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街道描写

| 药学职称考试 |

【www.guakaob.com--药学职称考试】

古代的街道描写篇一
《中国古代的桥》

中国古代的桥

根据史料和考察,在原始社会,我国就有了独木桥和数根圆木排拼而成的木梁桥。早在战国时期,单跨和多跨的木、石梁桥已普遍在黄河流域及其他地区建造。公元前三百多年建于陕西省蓝田县蓝峪水上的蓝桥,就是多跨木梁木柱桥的一个代表。《诗经·大雅·大明》第一次记叙周文王娶妻,在渭河上造了座专供帝王使用的浮桥。长江、黄河上曾设过近二十座浮桥。第一座黄河浮桥建于公元前541年临晋关附近,是秦景公的母弟后子,怕被景公杀害,乘车逃奔晋国途中所建。第一座长江浮桥是公元35年东汉光武帝建造的,桥址在宜昌至宜都之间的江上。

吊桥首创于我国,吊索由藤索、竹索发展到铁链。在唐朝中期,就有了铁链吊桥,比西方早八百年以上。拱桥始建于东汉中期,其形式之多,造型之美,为世界少有。

灞桥、洛阳桥、安平桥、虎渡桥、绍兴八字桥、阴平桥、程阳桥等是木、石梁桥的代表。西安灞桥建于汉代,是座木梁石柱墩桥,它用四段圆形石柱卯榫相接(中间还加石柱)形成一根石柱,由六根石柱组成一座轻型桥墩,墩台上加木梁并铺设灰土石板桥面。是石柱墩的首创者。

闽中桥梁甲天下”是宋朝(特别是南宋)闽中地区大量建造石梁桥的真实写照。南宋一百五十年中,建成七十余座石梁桥,其中五公里以上的长桥就有四五座。被誉为“天下无桥长此桥”的安平桥,宋绍兴八年到二十一年(1138—1151)建造,长约2.5公里,故又名五里桥,用花岗石砌筑,为我国现存最长古桥。1240年建成的虎渡桥(又名江东桥),它最大的石梁长23.7米,宽1.7米,高1.9米,重二百余吨,即使在今天要开采、运输、架设这样的石梁,也是十分困难的。1979年5月,我国有关部门发现现存最古老的石梁桥——晋江县大桥和小桥,这两座桥均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4)。绍兴八字桥是座宋代城市石梁桥,布局十分巧妙,既保证了水陆交通,在建造中又不拆房屋,不改街道。程阳桥坐落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河上,是一座四跨石墩伸臂的木梁桥,建于1916年,全长64.4米,分四个桥孔,每孔净跨12.2米,宽3.4米,高16米。五个桥墩之上各有民族形式的宝塔型、宫殿型桥亭,桥亭檐层层而上,如翼欲飞,宏伟壮观。整座桥梁建筑不用一颗铁钉或其他铁件,均采用榫槽结合或竹木梢钉,但结构联系却十分牢固。程阳桥精湛的建桥技术充分显示我国侗族人民杰出的智慧和创造力。

四川灌县的珠浦桥是竹索桥的代表,它位于著名的都江堰口,横跨岷江的内外两桥,长340米,8孔,最大一孔跨径为61米,它的24根粗5寸的竹索由细竹篾编织而成,桥的两端和中间石室中,安放绞竹索和木绞车等设备,桥始建于宋代以前,历代时毁时修。泸定县的大渡河铁索桥建成于1706年4月,净跨100米,净宽2.8米,桥面距枯水位14.5米。用了13根铁链9根底索承重,两边各放二根作为扶手缆。每根铁链平均由890个扁环扣联而成,重约一吨半。1935年红军长征中,飞夺泸定桥,创造了震惊世界的奇迹。它在国际桥梁展览活动中多次展出。据调查,跨径不小于泸定桥的铁链桥或铁眼杆桥,在四川、云南山区不止一座。由于它结构简单、用料节约,当地人民又有世代相传的建造经验,因此解放后这种桥型不仅没有淘汰,还有所发展。

赵州桥、宝带桥、卢沟桥、枫桥以及北京颐和园的玉带桥、十七孔桥等都是拱桥的杰出的代表。河北赵县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第一座采用弓形拱的敞肩拱桥,欧洲在赵州桥建成七百余年后才采用弓形拱。

解放后,桥梁建筑事业取得巨大的成就,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胜利建成,标志着我国桥梁建设事业达到了先进的水平。

世界各地名桥

英国泰晤士河伦敦桥、意大利威尼斯里阿尔托桥、美国纽约布鲁克林大桥、英国伦敦塔桥、加拿大魁北克桥、澳大利亚悉尼海港大桥、美国旧金山金门大桥、土耳其博斯普鲁斯海峡大桥、英国恒比尔大吊桥、西班牙卢纳巴里奥斯桥。

关于桥的知识

1 梁桥:梁式又称梁柱式,是在水中立桥柱或桥墩,上搭横梁,连而成桥,有单跨多跨之分。

浮桥:用舟或者其他浮体作中间桥脚的桥梁。

吊桥:古时设置在城壕上的桥,现在为悬索桥和斜拉桥的统称。

拱桥:用拱作为桥身主要承重结构的桥。

立交桥:线路(如公路、铁路等)交叉时,为保证交通互不干扰而建造的桥梁。在既有线路之上跨越者又称跨线桥,在地下穿过者又称地道桥。

2 我国古代桥梁的艺术风格,首先表现在造型上,如曲线的柔和多变;其次,我国古桥十分重视与环境的协调,由于桥的存在,又增加了环境的美;第三,我国古代桥梁的艺术风格还体现在附属建筑和石作雕刻上,许多古桥上都有桥屋、亭、阁、栏杆以及牌坊等。 桥话

1桥与山山水水本来就是美丽的,桥在这样的天然图画中,真是相得益彰。杜甫诗“市桥官柳细,江路野梅香”,白居易诗“晴虹桥影出,秋雁橹声来”等,就描写了山光水色与桥共同构成的美景。

2桥与园林里有山有水必有桥,亭台楼阁,小桥流水,互相映衬,缺一不可。欧阳修的“波光柳色碧绿,曲渚斜桥画舸通”这两句诗,就是对此的写照。

3桥与文艺桥在水上山间,凌空越阻,千姿百态,普度众生,历来是文学和艺术中的绝好题材。著名的如苏州的枫桥,在诗歌中,除张继的《枫桥夜泊》诗外,还有杜牧的“长洲茂苑草萧萧,暮烟秋雨过枫桥”等。绘画中,张择端《清明上河图》里的“虹桥”,结构非常巧妙。戏剧里,光京剧里演出“桥戏”的就不少。最著名的是《长坂坡》,还有《断桥》《草桥惊梦》等。神话传说里“鹊桥”的故事源远流长,张果老倒骑驴过桥的故事也是妇孺皆知。

4桥的历史故事建于1937年的钱塘江大桥是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大桥,这一点你也许知道;不过你可知道,这座大桥1937年9月26日通车,12月23日就被我方自行炸毁,为的是不让它为侵华日军服务!

古今中外形形色色的桥

1中国古代桥梁之最

现存最古老的敞肩拱石桥是河北赵县赵州桥。隋朝开皇十五年至大业元年(595~605年)建。 现存最早的也是桥洞最多的联拱石桥是江苏苏州宝带桥。唐元和十一年(816年)始建。 苏州宝带桥

现存最早的十字桥是山西晋祠鱼沼飞梁,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建。

最早的开关活动式大石桥是广州潮州广济桥。明宣德十年(1435年)建。

仅有的五亭桥位于江苏扬州瘦西湖。

扬州五亭桥

2立交桥给城市增添了现代化气息。北京市兴建最早的道路立交桥是位于昌平路上的白浮桥、蓝靛厂路上的八里庄桥和车道沟桥三座跨路、跨河立交,均建成于1966年。1974年在城区建成第一座苜蓿叶形互通式立交复兴门桥。

四元桥位于首都机场高速公路、京顺路与四环路交叉处,是四层全互通式大型立交桥,共有大小桥梁26座,总长度26公里,是全国最大的城市立交桥。玉蜓桥位于南二环路与东浦路交叉处,是三层互通式蜻蜓型立交桥。

北京玉蜒桥

3建造海底隧道耗资巨大,施工期长,因而人们更多地选择了跨海大桥。目前,世界上较大的跨海大桥已达三十多座。位于波斯湾上的巴林—沙特阿拉伯跨海大桥全长25公里,是当今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厦门跨海公路大桥

意大利墨西拿大桥把状似皮靴的本土与状似足球的西西里岛连为一体。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市博斯普鲁斯海峡大桥,跨度虽然只有1560米,但它却是一座架在欧、亚两大洲上的洲际桥梁。

古代的街道描写篇二
《教学用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课件 人民版必修2》

古代的街道描写篇三
《中国古代城市演变》

古代的街道描写篇四
《1-第一篇 古代的城市(1-3)》

古代的街道描写篇五
《古代地理方位表示法》

古代地理方位表示法

用阴阳表示地理方位 阴阳原指日光向背,向日为阳,背 日为阴。《说文》解释“阴”字说:“阴,暗也;水之南,山 之北也。”李吉甫《元和郡县志》进一步明确指出:“山南曰 阳,山北曰阴;水北曰阳,水南曰阴。”我国的阴阳地名比比 皆是,如衡阳市即因位于衡山之南而得名。用五行表示地理 方位 五行通常被认为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到 汉代,五行时与地理方位组成了配合关系。董仲舒《春秋繁 露》五行之义篇曰:“木居左,金居右,火居前,水居后,土 居中央……是故木居东方而主春气,火居南方而主夏气,金 属西方而主秋气,水居北方而主冬气。”用四季表示地理方位 在古代春夏秋冬四季也被纳入五行体系,故与东西南北地 理方位一一对应,可互为替代,上引董仲舒《春秋繁露》的 一段话即反映了这一点。如古诗文中常把西风称作秋风或金 风。用五色表示地理方位 古人以五色配五行,又与东西南 北中五方对应。如《论衡·验符》说:“黄色为土色,位在中 央。”中山公园内“五色土”土坛,坛上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 分填着青、红、白、黑、黄五色的泥土。用四兽表示地理方 位 在古代神话中,苍龙(青龙)、朱雀、白虎、玄武合称为 “四神兽”。古人又把二十八宿分为四组,每组七宿,叫做东 方苍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因此,四神兽又 被称为“四方四神”,用来表示地理方位。班固《白虎通义》 云:“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我国古代的宫城 四方城门和街道桥梁、湖泊等地名常用四神兽来命名。如长 安、金陵的玄武门都在宫城之北。用左右表示地理方位 古 人习惯以东为左,以西为右。东西与左右常可互相替代。魏 禧《日录杂说》云:“江东称江左,江西称江右,自江北论之, 江东在左,江西在右耳。”用八卦表示地理方位 八卦是《周 易》中的八种图形符号。八卦排列次序一般是:乾、坤、震、 巽、坎、离、艮、兑,八卦与地理方位的配合关系是:震代 表东方,离代表南方,兑代表西方,坎代表北方,此为“四 正”;巽代表东南方,坤代表西南方,乾代表西北方,艮代表 东北方,此为“四隅”。用数字表示地理方位 数字与五行相 配合亦可表示地理方位。如扬雄《太玄》曰:“一、六为水,

二、七为火,三、八为木,四、九为金,五、十为土。一与 六共宗(居北方),二与七为朋(居南方),三与八成友(居 东方),四与九同道(居西方),五与十共守(居中央)。”用 天干地支表示地理方位 古人还把天干和五行结合起来表示 地理方位,流传的口诀是:东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 庚辛金,北方壬癸水,中央戊己土。用地支表示地理方位众 所周知,连接地球南北两极的假想线(经线)叫“子午线”。 追本溯源,这与古人用地支表示地理方位有关。史载:王莽

时曾开辟一条从关中到汉中的南北通道,叫作“子午道”。颜 师古解释说:“子,北方也;午,南方也。言通南北道相当, 故谓之子午耳。”另外卯表示东方,因卯时是日出东方时;酉 表示西方,因酉时是日落西方之时。

古代的街道描写篇六
《中国古代小说》

中国古代小说

一、中国古代小说起源

“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夫揭竿累,趣灌渎,守鲵鲋,其于得大鱼难矣;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县”乃古“悬”字,高也;“令”,美也,“干”,追求。是说举着细小的钓竿钓绳,奔走于灌溉用的沟渠之间,只能钓到泥鳅之类的小鱼,而想获得大鱼可就难了。靠修饰琐屑的言论以求高名美誉,那和玄妙的大道相比,可就差得远了。春秋战国时,学派林立,百家争鸣,许多学人策士为说服王侯接受其思想学说,往往设譬取喻,征引史事,巧借神话,多用寓言,以便修饰言说以增强文章效果。庄子认为此皆微不足道,故谓之“小说”,即“琐屑之言,非道术所在”“浅识小道”,也就是琐屑浅薄的言论与小道理之意,正是小说之为小说的本来含义。

首先是神话传说,。尽管古代文献对神话传说的记载十分简略,我们仍然可以从中看到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这两种重要的小说因素。小说传原先在口头流传,有的被采入正史,遂逐渐凝固;有的继续在口流传并不断丰富发展,分化出一些新的神和英雄,增添了新的故事情节。这些继续活在人们口头上的传说一旦记录下来,就成为具有浓厚小说意味的逸史。从神话传说到小说的这根链条中,逸史是最关键的一环,甚至不妨说逸史是中国小说直接的源头,逸史中最接近小说或竟可视为早期小说的,莫过于《穆天子传》和《燕丹子》。其次是寓言故事。如《孟子》、《庄子》、《韩非子》、《战国策》等书中都有不少人物性格鲜明的寓言故事,它们已经带有小说的意味。第三是史传。如《左传》、《战国策》、《史记》、《三国志》,描写人物性格,叙述故事情节,或为小说提供了素材,或为小说积累了叙事的经验。

二、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内容及文学艺术特点

魏晋南北朝小说分为志人志怪两种。志怪方面,又可分为文人之作和宣扬佛教教义的作品两种。志人小说则以记文人及贵族的生活为主,笑话也可以属于这一类。这些小说在小说史上有如下的特点:一是真实和虚构的问题,小说是虚构的故事,但这个时期的小说作者即使是写鬼故事,也自以为是写真事;志人小说更是以真实作为评定小说优劣的标准。二是写作态度问题,现代小说的作者,会为了某个目的去编写小说,也就是有一定的写作动机;但这个时期的作者写这些作品则是“被动的”记录,也就是“非有意为小说”。三是志人小说的出现,显示了小说向写人事发展的趋势。四是小说和历史的关系仍然十分密切。至于文学手法方面,这时期小说在叙事上只是“粗陈梗概”,只有故事大纲,基本上没有较高级的小说技巧出现。《世说新语》长于叙事,善用比喻,文字生动,成就较高。

三、 唐传奇

唐代是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一个时代,各种体裁,像诗歌、散文,都达到它们发展的高峰,而小说发展到唐代,无论在形式观念上,在写作技巧上,都与前代作品有本质的改变。不少学者,如鲁迅、郑振铎、徐君慧等都认为中国小说起源于唐代传奇。徐君慧在《中国小说史》

第一章第二节说:“诗歌到了唐代,已达到很高的成就,而小说到唐代,‘唐人始有意为小说',小说才正式开始。”

(一)、 唐传奇兴盛的原因 这个问题可以从唐代的社会背景和文学的发展来考虑。

第一,是唐代社会提供的条件。

因为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政治经济的成功,促成了文学的发展,这种情形各位是可以理解的。但这一点同时也适用于其它文体,所以就讨论唐传奇来说,单作这样的分析还不够。要注意的是,小说写人的社会生活为主,如果社会停留在“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那种简单朴素的农村生活,没有复杂的人际关系,则小说只能写一些口耳相传的鬼故事,不会有更大的发展。唐代社会的进步,都市的出现,使人与人的来往密切了,出现了各种悲欢离合的故事,还有人生得失的反省,政治上尔虞我诈的斗争,宗教的流行等,都可以在小说中出现。丰富的社会生活是形成唐代小说蓬勃发展的主因。

第二,是文学本身的条件。可以分几方面看。

1 、是小说体裁的发展,魏晋南北朝的志人志怪小说为唐传奇的出现提供了基础,例如一些志怪的作品成为唐传奇创作的题材;而志人小说由写鬼怪的风气转而为写人事,对文人的

创作也有很好的启示。唐传奇的发展,由初期的神怪故事,如《古镜记》,到后来的半人半鬼,如《离魂记》,到纯人事的描写,如《李娃传》可以看到这种发展的痕迹。

2 、是其它文学样式的配合问题。宋人赵彦卫《云麓漫钞》评唐人传奇说:“盖此等(指唐传奇)文备众体,可见史才、诗笔、议论。”唐传奇和多种文体有关系,这是大家同意的,如传奇写人物与史传有关系,传奇篇后的议论与史评有关系,都是事实。至于诗和传奇的配合,二者相辅而行,如《长恨歌传》之有《长恨歌》。传奇和“古文运动”的关系,有人认为古文运动的成功,对唐代小说具有十分的积极作用,这一看法有商榷的余地。类似的说法,有一段时间在文学史上很流行,经过学者的深入研究,这一看法有了修正,主要是唐以前的志人志怪小说,其实早已用古文来写:反而唐传奇本身,用对偶骈句的不少,试看《霍小玉传》和《柳毅传》等小说的文字便可以得到证明。古文运动对传奇所起的作用,没有某些学者所说的那么大。

3 、有的学者又提到讲唱伎艺的发展,给小说注入新的因素。指的是唐代兴起的“变文”和“说话”两种文艺形式对唐代传奇的影响。变文以讲唱佛经故事为主,音乐成份很重,主要是《游仙窟》这类作品。

4 、传奇和唐代士子参加科举前的“行卷”、“温卷”风气的关系。鲁迅、李悔吾对此都持肯定的态度,认为上述的风气,“对小说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总之,过去文学史家讨论唐传奇兴起的原因,过份强调古文运动、温卷制度以及民间讲唱伎艺的作用,经深入的研究后,已作出修正。传奇兴盛的原因,一为记叙文学的发展:唐传奇是在魏晋南北朝志人志怪小说的基础上,在史传文学的基础上发展成熟起来的。二为社会的发展:复杂的社会生活为传奇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这二者是唐传奇兴盛的主要原因。

二、唐传奇的艺术成就唐传奇的创作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

首先,唐传奇在小说发展史上摆脱了六朝小说粗陈梗概的写法,对生活的描写和人物的刻画走向了细致化的艺术境地,注重生活细节的描写和人物的精神心理的展现,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具有性格化的人物形象,并且开始注意小说的审美价值和娱乐功能。

其次,唐传奇是“有意为小说”,因此在创作手法上较六朝志人的偏重写实增强了虚构性,较六朝志怪的偏重记述传闻增加了再创作性,作家真正开始自觉地进行艺术想像和艺术创造,而且在艺术构思、情节结构上,都取得了新的成就。此外,唐传奇的细节描写、心理描写以及语言、词采等方面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主要采用散体古文,适当吸取了民间口语,也常插入诗词,提高了小说的表现力。唐传奇的地位和影响。唐传奇作为文学史上开始进入成熟阶段的短篇小说,难免还存在一定的缺陷。譬如史传为传奇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营养,但同时传奇也就往往采用史传的简洁笔法,而省略必要的交代和细致的描述,有时更用归纳的方法写人物,这对小说而言,其实是不合适的。又譬如《云麓漫钞》说士子欲以传奇显"史才、诗笔、议论”,确实唐传奇作品中普遍存在议论成分,有的还夹有众多诗篇,这也造成小说文体的不纯。 但尽管如此,唐传奇毕竟展开了一片崭新的艺术天地。通过虚构的故事和虚构的人物,它比以往的任何文学样式,能够更自由更方便更具体地反映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生活理想,从而影响人们的生活趣味,由此而言,它在文学史上有著非常深远的意义。传奇这种文言小说样式在宋代一度衰落,到元、明又出现了不少优秀的、较唐传奇在各方面都有所发展的创作,并被改写为白话小说。事实上,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在艺术上的成熟,与传奇体有很大关系。

四、 古代白话小说

唐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最为重要。

以小说来说,文言笔记体的小说,后来称为“传奇”的,是文言小说的最高峰。

其成就我们已作了详细的介绍。这类小说的作者和读者,从作品的文字、形式和内容看,基本上是属于文人圈子的;在市民阶层中,另有新的文艺形式兴起,那就是“说书”,也就是讲故事。“说书”是讲唱文学的一种,当时称为“说话”,形式是以说为主,辅以念诵或歌唱。说书的内容,主要是历史故事及一般百姓的悲欢离合;听众也是普通的市民。这是中国文学上一个重大的改变,不但内容是全新的,形式更是由后来的白话小说所继承。所以“说书”虽是一种伎艺,在小说史上却有重要的位置。“说书”的起源,有不同的说法,但与白话小说发展有密切关系的职业说书始于唐代,应是合理的推论。但唐代只可算是说书的初起,所以资料较

少,问题较多。宋代则是说书艺术发展的高峰,是宋代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拿它作为宋代文学的标志,是有道理的。鲁迅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第四讲(宋人之“说话”及其影响)中说:但其时(指宋代)社会上却另有一种平民底小说,代之而兴了。这类作品,不但体裁不同,文章也起了改革,用的是白话,所以是小说史上的一大变迁。

职业说书的兴起与初期的发展——唐代说书

“说书”即讲故事。大概自有人类以来,就有人向别人讲说传说故事了。但这是一种普通的叙事行为,和职业的说书性质完全不同,两者不能混为一谈。职业说书才是中国白话小说的直接源头。白话小说的格式,叙述手法和所用的术语,明显是来自说书。

宋代说书概况

“说话”这一伎艺,到了两宋已十分发达。

有关的资料,记载在宋代的一些笔记,如《东京梦华录》、《三朝北盟会编》、《都城纪胜》、《梦粱录》、《武林旧事》、《醉翁谈录》和《西湖老人繁胜录》等书中。 早期白话小说的体制、内容和技巧

《我们可以藉此而看到白话小说原始的形态,其中有名的作品包括:《碾王观音》、《菩萨蛮》、《拗相公》、《错斩崔宁》。上述几类作品中,以“小说”(即短篇人情小说)类的作品的成就最高,技巧也比较成熟。综合来说,有下列几个特点:第一,叙述语言是当时的口语,也就是白话,这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大的改变。从此白话文学开创出一片新天地,新鲜活泼、简洁明快的口语,给文学创作带来生机,小说戏剧逐渐成了文学的大宗。第三,话本小说写作的态度基本上是写实的。作者在题材上的选取是一般市民的日常生活,反映的是市民的现实生活和他们的喜怒哀乐,故事可能是虚构的,但细节部分,如起居饮食,以至街道巷陌,都是真实不过的。第四,小说因为是宣讲的,听众不能在中间提出疑问,而听众都是一般平民,知识水平不高,所以这些作品的情节和人物都不太复杂。一般故事采用直线的发展,说书人用全知的角度,向听众一五一十的说故事。适当的时候还出来预示情节或对事件评论一番,以显示他的权威,以求取信於听众。

五、清代小说

是古代小说的高峰期,这一判断应当不会有多大争议,《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都产生在这个时期,它们的思想艺术成就都达到了古代小说的巅峰。

这三部作品距离今天都有二三百年了,其间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及其观念意识都经历了最剧烈和最深刻的变革,但它们的艺术魅力并未因时代变迁而稍有减褪,可以说它们的经典桂冠是历史赋予的,作为中国小说高峰的标志,当之无愧。

16世纪中叶至20世纪,是中国小说史上继明代之后又一个小说创作和传播的高峰时代。明代许多伟大优秀的小说在这时都得到了重印以及更广泛流传的机会。清代文人作家也创作了数量众多的伟大和优秀的小说,

曹雪芹的《红楼梦》、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和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它们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白话小说和文言小说艺术的最高成就。

从文学发展的历史看,清代文学也是和这三部作品的名字密不可分的。

总体成就清代小说反映了更广阔的生活面,上至封建统治集团人物,下及社会底层的劳动群众,纷纷在作品中登场。故事情节常常在日常生活的场景中展开,描写的风格因之已由昔日的粗线条逐渐向细线条演变。如《红楼梦》,可以说是中国封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它的笔触几乎批判了整个封建社会上层建筑和整个的封建统治阶级,形象地、有预见地反映了封建社会必然没落和崩溃的趋势。《儒林外史》和《聊斋志异》,则独特地选择了知识分子这个社会阶层的视角,通过对他们的生活遭遇和精神境界的描绘,入木三分地揭露了科举制度的弊端和罪恶。有的作品以农民起义为题材,反映和歌颂了受压迫、受剥削的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而《官场现形记》等,通过对封建官吏形象的刻画,淋漓尽致地抨击了官场的窳败和黑暗。有的作品则表现了进步的民主思想,例如对男女平等或妇女解放的理想的憧憬和追求,在当时来说,都是弥足珍贵的。

艺术贡献清代的小说样式丰富多彩,有着长足的发展。文言短篇小说中,有的作品融合了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和唐代传奇小说的风格和手法,有的作品使故事和议论结合一起,形成

"笔记+小说的格局。文言长篇小说的产生,更是小说园地里的一个新品种。白话短篇小说继承了宋元话本的传统,深受"三言二拍"的影响,出现了更多的专题集。白话长篇小说领域中,原有的一些样式继续流行,还出现了新的趋势。《斩鬼传》、《儒林外史》等作品的流传,意味着讽刺小说的成立,尤其是《儒林外史》的问世,如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所说,"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惜乎此后的讽刺小说走入下坡路,逐步为"谴责小说"、黑幕小说所更替。《红楼梦》一方面打破了以往的才子佳人小说千人一面、千部共出一套的杠框架;另一方面在描写家庭、爱情生活时,笔端充满了诗意的光辉,洗涤了晚明小说作品中给这种文学样式所带来的种种污秽,为人情小说树立了楷模。然而人情小说的末流终于不免嬗化为狭邪小说。各体小说中或多少地糅进了神怪小说的因素。此外,历史演义小说和英雄传奇小说交融,公案小说和侠义小说合流,也同样构成了清代小说的特色。这种种的演进、蜕变,既有自身的原因,又受到了时代、社会环境的影响,无不体现着文学发展过程中的规律性。

这一时期,有几位多产的小说作家在文坛上占着重要的地位,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天花藏主人、烟水散人都创作或改编了不少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李渔有《连城璧》、《十二楼》、《肉蒲团》等作品;此外,他还是一位著名的戏曲作家、理论家。石成金的《雨花香》、《通天乐》,包含五十二篇短篇小说,在白话小说发展史上,他是第一个在作品中题署自己的真实姓名的作者。

第二个阶段,雍正、乾隆时期的小说,依旧维持着繁荣的局面。《聊斋志异》首次刊行于乾隆年间。从这个时期开始,可以在小说界感受到它的影响力。首先,它的某些篇章改编或再创作,文言小说变成了白话小说。较早的作品有《醒梦骈言》。其次,在它的直接影响下,一系列的文言短篇小说陆续出现,比较著名的有《子不语》(一名《新齐谐》、《阅微草堂笔记》、《谐铎》、《夜谭随录》、《萤窗异草》等,多少都有模拟的色彩,未能完全摆脱前的窠臼,成就也未能超越于《聊斋志异》。其中,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高质黜华",有意区别于《聊斋志异》的"细致曲折,摹绘如生",却偏离了文学创作的规律。

第三个阶段,嘉庆、道光、咸丰、同治时期的小说,进入了创作的衰微时期。主要表现为:没有创作出伟大的撼动人心的杰作,读到的多是思想和艺术上都很肤浅、平庸的作品;体裁不够多样化;题材大体上局限在前人的范围内,新意极少;作品的内容较少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现实。在小说刊印和流传上,往往形式比较粗糙,甚至不堪卒读,这自然也是小说创作不景气的间接反映。

在这个时期中,最重要的作品要算《镜花缘》。它有卖弄学识的一面,类似于前一时期的《野叟曝言》。但它的成就大大地超过了《野叟曝言》。它表现了乌托邦式的理想,特别是表现了尊重妇女地位的民主思想。它发展了讽刺的艺术表现手法,通过对幻想中的海外世界的描绘,来暴露和讽刺现实生活中的事物。

一百二十回的《红楼梦》首次刊印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几年以后就开始出现了形形色色的读书和仿作。续书和仿作的出现只能证明《红楼梦》的重大影响的存在,就原书的思想和艺术而言,它们不能望其项背。

第四个阶段,光绪、宣统时期的小说。这是中国古代小说史上的最后收尾的时期。文言小说以《夜雨秋灯录》、《淞滨漫录》、《淞滨琐话》等为代表。它们仿《聊斋志异》而作,但描写的重点已不是狐鬼,而是烟花粉黛之事了。

谴责小说的登场,给这个时期的小说增添了光彩。代表作为《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等。谴责小说进一点扩大了题材的范围,描写以官场为主,而遍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呼声首次响彻于小说作品之中。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接受了西方小说的影响,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此外,《苦社会》、《黄金世界》等写华工所受的奴役和迫害,《罂粟花》写鸦片战争,《邻女语》写庚子事变,《黄绣球》写妇女解放运动,也都是当时的优秀作品。谴责小说作品在清末出现甚多。当时报纸、杂志的出版,以及印刷技术的进步,都对小说的创作和发表起到了促进的作用。中国小说史上的最后数年因之又出现了一个小繁荣的局面。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yaoleikaoshi/252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