加引范围要清:

例:⑥耿大妈对儿子说:“大成,见人该问好就问好,该行礼就行礼,别怕人笑话,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

[解析]此句俗话应为“礼多人不怪”,因此“嘛”字应放在单引号之后,因为它是说话人的语气词。第二个冒号去掉,后一个单引号移到“怪”字后;改后的后半句为“„„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

4、引语末标点位置的确定:A、引用的话是独立的,末尾标点应放在引号里面;B、如果只作为作者自己话的一部分,末尾不用其他标点;C、特别注意:引语末的标点如果是问号或感叹号,那么即使作为作者话的组成部分一般也要保留。如,鲁达走到门前,叫声“郑徒!”

例:⑦罗伯特 • 舒曼说:“一磅铁只值几文钱,可是经过锤炼,就可以制成几千根钟表发条,价值累万”。因此他劝告人们“要好好利用天赋给你的一磅铁。”

[解析]第一个句号移到引号内(引文独立),第二个句号移到引号外(引文不独立)。

(三)难点三:顿号的运用的难点:

1、并列词语结合得紧,中间不用顿号;但表序数时要用顿号。

2、表示约数的两个数字中间不能用顿号。

3、并列词语中又有并列词语时,大并列中的停顿用逗号,内部小并列中的停顿用顿号。

4、并列的短语比较长,停顿较大的,不用顿号,用逗号。

5、并列的短语作定语时要用顿号;而作主语、谓语、补语等表强调时,并列的介宾短语用作状语时,不用顿号,用逗号。

6、并列的短语之间带有语气词时,不用顿号,用逗号。

例:下列标点运用哪些有错?请改正。

⑧这篇文章至少有三、四个病句。 ⑨第三四组的同学下午体检。

⑩这个经济协作区,具有大量的科技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等资源。

⑾情况的了解、任务的确定、兵力的部署、军事和政治教育的实施、给养的筹划、装备的整理、民众条件的配合等等,都要包括在领导者们的过细考虑、切实执行和检查执行程度的工作之中。

⑿他的准确,清新,形象的语言,使球迷们感到仿佛自己就坐在体育馆里亲眼目睹这场比赛。

⒀发挥“能人效应”,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农民更新观念、转换脑筋、增强本领、参与竞争、尽快致富。

⒁乌鲁木齐的大街上到处摆着水果摊,甜瓜啊、西瓜啊、伊犁苹果啊、库尔勒香梨啊„„走到哪儿都闻得到诱人的香味。 [解析]⑧去掉顿号(规律2)。⑨“三”“四”之间加顿号(规律1)。⑩第一、第二、第四个顿号分别改为逗号(规律

3)。⑾除最后一个顿号外,其余的顿号分别改为逗号(规律4)。⑿前两个逗号分别改为顿号(规律5,作定语时并列的短语之间用顿号)。⒀四个顿号分别改为逗号(规律5,这五个并列的短语作“农民”的谓语)⒁三个顿号分别改为逗号(规律6)。

(四)难点四、句内括号和句外括号的运用的难点:

1、括号内的注释语是解释句子中的部分词语或部分句子(局部)时,括号用在点号前;不需停顿时括号后不用点号。

2、括号内的注释语是解释前面整个句子(全局)时,括号用在点号后面。

例:下列标点运用哪些有错?请改正。

⒂他读的哲学书籍大约有两类:第一类是马克思主义原著,第二类是中外哲学史家的著作。(包括介绍他们哲学思想的读物)

⒀倘必如实物之真,则人物只二三寸,就不真了,而没有和地球一样大小的纸张,地球就无法绘画(《鲁迅全集》第六卷,第23页)。

[解析]⒂括号移到句号前(规律1)。⒃括号移到句号后(规律2)。

(五)难点五、并列分句间的停顿是用逗号还是用分号:

1、凡是用逗号能清楚地表示并列分句的并列关系时,分句间的停顿用逗号。

2、凡是用逗号不能清楚地表示并列分句的并列关系时,分句间的停顿用分号。

例:下列标点运用哪些有错?请改正。

⒄团总支书记最后指出,对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应该大力提倡;对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应该注意改进。

⒅当太阳完全被月亮的身影遮住时,与神女般若隐若现的“海尔——波谱”彗星相比,清晰的水星亮晶晶地伴在被遮黑的太阳旁边,金星、木星也同现在天宇。

[解析]⒄分号改为逗号(规律1)。⒅最后一个逗号改为分号(强调层次,规律2),另还要去掉引号(不是强调的对象)。

(六)难点六、省略号运用的难点: (七)难点七、冒号的运用:

1. 冒号一管到底,句中短暂停顿不用冒号。

例:(21)本省三位中年作家:叶蔚林、韩少功、彭建明在一起畅谈往事。

[解析] 冒号应一管到底,可是这里只能管到三位作家“叶蔚林、韩少功、彭建明”,却不能管到最后一句“在一起畅谈往事”。所以,冒号改为破折号,起局部解释作用。

2. 同一句中不能有两个冒号。

例:(22)会议刚开始,王校长大声宣布:今天有两个好消息告诉大家:一是我校德育工作受到省里表扬,二是„„

[解析] 冒号一管到底,一句话只能有一个。本句“大家”后用逗号。

3.部分引用(引文不独立)前不能用冒号 。

例:(23)《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正式确立了:“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由各级政府负责治理;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

[解析] 此句引文仅作句子成分,冒号删。

4.同一人话语未完不用冒号。

例:(24)“学习就怕‘认真’二字。”张老师说:“‘态度决定一切’,确实很有道理。”(04天津)

[解析]因为句中“张老师”的话分前后两部分说的,前部分话还没说完,“二字”后不能用句号,改为逗号。冒号管的应是一句独立完整的话,这里如果用了冒号,只能管后面的话,却不能管前面的话,故不能用冒号,改为逗号。

(八)难点八、书名号运用的难点:

――书名号用来标明书名、报名、期刊名、篇章名、剧目名、歌曲名和法规文件等名;而专栏名、专题名、丛书、单位等名称不能用。

例: (25)19岁的女大学生在《幸运52》节目中连续七次夺魁引起了媒体的好奇。有的请她讲:“如何多才多艺”;有的追问她:“怎样身兼数职”;还有的让她讲什么都行„„

(26)以《健康秩序、健康生活》为主题的中央电视台2004年“3.15”电视宣传活动将由央视经济频道的11个栏目共同组织完成。

(27)对于《雅思(IELTS)考试》人们已耳熟能详,如今一个全新的同样来自英国的职业外语水平测试——《博思(BULATS)考试》,也已由国家人事部考试中心推出。

(28)《红旗飘飘画丛》出版前后

(29)在《人间指南杂志社》里有6位编辑。

[解析](25)、(26)、(27)、(28)中的书名号分别改为引号;(29)的“社”指单位,书名号应去掉。

带三个分号的句子篇五
《标点》

2013年高考复习—— 标点运用常考点和难点突破

2011高考考纲解读

2011年《考试大纲》要求: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考查能力为D级,即表达应用。

所谓“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包括两个要素,即正确书写标点符号和规范书写标点符号。正确书写标点符号就是不用错标点符号,规范书写标点符号就是在行文中把标点符号写得工整清晰。 考题回眸:高考中的测试题一般带有较高程度的综合性和技巧性,在前几年的高考试题中涵盖了七种点号和七种标号,除了着重号、间隔号没有考查过外,其余标点符号都己考查过。 前几年高考题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知识点有:

①问号的使用 ②引号与相关点号的位置关系

③用句号、冒号、分号、逗号、顿号显示文章的层次

题型设置了解

1.(2010山东卷)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国庆节将至,一座“天安门模型”摆在广场上。“天安门”前花团锦簇,增添了浓浓的节日气氛。行人纷纷驻足观看,争相与“天安门”合影留念。

B.人活在世界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人和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家庭关系;个人思想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处理得好,生活才能愉快。

C.朱熹49岁那年,上书建议朝廷重修了白鹿洞书院,并亲自制订学规,提出:“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治学方法。

D艺术节期间,这个县将举办形式多样的文艺演出活动、科技下乡活动、内容独特的文物、风情、美术、摄影展览,以及大规模的经贸活动。

【标准答案】B【分析】A“模型”应该在引号外;C项去掉冒号;D项“科技下乡活动”后的顿号改为逗号。

2.(2010湖北卷)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符合规定的一项是

A.当我来到小桥中间,对岸的槐树后面一声呐喊:“抓住他!”随即蹿出几条黑影,向我冲来,桥开始晃起来,我的心也晃起来,“铁驴”(载重自行车)也晃起来。

B.他常常在夜里吹着笛子,声音清越,吹出月光、竹林、沙滩、仙鹤„„,白天所有的压抑似乎都在这笛声里风吹云散了。

C.不过今日的“粉丝”不比往年,索签的要求高得多了:不但要你签书、签笔记本、签便条、签书包、签学生证,还要题上他的名字、他女友的名字。

D.胖老人每次起竿摘鱼都要用眼角瞟一下瘦老人,好像在说:“你就这么熬下去吧,伟大的谈判者!”而瘦老人只以泥塑般的安静来回答。

【参考答案】B 【分析】“竹林”后的顿号应该为逗号。

3、(08天津)在下文的横线处填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 自花授粉作物自交不衰退,因而杂交无优势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大学教科书 遗传学原理 中,因此竟然有人嘲笑袁隆平 提出杂交水稻课题是对遗传学的无知

的论断就写在美国著名遗传学家辛诺特 邓恩合著的经典著作

答案 “ ” 、 —— 《 》 “ ” 。

解析 首先要整体上把握这段话的内容,其次要正确断句和使用标点符号。例如从“合著”知是两位作者。中间不是“.”而是“、”,从《遗传学原理》一书知其前是解说性文字,用破

折号。

乐观、自信,是金晶留给人们最深的印象①我从小性格就像个男孩子,记得那时很爱看电影《佐罗》②看完后就觉得自己真成了里面的剑客③这位被称作“微笑天使”的姑娘笑着说④后来在2001

是直接引用即可。

5、(2009重庆卷)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只填序号)

看到“好朋友”三个字,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小朵。忘记了我们是什么时候认

① ② ③

识的了,可能大概是一个天空飘着朵朵白云的日子吧。“物以类聚”似乎是为我们两人诞

④ ⑤ ⑥

生的,因为我们都是属于排骨级的人物。唯一不同的是她比我更瘦——我充其量是一个

⑦ ⑧ ⑨

肉排,因此,小朵别号“金箍棒”,大家都亲切地叫她——棒妹儿。

⑩ ⑾ ⑿

(1)语段中③④⑥⑦⑧⑩处,必须删去的一处是__________________;不能删去的一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

(2)语段中①⑤⑾三处引号,用法不同的一处是________________;②⑨⑿三处破折号,

用应不同的一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

(1)【答案】④⑩ 【解析】 “可能”与“大概”重复,所以必须删去。如果在此处不

要“因此”,容易将后面的内容与存折号后的内容相连接,如此就会误解句意。其余的词语属于可有可无,意思是即使删除,但不会对理解句意明显影响。

(2)【答案】⑨(11)【解析】①⑤的引号的作用是引用,1○1的引号则表明词语的特殊用法;

②○12的破折号作用是强调突出,⑨的作用是解释说明。

教学目标:

1、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

2、掌握几种标点符号误用类型,提高解题能力

3、掌握标点符号解题技巧

4、(08山东)依次填入下列序号处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答案 A 解析 本题重点考查引号相关用法,抓住引文中带第一人称“我”的句子,证明

教学重点: 掌握常见的标点符号的用法

教学难点: 标点符号的误用类型及解题技巧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第1、2课时

● 重点难点:全面了解标点符号的用法

一、标点符号种类与形式

标点符号分为两大类,一是点号、一是标号。点号有七种: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 、叹号、冒号。标号有九种:引号、括号、书名号、省略号、破折号、间隔号、连接号、着 重号、专名号。号主要是表示语言中种种停顿的,标号主要是标明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的。

①问号

是表示一个问句说完之后的停顿符号,多表示疑问语气。以下几点是考试中经常涉及到的:

(一)问话中含有称呼的,不论称呼在前在后,问号一律用在句尾。如:

小刘,你到过上海吗? 你到过上海吗,小刘?

(二)表示选择的问句,问号一般只用一个,放在全句的末尾,各项之间用逗号。如:

明天的旅行,你是去呢,还是不去?

(三)该不该用问号,要从整个句子来看,看看是否真的发问,有没有疑问语气,含有“谁”“什么”“怎么”等疑问词的句子,有的全句是疑问句,有的全句并不是疑问句,要分辨清楚。如:

①他是谁? ②我不知道他是谁。 ③谁都不知道他是谁。

①句是疑问句,该用问号,而②、③两句虽然有疑问词,但单独可以作疑问句的“他是谁?”在这两句话中只是作为宾语出现,或者说在这两句话中已不再是独立韵句子,只是一个句子成分而已,所以整个句子并不是疑问句,所以不能用问号。

1、在一个句子中用了疑问代词但全句是陈述语气的,句末不用问号。

2、选择问句中间的停顿不能用问号,要用逗号;但选择问句句群(3个以上)的每一问都要用 问号。

3、问话中含有称呼语的,无论称呼语是在前还是在后,问号用在句末,成分前后倒置形式的问句,问号不能跟着倒置到句中,仍然用在全句末尾。

真题演练:判断下列问号用的是否正确,不正确的请指出改正。

1、(10年重庆)对于袁野小朋友来说,人工鸟巢本身就像巨大的问号在吸引着她:小鸟会住进

去吗?都有什么样的鸟,有多少鸟会住进去,住起来舒服吗?(连续不同内容的问题,各句都用问号。)

2、(09年湖北)我想养只鸽子,让它生鸽蛋给小孩儿玩。可是目前严重的问题是,有没有壁虎,假定有了,会不会偷鸽蛋? (陈述句,所以句末应该用句号)

3、(09年山东)从这些关于祖先的事迹中,孩子们在精神上与祖先建立了联系,找到了族群上的归属感,完成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原初确认。(不用问号)

4、(06年山东)记者由此推想,在“五一”这个劳动者的神圣节日里,农民工到底能够有多少人享受到法律赋予他们的休息权?(陈述语气,应把问号改为句号)

5、(06年湖北)火车站售票处有一个特殊、鲜明的标志,很好找。记者走进售票处,马上有工作人员迎上来,问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助?(不是问句,故不需用问号)

6、(05山东)姚明在整个NBA赛季中都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成为关注的目标。这到底是什么原因?是他的体型?他的亲切?还是他的什么?(句子后三个分句是选择问句,它虽然包含三个选择,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完整的意思,因而只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前两个分句间用逗号断开。)

7、旅游景点大都承担着对广大群众进行历史文化教育的责任,景区门票价格由谁定、如何定、定多少?都需要充分论证。(问号应为逗号,因为“景区门票价格由谁定、如何定、定多少”是陈述语气)

8、上海电影译制片厂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如:《音乐之声》、《王子复仇记》等等,为什么令人百看不厌?这首先还是归功于本子做得精彩。(正确)

9、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懂得什么是爱国主义?什么是共产主义? 什么是资本主义文明?如何防止精神污染? ( 这是一个陈述句,带疑问词“什么”、“如何”的部分是“使他们懂得”的宾语。因此,前三个问号改为逗号,最后一个问号改为句号。)

10、先生到底是称赞我什么呢?是有几处画得好?还是勇气可嘉?什么都敢画?或者根本就不是称赞?只是一种对于失败者的无可奈何的安慰?(第一个问号正确,是有疑而问,想寻求回答。“是„„还是„„”构成两选的选择问句,“勇气可嘉”与“什么都敢画”是一个意思,即属同一问,因此,第二、第三个问号改为逗号,第四个问号正确。“不是„„只是„„”构成两选的选择问句,因此第五个问号改为逗号,最后一个问号正确。)

②逗号

常考考点:并列分句间的停顿是用逗号还是用分号:

1、凡是用逗号能清楚地表示并列分句的并列关系时,分句间的停顿用逗号。

2、凡是用逗号不能清楚地表示并列分句的并列关系时,分句间的停顿用分号。

真题演练:判断下列逗号用的是否正确,不正确的请指出改正。

1、诈骗犯有一种特长,讲究“适销对路”:你迷信鬼神,他就以鬼神为饵,你迷信权力,他就以权力相诱。(冒号后的内容应分为两层,所以“以鬼神为饵”后的逗号应为分号)

2、实践,要靠认识来指导;认识,要靠实践去检验:实践和认识是密切相关的。(正确)

3、小雨突发奇想地说:“今天阳光灿烂,我上你家看看好吗?”博文打趣地说:“去我家?去我家干嘛,扶贫吗,哈哈!”(最后两个逗号都应改为问号)

4、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存在一种奇怪的现象:一方面很多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一方面很多

民营企业以及西部边远地区招不到需要的工作人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在于大学毕业生没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冒号只管到“工作人员”,将其后的逗号改为句号。)

5、张依朋把自己的烦恼,苦闷,一股脑儿地向王校长倾诉着,说话中间还不停地叹着气。 (第一个逗号应为顿号)

③顿号

使用顿号应注意以下几点(对三维设计的补充):

(一)不是并列词语,中间不能用顿号。如:

我家住在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

这个例句中的顿号不能用,因为顿号的前后不是并列关系而是领属关系。

(二)如果把简短的并列短语加以强调,这些并列短语之间就不用顿号而用逗号。如: 这次采访,你必须带三样东西:钢笔,录音机,照相机。

(三)并列成分已有问号或感叹号的,不能再用顿号,如:

操场上响起了拉拉队响亮的声音:“加油!”“加油!”

(四)并列的成分如果完全是带引号或带书名号,那么并列成分之间不能用顿号。如:

①课文(《拿来主义》)中的“大宅子”“鱼翅”“鸦片”“烟灯和烟枪”“姨太太”等,分别比喻什么?

②第五册中的《阁夜》《旅夜书怀》《客至》《咏怀古迹(其三)》《登岳阳楼》都是杜甫后期著名的律诗代表作。

但是,如果在这类并列成分之中,还有其它的词语,则仍需要使用顿号,如:

①斯汤达的《红与黑》、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狄更斯的《双城记》、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都是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

②请结合文章(《说“木叶”》)说说古典诗歌中“木”与

“树”、“落叶”与“木叶”、“落木”与“落叶”的意味有什么不同。

真题演练:判断下列顿号用的是否正确,不正确的请指出改正。

1. 室外环境污染,包括建筑物外墙(最典型的是玻璃幕墙)的反射光、夜间过亮的城市灯光(如广告牌、霓虹灯、景观灯的光)产生的光污染。(正确)

2. 他常常在夜里吹着笛子,声音清越,吹出月光、竹林、沙滩、仙鹤„„,白天所有的压抑似乎都在这笛声里风吹云散了。(“竹林”后的顿号应该为逗号。)

3. 艺术节期间,这个县将举办形式多样的文艺演出活动、科技下乡活动、内容独特的文物、风情、美术、摄影展览,以及大规模的经贸活动。(“科技下乡活动”后的顿号改为逗号。)

4. “陆资入台”可以使两岸在更广泛的领域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特别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势下,更需要两岸携手、共渡难关。(两岸携手与共渡难关之间不用顿号用逗号。)

5. 国家有关法律文件对非法制造、贩卖、运输、持有毒品、非法种植罂粟、大麻等植物、引诱、教唆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等,都作了相应的处罚规定。(“持有毒品”后面的顿号、“植物”后面的顿号均改为逗号。)

6. 有些小企业由于规模小、技术、产品、管理水平落后,面临的竞争程度高、市场需求变化快,因而承担的风险往往要大于获得的效益。(“规模小”后的顿号应为“逗号”)

7. 这种白内障冷冻摘除器,具有制冷、解冻迅速、操作方便、安全性能高等特点。(第二、三

带三个分号的句子篇六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新标准高三一轮复习》

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新标准)

宋峻亦 整理

一、顿号、逗号和分号

1、顿号:表示句中最小的停顿,用顿号表示较长、较多或较复杂的并列成分之间的停顿时,最后一个成分前

可用“以及(及)

例:①压力过大、工作时间过长、作息不规律,以及忽视营养均衡等,均会导致健康状况的下降。

②我住的第一个地方是上海的一套很小的公寓,跟爸爸、妈妈及外祖父同住。

2

公安干警 男女老少 甲乙丙丁 中小学生 兄弟姐妹 一草一木 父母亲

3

例:①五六里

十二三岁 七八个人

②全文共六部分,却有三四个部分意思含混不清。

③向退居二、三线的老同志慰问。

4

例:①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流水,这鲜艳的山花,使年轻人深深地陶醉了。

②这次来访,你必须带三样东西:钢笔,录音机,照相机。

5

例:学校食堂的午餐很丰富,红烧肉啊,烧白啊,鱼香肉丝啊,应有尽有。

6

例:①中国人民勤劳,善良,勇敢,坚强。

②今年的水利建设,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③他球踢得很精彩,很漂亮。

7

例:①《家》《春》《秋》是巴金的代表作。

②“严肃”“

严厉”是近义词。

若有其他成分插在并列的引号之间或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如引语或书名号之后还有括注),宜用顿号。 例:①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秋浦歌》)、“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都是脍炙人口的诗句。

②办公室里订有《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和《时代周刊》等报刊。

8、注意逗号顿号的升降级原则:并列有大小层次时,大并列用逗号,小并列用顿号。

(第二个顿改为逗)

(误。

“以人为本”后顿号改逗号。)

9

例:人的一生,总是在不停地尝试,尝试拥有,尝试放弃;人的一生,始终在不断追求,追求自由,追求幸福。

好多银子啊,白花花的银子;可惜不是他的。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汽中扑面吹来;月色便朦胧

在这水汽里。

10、

例:春天,我们播种;秋天,我们收获。

有时并列词语或词组之间也用分号,但必须带有次序词。(补充点)

例: ① 注意事项:一、勤洗手;二、勤洗衣服;三、勤晒被褥。

②特聘教授的岗位职责为:一、讲授本学科的主干基础课程;二、主持本学科的重大科研项目;三、领导本学科的学术队伍建设;四、领导本学科赶超或保持世界先进水平。

11、并列成分之间用顿号,“等”类词前不用顿号或其他点号;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 “等”“等等”类词前用逗号。 例:①现代生物学、物理学、化学、数学等基础科学的发展,带动了医学科学的进步。

②写文章之前要想好:文章主题是什么,用哪些材料,哪些详写,哪些略写,等等。

12、用分号隔开的几个并列分句不能由逗号统领或总结。

例:①动物吃植物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把整个植物吃掉,如原生动物;有的是把植物的大部分吃掉,如鼠类;有的是吃掉植物的要害部位,如鸟类吃掉植物的幼芽。(错误,“多种多样”之后只能用冒号。)

②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正确,第一句不是统领句)

例:当看到雪山、草原时,我们激动;当看到沙漠、戈壁时,我们激动;当看到大海、蓝天时,我们激动:

自然界总是给我们带来无穷的惊喜。

二、句号、问号和叹号

1

例:①怎么啦,你?

②到底去不去啊?我的小祖宗!(错误)

2

1)

(1)一般情况下,通常只在最后一个选项的末尾用问号,各个选项之间一般用逗号隔开。

例:你同意呢,还是不同意呢?

(2)当选项较短且选项之间没有停顿时,选项之间可以不用逗号。

例:①这是巧合还是有意安排?

(3)当选项较长或较多,或有意突出每个选项的独立性时,也可每个选项之后都用问号。

例:①要一个什么样的结尾:现实主义的?传统的?大团圆的?荒诞的?民族形式的?有象征意义的?

②但到底是称赞我什么:是有几处画得好?还是什么都敢画?抑或只是一种对于失败者的无可奈何的安

慰?我不得而知。

例:①除了他能去,还有谁呢?你呢,还是我呢?你我都不能去吧?

②你要走了吗?几时?我陪你去吗?

3

例:①谁当班长,是一件关系到全班的大事。

②我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虽然我不知道这条路是否走得通。

③我们应该认真研究一下,这件事情究竟应该怎么办。

④天上分不清是雨,是雪,还是雪粒子。

例:①一篇文章分几段,先写什么后写什么,都是由文章内容来决定的。

②为什么这篇文章分三段,那篇文章分四段?为什么先写这个人物,后写那个人物?这些,都是由文章内容来决定的。

4

例:①多美啊,我的故乡!

②孔繁森啊!我们永远怀念你。(误)

三、冒号和引号

1

提示下文:

例:①我国月球探测工程将分三步实施:一是“绕”,即卫星绕月飞行;二是“落”,即探测装置登上月球;三是“回”,

即采集月壤样品返回地球。

总结上文:

例: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想和做是紧密联结在一起的。

2

(对)

其签字。(对)

例:①教师爱护学生,学生尊敬老师:因此师生关系融洽。(冒号和“因此”不能同时用)

(冒号应改为逗号)

用了“即”“也就是说”等提示性词语,句中不能再使用冒号。

例:这里我主要讲两个问题:即晚自习的纪律管理和安全教育的问题。(误)

3、用来提示下文的冒号,它的概括范围通常到一个句子的末尾,但有时也可以大于一个句子,大到几个句子、一个自然段、几个自然段等。冒号提示范围无论大小(一句话、几句话甚至几段话),都应与提示性话语保持一致(即在该范围的末尾要用句号点断)。应避免冒号涵盖范围过窄或过宽。

例:小马为难了,心想:我能不能过去呢?如果妈妈在身边问问她该怎么办,那多好啊!

例:①艾滋病有三个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日常接触是不会传播艾滋病的。(误) ②本市文坛的三位女杰: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在一起谈笑风生。(冒号应去掉,或改为破折号)

4

例:厂长宣布:“厂里要实行两项改革措施:一是竞争上岗,二是脱产培训。”(应将后一个冒号改为逗号)

5、

②“学习就怕‘认真’二字,

,确实很有道理。”

③“学习就怕‘认真’二字。6、没有停顿的地方不能用冒号。

例:①我家里有:语文书和数学书。(误)

②老师说了声:“下课”就走了。(冒号应去掉)

7

例:①老师说:“我今天不舒服,就不来上课了。”

②老师说,他今天不舒服,就不来上课了。

8、冒号用在提示性话语(如“说”“例如”“证明”)之后。表面上类似但实际不是提示性话语的,其后用逗号。 例:①郦道元《水经注》记载

:“沼西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提示性话语)

②据《苏州府志》载,苏州城内大小园林约有150多座,可算名副其实的园林之城。(非提示性话语)

9、冒号与破折号在表注释内容时容易混淆。破折号后面的注释性文字删去后,句子依然完整。而冒号表示总说、分说。分说的部分不能省去,否则表意不完整。

例:①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对)

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对)

②今天的晚会有以下节目:舞蹈、独唱、相声、杂技。(对)

今天的晚会有以下节目。(错,表意不完整)

10

例:我要给爷爷理发,爷爷笑了:“你!笤帚疙瘩戴帽子——充人哩。”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代诗人王翰的这句诗光耀千古。

11以充当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等多种成分)

例: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是小学教材内容。

例:叶圣陶说它“是不得已的办法”,朱德熙则痛陈其“流弊甚多,不可取”。

他把“醉卧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两句反复吟诵了好几遍。

那天晚上,我刚刚走到胡同口,就听见“啊呀!”一声。

非独立引用两种标志:

标志1:前引号前是逗号

例:①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人所说的那样,“神形兼备,充满生机”。

西汉苏武出使匈奴,被扣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矢志不移,传为千古佳话。

但插入语例外:

“学习就怕‘认真’二字,,确实很有道理。(”独立引用)

标志2:前引号前是文字

我熟读“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句诗。

12

例:①我们做学问讲究“格物致知”,“格”就是研究的意思。(单独提出一个词或一个字)

②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

③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特殊含义)

④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反语)

13

例: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秋浦歌》)、“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都是脍炙人口的诗句。

14、在书写带月、日的事件、节日或其他特定意义的短语(含简称)时,通常只标引其中的月和日;需要突出和强调该事件或节日本身时,也可连同事件或节日一起标引。

例:①“ 5· 12”汶川大地震

②“五四”以来的话剧,是我国戏剧中的新形式。

③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

8、火车、飞机、轮船、航天器具等运载工具的名称加引号时要把“号”字放在引号内。

例:①“天宫一号”成功发射。

②“克莱蒙特号”轮船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蒸汽机轮船。

(四)括号

1.标示注释内容或补充说明。

我校拥有特级教师(含已退休的)17人。

2、句内括号。用于注释句子里的某些词语,即本身就是句子的一部分,应紧跟在被注释的词语之后。前括号之前不用任何标点(引号除外)。括号内行文末尾需要时可用问号、叹号和省略号,除此之外,句内括号行文末尾不用标点符号。

例: 书斋,在我的概念中,就是一个随手可以拿到书,可以让你静下来思考的地方(不论有多小)。

金,原指一切金属,如“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现在专指黄金。

例:①如果不采取(但应如何采取呢?)十分具体的控制措施,事态将进一步扩大。

②3分钟过去了(仅仅才3分钟!),从眼前穿梭而过的出租车竟达32辆!

③她介绍时用了一连串比喻(有的状如树枝,有的貌似星海⋯⋯),非常形象。

3、句外括号。用于注释句子、句群或段落。句外括号要放在全句句末标点之后。

例:他栽培了许多鲜花,喂养和训练了许多小动物。(他后来还曾照顾动物园里一只没有母虎的乳虎,每天

句外括号行文末尾是否用句号由括号内的语段结构决定:若语段较长、内容复杂,应用句号;如果括号里的内容是词语,不是句子,末尾不用句号。句外括号外通常不用点号。

例:①应把夏朝看作原始公社向奴隶制国家过渡时期。(龙山文化遗址里,也有俯身葬。

②问:你对你不喜欢的上司是什么态度?

答:感情上疏远,组织上服从。(掌声,笑声)

(五)破折号

1.破折号在句中可以表示解释说明或补充说明,可以表示话题转换,意思的递进,声音的中断和延长,分项列举,插说和夹注等多种。

例:①我国的四大发明——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重大贡献。(解释说明)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yaoleikaoshi/249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