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上的祝愿

| 药学职称考试 |

【www.guakaob.com--药学职称考试】

官场上的祝愿篇一
《官场上的事情》

官场之道

官场上的事情谁对谁错,没有个是非标准,上级对下级是君臣关系,谁权大谁就是对的。有时候中央的话和领导的话不一致,中央的话原则,领导的话具体,跟领导保持一致,错了也不要你负责。违法可以,违权不行。违法不违权还有救,因为有权者可以帮你说情;如果违权不违法,那就死定了。领导不会要原则性强的下属碍事,因此绝对不可按规定办事,各项法规是对待陌生人的。按领导要求办,俗语叫“县官都不如现管。”公事办不好挨批,私事办不好挨踢。领导钓鱼你下乡,领导用钱你分脏,领导好色你嫖娼。把这三大法宝掌握好了,你想不进步怕都是不行的。一个大官周围,必定围着一群小人。

官场就象个魔方,天天都在转,天天都在变。当官最怕就是在官场上停滞不前。当官要有不择手段的策略和不要脸的精神。要脸就没得官做,要做官就得不要脸。 不论你采用何种手段、何种方法,只要你升官比别人快,你就成功了一大半,人在社会以成败论英雄,官场上以职务高低看价值。升了官,你在群众面前就是爷,否则的话迟早要变成孙子。所以为了得志,做君子的人也得先做小人。“清高”没有用,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不久且看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靠山不可缺,但比靠山更有用的是让自己更有价值。爹娘、血亲是生来的靠山。没有先天的爹娘血亲做靠山的,可以后天自寻关系靠山。向领导行贿(包括性贿赂)是好办法,更聪明的办法还有同上司一起干坏事,干违法的、见不得人的事儿,只是千万不要到被灭口的的份儿上就行。一起干坏事就等于进入了他的“自己人”的圈子。因此,被领导当孙子骂,并不是你真有过错,也不一定是坏事,那是瞧得起,是自己人才骂的。被领导表扬,你只是冠冕堂皇的工作为他争了光,那是笼络人心。只表扬、尊重,不受实权,不给实惠,那可能是把你真正当孙子。

小官见了大官要装孙子。官在你上,那么知识也好、能力也好、品德也好、威望也好,便都在你上。你的本事是领导给的,领导不让你有,你本事越大越倒霉。聪明人在领导面前装聋卖傻,以自己的弱智显示领导的高明。上司是可利用的,一定要明白:你是上司的人,上司却不一定是你的人。

官场的潜规则里有一条:永远比领导慢一步,发生过的事情,只要领导不想提起,就可以等于没有发生,冷处理妙不可言。修炼的最高境界,就是不说话,就是沉默。

古时候皇帝为什么重用太监?因为太监就象现在的秘书和司机。不是你没本事,而是在于你的本事能否为其所用,你能否像狗一样听话。做领导的秘书,有时候就象嫁人,嫁对人嫁错人,这一对一错,进出可就大了。

默默工作,埋头苦干是万万不行的,别等着别人的恩赐。官是跑来的,不是干出来的 。摸对了门路,就会一路官运亨通。能否提拔的关键是领导提名,领导提名前的私下沟通又是关键中的关键,其他程序只是形式。说 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公开讲的一套是“任人唯贤”,做法上从来都是“任人唯上”,还有任人唯亲再加一伙善吹、拍、贿结成的帮。你不是领导亲戚,领导的领导又够不着,那只有靠个人努力了。卑鄙是小人的通行证。

清末一些富人花银子捐个四品、五品的官,但如果不弄个肥缺干的话,那扔出去的银子也是很难找回来的。古今同理。领导提拔重用你,是因为你能给他带来利益;你的下属服从你,是因为你能给他们带来利益;你周围的同僚朋友关照你,是因为你能给他带来利益。都少不了利益交换。因此和国家的外交是一样的,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有时锦上添花,有时落井下石。做人象根草,跟着风向倒,类似打太极。

干部被分为两种:“会干的”和“不会干的,不管领导喜不喜欢的“蛮干”,不考虑出不出政绩的“瞎干”,捞不着任何好处的“白干”等等,都属于“不会干”的行列。领导说让你看着办,不是不让你办,而是让你抓紧办;领导征求你的意见,是在寻求同谋;领导说再想想,不是他没想好,而是要你别再想了,别急于办了。

官场上,最忌那些有思想的人,他们有理性思维,有分析能力,有违令勇气,“头上长角,身上长刺”,不宜谋官。被领导者就是一个不能发表自己思想观点的人,连这一点都做不到,就别在官场上混。哪位领导敢说:我就是喜欢听批评意见;哪位领导敢说:我就是要提拔那些敢于谏言者。你敢于批评领导,就说你目无领导;你善于思辩,就说你只重视理论不务实际;你办事不按照领导的思路,就说你骄傲自满,另搞一套。你应该善于从领导的话语中总结出“一个中心、两个突出、三个加强”之类的讲话精髓,强调下面要深刻领会。 如果你不善于投机取巧、溜须拍马,只会傻干,又有点本事的话千万不要进机关,现如今在机关工作得最开心的人,有两种人最多,一种善于专营升官发财的人,另一种能力平庸不求进步混日子的人活得也很滋润。

官场上的祝愿篇二
《官场上的请客礼仪》

官场上的饭局:主客到达时若还没上菜犯大忌

饭局,是人们重要的公共活动场所。在不少人印象中,官员尤好饭局,十八大之后,这些饭局明显减少,但不妨碍在饭桌上,依然要讲政治。

有人归纳过,大家通过饭局可以产生决策,可以张扬势力,可以收纳或排斥,可以论资排辈或攀比高低,最重要的是,可以让这个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活动,升华成细致和有效的政治工具。但官场饭局文化中的不少问题,我们今天必须正视和做出改变,真要刹住公款吃喝风气和饭局潜规则,需要治源头和抓过程,更要文火慢炖,运用疏导之法,达移风易俗之效。

谁请客不重要,谁被请更重要

吃饭,在官场活动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也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在过去,请谁吃?去不去?吃什么?这里面都大有文章。

原安徽省副省长倪发科就和商人吉立昌特别“投缘”,经常在一起吃饭。一次,倪发科应吉立昌的邀请,去吉家吃羊肉饺子。吃完饭后,倪发科顺手挑了吉立昌3块较大的玉石籽料带回家。官员老是跑到商人家里吃饭,这种官商关系自然是很不正常,如“大师”王林家就经常举办官员盛宴。

能参加一定分量的饭局,意味着一种资格。意义越是重要的饭局,自然越封闭,级别越高的人才有资格参加。在古希腊,谁要是单独吃饭,会被认为是可耻的,因为不同的餐桌决定着人群划分。

有时候,通过几次吃饭,本来不认识的人可以建立甚至加强联系,构织起一种特殊的关系网。原重庆市副市长王立军爱交朋友、爱请客是出了名的。在重庆,王的东北客人不断,这些大小饭局中,就有徐明这些圈内朋友。王立军还吃出了科技,在他的一百多项专利中,包含了“循环式传菜火锅宴会桌”。据说该专利能够自动循环传菜,并能供十数人或数十人同桌方便用餐。

2005年,广东村级换届,广州市增城石滩镇麻车村的两名村主任候选人雇用20多辆中巴车,争相宴请全村9000多名村民吃饭,一吃就是10多天,花费超过百万元,结局自然是得不偿失。事后当地有人表示:“这就是不懂‘政治’,哪能这样大规模‘撒网’呢?一下子请这么多的客人,已经失去了请客的本意。”

就客人来说,更多时候,是担心别人不请你,那意味着你被这个群体冷落了。知名记者褚朝新说:出门在外搞工作,你若处处拒绝别人,连饭都不吃一顿,工作也自然常常很难开展。对方会觉得你这个人不好接触,满肚子的阴谋诡计和可怕的念头,“不然,他怎么连饭都不吃一顿”。

当然,有时候被邀请,也并不意味着全是好事。在鸿门宴里,刘邦接到项王邀请,不想去也得去,在宴席上居于下首,政治前途与身家性命悬于一线,话语权在项羽手中,自家只能设法周旋,席间剑光闪闪,也只能佯作无事;同样,刘备受到曹操邀请一起青梅煮酒,席上也是言不由衷,好不辛苦。

而现在的官员只要听到纪委请喝茶、就像听到廉政公署请喝咖啡,早就汗流浃背。自然,人们关注的也不是请客方,而是客人。

谁点菜不重要,坐哪里才重要

法国历史学家让-马克·阿尔贝说过,饭桌上的老大不是那个吃的最多的人,而是吃的最少的,他不仅掌握着餐桌,还掌握着用餐的话语权和节奏。

一度,权力与胃口相关,食量大似乎意味着统治力强,如樊哙在鸿门宴上的表现就非常出色;而一把手则是通过吃饭,可以保持属下的对立和竞争从而维持均衡。在西方,如果哪个政治家不能喝酒,或者“吃不动”一桌丰盛好菜,就不会受选民喜欢。如前法国总统萨科奇因为不喜饮酒,被民众视作不能“平易近人”。

鲁迅曾经说过:中国不过是一个巨大的厨房。言下之意,国民们不过是这个大厨房里的食客。能上桌,说明你已经得到了主人认可,但这仅仅是第一步,接下来的考验更为严峻。

在官场饭局开席之前,总会由一个人发表祝酒词,一来体现自己的位置,二是加强和客人之间的联系。前法国总统普恩加莱有过一番高论,他认为没有祝酒词,宴会就不顺。

不得不承认,历史上发明圆桌的那个人是个天才,因为圆桌的含意是“平等”和“团结”。相传,亚瑟王的圆桌打破了12骑士的等级,每个人都看似平等了,但其实并非这样,比如亚瑟王的位置后面就撑着华盖,因为他才是NO.1。

NO.1坐的位置自然是很讲究的,也就是我们俗称的主位,有的地方谦虚地称为“主陪”。主位为什么要面对大厅的入口?据历史学家的研究,这儿可以观察全体,以及人员的进入,从而起到控制整场宴会的作用。其他人往往则是以这个席位为中心,按重要程度依次围聚,在整场饭局中,大家都在靠近中心,关注那个人的语言和动作传递出来的蛛丝马迹。

上世纪克里姆林宫的餐桌上,曾经展现过森严的等级,所有人的目光都要专注于斯大林,频繁祝酒后,大家起身走向领袖碰杯,权力的集中由此得到了象征体现。希特勒也经常在宴会座位的安排上煞费苦心,离自己近的该是戈培尔或戈林没有定论,全看此时需要鼓励还是制约他们。

当然,给其他人排位子,也是一个很大的难题。这种席位的安排是很讲究和复杂的,坐什么样的位子对应着什么样的职务、年龄、亲疏关系。当然这种排列并不固定,席间要是有人临时加入,这种脆弱的平衡就得重新被打破。

一名市政府副秘书长对廉政瞭望表示,有时候,一块桌布都有非同寻常的含义。如果有几桌客人,且难以用方位设置的办法来突出主台,就要利用主台与其他餐台的桌布色彩不同、餐具的不同来突出主台。为避免敏感的“次序高低”问题,在桌次安排上不用数字,而是通过花卉名称不同加以区别。

上述官员是北方人,他说以单位名义宴请客人有一定规矩:一般副主陪在主陪的对面,1号客人在主陪的右手,2号客人在主陪的左手,其他可以随意。但有些地方经常会让客人坐在主陪的位置上,而副主陪的位置坐了一名司机,“大概他们觉得,这个位置是上菜的地方,一点都不重要”。

据湖南衡阳市接待处网站上一篇文章介绍,多桌宴会各餐桌之间的距离应不少于1.5米,主宾桌四周和主通道的距离应不少于2米,餐桌距四周墙壁应不少于1.2米。

当然,和民间请客一般由主人点菜不同,官场上的主位者往往不会亲自点菜。“负责接待的办公室主任通常会在领导来之前把菜点好,等主客到达之时凉菜必须上好,绝不能让桌子空着,这是大忌。”上述人士表示,“但现在这些规矩已经简化了不少。

吃什么不重要,说什么才重要

钱钟书说过,吃饭有时很像结婚,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其实往往是附属品。吃讲究的饭事实上只是吃菜,正如讨阔佬的小姐,宗旨倒并不在女人。

常被人们忽略的是,名画《最后的晚餐》和《韩熙载夜宴图》中,就没有一个人的眼神在盯着食物。有人说,在官场,吃饭的目的并不简单,宾客们的肚子大多并不饿,有人甚至很少体验饥饿,吃饭是为了维持一种关系,或解决一个问题。

吃的简单,并不代表不尊重客人。四菜一汤是最早的国宴标准,但即使这样,有的外宾还是觉得多了,因为在外交场合,一般不能剩菜,前法国总统希拉克夫人就“吃撑”过。

原外交部长李肇星在自己新书中透露,自己参与和推动了几项礼宾改革,将国宴改为三菜一汤,不主动上白酒。

既然吃什么不重要,那么什么才是饭局中的精华所在?有人说,餐桌是一个特别的政治场域,它像一个看不见硝烟的战场,政治的角力、权势的较量皆在这里无声上演,“吃饭是最细致而有效的政治工具”。

饭桌上,官员们的话通常不少。有地方官员表示,饭桌上碰到一个北京来的官员,大家总会追着问这问那。梁文道说,爱在饭桌上聊官场轶闻,多半是为了展示自己人脉广,消息灵。但据褚朝新的认识,“这里面相当多都是酒精刺激之后的真实流露,这种真实并不等同于他认可你的价值观,万万不要因为对方拍着胸脯跟你说了几句真话就以为遇到了真爱。”

廉政瞭望记者也经历过一些官员在饭桌上“嗨了”以后,要跪下来和你拜把兄弟的场面,那种感情的流露,绝不亚于去年在餐桌上下跪的泰州官员张爱华。分清饭桌上的真话和假话,那是会吃饭的表现。

毛泽东和张澜、黄炎培、柳亚子这些民主人士在饭桌上一边小酌小饮一边共商国是,这是肝胆相照的真话,许多治国方略也是在这种谈笑风生的聚餐中酝酿而成;周瑜在群英会上大摆筵席,表面上和老同学蒋干“推心置腹”,暗地里却反过来对老同学“杀熟”,骗得曹操斩将,这就是明显的假话。

据廉政瞭望记者采访得知,饭桌上最令人反感的,是一些职务不高,却官气十足的人喜欢“即兴指示”。一名媒体人回忆,他曾在某省跟一官员吃饭,桌上除他外都是此公的下属。此公一讲话,桌上另一人就立马放下筷子拿起纸笔记录,其他官员则对此视若无睹。

在哪儿吃不重要,最终成果才重要

据媒体报道,王岐山在广州、海南、北京等地任职时,交游士林,商界学界亦多故人。但去年的所有饭局,王岐山都一应不赴。他邀请朋友们到家里做客,开伙煮饭,既遵守了中央规定,又避免了老友生疏。

习近平在一次与领导干部交流谈心时就指出:对领导干部来说,除了工作需要以外,少出去应酬,多回家吃饭,省下点时间。官员喜欢吃吃喝喝,是很多人的固定印象。其实,一部分官员早已厌倦了应酬吃喝,很愿意回家吃。

原江苏宿迁市委书记张新实用博客展示过一幅招商的宏大场景。当地干部为了不同的项目,盯着不同的客商,有时在一个饭桌上能碰到好几路招商人马。张新实戏称“成了吃饭游击队”。

好在当时这些官员们“吃”出了成果,在上海新世界大酒店的45层旋转餐厅上,同时坐着市档案局的正副局长,上海市委接待办的处长惊讶地说,我们见过全国各地那么多招商的人,从来没有见过档案局的人也出来招商。饭桌上的一个客商当即表示,一个月之内打1000万元到宿迁注册投资。

饭桌上解决问题,有时可以提高效率。1999年春节,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到湖北看望慰问灾民。除夕夜,朱总理及家人召集随行人员吃了一顿家庭式的年夜饭,席间谈到了能否涨工资的问题,但就当时的形势恐难实行。在国家计委任职的张国宝提出增加节假日的问题。他说是否可以增加节假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休息机会,也是提高福利的一种方式。对这个问题,席间大家似乎都赞同。春节假期后,朱镕基回到北京就把此事提上议程,通过正常程序,最终得以落实。

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早些年在无锡主政时,接受过人民网的一次访谈。他说:“我非常想回家吃饭,但确实没有太多的时间,现在我是把回家吃饭作为一种奢侈。我们来来往往的客人比较多,作为一个地方的领导,我们要尽地主之仪,我们要代表城市来欢迎他们、接待他们,通过欢迎他们、接待他们,我们介绍无锡的情况,同时我们也通过这个渠道来加强城市与城市之间,上下级之间、部门与地方之间的沟通和联系,使相互之间理解、促进、帮助。 ”

官员并非不能在外吃饭,关键要把好尺度。当然,没人提倡官员必须天天“回家吃饭”,这不,刘志军妻子还说他天天晚上都回家吃饭,从不出去呢。

官场上的祝愿篇三
《官场上混的潜规则》

官场上‘混’的22条潜规则

齐天天称,最近,一位刻薄的女领导给她上了人生重要的一课。“你们年轻人参加工作时间短,没什么经验,可以慢慢学,但是有一点千万要记住,想进步、想升职,不是单凭你表现好就行了,你得有人捧。”这位女公务员还总结出了在官场上‘混 ’的22条潜规则:

1、必须有一个圈子:无论如何做都是画地为牢:不加入一个圈子,就成为所有人的敌人;加入一个圈子,就成为另一个圈子的敌人;加入两个圈子,就等于没有加入圈子。只有独孤求败的精英才可完全避免圈子的困扰----这种人通常只有一个圈子,圈子里只站着老板一个人。

2、必须争取成为第二名:名次与帮助你的人数成正比----如果是第一名,将因缺乏帮助而成为第二名;而第二名永远是得道多助的位置,它的坏处就是永远不能成为第一名。

3、必须理解职责的定义:职责是你必须要做的工作,但办公室的生存定律是,职责就是你必须要做的工作之外的所有工作。

4、必须参加每一场饭局:如果参加,你在饭局上的发言会变成流言;如果不参加,你的流言会变成饭局上的发言。

5、必须懂得八卦定理:和一位以上的同事成为亲密朋友,你的所有缺点与隐私将在办公室内公开;和一位以下的同事成为亲密朋友,所有人都会对你的缺点与隐私感兴趣。

6、必须明白加班是一种艺术:如果你在上班时间做事,会因为没有加班而被认为不够勤奋;如果你不在上班时间做事,你会被认为工作效率低下而不得不去加班。

7、必须熟练接受批评的方法:面对上司的判断,认为你没错,你缺乏认识问题的能力;认为你错了,你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接受错误的最好方式就是对错误避而不谈。最后一条,不准和老板谈公正。

8、必须理解“难得糊涂”的词义:糊涂让你被人认为没有主见,不糊涂让你被人认为难以相处----“难得糊涂”在于糊涂的时机,什么时候糊涂取决于你不糊涂的程度。

9、必须明白集体主义是一种选择:如果你不支持大部份人的决定,想法一定不会被通过;如果你支持大部份人的决定,将减少晋升机会----有能力的人总是站在集体的反面。

10、必须论资排辈:如果不承认前辈,前辈不给你晋升机会;如果承认前辈,则前辈未晋升之前,你没晋升机会----论资排辈的全部作用,是为有一天你排在前面而做准备。

11、必须禁止智力排行:天才应避免得罪庸才,虽然天才一定会得罪庸才----庸才总不太喜欢和天才相处。

12、必须学会不谈判的技巧:利益之争如果面对面解决,它就变得无法解决;如果不面对面解决,它就不会被真正解决。一个最终原则是,利益之争从来就不会被解决。

13、必须理解秘密的存在意义:如果一件事成为秘密,它存在的目的就是被人知道;如果一个秘密所有人都知道,你必须说不知道。同理,如果一个秘密所有人都说不知道,则可以推断,所有人都知道。

14、必须理解开会是一种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开会不能不发言,发言不能有内容。如果你的发言有内容,最好选择不发言——开会的目的是寻找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大部份情况下,这个方法就是开会。

15、必须让婚姻状况成为秘密:隐婚人士在办公室谈情是一场喜剧,单身人士在办公室谈情是一场悲剧。最好的结果是,已婚人士获得一场办公室爱情;最坏的结果是,未婚人士获得一场办公室婚姻。最后一条,不到万不得已,永远不要打老板女秘书的主意。

16、必须掌握一种以上高级语言:高级语言包括在中文中夹杂外语、在怒骂之中附送奉承、在表达保密原则同时揭露他人秘密、在黄段子中表达合同意向。语言技巧高是下乘,发言时机好是上乘。使用高级语言但时机不对,不如使用低级语言但时机正确。

17、必须将理财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份:主管在身边的时候,要将手机当公司电话;主管不在身边的时候,要将公司电话当私人手机。向同事借钱,不借钱给同事;陌生人见面要第一个埋单,成为熟人后永远不要埋单。最后一条,捐钱永远不要超过你的上级。

18、必须明白参加培训班的意义:培训班不是轻松的春游,它的目的是学习你工作职责之外的知识。由于学习的知识在你工作职责之外,培训班可以当做一次轻松的春游。

19、必须学会摆谱:如果你很靠谱但不摆谱,大部份人都认为你不靠谱。如果你不靠谱但经常摆谱,所有人都认为你很靠谱。

20、必须懂得表面文章的建设性:能做会议幻灯片的,不能私下讨论;可写报告的,不能口头请示。如果一件事你已经完成,但没有交计划书,你等于没有做;如果一件事你没有去做,但交了计划书,你可以当它已经完成----毕竟所有学过工商管理的老板都固执地认为,看计划书是他的事,执行是下面的事。

21、必须与集体分享个人成功:所有人都是蜡烛----要点燃自己并且照亮别人,如果你只照亮自己,你的前途将一片黑暗;如果你只照亮别人,你将成为灰烬。

22、必须遵守规则:要成为遵守规则的人,请按显规则办事;要被人认为是一个遵守规则的人,请按潜规则办事。显规则和潜规则往往相反,故当二者发生冲突,按显规则说,按潜规则做,是为最高原则。

官场上的祝愿篇四
《官场上的潜规则》

官场上的潜规则

你们年轻人参加工作时间短,没什么经验,可以慢慢学,但是有一点千万要记住,想进步、想升职,不是单凭你表现好就行了,你得有人捧。这位女公务员还总结出了在官场上混的22条潜规则。

当今社会,不论是公务员还是商人,不论是己经当官想高升的,还是刚进机关等提升的,人人都做着升官发财梦。随着《官场秘笈》、《官场厚黑学》一类潜规则读物的热销,更多人热衷于研究如何升迁的问题。近日,网传一则女公务员自爆22条升职潜规则引热议。 作者齐天天称,进入公务员这个队伍,才知道在这里并非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五年的打工生涯让我养成张扬的个性,听到别人夸自己漂亮、有气质、能力强、有口才等等诸如此类的话,已经司空见惯,自认为勿沾沾自喜,保持对自己合理的评价便可。

她说,最近,一位刻薄的女领导给她上了人生重要的一课。你们年轻人参加工作时间短,没什么经验,可以慢慢学,但是有一点千万要记住,想进步、想升职,不是单凭你表现好就行了,你得有人捧。这位女公务员还总结出了在官场上混的22条潜规则:

第一条 必须有一个圈子

无论如何做都是画地为牢:不加入一个圈子,就成为所有人的敌人;加入一个圈子,就成为另一个圈子的敌人;加入两个圈子,就等于没有加入圈子。只有独孤求败的精英才可完全避免圈子的困扰――这种人通常只有一个圈子,圈子里只站着老板一个人。

第二条 必须争取成为第二名

名次与帮助你的人数成正比――如果是第一名,将因缺乏帮助而成为第二名;而第二名永远是得道多助的位置,它的坏处就是永远不能成为第一名。

第三条 必须理解职责的定义

职责是你必须要做的工作,但办公室的生存定律是,职责就是你必须要做的工作之外的所有工作

第四条 必须参加每一场饭局

如果参加,你在饭局上的发言会变成流言;如果不参加,你的流言会变成饭局上的发言。

第五条 必须懂得八卦定理

和一位以上的同事成为亲密朋友,你的所有缺点与隐私将在办公室内公开;和一位以下的同事成为亲密朋友,所有人都会对你的缺点与隐私感兴趣

第六条 必须明白加班是一种艺术

如果你在上班时间做事,会因为没有加班而被认为不够勤奋;如果你不在上班时间做事,你会被认为工作效率低下而不得不去加班。

第七条 必须熟练接受批评的方法

面对上司的判断,认为你没错,你缺乏认识问题的能力;认为你错了,你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接受错误的最好方式就是对错误避而不谈。最后一条,不准和老板谈公正。

第八条 必须理解难得糊涂的词义

糊涂让你被人认为没有主见,不糊涂让你被人认为难以相处――难得糊涂在于糊涂的时机,什么时候糊涂取决于你不糊涂的程度。

第九条 必须明白集体主义是一种选择

如果你不支持大部分人的决定,想法一定不会被通过;如果你支持大部分人的决定,将减少晋升机会――有能力的人总是站在集体的反面。

第十条 必须论资排辈

如果不承认前辈,前辈不给你晋升机会;如果承认前辈,则前辈未晋升之前,你没晋升机会――论资排辈的全部作用,是为有一天你排在前面而做准备。

第十一条 必须禁止智力排行

天才应避免得罪庸才,虽然天才一定会得罪庸才――庸才总不太喜欢和天才相处 第十二条 必须学会不谈判的技巧

利益之争如果面对面解决,它就变得无法解决;如果不面对面解决,它就不会被真正解决。一个最终原则是,利益之争从来就不会被解决。

第十三条 必须理解秘密的存在意义

如果一件事成为秘密,它存在的目的就是被人知道;如果一个秘密所有人都知道,你必须说不知道。同理,如果一个秘密所有人都说不知道,则可以推断,所有人都知道。 第十四条 必须理解开会是一种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开会不能不发言,发言不能有内容。如果你的发言有内容,最好选择不发言

――开会的目的是寻找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大部分情况下,这个方法就是开会。 第十五条 必须让婚姻状况成为秘密

隐婚人士在办公室谈情是一场喜剧,单身人士在办公室谈情是一场悲剧。最好的结果是,已婚人士获得一场办公室爱情;最坏的结果是,未婚人士获得一场办公室婚姻。最后一条,不到万不得已,永远不要打老板女秘书的主意。

第十六条 必须掌握一种以上高级语言

高级语言包括在中文中夹杂外语、在怒骂之中附送奉承、在表达保密原则同时揭露他人秘密、在黄段子中表达合同意向。语言技巧高是下乘,发言时机好是上乘。使用高级语言但时机不对,不如使用低级语言但时机正确。

第十七条 必须将理财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主管在身边的时候,要将手机当公司电话;主管不在身边的时候,要将公司电话当私人手机。向同事借钱,不借钱给同事;陌生人见面要第一个埋单,成为熟人后永远不要埋单。最后一条,捐钱永远不要超过你的上级

第十八条 必须明白参加培训班的意义

培训班不是轻松的春游,它的目的是学习你工作职责之外的知识。由于学习的知识在你工作职责之外,培训班可以当做一次轻松的春游。

第十九条 必须学会摆谱

如果你很靠谱但不摆谱,大部分人都认为你不靠谱。如果你不靠谱但经常摆谱,所有人都认为你很靠谱。

第二十条 必须懂得表面文章的建设性

能做会议幻灯片的,不能私下讨论;可写报告的,不能口头请示。如果一件事你已经完成,但没有交计划书,你等于没有做;如果一件事你没有去做,但交了计划书,你可以当它已经完成――毕竟所有学过工商管理的老板都固执地认为,看计划书是他的事,执行是下面的事。

第二十一条 必须与集体分享个人成功

所有人都是蜡烛――要点燃自己并且照亮别人,如果你只照亮自己,你的前途将一片黑暗;如果你只照亮别人,你将成为灰烬。

第二十二条 必须遵守规则

要成为遵守规则的人,请按显规则办事;要被人认为是一个遵守规则的人,请按潜规则办事。显规则和潜规则往往相反,故当二者发生冲突,按显规则说,按潜规则做,是为最高原则。

官场上的祝愿篇五
《官场的若干注意事项》

公务员生存体会:讲讲官场的若干注意事项

官场是一个大池子,里面的水很浑,很脏,很“黑”。考上公务员也许意味着你会游泳了,但是在官场的大池子里能游多远则不是靠考试成绩那几个数字能说明的。我给你们讲讲官场的不公和若干注意。

1、科室的不公

各位都知道组织部比人事局牛,税务局比工商局好,这些只是一种局之间的比较。

如果在局里的各科室之间的比较也有天壤之别。

业务科室比后勤科室强,服务于民的科室比服务于局的科室好。

对此,不少人对于第二个有很多疑惑:服务于民,可以有“外快”,而服务于局,怎么会没有外快呢?

很简单嘛——公务员可以对老百姓吃拿卡要,但是对于同事可不敢轻易的吃拿卡要,否则这个公务员甭想在单位混了(先帮忙办个事,再请吃个饭不算作吃拿卡要,算是加深感情吧)

因此对于某些考上公务员的兄弟,不要以为考上了就牛逼了,反而会深深的陷入到苦恼中。

试想:同时入局工作的两人,一个在业务科室,“外快”不断,存折的数字快速攀高,小日子过的有滋有味。另外一个在清水科室里,靠着死工资,存折的数字小步慢走,熬得半死不活。

事实上这种现象很明显,很露骨,很无奈的存在。在清水科室工作的公务员之新鲜劲日渐消失,最后愤愤不平,那时候让吃拿卡要的公务员,愤愤不平的公务员,高喊为人民服务,纯属扯谈。坦率的说,科学发展观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因此,考上公务员并不是万里长征的结束,而是万里长征前的热身,连迈步都不算。

2、千万不要一开始就“稀里糊涂”的得罪科室领导

如果贵兄被“稀里糊涂”的分配到科室里,那么你最好祝愿你的科室领导对你好,如果刚开始进入科室就给领导留下了不良印象,那么以后的小日子可就难过了。因为科室领导没有时间去考验你。请记住:公务员没有实习期(只是配合法律的宣传而已),除非你自己愿意辞职或者找“事”,否则你永远不会被开除公职。因此接受组织的考验,就是要立即顶起大梁。

科室领导是不会给你实习的机会。尤其得罪了某些度量小气的科室领导,则贵兄考上公务员相当于直接进入地狱。

有人问:我送礼请客如何?我想这是一个方面,事实上送礼并不能给你一个太好的印象。因为科室领导需要的是下属给他干活,然后科室领导可以放心的出去耍。靠送礼不是万能的,还是留在晋升官衔的时候送给大领导吧。

备注:业务科室的领导相对来说度量稍微大点,而非业务科室的领导一般度量小。原因很简单——财大气粗。业务科室那么能挣钱,小屁事就很不在乎啦。而非业务科室不一样。唉,怎么说呢,用一句话解释吧——这是一个神奇的地方,

3、不要轻易的告领导。

说到这个话题前,我先说件事。某仁兄工作的时候向领导请示,领导同意了。事后过了几天,领导找到这仁兄问:为什么这样做。这仁兄回答,当时请示过你,并严格执行。你们猜猜领导的精辟回答:你什么时候向我请示过?仁兄直接无语。

很多网上的哥们会想当然的说,找大领导去告状。那么我可以很“遗憾”的告诉贵哥们。找大领导汇报小领导的“问题”——找死——除非,小领导干了出格的事或者你下决心不想以后再晋升官衔了。大领导首先会找小领导谈话,然后„„。然后一切照旧,小领导还是小领导,你还是你。唯一的结果就是,小领导会给你小鞋穿,而且小鞋不断。

官场就是战场,唯一不同的是:战场上你碰到小气的指挥官想“黑”你的时候,至少趁乱还可以拿枪打死他(是否违法暂不议)。而官场上,碰到小气的领导给你小鞋穿,你只能自认倒霉。

备注:碰到龌龊的领导,认倒霉吧——既然龌龊,那么就告不倒——因为龌龊,所以龌龊。

不要拿辞职来要挟领导——一个小卒子敢要挟老帅?活腻了!

而且领导本身就愁着书记大人、市长大人的七大姑、八大姨怎么安排呢。即使没有以上的烦恼,那么在搞一次面试,又有money进账,领导巴不得你走呢。

请记住:中国的领导害怕的不是科员罢工、而是上级领导批评。

4、公务员为什么“碌碌无为”、中庸呢?

很多公务员碌碌无为,中庸,会推卸责任,而且相当“无耻”,更会睁眼说瞎话。其实这不是公务员的本性,而是官场生态逼着公务员不得不这样做。

举例来说:云南的躲猫猫事件,瓮安县的公安局副局长睁眼说瞎话,并不能拿他的人性来批判。

如果这个副局长的本性就是坏的,姑且不论他怎么爬上副局长的这个位置,就拿这件事来说,他能不知道事后一旦查出他虚假言论导致的后果?因此,给他个豹子胆,他也不会说不利于自己的言论。但是事实上他说出来了。那么我可以很大胆的推断:第一、他渎职,第二、官场需要他做出牺牲(当然也有可能堵住媒体的嘴,而万事大吉)。第一是无可质疑的。第二则是很多公务员要小心了。官场就是这样。古语说的好:丢车保帅。何况绝大多数公务员连车都不是,只是一个小卒子,将你牺牲何妨?

备注:如果“躲猫猫”事情没有被媒体揭露、那么将来晋升官衔的也不会是这个副局长。为什么不是他,那是因为本来就该他牺牲,但是他没有牺牲,相当于老天爷保佑了他一次,所以官场就不能再保佑他晋升官衔了。

因此当公务员不要以为能干、巧干就可以,而是你必须时刻要做出牺牲。公务员怎样才能避免走到被牺牲的地步呢,那就是中庸——做事不过头,说话不带刺,“分赃”拿小头,违法事少做。

前两个好理解,后两个是不是有点自相矛盾?其实不然:“分赃”拿小头——贵兄能以主导者的身份有“红利”可分配的时候,千万不要拿大头,因为红利的多少,官场有一套比纯科学还科学的“红利”计算标准。不要以为“吃拿卡要”了10000,对同事宣称是1000,那样的话,没有人愿意和你进行下一次的合作,弄不好,反

而会被人“黑”到纪委“躲猫猫”。违法事少做——既然不想被牺牲,那么只好洁身自好了。事实上,在官场上,洁身自好不是彪子、就是疯子、更多的甚至是排挤。所以不得不做。既然不得不做,那就只好少做吧。

公务员碌碌无为确实是一个病态,但是也不是公务员一门心思的想碌碌无为。因为赏罚不平,待遇不公,标准不同,何况还需要牺牲。哪一个公务员想当带头大哥呀?

5、公务员只是身份,不是级别。

当了公务员,进入到单位,不要以为自己就了不起了。单位里的哪一个前辈都不是省油的灯。即使你家人有关系、有钱。单位的前辈们照样不理会。因此当你碰到一个在单位打扫了10年的清洁工不要装逼。你比他“强”,那是因为你是公务员,但是你真要下决心和他比谁更强——要当心啊——清洁工的随便几句话就会让你这半辈子(30年工龄)在领导眼里都是烂人一个。

6、公务员不都是烂人。

按照北欧瑞典的公务员标准,中国没有一个公务员符合——不服的自己找瑞典公务员标准看看。但是中国有中国的国情,因此无大错就是一个比较合格的公务员了。按照我的理解就是:

考上公务员的哥们,我不指望你们为人民服务,只要你们不为难人民,就非常对得起“公务员”这三个字——拜托了!

7、考上公务员不要太多的想着晋升官衔。

官衔很重要,但是不意味你考上公务员就有官命。进入单位看看,很多即将退休的同事还是科员级别。因此考上公务员意味着你的衣食无忧——住房保障,政府不可能给你的。因此考上公务员,你想着的是如何搞外快(尽量不要吃拿卡要,折腾老百姓),增加存款,这才是正路。

晋升官衔固然收入(白+黑+灰)更高,但是僧多粥少,还是步步为营,扎实推进吧!

附记:公务员面试算个球?

我不是刻意鄙视公务员,而是告诉考上公务员的哥们。你们的公务员面试决定了你的饭碗是什么颜色的——金饭碗还是泥饭碗。但是官场上晋升官衔的面试决定了你的碗是大还是小,碗里是海参鲍鱼鱼翅,还是白菜萝卜青椒。这比饭碗是金的还是泥的,还残忍——每一个公务员的起点、能力都一样呀——更憋屈,更恼火,更他妈的草娘!

如果哥们觉得自己的未来是黑暗的,那么公务员面试的时候放轻松点,让达摩显显灵,整个乾坤大挪移出来帮忙。

我也知道这只是牢骚。我也改变不了现状。我写这篇文章就是想告诉即将参加工作的公务员,我希望你们走的更远、更好些。坦白的说,我不是公务员,但是在政府里混的也不能算最差——嘿嘿,但是你们比我更有前途,要好好珍惜。

其实还有很多话要说,但是一旦帖子被和谐了,也就相当于屁话没说,所以还是少说为好!

官场上的祝愿篇六
《官场酒桌上的段子》

官场酒桌上的段子

(按语):近日忙里偷闲,读了几本关于官场的小说,其中有一个特点,就是每一本书里写到官者在酒桌上喝酒时,必须要有几个段子,一般都是带色的。我又研究了书的作者,大部分都在官场里混过,对官场规则应该说是了如指掌,所以书里的故事也应是来源于生活,绝对不会是空穴来风。现摘录几段,以飨读者。

1、领导四怕:赃款被盗,伟哥无效,靠山年龄到,街上警笛乱叫。群众四怕:股票被套,老婆跑掉,米抛光菜打药,做好事成被告。小官四怕:一怕领导来打牌,钱往外掏回不来;二怕情人怀了孕,上班老婆来拼命;三怕陪酒不能喝,领导面前难推脱;四怕靠山垮了台,一切白搭得重来。

2、刚会说话的儿子,躺在小床上,旁边大床上的父母正在亲热,儿子看见蚊帐破了洞,有一只蚊子飞进去又飞出来,飞出去又飞进来,他很兴奋。跟着蚊子说道:“进去,出来,进去,出来,进去,出来,进去,出来。”说的他爸爸火了,掀开蚊帐吼道:“臭小子。用得着你来教我?”

3、两只海龟在沙滩上做完爱,相约来年再到沙滩上重聚,第二年的这天,公海龟早早来到沙滩上,见母龟已等在那里,甚喜,急欲上前,母龟大骂道:“你他妈爽玩也不把我反过来,我都晒了一年了。”

4、三从四德:三从:领导出门要跟从,领导进屋要随从,领导指示要服从。四德:领导的酒要喝的,领导的气要受的,领导的话要记得,领导的秘密要守的。

5、四项基本原则:吃饭基本靠请,烟酒基本靠送,工资基本不动,老婆基本不用。

6、机关干部四大特点:做饭糊,炒菜糊,打麻将不糊;血压高,血脂高,职务不高;大会不发言,小会不发言,前列腺发炎;政绩不突出,业绩不突出,腰间盘突出。

7、机关干部请小姐:进包房时威猛称王,出包房后走路扶墙。

8、医院领导的名言:一个人停止学习他就老了,一个人停止生病他就死了。

9、警察分类:一等警察刑警队,专门勾结黑社会;二等警察交警队,站在路上乱收费;三等警察治安队,抓来小姐自己睡;四等警察特警队,威风八面没实惠;五等警察巡逻队,一年四季跑断腿。

10、机关干部的五子登科:开好车子,傍好主子,找准位子,赚足票子,挣够面子。

11、领导秘书:领导钓鱼你下乡,领导用钱你分赃,领导好色你嫖娼。

12、领导找小姐:厅级领导嫖娼,警察站岗;处级领导嫖娼,大大方方;科级领导嫖娼,慌慌张张;普通干部嫖娼,罚个精光;一般职工嫖娼,开除回乡。

13、坐台小姐:摸一摸,一千多;亲一亲,要美金。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yaoleikaoshi/249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