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字伤感短句

| 药学职称考试 |

【www.guakaob.com--药学职称考试】

五字伤感短句篇一
《好听的微信伤感个性签名大全短句》

好听的微信伤感个性签名大全短句 人心终究抵不过变迁

我曾给过你闭上眼睛捂起耳朵的信任

我只是记得你 记得你给过我的那段温柔时光 天气如初相遇般明朗 带着一点点的蓝

青春原不过是一场荒地上的喧嚣

南方有嘉木 谁与望天堂

少年 是你路过我的倾城时光

不是所有的南方都叫温暖

有你在的地方 就是天堂

记忆停步在你毕业的那个夏天

五字情书 你是我的天

一句再见,两个世界

你现在好吗天气好吗一个冬天我们都复原了对吗 怎样才能不难过 毕竟没有第二个你

我爱你 像海不曾怀疑天的蓝

晚安 我会做个有你的梦

想念只是一种仪式 真正的记忆与生俱来

我还爱着你 只不过少了非要在一起的执着

年少的我们都拥有叛逆期

我在南方的城市 温度和我一样 只是还好

有些伤痕像场大火 把心烧焦难以复活

后来的我 总是想起从前的你

我的少年 世界散场我在你身边

多少陌生需要去适应

你要留便留 我还是一如既往

你对我的那些所有好 我知道我都知道

那些关于我爱你的事情

你的名字 我的心事

我正在离夏天最远的地方

原来青春就是这样脆弱到无法挽留的东西

生命若是没有裂痕,阳光将如何照射进来

你在我心里是根针 一碰就会血流满地

多少人对你说不能没有你,后来他们在哪里

我一直在这里 谁又陪我吹风淋雨

爱就一个字,我只说一次

是谁赐我们遇见 却不一并赠我们永远

爱在有生之年 心死之前

没关系 时间会痊愈

你说要安好 那么且行且珍重

可是 时光不允许我回头忏悔

他要去奔向他的幸福 她却还在流浪

时光像水一样轻易覆盖住我们的人生

我看到了你心中全部的海洋

我从我单薄的青春里穿过

我生命里的温暖就那么多

有些爱终是散落在人海

没有太阳没有温暖没有水没有光没有他

我在你心里 有多少分量 值得你费尽思量

从前那些时光 我称它为最好的时光

因为他 从后一生都与爱情无关

他在我的生命里永垂不朽

匆匆一个错身 就错失了今生

如果无法再念你的名字 我就失去了声音

这世界有几个敢用命去对你好

总有一天 你也会离开 从我的生活中消失

你有她那么我呢

后来 我离开了那里 了无音讯

好似夏日午后一个似是而非的梦境

她还有个影子陪她过一生

你的一句我爱你 我等了好久好久

路还长 请别对我说永远

总有一天 我们会各奔东西

当路边的微笑都变成往事 你会在哪里

拥抱我好吗 心疼我好吗 爱我一次好吗

我的少年 请在未来等我

告诉我 一光年有多远 告诉我 我还该不该等待 我不过是在憧憬有你的未来

爱太深会让人疯狂的勇敢

我的爱受了风寒 等你给的温暖

时光明明很残忍却总在装好人

多少庆幸多少风景 在放了之后才清晰

她再也不要拥有那些不该有的骄傲

念你的时光比相爱更长 现在的你还好吗

遇见你是我这一世的温暖花开

海角天涯,最后没能与你一起

记得当时年纪小,你爱谈天我爱笑

因为你是我的天空,而我是你的风筝。

幸福总是这么细细碎碎的。

牵着你的手 去一座温暖的城

当情歌老了 当我不再爱你了

就当做是大雨淋湿了眼睛 我不哭我不爱

薄凉 用来形容我对他正好

十年过后 友情尚在 爱情尚远

你敢不敢以心换心 你敢不敢将心比心

爱在不知不觉中着了凉

比晴空的蓝深一些比夜晚的蓝浅一些

你存在我的心里我的梦里我的歌声里

明知道没有结果 还义无反顾

突然好想你 你会在哪里 过的快乐或委屈

回忆伴随着你在我的青春中阵亡

人人都说你活该独自凄凉其实没人懂你的情长 以心换心 这样血淋淋的方式你做的到吗

从未曾离开那方沉默压抑的天空

那些你很冒险的梦,我陪你去疯

有生之年狭路相逢 终不能幸免

我舍不得忘记 我爱得那么干净的少年

青春一首悲歌 我和你 是一场美好的悲剧

说好再拥挤都不走散

再次回到你能身边我仍然是可有可无

你爱过那么多人从来没有我

遇见你之后爱上你然后恨透你 原来爱是回不去的旅行 只要抬头望着星空 世界就会变得好大好大

从此以后,再也不会有人把她珍爱得如同钻石 会用怎么样的话来寒暄。拥抱太温柔眼泪就自由

很多时候,我们总会被迫和喜欢的人在岁月里走走停停。 你的肩膀撑开了一座夏天,我却怎么看也看不到终点 我爱的那位少年 你永远不会知道这段时间我怎么过来了 拥不拥有也会记住谁 快不快乐有天总过去

当这个世界还小的时候 你会看见我在你身边吗

上帝创造婊子是给我们练嘴皮子的 其实上帝是善良的 我们一直处在即将过去的时段 比如这一秒钟

如果我帮到你别说谢谢那只是我不小心

所有的懦弱都出自于没有爱 或爱的不彻底 这两者差不多 生活就像一场逃亡 你不能坐以待毙

我没特立独行的打算 但是也没随波逐流的念头 我是不是有病 要不然怎么可能那么喜欢你

你说你懂爱 那你说说爱的含义是什么

以自己的能力帮助一个需要的人 被感动不止是她

五字伤感短句篇二
《绝密:高考作文高分的五字要诀》

绝密:高考作文高分的五字要诀

高考作文时间短,阅卷迅速,有着许多特殊性,考生要注意特别对待,以避免不必要的失分。作文要得高分,可以从以下五个字上面下点功夫: ⒈显

由于时间关系,高考阅卷老师不能细细揣摩文章,也不能明晓考生的作文功底,考生要特别讲究一个显字。

首先,文章的主旨要明了,平时作文,有学生喜欢写些含蓄的文字,以求文学的含蓄美,也得到了老师的青睐,甚至发表了不少的文章,但是高考场上不能这样做,太含蓄了,就会使文章走进隐讳的死胡同,短时间内难以让人读懂,就很容易被阅卷老师误认为离题打入冷宫。

其次,文章的分论点最好用分段的方式明确摆出,开头、中间、结尾都要顾及体现自己中心思想的语句,最明显的方法就是把它们放在段首,好让阅卷者一目了然。例如,2003年高考福建满分作文《用旁观的眼神》全文用了七个段落,中间段落首句有这样明显的观点句:用旁观的眼神看别人,是意识的清醒。用旁观的眼神看事物,是理念的超越。还有一个段落这样集中写道:用旁观的眼神,才有了顾况毫无私心,发出的居,即易也的真诚赞赏,让初露才华的白居易消除了后顾之忧;用旁观的眼神,才有了徐悲鸿力携傅抱石,大力支持他出国深造,成就了一代名家的事业;旁观的眼神,才有了毕加索与张大千化倾心交谈,奏一曲东西方绘画相融相成的绝唱!你说,这样明朗,这样有观点的文章让人看了不舒心吗?

另外,还要注意把你认为写得最得意的语句放在段首,或者用题记的方式醒目标示,或者干脆另立段落。

⒉虚

虚就是虚构。高考作文能写实固然好,但由于我们长期处在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方式,很难发现生活中真实动人的故事。高考作文要求有创新,必然把原本平淡无奇的事情编得生动曲折。例如,2003年高考湖南满分作文《保姆与家教》就用小小说的形式,虚构了一个故事。作者从一个社会学教授的心理感受出发,把她置身于一场裙子风波中,真切地显露了她对勤劳实在的保姆信任,对热情活泼的家教猜疑,而风波的结果却出乎她的意料,从而生动地嘲讽了那些凭感情亲疏来认知事物的错误倾向。当然,虚构要符合生活的真实,《保姆与家教》中的保姆是乡下妹子,貌似朴实,家教是大三学生,喜爱漂亮,不要说教授,就是我们常人都要怀疑家教偷穿了裙子,何况,保姆做事井井有条,家教教学聊得正欢呢?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虚构不能没了生活的基础,1999年高考作文题为《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当年就有很多学生为了夺得阅卷老师的动人目光,虚构了父母双亡的故事,也丧失了做人的道德,1999年也曾被阅卷老师戏称为父母双亡年,这就失去了虚构的道德准则。

⒊全

全即文章的结合呼应,给人完整感。阅卷人的心理,对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很看重,特别是结尾的结构呼应或者主题升华的语言等等。例如,2002年高考陕西满分作文《红舞鞋》,文章有机地安排了这样两条线索:①我带着往日的荣耀,高傲地参加了征文比赛,结果失败了;②珈伦穿上美丽的红舞鞋,忘情地舞着,以至于鞋已经长到脚上了,只好请求砍去双脚。文章构思的精妙之处在于,巧妙地把这两条线索并行推进,明暗交错,故事的内涵也不言自明,形成一种错落有致而又完整的意境美。结尾处用是啊,荣誉已是往事,我又何苦被它束缚?与不实际的红舞鞋说GOODBYE吧!成功在向你招手!道出了在往事与现实面前的合理选择,扣住了话题,从而也把两条线索完整地收在了一起了。文章得满分也就理所当然。

⒋简

简即简笔勾勒。高考的一般议论文也好,一般记叙文也好,最好需要多种材料的荟萃,这样信息量大,以符合内容充实的要求,因而不欢迎一些时间、地点、人物、发生、发展、高潮、结局俱在的材料啰嗦记叙。一般记叙文,特别有点散文形式的作文,特别忌讳一人一事的简单记叙(当然构思精巧的小小说除外),以免使文章走入浅薄的深渊。例如,2002年高考上海一篇满分作文《面对大海》中有这样精彩的一段:海与大河不同。河流缓缓流淌,如老聃的清静微妙,守玄抱一;而大海变化万千,如庄周的洞达而放逸。海水的磅礴之势,海水的傲视天下,海水的宁静微澜面对这样的海,我听到的是孟德的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我看到的是太白的孤帆一片日边来;我想到的是子寿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样一段精彩的文字就来源于对材料的精心锤炼,文字洗练而内蕴丰富,何乐而不为?至于议论文材料语言的简洁更是众所周知的特点。考场上故事写得概括些,一可以增加故事的容量,从多角度阐明话题观点,二可以更加使段落层次明了,形成简洁明快的美点。

⒌亮

亮就是试卷上的亮点。亮点是多方面的,字迹端正、卷面整洁是其中第一要着。文章无错别字,没有明显的病句,没有明显的涂改痕迹,行款漂亮等等,都会让阅卷老师一翻到试卷就精神大振,产生好感,不忍心打低分。每年高考评卷场上,卷面上一字不改的作文有很多都是高分作文。作文有文采,这是使作文亮起来的又一要着。文采的讲究也是多方面的,排比句、对偶句、长短句的灵活运用都很见作者功力,阅卷老师最喜爱阅读,这往往又使作文亮出色彩而获高分。

高考作文与平时作文是不能完全等同的,但只要注意一些考场技巧,在平时训练中多多落实,还是会显示出自己应有的风采的。

五字伤感短句篇三
《5月月考答案(必修4)阶段测试》

2011—2012学年高一(下)5月月考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残羹冷炙 xǔ 归根结蒂 休戚相关

2. ⑴嬉嬉钓叟莲娃 ⑵今宵酒醒何处 ⑶一尊还酹江月 ⑷回首向来萧瑟处

⑸一蓑烟雨任平生 ⑹休说鲈鱼堪脍 ⑺封狼居胥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⑻莫道不销魂 ⑼梧桐更兼细雨

3. ⑴长短句 《水龙吟》 婉约派 苏轼 辛弃疾 ⑵《狂人日记》 《且介亭杂文》 ⑶《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4.①⑥⑧⑤ ③②④⑦(对两个的1分) 二.文言文阅读

5.DA边县B事情C瓜6.B7.C

8.①楚国人感到奇怪就观察(这种情况),原来是梁国人做的。(“怪”、判断句各1分,句子通顺1分)

②老子说:“用恩惠来回报别人的仇怨。”这就是说这类事情呀。(状语后置、宾语前置各1分,句子通顺1分) 三.诗歌鉴赏

9. D(怎么,怎样)10. A11. C(“写出了词人对家乡的思念”不妥。)12.D

13.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路途艰险,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高水长,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

14.不应把离别(相聚)视为人世间惟一悲痛(欢乐)的事。人世间的风波远比路途风波险恶得多。 起二句,上句言送别,《阳关三叠》是唐人送别歌曲,加上“唱彻”“泪未干”五字,便觉伤感无限。下句忽然宕开说到“功名”之事,把功名看成身外“馀事”,乃是不满朝廷对金屈膝求和,自己报国壮志难酬,被迫隐退,被迫消极的愤激之辞;“且加餐”,运用《古诗十九首》“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之句,也是愤激之语。“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写送别时翘首遥望之景,用笔却很浑厚。而且天边流水远送无穷的树色,和设想行人别后的行程有关;雨中阴云埋掉一半青山,和联想正人君子被奸邪小人遮蔽、压制有关。下片前三句中“离合”和“悲欢”是偏义复词,“离合”只取“离”字义,“悲欢”只取“悲”字义。作者用反问语气,更含激情。作词送人居然说离别并不是惟一可悲可恨的事,显示词的思想感情将有进一步的开拓,下文又似呼喊又似吞咽地道出他的心声,“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作者认为此去的遭遇还有比它更险恶的,是存在于人们心中、存在于人事斗争中的无形的“风波”。 四.现代文阅读

15.D情景交融是创造诗歌意境的手段与方式,诗篇立意决定的是情景交融 创造出的结果意境。

16.B都必须经过在原文中没有依据

17.D“情景交融可以创造出既优美又深切动人的意境”不是胡应麟和王夫之的观点 18.没有私仇,帮助需要帮助的弱者;拔刀相助,惩治恃强凌弱的歹人。

19.阮籍是小聪明,他本可以像嵇康一样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可它没有。嵇康是大智慧,他在生命面临危险的时候艺术地提升了生命的价值。(意思对即可)

20.都是超凡脱俗的、纯粹的生命意义的艺术提升,是生命的升华而不是结束。(意思对即可 五.名著阅读

1.《五美吟》 2.冷月葬诗魂(冷月葬花魂) 3. 不是东风压了西风,就是西风压了东风4. 晴雯所补的那件雀金裘 晴雯 5. × 宝玉担心6. × 邢夫人把东西塞在自己的袖子里 7. × 晴雯自己弄得底朝天的8. √ 9. √

【翻译】

梁国有一位叫宋就的大夫,曾经做过一个边境县的县令,这个县和楚国相邻界。梁国的边境兵营和楚国的边境兵营都种瓜,各有各的方法。梁国戍边的人勤劳努力,经常浇灌他们的瓜田,所以瓜长得很好;楚国士兵懒惰,很少去浇灌他们的瓜,所以瓜长得不好。楚国县令就因为梁国的瓜好,怒责楚国士兵没有把瓜种好。楚国士兵心里忌恨梁国士兵(瓜种得)比自己好,于是夜晚偷偷去翻动他们的瓜,所以(梁国的)瓜总是枯死的。梁国士兵发现了这件事,于是请求县尉,也想偷偷前去报复,翻动楚营的瓜田。县尉拿这件事向宋就请示,宋就说:“唉!这怎么行呢?结下了仇怨,是惹祸的根苗呀。人家使坏你也跟着使坏,怎么心胸狭小得这样厉害!要让我救给你办法,一定在每晚都派人过去,偷偷地为楚国兵营在夜里好好地浇灌他们的瓜园,不要让他们知道。”于是梁国士兵就在每天夜间偷偷地去浇灌楚兵的瓜园。楚国士兵早晨去瓜园巡视,就发现都已经浇过水了,瓜也一天比一天长得好了。楚国士兵感到奇怪,就注意查看,才知是梁国士兵干的。楚国县令听说这件事很高兴,于是详细地把这件事报告给楚王。楚王听了之后,又忧愁又惭愧,把这事当成自己的心病(忧虑)。于是告诉主管官吏说:“调查一下那些到人家瓜田里捣乱的人,他们莫非还有其他罪过吗?这是梁国人在暗中责备我们呀。”于是拿出丰厚的礼物,向宋就表示歉意,并请求与梁王结交。楚王时常称赞梁王,认为他能守信用。所以说,梁楚两国的友好关系,是从宋就开始的。古语说:“把失败的情况转向成功,把灾祸转变成幸福。”《老子》说:“用恩惠来回报别人的仇怨。”就是说的这类事情呀。别人已经做错了事,哪里值得效仿呢? 【写作指津】

这道题目给出的3则材料里都出现了“适应”这个词,材料的最后一段是提示语,再一次强调了“适应”的概念,所以这道题要围绕“适应”去写作。

第一则材料,重在强调“适应意味着在不能改变环境的情况下,去适应环境生存下来,做有意义的事情”;第二则材料,则意在突出“适应意味着在发现环境不适合自己的时候,另外开辟一片适合自己的天地”;第三则材料,则是讲“适应意味着在发现无力或无意改变环境的时候,可以换一个适意随情的环境,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安宁”。可以说,这三则材料,一为原地适应,一为突破困境,一为避让自适,代表了三种不同的人生追求取向。在具体写作时,我们可以选择一个方向来写,也可以综合考虑两个或三个方向来写。

此次作文中出现的典型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引用材料问题:要么只字不提材料,要么大段照抄材料,这是此次考试学生引述材料时常见的两个问题。不提材料的学生不理解材料作文的针对性,大段照搬材料的学生实属投机取巧。 ②点题问题:三则材料都提到“适应”一词,且最后一段也做了概括,所以审题方面基本上不存在难度,主要是怎样写的问题。有的同学虽然写的是“适应”,但用语含混,点题不及时。如“此时此刻,面前是一场相互适应的变化与交互。壶下炉火渐熄,壶中水与茶相互裹挟,水浸润了茶,茶接受了水,水以其灵魂多姿使茶得以舒展,茶以其内在丰腴使水得以香醇。有水无茶则平淡无味,有茶无水则芳香难品。此刻,水融入了茶,茶也融入了水,但水仍是水,茶仍是茶,只是他们一起被称之为‘茗’”,虽然这个文段比喻论证很出彩,但行文过于含蓄,缺少点题之笔。作文更像是伧父解渴,应直奔主题,因此,含蓄的立意可以用题记之类的方式先行揭示主旨,令人马上知晓文章的观点是什么。

③论证流于表面:这是当下学生作文中暴露出来的最严重的问题。论证观点没有层次,或者自

始至终停留在一个层面上,有时甚至还陷入混乱状态。大部分学生的思维简单,模式大体为:因为适应了,所以就成功;正因为不适应,所以就不成功。这一模式常见于各类作文中,这说明很多学生不会问“为什么”,也就是说,“怎样适应才能成功”这一步被普遍忽略了。

④结构呆板:排比格式的开头被不少同学当做经典开头屡屡使用,但用的人多了,也就成了最乏味的开头方法。另外,近三分之一的学生论证问题时,举一个事例说一段道理,两三个事例一过便转入结尾,结构呆板僵硬。

⑤事例陈旧:尽管一再强调这个问题,但学生一到写作时就像着了魔一样,用滥了的事例照旧搬用。

适应造就精彩

“这世间有太多不如意,可你的生活还是要继续„„”音乐响起,“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这句古语不由地闪过脑海。的确,当今社会,每个人都有太多的不甘,唯有学会适应,方能在这纷繁复杂的时代中逆流而上,勇往直前,活出自己的精彩。

适应是一种能力,是一种必要且必须的生存能力,大自然“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在人类社会中依然通用。十年“文革”浩劫,钢琴家顾圣婴无法承受外界的压力,带着满腔愤恨和悲戚,一缕芳魂归于天际。与此同时,作家贾平凹则笔耕不辍,勤学不止,以勇于自嘲的精神迎来了光明„„相同的环境,相反的结果,究其本原,在于他们的适应能力有所差别。培养适应能力,才会达到“任他骤雨狂风,我自岿然不动”的境界。 适应更是一种智慧,每个人都用属于自己的独特方式来适应世事的变迁。江南的女大学生抱着“养活自己,适应社会,奉献他人”的信念去景区应聘,成为“大学生船娘”——这是一种自给自足,独辟蹊径的智慧;清华高材生毅然离开上海建筑设计院的宝地,奔赴耶鲁攻读硕士学位后创立“集合设计”事务所,开创一片属于自己的事业天空——这是一种当断则断,清醒认识从而成就辉煌的智慧;歌唱家李娜于事业如日中天之际急流勇退,出家为尼,在青灯古卷、晨钟暮鼓的陪伴下恬然说道“我不是出家,而是归家”——这是一种超脱凡俗,看淡红尘只求心安的智慧„„他们有着截然不同的人生,但他们都在运用自己的方法,努力地适应这个多变的世界,而不是幻想着让这个世界去适应他们。各人有各人的方法,只要最终能够找到“适应”的金钥匙,就是值得欣赏的。

Lady Gaga有一句名言:“驾驭这个世界吧!如果你不驾驭这个世界,那么活着还有什么意义?”而想要驾驭,必然要先学会适应,适应之后再去尝试着改变,最终活出自己的精彩。所以我也想说:“适应这个世界吧!适应造就精彩。如果你不适应这个世界,那么活着还有什么精彩?” 失误升格: 随心而飞,随梦而翔

风的暴虐,在于它有明确的方向;水的湍急,在于它有不变的终点;树的成长,在于它始终渴望拥抱蓝天。同样,人的成功,决定于他心灵的归属。①

辗转在历史的巨轮之下,无数的事实似乎都指向同一样东西:寄情于田园的陶渊明,心系山水,毅然舍去了官场的仕途③,于是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静;隐居于山间的诸葛亮,志在四方,择时进军于三国霸业之中,于是创造了六出祁山的卓越功勋;③屡次落第的吴承恩,梦连西游,③毕生沉醉于小说的撰写之中,于是有了“齐天大圣”的万世英名。② 心在哪里,天堂就在哪里。陶渊明若不心动,那么还会有如此之佳作吗?③诸葛亮若不为志牵,还会有蜀国的霸业吗?吴承恩若不为梦绕,还会有《西游记》的不朽传奇吗?随心而飞,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随梦而翔,方能筑就人生的天堂。④

想一想当代的世界巨头吧。比尔•盖茨不被学位所牵,醉心于编程的开发,经过不断拼搏,终于创造了微软的盛世帝国;乔布斯曾迷茫于皮克斯公司的电影梦中,但最后还是因为割舍不下自己

儿时的“苹果之都”,回到了正处于危机之中的王国,一点点建立了ipod的流行之风。⑤

“如果你知道去哪,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这是中央台的一则广告语。每每听到这句话,我都像受到了一次心灵的洗礼。是啊,心之所向,无事不成。沿着心灵的道路前行,也许路途的风景很美,但永远不要忘记目的地的方向,不要忘记属于自己的殿堂。⑥

古之智者,往往善于引导别人找到其内心的归属,而众生有了前进的方向,也就顿悟了一生的轨迹。可见,人们内在的向往对人生的方向起着至关重要的指引作用。⑦ 庄周梦蝶,梦到的是内在的宁静;慧能参禅,参透的是仁者的心态。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乐园,拿出心灵的钥匙,打开大门,才能徜徉于那专为自己建造的无边海洋中。 因为,心在那里,梦,也就在那里。 【升格指导】

这一篇作文里面出现的问题比较典型。高三学生经过两年多的训练之后,作文水平有明显的提高,但在语言、结构、论证三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 就上文而言,升格途径有:

1.注意论点与论证之间的缓冲过渡。文章读起来是否流畅自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过渡做得好不好。“‘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每思及屈原的这两句话,我总不免感慨万千”,如果在文章的第一段、第二段之间加上这样一句话,文章读起来就会圆润很多。 2.加强对事例的深入分析,而不是单纯地下结论。

以上文第二、第三两段为例。首先,必须在事例的新颖性和结论的独特性上进行整合。先分析三人的不同之处,并思考他们的选择与现代社会有无互通之处,以凸显陈旧事例的现代意义。也就是说,分析的目的是找出材料的异,这样才不至于堆砌事例、角度雷同、内容过于平面化。其次,在明确了三则材料的不同之处后,还要进一步概括出它们的统一性,这是同中见异,异中趋同的关键,也是行文分出层次角度后重新凝结为一体的重点。辩证统一的色彩在异与同的分析概括中才能显现出来。请对比修改前后的异同:

辗转于浩瀚的史册中,无数事实似乎都在印证同一个道理。寄情于田园的陶渊明,毅然舍弃了官场的逢迎,于是“采菊东篱,悠然自得”,应该说,他是和谐理论的先驱;高卧隆中的诸葛亮,择时进军于乱世争霸的战场,于是三分天下,万世留名,应该说,他是深谙包装策略的大师;屡次落第的吴承恩,毕生沉醉于神魔鬼怪的玄幻世界,于是“西游”既出,谁与争锋?应该说,他是不走寻常路的典范。

陶渊明是“向心而适”,诸葛亮是“依志而行”,吴承恩是“求变而动”。虽然世易时移,每个人在具体道路上的选择都不一致,但那份坚守、执着却同样令人动容。往事越千年,历览先贤,哪一位不是矢志不移地打造铿锵人生呢?所以说,随心而飞者悦!随志而舞者安!随梦而飞者达! 3.比喻论证是议论文中的奇兵。大部分同学只会用事例、道理、名言作论据,行文单调呆板。想要加强议论文的生动性形象性,请多使用比喻论证。我们都学过鲁迅的《拿来主义》,文中把文化遗产比做大宅子的部分异常精彩,也是学写议论文的良好范本。上文如能在结尾处再开出一段比喻论证,当能大大增强文章的议论效果。

4.在适当的段落回应一下材料(比如在中间部分或结尾收束之前),这样做的目的在于验证事例、道理论证的有效性,并证明文章是有感而发的,而不是无中生有。

五字伤感短句篇四
《古诗文》

语文古诗文阅读鉴赏答题分类指导1.诗歌鉴赏题考纲陈述:(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第一步】准确解读文本:在了解“诗家语”多省略、多倒装特点的基础上,抓关键点:(1)上看:看诗歌题目,圈出题眼(某一词语),认真研究古诗的题目,有的题目实际上就概括了诗的主要内容,或者给你理解该诗提供了感情基调。再看作者,回忆作者所处的朝代和作品风格。注意时代对作家的影响(如南宋的爱国思想);(2)下看:看注解提示,了解诗歌的背景,寻找诗歌内容和情感的线索。(3)中看:看全诗主体,每句圈出一两个词作为句眼,特别注意诗歌中的表现情感的形容词和副词(如:孤独自寂)。后部分一般运用议论、抒情手法,是诗的主旨。【第二步】明了答案构成要点(即给分点)。小口径问题什么答什么,大口径问题一般要包括三个要点:●(1)采用的写作手法:常见写作手法(技巧)见后面所附四大类13小类。●(2)手法揭示的内容:结合诗句,分析该手法写出了意象(人,物,景)的什么特点,或抒发(突出了)什么思想感情(哲理)。●(3)所起的作用:此种写法在内容或形式上起到的作用。(内容方面的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形式方面的作用:前后照应,虚实结合,先总后分,一问一答)(注意:不同类型题目的三个要点的侧重点不一样,问什么则什么是回答的重点;且三个要点的顺序要根据具体题目的类型有机组合。)【第三步】】诗歌鉴赏简答题:根据题目类型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答题方法。◆第一种类型:分析意象类(意象即诗中描写的人、景、物)常式问:这首诗歌营造了哪些意象?变式问: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或: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注意诗歌中有固定含义的意象:⒈离别类:双鲤、尺素(远方来信),月亮(思乡或团圆),鸿雁(游子思乡怀亲或羁旅伤感),寒蝉(悲凉),柳(喻离别留念或代故乡),芳草(离愁别恨),鹧鸪鸟(叫声似“行不得也哥哥”,指旅途艰辛或离愁别绪),南浦(送别之地),芭蕉(离情别绪),燕(惜春或恋人思念或物是人非的变迁,或传书叙离情或游子漂泊),关山(思家),长亭短亭(送别),阳关曲(送别的歌声)。⒉情爱类:莲(音同“怜”表达爱情),红豆(男女爱情或友谊),红叶(传情之物)。⒊人格类:菊花(清高),梅花(不怕摧残敢为人先或保持冰清玉洁),松(傲霜斗雪坚守节

操),⒋悲情类:梧桐(象征悲凉),乌鸦(衰败荒凉),杜鹃鸟或子规(象征凄凉哀伤或思家思归),碧血(蒙冤枉而死或忠心不泯灭),猿(悲伤)。⒌其它类:昆山玉(人才),折桂(科举及第),采薇(隐居生活),南冠(囚犯),柳营(军营)。东篱(高雅,洁身自好)■第二种类型:分析意境类(意境=意象+情感)常式问:这首诗歌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变式问: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A.意境(氛围)特点术语有: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雄奇优美生机勃勃,富丽堂皇,肃杀荒寒瑰丽雄壮,虚幻飘渺凄寒萧条繁华热闹等。B.思想感情术语: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第三种类型:分析主旨型(含情感及寄寓义)诗歌就题材(内容)的不同,可分以下10类,据此可了解诗歌主旨:⑴咏史怀古诗:凭吊古迹古人来借古讽今;或感慨昔盛今衰,今不如昔;或渴望像古人一样建功立业。(写古迹古人,多用典故)⑵托物言志诗:不直接表露思想情感,而是运用比喻象征拟人手法把自己的理想和人格融入一物象中。(常有松、竹、梅等意象)⑶边塞征战诗:或抒写报国立功壮志;或征夫思家的思念;或对开边拓土穷兵黩武的统治者的讽刺和规劝。⑷羁旅思乡诗:写游子漂泊的羁旅愁苦;或所见所闻所感触发的思念故乡的乡愁。(常有月、柳、雁、书信及梦境幻觉的描写⑸送别留念诗:或表达别时留恋;或表达别后思念;或表白理想信念;或表达彼此勉励。⑹田园山水诗:借写山林田园的闲适美好,表达对世俗与现实的不满、向往宁静平和的归隐思想,或表达自己遗世独立,保持节操品性的情怀。⑺即事感怀诗:或忧国忧民;或反映离乱;或渴望建功立业;或仕途失意闺中怀人;或讴歌河山。⑻闺怨闺愁诗:或表达对戍边丈夫的思念,或写春光(青春)易逝,光阴不再的感伤,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第四种类型:表达技巧类(着眼于全篇整体或局部)常式问: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写作手法?变式问:这首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或: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写作手法(技巧)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大致包括4类:第一种:描写景物的方法⒈从直接与间接的角度看有:正面和侧面描写,虚写(想象联想)与实写;⒉运用修辞手法:比喻对比夸张比拟)(高考常考

)借代双关反问设问、反问、互文;3.运用表现手法来写:衬托对比渲染烘托引用典故(高考常考)象征、铺陈,白描。4.从景物的动静角度来写:动景静景结合,或以动写静,以静写动;(高考常考)5.从观察的层次来写:远看与近观结合,仰视平视与俯视结合;空间的上下结合,高低结合。⒍从调动感觉的角度来写:视觉(形和色),听觉(声),嗅觉(气味),味觉,触觉;或通感。第二种:描写人物的方法⒈从直接与间接的角度看,方法有:正面和侧面描写,虚写(想象联想)与实写;2.运用具体描写手段: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⒊运用修辞手法来写人:比喻对比夸张比拟借代双关反问设问、反问、反语;⒋运用表现手法来写:衬托对比渲染烘托象征、铺陈,白描。第三种:抒情方式1.直抒胸臆:直接运用抒情与议论的表达方式来抒发情感2.间接抒情:托物言志(寓理),借古讽今,用典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高考常考)第四种:结构(构篇)方式对比,前后照应,问与答,卒章显志,总分,虚实结合,(高考常考)过渡,详略,人称,设置悬念,欲扬先抑、■第五种类型:语言炼字类常式问: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变式问: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炼实词:动词,表颜色的词,拟声词,叠词,形容词和副词等修饰语(自,孤,独,冷等)。化动为静或化静为动。炼虚词:数词,连词,副词等。炼押韵(平仄):调换词序注意:一般而言,五言诗在第三字,七言诗在第五字炼字特别注意下面的另一种不同题型:常式问: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何特色?(着眼于全篇语言风格)变式问:这首诗歌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或谈谈这首诗歌的语言艺术。正确解答:一般从这些词语中选择答案(语言特点类术语):含蓄、幽默、风趣、直露、平实、典雅、粗俗、自然、清新、优美、质朴。■第六种类型:分析诗眼类(或在全篇思想内容方面,或在全篇结构形式方面)常式问:诗中哪一个词语(句子)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变式问:诗中的哪一个词语(句子)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诗中的哪一个词语(句子)在全诗中具有统摄(总结)作用?为什么?▲诗歌鉴赏选择题常见设误方法:1.语言语风类错误:或故意译错实词虚词;或对诗歌的语言风格判断错误。2.意境意象类错误:对诗歌的意象的含义判断错误;或对意境的概括错误。3.技巧手法类错误:对诗歌运用的写作技巧的类型或作用判断错误。

4.思想情感类错误:拔高情感(对诗歌中描写的情感故意妄加引申,添上某种光圈);或转移情感。5.观点内容类错误:扩大范围(把一个作家的某一具体作品风格用其整体作品风格来代替)。(设置错误的方法有:扩大,错位,拔高,硬套,兼用等。古诗鉴赏题10大解题规律对古诗词的考查,不是孤立的鉴赏评价,它要求与认读、理解、分析能力综合在一起。考查考生对作品形象的感知和对情感的审美把握。诗歌鉴赏要求考生从诗歌内容、语言、结构、写作技巧及作品风格、鉴别其所表达的主旨、思想情感及社会意义,注意这十个方面,考生会成为诗词苑囿中的好“园丁”。 一、抓诗眼、抓意象、明意境1.诗眼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如“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等等,使诗歌生动形象,境界全出。 2.意象诗作中作者所写之景、所示之物,这客观的“象”与作者借景抒情的“情”、咏物所言的“志”的完美结合。 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是约定俗成,有规律可循的,例如:“梅花”是高洁品格的象征;“月亮”代表思乡之情;“鸿雁”是传书的信使等等。有时诗人还会创造一群意象,如马致远的《秋思》就创造了11个意象,用“断肠人”这一中心意象来表达思归怀远的秋思。 3.意境意境是文艺作品中和谐、广阔的自然和生活图景,渗透着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优秀的古诗词都创造了具有广阔艺术空间的意境。诗歌意境(情景)关系往往比较多的是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意境特点有:慷慨悲壮、雄浑苍劲、恬淡自然、雄浑壮观、悲壮苍凉、孤独冷寂等等。可见,抓住这几个关键处,我们就可以穿越语言屏障,迅速触摸到诗人的心灵世界,走进诗的艺术境界,解诗答题。 二、掌握古诗词基本知识诗歌分为古体诗(又称“古风”)、今体诗(又称“格律诗”)。 古体诗: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前的除“楚辞”以外的所有诗作,也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后的除“今体诗”以外的所有诗作。“歌、行、吟”分别是古体诗的一种体裁。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居易的《琵琶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今体诗:分为律诗、绝句。律诗每首八句,有五律(五字)、七律(七字)。首联(一、二句)、颔联(三、四句)、颈联(五、六句)、尾联(七、八句),颔联、颈联必须对仗。绝句每首四句,有五绝(五字)、七绝(七字),二、四、六、八句押

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 词:是今体诗之后产生于盛唐,流行于中唐,发展于晚唐与五代,成就于宋代的一种新诗体。词又称长短句(句子字数不等、长短不一)、诗余(由诗歌发展而来)。根据词的长短,词又分单调(也叫小令,一般认为58字以内)、中调(一般分上下阙,58-96字)、长调(96字以上,三阙以上)。词有词牌,词牌严格律定了每首词的格律和音韵。 曲:即散曲,分为“小令”、“套数”。是宋金时期逐渐形成的一种新诗体。曲与词的最大不同,是曲可在词规定的字数中增加衬字,从而增加语言的生动性,更自由灵活地表达思想与情感。 三、把握不同的诗作题材就诗作题材内容的不同,古诗词可分为写景(抒情)诗、记事(咏怀)诗、咏史(怀古)诗、咏物(言志)诗、田园(山水)诗、边塞(征战)诗等等。 写景诗:学生在高中阶段大体接触过,毋须多说。 咏怀诗:叙事抒怀,通过具体的事件的叙写来抒写胸臆,抒写个人的恨别、怀远、思乡、离愁、感时等情怀的作品。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杜甫的《春望》。 咏史诗:诗人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咏叹,一般融进了诗人独到的见识,以史咏怀,以史诵人,以史治史,以史喻今。如陶渊明、刘禹锡、杜牧等都是咏史诗的作者。 咏物诗:主要特点是托物言志。这类古诗中的“物”多具有特定意义的意象。如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有飘零之意等等,不同的意象有不同的内蕴。 山水田园诗:写田园生活和山水风景,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山,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主要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 边塞诗:描写边塞生活与民族矛盾,还有一系列与边塞有关的东西形成于盛唐,最高成就为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 四、分清各种风格流派“风格”是指诗人在选择题材、塑造形象以及语言运用等方面形成的创作特色。如陶渊明的诗恬淡平和,王维的诗诗中有画,李白的诗豪放飘逸,杜甫的诗沉郁顿挫。 流派主要指诗歌的流派和词的流派。 1.诗歌流派:现实主义、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提倡客观地观察现实生活,精确细腻地描写现实,真实地表现典型环境的典型人物。源头:《诗经》;代表作家:杜甫、白居易、陆游等。 浪漫主义:善于抒发对理想的热烈追求,用热情奔放的语言、奇特的想象和夸张手法、神话故事来塑造形象。源头:《楚辞》;代表作家:屈原、李白、李贺、龚自珍等。 2.词的流派:豪放派、婉约派豪放派:气势磅礴,格调高昂,意境雄浑,感情激荡。代表人

五字伤感短句篇五
《清词名篇鉴赏》

清词名篇鉴赏

1.吴伟业《贺新郎病中有感》

万事催华发!论龚生、天年竟夭,高名难没。吾病难将医药治,耿耿胸中热血。待洒向、西风残月。剖却心肝今置地,问华佗解我肠千结。追往恨,倍凄咽。 故人慷慨多奇节。为当年、沉吟不断,草间偷活。艾灸眉头瓜喷鼻,今日须难决绝。早患苦,重来千叠。脱屣妻孥非易事,竟一钱不值何须说!人世事,几完缺?

此词传说是吴梅村临终绝笔,最早见于尤侗的《艮斋杂说》。尤侗(1618—1704)与梅村系同郡之人,又仅小吴梅村九岁,应该就是生活在同一时代的人,其说自易取信于世。然而谈迁的《北游录》的《纪闻(上)》已载述这首词,《北游录》这一部分的记录不可能迟于顺治十二年(1655),所以“绝笔”之说又难以成立。其实,是否“临终”绝笔对把握词心并无太大关系。如果说,人们接受而且确认这样一种观念:有的人虽死犹生,有的人活着却是死了!那么,“吾病难将医药治”的吴梅村是在顺治十年陷入“一身事二姓”的境地,自己宣判了自己已是“不值一钱”的“草间偷活”,也即别一种意义的“临终”。至少,在诗词创作中,吴伟业就曾不断地在写此类作品自责,更何况其时又事实是在病中,心力交瘁,情思怫郁,自愧自惭,自责深疚,显得愈益真实感人。此词词笔甚疏朗,但结构或者说构思却很绵密。上下片有两个对照。一与古之完人相对照,龚胜年七十九绝食死而称之为“天年竟夭”,意为不该死而竟死;那么观照自己这个四十六岁的不“完”之人,该死而终因当年“沉吟不断”而不死,岂不可悲?能不大悔?下片又与“慷慨多奇节”的故人相对照,深化了“高名难没”和“偷活”者间一钱不值的反差。无地自容之感不只是一种绝境,类似于患了不治之症,然而却又痛苦地活着,这种自责显然又是其坦诚的表现了。坦诚,能博得怜惜和谅解,因为坦诚也是感情真挚的表现。所以,尽管梅村自述当年不跟随先帝一起尽节是为了“妻孥”,今天仍不能自裁以抗拒征辟,也是“脱屣妻孥非易事”,这理由实际上并不堂皇;可是坦率地陈述不堂皇的行为和心性,正是不掩饰的自我谴责,自然能够得道他人的原谅。才人大抵容易聪明自误,吴梅村却在自误中聪明得清醒,他知道世人包括后世之人,最能同情弱者,他,毫不讳言自己是个软弱的、优柔寡断的、“妻孥”之情缠绵难解的人。赵翼的《瓯北诗话》说他“自恨濡忍不死,跼天蹐地之意,没身不忘,则心与迹尚皆可谅”。这种身后评判的获得,诚赖诗词之力也。

2.徐灿《永遇乐舟中感旧》

无恙桃花,依然燕子,春景多别。前度刘郎,重来江令,往事何堪说?近水残阳,龙归剑杳,多少英雄泪血!千古恨,河山如许,豪华一瞬抛撇。 白玉楼前,黄金台畔,夜夜只留明月。休笑垂杨,而今金尽,秾李还销歇。世事流云,人生飞絮,都付断猿悲咽。西山在,愁容惨黛,如共人凄切。

用“绝无脂粉气”来评价女性词人,是个很高的荣誉,徐灿也确实承受得起这份殊荣。这首词作于徐灿的丈夫陈之遴仕清,重入“春明”,位居权要之初。在京师的游船上,词人“感旧”是假,“叹今”是真。本来应由陈之遴深感内疚的感受,却由徐灿这一番沉重的赶喟来取代,的确使人感到这对夫妻在气节上的阴盛阳衰。在词中,徐灿随丈夫再次来到北京时,只觉得“桃”“燕”依旧

而“春景多别”!这个“别”字下得有如铁铸般沉重,所有挥之不去的血泪史事——其实全是在不久之前发生的,犹如铅一般沉重,压在她的心上,令她痛苦不已。她把这一切都浓缩在“往事何堪说”五字中。在国殇碧血映现下的京城山水的“愁容惨黛”前,女词人尖锐地感悟到“豪华一瞬抛撇”,桃李春风最终也只是“人生飞絮”而已。那么,作为“前度刘郎”、“重来江令”的她的丈夫陈之遴,在如此严峻的政治舞台上,能无丑陋之心,能无自羞之感?作者作为坐在京师游艇上的贵妇人,举目是山容“共人凄切”,侧耳则“断猿悲咽。古代社会的妇女会有各种各样的际遇,但不幸是共通的。徐灿的不幸,就是她已经和丈夫紧紧地捆在同一条船上,夫为妻纲,她只能违心地和丈夫一起走下去。词作深稳清峭,情辞两洽,在清初的词坛上是足以和须眉男子角逐而毫 不逊色的这首词在艺术上的特色也非常明显:

1、熔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痛于一炉,使得易代之悲和兴亡之感愈加浓烈;

2、“外似悲壮,中实悲咽。”(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语)

3、入声韵的运用,收藏短促,更增加了全词的厚重之感。堪称闺秀词中的上乘之作。

3.陈维崧《点绛唇晴髻离离》

晴髻离离,太行山势如蝌蚪。稗花盈亩,一寸霜皮厚。 赵魏燕韩,历历堪回

首?悲风吼,临洺驿口,黄叶中原走。

康熙七年(1668)夏,陈维崧结束“如皋八载”依冒襄的避祸寄食生涯,首次入京谋职,失望

南归,取道去河南商丘其四弟陈宗石入赘的侯方域家。其时候方域已逝世多年,侯方岳兄弟尚在。农历十月间,途经临洺驿投宿,夜色苍凉,他俯仰今昔,感慨万端,愤懑之情潮涌。这里原是征战攻伐不绝的古战场,不堪回首的岂止是“赵魏燕韩”?就在不到三十年前,此地就曾烽火浴血,惊心动魄。因抗清于冀中并壮烈殉身的明朝名将卢象升,正是陈维崧的从姑父辈亲长。也就是这场山立海飞的社稷大崩溃,导致他这个故明世家子弟“风打孤鸿浪打鸥”地成为如同一片黄叶,凄惶踯躅于中原腹地。秋风萧瑟,寒气凛冽,词人真正是情何以堪!上片写眼中景有特点二:一是静物见动势。山势在跃动“如蝌蚪”,线条腾越,与“晴髻”意象,恰好动静、刚柔相济。二是质感毕现,月色下荒凉的景感在“一寸霜皮厚”中予人以沉重感,而“霜皮”的寒意也即侵入人的肌肤,更觉寒气逼人。动势出警策,质感透有力度,更重要的是作者心底的激荡的情思也藉此旋起,给人以满纸风霜之感。倘若再细细体味,“蝌蚪”、“稗花”,原皆南方水乡多见的景物,今用以为词之意象,此中正有作者浓重的乡思情。飘泊羁旅中的游子,最易勾动乡思,更何况其身世际遇犹如黄叶飘转于天涯!“悲风吼”,人们不难从这吼声中听到词人的郁勃心声的。

4.陈维崧《贺新郎》

纤夫词

战舰排江口。正天边、真王拜印,蛟螭蟠钮。征发棹船郎十万,列郡风驰雨骤。

叹闾左、骚然鸡狗。里正前团催后保,尽累累、锁系空仓后。捽头去,敢摇手?

稻花恰趁霜天秀。有丁男、临歧诀绝,草间病妇。¡°此去三江牵百丈,雪浪排

樯夜吼。背耐得、土牛鞭否?¡±¡°好倚后园枫树下,向丛祠、亟倩巫浇酒。神佑我,归田亩。

战争最直接的受害者首先是贫苦百姓。康熙十二年(1673)三藩之一的吴三桂举旗造反,从云南杀出之后,很快占领贵州、四川、湖南、广西,然后向江西挺进。这年秋天,宜兴所在的常州府属各县邑乡村已是鸡飞狗跳,一片骚乱。清“八旗”兵大抵骁勇于陆战,而不谙水性,于是急需练水师,在江南抽丁以充棹舟、拉纤诸役。宜兴地处苏、皖、浙交界,境内水流纵横,水面开阔,沟通太湖和皖江水段,故成了绝好的操练基地。阳羡词人就此写过不少词作,而陈维崧的这首《贺新郎》最称扛鼎之作。词的上片起首五字已暗示战舰造就,纤夫乏人,而战事的肃杀氛围也浓重透出。接着由远到近,由上到下,由大到小,从整体大面积写到具体的一个个男丁,最后着重以特写镜头对准一对“临歧诀绝”农家夫妇。“真王”拜印,来自“天边”,是王权中枢威临全局,统摄江南的明证。“十万”之数与“列郡”空间,概括了宁、镇、常州、苏州各府各道各州以全面被动员;乃至到各团各保,则已是地毯式席卷四乡了:“累累”系锁谷仓,足见数量之大只能就地关押;地方官吏、里正与团保之头的趁火打劫、横行霸道在字里行间已能清楚看见,一个“捽头”的动作,一句“敢摇手”的描述,男丁所遭虐待已能想见。下片“稻花”句点出时令,既与上片“空仓”照应,又表明此时丁男全被抓去,田禾将何以收拾?隐伏的连锁灾难还在后头,老弱妇幼在之后将何以生存?陈维崧在下片运用对话杂独白的语式,写一对农家夫妇的凄苦诀别,完全是创变手法。“此去”三句,病妇忧丈夫难以经受苦役鞭打和风急浪高的危险,一腔惊恐,生离即死别的哀恸尽在这二十字中;“好倚”以下是丁男的嘱咐,被灾难惊悸得几乎麻木情状,唯求神灵保佑的心态,立见纸上。最后六个字似是对其病妇所说,又若心底默祷,祈求上苍。词的体式,受词牌格律严加制约,最难叙事。然而陈维崧却有情节、有细节、有场面、有氛围、有人物、有心理描述、有对话地以叙事为主,间杂以抒情与议论(如“叹闾左、骚然鸡狗”云云),在长短句倚声之体中发挥出与《三吏》、《三别》一般

5.朱彝尊《桂殿秋思往事》

思往事,渡江干,青蛾低映越山看。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

朱彝尊一生都珍视着其与妻妹冯寿常的那段恋情,编诗集时独不删《风怀》二百韵,表示宁可死后没资格入祀孔庙两庑,即所谓不吃冷猪肉,也要保留这篇东西。《静志居琴趣》中相当一部分作品与《风怀》诗一样,是那段刻骨铭心的往事的记录。《桂殿秋》忆念的是顺治六年(1649)朱竹垞随岳父从练浦迁居王店途中相恋的往事。仅只二十七字的小令中,写尽微妙之心理活动,而且从白天写到夜晚,直到通宵。词作共有两个层次,一是视觉表现,二是听觉和肤觉表现,而诸种感觉集中起来,实皆心态感知而已。“青蛾”句之妙,在于将“我”之“看” 藏掩于“青蛾”与“越山”的映合中,你说我在看她?哪里!我在看山。我在看山吗?山那会比“青蛾”更美?我何尝要看山!历来诗人们以青蛾与山黛互拟,朱氏却运以为饱餐秀色的技术处理。时时似在看山,实则时时在看她。“听秋雨”是不眠时听觉感知,“轻衾各自寒”是通过肤觉表现不眠通宵的。失眠者被必寒,时间感受由此推移而出。白天犹得“见”,夜深唯能“听”,用一颗火热的心在听。所以,当“各自寒”之时,秋雨打篷之声其实也已听不到了,各自心中都听到的只是对方的呼唤而已。况周颐的《蕙风词话》以为这首单调小令是朱彝尊写得最好的词作,是有眼力的。如此痴爱之写,却又不见字面直露,全在一“看”、一“听”、一“寒”中传出;而全部复杂难言之心绪也仅凭一“共”、一“各”这些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字眼,就表达得如此传神,诚是不凡之才气,大家之手笔。

6.朱彝尊《卖花声雨花台》

衰柳白门湾,潮打城还。小长干接大长干。歌板酒旗零落尽,剩有渔竿。 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坛。更无人处一凭栏。燕子斜阳来又去,如此江山。

南京旧称金陵,在清初已成为敏感的话题,也几乎变为文学作品中特定的意象。这里既是明太祖开国定鼎之都,又是孝陵奉安之所在,更是南明福王朱由崧弘光政权覆亡之地。再往前推,六朝兴亡,在这块土地上演出过多少历史活剧,而陈后主败亡之际,“隔江犹唱《后庭花》”的情景在朱由崧小朝廷如出一辙地再演过,荒淫无道、腐朽无能则绝对有过之而无不及,于是借六朝陵替的往事,以抒眼前家国兴亡之感,正是极妥贴的外壳。此外,秦淮歌酒场、风流窝不仅是金陵盛衰的历史见证地,而且其本身的荣枯就是政治风云的标志。更何况由明入清的文人名士们大都在这桨声灯影的水阁歌榭间有过一段难以忘怀的情史。所以,凡此一切的烟云变幻,莫不可勾起无限伤感和不尽的兴亡话题。朱彝尊这首《卖花声》也属于上述系列的咏叹,只是它鲜明地带有“浙派”宗师的艺术个性印痕,这就是“一半是空中传恨”式的不落言诠的清空摇曳风神。词题是咏雨花台,词情实与此台很少关联,词人只是借以登临,展开思维活动,唯一点染处乃“花雨空坛”句,藉其表现时空变迁。朱彝尊运笔过程是从空间上由大及小,自远及近,视线焦点落在大小长干的街巷,那是社会景观包括人文演化的集聚处。写自然景原是为衬现社会情。上片以“歌板酒旗”与“渔竿”的反差意象作为收束,就是收束在时世变易上。是怎样的变易,不明写,去意会。下片承续“剩有渔竿”而再拓开,展示一种历史命题上的吟叹。全词唯“零落尽”三字较著痕迹,其余字面上大抵无感情色彩(指政治性倾向性的色彩)。然而其所构成的境界却能让知人论世的读者们感受到此中有“故国不堪回 首月明中的情感在。此即浙西词派的清空审美情趣,和朱彝尊其人“空中传恨”式的手法在词的创作上的杰出表现。

7.王士禛《浣溪纱北郭清溪一带流》

北郭青溪一带流,红桥风物眼中秋。绿杨城郭是扬州。 西望雷塘何处是?香魂零落使人愁。澹烟芳草旧迷楼。

“绿杨城郭”成为文化古城扬州的符号标志,当功归渔洋。写山水写城郭,贵在抓住特点,揭出神魂。所谓特点和神魂,其实就是个性、独异性,不可移易性。扬州有不少佳丽风光,可以有种种描述,但“绿杨城郭”四字最能显现其清丽、平远、如梦似雾的城池人文特征,即自然的与社会的景观。古城都有一部可供后人心阅的历史,盛衰兴替,悲观哀乐,任人咀嚼。

何况前不久此地曾经受震惊九州的屠戮残酷的杀劫。王士祯眼中见的是秋之“风物”,心里想的是历史的“风流”,景色依然,风流早逝,毋论是该褒或是该贬,都一样“零落”。他的聪明是不落言诠。略点“雷塘”、“迷楼”即不失雅韵、感慨,又无碍时事。让人们各自去辨味“绿杨城郭”所渗出的淡淡的愁思即可。

8.顾贞观《金缕曲季子平安否》

寄吴汉槎宁古塔,以词代书,丙辰冬寓京师千佛寺 冰雪中作。

季子平安否?便归來、平生万事,那堪回首?行路悠悠谁慰藉?母老家贫子幼。记不起、从前杯酒。魑魅搏人应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手。冰与雪,周旋久。 泪痕莫滴牛衣透。数天涯、依然骨肉,几家能够?比似红颜多命薄,更不如今还有。只绝塞、苦寒难受。廿载包胥承一诺,盼乌头马角终相救。置此扎,君怀袖。

这是清词中素称感人肺腑的绝唱之作。如果追溯其所以成为绝唱,作一分解的话,那么,一,吴兆骞以“江左三凤凰”之一的高才,竟被诬陷为科场舞弊人,成为清廷威劫江南汉族士人的典型牺牲者,在绝塞苦寒中葬送掉一生才华,可说其事惨绝。二,顾贞观“廿载包胥承一诺”,定要“乌头马角终相救”,不惜以身事人,屈心求援。他那种义无反顾为良友生还而奔

走,诚可谓是其义高绝。三,此词“以词代书”,“浓挚交情,艰难身世,苍茫离思,愈转愈深,一字一泪”(《赌棋山庄词话》评语),则是其情绝真。事惨,义高,情真,为绝唱所不能或缺其一者。所以,顾贞观在二词之后的附语,必须作为整体一部分来读,是绝唱艺术撼动力的佐证,也是读此词时不可或缺的文字:

二词容若(按即纳兰)见之,为泣下数行,曰:¡°河梁生别之诗,山阳死友之传,得此而三。此事三千六百日中,弟当以身任之,不俟兄再嘱也。¡±余曰:¡°人寿几何?请以五载为期。¡±恳之太傅(按即明珠),亦蒙见许,而汉槎果以辛酉入关矣!附书志感,兼志痛云。

这是一段追记,“兼志痛云”,是其时吴兆骞、纳兰性德先后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二十四年(1685)病逝,上距“辛酉入关”仅三四年时间。“以词代书”是创格,后来颇盛行,但正如谢章铤所说:“后来效此体者极多,然平铺直叙,率觉嚼蜡,由无深情真气为之干,而漫云‘以词代书’也”。“深情真气”,是词心的基干,绝调千古全赖此撑柱,说得精辟。《白雨斋词话》对此二词也有段很透彻的评论:“只如家常说话,而痛快淋漓,宛转反复,两人心迹,一一如见。”“二词纯以性情结撰而成。悲之深,慰之至,丁宁告诫,无一字不从肺腑流出,可以泣鬼神矣”。值得注意的是“告诫”,告诫什么?“词赋从今须少作”也,顾贞观确是寓深意于篇末,作为好友,他们之间是能默契的。

9.纳兰性德《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

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料也觉、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钗钿约,竟抛弃。

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我自终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待结个、他生知己。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清泪尽,纸灰起。

五字伤感短句篇六
《语文规范知识》

(一)、文言文翻译的规范和要求1、 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字字落实”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要求。所谓“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字都落到实处,每个字都要在翻译中体现出来,不得漏掉一个字。即使是遇到发语词、语助词、语气词这些无法直接译出来的字词,考生也要明白哪些字词是不需要翻译出来的,要在自己的心中将它落到实处。下面以近期做过的试题为例来说明。例1: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八月月考《曾巩传》)译文:当时擅长写文章的人,很少能有超过(他)的。例2:又临渭置采木场,戎人不之争,移帐而去。(09六安一中第三次月考《张佶传》)译文:(张佶)又(在)靠近渭水(的地方)设置了采木场,戎人没有争抢这个地方,迁移帐篷离开了。“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是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保障达到“字字落实”基本要求的方法。“直译为主”,是说对于大多数句子、大多数语汇,可以采取直接翻译的方式来进行;“意译为辅”,是说对于少数难以直接翻译的句子或句中的部分语汇,就要根据意思来翻译。如:例3: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劝学》)译文: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脚走得快,却能到达千里之外的地方。这里“利足”译为“脚走得快”就是意译。例4:若以其贫老邪,耋齿甚多,屡室比空,非吾一人而已。(09全国二卷)译文:如果因为我又穷又老的话,老人很多,家家户户经常贫穷,不止是我一个人而已。这里“耋齿”译为“老人”,“比室”译为“家家户户”都是意译。客观地说,意译比直译有难度,需要根据词语的本意及上下文来揣摩,如同打游击战,要与敌巧为周旋,才能将其消灭。2、 要识别并重点译好得分点。文言文翻译跟任何题目一样,都是按得分点给分的,而且多是每1分一个得分点。考生要通过训练,识别出句中的得分点,然后重点译好这些得分点。文言文翻译中的得分点有:(1) 重要的文言实词(尤其是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2) 重要的文言虚词(《考试说明》中规定的18个虚词);(3) 文言句式(省略句、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和固定句式);(4) 文言特殊用法(通假字、互文句式、偏义复词,特别是词类活用)。例5:曹州民有被诬杀人者,诏往案之,发摘奸伏,冤人得雪。(5分)(09六安一中第三次月考《张佶传》)译文:曹州有个被诬陷杀人的百姓,(张佶)奉诏前去查办这个案子,揭发出隐藏未露的坏人,蒙冤百姓的冤情得以洗雪。得分点分析:定语

后置“民有被诬杀人者”,文言实词“诏”“按”“发摘”。例6:巩饮食冠裳之,假以骑从,夸徇四境。(八月月考《曾巩传》)译文:曾巩就招待他吃饭,送给他帽子和衣服,把车马和随从借给他,在齐州四境夸示炫耀。得分点分析:名词动用“饮食冠裳”,文言实词“假”,宾语省略“假(之)”,状语后置“以骑从”,介词省略“夸徇(于)四境”。例7:而其独宜于晓之故,人则未之察也。(3分)(九月联考李渔《闲情偶寄.柳》)译文:而它单单适宜在早晨(听赏)的缘故,人们就没有觉察它。得分点:代词“其”;省略动词“于晓(听赏)”;宾语前置“未之察”。3、 要做到文从句顺文句通顺是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凡语言表达都必须遵从。将古汉语翻译成现代汉语,必须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和表达习惯。有些学生只注意将文言词句对译过来,而不习惯考虑通顺与否,那是不行的。即使词句意思都翻译正确了,但是不通顺,也是要扣分的。考生一定要养成斟酌、推敲语句的习惯。译过以后一定要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流畅。如果不通顺,不流畅,就要对它进行修改润色。综上所述,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有三:一要字字落实,二要抓得分点,三要文从句顺。这三点必须做到。讲到文言文翻译,就不能不讲到古人所讲的“信”“达”“雅”三个字的翻译标准。吃透古人讲的这个标准,对于做好文言文翻译很有帮助。所谓“信”,就是“真实”。要求译文忠实于原文,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不随意增减意思。所谓“达”,就是“通达”。要求译文通顺明白,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所谓“雅”,就是“典雅”。侧重于译文本身的提炼,要求译文选用的词语比较考究,规范得体,简明优雅。(二)、文言文翻译的技巧和方法文言文翻译不易,也算是高考中的一个“高难度动作”。其中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考生掌握这些方法和技巧,做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容易得多;否则,就会捉襟见肘,甚至难以完成。1、 要把文言语句放到上下文中理解。要译好一个句子,同样要遵从“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要把文言语句放到上下文中来理解,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来斟酌。判定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一字多义的实词到底是哪个义项,文言句式是如何选用的,怎样准确断句,意译如何进行,这些都要依托上下文。离开了一定的语言环境,句子往往很难准确理解,也就很难能翻译好。有些考生不注重推敲上下文,两眼只盯着要求翻译的句子本身,结果是“欲速则不

达”,翻译中出现偏差甚至错误,这就是没有语境意识造成的。2、翻译最基本的方法是将单音节词转换成双音节词。古汉语与现代汉语的最大区别在于,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即一个字就是一个词;而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为主,即由两个字构成一个词。将古汉语翻译成现代汉语,在多数情况下就是把单音节词转换成双音节词。理解并掌握了这一方法,许多翻译题做起来就不难了。例8:自以不能广施,至使此人颠沛,乃于所植竹处沟上立小桥,令足通行。译文:自己认为不能够广泛施恩,以至使得这个人跌倒了,于是就在种植竹子处的水沟上建立一座小桥,让人足以能够通行。原句中的“自”“以”“广”“施”“至”“使”“此”“乃”等都是由单音节词换成了双音节词。3、 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换”“调”“留”“增”“删”五字诀。五字诀是译文语言组织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举例简述如下:(1)“换”。对那些词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说法已经不同的词,在译文中替换为现代汉语。例9:叟识其意,曰:“老夫无用也。”各怀之而出。(09安徽卷)译文:老人知道了我们的心思,说:“我不需要(它们)了。(于是我们)各自揣着书出来了。“叟”换成“老人”,“识”换成“知道”,“意”换成“心思”,“怀”换成“揣着”。(2)“调”对文言语句位置与现代汉语不同之处,主要是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倒装现象,译文依据现代汉语的语言规范,对成分位置作必要的移位调整。如例5中的定语后置,例6中的状语后置,例7中的宾语前置。(3)“留”。保留古今词义完全相同的一些词。保留特定的专名术语,如人名、地名、民族名、官号、谥号、年号、特殊称谓、特殊的学术或专业术语,现在已经消失的事物等。例10;与郡丞元宝藏深相交结,前后令长,未有不受其指麾者。(09年全国一卷)译文:与郡丞元宝藏结交很深,前前后后的县令县长,没有不受到他指挥的。(4)“增”。文言文省略现象较为突出,如省略句中的主、谓、宾成分,介词,数词后面的量词,甚至还有省略一个分句的现象,翻译时应根据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律增补必要的语言成分。如例1中的省略宾语,例2中的省略主语,例6中的介词省略,例7中的动词省略等。(5)“删”。文言语句中有些虚词的用法,现代汉语没有类似用法的词语,也没有类似的句法结构,翻译时只能删除削减。如发语词“夫”“维”,起提宾作用的助词“之”经及一些凑足音节的助词。如例9中的“也”“而”。4、增强文言功

底,培养文言语感。这是做好翻译题乃至做好所有文言文题目最根本的一点。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决非一朝一夕之功。以上所讲的方法和技巧说到底都还是“末技”;其实,根本的技巧还是来自功底,来自内力。为了增强文言功底和文言阅读的内力,考生一要做好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词类活用等方面的知识储备;二要注重平时积累。文言知识点很多,考生要养成积累的习惯,随时随地、一点一滴地积累,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三要注意复习以前学习过的课文,因为做高考题许多就是对平时学习过的课文知识和能力的迁移,甚至有些考查的知识点就直接来自学习过的课文。因此要回归课本,尤其是对于文言文阅读能力较弱的同学;四要多练习,通过练习来掌握500字左右的文言文段的阅读套路,培养文言语感,增强解题能力六.诗歌鉴赏答题须知1 、 如何区分古体诗和近体诗?如何区分律诗和绝句?如何理解押韵和韵脚?从形式上古体诗和近体诗之分。古体诗一般指作者是唐代以前的诗歌,且题目里有“行、吟、歌、引”等标志性字眼,每首诗的句数长短不限。近体诗是指隋唐时期出现的比较讲究音韵格律的诗歌,又称“格律诗”,大致可分为绝句和律诗两种,讲究偶句押韵,绝句为四句,律诗为四联八句,四联分别为首联(一二句),颔联(三四句),颈联(五六句),尾联(七八句),律诗的颔联、颈联必须对仗(对偶)。押韵:一般押诗歌偶句未尾一个字的韵母,有时 第一句最后一字也 押韵 ,一首诗一般押平声韵。韵脚:偶句未尾押韵的字(有些诗歌第一句的未尾一个字也押韵,这个也是韵脚)。如李白《静夜思》的光、霜、乡都是韵脚。2 、 词的别称是什么? 注意词的词牌、曲牌和题目,元曲有哪两种形式?词的别称:又叫长短句。 元曲有杂剧和散曲两种形式。3 、 诗歌有哪些类型?各类诗歌有哪些特点?诗歌的分类:(1)从形式上古体诗和近体诗之分。古体诗一般指作者是唐代以前的诗歌,且题目里有“行、吟、歌、引”等标志性字眼,每首诗的句数长短不限。近体诗是指隋唐时期出现的比较讲究音韵格律的诗歌,又称“格律诗”,大致可分为绝句和律诗两种,讲究偶句押韵,绝句为四句,律诗为四联八句,四联分别为首联(一二句),颔联(三四句),颈联(五六句),尾联(七八句),律诗的颔联、颈联必须对仗。(2) 从艺术手法上分,有写景抒情诗、即事感怀诗、咏物言志诗;从表现内容上分为:山水田园诗、边塞诗(战争诗)、咏史怀古诗、咏物诗、羁旅思乡诗、

闺怨诗、赠友送别诗等。掌握类别的同时,还要了解各类诗歌的特点。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 它是通过描写山水田园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远大抱负,或归隐田园,钟情山水, 或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或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新优美、恬淡宁谧 。代表人物主要有谢灵运、陶渊明、孟浩然、王维、范成大、杨万里等,李白、杜甫、欧阳修、苏轼等也有大量描写山水的佳作。边塞诗(战争诗)。大都以描写战争为主题, 建立功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山河沦丧的痛苦;久居边关的乡愁; 对家乡和亲人的怀念;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报国无门的 愤懑, 归家无望的哀痛。艺术风格方面,有的豪放旷达,有的雄奇壮美,有的豪壮悲慨,有的委婉清丽,王维、王昌龄、王翰、高适、岑参、李益咏史怀古诗 。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或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或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或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或 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风格上以 雄浑壮阔见长。咏物诗。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以托物言志的手法,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 , 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或品质;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赏析时要重点把握托什么物言什么志。旅(思乡)诗。主要写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客居他乡的游子漂泊凄苦孤寂的心境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写作上或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中秋望月、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或托物传情(月、雁、笛、柳),或因梦寄情。风格上表现为深沉凄凉。闺怨诗:题材大多以女子思念远方的丈夫,而丈夫迟迟不归为主要内容。或表现妇女对出征在外的丈夫的思念,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鼓励丈夫建功立业的情怀;或表达对出门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女子的柔情别绪,忧愁伤感;或表现宫中女子对自由被禁锢、遭人冷落的处境的怨恨,表达对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赠友送别诗。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依依不舍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情深意长的勉励,有的重在写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在艺术手法上有的直抒胸臆、有的借景抒情,格调上或豪放或含蓄,或旷达或深婉,或直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yaoleikaoshi/253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