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伤感的古代诗歌

| 药学职称考试 |

【www.guakaob.com--药学职称考试】

关于伤感的古代诗歌篇一
《表达伤感的古典诗句》

表达伤感的古典诗句.txt如果不懂就说出来,如果懂了,就笑笑别说出来。贪婪是最真实的贫穷,满足是最真实的财富。幽默就是一个人想哭的时候还有笑的兴致。标题:表达伤感的古典诗句

文章来源:

表达伤感的古典诗句是

春心莫共花争放,一寸相思一寸灰。

深知身在情常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百花绣尽皆鲜巧,唯有鸳鸯绣不成。

苍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

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陈衡恪《题春绮遗像》

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曹植《明月上高楼》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纳兰性德《摊破浣溪沙》入本人相思门,知本人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量极。-李白《三五七言》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李白《三五七言》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司马光《西江月》

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佚名《凤求凰·琴歌》

直到相思了无益,未妨难过是情狂。

更多伤感的句子请点击。

(内容来源:

关于伤感的古代诗歌篇二
《古典诗词名句欣赏-悲伤的诗句诗词》

古典诗词名句欣赏-悲伤的诗句诗词

人人要结后生缘,侬只今生结目前。 黄遵宪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辛弃疾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促庵

二月卖新丝,五月祟谷;医得眼前疮,剜去心头肉。 聂夷中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韦 庄

十分秋色天人管,半属芦花半蓼花。 黄 庚

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贾 岛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抵相拟。 张若虚

人生只似风前絮,欢也零里,悲与零星,都作连江点点萍!王国维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姜 夔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 杜 牧

人生交契无老少,论心何必先同调?杜 甫

人生何处不相逢 丁 冠

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发泥。 苏 轼

人生失意无南北。 王安石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李 白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佚 名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杜 甫

人生只合扬州老,祥智山光好墓田 张 祜

人生自古谁无死,马革裹尸虹英雄!沙天香

人生莫作妇人身,百年音乐由他人。 白居易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李 白 人生七十古来稀。 杜 甫

人生七十古来稀,我年七十为奇。 唐 寅 人生富贵何所望,恨不嫁与东家王 佚 名 人生芳秽有千载,世上荣枯无百年。 谢枋得 人生看得几清明 苏 轼

人生寄一世,奄忽苦飙尘。 佚 名

人生感故物,慷慨有徐悲。 杜 甫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普到九泉!高菊碉 人生育情泪沾臆 杜 甫

人生如梦,一尊还酥江月。 苏 轼

十年一觉扬州梦 杜 牧

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 花蕊夫人 人生悉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李 煜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苏 轼 人生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刘禹锡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陶 潜

十年别泪知多少,不道相逢泪更多。 徐 通 人生乐在相知心 王安石

人生识字忧患始 苏 轼

九州生气恃风雷 龚自珍

十年如未死,卷土定重来。 丘逢甲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苏 轼 人在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善 惠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苏 轼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贾 岛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琵琶记 九曲黄河万里沙 刘禹锡

关于伤感的古代诗歌篇三
《中国古代伤感诗全集》

中国古代伤感诗全集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空一缕馀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正候(即症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时。——徐再思《折桂令》

《虞美人》秦观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乱山深处水荥迥,借问一枝如玉为谁开?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

《雨霖铃》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凤栖梧》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望月怀远》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秋风词》李白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亲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竹枝词》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竹枝词》刘禹锡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燕子楼》张仲素

楼上残灯伴晓霜,独眠人起合欢床。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不是长。

《锦瑟》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无题》李商隐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蜡照半笼金翡翠,麝香微度绣芙蓉.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无题》李商隐

重帷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无题》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无题》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暮秋独游曲江》李商隐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离思》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题都城南庄》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赠别》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寄人》张泌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写情》李益

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赠婢》崔郊

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寄李亿员外》鱼玄机

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妆。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枕上潜垂泪,花间暗断肠。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

《江陵愁望有寄》鱼玄机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长相思.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梦江南》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长相思》林逋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

《相见欢》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乌夜啼》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谒金门》冯延巳

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捋红杏蕊。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玉楼春》欧阳修

樽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西江月司马光

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红姻翠雾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相见争如不见,有情还似无情.笙歌散后酒微醒.深院月斜人静.

《鹊桥仙》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虞美人》秦观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乱山深处水荥迥,借问一枝如玉为谁开?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

《凤栖梧》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忆帝京》柳永

薄衾小枕天气。乍觉别离滋味。展转数寒更,起了还重睡。毕竟不成眠,一夜长如岁。也拟待、却回征辔。又争奈、已成行计。万种思量,多方开解,只恁寂寞厌厌地。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

《蝶恋花》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无尺素,山长水远知何处.

《鹧鸪天》晏几道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解连环》周邦彦

怨怀无托。嗟情人断绝,信音辽邈。信妙手、能解连环,似风散雨收,雾轻云薄。燕子楼空,暗尘锁、一床弦索。想移根换叶,尽是旧时,手种红药。汀洲渐生杜若。料舟依岸曲,人在天角。漫记得、当日音书,把闲语闲言,待总烧却。水驿春回,望寄我、江南梅萼。拼今生,对花对酒,为伊泪落。

《青玉案》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渔家傲》陈袭善

鹫岭峰前阑独倚。愁眉蹙损愁肠碎。红粉佳人伤别袂。情何已。登山临水年年是。常记同来今独至。孤舟晚扬湖光里。衰草斜阳无限意。谁与寄?西湖水是相思泪。

《江城子》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江城子》苏东坡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醉花阴》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一剪梅》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虞美人》叶梦得

落花已作风前舞,又送黄花雨。晓来庭院半残红,惟有游丝千丈茑晴空。殷勤花下同携手,更尽杯中酒。美人不用敛蛾眉,我亦多情,无奈酒阑时!

《玉楼春》晏殊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情三月雨。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望夫石》王建

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山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

《九绝》为亚卿作 胡楚

君去东山踏乱云,后车何不载红裙?罗衣浥尽伤春泪,只有无言持送君。君住江边起画楼,妾居海角送潮头。潮中有妾相思泪,流到楼前更不流。妾愿为云逐画樯,君言十日看归航。恐君回首高城隔,直倚江楼过夕阳。

《蝶恋花》纳兰性德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如环,夕夕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最高楼》程垓

旧时心事,说著两眉羞。长记得、凭肩游。缃裙罗袜桃花岸,薄衫轻扇杏花楼。几番行,几番醉,几番留。也谁料、春风吹已断。又谁料、朝云飞亦散。天易老,恨难酬。蜂儿不解知人苦,燕儿不解说人愁。旧情怀,消不尽,几时休。

《江城子》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一丛花令》张先

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濛濛。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沈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千秋岁》张先

数声鶗鴂。又报芳菲歇。惜春更把残红折。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永丰柳,无人尽

关于伤感的古代诗歌篇四
《古代诗词中梧桐为何与悲伤相伴》

古代诗词中“梧桐”为何常跟悲伤相伴?

丁启阵

我国古代诗词中,以梧桐树为主要景物的作品真是不少。例如:

凤凰鸣兮,于彼高冈。

梧桐生兮,于彼朝阳。

(节选自《诗经·大雅·卷阿》)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节选自汉诗《孔雀东南飞》)

雨滴梧桐秋夜长,愁心和雨到昭阳。

泪痕不学君恩断,拭却千行更万行。

学画蛾眉独出群,当时人道便承恩。

经年不见君王面,花落黄昏空掩门。

(刘媛《长门怨》)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或作[乌夜啼]、[秋夜月]、[上西楼]等)

别来音信千里,恨此情难寄。碧纱秋月,梧桐夜雨,几回无寐!楼高目断,天遥云黯,只堪憔悴。 念兰堂红烛, 心长焰短, 向人垂泪。(晏殊[撼庭秋])

碧海无波,瑶台有路。思量便合双飞去。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绮席凝尘,香闺掩雾。红笺小字凭谁附? 高楼目尽欲黄昏, 梧桐叶上萧萧雨。(晏殊[踏莎行])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贺铸[鹧鸪天])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

这当中,不少作品的感情基调是悲伤的。尤其是梧桐、夜雨两种事物一起出现的时候,不是表现生离的感情,便是表现死别的感情,无不哀婉动人。

中国古代诗人为什么喜欢用梧桐树去表现生离死别的悲伤情感呢?多年前,我曾经半开玩笑地用这个问题考问韩国一位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大学中文系教授。这位教授坦承自己没有研究过这个问题,但是她猜测说,可能跟“梧桐”的读音有关——梧桐谐音“吾同”,意思是“跟我一样”。她的这个猜测相当有趣,但是,没有任何依据。我认为,主要有如下几个原因:

首先是,古代人们喜欢种植梧桐树。有必要说明一点:古代诗词中的梧桐树,跟今天的法国梧桐不是一种东西。前者科属为“梧桐”,拉丁文学名Firmiana platanifolia (Linn. f.) Marsili,后者科属为“悬铃木”,拉丁文学名为Platanus acerifolia;前者树皮呈青绿色,后者树皮呈灰褐色或灰白色;前者果实可炒而食之,味道香甜,后者苦涩,不堪入口。唐宋时期,南北各地人们都喜欢种植梧桐。因为梧桐树比较干净,而且枝繁叶茂,夏天可以在下边乘荫凉,因此,庭院里、水井边,常有梧桐树。有诗为证,“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梧桐杨柳拂金井,来醉扶风豪士家”(李白《扶风豪士歌》),“蟋蟀鸣洞房,梧桐落金井”(张祜《墙头花二首》)。不像今天,政府官员为了速成“政绩”,到处种植古人喜欢在墓地种植的白杨——只是因为白杨生长速度快。

其次是,古代有“梧”是雄树、“桐”是雌树的说法。因此,梧桐可用于比喻男女情爱。例如,孟郊《列女操》诗有“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的句子。汉枚乘《七发》有“龙门之桐„„其根半死半生”的说法,后代又有拿梧桐半死比喻丧偶的。例如,白居易《为薛台悼亡》诗有“半死梧桐老病身,重泉一念一伤神”的句子。

再次是,跟梧桐树的一些特点有关。梧桐树是一种阔叶植物,雨点打在叶片上,声音容易被人听见。姚合《杭州官舍即事》:“苔藓疏尘色,梧桐出雨声。”这有点像荷叶,李商隐有“留得枯荷听雨声”的诗句。梧桐树是落叶植物,秋天一来,叶片纷纷坠落,容易给人萧瑟、凄凉之感。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梧桐树干是制作琴瑟的上佳材料,雨声、琴声可以相通,如泣如诉,有助于表现伤感之情。晏殊《梧桐》:“可以为琴,春秋和声。”梧桐树是乔木,且有味道香甜的果实,因此被认为是一种品质高洁的树木,是传说中凤凰的栖止之所、食物来源(梧桐子)。《庄子》中,已经有“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秋水篇》)的说法。唐诗中,凤凰栖止于梧桐树的诗句,有很多。例如:“游鳞戏沧浪,鸣凤栖梧桐”(高适《酬秘书弟兼寄幕下诸公》),“香稻啄馀鹦

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杜甫《秋兴八首》),“杨柳黄金穗,梧桐碧玉枝”(令狐楚《远别离二首》)。

我童年时代,老家村口有一株海碗口粗细的梧桐树,夏天我经常爬到上边玩耍。果实七八成熟的时候,采摘回家,让母亲在大铁锅里炒了,脆嫩香甜,记忆里的味道格外美好。可惜,后来就很少看见梧桐树了。在北京,我只注意到大观园公园和紧挨林业大学的半导体研究所两个地方有这种树,数量不多。因此,写作此文,多少有些追忆旧梦的意思。

关于伤感的古代诗歌篇五
《古代伤感诗词句子大全1》

离肠宛转,瘦觉妆痕浅(元好问《清平乐》)

海枯石烂情缘在,幽恨不埋黄土(元好问《迈陂塘》)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

早是残红枝上少,飞絮无情,更把人相恼(段克己《蝶恋花》)

千古盈亏休问(王沂孙《眉妩》)

对西风,谁与招魂(白朴《夺锦标》)

百年总是逢场戏,拍板门锤未易当(王恽《鹧鸪天》)

行人忍听啼乌怨,笛里关山落叶风(仇远《思佳客》)

今年冷落江南夜,心事有谁知(萨都剌《小阑干》)

空惆怅,相见无由。从今后,断魂千里,夜夜岳阳楼(徐君宝妻《满庭芳》)

碧云红雨小楼空,春光已到消魂处(张翥《踏莎行》)

无情明月,有情归梦,回到幽闺(刘基《眼儿媚》)

临断岸,新绿生时;是落红带愁流处,记当日门掩梨花,剪灯深夜语(史达祖《绮罗香》) 愁损翠黛双眉,日日花阑独凭(史达祖《双双燕》)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升(吴文英《风入松》)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潇潇。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捷《一剪梅》)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蒋捷《虞美人》)

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张炎《解连环》)

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吴激《人月圆》)

醉魂应逐凌波梦,分付西风此夜凉(蔡松年《鹧鸪天》)

劝君莫惜花前醉,今年花谢,明年花谢,白了人头(赵秉文《青杏儿》)

收灯庭院迟迟月,落索秋千剪剪风(杨慎《鹧鸪天》)

兰闺人倦,多愁牵梦,难成易碎(赵南星《水龙吟》)

神魂荡漾,暗抛红泪(赵南星《水龙吟》)

绿绮手中弹,挥弦白雪寒(陈洪绶《菩萨蛮》)

几番烟雾,只有花难护(陈子龙《点绛唇》)

玉轮碾平芳草,半面恼红妆(陈子龙《诉衷情》)

声缓缓,滴泠泠。双眸未易扃。天下事,少年心。分明点点深(王夫之《更漏子》) 乍似榆钱飞片片,湿尽烟花,珠泪无人见。

江水添将愁更满,茫茫直与长天远(屈大均《鹊踏枝》)

老去填词,一半是空中传恨(朱彝尊《解佩令》)

钟情怕到相思路,盼长堤,草尽红心。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谁寻(朱彝尊《高阳台》) 嫩绿似罗裙,寸寸销魂。春心抽尽为王孙。不分东风吹渐老,色映黄昏(屈大均《浪淘沙》) 春日酿成愁日雨,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柳如是《金明池》)

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柳如是《金明池》)

忆从前,一点东风,风隔着垂帘,眉儿愁苦(柳如是《金明池》)

立尽黄昏泪几行,一片鸦啼月(夏完淳《卜算子》)

谁料同心结不成,翻就相思结(夏完淳《卜算子》)

人世事,几完缺(吴伟业《贺新郎》)

话到英雄失路,忽凉风索索(陈维崧《好事近》)

往事迢迢徒入梦,银筝断绝连珠弄(王士稹《蝶恋花》)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吴文英《唐多令》)

薄命长辞知己别,问人生,到处凄凉否(顾贞观《金缕曲》)

雨洗秋浓人淡(厉鹗《谒金门》)

谁知千夜里,各对一灯红(蒋士铨《水调歌头》)

石倘能言,也应似我,望古增呜咽(王仁溥《念奴娇》)

看取青青池畔,泪痕点点凝斑(张惠言《木兰花慢》)

饯春无语,肠断春归路。春去能来,人去能来否(王鹏运《点绛唇》)

心事共疏檠,歌断谁听?墨痕和泪渍清水。留得悲秋残影在,分付旗亭(王鹏运《浪淘沙》) 独自凄凉还自遣,自制离愁(龚自珍《浪淘沙》)

莫更伤心,可怜秋到,无声更苦(项鸿祚《水龙吟》)

澹澹轻烟,溶溶院落,月在梨花(顾春《早春怨》)

一片春愁,渐吹渐起,恰似春云(蒋春霖《柳梢青》)

红袖高楼,争抵还乡好(谭献《蝶恋花》)

辛苦最怜天上月(纳兰性德《蝶恋花》)

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纳兰性德《采桑子》)

风一更,雨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纳兰性德《长相思》)

关于伤感的古代诗歌篇六
《精选古代诗歌鉴赏(一)》

精选古代诗歌鉴赏(一)

广东省东莞市第三中学 贾育文

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这首诗作者所要表达的基本情感是什么?请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作者是如何表达这一情感

的。

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旅次寄湖南张郎中 戎昱

寒江近户漫流声,竹影当窗乱月明。 归梦不知湖水阔,夜来还到洛阳城。

诗中写“归梦”突出了什么?前人评说,“归梦”是这首诗的诗眼。你是否同意这种说

法?为什么?

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1)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

(2)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汴河曲 李益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

汴河怀古 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教多。

阅读上面两首诗,说说两诗在内容和表达技法上的异同。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小孤山① [宋]谢枋得②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③无涯骇众观。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注]①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

宋军事要地。②谢枋得:宋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

建一带,后被元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 ③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

问诗中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出关 徐兰

凭山俯海古边州, 旆②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 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①关,指居庸关。②旆(pèi),旌旗。

(1)诗的前两句,有版本作“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与本诗相比你更喜欢

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

(2)“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7、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水口行舟 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蓬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诗人描绘的画面中,蕴含着人生哲理,请细加品味,说说你的看法。

8、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绝句 石柔①

来时万缕弄轻黄,去日飞球②满路旁。我比杨花更飘荡,杨花只是一春忙。

注:①石柔,宋朝人,他一生远离故土,辗转仕途,曾任密州教摇。②飞球:杨树籽

(1)联系诗意,谈谈诗人抒发了什么情感。(5分)

(2)对这首诗的艺术特色,选你感受最深的一点结合诗歌简要赏析。(6分)

9、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清平乐 .独宿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

绕床饥鼠, 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 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结合全词思考,这首词下阙的最后一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10、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金陵晚望 高蟾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金陵图 韦庄

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古城。

[注]高蟾、韦庄,均为晚唐诗人。

(1)这两首诗都写到了“伤心”,诗人为什么伤心?

(2)两位诗人一位说“一片伤心画不成”,一位说“谁谓伤心画不成”请结合诗歌对

此作简要分析。

1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 分)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

“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1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钱塘逢康元龙① 明·谢肇淛

黄梅细雨暗江关,我入西吴君欲还。马上相逢须尽醉,明朝知隔几重山。

注:①钱塘:与诗中的“江关”都指钱塘江边的杭州城。康元龙:作者同乡诗友,“尝游历

边塞,无所遇”而归故乡。

(1)请分析此诗起句中的“暗”字对全诗有什么艺术效果。(5分)

(2)请结合全诗,具体评析“马上相逢须尽醉”所表现出来的诗人复杂而丰富的情感。(6

分)

1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齐安郡晚秋① 杜牧

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

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

注:①齐安郡,即黄州。此诗为杜牧受权贵排挤,谪任黄州刺史时作。

(1)诗题为“齐安郡晚秋”,诗歌借哪两个意象来表现“晚秋”的?颔联和颈联分别表

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2)尾联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诗人的用意何在?(6分)

14、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醉落魄·咏鹰 清:陈维崧

寒山几堵①,风低削碎中原路②。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③。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注:①堵:座。 ②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 ③轩举:意气飞扬。

(1)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请作简要分析。(5分)

(2)结合下片的句子,分析词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精选古代诗歌鉴赏(一)

1、离愁。首先,作者选取了大量象征离愁的景物借景抒情:“杨柳”、“杨花”、“风

笛”、“离亭” 。末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各向天涯的无限愁绪和南北异途的深长思念。

2、同意。①写梦中返乡是那么容易,突出了乡思之深,之切。②“归梦”因旅次见闻引

发,触景生情。前两句中江水漫流之声、月下竹影之形,是“归梦”之因;而“归梦”则是

思乡之情的集中表现。所以可以说“归梦”是这首诗的诗眼。

3、(1)“遍”字表现松树多,鹤多,“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 (2)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

4、两首诗都是咏史诗。《汴河曲》借咏史来抒发昔盛今衰之情,通过古今对比的景物描写,曾经“无限春”,而今“已成尘”,满堤的杨柳让回顾昔日繁盛的行人满腹愁绪。《汴河怀古》借咏史直抒胸臆地表达自己对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与众不同的见解。诗歌以议论起笔,从通常所说“隋亡为此河”说开,认为如果排除隋炀帝南巡的奢华行为,单就开通大运河而言,他的功劳不次于治水的大禹。

5、此诗托小孤山以言志,表达了诗人尽管身为孤臣,时处末世,也要勇敢坚毅、杀敌报国的壮烈情怀,以及自己能够力挽狂澜、取得抗元胜利的坚定信念。

6、(1)更喜欢本诗。本诗前两句点出居庸关的雄壮气势,景物描写鲜明生动,为后面抒怀作了铺垫。“将军”两句缺乏形象感,并且与全诗思乡的情感内容不相称。(2)①将关内桃花烂漫与关外白雪茫茫两个场景聚集到征马这一关节点上,描写生动,对比鲜明。 ②“桃花”与“雪”分别代指家乡的温馨与塞外的清冷生活,在诗中具有象征意义,蕴含了思乡的情感。

7、风雨总是暂时的,青山绿树是永恒的,一切美好事物的生命力不可遏止。

8、(1).诗人借杨花的随风飘荡,不能自主,抒发自己离别家园,往来仕途而生活不得安定的感慨。或:诗人借残春飘荡的杨花,抒发了自己辗转仕途的无奈和乡思。(2).在借物(景)抒情、对比烘托、通感上任选一点赏析即可。①诗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杨花的随风飘荡,不能自主,比喻自己离别家园,往来仕途不得安宁。将旅愁离情融合在具体形象之中,贴切感人。②对此烘托:“来时”与“去日”的对比,更突出了驻留时间的短暂,奔波的辛劳。杨花“一春忙”与我“更飘荡”的对比,更加显得深沉感人。③通感:颜色无轻重,但能在人们心中有轻重感。浓重的颜色会使人感到沉重。而杨花的黄色淡到若有若无时,便给人“轻飘飘”的感觉。诗人运用通感的手法,用触觉来描写视觉感受,突出杨花随风飘荡的不能自主的无奈。(或答:此处的“黄”借代杨花。杨花随春风飘荡,给人一种轻飘飘的感觉。一个“轻”字便可体现出这样的一种感觉。)

9、作者一生为了国事奔波南北,回来后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并且晚年处境艰辛,居住在萧瑟破败的庙宇中,尽管如此,但作者半夜醒来,关心的仍不是自己的处境,突现在眼前的却是祖国的“万里江山”。全文表现了作者在失意中仍不忘抗金,报效祖国恢复中原故土的情怀。

10、⑴诗人为唐朝的衰败而伤心。⑵这两首诗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相同的思想感情。高诗通过晚望金陵,从“落日”“秋声”等意象中,生出一片伤心之情。诗人认为这种深重的伤心,世上的画家是画不出来的。韦诗作者通过观看金陵图,认为画家用“老木”“寒云”等意象,足以表现出对国势衰败的伤痛之情,所以说,伤心是画得成的。

11、“孤月”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

12、(1)此诗起句用一“暗”字,就形象传神地描绘出黄梅时节,杭州城细雨纷飞暗淡凄迷的景象,渲染了一种低回迷茫的离别氛围,也给全诗蒙上一层依依惜别的感伤色彩(或:为全诗定下伤感的情调)。(2).诗人要与诗友一醉方休,表现了诗人异乡邂逅同乡诗友喜出望外的心情,以及刚见面又须分手的离情别绪(也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不得志的朋友的劝慰,以及彼此羁旅漂泊的感慨等)。诗人想借酒表达感情,借酒化解悲愁, “须尽醉”率真豪爽,情感真挚热烈。

13、(1)柳影稀疏(或柳叶凋落);北雁南飞。颔联中诗人游赏山水,吟啸抒怀,看似闲适自得;但颈联中雨夜人散,酒醒闻雁,诗人倍感孤独寂寞。 (2)手法:对比、用典、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yaoleikaoshi/255345.html